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规划管控体系探索

合集下载

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视角下郊野单元控规地位作用及管控重点探索

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视角下郊野单元控规地位作用及管控重点探索

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视角下郊野单元控规地位作用及管控重点探索作者:石华高慧智王瑒来源:《小城镇建设》2019年第08期摘要:本文基于空间规划体系梳理,认为在“市级主导”或“市—县协同”模式空间规划体系下,郊野单元控规均可作为城市开发边界(集中建设区)外的基层单元空间规划纳入法定空间规划体系。

空间规划传导的核心是对应本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管权”明确向下传导的路径机制。

空间规划传导要素可按照目标指标、空间底线、设施配套三类统筹组织,构建“主体功能区—空间管制区—用途分区—用地分类”由粗到细的空间表达体系,并运用规则管控、名录管控、规模管控、结构管控、边界管控、形态管控等不同方式实现刚弹结合、逐级深化的管控目标。

按照上述思路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大径山区域进行了郊野单元控规探索,通过明确郊野单元空间管控重点、管控方式,推进城市开发边界外郊野地区实现全域精细化管控。

关键词:空间规划体系;规划传导;郊野单元控规;杭州市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08.004 中图分类号:TU292文章编号:1009-1483(2019)08-0019-08 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the Role and Control Focus on Country-Unit Regulatory Plan from the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PerspectiveSHI Hua, GAO Huizhi, WANG Yang[Abstract] Based on the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this paper argues that under the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of "municipal leading" or "city-county coordination", the Country-Unit Regulatory Plan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statutory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as the basic unit spatial planning outside the 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y(centralized construction area). The core of spatial planning transmission is the path mechanism that corresponds to the "regulatory right" of the corresponding government to the lower government. The transmission elements of spatial planning can be organized in accordance with three categories: target indicators, space bottom lines, and facilities, we will establish a spatial expression system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main functional area-space control area-use zoning-land use" from frame to detail, it also uses different methods such as rules and control, directory control, scale control, structural control, border control,and form control to achieve the goal of deepening control step by step. According to the above ideas, we have explored the control of country units in the Yuhang Dajingshan area of Hangzhou.By clarifying the key points and ways of control of the Country-Unit, we will push forward the fine-grained control of Country areas beyond the boundaries of urban development.[Keywords]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planning transmission; Country-Unit Regulatory Plan;Hangzhou City引言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

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分区用途管制研究

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分区用途管制研究

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分区用途管制研究摘要:在实行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背景下,中央明确提出了“分级分类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和“健全用途管制制度”的要求。

2020年8月自然资源部发布《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同年11月发布《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

前者提出了总体规划两级规划分区的内涵、类型与划分方式;后者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国土空间用地用海分类,明确了全域用途管制的内涵、类型与代码。

两部指南初步表达了从规划分区到用地用海分类承接传导的意图,但如何区分不同分区的政策内涵和特征属性,构建管控目标与管控要素内在统一的管制规则,成为实施管理中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当前,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上,各类规划尚未形成合力,系统性、协同性差,差异化、精细化政策研究严重不足。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技术体系相对成熟、社会认可程度高、管理程序清晰的政策工具,是最佳的整合载体。

研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详细规划分区用途管制改革路径,对于统一各类空间性技术管理工具,整合各类土地用途管理工作,形成“一张图”的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详细规划;用途管制;引言国土空间规划是新时代国家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和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

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资源环境不平衡发展的突出问题,而且对我国构建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和树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目前,国土空间规划已经成为国家、省、市、县、镇(乡)推进规划体制改革、优化空间配置、调控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和规范国土开发秩序的重要依据。

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蓝图,学术界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和外延仍然存在认识不明确、不统一的现状。

如何科学、规范、严谨地认识界定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和外延,成为国土空间规划学术领域亟待解决的基础问题。

1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历程2006年,中央明确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这一举措是传统的空间规划体系的一次重要升级。

上海三线一单编制成果及长三角环境空间管控体系协调机制探索

上海三线一单编制成果及长三角环境空间管控体系协调机制探索

上海“三线一单”编制成果及长三角环境空间管控体系协调机制探索一“三线一单”的背景和意义(一)“三线一单”的背景“三线一单”工作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了“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自2015年以来发布了17份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文件,要求设定并严守三大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要求“省级党委和政府加快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在地方立法、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执法监管中不得变通突破、降低标准,不符合不衔接不适应的于2020年年底前完成调整”。

2017年,在省域和地市“三线一单”编制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先行启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及青海省的“三线一单”编制工作;2019年,全国其他省(区、市)全面启动编制工作,逐步构建全地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二)“三线一单”的含义“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识别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划定环境质量底线是确定区域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目标,测算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划分大气、水、土壤环境管控分区;划定资源利用上线是确定能源、水、土地、岸线等资源开发和消耗不得突破的“天花板”,划分资源利用管控分区;集成各要素管控分区、衔接行政边界,划定环境管控单元,并针对环境管控单元以清单方式列出差别化环境准入要求,即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1]落实“三线一单”,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就是将原先分散于各类资源、环境要素的管控要求集成到具体空间单元上,实现生态环境管理的集成化、空间化和信息化,是推动生态环境管控要求落地实施的有力抓手,也是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01 “三线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

