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试辅导方剂学 712 理气剂

合集下载

2024年度-《方剂学各论理气剂》PPT课件

2024年度-《方剂学各论理气剂》PPT课件
作用
通过疏通气机、调和脏腑功能,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
常见类型与特点
01
02
03
行气剂
具有行气散结、疏肝解郁 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肝气 郁结、胸胁胀满等病证。
降气剂
以降逆止呕、平喘止咳为 主要作用,常用于治疗胃 气上逆、肺气上逆等病证 。
补气剂
通过补气养血、益气健脾 等作用,增强机体正气, 提高抗病能力。
临床应用
广泛应用于慢性肝炎、胆囊炎、慢性胃炎等属肝气郁结者。
12
香附丸类方剂
组成成分
香附、砂仁、陈皮、甘草等。
主要功效
行气止痛,温中和胃。用于治疗气滞寒凝所致的 脘腹胀痛、呕吐酸水等症。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胃寒疼痛、消化不良、神经性胃痛等 病症。
13
逍遥散类方剂
组成成分
01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等。
过敏反应
如皮疹、瘙痒等,严重者可能 出现过敏性休克。
其他不良反应
如心悸、胸闷、口干等。
22
防范措施建议
01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及用 药史,避免用药不当。
02
严格控制理气剂的剂量 和疗程,遵循个体化用 药原则。
03
04
加强用药监测,密切观 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23
对特殊人群进行重点监 护,确保用药安全。
5
临床应用范围
消化系统疾病
如慢性胃炎、胃溃疡、 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通 过理气剂调和脾胃功能
,缓解症状。
呼吸系统疾病
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 管哮喘等,通过降气剂 平喘止咳,改善呼吸功
能。
妇科疾病
如痛经、月经不调等, 通过理气剂疏肝解郁, 调和气血,达到治疗目

方剂学课件 12理气剂

方剂学课件 12理气剂

君药:厚朴—行气消胀,燥湿除满 臣药:草豆蔻—行气燥湿,温中散寒 佐药:陈皮、木香—行气宽中
干姜、生姜—温脾暖胃以散寒 茯苓—渗湿健脾以和中。 使药: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
运用
辨证要点: 以脘腹胀痛,舌苔白腻,脉沉弦为辨证要点。
天台乌药散
《圣济总录》(C类)
寒凝肝脉,气机阻滞
少腹痛引睾丸,偏坠肿胀 或少腹疼痛,苔白,脉弦
本方所治之喘咳证,乃因素有痰浊蕴肺,郁而
定 化热,复感风寒,肺失宣降所致。故以宣肺降 喘 气,祛痰定喘兼清肺热,散风寒立法。临证以 汤 哮喘咳嗽,痰多色黄,伴微有恶寒发热,舌苔
腻而黄,脉滑等证为征。
本方所致之喘咳证,乃因寒痰水饮壅肺,外感
小 风寒,外寒引动内饮,水寒射肺,肺失宣降而
青 致,属外寒内饮之证。故以解表散寒,温肺化
甘草 ─ 和中益气,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降气以平上实,温肾以助下虚; 肺肾兼顾,主以治肺
运用
1. 辨证要点: 喘咳气急,痰多色白,胸膈满闷,苔白滑或腻。 2. 临证加减: 喘咳甚者,加沉香、紫苑、冬花 兼表证,加麻黄、杏仁、荆芥
名医方论
“苏子、前胡、厚朴、橘红、半夏皆能降 上逆之气,兼能除痰,气行则痰行也。数药 亦能发表,既以疏内壅,兼以散外寒也。当 归润以和血,甘草甘以缓中,下虚上盛,故 又用肉桂引火归元也。”
相同点: 三方均有降逆平喘,祛痰止咳之功。用治
痰涎壅肺,肺失宣降之喘咳证。
不同点: 本方所治之喘咳证,乃因寒痰壅肺,肺失宣

降(上实)为主,且有肾虚不纳气(下虚)

而致,属上实下虚之喘咳证,故以降气祛痰


平喘,温肾纳气立法,临证以喘咳痰涎壅盛,

方剂学-各论(理气剂)

