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含解析
最新2018高三历史下-等级考调研(二模)试卷带答案
最新2018高三历史下-等级考调研(二模)试卷带答案高三历史试卷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铁器使用、地主与自耕农、列国变法……以及百家争鸣、礼崩乐坏这些新现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A.君主开明B.政治统一C.思想繁荣D.社会转型2.右图所示政令出自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3.7—9世纪,日本先后派遣13批遣唐使,当时接待这些使节的机构是A.政事堂B.门下省C.礼部D.市舶司4.下列历史现象发生在宋代的是A.各国先接受朝廷册封才获准与华贸易B.江南地区大量种植玉米等高产作物C.西方传教士将中国的儒学传播到欧洲D.广东农家子弟赴东京参加科举考试5.明末,广东巡抚林富奏疏:“正德十二年,有佛郎机夷,突入东莞县界。
”“佛郎机夷”当指A.葡萄牙人B.英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6.清史学家章学诚强调治史最要紧的是A.史才B.史学C.史德D.史识7.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
”其中“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A.洛克B.伏尔泰C.孟德斯鸠D.狄德罗8.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美国未与清政府签署《北京条约》,这是因为它正忙于A.民族解放战争B.应对国家分裂C.解决经济危机D.反击德国纳粹9.在吸收佛、道思想成果基础上对儒学加以改造,从而形成了A.孔孟之道B.汉代经学C.阴阳学说D.宋代理学10.下图两种交通工具的动力来源分别是A.煤炭/石油B.电力/煤炭C.内燃机/蒸汽机D.蒸汽机/内燃机11.2018年是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170周年,这本著作最早翻译成中文是在A.洋务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2.导致欧洲版图发生以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拿破仑战争的后果B.第一次世界大战C.近代殖民体系的形成D.第二次世界大战13.英国从“大英帝国”到“英联邦”反映的实质是A.殖民统治的衰落B.世界霸权的确立C.工业社会的形成D.政治制度的完善14.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品税率表货物单位1843年税率1858年税率棉花担 6.54% 5.72%棉纱担 6.94% 4.86%印花布匹14.25% 4.98%上表中税率的变化导致了A.外国资本大举进入中国B.清政府财政收入不断增加C.中国小农经济完全解体D.外国纺织品占领中国市场15.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20周年,下列由周恩来参与的重大历史事件有①南昌起义②中共“一大”③亚非会议④中美正式建交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6.下列摘要出自1943年《开罗宣言》的是A.“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防卫物资,予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
上海市虹口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控(二模)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虹口区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高三历史(等级)试卷201804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判定文明出现的标志时,若将其主要物化为两点:(一)金属器具被比较广泛地使用;(二)已能记载语言的成熟的文字的应用。
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A. 一万年前B. 黄帝时期C. 商周时期D. 秦汉时期【答案】C【解析】商周时期出现成熟的汉字——甲骨文;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铸造的繁荣时期,已经出现青铜农具。
故答案为C项。
A、B项不符合材料给定的标准,排除;秦汉时期在商周之后,排除D项。
2. 下列选项中最能够直接解开历史上关于孙子和孙膑其人其书的是A. 《史记》和《汉书》的相关记载B. 报纸的相关报道C. 学者的相关历史学著作D. 银雀山同时出土相关的两部兵法竹简【答案】D【解析】银雀山同时出土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有助于了解历史上的孙子和孙膑,以及他们的兵书。
故答案为D项。
其他三项都是对孙子和孙膑其人其书的间接记述,不符合题干中的“最能够直接解开”的要求,排除A、B、C项。
3. 作者所创作的都是“不系人之利害者,出发点则是山间木荫,率意谈噱,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此古代论著是A. 《资治通鉴》B. 《梦溪笔谈》C. 《四库全书》D. 《几何原本》【答案】A【解析】《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包罗万象,价值非凡。
故答案为B项。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排除A项;《四库全书》是多人编修的丛书,不是某一作者“创作”的,排除C项;《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一部不朽之作,汉语的最早译本是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代科学家徐光启于1607年合作完成的,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
4. 唐代进士会在今西安著名古迹大雁塔的碑石上提名,史称“雁塔题名”。
2018届重庆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二诊)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届重庆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二诊)历史试题(共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在商王康丁之前,商王之子以‚大子‛、‚小子‛等称谓表示排行大小的区别;康丁以后,商王之子以‚大子‛、‚长子‛等称谓表示主次、嫡庶之分。
该学者的研究表明商代已经开始萌发A.王位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世卿世禄制2.‚(唐)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高宗时‚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兵、户、刑礼等五房分理有关政务。
根据上述材料,唐代前期的‚政事堂‛A.始终都是三省议事机关 B.促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C.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 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3.‚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
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
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A.秦都咸阳 B.唐都长安 C.宋代东京 D.明代苏州4.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
