国民党与知识分子

合集下载

蒋介石认为知识分子都是糊涂蛋

蒋介石认为知识分子都是糊涂蛋

龙源期刊网
蒋介石认为知识分子都是糊涂蛋
作者:
来源:《历史教学》2007年第11期
蒋介石对民主党派、文化人的印象坏透了,他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许多都是糊涂蛋,在日记中大骂文化人。

但是,蒋介石很爱读书,对自己的文采也很得意,许多文告都是他亲自撰写的,他在日记中形容自己“笔力雄健”。

抗战期间,蒋仍保持读书的习惯。

他最常读的书是《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这两本书讲的是宋、元、明三代理学家的思想和学术传承,其中包含了许多个人道德修养与待人接物的道理。

蒋介石常感叹国民党不但没有好的军人,也没有好的文人。

连文章都写不过共产党。

陈布雷是他少数满意的文胆,但陈的身体不好。

抗战期间,蒋介石在重庆举办第一届党政训练班,蒋亲自主持,还对学员做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是他亲自拟就的,其中有一题是问:为何国民党处处赶不上共产党?。

1948年12月国共争夺知识分子的搏斗

1948年12月国共争夺知识分子的搏斗
① 封越健、孙卫国编:《郑天挺先生学行录》,北京:中华书 局,2009 年,第 193 页。
② 《益世报》1948 年 9 月 2 日。 ③ 《益世报》1948 年 12 月 3 日。 ④ 《益世报》1948 年 12 月 3 日。 ⑤ 《南开大学三日刊》1948 年 11 月 19 日。
稿
鲍觉民向报界表示:“不拟离津,并谓南大负责人 中迄今尚无人愿意南行。”①那时全校学生 1240 人,离校的不到十分之一。
天津国民党警备区司令要在财经学院制高点 上设立炮位,全校 45 位教授联名,呼吁请当局维 护文化经济事业。其中讲到:“而此次战争,学校驻 兵或改为堡垒,他方自必作为射击目标,学校工 厂,一遇此厄,何能幸免?”②由于全校师生坚决抵 抗和反对,使当局设计的计划未能实现。
在这种特殊时期,校园文化生活是丰富多彩 的,没有恐慌和不安。读书、唱革命歌曲、诗朗诵 会、壁报、圣诞节晚会等充满校园,同学组成的安 委会,每日数次发表天津周边战事及校内新闻,还 出过快报报道校长何廉日前已赴广州。1948 年 12 月 1 日徐州解放那天,校园内还张贴了壁报,欢呼 这一胜利。
护校和不南迁,压倒了一切。这样的生活环境 至今仍在我的记忆之中。三校校长胡适、梅贻琦、 何廉先后离职而去,而三校仍在原地未动。
三、泊镇:中共华北局城工部的功劳
各校决定不南迁,从表面上看,搬迁困难重, 进行不易,或者如蒋梦麟所讲,大势已定,应听其 自然,而其背后实有一种看不见的巨大力量,推动 各校选择正确的道路。
学校里受到极大的欢迎。时逢校长梅贻琦 60 华
诞,全体学生于 30 日举行钻石庆典,除音乐歌舞
外,晚间还有盛大聚餐,并组成筹备委员会,以迎
接新年之到来,计划于元旦日向老师拜年”④。清华

国民党政权的腐朽没落

国民党政权的腐朽没落

国民党政权的腐朽没落国民党政权的腐朽没落前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抗战后期,国民党当局拒绝实行“宪政”的民主要求,从多方面加强一党专政。

蒋介石试图通过个人集权来控制国民党,再通过国民党一党专政来控制全国。

这在抗战的非常时期,对于军事指挥作战方面集中力量、提高战斗力有一些收效,但其副作用远大于正作用,集权和一党专政导致各种腐败现象不断滋生和蔓延,社会风气败坏,使国民党渐渐失去民心,统治基础越来越脆弱。

行政官员的权力漫无边际,除非环境所迫,他可以为所欲为。

为了推卸责任,官员可以昧着良心,伤天害理。

能控制他的只有两种力量:一是他的上司,二是百姓造反。

介于两者之间,他可以肆无忌惮。

除非为恶已甚,泄露天机,或有可能受到追究。

高层官员一味争权夺利、玩弄权术,没有一个全盘发展计划,唯一的选择只能是靠暴力来维持现状。

国民政府不愿意让人民在政治上发挥作用,用武力威胁来保持它在政治上的最高权力。

作为执政党,其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组织经济和发展工业的能力。

日本侵略严重破坏了中国经济,军费开支浩大。

为了应付庞大的开支,政府滥发钞票、扩增捐税和举措内外债,这对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起了重要作用,但加剧了通货膨胀,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甚至连社会上最稳定的教授职业也受到严重影响。

在老百姓因通货膨胀而生活窘迫的同时,国民党高级官员们却“携带衣着华丽的女士,坐在汽车里,穿越燃料短缺的重庆街头奔驰;他们购买走私进来的香水、香烟等奢侈品;他们在豪华、丰盛的宴会上用餐。

