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药根碱三唑的合成与抗菌以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评价
新型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新型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fb03ebd76eeaeaad1f330b9.png)
新型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世界90%以上的人口都感染了至少一种疱疹病毒。
1,2,3-三氮唑在药物化学领域应用广泛,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
本文描述了三个系列的新型1,2,3-三氮唑类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共计合成新化合物120多个,其中目标化合物70个;利用<sup>1</sup>HNMR,<sup>13</sup>C NMR及HRMS数据表征了分子结构。
完成了一部分目标化合物的抗疱疹病毒(HCMV和VZV)及抗癌细胞活性的评价。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4-芳胺甲酰-5-苄基硫醚-1H-1,2,3-三氮唑类化合物,以叠氮化钠为原料,利用Cu I/NBS的催化体系经Huisgen1,3-偶极环加成反应成功构建了5-碘代-1,2,3-三氮唑环,利用5-碘代-1,2,3-三氮唑化合物与单质硫、苄溴类化合物经三步连续的一锅法反应合成了5-苄基硫醚-1,2,3-三氮唑,共经过七步反应以11%<sup>2</sup>9%的总产率合成了20个目标化合物。
经过抗病毒活性测试,所有新合成的化合物对HCMV和VZV都表现出了优秀的抗病毒活性,部分化合物活性优于对照药物。
此系列化合物对Hela,MCF-7细胞显示出中等抑制活性,对A549细胞显示出微弱抑制活性。
通过引入硫乙酰芳胺对上一系列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修饰,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4-芳胺甲酰-5-硫乙酰芳胺-1H-1,2,3-三氮唑类化合物。
利用5-碘代-1,2,3-三氮唑化合物与单质硫和溴乙酰苯胺类化合物的三步连续的一锅法反应成功将硫代乙酰芳胺与1,2,3-三氮唑环结构结合,共经八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20个,总得率10%<sup>2</sup>6%。
设计并合成了系列新型4-脂肪胺甲酰-1,5-双芳基-1,2,3三氮唑类化合物,以上述化合物的中间体4-甲氧羰基三氮唑为起始物,用胺类化合物与酯基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30个4-甲酰脂肪胺三氮唑类目标化合物。
新型三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新型三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9ec887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8.png)
新型三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吴茂诚;李翔;吴秋业【摘要】目的:研究具有萘苄结构的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
方法设计合成了9个目标化合物;其结构通过1 H NMR、MS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标准化抗真菌敏感性实验方法,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
结果所有化合物对所选真菌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抑菌活性,化合物1c对除烟曲霉菌以外的其他7种真菌的MIC80值<0.125μg/ml,是伏立康唑活性的16倍。
结论引入萘环和烃基侧链的目标化合物都有抗真菌活性。
%Objective To synthesize a new series of triazole compounds with naphthalene benzyl as side chain and evaluate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Methods Nine title compounds were synthesized and determined by the 1 H NMR and MS spectra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recommended by th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NCCLS), the RPMI-1640 test medium was used, the antifungal activities of all the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against eight human pathogenic fungi in vitro.Results The title com-pounds exhibited potent antifungal activities .Compound 1c showed high activities against 7 funguses except Aspergillus fumigatus with the MIC80 values less than 0.125μg/ml, which was 16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Voriconazole .Conclusion The title compounds with naphthalene and alkyl substituent showed potent antifungal activities .【期刊名称】《药学实践杂志》【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5页(P186-190)【关键词】三唑类衍生物;化学合成;抗真菌活性【作者】吴茂诚;李翔;吴秋业【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5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
三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微生物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微生物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8be5c2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3.png)
三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微生物活性研究的开题报
告
1. 研究背景
