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背景介绍与技术要求-武汉药交会共26页文档
6.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学研究关键技术要求和常见问题
产品与BE批的一致性。
26
(二)药学研究-8.6 稳定性
基本要求: 有处方工艺改变的品种,提交申报资料时至少需提供三批中试规模
及以上批次样品的6个月的加速试验和6个月的长期试验数据。 未改变处方工艺的品种,仅提供三批样品长期稳定性结果。
常见问题: •出现明显的数据变化时应该关注-参比品与仿制品的稳定性对比。 •溶出度下降-稳定性末期的溶出曲线对比研究。 •长期稳定性考察条件25℃±2℃ VS 常温保存10~30℃。 •使用中的稳定性考察(瓶装产品)。
• 申报资料以CTD申报格式为基础,增加了体外评价部分。6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药学研究的技术支持性文件 三、关键技术要求和常见问题
二、药学研究的技术支持性文件
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试行) (2016年第120号) 普通口服固体制剂参比制剂选择和确定指导原则( 2016年第61号附件1)\仿制 药参比制剂目录 普通口服固体制剂溶出曲线测定与比较指导原则(2016年第61号附件2)
17
(二)药学研究-8.3 生产信息
批量
基本要求: 化学仿制药注册批生产规模的一般性要求(试行) 注册分类4、5.2类化学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生物等效性研究批次样 品批量的一般要求(试行) 常见问题: • 正常生产的产品,建议直接采用生产批次规模的产品申报。 • 作为已上市产品,存在处方工艺变更的产品不建议选择过小的批量。 • 多个亚批次颗粒进行总混,应考虑以亚批颗粒的规模为基础进行放大 可行性的评估。
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学研究 关键技术要求和常见问题
药审中心 2018年10月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药学研究的技术支持性文件 三、关键技术要求和常见问题
化学药口服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
化学药口服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1.药物成分及品质控制药物成分是估计仿制药与原研药是否一致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需要提供仿制药与原研药的药物成分分析结果。
该分析结果应包括药物的主要成分、杂质水平和纯度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提供药物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流程等相关数据。
2.体内生物等效性研究体内生物等效性研究是评价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是否一致的重要手段。
申报资料中需要提供针对仿制药和原研药的体内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结果。
该结果应包括药物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和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等信息。
3.临床效果评价临床效果评价是评价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临床上治疗效果是否一致的重要手段。
申报资料中需要提供针对仿制药和原研药的临床研究结果。
该结果应包括药物在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疗效和不良反应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提供与仿制药和原研药相关的其他临床数据,例如在真实世界中的使用情况和后续研究的结果等。
4.质量控制与生产技术仿制药的质量和生产技术是确保与原研药一致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申报资料中,需要提供仿制药所采用的质量控制体系和生产技术。
该资料应包括药物的原料药选择、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等信息。
5.不良反应和风险评估仿制药的不良反应和风险评估是对药物安全性的重要考量。
在申报资料中,需要提供对仿制药和原研药的不良反应和风险评估结果。
此外,还需要提供仿制药在上市后的监测结果和安全性评估等信息。
以上是化学药口服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的一般要求,具体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规和指导文件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申报时,还需根据具体要求进行相应的准备和提交。
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评价申报资料要求
变化)及相关的支持性验证研究,包括生产工艺变更的基本思路、
试验设计、考察指标和方法、试验结果等,以及与原研药或参比
制剂的比较研究情况,批量放大过程中的调整等。
汇总研发过程中代表性批次(应包括但不限于临床研究批、
中试放大批、工艺验证批等)的样品情况,包括:批号、生产时
间及地点、批规模、用途(如用于稳定性试验或生物等效性试验
说明再评价品种具体的已上市信息。包括剂型、规格、批 准时间(批准文号)、执行标准、标准号、有效期等内容,并提 供相关的证明性文件。
简要说明本再评价品种自批准上市以来的生产销售、相关 变更及质量稳定性情况,相关变更提供最新有效证明性文件。
3.自评估报告 申请人应对此次一致性评价具体内容的相关研究进行全面 论述。结合每项研究内容,对处方工艺研究、关键步骤和中间体 的控制、原辅料、包装材料进行分析,重点针对与参比制剂一致 性相关的质量研究情况、体内评价研究结果等的分析,提出对本 品种与参比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的综合评价结果。 申请人应保证该品种研发过程及结果和申报资料的科学性、 完整性和真实性。 4.临床信息及不良反应 本品种的临床使用情况,主要不良反应,收集历年来生产企 业统计的不良反应反馈情况,对于治疗窗狭窄的药物说明临床治 疗安全窗口指数。 5.最终确定的处方组成及生产工艺情况
8.3.2.(3.2.P.3.2)批处方
