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三粤教版检测:第四单元第18课诗词三首 Word版含答案
粤教版必修3 第4单元 第18课 诗词三首
◎第14课《唐诗五首》◎第15课《蜀道难》◎第16课《琵琶行(并序)》◎第17课《宋词四首》◎第18课《诗词三首》◎第19课《元曲三首》第18课诗词三首本课话题——悲剧一、从课本中积累《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这种悲剧并不是陆游一个人的,报国无门、请缨无路、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是南宋所有有志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志士们共同的悲剧,甚至直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以身殉国。
他们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二、从自然中积累爱斯基摩人捕猎狼的办法很特别,也很有效。
严冬季节,他们在锋利的刀刃上涂上一层新鲜的动物血。
等血冻住后,他们再往上涂第二层血。
再让血冻住,然后再涂……如此反复,很快刀刃就被冻血坨藏得严严实实了。
下一步,爱斯基摩人把血包裹住的尖刀反插在地上,刀把结实地扎在地里,刀尖朝上。
当狼顺着血腥味找到这样的尖刀时,它们会兴奋地舔食刀上新鲜的冻血。
在血腥味的刺激下,它们会越舔越快,越舔越用力。
狼这时已经根本感觉不到舌头被刀锋划开的疼痛。
在北极寒冷的夜晚里,狼完全不知道它正在舔食的其实是自己的鲜血。
它只是变得更加贪婪,舌头抽动得更快,血流得也更多,直到最后精疲力竭地倒在雪地上。
令人失去理智的,是外界的诱惑;而最终耗尽一个人精力的,却往往是他自己的贪欲。
狼的悲剧于此,人的悲剧又何尝不是如此。
三、从生活中积累湖北十堰郧县杨溪铺镇王小林,小学期间一直是班长,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1994年,王小林从郧阳师专毕业后又到荆州师范学院读书。
姐姐为了供他读书辍学;就连父亲去世,很长一段时间家人都瞒着他,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1995年,毕业后王小林被分配到郧县一所中专任教,由于不满学校的安排,他回到家乡。
在家期间,王小林因干活与母亲发生争吵,甚至将母亲打成骨折。
失望的母亲从此住到女儿家,一住就是14年。
14年间,王小林不做事也不做饭,想吃东西,就到别人家菜地里拔点儿菜。
精选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第18课诗词三首试题粤教版必修3
第18课诗词三首“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用字字血泪字字珠玑的词句去诉说国破家亡的深仇剧痛,血泪之词成就了他“词中之帝”的文名,可惜一杯毒酒结束了他42年短暂而幽恨深长的生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绝笔之作,唱出了他一生的愁绪,也成就了世代流传的千古绝唱。
壮烈是一碗酒,洒在一百零八条浩瀚的身躯上;壮烈是一汪泪,留在孟姜女踏着的万里长城上;壮烈是一束花,躺在有为烈士的坟前。
渴望壮烈,就选择壮烈。
壮烈的人生更值得品味。
【课内挖掘】1.慢慢地,我的心儿又来到了李煜的居所。
听着他低吟“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我顿感凄凉,仰望高悬的明月,皎洁的月光穿过树木青葱的枝柯,落在李煜的身上。
这悲凉的画面,使我体会到了他国破家亡的悲伤心情。
清冷的月光不仅照见了愁人“无独言上西楼”,也照见了失去的“三千里地山河”。
这一切在冰冷澄澈的月光下失去了任何遮掩,不容人们不正视这残酷的人生现实。
我不禁扪心自问:月亮,你冷眼看人世间的沧桑巨变,却丝毫不为所动,你的目光始终是那种摄人心魂的凛冽,不会对任何人或事流露出一丝温柔,你是无情的吗?[写作运用]适用于“悲凉”“人生现实”“人世沧桑”等话题。
2.是你,陆游,你带着你的高洁与爱国之心伴我同行。
你有如一道灿烂千年的风景,时刻熏陶着我。
坎坷的人生让你将爱国之心与高洁谱写成一段精神的赞歌。
你“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却一心只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被你的灵魂所感化,我愿你,你的诗词歌赋永远伴我同行。
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令我感怀。
陆游,你是拣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寒鸦,你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你是穿越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痴汉。
你的执着,令我感怀,令我铭记。
[写作运用]适用于“执着”“爱国”“铭记”“灵魂”等话题。
【课外运用】示例一:曾有人说道“后主后期词字字句句皆是血泪写成”,是的,虽封为“违命侯”,实际与囚徒无异。
后主后期词作,凄厉哀婉,每读一次,便震撼一次。
粤教版语文高一粤教必修3 第四单元第18课诗词三首
(姜夔《扬州慢》)
七、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后 主。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
于诗文,尤以词著名,词尤为五 代之冠,世称__李__后__主__。其前半生豪华奢侈, 所写词多表现宫廷男女和离愁别绪。亡国后,
