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七下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古文阅读训练一、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1—4题。
【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赵襄王学御》赵襄王①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③马而三后。
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注释】:①赵襄王:赵襄子。
御:驾车。
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
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③易:更换。
④调:协调。
⑤诱:引导。
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4分)(1)但当涉猎()(2)即更刮目相待()(3)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4)术未尽也()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此君之所以后也。
)3.甲文中的吕蒙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的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均用文中原句回答)(4分)4.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谈两点即可)(4分)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1—5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乙]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一、阅读《三峡》,回答问题。
(15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虽乘奔.御风(2)属引.凄异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文章第一段描写群峰遮天蔽日,只有正午、半夜才能看见日月光辉。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4.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峡夏、秋两个季节“水”的特点。
(4分)5.春冬之时,三峡趣味良多。
请从文章第三段中找出一处描写“趣景”的句子,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
(3分)二、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问题。
(13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四时..俱备(2)夕日欲颓.(3)沉鳞..竞跃(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幅画面?请找出来并赏析。
(3分)(1)我喜欢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我的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9.请调动你积累的知识,写出连续的两句借自然之景抒发内心情怀的诗句。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卷(满分:116分考试时间:45分钟)一、岳阳楼记(46分)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3分)(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若夫淫雨霏霏(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4分)(1)谪.守巴陵郡谪:(2)增其旧制.制:(3)予观夫巴陵胜.状胜:(4)横无际涯..际涯:(5)朝晖.夕阴晖:(6)南极.潇湘极:(7)迁.客骚人迁:(8)连月不开.开:(9)日星隐曜.曜:(10)樯倾.楫摧.倾:摧:(11)薄暮冥冥..怀乡去:国:..冥冥:(12)去国(13)至若春和景.明景:(14)沙鸥翔集.集:(15)锦鳞.游泳鳞:(16)岸芷汀.兰汀:(17)长烟一.空一:(18)宠.辱偕.忘宠:偕:(19)把.酒临风把:(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21)或.异二者之为或: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4分)(1)百废具兴“”同“”,(2)属予作文以记之“”同“”,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5分)(1)微.斯人古义:今义:(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今义:(3)越.明年古义:今义:(4)增其旧制.古义:今义:(5)是进亦忧,退.亦忧古义:今义: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微斯人,吾谁与归?二、醉翁亭记(45分)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4分)(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4)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4分)(1)蔚然..而深秀者蔚然:(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3)日出而林霏.开霏:(4)云归而岩穴暝.暝:(5)野芳.发而幽香芳:(6)伛偻..提携伛偻:(7)泉香而酒洌.洌:(8)山肴野蔌.蔌:(9)杂然而前陈.者陈:(10)宴酣.之乐酣:(11)弈.者胜弈:(12)觥.筹交错觥:(13)峰回.路转回:(1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3.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1黔之驴柳宗元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③,以为且噬④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⑦大?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①黔(qián):地名。
②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③遁(dùn):逃走。
④噬(shì):咬。
⑤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⑥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⑦跳踉(liàng):跳跃。
⑧?(hǎn):虎怒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异:__________________(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去: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子中加粗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B.驴不胜怒,蹄之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蔽林间窥之3.翻译下列句子。
技止此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异,特殊、特别。
只要是特殊的近义词即可。
(2)去,离开。
2.C3.本领不过这样罢了。
意思接近即可。
4.成语: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