以表格的方式列出典型生产规模产品的批处方组成,列明各
成分执行的标准。如有过量加入的情况需给予说明并论证合理性。
对于处方中用到但最终需去除的溶剂也应列出。
表 XX:典型生产批的处方
成分
用量
过量加入 作用
执行标准
工艺中使用并最终 去除的溶剂
8.3.3.(3.2.P.3.3)生产工艺和工艺控制 (1)工艺流程图:以单元操作为依据,提供完整、直观、 简洁的工艺流程图,其中应涵盖工艺步骤,各物料的加入顺序,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02.16•【文号】国食药监注[2013]34号•【施行日期】2013.02.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13]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全面提高仿制药质量是《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任务,是持续提高药品质量的有效手段,对提升制药行业整体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2007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前批准的基本药物和临床常用仿制药,分期分批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重要意义。
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务必高度重视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充分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充分认识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对确保药品质量安全,促进医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一步增强我国医药产业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意义。
应将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纳入“十二五”期间药品监管工作重点,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部署,结合本行政区域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积极宣传有关政策。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附件),明确了质量一致性评价的工作目标、原则、内容和程序,对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将陆续下发相关技术指导原则,规范质量一致性评价的研究和技术审查。
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积极落实《工作方案》,做好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宣贯和培训,及时传达有关政策,使药品生产企业深刻认识质量一致性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药品生产企业积极开展研究,合理安排工作进度、主动作为。
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潘广成
【期刊名称】《中国制药信息》
【年(卷),期】2016(032)002
【摘要】一、中国医药工业现状化学药:包括化学原料药、制剂,占50%;中药:包括中成药、饮片,占30%;生物药:包括疫苗、生物制品,占10%;医疗器械:包括医疗设备、卫生材料,占10%。
2014年,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
2.45万亿元。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药品市场。
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为3.8%。
【总页数】3页(P2-4)
【作者】潘广成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733
【相关文献】
1.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有关政策解读
2.论仿制药质量与疗效的一致性评价
3.肠道菌群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
响及其在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中的思考4.药用辅料对CYP3A活性的影响及其对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指导作用5.食药总局发布《仿制药质量和
疗效一致性评价受理审查指南(需一致性评价品种)》《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受理审查指南(境内共线生产并在欧美日上市品种)》通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化药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指导原则
附件2化药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征求意见稿)第一部分:研究资料信息汇总表(研究综述部分)一、目录1.1 品种概述1.1.1历史沿革(介绍产品的历史沿革,简述原研产品情况)1. 1.2批准及上市情况1. 1.3临床信息及不良反应1. 1.4最终确定的处方、工艺及标准情况1. 