三唑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微生物、抗肿瘤、抗炎、抗焦虑等属性,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抗微生物领域,三唑类化
合物具有广泛的抗菌、抗真菌、抗病毒等活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因此,通过设
计合成新的三唑类化合物,并对其抗微生物活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
价值。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设计合成新型的三唑类化合物,探索其抗微生物活性,为开发新型抗菌、抗真菌、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和基础。
同时,本研究还将通过合成方法的改
进和优化来提高合成效率和化合物产率,为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设计并合成一系列新型三唑类化合物,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方法对其抗微生物活性进行评估,并探讨其抗菌、抗真菌、抗病毒等不同微生物的作用机制。
此外,本研究还将对合成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合成效率和产率,包括设计和优化
反应条件、改变反应中间体和试剂的选择等方法。
4. 研究进度和计划
本研究已完成前期文献调研和合成方法的筛选和优化,初步确定了合成路线和反应条件,正在进行实验室实验验证。
下一步将继续优化合成方法,开展化合物的纯化
和表征工作,同时进行初步的抗微生物活性评估。
计划在一年内完成化合物的设计合
成和抗微生物活性的评估,并发布相关研究论文。
新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新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5f733f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6a.png)
新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周文明;王昌钊;李长杰;赵勇
【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5(033)006
【摘要】以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2-丁酮为原料,合成了6个新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NMR和IR予以确认.以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um)及南瓜枯萎病菌(Fusartum oxysporium)为供试菌种,在100μg/mL质量浓度下,对合成化合物进行了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6种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杀菌活性.
【总页数】4页(P147-150)
【作者】周文明;王昌钊;李长杰;赵勇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莱阳畜牧局,山东,莱阳,2652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26.26
【相关文献】
1.新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J], 周文明;丁广治;朱振宁;陈海芳
2.含噁二唑的新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J], 杨双花
3.含噁二唑的新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J], 杨双花;翟智卫
4.含芳硫(芳氧)乙酸的新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J], 陈风友;刘淑玲;杨双花;朱琪
5.含六氢吡啶的新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J], 李凯;刘淑玲;陈风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1,2,3-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构效关系
![新型1,2,3-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构效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f9522c3050876323112122a.png)
1 一 ( 4 - 取代 苯基) . 5 一 取代苯基亚氨基_ 4 一 取代一 1 , 2 , 3 - 三唑( 7 a~ 7 c和 1 3 a~ 1 3 d ) 和 1 一 ( 4 - 取代苯基 ) - 5 一 取 代苄基 氨基 4. 取代一 1 , 2 , 3 - 三唑 ( 5 a ~ 5 c , l O a —l O c和 1 4 a ~1 4 d ) , 其 中化合物 5 a ~5 c , 7 b , 7 c ,l O a , 1 0 c , 1 3 b~1 3 d
和1 4 b~1 4 c 为新化合物 , 对 所 制备 化 合 物 的结 构 进 行 了 表 征 .生 物 活 性 测 试 结 果 表 明 , 所 有化合物 均表现
出一定的抑菌活性 , 对 大肠 杆菌 的抑菌活性均优 于氟康唑 ; 化合 物 7 a和 1 0 c 对金 黄色葡萄球菌 的抑制 活性
I n h A基 因等 病原 体靶 标 的 良好 亲合性 ,以及 “ 三唑环 ” 对 细菌 、真 菌和 H I V - R T等靶 标 较强 的亲合 性 和 特 异性 , 设计 合 成 了一 系列 具有 良好 生物 活性 的邻 羟苯 基三 唑 类化 合 物 .基 于 上述 研 究 , 本 文 根 据 活
Vo 1 . 3 4 2 0 1 3年 6月
高 等 学 校 化 学 学 报
CHEMI CAL J OURNAL OF CHI NES E UNI VERS I T I E S
No . 6
1 3 9 4 ~1 4 O 2
d o i : 1 0 . 7 5 0 3 / c j c u 2 0 1 2 1 0 6 3
新型 1 , 2 , 3 一 三 唑 类 化 合 物 的 合 成 及 抗 茵 构 效 关 系
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4d9e11a5f0e7cd1842536d0.png)
[ 摘要 ] 目 的 设 计 合 成 新 的 三 氮 唑类 化合 物 , 并 对 其 进 行 体 外 抑 菌 活 性 研 究 。方 法 以 1 , 3 - 二氟苯为原料 , 运用 C l i c k 反 应 合 成 一 系列 目标 化 合 物 ; 用 微 量 液 体 稀 释 法 检 测 目标 化 合 物 , 测 定 其 体 外 抗 真 菌 活 性 。 结 果 合 成 了 1 2个 目标 化 合 物 ; 所 有 化 合 物对 所 选 真 菌 均 表 现 出 一 定 的 抑 菌 活 性 。结 论 取 代 基 的 电子 效 应 对 化 合 物 活 性 有 影 响 , 供 电 子 基 团 比吸 电子 基
