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

合集下载

2024小学语文新教材培训:依据课程标准用好新教材

2024小学语文新教材培训:依据课程标准用好新教材

2024小学语文新教材培训:依据课程标准用好新教材各位老师好,很荣幸跟大家一起探讨如何依据课程标准用好现行统编教材。

2022版课程标准发布以来,老师们在学习实践这个过程中有收获也有困惑。

比如有老师就提出:低年级识字与写字为重点,学生识字不多、读写刚刚起步,学习任务类型到底如何选择?如何用好现行教材中的单元,进行学习任务设计呢?学习主题和学习目标到底怎么提炼和确定,才能保障学习任务顺利而有效开展?开展的学习活动是否也需要调整教材的顺序、优化课时、整合相关内容?如何将学习评价贯通学习任务,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当发现老师们的困惑围绕着学习任务群实施中的系列关键要素提出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如何在教材使用中进一步落实转化,就成为了我们当下一线教师们亟待突破的难点和重点。

多年来一线老师们从为生命奠基的三个超越,到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实践,初步积累了一些对学习任务群的实践经验。

今天我就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

一、课程标准和现行统编教材的关联(一)2022版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先来谈谈2022版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我们发现:1.确立了素养型首先是确定了素养型的课程目标,基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4个方面等9个具体目标表述的。

2.建构了结构化课程内容以三大层次、6个学习任务群的组织形态来呈现的,包括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

这也正如困惑中,老师们所提到的学习任务群这一内容组织形态的结构化该如何转化实施的问题。

3.开发了学业质量标准(二)课程标准与现行统编教材的关联以及转化我认为当下要以现行统编教材为基础,尝试以学习任务设计作为教学转化的依据,进而会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与相关的要求。

第二点就来谈谈课程标准与现行统编教材的关联以及转化。

大家发现没有,我们使用的现行统编教材是早于2022版课程标准出版的,好在现行统编教材和课程标准在诸多要素上具有内在的关联。

从课程目标来看,统编版教材目标指向清晰,关注学段衔接,着眼于指向素养发展的学生语文关键能力,这与课程标准的素养导向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是一脉相承的。

如何在使用新课程教材中落实课程标准

如何在使用新课程教材中落实课程标准



课 程 教 材 改 革
关 于 中 小 学 萁 语 教 赫 教 法 的 思 考
王艳 芳 1邵 , 莉2
(. 1 北京化 工大学 北方学院英语系 ,河北 廊坊 0 5 0 ;2 62 1 . 河北教育出版社 ,河北 石家庄 0 0 6 ) 50 1

要: 中小学英语教材要选择地道 、 生动的材料 , 学方法要 多种 多样 , 师可根据 具体 内容选择 最合课堂 上只有 一位 学生 很精 彩、 深刻 的发 言 , 其他学 生 只在倾 听 、 赏 、 受他 而 欣 接
的观点 , 这样的形式与新课程的要求相去甚远。 合作 学 习 的最 重要 目的 , 的确 是要 培养学 生学 会尊 重 、 学
会 倾 听 、 会 欣 赏 , 必 须 有个 人 见 地 的展示 , 学 但 有相 互合 作 、 流 的展现 , 能有思想 的碰 撞 、 交 才 融合 , 而 从
转 变学 生 的学 习方 式 是课 程 改 革 的重要 任 务 ,
在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十分必要。 改变单一的、 被动
的学 习方 式 , 充分 调 动 、 挥学 生 的 主体 性 , 成 可 发 形 多 样化 的学 习方式 , 高学 习效果 , 提 提升 素质 。
1 强 学 习 目标 的指 导 。 . 加
题 。有 了明确 的学 习 目标 , 生 的学 习才 有动 力 , 学 也
才 知道该 做 什么 。例如 , 思想 政治教 育课 程是 知识 、
能力 、 情感 态 度 价值 观 “ 维 ” 三 目标 的统 一 , 对 “ 要 三

oa a t e e rh i c n a Ed c i Pr c e a d R s — c u at n

教师如何高效使用新教材

教师如何高效使用新教材

教师如何高效使用新教材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是能否成功推进新课程的关键。

课程改革使教材趋于多样化,教材的多样化使教材作为教学中唯一“法定文化”的地位渐趋动摇,教材的定位也逐渐由“控制”和“规范”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仍以旧的观念和方式使用着新教材本文根据实际调研情况,谈一谈新教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教师的应对策略。

一、教师对新教材感到难以适应的原因1、没有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课程标准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如果教师不深入地研究研究课程标准势必会造成对教学目标的模糊认识或曲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造成在使用新教材上的困难。

2、新教材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不同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编制的教材,追求严密的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