1.5生物药剂学分类1.2 剂型与产品组成(CDE格式为2.3.P.1)1.3 产品再评价研究(参照CDE资料“3.2.P.2 产品开发”)1.3.1处方组成1.3.1.1原料药1.3.1.2辅料1.3.2 制剂的再研发(相对处方、工艺有改变的品种)1.3.2.1处方再研发(如有处方改变,详述具体内容)1.3.2.2生产工艺再研发(如有工艺改变,详述具体内容)1.4 生产(参照CDE资料3.2.P.3,删去与注射剂相关的叙述)1.4.1生产商1.4.2批处方1.4.3生产工艺和工艺控制1.4.4关键工艺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1.4.5工艺验证和评价1.4.6 临床试验/BE试验样品的生产情况1.5 原辅料的控制1.6 包装材料(基本同3.2.P.2.4包装材料/容器,考虑容器主要指注射剂,暂不在题目中强调)1.6.1 包装材料类型1.6.2 选择依据1.7 质量控制(基本同CDE资料3.2.P.6制剂的质量控制)1.7.1 质量标准1.7.2 分析方法1.7.3 分析方法的验证1.7.4 批检验报告1.7.5杂质谱分析1.7.6质量标准制定依据1.8 对照品1.9 稳定性(参照CDE资料“3.2.P.7稳定性”)1.9.1稳定性总结1.9.2后续稳定性承诺和稳定性方案(针对有处方和生产工艺改变的品种)1.9.3稳定性数据1.10 参比制剂1.10.1参比制剂的选择1.10.2基本信息1.10.3质量考察1.10.4溶出曲线考察1.10.5溶出曲线长期稳定性考察1.11 体外评价1.11.1质量一致性评价1.11.1.1国内外质量标准收载情况比较(含国内外药典标准、橙皮书等)1.11.1.2关键质量属性研究(影响一致性评价的关键参数,例如杂质分析、晶型等)1.11.1.3参比制剂与被评价制剂的检验结果1.11.2溶出曲线相似性评价1.11.2.1体外溶出试验方法建立(含方法学验证)1.11.2.2不同溶出仪之间结果差异考察1.11.2.3批内与批间差异考察1.11.2.4溶出曲线相似性比较结果1.12 体内评价1.12.1生物等效性(按CDE相关资料要求提供)1.12.1.1 用于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样品处方及生产规模1.12.1.2 不同规格产品的生物等效性试验情况1.12.1.3 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与实施1.12.1.4 试验受试者1.12.1.5 方案偏离1.12.1.6 安全性评估1.12.1.7 试验结果1.12.1.8 生物样本分析测定1.12.1.9 分析方法验证1.12.1.10 质量保证1.12.2 临床有效性1.13 综合评价1.14 参考文献1.15附件二、信息汇总表正文及撰写要求1.1 品种概述1.1.1 历史沿革说明同品种原研产品上市背景信息,包括品种治疗领域、国内外上市情况、立题的合理性分析。
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现场主文件
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现场主文件药物的仿制是指在原研药专利保护期满后,其他企业根据原研药的技术文献和数据,研究和开发类似的药物。
为了确保仿制药的质量和疗效与原研药一致,需要对仿制药进行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本文将详细介绍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现场主文件。
一、文件目的和适用范围现场主文件的目的是规范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的操作方法和流程,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可靠。
该文件适用于仿制药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过程。
二、评价单位和组织结构评价单位应为具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医药研究机构。
组织结构包括评价组长、技术专家、质量控制人员、数据分析人员等。
三、质量一致性评价1.材料准备:评价前需要准备好原研药和仿制药的技术文献、药物制剂等样品,并确保样品的安全保存。
2.质量分析:通过对样品的外观、理化指标、溶出度等进行测试分析,评估仿制药与原研药的质量是否一致。
3.化学药物研究:对两者的药物成分及含量进行分析,确保仿制药的化学成分与原研药一致。
4.质量控制:对仿制药的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审核和验证,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规范要求。
四、疗效一致性评价1.临床试验设计: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指南,制定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临床试验方案。
2.试验执行:进行多中心、多地点的临床试验,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3.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临床试验的数据,并根据统计学原理进行分析,评估仿制药与原研药在安全性和疗效方面的一致性。
4.结果评价:评价仿制药与原研药在药效方面的一致性,判断仿制药是否具有与原研药相当的疗效。
五、文档管理和归档评价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文件和记录,包括评价方案、实验记录、数据分析结果等,应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归档,确保文档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六、质量管理和质量验证评价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评价过程中的所有操作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并定期进行质量验证,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七、问题处理和质量改进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应及时记录,并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确保评价工作的持续改进。
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
