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音乐心理学百年历史与发展前景鸟瞰

合集下载

音乐学的发展历程

音乐学的发展历程

音乐学的发展历程音乐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希腊时期,音乐学开始形成,被认为是一门与哲学和数学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音乐与数学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音乐是一种有序的声音组合,可以通过数学原理来解释和理解。

这一理论对后来音乐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世纪,音乐学开始与宗教联系在一起。

教堂音乐成为当时音乐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音乐学家通过研究教会音乐的演唱和谱写,逐渐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

此时的音乐学主要关注音乐的宗教意义和宗教仪式中的运用。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学开始与人文主义相结合。

人们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热衷,使得音乐学家开始研究古代音乐的理论和实践。

音乐学家将古代的音乐理论与当时的音乐实践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新的音乐风格,被称为文艺复兴音乐。

18世纪,音乐学开始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音乐理论家开始研究音乐的物理特性和声学原理,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解释音乐现象。

这一时期的音乐学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如和声学和音乐分析等,为后来的音乐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音乐学开始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音乐学家开始研究音乐教学的方法和理论。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为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同时,音乐学家也开始研究音乐心理学和音乐认知,探索人们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过程。

20世纪,音乐学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期。

音乐学家开始关注音乐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研究音乐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系。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文化音乐学理论,探索音乐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音乐学家也开始研究现代音乐的各种形式和风格,如爵士乐、摇滚乐等。

当代,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音乐学家开始研究电子音乐和计算机音乐,探索音乐与科技的结合。

他们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音频处理技术,创造出了许多新颖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方式。

同时,音乐学家也开始研究跨文化音乐和世界音乐,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表达和交流。

音乐心理学

音乐心理学

输入项目标题
通过听音乐来促进身心健康和康 复的作用
音乐治疗的方法
音乐放松法
听音乐可以减轻紧张和焦虑带来 的压力。
常用音乐治疗技巧
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பைடு நூலகம்助康复
音乐意象疗法
音乐想象疗法:缓解压力、增强 信心。
音乐与身体健康
音乐与身体健康的重要关系
缓解疼痛
降低血压
增强免疫力
• 音乐可以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 等物质,从而减轻疼痛
到兴奋。
情感调节音乐体验
情感状态会影响对音 乐的喜好程度,同时 也可以通过音乐调节
情感状态。
03.音乐能力与创造力
探讨音乐人技能和创造力训练。
音乐技能的发展
音乐技能的三个阶段
通过感性体验进入音乐 的世界
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和 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音乐技能,实 现音乐创造
音乐创造力的形成
音乐创造力的培养
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组成部分
情感表达
音乐如何传达喜悦、悲伤、愤怒等情感
情感共鸣
听众如何在音乐中感受并产生共鸣
音乐与情感
音乐情感的循环反馈
音乐创造出情感
音乐的旋律、节奏、 和声等元素能够引起
情感反应。
情感影响音乐处理
情感状态会影响对音 乐的注意力、记忆、
和理解。
音乐触发情感反应
不同的音乐元素会引 发不同的情感反应, 如快速节奏会让人感
创作探索
通过创作,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想 象力
04.音乐教育心理学
应用音乐心理学提高教学效果。
音乐教育中的心理需求
音乐学生心理
输入项目标题
学生喜欢听具有情感表 达的曲子,能够带来愉 悦的情感体验。

我国当代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反思与展望——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我国当代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反思与展望——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维普资讯
我国当代音乐心理学研究 的 反思与展望
第二届全 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口马

金 世 余
二届全 国音 乐心理 学学术研 讨会于 20 年 1 05 1月
2 5日至 l 1月 2 7日在 广州市召 开。这次会议 由中
方法; 郑茂平< 音乐心理学及其研究的方法学探讨 》 中 提出了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学问题: 刘沛< 音乐心理
在 器乐学 习和教 学心理方面 , 以下几篇论 文则集 中
论 述了 器乐学 习中常见心理 问题的解 决和 良好学 习心
马达< 论音乐学习中的自 我调节学习> 一文介绍了
自我调节学 习的概念 , 并根据 自我调节 学习循环模 式理
理的培养。薛瑾< 儿童钢琴学习心理初探》 王听野< , 论 儿童小提琴教学中心智技能的培养> 张新林< , 小号演
国音 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主办 , 广州星海音乐学院 承办 。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主要来 自全国各音乐、 艺术 院校 ,以及高等 师范院校和综合性 大学音乐 院系 的专
家、 教授与研究生共七十余人。 韩国梨花大学教授、 韩国 音乐认知心理学会会长张善熙女士也应邀出席了本次
大会。
的回顾、 跟踪和评估音乐心理学的西文著述的历史和发
以及良好音乐学习心理的培养展开了讨论。
罗小平 < 音乐心理学与老年心理学交融的新学科——老
年精神音乐学 > 一 文介绍 了老年精神 音乐学形 成的背
景 、 科研究 的对 象、 学 范围、 方法 以及 未来发展 的趋势 :
廖 家骅 《 音乐记忆 的机制与策略 》 一文从音 乐记忆赖以
依存的生理基础、 音乐记忆的主要特征、 音乐记忆的基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音乐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音乐是人类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以音乐心理学为核心的研究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介绍音乐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一、音乐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音乐心理学是研究音乐与心理学之间关系的学科。