方剂学-各论(理气剂)

苏子降气汤
•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组成: 紫苏子 半夏汤洗七次,各二两半(75g) 川当归去芦, 两半(45g) 甘草二两(60g) 前胡去芦 厚朴去粗皮, 姜汁拌炒,各一两(30g) 肉桂去皮,一两半(45g) • 功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 主治:上实下虚喘咳证。喘咳痰多,胸膈满闷, 喘咳短气,呼多吸少,或腰疼脚弱,肢体倦怠, 或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 • 煎服法:加生姜2片,枣子1个,苏叶2g,水煎服, 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暖肝煎
• 随证加减: 寒甚者,加吴茱萸、干姜,再甚者加附子; 腹痛甚者,加香附以行气止痛; 睾丸痛甚者,加青皮、橘皮以疏肝理气。 • 使用注意:若因湿热下注,阴囊红肿热痛者,切 不可误用。
第二节 降气
• 适应病证:适用于肺胃气逆不降,以致咳 喘、呕吐、嗳气、呃逆等症。 • 代表方:苏子降气汤、定喘汤、小半夏汤、 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 主治证候病机分析: 胸满而痛,甚则胸痛彻 胸阳不振→痰浊中阻 →气结于胸→胸痹 背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 喘息、咳唾、短气
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枳实薤白桂枝汤
瓜蒌 君 薤白 偏温,通胃阳,也宽胸 宽胸行气,又能化痰
枳实
臣 厚朴
降气,导滞
降气,行气宽胸,苦降

桂枝
温通胸阳
枳实薤白桂枝汤
• 配伍特点:寓降逆平冲于行气之中,以恢复升降。 寓散寒化痰于理气之内,以宣通痹阻。 • 随证加减: 寒重者,加干姜、附子以助通阳散寒之力; 气滞重者,加重枳实、厚朴用量以助理气行滞之 力; 痰浊重者,加半夏、茯苓以助消痰之力。
半夏厚朴汤
• 出自《金匮要略》 • 组成: 半夏一升(12g) 厚朴三两(9g) 茯苓四两(12g) 生 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 •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 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 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吐,舌苔白润或白滑, 脉弦缓或弦滑。 • 煎服法:水煎服。

2024版方剂学课件理气剂

2024版方剂学课件理气剂

01理气剂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分类定义
分类
根据作用不同,理气剂可分为行气剂、降气剂等。

其中,行气剂主要用于治疗气机郁滞的病证,降气剂则主要用于治疗气机上逆的病证。

功效与主治功效
主治
常用药物及配伍
常用药物配伍
02疏肝解郁剂
Chapter
柴胡疏肝散
功效组成
主治方解
03和胃降逆剂
Chapter
旋覆代赭汤
橘皮竹茹汤
组成
功效主治
方解
01
0203
04
丁香柿蒂汤
04理气止痛剂
Chapter
良附丸
组成
01
功效
02
主治
03
金铃子散
组成
金铃子、玄胡索各一两(各9g)。

功效
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主治
肝郁化火证。

心胸胁肋脘腹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
脉弦数。

天台乌药散
组成
功效
主治
05理气化痰剂
Chapter
二陈汤组成
功效
主治
06
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Chapter
现代药理研究
药理作用
药效成分理气剂能够调节胃肠道运动,缓解
胃肠道痉挛,促进消化液分泌,改
善消化功能;同时还具有镇痛、抗
炎、抗菌等作用。

