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中见奇 淡而有味——对后现代诗歌的另一种解读

合集下载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26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26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chapter
一任

感理诵 解读 诗诗 歌歌 情
1、分别用两首诗中的一个字,概括全诗的情感或主要内容。
1 《短歌行》 忧 归 2 《归园田居》
2、一代治世之雄曹操,在《短歌行》中忧什么?
➢ 人生苦短 ➢ 贤才难得 ➢ 功业未就
2、一代治世之雄曹操,在《短歌行》中忧什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人生苦短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归园田居》
1.诗人在描写田园生活情景时选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 意境?
答案 (1)诗人选用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 鸣这些农村最常见的景物。 (2)这些景物营造了一种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意境,使人深深地体味到 诗人那淡泊恬静的生活追求。
2.赏析写景句子(角度、感官、动静、修辞)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一种 千古绝唱的效果。
总结:
比较《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的不同。
短歌行
归园田居
主旨: 渴望建功立业之忧
风格:
慷慨悲凉
表现手法: 用典、比兴
回归田园之悠 平淡自然 白描、比喻、情景交融
以出世之心,达入世之境 淡泊于名利,积极于进取 我们应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在积极奋斗之上, 在为国奋斗的同时坚守心灵的净土。
二任



chapter


相关链接——用典
用典也叫用事,是中国诗歌创作的传统特色之一,分事典和语典两种。
事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语典是指引用或化用前人的
诗文名句。

概述对刘熙载评:“放翁诗明白如话,然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故足令人咀味。”的看法

概述对刘熙载评:“放翁诗明白如话,然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故足令人咀味。”的看法

概述对刘熙载评:“放翁诗明白如话,然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故足令人咀味。

”的看法刘熙载评:“放翁诗明白如话,然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故足令人咀味。

”这几句话比较恰当地点出了陆游诗平易晓畅又内涵深厚的特点。

(1)陆诗以明白晓畅的语言寄寓深情陆游诗歌的内容极为丰富,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爱国主题和日常生活情景的吟咏,陆游多以浅白如话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同时也以质朴平易的笔法描绘日常生活,寄寓自己的深情。

如临终绝笔《示儿》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金错刀行》的“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等等语言平实,却都真切地表达了陆游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而《游山西村》则借描绘宁静的村景和淳朴的民风,表达对乡村美好生活的赞美;《沈园》二首则表达了对前妻的深情怀念,其中“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两句切切深情溢于言表,令人为之动容。

(2)陆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陆游充满雄心壮志豪迈奔放的纪梦诗神似李白,而苦闷的社会现实又让他的诗风又有近于杜甫的沉郁悲凉的一面。

兼熔李白的飘逸奔放与杜甫的沉郁顿挫于一炉,构成了陆游的独特诗风。

但陆诗又不像李、杜诗那样雄奇莫测,陆诗的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即使是七言古体也不例外。

如《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笔力清壮顿挫,结构波澜迭起,恢宏雄放的气势寓于明朗晓畅的语言和整饬的句式之中,典型地体现出陆诗的个性风格,故被后人推为陆诗的压卷之作。

赵翼评陆诗是“看似奔放实则谨严”(《瓯北诗话》卷六),正是指此而言。

(3)陆诗对仗工整新奇而又平易近人陆游擅长的诗体是七言诗,他的七古、七律和七绝的成就都很高。

其中的七律尤以对仗工整而著称,刘克庄甚至说“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后村诗话》前集)。

陆诗的对仗常常能做到工整而不落纤巧,新奇而不至雕琢,同样体现出乎易近人的倾向,如“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等。

论诗五首其三赵翼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论诗五首其三赵翼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论诗五首其三赵翼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赵翼的《论诗五首其三》为:“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这首诗的原文翻译大概是:要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在众多的艺苑评论中,随意地褒贬是不可取的。

就像矮个子在人群中看戏,什么也看不到,只是跟着别人说长道短。

接下来让我们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诗的首句“只眼须凭自主张”,强调了要有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的能力。

在艺术和文学的领域里,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见解,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作品的内涵与价值。

这一句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观点,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纷纷艺苑漫雌黄”则描绘了艺苑中混乱、随意评论的现象。

“雌黄”原指可以涂改的颜料,这里引申为随意的批评和指责。

在文学艺术的世界里,各种各样的评论层出不穷,但很多都是没有根据、不负责任的乱说。

这反映了当时评论界的浮躁和混乱,也让我们看到了赵翼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批判。