‛他还说:‚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
‛王夫之对‚理‛的阐述①承袭了朱熹的天理观②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③宣扬了经世致用观念④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5.康熙帝(1662~l722年在位)为维护国家主权、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杰出贡献。
右图所示斗争A.推动了台湾问题的顺利解决B.与平定‚三藩之乱‛同时进行C.为打击噶尔丹分裂势力创造了条件D.为我国东北边防带来了200余年的安定6.‚今天下非不稍变旧法也,洋差商局学堂之设,开矿公司之事,电线机器轮船铁舰之用,不睹其变,反以蔽奸。
夫泰西行之而富强、中国行之而奸蠹,何哉?上体太尊而下情不达故也。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试题
广东省珠海市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试题(含解析)说明:.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小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小题;考试时间分钟,满分分。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答案请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请用黑色的签字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和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小题,每小题分,共计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考生选出后,填涂在答题卡上。
).中国古代是“家国同构”的社会,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父为“家君”,君为“国父”。
由此可知. “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张. 分封制是“家国同构”的制度根源. 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 儒家思想根植于悠久的文化传统【答案】【解析】【详解】材料“治国必先齐其家者”说明做好“家君”才能做好“国父”,即“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张,故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分封制,故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故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儒家思想,故项错误。
.《云麓漫钞》中记载,宋金议和后,南宋朝廷认为“边患”消弭,便着力发展内部经济,“务与民休息,禁网疏阔,富家巨室,竟造房廊,赁金日增”。
这从深层次上反映了. 民众生活幸福指数高. 经济再发展动力不足. 南宋租赁经济盛行.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解析】【详解】据材料“富家巨室”“赁金日增”可知北宋贫富差距的存在,不能说明民众生活幸福指数高,故项错误;材料表明南宋租赁经济发展,其深层次说明富家巨室将财富投资到土地而不是投入再生产,表明经济再发展动力不足,故项正确;据材料“赁金日增”说明南宋租赁经济盛行但这是表象不是深层次的反映,故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指的是南方经济水平超过北方,材料没有南北方经济总量对比不能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故项错误。
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4.汉安帝时,某地方官犯罪,大臣们认为应给以“禁锢二世”的处罚,太尉刘恺指出:“《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人于善也。
”于是安帝下诏禁锢罪臣本人,不株连子孙。
汉代多次出现这种援引《春秋》判决案件的情况。
这反映了当时A.地方吏治废弛 B.儒家伦理得到强化C.君主专制加强 D.试图重建礼乐制度25.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
这一措施A.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 B.改变了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C.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 D.抬高了部分地区的商品价格26.宋代初期,中央时常派遣专人充任采访使、按察使、察访使等,不定期却经常性地巡访诸路,观望民情,监察官吏和监督法令的执行。
后又有规定:在出外察访的“特使”中,如果有人任意违法,允许被巡察地方的监司“觉察闻奏”,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宋朝政制A.有着完善的分权与制衡机制 B.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体制 C.存在“三冗两积”的问题 D.以清明廉洁作为治吏标准27.有学者认为: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
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
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即要求人“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这说明程朱理学A.重在经世致用 B.蔑视君主权威 C.追求普遍真理 D.实质虚伪教条28.在鸦片战争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期里,“买办”被视为洋商之奴,唯知奔走奉命,为世人所不齿。
19世纪末20世纪初,“买办”却成为许多留学生和下台的外交官员的首选职业,连不少政界名流都争相与他们交往。
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B.买办在中外贸易中的作用增强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经济发展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29.1901年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赔偿各国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
最新-河南省郑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
郑州市2018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国(诸侯)—天下的政治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
这反映了A.等级制度更加森严B.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C.部落联盟向国家权威转变D.血缘组织向领土国家转变25.社会经济困境特别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
管子认为:人君应“视国羡(剩余、丰富)不足而御其财物。
谷贱则以币予食,布帛贱则以币予衣。
”唐朝宰相刘晏也认为:“灾沴之乡,所乏粮耳……(政府)多出菽粟,恣之粜运,散入村闾”。
