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性分析

合集下载

企业成长战略研究的三种理论基础观

企业成长战略研究的三种理论基础观

企业成长战略研究的三种理论基础观引言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国的转型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中国企业作为经济转型与践行中国梦的重要微观载体,其成长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转型经济独特情境下,中国企业成长战略的选择和理论解释是否也具备足够的独特性?这是一个富含理论与实践价值的问题。

企业究竟是如何选择成长战略、如何成长起来的,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关注的永恒焦点。

目前,在企业成长战略的选择方面,西方理论界已经发展出三种不同的理论视角———基于企业外部环境的产业基础观(IO)、聚焦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的资源基础观(RBV)以及关注制度情境的制度基础观(IBV)。

其中,IO主张企业成长的外生性,强调企业外部环境,尤其是企业所在产业结构特征对企业成长战略的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并认为企业成长或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产业的吸引力[1]。

RBV则强调企业成长的内生性,认为虽然市场结构、产业基础等外部因素确实会对企业成长产生影响,但它们并非决定性因素。

企业内部异质性资源与能力才是企业成长与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2,3]。

近年来,随着新兴经济体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的深入,制度因素对企业成长的影响逐渐为学者们关注,IBV也因此逐渐形成。

IBV认为,制度并非企业战略分析的背景条件,而是企业成长战略选择的决定性因素[4]。

相关研究发现,IBV更适于解释转型经济情境下的企业战略行为,其已成为探究新兴经济体中企业战略选择的第三根支柱[5]。

以上三种理论视角或多或少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成长战略的选择。

然而,单一理论视角的研究往往忽略了其它理论视角因素的影响———甚至是至关重要的影响,结果造成必要条件变量的缺失以及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背离。

事实上,国外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单一理论视角严重削弱了理论对企业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6]。

知识溢出、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知识溢出、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如何衡量知识溢出、企业异质性对企 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这些影响是 否存在行业差异?如何提高企业全要 素生产率?
研究方法与框架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析等方法,对知识溢出、企业异质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
研究框架
首先梳理相关文献,明确研究问题和假设;其次构建理论模型,分析知识溢出、企业异质性对企业全 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最后通过实证分析,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知识溢出、企业异质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选择适当的企业样本和相关数据,以进行实证分析。
变量定义和模型构建
定义适当的变量和构建合适的模型,以描述知识溢出、企业异质性 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实证分析和结果解释
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并解释分析结果,以验证知识溢出、 企业异质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
知识溢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
通过技术进步、效率提升等方式,知识溢出可以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异质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
企业异质性决定了企业在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影响企业的 全要素生产率。
知识溢出与企业异质性的交互作用
知识溢出可以促进企业异质性的发展,而企业异质性又可以影响知识溢出的效果,两者相 互作用,共同影响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实证分析方法
常用的实证分析方法包括面板数据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可以用来检验企业异质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实证结果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企业异质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为政策制定 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无形资产异质性与企业竞争优势——基于会计视角的分析

无形资产异质性与企业竞争优势——基于会计视角的分析

一、企业异质性假设和异质性资源 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企业是一部资源和产品 的投入产出机器,是一个具备最优化生产函数的“黑 箱”,并且是同质的,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短暂而可以忽 略的,即企业无法取得超额利润,市场处于长期均衡 状态。很显然,这种同质性假设无法解释现实中普遍 存在的利润差距。彭罗斯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中企 业同质的观点,认为在具有行政管理框架结构的企业 中,外部购人的同质资源进入企业参与经营活动的过 程中附上了企业的专有资源,变得异质了…。由于 “异质化”的不同,使得各企业的获利程度不同,拥有 优势资源(即效率高)的企业能够获得超出平均水平 的收益。这是理论界第一次将企业成长归结为企业 内部资源的运用。之后,许多学者对资源及其“异质 性”进行了研究,如Wemeffelt在题为《基于资源的企 业观》的文章中把资源定义为“资源是任何可以被认 为是一个给定企业的力量或弱点的东西。更正式地
[收稿日期]2009—05—02 [作者简介】-F佣t(1966一),女,江苏海门人,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河海大学博士研究生。从事财务管理研究;杨建基(1942一),男,江苏启 东人,河海大学商学院教授,从事企业管理研究。 ・58・
万方数据
和抽象,加之资源基础理论本身也缺乏如SWOT分析 等类似的管理分析工具,从而在一定程度_tzN弱了上 述理论的实际指导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将从会计学 角度出发,寻找企业中具备有价值、稀缺、不可模仿、 不可替代等特征的所谓异质性资源。 二、无形资产的异质性特点 会计体系中,资产代替资源成为一个核心概念。 会计视野中的资产属于资源的一部分,如果说经济 学中的资源是和价值相联系的,只要具有一定的效 用,能够满足人类某种特定需要就可以称之为一种 资源,那么,会计学中的资产则是和一定的所有权相 联系的,只有某种资源界定了所有权之后才能被称 为资产。按照新会计准则,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 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 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符合上述定义的 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确认为会计 资产: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人企业;该 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由于会计假 设、会计确认和核算原则的存在以及会计计量手段 的局限性,能够进入会计学范畴的资产类型相对于 经济学中的资源类型要少得多。综合国内外一些著 名学者的观点,经济学视野中的无形资源(资产)大 致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人力资源、市场资源、组织结 构资源等。这些综合性、基础性资源要素也同样能 给企业或组织带来竞争优势,但由于它们不符合会 计可计量的特点,所以,它们目前还被排除在会计资 产的行列之外"1。鉴于本文的概念界定范畴以会计 学为基础,因此,企业所拥有的资产项目就成为我们 对于异质性资源的寻找范围。 会计学将企业资产分为四类,即流动资产、固定 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其中流动资产和固定 资产属于有形资产,属于一种基础资源,是在市场上 通过一定的手段可以获得的,彼此间质量相差不大。 无形资产则不然。按照我国新会计准则,无形资产 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 非货币性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 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除土地使用权 外①,无形资产主要由独特的知识性资产构成。这些 知识资产是企业无形资产的主要体现,与那些可在 公开市场上方便交易的有形资产相比,它们是独特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异质性企业理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旨在解释为何不同企业在相同市场环境下表现不同,以及为何相同企业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表现不同。