启示:示例①: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示例②:没有真才实学,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2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阅读《三峡》,完成22-25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2.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3.对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像风那样飞奔,也没有那么快。
B.虽然骑着如飞的快马,也没有那么快。
C.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那么快。
D.即使骑着风奔跑,也没有那么快。
24.文章第四段给读者的感受是A.莫名的惊恐与无尽的哀愁,具有凄婉美。
B.淡淡的烦恼与朦胧的伤感,具有幽怨美。
C.豪放而又洒脱,具有粗犷美。
D.细腻而又柔软,具有平和美。
25.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文章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人自然想到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作者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了三峡的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一)阅读《口技》选段,回答8—10题(8分)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八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八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甲】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乙】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___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___,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___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自非亭午夜分(从午夜到天亮的时间)(2)虽乘奔御风(即使乘着风驰骋)3)良多趣味(很多有趣的景致)(4)属引凄异(令人感到凄凉悲哀)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B.其间千二百里悬泉瀑布,飞漱其间)C.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D.哀转久绝蝉则千转不穷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每至晴初霜旦,___,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每当天气晴朗,霜刚降临的时候,林木寒冷,山涧幽静,常常可以听到高傲的___长声啸叫,令人感到凄凉悲哀。
4.《早发白帝城》由《三峡》化出,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早发白帝城》中的猿声是为了衬托人类离别的悲伤,而《三峡》中的猿声则是为了描绘大自然的神秘和壮美。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与___书(节选)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___作响,好鸟相鸣,___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湖心亭看雪___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争挐①一小舟,拥毳②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题一、《咏雪》对比阅读一、文言文阅读。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公①与人围棋②,俄而谢玄③淮上④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⑤。
客⑥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注释】①谢公:谢安,世称谢太傅。
②围棋:下围棋。
③谢玄:东晋名将。
谢奕之子,谢安之侄。
④淮上:淮水上,这里指淝水战场上。
⑤向局:面向棋局。
⑥客:客人,这里指与谢公一同下围棋的人。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欣然曰”和“默然无言”中的“然”意思一致。
B.“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因”解释为“趁、乘”的意思。
C.“意色举止”的“色”解释为“颜色”的意思。
D.“徐向局”的“徐”解释为“慢慢地”的意思。
2.翻译句子(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3.(甲)文中“欣然”“大笑乐”这些词表现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4.(甲)(乙)两文都与谢太傅有关,但塑造人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主要突出谢道韫怎样的性格特点?(乙)文突出谢安怎样的性格特点?(甲)(乙)二、文言文阅读《谢工泛海》谢太傅①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
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②使还。
太傅神情③方王④,吟啸⑤不言。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⑥,犹去不止。
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
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⑦而回。
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注)①谢太傅:谢安。
②唱:提议。
③神情:精神兴致。
④王:通“旺”。
⑤吟啸:同“啸咏”。
啸是吹口哨,咏是歌咏,即吹出曲调。
啸咏是当时文士一种习俗,更是放荡不羁、傲世的人表现其名士风流的一种姿态。
文言文阅读测试卷(课内阅读)
文言文阅读测试卷(一)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练习。
(24分)【甲】岳阳楼记(节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不以.物喜以.刀劈狼首(《狼》)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得之则.生(《鱼我所欲也》)C.发于声,而.后喻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D.舜发于.畎亩之中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3分)A.而或长烟一.空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B.把酒临.风临.表涕零(《出师表》)C.衡于虑,而后作.盗窃乱贼而不作.(《大道之行也》)D.征于色.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小学文言文古文阅读训练30篇(含答案)
小学文言文古文阅读训练30篇(含答案)1.自相矛盾在楚国,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牌坚不可摧,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穿透它。
同时,他也夸耀自己的矛锋利无比,可以穿透任何东西。
但当有人问他用自己的矛刺自己的盾会发生什么时,他无法回答。