他们共同强调A.政府提供补贴以减少农业震荡B.国家干预经济以消灭经济危机C.调整市场供给以稳定经济D.增加粮食生产以弱化市场矛盾26.台湾学者傅乐成认为,宋文化与唐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型。
比如在诗歌上,宋诗写得深奥含蓄,将唐诗的丰腴、通脱、旷达,化作瘦劲、深刻、曲折而富于哲理。
形成宋诗这种特点的原因是A.宋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宋代理学的影响C.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D.宋代租佃契约关系的定型27.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并称为“世界古老戏剧”。
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
其共同原因是A.文艺功能的政治化B.商品经济的发展C.艺术的世俗化趋势D.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28.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于1923年创办华商上海水泥厂,生产的象牌水泥在上海等地取得市场优势地位,但很快受到国内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水泥和日本小野田水泥厂的龙牌水泥的猛烈冲击,市场上形成了象、马、龙三者的混战局面。
福建省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题(附解析)
福建省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题(附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在已发掘的西周早期高等级墓葬群中,随葬的戈、矛、剑等青铜兵器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毁坏,有的变形,有的残缺,更多的是被折断为两截。
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社会祟尚节俭 B.葬俗遵循周礼C.冶铸技艺落后 D.历代盗扰严重25.西汉一朝共有22家外戚,半数出身于布衣、战俘、刑徒、奴仆等。
“其始皆由贱而起,由至徽而体至尊”。
这表明A.时代变革导致观念变化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C.社会等级差距明显缩小 D.政治联姻作用上升26.表2为不同文献关于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
由此可以推知A.土地的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障B.租佃经营基本取代自耕农经营C.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D.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27.长城通常被视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线。
与秦长城相比,明长城的整体位置向南移动约二百到四百公里不等。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明长城以北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B.长城沿线居民向中原地区陆续迁移C.中原王朝对边疆的统治力日益削弱D.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向江南地区转移28. 1885年,清政府改台湾府为台湾省,任命刘铭传为首任巡抚。
此举提高了台湾的战略地位,加强了东南海防。
构成这段文字的是A.历史叙述和史料实证 B。
历史解释和历史观点C.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D.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29.编写于1914年前后的<浙江各县宣讲稿选粹》,汇集了《说国民常识》《说世界大势》《释自由》《说公德》《说中国地理》《释平等》《劝宝爱国货》《劝破除迷信》等讲稿。
【全国省级联考】广东省2018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文科综合模拟试卷(二)文综历史试题1. 下表反映了历代官话的变迁。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官话A. 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B. 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C. 消除了各地语言的隔阂D. 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答案】B【解析】秦朝已经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且材料反映的是官方语言的发展,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朝代更迭、都城迁移与官方语言的融合发展紧密相关,这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的认同,故B正确;官方语言的变化并未消除各地语言的差异,故C错误;官方语言的变化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表格材料的内容,抓住关键信息“官话的变迁”,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官方语言形成的背景原因和性质作用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官方语言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的认同”的结论,据此进行正确判断。
2. 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经过两百余年的彼此联姻、互通声息、积累声望、垄断知识,终于演化为各地的士族集团,并且在魏晋时期居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
这一现象反映了A.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终确立B. 古代选官重视经济基础C. 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生变化D. 儒学对政治的强大影响【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演化为士族集团,这体现了儒学对当时政治的强大影响力,故D正确;秦朝已经确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选官的经济基础问题,故B 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生变化,故C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演化为各地的士族集团,并且在魏晋时期居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学对士族集团政治地位的影响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 下表为宋代各地书院的数量情况表。
该表说明当时A. 江南地区经济文化比较繁荣B. 陆王心学成为主流思想C. 政府选拔官员以南方人为主D. 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答案】A【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宋代浙江、江西等江南地区书院的数量居多,当时经济重心南移,故说明江南地区经济文化比较繁荣,故A正确;王阳明是明代思想家,材料并不能说明陆王心学成为主流思想,故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书院数量,也无法体现政府选拔官员以南方人为主,故C错误;宋代之前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故D错误。