本文将从异质性企业理论的背景与定义、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相关概念、理论的实证研究和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

异质性企业理论最初由加拿大经济学家Edward E. Leamer提出,并于1980年被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

其基本观点是: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某些情况下,不同企业可以获得不同的利润,这主要是由于企业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即异质性)。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更好的管理和资源配置等方式获取更高的利润,以此保持竞争优势。

此外,企业的异质性还可以通过规模、地理位置和市场定位等因素来优化其定位,从而影响其竞争力和利润。

1.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市场模型,其中存在许多小型企业,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够对市场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可以自由进出市场,没有任何准入门槛。

2. 异质性异质性指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的差异,如技术、管理、资源配置、规模、地理位置、市场定位等。

3. 企业优势企业优势指企业在相同或相似生产条件下比其他企业更好的表现,具体表现在产品质量、价格、服务、市场占有率等方面。

异质性企业理论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支持。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导致了市场中产生的价格差异,而这些价格差异又会反过来影响企业的利润。

此外,一些研究还表明,企业采取的不同策略、技术和管理模式等,可以在市场中实现竞争优势和利润最大化。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解释企业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企业如何通过不同的策略和模式获得竞争优势。

此外,异质性企业理论还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关如何促进企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建议,例如通过创新、贸易自由化和减少管制等措施来鼓励企业创新和成长。

总之,异质性企业理论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且广泛应用的理论,对于理解企业行为和市场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论企业的异质性

论企业的异质性

论企业的异质性季剑军摘要:知识经济的兴起改变了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微观经济体的活动也面临新的约束规则,贸易基础也有了深刻的变化,新新贸易理论的兴起很好地解释了贸易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

企业作为参与国际贸易的微观主体,以生产率水平和组织方式的差异为特征的企业异质性普遍成为企业竞争优势和贸易优势的来源,而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运用及其与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则成为企业异质性的根源。

关键词:企业异质性;新新贸易理论;人力资本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0)04-0014-05一、相关文献综述总的来说,对于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化,国内学术界居主流的观点是把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过程归结为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

在这一过程中,国际贸易理论的假定前提分别从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单一要素投入、固定边际成本等发展到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和多要素投入、边际成本递增等等;国际分工的视角也沿着国家间贸易、产业间贸易、产品内贸易这一主线延伸,对理论假设的不断放松也使得理论的发展更加贴近现实问题,但都没有涉及到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和组织方式对贸易的影响的问题①。

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对企业作出的基本假设前提是,企业的规模报酬不变,当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时,增加某种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并且企业的技术条件也是不变的,各企业的生产函数没有区别。

古典贸易理论强调各国之间开展贸易的基础在于同一种产品在国别之间存在价格差即比较利益,而进一步追究产生价格差的原因,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首先是从技术差距论的角度而言,各国之间的同一种商品存在价格差的原因在于生产同一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是劳动力熟练程度在各国之间存在差异。

另一种观点是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即H—O理论,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种商品的技术水平相同,两国产生价格差的原因在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又来自于在生产过程中所投入要素的价格差异,而这种要素价格的差异又进一步由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决定,由于各种产品生产所要求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国集中生产使用本国较丰裕的要素的产品,那么成本就较低,从而形成各国生产和交换产品的价格优势,进而在国家之间形成专业分工。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引言一、异质性企业理论的基本概念异质性企业理论是指不同企业在经济市场环境中因内在差异导致其行为和绩效表现出不同特征的理论框架。

这些内在差异可能来自企业的资源分配、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创新能力等方面,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市场行为和最终的市场结果。

异质性企业理论通过研究企业内部差异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和绩效表现。

1.2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特征异质性企业理论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异质性企业理论强调了企业在市场中表现出的多样性。

由于企业内部的差异性,不同企业在市场环境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和绩效也将存在差异。

异质性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差异性是其竞争优势的来源。

企业内部的差异性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绩效,从而取得相对优势。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经济学家们开始关注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多样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企业内部差异性的理论。

阿尔钦-休克模型被认为是异质性企业理论的奠基之作。

在此之后,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涌现出来,使得异质性企业理论逐渐成为了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中,主要包括了企业内部差异性的产生机制、企业行为多样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异质性企业如何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异质性企业的测度和评估方法也成为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中,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学者们主要采用了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企业的具体行为和绩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来揭示不同企业的内部差异性及其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也有一些学者采用了数理模型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进行理论分析和建模研究。

