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信用风险及防范对策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开展信贷业务过程中,农村信用社面临着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本文将对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进行分析,同时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1. 信用风险农村信用社的客户主要是农民和农村小微企业,由于其经济实力有限,信用状况较为薄弱,因此信用风险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首要风险。
在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业务中,由于客户信用评级不足、还款能力不足等原因,存在着违约风险,如果大量客户发生违约,将会严重影响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安全和经营稳定。
2. 市场风险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主要来源于存款,而客户存款总额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规模是有限制的,当农村信用社过度依赖存款资金时,存在着市场风险。
当农村信用社面临存款减少的情况时,将会严重影响其资金来源,导致资金链断裂,进而影响农村信用社的正常经营。
3. 流动性风险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业务具有一定周期性,而存款业务又相对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因此存在着流动性风险。
尤其是在农村信用社面临大量存款提前支取或者大额贷款提前还款时,将会对其资金流动性造成一定影响。
农村信用社在开展信贷业务时,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建立信贷风险评估模型、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评级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等。
通过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化解。
2. 多元化资金来源农村信用社在资金来源上应当多元化,通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引入更多的融资渠道,降低对存款资金的依赖。
积极开展金融创新,拓宽资金来源,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并降低市场风险。
3. 完善内控机制农村信用社应当加强内控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体系,加强风险监管和控制。
在开展信贷业务时,严格执行贷款审批流程,严格把控贷款发放的资金来源和用途,防范信贷风险。
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抵御能力。
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的风险与防范
目前, 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户实施 小额信 用贷款是 国家运用金融 核发 了许多不符合规定的贷款。 手段解决“ 三农” 问题 的重要措施之 一。为更好地支持农民 不断增加 4利 率风险 . 收入 ,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 在农村 全面 推广农 户小额 信用贷 目前, 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 利率 , 大部分的贷款 , 都执行统 款是我国政府提重要举措 , 因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能够覆盖到每一位 的利 率水平 。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实行 的是基准利率加浮动利率 , 而 农户 , 户受益面积比较广泛。 农 农村信 用社对 大部 分农户小额信贷实行 的则 是不浮或少浮 的优惠利 率政策 , 导致农 村信 用社两边的利率形成强烈 的反差 , 这 从而使小额 农 村信 用合 作社小 额信 贷发 展 的现状 我国农 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 的发展可分 为三个阶段 : 一 , 第 从 信贷在贷前就暴露在利率风险之下。
为 了防范利 率风 险 ,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 以通 过科学的方法 , 确定 合理 的小额信贷利率。只有确保让 参与小 额信贷 的金融机构 赢利, 它 们 才愿意扩大 并持续 提供 小额信贷的根本保证 。如 果农村信用社在 ,额信贷项 目中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又得不到有关部门的补助的话 , J 、 那 么小额信贷工作就不可能持久 , 国家促进农业发展 的宏观锏 略就会落 空 。借鉴 国际经验 , 要使参与小额贷款的金融机 构赚钱 , 证明最关键 的因素是利率 的高低 。 3 . 建立有效的信用等级评 价制度 农 户信用是信用社发放 小额信 用贷款 的依据 , 也是控制信用社 贷 款风险 的基本要求 。 可见建立有效 地信用等级评价制度的重要 陛。 具 体操作 来说 , 第一 , 制定完善信用评级指标体 系 , 并确保规范操作 , 进 而提 高信 用评 级的层次和质量 。第二 , 充分发挥 村委的的作用 , 由于 村“ 两委 ” 比农信社信贷员更了解本村农 户经济状况 , 因此村委会是信 用社与农户之间建立信贷关系的桥 梁和纽带 。 他们参与信用户评定和 授信额度核定 。能有效防范不知情放贷风 险。第三 , 建立健全信用资 料档案 , 项认 证审查核实 , 逐 并确保信用资料要真 实 、 全面 、 准确地 反 映农户实际情况。第四 。 要严格 按照评级标准 , 评定农户信用等级 , 对 所有农户都采用统一的标 准 , 以确保评级客观公正 。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成为了农村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居民提供各类金融服务。
然而,在信贷业务中,有一定的信贷风险,需要采取应对措施。
(一)信用风险农民实际收入稳定性较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不够透明,可能存在违约、拖欠和欺诈等信用风险。
(二)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市场价格波动和市场需求变化,例如农产品价格下跌、市场需求减少,导致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贷款。
(三)流动性风险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存款,而存款的流动性不如其他金融机构,导致信贷资金无法及时回笼,形成流动性风险。
(四)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由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不善或人为疏忽带来的风险。
例如,无法及时偿还借款人的贷款和管理不善等。
(一)设置贷款条件和风险控制机制农村信用社应在贷款申请时进行详细的资质审查和评估,设置严格的贷款条件和风险控制机制,降低信用风险。
(二)加强市场机制建设农村信用社应适应市场的变化,加强市场机制建设,开发出基于农产品价格走势变化的贷款产品,提高市场风险的可控性。
(三)建立货币市场交易平台农村信用社可以建立货币市场交易平台,提高存款的流动性,稳定信贷资金来源,有效缓解流动性风险。
(四)建立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农村信用社应建立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包括规范贷款业务流程、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员工培训等,降低操作风险。
三、结论在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中,存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
为了降低风险,农村信用社需要根据风险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设置贷款条件和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市场机制建设、建立货币市场交易平台和建立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等。
浅析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形成不良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浅析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形成不良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山西新闻网忻州讯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响应国家号召,持续加大支农力度,适时的推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农户小额信用凭借“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以及无需抵押、手续简单等特点,受到广大农户一致好评,被称为农村信用社的拳头产品。