P ANG Ta o , WU Ma o — e h e n g , WANG X i a o — y i ( 1 . De p a r t me n t o f p h a r ma c y , C h a n g z h e n g Ho s p i t a l , S e c o n d Mi l i t a r y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药学实践杂志
2 0 1 3年 9月 2 5 日第 3 1 卷 第 5期
J o u r n a l o f P h a r ma c e u t i c a l Pr a c t i c e , Vo 1 . 3 1, N o . 5, S e p t e mb e r 2 5, 2 0 1 3
2 0 0 4 3 3 , C h i n a ; 3 . C o l l e g e o f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S h a n g h a i O c e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g h a i 2 0 1 3 0 6 , C h i n a )
新型三唑醇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研究
![新型三唑醇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5038b7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70.png)
新型三唑醇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研究王曙东;陈兴东;赵庆杰;邹燕;胡宏岗;俞世冲;汪亭;柴晓云;任海祥【摘要】目的以氟康唑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新的三唑醇类化合物,并研究其抗真菌活性.方法引入较大基团的N,N-二取代侧链结构,合成一系列目标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结构均经MS、1H NMR等谱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测定其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合成了1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化合物对所选真菌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抑菌活性.结论引入较大基团的N,N-二取代侧链结构对抗真菌活性影响较大.%Objective To design the synthesis and evaluate the antifungal active of the novel triazole compounds hased on the structure of fluconazole. Methods The big N,N-disubstituted group was introduced and a series of compounds were synthesized, all of them were confirmed by MS and 'H NMR, et al.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were also evaluated against the eight common pathogenic fungi. Results Eighteen compounds were synthesized,which exhibited activity against fungi tested. Conclusion The big N,N-disubstituted group introduced to the side chain could affected the antifungal activity.【期刊名称】《药学实践杂志》【年(卷),期】2011(029)006【总页数】5页(P426-430)【关键词】三唑衍生物;合成;抗真菌活性【作者】王曙东;陈兴东;赵庆杰;邹燕;胡宏岗;俞世冲;汪亭;柴晓云;任海祥【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苏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苏南京210002;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苏南京2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14.5真菌感染主要分为浅部和深部感染两类,深部感染严重时可危及人的生命。
新型三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微生物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型三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微生物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74fa62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e.png)
新型三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微生物活性研究的开题
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医疗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因此,寻找新型的抗菌药物成为了医药研究的重要方向。
三唑类化合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但现有的三唑类化合物在抗菌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通过设计合成新型三唑类化合物来拓展其抗菌活性,进一步提高
其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本研究旨在设计合成新型的三唑类化合物,并对其抗微生物活性进行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 设计新型三唑类化合物,并进行化学合成。
2. 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物理化学特性和结构鉴定。
3. 测定新合成的化合物对一些典型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真菌)的抗菌活性,评估其抗菌活性。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
1. 应用药物设计原理,设计新型的三唑类化合物。
2. 合成设计的化合物,采用常规的有机合成方法,如酰肼、硝基化、羰基化等。
3. 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物理化学特性及结构鉴定,包括核磁共振(NMR)、
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等。
4. 采用药理学及微生物学方法,测定新合成的化合物对一些典型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真菌)的抗菌活性。
5. 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化合物的结构与抗菌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四、研究预期结果