作用机制
消化不良
胃炎
肠易激综合征
03
02
01
临床应用举例
注意事项与禁忌
注意事项
禁忌
THANKS。

中医方剂学课件:理气剂

中医方剂学课件:理气剂

寒湿气滞证。脘腹胀满疼痛,不思 饮食,舌苔白腻,脉沉弦
【组成】 高良姜 香附子
良附丸
《良方集腋》
各等分
良附丸
《良方集腋》
【方解】 高良姜 辛散温通,散寒止痛 香附子 疏肝气,解郁结,止疼痛
两药等分相配,行气疏肝与温中散寒并重
【功用】行气疏肝,祛寒止痛
【主治】 气滞寒凝证
胃脘疼痛,胁肋胀闷,畏寒喜热,以及 妇女痛经等
川楝子十个(15g) 佐使 理气止痛
与辛热之巴豆同炒,去巴豆而用川楝子, 既能增强川楝子行气散结之力,又可制 其苦寒之性
功用
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橘核丸
《济生方》
【主治】 颓疝 睾丸肿胀偏坠,或坚硬如石,或痛引脐腹,甚
则阴囊肿大,轻者时出黄水,甚则成痈溃烂 【病机】 寒邪客于肝脉,肝经气血郁滞
【方解】
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 暖肝煎《景岳全书》
主治
肝肾虚寒证。睾丸冷痛,或小腹疼 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迟
方 肉桂一二钱(10g)
第一节 行气
越鞠丸《丹溪心法》
方解 香附10g 君 行气解郁(治气郁)
川芎10g
活血祛瘀(治血瘀)

苍术10g
燥湿运脾(治湿郁)
栀子10g
清热泻火(治火郁)

神曲10g
消食导滞(治食郁)
功用
行气解郁
主治 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
吞酸,饮食不消等。
越鞠丸《丹溪心法》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
主治 小肠疝气。小腹引控睾丸而痛,偏

方剂学各论讲义理气剂

方剂学各论讲义理气剂

天台乌药散
君 乌药 温散寒邪 小茴香 增强乌药的散寒止痛作用 高良姜
臣 木香 行脾气 青皮 行肝气 巴豆 袪寒,制约川楝子的苦燥
佐 槟榔 下气,破气 川楝子 性苦寒,防止温燥太过
天台乌药散
• 随证加减: 睾丸偏坠肿胀者,加荔枝核,橘核以增强行气止痛 之功; 寒甚者,加肉桂、吴茱萸以加强散寒止痛之功。
参考用量比例作汤剂煎服。
越鞠丸
• 主治证候病机分析:
六郁
气 胸膈痞闷 血 脘腹、胸胁刺痛,胀痛 火 口苦吞酸 湿
胸闷泛恶呕吐 痰 食 纳少、嗳 苍术 神曲
行气解郁,针对气郁 活血止痛,针对血郁 清热泻火,针对火郁 健脾燥湿,针对痰湿郁 消食,针对食郁
越鞠丸
气郁偏重 血郁偏重 火郁偏重 痰郁偏重 湿郁偏重 食郁偏重
• 代表方:越鞠丸、枳实薤白桂枝汤、半夏厚朴汤、 金铃子散、厚朴温中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
越鞠丸
• 出自《丹溪心法》 • 组成:
香附 川芎 苍术 栀子 神曲各等分(6-10g) • 功用:行气解郁。 • 主治:六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
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 煎服法:水丸,每服6-9g,温开水送服。亦可按
枳实薤白桂枝汤
• 主治证候病机分析:
胸满而痛,甚则胸痛彻
胸阳不振→痰浊中阻 喘息、咳唾、短气 →气结于胸→胸痹 背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
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枳实薤白桂枝汤
瓜蒌
宽胸行气,又能化痰

薤白
偏温,通胃阳,也宽胸
枳实
降气,导滞

厚朴
降气,行气宽胸,苦降

桂枝
温通胸阳
枳实薤白桂枝汤
• 配伍特点:寓降逆平冲于行气之中,以恢复升降。 寓散寒化痰于理气之内,以宣通痹阻。

2024版中医方剂学第讲理气剂PPT课件

2024版中医方剂学第讲理气剂PPT课件

中医方剂学第讲理气剂PPT课件•理气剂概述•常用理气剂介绍•理气剂组方原理与配伍禁忌目录•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现代研究与进展•总结与展望01理气剂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理气剂是以理气药为主配伍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