经过几年来的经营,尽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信贷规模上、贷款质量上有所提升,但是仍然有部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形成不良贷款,为信用社的经营造成沉重包袱。
下面笔者根据大学理论知识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粗浅地谈一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形成不良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供同仁探讨,同共为信合事业实现跨越发展努力。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形成不良贷款的原因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通过贷前摸底评定、评级授信对农户进行贷款限额核定。
在经营过程中发现,促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形成不良贷款主要原因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户贷款档案不完善,摸底情况不真实,形成借冒名贷款。
一份完整、合规、真实的农户贷款档案是贷款评级、授信的依据,是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根基,所以农户贷款档案不完善,摸底情况不真实严重影响着贷款的质量。
贷款档案不完善、合同要素不齐全导致贷款失去法律的保护,形成不良贷款;摸底情况的不真实,给不法分子乘虚而入的机会,部分客户借用、盗用他人姓名、贷款证、身份证等相关证件资料骗取信用社资金,挪为已用,致使贷款的借据签订人与贷款使用人分离,形成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按照贷款合同在履行还款义务时,出现严重分歧,导致大量借冒名贷款形成了不良贷款。
二是客户评级、授信不准确,授信额度高于客户实际信用额度。
所谓“物有上中下,人有三六九”一说,就是说这个社会是有等级之说,每个人或者是物根据自己的属性被划分在不同的等级阶层中。
在信贷管理中,我们就是以评级、授信来划分信用等级。
在贷款发放时,对一个客户的评级、授信过高,严重超过了该客户能够承担起的信用额度,那么按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该客户的核定额度远远超过了自己的信用还款能力,所以导致了该类贷款信用风险居高不下的局势,严重影响着贷款质量。
农村信用社小额不良贷款风险及防范建议
农村信用社小额不良贷款风险及防范建议近年来,农村信誉社小额不良贷款有所增加,清收难度加大,农户小额信誉贷款的风险不容忽视。
为了弄清农村信誉社小额贷款风险形成的缘由,讨论防范措施及清收对策,笔者依据日常工作把握的状况,试作如下探讨。
一、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形成的主要缘由第一,发放贷款审查不严。
部分信贷人员在发放贷款时审查不严,一些借款人假借他人之名与农村信誉社签订借款合同或保证合同,致使贷款最终无法收回,形成不良贷款。
其次,贷后管理不到位。
有的疏于管理,贷款逾期后不主动催收,对借款人的基本状况不了解,不能有针对性地实行一些主动有效的催收措施,形成不良贷款。
第三,社会信誉环境较差。
有的借款人在农村信誉社贷款后,外出打工多年不归,也不与放款信誉社主动联系,信誉社通过一些渠道联系到借款人后借款人置之不理,形成不良贷款。
二、几种表现形式自然风险及市场风险。
农村信誉社小额贷款的对象主要是农夫,贷款用处主要是用于种养业,而种养业又是恰恰是比较脆弱的产业,农夫在这个社会又是弱势群体,所以农村信誉社小额贷款受自然条件及市场因素改变的影响较大,存在着较大的自然风险及市场风险。
作为农业来讲,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的因素较大,假如一旦遇到自然灾难,农夫的生产收入肯定会削减,这将直接影响农夫的还贷力量。
农业生产同时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当农产品市场价格偏低时,农夫的粮食产量尽管增加,但是其收入没有增加,甚至有可能削减,也会影响农夫的还贷主动性,农业的自然风险及市场风险就将直接转化为贷款风险。
贷前调查风险。
根据现行的放款政策,农户只要供应了《贷款申请》和有效证件后,信誉社只凭已有的农户经济档案进行审查发放。
然而,有的信誉社在建立农户经济档案时,不是自己的信贷人员深化农村、农户进行实地评估建立农户经济档案,而是依靠当地村委的一些干部填写农户的经济档案。
一些村干部将农村信誉社对农户的评级授信,建立经济档案当作一种权力,掺杂个人……。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农村信用社是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主要形式,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贷业务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有效的应对措施。
1.市场风险农村信用社面临着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贷款资金回收困难,导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对象多为小微企业和个人,而这些客户的信用情况难以保证,存在着违约风险;同时,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企业生产增长率和利润率等指标不如城市,贷款回收存在较大的风险。
2.信用风险农村信用社由于区域较小,客户生产经营范围较窄等因素造成贷款风险集中程度较高。
另外,由于其客户群体较为单一,支付能力有限,违约风险较高。
3.操作风险由于农村信用社机构规模较小,员工岗位交叉较普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成本控制不到位,可能导致贷款流程不规范,贷款风险忽略审查,人员疏忽大意等操作风险。
4.区域风险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业务较为集中在某个地区,可能会受到该地区经济、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该地区客户的发展受阻或出现连带违约等风险。
1.加强信用评价农村信用社应加强对客户资质的评估,特别是对担保能力评估,严格重视客户征信黑名单信息提示,并通过贷款人的担保能力、存款余额或其他方式控制违约率,降低信用风险。
2.创新小微金融产品农村信用社应适时对小微企业和个人创新金融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风险,增加贷款收益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3.注重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农村信用社应构建客户风险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范,加强对风险监测体系的建设,提高员工贷后管理能力,树立合规经营的理念。
4.合理把握风险度农村信用社应合理利用货币政策工具,适时调整贷款利率,控制资本金增量;应长期关注资产质量,确保资产负债平衡,避免出现大额不良贷款风险,为保证其经营安全提供保障。
总之,农村信用社应从加强信用评价、创新小微金融产品、注重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和合理把握风险度等方面入手,促进农村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浅谈农村信用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风险及防范措施
浅谈农村信用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风险及防范措施作者:常立衡来源:《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年第10期当前,农村信用社正在全国推广以农户为主要贷款对象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了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同时,也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有效监管、风险防范及应对措施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在此,笔者就当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目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风险(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自身特点造成的灵活性风险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以农户信誉作担保、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方式,贷款证实行“一户一证”,信用农户贷款时只需持本人身份证、印章及贷款证直接到柜面签订借款合同和借据办理贷款,不再通过信贷员的贷时审查,既方便了农户,又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
