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乱世为儒 朵渔阅读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语文试题

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语文试题

南康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大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最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

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

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在不隐晦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运用曲笔“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春秋笔法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他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褒贬惩劝,各有义例”,有时一字暗含褒贬,由此就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遗憾的是,限于体例,左丘明没有充分地展开,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他思考问题的过程,因而“春秋笔法”在这个时期还显得有些朦胧。

到了西汉,一代大儒董仲舒在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中,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这种笔法,这是一大进步。

通过这样演绎,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加上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治措施的推行,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的条件。

只是董仲舒囿于汉初学术研究的陋习,行文多附会阴阳五行之说,后代不少学者把《春秋繁露》界定为哲学著作,因而也使得“春秋笔法”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最终完成“春秋笔法”普及工作的是晋代的杜预。

他彪炳后世的著作是《春秋左传集解》,在序言中,根据《左传》的论述,结合《春秋》的实例,他加以详细解说,把这种表现技巧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

大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答案

教材课后练习题答案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在客观上有何思想意义答: 主旨: 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 任何个人的认识和作用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客观意义: 这一主旨启示人们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我满足, 应该不断学习, 不断开阔视野, 不断前进。

2.试谈本篇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

答: 文章开头的对河水和海水两种景物的生动描写, 以具体景物的对比来隐喻河伯与海若在思想上的不同认识境界, 形象地渲染了主旨。

3.举例说明本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

答:本文穆能见出庄子说理“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 而且譬喻往往连类而及, 层见叠出, 令人目不暇接。

如用井蛙、夏虫、曲士米比喻那些因环境所限而不能与之语大理的人, 用小石小木之大山, 四海之在天地, 礨空之在大泽, 中国之在海内, 梯米之在大仓, 万物与人, 九州与人, 毫末之在马体, 之一连串的比喻都是用来说明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 人的认识暑十公有限的, 因此倪明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 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 因此我夸耀是愚蠢的, 必定会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生动的形象, 把深奥而抽象的哲理表达得浅显易懂。

4.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

答: 本文在说理方面有以下特色:(1)论证结构上, 本文经过由小到大, 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 最后把结论推到读者面前。

这种逐层推进的论证结构很有说服。

(2)论证方法上, 本文采用了寓言的形式, 形象生动;又以类比法为主, 用大量的比喻, 连类而及, 层见叠出生动形象地论证中心主旨。

(3)语言修辞上, 作者大量运用排比, 反诘的修辞手法, 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 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一, 考核课文的内容, 要求考生熟读教材上面的所有课文, 对课文的内容有所掌握。

(一)浅层次掌握。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 孟子认为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措施是()A.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C.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答案: D;试题难度: 易;分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内容的阅读与掌握。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课外现代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课外现代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课外现代文阅读(含答案解析)七年级语文期末课外现代文阅读复考点梳理:1.把握文章的线索,概括中心事件;2.分析人物形象;3.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4.体会文学作品语言的特色,进行鉴赏和评价;5.运用想象,丰富作品的内容。

一)老师像渡工,学生写了一篇作文《渡工》,赞扬渡工的辛勤工作和奉献精神。

渡工表示,自己不能离开渡口,要一直为更多的人服务。

老师对这篇作文进行了评阅,只批了一个“阅”字。

第二天,老师又出了一道作文题目《你眼中的老师》,但有一名学生却交了一篇与前一天一模一样的作文,老师没有批改,只买了一箱蜡烛。

十多年后,一位工程师来到这个地方,邀请老师参加奠基典礼,老师指出工程师还应该邀请老师的老师。

在上,老师和渡工的故事得以重温。

问题:1.选文主要记叙了老师像渡工,学生写了一篇赞扬渡工的作文,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目《你眼中的老师》,以及十多年后工程师来到这个地方邀请老师参加奠基典礼的故事。

2.文中⑦中"这篇作文昨天已经做过"的含义是学生交了一篇与前一天一模一样的作文。

3.在文中第八段中,老师没有签字,只是去了供销站买了一箱蜡烛。

这表明老师可能正在经历一些困难,需要节约开支。

4.在文中第十段中,"老师的老师"指的是老师的前辈或导师。

老师这样称呼他可能是出于尊重和感激之情。

5.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中,工程师拉电闸,点蜡烛的用意可能是为了营造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让人们更加放松和享受聚会的时光。

6.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母亲与儿子剥豆比赛的故事,通过这个小小的比赛,母亲教育儿子要有自信,要经历失败和成功,并且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