姜夔(kuí)(1155—1209),南宋 文学家,精通音乐。字尧章, 自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 江西波阳)人。因屡试不第, 一生未仕,乃往来鄂、赣、
皖、苏、闽间,出入仕宦家,与文人骚客交游。 死于杭州。诗初学黄庭坚,后改学晚唐,诗旨 清新,饶有韵味,追求高雅,有《白石道人歌 曲》。
2.资料链接 花间词派:中国晚唐五代词派。五代后蜀赵崇 祚选录唐末五代词人18家作品500首编成《花 间集》(共10卷),这些词词风大体相近,后世 因而称之为花间派。温庭筠、韦庄是其代表作 家。花间词在思想上无甚可取,但其文字富艳 精工,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词作影响较大。
扬州慢
淳煕丙申
至 日,予 过维扬。夜雪
淳煕丙申年1176冬至那天,我经过扬州。夜雪
初 霁, 荠
麦 弥 望。入
之后刚刚天晴,放目远望,满眼都是荠菜和野麦。进入
其 城,则 四顾
萧条,寒
水 自 碧。
扬州城,环视四周,却一片萧条,清冷的河水空自流碧。
暮色渐起, 戍
角
悲吟。予
了? 往
春去秋来,岁月更替,什么时候才是尽头?悠悠往
事 知 多少。
小楼昨 夜 又 东
事不知有多少。软禁我的小楼昨天夜里又吹进春
风,故 国不堪 回 首月明
中
。
风,不忍回望那依旧被明月照耀的故国山河。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8诗词三首练习粤教版必修3
诗词三首一、语段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2题。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下列有关词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给词人倍添烦恼,他劈头怨问苍天“何时了”一语,读来令人不胜好奇。
B.词人问天天不语,转而自问“往事知多少”。
“往事”当指被俘后沦为阶下囚的悲惨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了。
C.词人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
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
D.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的艺术结构,形成震撼人心的美感效应。
解析:选B。
“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
2.这首词中,多处采用了对比和呼应的手法,请举例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这首小词中,词人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如过去生活与眼前生活的对比等,能选取其中两处加以分析即可。
答案:一、二两句“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和人间事的一去难返对比;三、四两句“又东风”和“故国不堪回首”对比;五、六两句“应犹在”和“改”对比。
“又东风”“应犹在”又呼应“何时了”;“不堪回首”“朱颜改”又呼应“往事”。
如此对比和回环,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
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粤教版语文高一粤教必修三同步课件第四单元第18课诗词三首
四第
单 元
18 课
晨读 识记 板块
读美文·滋养心灵 读人物·知人知情 背语基·厚积薄发
语篇 全解 板块
领读课文 精读课文 深读课文
领悟 发现 板块
写法领悟借鉴 素材发现应用
落实应用板块
悦读主题 宁静
[读美文·滋养心灵] 应用指数:☆☆☆☆
宁静 马国福 宁静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宁静是“朝花 夕拾杯中酒,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宁静是“落花无言, 人淡如菊”。宁静是云卷云舒后的安然,是花开花落后的 寂寥。
姜夔(约1155-1209),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 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寓居武康。一生未仕。最 后在贫病交加之中死在西子湖畔。姜夔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 书法、音乐、诗词等都有很高的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他 的词,多是咏物、写景、言情之作,风格清高典雅,讲求音律, 是南宋格律词派的代表。由于精通音律,姜夔喜欢新创自度曲 (不根据旧谱自己创制新词调),共有自度曲17首,本篇《扬州 慢》是他写得最好的一首。
对于一个真正懂得珍惜和享受生活的人而言,宁静是一种 境界,是心灵的氧气,是上帝赐予他的一杯难得的甜羹。