“矮人看戏何曾见”是一个生动的比喻。

矮个子在人群中看戏,因为被前面的人挡住视线,根本看不到舞台上的表演。

这就好比那些没有自己的见解,只是盲目跟从别人评论的人,他们根本没有真正了解作品的实质,却在那里妄加评论。

“都是随人说短长”是对前面比喻的进一步说明。

那些没有主见的人,只是跟着别人说三道四,却不知道自己所说的是否正确。

这种随声附和的行为,不仅不能推动文学艺术的发展,反而会造成混乱和误导。

赵翼的这首诗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信息传播迅速,各种评论和观点层出不穷。

我们在面对这些信息时,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己的判断和主张。

不能因为别人的观点而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才能做出准确的评价。

从诗歌的艺术手法来看,赵翼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没有主见的人比作矮人看戏,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他们的盲目和无知。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但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赵翼的诗歌创作理念。

(完整word版)古代文论简答题

(完整word版)古代文论简答题

1、简述荀子文论的特色。

(1)强调文艺源于情感,提倡中和之美。

(2)认为大道由圣人表述于经典。

2、简述《周易》对古代文论的影响。

(1)阴阳之道;(2)观物取象;(3)通变入神;(4)中和之美;(5)观民生民;(6)情见乎词;(7)言意之辩;(8)言语枢机;(9)称名取类;(10)贲饰尚素。

3、孔子是如何论述文学艺术的社会功用的?(1)从的立身处世来讨论诗歌和礼乐,认为诗乐具有教育作用,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2)论文学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提出了“兴观群怨”之说。

4、简述《毛诗序》。

(1)《毛诗序》是我国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论。

(2)它是综合了汉代学者关于先秦儒家和当时经师关于诗乐理论而写成的,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儒家文论的若干理论原则,如诗歌的本质、诗歌的社会作用和诗歌的体裁以及表现手法等。

(3)《毛诗序》对汉代以及整个封建社会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5、《毛诗序》是如何论述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的?(1)《毛诗序》总结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为“六义”,即风、赋、比、兴、雅、颂。

(2)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认为,风雅颂是诗歌的体裁,赋比兴是诗歌的表现手法。

6、王充的《论衡》主要论述了哪些文学方面的理论?(1)关于文学的社会作用问题。

(2)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

(3)关于文学作品继承和创新的问题。

(4)关于作家的品德修养问题。

(5)关于文学作品的语言问题。

7、王充是如何论述作家的品德修养问题的?(1)作家的品德修养会影响到作品的内容和风貌。

(2)作家首先要有实诚的态度。

(3)作家的品格是由先天的“气”决定的。

(4)作家后天的努力可以改变“气”的不足。

8、魏晋南北朝“创作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缘情说。

(2)心、物交融说。

(3)动静相济说。

(4)言意说。

9、魏晋南北朝鉴赏论中提出了哪些不良的鉴赏偏向?(1)信伪迷真。

(2)文人相轻,崇己抑人。

(3)贵古贱今,贵远贱近。

(4)名士效应。

文学批评期末考试

文学批评期末考试

一.先秦部分(一)诗经中关于“诗”的两种观念1。

强调诗歌具有一种美刺功能2.朦胧地拥有诗缘情的意识(二)史书《国语》《左传》《尚书》中的两种观念1。

献诗讽谏说2.观诗知政说(三)孔子1。

确定了文学批评的标准(1)思无邪(2)中和之美(3)尽善尽美(4)崇尚雅正的锋哥2。

明确了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1)兴:孔安国:“引譬连类。

”创作层面。

朱熹:“感发志意。

"欣赏层面读者在阅读欣赏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兴发感动,是一种由此及彼得情感体验由诗歌而引起的联想.《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人的修养要做到精益求精)《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兴”的历史背景-—春秋以来赋诗言志的传统和断章赋诗的风气,不拘泥于原有的诗意,赋予诗更广泛的意义。

A.好处:诗的广泛运动“兴”B.坏处:断章取义,过分主观化(这一缺点到孟子时才有所改观,孟子主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2)观:郑玄:“观风俗之盛衰”朱熹:“考见得失."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具有“观”的功能。