分类根据作用不同,理气剂可分为行气剂和降气剂两类。

行气剂主要用于气机郁滞的病证,降气剂主要用于气机上逆的病证。

功效与作用功效理气剂主要具有行气散结、疏肝解郁、和中止痛、降逆止呕等功效。

作用理气剂可用于治疗多种因气滞或气逆引起的病证,如胸胁胀满、胃脘疼痛、嗳气呕吐、月经不调等。

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适用范围理气剂适用于多种因气滞或气逆引起的病证,如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胀痛、胃气上逆所致的恶心呕吐等。

注意事项使用理气剂时,应注意辨别病证的虚实寒热,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剂。

同时,理气剂多辛香温燥,易耗气伤阴,故气虚、阴虚者慎用。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也应慎用或禁用。

在服药期间,还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02常用理气剂介绍组成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

主治肝气郁滞证,症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方解柴胡疏肝散以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配伍香附、川芎活血行气止痛,陈皮、枳壳理气行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诸药相合,共奏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柴胡疏肝散•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症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

•方解:逍遥散以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配伍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健脾益气,炙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薄荷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生姜温胃和中。

诸药相合,共奏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

方解四逆散以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配伍枳实行气散结,芍药柔肝缓急止痛,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

《方剂学》理气剂

《方剂学》理气剂

《方剂学》理气剂越鞠丸(芎术丸)——金樱子散[金樱子元胡:肝郁化火]《丹溪心法》[组成]香附川芎苍术栀子神曲各等分(各6-l0g)[用法]上为末,水丸如绿豆大(原书未著用法用量。

现代用法:水丸,每服6-9g,温开水送服。

亦可按参考用量比例作汤剂煎服)。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六郁证。

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方解]本方证乃因喜怒无常、忧思过度,或饮食失节、寒温不适所致气、血、痰、火、湿、食六郁之证。

六郁之中以气郁为主。

气郁而肝失条达,则见胸膈痞闷;气郁又使血行不畅而成血郁,故见胸胁胀痛;气血郁久化火,则见嗳腐吞酸吐苦之火郁;气郁即肝气不舒,肝病及脾,脾胃气滞,运化失司,升降失常,则聚湿生痰,或食滞不化而见恶心呕吐。

反之,气郁又可因血、痰、火、湿、食诸郁导致或加重,故宜行气解郁为主,使气行则血行,气行则痰、火、湿、食诸郁自解。

方中香附辛香入肝,行气解郁为君药,以治气郁;川芎辛温入肝胆,为血中气药,既可活血祛瘀治血郁,又可助香附行气解郁;栀子苦寒清热泻火,以治火郁;苍术辛苦性温,燥湿运脾,以治湿郁;神曲味甘性温入脾胃,消食导滞,以治食郁,四药共为臣佐。

因痰郁乃气滞湿聚而成,若气行湿化,则痰郁随之而解,故方中不另用治痰之晶,此亦治病求本之意。

丹溪立方原义:“凡郁皆在中焦”,其治重在调理中焦而升降气机。

然临证难得六郁并见,宜“得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方”,应视何郁为主而调整其君药并加味运用,使方证相符,切中病机。

本方的配伍特点:以五药治六郁,贵在治病求本;诸法并举,重在调理气机。

[运用]1.辨证要点本方是主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的代表方。

临床应用以胸膈痞闷,脘腹胀痛,饮食不消等为辨证要点旋覆代赭汤《伤寒论》[组成]旋覆花三两(9g) 人参二两(6g) 生姜五两(15g) 代赭石一两(6g) 甘草炙,三两 (9g) 半夏洗,半升(9g) 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用法]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方剂学——理气剂