文章表达了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各种挫折和伤痛的认可和尊重。

四)一位老人在繁华马路上守候,偶尔会拦住行人,塞给他们一些东西,然后微笑着离开。

深夜回到俱乐部,告诉负责人已经发放了奖金。

原来俱乐部委派专家守候一天,确认快乐的人会得到奖金,而老人确认的快乐人只有22人。

似儒似丐又似仙阅读答案

似儒似丐又似仙阅读答案

似儒似丐又似仙阅读答案熊十力先生是我的老师,现在要谈他,真真感到一言难尽。

这一言难尽包括两种意思:一是事情多,难于说尽;二是心情杂乱,难于说清楚。

记得熊先生在《十力语要》里说过,哲学,东方重在躬行。

这看法,专就“知”说,很精。

熊先生的可贵是凡有所知所信必能“行”。

这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下谈一些琐细的,一般人会视为怪异的,或者可以算作轶事吧。

他是治学之外一切都不顾的人,所以住所求安静,常常是一个院子只他一个人住。

三十年代初期,他住在沙滩银闸路西一个小院子里,门总是关着,门上贴一张大白纸,上写:近来常常有人来此找某某人,某某人以前确是在此院住,现在确是不在此院住。

我确是不知道某某人在何处住,请不要再敲此门。

看到的人都不禁失笑。

五十年代初期他住在银锭桥,熊师母在上海,想到北京来住一个时期,顺便逛逛,他不答应。

我知道此事,婉转地说,师母来也好,这里可以有人照应,他毫不思索地说:“别说了,我说不成就是不成。

”师母终于没有来。

后来他移住上海,是政协给找的房,仍然是孤身住在外边。

不注意日常外表,在我认识的前辈里,熊先生是第一位。

衣服像是定做的,样子在僧与俗之间。

袜子是白布的,高筒,十足的僧式。

屋里木板床一张,上面的被褥等都是破旧的。

没有书柜,书放在破旧的书架上。

只有两个箱子,一个是柳条编的,几乎朽烂了。

另一个铁皮的,旧且不说,底和盖竟毫无联系。

且说这个铁箱,他回上海之前送我了,七十年代我到外地流离,带着它,返途嫌笨重,扔了。

享用是这样不在意;可是说起学问,就走向另一极端,过于认真。

他自信心很强,简直近于顽固,在学术上决不对任何人让步。

还可以举一件有意思的。

四十年代晚期,废名冯文炳也住在红楼后面,这位先生本来是搞新文学的,后来迷上哲学,尤其是佛学。

熊先生是黄冈人,冯是黄梅人,都是湖北佬,如果合唱,就可以称为“二黄”。

他们都治佛学,又都相信自己最正确;可是所信不同,于是而有二道桥熊先生三十年代的一个寓所互不相下,至于动手的故事。

熊十力隐居在番禺阅读题答案

熊十力隐居在番禺阅读题答案

熊十力隐居在番禺阅读题答案《熊十力隐居在番禺》阅读原文:1948年底,著名哲学家、新儒学理论奠基人熊十力在内战的战火中来到广州番禺区化龙镇,在学生黄艮庸的祖屋观海楼隐居一年多。