因此,一个不可穿透的盾牌和一个可以穿透任何东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2.义犬救主XXX喜欢打猎,他养了一只狗,叫做“的尾”,每次都会跟随在他身边。
有一次,XXX到了江边,被一条大蛇围住了。
狗咬死了蛇,但XXX已经晕倒在地,毫不知情。
狗在路上哀嚎,徘徊不定,家人觉得奇怪,跟着狗走了过去。
XXX已经窒息,被家人送回家,两天后才苏醒过来。
在XXX还没有XXX的时候,狗始终没有吃东西。
从此,XXX对狗格外珍惜,就像对待亲戚一样。
2.家人觉得奇怪,于是跟着狗一起走。
3.狗对主人的义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危急时刻保护主人,二是在主人生病时不离不弃,表现出忠诚和爱心。
XXX而学,夜以继日,是为求学的最高境界。
这句话出自《左传》,形容古代学子为了求学而在夜晚点燃灯烛,不眠不休地研究。
这种精神也被称为“夜以继日”。
现在,这种精神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
只有不断研究、不断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1.这句话的出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左传》。
2.不断研究、不断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3.在各个领域中,只有不断研究、不断进步,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高的职业地位。
1.(1)度:测量尺寸的工具。
(2)操之:带着测量好的尺码。
(3)尺码:测量脚的尺寸。
(4)宁信度,无自信也:宁可相信测量好的尺码,不相信自己的判断。
2.“宁信度,无自信也。
”的意思是“宁可相信测量好的尺码,不相信自己的判断。
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022·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策.之不以其道(3)执策而临.之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022·天津)阅读《三峡》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郦道元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沿溯.阻绝溯:逆流而上B.则素湍.绿潭湍:急流C.良.多趣味良:甚,很D.林寒涧肃.肃:严肃,严厉4.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B.至于夏水襄陵C.清荣峻茂D.空谷传响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总体描写三峡概貌,写出了三峡的雄伟气象,为下文具体景物的描绘提供了大背景。
B.第②段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比,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C.文章结尾写渔人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进一步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凉冷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课时作业(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一、阅读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吴均),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从流飘荡()(2)急湍甚箭()(3)猛浪若奔()(4)横柯上蔽()2、用现代汉语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4、把下列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二、比较阅读(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以:②期:③劳:④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题专项练习题及部分答案
PS :
未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3.先则恐逮于臣( 二.翻译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 )
2.术未尽也(
)
4.夫诱道争远(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________.
原文 3.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 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原文 1.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 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 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导读: 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 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 注释: 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 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精练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阅读文言文《出师表》完成下面小题。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夙夜忧叹(早晚)B.深入不毛(不长草的地方)C.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__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下面小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作:____________ (2)发: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阅读语段,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____________ ;目的是:____________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锅巴救命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陈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焦饭,归以遗母。
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
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
【注释】①铛:铁锅。
②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
③伫录:贮藏。
④遗:赠送。
⑤未展:来不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寒雪日内集()(2)未若柳絮因风起()...(3)恒装一囊()(4)逃走山泽()..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3.【答】文末“即公兄无子,左将军王凝之之妻也。
”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④⑤①②③4.读了乙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写出你感悟最深的一点。
2.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魏文侯与虞人期猎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注释】①虞(yǘ)人:侍卫。