01 “三线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

“三线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导读本文以南京市的相关工作为例,回顾从开发边界划定“两线两空间”、“四规合一”协调“一张蓝图”、“多规合一”协同审批,到空间规划“三线”管控的探索和实践历程,分享经验,提出问题,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

1 空间规划体系相关政策及背景1.1近年来,中国进入趋势性转变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特别强调“要把‘多规合一’放到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此之后的一系列相关会议、文件,从各个角度细化对“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提出具体进度安排:在2013 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推进市、县规划体制改革,探索能够实现‘多规合一’的方式、方法,‘一张蓝图干到底’”;2014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规划体制改革,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积极推进市县‘多规合一’”;2015年12 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规划水平,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促进‘多规合一’”;2016 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改革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推进两图合一。

在有条件的城市探索城市规划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合一”;2017 年 1 月《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提出“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区三线),注重开发强度管控和主要控制线落地,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编制统一的省级空间规划”。

至2017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在此期间,各部委、各地区相继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积累经验,发现问题,深化认识,逐步明确开发边界、“多规合一” 等各项工作的目的,使其更接近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实质。

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一、总体要求(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建设“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为目标,以“三线一单”为主线,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空间管控为手段,提高生态环境参与综合决策、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解决突出问题,重塑一个健康的区域环境系统,落实“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和城乡一体发展要求,凸显泰山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和国泰民安精神内涵,着力把××打造成绿色低碳、宜居宜业、信息智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宜居世界遗产城市”和“国泰民安中华精神家园”。

(二)基本原则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2.分类管控,差别准入。

结合区域发展格局、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目标要求,划定环境管控单元,实施差别化生态环境管控措施,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3.统筹实施,动态更新。

按照市级统筹、上下联动、区域协同的原则,统筹推进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环境改善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定期评估、动态更新调整。

(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产业布局及生态格局进一步优化,国土生态空间应保尽保,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稳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提升。

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1.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839.6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0.82%暂采用2020年12月数据,待自然资源部门优化调整方案发布实施后衔接调整,并相应调整一般生态空间面积,原则上按照禁止开发区域进行管理,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

关于“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落地应用机制的探索

关于“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落地应用机制的探索

“三线一单”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在一张图上落实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资源利用管控要求,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三线一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工作要求。

2018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提出:“省级党委和政府加快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在地方立法、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执法监管中不得变通突破、降低标准”。

“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已被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中,编制“三线一单”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关于“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落地应用机制的探索Explorat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ree Lines and One List" Eco-environmental Zoning Control System■文/杨俊杰 方皓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增长阶段发展,传统“一刀切”式的环境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的需求,实施差别化分区管理势在必行。

“三线一单”确定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就是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基础上,确定环境管控单元,并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目前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还存在落地应用路径不明晰,应用领域较为狭窄,动态调整与细化机制不完善,与优化营商环境衔接尚不够紧密等问题。

应在不同的环境管控单元上分类施策,发挥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加快“三线一单”数据系统建设,发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将“三线一单”成果广泛应用于相关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各类开发建设的决策实施以及规划环评的审查和项目环评的准入中;另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可以与优化营商环境整合起来,成为“放管服”改革的有力抓手。

基于“三调”数据的城乡建设用地分区管控体系与策略

基于“三调”数据的城乡建设用地分区管控体系与策略

基于“三调”数据的城乡建设用地分区管控体系与策略发布时间:2022-10-24T07:41:59.380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20期作者:刘新彪[导读] :2018年9月,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三调”工作,并于2021年对“三调”主要数据进行公布。

“三调”是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也是国家机构改革后统一开展的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为国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重要政策举措提供了基本依据。

“三调”成果有利于形成“统一组织开展、统一法规依据、统一调查体系、统一分类标准、统一技术规范、统一数据平台”的“六统一”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可以有效改善长期以来不同行业管理造成的空间资源概念认知、基础底数、规划技术、管理要求的矛盾与冲突,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统一基数、统一底图,强化国土空间资源评估、规划和管理的科学性、严谨性,为我国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实现高水平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刘新彪身份证号:65232319851112xxxx摘要:2018年9月,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三调”工作,并于2021年对“三调”主要数据进行公布。

“三调”是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也是国家机构改革后统一开展的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为国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重要政策举措提供了基本依据。

“三调”成果有利于形成“统一组织开展、统一法规依据、统一调查体系、统一分类标准、统一技术规范、统一数据平台”的“六统一”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可以有效改善长期以来不同行业管理造成的空间资源概念认知、基础底数、规划技术、管理要求的矛盾与冲突,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统一基数、统一底图,强化国土空间资源评估、规划和管理的科学性、严谨性,为我国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实现高水平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三调”;“三区三线”;城乡建设用地;分区特征;管控策略引言建设用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利用水平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现状,决定了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在一定时间内还将持续凸显。

关于完善全域全类型全周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的几点思考

关于完善全域全类型全周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的几点思考

18 官方网站关于完善全域全类型全周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的几点思考*Thoughts on Optimizing Full-domain All-elements and Whole-cycle Land-use Control Mechanism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周 静ZHOU Jing[本文引用格式]周静.关于完善全域全类型全周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的几点思考[J]. 南方建筑,2021(2):18-25.摘要 主要目的是梳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内涵,并提出系统构建满足全域全类型全周期要求的用途管制体系的建议。

