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崛起

合集下载

历史大帝国26:德意志第二帝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意志

历史大帝国26:德意志第二帝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意志

历史大帝国26:德意志第二帝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意

提到德意志帝国,一定不能略过铁血宰相俾斯麦。俾斯麦威名赫赫,整个欧洲听闻他的名字,都战栗发抖。俾斯麦的智慧和意志力远远超越时代,他的功业彪炳千秋——统一德国,完败奥地利,战胜法兰西,瓦解丹麦,实现德意志帝国的霸业。俾斯麦极大地影响了德国及欧洲的历史走向。

历史大帝国26:德意志第二帝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国、瓦解丹麦、完胜奥地利、战胜法兰西

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外领地分布图

德意志帝国(德语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称德意志第二帝国,是指从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王国统一日耳曼地区到1918年11月9日霍亨索伦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为止的德国。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后来魏玛共和国和纳粹德国的正式国号。

展开剩余90%

德意志第二帝国属地列表

在德国统一之前,德意志地区分成39个独立的州国。这些邦国包括王国、大公国、公国、亲王国、自由汉萨城市和帝国直辖领。普鲁士是众多构成帝国的州国中面积最大的,领土占整个帝国的六成。

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普鲁士王国为蓝色

新的德意志帝国包括25个国家(含三个汉萨城市)和一个直辖领地。它实现了“小德意志方案”(不包括奥地利),而非“大德意志方案”(将包括奥地利)。德意志帝国虽然时常有君主联盟支撑,但它严格来说是一个国家的联盟。

德意志第二帝国邦国成员

帝国成立后,普鲁士国王和首相兼任德国皇帝和首相,实行君主立宪制,设立上议院和下议院。帝国共经历三个皇帝,分别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间十分信任俾斯麦,几乎所有政务都由首相俾斯麦处理,因此又称为“俾斯麦时代”。

二战后德国崛起的原因

二战后德国崛起的原因

二战后德国崛起的原因

二战后德国能快速崛起会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由告诉大家导致二战后德国迅速崛起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二战后德国崛起的原因联邦德国是在德国分裂的基础上,在东西方对峙的政治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它在1949年成立时,经济尚未完全恢复,政治上还不是一个拥有完整主权的国家。根据1949年9月21日生效的美、英、法三国《占领法规》的规定,三国虽然结束了对德军事管制,但仍保持了在联邦德国的最高权力,由三国政府代表组成的“盟国高级专员公署”拥有管制联邦德国外交、国防、对外贸易与外汇支付的权力,监督联邦和州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的权力,以及对联邦和各州发布命令和否决其立法、行政决定的直接行动权等。①复兴经济,恢复国家的主权和政治、经济大国地位,进而统一德国,成为联邦德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

1949;1966年,联邦德国由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简称联盟党)单独或和自由民主党以及其他小党联合执政,康拉德;阿登纳和路德维希;艾哈德先后任,其间阿登纳连任四届,直到1963年辞职,被称为“铁腕人物”。1966年因政策分歧,自由民主党退出内阁,由联盟党和社会民主党组成大联合政府,联盟党的库特;基辛格任。1969年第6次联邦大选后,组成以社会民主党主席维利;勃兰特为的社会民主党;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

早在1948年,德国西部地区就实行了一次重大的经济改革,即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实行社会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加国家总体调节,再加社会保障。首先是保护竞争,限制垄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竞争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使经济摆脱困境、实现繁荣的主要手段;其次是国家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经济手段,通过货币、信贷、外贸和财政政策等杠杆对经济生活进行适度的宏观调控,以保证市场经济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力图避免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中的周期性起伏和结构不协调;再次是通过保险、救济、补贴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引起的社会不公平,以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德意志第二帝国崛起初探

德意志第二帝国崛起初探

295

百家论坛

德意志第二帝国崛起初探

许文韬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德意志第二帝国崛起的原因,旨在为中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德意志;第二帝国;崛起原因德意志第二帝国能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迅速崛起,教育的作用可谓至关重要。当然,对德意志第二帝国崛起起到有效推动作用的还不仅于此。诸如一系列国家干预政策的有效实施、工业革命的顺利展开、国内社会矛盾的良好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的合理构建以及成功的外交政策等事项,无疑是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发展赢得了时间与空间,继而在威廉二世世界政策及军工策略等一系列效应带动下,方为德国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国家干预