因而杜诗具有史谏功能。

(3)群:孔安国:“群居相切磋.”朱熹:“和而不流.”诗能聚集人们在一起用诗来互相砥砺.(4)怨:孔安国:“怨刺上政。

”朱熹:“怨而不怒。

杜甫《客从》仿乐府诗创作泉客珠鲛人泣珠(5)“兴、观、群、怨”的作用及影响称为反对文学脱离现实的有利武器《文心雕龙*比兴》:“汉代诗刺道丧兴义销亡。

"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是对“兴、观、群、怨”的继承对创作影响:杜甫、陆游、辛弃疾……诗歌创作的影响(四)孟子1。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我的叔叔于勒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我的叔叔于勒
②“我”是于勒的侄儿,由“我 ‘来叙述叔叔的遭遇,父母态度的 变化,使人感到更真切,意义更深 刻。 ③”我“是家中唯一同情于勒的人, 设置对立面,可使菲利普夫妇态 度的变化显得更突出,对比更强 烈。
于勒
早: 行为不端、糟蹋钱 中: 正直、有良心 后:自食其力、不拖累人
于勒
小说的重要人物,线索人 物。围饶于勒的命运,小说的 故事情节得以展开,作者设置 他是为了组织材料,结构故事, 推动情节发展的。
我的叔叔 ——莫泊桑
作者
莫泊桑 1850—
1893 法国小说家
莫泊桑
(莫泊桑作品)每 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 剧,一出小但完整的戏 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 醒豁的生活窗口,读他 的作品,读他笔下的人 物,可以是哭或是笑, 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左拉
莫泊桑—— 短篇小说之王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十九世纪杰出的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共写了350多篇中短篇小说, 6部长篇小说、3本游记以及许多关于文学、政治和 时事的评论文章。其作品的基本主题是暴露资产阶 级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的腐败堕落。是举世公认的 短篇小说大师。著名的短篇小说有: 《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 于勒》、《菲菲小姐》等,长篇以 《一生》、《漂亮朋友》为代表。他 的小说有很高的艺术性。他擅长从平 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有典型意义的片 断,小中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他的作品构思新颖,描写生动,人们 语言个性化,布局谋篇独具匠心。
高潮:遇于勒:脸色苍白、哆嗦、 吞吞吐吐 、贼 、 流氓
结局:躲于勒: 换船
故事的开端(1-4):菲利普一家人盼望于勒。
1.故事发生的地点。 2.介绍”我”的家境。 3.盼望于勒归来的迫切心情。
喜读 来 信
于勒的来信使他们家发生了哪些变化 呢?

高一语文《死水》赏析

高一语文《死水》赏析

高一语文《死水》赏析《死水》是新月派代表作家闻一多先生最重要的作品,高一语文课本的重要内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死水》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死水》赏析(一)《死水》笔法之辛辣老到、隐晦曲折,其构思之新颖精巧、虚实相映,其语言之典雅富丽、意味悠长,向来为人称道。

不过,对于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却一向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死水》表现了一种对黑暗现实的厌恶、憎恨和灰心失望,有人认为《死水》表达了一种破坏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望,也有人认为《死水》传达了一种对旧世界、旧事物的辛辣讽刺和无情诅咒,……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我认为,在《死水》里,诗人的感情可以说是严峻的冷酷中夹杂着火一样的热情。

对于前者,比较容易理解,因为诗人对现实的象征——“一沟绝望的死水”,其态度就是如此。

对于后者,由于诗人的热情隐含在猛烈的讽刺与巧妙的揶揄里,难以被人觉察,闻一多对人们不理解他的心意感到委屈,他在给学生臧在克家的一封信中说:“你还口口声声随着别人人云亦云的说《死水》的作者只长于技巧。

天呀,这冤何处诉起!”“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始终没有能力(就是技巧)炸开那禁锢我的地壳,放射出光和热来。

只有少数跟我很久的朋友(如梦家)才知道我有火,并且就在《死水》里感觉出我的火来。

”闻一多心中的“冤”,心中的“痛”,心中的“火”,分别是什么呢?通过以上两段谈话不难看出,“冤”乃在于人们误以为《死水》技巧胜于思想,误解了作者的创作根底和表现主旨。

这心中的“痛”和心中的“火”就需要联系《死水》的内容来具体分析了。

“痛”和“火”互为因果,密切相关。

痛,是悲愤痛苦、失望绝望的凝聚,旷持日久的煎熬痛苦无疑会激发作者的满腔怒火,而烈火在心,忧心如焚,当然只会增加作者的挣扎和抗争的痛苦。

《死水》在冷峻严酷中充溢着一股股不可遏止的烈火,我认为,《死水》中的“火”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诗人对现实的黑暗、丑恶、腐败和罪恶的满腔怒火;二是指作者对光明、希望、抗争和新生的如火热情。

平中显奇,淡中有味

平中显奇,淡中有味

平中显奇,淡中有味【摘要】以李文炳老师的课例《阿房宫赋》为研究对象,来分析文言文教学艺术,并从课堂结构、课程内容的点拨、教学生成三个维度展开,结合课例总结李老师课堂教学的特色以及示范价值,点明学习借鉴的关键之处,以促进我们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课堂结构内容点拨课堂生成《阿房宫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的一篇课文。

《阿房宫赋》为晚唐文赋,赋讲究铺陈和声韵,本文集声采、文采和神采于一体,是古文中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学生在声采、文采和神采上有所感悟,能体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才算是读懂了文本,读活了文本。

