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隐性自恋人格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合集下载

99%的人都不知道的“隐性自恋”

99%的人都不知道的“隐性自恋”

E心理探秘GRAND GARDEN OF SCIENC 说起自恋,我们都知道,但你可能不知道,还有一种自恋叫“隐形自恋”。

当我们说起“自恋”时,这个词往往和外向、狂妄、自负、冲动这样的形象特质联系在一起,但其实,很多人披着内向的外衣,内在却是隐秘的自恋者。

他们的确是不爱自夸的,但他们的自我评价其实非常高。

他们相信自己与众不同,他们对于这一点如此之确信,以至于不需要向外界寻求什么验证———因而他们不会夸夸其谈。

这些人就有可能是我们所说的“隐秘的自恋者”。

他们的确是不爱自夸的,但他们的自我评价其实非常高。

他们相信自己与众不同,他们对于这一点如此之确信,以至于不需要向外界寻求什么验证———因而他们不会夸夸其谈。

隐性自恋者在外表上并没有那种咄咄逼人、虚张声势的气息,会对自己的能力给予很低的评价,也就是所谓的放低姿态,并且害怕将成就展示在他人面前。

就好比学霸都喜欢自称学渣,长得漂亮的都说自己好丑,有钱的整天哭穷,但实际上,他们会在心里暗暗地觉得:“人们为什么没有对我表现出更多的欣赏呢?他们都不懂我。

”隐性自恋者经常做的一件事,是不同寻常的“炫耀”。

其中,以“抱怨”、“自我贬损”为手段非常常见。

他们可能会倾诉自己的苦恼,例如抱怨自己过于内向,看似对自己十分不满。

但不知道为什么,聆听他们对自我的不满让你感到极为不适———这可能就是因为,在他们看似贬低自己的每一句话里,实际都充满了隐隐的得意。

即便他们诉说的事件本身的确是负面的,他们表述的方式中,也暗示了“我觉得自己十分特别”这样的含义。

这种方式充满操控性。

不同于那些自大、暴露的自恋者,你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的人格问题。

因此你可以理直气壮得拒绝他,不认同他。

但因为隐秘自恋者却占据着某种道德的高地———明明是他们在炫耀,通过自我贬损的言语,而一旦你不对这种炫耀表示认同,他们反而会“成为受害者”,你成为了互动关系中不懂共情,不够通情达理的人。

隐性自恋者没有特别深入、亲密、持久的朋友。

自恋人格特征及治疗策略

自恋人格特征及治疗策略

自恋人格特征及治疗策略自恋人格障碍被定义为一种自我中心、自大和对他人毫无共情能力的心理障碍。

这种人格特征往往会干扰个人的社交关系和日常功能。

本文将介绍自恋人格的特征,探讨治疗该障碍的策略。

一、自恋人格的特征1. 自我中心:自恋人格的核心特征是自我中心,患者常常将自己置于他人之上,认为自己比别人更重要、更有权力。

2. 自大和自负:自恋者常常自视甚高,对自己的能力和成就过分自满。

他们对自己的形象和成就过分看重,常常表现出自负和自夸的行为。

3. 需求无限:自恋者对权力、名利的渴望几乎无止境,他们不断追求外在的成功,追求被他人认可和崇拜的感觉。

4. 缺乏共情能力:自恋人格特征的另一个显著表现是其缺乏共情能力,无法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他们往往只关心自己的需求和利益。

二、治疗自恋人格的策略1.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自恋人格治疗的心理疗法。

CBT的目标是通过帮助患者意识到自己自恋特质的消极影响,并教授他们替代性思维和行为模式,以改变其自恋的态度和行为。

2. 社交技能训练:由于自恋者缺乏共情和社交技能,他们在社交场合中常常表现出不适应和冷漠的行为。

因此,通过社交技能训练,患者可以学习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倾听和表达情感。

3. 情绪调节:自恋人格特征的人常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怒或易激动。

情绪调节技巧的应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情绪,避免过度反应或冲动行为。

4. 团体治疗:自恋人格特征的人往往与他人关系紧张,团体治疗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患者与他人互动,分享经验和情感,从而改善其社交能力和情感连接。

5. 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药物治疗可以作为自恋人格治疗的辅助手段。

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控制情绪和焦虑症状,从而促进治疗效果。

总结:自恋人格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它对个人社交关系和日常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心理治疗、社交技能训练、情绪调节、团体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多种综合策略的应用,可以帮助自恋患者改变其自我中心和缺乏共情能力的特征,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社交适应能力。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措施研究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措施研究

失败案例剖析
案例一
某中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情感体 验,导致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感兴趣,教育效果不佳。
案例二
一所中学在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后,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而是采 取了简单的惩罚措施,导致学生心理问题加重,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等严重后 果。
经验教训总结
睡眠障碍
心理问题可能导致学生 出现失眠、多梦等睡眠 障碍,影响身体健康。
饮食失调
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导致 学生出现食欲不振或暴 饮暴食等饮食失调现象