三、异质性企业理论在商业实践中的应用在企业战略制定中,异质性企业理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战略方案。

通过对企业内部资源分配和管理模式的分析,企业可以确定出自身的竞争优势,并将其转化为战略上的竞争优势。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异质性企业理论是指企业内部存在着不同的部门、员工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影响企业的决策和绩效。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旨在揭示企业异质性对决策和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提升企业的绩效。

以下是对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的详细阐述,共计1000字。

异质性企业理论是由组织经济学家内尔森(Nelson)和威廉斯(Winter)提出的,他们认为企业是由一群具有不同技能和资源的人组成的,这些人对决策和资源配置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能力。

这种异质性使得企业拥有了高度灵活性和创新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压力。

根据异质性企业理论,企业内部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员工和部门。

不同的员工具有不同的技能和知识,擅长不同的任务;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职能和目标,拥有不同的资源和决策权。

这种异质性不仅体现在员工个体水平上,也可以是不同团队或部门之间的差异。

异质性对企业的决策和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异质性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创新机会。

不同员工和部门之间的差异性使得企业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提出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这种多样性和创新能力有助于企业迎接市场的挑战和变化,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异质性还影响着企业的决策过程和绩效。

异质性越大,企业内部决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就会增加。

这可能会导致决策的时间成本和沟通成本的增加,也会增加决策结果的不确定性。

适度的异质性也可以带来更好的决策和绩效。

如果企业能够合理利用异质性,充分调动员工和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任务分工和协调的有效组织,就能够实现良好的绩效表现。

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异质性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应当根据不同员工和部门的特点,合理分配资源和决策权。

企业应当根据员工的能力和知识背景,将不同的任务和责任分配给适合的人员。

企业应当重视部门间的合作和协调,充分利用不同部门之间的互补性资源和技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企业还应当建立适应性的组织机制,通过培训和学习来提高员工的能力水平,提升整体的绩效水平。

2018注册会计师《战略》考点: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理论、波特的五种竞争力分析

2018注册会计师《战略》考点: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理论、波特的五种竞争力分析

2018注册会计师《战略》考点: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理论、波特的五种竞争力分析【知识点】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理论1.竞争优势的外生论(产业组织理论)外生论认为,企业是同质的,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由外部环境和产业结构决定的。

典型代表:以波特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理论。

包括:潜在进入者威胁;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替代产品或者替代服务的威胁;本产业现存企业之间的竞争等5种力量。

波特认为现有产业组织结构特征或产业吸引力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

在产业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

企业要获取有利的竞争位势就要实施基于价值链的战略,主要是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

2.竞争优势的内生论(资源基础理论)内生论则认为企业是异质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的差异,内生论认为产业对竞争力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只是全部影响的一部分。

即使在缺乏吸引力的产业中,只要企业在长期积累中形成了独特的、不可模仿和替代的资源或能力,同样可以取得竞争优势。

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所控制的战略性资源。

【知识点】波特的五种竞争力分析(1)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

“结构性障碍”和“行为性障碍”,即呈现的进入障碍与准备进入者可能遇到的现有在位者的反击,统称进入障碍。

进入障碍是指那些允许现有企业赚取正的经济利润,却使产业的新进入者无利可图的因素。

①结构性障碍波特指出存在7种主要障碍: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金需求、转换成本、分销渠道、其他优势及政府政策。

按照贝恩的分类,这7种主要障碍又可归纳为3种主要进入障碍:规模经济、现有企业对关键资源的控制以及现有企业的市场优势。

1)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趋于下降。

当产业规模经济很显著时,处于最小有效规模或者超过最小有效规模经营的老企业对于较小的新进入者就有成本优势,从而构成进入障碍。

2)现有企业对于关键资源的控制。

the 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性分析3 guide download

the 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性分析3 guide download

2002年1月第1期(总166期)中国工业经济China Industrial EconomyJan.2002N o.1【企业经营与管理】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性分析3杨瑞龙1 刘 刚2(1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市 10087221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天津市 300071)[摘要] 与完全竞争模型的描述根本不同,现实企业之间普遍存在着利润差距。

在企业同质性假设条件下,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学、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范式,还是企业竞争战略的产业分析方法,都把企业的利润归结为外在的市场结构因素。

而动态地看,现实企业是异质的,它表现为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核心知识和能力的差异。

作为企业实施竞争战略的关键性要素,核心知识和能力是非竞争性的,难以模仿和替代。

它构成了企业长期利润或竞争优势的真正基础。

在企业异质性假设条件下,企业的竞争行为及其竞争优势是内生性的。

[关键词] 企业的异质性;竞争优势;核心知识和能力[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2)01-0088-08一、引 言在完全竞争模型中,所有的企业都被假设为同质性的。

①企业之间无成本的模仿、迅速的扩张和行业的自由进入和退出,使企业和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在长期均衡状态下,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利润均为零。