哲人说人生有两种痛苦:一种是厌倦了你所得到的东西, 一种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在这得失牵绊的苦痛中,宁静是一 种中和剂,是医治灵魂疼痛的良方。握着这个良方,你不必为 得而喜,也不必为失而忧。因为,心若宁静,一切淡去,得失 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2.《书愤》 本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天,作者闲居山阴故乡 期间。其时陆游从江西抚州被罢官归家,已经5年,是一个62岁 的老人了,但他积愤难平,爱国之心不减,他追怀壮年意气,痛 惜壮志不酬,愤而作此诗。 3.《扬州慢》 宋高宗在位期间,金兵曾两度大规模进攻南宋。建炎三年 (1129)金兵占领扬州,大肆烧杀掳掠,扬州被洗劫一空。绍兴三 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又大举南侵,扬州再度遭受浩劫。第 二次浩劫之后的15年,姜夔路过扬州,仍然是满目疮痍,“荠麦 青青”,作者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篇名作。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练习:第四单元18+诗词三首+Word版含解析.doc
一、语段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2题。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下列有关词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给词人倍添烦恼,他劈头怨问苍天“何时了”一语,读来令人不胜好奇。
B.词人问天天不语,转而自问“往事知多少”。
“往事”当指被俘后沦为阶下囚的悲惨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了。
C.词人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
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
D.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的艺术结构,形成震撼人心的美感效应。
解析:选B。
“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
2.这首词中,多处采用了对比和呼应的手法,请举例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这首小词中,词人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如过去生活与眼前生活的对比等,能选取其中两处加以分析即可。
答案:一、二两句“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和人间事的一去难返对比;三、四两句“又东风”和“故国不堪回首”对比;五、六两句“应犹在”和“改”对比。
“又东风”“应犹在”又呼应“何时了”;“不堪回首”“朱颜改”又呼应“往事”。
如此对比和回环,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
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18 诗词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
学业分层测评(十八) 诗词三首[基础巩固层]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何时了.了:完结千载谁堪伯仲..间伯仲:兄弟,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词B.夜雪初霁.霁:雨、雪后初晴算.而今重到须惊算:料想C.出师一表真名.世名:有名荠麦弥望..弥望:满眼D.难赋.深情赋:述说纵豆蔻词工.工:工巧精美【解析】C项,名:垂名、传名。
【答案】 C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雄姿英发.早生华发.B.便纵.有千种风情纵.豆蔻词工C.便胜却.人间无数却.上心头D.自胡马窥江.去后独钓寒江.雪【解析】A项,动词,勃发/名词,头发。
B项,均为连词,即使。
C项,助词,无实义/转折连词,反而。
D项,名词,长江/名词,河流的统称。
【答案】 B3.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解析】“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用的是借代的修辞。
“雕栏玉砌”借代南唐故都的宫殿。
A、D两项用的是比喻,C项用的是对偶,只有B项是借代。
“朱门”借代贵族豪门。
【答案】 B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导学号:20130087】(1)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2)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3)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4)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书愤》)(5)自胡马窥江去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姜夔《扬州慢》)(6)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7)念桥边红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粤教必修3随堂巩固:4.18 诗词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x
18.诗词三首一、语基落实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 )。