”在解决农民贫困问题方面,孙中山早年提出过“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为基石的土地改革。

1930年国民政府也颁布了以此精神为指导的土地法,但国民党政权并未履行对农民的承诺。

退至重庆以后,四川地主取代上海银行家成为国民政府最有影响的支持者,国民党代表着农村的地主和富翁,蒋介石并未进行有效的农村改革。

国民党对知识分子采取漠视和镇压的态度。

中国有哪些党派

中国有哪些党派

中国有哪些党派
目前,中国有八个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国民党)的对象是与原中国国民党有联系的人士、与国民党有历史和社会联系的人士、与台湾省各界有联系的人士、社会和法律专业人士以及其他人士,重点吸收有代表性的中上层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

2.中国民主同盟,简称NLD,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和科技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3.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

4.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主要由从事教育、文化、出版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5.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主要由医药卫生、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6.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主要由中上层的归侨、侨眷和其他有海外关系的代表组成。

7.九三学社,主要由科技领域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8.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是由居住在mainland China的台湾省人组成的。

略论中国知识分子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模板

略论中国知识分子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模板

略论中国知识分子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内容提要】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以国际宣传处为大本营,广布国际宣传,与军事行动和外交活动密切配合,并充分利用外籍人士和外国传媒的力量,大力开展国际舆论动员。

国民政府根据国际形势和战争进程的变化,及时调整国际舆论动员的策略方针,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日的支援,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但由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一党专政和专制独裁,在开展国际舆论动员中夹杂着党派的狭隘性和私利性,从而削弱了这项工作的效果。

【摘要题】抗日战争史研究【关键词】抗日战争/国民政府/国际舆论动员/对外宣传【正文】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中、日两国都迅速转入战时体制,国际舆论动员也必然是围绕着如何争取战争的胜利而运行的。

国民政府为保障“争取与国”和“争取外援”之基本国策的执行,通过多种机构、组织,动用了大量人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分别采取不同措施,积极开展国际舆论动员,通过对外宣传,争取盟友的同情和支持,“苦撑待变”,为中国抗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以及经济和军事的支援,也为赢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作用。

①一对于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国民政府在军事上组织抵抗的同时,也日益认识到国际舆论动员的重要性。

此时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化的大国,日本的异军突起必将影响到其它列强在中国的权益;作为大国,中国无论是在经济意义还是战略意义上,在未来远东的政治版图中都将占有重要的位置。

因此,中日之间的战争,其影响不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必然会引起世界各大国的反应。

这一特性决定了中国政府在战争中除了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之外,还要力争在中国拥有重大权益的列强对我施以同情并进行援助,而开展国际舆论动员则是争取这种同情与援助的重要途径。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连日用英语向世界各国广播,以此混淆视听,试图将战争的责任嫁祸于中国。

针对日本这一颠倒黑白的行径,有关人士向军事委员会建议:“此种国际宣传战,中国不可忽略。

”② 国民政府高层对此予以高度重视,7月22日,何应钦指示参谋本部:“与中央宣传部洽商,每晚增加对国际上广播,与日方对抗。

1924—1927年中国国民党地方党政体制研究

1924—1927年中国国民党地方党政体制研究

1924—1927年中国国民党地方党政体制研究1924年至1927年是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中国国民党(以下简称“国民党”)政治实践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国民党奋斗了四年,打下了全国范围的组织基础,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地方党政体制,为中国的革命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对这一时期的国民党地方党政体制进行研究,并举出5个例子来证明其意义和价值。

一、国民党地方党政体制的构建过程国民党最早是在1912年成立的,当时它主要是以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为宗旨。

在此后的几年里,国民党的组织逐渐扩大,但真正开始在地方上展开活动则是在1924年的广州起义之后。

1925年,国民政府成立,南京成为国民党的政治中心。

在此期间,国民党的组织结构逐渐完善,地方党政体制也开始建立。

国民党在国内的组织工作主要采取了两种模式:以国民政府的政治权力为基础的中央路线和地方组织以地方权力为基础的地方路线。

在国民党历史上的这一时期中,它的机构设置以及党、政、军、民各个方面的组织设置都比较完整。

国民党的基层党组织以支部、委员会为基础,派出代表参加政治会议,比如民众会议、区级宪政会议、地方自治会议等等。

国民党在地方的工作也包括了治安、税收、土地等方面,初步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地方党政体制。

二、国民党地方党政体制的意义和价值在国民党地方党政体制的基础上,这一时期的国民党创造了许多为后来奠定了基础的研究和实践性政策和举措。

以下是证明其意义和价值的5个例子:1、农村组织的建立1925年,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农村改良政策,要求将农村组织化建设,形成以村民居委会、区域委员会为基础的农村政治组织网络。

这项政策的实施,是基于国民党领导人的伟大政治智慧,计划以农村组织为基础,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推进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系统的改革。