方剂学——理气剂
理气剂概述
一、定义(理气药、理气、气分实证)
”。
二、立法:《内经》:“结者散之”;“高者抑之
三、作用*理气
行气—疏肝解郁,行脾和中。
降气—降肺平喘,降胃止逆。
气滞证 气逆证
四、适应证—气分实证
五、分类:
1、行气剂:气机郁滞 脾胃气滞 、肝气郁滞 胀痛。
作用:行气疏肝、理脾和胃。 配伍:疏肝药配调血药,理脾药配健运药; 代表方:越鞠丸、半夏厚朴汤。 2、降气剂:气机上逆 肺气上逆、胃气上逆 呃逆、咳喘。 作用:降肺胃气逆。 配伍:降肺药配化痰药,降胃药配补益药; 代表方: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覆代赭汤。 呕吐、
辨证: 治法:
选方:
辨证: 梅核气 治法: 行气开郁,降气化痰 用方: 半夏厚朴汤加味
用药: 半夏10克, 厚朴10克, 茯苓12克, 生 姜4片, 紫苏叶10克, 大枣12枚, 栝蒌20克, 枳实20克, 川芎12克, 水煎服。
复诊: 服上方3剂后, 诸症消失, 又投2剂 以巩固疗效。
专病专方------随证加减
水煎服
二诊:服药三剂,痰嗽均减,胸中较舒,胃纳 也增,按上方加桑皮6克、生牡蛎9克。水煎服, 服药五剂,完全缓解。
讨论:天台乌药散中为什么川楝子与巴豆
同炒?再去巴豆
苏子降气汤 定喘汤
《局方》 《摄生众妙方》
一、共性:
1、组方—苏子、半夏 2、作用—降肺、化痰、平喘 3、主治—痰气壅肺之喘
二、区别:
1、作用 苏—降气而温化寒痰(苏子、半夏、厚朴)
兼温补下元(当归、肉桂、枣、草) 生姜、苏叶散寒宣肺,前胡助祛痰 A、温化寒痰 B、温补下元 C、上下肺肾同治
补,主治胃有虚热,气逆不
降之证。症见呃逆或干呕,

12方剂学理气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12方剂学理气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十二章理气剂第一节行气剂越鞠丸(又名芎术丸)《丹溪心法》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湿食因,芎苍香附兼栀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组成】香附苍术川芎栀子神曲各等分(各6~10g)【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六郁证。

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绳》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立能除。

【组成】陈皮醋炒柴胡各二钱(各6g)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一钱半(各4.5g)甘草炙,五分(1.5g)香附一钱半(4.5g)【功用】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

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或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木香顺气散(《证治准绳·类方》引《医学统旨》)组成:木香香附槟榔青皮醋炒陈皮厚朴姜汁炒苍术米泔浸一宿,炒枳壳麸炒砂仁各一钱(各3g)甘草炙,五分(1.5g)功用:开郁化滞,行气止痛。

主治:气滞不舒,肝胃不和,腹胁胀满或胀痛,胸闷食少,大便不利。

【鉴别】柴胡疏肝散与木香顺气散均有香附、陈皮、枳壳、炙甘草,具行肝脾之气的作用。

但柴胡疏肝散中又用柴胡配伍川芎、芍药,在行气之中兼以理血,治疗肝气郁结兼血行不畅之证;而木香顺气散行气之力大于柴胡疏肝散,又有厚朴、苍术、砂仁既行气又祛湿,治疗气机郁滞兼有脾胃湿阻之证。

柴胡疏肝散为四逆散的变方,二方均有疏肝理气作用。

但四逆散中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四药等量配伍,侧重于调理肝脾气机;而柴胡疏肝散重用柴胡,轻用甘草,易枳实为枳壳,加入调气活血之香附、陈皮、川芎,行气活血止痛之力较强。

金铃子散《太平圣惠方》,录自《袖珍方》金铃延胡等分研,黄酒调服或水煎;心腹诸痛由热郁,降热开郁痛自蠲。

【组成】金铃子延胡索各一两(各9g)【功用】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主治】肝郁化火证。

胸腹、胁肋、脘腹诸痛,或痛经、疝气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延胡索汤(《济生方》)延胡散治七情伤,血气刺痛服之良;归芍乳没草姜桂,木香蒲黄与姜黄。