1948年,熊十力还在杭州时,在写给徐见心的信中说:“世乱,而年力日衰,惮耗心力。

颇思依黄艮庸,度残年于南海。

”可见他是颇为向往岭南这片避世修养之地的。

时局混乱,地方不靖,熊十力也不敢离开观海楼到处跑。

他就靠书信保持着与外界的联系,并通过学生黄艮庸、张北海等与广州社会存在一些学术互动。

比如,为纪念明代硕儒陈白沙诞辰520年,他写了一篇重要的论文《陈白沙先生纪念》。

熊十力隐居观海楼,在义女熊仲光的协助下,完成了《十力语要初续》与《正韩》两部重要著作的编辑和补充写作。

当时,人们不知这个满脸胡子的老头子是什么来历,只知他是个怪老头。

熊十力有时坐在门前休息,有时在屋内写字。

他的书法很特别,看不出是好看还是不好看。

如今在观海楼一楼里屋的墙上,还有熊十力亲笔题写的一块匾,写着“仁宅”,落款“十力”。

在村人的眼中,和熊十力的书法一样难以用常理判断的还有他的行事方式。

熊十力喜欢吃鸡,声名在外。

有一次赴宴,一碟白切鸡一上桌,就被熊十力拿到自己跟前吃起来,完全不管别人。

因为有黄艮庸的帮助,熊十力得以在1948年至1950年这段风云漫卷的历史时期,安居乡间,待抉去留。

熊十力早在1917年11月来过一次广州,在孙中山大元帅府任参谋。

次年5月离开。

在这短短的半年里,他思索良多:“吾亦内省三十余年来,皆在悠悠忽忽中过活,实未发真心,未有真志……于是始决学术一途,时年已三十五矣。

此为余生之一大转变,直是再生时期。

”从此远离政治,潜心学术。

三十一年后,熊十力再次来到广州,迎来了人生第二次重大抉择。

熊十力因避乱一路南下,从杭州乘汽轮抵达广州,随行的有幼女熊再光、养女熊仲光和一男仆。

黄艮庸把他们带到了番禺化龙老家的观海楼安顿。

这是观海楼迎来的第二位大儒了。

1928年,梁漱溟就曾来住过。

[熊十力全集]熊十力阅读答案

[熊十力全集]熊十力阅读答案

[熊十力全集]熊十力阅读答案【素材及写作指导】熊十力阅读答案篇1:熊十力的狂放与疯癫阅读答案熊十力的狂放与疯癫余世存①人们给予熊先生的评价,特立独行、牛人、真人、不近人情的怪人,现代中国最具原创力的哲人,这都有意无意拉开了我们众人跟熊先生的距离,这其实是不理解熊先生跟我们没有什么两样。

②他出生在湖北黄冈的一个贫苦农家,幼时为人牧牛。

父母相继病亡后,他读了半年乡塾而游学乡间。

后受到维新派影响,读孟子、王船山书,萌发革命之志,欲物色四方豪杰,共图天下事。

③他人生的一大转折是中年改行学艺,“誓研究中国哲学思想,欲明了过去群经,认清中国何由停滞不进”。

革命家搞起学问来,一般学者儒生自然难以望其项背。

熊十力没有像胡适那样的思想革命家一样,为当时的政治革命作补注;他是近似鲁迅那样的思想革命家,为个体的权力和心灵张目。

所以他改号十力。

“十力”本是佛家术语,专指佛祖如来的十种智力,熊先生取采加诸自身。

④在熊十力那里,没有疆界的言行是他拓展人性自由的关键,是他人性旅行的表现。

而这种“没规矩”的言行在儒生或自以为“新”的人类眼里,都显得怪诞、书呆子气、不懂人情世故:好听一点儿的,也就是天性旷达,不喜雕饰。

人们难以理解的是,他是在以自己和周围的人之间的交往而建设一种活泼的而非僵化的人情,他要激活人情雨非世故地禁钢人情。

初入北大,他即把通行的课堂教学改为旧式师生交流。

每讲到精彩处,他常意兴陡发,情不自禁地随手在听者头上或肩上重重一拍,然后哈哈大笑。

因为拍得太重,久之,学生听熊先生讲课,都要找个远离他的座位。

在北犬时,熊十力常与废名探讨佛经,每每意见不舍,争得面红耳赤,声音越辩越高。

一日,两人身着单衣,正辩到紧张时刻,忽然陷入寂静,全无声响。

众人忙去探看,发现二人扭打在一起,互相卡住脖子,难发一言。

熊十力因学问与粱漱溟发生争论,争论结束时,熊十力不甚解气,趁粱漱溟转身,跑上去打他三拳头,口骂“笨蛋”方体,一次,王元化来访,他恰在沐浴,于是招呼王进门,自己赤身坐澡盆之中,与王谈话,一派魏晋风度。

湖北十堰市高三(最后冲刺)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湖北十堰市高三(最后冲刺)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湖北十堰市高三(最后冲刺)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简单地说,区块链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

这涉及两个概念:一是去中心化,与传统中心化的方式不同,这里是没有中心,或者说人人都是中心;二是分布式账本数据库,记载方式不只是将账本数据存储在每个节点,而且每个节点会同步共享复制整个账本的数据库。

做一个简单比喻,假如你们家里有个账本,让你来记账,你想用点零花钱,又不想被父母知道,可能账本上的记录会少十几元。

利用区块链技术以后,相当于用全家总动员的方式记账,你在记账,父亲、母亲也在记账,全家都能看到总账,谁也不能改。

也就是说,区块链这个分布式的数字账本记录了所有发生并经过系统一致认可的交易。

(摘编自《区块链离我们有多远》,《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10月31日)材料二: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区块链+”新闻发布会11月7日在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市口岸办)会同上海海关、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市药品监督局、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等,共同发布并推出了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区块链+”多项应用成果。