A.难堪.戡.乱勘.误湛清..B.淳熙..鹌鹑...醇厚..谆谆C.怆然..苍茫..踉跄...创伤D.海寇.豆蔻.冠冕....冠军解析:A项,“堪、戡、勘”都读“kān”,“湛”读“zhàn”;B项,“淳、醇、鹑”都读“ch ún”,“谆”读“zhūn ”;C项,读音依次为“chuàng、chuāng、cāng、qiàng”;D项,读音依次为“kòu、kòu、guān、guàn”。
答案:C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夜东风..(春风) 雕栏玉砌.(台阶)B.自度.此曲(创制) 伯仲..之间(兄弟)C.荠麦弥望..(远望) 难赋.深情(陈述,陈说)D.淮左名都.(都市) 予怀怆然..(悲伤的样子)解析:C项,“弥望”的意思是“满眼”。
答案:C3下列句子的停顿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
A.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C.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解析:词句的断句与诗有很大的不同。
诗句的断句只有几种形式,而词却不同,句式较大,且变化较多。
学习时要注意这一点。
根据词句的意义,C项的停顿应为“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答案:C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煜是南唐后主,他的《虞美人》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作为阶下囚的无尽哀愁。
B.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诗作。
C.姜夔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是北宋著名的词人,也是音乐家。
D.宋词有豪放和婉约两派词风。
从词风看,李煜属于婉约派,陆游属于豪放派。
解析:C项,“北宋”应为“南宋”。
答案:C二、阅读理解阅读《扬州慢》一词,完成第5~8题。
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配套练习 4.18 诗词三首
18 诗词三首(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5分) A.玉砌.(qì)凝噎.(yē)暮霭.(ǎi)B.纶.巾(lún) 强虏.(lǔ) 鹊.桥仙(què)C.玉簟.(tán) 舞榭.(xiè) 荠.麦(jì)D.戍.角(shù) 黍.离(zhǔ) 豆蔻.(kòu)解析B项“纶”读“ɡuān”。
C项“簟”读“diàn”。
D项“黍”读“shǔ”。
答案 A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5分) A.衰鬓萧条瓜州雕栏玉砌B.淳熙荠麦暮色夜雪初霁C.解鞍窥江戍角豆蔻词工D.怆然黍离俊赏不堪回首解析“州”为“洲”。
答案 A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何时了.(完结)雕栏玉砌.(台阶) 只是朱颜..改(红颜)B.书愤.(悲愤) 铁马...(相提并论)..(配有铁甲的马) 伯仲间C.荠麦弥望..(满眼) 予怀怆然..(悲伤的样子) 度.曲(创制)D.淮左名都.(都市) 清角.吹寒(号角) 豆蔻词...(描写豆蔻的词) 解析“豆蔻词”指杜牧的《赠别》一诗里面的句子:“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里面有“豆蔻”一词,但不是描写豆蔻的词。
答案 D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5分)A.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国.神游B.便纵.有千种风情纵.豆蔻词工C.便胜却.人间无数却.上心头D.自胡马窥江.去后独钓寒江.雪解析B项都解释为“纵使”。
A项国都/赤壁战场;C项胜过/可是;D项长江/江水。
答案 B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5.阅读《虞美人》,回答问题。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人认为,“只是朱颜改”中的“改”可以作为全词的“词眼”,你是怎样认为的?(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8课 诗词三首应用体验之旅训练 粤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8课 诗词三首应用体验之旅训练 粤教版必修3(时间:40分钟 分值:47分)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昨夜东风..(春风) 雕栏玉砌.(石阶) B .自度.此曲(创制) 伯仲..之间(兄弟) C .荠麦弥望..(远望) 难赋.深情(陈述,述说) D .淮左名都.(都会) 予怀怆然..(悲伤的样子) 解析:C 项,弥望:满眼。
答案:C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国..神游 B.⎩⎪⎨⎪⎧ 便纵.有千种风情纵.豆蔻词工 C.⎩⎪⎨⎪⎧ 便胜却.人间无数却.上心头 D.⎩⎪⎨⎪⎧ 自胡马窥江.去后独钓寒江.雪解析:B 项,都解释为“纵使”。
A 项,国都/原来的地方;C 项,胜过/可是;D 项,长江/江水。
答案:B3.下列句子的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B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C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D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解析:词句的断句与诗有很大的不同。