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试行)一、申报资料项目(一)概要1.历史沿革2.批准及上市情况3.自评估报告4.临床信息及不良反应5.最终确定的处方组成及生产工艺情况6.生物药剂学分类(二)药学研究资料7.(2.3.P,注:括号内为CTD格式的编号,以下同)制剂药学研究信息汇总表8.(3.2.P)制剂药学申报资料8.1.(3.2.P.1)剂型与产品组成8.2.(3.2.P.2)产品再评价研究8.2.1.(3.2.P.2.1)处方组成8.2.2.(3.2.P.2.2)制剂再研发(适用于处方、工艺有改变的品种)8.2.2.1.(3.2.P.2.2.1)处方再研发8.2.2.2.(3.2.P.2.2.2)工艺再研发8.3.(3.2.P.3)生产信息8.3.1.(3.2.P.3.1)生产商8.3.2.(3.2.P.3.2)批处方8.3.3.(3.2.P.3.3)生产工艺和工艺控制8.3.4.(3.2.P.3.4)关键工艺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8.3.5.(3.2.P.3.5)工艺验证和评价(适用于工艺有改变的品种)8.3.6.(3.2.P.3.6)临床试验/生物等效性(BE)样品的生产情况8.4.(3.2.P.4)原辅料的控制8.5.(3.2.P.5)制剂的质量控制8.5.1.(3.2.P.5.1)质量标准8.5.2.(3.2.P.5.2)分析方法8.5.3.(3.2.P.5.3)分析方法的验证8.5.4.(3.2.P.5.4)批检验报告8.5.5.(3.2.P.5.5)杂质谱分析8.5.6.(3.2.P.5.6)质量标准制定依据8.6.(3.2.P.6)对照品8.7.(3.2.P.7)包装材料8.8.(3.2.P.8)稳定性8.8.1.(3.2.P.8.1)稳定性总结8.8.2.(3.2.P.8.2)后续稳定性承诺和稳定性方案(适用于处方、工艺有改变的品种)8.8.3.(3.2.P.8.3)稳定性数据(三)体外评价9.参比制剂9.1.参比制剂的选择9.2.基本信息9.3.质量考察9.4.溶出曲线考察9.5.溶出曲线稳定性考察(适用于理化性质不稳定品种)10.质量一致性评价10.1.国内外质量标准收载情况比较10.2.关键质量属性研究10.3.参比制剂与被评价制剂的检验结果11.溶出曲线相似性评价11.1.建立体外溶出试验方法11.2.批内与批间差异考察11.3.溶出曲线相似性比较结果(四)体内评价12.(2.5. P)制剂临床试验信息汇总表13.制剂临床试验申报资料13.1.(5.2)临床试验项目汇总表13.2.(5.3)生物等效性试验报告13.2.1.(5.3.1.2.1)空腹生物等效性试验报告13.2.2.(5.3.1.2.2)餐后生物等效性试验报告13.2.3.(5.3.1.4)方法学验证及生物样品分析报告13.3.(5.3.5.4)其他临床试验报告14.参考文献及相关实验数据研究资料二、申报资料项目说明(一)概要1.历史沿革说明同品种原研产品上市背景信息,包括品种治疗领域、国内外上市情况。
企业指南: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学研制现场检查要求
企业指南: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学研制现场检查要求一、前言为保证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学研制现场检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特制定制定本要求。
本指南仅代表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目前对相关事宜的考虑,将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检查工作的政策要求适时进行调整。
本指南所提及的仿制药具体指: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批准上市的需开展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
本指南所指的检查要求主要包括:申请人在接受现场检查时,需提前准备的与药品注册、药学研制现场相关的资料和人员要求。
本文件仅为企业检查要求提出指南,不作为检查组现场检查的依据。
二、资料要求(一)首次会议申请人汇报资料首次会议需要申请人以幻灯片的形式介绍如下内容:1.药品研制基本情况(如属委托,应说明被委托研究单位基本情况)。
2.研制涉及的所有批次(含BE批)批量用途,生产地址、生产线、生产时间、地点、使用量和剩余量等。
3.处方工艺确定后的研制批次(含BE批)所用处方、生产工艺、原辅料包装材料来源及标准、生产线(设备设施)、产品质量标准(含中间控制标准)等是否与已上市/拟上市商业化生产规模的批次一致。
4.参比制剂的来源、采购和使用情况。
5.药品和参比制剂体外研究的对比研究情况,包括研究时间、批号和研究结果。
6.药品关键质量属性(含稳定性)情况。
7.质量体系风险情况:包括品种风险,工艺风险及设备风险等。
(二)检查时需事先准备的文件(须提供原始文件或原始文件的真实拷贝,至少包括下述内容)1.接受现场检查品种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全套注册申报资料。
2.委托研究协议和质量协议,如有。
3.参比制剂的来源及证明,如购买发票、赠送证明等。
参比制剂的包装标签、说明书、剩余样品等。
参比制剂的接收、发放、使用记录或凭证。
4. 关键仪器设备相关资料,包括名称、型号、内部编号及所在位置信息等。
5.药品相关研究记录,包括:处方工艺研究原始记录,如有;样品试制相关原始记录;质量研究相关原始记录;体外评价及稳定性研究的相关原始记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纸质图谱和/或电子图谱。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为落实《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中全面提高仿制药质量的工作部署,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相关技术部门及专家,按照给定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对药品生产企业提出的仿制药自我评估资料进行评价,评判其是否与参比制剂在内在物质和临床疗效上具有一致性。
评价的对象是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的、对在国内外上市药品进行仿制的化学药品。
通过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初步建立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逐步完善仿制药质量评价体系,淘汰内在质量和临床疗效达不到要求的品种,促进我国仿制药整体水平提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二、工作原则(一)科学适用,分类处理。
根据药物自身性质和剂型特点,选择科学、适用、经济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尽量选择体外方法进行评价,对体外评价不能满足一致性评价要求的,应增加生物等效性试验。
开展生物等效性试验必须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遵守有关规定。
(二)分步实施,全面提高。
按照先试点、后推开、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选择基本药物目录中用药人群广、市场销量大、生产企业多的品种先行先试。
积累经验后逐步推开、全面推进。