研究内容包括音乐的感知、情感、认知、行为和神经生理机制等方面。

音乐心理学常用实验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心理测评和神经影像实验等。

二、音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证明,音乐能够对人的情感、认知、行为和生理机制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心理学领域。

具体来说,音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缓解压力音乐可以降低人的情绪紧张程度,减轻心理压力。

旋律优美的音乐可以让人心情愉悦,消除紧张情绪。

2.改善睡眠质量音乐可以改善睡眠质量,使人在睡眠时更加放松。

柔声细语的音乐可以让人心情舒畅,不易产生过多的精神压力。

3.治疗疾病有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音乐来促进病人的康复。

例如,在康复期的脑损伤患者中,听音乐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在癌症患者中,听音乐也可以增强免疫力,加快治疗进程。

三、音乐心理学的应用前景音乐心理学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在医学、教育和商业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医学领域音乐在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

例如,在心理治疗中,可以通过让患者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来达到缓解情绪的效果。

在手术室中,让患者听抑郁症的音乐可以缓解手术前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2.教育领域音乐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可以用来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例如在幼儿教育中,可以播放一些优美的歌曲,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得到愉悦感和满足感。

3.商业领域音乐在商业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购物中心或者餐厅中播放一些轻松愉悦的音乐,可以让顾客产生良好的消费心态,增加他们的购物愿望和消费欲望。

总之,音乐心理学作为新兴的学科,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音乐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音乐心理学

音乐心理学

音乐心理学音乐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汲取生理学、物理学、遗传学、人类学、美学等有关理论,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人由原始(初生)到高级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目录介绍概述音乐心理学的内容音乐感音乐记忆音乐才能音乐创造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展开介绍概述音乐心理学的内容音乐感音乐记忆音乐才能音乐创造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展开编辑本段介绍音乐心理学psychology of music用心理学的方法及理论研究音乐与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的相互关系,并找出其规律的科学。

它与心理学及音乐学有关,并涉及声学、生理学、美学、社会学等学科,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有许多空白领域尚待进一步探索。

编辑本段概述现代音乐心理学的开始则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的实验心理学流派的努力,他们最初致力于研究音响与音乐心理学感觉之间的关系。

例如德国心理学家H.黑尔姆霍尔茨(1821~1894)通过调查及系统观察法研究了乐音与感觉的问题。

G.T.费希纳(1801~1887)建立了心理物理学方法,进行了大量音响强度与感觉反应的试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16条心理-物理的有关法则。

W.冯特(1832~1920)通过自我观察及内省的方法对视觉、听觉的生理及心理方面进行了研究。

E.马赫(1838~1916)分析了感觉与表象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时间及音乐节奏要素的感知。

C.施通普夫研究了人们感觉的差异性,并探讨了协和与不协和的问题。

这个阶段中所研究的内容以音响心理学为主,音乐心理学只占其中一小部分。

20世纪初,音乐心理学才逐步分离出来,着重研究音乐与心理的关系。

如C.西肖尔提出了如何测验音乐才能的问题,E.库特研究了音乐创造的心理过程与曲式之间的关系等。

随着现代心理学派的出现,也产生了构造派、机能派、格式塔派、精神分析派的各种观点。

50年代以后,信息论、控制论和人工智能学的出现,又为音乐心理学增添新的内容,使它从研究声音的属性、音乐才能、音乐天资等问题进入到音乐的感知、认识过程及其本质的探讨,并更多地利用科学仪器对心理活动作出进一步的分析。

中国音乐学的当下处境与未来愿景

中国音乐学的当下处境与未来愿景

中国音乐学的当下处境与未来愿景1. 引言1.1 中国音乐学的当下处境中国音乐学在传统文化和当代音乐之间的平衡,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和交流,都是当前中国音乐学面临的挑战之一。

技术和创新的不断发展也给中国音乐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机遇。

面对这些挑战和机遇,中国音乐学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在保持传统文化传承的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学科影响力和竞争力。

中国音乐学的当下处境既充满挑战,又蕴含着无限的潜力。

只有积极面对挑战,勇于创新,中国音乐学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得更加稳健和持久。

1.2 中国音乐学的未来愿景中国音乐学的未来愿景是构建一个蓬勃发展、多元开放的学科体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音乐学需要不断创新,适应时代需求,拓展研究领域,提升学科影响力。

未来,中国音乐学应该更加关注现代音乐的创作、表演和传播,积极借鉴国际音乐学界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加强与世界各国音乐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音乐学的未来愿景也应该更加重视跨学科研究,结合音乐学、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推动多方面的学科交叉融合。

中国音乐学应该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音乐学人才,推动音乐教育的创新与改革,提高中国音乐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地位。

中国音乐学的未来愿景还应该重视技术与创新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音乐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