在企业同质性假设条件下,即使把上述完全竞争模型动态化,承认企业经营方式和产品特征差异的存在,上述结论仍然成立。

因为,其他企业的无成本模仿和新企业的不断进入会使行业内某些企业的差异化行为所带来的潜在利润很快消失。

这意味着市场可能出现的任何竞争优势和盈利机会都只能是短期的和难以持久的。

但是,现实中不仅存在企业利润,而且存在企业之间的持续的利润差距。

美国经济学家D.C.Mueller(1977)对1950~1972年间600个美国制造业企业的持续盈利性进行了统计研究。

他把美国制造业企业划分为两组。

异质性企业的市场竞争策略

异质性企业的市场竞争策略

异质性企业的市场竞争策略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异质性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异质性企业在某些方面拥有其它企业所没有的竞争优势,比如在技术、品牌、人才、管理等方面都可能有差异。

如何利用这些优势来获得市场份额是企业经营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技术竞争技术应用是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异质性企业通常有先进的技术和研发能力。

企业可通过不断地技术升级和创新来保持领先地位,并获得市场份额。

例如,苹果公司就是凭借其在手机、电脑及电子产品方面的技术优势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的。

企业除了要持续改进和创新技术外,还可以与其它企业进行技术方面的合作。

这样不仅可以共享技术资源,减少开支,而且可以加快技术进步的速度。

二、品牌知名度品牌是建立在良好口碑和良好声誉之上的。

著名品牌在市场中形成了较高的品牌忠诚度,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品牌建设需要企业的长时间、大量的投入,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

异质性企业通常会通过建立持久的品牌形象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例子:可口可乐公司的品牌深入人心,是因为公司的长期投入以及广告传播等等。

企业还可以在品牌建设上进行一些策略,比如与名人合作代言,举办体育、文化活动等,来加强品牌知名度。

三、人才竞争人才是企业经营的重要资源,人才队伍还会决定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

异质性企业通常会注重招纳和培养具有创造力和专业性的人才,以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企业需要建立吸引人才的机制和制度,如有效的薪酬激励、职业生涯规划和培训等。

而企业在寻求招聘和培养人才时,也应该注重人才与企业的匹配度。

企业需要识别企业所需要的核心人才要求,以及人才所想在企业工作场所获得的价值,以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四、管理竞争管理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

异质性企业通常会借助强大的管理能力来实现其经营目标,并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企业应该注重培养一支高效的管理团队,提高企业组织效能和运作效率。

管理创新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重要的优势。

企业应该鼓励员工提出有关管理、生产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想法,并将其应用到企业实践中。

企业异质性假设和企业先动优势的机制分析

企业异质性假设和企业先动优势的机制分析
维普资讯
企 业 异 质 性假 设 和 企 业先 动优 势 的机 制分 析
杨 湘 玉 , 程 源
(. 交通 大学 经济管理 学院 , 1北京 北京 10 4 ;. 00 4 2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 北京 /0 8 ) 0 04
【 摘 要 】 文章 引入 企业异质性假设 , 过模拟现实 中 业之 间表现 出来的异质 性特 征 , 析具 有潜在异 质性优势 通 企 分 的企 业在 竞争 e的战略选择 , 讨企 业通过产能扩张获得先 动优势 的内在机 制及 其对市场竞争结构 的影响。 e 探 【 键 词 】 先动优势 ; 关 异质性 ; 结构 市场 【 中图分类号 】 2 1 F7 【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 0426 (0 80—0 10 10—7820 )802 —2
基本上不满足上述后发优势 的条件 。因此 , 从率先扩 大产 能 从 规模经济 的角度来看 , 扩大 产销量可 以降低单 位产 品成 的, 先 本, 获得竞 争优势和先动优势 。因此 , 从理论 上来说 , 所有企业 来获取先 动优 势的角度来看 , 动优势 具有普遍意义 。 ( ) 业 异 质 性 ( eeo e ey) 二 企 H trg n i t 都有扩 大产能 的动机 , 而且如 果假设是 完全信 息 、 企业 同质情 在许 多研究市场结 构的理论文献 中 , 般都假设企业是 同 一 况下 , 有企 业应当在 同一时点上 ( 所 观察 到同一信息时 ) 就尽其 生 企业 之 所能 的扩 大产 能 , 因而博弈 的结果是 , 然所有 企业都 希望获 质的。即企 业拥 有完全 的信息 , 产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 虽 企业 的竞争优势必然 是外生 得先动优势 , 可是实际上却都得不 到。 但在现 实中我们观察到 , 间的模仿无成本 。在这种假设下 , 企业 没有创造竞争优 势的 内在能力 。这与实证研究不相 符 各大汽 车企业虽 然都有扩 大产能 的趋势 , 但扩 大 的幅度 、 时间 的 , ue t 发现 产业 内企业之 间的利 润分 的选择却并不一样 。剔 除政 策层面上 的影 响 因素 , 即各个企业 的。R m l等人 通过统计分析 , 集团进入 中国的时间早 晚 , 们仍然可 以发 现 , 我 即使从 2 0 0 2年 散程 度是 产业 间的 3 ~ 倍 5倍 ,这说 明企业利润不 应主要 取决 而是来源于企业 内部 的差异性 。 到现在 , 各个汽车集 团的产能扩 大 的幅度和 时间选择是不一致 于企 业所 处的外在市场结构 , 的。由此 , 我们可以预想到 , 未来竞争 的结果有可 能会是某 些企 人们 由此提出 了企业异质性假设 。 异质性 的涵 义是 :1 企业是 () 业因先动优势而获得竞 争优势 。1 , [ 1 因此 有必要引入企 业异质性 个 历史 的不 断内生成长和演 化的有机体 , 企业在成长 中所积 () 假设 , 来分 析 中国汽车市场 的竞争结 构 , 探讨企 业通 过产 能扩 累的核心知识和能力是独特 和有价值 的 ;2企业 的核心知识和 张获得先动优势 的内在机制。 能力作为 企业 的关键性 生产要 素是非 竞争 性的 和难 以模仿 与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
异质性企业理论是指企业内部的员工、技能、资源和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化导致企业内部存在不同的决策行为和经济效果的一种理论。