2018届高考历史 二模试卷(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
2018 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1.《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帐似的记录的总称。
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
原因在于其()A.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B.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C.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D.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儒家思想。
题干中《春秋》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春秋》具有伦理教肓的功能,才被统治者推崇,故B 项正确。
答案:B2.战国时代的儒、法、道、阴阳、纵横五家,在汉初仍然活跃,但汉代中期以后,学术界变成以经学为主。
出现这一变化是由于()A.政府的提倡B.儒学的思辩化C.佛教的传入D.庄园经济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学从汉以后成为主流思想。
根据“汉代中期以后,学术界变成以经学为主”的史实,再结合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A 项正确。
B 说的是宋代理学;佛教传人是在西汉末期,排除C;庄园经济的发展对儒学变化没有直接影响,排除D。
答案:A3.明初政府对百姓服装的色彩和用料限定甚严……但至晚明,小康之家“非绣衣不服”,大户婢女“非大红裹衣不华”。
晚明百姓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当时()A.君主专制的强化B.宋明理学发展C.商品经济的发展D.奢侈之风盛行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反映了明朝初期到后期平常百姓的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已经打破了传统礼制的严格限制,出现了追求生活质量与享乐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社会的商品经济活跃,与宋明理学相反,故C 项正确,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故A 项错误;D 项只是表面现象。
答案:C4.清代前期,中国的城市商业比较发达,政府的消费支撑着城市的繁荣。
当时 1400 个小城镇,80%是县衙所在地,中等城市有一半是府或者省治所在地,较大的城市一般都是地区政治中心。
由此可见()A.城市发展受社会体例的节制B.政府对城市经济生活管控严密C.商品经济发展催生近代城市D.繁荣的工商业市镇己开始出现解析:本题考査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4.汉朝“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干金之家”,而后世“(江浙)财赋之地,人物渊薮(sǒu)”。
这表明A.南北经济差异逐步扩大B.随着人口南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自然条件决定经济发展水平C.经济重心南移促进文化重心南移25.从1959年在山西侯马的XXX二年(1076年)XXX坟墓里发现的一座戏台模型看来,当时的舞台设置已经相当完备,上边五个角色正在“作场”,末、旦、丑、净全有,神态逼真。
这说明A.考古资料可以完全复原历史场景C.山西是当时戏曲的繁荣之地B.宋朝是古代戏曲的高峰时期D.宋朝时期舞台戏曲已有相当规模26.XXX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中认为:“(中国古代)天子传子,宰相传贤,权在宫中,能在府中。
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并不失完美。
……于是‘宫府分离制’最终被‘宫府合一制’所替代。
”这一变化主要说明中国古代A.中央集权趋势不断加强C.政治开明程度日益降低B.中枢机构行政效率相对下降D.对皇权的限制监督逐渐细化27.清朝乾隆年间,画家XXX在《题画梅》中写道,“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作者的创作A.体现了当时写意画的艺术价值取向C.反映了文人士大夫独特的审美情趣B.寄托着画家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D.折射出当时士大夫孤芳自赏的心态28.第二次雅片战役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的消息传到上海,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与英、法等国驻上海领事联络,宣布,“粤事应归XXX。
上海XXX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
XXX在给XXX的上谕中也认为,“上海XXX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
这说明当时A.中央集权削弱C.地方自主性增强B.地方官员主动顺应国际外交XXX缺乏现代国家观念29.中共北方区委机关报《政治生活》上的一篇评论指出,(1925年)XXX自从XXX产党、XXX加入以后,“已经走上了一条政治的轨道,已经有比较严密的构造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了民众的同情与崇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表显长足的进步,而且与帝国主义、军阀站在绝不相容的位置”。
2018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历史试题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140 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l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春秋时期,郑国商人和政府约定:商人不背叛公家,公家不得干涉商人营业。
说明在这一时期A.政府的商业经营政策完全放开B.工商食官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C.商业经营的社会环境较为宽松D.商人已经能与政府分庭抗礼25.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认为:“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
”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A.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B.强调“德治”和“君轻民贵”B.强调“仁”和“仁政一D.强调“有教无类”和“温故知新”26.唐太宗时,谏议大夫褚遂良奏称:“大唐制令,宪章古昔,商贾之人,亦不居官位。
"成书于玄宗开元年间的《唐六典》卷三规定:“工商皆为家专其业以求利者……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
"这一规定其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的稳定27.明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
而其王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暑奏事,此正元之大弊。