首先开展口服固体制剂的评价;其次开展注射剂的评价;最后开展其他剂型的评价。
(三)加强引导,鼓励先进。
充分利用药检系统及科研院校技术力量,制定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及基本药物品种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和标准,引导企业开展比对研究。
鼓励药品生产企业起草其他临床常用品种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企业完成起草后,按程序申报。
三、工作内容(一)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确定拟评价品种名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工作办公室)负责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具体实施。
制定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年度工作计划,确定每年度拟开展质量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和负责评价方法研究的机构,并对外公布。
(二)确定参比制剂及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和标准工作办公室组织专家,按照参比制剂确定的程序和要求,确定拟评价品种的参比制剂,经公示后对外公布。
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学审评案例分析
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学审评案例分析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是保障仿制药品质量和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药学审评是评价药物原料、质量标准、制剂工艺以及药品疗效等方面的一项专业工作。
本文将通过对一例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学审评案例进行分析,以展示该评价过程的具体内容。
案例背景:公司生产的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X与原研药物Y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和剂型,且疗效等同。
公司提交了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X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请,需要进行药学审评。
审评过程:1.药物成分分析:首先要对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X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以验证其与原研药物Y的成分一致性。
通过质谱、红外光谱等分析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比对结果与原研药物Y进行验证。
2.质量标准比对:将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X的质量标准与原研药物Y 进行对比,对比包括活性成分含量、杂质含量、溶解度以及其他药物特性指标。
若仿制药与原研药物在质量标准上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评估其对药物的疗效影响。
3.制剂工艺评估:通过对仿制药制剂工艺进行评估,包括原料的选择和处理、生产工艺流程、包装材料等方面的审查,以确保其与原研药物的制剂工艺一致性。
4.固体制剂性能评价:对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理化性质进行评价。
包括制剂的外观、尺寸、均匀性、重量变化、溶解度、溶出度等性质评估,并与原研药物进行对比分析。
5.体外释放试验:通过体外释放试验,评估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X与原研药物Y在释放速度方面的一致性。
通过体外释放试验的结果,可以得到制剂的释放曲线,判断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在体内的溶解和吸收情况。
6.体外生物等效性评价:最后,通过体外生物等效性评价,评估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X与原研药物Y在疗效方面的一致性。
根据体外生物等效性评价的结果,可以得到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X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并与原研药物进行比较。
综上所述,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对药物成分、质量标准、制剂工艺、固体制剂性能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对比分析。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简介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定义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指对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按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原则,分期分批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就是仿制药需在质量与药效上达到与原研药一致的水平。
药学研究是指通过体外溶出等分析方法对药物进行药学分析,其目的在于考察制剂的生产工艺及处方是否有需要变更,初步确认制剂与原研药的一致性。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y , BE )是指在同样试验条件下试验制剂和对照标准制剂在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度的统计学差异。
当吸收速度的差别没有临床意义时,某些药物制剂其吸收程度相同而速度不同也可以认为生物等效。