然而,因其自身特点的灵活性和额度上一个“小”的限制,加之刚刚脱贫致富的农民虽然生产、生活水平已大幅提高,但整体素质仍然参差不齐,他们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也水涨船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其“额度小”的特点已无法满足当前农民群众的信贷资金需求,势必导致农户与农户之间出现互相串通,一个贷户为取得足够的信贷资金,同多个信用户进行信用串通、暗箱操作,用多个信用证垒大户,贷款供自己或他人使用,造成表面上的小额贷款,实际上的大额贷款,致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成为大量滋生冒名贷款的温床,给农村信用社管理带来新的的挑战,直接影响信用社的经营效益和支农质量。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性特点造成的流动性风险随着国家对山区农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不断加强,农民可供耕种的土地愈来愈少,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外出务工已成为山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渠道。
作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承载主体的农民大规模流动,由于务工区域分散且流动性大,经营项目多样,贷款借与用地域分离,农村信用社对其贷款常常会遇到贷款项目难评估、资金使用难监控、具体效益难掌握、到期贷款难清收、风险贷款难处置等问题,贷款投放后,三、五年见不着贷户踪影已是家常便饭,农户的实时贷款使用情况、经营效益、信用状况等基本信息无法准确把握,导致大量逾期贷款已经丧失了法律意义上的追偿权,长此以往,形成大量不良贷款无法正常运作。
谈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
谈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当前,信贷资产质量低劣、不良贷款占比高是困扰农村合作金融事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它不仅影响到农村信用社的自身效益和在社会上的声誉,而且也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发展乃至金融、社会的稳定。
因此,如何防范化解贷款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保证信贷业务正常运行已成为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信用社)改革和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拟从鄞州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的现状来分析贷款风险的成因,并提出个人的浅见。
一、信贷资产质量的现状当前,鄞州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低劣、贷款风险大,其主要表现为:(一)不良贷款占比高,贷款的流动性差。
据鄞州农村信用社2002年12月末统计数据反映,全系统各项贷款56.72亿元,其中:账面不良贷款(包括逾期、呆滞、呆帐)11.27亿元,占比高达19.87%。
且在正常贷款中,还有四分之一贷款名为正常实为不良,靠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周转来维持,由此可见鄞州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流动困难。
(二)贷款收息率低,贷款的效益性难以实现。
鄞州农村信用社2002年全年应计利息32954万元,实际收回利息25106万元,年末积欠利息余额达69373万元,比年初上升7848万元,收息率仅为76.18%。
由于不良贷款占比大,生息贷款占比少,致使个别信用社出现亏损。
因此,信贷资产效益差。
(三)抵押贷款占比少,担保贷款留于形式,贷款的安全性难以保障。
鄞州农村信用社2002年末全系统抵押贷款约占44.84%,有的信用社仅占20%。
担保贷款虽占近50%,但担保单位实力不足、借款企业相互担保或一套班子多块牌子的企业内部担保等现象严重。
因此,贷款债权保全措施乏力。
二、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风险源于事物的不确定性,是一种导致损失产生的可能性,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风险是指预期事物的不确定性,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预期不确定性可能带来意外收益,即风险收益;二是预期不确定性可能带来意外损失,即风险损失或风险成本。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原因分析与对策一、引言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农村居民和农业经营者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职责。
然而,在经营过程中,农村信用社面临着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本文将对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原因分析1. 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农村地区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也相应增加。
2. 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农村信用体系相对薄弱,信用信息不透明,信用评估体系不健全,导致农村信用社难以准确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增加了信用风险。
3. 资金来源不稳定: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存款,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存款规模相对较小,导致资金来源不稳定,增加了流动性风险。
4. 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相对薄弱,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和监控手段,增加了操作风险。
5. 农村信用社合规意识不强:由于农村信用社的规模较小,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程度较低,合规意识不强,容易陷入违规操作,增加了合规风险。
三、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对策1. 多元化经营:农村信用社应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拓宽收入来源,降低经营风险。
例如,可以开展小额信贷、农村电商等业务,以提高收益稳定性。
2. 健全信用评估体系:农村信用社应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调查和评估,降低信用风险。
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分析等,提高信用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3. 加强资金管理:农村信用社应积极引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如发行金融债券、吸引社会资本等,增加资金来源的稳定性。
同时,建立健全的资金流动性管理机制,确保资金供应的稳定性。
4.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农村信用社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和监控机制,加强对操作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例如,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成因及对策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贷款业务迅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随着信贷规模的快速扩张,信贷风险也日渐显现。
本文分析了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成因,并提出了信贷风险防控的对策。
标签: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控对策1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成因1.1 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当前农村信用社制定的管理规范很多,但是缺乏一个体系化的制约机制。
例如农村信用社的制度中包含有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落实。
内部控制管理问题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为内部管理风险埋下了隐患,为信贷管理造成了很大风险[1]。