04
干预措施与方法
预防措施与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 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技能。
心理健康宣传
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心理健康周等形式,普 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家庭、学校、社会协同作用
家校合作
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共同关注学 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协同开展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
全社会应共同营造关注青少年心理健 康的氛围,减少对青少年的心理压力 和负面影响。
社会资源利用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专业心理咨询 机构、心理健康热线等,为学生提供 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
01
02
03
注意力不集中
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导致学 生学习时分心,无法保持 专注。
记忆力减退
心理问题可能对学生的记 忆力产生负面影响,使其 难以记住新信息。
学习动力下降
受心理问题困扰的学生可 能对学习失去兴趣,导致 学习成绩下滑。
人际关系影响
社交障碍
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使学生 在与他人交往时感到不自 在或害怕。

自恋型人格特征及形成机制

自恋型人格特征及形成机制

自恋型人格特征及形成机制自恋型人格是一种以自我中心、自吹自擂、自我夸大为特征的人格类型,其表现为对自身的高度自负和自我崇拜。

自恋型人格特征多种多样,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爱、夸大自我能力、缺乏同理心以及对批评的过度敏感。

这种人格类型的形成机制涉及个体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

自恋型人格的特征之一是自爱。

自恋者往往对自己产生过高的自我评价,他们认为自己比他人更加重要、优越和有价值。

他们常常过度自负,认为自己的能力和成就远远超过实际情况。

这种过分的自信心和自我中心的态度,使得他们经常展现出高傲的行为和态度。

夸大自我能力也是自恋型人格的一个特征。

自恋者倾向于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和成就,他们经常吹嘘自己的才华和成就,不顾及事实的真实性。

他们会无意识地将自己看成是非常特别和独一无二的人,对自己过高估计。

缺乏同理心也是自恋型人格的一个显著特征。

自恋者通常难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他们往往将自己置于他人之上,缺乏对他人的关注和关心。

他们往往忽视别人的情感和需求,很少考虑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自恋型人格的形成机制是多方面的。

首先,个体的遗传和生物因素可能对自恋型人格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自恋可能与个体的基因相关,遗传因素可能使得一些人更容易发展出自恋型人格。

此外,家庭环境也是自恋型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父母的过度溺爱和过分赞扬可能使得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的态度。

同时,缺乏父母对他人感受的关注和理解,也可能导致个体在后来的发展中缺乏同理心。

社会文化环境也对自恋型人格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社会对个体的自我价值和外貌提出过高的期望和要求时,个体更容易产生自恋型人格的倾向。

同时,社会对明星和名人的过度崇拜和追捧也可能影响个体形成自恋型人格。

综上所述,自恋型人格是一种以自我中心、自吹自擂、自我夸大为特征的人格类型。

其特征多样,包括自爱、夸大自我能力、缺乏同理心以及对批评的过度敏感。

自恋型人格的形成机制涉及个体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

自恋人格在情绪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自恋人格在情绪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自恋人格在情绪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摘要:自恋人格目前受到广泛研究,本文梳理了自恋人格的特点以及在情绪领域的研究,总结了自恋人格的在情绪不同方面的差异性表达以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了未来自恋人格在情绪领域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自恋,情绪,心理健康引言自恋人格是个体将自己的自我价值和情感与他人进行比较,认为自己更优越、更有价值的一种人格状态。

学者们陆续对自恋人格从许多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尤其在针对自恋人格不同类型的研究上,表明了不同自恋类型在对情绪、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其中自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是最受到关注的。

有研究发现,自恋水平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

另外,相较于低水平自恋者,高病态性自恋水平者有更大的概率会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情绪作为个体重要的心理活动过程,对心理健康有巨大影响。

由于情绪会广泛受到个体人格特质的影响,目前自恋人格与情绪的研究也备受关注,个体的人格特质影响情绪的各个方面,而情绪的各个方面又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相应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探讨自恋在情绪维度上的特点以及对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了不同自恋人格类型对情绪不同方面的影响以及在其中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

这些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自恋人格与情绪的相关理论,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和他人,增强个体生活的幸福感。

一、自恋人格概述自恋作为一种存在于正常人群中的普遍的人格特质,是一种复杂且多维的心理结构。

自恋的主要特征是自我专注、权利感和利用他人的意愿等(Twenge & Campbell, 2008)。

关于如何将自恋概念化仍然存在争议,但似乎关于自恋的两个基本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一个自信/外向的方面(一种以自我提升为特征的自大的自恋表达),一个脆弱/神经质的方面(一种以消极情感和痛苦为特征的脆弱的自恋表达)。

目前也有学者将其概念化区分为浮夸型和脆弱型,浮夸自恋个体傲慢、缺乏同理心且积极寻求外在关注;脆弱自恋个体具有薄弱的自信心,对他人的意见极度敏感。

《2024年自恋时代_大众文化中的疾病隐喻研究》范文

《2024年自恋时代_大众文化中的疾病隐喻研究》范文

《自恋时代_大众文化中的疾病隐喻研究》篇一自恋时代_大众文化中的疾病隐喻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人们对于自我表达的需求增加,自恋现象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在大众文化中,自恋不仅是一种心理现象,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和隐喻。