诗句的断句只有几种形式,而词却不同,句式较大,且变化较多。
学习时要注意这一点。
根据词句的意义,C 项的停顿应为“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答案:C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6分)(1)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2)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3)_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4)自胡马窥江去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姜夔《扬州慢》)(5)念桥边红药,________________。
(姜夔《扬州慢》)答案:(1)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楼船夜雪瓜洲渡(4)废池乔木犹厌言兵(5)年年知为谁生二、阅读鉴赏(2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5~6题。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8课诗词三首检测粤教版必修3
第18课诗词三首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他吟出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名句,也发出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悲情……这是浓厚的爱国之情。
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苏轼的“报国之心,死而后已”;从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到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古往今来,爱国主义精神都是中华之魂,它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它是一支点燃中国人智慧和力量的熊熊火炬,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传承下去,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壮烈是一碗酒,洒在一百零八条浩瀚的身躯上;壮烈是一汪泪,留在孟姜女踏着的万里长城上;壮烈是一束花,躺在有为烈士的坟前。
渴望壮烈,就选择壮烈。
壮烈的人生更值得品味。
【课内挖掘】1.慢慢地,我的心儿又来到了李煜的居所。
听着他低吟“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我顿感凄凉,仰望高悬的明月,皎洁的月光穿过树木青葱的枝柯,落在李煜的身上。
这悲凉的画面,使我体会到了他国破家亡的悲伤心情。
清冷的月光不仅照见了愁人“无独言上西楼”,也照见了失去的“三千里地山河”。
这一切在冰冷澄澈的月光下失去了任何遮掩,不容人们不正视这残酷的人生现实。
我不禁扪心自问:月亮,你冷眼看人世间的沧桑巨变,却丝毫不为所动,你的目光始终是那种摄人心魂的凛冽,不会对任何人或事流露出一丝温柔,你是无情的吗?[写作运用]适用于“悲凉”“人生现实”“人世沧桑”等话题。
2.是你,陆游,你带着你的高洁与爱国之心伴我同行。
你有如一道灿烂千年的风景,时刻熏陶着我。
坎坷的人生让你将爱国之心与高洁谱写成一段精神的赞歌。
你“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却一心只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被你的灵魂所感化,我愿你,你的诗词歌赋永远伴我同行。
语文必修三粤教检测:第18课诗词三首 Word版含答案
第18课诗词三首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他吟出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名句,也发出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悲情……这是浓厚的爱国之情。
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苏轼的“报国之心,死而后已”;从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到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古往今来,爱国主义精神都是中华之魂,它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它是一支点燃中国人智慧和力量的熊熊火炬,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传承下去,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
美字体赏美文选择壮烈壮烈是一碗酒,洒在一百零八条浩瀚的身躯上;壮烈是一汪泪,留在孟姜女踏着的万里长城上;壮烈是一束花,躺在有为烈士的坟前。
渴望壮烈,就选择壮烈。
壮烈的人生更值得品味。
壮烈的生命是哲学!渴望壮烈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壮烈不因生命的长短而消逝,也不因生命的尊卑而改变。