主要采取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首先从探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概念内涵入手,提出新时代用途管制工作应拓展沟通范畴,打通各环节,形成一套自洽的闭环管理体系的总体思路。

然后通过对近期出台的国土空间规划政策文件及规程关于用途管制方面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根据规划编制中的实际执行情况,指出目前用途管制工作的主要挑战与难点。

最后部分提出下一步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值得关注的重点任务及具体操作路径建议。

建议构建以计划指标管理、空间分区分类划定、用途管制措施设定、用地审批和实施监测评估及动态调整机制设计五个环节组成的国土空间规划全周期用途管制体系,尤其要完善规划和管控指标和监管指标的衔接,增强用途转用和纠错调整机制的建设。

市县一级国土空间规划应以探索构建一般农业区、生态控制区、城镇预留区的用途管制机制为重点,既保证刚性要素传导,又因地制宜、具有弹性。

关键词 用途管制体系;全域全类型全周期;国土空间规划ABSTRACT The primary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amine the connotation of land-use control in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on systematically establishing a working framework of land-use control mechanisms that fulfill the need for full-domain, all-elements, and whole-cycle management. By adopting both an analytical method and inductive deductive method and starting by exploring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land-space use control, the paper first proposes that the scope of communication should be expanded in the new era of use control work and that all links should be opened up, thus forming a self-consistent closed-loop management system. By sorting out and summarizing the key content of the recently issued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policy documents and regulations on land-use control and based on actual implementation in the planning preparation, this study points out the main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of the current land-use control work. The final part of the article brings out suggestions on the key points for further optimizing the system. It suggests that a framework of five tiers needed to form a whole-cycle land-use control mechanism which includes the management of quota and indices, the settling of land-use types and functional zones, the design of land-use control regulations, the examining and approving of land-use projects and the monitoring and dynamic adjustment of the spatial plan and the system. Among them, the consistency of planning, control and monitoring indices should be paid special attention as it is required to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application diversion and correction mechanism. The general agricultural area, general ecological control area, and urban reservation area of city and county-level plans should also be important domains of innovation. This not only ensures the transmission of rigid elements but is also flexible and adapt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KEY WORDS land-use control mechanism; full-domain all-elements and whole-cycle;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基金项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及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联合课题:构建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构建空间管控体系的思考和实践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构建空间管控体系的思考和实践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构建空间管控体系的思考和实践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多规合一”为特点的空间规划改革进程加速推进,现阶段,对国土空间规划功能进行准确定位,全面落实各项规划方案,不仅可以保护周围生态环境,而且能够实现统筹治理目标。

结合现阶段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现状可知,环境修复难度不断增加,各项管控措施落实效果较差,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质量。

鉴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构建空间管控体系的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构建空间管控体系;思考和实践引言国土空间管控是对国土空间各类开发保护活动的科学谋划与管理安排,是进行国土空间宏观调控治理和微观精细管理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因其基础性、战略性、公共性、外部性特征突出,这就客观上要求必须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科学空间组织和落地布局的基础上合理管控。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资源配置通常是通过竞租机制来实现的,这就导致其配置过程会产生市场失灵。

1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①总体定位目标。

所谓国土空间规划,指的是根据现有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部署,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为了有效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的合理性,有关部门需要结合现有国土空间开发与利用情况,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树立正确的定位目标,为后续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结合现阶段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落实现状得知,将总体战略、功能区域战略有效结合,并合理判断国土资源环境承受能力,以此作为核心,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目标,加强环境治理力度。

②明确核心功能。

新时期背景下,国土规划的核心功能是建立完善的功能区域体系,确保资源开发更具战略性,而且可以保护周围环境。

相关部门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人口分布情况、土地资源利用情况,优化城市布局,打造独具特色的经济区域,并结合各个空间的利用现状,适当加大国土空间开发力度,确保各类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

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和环境质量底线,落实自然生态安全责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源头预防,系统保护。健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
——精准科学,依法管控。聚焦区域性、流域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精准科学施策,依法依规建立从问题识别到解决方案的分区分类管控策略。
(十五)强化部门联动。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政策。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规划、区域规划编制实施充分衔接。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共享生态保护红线等数据,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共同做好相关研究及试点先行等工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资源管理、水域岸线管理等有关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联动。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协调联动。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有关主管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本领域相关工作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协调联动,制定行业发展和开发利用政策、规划时,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减少对生态系统功能和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有关部门应出台有利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应用的政策,并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监督执法协调联动。
(四)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共享。推进国家和省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强化对数据管理、调整更新、实施应用、跟踪评估、监督管理的支撑作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融合创新,完善在线政务服务和智慧决策功能,提升服务效能。
(五)统筹开展定期调整与动态更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原则上保持稳定,每5年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评估情况定期调整。5年内确需更新的,按照“谁发布、谁更新”的原则,在充分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开展动态更新,同时报上一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因重大战略、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等发生变化而更新的,应组织科学论证;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等法定保护区域依法依规设立、调整或撤并以及法律法规有新规定的,相应进行同步更新。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4.07.06•【文号】环环评〔2024〕41号•【施行日期】2024.07.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其他规定正文关于印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环环评〔2024〕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完善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我部组织制定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生态环境部2024年7月6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完善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等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制定发布、实施应用、调整更新、数字化建设、跟踪评估和监督管理等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第四条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政策、标准规范,指导、监督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制定和实施,加强重点区域、流域、海域的统筹协调。