②焉之:到哪里。
1.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b.走了以后,连(只)走,走了(所以,就)..c.方圆的参赛作品不顾(照顾)太阳、喝酒和下雨(这)..D.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2.翻译下面句子。
课内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试题(含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试题(含答案)课内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复习范围:九年级上册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欧阳修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哔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各项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亭翼然"的“翼”在这里名词用作状语,解释为“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和“斗折蛇行”中的“斗、蛇"用法相同。
B.查阅词典,“秀”有①谷物叶穗开花;②繁茂;③美好;④高出等义项。
结合语境,可知“佳木秀而繁阴"中的“秀”是“繁茂"之意。
部编版九上课内文言文阅读理解(含答案)
九上古文阅读理解〔含答案〕 一、岳阳楼记1 .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百废具兴.〔兴办〕 C.春和景,明〔日光〕2 .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增其旧制.〔制度〕 C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3 .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百废具兴〔都,全〕 C.连月不开.〔开放〕4 .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此那么岳阳楼之大理.也〔雄伟壮观的景象〕 C.日星隐曜.〔光辉〕5 .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横无际涯.〔天涯〕 C.波澜不惊,〔惊动〕6 .以下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不以物喜〞中的“以〞 A ,以其境过清B .策之不以其道 C .7 .以下句子中加点的“于〞与“多会于此〞中的“于〞 A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8 .以下句子中加点“之〞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前人之述备矣B.属予作文以记之.C,或异二者之.为 D.先天下之.忧而忧 9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章第一段记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和作者作记缘由.B.文章第二、三、四段着重描写洞庭湖景色的阴晴变化,以引出迁客骚人或忧或喜的心情.C.第五段作者从侧面阐述观点,表达了自己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D.文章骈散结合,长短相间,错落有志,读来琅琅上口,富于音乐美. 10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章开头就切入正题,“谪守〞二字,为全篇议论奠定了基调.B.第五段是全篇重心,以“嗟夫〞开启,转为描写和抒情,点明全篇主旨.C.本文虽名为“记〞,却不拘泥于唐代亭台楼阁记以记叙为主,抒情、议论为辅的体式, 而是吸收了骈文赋体对偶的句式特点,强化了议论、抒情色彩.D.本文的另一目的是含蓄地劝慰滕子京,要他心怀天下,先优后乐. 1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古文语句的大意.〔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2〕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文: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4〕商旅不行,橘倾楫摧.〔〕B.前人之述备.矣〔准备〕D .微斯人,吾谁与归.〔归附〕〔〕 B.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景,好景色〕 D .微斯人,吾谁与归?〔无,没有〕〔〕B.朝晖夕阴〔日光〕 D.浊浪挑空〔冲向天空〕〔〕B.前人之述备.矣〔全面,详尽〕 D.沙鸥翔集..〔鸟儿聚集〕〔〕B.南极潇湘〔尽,直到尽头〕 D.宠辱偕忘〔一起〕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属于作文以.记之D.以塞忠谏之路 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B.战于长勺D.不求闻达于诸侯译文:〔5〕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8〕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1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情怀 ?13 .选文中的“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什么不同?14 .朗读课文第3、4段,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着迁客骚人怎样的心境?15 .这篇课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16 . “微斯人,吾谁与归? 〞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即本文的写作目的〕二、醉翁亭记6 .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于〞含义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行者休于 树B.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 两峰之间者C.负者歌于.途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7 .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而〞字与“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 .佳木秀而繁阴C.先天下之忧而.忧D.由是那么生而.不用也8 .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之〞含义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1 .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名之者谁〔命名〕 C.野芳发而幽香〔香气〕2 .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盛行的样子〕 C.杂然市前陈者〔交错的样子〕3 .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林壑尤美〔山谷〕 C.佳木秀•而繁阴〔秀丽〕4 .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B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8 .云归而岩穴暝 〔昏暗〕 D.树林阴翳〔遮蔽〕〔〕9 .少饮辄醉〔就〕D.低偻提携〔牵扶,这里借指小孩〕〔〕10 宴酣之乐〔酣畅〕 D.太守谓谁〔是,为〕9 .对以下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和太守之乐,其实质都是与民同乐.B.作者在本文借寄情山水来表达对遭到贬谪的不满,抒发消极的情绪.C.