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增加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且监理机构也没有完全发挥出作用,监督职能有待完善,这一系列问题很容易让农村信用社出现滥用职权等违规的事情,而这些正是信贷风险的根源[2]。
在贷款的审批环节中,缺少量化的标准,偏重于定性分析,人为因素占很大的比重,没有严格的执行信贷管理过程中各项操作流程。
尤其是对部分小额贷款,凭经验判断,审贷分离制度流于形式,在贷款投向和投量上,有时由基层领导个人决策,贷审小组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果,从而增加了信贷风险[3]。
农村信用社缺乏一套科学完整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
1.2 人力资源体系不健全农村信用社在人力资源体系建设方面与商业银行有较大的差别。
在人才选拔上,招聘需求计划的制定没有完全按照人才需求进行有目的地招聘人才,并且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人才招聘中存在员工自身素质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现象。
在“行政化”的风气影响下,员工大多以管理职务晋升为主要目标,而忽视业务能力和业绩提升,这些不利于优化人员配置。
薪酬制度也存在问题,没有体现以贡献获取报酬的科学薪酬制度,员工的工资上升空间过小、晋升渠道狭窄,挫伤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4]。
1.3 员工素质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信用社历来重视业务发展,而员工的业务胜任能力却被忽视。
近年来进入农村信用社的大多为本专科学历,大多通过招考进入,整体学历层次仍不高。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农村信用社在为农户提供小额信贷时面临着诸多问题。
农户信用记录不完善,信用评估难度大;农户经济状况较为薄弱,还款风险高;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不足,难以满足农户需求。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强对农户信用记录的建立和管理,提高信用评估的准确性;引入担保机制,降低风险;政府可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财政支持,增加信贷资金。
通过以上对策,可以有效解决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面临的问题,促进农户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问题、分析、挑战、对策建议、解决方案、总结、结论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职责。
在农村信用社中,农户小额信贷是一项关键的服务,为农户提供了资金支持,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农村信用社在服务范围、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方面存在不足,导致部分农户无法获得贷款支持,限制了他们的生产和经营能力。
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和监督方面存在漏洞,容易出现逾期和坏账情况,影响了其稳健经营和服务能力。
农村信用社在产品创新和服务水平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以满足农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农村信用社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完善信贷审批机制和风险评估体系,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
农村信用社还可以加强与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为农户提供更加便利和优质的金融服务。
通过这些努力,农村信用社可以更好地支持农户的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
2. 正文2.1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的问题1. 难以满足农户的融资需求:由于农户规模较小,信用记录有限,银行对其进行贷款审核时存在较大的风险,导致农户难以获得足额的贷款支持,难以满足其生产经营需要。
2. 利率较高:农村信用社通常利率较高,造成农户在借款过程中需承担更高的财务成本,加重了农户的经济负担。
浅析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及应对措施
浅析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及应对措施【摘要】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但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挑战。
本文旨在分析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风险及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应加强信用评估,确保借款人信用记录清晰可靠;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加强监管与风险防范,提高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控能力。
通过综合应对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的风险,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
未来研究可在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和提升监管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农户小额贷款的风险特征和防范策略,为农村金融健康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应对措施、信用评估、风险管理机制、监管、风险防范、综合应对措施、研究展望1. 引言1.1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的背景农村信用社是指在农村地区发展的一种金融组织形式,其主要业务包括为农村居民提供储蓄、贷款、支付结算、信用等金融服务。
农村信用社的设立旨在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缺乏、金融资源稀缺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户小额贷款是农村信用社的一项重要业务,它主要面向农村地区的农民和小微企业主,为他们提供小额资金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农户小额贷款的发放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提高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随着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规模的扩大,其风险也逐渐显现。
贷款风险主要表现在逾期拖欠、恶意拖欠、贷款用途不明、贷款违约等方面,给农村信用社和贷款农户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和经营困难。
为了有效应对农户小额贷款风险,需要加强信用评估、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加强监管与风险防范等措施,以确保贷款资金安全、提高贷款偿还率,促进农村金融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风险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为提高农户小额贷款的贷款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和建议。
浅析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及应对措
1概述我国是农业经济大国,但是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农业发展相对落后。
农村信用社主导的农户小额贷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三农”资金的发展。
但是,从近几年的农户小额贷款总体运行情况分析,客观上并没有取得真正的成功。
国家颁布一系列有关农户小额贷款的文件,各地区贷款比例大幅度增长,但是,农民贷款投资的项目与国家的发展制度不相符,导致农户小额贷款存在一定的弊端。
2农信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分析将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总结为系统风险、政策性风险、信用违约风险、管理风险四大类,可以通过不同的政策规避或转移不同的风险,以下几点对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2.1自然环境带来的风险农户小额贷款为农民提供了更多更广的脱贫渠道,但是避免不了周期性的自然灾害,无论发生旱灾、洪灾还是地震,首当其冲的就是农业。