省、市两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同级党委和政府的部署和相关政策、标准规范,牵头做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制定与调整更新、组织实施、宣传培训、监督管理等工作,会同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等有关部门做好相关领域的信息共享、实施应用和监督管理。

重要工作进展应及时向同级党委和政府报告。

第五条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改革,健全改革创新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应用,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实施、支撑重大政策科学决策、重大规划编制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

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划定与管控研究——以东莞水乡功能区为例

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划定与管控研究——以东莞水乡功能区为例

官方网站 09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划定与管控研究——以东莞水乡功能区为例Research on the Planned Regionalization and Control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A Case Study of the Dongguan Water Village Functional Area 杨箐丛1,朱 江2,詹 浩3,高舒欣4,陈泓媛5YANg Qing-cong, ZHU Jiang, ZHAN Hao, gAO Shu-xin, CHEN Hong-yuan[本文引用格式]杨箐丛,朱江,詹浩,等.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划定与管控研究——以东莞水乡功能区为例[J]. 南方建筑,2021(2):09-17.摘要 国土空间规划建立了全域分区分类用途管控体系,明确了7类一级规划分区、20类二级规划分区,但关于规划分区的具体划定方法和管控机制却并不明确,学术界也缺乏有针对性的相关研究,导致各地在当前规划实践中缺乏指导。

根据各类分区的含义,在充分衔接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类分区的划定尺度、划定步骤、边界衔接与冲突协调等技术要点,并以东莞水乡功能区为例进行实证验证。

同时,基于国内外分区管控经验借鉴,提出传导管控、条件管控、结构性管控三种主要管控方式。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规划分区;划定方法;管控机制;东莞水乡功能区ABSTRACT Territorial space planning has established a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for all regions and classification purposes, and clarified 7 types of first-level planned regionalization and 20 types of second-level planned regionalization. However, specific planned regionalization methods and control mechanisms are not clear. Meanwhile, the academic domain also lacks adequate information, leading to lack of guidance in the current planning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meaning of various regional classifications, and on the basis of fully connecting the three control lines of ecological red line, permanent basic farmland, and urban growth boundary,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the key technical points, such as the demarcation scale, demarcation steps, boundary connection, and conflict coordination of various zoning, using the Dongguan Water Village Functional Area as an example to carry out empirical verif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regional control at home and abroad, three mai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ethods—transmission control, conditional control and structural control—are proposed.KEY WORDS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planned regionalization; the method of delimitation; control mechanism; Dongguan Water Village Functional Area中图分类号 TU982; TU984 文献标志码 A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21.02.009 文章编号 1000-0232(2021)02-0009-09作者简介 1高级工程师;2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通信作者,电子邮箱:****************;3工程师;4助理工程师;5工程师;1&2&3&4&5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引言 规划分区管控始于19世纪的德国和美国,目前已在全世界广泛应用,是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土地开发利用控制的最主要方式[1]。

健全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PPT简洁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课件

健全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PPT简洁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课件

完善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2023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会议时强调:“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推动实现生态环境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

”这一重要论述,为完善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强新时代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1.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不断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在具体制度设计层面,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并根据各区域不同生态环境特征,结合各种环境要素的保护需要,划分优先保护、重点管控和一般管控三类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制定差异化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根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我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制度形成经历了不断更新升级、日臻完善的过程,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已开始探索环境分区治理,针对地表水、大气和噪声等单一环境要素设立了不同的环境功能区划。

步入21世纪,我国环境治理模式开始由单一环境要素治理转向生态环境系统综合治理,先后设立国家环境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

2011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划定生态红线,对各类主体功能区分别制定相应的环境标准和环境政策”。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开始制定更为系统全面的生态环境分区治理方案。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树立底线思维,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面向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体系及用途管制探索

面向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体系及用途管制探索

42面向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体系及用途管制探索□ 龚 健,李靖业,韦兆荣,王向东[摘 要]文章立足自然资源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针对我国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存在的问题,剖析了自然资源统一管理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功能导向,并构建了新时代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分类体系及其用途管控制度。

我国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存在部门主导、缺乏统筹,标准制定独立封闭、弱化协同,用地内涵不清、交叉重叠,逻辑混乱、归类失序等问题,已无法适应国家机构改革、部门分割管理瓶颈破除后自然资源集中统一管理的新要求。

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应当以健全自然资源空间管制、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深化规划体制改革为功能导向,构建“3+15+68”的国土空间规划分类框架体系;以融合多部门规划特色、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制度为契机,建立全域覆盖、层级有序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体系,制定差别化用途管制机制。

[关键词]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规划用地分类;用途管制[文章编号]1006-0022(2020)10-0042-08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引文格式]龚健,李靖业,韦兆荣,等.面向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体系及用途管制探索[J].规划师,2020(10):42-49.Land Use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Governance for Unified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Gong Jian, Li Jingye, Wei Zhaorong, Wang Xiangdong[Abstract] Based on the natural resource governance 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the paperanalyzes the orientation of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for unified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stablishes a new system of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and governanc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clude: departmental dominance without integration, exclusive system of standard formulation without coordination, land use disorder and overlapped boundaries etc.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shall integrate natural resource governance, improve land-space layout, promote urban-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and deepen planning reform. A “3+15+68”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system is established to integrate multiple plans, realize whole area coverage, and achieve hierarchical land use governance.[Key words] Natural resource governance, National land use and spatial plan,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Land use governance划用地分类体系是实现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客观要求。