文章第三段写滁人游、众宾欢、太守宴、太守醉四个画面.D.全文围绕“醉〞和“乐〞展开,写“乐〞正是为了写“醉〞. 10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章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的缘由.B.文章第二段写山中朝暮、四时之景的不同.C.文章第三、四段先从侧面后从正面写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景.D.文章外表上句句记山水,实际上句句记亭,句句记太守. 11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文先写醉翁亭四周的环境明白地道出文章的主旨.B.文章继写山间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游山之乐无穷.C.再写百姓游玩、众宾宴饮、太守醉倒的场面,说明太守只在乎山水之乐.D.本文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 1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古文语句的大意.(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4)假设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译文:(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6)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文:(7)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译文:13 .说一说第1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 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样描写的效果.14 .本文多处提到 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 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志趣?15 .第234段开头的 假设夫“至于“已而〞等词语有什么作用? 这三段是根据怎样的顺序来写的?A .名之者谁 C.山间之四时也B.在乎山水之间也 D.而不知人之乐三、湖心亭看雪1 .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B. 是日,更定矣〔更加〕C.余孥一小舟〔携;带〕D.拥食衣炉火〔细皮毛衣〕 2 .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B.雾淞河蝇〔寒气弥漫的样子〕 D.是金陵人,客,此〔客居〕 〔〕B.是日,更定矣〔判断动词〕D.问火姓氏,是金陵人〔他们的〕 〔〕为下文写西湖雪景及友人“痴〞作铺垫B.第二段用白描手法描绘出西湖雪景的神采,并从正面衬托了西湖雪景的神韵C.第三段亭中游人煮酒赏雪,邀“余〞同饮的情景D.第四段借舟子之口,含蓄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5 .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一个“痴〞字,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B.借所写的雪景,寄托了天地人生两茫茫的深沉感慨C.字里行间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情怀 |D.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思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6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以下句子的大意.J 一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译文:〔2〕雾淞沆碰,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文:〔3〕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文:〔4〕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文:〔5〕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7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分析他们的深层内涵和表达效果.8 .结合全文分析“痴〞字的含9 .“雾淞沆硕……两三粒而已〞这几句用了什么写作技巧?有什么作用?10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 ?式结合语境,分析他们的深层内涵和表达 效果.A.是日更足矣〔止,停〕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色〕 3.以下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湖中弱得更有此人〔怎么〕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连词〕 4.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参考答案岳阳楼记1 .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百废具兴.〔兴办〕 C.春和景,明〔日光〕2 .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增其旧制.〔制度〕 C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3 .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百废只兴〔都,全〕 C.连月不开.〔开放〕4 .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此那么岳阳楼之大磔也〔雄伟壮观的景象〕 C.日星隐曜.〔光辉〕5 .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横无际涯.〔天涯〕 C.波澜不惊.〔惊动〕6 .以下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不以物喜〞中的“以“A ,以其境过清B .策之不以其道C .7 .以下句子中加点的“于〞与“多会于此〞中的“于' A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8 .以下句子中加点“之〞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B 〕A.前人之述备矣B.属予作文以记之.C,或异二者之.为D.先天下之.忧而忧 9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C 〕A.文章第一段记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和作者作记缘由.B.文章第二、三、四段着重描写洞庭湖景色的阴晴变化,以引出迁客骚人或忧或喜的心情.C.第五段作者从侧面阐述观点,表达了自己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D.文章骈散结合,长短相间,错落有志,读来琅琅上口,富于音乐美. 10. 10.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B 〕A.文章开头就切入正题,“谪守〞二字,为全篇议论奠定了基调.B.第五段是全篇重心,以“嗟夫〞开启,转为描写和抒情,点明全篇主旨.C.本文虽名为“记〞,却不拘泥于唐代亭台楼阁记以记叙为主,抒情、议论为辅的体式, 而是吸收了骈文赋体对偶的句式特点,强化了议论、抒情色彩.D.本文的另一目的是含蓄地劝慰滕子京,要他心怀天下,先优后乐. 1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古文语句的大意.