下面就课堂结构、课程内容和师生对话三个维度对李老师的课例进行品析。

一、行云流水的课堂结构李文炳老师的整堂课,文本理解和教学价值的实现是一致的,如同放舟河中,缓急迂回,皆随流水。

从学过的《江南春》导入,让学生思考“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杨慎建议改‘千里’为‘十里’,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谁错了?”这一导入既有温故知新之效,更为理解古代散文创造形象的方法和视野做好铺垫,然后水到渠成地进入了课文。

整堂课分为三章:声采、文采与神采、余音尾声。

第一章声采又分为听诵默读和明了“赋”的文体特征两个乐章。

李老师当堂诵读《阿房宫赋》,让生感受文章的声势情采,随手勾画精彩语句,注意韵脚变化,难字正音。

众所周知,文言文学习必须强化背诵,因为语言学习的规律是模仿,模仿在很大程度上就需要背诵,实践证明背诵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的质量。

李老师示范朗诵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听读过程中感知阿房宫的形象。

第二章文采与神采,李老师设置了五组讨论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十分钟:第一组讨论名词的文采及其与形象创造之间的关系,第二组讨论动词的文采及其与形象创造之间的关系,第三组讨论短句的表达效果,第四组讨论疑问句的表达效果,第六组讨论伏笔勾连的运用及其效果。

《归园田居》(公开课精品优质课件)

《归园田居》(公开课精品优质课件)

既然“归”字是题眼,以“归”字为核 心来解读诗歌: 明确: 为何而归? 从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品诗意
(“尘网”、“樊 笼”)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官场生活
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 笼”,这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是 怎样的态度?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入的忏悔。
品诗意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守拙归园田。
※为什么要“守拙”?
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
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保持自己高尚的 节操和自由的品性
远离官场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用比喻形象地写出对官场的厌恶及回归 田园的迫切心情。
根本原因: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归向园田
思考:诗人笔下的田园生 活是怎样的呢?请找出诗 歌中的意象。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形象贴切,诗歌感情色彩浓厚
七嘴八舌
有人认为陶渊明的行为其实是消极 避世的,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看法。 解题提示: (1)首先,要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 (2)可以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考虑。
参考:
A、明确观点
B、陈述理由
1、不赞同。从当 时的社会来看,陶渊明坚 持高尚的志趣是一种对黑暗官场的反叛,具有积 极意义。陶渊明辞官归隐是在对污浊的现实社会 绝望之后选择的一条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 生活、渴望自由的道路,与当时社会的“学而优 则仕”是格格不入的。
文笔淡雅
意境深远
风格如人
•陶诗今存125首 ,多为五言诗。从内容 上可分为饮酒诗 、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 类 。而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陶诗的风格:质朴、平实、清新、自然
发山 展水 脉田 络园 诗 派
晋 南朝· 宋

2019-2020学年人教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散文 第5单元 葡萄月令

2019-2020学年人教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散文 第5单元 葡萄月令
归纳内容要点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对文章 的写作思路有清晰的判断。归纳时要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 把握整体,从全文出发;同时,也要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防止要点遗漏。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负重的河流 黄毅
①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提到过的著名河流。一条河流在 哪里出现,从哪里经过,又归属于哪里,绝不是偶然的事。塔 里木河的出现,再一次证明了作为一条河流的必然性和必要 性。
②环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冰峰雪岭,阻隔着来自外界的 声音。那些充满雨意的雷声只能在别人的天空奏响。那些令人 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极度干旱的沙漠,裸陈着对 天空的一次次叩问,而降雨量几乎等于零的天空,又一遍遍让 塔克拉玛干落寞失意。巨大的苍黄壅塞着胸间,铺天盖地的尘 沙装满眼眶。多么需要水,她是生活的全部,是生命中的生 命。
③这是一条多么率直的河流,坦荡、刚烈而勇敢。该扬波 的时候必定扬波,该隐忍的时候必定隐忍,该奔涌的时候一定 奔涌,该潆洄的时候就一定潆洄;流就流出气魄,纵横捭阖, 摧枯拉朽;流就流出韵味,一波三折,百转千回。
④你再不会见到反差如此巨大的河流。在枯水期,那是生 命的一次休整与放松,河水浅吟低唱,嘤嘤细语,有些地方甚 至大段大段露出河床,看上去是那样的羸弱;而洪水期却是一 次生命的张扬与放纵,浩浩荡荡,左奔右突,把河床扩大到几 倍,处处呈现的是强悍与力量,时时迸射的是阳刚与霸气。
剪极有章法的。文章以“编月体”的形式记述了葡萄开花
结果的全过程,但不是从植物学的角度做客观介绍,而是
从果农劳作的角度或工笔细绘或写意勾勒,展现了不同月
令葡萄园里的繁忙的劳动场景。
《光》是一篇展现“密”的作品,作者调动自己敏锐的视 觉和听觉,努力用精细的语言捕捉自然界的光影声色,到 内容 了“密不透风”的程度。其结构方式与作者发散型的、呈 概览 网状波动的思维有很大关系,常常由某一点联想开去,引 出了许多相关的话题,这一方面导致了行文的密集,另一 方面使得作者的情感和意绪蕴含其间。