该理论以给定的市场条件下,企业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类型和能力不同的员工、技术和资源等,这些差异化因素将影响企业的决策,导致企业行为和经济效果的异质性。

该理论主要解释了企业内部的决策行为和经济效果发生异质性的原因,并且为企业战略和经营决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员工异质性理论
员工异质性是指企业员工的能力、资历、教育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会影响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企业的绩效。

员工异质性理论认为,员工能力差异将导致企业决策出现异质性,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员工的能力采取不同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方式,以提升员工的能力和绩效。

技术异质性是指企业内部的资源、技术和装备等存在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效率和绩效。

技术异质性理论认为,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技术水平采取不同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投入,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异质性企业理论能够帮助企业了解企业内部员工、技术、资源和市场等方面的差异性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从而为企业制定合适的战略和管理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内部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内部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内部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其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

然而,一个企业内部的人员构成、文化、管理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创新能力。

这些因素构成了企业内部的异质性,它会对企业的创新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人员结构的异质性一个企业的内部人员结构是多元化的,包括不同的专业背景、教育经历、性别和文化背景等。

这种多样性可以促进创新,因为不同的人员可以带来不同的想法和知识。

例如,设计师和工程师通常对产品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见解。

如果他们能够充分交流和合作,可以提高产品的创新水平。

然而,这种多样性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会成为创新的障碍。

由于不同的人员可能有不同的优先事项和意见,导致沟通和协作变得困难。

此外,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障碍也可能导致交流和理解上的问题。

因此,企业应该采取措施来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例如提供一些跨文化培训和交流机会等。

二、企业文化的异质性一个企业的文化是其独特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这种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动机和创新的动力。

例如,一个非常注重创新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励员工尝试新想法和新方法。

然而,企业文化的异质性也可能导致创新困难。

如果企业中的人员拥护不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他们可能会有不同的期望和动机。

这可能导致团队之间产生分歧和矛盾。

因此,企业应该努力创造一个共同的工作文化,以便员工更好地合作和创新。

三、管理的异质性企业的管理层应该能够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期望。

然而,这些需求和期望可能发生变化,还可能因不同的人员而异。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员工的特点来管理他们。

管理层应该采取措施,以便了解员工的不同想法和需求。

例如,通过问卷调查、个人面谈等方式了解员工对公司管理的看法,并根据其反馈进行调整。

此外,管理层必须在制定政策和解决冲突时考虑到员工的多样性,以便达到协调的目的。

总之,企业的内部异质性对其创新能力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开展创新活动时,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其内部的多样性,并善于处理异质性带来的问题。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异质性企业理论是一个关于企业差异化的研究领域,其关注的焦点在于企业间的差异并试图解释这些差异对企业绩效和竞争力的影响。

通过研究异质性企业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为什么会产生差异化,以及这种差异对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有何影响。

本文将从理论的基本概念、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展开对异质性企业理论的探讨与分析。

一、异质性企业理论的基本概念异质性企业理论的核心是认为企业间存在着差异化,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企业的资源、能力、战略选择等方面,也表现在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上。

异质性企业理论试图解释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探讨这些差异对企业发展和竞争力的影响。

在异质性企业理论中,企业间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异质性:企业拥有的资源在数量、质量和稀缺性上存在差异,这种资源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 能力异质性:企业在管理、营销、技术研发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能力水平,这种能力的差异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表现。

3. 市场异质性: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客户需求、竞争格局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种市场的异质性对企业的战略选择和绩效表现产生重要影响。

异质性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在资源、能力和所处市场环境上存在差异化,这种差异化是企业竞争力和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

二、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领域,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涵盖了企业战略选择、资源配置、创新能力、绩效评价等方面,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异质性企业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支持。

1. 竞争策略:异质性企业理论强调企业间的差异化,因此竞争策略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

学者们通过比较不同企业的竞争策略,发现了企业差异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并探讨了差异化策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迈克尔·波特在他的《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三种基本的竞争策略: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化策略,为我们理解企业竞争策略的差异化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异质性企业理论是一种经济理论,旨在研究企业内部异质性对企业经济行为和表现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学者对异质性企业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相关的理论和观点。

本文将对异质性企业理论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启发。

异质性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内部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异质性,包括资源、能力、信息和市场地位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异质性会影响企业的决策和行为,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绩效。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内部的异质性是企业经济行为和经济表现的重要决定因素,理解和利用这种异质性对于解释和预测企业的经济行为和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证研究方面,学者们通过对各种企业数据的分析和比较,验证了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相关假设和观点。