1. 设计合成出具有新颖结构的三唑类化合物。
2. 发现新型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结构稳定性。
3. 发现新型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微生物活性。
4. 探讨新型化合物的结构与其抗菌活性之间的关系,为下一步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具抗微生物活性的三唑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发明专利]
![具抗微生物活性的三唑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034135bdbe23482fb5da4c84.png)
专利名称:具抗微生物活性的三唑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周成合,吴俊,金磊,米佳丽,张飞飞,江扬
申请号:CN200710093050.9
申请日:20071127
公开号:CN101445488A
公开日:
2009060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抗微生物作用,化学名称为3-(取代苯基)-1-(2,4-二氟苯基)-2-(1,2,4-三唑-1-基)-2-丙烯-1-酮、1-[3-(取代苯基)-1-(2,4-二氟苯基)-2-(1,2,4-三唑-1-基)烯丙基]哌啶鎓、3-(取代苯基)-1-(2,4-二氟苯基)-2-(1,2,4-三唑-1-基)-2-丙烯-1-醇、1-[3-(取代苯基)-1-(2,4-二氟苯基)-2-(1,2,4-三唑-1-基)丙基]哌啶鎓的新型三唑类化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这些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申请人:西南大学
地址:400715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康海燕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三唑衍生物和它们用作烟碱乙酰胆碱受体调节剂的用途[发明专利]
![三唑衍生物和它们用作烟碱乙酰胆碱受体调节剂的用途[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926f8aa9767f5acfa0c7cd64.png)
专利名称:三唑衍生物和它们用作烟碱乙酰胆碱受体调节剂的用途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B·H·达尔,G·M·奥尔森,J·K·克里斯坦森,D·彼得斯
申请号:CN200980133035.X
申请日:20090901
公开号:CN102131797A
公开日:
2011072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新三唑衍生物,发现其是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调节剂。
由于它们的药理学性质,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适用于治疗如下多种疾病或障碍:涉及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外周神经系统(PNS)的胆碱能系统的疾病或障碍、涉及平滑肌收缩的疾病或障碍、内分泌疾病或障碍、涉及神经变性的疾病或障碍、涉及炎症的疾病或障碍、疼痛和由于停止滥用化学物质导致的戒断症状。
申请人:神经研究公司
地址:丹麦巴勒鲁普
国籍:DK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李华英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bf25a0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7.png)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
三氮唑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炎、抗菌等。
近年来,随着化学合成技术和分析方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三氮唑类化合物被合成并发现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尤
其是在抗菌方面,三氮唑类化合物也备受关注。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合成一系列新的三氮唑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
表征和抗菌活性测试,为新型抗菌药物的发现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3. 研究方法
(1)前体化合物的合成: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结构的三氮唑类前体化合物;
(2)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基于前体化合物,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合成出具有预期结构的目标化合物;
(3)化合物的表征:利用核磁共振谱(NMR)、质谱(MS)等技
术对合成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4)抗菌活性测试:对合成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测试,通过比较它们与已知抗菌药物的抗菌效果,评价其作为抗菌药物的潜力。
4. 研究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在三氮唑类化合物方面进一步开拓研究领域,为
抗菌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同时,探讨新化合物的结构
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为合理设计更有效的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5. 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期可合成出一系列新的具有潜在抗菌活性的三氮唑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抗菌活性测试。
通过比较它们与已知抗菌药物的抗菌效果,评价其作为抗菌药物的潜力。
预计本研究成果可发表在相关领域的期刊上,为新型抗菌药物的发现和开发提供新思路和理论基础。
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检测
![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82e1714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2.png)