中国音乐学应积极探索技术与音乐的融合之路,推动音乐创作、表演、传播等方面的发展,实现技术与音乐的有机结合,为中国音乐学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中国音乐学的未来愿景是致力于打造一个既传承优秀传统、又积极开拓创新的学科体系,为中国音乐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 正文2.1 当前中国音乐学面临的挑战1. 缺乏创新意识: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中国音乐学的核心,但在现代社会中,需要更多的创新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许多音乐学者和学生对于创新和跨学科的研究缺乏热情,导致中国音乐学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有所削弱。

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关键 词 ]音 乐心理 学 ;实时测量 ;元 分析 ;音 乐知 觉 [中图分 类 号 ]J60—05 [文献 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008—7389(2006)02—0024—04
音 乐心 理学 作 为心 理学 的分 支学 科 ,主要 采 用 的是 实验 心理学 的 方 法 ,以心 理 学理 论 为基 础 ,汲 取 生 理 学 、物 理 学 、遗传 学 、人类 学 、美 学 等 有 关 理 论 ,研 究 和解释 人 由原 始 (初生 )到 高级 的音乐 经 验 和音 乐行 为 。国 外 关 于音 乐 心 理 学 的研 究 已经 非 常广 泛 和深入 ,国内 的音乐 心理 学 研究 正处 在不 断 发展 中 。关 于音 乐 心 理 学 的研 究 方 法 ,国 内的 研 究 者 也存 在着 一定 的争 论 和分歧 ,… 但多 数研 究者 都 认 为音 乐心 理学 应该 采 用实证 的方 法 ,并对 此有 所 研 究 和贡献 。【2一 .
(1里海 音乐学院 心理咨询 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6,2华南理 工大 学 公共 管理学院 ,广 东 广 州 510640)
【摘 要 ]音 乐心理 学主要 采 用 实验心 理 学 的研 究方 法 ,同时汲 取 生理 学 、物 理 学 、美 学等 有 关理 论 ,研 究解释 人 由原 始 到 高级 的 音 乐经验 和 音 乐行 为 的心 理 学分 支。 文章 介 绍 了音 乐心 理 学的开端,以及历史上对音 f t.心理学发展有所贡献的一些学者 ;论述了音ft.心理 学的几种主要研 究方法 ,从 冯特 的 实验 内省 法 ,到现代 的 实时测量 和 元 分析 等技 术 ,阐述 了音 乐心 理 学 两 个热 点 研 究领域 :音 乐知 觉和认 知神 经 音 乐心理 学。

浅谈音乐心理学(音乐治疗)发展历程及影响

浅谈音乐心理学(音乐治疗)发展历程及影响

龙源期刊网 浅谈音乐心理学(音乐治疗)发展历程及影响作者:王灏宇宁欢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33期摘要:本文是拟站在各个不同的历史角度分析音乐在人们生活中带来的影响和作用,在历史潮流中,音乐在心理学方面的发展历程以及变化的过程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对待音乐本身以及音乐心理学甚至于现在的音乐治疗态度的一个变化过程,音乐将来的发展趋势,音乐治疗的实效作用,在历史中音乐,音乐心理学,音乐治疗等有什么贡献或者不好的地方。

在此我在这里将做出自己对于音乐心理学,特别是音乐治疗这一方面的一定的理解。

如有不对的地方,望指正。

关键词:影响;音乐治疗;音乐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的作用;发展趋势一、音乐的起源关于音乐的起源,其实在从古至今各个历史学家,音乐家都在孜孜不倦的去探索和研究音乐的起源。

但是大多数都停在假说之中。

其中较为重要的观点有一下几种:①巫术说②模仿说③劳动起源说④异性求爱说⑤游戏说⑥情感表达说⑦“太一”说。

⑧潜意思(无意识)说⑨信号说等等。

关于音乐的起源说法不一,且大多没有得到证实,连假说都远远不止以上九种,还有很多种说法。

而我们对于音乐的起源这一方面的疑惑是肯定要探索他和求证他的,尽管这过程一定是艰辛而又漫长的,但是我们也是要直面困难,坚持下去,求得真理。

二、音乐心理学的历史我们从字面上来解说音乐心理学的话就不难看出音乐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音乐与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的相互关系,并找出其规律的科学。

它是以心理学理论做为底子,并且涉及了遗传学、物理学、美学、生理学、还有人类学等相关的理论,采用了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人由初生到高级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流派研究了音响和感觉之间的关系,为此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对视觉,听觉的生理和心理方面进行了深刻研究,在时间和音乐节奏要素的感知找那个研究了人们感觉的一个差异性,在此阶段研究中基本以音响心理学为主。

20世纪出,音乐心理学被逐步分离出来。

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一、概述音乐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致力于探索音乐与人类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它涵盖了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各个环节的心理过程,以及音乐如何影响人的情绪、认知、记忆和社交行为等多个方面。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的提升,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成为了一个跨学科的热门研究领域。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家对音乐与心灵关系的探讨。

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始于19世纪末,随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音乐心理学的研究逐渐走向系统化、科学化。