人君不能恭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基于这一认识,明太祖朱元璋A.抑制相权,设立内阁B.削弱地方,集权中央C.重视人才,维护统治D.废除丞相,加强皇权28.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私法”部分是精华,其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
“私法”在当时的意义在于A.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B.保证人人都能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C.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D.促进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29.右图是一幅讽刺俾斯麦与德国议会之间关系的漫画,(画上的文字为:俾斯麦在给钟表上弦,钟表上写着帝国议会、各邦议会。
2018届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届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2.5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历史是公平的,当世界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的时候,它给了东西方两个伟大民族以同等的机会,让它们各自创造了一种国家制度,并分别成为后世的楷模,邦国和城邦,它们一个是帝制的渊薮,一个是民主制的源头,但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邦国”指的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三国志》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其中的表白体现出()A.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 B.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具体完善C.“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 D.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3、发过历史学家德尔玛指出:现代欧洲文明源丁占希腊和罗马的文明,因为欧洲人从希腊那里“继承了关于任何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
而从罗马那里“继承了一种政治的和法律的思想,一种范畴”。
”对“动力线”和“一种范畴”的理解最全面的是()A人文主义思想和民主政治形式,国家尊重个人权利B.人民主权原则和轮番而治方式,个人尊重国家利益C.公民人会机制和陪审法庭监督,个人和团体的权利D.个人主义理想和民主社会观念,国家的权利和利益4、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
”为此,美国推行()A.公民自由取代政治自由 B.中央与地方分权与制衡C.精英政治取代大众政治D.立法部门内部分权与制衡5、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
山西省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附解析)
山西省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附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汉武帝之前,人们对祖先神的关注较少,汉武帝后,人神崇拜与人祖纪念逐渐成为民间信仰的核心。
这一变化主要基于A.宗法制度的不断完善B.儒学正统地位逐渐确立C.选官制注重考察孝廉D.民间祭祖成为社会风尚25.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献帝建安年间同一事件的不同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吴蜀与曹军大战于赤壁B.周瑜是孙刘联军的主帅C.曹操率军在作战中失败D.曹军因饥饿瘟疫而失败26.唐初,中央政府官衙设于宫城以南,故百官入朝皆行朱雀门;高宗时,皇后武则天“以修撰为名”召集文士从玄武门入禁,参预机要,时人称为“北门学士”。
武则天此举A.有利于抑制相权B.助长了朋党之争C.形成了文官政治D.加剧了帝后矛盾27.清朝户部则例规定:“民人佃种旗地,地虽易主,佃农依旧,地主不得无故增租夺田。
”这一规定A.改变了土地的所有权B.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有助于巩固小农经济D.提高了佃农的政治地位28.1892 年,一代硕儒光绪帝师翁同受邀为“ 张裕酿酒公司”题写厂名,并破例收受润笔费白银50 两;1897 年,公司创办人张弼士接受慈禧太后召见,献礼银 30 万两以示孝敬,朝野轰动一时。
这说明当时A.吏治腐败助长官商勾结B.商业推广注重名人效应C.政府严格管控实业发展D.民间资本寻求权力庇护29.清末出现了废除帝王纪年采用新纪年的主张,并形成了孔子纪年、黄帝纪年、共和纪年、耶稣纪年之争。
这反映了A.满汉民族矛盾不可调和B.中国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C.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D.恢复传统文化的迫切愿望30.抗战时期,国民党对迁建于昆明的西南联大实行“学术领导党务”方针,开展学术活动并提高课酬。
据统计,时任西南联大教授总数为 155 人,其中 85 人为国民党党员。
河北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河北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24.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国语·鲁语上》“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慝。
”“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王国维《殷商制度论》来的故国,方之蔑矣。
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
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左传高祖本纪》A.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B.分封制促进了东方诸侯因的社会发展C.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D.分封制加强了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25.《史记·李将军列传》讲述了李广一生,在汉义帝时期为中郎将,无所事求;后来在汉武帝时期成为一位抗击匈双的重要将领,威震北边,被匈奴称为“汉之飞将军”。
这说明A.社会环境影响个人成就B.时代变迁影响对人物的评价C.英雄入物推动历史让程D.统治者的好恶决定战争胜负26、北宋时,在与辽、夏等边境地区设置的贸易场所——榷场里面,书画交易只是偶然出现,并未形成气候。
到了南宋时期,宋金边境的榷场遂成为书画文物由北向南回流的渠道,且兴盛起来。
据此可知A.两宋时期中国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B.书画回流蕴含宋人对故国依恋之情C.南宋时期南方的书画创作手法很高D.南宋时期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27.在价值层面上,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
这说明A.经济的发展导致思想变化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士流C.经济转型加述思想近代化D.明水市民文学得到发展28.据文献记载,英国选择福州作为通商口岸,“意在武夷山茶”,但开放近9年,福州港茶叶外销量仍然极低。