他们发现,在现实世界中,企业内部的异质性对企业的经济绩效确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资源丰富的企业、能力强大的企业、信息灵通的企业和市场地位优越的企业往往表现出更好的经济绩效,这为异质性企业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

在政策和管理方面,理解和利用企业内部的异质性对于改善企业的经济绩效和提高经济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政府和管理者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能力、改善信息透明度和促进市场竞争等方式,引导和激励企业利用其内部的异质性,提升企业的经济表现,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异质性企业理论是一种对企业内部异质性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理论框架,它对我们理解和解释企业的经济行为和表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异质性企业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企业的内在机制,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理解和研究有所帮助,也希望异质性企业理论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不断得到深化和完善。

异质性资本配置视角下企业韧性与商誉价值透析

异质性资本配置视角下企业韧性与商誉价值透析

异质性资本配置视角下企业韧性与商誉价值透析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韧性成为衡量企业抵御风险、适应变革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商誉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企业韧性与商誉价值之间的关系,试图从异质性资本配置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异质性资本配置是指在资本市场中,不同的投资者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风险偏好和信息获取能力等因素,对各类资产进行分散或集中的投资策略。

在企业层面,异质性资本配置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股权结构、融资渠道和投资组合等方面。

从异质性资本配置的角度来研究企业韧性与商誉价值的关系,有助于揭示企业在面对市场风险和竞争压力时,如何通过优化资本结构和投资组合来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和商誉价值。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梳理企业韧性与商誉价值的理论框架和研究现状;其次,从异质性资本配置的角度分析企业韧性与商誉价值的内在联系,探讨其相互影响机制;结合实际案例,验证理论分析的有效性,为企业提高韧性和商誉价值提供实践指导。

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企业韧性与商誉价值的相关理论体系;实践上,它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和竞争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1.1 研究背景从异质性资本配置的角度来看,企业的韧性与其投资组合中各种资产类别的风险敞口密切相关。

在面临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企业需要通过调整投资组合来降低风险,提高韧性。

研究企业韧性与异质性资本配置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揭示企业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机制。

商誉作为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从异质性资本配置的角度来看,企业的商誉价值与其投资组合中各种资产类别的质量和价值相关。

通过对企业商誉价值的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投资建议。

异质性假设与企业战略

异质性假设与企业战略

经济学的假设往往是建立在同质性假设基础上的。

比如对市场结构的分析。

但是异质性往往是一种常态。

它是跟同质性一起构成对立统一的辩证统一。

我们在研究企业发展规律的时候往往认为同质性是其根本作用的而忽视对异质性的思考。

企业的发展的前提是市场存在异质性。

不同的市场环境决定了不同的市场结构,不同的结构决定企业利润空间。

企业发展的另外一个前提是能力的异质性。

该异质性决定了企业的价值实现能力,
企业发展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企业家的异质性。

企业家战略能力不同。

当企业的能力异质与市场异质不匹配时候,就需要企业家的战略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往往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TCL的李东生、海尔的张瑞敏等就是这种战略型企业家的代表。

市场结构的异质性往往对给企业的价值创新提供了空间,而这种空间能否实现需要能力匹配。

需要战略型企业家的决策能力。

但是这还不是全部。

廖晓认为,至少需要战略基础设施的配套、对客户偏好的深刻理解和将理念转化为价值创新的“势能”。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异质性企业理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着眼于企业内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对企业绩效和竞争力的影响。

该理论提出了企业内部的异质性和多样性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应该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战略规划来利用这种异质性和多样性。

本文将从理论概述、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对异质性企业理论进行探讨。

一、理论概述1.1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关键概念在异质性企业理论中,有几个关键概念需要被理解和关注。

首先是企业内部的异质性,这指的是企业内部存在着不同员工、不同资源、不同能力、不同文化、不同观念等多样性和差异性。

其次是利用异质性创造价值,即企业应该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战略规划来发挥这种异质性,创造更多的价值并获得竞争优势。

最后是异质性对绩效的影响,也就是说企业内部的异质性会对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资源基础理论,它强调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对企业绩效和竞争力的重要性,认为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差异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持续利润的基础。

另一方面是制度经济学理论,它强调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激励机制、文化氛围等对企业绩效和竞争力的影响,认为这些方面的差异性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在管理实践上,异质性企业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

企业应该注重管理多样性和差异性,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团队、激励多样化的员工、整合多元化的资源等方式来利用企业内部的异质性,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获得竞争优势。

与传统的一刀切管理思维相比,异质性企业理论提倡个性化、差异化的管理模式,更加符合当今知识经济和创新型经济的特点。

二、研究现状在学术界,对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研究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对企业内部的员工、资源、能力、文化等异质性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些规律性的结果。

某些类型的异质性因素对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有重要影响,而某些类型的异质性因素对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的影响可能并不显著。

异质性、动态性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异质性、动态性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作者: 蓝庆新[1]
作者机构: [1]对外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北京100029
出版物刊名: 社会科学辑刊
页码: 99-103页
主题词: 异质性;动态性;集成创新;持续竞争优势
摘要:“新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企业面临着全新的竞争环境,传统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难以为现代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提供充足的解释,因而需要对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内涵给予重新界定。