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音乐心理学经历了从简单描述音乐与心理现象,到运用实验方法探究音乐心理机制,再到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揭示音乐心理过程的发展阶段。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精细化的趋势。

研究者们不仅关注音乐对个体心理的影响,还开始探索音乐在群体互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

随着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日益丰富,包括神经影像学、脑电技术、行为实验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

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心理现象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尽管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音乐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研究难度较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心理差异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将音乐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人们的音乐素养和生活质量,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音乐心理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探索音乐与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本质和功能,为音乐创作、表演、教育等领域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1. 音乐心理学定义及研究范畴音乐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究音乐与人类心理之间复杂关系的科学。

它深入剖析音乐如何影响我们的情感、认知、记忆以及行为等方面,同时也研究人类在音乐创作、演奏和欣赏过程中的心理机制。

浅论我国音乐心理学发展之路

浅论我国音乐心理学发展之路

浅论我国音乐心理学发展之路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程柯楠邮编:400715摘要:本文介绍了西方音乐心理学的起源及相关的著作,并重点回顾了我国音乐心理学发展历程,孕育、承续、转型与整合四个阶段,详细介绍了各阶段发展情况、特征、重要著述,并展望了此学科的研究在21世纪的整合新阶段。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引言:1.西方音乐心理学西方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起于19世纪中叶,德国的心理学家H·黑尔姆霍尔兹、W·冯特、C·施通普夫G·T·费希纳、及E·马赫等实验心理学流派。

20世纪上半叶的E·库特、C·E·西肖尔等人的研究。

音乐心理学研究过程依次为“音响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声音心理学”、“音乐记忆”、“音乐感”、“音乐与情感的关系”、“音乐才能”、“音乐遗传”、“音乐创造”、“音乐表演”等,并产许多研究学科有:《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心理社会学》、《声音心理学》、《音乐家心理学》、《《音乐表演心理学》、《音乐治疗学》等。

2.我国音乐心理学的产生我们要将音乐心理学与心理学思想的区别与联系分清楚,我国古代思想家的心理性命说属于心理学思想,而不是心理学。

在我国“音乐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不为人所知,直到萧友梅先生翻译的《音乐概说》的“总论”(五)《音乐的定义与分门研究》P475中第一次介绍了“音乐心理学”这一概念。

他说:“晚近理学日发达,各科学也趋于理学的研究。

故理学家曰音乐者能感动人心之历时的美术也。

可谓深知音乐性质矣。

“思考音乐与人身心之关系者,曰音乐心理学”。

这也是20世纪上半叶的我国音乐文献中第一次使用的“音乐心理学”概念。

之后其在《什么是音乐?外国的音乐教育机关。

什么是乐学?中国音乐教育不发达的原因》中指出:“乐学的主要课程就是音乐理论……声音心理学(Tonpsyehologie—今译音乐心理学)”并将其加入入乐学课程中。

我国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我国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我国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我国基础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末期,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教育未来化、课程综合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顺应时代的潮流和现实的需要,于2001年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掀起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浪潮,表现为:1.音乐课程的文化认识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开发音乐课程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是多年来中外音乐教育工作者所达成的一致见解,在国内外的音乐教育国家文件及研究文献中也以不同的措辞表达了相同的观念。

在我国最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中,第三部分“音乐与文化的内容标准”明确写道:音乐是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

通过音乐与文化的连接,可以增进对多元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了解,加强文化认同感和多元文化意识。

在具体的内容标准中,提出了具体的文化学习标准:参与社区或家乡的音乐艺术活动,感受公共场所的艺术;有兴趣关注世界其他民族与地区的音乐艺术,初步感受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学习合唱时表达我国不同民族的艺术表现方式,了解其中蕴涵的文化信息等等。

1999年台湾地区新制定的中小学课程纲要,也特别注重发挥艺术的人文素质培养和社会文化认识的功能。

课程内容涵盖了人权、环境、两性、生涯、家政、咨询等重大议题。

现代音乐教育应该帮助学生读懂各国各民族的艺术之书,在音乐文化历史发展与各地区各民族的世界音乐文化的立体纵横中汲取学习资源,并使音乐教育的音乐文化价值与音乐审美价值一起得到开发与利用。

2.探究性、综合性的音乐学习方式将取代被动接受的、单一的音乐学习方式音乐课程改革的根本是音乐学习方式的改革,只有改革音乐学习方式,才能使音乐课程的各种教育功能真正得到体现,音乐教育目标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比较而言,在体现学生音乐学习方式方面,现代音乐教学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及因特网资源,突破了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使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自主性音乐学习成为可能。

音乐学科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音乐学科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音乐学科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引言音乐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音乐学科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音乐学科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以期为音乐学科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考和启示。

一、音乐学科教育的现状1. 教育体制与政策目前,音乐学科教育在国际上普遍被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各国也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政策与标准。

在中国,音乐学科教育也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但由于学校资源分配不均、音乐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音乐学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2. 教育内容与方法传统上,音乐学科教育注重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强调乐理和技巧的训练。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音乐学科教育也逐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因此,音乐学科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演能力、艺术欣赏能力等。