论袁枚《续诗品》中自然平淡的诗歌美学

论袁枚《续诗品》中自然平淡的诗歌美学

论袁枚《续诗品》中自然平淡的诗歌美学作者:蒋雅卓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8年第09期[摘要:清代袁枚以诸多诗学批评实践扫清倡导性灵说时的障碍,其中《续诗品》语言凝练,总括要论,影响深远。

它在小序中点出所效《二十四诗品》“祗标妙境,未写苦心”,以四言论诗的形式详论作诗之法。

实际上《续诗品》不仅是创作经验淡,更蕴含着宏富的诗歌美学。

袁枚提倡诗歌风格多样化,其中,他接受以淡为美的美学内涵,提倡作一类自然平淡的诗歌。

关键词:袁枚;《续诗品》;诗法;诗歌美学]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五十一岁的袁枚效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体例作《续诗品》。

他在小序中开门见山指出愿补《二十四诗品》中未写之“苦心”,即结合其列为清四大诗论的性灵说主张和大半生创作经验,具体给出创作原则。

叶氏认为袁枚老手颓唐,且不论这种主观评价是否正确,至少明确了《续诗品》别开生面之处。

在《续诗品》中,袁枚继承了四言用典的传统,但语言明白晓畅,不似《二十四诗品》象喻凝练,读之往往可感小说语言的夸张与形象;他继承了风格多样化的审美取向,但创作方法上与摹神取象标妙境的《诗品》迥然不同,更注重总结实际创作中的层层环节。

袁枚刻意避免与司空图内容重复,不专论风格,却也蕴藏着宏富的美学内涵,其中,他倡导了一类具有平淡自然之美的性灵诗歌。

一首先,实际阅读《续诗品》各家评注本时,很容易察觉其绝大部分见解在《小仓山房尺牍》《随园诗话》中出现过繁琐的类似说法,或在《续诗品》成书后,袁枚又有进一步阐述。

其次,《续诗品》以诗论诗的形式需要精炼文字,袁枚创作时态度应相当严谨。

因此,《续诗品》虽和《随园诗话》二者同出一脉,但去糟粕、存精华,理论价值要高于前者,值得研究者的重视。

作为性灵说一派的领袖,袁枚头脑通达,创作平平,诗识之高却越于众人之上。

他之所以要效仿司空图来总结理论,盖因所身处的清中期诗坛有盲目尊崇单一诗风的弊端。

他对此消彼长的主张各有批判,将所有理论并入一门中来,作为百花齐放中的一枝来看待。

平淡而有味的语言风格

平淡而有味的语言风格

平淡而有味的语言风格
平淡而有味道的语言风格,始终贯穿在细节之中,一般不激烈、不浮夸的语言表达方式,更多的以准确的概念或信息来表达,传递出客观性和深度,使作品具有沉着的韵味。

比如一本小说,主人公从一开始的自信从容,历经多年的磨难磨练,最终实现蜕变;或者一段文字,作者把细微的心态,融入在夹杂质朴的句子里,精彩的转折带出深刻的哲理。

用平淡而有味道的语言表达,就能找到作品中涵义深远的精髓,形成独特的意象。

平淡而有味道的语言风格,可以将情感的表达更贴近日常生活,平实的词语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文字框架,脱离精致而封闭的文句,营造出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可以自由地感受到文字里沉静而强大的力量。

理之于诗,如水中盐,无痕有味艺术概论

理之于诗,如水中盐,无痕有味艺术概论

理之于诗,如水中盐,无痕有味艺术概论
诗如水中盐,无痕有味。

这句话是说,诗歌的艺术特征就像盐在水中溶解一样,没有痕迹但却能带来味道。

首先,诗歌的艺术特征如水中的盐一样,没有明显的痕迹。

水中溶解的盐,不会在水中留下清晰可见的痕迹,而只是与水融为一体。

类似地,诗歌的艺术表达往往不会用直接明确的语言来表达,而是采用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意境的交融和语言的曲折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己去感悟、去理解。

其次,诗歌的艺术特征也是有味道的。

水中溶解的盐,虽然没有明显的痕迹,但它却能赋予水以咸味。

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对情感、意象等的独特处理,能够给读者带来情感上的共鸣和艺术的愉悦。

诗歌作品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感受力,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体验到美的享受。

总之,理解诗歌就像理解盐在水中的作用一样,需要通过细细品味,从中感受到它的特殊魅力。

诗歌的艺术特征虽然看似无痕迹,但却有着独特的味道,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发。

《归园田居(其一)》ppt课件

《归园田居(其一)》ppt课件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04 精读诗歌,品味揣摩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过渡句

为什么要“守拙”?目的是为了什么?