壮烈就是壮烈,壮烈的人生谁都有权拥有。
当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刺秦之路,耳边响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悲凉而凄美的离歌声是何等的壮烈;当屈原纵身投向汨罗江,滚滚波涛浮起他的衣袂,这是何等的壮烈!当谭嗣同引颈就戮菜市口,高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何等的壮烈!生命之花无论花期长短,只要开得灿烂开得辉煌,花期的长短又何必太在意!其实,壮烈也不一定要惊天动地,有时他就是一种平凡。
秋风起,秋叶落,为了明年即将萌发的草芽,落叶不也是一种壮烈的选择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蚕和蜡不也是一种壮烈吗?当我折断一枝花茎,很快便会有液体从断伤处流出,这一定是根在流泪吧;当花枝慢慢干枯,我将它连根拔起,哦,根,你已不再丑陋,因为花的美丽便是你灵魂的甘露,你也选择壮烈,是因为你渴望一种自由吧,所以我会赞叹你的壮烈。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自我小测:18诗词三首 Word版含答案
自我小测一、积累运用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A.难堪.戡.乱勘.误湛.清B.淳.熙谆.谆醇.厚鹌鹑.C.怆.然创.伤苍.茫踉跄.D.海寇.豆蔻.冠.冕冠.军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昨夜东风..(春风)雕栏玉砌.(台阶)B.自度.此曲(创制)伯仲..之间(兄弟)C.荠麦弥望..(远望)难赋.深情(陈述,陈说)D.淮左名都.(都市)予怀怆然..(悲伤的样子)3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一项是…()情趣是感受来的,起于自我的,可经历而不可描绘的;意象是观照得来的,起于外物的,有形象可描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
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自照。
B.情趣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则是基层的生活经验。
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自照。
C.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
情趣如对镜自照,意象则为自我容貌。
D.情趣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则是基层的生活经验。
情趣如对镜自照,意象则为自我容貌。
二、阅读鉴赏(一)阅读《扬州慢》一词,完成5~8题。
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5请赏析“清角吹寒”中“寒”字的妙处。
6小序中的“《黍离》之悲”怎样理解?7这首词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结尾,有何作用?8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是这首词的特色之一。
【语文】粤教版必修3精练精析第18课诗词三首(粤教版必修3)
第18课诗词三首【学业达标评价】一、阅读《虞美人》这首词,完成1~3题。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之所以怕见“春花秋月”,实际上是怕“春花秋月”勾起自己对往事的回忆。
2.后世许多词话著作论李煜词,以他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佳,你认为此句妙在何处?“愁”的含义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比喻的效果上去分析。
答案:“一江春水……”一句,运用比喻写“愁”,将抽象无形的愁绪形象化、具体化,而且高度概括,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从而使之千古传诵,脍炙人口。
“愁”蕴涵着亡国之愁,被囚之恨。
3.《虞美人》中几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含义吗?学科网ZXXK]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词中两次提到“月”:“春花秋月何时了”和“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表现了怀念故国、怀念亲人的主题。
二、阅读《扬州慢》这首词,完成4~6题。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下面诗句的妙处:“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采用了拟人的写法。
“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说它们是十五年前的那场浩劫的目击者。
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它们都“犹厌言兵”,更何况当地的人民呢!这样写,深刻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 诗词三首“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用字字血泪字字珠玑的词句去诉说国破家亡的深仇剧痛,血泪之词成就了他“词中之帝”的文名,可惜一杯毒酒结束了他42年短暂而幽恨深长的生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绝笔之作,唱出了他一生的愁绪,也成就了世代流传的千古绝唱。