城市新区的规划、管控和协调实施路径探索—以安康市城东新区核心区控规为例

城市新区的规划、管控和协调实施路径探索—以安康市城东新区核心区控规为例

城市新区的规划、管控和协调实施路径探索—以安康市城东新区核心区控规为例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兴泰南路1418号710048摘要:新区作为城市扩张的必然产物,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以安康市城东新区核心区控规为例,在规划、管控、利益协调三个方面,尝试在空间规划上提出“内外兼修”的规划路劲探索,在规划管控实现了“三级传导”管控路劲探索,在实施保障体现了“协调实施”路劲探索,以推动城市新区良性和可持续发展,并以期类似新区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城市新区;规划、管控、实施;路径体系一、前言20世纪初期以来,我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扩张,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客观上需要更大的城市空间作载体。

城市新区作为当前城市空间扩张的重要形式,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塑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富有特色的新区城市空间体系规划设计有利于提升城市整体的品质。

本文通过分析城东新区核心区从规划设计到管控再到协调实施管理的全过程,为城市新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参考。

二、安康城东新区核心区概况安康市位于秦岭南麓,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国家层面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之一,承担着“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健康中国”的示范重任。

用地局促、交通拥堵、功能混乱等一系列城市问题,提出“疏解老城,发展新区”的战略,以主打健康养生、绿色宜居、生态旅游功能的城东新区,应运而生。

规划片区作为城东新区的核心板块,继承了安康市优美的生态环境与山水城市特色;同样,新区所面临的用地低效、设施匮乏、风貌欠佳、管控缺失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规划、管控、实施路劲建立城东新区成立以来,各种概念规划、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层出不清,但是未能有规划系统统筹城东新区的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城东新区的发展混乱且停滞不前。

在次情况下,系统梳理新区开发利用现状,在合理布局引导的基础上,理顺各类规划及实施项目并指导新区高效有序的开发建设市城东新区空间开发利用工作的当务之急。

以“三区三线”为基础统一空间用途管控的探索与思考

以“三区三线”为基础统一空间用途管控的探索与思考

18研究探索全面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本底条件。

不同的区、线划定应把握的原则和要求不同。

生态空间的划定要落实最大程度保护生态安全、构建生态屏障的要求;生态保护红线圈定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或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农业空间包含耕地、基本农田、园地、畜牧与渔业养殖等农业生产空间,以及农村居民点等生活空间;永久基本农田是农业生产空间中高产优质的耕地,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用地空间;城镇开发边界根据城镇规划用地规模和国土开发强度控制要求,兼顾城镇布局和功能优化的弹性需要从严划定,城镇空间范围稍大于开发边界。

以“三区三线”为载体,整合各相关规划的空间管控手段,绘制空间规划底图,奠定空间规划体系的基础。

城镇、农业、按照中央要求,到2020年,我国将建立统一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

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以下简称“三区三线”)是编制空间规划的重要任务,是统一各类空间性规划用途管控的核心。

如何划定并管控好“三区三线”尚无成熟的经验做法,笔者结合河南省级空间规划试点工作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国家的要求划定“三区三线”,是整合相关空间性规划的管控分区,统一规划基础、促进“多规合一”的重要举措,是中央对编制省级空间规划的明确要求。

“三区三线”划定的基础是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生态三类空间分别是以城镇居民生产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生态保护为主要功能的国土空间,不排斥空间的次要功能。

三类空间的比例等指标需要分解到市县。

河南的实践河南省是中央深改组确定的全国省级空间规划试点之一,担负着推进“多规合一”、建立空间规划体系,为国家开展空间规划改革、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积累经验、提供示范的重要任务。

在试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探索形成了具有河南特色的“三区三线”划定模式。

46.超大城市地下空间分区规划策略探索——以上海长宁区地下空间规划为例

46.超大城市地下空间分区规划策略探索——以上海长宁区地下空间规划为例

超大城市地下空间分区规划策略探索——以上海长宁区地下空间规划为例刘律,孙烨摘要:随着城市发展与技术进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作为缓解城市建设密度与强度过高问题,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与环境品质核心手段之一,已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

但国内现有地下空间规划探索集中在城市宏观尺度与地块微观尺度,对于中观城市分区尺度的规划实践和理论总结较少。

本文结合在上海长宁区的地下空间规划探索,提出中观尺度的地下空间规划应抓住明晰布局模式与空间结构、整合各专项系统以及明确控制指标体系与实施机制三项核心规划策略。

文章最后对城市中观尺度地下空间规划技术方法和后续探索要点进行总结与思考,为今后类似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大城市,地下空间,分区规划策略1城市地下空间研究综述随着城市发展与技术进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作为缓解城市建设密度与强度过高问题,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与环境品质核心手段之一,已成为当今城市建设的热点,相关的规划实践与理论总结也日益增多。