其意义在于,不仅仅是加强了国民党政治组织在农村和城市的地位和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2、国民革命军的组建、整编和军队政治的治理在国民党的发展史上,国民革命军的组建、整编和军队政治的治理一直是一个重要问题。

分析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权迅速溃败的原因

分析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权迅速溃败的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国民党政权在解放战争时期迅速溃败的原因电信学院自动化54班武凯2150504102关键词人民解放战争共产党国民党民心政治军事经济摘要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违背人民意愿发动内战。

由于在政治、经济上的一系列错误做法以及本身存在的独裁、腐败问题,国民党逐渐失去工农阶级、知识界、民族资产阶级人士的支持。

此外,国民党在军事指挥、战略战术上漏洞百出,因此迅速溃败。

共产党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深得民心,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5年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百废待兴,人们渴望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统一的中国。

由于蒋介石坚持国民党一党专政,谈判不能解决国家建设的根本问题,一场战争不可避免。

关于解放战争,战前无论从军队战斗力,还是控制地区的经济水平,国民党政权都具有明显优势,1946年6月,国民革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

最开始,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并有着良好的形势,在华东,华北重创解放军。

但最终国民党政权在短短三年内迅速溃败,最终退守台湾。

这其中有众多因素。

首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围剿成功经验使蒋介石和国民党将领都轻视共产党政权,他们相信一年之内就能消灭解放军。

八年抗战中,共产党重视军力的发展和保护,军队实力壮大许多,而且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积极抗战,在全国有不错的口碑。

共产党的.党、政、军完全军事化,指挥统一,轻装上阵。

具体到个人而言,干部不发工资,士兵没有军饷,只要吃饱穿暖就好,减少了负担,战士们思想统一,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的新中国的意识明确。

苏联占领东北后给解放军留下大量的武器装备,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国民党军队没有正确认识到解放军的实力,战略战术的错误使得解放军获得反败为胜的机会。

其次,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蒋介石却无法建立举国一致的战争动员体制,战略不明确,军事指挥严重混乱,而且他一向喜欢越级直接指挥。

白崇禧当时就批评道:“蒋介石远离前方.情报不确,判断往往错误”,认为国民党军队的失利为蒋介石军事干预的结果。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贡献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贡献

《传承》2008年第6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曾说过:“精神是战争的第一大要素,物质不过是刀柄,精神才是真正的锋利的刀刃,而传媒正是实现精神征服的主要工具。

”[1](P3)抗日战争中的传媒包括报刊、杂志、小说、戏剧、诗歌、电影、音乐、美术,等等,而掌握这些传媒的正是知识分子。

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凭借其所掌握的文化知识,为取得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来探讨。

一、抗战前夕,知识分子进行了大量抗日救亡的宣传报道,为抗战做了全面的舆论准备,推动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九一八”事变后,知识分子立即揭露日本的野心和暴行,批判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思想。

如无产阶级革命团体“左联”发表《告国际无产阶级及劳动民众的文化组织书》,呼吁人民奋起抗日。

张季鸾领导《大公报》的记者,详细、真实、大量地报道了日本侵略者在沈阳、新民、皇姑屯的暴行,批评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主义。

邹韬奋大力鼓动宣传抗日救国活动,在他所创办的《生活》周刊上呼吁“全国人民以决死的精神,团结起来做积极的挣扎与斗争”。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邹韬奋发表了《上海血战抗日记》,歌颂了将士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2月7日,鲁迅、茅盾、胡愈之等129名爱国人士签名发表《为日军进攻上海屠杀民众宣言》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径。

1935年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爆发,《大公报》、《大众生活》、《现实文学》等刊物纷纷撰文支持学生的爱国行为。

12月12日,沈钧儒、马相伯、邹韬奋、章乃器等280余人发表《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指出:“与其到了敌人刀口放在我们的项颈的时候,再下最大的决心,毋宁早日奋起,更有效的保存民族元气,争取民族解放。

”[2](P261)“假如到了今日还有人想用妥协、提携、亲善,甚至游说的方式,希求敌人的觉悟,那真是与虎谋皮了。

”[2](P261)知识分子的参与有力地推动运动向纵深发展。

天马的终结──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说微

天马的终结──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说微

天马的终结──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作者:笑蜀在毛泽东的政治词典中,知识分子始终是异己力量。

当年国统区自由知识分子,当然更是异己力量;他用庞大的然而素质相对低下的人群,来同化知识分子,来消灭精神贵族。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实际上有两大起因:近,起因于建国初的权力分配;远,则起因于知识分子天然具有的政治性格──“某种根本上更令人不安的特质”和知识分子传统的体制外生存状态。

为什么会有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这样解释的:“1951至1952年三个互相有关的运动(指三反运动、五反运动和思想改造运动──引者注)对到那时为止一直受到中共温和对待、甚至优遇的集团来说,是一个当头棒喝……虽然思想改造主要针对被断言是帮助‘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高级知识分子,但更全面的目的是削弱所有背离中共式马列主义的思潮的影响。