直到1853年,福州的茶叶贸易才开始兴盛,到19业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鼎盛,与上海、武汉合称为中国三大出口茶市,并长期居第一。
精品解析:上海市嘉定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度等级考嘉定区第二次质量调研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40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各项中,可作为研究商朝历史直接证据的是A. 姜寨遗址B. 甲骨文C. 《史记》D. 二里头遗存【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出现在商朝,是商王朝的历史档案,甲骨文可以作为研究商朝的直接证据,故B项正确;姜寨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为主的遗址,故A项错误;《史记》是史学著作,不能作为直接证据,故C项错误;二里头遗存是研究夏朝历史的直接证据,故D项错误。
2. 史学家钱穆先生将战国到秦定义为“历史之大变”,此种定义的主要视角是A. 思想文化B. 社会政治C. 民族关系D. 生活方式【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钱穆先生之所以将战国到秦定义为“历史之大变”是基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封建制度的确立而言的,故B项正确;汉武帝时期的巨变是基于思想文化和民族关系视角,故AC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3. “严格说来,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因为他最初的目的仅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
这段对张骞通西域的历史解释采用的分析方法是A. 动机与后果B. 目的与手段C. 背景与条件D. 联系与区别【答案】A【解析】“他最初的目的仅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是张骞通西域的动机,“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是张骞通西域的后果,故A项正确;材料和目的与手段、背景与条件、联系与区别无关,故BCD 错误。
4. 下图为某同学对10-14世纪中国主要民族政权时空关系整理示意图,?处对应的是A. 辽B. 西夏C. 金D. 宋【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辽存在于916年——1125年,故A项错误;西夏存在于1038年—1227年,故B项错误;金存在于1115年——1234年,故C项正确;宋存在于979年——1276年,故D项错误。
5.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完全取代门阀政治,形成“文官体制”是在A. 商周时期B. 秦汉时期C. 隋唐时期D. 两宋时期【答案】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完全取代”,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即可。
六市2018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二模)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二模)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1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学者认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经济全球化进入一个新阶段,标志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
据此可知A. 经济全球化开始于两极格局瓦解B. 两极格局终结实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C. 两极格局存在制约全球经济发展D. 两极格局瓦解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答案】D【解析】冷战时期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全球化实质上属于半全球化,苏联解体之后,意识形态的限制被打破,才开始真正的经济全球化,所以说两极格局瓦解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故D项正确;经济全球化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故A项错误;世界经济一体化在两极格局瓦解之前已经实现,故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说明两极格局对于全球化的制约作用,故D 项错误。
2. 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
而周公所分封的诸侯中,周王称同姓的为伯父、叔父,称异性的为伯舅、叔舅。
这表明西周分封制A.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B. 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C. 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D. 推动家天下局面形成【答案】B【解析】分封制一般分封的是周王的同性家族,同性和异性的称呼体现出血缘关系的远近,实质上是宗法观念的体现,故B项正确;分封制度下中央很难实现对地方控制,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是秦朝时期出现,故C项错误;家天下局面形成是夏朝启的时代,故D项错误。
点睛: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
黄冈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模(5月)文综历史试题(附解析)
黄冈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模(5月)文综历史试题(附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中国的宗法制度形成于商朝后期,到西周发展成为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西周尤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宗法统治体制。
这个“特殊的宗法统治体制”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B.家国同构C.神化王权D.忠孝同义25.西汉政府在丝织业发达地区设置官营丝织作坊,如齐郡有“三服官”主管制作“天子之服”,所属“作工各数千人,一岁所费数巨万”。
长安有东、西织室,汉元帝时,每年花费五千。
材料反映出汉代A.丝织业的生产技术高超B.官营生产超过私营作坊C.官营丝织业生产规模大D.丝织业为政府垄断专卖26.唐开元以后,原本由尚书都省会议裁决的政务,逐渐转移至政事堂裁决。
甚至出现了姚崇以中书令的身份谍报汴州刺史倪若水进行灭蝗之事。
这反映出A.中枢运行机制发生变化B.玄宗重视三省间的分权制衡C.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控D.相权对皇权形成明显的制约27.清末《中国数学史》介绍了当时士大夫西算借根的方法。
士大夫们不但用天干地支替代abc和xy,还用《易经》中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于是x2+ac=bx就成了“亥亥—(阳爻)甲丙等于乙亥。