理论研究方面,随着国内许多大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发展,出现了地下空间相关规划理论研究,如陈立道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中国工程院课题组的《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等。

此外,陈志龙等(2006)从规划控制为入手,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控制与引导方法,并分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控制与引导要素。

王曦等(2014)在分析我国现状城市地下空间分类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从城市地下空间的本质出发,探讨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体系对分类标准的要求,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分类原则与方法,建立了7大类、25小类的城市地下空间二级分类体系,以上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促进了地下空间规划项目实践的推进。

实证研究方面,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总规和控规两个层面上,总规层面的地下空间规划多数以全市或者中心城区为规划重点,麻永锋(2012)以杭州为例,对地下空间法律体系的建设、规划体系的建立、项目的运作管理、项目的投融资和运营维护进行研究,蒋维科(2015)以苏州为例,就地下空间规划的内容与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提出契合地方实际发展的量化指标,汪瑜鹏(2011)以武汉市武泰闸地区为例,在地下空间规划中提出强度分区的概念,并针对各类专项内容进行规模预测。

面向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与管控路径探索

面向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与管控路径探索

面向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与管控路径探索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飞速推进,城市绿地系统作为一种重要且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需紧跟新时代国土空间的步伐,加强规划与管控。

合理有效规划城乡绿地系统、充分利用有限地矿资源是城乡土地利用总体目标实现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文通过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与管控路径探索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与管控路径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新时代国土空间;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与管控前言: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而绿地系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稳定增长和实现全面协调、快速进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科学合理地进行绿地系统规划,不仅能优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还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效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间接促使我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1、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1.1基本概念国土空间规划是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下,通过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实现土地利用价值最大化。

基于此基础上进行城市建设、管理以及城市规划。

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状况及自然条件等方面因素制定出符合实际需求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城乡用地结构布局方案;结合区域特点确定各功能分区之间关系协调与相互衔接点;根据规划目标以及国土空间分布情况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实现土地利用价值最大化,实现城乡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2特征与要求国土空间规划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综合性。

在城乡统筹发展理念下进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时需要将城市建设与农村居民点以及城镇化等问题综合考虑起来。

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土地利用目标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还要做好对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因素分析研究,保证规划方案能够实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并且还应结合我国国情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及制度体系,从而为我国国土资源规划系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动态性。

在土地开发利用时,要保证土地利用的合理化,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另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措施来保障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以及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稳定发展等内容;最后还要做好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协调工作。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汇报材料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汇报材料

一、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概念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指对生态环境进行划分,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以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三线”是指生态安全红线、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一单”是指建设用地管制线。

三线一单的划定,旨在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并合理调控土地利用,以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重要性1. 保护生态环境:三线一单的划定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和污染,防止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和崩溃。

2. 优化土地利用:划定三线一单可以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确保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合理搭配,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目的。

3.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三线一单的管控,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与成效1. 实施情况:各地区在三线一单的划定和管控上,积极探索,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并逐步将其纳入本地区的规划和管理体系。

2. 成效评估:已有一些地区实施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四、对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理解与展望个人观点: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的有效手段,但在实际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展望未来:希望未来能够加强对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政策的落实力度,促进各地区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五、总结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当前,各地区正在积极探索和实施这一政策,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政策将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文章内容以具体情况为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政策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学习贯彻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精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精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心得体会

持续拓展应用领域。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和准入清单作为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资源开发、城镇建设、重 大项目选址的重要依据,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等管控要求融入其中发挥作用,在规划编 制、环境准入、日常执法中做到不变通突破、不降低标准。同时,不断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重点行业、重点区 域环境准入中的约束作用,重点跟踪评估“两高”行业落实区域空间布局、污染物排放、资源利用效率等管控要求的 情况,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学习贯彻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精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精神生态 环境分区管控心得体会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出,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建立从问题识别到解决方案的分区分类管控策略;利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深入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 加强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和制度创新,有利于优化国土 空间布局、保障生态环境功能、筑牢绿色发展底线、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良性互动。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科学划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明确管控要求、制定准入清单、实施 分类管控,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近年来,各地在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与尝试,相关 制度不断完善,管控体系日益健全,成果应用初见成效。但也要看到,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要求相比,目前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短板,不精准、不规范的问题较为突出。需采取更为有力的 举措,加快建设覆盖全域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推动分区管控更加精准、规范、高效。
实施动态更新调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通常会因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变化、生态环境质量目标的变更、自 然保护地的优化等情况进行更新和调整。应坚持动态更新与定期调整相结合,加快建立健全更新调整机制,加强和 规范更新调整成果的科学论证和审查工作,切实保障更新调整成果质量。当然,实施动态更新调整,不能盲目进行 。生态功能不降低、环境质量不下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突破是实施动态更新调整必须始终坚守、不可逾越的底 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区规划管控体系探索——以《佛山市顺德区分区控制大纲》为例2013年09月17日14:38 来源:《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7期作者:李洪斌邱杰华叶创基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28提要:本文以顺德地区的分区大纲规划为例,在总结目前国内外规划控制体系的基础上,结合顺德地方发展的要求,对分区规划管控体系进行探索,提出在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之间构筑承上启下的规划层次,通过分层级的单元控制体系、差异化的管理途径、适应性通则与针对性图则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刚弹性结合的控制引导。