政企双方代表还共同签署了《上海电子口岸区块链联盟倡议书》,标志着上海电子口岸区块链联盟正式成立。

据介绍,目前,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形成兼具“监管+服务”的10大功能板块、53项地方应用,对接22个部门,覆盖监管全流程及国际贸易主要环节。

平台充分运用区块链技术延伸推广到数字金融保险、数字供应链、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商业环境领域,为广大企业免费提供国际贸易相关的公共服务。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巴丘书事》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巴丘书事》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巴丘书事》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巴丘书事【宋】陈与义三分书里识巴丘①,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②须鲁肃③,腐儒空白九分头。

【注】①巴丘:今湖南岳阳,历代兵家战略要地。

①巴丘处在东吴上游。

①周瑜至巴丘病重,上书孙权举荐鲁肃以自代。

15.(3分)下列选项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用“三分书”而不用《三国志》,暗示当时河山分裂,中原沦陷的局面,引出下句避乱巴丘的现实。

B.颔联写的景色苍凉激越,意境雄浑阔大。

这两句与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所用的艺术手法不尽相同。

C.最后一联用“九分头”去呼应首句的“三分书”,写自己避难飘泊中,仍念念不忘国事,焦急得头发都全白了。

D.陈与义这首诗含蓄蕴藉,感时伤事,把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融合在一起,和忧国忧民的杜甫诗的风格相近。

16.(6分)《唐宋诗举要》中赞赏本诗的颈联“吐”字,说“言水落而洲出也,吐字下得奇警”。

“奇警”是指文字或言论含义新颖、深切,请结合诗句鉴赏“吐”字的“奇警”之处。

【答案】15.C 16.①“吐”字化静为动,新奇特别。

诗人眼前是洞庭湖中的沙洲因水少而露出来的静景,作者用“吐”写出了江湖主动吐出了沙洲的动态。

②“吐”字将无生命的事物写出了生命,生动形象。

江海是自然之物,作者赋予它们生命力,能吞吐沙洲。

(此条答“比拟”也可。

)③“吐”字包含了作者的奇特丰富的想象:丰水期江湖吞进了沙洲,枯水期江湖吐出了沙洲。

(此条答“虚写”也可)【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C.“仍念念不忘国事,焦急得头发都全白了”错,诗句用的“空白九分头”,意为“大部分头发白了”。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①“十月江湖吐乱洲”意思是已到十月,洞庭水落,吐出了纵横错落的沙洲。

“吐乱洲”是指秋冬之际,洞庭湖水落,湖中露出许多不规则的沙洲。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阅读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5)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阅读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5)

A.文章先写石兽落水,再写十多年后寺僧准备打捞。

这是起因。

B.在打捞过程中:“寻十余里无迹”;讲学家分析,“众服为确论”。

这是发展。

C.老河兵的“笑”,一番综合分析,做出正确判断,果然在上游数里外找到石兽。

这是高潮部分。

D.文章意在不是渲染寻找石兽的神奇过程,而是引出最后的深层思考。

【答案】91.C92.D93.D94.C【解析】91.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

”正确译文是: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外门倒塌在河中。

“河干”的意思是河岸,而不是干了的河;B.“求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

”正确译文是: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

寺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

“竟”的意思是最终、到底,而不是竟然;“顺流下”的意思是顺流而下,而不是埋没到地下;D.“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正确译文是:越冲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里。

“激”的意思是冲,而不是激化;“倒掷”的意思是倾倒,而不是被抛;故选C。

92.本题考查文言句式。

D.“可据理臆断欤?”是反问句;故选D。

93.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及主旨的理解。

D.结合文章最后一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可知,本文借寻找石兽的事告诉人们:认识事物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

D项说法错误;故选D。

94.本题考查对文章叙事特点的分析。

C.老河兵的“笑”,一番综合分析,做出正确判断,果然在上游数里外找到石兽。

这是文章的高潮和结局。

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沧州南部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

过了十多年,寺僧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

寺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是石头的特点应该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阅读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3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阅读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33)

强盗听后,深受感动,不仅退回他的财物,还赠了他一些银钱。

他急忙拜谢。

忽然,一个强盗顿足大哭道:“这人如此孱弱,尚能历尽艰辛,到千里之外寻找父亲的遗骨。

我这个堂堂男子汉,自命英雄豪杰,反而做不到吗? 诸位保重,我也要到甘肃去收父亲的遗骨了。

”说完,他挥了挥手,奔西方而去。

他的同伙呼喊他,请他回家与妻子告别,他连头也没回,这是被齐某之子的行为深深感动了。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各题。