(1)“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

与世俗的技巧相对。陶渊明要“守拙”,即

强调自己不会顺应世俗的潮流,要坚守自己
01 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 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东晋诗人、文学家。因宅边有五棵柳 树,故自称“五柳先生”,私谥“靖 节”。其创作包括诗与文两部分,以 诗歌成就最高。他是第一个大量写作 田园诗的诗人,被后世称为“田园诗 人之祖”“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选诗 顺用序人了(是哪角如些度何意)描象和写?艺田营术园造手美了法景怎上的样分?的析请意。从境写?景
方宅、草屋、 榆柳、桃李、 村庄、炊烟、 狗吠、鸡鸣、
近景 远景
静视 动听
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 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 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 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翻译:(我)本性坦率自然,不是造作勉 强所能够改变的;饥冻虽然急迫的事情, 但违背自己的意志,身心都会感到痛苦。
04 精读诗歌,品味揣摩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表露作者清高孤傲、超凡脱俗的品行。 “爱丘山”(1)喜爱自然风光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诗词鉴赏三大题型分析+答题模板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诗词鉴赏三大题型分析+答题模板

1题型一:鉴赏诗歌“炼字”艺术【设问方式】1.诗中某字用得好(或“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2.某句(联)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请简要分析。

3.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4.赏析诗中某字的妙处或说明某字的表达效果。

【答题技巧】炼字是指诗词中那些经过反复推敲,用得贴切、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

古人所谓炼字,主要是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

1动词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表情达意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

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坼”与“浮”这两个动词描写就用得恰当而极有气势,生动地描写出诗人在洞庭湖上的感觉: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水,好像湖东南的吴楚之地都裂开了,甚至整个乾坤都浮在水上。

2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的词语,起修饰作用。

形容词作为“炼字”的对象时,要注意其语义双关及活用状况。

如“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句中的“满”这个形容词用得精当,写出了秋山落日余晖之广阔而浓稠的感觉。

再如“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谢朓北楼》)句中的“寒”“老”是属于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意思是说秋天桔柚变红,给桔林中的人家增添了寒意;秋天的风霜使梧桐变老。

数量词有些诗句中的数量词经过了诗人精心斟酌、提炼,往往具有丰富隽永的诗味。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早梅》)中“一枝”原作“数枝”,何以最后改作“一枝”呢?因为题为“早梅”,言“数枝”不如“一枝”准确,更能体现节令之早,突出诗人对“凌寒独自开”的早梅的喜爱之情。

4副词有些副词对于诗句准确地传情达意起到重要的关联、辅助作用,品读诗句时不可轻易放过。

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其中的“渐欲”“才能”这两组副词用得稳妥,“渐欲”表现出繁花纷纷扑面而致使诗人越来越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才能”表现诗人对春草初生的欣喜和爱怜之情。

从苏轼诗论看“平淡”诗歌的审美张力

从苏轼诗论看“平淡”诗歌的审美张力

求 。苏轼所 说的“ 外枯 而中膏 ”“ 至味于淡泊 ” 、寄 就是这 个意
思 。 因 为 心 灵 越 是 丰 富 。 蕴 越 是 深 厚 , 表 达 出 来 的 文 字 内 而 越 是 平 淡 , 者 的反 差 就 越 大 , 么 在 人 的 心 理 上 产 生 的 震 两 那
苏轼对 “ 平淡 ” 美的 阐释 , 诗 主要有 以下几 条 : ( ) 子 厚 诗 在 陶 渊 明 下 , 苏 州 上 …… 所 贵 乎 枯 1柳 韦
明诗歌 。我们来看 陶渊明的《 园 田居》 首其一 : 归 五
少 无适俗韵 , 本爱丘 山。误落尘 网中, 去 三十年。 性 一 羁 鸟 恋 旧林 , 鱼 思 故 渊 。 开 荒 南 野 际 , 拙 归 园 田。 池 守
… …
( ) 于诗 人无所甚好 , 2吾 独好渊 明之 诗。渊明作诗不多 ,
文 中首先 提 出“ 力 ” 一概 念 。他 指 出 诗 的意 义 就在 张 这
于 张力 :为 描述 这种 成就 , “ 我提 出 , 张力 ,T nin 这 个名 (es ) o
平淡之美 .可 以说 是 中华 民族普 遍 的审 美追 求和最 高 美学理 想 。以简 淡古朴 的形式 , 以最有 限的 言语文 字 , 表现
淡 者 , 其 外 枯 而 中 膏 , 淡 而 实 美 , 明 、 厚 之 流 是 谓 似 渊 子
也 。 ……[ 。
撼力 和审美Leabharlann 力就越 大。由此产生诗 歌的平淡美 。