〔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译文: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2〕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文: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B 〕B.前人之述备.矣〔准备〕 D .微斯人,吾谁与归.〔归附〕〔A 〕B.予观夫巴陵胜状,〔胜景,好景色〕 D .微斯人,吾谁与归?〔无,没有〕〔C 〕B.朝晖夕阴〔日光〕 D.浊浪排空〔冲向天空〕 〔D 〕B.前人之述备.矣〔全面,详尽〕 D.沙鸥翔集,〔鸟儿聚集〕〔C 〕B.南极潇湘〔尽,直到尽头〕 D.宠辱偕忘〔一起〕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 〕 属于作文以.记之D.以塞忠谏之路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C 〕 B.战于长勺D.不求闻达于诸侯〔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文:他们欣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够没有差异吗?〔4〕商旅不行,橘倾楫摧.译文:经商的旅客不能行走,桅杆倾倒,船桨折断.〔5〕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译文: 浮动〔在水面上〕的光如跳跃的碎金,平静的月影像沉入水底的白璧.〔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不因外物之忧、个人之得而喜,也不因外物之劣、个人之失而悲.〔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译文: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8〕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如果〕没有这种人,我追随投奔谁呢?1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情怀?答:这是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是对儒家传统的“与民同乐〞观念的开展,更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13 .选文中的“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什么不同?答:迁客骚人:阴风苦雨就悲,风和日丽就喜,即“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悲喜.表现博大的胸襟.无论在朝还是在野,忧君忧民之心不改,有“先忧后乐〞的远大抱负.14 .朗读课文第3、4段,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其中蕴含着迁客骚人怎样的心境?答:这两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第3段描绘了一幅“洞庭风雨图〞,第4段描绘了一幅“洞庭春晴图〞.迁客骚人的心境,照应着景物,与之共悲欢.第3段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4段,表现出迁客骚人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不惊的乐观情怀.15 . “微斯人,吾谁与归?〞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即本文的写作目的〕答:1.表现作者以“古仁人〞自比旷达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远大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含蓄委婉的勉励滕子京希望他有古仁人之心,不要为一时受辱而心灰意冷,应存高远,胸怀天下.16 .这篇课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答:从全文看,本文写景、抒情、议论是融为一体的.如第2段概写洞庭景物后,以然那么〞一转, 接以提问式的议论;第3段写洞庭风雨、第4段写洞庭春晴,后面都接以抒情;第5段那么以嗟夫〞开头,表现出强烈的抒情色彩,然后又接以整段的议论,议论中含有抒情的色彩.文章最后又归于单纯而强烈的抒情一一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样,写景、议论与抒情相互映衬,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醉翁亭记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C 〕A.名之者谁〔命名〕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C.野芳发而幽香〔香气〕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6 .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于〞含义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行者休于.树B.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C.负者歌于.途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7 .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而〞字与“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中的“而〞意思相 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 .佳木秀而繁阴 C.先天下之忧而.忧D.由是那么生而.不用也8 .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之〞含义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 .名之者谁B.在乎山水之间也 C.山间之四时也D.而不知人之乐9 .对以下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和太守之乐,其实质都是与民同乐.B.作者在本文借寄情山水来表达对遭到贬谪的不满,抒发消极的情绪.C.文章第三段写滁人游、众宾欢、太守宴、太守醉四个画面.D.全文围绕“醉〞和“乐〞展开,写“乐〞正是为了写“醉〞. 10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章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的缘由.B.文章第二段写山中朝暮、四时之景的不同.C.文章第三、四段先从侧面后从正面写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景.D.文章外表上句句记山水,实际上句句记亭,句句记太守. 11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C 〕A.本文先写醉翁亭四周的环境明白地道出文章的主旨.B.文章继写山间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游山之乐无穷.C.再写百姓游玩、众宾宴饮、太守醉倒的场面,说明太守只在乎山水之乐.D.本文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 1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古文语句的大意.(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译文: 山势回环,山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上边的, 是醉翁亭啊.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译文: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啊. 〔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文: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2 .