随着帝国政府统一全国的经济法规,宣示着帮助混乱的时代已然结束,而迎接德意志人民的将是一个拥有崭新面貌的社会。当然,为了切实维护社会的发展稳定与和谐,并进一步促进国家经济的良好发展,帝国政府亦随之出台了各种法律法律,诸如规定马克是定国唯一的法定货币与支付手段的《货币法》、以司职管理国计民生的金融肌肉与交通监管部门等。这些经济政策的相继出台,无疑为当时的德国经济发展营造出了一个相对健康且公平的有序竞争环节,继而在促进了民族市场的统一形成同时切实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增长。

1875年,随着中央德国国家银行的成立,使得德工工业化也由此促成,而在银行也工业的双重力量加持下,其所取得的成就可为伟大辉煌。当然,这其中的功劳应更多的归功于银行。

1879年对德国而言,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该年,德国出台了《关税保护法》。此保护法的出台,宣布着法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拥有关税法的国家,而正是因德国关税保护法的提出,方保护了其国家农业不受国际经济一体系化形式的影响,甚至还保护了国内尚处于稚嫩阶段的民族工业也免收外来工业的摧残,此举无疑为当时德国的民族工业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成长时间。

德意志帝国的兴起和崛起

德意志帝国的兴起和崛起

德意志帝国的兴起和崛起

德意志帝国,是欧洲大陆上最有代表性的国家之一。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它曾经是世界上强大的国家之一,并为世界秩序和欧洲命运做出过许多重要的贡献。德意志帝国因为其在军事、政治、文化和经济上的强大而享有盛名。

一. 德意志帝国的出现

德意志帝国的出现有其历史背景。在18世纪结束时,欧洲大陆上出现了一种

新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在民族主义的思潮影响下,欧洲的许多国家开始致力于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其中德国也不例外。

在1806年以后,普鲁士便成为了德国最有力的一方,它曾先后打败了法国和

奥地利帝国。普鲁士王国在德国内部也是权力主导地位,这使得其他德国领域的国家开始感到不安。因此,在19世纪40年代初,普鲁士和其他领域开始尝试联合起来,独立于奥地利帝国的领导之下,建立一个完整的德国国家。结果德意志帝国就在1871年1月18日成立。

二. 德意志帝国的崛起

德意志帝国的崛起,可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崛起和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德意志帝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德国在19和20世纪初的

工业革命远远领先于其他欧洲国家,促进了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19世纪末和

20世纪初,德国在钢铁、煤炭、铁路等方面表现出非凡的影响力。这种经济繁荣

的势头促进了大量的投资和贸易,为德国带来了财富和稳定的发展。

其次,德国在军事和政治方面也迅速崛起。无论在道德还是军事上,德国都比

其他国家引人瞩目。德国军队的武器和装备先进,训练有素,人数庞大。这使得它们在对外战争中表现极佳,如在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另外,德国的民族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兴起与覆灭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兴起与覆灭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兴起与覆灭

德意志第一帝国和普鲁士

“德意志第一帝国”即“神圣罗马帝国”,曾极盛一时的法兰克王国分裂后,由日耳曼人支配的东法兰克王国经罗马教皇加冕后晋升为“帝国”,并以古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表面上是欧陆最庞大的国家,但实际上只是由德意志诸侯组成的一个松散联合体,皇帝是由有力诸侯们通过选举产生,故帝国的首都经常变更。

尽管后来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由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垄断,但历经“三十年战争”、“七年战争”后加剧了帝国内部的分裂,皇帝有效统治的地区仅剩奥地利自身的地盘,其他德意志诸侯勉强能称为

是奥地利的“势力范围”。1805年,俄奥联军被拿破仑击败后,德意志诸侯在法国的威胁下纷纷脱离早就名存实亡的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只好宣布“神圣罗马帝国”解散,仅保留“奥地利帝国”的帝号。

1815年,拿破仑被彻底击败后,奥地利打算再次成为德意志诸侯的“武林盟主”,却遭到普鲁士的挑战。普鲁士原本并不在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域内,由于勃兰登堡选侯与普鲁士公国合并而成为德意志诸侯的一员,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普鲁士的实力日益壮大,成为仅次于奥地利的德意志强国。