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检测张峥;张建峰;谢小强【期刊名称】《微计算机信息》【年(卷),期】2015(000)022【摘要】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ynthesis of triazole antifungal agent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testing, will difluorobenzene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 the use of Fu Reed-carat Crafts Reaction(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Fu - Crafts Reaction")synthesis intermediate substance, and then after condensation, methylene transfer, and other open-loop synthesis prepared fluconazole. Select Candida albicans and Aspergillus Niger as a reference test antibacterial activity, the use of PDA culture method two fungi inoculation fluconazole synthesi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recorded. Depending on the selected control drug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fluconazole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inhibition of control drug fluconazole and Candida albicans is very obvious, but no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f Aspergillus Niger, whil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fluconazol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drugs. From this, three azole antifungals is a synthetic antibacterial drugs, the synthesis process can be completed in the laboratory, is simple, while the drug inhibition of fungal obviously has great clinical value.%为了探讨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合成方法和生物活性检测,将间二氟苯作为原料,采用傅里德-克拉夫茨反应(下简称"傅-克反应")合成中间体物质,再经过缩合、亚甲基转移、开环等合成反应制得氟康唑.选择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作为抑菌活性检验参照物,利用PDA培养法培养两种真菌,接种合成氟康唑,并记录抑菌活性.根据选择的对照药物和氟康唑抑菌活性对比实验显示,氟康唑和对照药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但对黑曲霉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同时氟康唑的抑菌作用明显高于对照药品.由此可知,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物是一种合成抗菌药物,其合成过程可在实验室内完成,较为简便,同时这种药物对真菌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总页数】2页(P98-99)【作者】张峥;张建峰;谢小强【作者单位】常州齐晖药业有限公司,江苏常州 213127;常州齐晖药业有限公司,江苏常州 213127;常州齐晖药业有限公司,江苏常州 2131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63【相关文献】1.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检测 [J], 张峥;张建峰;谢小强;2.新型三氮唑醇类抗真菌药物合成(Ⅰ) [J], 楚勇;吕丁;徐鸣夏;王晓莉3.三氮唑丙醇类抗真菌药物的设计与合成 [J], 钟武;方勇;王沭;郑成贵;陈建安;刘皈阳4.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J], 华俊国;张丽5.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的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进展 [J], 詹莹;疏楠;郭楠;邵华;厉伟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574a7d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0.png)
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本开题报告旨在介绍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的计划。
真菌感染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但目前市场上的抗真菌药物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多种副作用、易产生抗药性等。
因此,寻找具有高效、低毒的新型抗真菌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和合成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衍生物,并开展活性研究。
在设计方面,我们将以已知的抗真菌三唑类药物为蓝本,通过结构修饰和结构拼接等手段来合成一系列新的三唑类化合物。
在合成方面,我们计划使用多种合成方法来合成目标化合物,并采用波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在活性研究方面,我们将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抗真菌活性筛选和结构活性关系研究,以期找到具有较高抗真菌活性的化合物。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设计和合成出一类具有较高抗真菌活性的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衍生物,并在该领域做出一定的研究贡献。
关键词:三唑类;抗真菌;结构修饰;结构拼接;活性筛选。