本文旨在探讨自恋时代背景下,大众文化中自恋的疾病隐喻及其影响。

二、自恋的定义与文化背景自恋,通常指个体过度关注自我,过度欣赏自己的外貌、才能或成就等。

在当今社会,自恋现象愈发普遍,与社交媒体的兴起、审美观念的转变、竞争压力的增大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自恋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娱乐和文化中,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

三、大众文化中的自恋隐喻1. 影视作品中的自恋形象:在影视作品中,自恋形象屡见不鲜。

这些角色通常具有高傲、自信、追求完美等特点,有时甚至表现出一定的病态。

这些形象不仅反映了现代人的心理状态,也成为了大众文化中自恋的隐喻。

2. 社交媒体上的自恋表达:在社交媒体上,人们通过照片、视频、文字等方式展示自己的生活、才华和魅力。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可能过度关注自己的外貌和表现,甚至出现病态的自恋倾向。

这种自恋表达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现代人对自我认同和价值感的追求。

3. 流行文化中的自恋符号:流行音乐、电影、电视剧等流行文化产品中,经常出现与自恋相关的符号和元素。

这些符号和元素不仅具有审美价值,也反映了大众文化中自恋的普遍性和影响力。

四、自恋的疾病隐喻及其影响1. 自恋与心理健康问题:过度的自恋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的表现,如 narcissism(自恋障碍)。

这种疾病会影响个体的社会功能和人际关系,导致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

在大众文化中,自恋的疾病隐喻常常被用来警示人们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2. 自恋与社会现象:自恋现象不仅是个体心理问题,也与社会现象密切相关。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可能通过过度关注自我来获得自尊和价值感。

这种社会现象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隔阂,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识别与应对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识别与应对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识别与应对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通常表现为对自己的过分自我看重,需要得到持续的赞美和肯定,缺乏同情他人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建立健康、平等的关系。

本文将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定义、症状特征、识别方法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1.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定义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学上的诊断分类,属于人格障碍范畴。

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常常认为自己是特殊的、与众不同的,并且对自己过于自负,不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批评或指责。

他们经常渴望得到外界持续性的肯定和认可,虽然外表看似自信、充满魅力,但内心却存在着脆弱和自卑感。

2.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症状特征2.1 基本特征过度关注自我,认为自己具有特殊身份或特质;缺乏同情心,往往忽视他人感受和需要;强烈渴望赞美和肯定,但对批评反应过度敏感;没有足够的灵活性,坚持己见,并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

2.2 行为特征常常谈论自己多于倾听他人;对他人成就缺乏真诚的祝贺或赞扬;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支配欲和优越感;难以建立相互尊重、平等的关系。

3.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识别方法要识别一个人是否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许多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具备某些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特征。

然而,如果一个人同时表现出以下几点,则需要警惕可能存在自恋型人格障碍: - 过分追求成功和权力; - 对批评反应过度敏感; - 缺乏同情心,忽视他人感受。

在识别时,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

4.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应对策略4.1 个体心理治疗通过个体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等方式来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过度追求肯定和优越感的问题,并逐步调整这种不健康的心态。

4.2 家庭治疗家庭治疗可以帮助患者与家庭成员建立更健康、和谐的关系模式,减少患者对赞美和肯定的依赖,并提高其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4.3 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加入社会团体或群体活动,增加社交机会和社会支持体系,建立更全面、积极健康的社交网络。

高中生隐性自恋人格与心理健康相关

高中生隐性自恋人格与心理健康相关

高中生隐性自恋人格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摘要:自恋是一种综合性的人格构造,是个体对于自身、自身想象以及自身在他人眼中形象的过分专注和沉迷。

隐性自恋是个体内隐的自我欣赏和自我夸大。

研究使用隐性自恋问卷和scl-90症状自量表对300名中国高中生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隐性自恋与心理异常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隐性自恋水平越高,心理越不健康。

高中生隐性自恋总体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学科、年级上的差异,仅在自我欣赏这个维度上文理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高中生;隐性自恋;心理健康;相关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063-02一、背景资料(一)自恋的概念很多人认为“自恋”是一个贬义词,且不愿意承认自己自恋。

不少心理学者把自恋作为一种普遍的人格特质。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都是自我关注者,自恋者只是高自我关注者。

对于自恋,目前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

临床上自恋被看作一种人格障碍。

1994年的ds-iv将自恋人格障碍描述为一种普遍夸大的行为模式,需要羡慕,缺乏同情心。

非临床领域认为自恋是一种长期性的、形式多样的人格构造。

作为一种非临床意义的人格特质,自恋表现出一种自我膨胀;对无限的权力、美丽和成功的幻想;对批评的极度敏感;强烈的特权感;以及利用性的人际关系。

有的观点认为社会的动荡不安,复杂的多元价值观,以及飘忽不定的情感都左右着自恋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本研究将自恋定义为一种综合性人格构造,是个体对于自身、自身想象以及自身在他人眼中形象的过分专注和沉迷,是一种对于自身重要性的夸大感觉,认为自己比其他的人都更为优越,并相信自己有资格获得特殊权利和待遇。