提起平淡 诗歌 , 人们 首先想到 的就是 陶渊 明之诗 。明
人 胡 应 麟 以 “ 陶 之 五 言 , 千 古 平 淡 之 宗 ” 2来 评 价 陶 渊 惟 开 [3 45 P

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第四周活动记录内容:听课、评课上午第二节、第三节初三教师听课,授课人为郑梅、张红老师,授课内容是《岳阳楼记》。

评课记录:郑梅、张红老师:这一节课我们初三语文组在集体备课时,一致认为,《岳阳楼记》的教学重点是朗读及重点句子、词语的解释,但因教学内容较多,准备的练习未能完成。

赵亮老师:两节课给我的感觉都很实在,郑老师延伸的内容似乎多了一些,张老师要求的学生背诵,学生在课上应该可以完成,如果要求学生当场完成,课堂效果将更好。

张月老师:针对初三普通班的同学,我们集体备课时就确定主要抓好文句的翻译、字词的解释,同时以朗读巩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这一点上两位老师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王娜老师: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郑老师的当场背诵课文,给学生以强烈的视听冲击,激发了学生背诵的热情,张老师功底扎实,字、词解释有条不紊,旁征博引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组长:这两位老师所持教案相同,执教风格各异,课堂效果都非常好。

对我们进行文言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一时间:2010-3-11地点:六楼教师沙龙参与人:初中语文老师主题:本学期研修重点——案例搜集主要内容:1、教学进度(1)本学期时间短、课时紧,请各位老师关注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2)教学计划制订出现的问题:不要随便删减课文,精讲篇目都应安排,尊重教材。

公开课尽量用课文,自读课文可以自己安排2、假期作业上交情况作业上交及时,全部完成。

3、本学期研修重点接上学期研修,本期研修重点即为教学案例的搜集和导语的设计,即关注教学微技能。

各位老师从微技能入手提高教学效能。

本学期组内有4节公开课,初、高中各两节。

4、学习文章并讨论:《课为什么会教不完》(1)教学情境把握不当课例:学生发言天马行空,找不到老师要求的发言。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要及时作出有效地引导;(2)忽视探究前的指导课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

走回头路的探究过程教师要精心预设,对学生而言也需要必要的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蕴含的一些共同生活哲理 。
蛆虫在哪儿?/ 我在石头间搜索 诗人坚持从往昔中寻找克服现代弊病的药 方,在废墟和哀颓中看到了 再生的希望。在 《 翠鸟》 中, 诗人把阿兹特克宗 教、现代墨西哥、考古和国际时空等主题编织在一起 ,尤其是以按捺不住的 冲动 ,歌颂了欧洲殖 民主义末期土著文化的回归 ,表达了深层的内涵。 再次是 自白派代表 洛厄尔 的诗 ,在诗 中他不是单纯地记 录记忆中 的 人和物 ,而是将 自己对 它们 的感受揭示给读 者。 “ 洛厄尔 的伟大 之处在 于他的诗 歌最大限度地 融人 了社会 、政治 等 因素 ,并揭 示 了个人 与社 会 ,私人生活与政治生活的辩证关 系。 ” 他的代表作 《 黄 鼠狼出没的时 辰》这 首诗的题 目也令人深思 。黄 鼠狼 出没的时候也是人们了解 自己困 窘的时候 ,是诗人在地狱底层发 现 自我 、呼吁人类面对现 实的时候 ,那 是人处于最低点的时候 ,但是在其后便 只能上升 了。 最后是纽约派的代 表诗人 弗兰克 ・奥哈拉 ,他 的一些 诗 ,经常令人 摸不着头脑 ,感觉味如嚼蜡 , 但 有时眼前突然一亮 ,稍事 琢磨 ,便能悟 出一番道理来。《 我 为什么不是一个 画家 》虽读 起来好像 是奥 哈拉刚刚 即兴之作 ,在语气语调上较 随意 自由 ,但却也反映诗人对 生活的某种态 度 。读者初读此诗时会 感到诧 异,回头 细读一遍 ,会发现 诗人曾在某处 提到 ,橘黄色代表生活 ,生活太 “ 可怕” 了, “ 橘黄 色和生活 /多么可 怖。 ”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橘黄色 和沙丁 鱼都 是生 活的暗喻 。都 和生活 样可怕 ,他们不敢直接接触 ,只好绕 开一些 。由此看来 ,奥哈拉具有 对某种生活的悲剧观。诗人把生活中的随意性写入 了诗行 ,诗歌看似 随 意但也能表现主题 ,厕家不需 要沙丁鱼,诗人也不需要橘 黄色 ,却也能 创作分别以它们命名的作品 ,说明词语表达方式 的不 同也 能做出特定 的 效果 ,这首诗通过非传统随意的方式体现了反传统 的心理方式 。这首诗 恰巧反映 了生活 中的一些哲理 :生活就是在这种无 意义中度过 ,由此改 变 了它的意义。有些看似无聊的事情 背后其 实有它 的意义 。