2017年中医助理医师《方剂学》备考重点之理气剂

2017年中医助理医师《方剂学》备考重点之理气剂

2017年中医助理医师《方剂学》备考重点之理气剂理气剂1、半夏厚朴汤主治:梅核气之痰气互结证梅核气组方特点:方中半夏、生姜,有仲景小半夏加茯苓汤之意,重在化痰。

厚朴苏叶功在理气,二者相伍,使痰化则气性郁开,气顺则痰消散结,且厚朴有下气之功,半夏生姜功擅降逆,诸药配伍,痰气并治,行中有降。

2、苏子降气汤主治:上实(主)下虚之喘咳证病机:痰涎壅肺(上实)肾阳不足(下虚)治法:降气化痰,温肾纳气方解: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半夏/厚朴/前胡—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肉桂—温肾纳气平喘当归—养血和血,血和以助气降—“治咳逆上气”,以助平喘止咳—配肉桂温补下元,以治下虚兼制半夏厚朴之燥,以防幸燥伤津生姜—和胃化痰大枣/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苏叶、生姜─宣肺散寒、和胃降逆3、定喘汤主治:风寒束表,痰热内蕴之哮喘病机:寒热内蕴,风寒束表,肺失宣降治法:宣降肺气,清热化痰方解:麻黄—宣肺平喘,解表散寒白果—敛肺化痰平喘杏仁/款冬花/半夏/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黄芩/桑白皮—清泻肺热,化痰平喘生甘草—调和诸药,化痰止咳4、旋覆代赭汤《伤寒论》悬浮代赭用半夏参草加枣共煎服化痰降逆兼调补痞硬噫气力能禁主治: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证心下痞硬,嗳气不除,或反胃呕逆苔白腻,脉弦虚。

病机:胃虚痰阻,气逆不降治法:健脾化痰,降逆止呕方解:君:旋覆花—降气化痰止呕臣:代赭石—重镇降逆止呕君臣相配,降逆下气,止呕化痰半夏/生姜—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佐: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健脾使:甘草调和药性重用生姜:降逆和胃2宣散水气以助驱寒3制约代赭石的寒凉之性,镇降气而不伤胃。

方剂学--理气剂

方剂学--理气剂

气病的范围广泛,病变也颇为复杂, 气病的范围广泛,病变也颇为复杂,但不 外为气虚 、 气滞、 气逆三方面 气虚当补, 三方面。 外为 气虚、 气滞 、 气逆 三方面 。 气虚当补 , 气虚 气滞当行, 气逆当降, 故理气剂可分为补气、 气滞当行 , 气逆当降 , 故理气剂可分为补气 、 行气、 降气三类。 补气已于补益剂中述及, 行气 、 降气三类 。 补气已于补益剂中述及 , 本章主要讨论行气与降气两类。 本章主要讨论行气与降气两类。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气机失调引起的各种气病。

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 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 肝气郁滞之胁痛、疝气; 肝气郁滞之胁痛、疝气; 肺气上逆之喘咳; 肺气上逆之喘咳; 胃气上逆之呕、呃等。 胃气上逆之呕、呃等。
三、分类 气病成因很多,情志失常、饮食失调、 气病成因很多,情志失常、饮食失调、 寒温不适、劳倦过度等均可导致气病。 寒温不适、劳倦过度等均可导致气病。
第一节
行 气
Formulae that Promote the Movement of Qi
瓜蒌薤白白酒汤
Trichosanthes and Allium Decoction with Wine
半夏厚朴汤
Pinellia and Magnolia Bark Decoction
结于 胸中闷痛 通 胸中 甚则彻背 胸 阳 中 散 阳 津凝成痰 痰浊 舌苔白腻 结 阻滞气机 内停 脉 沉 弦 气 行 不 气 肺失 喘息咳唾 振 祛 宣降 短 气 痰
第七章 理气剂 理气
Formulae that Regulate the Qi
一、含义 二、适用范围 三、分类 四、组方大法 五、使用注意
一、含义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 功能调理气机,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 , 功能调理气机 , 治疗气病的方剂,统称理气剂。 治疗气病的方剂,统称理气剂。