Abstract:The aim of this proposal is to present the plan of designing, synthesizing and studying the activity of novel triazole antifungal derivatives. Fungal infections have become a global health problem, but there are still a series of problems with current antifungal drugs on the market, such as side effects and drug resistance.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find new antifungal drugs with high efficiency, low toxicity.The main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sign and synthesize novel triazole antifungal derivatives, and carry out activity research. In the design, we will synthesize a series of new triazole compounds based on known antifungal triazole drugs through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and structural splicing. In the synthesis, we plan to use various synthesis methods to synthesize target compounds and characterize their structures by spectra and other means. In the activity research, we will screen and study the activity of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against fungi, as well as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in order to find compounds with high antifungal activity.Through this study, we hope to design and synthesize a new class of triazole antifungal derivatives with high antifungal activity and make certain research contributions in this field.Keywords: triazole; antifungal;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structural splicing; activity screening.。
三唑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负性肌力作用研究和查尔酮及氨基胍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菌、抗炎作用研究
![三唑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负性肌力作用研究和查尔酮及氨基胍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菌、抗炎作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5c34285e009581b6bd9ebf1.png)
三唑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负性肌力作用研究和查尔酮及氨基胍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菌、抗炎作用研究随着人类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多发,以及临床上细菌感染以及炎症反应的不断出现,使寻找新的治疗心力衰竭疾病的药物和治疗细菌感染以及炎症的抗菌、抗炎药物成为重要课题。
本论文研究工作根据药物合成法中的活性亚基拼合原理以及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将哌嗪结构以及三唑结构与三唑酮结构进行拼合,设计并合成了四个系列含有三唑类结构的目标化合物,并分别对其进行负性肌力活性研究,体外细胞毒性评价以及作用机制研究。
结果显示大部分化合物在测试浓度下均表现出比上市药物美托洛尔更强的负性肌力活性。
此外,我们分别将氨基胍结构与查尔酮结构,以及查尔酮电子等排体进行拼合,设计合成了 9个系列含有查尔酮或氨基胍结构的目标化合物。
并分别对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抗菌活性筛选,体外抗炎活性评价,体外细胞毒性研究以及分子对接模拟等试验。
结果显示本研究合成的大部分化合物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抗菌和抗炎活性,并明显优于阳性对照药物。
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MS和1H NMR确证,部分化合物测试了 IR,13C NMR和HRMS。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共分三个部分,现分别概述如下:一,设计并合成了 4个系列共39个含有三唑类结构的目标化合物,通过测定化合物对实验家兔离体左心房搏出量的影响,初步评价了目标化合物的负性肌力活性。
结果显示大部分测试化合物均表现出了不错的负性肌力活性,仅有1个化合物未表现出负性肌力活性。
其中负性肌力活性最好的化合物7h,在浓度为3 ×10-5 M时降低左心房搏出量高达-48.22±1.36%,负性肌力活性是阳性对照药美托洛尔(9.74±0.14%)的5倍,并且对实验动物心率影响甚微。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测试目标化合物对测试肿瘤细胞以及正常人体细胞均表现出极低的细胞毒性。
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目标化合物7h产生负性作用的机制可能与L-型Ca2+通道阻断剂硝苯地平(Nifedipine)一致,是通过阻断心肌细胞钙离子通道的开放,减少心肌细胞钙离子内流而发挥负性肌力作用。
三唑杀菌剂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唑杀菌剂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5b70ac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4.png)
三唑杀菌剂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三唑杀菌剂是一类广谱菌剂,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和防治效果,对多种作物病害的防治均有很好的效果。
然而,随着三唑杀菌剂的广泛使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杀菌剂残留、作物抗性产生等。