知识主要以结论的形式呈现在教材中,教师的教只是把教材中的知识点落实下去,使学生掌握教材所编排的内容。

新教材一方面突破了学科中心,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从学生的经验出发。

密切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并且新教材是以多样化的探究活动形式呈现知识内容的,结论的呈现不像传统教材那样清楚,需要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获得。

许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跳不出旧的“依纲靠本”框框,感觉新教材不好教了,知识不系统了,结论不明确了,自己很还适应,甚至很茫然,很苦恼。

3、对教材功能的认识不准确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教师把教材奉为“圣经”,教材控制着教师的教和学,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落实知识点”,使学生掌握教材所安排的内容,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改革,将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范例”和“媒介”教材只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重要资源,学生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不仅获得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种教材观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要积极主动地选择和自主开发教材视野以外的教学资源。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感悟3篇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感悟3篇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感悟3篇初中数学教学心得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

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适当进行数学开放题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让我们感受到数学教学改革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着。

新教材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了探究、交流的操作平台;展现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新教材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

然而,我们作为教师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好教材,改变过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比如:课堂以教师为主,对学生要求太多,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接受,在学习上依赖性强,厌学情绪明显,学习效率低下等等。

下面谈谈本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几点做法。

一、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永不枯竭的动源泉。

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两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从自己丰富的教学实际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赫尔巴特学派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

他们都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

可见,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发生的运行机制,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2).要使学生有兴趣,必须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

自由活动是人发展的内在依据,学生的学习也应如此。

学生并不只受教于老师,而且自己也独立学习。

学生应当是主动的学习者。

许多教育事实也反映出,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自己找到并发现、纠正自己的缺点。

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8.08.15•【文号】教基〔2018〕15号•【施行日期】2018.08.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材正文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18〕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组织修订并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目前正在组织编写修订普通高中各学科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

为统筹做好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考综合改革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促进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招生等有机衔接,全面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着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育人为本,注重实效。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科学的质量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打牢学生成长的共同基础,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分类指导,有序推进。

坚持加强省级统筹、强化市县保障、学校具体实施,结合各地高考综合改革推进安排和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实际,有计划、分步骤、积极稳妥地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完善机制,强化保障。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系统培训、示范引领、监测督导等工作机制,完善经费投入、师资配置、专业研究、设施配备等保障机制,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作目标2018年底完成新课程全员培训工作,2019年上半年开始,分批分步完成新教材培训工作,普通高中校长和教师队伍组织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能力整体提高,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的专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相关工作推进机制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到2025年,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内容和要求全面落实到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参加初中数学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初中数学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初中数学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本学期我参加了初中数学(人教版)新课程培训,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让我们感受到数学教学改革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着。

新教材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了探究、交流的操作平台;展现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

参加本次培训收获颇浅,感受很多。

下面就谈谈本次培训的几点体会。

一、通过培训学习,充分认识了课程改革的背景传统的课程观是:课程是由政府、专家制定的,是规范的教学内容,课程被严格地细分为各门学科,各学科的教材就是规范内容的载体,教师就是负责把这些内容传授给学生,这种理念的教学就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

而这次课程新的标准是:教师、学生共同存在于课程之中,是课程参与和开发的主体,是课程的创造者,教学不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材骗写者更是深入基层倾听一线教师的呼声。

新教材更体现了层次性和互动性,亦即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以自主探究式为主,教学方法以学法指导为主、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活动等。

二、经过培训专家的讲解,认清教材。

经过培训使我清晰地了解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大致内容安排和知识的分布。

其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其编排的内容是从生活中常见的数学入手,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为教师营造教学创新的氛围,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经验和体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促进分析、归纳等能力的发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情感、态度,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前教学重结果轻过程,渗透力不够,学生多注重机械模仿,对技巧解题没有给以重视,教材不够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新教材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的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形成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笔记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笔记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笔记《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笔记1. 前言1.1 课程性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的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1.3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课程内容2.1 数与代数数与代数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简单的代数式、方程和不等式等内容,培养学生对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2 空间与图形空间与图形包括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几何图形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图形的性质和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3 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处理和概率的理解能力。

2.4 综合与应用综合与应用内容涉及数学科目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实施3.1 教学建议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探究和发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评价建议对学生的评价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3.3 教材编写建议教材应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数学知识的结构性和逻辑性,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4. 课程标准解读4.1 课程标准的意义《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对提高我国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4.2 课程标准的特点新课程标准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要求。

4.3 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应深入理解课程标准,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如何在新教材中实施新课程标准

如何在新教材中实施新课程标准

如何在新教材中实施新课程标准
在课程标准的实施下,应试教育开始向素质教育转变,改变了以前“填鸭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掌握教材的内容,还会提供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更重在强调要打开学生的思维,多方面地多角度地引导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自己综合、全面认识历史和社会的能力,避免孤立片面地来学习和认识历史。

从而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

下面就以高中历史必修1第24课为例,谈谈如何以新课程标准指导强化教材内容的。

本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教学时可以充分与学生探索,如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席位有什么重要意义等,希望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认识问题。