关键词:规划体系,分区控制大纲,控制性详细规划,顺德1 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自2008年1月1日起颁布施行,该法提出构筑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级法定规划层次,对总体规划的宏观战略意图指引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具体开发建设控制提出新的要求。

而面对我国当前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在现实的规划实践中往往存在控规成果难以传递总规发展意图,或是在控规快速全面覆盖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指引,存在控制的刚性过强、弹性不足等问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下日新月异的空间利益诉求。

因此,总规-控规之间的传导与反馈也影响并决定着总规的意图传递和控规的效果。

基于上述背景,笔者以顺德分区控制大纲规划(以下简称“大纲”)编制为契机,试图探索一种加强总规战略意图向下传递和控规编制指引的传导机制,即:在总体规划编制的技术层面建立分层控制、刚弹结合的体系,以“片区-组团-发展单元-管理单元”作为传导的空间载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控制体系,一方面,衔接各相关管理部门的行业规划,同时将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战略意图、规模等分解落实到各级单元,为城市规划管理建立一个协同部门规划的统一平台;另一方面,有效指导控规编制,合理体现控制的刚性和弹性,为关键性强制要素的空间落实提出指引,促进城市总体控制目标由上至下的衔接和落实,为法定的内容框架提供一个有效的传导机制。

2 对现行规划传导机制的反思2.1 二元制度下的规划管理失灵改革开放以来,在外资企业、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下,沿海地区工业化进程受多元主体推动,其城镇化的进程也表现出“自下而上”的特征,加上早期土地审批的分治,往往导致规划管理中“自上而下”的规划管控缺失、公共设施的配置难以落实、城市面貌特色不显等问题。

下位规划编制也往往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缺乏对总规的尊重和延续,难以体现总体规划的战略意图,导致从整体层面的统筹协调难以落实。

如何确保总体规划中的刚性要素能够顺利传导到下位规划?如何保证自上而下的规划能与自下而上的发展诉求相协调?为此,需要自上而下的规划与自下而上的规划之间寻求一个衔接以上两类规划的过渡环节。

2.2 快速发展下的不确定性对规划管理提出新挑战面对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以及市场经济下的发展不确定性,传统的规划工具由于编制的周期普遍过长、动态更新缺失,强调刚性控制,弹性不足的问题,难以应对市场条件下不断变化的各种利益集体的需求和土地发展要求,导致频繁的控规调整。

2.3 差异化的发展需要对话的平台“自下而上”发展所带来的分散化城市发展现象,必然导致不同区域之间存在主导功能、发展方向、战略空间、管控重点的不一致,而当前的规划编制,缺乏对不同地区实行差异化的战略指引和有效控制,难以应对未来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规划传导体制以协调统筹地区发展不平衡,构建框架式的管理平台。

2.4 多部门的管理需要统一协调的抓手空间的规划管理往往涉及国土、规划、建设、环保、林业、渔业、水利、农业、海洋、旅游、地质、文化等诸多部门,各部门根据各自负责管理的区域和权责进行规划编制和管理,管理责权的交织,管理权与经营权划分不明晰,影响了城乡空间规划管理的有效性和秩序性,缺乏对城乡空间的整体统筹和协调。

面临大部制改革后部门权责的调整,必然对规划的协调传导提出全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整合梳理相关规划并进行协调落实的新型规划工具作为落实的抓手。

针对上述反思,国内众多学者(何梅,等,2009;孙翔,等,2010;张苏梅,等,2000;周岚,等,2007)纷纷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对现行规划传导体系进行反思,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城市在规划传导体制方面的先进做法,学习香港、新加坡、纽约等城市的成熟经验,开展武汉、上海、深圳、南京等地区的实践。

在现有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我们通过顺德分区控制大纲规划的实践,构筑面向战略和面向实施的不同规划层次,以“分区”的方式作为实现规划意图的有效工具,提出加强传导、刚弹性控制的规划思路:①统筹协调区与各镇街的城乡规划管理,实现全区一盘棋;②落实总体规划的关键性元素,实现科学规划,科学管理;③协调矛盾,实现不同层级规划的无缝对接;④强调特色,实现顺德综合试点的要求,与大部制下的各部门管理要求相适应;⑤刚弹结合,满足差异化、精细化规划管理的要求。

3 顺德区分区大纲规划的体系构建思路分区大纲是在顺德区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顺德发展现状,衔接宏观规划,整合相关规划的控制要求,对全区提出原则性的分区控制,并对各分区提出控制标准,为下一层次开展片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规划依据和管理条件。

它以规划发展单元为重要管理对象,规划发展单元可承接总规传导内容,指导控规编制区内控制要求,实现分区控制大纲的主要目标。

因此,分区大纲将承担“集大成者、承上启下者、部门沟通者、利益维护者、环境营造者”的角色,通过对已经编制的各层次规划的整理与梳理,实现战略性规划与实施型规划的完美衔接,实现分层控制与刚弹性控制的理想结合,实现成果形式与管控方式的无缝对接。

3.1 内容体系上,强调成果形式与规划管理对接,实现规划向公共政策的转化为适应顺德城乡规划与管理中不同管理部门和模式的需求,大纲构筑“文本+通则+图则+专题”的成果形式,形成“一张图”管理的统一平台,以分类应对顺德城乡规划与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彰显顺德地方特色。