(甲)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①之妻,贻②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③,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④,六幕⑤相联如胠箧⑥,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⑦其精练。

(注释)①常:人名。

②贻:赠送。

③qì:完结,终了。

④弥束:更加紧密连接。

⑤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面。

⑥胠箧qū qiè:一只打开的箱子。

⑦伏:通“服”。

18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是.非木柿____________ ②转转不已.____________③人履.其板____________ ④塔遂.定____________18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问塔动之.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康肃忿然.曰然.则天下之事C.乃以.瓦布之以.为顺流下矣D.而.动如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8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发电厂子弟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发电厂子弟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发电厂子弟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熊十力:乱世为儒朵渔熊十力出生于湖北黄冈,是一个乡村穷教师的儿子。

十三四岁时,父母相继病亡。

此后游学乡间,读王船山、顾亭林之书,忽有革命之志,遂投奔武昌新军。

1917到1918年间,参与孙中山幕府。

他目睹鼎革以还,世风日下,慨叹“由这样一群无心肝的人革命,到底革到什么地方去呢?”深感“革政不如革心”,遂慨然弃政向学。

1920年熊十力拜在南京内学院欧阳竟无大师门下学佛。

熊十力在内学院里是年岁较大的学员,学习极为用功,也是最穷的一个,长年只有一条裤子,有时没得换,就光着腿,外面套一件长衫,因此人送绰号“空空道人”。

熊氏在内学院打下了坚实的唯识学和因明学基础,接受了哲学思维的严格训练。

1922年熊十力受聘北京大学讲授佛教唯识学。

但自一开始,熊便一步步背弃师说,逐渐离开佛教唯识学,从而形成自己的一套观点。

好在蔡元培向来提倡兼容并包,亦就相安下去。

然而,熊十力的讲课效果似乎不太妙;而不能得英才教之,更让他觉得气馁。

后来,他干脆向学校提出在家授徒,虽不能得天下英才,能有“二三子”聚而教之,也是惬意,“而不相干之学子,亦不愿其与于斯课”。

学校竟也同意了他的要求。

熊十力师风陡峻,责人以善,不惜詈骂,情急处甚至会饱以老拳。

一次,梁漱溟为学问之事与熊十力发生了争论。

争完了,熊十力趁梁漱溟转身的机会,跑上去朝梁就是三拳头,口里还骂他是“笨蛋”。

梁漱溟了解熊的个性,没加理会就走了。

熊氏也深知自己修养不足,缺少一份儒者的典雅,但“检讨”归“检讨”,他决计不去改正。

1937年,日寇侵入华北,熊十力辗转返回黄冈,后来进入四川,颠沛流离,生活尤为拮据。

但他自甘寂寞,乐以忘忧,仍勉力著述讲学。

他依然坚持每日清晨四点即起床,读书写作,中午亦只闭目坐上片刻。

写起来只需一纸一笔,最穷困时,用秃笔写,以碗为砚,一盛墨汁,一盛朱红。

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资料专题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词中,词人频频以水入词,传情达意,主要是因为水与词的特质相通。

词“以清切婉丽为宗”,水的运用使得这一盛行于秦楼楚馆的文体洗尽铅华,增添了一分清婉、灵动和含蓄。

“诗庄词媚”,词较于诗有更多儿女情长、爱恨相思的描写,文人词更侧重内心对恋情的执着与迷惘,借助水这一意象,既突出恋人的柔情和恋情的纯洁,又显得含蓄蕴藉、缠绵悱恻。

婉约词主言情,尚含蓄,涓涓细流恰可将那些要眇之情、凄迷之境娓娓道出,并将其表现得欲露而不露。

即使是豪放词,也宜表达得沉绵深挚。

流水恰可进行一种缓冲,使之于豪壮中更显沉咽缠绵、刚柔并济。

水具有流动性和传递性,视线随着流水放射出去,心中百感也随之生发、释放。

范仲淹的《苏幕遮》由天到地,由黄叶到秋水,接天连地的一江秋水,在带动词人视线移动的同时,更将思乡之情、羁旅之倦吟唱出来。

水的绵绵不断常常带动着忧思情感的传递,水又是没有约束性的,象征着情感的一发不可收。

“离思迢迢远,一似长江水。

去不断,来无际。

”(欧阳修《千岁秋》)流水缠绵、源源不绝,激发人绵绵不断的情思,离人的目光、伊人的相思,都可以顺着流水延续千里。

流动的水连接两地、贯通两心,分离的人可以以水传情,可以思接千里。

古代交通不便,横亘于前的江河湖海是词人与恋人、友人的阻隔,也是与家乡、亲人的阻隔;同时,水也可以代指无法逾越的抽象意义上的阻碍或心灵隔阂,如故国、亡人、无法企及的爱情、对往昔的追忆等。