(二)隐性自恋的概念隐性自恋的概念由wink首次提出,1991年,wink提出了自恋包含着显性自恋跟隐性自恋两种类型。

我国学者郑涌(2005)编制的自恋量表表明,隐性自恋包括易感质,特权感,自我钦羡三个维度。

《2024年自恋时代_大众文化中的疾病隐喻研究》范文

《2024年自恋时代_大众文化中的疾病隐喻研究》范文

《自恋时代_大众文化中的疾病隐喻研究》篇一自恋时代_大众文化中的疾病隐喻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自媒体的兴起,自恋现象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在大众文化中,自恋不仅是一种心理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

本文旨在探讨自恋时代背景下,大众文化中自恋的疾病隐喻及其影响。

二、自恋的流行与大众文化的互动自恋现象在当代社会日益盛行,与大众文化的传播密切相关。

社交媒体、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平台为个体提供了展示自我、追求认同的舞台。

在这一背景下,自恋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潮流,被广大群众所追求和模仿。

三、大众文化中的自恋疾病隐喻1. 身体形象与外貌焦虑在大众文化中,自恋常常与外貌、身体形象紧密相连。

社交媒体上的“颜值即正义”观念,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的外貌产生焦虑。

这种焦虑被隐喻为一种“病态”,如“外貌焦虑症”、“整容依赖症”等,将自恋与疾病联系在一起。

2. 社交媒体与心理失衡过度依赖社交媒体可能导致心理失衡,如过度关注他人的评价、追求点赞和关注等。

这种心理失衡被隐喻为“网络成瘾症”、“社交媒体依赖症”等,进一步加深了自恋与疾病的联系。

四、自恋疾病隐喻的影响1. 社会心理影响自恋疾病隐喻在社会心理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它加剧了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误解,使人们过分依赖外在评价和比较来确认自我价值。

另一方面,它导致了社会关系的疏离和人际信任的降低,使得人们更加关注个人形象和利益。

2. 文化价值观的扭曲自恋疾病隐喻的流行反映了文化价值观的扭曲。

在追求个体价值和自我实现的名义下,人们忽视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导致了社会道德的沦丧和价值观的混乱。

五、应对策略与建议1. 媒体责任与引导媒体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弘扬健康的文化价值观,减少对自恋的过度宣传和夸大。

通过正面的舆论引导,帮助公众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念。

2. 教育与心理干预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自我认知能力。

同时,对于已经出现自恋倾向的个体,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帮助他们摆脱自恋的困扰。

自恋型人格特征及成因剖析

自恋型人格特征及成因剖析

自恋型人格特征及成因剖析自恋型人格是一种异常高自我评价和自我中心的人格障碍,往往表现为对自我价值的过分肯定,优越感的夸大以及对他人的轻视和忽视。

本文将对自恋型人格的特征以及其成因进行剖析。

一、自恋型人格的特征1. 高度自我评价:自恋型人格的人常常对自己有极高的评价,他们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聪明绝顶、容貌出众等,往往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过分夸大。

2. 强烈的优越感:自恋型人格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出色,他们相信自己懂得更多、更有才华,并且相信自己配享受特权和尊重。

3. 缺乏共情能力:自恋型人格的人对他人的感受和需求缺乏兴趣和理解,他们往往只关注和关心自己,对他人的情感和困境缺乏同理心。

4. 自我中心:自恋型人格的人常常把自己放在所有他人之上,他们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和利益,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体贴。

5. 追求特殊和独特:自恋型人格的人追求与众不同和独特的体验,他们希望自己能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并得到特殊的关注。

二、自恋型人格的成因1. 父母的过分溺爱:自恋型人格可能与父母过分溺爱有关,这种溺爱导致了孩子过分依赖和高度负面评价他人的态度。

2. 童年早期经历:自恋型人格可能与童年早期的负面经历有关,如遭受家暴、虐待、失去亲人等,这些经历可能造成对他人失去信任并建立高度自我保护机制。

3. 社会文化影响:社会和文化环境也可能对自恋型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

例如,父母对孩子的过分重视成绩和外貌,以及社会对成功人士的追捧都可能促使个体形成自恋型人格。

4. 自我认知扭曲:自恋型人格可能由于个体对自我的认知扭曲,即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过分夸大和理想化,而忽略了自己的不足和局限。

5. 情感缺失:自恋型人格可能源于个体对情感的丧失和压抑,他们通过自恋来弥补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结论自恋型人格是一种异常高自我评价和自我中心的人格障碍,表现为对自我价值的过分肯定、优越感的夸大以及对他人的轻视和忽视。