”“这三个运动的总的结果是使这些成份就范。

”“迫使知识分子就范”这种解释,为国内一些学者所否认。

如果撇开非学术因素,其实我们应该承认,就范说基本准确。

毛泽东为整肃知识分子向斯大林问计对知识分子,毛泽东有其独特立场。

在原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词典中,只存在一个资产阶级,即经济意义上的资产阶级。

而在六十年代之前毛泽东的政治词典中,则有两个资产阶级,即经济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和思想意义上的资产阶级。

到了六、七十年代,毛泽东的资产阶级概念进一步发展,而有三个资产阶级:经济意义上的、思想意义上的以及权力层次上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思想意义上的资产阶级主要指知识分子,换言之,在毛泽东的政治词典中,知识分子始终是异己力量。

当年国统区自由知识分子,当然更是异己力量。

战争年代,固然需要最大限度地争取知识分子,在文化界、教育界组成尽可能广泛的统一战线,与国民党对垒。

但即便在那时,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政治前途也并非没有特殊安排。

1998年第1 期《百年潮》杂志披露,早在1947年11月30日,毛泽东就曾在致斯大林的一个电报中如此描绘他的建国方案:一旦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按照苏联和南斯拉夫的经验,除中国共产党之外,所有政党都应该退出政治舞台了,这样将会加强中国革命的势力。

抗战时期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与启示论文

抗战时期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与启示论文

抗战时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与启示摘要:以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分析抗战时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对我国现在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启示回顾历史,可以看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阶段党和国家都是都高度重视人才,特别是抗战时期,党充分注重对知识分子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对抗阶段的比较分析对于现阶段我们开展人才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抗战时期,广大知识分子纷纷奔赴延安,寻求抗日救亡真理,处于社会大变革中的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抗战胜利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用当前国内主要矛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抗战期间,毛泽东在总结了抗战以来我党我军在吸收革命知识分子参加党,军队,政府工作,文化运动和民众运动,发展统一战线等方面的成绩后,要求大量吸收知识分子。

由于党能够认清“中日战争”这个主要矛盾,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广泛宣传民族主义、爱国主义,这正符合了知识分子报效祖国的激情与热情,最终赢得了同情与支持,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引导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即教育的实施者。

他们自身的素质对受教育者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教育主体要身教师范,提高素质。

由于大量青年知识分子往往具有小资产阶级背景,对于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何成为对民族、革命有用的人才,他们还是还比较模糊的。

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指出:“中国的知识青年们和学生青年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和他们结合在一块,和谈们变成一体,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支强大的军队”[1]特别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给知识分子上了一次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使他们能够把个人的前途寄托与革命的前途,踏踏实实地为人民服务。

1949: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1949: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1949: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抢救大陆学人”对于生逢鼎革的知识分子来说,1949年是短暂而又漫长的一年。

这一年在政治军事大幕背后,有悲欢离合的社会生活,有人生十字路口的彷徨踯躅。

在这个改朝换代的易辙之时,他们注定要进行一次地震般的分化与聚合。

因为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的命运不可避免地与云谲波诡的政治粘合在了一起,国共两党的历史和纷争无情地影响了他们的选择,透显出时代是如何摆布个人命运的。

当时整个知识界都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是留在大陆,还是东渡台湾?蒋家王朝在1949年仓皇败逃时,带走了故宫的古董字画、国库的金条珠宝,带走了“光复大陆”的幻想。

但是蒋介石盘算着日后大业,退守也总是需要一些知识分子来支撑门面,更何况将这些大科学家、大学者留给共产党,无疑是助长赤焰,他于是开始了对一些知识分子的争取工作。

蒋介石倚重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抢救大陆学人”。

在具体执行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他们磋商谋划细节办法,来“抢救”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

这样就出现了国民党在败离大陆前的“抢救大陆学人”那一幕,这与蒋介石在经济上抢运国库储存的黄金美钞比肩并行,为国民党日后在台湾经济文化的复苏打下基础。

计划中有四种人必须“抢救”送赴台湾:各院、校、会负责首长;中央研究院院士;因政治原因必须离开大陆者;在学术上有贡献者。

很快傅斯年、陈雪屏和蒋经国商议拟定了需要“抢救”的名单,这份名单几乎是清一色的有成就的知识分子。

在第一份名单里,院校负责人当中,包括汤用彤、饶宗泰等,因政治原因抢救的如毛子水等,在学术上有所贡献的如杨振声、罗常培等,而胡适自然是抢救的首选和重点。

1948年12月初,陈雪屏奉命由南京飞北平,召集梅贻琦、胡适等北大清华校长教授开会,商讨“抢救学人”实施办法。

蒋介石亲自下手谕派飞机冒着解放军的炮火飞抵北平,至北平南苑机场随时待命,被“抢救者”可以即时登机南飞。

但在这次沉闷的会议上,在座各位相顾无言不置可否。

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 1945-1949年,国共两党间的历史纷争……光明与黑暗、民主与专制、和平与战争、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大论战。