威廉一世

威廉一世是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兄弟,同时也是普鲁士亲王及王位的继承人。威廉一世是一个典型的普鲁士人——尚武且保守,他早在1814年时就投身于反拿破仑的战争,争取让普鲁士从这位法国皇帝的手中解放出来。1848年柏林爆发革命,他坚决主张武力镇压,次年又镇压了巴登起义,被人称为“霰弹亲王”。1861年,他即位为普鲁士国王。

军事历来是普鲁士王国的重中之重,威廉一世早在即位前就致力于普鲁士的军队建设和军队工作,即位后更是大刀阔斧地进行军事改革。在这之前普鲁士军队只是追求表面的威风,实际的战斗力并不是太强,因此在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法军修理得惨兮兮的。威廉一世罢免了许多不称职的军官,任用年轻有为的新人,如著名的老毛奇。

德国崛起

德国崛起

德国:第一次崛起,1。德意志统一,发展了资本主义;(根本原因)

2.法国和奥地利受到遏制,德国成为新兴强国。

第二次崛起(西德),1.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社会形势比较稳定;

2.实行非军事化;

3.美国对联邦德国采取扶持政策;

4.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强调经济按市场规律运转,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5.尤其重要的是,联邦德国人民普遍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

公元前境内就居住着日耳曼人。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落。843年德意志从法兰克帝国分裂出来,962年建立神圣罗马帝国。通过长期的对外征服,德意志占领了捷克、意大利北部和波兰西部,并远征俄罗斯、匈牙利。13世纪中期走向封建割据。18世纪初普鲁士崛起,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组成了德意志邦联,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领导了艰苦卓绝的军事和外交斗争,普鲁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联邦,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德意志完成了以普鲁士为主体的统一。该帝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宣告崩溃。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玛共和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德国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同盟国军民的顽强打击下,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

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翌年5月23日,合并后的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

最新二战后德国的崛起及原因

最新二战后德国的崛起及原因

二战后德国的崛起及

原因

摘要二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经济面临着严重的衰败局面,而且美苏冷战使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国家。尽管如此,战后的联邦德国仍然取得了高速经济发展。战后德国的崛起令世人瞩目!本文将对这一现象及其出现的原因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二战后联邦德国崛起原因

二战后,世界处于暂时的和平时期,相对安定的国际环境让各国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特别是联邦德国,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优等生”,它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被称为“奇迹”的巨大成功。联邦德国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二战后联邦德国的崛起

战后初期的德国,一千多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国民财富的一半以上毁于战火,基础设施几乎瘫痪,物资奇缺,黑市横行,价格飞涨,民不聊生,经济完全崩溃,政治影响完全丧失。

1949 年9 月建立的以阿登纳为总理的联邦政府,在全国人民同心协力下,联邦德国的国民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50 年代是西方通常誉之为联邦德国的“经济奇迹”时期。这10 年中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1.4%,工业总产值从487 亿马克增加到1.647 亿马克,增长了2.4 倍。同时期国民生产总值也从233 亿美元增加到726亿美元,增长2.1 倍。60 年代这10 年中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仍有

5.8%,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 倍,国民生产总值以美元计增长1.6倍。其时,联邦德国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为4,978 美元,相当于美国的87.9%。在资本主义大国中仅次于美国而居第二。联邦德国还有一个世界上花费最大、设计得很周详的社会保障计划,1977 至1978年度全年社会福利金额总计达3,000 亿马克(约合1,250 亿美元),即平均每个居民享用社会福利金2,015 美元。

德意志帝国是如何完成统一的

德意志帝国是如何完成统一的

德意志帝国是如何完成统一的

19世纪以前德意志地区是一个民族分合无定的国家。而早先的神圣罗马帝国相对来说是一个十分分散的政治联盟,各邦国之间独立性极强。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德意志帝国是如何完成统一的,一起来看看吧。

德意志帝国完成统一的过程

19世纪中期,德意志仍然处在严重的分裂之中。形式上是34个联邦和4个自由市联合组成的。邦联各国在政治上、外交上都有独立性。这是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欧洲各国在维也纳召开的国际会议,决定建立的一个“德意志联邦”,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其中南部的奥地利和北部的普鲁士最为强大。长期以来,奥地利与普鲁士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奥地利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日耳曼外,还包括很多其他民族。但普鲁士是纯粹由日耳曼曼人组成的国家,所以日耳曼民族统一运动的旗帜,逐渐由奥地利转到普鲁士的手中。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坚持推行军事改革,并且提出“要想拯救日耳曼,只有依靠铁和血”的“铁血政策”,因此而得名“铁血首相”。