一致性评价(CMC&BE)的主要工作内容第一阶段:项目评估◆项目的市场价值◆竞争品种的多少1◆是否有参比制剂◆评估需要的费用和周期◆咨询相关官员与专家◆项目立项确定进行BCSⅠ类或者Ⅲ类豁免BE的申请:高渗透性的数据与文献支持材料、体外溶出曲线数据的提供与分析,如果能够满足CFDA的2016年87号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豁免指导原则》就可以豁免BE研究。
第二阶段:药学研究(CMC)◆参比制剂的选择及备案◆购买参比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质量对比(主要包含溶出曲线和杂质)◆药学等效判定◆处方工艺等的二次开发◆溶出曲线的对比◆处方工艺的确定及中试放大◆三批中试产品的工艺验证◆中试样品的质量和参比制剂的一致◆API的溶解性和渗透性研究(限BCS Ⅰ和BCS Ⅲ类)◆制剂稳定性和包装考察1◆申报资料的撰写及整理,提供原始记录第三阶段:BE研究API的BCS分类属于Ⅱ和Ⅳ的产品必须进行BE研究,不能够豁免;BCSⅠ类或者Ⅲ类,符合豁免BE的条件可以不进行BE研究,否则就必须进行BE研究。
◆BE研究方案的制定◆统计分析计划的制定◆Ⅰ期临床基地、生物样品测试单位等的确定◆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在CDE的BE备案◆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验证◆招募受试者◆服用药物及生物样品的采集◆生物样品的分析◆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撰写总结报告。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普通口服固体制剂溶出曲线测定与比较指导原则(草案)
肠溶制剂在 pH 值 1.2(或 4.5)的溶出介质中,只需比较截止时 间点的溶出量,不用进行溶出曲线相似性比较。
尽管仿制制剂和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相似并不意味着两者一定 具有生物等效,但该法可降低两者出现临床差异的风险。 3 溶出试验方法的建立
比较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溶出曲线时,应建立能客观反映制剂特 点、具有适度的灵敏度和区分力的方法。可参考有关文献,并充分考
1
虑药物的 pH-溶解度曲线及 pKa 等理化特性,考察溶出装置、溶出介 质、搅拌速率和取样间隔期等溶出试验条件,确定适宜的试验条件。
6.4 58.0 7.8 222.5
6.6 82.0 8.0 230.5
以上为推荐采用的溶出介质配制方法,如有必要时,研究者也可 根据研究结果采用其他的溶出介质以及相应的配制方法。
7
对于高溶解性和高渗透性的药物制剂,当参比制剂在 15 分钟时, 平均溶出量不低于 85%,如仿制制剂在 15 分钟时,平均溶出量也不 低于 85%;或与参比制剂平均溶出量的差值不大于 10%,此时可认为 溶出曲线相似。
采用相似因子(f2)法比较溶出曲线相似性时,除另有规定外, 两条溶出曲线相似因子(f2)数值不小于50,可认为具有相似性。 5 其他
6
pH 值 0.2mol/L 氢氧化钠
溶液(ml) pH 值
0.2mol/L 氢氧化钠 溶液(ml)
表 3 磷酸盐缓冲液 4.5 5.5 5.8 6.0
0 9.0 18.0 28.0 6.8 7.0 7.2 7.4 112.0 145.5 173.5 195.5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案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案概述仿制药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是为了确保仿制药与原研药在质量和疗效方面的一致性,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档旨在介绍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案的基本要点和流程。
背景仿制药是在原研药专利保护期满后生产和销售的药物。
由于仿制药的生产商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因此质量一致性评价成为了确保仿制药安全和有效的重要手段。
评价方案1. 相关法规和指导文件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案需要遵循国家药监局相关法规和指导文件。
这些文件包括《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
评价方案的制定应与这些法规和指导文件相一致。
2. 评价要点评价方案包括以下要点:2.1. 药物成分一致性评价对比仿制药与原研药的药物成分,包括药物的活性成分、辅料等,确保其成分一致性。
2.2. 药物质量控制一致性评价对比仿制药与原研药的质量控制指标,如溶出度、含量、不溶性物等,确保其质量一致。
2.3. 药物制备工艺一致性评价对比仿制药与原研药的制备工艺,包括反应条件、工艺步骤等,确保其制备工艺一致。
2.4. 生物等效性评价进行仿制药与原研药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以确保其在体内的效果达到一致。
3. 评价流程评价流程包括以下步骤:3.1. 原研药评价首先对原研药进行全面评价,包括药物成分、药物质量控制、药物制备工艺等方面。
这些评价结果将用作仿制药的参照。
3.2. 仿制药评价在原研药评价基础上,对仿制药进行评价。
评价包括药物成分一致性评价、药物质量控制一致性评价、药物制备工艺一致性评价和生物等效性评价等方面。
3.3. 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
数据分析应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结论和建议根据评价结果,得出结论和建议。
如果仿制药与原研药在药物成分、质量控制和制备工艺等方面一致,且生物等效性满足要求,则可以认为仿制药是符合要求的。
结论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案是确保仿制药安全和有效的重要手段。
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的流程
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的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是指通过对仿制药品的质量、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以确定其与原研药品的等效性。
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参比制剂备案与推荐程序