那时,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截然不同阶级的利益,而不同阶级的利益冲突是不可调和的。

那么,战争也就不可避免”。

解放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这次空前规模的战争却仅用了4年的时间就胜败分明,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之后,这样一场战争为何最终爆发而不可避免?这几乎是每一个关心国家历史的人都会思考的问题。

王树增的理解是,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曾经和谈,美国人还来中国帮助和谈。

蒋介石三次致电毛泽东请他去重庆谈判,而毛泽东因为担心美方撤离后,国民党军会立即发动内战,他甚至向到访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提出:“美国是否有可能在延安建立一个领事馆?”因为那时国民党政府依靠美国的援助,毛泽东认为只有美国人能够约束遏制蒋介石。

“但是,战争是政治对峙、政治较量、政治敌对的极端外化。

解放战争的历史线索内战正式爆发是1946年的6月,以中原突围为标志,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占领象征着国民党政权的首都南京的时间是什么?是1949年的4月,中间仅仅隔了两年零十个月。

这个时间是非常短暂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解放战争,这样类似有点奇迹般的结局呢?一、解放战争线索解放战争,亦即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国国民党称之为“抗共卫国戡乱战争”;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解放战争”,也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8月至195 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此次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推翻了中国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并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由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则迁往台湾,至此形成台湾海峡两岸直至今日的长期分治及对立,没有统一。

第一阶段政治斗争阶段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国共两党曾经在重庆就是战是和,举行过谈判。

许纪霖谈国民党如何失去知识分子的支持

许纪霖谈国民党如何失去知识分子的支持

许纪霖谈国民党如何失去知识分子的支持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据说“文革”期间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笔杆子、枪杆子,革命就靠这二杆子。

当蒋介石的威望随着抗战结束达到顶峰的时候,很难想到短短几年之后竟然沦为知识精英眼中的独夫民贼。

最终,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一同将国民党赶出了中国大陆。

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看来,国民党政府与知识精英以及知识精英所代表的民心之间的关系变化,是很值得深究的。

黄晓峰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在1945年到1949年间,迅速地失去知识分子的支持,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许纪霖:首先是认同的危机。

我一直有一个看法,在民主社会里,精英的作用是有限的。

因为重大的决策是一票一票投出来的。

怎么来动员选民、影响选民,是最重要的。

但在一个非民主的社会里,精英和政府的关系是最核心的东西。

中国传统上是民本政治,从儒家一直到国民党,都讲民本、民生,但是民是沉默的大多数,他本身不可能发出声音。

哪怕到了近代,有了公共领域,有了现代的传媒、报纸、杂志,其中能够主持言论的还是知识分子,不是一般的小民。

民是要被代表的,而代表民意民心的,恰恰是掌握了话语领导权的知识分子。

在中国历史上,统治者是否得民心,实际上是是否得士心。

统治者应倾听士大夫的清议和民间舆论。

从1945年到1949年,短短四年,知识精英与国民党政府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逆转。

逆转的原因,有两个背景性因素,一个是外敌的消失。

从1895 年甲午海战失败一直到抗战胜利,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从来没有断过亡国灭种的危险。

一个接一个,始终有外敌。

这个外敌不是潜伏性的,是实实在在的威胁。

外敌的存在,使得知识精英哪怕对政府有诸般不满,还是对合法的中央政府有一定的认同感,除了个别烂透了的北洋政权,比如张作霖的统治。

对于国民党政府,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以前是一直怀有期待的。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独立与评论》内部,有过一场民主与独裁的争论。

像蒋廷黻、丁文江、钱端升这些老牌自由主义者,认为独裁虽然不好,但与其存在着无数个小独裁——军阀割据,不如有一个开明的大独裁,在中央形成一个开明的威权,以应付大敌当前的国难。

解放战争时期知识分子心态转变浅析

解放战争时期知识分子心态转变浅析

作者: 孙诗锦
作者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政行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出版物刊名: 经济与社会发展
页码: 172-174页
主题词: 解放战争;知识分子;心态转变
摘要: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际国内掀起了拥护和平、发展民主的思潮,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也在为国内的和平民主建设而努力。

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却无视人民的呼声,把发动内战、坚持独裁作为既定政策。

经过了短短的三年解放战争,从国共的矛盾与冲突中,知识分子终于认清了国民党的本质及民主和平的方向,转变成人民阵线中的一员。

浅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浅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浅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敌对势力争夺知识分子等现状,是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制定的时代背景。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保护、尊重和优待知识分子,积极培养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这些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抗战时期边区的建设,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标签: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20世纪30年代后期,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双重压迫之下,救亡图存已经成为时代最强的呼唤。

根据瓦窑堡会议确定的“为扩大与巩固共产党而斗争”的方针,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新的知识分子政策,吸引了大批知识青年加入统一战线,参加革命,奔赴延安。

中国共产党新制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研究抗战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抗战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制定的时代背景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为了能更好地与广大知识分子联合起来,必须要先界定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