因此,研究三唑杀菌剂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抗菌活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三唑杀菌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一系列三唑杀菌剂衍生物,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测试,为三唑杀菌剂的开发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三、研究内容1. 三唑杀菌剂的化学结构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2. 设计并合成一系列三唑杀菌剂衍生物。
3. 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和纯化。
4. 测定合成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并与已知三唑杀菌剂进行比较分析。
5. 探讨三唑杀菌剂衍生物的结构与抗菌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并讨论其可能的作用机理。
四、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三唑杀菌剂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
2. 化学合成法:根据设计的方案,合成三唑杀菌剂衍生物。
3. 波谱分析法:使用质谱、核磁共振等仪器进行结构鉴定。
4. 微生物培养法:使用常见的微生物进行抗菌活性测试,并对抑菌圈直径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
5. 数据分析法:统计和分析实验结果,探讨结构与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并讨论其可能的作用机理。
五、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可以合成一系列具有不同结构的三唑杀菌剂衍生物,并进行抗菌活性测试。
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结构的化合物对不同菌株的抗菌活性各异,其中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
同时,研究还将探讨三唑杀菌剂衍生物的结构与抗菌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展示其在杀菌剂领域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〇〇1'880(2018)4'5%5'6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1$ ,30:535-540新的药根碱三唑的合成与抗菌以及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评价蒋小飞1!2!,张伟3,熊南茜11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贵阳550018%2重庆三峡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404000%摘要:通过有机合成手段合成了四个新的含三唑的药根碱衍生物,利用tH NMR ,13C N M R 和MS 确认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抗菌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丁酰胆碱酯酶(BuChE)的活性测试。
目标化合物显示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抗菌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化合物抑菌MIC 范围从1到64 !g/m L ,对一些 敏感菌的活性和阳性药物罗红霉素相当。
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抑制也表现出较好的活性,IC 5。
值从0.46 到0.$) !>,但这些化合物对丁酰胆碱酯酶(8!!@11)表现出较弱的活性F 5。
>100 !>。
药根碱三唑具有较好的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同时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而且拓展了抗菌谱,可能成为 一种新型的抗菌和治疗老年痴呆的先导化合物。
关键词:合成%药根碱%药根碱三唑%抗菌活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中图分类号:R914.5文献标识码:ADOI : 10. 16333/j. 1001 -6880.2018.4. 001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vel Jatrorrhizine Tri^zoles as Potential Antimicrobial Reagents and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2 College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404000,P. R. China%Abstract :Four new jatrorrhizine triazole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by means of organic of increasing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d inhibitory activity on acetylcholinesterase ,their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1H NMR ,13C NMR ,and MS spectra data. All target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for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invitrg and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ies as inhibitors of both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 and butyrylcholinesterase vvluated. The results of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indicated that the prepared compounds exhibited low MIC values ranging from 1 to 64 !g/m L ,which were comparable to Roxithromycin. Additionally ,All target compounds w ere found to be potent inhibitor of AChE ,with lowIC 50 values ranging from0. 46 !M t o 0. 