3. 教师队伍建设音乐学科教师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极大。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音乐教师缺乏专业知识、教学经验不足,对音乐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了解也不够全面。

因此,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培养和专业化发展是当前音乐学科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音乐学科教育的发展趋势1. 个性化教学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音乐学科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

通过借助新技术手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2. 跨学科融合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与艺术、文学、社会科学等学科。

未来的音乐学科教育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促进学科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3. 创新能力培养音乐作为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音乐学科教育的重要目标。

未来,音乐学科教育将不仅仅注重学生的演奏技巧和乐理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作能力,为音乐产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创意人才。

浅论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浅论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浅论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国音乐心理学是在西方音乐心理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实践通过不断创新而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即:早期的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文化大革命对中国音乐心理学发展的影响以及改革开放后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

一、早期的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尝试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

当时,国内有一些学者开始研究音乐对人类心理活动的影响。

但由于受当时政治、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成果非常有限。

直到1950年代,国家成立了音乐学专业以后,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才得以更加深入。

二、文化大革命对中国音乐心理学发展的影响文化大革命对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政治运动的波动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研究工作受到极大的干扰。

许多学者被指责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他们的研究成果被批判为“修正主义”、“反动”。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78年,中国领导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恢复了学术自由,加快了各学科的发展。

中国音乐心理学在这次大背景下得到更加深入的发展。

三、改革开放后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音乐产业和音乐教育呈现出十分活跃的态势。

学界和社会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需求日益增长,中国的音乐心理学研究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多元化和跨学科研究。

随着心理学、语言学、文化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的互相渗透,中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日益多样化。

由传统的认知和感性的研究方向向心理生理和神经学的研究方向转变。

同时,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心理学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总之,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初步尝试到受到文化大革命的重创,再到改革开放以后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的过程。

目前,中国音乐心理学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相信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各界朋友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音乐心理学一定能够更好地发展和应用。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PPT课件(21张)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PPT课件(21张)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PPT21页)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PPT21页)
人本主义观点 对人性的看法
能动的、潜能是无限的
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自身的潜能得到不断发 展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PPT21页)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PPT21页)
在研究人类行为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在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寻找行为模式。强调个人成长 关注个体所体验到的主观世界 试图研究整体的人,整体的观点
地辨别这些感觉,并尽可能客观地报告这些感觉
例如,要求观察者报告他们对一个特定的音乐和弦的反应
University of Liepzig
心理学主要流派
构造主义
铁钦纳(1867-1927) 实验内省法分析出意识过程的
基本元素,发现这些元素合成 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研究人 的直接经验。
从反对构造主义到学派林立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PPT21页)
认知神经科学
着重考察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如何解释认知过程 20世纪80年代开始活跃起来。当时,认知心理
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开始使用脑成像技术来记录 人在完成认知任务时的大脑活动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PPT21页)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PPT21页)
社会文化取向
对人性的看法
研究的焦点
无意识驱力、冲突
基本研究主题
把行为作为无意识动机的外显表达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PPT21页)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PPT21页)
人本主义(第三势力)
马斯洛(Maslow)
心理学应当研究人的本性、潜能、尊严和价值。 现象学方法研究个体自我的内心感受。
罗杰斯(Rogers)
来访者中心 无条件积极关怀、实现自己的潜能
社会力量、文化力量

音乐学中的历史发展

音乐学中的历史发展

音乐学中的历史发展音乐学是一门研究音乐的学科,它涉及音乐的历史、理论、创作和表演等方面。

音乐学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

古代音乐学主要集中在音乐的实践和表演方面。

古希腊的音乐学家通过研究音乐的声音和节奏,发展出了音乐的理论体系。

他们认为音乐是一种有秩序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规则和模式来理解和创作。

古代中国的音乐学家则注重音乐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将音乐与哲学和道德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观念。

随着中世纪的到来,音乐学逐渐与宗教结合。

基督教音乐在欧洲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教堂成为了音乐的重要场所。

音乐学家开始研究宗教音乐的形式和结构,以及它在礼拜仪式中的作用。

这一时期的音乐学也开始涉及音乐的记谱法和音乐理论的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学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

人们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热衷使得古代音乐学的思想再次被重视。

音乐学家们开始研究古代音乐的理论和实践,试图恢复古代音乐的原貌。

同时,音乐的创作和表演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音乐学家们开始研究音乐的美学和艺术价值。

18世纪以后,音乐学逐渐从宗教和艺术领域扩展到科学领域。

音乐理论和音乐心理学成为了音乐学的重要分支。

音乐学家通过研究音乐的声音特性和人类对音乐的感知,探索音乐的本质和作用。

同时,音乐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音乐学家们开始研究音乐与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关系。

20世纪以后,音乐学进一步拓展了研究领域。

电子音乐的出现使得音乐的创作和表演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音乐学家们开始研究电子音乐的技术和美学。