铁血首相俾斯麦认为要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必须排除奥地利,打倒法国。于是,普鲁士在俾斯麦的领导下,发动了三次对外战争,最终于1871年1月,德意志帝国成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帝国皇帝位,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

德意志统一的三大战争

1、第一次战争,1864年的丹麦战争

在对丹麦的战争中,俾斯麦采取了联奥攻丹的战争策略。1864年1月16 日普奥联合向丹麦发出最后通牒,随即开始战争。丹麦以4万士兵对6万敌人,最后以丹麦的战败而告终。普鲁士得到了石勒苏益格。奥地利也得到了另一小公国何尔斯泰因。在战争过程中,俾斯麦摸清了奥地利的军事实力。结束丹麦战争后,普鲁士于1866年出兵与奥地利战争。

最新二战后德国的崛起及原因

最新二战后德国的崛起及原因

二战后德国的崛起及

原因

摘要二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经济面临着严重的衰败局面,而且美苏冷战使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国家。尽管如此,战后的联邦德国仍然取得了高速经济发展。战后德国的崛起令世人瞩目!本文将对这一现象及其出现的原因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二战后联邦德国崛起原因

二战后,世界处于暂时的和平时期,相对安定的国际环境让各国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特别是联邦德国,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优等生”,它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被称为“奇迹”的巨大成功。联邦德国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二战后联邦德国的崛起

战后初期的德国,一千多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国民财富的一半以上毁于战火,基础设施几乎瘫痪,物资奇缺,黑市横行,价格飞涨,民不聊生,经济完全崩溃,政治影响完全丧失。

1949 年9 月建立的以阿登纳为总理的联邦政府,在全国人民同心协力下,联邦德国的国民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50 年代是西方通常誉之为联邦德国的“经济奇迹”时期。这10 年中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1.4%,工业总产值从487 亿马克增加到1.647 亿马克,增长了2.4 倍。同时期国民生产总值也从233 亿美元增加到726亿美元,增长2.1 倍。60 年代这10 年中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仍有

5.8%,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 倍,国民生产总值以美元计增长1.6倍。其时,联邦德国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为4,978 美元,相当于美国的87.9%。在资本主义大国中仅次于美国而居第二。联邦德国还有一个世界上花费最大、设计得很周详的社会保障计划,1977 至1978年度全年社会福利金额总计达3,000 亿马克(约合1,250 亿美元),即平均每个居民享用社会福利金2,015 美元。

德国历史-从史前到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立

德国历史-从史前到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立

德国历史——从史前到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立

作为一个以严谨认真闻名于世的民族,作为一个出现过康德,黑格尔等伟大哲学家的国家,作为一个曾两次使世界陷入癫狂的国度,作为中国目前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德国,有怎样令人着迷的历史呢?

根据目前研究所知,早在旧石器时代,在现在的德国境内及附近就有人类活动。从现有的资料看,日耳曼(Germanen)部落最早出现在古罗马人的记载中。当时的日耳曼部落指居住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包括今天丹麦)的一些部族。这些部族的生活习俗等彼此接近,从而构成了一个文化圈。后来随着气候变坏,他们开始迁徙。约公元前450年他们分布在莱茵河沿岸,南至阿尔卑斯山附近。大概在公元前2世纪,这些部族有开始了新一轮的迁徙,并开始和罗马世界有更多的接触。

当然,接触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各种摩擦。日耳曼部族经常和企图征服他们的罗马帝国发生冲突。公元9年,日耳曼各部族在条顿堡战役中成功伏击强大的罗马帝国军队,歼灭了三个罗马军团。很多人也将这一事件看作德国历史的开始。这场战役打击了罗马帝国的扩张野心,从此,罗马再没有考虑将它的东部边界推进到莱茵河沿岸。

公元476年,日耳曼人联合罗马帝国的下层人民,推翻了曾经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此时的日耳曼民族主要包括三个部落联盟:巴勒曼尼亚,萨克森和法兰克。