1、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进行划分,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并将其落到实处。

抗战时期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所以探讨抗战时期知识分子政策必须首先正确地界定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

关于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毛泽东在1925年所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阶级,而是分别属于不同阶级,绝大部分属于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一样,是革命的重要力量。

[1]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拉开了序幕,民族矛盾超越阶级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进一步加剧,中华民族处在危急存亡之秋,抗日救国已经成为每个中国人的职责。

知识分子的定义和地位

知识分子的定义和地位

知识分子的定义和地位
建设尤其需要吸收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
主义建设事业中一支“伟大的力量”。
周恩来要求党的各个部门、各级组织都要 高度重视知识分子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充 分地动员和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以适应国 家对于知识分子的不断迅速增长的需要。
知识分子的定义和地位
引导知识分子向科学进军
学习
《周恩来同志关于谈共产党员自我改造》 有关论述
知识分子的定义和地位
知识分子不是独立的阶级,而是脑力 劳动者构成的社会阶层。一般地说,这个 阶层的绝大部分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是 附属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并为其服务的。
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属于劳动人民范畴 知识分子不是一个阶级,而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知识分子的定义和地位
建设尤其需要吸收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 主义建设事业中一支“伟大的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除了必须依靠工人阶级和广 大农民的积极劳动以外,还必须依靠知识分子的积 极劳动,就是说,必须依靠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 密切合作,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兄弟联盟 。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各项建设,正在愈来愈多地需 要知识分子的参加。” 由此,周恩来得出了“革 命需要吸收知识分子,建设尤其需要吸收知识分子 ”的结论。
•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不断提高知识水平
•更快地扩大知识分子的队伍 •党给了许多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以应有的地位 •帮助他们进行自我改造,接受工人阶级的思想 •进步分子约占百分之四十左右
知识分子不是一个阶级,而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知识分子不是一个阶级,也不是一个统一的阶层,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一个基本观点。 周恩来创造性地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个思想。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的1925年6月,周恩来指出,和军队 一样,“知识分子也是工具,他不生产,同时也不是掠 夺别人生产而成为自己的生产的。完全不是个阶级,只 可以说他是知识分子或知识界。”周恩来关于知分子“ 完全不是个阶级”的思想,是符合中国知识分子实际状 况的正确观点,是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理论的科学总 结。

余英时 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

余英时 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

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我想借这个机会提出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供大家讨论,这个问题──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牵涉的范围太广,而我自己的思考也远远未达成熟的地步。

现在我只能写出一个简单的提纲,我的目的是在提出问题,因为我也没有自信这里的提法是否合适。

文中所表示的看法都属未定之见,尤其要声明一句的是:我所想做的是尽量客观地展示历史的问题,不是下价值判断。

这里并没有「春秋笔法」。

一、从士大夫到知识分子中国传统的士大夫(或「士」)今天叫做知识分子。

但这不仅是名称的改变,而是实质的改变。

这一改变其实便是知识分子从中心向边缘移动。

1.传统中国的士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士」号称「四民之首」,确是占据着中心的位置。

荀子所谓「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大致点破了「士」的政治的和社会文化的功能。

秦汉统一帝国以后,在比较安定的时期,政治秩序和文化秩序的维持都落在「士」的身上;在比较黑暗或混乱的时期,「士」也往往负起政治批评或社会批评的任务。

通过汉代的乡举里选和隋唐以下的科举制度,整个官僚系统大体上是由「士」来操纵的。

通过宗族、学校、乡约、会馆等社会组织,「士」成为民间社会的领导阶层。

无论如何,在一般社会心理中,「士」是「读书明理」的人;他们所受的道德和知识训练(当然以儒家经典为主)使他们成为唯一有资格治理国家和领导社会的人选。

「士」的这一社会形象也许只是「神话」,也许只能证明儒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特别成功,但这不是我所要讨论的问题。

我想这一形象足以说明一项基本的历史事实:在传统中国,「士」确是处于中心的地位。

2.知识分子的出现但是进入二十世纪,中国的状况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士」已从这一中心地位退了下来,代之而起的是现代知识分子。