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参比制剂备案与推荐程序为规范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得意见》(国办发〔2016〕8号)得有关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参比制剂备案与推荐程序》,现予发布。
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参比制剂备案与推荐程序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得意见》(国办发〔2016〕8号),进一步明确参比制剂得选择流程,制定本备案与推荐程序。
一、本程序所述参比制剂备案与推荐工作,就是指药品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原研药品生产企业、国际公认得同种药物生产企业等作为申请人或推荐人,参照《普通口服固体制剂参比制剂选择与确定指导原则》(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告2016年第61号),通过备案、推荐、申报等方式,选择参比制剂得过程。
二、药品生产企业可通过备案得方式选择参比制剂。
生产企业填写《参比制剂备案表》;撰写《综述资料》(附1),详述参比制剂选择理由;提交所生产品种现行有效得批准证明文件,生产产品首次批准与上市后变更等历史沿革情况得说明。
三、行业协会可组织同品种生产企业提出参比制剂得推荐意见。
行业协会填写《参比制剂推荐表》;撰写《综述资料》(附1),详述参比制剂选择理由;提交行业协会资质证明复印件、推荐过程记录与说明、相关同品种生产企业同意推荐得证明性文件。
四、原研药品生产企业、国际公认得同种药物生产企业其产品如满足参比制剂得条件,可主动申报作为参比制剂。
生产企业填写《参比制剂申报表》;撰写《综述资料》(附1),详述参比制剂选择理由;提供申报参比制剂品种近三年生产、销售情况说明。
进口原研药品申报参比制剂,申报者需同时提交生产证明、销售证明、出口证明等证明文件,及进口原研药品与其原产国上市药品一致得承诺书。
原研地产化药品申报参比制剂,申报者需同时提交原研地产化药品与原研药品一致得相关证明材料,具体要求见《原研地产化产品申报口服固体制剂参比制剂资料要求》(附2)。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药物品质和疗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确保仿制药与原研药在质量和疗效方面的一致性,国家相关机构制定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
本文将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阶段和评价程序四个方面对该工作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评价目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目的是验证仿制药与原研药在质量和疗效方面的一致性,确保仿制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原研药相当,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仿制药品。
评价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质量一致性:验证仿制药与原研药在药物成分、溶出度、稳定性等质量方面的一致性,确保药物质量符合规定标准;2. 生物等效性:评估仿制药与原研药在生物利用度、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一致性,确保药物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3. 临床疗效一致性:评估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方面的一致性,确保仿制药能够安全有效地替代原研药。
三、评价内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药品质量评价和生物等效性评价。
1. 药品质量评价:主要评估仿制药与原研药在药物成分、溶出度、稳定性等质量指标上的一致性。
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质量规格比较、药物成分分析、体外溶出度测试、稳定性研究等。
2. 生物等效性评价:主要评估仿制药与原研药在生物利用度、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一致性。
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体外溶出度测试、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等。
四、评价阶段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前期评价、中期评价和后期评价。
1. 前期评价:在仿制药研发阶段,对药品进行质量评价和生物等效性评价,验证仿制药与原研药在质量和疗效方面的一致性,并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2. 中期评价:在仿制药上市后,对市场上的仿制药进行监测和评价,确保仿制药的质量和疗效能够持续保持在一致性水平。
3. 后期评价:在仿制药上市后一段时间,对市场上的仿制药进行再评价,评估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监管。
《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
☺ 采用f2因子比较时,比较5或10、15、30分钟三个时
间点。(根据溶出量等分原则选择5或10min)
☺ 对应于参比制剂平均溶出率分别为60%和85%两个时
间点,两者平均溶出量差均在±15%范围内;
< 参比制剂在30分钟后达85%以上时>
采用f1和f2因子比较法。
F1 因 子 计 算 公 式
f 1
如何准确、快捷、高效地测定大批量溶出度样品
(1-1) 投样方式(桨板法) 采用每间隔固定时间(如30秒)投样。
(1-2) 滤头/针筒的取用
建议采用“1个滤头/1个取样针筒方式”进行多样品抽取。
第1份样品抽取10~20ml后,过滤使滤膜吸附饱和,并将滤
液沿溶出杯壁缓慢注回,再抽取所需体积(如HPLC法、 1~2ml即可)即可,其后所有样品无需再弃去初滤液,直接 收集。
制剂”,从而指导选择哪几个pH值介质(详细讲
述)。 ☻ 绝非用该数据、根据漏槽条件去推算溶出介质
中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切记!)