蜀圆覆 露
平 中见奇
淡而有味
对 后现代诗 歌 的另一种解读
文/ 钟莲莲
摘 要 :后现代 主义诗歌在 当代 欧美文学中占有 不容 忽视 的地位 ,有 着不可低估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其 中成就最大、 影响 最深的当属美国诗歌 。本文首先阐述 了学术界对后现代诗歌的界 定及 其特征 ,然后 着重以 美国后现代诗歌 主要流 派 代表 作家作 品为例探 讨那些看似 日常化 、无理性 ,即兴甚至混乱 不堪等特征 的诗歌 中常常蕴舍 了诗人 们对社会 文化 、政 治经济的深刻看法 ,具有浓厚的生活哲理。 关键词 :后现代诗歌 ;垮掉 派;黑山派; 自白派;纽约派
引 言
在 二战结 束之后 ,后 现代诗 歌是 随着 时代 的巨流一起 涌动的艺 术思 潮 ,它是对 欧美各 国继现代 主义之后前卫美术思潮 的总称。它在 当代 欧 美文 学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其 中成就 最大、影响最 深的 当属美 国诗 歌。而 目 前研 究美国当代 诗歌 的国内外学 者主要集 中在其 美学特征 上 , 只重视 诗歌技 巧和语言的运用 ,忽视了诗歌 中蕴 含丰富的社会文化 特征 和其 蕴含的生活哲 理,而本 文正 是着力 于此。 后 现 代 诗 歌 的 界 定 及 特 征 “ 后 现代 主 义 ” 这 个 概 念 是 直 接 从 诗 歌 产 生 ,然 后 蔓 延 为 一 种 逐 渐 影响全世界的文化思潮。“ 一种新 的魔 鬼般措辞 ,对 叙述或 有连续性 的 组织 和能够 改写成散文的内容的否定 ,关于个 人的题 材的重新 引进 ,所 有 这 些 全 都 毫 不 掩 饰 地 、不 作 历 史 比 较 的 呈 现 出 来 ,诗 人 试 图理 解 历 史 将我们 变成了什么 ,求助于零零碎碎的奥妙和传播神秘信条 的技 巧 ,而 拒绝 那 种 反 理 性 的 理 性组 织 结构 。 ” 这 是 美 国 当 代 诗 人 兼 评 论 家 丹 尼 尔 霍夫曼对美国后现代诗歌作的经典概括 ,他认为 ,后现代诗人彻 底抛 弃了诗的传统和文学规范 ,他们不仅丢掉了严 谨的韵律 ,且还弃绝 了已 被人们 接受 的种种结构。后现代 诗人要 求创作 一种能准确表现这个 多变 世界中人的地位的文学 ,追求诗歌艺术 表现形式 多元 化 ,其诗歌作 品更 具有 内容不确定性 ,在艺术表现手段上也具有多样性 ,其特征 的核心就 在于它的反整体性 ,反 同一性 ,反稳定 性。后现代 诗歌呈 现出多元 的 、 开放 的 、矛盾的和变化的创作态势……总之 ,他们以不同的姿态走 进 了 后现代 诗歌的 品 的 深 层 内蕴
迄今后现代诗歌不是一个具有确切内涵和统一标准的概 念。尽管后 现代诗人及 其创作具有如此鲜明的不同特色 ,乃至完全对立 的地方 ,但 经过分析后 ,还是可发现某些共同的精神特征和创作特色 。如金斯堡和 加里 - 斯奈德 ,尽管他们有众多不同 ,但他们对文学传统 的反叛 ,对诗 歌艺术领域的开拓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且同属于垮掉派。后现代 诗人的 艺术创作不仅是个人的 、瞬间的 、抒情的 ,而且是时代 的、民族的 、历 史的 ,这是美国当代诗歌 的精 神所 在。在他们创 作 的一 些看似 日常化 、 无理性 ,即兴甚至混乱不堪的诗歌中常常蕴含 了诗人们对社 会文化 、政 治经济的深刻看法 ,有的还蕴含 了高人一等的智慧 ,具有浓厚 的人文主 义情 怀和生活哲理。下面主要 以美 国后 现代鼎盛 时期 的流派如垮 掉派 、 黑山派 、自白派 、纽约派这 四大流派代表作家 的作品为例来 阐释诗 中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