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盛行的样子〕 C.杂然而前陈者〔交错的样子〕3 .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林壑尤美〔山谷〕C.佳木秀•而繁阴〔秀丽〕4 .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泉香而酒洌.〔水〔酒〕清〕〔A 〕D.树林阴翳〔遮蔽〕〔C 〕B.少饮辄醉〔就〕D .低偻提携〔牵扶,这里借指小孩〕〔B 〕B.云归而岩穴暝 〔昏暗〕 B.宴酣之乐〔酣畅〕 D.太守谓谁〔是,为〕B 〕C.颓然乎其间者〔精神不振的样子〕〔4〕假设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译文: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就昏暗了. 〔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文: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6〕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译文:树林茂密荫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7〕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译文: 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快乐的,是太守啊. 13 .说一说第1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 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样描写的效果.答:文章第1段,以 环滁皆山也〞总起,仿佛是一个航拍的全景镜头. 然后再逐层拉近,渐次推出 西 南诸峰〞、琅哪山、山行之路、酿泉之水 ,最后定格在 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第效果: :这样如层层剥笋,最后亮出主景,既准确交代了醉皆 ?亭的地理位置 ,又给人以移步换景、 身临其境、 耳目一新的感觉.14 .课文第2、3、4段开头的 假设夫“至于“已而〞等词语有什么作用? 这三段是根据怎样的顺序 来写的?答:课文第2、3、4段开头,分别用了 “假设夫〞 “至于〞 “已而〞等表示转接的词语,起到了标 记语意转变的作用.第 2段写山中朝暮、四时景物变化之美 ,第3段写滁人游、太守宴,第4段 写游归,主要探讨了几种乐的境界 ,点明太守是谁,收束全文.这三段是根据写景 --写人--写 “乐〞的顺序写的,脉络清楚,层次清楚.15 .本文多处提到 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 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志趣? 答:本文共出现了 10个“乐〞字,其中有7个集中在最后一段.归结起来,这些“乐〞有:1.山水之乐;2.宴饮之乐:3.禽鸟之乐;4.滁人之乐;5.太守之乐、.志趣: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 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以及捉笔成文的自负.湖心亭看雪1.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B.是日,更定矣〔更加〕C.余孥一小舟〔携,带〕D.拥食衣炉火〔细皮毛衣〕3.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第一段交代游西湖的时间和环境,为下文写西湖雪景及友人“痴〞作铺垫B.第二段用白描手法描绘出西湖雪景的神采,并从正面衬托了西湖雪景的神韵C.第三段亭中游人煮酒赏雪,邀“余〞同饮的情景D.第四段借舟子之口,含蓄表达了文章的主旨7 .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C)A.是日更定.矣〔止,停〕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色〕 4.以下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怎么〕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连词〕6.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 B.雾淞旗硕〔寒气弥漫的样子〕 D.是金陵人,客,此〔客居〕〔B. 是日,更定矣〔判断动词〕 D.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他们的〕(B )A. 一个“痴〞字,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8 .借所写的雪景,寄托了天地人生两茫茫的深沉感慨C.字里行间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情怀D.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思念故国的淡淡愁绪9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以下句子的大意.(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译文: 连续下了三天大雪,西湖中人、鸟、声音都没有了.(6)雾淞沆碰,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译文:寒气弥漫,白茫茫的一片,(只见)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全是白色.(7)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译文: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芥叶的小船,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两三个人罢了 .(8)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他们)看到我十分快乐,说:"湖中怎么可能还有这种人!〞(9)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译文:船夫不停地小声念叨:“别说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10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他们的深层内涵和表达效果. 答: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后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互映村.此语从金陵人口中呼出,实那么也是作者的心语.联系前文,作者以为他自己是“独往湖心亭看雪〞金陵人也一定自负地认为他们来湖心亭看雪是唯一的.不会有第二拨人.但双方的“独〞,都被对方的到来消解了,所以有惊讶之语;联系后文,舟子的喃喃之语,以第三者的身份整合了作者与客人谁更“独〞、谁更“痴〞的问题,实那么是“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以另一种形式的回响.“金陵人〞更潜藏着故国之思.这种错落互见的表现手法,以此含彼,以单方代双方,既简洁又明快,又含蓄深婉.11 .结合全文分析“痴〞字的含义答:作者的“痴〞表现在:① 痴行,“独往湖心亭看〞强饮三大白〞,表现出特立独行、率性任真的一面.②痴景,欣赏大雪无痕的世界,映射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③ 痴,情,崇祯五年十二月〞金陵人〞的记述,透露出无限的怅惘、哀愁和对故国的无限思念.12 .“雾淞沆硕……两三粒而已〞这几句用了什么写作技巧?有什么作用?答:用白描的手法,妙用量词“痕〞“点〞“芥〞“粒〞,把长堤、湖心亭、船和舟中人,按照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次序勾勒出来,如一幅水墨画,有很强的视觉效果.把雪笼西湖、水天之间白茫茫的景色衬托得淋漓尽致.。
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一、《桃花源记》语段检测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桃花源记》作者,(朝代)著名诗人。