这样一来,市场上就会形成供需不平衡,市场流通不畅,农民收入大大减少。
这些都是市场不确定因素,这就影响了农户当年的还款效率,农民无法还款,影响信用社周转资金,形成了信贷风险,自然灾害就是解决贷款风险的主要问题之一。
2.2国家政策主导的风险农户小额贷款后的资金运用,更多取决于国家的各项补贴政策。
政府制定的不同政策也会有不同的风险存在,也就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该起到的作用。
政策下放后,其他的欠缺资金农户更依赖于农村信用社,一旦优惠政策变更或取消对贷款者来说就遭受风险的冲击。
而农户小额贷款的利率这一政策也不够完善,没有做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利率,有些贷款者无法承担高额的贷款利率,无法到期偿还本息,形成信用机构的滞账,坏账,形成农信机构资金键条衔接不上、运转困难的风险。
2.3信用违约的风险农户小额贷款无抵押担保,贷款者也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合同的重要性。
无论还款人是对还款期限认识不够严谨还是无力偿还贷款,都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有些信贷者只要资金运转不周就会想到农村信用社贷款这个暂时性的保护伞,想方设法收集亲朋好友的贷款证,有的农户小额贷款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更多,最终形成虚假信用,而申请贷款手续简便,没有完善“证件齐全,担保贷款”等各种制度。
浅谈农村信用社如何防范信贷风险
时代金融20时代金融浅谈农村信用社如何防范信贷风险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阶段我国农村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伴随中国老百姓大半个世纪的农村信用社也逐步发展壮大。
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农村信用社长期积累的信贷风险逐渐暴露,并呈现出占比高、金额大的特征。
如何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已经成为当前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重中之重。
笔者在本文中重点探讨了农村信用社应该如何防范信贷风险。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信贷 防范风险● 刘兴昱一、引言农村的发展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因为我国的农作物都是在农村种植、培养,输送到城市后供城市居民吃、穿、用。
因此一个国家是否能繁荣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国家是否重视三农的发展,而农村信用社正是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主力部队。
要想发展农业、振兴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尽快达到我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富裕的目标,农村信用社就需要为三农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服务,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由于农业产出的不确定、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良莠不齐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信用社投放的贷款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农村信用社必须采取一些措施防范可能会出现的风险。
二、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成因所谓信贷风险是指客户不履行合同约定,未能按期偿还农村信用社贷款本息,信贷风险会导致农村信用社产生大量不良贷款,致使资产质量恶化,进而限制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不良贷款占比高,且化解难度大,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复杂,综合主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主观原因1.经营理念未得到根本转变。
经营管理理念比较陈旧,以人情代替制度、以信任代替制度、以习惯代替制度,同时信贷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业务水平无法适应日益更新的信贷体系和市场需求,业务能力、职业精神缺失,导致部分贷款形成不良贷款。
2.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
浅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浅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作者:代友兵来源:《消费导刊》2017年第05期摘要:农户小额贷款是满足农户贷款需求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没有第二还款来源作为保障,金融机构始终面临着一定的贷款风险。
通过组建联保小组等方式一定程度上可控制农户贷款的道德风险,但因贷款客户的同质性、农业的高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所形成的系统性风险,导致小额信贷供给不足,成为小额信贷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关键词: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农户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经营管理问题分析一、农村小额信贷及贷款保证保险存在的风险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其所经受的风险必将影响其还贷能力,对农村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
农业生产一般而言要面对三大风险,分别是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经营风险。
此外,对农民提供保证保险的保险机构还要承受银行的管理风险及农民的道德风险。
1.自然风险。
农业本身就是典型的弱质产业,农业是受自然灾害条件影响较大的产业,农民又属弱势群体,面临着不可抗拒的自然挑战,刚富起来的农民经济基础仍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当脆弱,农业风险又具有不可预见性特征。
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生产周期长、不稳定等自然特性,自然灾害包括雷击、暴雨、洪水、台风、病虫害等,加之农民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匮乏,经营环境较差,在预防疫情和抵御自然灾害方面缺乏应对经验,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农作物或养殖业的减产甚至绝收,必然会导致农民收入减少,削弱还贷能力,导致小额信贷保证保险风险的发生,借款人可能还不起贷款。
2.管理风险。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以农户信誉作担保,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或通过组建3-5户联保小组等方式进行放款,解决农民贷款问题。
其放贷特点突出灵活性和额度较“小”,农民虽然生产、生活水平已有大幅提高,但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他们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也水涨船高,农户小额贷款其“额度小”的特点已无法满足当前农民群众的信贷资金需求,势必导致农户与农户之间出现“互相帮助”,一个贷户为取得足够的信贷资金,同多个农户进行串通、暗箱操作,贷款供自己或他人使用,造成表面上的小额贷款实际上是大额贷款,给农户小额贷款进行动态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直接影响经营效益和支农质量。
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中的操作风险及防控