此外,民族音乐学、流行音乐学和跨文化音乐学等新的分支也逐渐形成。

音乐学的研究对象从传统的西方古典音乐扩展到了全球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

音乐学的历史发展表明,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音乐学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还可以揭示音乐在社会、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音乐心理学 PPT课件

音乐心理学 PPT课件
二、论域广泛论题集中 包括习琴的心理过程,表演中的情感体验,手、心、弦、声的协调
操作,熟练于灵感的辩证关系,表演者的审美心理结构与表演,表演 的环境与心理的关系等。这些论题至今仍是表演心理研究中的重要课 题。 三、以德为纲、以应用为目的
2020/4/5
(二)西方音乐心理学发展概述
• 一、从哲学心理学迈向科学心理学
要特征
青少年音乐心 理特点与施教
青年初期生理发 育和心理发展的
主要特征
青少年音乐审美 心理特征及施教
2020/4/5
• 在我国,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一般分为六个阶段 :
• 1、乳儿期(0~1岁)——哺乳期 • 2、婴儿期(1~3岁)——托儿所时期 • 3、幼儿期(3~6、7岁)——幼儿园时期 • 4、童年期(6、7——11、12岁)——小学时期 • 5、少年期(11、12——14、15岁)——初中时
2020/4/5
音乐发展心理学
•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 感觉运动阶段(0~2岁) • 前运算阶段(2~7岁) •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2020/4/5
认知发展理论对音乐教学的意义
• 1、当今世界影响较大的音乐教育体系和课程,虽 与儿童认知阶段理论没有直接联系,但其教学原 理与现代儿童发展阶段原理完全一/4/5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及对象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作用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2020/4/5

国内音乐心理学发展现状探析

国内音乐心理学发展现状探析

国内音乐心理学发展现状探析近期,“第六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绵阳召开。

据不完全统计,本次会议参会代表有一百六十余位,是历届中国音乐心理学研讨会中参会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

在开幕式上,音乐心理学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周世斌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音乐心理学在研究领域、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发展历程。

其次,回顾了过去3年音乐心理学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对未来新形式、新机遇下的音乐心理学发展表达了期盼。

随后,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刘沛教授以及上海音乐学院李小诺研究员分别从音乐心理学的不同角度作了大会发言。

周海宏教授提出人类六种本能需要以及行为动机的“调色板理论”,并以此解释孩子为什么不爱练琴以及音乐学习动机问题。

在此基础上,周教授又提出未来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将走向演绎的心理学道路,并强调回到演绎的心理学道路必须严格地遵循实证研究方法。

刘沛教授首先提出由于“东方重和合,西方重分别”的文化差异导致西方心理学传统与中国人认识论传统的悖论的产生。

在此基础上,刘教授对我国未来音乐心理学的发展提出了“贯通古今、交融文理、寻根问祖、启迪当代”的发展构想。

李小诺研究员分别通过三个不同的实验研究阐述了绝对音高能力与语言环境、早期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音色对音高判断的影响,并运用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技术,分析了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这两种不同音高认知方式的脑机制。

随后,与会代表分成12个讨论组进行报告,主要围绕音乐心理与儿童教育、国内外音乐心理学实证研究最新动态、音乐治疗、音乐表演与音乐审美、音乐心理与网络科技、音乐心理与文化传承等多项议题展开。

本次学术研讨会共收到参会论文51篇,这些论文集中反映了三年来我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因此,本文对本届研讨会的参会论文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从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及研究方法3个层面对文献进行详细梳理,以使我们获得关于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现状的重要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在声乐艺术上的综合反映。

由于不同的地理、政治、文化、经济等历史背景 ,与西欧的声乐艺术在结构形态以及审美习惯上有着质的差异 ,这种差异决定了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 ,尽管这种演唱并不尽善尽美 ,也尚无系统理论 ,但这并不影响它成其为中国独立的声乐学派。

因为 ,这是我们民族自己“心上的歌”,代表着中华民族千百年积淀下来的审美心态。

忽视了民族审美心理相吻合的艺术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所独具的鲜明个性特征 ,就没有了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了 ,也不可能对中国民族声乐做出全面和科学地认识。

①稽康《声无哀乐论》②《乐记》③《论语?八》④《荀慧主演剧散论》⑤《闲情偶寄》⑥《文心雕龙》⑦王骥德《方诸馆曲律》1897 年 ,美国依阿华大学从耶鲁大学引进一位31 岁的博士———被后人称为“音乐心理学之父”的卡尔?爱弥尔?西肖尔 ( Carl Emil Seashore) 。

在西肖尔领导下 ,该校心理实验室成为实验音乐心理学的发祥地。

100 年来 ,音乐心理学已成为西方高校中音乐学、音乐教育学和音乐治疗学等专业的核心学科。

在我国 ,它又是一切同音乐与人发生联系的学术领域亟待了解和建设的新学科。

20 世纪末 ,梳理、评述这个学科的历程及现状 ,对其发展的问题和前景略做判断 ,是这门学科在我国初建时期的必要工作。

不同心理学派与音乐心理研究范畴的发展轨迹科学研究中 ,心理学受不同学派理论观点和方法的左右可谓最甚。

所谓“用 1 个问题问 10 位物理学家 ,其答案为 1 ;问 10 位心理学家 ,其答案为 10”正说破这个道理。

西方百年音乐心理学发展史的读透点也在于此。

对 20 世纪音乐心理学发展的阐释 ,只有与其所持的理论观点和相联系 ,才能把握其范畴的性质和概括范围。

一、构造主义与音乐心理声学1879 年 ,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所心理实验室 ,心理学与哲学分离成立独立科学。