紧接着,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日耳曼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我们也就进入了德意志的立国时期。公元5世纪末法兰克领导其他部落建立了法兰克福王国。公元800年,法兰克福国王查理曼大帝(卡尔大帝)接受罗马教皇加冕,成为“罗马人的皇帝”。在查理曼大帝时期,帝国的行政,司法,军事,经济特别是文化教育都有很大发展,法兰克福王国达到了鼎盛时期。他甚至被尊称为“欧洲之父”。然而在他死后帝国开始走下坡路,并且在843年,帝国分裂为三个国家:法兰克福王国(相当于现在法国地区),东法兰克王国(相当于现在德国和奥地利的部分地区),意大利中部王国(现今的意大利、部分奥地利地区)。近现代的法国,德国,意大利就是在相应的基础上建立的。公元919年萨克森公爵夺取东法兰克王国王位建立萨克森王朝并于次年将其改名为德意志王国,标志着德意志封建国家的诞生。德意志王国大致包括今荷兰,德国西部,瑞士和奥地利。公元962年,德意志王国、萨克森王朝的国王奥托一世,继查理曼大帝后,再次接受罗马教皇约翰的加冕,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他的帝国被称作“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是当时欧洲最大的政治组织,它包括现在整个法国、意大利和易北河、多瑙河和以波德河为界的欧洲中部地区。神圣罗马帝国延续了800余年,直到1806年拿破仑逼迫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和“罗马人民的国王的称号”,才正式灭亡。在此不做赘述。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略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略

俾斯麦普鲁士时期的国家战略

在德国还未统一的时候,在德意志土地上有数百个帝国骑士割据的国家。其中以普鲁士和奥地利最为强大。当时,有两大障碍影响德意志的经济的发展,其一是政治上的分裂,各国各有各地的章程,货币和关税,而且不断发生战争,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第二是农奴制度,它将大量的农民束缚在固定的土地上从而堵塞了劳动力资源,而且也限制了工业品在国内市场的发展。俾斯麦是德意志实现统一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强调德意志所需要的不是普鲁士的自有主义,而是普鲁士的威力,当代的问题需要铁和血来解决。这一时期,德意志的军事领军人物是俾斯麦,他的战争观是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铁血政策”是实现德意志统一的必然选择。在该时期德意志的军事思想是进攻,主张攻势作战,速战速决,次时期的普鲁士的参谋长毛奇,他说我们一旦实施动员就不必担心承担侵略者的责任,任何等待都会毁掉我们的形势。在国家战略上,俾斯麦意识充分运用战争手段达成政治目的,二是坚决控制战争以确保长远的利益。当普鲁士在普奥战争胜利时,俾斯麦并没有像威廉一世和其他大臣建议的那样乘胜攻占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而是和奥地利签订合约,以保证奥地利的领土完整。俾斯麦考虑的是普奥战争一旦拖延或将奥地利肢解,必然会引起法国的干预和国内的革命,对德意志的统一都是不利的。而在普法战争胜利后,俾斯麦也见好就收,没有之法国于死地,原因是法国过分削落和德意志过分强大会打破欧洲大陆的力量均衡,引起英国和俄国的军事干预,

德意志帝国的崛起,其战争观和军事思想尤其是战略思想是带有明显的强权思想和扩张特征。俾斯麦提出强权是一切政治问题的决定因素,战争是文化的发展的强大动力,只要存在战争的可能性,一个民族的精力才能保持旺盛。

甘肃省2023年高考会考历史选择题真题

甘肃省2023年高考会考历史选择题真题

甘肃省2023年高考会考历史选择题真题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位思想家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A. 亚里士多德

B. 孟德斯鸠

C. 笛卡尔

D.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导火索是?

A. 法国大革命

B. 德意志帝国的崛起

C. 日本入侵满洲

D. 德国入侵波兰

3. 下列战役中,属于八路军和国民党联合抗日行动的是?

A. 平型关战役

B. 百团大战

C. 保卫腾冲战役

D. 华中战役

4. 意大利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A. 孔子

B. 孙中山

C. 凯撒大帝

D. 加里波第

5.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A. 法国大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苏联十月革命

D. 美国南北战争

二、多选题

1. 以下哪些国家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A. 中华人民共和国

B. 俄罗斯

C. 日本

D. 西班牙

2. 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可多选)

A. 中日甲午战争

B. 辛亥革命

C. 连环炸弹爆炸事件

D. 抗日战争

3. 以下哪些国家曾是东德的盟国?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苏联

4. 下列哪些人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名人?(可多选)

A. 孔子

B. 爱因斯坦

C. 包拯

D. 唐太宗

5. 以下哪些国家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可多选)

A. 德国

B. 中国

C. 俄罗斯

D. 法国

三、判断题

1.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核武器拥有国。()