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中的操作风险及防控杨光信贷操作风险又称为素质风险,它是受贷款人自身素质、业务技能和贷款操作方式不当影响而形成的风险,是一种行为风险.通过对农村信用社不良信贷资产形成过程可以发现:大部分不良信贷风险是由于信贷流程关键环节的操作风险造成的,操作风险损失占比明显大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笔者就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信用社信贷业务中的公司类信贷业务、个人信贷业务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例,浅谈信贷业务中的主要操作风险点、原因及其几点建议.一、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存在的主要操作风险一公司类信贷业务在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中公司类信贷业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按照公司类信贷业务的操作流程,可分为评级授信、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款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六个环节,其中主要存在以下操作风险.1.评级授信环节:一是信贷人员擅自更改评级标准和指标,弄虚作假测定客户信用等级和最高授信额度;二是信贷人员在企业发生重大变化或出现其他重大不利因素时,未及时下调信用等级和调整或终止授信额度;三是发现客户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和企业信息时不及时纠正,导致评级授信失真等.2.贷前调查环节:一是信贷人员未按规定对信贷业务的合规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及客户报表真实性、生产经营状况进行调查,或调查不深入细致,或按他人授意进行调查,未揭示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造成调查严重失实;二是未认真调查保证人、抵质押物、质押权利应具备条件,造成保证人主体资格不具备或超保证能力,抵质押物、质押权利条件不具备或重复抵质押及抵质押品低值高估;三是信贷人员未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未充分揭示客户编造虚假项目、虚假合同等.3.贷时审查环节:一是审查人员未提示、分析可能产生的风险;二是审查中隐瞒发现的重大问题和风险,或按他人授意进行审查,撰写虚假审查报告;三是未按规定对调查报告内容进行审查,未审查出调查报告的明显纰漏,或未揭示出重大关联交易,导致审批人决策失误.4.贷款审批环节:一是超权或变相超权放款,对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企业审批发放贷款;二是授意或支持调查、审查部门撰写虚假调查、审查报告;三是暗示或明示贷审会议通过不符合贷款条件的贷款.5.贷款的发放环节:一是逆程序发放贷款,未按审批时所附的限制性条款发放贷款,贷款合同要素填写不规范,未按规定办妥抵押品抵押登记手续或手续不完善,造成抵押无效;二是未按规定办理质押物止付手续和质押权利转移手续,形成无效质押等.6.贷后管理环节:一是未及时收取贷款利息,未履行贷款定期检查和报告的义务,或贷款催收不到位,造成了贷款超过了诉讼时效;二是未按规定对贷款资金用途进行跟踪检查;三是未关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大经营活动和重大风险问题,不注意追索未偿还贷款而丧失诉讼时效,企业有意将抵押物或质押物转移,企业通过重组或破产等方式故意逃废债务等.二个人信贷业务近年来个人不良贷款不断增加,作为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控制不良贷款,成为农村信用社日常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笔者多年的稽核工作经历中发现,其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个人质押贷款中存在的操作风险尤为突出.1.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一是放贷人员未尽职调查客户所有信息而盲目发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二是房地产开发商与客户串通,或直接使用虚假客户资料骗取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三是未核实第一还款来源或在第一还款来源不充足的情况下,向客户发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四是房产中介机构以虚假购房人名义申请二手房贷款,骗取信用社信用;四是内外勾结编造客户资料骗取信用社贷款;五是因未及时办理抵押登记手续,而使开发商有机会将抵押物重复销售等.2.个人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一是内部人员编造、窃取客户资料假名、冒名骗取贷款;二是为规避放款权限而化整为零为客户发放个人消费贷款;三是客户出具虚假收入证明、诈骗信用社贷款等.3.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一是内部人员未对个人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尽职调查,不了解贷款申请人的生产经营和信用状况;二是向无营业执照的自然人或法人客户发放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三是抵押物未按规定到有权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形成无效抵押或未按规定保管抵押物;四是贷款抵押物被恶意抽走或变更,形成无效抵押或抵押不足等.4.个人质押贷款:一是质押单证办理止付手续或手续不严密,质押单证未经所有权人书面承诺、签字,形成无效质押;二是未对保单、存单等质押物进行真实性验证;三是申请人以假存单和假有价单证办理质押贷款等.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村信用社推出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三农”的发展、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为当地农户的发家致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不符合贷款条件和范围的农户发放信用贷款;二是贷前调查不深入,还款来源不充足;三是未对贷款用途进行深入调查,造成转移用途和帮贷的现象较多;三是超授信额度发放贷款;四是借款人未亲自到场而由家属办理又未办理相关授权手续;五是贷款催收不及时,导致贷款丧失诉讼时效等.归结起来,农村信用社信贷操作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贷款“三查”制度流于形式.二是法律意识淡薄,借款手续容易存在瑕疵.三是对已产生风险的信贷资产保全不及时,催收手段单一,催收主动性差,不能根据情况及时采取不同的清收措施,错过最佳清收时机.二、操作风险形成的原因一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以我区联社为例,现有信贷人员28名,平均年龄38岁,虽然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达86%,但整体素质并不高,在接受新知识、新制度、新法律手段的能力上不足,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对信贷业务的分析判断不全面.同时,信贷人员人均管理贷款500笔左右,同时兼顾存款、中间业务、支农宣传、信用评定、贷款清收等一系列工作,人均业务量偏大.此外,随着社会的开放,泥沙俱下,部分信贷人员道德意识削弱,存在一些有悖于金融业职业道德的行为.二检查激励机制不到位.基层信用社服务的地域范围广、客户多、人员少,检查部门对信贷人员业务检查面不够全,监控手段落后,监督效果不明显.同时,对信贷人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信贷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信贷操作不规范,依法管贷意识不强,给信贷业务留下风险隐患.三制度执行不严.在日常贷款管理中,大多数信用社对联社下发的制度办法照抄照搬,不能结合自身实际加以细化,导致内控制度缺乏系统性,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次,一些信用社负责人在工作中疏于监督和管理,未认真规范和监督信贷人员行为,导致制度形同虚设.另外,由于基层信用社人员相对不足,贷款“三查”制度流于形式,在贷款前不能深入调查,准确评估风险;在贷款放出后不能做到及时跟踪检查,导致贷款出现风险难以控制.三、防范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几点建议一突出人本管理,提升信贷人员素质.加强对信贷人员的管理,提高信贷人员综合素质,造就一支具有现代风险经营理念、良好职业道德、扎实信贷业务知识、过硬风险识别能力的高素质业务队伍.一是明确对信贷人员管理的部门,细化信贷人员的准入、管理、退出流程,防止部门、岗位之间的管理职责重叠或空缺.二是加强对信贷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操守教育,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行为准则观,增强工作责任心和事业感.三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提升信贷人员辨别和认识业务操作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风险的能力,实现操作行为精细化,规范化,增强信贷人员操作风险控制的针对性和约束力.二落实科学发展,牢固树立审慎稳健的信贷理念.牢固树立信贷业务的科学发展观,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加快信贷业务的发展,坚决杜绝各类短期行为和粗放管理,大力倡导新型的企业信贷文化,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将法律支持深入到信贷业务各环节,形成法律支持的全程制度化流程管理,实现以人为核心向以制度为核心转变,建立有效的信贷决策机制.