方剂学理气剂

方剂学理气剂
娠恶阻属于胃虚有热者。
5. 类方比较:旋覆代赭汤- 橘皮竹茹汤
用法
·越鞠丸·
为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6-9 g。
用法
·柴胡疏肝散·
水一盅半,煎八分,食前服。
用法
·瓜蒌薤白白酒汤·
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旺者以及孕妇等慎用。
越鞠丸
《丹溪心法》
朱震亨
【组成】 苍术 香附 川芎 神曲 山栀子(各等分)
【用法】
·越鞠丸· 栀子
【主治】 气郁所致的六郁证。 (气、血、痰、火、湿、食六郁证)
·越鞠பைடு நூலகம்·
肝气不舒 血行不畅(血郁) (气郁) 郁久化火(火郁)
胸膈痞闷
脾失健运,聚湿生痰 脘腹胀痛
脾气郁滞 (痰郁,湿郁)
* 君臣相配,降逆下气,止呕化痰 生姜 ─ 温胃化痰,降逆止呕 半夏 ─ 燥湿化痰,降逆和胃
佐:人参 、大枣 — 益气补虚 使:炙甘草 ─ 调和诸药
* 配伍要点 :旋覆花+代赭石
【运用】
·旋覆代赭汤·
1.《名医论方》
2. 辨证要点:
心下痞硬,嗳气不除,苔白腻,脉弦虚。
3. 临证加减:
气逆较著,胃虚不甚者,重用代赭石;
人参、茯苓、白术─补中健脾
使:炙甘草─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枳实+厚朴;黄连+半夏、干姜
【运用】
·枳实消痞丸·
1.《名医论方》 2. 辨证要点:心下痞满,食少倦怠,苔腻微黄。 3. 临证加减 : ·偏于寒者,减黄连量,重用干姜,加高良姜、肉桂; ·脾虚甚而见泄泻者,加白术、人参; ·气滞见腹胀甚者,加大腹皮、木香。 4. 现代运用: ·慢性胃炎、慢性胰腺炎、胆囊炎、食道炎、冠心病、

方剂学——理气剂

方剂学——理气剂

方剂学——理气剂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气滞和气逆病证。

气滞证以脾胃气滞和肝气郁滞者为主,气逆证以胃气上逆与肺气上逆者居多。

应用注意事项辛燥伤津耗气,勿使过剂。

年老体弱、阴虚火旺、孕妇或素有崩漏吐衄者,更应慎之行气越鞠丸(芎术丸)《丹溪心法》【组成】苍术川芎神曲香附栀子【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证。

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趣记:越鞠神父治凶猪对照:越鞠神附栀芎术【组方原理】本方所主六郁,但以气郁为主。

香附:治气郁川芎:治血郁栀子:治火郁苍术:治湿郁神曲:治食郁方中唯不设针对痰郁之品。

【加减变化】若气郁明显者,加厚朴、枳实,以行气解郁;若血瘀明显者,加当归、丹参,以活血散瘀止痛;若火热内盛者,加黄连、黄芩,以清热泻火;若饮食积滞明显者,加麦芽、莱菔子,以消食和胃;若湿盛者,加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若痰盛者,加半夏、陈皮,以降逆化痰。

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组成】枳实厚朴薤白桂枝瓜蒌【功用】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

胸满而痛,甚或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组成】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

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组方原理】苏叶芳香疏散,开郁散结,并引药上行,为使药。

天台乌药散《圣济总录》【组成】乌药茴香高良姜木香槟榔青橘皮楝实巴豆【功用】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肝经寒凝气滞证。

小肠疝气,少腹痛引睾丸,舌淡苔白,脉沉弦。

亦治妇女痛经、瘕聚。

【组方原理】方中乌药疏肝行气,散寒止痛,为君药。

青皮疏肝行气,木香理气止痛;茴香暖肝散寒,良姜散寒止痛。

四药合用,增君药行气散寒之力,俱为臣药。

槟榔下气导滞,能直达下焦而破坚;川楝子理气止痛,虽其性苦寒,但与辛热之巴豆同炒,则寒性减,而行气散结之力增,为佐药。

中医《方剂学》理气剂(活血祛瘀)——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中医《方剂学》理气剂(活血祛瘀)——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中医《方剂学》理气剂(活血祛瘀)——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一、组成桂枝、茯苓、丹皮、桃仁去皮尖、芍药各等分(各9克)。