第二部分关于中美和中日关系正常化。

如果能充分利用新闻报纸、图片或影像资料展示历史的原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不妨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谈谈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从这个过程中体会中国外交政策与发展,也能使学生获得对知识探究后的愉悦和满足,更会激发他们去了解更多历史知识的渴望和信心。

第三部分关于新时期的外交建树,有些内容是学生熟悉的,还有正在发生的,所以在讲解时可以尝试请学生收集、整理他们能找到的材料作个介绍与展示,亲自体会看到的、经历过的外交活动,这样既增强了教学的时事性,又使学生明白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与外交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中也许还会体会到分析外交问题中的智慧有远见,这些应该都会是学生获得知识以外的饿宝贵财富。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时期发展的新型人才,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目的之一。

准确把握新课标,灵活运用新教材

准确把握新课标,灵活运用新教材

准确把握新课标,灵活运用新教材新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标签:新课标;新教材;灵活运用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沿用多年的教学大纲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对多次课程改革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教材改革,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较好地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在教材编写中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三个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同时新教材为课堂教学开创了自由的空间,教师能够将其个人对教学内容构想的经验、知识投入到教学中去,学生也可以多角度地学习教材,因而新教材具有更大的开放性。

教师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开放性,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新教材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每一位教师深深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研究课标,把握新课标内容标准的度与量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是学生通过高中阶段学习对于生物学科应达到的要求。

因此,认真研究新课标是从事教学的首要任务。

在了解本学科课程性质的基础上,认真钻研课程标准中新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

明确某一学段应达到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是否成功,关键是看是否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对于新课标中的内容标准遵照三维目标中的知识学习目标,技能学习目标和情感性学习目标,按不同层次逐一分解,把握好度与量,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教材,对教材资源进行合理的取舍与延伸。

如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第1章走进细胞重点应放在分析细胞学说的过程和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其余的都是为学习细胞做必要的铺垫,不必涉猎太多,否则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觉到困难。

二、了解新教材突出的特色1、知识结构完善化新教材力图给学生展现一个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

三新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三新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三新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摘要:一、引言二、三新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育1.新课程标准的实施2.新教材的使用3.新教学方法的应用三、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1.提升教育教学理念2.增强学科知识储备3.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四、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策略1.参加专业培训与学习2.开展教学研究和交流3.注重反思与实践五、总结与展望正文:【引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对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和新教学方法的应用,高中地理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在三新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三新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育】1.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强调实践性、探究性和创新性。

这对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2.新教材的使用:新教材在内容、结构和呈现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创新,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新教材,挖掘教材内涵,提高教学质量。

3.新教学方法的应用:新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高中地理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1.提升教育教学理念:高中地理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2.增强学科知识储备:教师要不断学习地理学科的新知识、新理论,丰富自己的学科素养,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

3.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策略】1.参加专业培训与学习: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2.开展教学研究和交流: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教学研究,总结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特殊教育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实施方案

特殊教育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实施方案

特殊教育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实施方案介绍本文档旨在制定特殊教育课程标准及材培训的实施方案。

特殊教育的目标是为那些有研究障碍或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为了确保这些学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特殊教育课程标准和材培训方案需要制定和实施。

特殊教育课程标准特殊教育课程标准是指为特殊需求学生设计的研究目标和教学要求。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特殊教育课程标准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个体化教育计划:针对每个学生的研究需求和目标,制定个体化的教育计划。

2. 多元化评估:使用多种评估工具和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能力和需求。

3. 综合课程:提供综合的学科和技能培养,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4. 强化个人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研究策略。

材培训实施方案材培训实施方案旨在确保教师能够高质量地教授特殊教育课程,并有效使用材。

以下是实施方案的关键要点:1. 教师培训计划:为特殊教育教师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包括特殊教育理论、教学策略和课程评估方法等。

2. 教材评估和选择:评估和选择适合特殊需求学生的教材,确保教材内容符合课程标准。

3. 教材导入计划:制定详细的教材导入计划,帮助教师熟悉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4. 个案指导:为教师提供个案指导,帮助他们针对每个学生的特殊需求进行个体化教学。

实施计划以下是实施特殊教育课程标准和材培训的计划建议:1. 制定特殊教育课程标准:成立专家小组,制定符合国家特殊教育政策和法规的特殊教育课程标准。

2. 编写教材选择指南:为教师提供教材评估和选择的指南,确保教材与课程标准相匹配。

3. 设计教师培训课程:根据教师需求,开发特殊教育培训课程,并进行定期培训。

4. 实施教材导入计划:制定每学期教材导入计划,确保教师能够顺利掌握并使用材。

5. 建立评估体系:建立评估体系,定期对特殊教育课程和教材培训进行评估,以不断改进和提高质量。

在落实以上实施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各级教育部门的支持和监督,以确保特殊教育课程标准和材培训能够顺利实施。