2. 中国是第一个率先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亚洲国家。()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因为斯大林的野心导致德国入侵波兰。()

4. 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德意志的发展历程

德意志的发展历程

德意志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神圣罗马帝国时期,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一帝国,时间跨度为962年到1806年。

第二阶段是德意志帝国时期,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二帝国,时间从1871年开始,一直到1918年结束。在这一阶段,普鲁士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击败奥地利,随后在1871年统一了德意志各国,建立了德意志帝国。这个帝国在1914年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最终在1918年战败。

第三阶段是纳粹德国,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时间从1933年开始,一直到1945年结束。在这个阶段,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最终在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

战争结束后,德国被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四国占领,并由它们组成的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了德国的最高权力。随后,德国在1948年被划分为两个主权国家,即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直到1990年10月3日,德国才再次统一。

二战后德国崛起的原因

二战后德国崛起的原因

二战后德国崛起的原因

二战后德国能快速崛起会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由告诉大家导致二战后德国迅速崛起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二战后德国崛起的原因联邦德国是在德国分裂的基础上,在东西方对峙的政治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它在1949年成立时,经济尚未完全恢复,政治上还不是一个拥有完整主权的国家。根据1949年9月21日生效的美、英、法三国《占领法规》的规定,三国虽然结束了对德军事管制,但仍保持了在联邦德国的最高权力,由三国政府代表组成的“盟国高级专员公署”拥有管制联邦德国外交、国防、对外贸易与外汇支付的权力,监督联邦和州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的权力,以及对联邦和各州发布命令和否决其立法、行政决定的直接行动权等。①复兴经济,恢复国家的主权和政治、经济大国地位,进而统一德国,成为联邦德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

1949;1966年,联邦德国由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简称联盟党)单独或和自由民主党以及其他小党联合执政,康拉德;阿登纳和路德维希;艾哈德先后任,其间阿登纳连任四届,直到1963年辞职,被称为“铁腕人物”。1966年因政策分歧,自由民主党退出内阁,由联盟党和社会民主党组成大联合政府,联盟党的库特;基辛格任。1969年第6次联邦大选后,组成以社会民主党主席维利;勃兰特为的社会民主党;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

早在1948年,德国西部地区就实行了一次重大的经济改革,即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实行社会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加国家总体调节,再加社会保障。首先是保护竞争,限制垄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竞争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使经济摆脱困境、实现繁荣的主要手段;其次是国家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经济手段,通过货币、信贷、外贸和财政政策等杠杆对经济生活进行适度的宏观调控,以保证市场经济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力图避免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中的周期性起伏和结构不协调;再次是通过保险、救济、补贴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引起的社会不公平,以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帝国的崛起:从普鲁士到德意志

帝国的崛起:从普鲁士到德意志

读书笔记
语言简洁,几乎没一句废话,一句一个事件,有中国古代史书风格,但还是能看出几位大帝的性格,俾斯麦 着墨不少,对人物的评价也直言不讳!。
前段有很多勃兰登堡的部分,比起一些将小勃几页带过的作品好多了。
完全没感觉这是一本一百年前的书,阅读起来毫无障碍,要知道中间经历了一战二战,作者写书时一战才刚 打,作者和翻译都立功了。
0 1
第九章复辟 与反动
0 2
第十章 1848年革 命
0 3
第十一章德 意志的普鲁 士化
0 4
第十二章德 意志统一
0 6
第十四章尾 声
0 5
第十三章帝 国宰相俾斯 麦
作者介绍
这是《帝国的崛起:从普鲁士到德意志》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这是《帝国的崛起:从普鲁士到德意志》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帝国的崛起:从普鲁士到德意志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大帝
Fra Baidu bibliotek大帝
帝国
俾斯麦
德意志
革命
帝国
普鲁士
普鲁士
腓特烈 普鲁士
领土
德意志