二、用法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现代用法:多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亦可为末,炼蜜为丸,每日服3~5克)。

三、歌括《金匮》桂枝茯苓丸,芍药桃红共粉丹;等分为末蜜丸服,活血化瘀癥块散。

四、功用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五、主治瘀血留结胞宫。

妊娠胎动不安,漏下不止,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等。

六、方解本方治妇人原有瘀血在胞宫,致妊娠胎动不安,腹痛漏下之证。

瘀血块不消,漏下终不能止,势必影响胎元。

但消散过猛,亦容易损胎,故本方立缓消块之法,宗“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之旨。

方用桂枝温通血脉;茯苓渗利下行而益心脾之气,既有助于行瘀血,亦有利于安胎元,共为君药。

宿有块,郁久多能化热,故又配伍丹皮、赤芍合桃仁以化瘀血,并能清瘀热,共为臣佐药。

丸以白蜜,亦取其有缓和诸祛瘀药力,起到缓消的作用,以之为使。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之效。

原书对本方服法规定极严,每日服兔屎大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说明对妇人妊娠而有瘀血,只能渐消缓散,不可峻攻猛破,这是应加注意的。

(《妇人良方》)称本方为夺命丸,用治妇人小产,子死腹中,而见“胎上抢心,闷绝致死,冷汗自出,气促喘满者。

”但剂量增大,每次服如弹丸大一丸,而且用醋汤送服,并连进两丸。

醋既能收敛,又可化瘀。

(《济阴纲目》)将本方改汤剂,易名催生汤,改用于产妇临产,见腹痛腰痛而胞浆已下时服有催生之力。

但本方原为消癥祛瘀之剂,须壮实之人为宜。

此外,本方亦可用治妇女经行不畅或经后腹痛,或产后恶露不尽而有腹痛拒按等证。

七、文献摘录(方论)徐忠可:“药用桂枝茯苓丸者,桂枝、芍药,一阴一阳,茯苓、丹皮,一气一血,调其寒温扶其正气。

桃仁以之破恶血消癥癖,而不嫌伤胎血者,所谓有病则病当之也。

患症之初必因寒,桂能化气而消其本寒;之成必挟湿热为窠囊,苓渗湿气,丹清血热,芍药敛肝血而扶脾,使能统血,则养正即所以去邪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单元理气剂
一、概述
理气剂的适用范围
理气剂适用于气滞或气逆证。

气滞以脾胃气滞和肝气郁滞为多见,症见胃脘、胁肋疼痛,或疝气痛,或月经不调,或痛经等。

气逆以肺胃气逆为主,主要表现为咳喘、呕吐、嗳气、呃逆等症。

理气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注意辨别气滞与气逆。

理气剂多辛燥伤津耗气,勿使过剂。

年老体弱、阴虚火旺、孕妇或素有崩漏吐衄者,更应慎之。

二、行气
越鞠丸
【组成】香附川芎苍术栀子神曲各等分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六郁证。

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配伍意义】本方主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证。

方中香附辛香入肝脏,调气疏肝解郁,用为君药。

半夏厚朴汤
【组成药物】
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苏叶二两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

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
【组成】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升桂枝一两瓜蒌一枚
【用法】水煎服。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

胸满而痛,甚或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鉴别】枳实薤白桂枝汤与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均有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功。

瓜蒌薤白白酒汤以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为主,适于胸痹而痰浊较轻者;瓜蒌薤白半夏汤祛痰散结之力较大,适于胸痹而痰浊较盛者;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散结之力尤大,并能下气祛痰,消痞除满,用以治胸痹而痰气互结较甚,胸中痞满,并有逆气从胁下上冲心胸者。

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厚朴陈皮各一两甘草(炙)茯苓草豆蔻仁木香各五钱干姜七分
【用法】加姜水煎。

【功用】行气除满,温中燥湿。

【主治】脾胃寒湿气滞证。

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苔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