美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
字体赏美文选择壮烈壮烈是一碗酒,洒在一百零八条浩瀚的身躯上;壮烈是一汪泪,留在孟姜女踏着的万里长城上;壮烈是一束花,躺在有为烈士的坟前。
渴望壮烈,就选择壮烈。
壮烈的人生更值得品味。
壮烈的生命是哲学!渴望壮烈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壮烈不因生命的长短而消逝,也不因生命的尊卑而改变。
壮烈就是壮烈,壮烈的人生谁都有权拥有。
当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刺秦之路,耳边响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悲凉而凄美的离歌声是何等的壮烈;当屈原纵身投向汨罗江,滚滚波涛浮起他的衣袂,这是何等的壮烈!当谭嗣同引颈就戮菜市口,高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何等的壮烈!生命之花无论花期长短,只要开得灿烂开得辉煌,花期的长短又何必太在意!其实,壮烈也不一定要惊天动地,有时他就是一种平凡。
秋风起,秋叶落,为了明年即将萌发的草芽,落叶不也是一种壮烈的选择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蚕和蜡不也是一种壮烈吗?当我折断一枝花茎,很快便会有液体从断伤处流出,这一定是根在流泪吧;当花枝慢慢干枯,我将它连根拔起,哦,根,你已不再丑陋,因为花的美丽便是你灵魂的甘露,你也选择壮烈,是因为你渴望一种自由吧,所以我会赞叹你的壮烈。
壮烈离我们并不遥远,有时候就发生在你我周围,甚至是细微的自然中。
在蜘蛛妈妈产下卵儿之后,她的生命就所剩无几了,慢慢地,小蜘蛛会渐渐长大,接着要破一层薄薄的保护膜,蜘蛛妈妈一动不动地待在儿女旁边,等待着死亡前的那场磨炼。
第一只小蜘蛛在妈妈身上咬下了第一口,蛛液流出来,循着腥味,一个一个的小蜘蛛都来吮吸母亲的“乳汁”,蜘蛛妈妈一动不动,任成百上千的小蜘蛛在自己的圣体上一口又一口的咬下去,又吸干汁液,三天后小蜘蛛们已经能自己出去寻找食物了,可旁边剩下的却只有妈妈身上的几根毛发!当这一切在我们的眼前播放过,你的心是不是已经被震撼了,抑或是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种悲壮!人生一世,譬如草木一秋,理应为这个世界留下些铿锵的跫音和深深的足迹。
卓尔不群的泰山睥睨群峰,让人赞叹唏嘘;汪洋恣肆的长江啸傲百川,让人扼腕击节。
让我们选择壮烈吧,因为壮烈也是一种生命哲学!【课内挖掘】1.慢慢地,我的心儿又来到了李煜的居所。
听着他低吟“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我顿感凄凉,仰望高悬的明月,皎洁的月光穿过树木青葱的枝柯,落在李煜的身上。
这悲凉的画面,使我体会到了他国破家亡的悲伤心情。
清冷的月光不仅照见了愁人“无独言上西楼”,也照见了失去的“三千里地山河”。
这一切在冰冷澄澈的月光下失去了任何遮掩,不容人们不正视这残酷的人生现实。
我不禁扪心自问:月亮,你冷眼看人世间的沧桑巨变,却丝毫不为所动,你的目光始终是那种摄人心魂的凛冽,不会对任何人或事流露出一丝温柔,你是无情的吗?[写作运用]适用于“悲凉”“人生现实”“人世沧桑”等话题。
2.是你,陆游,你带着你的高洁与爱国之心伴我同行。
你有如一道灿烂千年的风景,时刻熏陶着我。
坎坷的人生让你将爱国之心与高洁谱写成一段精神的赞歌。
你“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却一心只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被你的灵魂所感化,我愿你,你的诗词歌赋永远伴我同行。
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令我感怀。
陆游,你是拣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寒鸦,你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你是穿越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痴汉。
你的执着,令我感怀,令我铭记。
[写作运用]适用于“执着”“爱国”“铭记”“灵魂”等话题。
【课外运用】示例一:曾有人说道“后主后期词字字句句皆是血泪写成”,是的,虽封为“违命侯”,实际与囚徒无异。
后主后期词作,凄厉哀婉,每读一次,便震撼一次。
然而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李煜的不幸,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提到“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后人,又给了他一个称呼“千古词帝”。
李煜似乎是带着许多错误出生,错了朝代,亦错了家族。
而很多人,都只是错了朝代,或只是错了家族。
如果李煜生在一个太平盛世,他或许会是个仁君,可是偏偏他生在一个乱世,他骨子里透露着文人的气息,致使他偏安江南一隅;如果李煜生在一个普通家庭里,他便可以得到自由,徜徉花间,月下独酌,举觞赋诗。
可是世间,没有如果,有的只是无奈。
(《人生长恨水长东》)示例二:仕途上,陆游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挤压,但是从小受到父亲爱国熏陶的他却从未放弃过报效祖国的理想。
他特别注重学习兵书,他希望有一天能够亲临战场、杀敌报国,能够“上马击胡虏,下马草军书”。