86 !M. These compounds demonstrated poor ( BuChE) inhibitory activity with IC 50 > 100 !M for butyrylholinesternse ( BuChE ),Jatrorrhizine t riazoles exhibited the good activity of inhibiting acetylcholinesterase ,in the meantime exhibited higher selectivity for AChE over BuChE ,it is suggested that Jatrorrhizine for Alzheimer’s disease (AD), at the same time Jatrorrhizine triazoles showgoo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expand the antibacterial spectrum’Jatrorrhizine triazoles maybe apotential antibacterial agents.Key words : synthesis % jatrorrhizine % j atrorrhizine triazoles % antimicrobial activity % acetylcholinesterase ( AChE) inhibitor黄连是中国的传统中药,广泛分布在中国南方。
碱型生物碱,是黄连的的重要化学成分之一[1]。
药 药根碱(Fig . 1)是黄连一种重要的异喹啉类原小檗根碱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如降糖[2]、抗菌[3]、抗氧3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贵阳550018JIANGXiao -fei1,2* ,ZHANGWei3,XIONGNan -qian1School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Guizhoo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550018,P. R. China%项目(,131120);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3001433)* 通信作者 Tel:86-851-5816647 E-mail:jxfl104@163. c m收稿日期:2017-11-07 接受日期:2018-01-1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3081);重庆市教委基金资助化[4]等生理活性。
对小檗碱(Fig . 2)药理活性及其 衍生物构效关系的研究很多,Iw a s 等[5]合成了一 系列小檗碱衍生物,研究其结构与抗菌活性的关系, 杨勇[6]对C -烷基小檗碱同系物进行了抗菌、调脂536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V;30的构效关系研究,丁阳平在C-8烷基小檗碱基础上3 素表 的抗 活性[7],药根碱与 碱 碱型生物碱,有的药根碱的结构 和生理活性研究 ,根碱和药根碱 的生理活性和碱 的结构 和构 研究,合成;含三唑环的药根碱衍生物,进行了抗菌和对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研究。
Fig. 1图1药根碱化学结构The chenical structures of jatrorrhizineFig. 2图2小檗碱化学结构The chenical structures 〇0 berberine1仪器和试剂主要实验仪器:旋转蒸发仪型号为EyelaN-1001,Eyela Aspirator A-35 型循环水真空栗,Tokyo rikakai Co.Ltd 生产。
质谱用 VGAutospec-300 型质 谱仪测定;核磁共振谱用BrukerAM'00核磁共振光 定,TM S为内标。
SHZ-D(")循环水式真空 泵,YP6000N电子天平,R2002旋转蒸发仪,Bio-Rad 酶标仪,TOMY S S325高压灭菌锅供试菌株:大肠杆菌(c&)*痢疾杆 菌'5e/1#4e)*枯草芽抱杆菌(Fac4/8 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E50C C0C8Gc/);白色念珠菌,():培养基:牛 肉浸膏蛋白胨培养基,阳性对照:红霉素(Erythromycin)% 氟康唑 (Fluconazole)。
T ri-H C l缓冲液:pH 8.0,0.05 mol/L;底物对-碘代硫代乙酰胆碱(1.0mg/m L用缓冲液配置);显 色剂: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1.5 mg/mL,用 缓冲液配置);对-碘代硫代丁酰胆碱(1.0 m/mL,用缓冲液配置),乙酰胆碱酯酶,丁酰胆碱酯酶:Sigma公司。
2方法与结果c1药根碱三唑的设计2.1.1期的 药根碱具有抗菌作用和小碱具有抑制乙酰胆酯酶(AChE)的活性,黎兴 术[8]了含三唑的 碱衍生物并研究了对乙酰胆碱和丁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
三唑类 化合物具有 的抗菌作用,因此在药根碱 入三唑类药效团,会使合成的药根碱三唑提高药根碱抗菌和抑制乙酰胆碱的酯酶活性的双重功能。
2.1.2氟康唑 临床 使用的抗真菌药物,而对细菌的抗菌作用表现不明显,而药根碱对阴性 和阳性囷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保持现有的氟康唑 有的结构,使 的一个1,2,4三唑用药根碱取代,旨扩目标化合物的抗菌谱,了檗碱三唑的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对乙酰胆 碱酯酶的抑制活 IC&。
0.44 !M。
在药根碱3 三唑,希望能筛 的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 的化合物。
图3药根碱三唑的设计策略示意图Fig. 3 Design strategy for target compounds2.2药根碱三唑的合成试剂和反应条件:(a)CH3CN,diethanolamine,50 0C,10 〜12 h;(b)CHCl3,PBr3,refluxed,2 h;(c) 1,2,4-triazole,K2CO3,CH3CN,rt to 50 0C,12 h;(d) DMF,110 C,20 h;(e)A g C l,CH3OH,40 C,0.5 h。
目标产物的 通过 、二乙 、三溴化磷、三唑 通过四步反4,再和药根碱反 5,最后进行阴离子交换得目标化合物D。
2.3目标化合物6a制备的一般流程2.3.1 中间体3a的制备3a的制备参 [9]介绍的方法制备,在 100mL;二乙 (6.31 g,0.06 mol)和化合物2-氯苄氯(0.05 mol)在50 mL乙腈中在V;30蒋小飞"新的药根碱三唑的合成与抗菌以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评价537Fig. 4 The sy nthetic routes of novel jatrorrhizine triazole s h y drochloride注:1'a:R l =C1,R2 =H;b:R l =C1 R2 = Cl;c:Rl =H R2 = H;d:R l =F R2 = H=o te:l-6a:R l =C l,R2 = H;b:Rl =C1 R2 = C l;c:R l =H R2 = H;d:R l =F R2 = H50 °C反应6h,薄层检测(石油醚:二氯乙烷(20:l)反物反后,减压 ,物用 ,用和碳酸,随后用饱和水洗,无水硫酸 ,过滤,滤液产品,:二乙烷20:,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