自恋型人格的形成与父母过分溺爱、童年早期经历、社会文化影响、自我认知扭曲以及情感缺失等因素有关。

隐性自恋研究综述

隐性自恋研究综述

隐性自恋研究综述作者:王青筠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8年第12期自恋,在临床领域被视为一种人格障碍,在非临床的领域,一般认为自恋是一种长期性的!形式多样化的综合性的人格构造,意味着对自己的过多关注。

在国外相关研究中,大多数的研究者将自恋人格看作一种倾向来进行研究,而不是一种有/没有自恋人格障碍的有或无的研究。

本文所提的自恋指的是非临床领域人人都有的自恋。

自恋的概念起源于精神分析理论,后又有多种理论学派尝试对其作出解释(孙灯勇,郑佳,2009)。

自Wink提出显性自恋(overt nareissism)和隐性自恋(covert narcissislll),有大量研究表明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是有差异的(郑涌,黄藜,2005; 令狐萌,施春华,2011)。

显性自恋者会直接表现出夸大感,明显的表现欲、自我膨胀、特别醉心于获得别人的羡慕,而隐性自恋者的夸大感很大程度上是处于潜意识中的,外在的表现则是抑郁、过分敏感和焦虑表现出低自尊。

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结构和机能上,他们的理论解释也不一样。

近二十年,国外对于自恋的研究已经相当充分,但是大多集中在对显性自恋的研究,隐性自恋的研究相对较少。

并且,中国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较多,而儒家文化推崇中庸,维护道德伦理。

在此文化背景下,中国人的自恋表现得没有西方人那么明显,隐性自恋更加符合中国人的特色。

所以本研究把焦点放在隐性自恋的研究的现有研究情况和进展,为隐性自恋特别是中国人的隐性自恋研究做一个铺垫。

1、隐性自恋的来源隐性自恋最早由Wink提出(1991)"Wink认为,现有的测量自恋的量表的测量结果常常存在互相矛盾的地方,自恋与其他心理特征的相关研究也常常出现矛盾的现象"由此他提出,自恋应该分为隐性自恋和显性自恋"自恋者有可能在体验夸大感的同时体验到自卑感。

而两种形式观点认为自恋具有显性、隐性两种形式,前者是以自我扩张、需要他人关注为特征,后者是自卑的、对他人的评价极为敏感的、普遍感到不满意为特征。

高中生隐性自恋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

高中生隐性自恋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

高中生隐性自恋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隐性自恋和攻击性是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对于高中生隐性自恋与攻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在现代社会,高中生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压力,这些压力可能会引发他们心理问题的产生。

隐性自恋是指个体自我中心、特征迷恋、社交避免和幻想崇拜等表现,而攻击性则包括身体攻击、言语攻击、被动攻击等多种形式。

在高中生中,隐性自恋和攻击性的表现可能会给个体带来心理困扰,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和人际关系。

通过深入研究高中生隐性自恋与攻击性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更有效的干预措施。

本研究旨在探究高中生隐性自恋与攻击性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完善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高中生隐性自恋与攻击性之间的关系,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影响机制。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为学校和家庭提供有效的干预和教育措施。

本研究也旨在为心理学领域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支持,促进心理学领域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通过对高中生隐性自恋与攻击性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也可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高中生隐性自恋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隐性自恋和攻击性是高中生心理特征中的两个重要维度,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

对于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而言,高中生的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处理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高中生隐性自恋与攻击性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帮助学校和家庭更好地指导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发展,提升他们的学业表现和社会适应能力。

了解隐性自恋与攻击性的关系对于预防和干预高中生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可以有效提升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

自恋型人格的成因及治疗策略

自恋型人格的成因及治疗策略

自恋型人格的成因及治疗策略自恋型人格是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过度关注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高度自负,需要持续的赞扬和崇拜,并且缺乏对他人的关切和尊重。

本文将探讨自恋型人格的成因,并探讨治疗该障碍的策略。

一、成因分析1. 童年经历自恋型人格的形成往往与童年经历密切相关。

有些研究发现,童年时期过分被溺爱或者过分受到赞美的孩子更容易发展出自恋型人格。

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过多的肯定和赞扬,导致他们形成了过高的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不尊重。

2.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也是自恋型人格的成因之一。

来自缺乏关爱和满足的家庭环境的人更容易对自身缺乏安全感,从而通过自我吹嘘和自负来掩盖内心的脆弱。

此外,家庭中的权威和权力不均衡经常导致自恋型人格的形成,孩子可能学会利用自负来维持他们的地位。

3.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也对自恋型人格的形成起到一定作用。

当社会风气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表面形象和外在成就时,个体更容易被这种价值观影响而形成自恋型人格。

二、治疗策略1. 心理疏导治疗自恋型人格的首要方法是进行心理疏导。

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过高的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不尊重,并引导他们逐渐转变这种自我中心的态度。

心理疏导需要有耐心和关怀,并通过积极的反馈和引导,帮助患者建立更健康的自我认知。

2. 心理训练自恋型人格的治疗还可以通过心理训练来进行。

心理训练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提高自我自觉,培养合理的自我评价,并加强对他人情感和需求的关注。