在这一点上,耗散结构理论的系统分析方法给予了很好的解释。

当前处于动态复杂环境中的企业,其持续竞争优势的内涵在于异质性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必须随外部环境的变动随时制定企业相应的策略,同时这些战略要难于被现有或潜在的竞争对手所仿效,以使得企业实现良性发展;而集成创新则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集成创新更加关注创新的持续性,通过不断的调整,使得所有员工形成交互型的功能组织,充分利用团队思想,利用现有的技术,形成开放、交互的复杂创新系统,从而形成创新的融合并产生新的异质性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1月第1期(总166期)中国工业经济Chi na Industrial Eco nomyJan.2002No.1=企业经营与管理>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性分析*杨瑞龙1刘刚2(1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市10087221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市300071)[摘要]与完全竞争模型的描述根本不同,现实企业之间普遍存在着利润差距。

在企业同质性假设条件下,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学、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SC P分析范式,还是企业竞争战略的产业分析方法,都把企业的利润归结为外在的市场结构因素。

而动态地看,现实企业是异质的,它表现为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核心知识和能力的差异。

作为企业实施竞争战略的关键性要素,核心知识和能力是非竞争性的,难以模仿和替代。

它构成了企业长期利润或竞争优势的真正基础。

在企业异质性假设条件下,企业的竞争行为及其竞争优势是内生性的。

[关键词]企业的异质性;竞争优势;核心知识和能力[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80X(2002)01-0088-08一、引言在完全竞争模型中,所有的企业都被假设为同质性的。

¹企业之间无成本的模仿、迅速的扩张和行业的自由进入和退出,使企业和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在长期均衡状态下,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利润均为零。

在企业同质性假设条件下,即使把上述完全竞争模型动态化,承认企业经营方式和产品特征差异的存在,上述结论仍然成立。

因为,其他企业的无成本模仿和新企业的不断进入会使行业内某些企业的差异化行为所带来的潜在利润很快消失。

这意味着市场可能出现的任何竞争优势和盈利机会都只能是短期的和难以持久的。

但是,现实中不仅存在企业利润,而且存在企业之间的持续的利润差距。

美国经济学家D.C.M ueller(1977)对1950~1972年间600个美国制造业企业的持续盈利性进行了统计研究。

他把美国制造业企业划分为两组。

一是高利润组。

其税后会计资产收益率(ROA)[收稿日期]2001-12-18[作者简介]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刚,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副教授。

*本研究项目受到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0的资助,顺致谢意。

¹在完全竞争模型中,行业内所有企业都被假设为完全相同的最优化的专业化生产者,所有的企业都拥有完全的知识和预见,生产要素是完全竞争性的,可以通过要素市场公开获得,企业之间的模仿是无成本的。

我们把新古典经济理论对企业的这种认识概括为新古典主义企业同质性假设。

在这一假设条件下,企业的竞争优势必然是外生性的。

平均值比一般同类企业高出100%。

另一组是低利润组。

其平均RO A比一般同类企业低100%。

M ueller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得出的结论是,平均而言,有超常高利润的企业,其利润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而有超常低利润的企业,其利润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但是并没有出现平均化现象,即两类企业的利润差距是持续的。

图1描述了企业之间持续利润差距存在的情况。

图1M uller对企业之间持续利润差距的描述假设某一年,高利润组企业的平均RO A为12%,然后不断减小,降到稍微低于8%。

而该年低利润组企业的平均RO A为0%,然后不断增大,上升到高于4%。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企业的利润越来越接近,但是,两者都不像完全竞争模型所描述的那样,降低或增大到相同的平均值或经济利润为零。

对上述现象存在着多种解释,其中的传统解释是,两组企业面临着不同的经营风险,即高收益率是资本市场对高风险的要求。

为此,M ueller检验了长期平均利润与企业风险之间是否存在着系统相关性。

他应用多种度量风险的方法得出结论,企业之间的风险差异并不能解释利润难以平均化的现象,即企业长期利润的存在或企业间的长期利润差距与风险无关。

为了解释理论和现实的冲突,新古典经济学通过修正完全竞争模型的假设前提,把企业的长期利润归结为市场结构的不完全性。

梅森(E.S.M asson)和贝恩(J.S.Bain)在总结上述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效率)分析范式解释企业长期利润的来源。

波特(M.Porter,1980,1985)进一步把SCP范式引入企业竞争战略分析,提出五种竞争力模型考察企业的优势竞争战略的形成。

但是,这些理论的核心观点都是坚持企业利润和竞争优势的外生性,尤其是强调外在市场结构不完全性的决定作用。

Rumelt(1982)的实证分析表明,产业内部比产业之间企业长期利润率的分散程度要大得多(统计资料显示,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利润分散程度是产业之间的3~5倍)。

根据这一统计结果,Rumelt (1982,1987)强调,企业超额利润的来源最主要的不是外在的市场结构特征,而是企业内部资源禀赋的差异。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战略管理学家从企业内部出发探讨企业长期利润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提出企业内部资源基础的特异性(Barney,1991)和核心能力(Prahalad and Hamel, 1990)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真正基础。

与新古典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根本不同,他们强调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性特征。