”这一现象反映了A.西学东渐后近代数学传入中国B.近代中国社会封闭落后的心态C.西方近代数学中国化的必要性D.传统文化与近代数学相互交融28.下表为中国近代史上不同派别人物关于办洋务的意见,他们都主张B.主要形式是实行官督商办C.主要目的是抵御西方经济侵D.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29.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与美英等西方列强签订关税新约,进而在1929年实施新税则,不敢大幅度提高进口税;到1933年再次实施新税则时,则根据需要自行提高或维持原税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西区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二)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本试题分第Ι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第Ι卷(选择题共44分)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蓝或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填写在第Ι卷的表格中1—11题的位置。
2.本卷共11小题,每题4分,共计44分。
在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名号为“参议朝政”、“参议得失”等。
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同为宰相之列。
这样,宰相群体已不限于三省长官。
这表明A.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 B.新设官职逐渐融入三省六部C.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 D.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解析】材料反映了三省长官权力受到了限制,这说明了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C正确。
此时,三省议事仍存在,到宋朝才名存实亡。
B错误,新设官职与其并存,并非融入。
D错误,不符合唐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C2.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商业现象,按出现的先后排序应为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②“平遥生意通天下,票号风云卷聚财。
”③“柳梢挂月黄昏后,夜市张灯白昼然。
”④“辉煌金碧店悬牌,洋字洋名一律揩。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②③①④【知识点】商业的发展【试题解析】①反映了市坊分离,它出现于宋朝以前。
③指的是夜市,它出现于宋朝。
②指的是商帮,它出现于明清。
④指的是列强经济侵略,它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
综上,本题选B。
【答案】B3.马丁·路德说:“所有信奉上帝的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为他人作祈祷,相互传授有关上帝的道理……。
”路德的观点A.宣扬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B.打破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C.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D.反对罗马教会垄断教义解释权【知识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试题解析】材料反映了路德反对教会传教的作用,D符合此信息,故选D。
A从题中无法体现。
B表述错误,宗教改革并没有否定宗教信仰。
C从从题中无法体现。
【答案】D4.右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队某一时期戴过的帽子,它可能见证了A.南昌起义B.四渡赤水C.百团大战D.平津战役【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试题解析】工农红军指的是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共领导的军队,它出现于南昌起义后,结束于抗战时期。
A错误,在C时期,它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D时期,又被称为解放军。
故选B。
【答案】B5.轮船招商局成立后首先遇到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竞争。
旗昌公司联合其他外国船运公司将运价压低一半,力图一举击垮新组建的轮船招商局。
招商局通过吸纳商股、延揽漕运等方式渡过了难关。
旗昌公司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股票下跌一半,濒临破产。
轮船招商局决定并购旗昌轮船公司。
材料主要说明A.洋务企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B.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竞争激烈C.洋务企业实力强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D.洋务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知识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试题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夹缝”,也没有反映它艰难生存,A错误。
B错误,洋务企业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
C错误,仅凭此企业无法推断出整个洋务企业的实力,且它不符合史实。
D符合材料中“并购旗昌轮船公司”。
【答案】D6.“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A.美国官员在新中国刚成立时对中国的评价B.美国官员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价C.美国官员对日内瓦会议上中国表现的评价D.美国官员对万隆会议上中国表现的评价【知识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试题解析】根据关键词“印度支那”,可知它与日内瓦会议相关,故选C。
A错误,此时为1954年。
B与题无关。
D出现于1955年。
【答案】C7.1958年11月,中共中央在一份决议中规定:社员个人所有的房屋、衣被、家具等生活资料和存款,永远归社员所有。
这一决议A.有利于减缓“共产风”的蔓延 B.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C.推动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D.克服了党内的冒进思想【知识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试题解析】注意材料说明的是“生活资料和存款,永远归社员所有”,而不是集体所有,这对于当时的“共产风”起到了制约作用,A正确。
B指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完成于1956年。
D错在“克服了”。
【答案】A8.胡佛政府在1929—1933年任期内,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要求联邦储备银行为企业界借款提供方便,敦促国会增加对公共工程的拨款。
这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A.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积极推行以工代赈的经济政策C.一定程度上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D.经济措施的实施效果显著【知识点】罗斯福新政【试题解析】材料反映了胡佛采取了一些措施应对经济危机,故选C。