2.给画线处填上合适的原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A.阡陌交通B.无论魏普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落英缤纷4.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项()A、悉如外人咸来问讯B、屋舍俨然便舍船,从口入C、武陵人捕魚为业一一为具言所闻D、问今是何世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5、选出加线字的意义有错的一项()A.便要还家(要:邀请) B、鸡犬相闻(闻:听见)C.土地平旷(旷:空阔,宽阔)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属于)6、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有些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四个7、翻译句子(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4)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译文:8、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A比喻B夸张C借代D对比9.第2段中,作者是从、和等三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表现了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的社会环境、的生活状况和的精神状况,这段描写表现了作者和。
考点十一 文言文阅读之课内阅读(好题冲关)-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
考点十一文言文阅读之课内阅读(2023·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选自《醉翁亭记》有删改)1.下列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名.之者谁有仙则名.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临.表涕零C.太守归.而宾客从男有分,女有归.D.太守之乐.其乐也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6 必修上课内文言文阅读专练)(解析版 )
第三篇古代诗文阅读学业水平考试必修上+必修下课内文言文阅读(一)专项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劝学》)1.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答案】B【解析】A、C、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意思分别为每天、向上、用箕畚。
B项为名词作动词,游泳。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为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
B.“骐骥”是千里马的别称,千里马的别称还有“赤兔”“的卢”C.“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而后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D.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答案】B【解析】B.“的卢”指的是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并不是千里马的别称。
故选:B。
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是“劝勉”的意思。
课文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③蒙乃始就学()
④及鲁肃过寻阳()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吕蒙就学”的事例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吕蒙在“孙权劝学”以前是一个没有什么学识的人。
B.文中未直接写吕蒙进步之快,而是借鲁肃之口说出,这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方法。
C.孙权要吕蒙“涉猎”,是为了让他增长见识,以便能更好地去管理军中事务。
D.吕蒙一听鲁肃的夸奖,就得意洋洋地自夸起来,可见吕蒙是个有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的人。
(二)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负势竞上()②好鸟相鸣()
③望峰息心()④横柯上蔽()
2.翻译句子。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描绘奇山,紧扣_________的特征,描绘异水,抓住了________的特点。
4.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
郦道元《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
”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公输盘服。
――《公输》1.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
(每句只标一处)
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②宋无罪而攻之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起于齐()
②愿借子杀之()
③吾义固不杀人()
④不可谓知类()
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子何命焉为?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墨子“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墨子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
5.“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墨子真的要请公输盘替他做这件事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参考答案:
(一)《孙权劝学》1.①推辞②只③从事④到了……的时候2.①我难道是要你钻研经书成为博士吗?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些事太晚了啊!
3.学习上不能找借口推辞,要挤时间学习,只要“就学”,就会在学业上有长进,甚至令人刮目相看。
4.D(二)《与朱元思书》1.①凭借②美丽、美好③平息④树木的枝干2.①(那些山)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发展,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高,伸得远,笔直向上,形成了千百座山峰。
②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3.负势竞上,山势轩邈;清澈、湍急
4.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公输》1.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②宋无罪/而攻之2.①出发②希望③本来④明白事理3.①先生有什么见教呢?②宋国并没有罪,却要去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爱。
4.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5.不是。
这是墨子劝公输盘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