心理学家产生的基础 ,是欧洲科学主义时代精神笼罩下的机械主义、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哲学 ,以及德国的感觉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

视世界乃至人为可肢解的机器的哲学观和科学发展中形成的解剖与测量技术 ,激励着冯特的科学心理学在创建初始把“笼统”的整体心理还原成“最基本”的元素逐一分析 ,以研究心理是由多少及什么基本元素 (原子)“构造”而成的 ,构造主义由此得名。

冯特曾有一名美国学生斯克里普彻 ( E. W. Scripture) 。

他于 1891 年获冯特的学位 ,次年返美领导耶鲁实验室。

他继承构造主义精神 ,热情地坚信诉诸于仪器和图表精如物理测量的新心理学诞生在即。

1891 年起 ,西肖尔来该室攻读博士 ,师从斯克里普彻。

1895 年 ,西肖尔获耶鲁博士学位 ,在该校心理实验室任助教 2 年。

心理学史大师波林 ( E. G. Boring) 评价西肖尔是斯克里普彻手下“最为出色”的研究者。

1897 年起 ,西肖尔在依阿华大学度过 40 余年的音乐心理实验生涯。

从耶鲁实验室带来的构造主义基本精神鲜明地体现在此间他为音乐心理学制定的 20 条原则中 ( 1938. PP.29 - 32) 。

其精髓是 ,音乐传播之根本是经还原 ( re2 duced) 和可测的声波的 4 种物理变量 :频率、强度、时值和波形 ,与之对应的心理变量是音高、响度、音长和音色。

这两组变量之间的心物关系是解决一切音乐心理现象的根本基础。

元素 (原子) 论和还原的心物变量关系 ! 西肖尔为实验音乐心理学开创的原理和方法是彻底的结构主义 ,研究范畴的性质是心理物理学之下的心理声学 (psychop hysics) 。

除上述 4 对变量外 ,西肖尔系统测量了颤音、协和、声量、各类管弦乐器、人声的声学特征 ,以图为这些现象和媒体美学意义的阐释提供所谓心理学的依据 ,并编制出第一套以基本的心理声学变量为内容的《西肖尔音乐才能测量》(1919) ,以期为音乐职业咨询和教育提供评价方面的客观工具。

西肖尔曾被《美国科学家》( 1903 , PP。

141 -143) 列为 50 名著名心理学家的第 39 位。

他创立了实验音乐心理学 ,培养了 Schoen , Kwalwasser 等一批追随者。

然而他所涉及的不是音乐心理学的全部 ,只是其中一个基础范畴———音乐心理声学。

明确这个性质 ,是把握西肖尔及其追随者成果的概括范围之度的关键。

二、行为主义与音乐治疗和音乐行为研究行为主义是现代心理学最大的学派 ,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的基础上 ,由华生开创。

新老行为主义的共同点是以可观察的外在行为为研究对象 ,拒绝意识 ,其功用是预测和控制行为。

这样 ,预测和控制行为的规则及原理成为行为主义者探索的重要范畴———格思里提出接近条件作用 ;桑代克提出联结 ;赫尔提出假设一演绎 S - R ;托尔曼提出目的性行为主义 ;斯彭斯提出量化 S - R。

行为主义最后一个也是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斯金纳形成以操作条件作用为核心的一系列行为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如强化程序等 ,使之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特殊教育、课堂和工业管理等领域。

在这个时代 ,音乐心理学已不是西肖尔在世纪初所抱怨的心理学和音乐学两方“撒手”的学科 (1919) ,大心理学和学科心理学之间的交流密切 ,加之行为主义的研究对象有明确的界定 ,方法具备可操作性 ,研究意义又具有应用的诱力 ,50 - 80 年代 ,行为主义的基本概念成为音乐心理学界成熟的知识和技术。

1950 年 ,美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时 ,要求把音乐心理学类课程作为音乐治疗专业课程的核心学科 ,使当时的心理学主流之一行为主义与音乐治疗交织在一起。