新课程标准实施方案

新课程标准实施方案

新课程标准实施方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制定以下方案:1. 实施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优秀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 实施时间本方案将于20XX年9月开始实施,持续至20XX年6月。

3. 实施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全校所有学生,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各个年级。

4. 实施内容(1)课程设计: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各个学科的课程进行设计和调整,确保学科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2)教材选择:选择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材,确保教材内容科学、准确、实用。

(3)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实践、研究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评价方式:改变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包括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考察。

(5)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

5. 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教师组织授课计划,选择适合的教材和教学资源。

(2)宣传阶段: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发布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宣传,并解答相关问题。

(3)教学阶段:根据新课程标准设计教学方案,实施多样化教学,并及时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4)评价阶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评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效果。

(5)总结阶段:总结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6. 实施保障(1)教育资源保障:组织购置新教材和教学资源,确保教学条件满足实施需求。

(2)师资保障:增加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3)学校领导支持:学校领导要全力支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条件。

(4)家长参与: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

以上是本次新课程标准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够全面推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未来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增强反思能力
教育教学理论来源于教学实践,同时又能指导教学实践。

教师反思的对象是自己的教学实践,而反思的参照系就是先进的教育理论。

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又怎能进行反思性教学呢?我曾经参与一位青年教师的小学语文教学观摩课设计,这是一节小学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课。

当时,我建议这位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生活场景,如通过认读教师或学生自己的名字、商标名称等,创设识字的生活场景,将这节识字教学课融入到生活场景中,从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观摩课获得专家学者的好评。

我这样考虑是受益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理论。

当然,除了进行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外,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丰富教师的语文素养,这也是一个反思型教师必须要做到的。

二、反思教学行为,加强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反思
我觉得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包括反思教师自己的教学态度、行为、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最终达到教师会教,学生会学的目的。

1.反思教学态度、行为
为了更好地调控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自然要对自己的已有态度、行为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检讨自己的教学言行。

教学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认知、达成教学目标的师生共同活动。

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行为的合理与否。

对教学行为的反思一般包括:教学行为是否明确;教师的课堂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的;教师能否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在教学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

2.反思教学策略
抓住教学策略的反思,就是抓住了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反思,抓住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何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反思。

如语文教学,可以反思这些方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策略,积累知识、培养语感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教学策略等。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强调要背诵某些诗文,但收效不大。

我认为可以采用“复背”的教学策略,通过反复背诵熟记一批优秀诗文,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具体做法可以这样:一是复背的材料要精选;二是复背的前提是理解;三是把复背的过程纳入课堂;四是集中时间进行复背训练;五是开展背诵竞赛,寓“背”于乐,及时做好复背情况的反馈。

从学生的收获来看,选取抓好复背的教学策略,的确有利于语言积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读写能力,最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高尚情操。

3.反思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

通过这种反思,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
行为。

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我们要求找出和分析“雪中捕鸟”一段的动词,这时,师生一问一答,课堂气氛表面上很热烈,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

这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发挥教育机智,而是僵化地照搬教案,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课堂上的问答也只是限于几个学生,对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理念理解得不透。

后来,我让学生分组进行情景表演,有的学生朗诵,有的学生表演动作,有的学生摆设小道具,有的学生参与评价等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既体验了语文学习的快乐,又学习了语文知识。

三、反思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进行课前课后的反思
反思性教学不仅仅要反思课堂教学行为,也要反思课前的教学计划与课后的教学评价。

教学计划相对而言是教学的起点,教学计划是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中的具体设想,是选择教学策略、完成教学任务的依据。

教师要反思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包括一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或更长远的教学计划,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是否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及怎样具体实施计划等等。

例如,教师进行反思《挖荠菜》一文教学计划,就会发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当今社会的富裕生活状况等,学生可能会对作者那种怀念荠菜的特殊感情不理解,学生甚至可能会谈及代沟问题,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有必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的特殊感情,从而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评价一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瓶颈,如何完善语文教学评价、建构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是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很有必要反思我们的教学评价方案,这种包括教与学在内的评价方案是否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是否符合现代教学观、人才观。

新的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最新颁布评价方案,都强调教学的评价具有差异性、多样性、开放性、发展性和综合性特点,更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评价。

例如教学《挖荠菜》,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就不是仅仅看学生理解了哪些词,会读那些字,在评价过程中,还可以考查学生的课文朗读能力、探究问题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如复述、概括文意等,这可以是一种定量的评价,可以是一种阶段性的评价,也可以是一种终结性的评价。

随着教师教学反思研究的深入,教师的素质必然得到提升,教学效果也就必然得到提高。

语文教师也是如此。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进行反思性教学,培养反思型、批判型的语文教师,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