这包括通过认知重构和行为训练来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3. 情绪管理情绪管理在治疗自恋型人格时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患者常常需要学习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在面对失败或者批评时不过分自责或愤怒。

通过教授一些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积极思考等,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情绪,减少自我中心的倾向。

4. 社交技巧培训自恋型人格的治疗也需要帮助患者学习适当的社交技巧。

这包括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倾听和关心他人的情感、以及如何处理社交冲突等。

自恋人格与教师接纳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调试策略

自恋人格与教师接纳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调试策略
收 稿 日期 :o 8 l—2 2o一 2 O
自恋作 为人性 中 固有 的成 分 , 高 中生 的发 对
作者简介 : 刘翊( 94一 , , 18 ) 女 山东济 宁人 ,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 , 主要研究 方向: 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17 — 0
展起 到 了重要 的作用 。 自恋是 一个人 与生俱来 的 本性 。有研究 表明 , 师的评价 、 教 对学生 的接纳 程 度 、 生交往 的特点不仅 直接影 响师生关 系 , 师 而且
自恋 人 格 与教 师接 纳 对高 中生心理健康 的影响及调试策略
刘 翊 ( 城 大 学教 育科 学 学 院 , 东 聊城 聊 山

22 5 ) 5 09
要 : 中生的心理健 康是长期 困扰学校 、 师、 高 教 家长的一个 头痛 问题 , 因此得到社会 的普遍 关注。然
而健康的人格和 良好的教师接纳 , 也是影响高 中生心理健康 的重要 因素 , 学生人格 的健全和 学校的教 育工 为
人 , 部 表现 为缺 乏 自信 心 和 主动 性 , 工作 、 外 对 学 习缺乏 兴致 等 。 隐性 自恋 者还 表 现 出过分 敏 感 、 焦 虑 和不安 全感 。但他 们身 上仍 然有无 意识 的 自 我 夸大 , 当与他人进 一 步接触 的时候 , 们 的夸 大 他
幻 想常 常使 人 惊讶 。当然 , 隐性 自恋 和显 性 自恋 者 共有 一 些 自恋 的关键 特 征 , 自负 , 如 自我 放 任 , 特 权感 和殊荣 感 , 漠视他 人 的需要 。 因此 , 可将 自恋 定 义为 : 自恋是 一种 综合性 的 人格构造 , 是个体对于 自身 、 自身想象以及 自 身在 第3 0 Nhomakorabea 第 4期

浅析中学生的自卑、自恋、自负、自残

浅析中学生的自卑、自恋、自负、自残

浅析中学生的自卑、自恋、自负、自残永宁中学张胜霞中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是性格、智力、知识积累和品德培养的良好时期,更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若在此阶段,学生能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美好的人生会打下扎实基础,幸福生活将指日可待,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然而,任班主任多年,我痛心地发现,一部分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烦躁、多变,未能健康快乐成长。

因为多种原因,他们自卑、自负、自恋、自残,令人痛心,极端的表现令人担忧。

自卑者,潜意识里或公开总是认为自己是低贱卑下的人。

具体表现在于:害怕主动与社会接触,或不自觉表现出畏缩,自我贬低的样子。

小海父母在外打工,从小就是由爷爷奶奶一手一足带大,家里就他一个独子,一家人对他宠爱有加。

每次爸爸、妈妈回来更是他最幸福的时候,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爸妈很久不回来了。

在三年前的春节回来时,爸妈大吵一架之后,妈妈独自一人离家了,留下孤独的父亲整日借酒浇愁,对孩子不管不问,爷爷奶奶也整日唉声叹气,无心管他,小海的生活也从此失去欢笑、关爱。

想起以前的生活,他经常自言自语地说,什么时候才回到原来的时光啊!在郁闷中,小海渐渐找到精神寄托,成天沉迷于电子游戏、网吧,学习成绩却一落千丈。

老师的教育,劝告都已无法挽回努力向上、快乐开朗的他。

事实上,小海内心伤心、难过、悔恨,但意志力薄弱的他无法控制住自己,长期撒谎在外游荡。

在独自一人时他总是有意无意咬自己的指甲,和别人说话总是不敢正视对方,更严重的是连走路都是弯着腰,驼着背,活像一个小老头,严重的自卑心理导致小海,产生了畸形的心理。

萨科雷说过:“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希望,小海能走出家庭的阴影,健康、快乐起来,勇敢面对人生。

拉﹒洛克福库德说过:“自恋是比世界上最善于欺骗的人更加善于欺骗”。

自尊、自爱是我们中学生应具备的良好品质,然而部分中学生却将其发展为自恋,像极了湖南台“变形计”上的易虎臣同学。

自恋人格背后的深层心理需求

自恋人格背后的深层心理需求

自恋人格背后的深层心理需求自恋是一种特征明显的人格障碍,自恋者常常高度自负、自爱、缺乏同理心,他们总是渴望被人所关注和赞美。

然而,自恋背后隐藏着深层的心理需求,了解这些需求对于理解自恋者的内心状态和行为表现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自恋人格背后的深层心理需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恋行为的背后动机。