但是,上述学者的理论分析尚缺乏内在逻辑的一贯性。

在本文中,我们试图通过企业的异质性假设,从知识积累的角度对企业竞争行为和竞争优势的内生性作出较为规范性的分析。

二、企业异质性假设基础上的一个简单的企业竞争行为分析模型马歇尔(1920)很早就意识到新古典价格理论及其静态生产理论的局限性。

他曾讨论企业成长的内生性特征,并强调把它作为一个动态生产理论对解释企业竞争和诸多现实经济问题的重要意义。

Penrose(1959)发展了马歇尔的上述思想,她从企业内生成长及其知识积累的角度考察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

在讨论该问题的过程中,Penrose特别强调企业所固有的能够逐渐拓展其生产可能的知识积累倾向。

她甚至把企业的本质理解为在知识积累过程中不断扩展其生产领域的机制。

在Penrose看来,每个企业的知识积累都是独特的,这表现在两个方面:¹在企业将知识进行内部化和联合化的过程中,正规知识被转换为非正式的和非公开的知识,即新知识的积累是通过把关联的和正式的知识以最佳的解决某一问题的方式转化为程序化的富有针对性的意会的知识的过程。

ºPenrose强调,上述知识积累的共享往往局限于知识积累所发生的团队,即以内部共同的经历和行为准则为基础。

企业成长和演化过程中知识积累的这种独特性决定了不同企业组织经济活动具有不同的效率水平。

与奈特和科斯¹分析不同,演化论经济学的先驱Alchian(1950)在指出不确定性对企业行为具有重大影响的同时,强调企业知识积累及其适应、模仿和试错活动对企业竞争行为的作用。

Nelson and Winter(1982)进一步认为,在不确定条件下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限制是知识和能力的不完全性。

为了说明企业在不确定条件下的竞争行为和竞争优势,Nelson and Winter把企业假定为在任何给定时间内具有一定能力和决策规则的生产者,即生产性知识和能力的集合;同时,这一集合将随着外在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演变。

无论是Penrose还是Nelson and Winter都把企业内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看作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其中,对企业的竞争优势起关键作用的知识和能力被Prahalad and Hamel(1990)称为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在有限理性约束下,企业之间知识和能力积累的长期动态是不同的,存在着个体差异。

由于特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复杂性的作用,每个企业内部长期积累的核心知识与能力都是独一无二的,即它们往往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默示性知识(波朗依,1967),这些知识与能力的共享必须建立在共同经历的基础上,其他企业通过市场公开获得。

因而,从企业内生成长的角度看,企业是异质的,企业之间组织专业化生产活动具有不同的长期动态优势,它来源于组织内部长期积累的核心知识和能力的差异。

为此,我们提出企业的异质性假设作为考察企业竞争行为和竞争优势的基础。

企业的异质性假设的基本涵义包括:¹企业是一个历史的不断内生成长和演化的有机体,企业在成长中所积累的核心知识和能力是独特的和有价值的;º企业的核心知识和能力作为企业的关键性生产要素是非竞争性的和难以模仿与替代的,既无法通过市场公开定价和获得,又使其他企业的模仿和替代行为面临成本约束。

在企业的异质性假设的基础上,企业通过核心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及其相应的竞争行为或战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或超额利润,企业的利润或竞争优势是内生的。

图2描述了企业同质性假设条件下产业供给和企业盈利的状况。

D、S分别表示行业的需求和供给曲线,M C、AC分别表示行业内企业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

假设行业内需求大于供给,短期均衡价格为P1,此时,行业内的企业获得超额利润。

但是,在企业同质性假设条件下,生产要素的完全竞争性和自由流动,企业进入和模仿的无成本导致产业供给的增加,产品价格的下降。

P2表示行业的长期均衡价格,此时,产业内所有企业(a和b企业)的利润为零。

企业竞争的结果是产业租金的迅速耗散和企业利润为零。

现在,我们在企业异质性假设条件下考察企业的利润来源和竞争行为。

在企业异质性假设条件下,企业的核心知识和能力是非竞争性的和难以模仿的,核心资源或生产要素的供给是固定的和非流动性的。

在这种情况下,现有企业既难以迅速扩张,潜在的进入者也难以在短期内迅速进入,¹Demse tz(1999)认为,自1776年现代经济学问世到1970年的近200年间,改变企业理论专业研究视野的文章只有两篇,即奈特的5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6(1921)和科斯的5企业的性质6(1937)。

奈特把利润归结为以知识不完全性为基础的不确定性,但是,由其个体主义分析传统所决定,奈特最后把利润看作是纯粹偶然性和企业家非理论的结果。

事实上,无论是奈特还是科斯都坚持企业的同质性假设,从而都把利润看作是外生决定的。

拥有该产业所需的核心知识和能力的企业将获得超额利润。

图3描述了这一过程。

图2企业同质性条件下企业自由的进入和扩张导致租金的耗散图3 企业异质性条件下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图中,P *是行业的均衡价格,产业处于供求平衡的状态。

但在企业异质性条件下,产业内企业之间存在着利润差距。

其中,优势企业获得了利润,它来源于企业核心知识和能力的非竞争性和难以模仿与替代。

在这种情况下,低成本企业具有某种缺乏弹性的供给曲线,¹尽管面临较高的市场价格,它们也无法快速地提高产量。

在均衡状态下,产业的需求和供给是平衡的,高成本的企业的收支相抵,低成本企业获得超额利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