帝国的崛起:从普鲁士到德意志

帝国的崛起:从普鲁士到德意志

从目录的编排上可以看出,这本书采用了编年体的方式来组织内容。从早期 普鲁士的兴起,到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再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历史,每一章节 都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这种编排方式使得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历史发展的脉 络,有助于理解各个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目录中频繁出现的主题词汇揭示了这本书的核心点。例如,“俾斯麦与德意 志统一”、“威廉二世与帝国的扩张”、“纳粹德国的兴衰”等章节标题,都凸 显了政治领袖和帝国政策对德意志帝国崛起的影响。“经济繁荣与危机”、“文 化与教育”、“社会变革”等章节,也展示了作者对德意志帝国全方位的研究视 角。
书中还提到了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作者通过对战争的深 入剖析,展现了德国军队的强大和英勇。虽然最终德国战败了,但是他们的表现 却让全世界都为之惊叹。这也证明了德意志帝国的实力和影响力。
《帝国的崛起:从普鲁士到德意志》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它不仅让我 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个世界的历史,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这本 书也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够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和繁 荣。
通过目录的结构和内容,我们可以预见这本书的结论部分。在结尾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帝国的终结”这一章标题,预示着作者将对德意志帝国在二 战中的命运进行深入探讨。而“帝国的遗产”这一章,则可能对德意志帝国崛起 的历史意义和影响进行总结和评价。
《帝国的崛起:从普鲁士到德意志》这本书的目录分析揭示了其严谨的结构、 深入的主题探讨以及对德意志帝国崛起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通过对其目录的解读,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长篇历史著作的全貌,并从中汲取历史的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崛起

班级:2011汉语言文学2班姓名:李嘉恒

一.经济

十九世级中期的德国仍以务农为主,1852年期间约50%人从事农业生产。早在1834年德意志地区已组成关税同盟,以消除各邦之间的关税,促进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加上普法战争后得到大量赔款,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进行工业革命,经济突飞猛进,乡村人民涌入城市,提供了大量劳力,成为工业生产的劳动者,1882年德国工业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40%,鲁尔地区更成为德国的工业中心。1873年俾斯麦创立帝国铁路局,负责国家的铁路事务,迅速扩建帝国铁路网,1865年铁路总长度只有14,690公里,1875年已达27,960公里,减低了产品运费和运输时间。德国的钢产量亦大为提升,由1870年的140万吨,去到1913年已超过1,000万吨,煤产量增加3倍。在经济高速发展达到顶峰时,1873年的大萧条使德国经济发展减缓,德国在1879年改行保护关税政策,以保护国内工农业,而德国经济要直到1895年至1913年才恢复,此时期德国出现了新的工业,如化学、电子业。然而俾斯麦的保护关税政策到了19世纪末已失去成效,不但使国内物价高涨,而且招且外国的报复性攻击,使德国工业产品外销不理想,在卡普里维时期才调整此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后,德国是以速战速决方式击败法俄两国,可是战事持续,由于德国没有作打长期战争的准备,1915年粮食出现短缺,主要是英国封锁所造成,许多粮食无法入口至德国,在6月政府实施面包配额管制。1916年至1917年情况更严重,面包严重短缺,城里出现抢粮、抢店、示威的情况,许多农家不再带作物去市集,以免被抢去,约70万人在大战期间活活饿死,战后营养不良现象普遍,许多年轻人因营养不足而被认为无法胜任工作。不单粮食出现短缺,军需也一样,所有弹药在1914年10月用尽,工厂人手不足,唯有靠女性填补,1918年妇女在工厂就业人数高达230万,较1913年的160万高出许多。话虽如此,军需工人的工资比较低、工时长、加上战争期间原有福利都被取消,使工人深深不满,促使1918年的示威、罢工事件,最后甚至加入革命行列。

在德国统一之前,德意志地区分成了39个独立的邦国。这些邦国包括王国、大公国、公国、亲王国、自由汉萨城市和帝国直辖领。普鲁士是众多构成帝国的邦国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领土占全个帝国的六成。

这些邦国中的其中数个在神圣罗马帝国崩溃之后得到了独立主权。其余的邦国都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之后得到独立主权。这些邦国的领土可能并不是一块连续的领土,可能会分成数个部分分布在德意志地区各地。这种现象是因为透过家族分支瓜分领地,或者是透过征购而获得的。

二.政治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称帝,帝国建立。4月16日,召开制宪会议,通过

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即:1871年宪法。宪法第五条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多数同意”。第十一条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王国,普鲁士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域已遭受攻击……”。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德国1871年宪法确立的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体。因为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正常的情况下,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对外宣战,必须征得联邦议会的同意,皇帝的权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由于宪法同时又赋予了皇帝极大的权力,如:规定帝国皇帝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任免官吏等权力,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皇帝有对宰相的任免权。十九世纪末,帝国权倾朝野,名重一时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就因为新继位的皇帝威廉二世不能忍受他功高震主,他不得不乖乖辞职,含泪引退,隐居于汉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鲁庄园直至去世。以上事实说明,德意志第二帝国,既不是君主专制政体,也不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而应属于君主立宪制中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政体。