一、自卑感的掩饰虽然自恋者常常表现出自大、自负的特征,但事实上自卑感往往是自恋背后的真实情感。

自恋者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脆弱和自卑,采取了自我吹嘘、出众表现与自我陶醉等行为来寻求外部肯定。

他们试图通过扬长避短、夸大个人优点和成就来掩盖内心的不安和自卑感,这种行为反映了他们渴望被认可和肯定的心理需求。

二、情感安全的追求自恋者往往在情感上难以真正与他人建立起深层次的联系。

在关系中,他们往往更注重对方对自己的关注、赞美和崇拜,而忽视了对他人的真实关怀和支持。

这反映了他们对于情感安全的追求。

自恋者渴望被他人所崇拜、喜欢和爱护,因为这种情感上的依赖和连接给予了他们情感安全感,弥补了他们内心的不安全感。

三、自我肯定的需求自恋者对于自己的成就和品质有着极高的评价和陶醉。

他们倾向于把自己看作是独一无二、无比成功的人。

这种自我肯定的需求源于他们内心对于自我价值的恐惧和不确定感。

通过夸大自己的成就和优点,自恋者试图建立起对自己无条件的肯定和认同,以应对内心可能存在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

四、控制欲望与安全感的追求自恋者通常有着强烈的控制欲望,他们渴望掌控自己的生活和他人的行为。

这种控制欲望并非源于对权力的追求,而是对于安全感的渴望。

自恋者往往对于自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要求绝对的掌控和优势地位,以确保自己不会受到伤害或失去自信。

这种追求安全感的需求在自恋者的行为中得到了体现,例如他们常常批评他人、争斗利益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优势地位。

综上所述,虽然自恋者表现出自大、自负的特征,但背后隐藏着对安全感、情感连接和自我肯定的深层需求。

了解这些心理需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同情自恋者,并在与他们的互动中更加理解和宽容。

隐性自恋型人格治疗方案

隐性自恋型人格治疗方案

一、引言隐性自恋型人格障碍(Covert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CNPD)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理心、过分关注自身形象和评价的心理障碍。

与典型的自恋型人格障碍相比,隐性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往往在外人看来谦逊、低调,不易被察觉。

然而,他们内心却充满了虚荣、嫉妒和自卑。

本文将针对隐性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治疗方案1.心理治疗(1)认知行为疗法(CBT)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隐性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认知重构,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知,从而调整心态,改善人际关系。

治疗师应引导患者:1.识别负面思维:引导患者认识到自己的负面思维,如“别人都在嘲笑我”、“我永远无法达到别人的期望”等。

2.评估思维:分析负面思维的真实性,找出证据支持或反驳这些思维。

3.重构思维:引导患者用积极的思维替代负面思维,如“我尽力了,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但我在努力进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不必总是与他人比较”。

(2)心理动力学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关注患者潜意识中的冲突和矛盾,帮助患者探索自我,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治疗师应:1.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建立信任、安全的治疗环境,让患者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

2.探索潜意识:通过自由联想、梦境分析等方法,帮助患者探索潜意识中的冲突和矛盾。

3.人格重建:引导患者调整自我认知,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并非治疗隐性自恋型人格障碍的首选方法,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合并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时,可以考虑使用以下药物:(1)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有助于改善抑郁情绪。

(2)抗焦虑药:苯二氮䓬类药物如阿普唑仑、地西泮等,有助于缓解焦虑症状。

3.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提高家庭支持力度。

治疗师应:1.开展家庭咨询:引导家庭成员了解隐性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特点,帮助家庭成员调整心态,正确对待患者。

自恋和社会心理学

自恋和社会心理学

自恋和社会心理学自恋是指个体对自己的高度自我评价和自我关注的一种心理特征。

在社会心理学中,自恋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主题,因为它与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行为和情感有着密切的关联。

本文将探讨自恋与社会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自恋在不同社会情境中的影响。

首先,自恋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密切相关。

自恋者通常表现出自我中心、自我夸耀和对他人需求的不敏感。

这种行为模式可能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

自恋者往往更关注自己的需求和利益,而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这种自我中心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会中受到他人的排斥和不信任。

因此,自恋者往往面临着建立和维持健康人际关系的挑战。

其次,自恋与社会认同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社会认同感是个体对自己与特定社会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自恋者往往更关注自己的个人特质和成就,而不太关注与他人的共同点和群体认同。

这种个体主义的心态可能导致自恋者与社会群体的融入感较低。

他们可能更倾向于追求个人的成功和成就,而忽视与他人的合作和共同发展。

因此,自恋者可能在社会认同感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

此外,自恋与社会影响力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

社会影响力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产生影响的能力。

自恋者往往具有较高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心,他们可能更容易对他人施加影响。

然而,由于自恋者更关注自己的需求和利益,他们可能在社会影响力的运用中表现出一定的自私和自利。

这种行为模式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会互动中遭遇到他人的抵制和反对。

因此,自恋者在社会影响力的应用中需要更加注意他人的需求和利益。

最后,自恋与社会支持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社会中获得的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实质支持。