山遥水远,音信难托,水的阻隔性令牵挂、思念无法传递,郁结于心,只有将这份怅惘诉诸流水,“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

几重山,几重水”(张先《碧牡丹》)。

于是,常借助飞翔的大雁、水中的游鱼来逾越流水的阻碍,传递思念,“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高中语文 散文之部 第五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五)(B卷 能力素养提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散文之部 第五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五)(B卷 能力素养提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单元质量检测(五)(B卷能力素养提升)(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60分)(一)文言文阅读(3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夷陵县至喜堂记欧阳修峡州治夷陵,地滨大江,虽有椒、漆、纸以通商贾,而民俗俭陋,常自足,无所仰于四方.贩夫所售不过鱐鱼①腐鲍,民所嗜而已;富商大贾皆无为而至。

地僻而贫,故夷陵为下县,而峡为小州。

州居无郭.郛②,通衢不能容车马,市无百货之列,而鲍鱼之肆不可入,虽邦君之过市,必常下乘,掩鼻以疾趋.而民之列处,灶、廪、匽③、井无异位,一室之间上父子而下畜豕.其覆皆用茅竹,故岁常火灾。

而俗信鬼神其相传曰作瓦屋者不利夷陵者楚之西境昔《春秋》书荆以狄之而诗人亦曰蛮荆岂其陋俗自古然欤?景.祐.二年,尚书..驾部员外郎朱公治是州,始树木,增城栅,甓④南北之街,作市门市区;又教民为瓦屋,别灶廪,异人畜,以变其俗。

既,又命夷陵令刘光裔治其县,起敕书楼,饰厅事⑤,新吏舍.三年夏,县功毕.某有罪来是邦,朱公与某有旧,且哀其以罪而来,为至县舍,择其厅事之东以作斯堂,度为疏洁高明而日,居之以休其心。

堂成,又与宾客偕至而落之。

夫罪戾之人,宜弃恶地,处穷险,使其憔悴忧思而知自悔咎.今乃赖朱公而得善地,以偷宴安,顽然使忘其有罪之忧,是皆异其所以来之意。

然夷陵之僻,陆走荆门、襄阳至京师..,二十有八驿;水道大江,绝淮,抵汴东水门,五千五百有九十里。

故为吏者多不欲远来,而居者往往不得代,至岁满或自罢去.然不知夷陵风俗朴野,少盗争,而令之日食有稻与鱼,又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江山美秀,而邑居缮完,无不可爱。

是非惟有罪者之可以忘其忧,而凡为吏者莫不始来而不乐,既至而后喜也。

作至喜堂记藏其壁。

夫令虽卑,而有土与民,宜志其风俗变化之善恶,使后来者有考焉耳.(选自《欧阳修夷陵诗文译注》)[注]①鱐(sù)鱼:干鱼。

②郛(fú):外城。

③匽(yǎn):厕所.④甓(pì):砖。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解析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解析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分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以下两个文段,达成下边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庙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建,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行得,认为顺水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可以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狂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可以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贱,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而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录》)(乙)刘羽冲,沧州人。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画图列说②于州官。

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

”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先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何文勤公尝(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录》,有删省)【说明】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列说]各处劝告。

③[沟洫(xù)]水渠。

(1)依据文段意思填空。

①《说文解字》中“竟”是会心字,意思是“乐曲终尽”。

由此推测,甲文“竟不行得”一句中“竟”的意思应为________②《说文解字》中“角”是象形字,本义是“兽角也,与刀相像”。

由本义引申出以下义项:①像角同样的古代量器和盛酒用具;②较量,竞争;③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饰演的的人物。

乙文中“练乡兵与之角”中“角”的义项应为________。

(填序号)(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照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尔辈不可以究物理。

海南省海口市东营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海南省海口市东营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海南省海口市东营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飞白的趣味痖弦飞白,是汉字书体的一种,一般认为是东汉蔡邕所创。