上天毕竟待他不薄,四十多岁时朝廷派他入蜀抗金,他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或许那该是让他极为满足的一段时光吧,可以每日身着戎装穿梭于前线各地,可以亲自上战场,在苍茫草原抑或崇山峻岭中为自己的国家尽一份力。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刀光剑影、烽火狼烟中,他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然而即便如此,北伐的失利还是结束了他不到一年的军中生活,又一次使他报国无门。
他该哀叹自己的生不逢时的,可是又有什么用?他始终不忘以统一中原为己任,“自诩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那该是有着怎样的一颗赤子之心,才会在明知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刻还不忘自己的理想,又该是有着怎样强大的意念支撑才会让他在临死之前念念不忘国家的安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够了呵,有这样的陆游,南宋也该瞑目了。
(《一世坎坷的陆游》)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玉砌(qì) 李煜(yù) 恰似(sì)B.衰鬓(bìnɡ)伯仲(bó) 弥望(mí)C.玉簟(tán) 千载(zǎi)荠麦(jì)D.戍角(shù) 黍离(zhǔ)豆蔻(kòu)解析:B项,“鬓”读“bìn”。
C项,“簟”读“diàn”。
D项,“黍”读“shǔ”。
答案:A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衰鬓 萧条 瓜州 雕栏玉砌B.淳熙 荠麦 暮色 夜雪初霁C.解鞍 窥江 戍角 豆蔻词工D.怆然 黍离 俊赏 不堪回首解析:“州”为“洲”。
答案:A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何时了(完结)雕栏玉砌(台阶)只是朱颜改(红颜)B.书愤(悲愤)铁马(配有铁甲的马)伯仲间(相提并论)C.荠麦弥望(满眼)予怀怆然(悲伤的样子)度曲(创制)D.淮左名都(都市)清角吹寒(号角)豆蔻词(描写豆蔻的词)解析:“豆蔻词”指杜牧的《赠别》诗里面的句子:“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里面有“豆蔻”一词,但不是描写豆蔻的词。
答案:D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雄姿英发 早生华发B.便纵有千种风情纵豆蔻词工C.便胜却人间无数却上心头D.自胡马窥江去后独钓寒江雪解析:B项,“纵”意思是“即使”。
A项,动词,勃发/名词,头发。
C项,助词,无实义/转折连词。
D项,长江/河流的统称。
答案:B5.填空。
(1)《虞美人》中词人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书愤》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郎俊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扬州慢》)答案:(1)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3)算而今重到须惊二、迁移发散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的“共”和“乱”用得精当,耐人寻味,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一是春天雨后榕叶落满庭院,让人错以为秋风扫落叶;二是自己仕途不顺(被贬柳州),远离故乡,心中凄然,虽春日却感觉如秋一般。
(2)“共”说明“凄凄”之感是双重的,是宦情的凄凄加上羁思的凄凄,突出其分量之重;“乱”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莺啼本无所谓“乱”,是听莺啼人的心绪烦乱,因此才有“莺乱啼”的感受。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子晏 殊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1)“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因时光的流逝而惊梦,因容颜的易老而惊梦,因离别的痛苦而惊梦,因无尽的思念而惊梦,因西风的骤起而惊梦,因月色的惨白而惊梦,因高楼的雁叫而惊梦。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2)①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作者在词中借哀景抒发悲情,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高楼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种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
②运用衬托的手法。
以时光的“只解”“不信”衬托人的敏感多情,以雁归衬托人未归。
③运用拟人的手法。
首句将时光拟人化,说时光催人老,表达了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伤感。
(答出任意一种手法即可) 8.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张元干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