后者虽与前者有历史传承的关系,然而毕竟有重要的差异。

如上所述,「士」在传统社会上是有定位的;现代知识分子则如社会学家所云,是「自由浮动的」("free-floati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 五四以后知识青年群趋入党,蔚为20年代一大独特的社会现象,其时“学生每 以入党为荣”即为写照。这一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1)五四爱国运动激 发了一代青年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在时代大潮的呼唤下,知识青年对政治产 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积极主动投身于政党作政治活动;(2)另一方面,青 年学生在五四前后的积极表现,使各政党认识到青年学生是一种大可利用的重 要政治资源,亦主动挟其主义学说渗入学界,竞相争取和汲引这一股新生的社 会力量。 五四新文化运动标帜着一个主义时代的来临,各种外来新思潮的涌入,促发了 知识青年对各种主义的信仰。在那个时代,知识青年以信仰主义为时髦,因怀 着对主义的信仰而群相加入政党者比比皆是。而且这一情形并非五四前后的短 暂现象,至少持续到1927年大革命结束前后。据1927年2月国民党广东省党部 对部分青年信仰的调查结果显示,一般知识青年对各种主义信仰的热情丝毫未 减。“他们如果不研究主义,没有主义的信仰,人家说他是书呆子,甚至于给 他一个‘时代落伍者’的头衔,……于是大家都立意做一个‘新青年’,做一 个‘思想进步’的青年,越‘新’越好,愈‘进步’愈好”。
陶行知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1927年
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新文化运动
白话文运动在短时间内改变了中国传统的书写方式,这与以陈 独秀、胡适为代表的新型知识分子们的努力分不开,在这一过 程中,大众并没有投入什么精力,只是大众所熟悉的语言文化 被知识分子系统化,从而形成一种足以对抗传统的“新文化”, 知识分子也通过这场运动取得了一场近乎辉煌的胜利,但这也 差不多是知识分子在文化上的绝唱了。 民国初年,由于传统文官制度瓦解,知识分子失去了传统的政 治权力,随之也失去了文化权力,他们的社会地位呈现出边缘 化的趋势,传统的与民众联系的渠道也被斩断,为此,知识分 子通过与大众文化接触,发起白话文运动,在一定时期内主导 了中国的文化形势,创造了短暂的文化繁荣,但这也使他们最 后一次起到主导作用。
蔡元培与胡适
一、“知识”分子的意义
民国36年合定本《辞海》有“知识阶级”一条,有广狭二义,广义指一般受教 育者,狭义指受过高等教育,以知识为生活手段之人。即指劳心之劳动阶段,如 教员、律师、医生等属之,为中间阶级或浮动阶级之一种,因其不能自存,须依 资产阶级及劳动阶级为生,故为非基本阶级,亦为非支配阶级。 这个定义很完善,不但外延、内涵一并指出,而且指明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不过 两个定义相较,前者为上个世纪80年代,后者为上个世纪40年代。可见“知识 分子”一词的出现距今天并不遥远。再则,从《辞海》的定义可以窥见,正处于 现代中国革命中的知识分子,对于自身的认识还是很深刻的。“为中间阶级或浮 动阶级之一种”,“中间”保持了独立的人格,“浮动”则使他们成为社会变革 最激烈的因子。这个定义中我们也可更正今天很多人认识上的错误,在中国现代 革命中叱咤风云的一些政治人物如蒋介石、毛泽东等似乎不是知识分子。毋庸讳 言,两者最终都成为了政治领袖。但追根溯源,他们无一不是中国现代史上学有 所成的知识分子。甚至于有些军阀也受过高等教育,吉鸿昌就曾以自己缺乏知识 而自愧。由此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中国革命是一场知识分子大革命。
20世纪初,《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国内要求变革的呼声日渐 高涨,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近代知识分子开始走上革命的道 路。自1904年起,涌现了许多革命团体,如华兴会、光复会、 同盟会等,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不可 缺少的组织力量。其中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 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 义、民生主义,亦即“三民主义”。在清政府铁路问题处理 政策进一步激起民众的愤慨和反抗下,武装起义爆发了……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 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给人 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且在一定程度上大打击了帝国主 义的侵略势力。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提出 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最终被来自内外相互勾结的势力给绞杀了,革命果实被窃取 了……
(1)从知识分子自身看
在知识分子群体中,中小知识分子人数最多而境遇最差。据1923-24年前 后的统计显示,中学毕业生能继续升学的只占19-20%。也就是说, 80%以 上的中学毕业生或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或因自身学力等因素而不能升入大学或出 国留学,自然也就失去了跻入上层知识精英行列的机会,但他们对社会承认的 期待和往上爬升的愿望非常强烈;他们因已受过初等或中等教育而不愿认同于 普通民众和甘居社会下流,但他们的知识、学力和能力又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城 市中谋得一个相当的职位。他们一方面因自身前途渺茫和社会地位不稳定而产 生莫大的心理失落,同时又因目睹整个国家与社会的败落和衰颓而心怀不满。 这双重的失意、焦虑、无望乃至绝望,使他们很容易被某种意向高远甚至带 有乌托邦色彩的社会政治理想所吸引;革命乃至反叛的意识,自然也最易在 这一处于游离状态的知识青年群体中蕴育而生。正因为此,这个时期学运、学 潮的主力军是他们,国共两党的有生力量也是他们。如在黄埔军校前3期通过 考试选拔入学的两千多名学生中,其学力大多是高小和中学文化程度。另据统 计,1919-1927年间,全国学运、学潮有57%发生在中学(含师范学校), 大专和小学分别常谓1921年中共的成立,直接得力于两件大事:一是俄国 十月革命;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者是直接催生中共的母体 ;后者为中共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干部基础。实际上,国 民党的改组和中共的成立,前后相距仅3年,两者引发的时代
背景和历史契机几乎是同一的。可以说,五四新文化运动亦为 国民党奠定了思想革新和党务革新的基础,同时也是俄共和共 产国际直接促发了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总之,这一内一外两件
该报道所称国民党当时已数愈百万无疑夸大,但它切实地描述了 当时青年学生群相涌入国民党的情形。到1926年1月国民党“二 大”召开时,据当时各省国民党党部的报告,在12个已知党员成 份的省份中,学生党员超过半数的有7个省份(附表)。谭平山 在“二大”所作的党务报告中亦称:“各地多未注意本党在各种 群众中的平均发展。党员多集中于城市,且多属于智识阶级” 1926年2月,鲍罗廷在联共中央政治局使团会议的报告中亦谈到, 国民党党员主要是城市青年学生。1926年7月北伐开始后,两湖 农工运动迅猛发展。但此时湘鄂两省国民党党员以知识青年为主 的格局一时并未被打破。据是年湖南省国民党第2次代表大会宣 称,该省党员吸收,多囿于知识分子。
另据1927年1月湖北省国民党第4次代表大会的报告,该省国民党的基础是 “建筑在青年学生上面,还没有深入工农群众”,出席大会的代表中,大多 数是学生。由此可见,即使在大革命后期农工运动发展迅猛的两湖地区,青 年学生仍是国民党党员的主要成份。而且这种现象并非湘鄂两省所独具。据 1927年1月吴倚沧所作的国民党现状报告中谈到,其时国民党党员人数大约在 100万以上,内中学生最多,占26%,其次为军队,占23%,自由职业者占 12%,工人占11%,农民占9%,商人占3%,其他占16%。农工商党员合计 尚不及学生党员所占的比例。而学生党员按比例推算,多达26万人。依当时 中国教育发展程度估测,这一数字可能不无夸大,但青年学生在国民党党员 中所占比例最大,当无疑义。有人曾对那时的国民党党员形象作过如下一番 描绘: “一个穿中山装的雄纠纠的青年,不可向迩地直率并且激烈,铁面无私地纠 弹这个,打倒那个,苦口婆心地这里演说,那里致辞,席不暇暖地上午开会, 下午游行,拿的薪水总是只够糊口,交游的人总是面有菜色,居住的屋子总 是只看见标语不看见墙壁,他们的行踪总是马策刀环游移不定”。
大事,直接影响了国共两党的政治生命,进而影响了20世纪中 国的政治文化。考察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党员的社会构成,不 难发现两党的社会基础,实际并无太大差异。这个时期两党党 员大致来自同一个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其主体均是五四知识 青年。
(一)、这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党员的社会构成。 以往研究者认为,国民党改组后,大量吸收农工党员入党,使农工党员占有 很大的比重,其论据多举1926年12月广东省国民党党员的职业统计为例:农 民约占40%,工人占25%,学生占25%,商人不足10%,其余军、警、法、 政、自由职业及其它人员共占百分之几。值得注意的是,广东虽是国民党改 组的首善之区,但其党员构成在当时全国国民党党员中并不具有代表性和典 型性。资料显示,国民党自1924年改组以后,虽是多种社会力量的政治联盟, 但其党员主体一直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中,又主要是青年学生。国民党改 组之初,在全国各地开展党务的主要是知识青年。据上海《民国日报》1925 年5月25日报道:“国民党自改组以来,组织日益完备,主张日益鲜明;国 民了解了国民党的内容,因而挺身加入者,据现知概数,已达百万以上。其 中最占多数者,就是知识阶级之学生;学校中也有党部、党团之组织,至少 都有几万党员活动。国民党与学生间之界线,已连成一气!”