相传左中郎蔡邕有次赴鸿都门巡访,看到修饰房子的匠人以垩帚成字,引发了他的灵感。

飞白书,便是他从垩帚拖出的痕迹上作墨趣的联想,所创意出来的书写技法。

飞白书的最大特征,是文字笔画轻微不满,或中空,或断续,丝丝露白,看起来就像用枯笔疾扫而过的样子,呈现一种意到笔不到的特殊气韵。

此种技法历代仿效者甚多,且有不少诠释的理论。

如“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谓之飞”(宋·黄伯思)、“白而不飞者似篆,飞而不白者似隶”(明·赵宦光)等,都是对飞白所作的归纳与界定。

至于说它能创造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意境,那是属于书艺美感之外的哲学演绎了。

其实,飞白的技巧在其他的文学艺术中也有类似的展现,举以光色线条运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电影为例,历来被导演们常用的溶、淡、叠影、圈入、圈出等叙述元素,“抽象电影”所强调的韵律及视觉设计,“加速蒙太奇”以剪辑密度所构成的时空新关系,以及现代派电影在意象思考上的突破、对电影分镜辩证观念的新探索,都可以与中国书法的飞白趣味产生联想,称之为映像的飞白也无不可。

中国古典戏曲的唱腔,也有类似飞白的设计。

经验老到的演员在诠释唱段时,常常故意不把一个乐句唱满,留下一些空间让伴奏曲点缀。

因为演员们发现,一个乐句的不完全唱满,比唱满有更大的弹性,除了留出余地供乐队去发挥之外,观众也可以根据自己早已耳熟能详的调子做想象的补充,在鉴赏的心理层次上,无疑使观众也感觉参与了创造,这种赋格式的变奏,是属于声音的飞白了。

如果把飞白的观念,用在诗文的朗诵上,也会创造一些新感觉。

“五四”时期戏剧家洪深谈朗诵,认为散文与诗,各有其格式,前者是节奏格式,后者是韵律格式。

朗诵者首先要进行分析才能定出基调,一般来说,表现节奏的办法,是将节奏中的“时隔”加以区分,定出加强点的位置,或做短暂的顿逗,或将重音特别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熊十力:乱世为儒朵渔阅读附答案
熊十力:乱世为儒
朵渔
熊十力出生于湖北黄冈,是一个乡村穷教师的儿子。

十三四岁时,父母相继病亡。

此后游学乡间,读王船山、顾亭林之书,忽有革命之志,遂投奔武昌新军。

1917到1918年间,参与孙中山幕府。

他目睹鼎革以还,世风日下,慨叹“由这样一群无心肝的人革命,到底革到什么地方去呢?”深感“革政不如革心”,遂慨然弃政向学。

1920年熊十力拜在南京内学院欧阳竟无大师门下学佛。

熊十力在内学院里是年岁较大的学员,学习极为用功,也是最穷的一个,长年只有一条裤子,有时没得换,就光着腿,外面套一件长衫,因此人送绰号“空空道人”。

熊氏在内学院打下了坚实的唯识学和因明学基础,接受了哲学思维的严格训练。

1922年熊十力受聘北京大学讲授佛教唯识学。

但自一开始,熊便一步步背弃师说,逐渐离开佛教唯识学,从而形成自己的一套观点。

好在蔡元培向来提倡兼容并包,亦就相安下去。

然而,熊十力的讲课效果似乎不太妙;而不能得英才教之,更让他觉得气馁。

后来,他干脆向学校提出在家授徒,虽不能得天下英才,能有“二三子”聚而教之,也是惬意,“而不相干之学子,亦不愿其与于斯课”。

学校竟也同意了他的要求。

熊十力师风陡峻,责人以善,不惜詈骂,情急处甚至会饱以老拳。

一次,梁漱溟为学问之事与熊十力发生了争论。

争完了,熊十力趁梁漱溟转身的机会,跑上去朝梁就是三拳头,口里还骂他是“笨蛋”。

梁漱溟了解熊的个性,没加理会就走了。

熊氏也深知自己修养不足,缺少一份儒者的典雅,但“检讨”归“检讨”,他决计不去改正。

1937年,日寇侵入华北,熊十力辗转返回黄冈,后来进入四川,颠沛流离,生活尤为拮据。

但他自甘寂寞,乐以忘忧,仍勉力著述讲学。

他依然坚持每日清晨四点即起床,读书写作,中午亦只闭目坐上片刻。

写起来只需一纸一笔,最穷困时,用秃笔写,以碗为砚,一盛墨汁,一盛朱红。

因长期流离失所,身边并无藏书,他恐怕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藏书的学者。

1946年春,蒋介石正欲乘船还都南京,途经武汉,得知熊十力在汉口,便差人去请,熊一听顿时光火:“要我去看他,他是什么东西!”蒋又赠资百万以助其办哲学研究所,但熊并不领情。