A不符合材料内容,B 从材料中无法体现。
D不符合史实,胡佛改革最终失败。
【答案】C9.法国人在西方常被视为“异类”,在工业化、全球化浪潮中,始终有意识地守护和保持可能消泯的某些根本性的东西,代表对人类古老的感官价值的执着和迷恋的葡萄酒、服饰、化妆品,成就了“法国制造”极具竞争力的差异化产业和国际品牌。
这反映了A.传统产业迟滞了全球化过程B.民族性与全球化可以协调统一C.法兰西民族具有一定保守性D.全球化推动了发展的多样性【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试题解析】材料反映了在全球化下,法国民族化产业的发展,故选B。
ACD从题中无法体现。
【答案】B10.1944年6月6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BBC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
虽然我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但我所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
”信中所提的“此次军事行动”A.表明反法西斯盟国开始联合行动 B.成为了二战的主要转折点C.推动巴黎的光复和法国的解放 D.促使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诺曼底登陆,它发生在法国,故选C。
A发生于此之前。
B指的是斯大林格勒会战,D出现于此之前,意大利已开始瓦解。
【答案】C11.“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
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而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这说明二者的学说都①成为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②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③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④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知识点】进化论经典力学【试题解析】①错误,达尔文思想出现于启蒙运动之后。
④不符合牛顿力学,因为此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故选D。
【答案】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注意事项:1.用蓝或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第Ⅱ卷的答题范围内。
2.本卷共3道题,12题18分,13题24分,14题14分,共56分。
12. (18分)近代英法美代议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是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大事,其民主历程和分权制衡的特点值得各国借鉴,但政体选择还是要与各国国情相结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完善了其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王觉非《近代英国史》(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中议会与内阁的权力制衡关系;此外,英国政体还存在哪些权力制衡关系?(6分)材料二法国政治民主化大事记① 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
② 1791年,《1791年宪法》颁布,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 1792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后,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④ 1794年,“热月政变”后法国革命的高潮过去。
⑤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804年,《法兰西民法典》正式颁布。
新宪法正式宣布法国改制为帝国,即法兰西第一帝国。
⑥ 1815年,路易十八复辟。
⑦ 1830年,法国人民进行“七月革命”,金融资产阶级掌权。
⑧ 1848年,法国发生“二月革命”,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权,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⑨ 1848年,路易·波拿巴当选总统。
1852年12月,波拿巴加冕,共和国改制为帝国,即法兰西第二帝国。
⑩ 1870年普法战争。
9月,巴黎革命,成立资产阶级“国防政府”。
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1870年第三共和国即已诞生。
从此,法国走上政治民主道路,但其中仍有曲折。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2)根据材料二的法国大事年表,说明法国政体变化过程中体现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8分)材料三 1933年5月,罗斯福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农业调整法》,1936年1月,最高法院裁决该法案违宪。
1938年,联邦政府又颁布了新的《农业调整法》。
1937年2月,罗斯福提出进行司法改革,他建议最高法院法官由原来的9名增加到15名,使最高法院由保守派控制转变为“新政派”控制。
他的建议遭到法院和国会一些议员的强烈反对而未获得通过。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3)材料三中最高法院判决国会通过的法律违宪和反对总统提名法官体现了美国司法具有什么特点?罗斯福提出增加最高法院法官的意图是什么?(4分)(不得照抄原文)【知识点】罗斯福新政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试题解析】(1)两者的制约,学生可以结合首相与议会关系的知识来回答。
选民与议会的制衡,两党之间的制衡是具体表现。
(2)本问可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其内容。
而特点,可从革命的过程得出其特征。
(3)总统的做法被法院否决,这说明了法院对其制约,这与三权分立相关。
罗斯福做法的目的,可结合“由保守派控制转变为“新政派”控制”来回答。
【答案】(1)关系:①议会与内阁:议会掌握立法权,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内阁通过议会多数党,制约议会(内阁首相有行政权,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②选民与议会的制衡③两党之间的制衡(2)特点: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交替实行,共和道路反复曲折。
内容:实行共和政体;议会拥有立法权,由参众两院组成;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掌握行政权。
(3)特点:美国司法具有独立性(或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意图:扩大总统的行政权,解决经济危机。
13. (24分)股票既能为经济发展募集到资金,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股票的分红也会导致人们的投机和贪婪,造成血本无归,给经济带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