1968 年“音乐,治疗学之父”加斯顿 ( Gaston) 主编《音乐治疗学》,由该学会 59 位重要人物撰稿的这部著作处处洋溢出行为主义的精神。

1975 年 ,马德森 ( Madsen) 主编的《音乐行为研究》中 ,文献目录和摘要所列 50 年代以来的研究多达 110 项。

该书选载的 20 项实验报告所涉及的 148 个关键术语 ,以“行为术语汇编”形式加详释附于书末 ,基本覆盖了行为主义至此的全面成果。

这些研究的共同点是运用行为矫正技术和操作学习的概念 ,把各种音乐及其活动作为强化物有效地用于音乐治疗、特殊教育、其他学科学习、课堂和社会行为管理。

70 年代起 , 音乐行为研究陡增———Greer (1978) 回顾了 109 项研究 ,Madsen的索引则逾 400 。

上述音乐行为研究的方法遵循斯金纳的基本原则 :避免假设 ,不以证实某种理论为出发点 ,注重刺激和反应之间关系的经验性资料。

同西肖尔的音乐心理声学研究相似的是 ,它们只求零碎、具体问题的描述 ,不找算也不做深远的讨论。

三、格式塔心理学与音乐整体知觉原则格式塔心理学于 1912 年始创于德国 , 30 年代前后因创始人韦特海墨、苛勒和考夫卡的移居在美国发展。

它反对构造主义“砖和灰泥”式的元素论 , 主张经验的整体性 ,强调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组织原则是整体的基本原则。

在学习上主张顿悟 ,反对行为主义的试误。

斯班德在《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论及格式塔心理学时说 ,音乐在该理论中从未获得一席之地。

此言在当时就实验研究而论是对的 ,格式塔学派的对象主要是视觉。

这种影响在早期是通过默赛尔 (Mursell)阐释的。

在《音乐心理学》(1937) 卷首 ,他明确表示格式塔阐释音乐心理的合理性。

此外 ,格式塔学派对构造主义元素论的批判 ,典型地表白在默赛尔和西肖尔先后于 1937 年 10 月和 12 月在《音乐教育者杂志》的论战。

前者是对《西肖尔音乐才能测量》在预测效度上的彻底否定 ,因为这些元素并不构成真正的整体音乐活动 ;后者则戏称对手是万能药式的全能 (omnibus) 心理学 ,并断言基于这种理论的可信的音乐测量工具永无问世之日。

默赛尔和西肖尔相比 ,前者更近事实中整体的音乐 ,但流于泛论而无实验的建树 ;后者把音乐心理瓦解为原子式的心物关系却成为名符其实的实验心理学家。

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以完形趋向为原理的知觉原则 :相邻、类似、简约、闭合、好的连续、共同命运等。

这些基于视觉的知觉组织原则在音乐中的较集中的阐释范例 ,见 Franklin (1972) 。

四、日内瓦学派的发展阶段理论与音乐发展心理学日内瓦学派以 20 世纪影响最大的发展理论学家皮亚杰为核心。

皮亚杰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形成儿童智慧发展阶段理论 ,创立发生认识论等。

他的发展阶段理论对音乐发展心理学影响最甚。

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划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 4 个阶段。

其中 ,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备守恒概念。

在经典的皮亚杰守恒任务中 ,一个矮杯的水倒入高杯 ,前运算阶段的幼儿会说水变多了 ;一块泥团搓长 ,他们会认为泥比原来多了两排数量相等的棋子排列空间不同 ,他们会说两排棋子数量不同。

他们不能从两个维度去推理 ,一个维度的变化抵消另一维度的变化 ,即不能守恒。

儿童完成守恒概念需要具备同一、补偿和可逆三种思维论证。

由于音乐广义和狭义的结构对认知也存在着类似守恒思维的要求 ,例如 , 主题的节奏保持恒定 ,曲调在音程关系上发生紧缩、扩张、倒影等变化 ,这些确实要求对这类一个维度恒定而另一维度变化之间关系的洞察。

加之儿童音乐发展的探索具有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效率上的应用价值 ,发展阶段理论及守恒概念开始吸引音乐认知发展的研究。

1963年 ,芙莱德尔 ( Zimmerman 婚前) 在她的博士论文《儿童对皮亚杰式音乐守恒任务的反应》中 ,首次把皮亚杰的理论应用于儿童认知发展研究 ,音乐发展心理研究由此萌发并持续 30 余年。

研究 ( Zimmerman , Boswell , Hargreaves , Peer , Serafine , McDonald 等) 的课题包括对皮亚杰发展阶段划分理论在音乐领域的验证 ,各种音乐要素“守恒”概念的发展 ,儿童音乐思维发展的特征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等。

它们为勾勒音乐发展心理的全面图景积累了很广的实验和观察资料 ,并被音乐教育中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理论采纳。

另外 ,一些研究又超越了音乐发展心理研究的范畴 ,涉及了更广义的问题。

例如 , Serafine 在 1979- 83 耶鲁博士后研究基础上的著述 (1988) ,实际上已开始沿袭皮亚杰用发生认识论阐述知识的心理发生这个哲学范畴的路线 ,用音乐作为认知 ( Music as cognition) 的立论涉足了音乐的起源和本质问题。

她批驳了 300 年来有关音乐及其心理的特质说、传播和表情论、行为论、自然属性论和声音刺激论的观点 ,用其音乐发展心理实验的全面资料概括出特定文化风格和泛风格这两种水平的心理发展中的音乐认知加工形式 ,进而论证了音乐认知发生的历史风格、变迁和普遍获得 ,开拓了音乐认知发生的哲学研究范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