在信贷经营管理模式上,尝试建立独立的授信风险管理部门,对不同客户对象、不同种类的授信进行统一管理;对具备条件的城区和大镇可实行信贷业务集约化管理,成立法人、个人客户中心,由中心进行统一管理,以此提高管理层次,实现岗位设置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审贷分离,最终实现专业化经营和管理.三注重贷款规范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建设.一是理顺贷款业务前台与后台部门之间的关系,完善业务转授权制度,加强法律审查,实行档案规范管理,有效的防范操作风险.二是建立和完善信贷管理规章制度和办法,结合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梳理业务流程,明确各层面的信贷管理职责和权限,确保每一笔贷款从发放、管理到收回的各个环节都有据可依,人人都按规定程序操作,最大限度地避免贷款的发放、管理过程中的操作风险,促进农村信用社的有序健康发展.三是把握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对信贷业务重要环节和步骤加强管理,切实做好信贷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各个环节的规范操作.四是完善信贷管理系统功能,提高信贷管理系统使用效率,通过提高技术手段,防范信贷人员操作风险,对各类不良行为及时发出预警,对不良客户予以拦截,真正发挥现代科技在信贷管理中的作用.五是坚决执行信贷人员定期轮岗和片区交流制度,做到问题早发现,风险早预防.六是加大稽核监督力度,重视贷款外部核对和实地走访,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序时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对重点社、重点人员存在的问题重点检查,做到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四加强贷款责任追究,建立贷款发放责任约束机制.要进一步强化、细化贷款责任追究办法,强力推进不良贷款定期问责制度、到期提示制度、逾期警示制度和不良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主责任人制度,对农村信用社信贷所涉及的调查、审查、审批、合同的签订、贷后管理等环节,明确主责任人及其责任,强化信贷人员风险责任和风险意识.在建立责任制的同时配之以奖励制度,将信贷人员的贷款发放质量与其收入挂钩,进行奖励.作者:市郊联社。
农信社防范金融风险措施
农信社防范金融风险措施
农村信用社(农信社)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强化风险管理文化:农信社应培养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各项业务活动中,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氛围。
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风险评估、岗位分离、授权审批、内部审计等方面,确保各项业务操作合规、风险可控。
3. 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严格把控贷款发放的各个环节,提高贷款调查、审查和审批的质量,加强贷后管理,降低不良贷款率。
4. 提升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关注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合理配置资产负债结构,有效控制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市场风险。
5. 防范操作风险: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加强员工培训、建立操作风险监控体系等方式,减少操作失误和违规行为,防范操作风险。
6. 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加大对信息系统的投入,提高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防范信息科技风险。
7.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8. 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响应监管政策,主动接受监管检查,与监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共同维护金融稳定。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农信社可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高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林力【摘要】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
现阶段,农村信用社信贷规模快速扩张,长期积累的金融风险逐步地暴露出来,特别是信贷风险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控制信贷风险确保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是当前各级农村信用社工作的重心。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实际,针对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风险防范风险管理体系【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林力,女,广东番禺人,硕士研究生,广东金融学院金融系教师;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金融学;广东广州,510520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支持“三农”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尤其是党中央在第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但众所周知,资金不足的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加大对农业资金投放的同时如何更有效地解决信贷风险是农村信用社当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信贷风险是指接受信贷者不能按约偿付贷款的可能性。
这种风险导致农村信用社产生大量不良贷款,严重影响到农村信用社资产存量的安全,致使信贷资产质量恶化,严重时可导致农村信用社倒闭,一、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现状为了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3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并在浙江等8个省(市)进行试点。
履行农村信用社管理职能的省级政府,纷纷从农村信用社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考虑,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一系列的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支持。
同时,随着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工作的发展,农村信用社股本金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资金更加充裕。
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试点两年多来,经营管理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各项业务也有了较快发展,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末,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含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资产总额42716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信用风险及防范对策
专业班级:金融104学号7042710005学生姓名:刘宝春
内容摘要:在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与农民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的绝对主力军,而它对农户的小额信贷业务却发展缓慢。
本文在对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信用风险进行简单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成因,并提出解决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一系列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信用风险防范对策
至2005年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为32573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66%。