1946年6月7日,熊致函徐复观,讲明:当局若真想为国家培育元气,最好让自己自安其素,为所欲为,不必专款资助,只要不横加干涉,便是一种支持。

他并举章太炎之例,说“章太炎一代高名,及受资讲学,而士林唾弃”。

熊十力对学术上的“逐臭”之徒极其反感:“吾国学人,总好追逐风气,一时之所尚,则群起而趋其途,如海上逐臭之夫。

”对那些“徘徊周旋于人心风会迎合之中”的浮华名士也尤为厌恶,熊说,“凡有志于根本学术者,当有孤往精神”。

1947年春北大复校,熊闻讯便重返北大。

他原以为可以重拾当年初到北大时那种平静的治学生涯,然而内战使北平依然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1948年2月,浙江大学请熊十力前去讲学,熊氏携弟子牟宗三一起前往,并将筑居之所命名为“漆园”,并自号“漆园老人”,自比“漆园吏”庄子,取庄周避世之意。

1949年5月16日,他听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占领武汉,极为兴奋,大书三个字:解放了!50年代初,熊十力留在大陆,生活是安定的,然而此时熊十力的内心是孤独的。

他的学说逐渐被边缘化了,著作也几乎到了被人遗忘的地步。

他在暮年哀叹道:“人生七十,孑然一老,小楼面壁,忽逢十祀。

绝无向学之青年,亦鲜有客至。

”1956年他完成了《原儒》一书的下卷,以“六经注我”的精神,重新阐释了儒学经典和儒学史。

1968年5月23日上午,一代大儒走完了他84年的人生路程。

(节选自同名文章,有删节)
【相关链接】
圣贤讲仁,讲性命无道,讲良知,都不是一假定,而是一真实生命的呈现……熊先生是一个真人。

他真之所以为真的地方在哪里呢?我不用说得太玄远,太严肃,而只从他日常生活上说。

(牟宗三《熊十力先生追念会讲话》)7.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牟宗三所说“熊先生是一个真人”的一项是(3分)
A.熊十力在南京内学院求学时长年只有一条裤子,有时没得换,就光着腿,外面套一件长衫,因此有人送给他“空空道人”的绰号。

B.熊十力性格峻急,脾气暴躁,缺少儒者的典雅,与他人争论学术问题,一言不合竟至于老拳相加,粗话詈骂。

C.熊十力对蒋介石差人邀请自己见面十分恼火,蒋介石欲赠资百万他也断然拒绝,他说他不需要要专款资助,只要不受干涉,自安其素。

D.熊十力定居浙江时将住所命名为“漆园”,自号“漆园老人”,把自己比作曾做过“漆园吏”的先哲庄子。

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动荡的时代极大地影响了熊十力的人生选择和政治立场,无论是早期弃政
向学,还是后来的避世研道、留在大陆,都与相应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B.熊十力十分用功,有真学问,但对学生极其严厉,讲课效果也欠佳。

带着“不能得英才教之”的遗憾,他干脆在家授徒,聚集数人传讲学问,也乐在其中。

C.熊十力治学勤勉、严谨,学术上既能够分辨前人著述的优缺点,择取精华,又有“六经注我”的精神,能够打通各家学说,形成并坚守自己的独特见解。

D.熊十力不喜追逐风气,不善迎合他人,对受资讲学的章太炎之流极为厌恶、反感,称其为学术上的“逐臭”之徒。

9.熊十力说,“凡有志于根本学术者,当有孤往精神”,这在熊十力本人身上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材料具体说明。

(6分)
参考答案:
(三)(12分)
7.(3分)D(牟宗三评价熊十力所谓“真”,是指熊氏绝无伪饰的真性情。

D项主要体现的是熊十力避世治学的态度)
8.(3分)D(熊十力所说的“逐臭之徒”并非针对章太炎。


9.(6分)①虽生处乱世,颠沛流离,常陷衣食无着、一贫如洗之境,求学治学从不懈怠。

②人格上有孤傲之气,蔑视当权者,厌恶善于周旋、迎合他人的浮华名士,抨击追逐时尚风气的“逐臭之夫”,一心想保持学术的独立自由。

③治学敢于坚持己见,不墨守师说,不随便依从他人,即便自己的学说已被边缘
化,仍坚守绝学。

(每点2分,三点一从生存处境说,一从人格精神说,一从治学立场说,大意对即可)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