二、知识分子发展历程
19世纪90年代以后,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 分子,站在了救亡图存和变法维新的前列。以康有为、梁启 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不仅要求学习西方先 进科技,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他们才去的宣传维新主张的行动有:公车上书,著书立说, 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等等, 希望通过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主张。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与爱国救亡运动,不仅在 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改革社会 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然而,由于维新派不敢否 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决定了 改良只能是昙花一现。
国民党与知识分子的关系
主讲人:郭周睿
知识分子与革命的关系
前言:基于知识分子在现代中国革命进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学界对两
者关系的研究可谓深耕熟耘已久,在中国社会日益崇尚文化多元、逐渐走向 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抛却历史的纠结,重新将那些现代史上的知识分子置 于平等的“历史解剖”上,研究其成功、失败的原因,不仅有利于还原历史 原貌,而且对当今中国的发展不无裨益。 面对汹涌澎湃的现代中国革命,那些颇有“意识”的知识分子必定会以不 同的言行来作出不同的反应。正是知识分子意识在个体上的差异,一定程度 上导致了中国革命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我们都比较熟知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 策,一贯认为其比较正确,但也有几次重大失误,并对中共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样,我们在这里试图分析国民党与知识分子之间的恩恩怨怨,以及由此 导致的对国民党的兴衰影响。重点讨论1924年改组后国民党的构成与1945年 后国民党为什么迅速失去知识分子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