大纲的成果分为技术成果、管理成果和附件三大部分。

3.1.1 技术成果包括说明书、专题研究报告等。

技术成果主要解决大纲的技术支撑问题,规划从现状的梳理与评价入手,通过整合多个相关规划,对顺德区用地、空间、人口、公服、交通、生态、景观、市政等现状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明确未来控制和引导的重要方向。

规划通过规划整合、强度分区研究、交通与用地协调研究、空间景观研究、规划实施、成果标准等专题研究,解决大纲从规划整合、分类要素控制到成果标准及实施策略等方面的问题。

3.1.2 管理成果包括文本、通则、控制要素专题图纸、组团控制指引与单元控制图则。

管理成果针对不同功能发展区域、不同管理部门的需求,形成不同的成果应对各类需求,实现从规划到公共政策的转化。

在规划管理及实施过程中,通则、控制要素专题图纸和单元图则配合使用,可满足覆盖全区域的一般性管控,对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区,通则及图则可共同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规划管理的前置条件。

专题图纸针对不同管理部门的管理需求,通过构筑单元划分、“五线”控制、公用设施布局控制、强度分区控制等内容体系,形成协同诸多部门统一管理的平台和工具。

组团控制指引强调对战略意图的落实,同时也作为组团内单元控制图则的索引,便于各镇街管理部门的使用与查询;单元控制图则将发展单元与管理单元的控制及引导要素予以图文并茂的表达。

3.1.3 附件包括现状资料汇编和现状评估报告。

3.2 规划思路上,落实分层传导与明确控制要素结合,强化传导的技术理性针对总规战略发展意图和功能结构落实等方面存在的传导机制缺失的问题,大纲构筑片区-组团-规划发展单元-规划管理单元逐层分解的功能传导体系,以各级要素的控制传导实现建立宏观到微观协调落实的技术平台。

其划分的思路重点考虑总体规划战略意图的分解与传导,在尊重城市地区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特征差异、现状强度分布特征和发展潜力差异的基础上,从有利于促进未来重点发展地区的建设和利于生态、绿地、历史文化保护区及风景区保护的角度出发,进行分层划定。

其中,发展单元将作为大纲的空间单元基础,每个单元10-20km2,体现地区的战略发展意图;管理单元作为未来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基本单元,与未来控规编制的边界吻合,平均每个管理单元面积约在1-3km2(图1、图2)。

3.3 控制手法上,提倡刚弹性结合的控制手段,寻求控制的可适应性大纲构筑分层控制的方式,实现约束性要素和指引性要素在不同层面的空间单元范围中的分离,体现其权威性和灵活性,合理引导和控制地区的差异化发展。

大纲通过妥善选择不同区域、不同层面的刚性、弹性控制要素实现刚弹性控制。

其中,刚性控制是保持上下位规划延续性的基础,也是总规层层分解落实的关键,因此对于涉及城市公共利益的要素加以刚性控制。

这些要素不仅包括公共服务设施,同时也涉及生态安全、环境、交通、历史保护、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规划将以“五线”的刚性控制落实总规对空间管制等强制性要求的传导,通过对重大公共设施及公用设施布局及规模的控制来实现刚性控制。

弹性控制通过对弹性控制要素采取点位控制的方式实现在单元内的调整,从而为地块的个性开发和动态控制预留一定的空间和余地,有利于发挥市场对土地资源配置的作用,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管理的特点,也顺应了城市政府规划管理职能转变趋势。

针对战略性意图的传导和实施性管控的落实,各层次单元的控制要素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具体如下:3.3.1 强化宏观方向的战略性指引——组团层面宏观方向的战略性指引主要落实组团层面,以弹性控制为主,侧重贯彻发展方向、交通和环境方面的战略指引,以配置关键性公共资源和重要区域公共工程为主,体现其长远性、宏观性和灵活性。

3.3.2 基于总规意图传导的刚性控制—一发展单元层面发展单元是大纲实现刚弹性控制的核心单元,设置9项强制性要素和两项指导性要素,通过传导总体规划层面的强制性内容,确定单元的发展方向和总体规模刚性控制,控制区域性公共设施的布点和建设规模,强化“五线”控制的刚性空间要求,并结合城市设计、“三旧”改造,提出对空间的特殊指引,形成分区控制大纲管理的基本单元。

3.3.3 基于控规编制指引的弹性控制——管理单元层面管理单元是实现与控规对接的核心单元,通过分解发展单元的控制要求,承接地区的发展需要,适应地区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以指导引导地区发展为原则,实行弹性控制为主。

管理单元的控制要素主要体现在与控规指引对接的核心要素方面,通过功能分区的方式落实对单元功能属性控制与特殊意图指引;对居住区级以上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落实发展单元内布点的弹性控制;以强度分区为基础,提出各类可供开发用地的基准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方面指引。

3.4 实施模式上,构筑差异化管理途径,探索应对发展不确定性的方法针对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发展不确定性,大纲提出一般管理途径、待定区管理途径、特殊审批途径等三类管理途径,对重点发展地区,通过确立重点意图区的方式,变“一样化控制”为“重点式控制”;对未来发展意图尚不明朗的地区,通过“开天窗”、“留白”的方式设定待定区进行先行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