企业如何剖析原研品的多条特征溶出曲线
溶出介质配制法:
(1) 各国不尽相同、建议根据原研制剂生产厂商的国别而定。 详细配制方法请参阅本人撰写的文章。 (2) 表面活性剂加入时,一定采用煮沸法配制,绝对不要采
如何准确、快捷、高效地测定大批量溶出度样品
(3-1) 采用短色谱柱 市售有2~5cm长、粒径5~10μm的短分
析柱、
(3-2) 提高流动相中有机相比例。如此,虽然有杂质与主成
分未能分离的担忧,但考虑到样品已被稀释1000倍(溶出
介质体积通常为900~1000ml),在此条件下,存在的微量
杂质响应值已微乎其微,即便有所表现,其影响对于结果而
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 评价申报资料要求(试行)
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试行)一、申报资料项目(一)概要1.历史沿革2.批准及上市情况3.自评估报告4.临床信息及不良反应5.最终确定的处方组成及生产工艺情况6.生物药剂学分类(二)药学研究资料7.(2.3.P,注:括号内为CTD格式的编号,以下同)制剂药学研究信息汇总表8.(3.2.P)制剂药学申报资料8.1.(3.2.P.1)剂型与产品组成8.2.(3.2.P.2)产品再评价研究8.2.1.(3.2.P.2.1)处方组成8.2.2.(3.2.P.2.2)制剂再研发(适用于处方、工艺有改变的品种)8.2.2.1.(3.2.P.2.2.1)处方再研发8.2.2.2.(3.2.P.2.2.2)工艺再研发8.3.(3.2.P.3)生产信息8.3.1.(3.2.P.3.1)生产商8.3.2.(3.2.P.3.2)批处方8.3.3.(3.2.P.3.3)生产工艺和工艺控制8.3.4.(3.2.P.3.4)关键工艺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8.3.5.(3.2.P.3.5)工艺验证和评价(适用于工艺有改变的品种)8.3.6.(3.2.P.3.6)临床试验/生物等效性(BE)样品的生产情况8.4.(3.2.P.4)原辅料的控制8.5.(3.2.P.5)制剂的质量控制8.5.1.(3.2.P.5.1)质量标准8.5.2.(3.2.P.5.2)分析方法8.5.3.(3.2.P.5.3)分析方法的验证8.5.4.(3.2.P.5.4)批检验报告8.5.5.(3.2.P.5.5)杂质谱分析8.5.6.(3.2.P.5.6)质量标准制定依据8.6.(3.2.P.6)对照品8.7.(3.2.P.7)包装材料8.8.(3.2.P.8)稳定性8.8.1.(3.2.P.8.1)稳定性总结8.8.2.(3.2.P.8.2)后续稳定性承诺和稳定性方案(适用于处方、工艺有改变的品种)8.8.3.(3.2.P.8.3)稳定性数据(三)体外评价9.参比制剂9.1.参比制剂的选择9.2.基本信息9.3.质量考察9.4.溶出曲线考察9.5.溶出曲线稳定性考察(适用于理化性质不稳定品种)10.质量一致性评价10.1.国内外质量标准收载情况比较10.2.关键质量属性研究10.3.参比制剂与被评价制剂的检验结果11.溶出曲线相似性评价11.1.建立体外溶出试验方法11.2.批内与批间差异考察11.3.溶出曲线相似性比较结果(四)体内评价12.(2.5. P)制剂临床试验信息汇总表13.制剂临床试验申报资料13.1.(5.2)临床试验项目汇总表13.2.(5.3)生物等效性试验报告13.2.1.(5.3.1.2.1)空腹生物等效性试验报告13.2.2.(5.3.1.2.2)餐后生物等效性试验报告13.2.3.(5.3.1.4)方法学验证及生物样品分析报告13.3.(5.3.5.4)其他临床试验报告14.参考文献及相关实验数据研究资料二、申报资料项目说明工艺如有变化,应以文字或列表方式说明变更前、后生产工艺主要变化(包括对于仅涉及工艺变化、未涉及处方变化的品种,也应列出制剂处方,并核实与已批准的处方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