三.文化

早在1870年,梵蒂冈大公会议颁布了“教皇无误论”,由于德国天主教徒当中存有不同意见,使国家首次卷入教会事务。天主教独于1870年12月创立中央党,宗旨是保护天主教徒利益,可是俾斯麦认为它是保护帝国的敌人,党对教宗的支持使人们认为该党效忠于教宗而非国家。因此,俾斯麦发动一场“文化斗争”,以大大削弱天主教徒在德国的影响力。

文化斗争主要在1871年至1876年间进行,俾斯麦采取一系列行动削弱教会影响力,1871年帝国议会通过了神职条款,禁止“滥用神职以遂政治目的”,之后又统过了一系列法案,统称为“五月法案”。主要措施控制神职人员的培训、任命和教会教育,禁止耶稣会在德国展开活动,1874年把宪法内原有保证宗教自由的数条规条删除,1875年推出“粮仓法”,凡拒签声明支持政府立法行动的教士将不会得到政府的宗教津贴,最后在1876年规定教会不能控制婚礼。许多抵制文化斗争的神职人员遭监禁或驱逐出境。然而文化斗争不但未能达致预期目的,反而使中央党势力越来越大,天主教徒充满凝聚力,得到选民的支持,在帝国议会内占有不少席位,迫使俾斯麦放弃与天主教徒的敌视,渐渐废除相关法令;至于俾斯麦,他又找到另一个打击对象,改为与中央党合作,文化斗争终告失败,在1887年正式结束。

相比欧洲其它国家,德国的教育制度可以说是相当进步。19世纪初多数邦国通过立法,规定国民须接受基本义务教育。1871年,普鲁士就有33000所初级学校,在学学童约400万人,1911年增至39000所,学生高达650万人。因此德国民众识字率甚高,直到十九世纪末,每1000名德国人中,无法读写的文盲不到5人。学校向学生灌输忠君忠国、纪律、苦干的观念,众多课目中历史科最为重视,学童须熟习国家历史。然而只有少数人能在完成小学后继续接受教育,只有关系良好的富家子弟才能升读中学和大学,不鼓励大学生以批评眼光判事,而女性大学生更是二十世纪才出现的新事。

四.军事

德国军队在1870年只有40万人左右,到了1911年增加至864,000人。国家实行征兵制,全国男子都须要服役,期间不断灌输国家观念,接受纪律训练和意识形态的统一。军官大多是来自贵族阶级,1860年有65%军官来自贵族家庭,可是这比例不断下降,到1913年只有30%。

1890年代,德国出现了沙文主义团体,其中势力中最的是泛德意志协会,宣扬日耳曼种族优越论,提出夺取

英、法等国殖民地,再吞并欧美小国,以建立世界性的大日耳曼帝国,对当时的德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887年,通过了军事法案,同意增加军费。1898年成立德国海军联盟,并通过了第一个海军扩建法案,在1903年前建造11艘装甲舰、63艘驱逐舰、23艘巡洋舰。1900年通过第二个海军法案,1915年前拥有7艘战列舰、11艘重型巡洋舰、34艘轻型巡洋舰和100艘驱逐舰,使德国海军1891;次于英国。1906年英国建造无畏舰时,再通过第三次海军法案,建造无畏舰。德国扩建海军引起英国关注,展开了军备竞赛,1908年时英国有8艘无畏舰,德国却有7艘,成为全球第二海军强国。

1891年,德军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开始调整对俄法的作战计划,以速战速决为原则,4-6周内击败法国、3-4个月内击败俄国,最终在1905年完成计划,这便是著名的施里芬计划。为了准备战争,德国军费开支不断增加,1879年只有4.28亿马克,到1913年已超过20亿马克,军队人数从1874年的40万增加至战前的75万,390艘船舰,海员达8万人。同时,威廉二世亦积极对外扩张,甚至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中派出「豹」号战舰驶至摩洛哥,以示抗议。三国协约的组成,宣示了对立的军事集团形成,1914年6月28日塞拉耶佛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德国介入战争,实行施里芬计划,向法俄宣战。德国在战争不能得势,山穷水绝,最终在1918年11月11日投降,德国灭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