贷款余额为22354亿元,比2002年年末增长60%。
2006年3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为11668亿元,占其贷款总额的比例由2002年年末的40%提高到49%;同时,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占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例由2002年年末的81%提高到91%。
鉴于农村信用社在全国小额信贷业务中占有主要份额,因此,对其信用风险的认识和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且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一、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相关概述
(一)小额信贷
小额信贷是通过融资中介,按照组织化、制度化、商业化经营原则,为具有一定潜在负债能力的中低收入阶层提供无须抵押担保的小额、短期、连续、简便的信贷服务。
在农村信用社领域,提供农户和微小企业小额信用贷款,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的一种常规性的信贷品种。
(二)信用风险
小额信贷的信用风险就是借款人到期没有偿还借款而给农村信用社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没有按期偿还的原因无非是两种,一种可能是项目失败,投资无法收回;另一种可能是收回投资及利润,但不愿偿还贷款。
不论是有能力偿还,还是没有能力偿还,都是一种失信的表现。
信用是借款人自身的人格信誉,一旦小额信贷收不回来,则几乎处于无奈状态。
因为凭借信用形成的债务链极为脆弱,一旦断裂或遭到破坏,就会失去对贷款风险的约束力。
二、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形成原因
(一)主观原因:部分农户的信用观念较差是形成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主观原因。
一是长期以来,我国的信用环境不好,严重影响了农户的信用行为。
小额信贷是以信用为基础的信贷产品,对群众的信用意识和信用环境的要求比较高。
但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加上过去长期政策性信贷和输血性扶贫贷款,特别是一些权力部门干部拖欠信用社贷款现象严重,使得借款人信用意识淡薄。
二是我国的农村征信系统建设不健全,对失信行为没有必要的约束力。
农村信用社开展信用工活动,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农户的信用状况进行通报,没有实质的约束作为。
农村信用社之间信息不对接,造成一个农户在多个信用社多头贷款的现象。
(二)客观原因。
(1)自然灾害。
小额信贷的回收面临的一个重大风险就是自然灾害。
小额信贷与农作业的小规模经营是紧密联系的。
而农业与自然条件是离不开的,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甚至毁灭性的打击。
而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处于缺乏自然灾害保险的状态,容易造成小额借贷逾期。
(2)市场波动。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是指因农产品市场变化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其主要是由几个方面引起的。
第一,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
农村不管是基础设施、交通还是信息来源渠道,都是落后的。
另外,农民本身文化素质,组织程度也影响了对市场的相关信息的获取。
第二,农业项目选择上,有盲目趋同的心理。
容易形成大片单一的种植或养殖,羊群效应表现突出。
当供给超过需求时,将带来极大的损失。
(3)信用评定制度不健全。
小额信贷理论认为农信社贷款对象应是具有一定还款能力和还款愿望的中低收入阶层我国目前对还款能力和还款愿望的评价是以农户信用等级高低为标准的。
因此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的准确度与真实度成为决定还贷率高低的重要环节。
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信用档案资料不够准确及时评级带有盲目性信用评价受多方干扰与影响如村干部照顾关系评级带有明显的偏向性虚报数据和信用等级评级缺乏复审呈单一性。
信用等级不准确贷款额度核定不科学甚至可能造成不够条件获得贷款的人也借此获得贷款。
三、防范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对策
(一)改善信用环境,提高信用意识。
1、正确进行舆论引导,大力弘扬信用观念,提高农户信用意识。
小额信贷的发放是基于农户的信誉来发放的。
所以要降低信贷风险,打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提高农户信用意识是关键。
2、打击逃废债的行为,维护良好的信用环境。
对不讲信用的人,要采取有效手段进行制裁。
比如降低信用等级,取消信用户的称号,运用法律武器等都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
3、农村信用社自身也要讲信用,带头维护良好的信用环境。
作为小额信贷的发放者,农村信用社对农户承诺的信贷资金要按规定及时发放,充分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
(二)延伸小额信贷的服务内涵,增强农户抵御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外在风险的能力。
农村信用社要扩展小额信贷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发放小额借贷,不仅要把信用社办成农村的金融中心,而且要努力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农村的信息中心、服务中心。
一是要加强与农业科技部门的合作,为农户提供科技支撑。
二是要加强与保险部门的协作,把重大自然灾害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三是要加强与贸易流通部门的协作。
为农户提供各类市场信息,避免市场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
(三)加强贷款的整个过程的管理工作。
(1)健全信用社内控机制,强化贷前调查工作。
信用社的信贷人员应对农户的家庭人口、承包面积,劳力、家庭年收入、支出、资信状况等进行认真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组织评信小组,对农户评级结果达成一致后,由评信小组成员签名确认,明确责任,并联责清收。
(2)落实信贷分级审批责任,严把贷时审查关。
从基层农村信用社到县级联社,必须配备强有力的信贷审批班子,严格实行贷款分级审批制度,提高信贷审批实力,规范信贷审批行为,明确分级审批权限,落实信贷分级审批责任,避免审贷流于形式。
(3)制落实责任,强化贷后检查制度。
农村信用社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农户贷款贷后管理责任制,将贷后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对农户贷款的管理和回收制定管理目标,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要分清人为与客观因素,合情合理地追究责任,提高对到期贷款的回收率。
(四)建立有效的信用等级评价制度。
农户个人信用是信用社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的依据是控制信用社贷款风险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进一步完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统一操作规范提高信用评级的层次和质量整体推进农村的信用环境建设。
第二要加强与村委的联系村委会是信用社与农户之间建立信贷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当资金紧缺时可以帮助农户和信用社建立信贷联系为农户和信用社取得“双赢”的效果做出贡献。
第三要加大信用等级评价的硬件投入健全资料档案逐项认证审查核实并且对农户的信用档案实行电子化管理。
农户资料要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户实际情况。
第四要明确评级责任。
农户的基本状况及信用反映等由村组干部负责审查把关并签字负责信用等级初评由信贷员负责避免因不负责。
(五)加强与各级党政的协调沟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规律发展。
发放小额信贷的机构与各级党政机构要进行充分的协调与沟通,既要支持当地政府大的
农业调产方针规划,更要强调农业生产的市场化运作,用市场的规律来配置资金资源。
参考文献:
[1] 张转方,黄怀亮.农村信用建设与小额贷款[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2.
[2]王曼怡,金融企业信用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6.
[3]何文广,李树生等.农村金融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2.
[4]温红梅,姚凤阁,王岩伟.金融风险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9.
[5]曹子娟.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