自恋者往往更关注自己的个人成就和自我满足,他们可能忽视他人的支持和关心。

这种行为模式可能导致自恋者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

因此,自恋者需要学会更加开放和接受他人的支持,以增强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

综上所述,自恋与社会心理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显性自恋与隐性自恋:自恋人格的心理学探析

显性自恋与隐性自恋:自恋人格的心理学探析

Overt and Covert Narcissism: A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of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作者: 郑涌[1];黄藜[1]
作者机构: [1]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
出版物刊名: 心理科学
页码: 1259-1262页
主题词: 自恋人格;显性自恋;隐性自恋;自恋;人格;显性;心理学;问卷调查;形式多样化;文献综述
摘要:自恋是一种形式多样化的综合性人格构造,它具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即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了自恋人格问卷.经对大学生被试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自编的自恋人格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因素分析得出显性自恋的四个维度是:权欲、优越感、特权感和自我钦羡;隐性自恋的三个维度是:易感质、特权感和自我钦羡.(3)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与心理健康有着不同的关联:前者与心理异常症状不存在显著相关,而后者存在显著正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ory Re s e a rc h
学 ★★ 理 ★★ 论
三、结果与分析
赏、自我优越、人际敏感和自我保护四个维度。从总体上
(一)高中生隐性自恋的特点
看,高中生隐性自恋水平处于中等水平。究其原因,可能是
对有效被试在各个因素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 因为高中生处于青春期,正是自我意识高度发展的时期,
[10]江雅.隐性与显性自恋者在同伴拒绝下的攻击行为差异
揭示了高中生隐性自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64
(一)高中生隐性自恋的总体特点
的实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将隐性自恋分为自我欣
(责任编辑:许广东)
于自身、自身想象以及自身在他人眼中形象的过分专注和
(二)研究材料
沉迷,是一种对于自身重要性的夸大感觉,认为自己比其他
材料一:西南大学郭成教授自编的隐性自恋问卷,共 2
的人都更为优越,并相信自己有资格获得特殊权利和待遇。 0 题,其中含一对测谎题,共 4 个因素:自我优越、自我欣赏、
(二)隐性自恋的概念
S h e H u iYa n J iu
☆社会研究☆
高中生隐性自恋人格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高煜
(陕西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西安 710062)
摘 要:自恋是一种综合性的人格构造,是个体对于自身、自身想象以及自身在他人眼中形象的过分专注和
沉迷。隐性自恋是个体内隐的自我欣赏和自我夸大。研究使用隐性自恋问卷和 SCL- 90 症状自评量表对 300
2.68
SD
.55
.72
.81
.91
.450
从表 1 可以看出,高中生隐性自恋居于中等水平。各
因素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自我欣赏、人际敏感、自我保护、 自我优越。
(二)高中生隐性自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高中生隐性自恋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为考察高中生隐性自恋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对隐 性自恋各维度得分及其总分与心理健康各维度的得分及 其总分进行相关统计。
名中国高中生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隐性自恋与心理异常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隐性
自恋水平越高,心理越不健康。高中生隐性自恋总体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学科、年级上的差异,仅在自我欣
赏这个维度上文理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高中生;隐性自恋;心理健康;相关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从表 2 可以看出,高中生心理异常与隐性自恋存在相 这与国内外已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关。高中生隐性自恋总体与心理异常各维度及其总体均呈 显著正相关。具体到各个维度上,自我优越和人际敏感与 心理异常各维度及其总体均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欣赏仅与 偏执成正相关;自我保护与除恐怖外的各项均呈显著的正
参考文献: [1]王一敏.自我扩张综合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章编号:1002- 2589(2013)05- 0063- 02
一、背景资料
(三)自恋与心理健康
(一)自恋的概念
国外有关自恋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 自恋与心理健康
很多人认为“自恋”是一个贬义词,且不愿意承认自己 的关系表现出“双面性”,显性自恋至少有一些适应的特征,
自恋。不少心理学者把自恋作为一种普遍的人格特质。社 而隐性自恋的特征主要是不适应的。在对自恋的测量中也
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意识等都逐渐趋于 成熟,使得高中生可以对自我作出客观的评价,不会高度 的自恋。
(二)高中生隐性自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在本研究中,高中生隐性自恋与心理异常总体及其各 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与理论及过去研究结果都较 为一致,表现出隐性自恋者通常比较焦虑、抑郁,缺乏安全 感,容易受到生活中创伤事件的伤害。 具体到隐性自恋的各个维度上,自我优越与心理异常 各维度及其总体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对自我的过分夸大 可能导致对自己的过高标准和要求从而对心理健康状况 造成不良影响;人际敏感与心理异常各维度及其总体均呈 显著正相关,表明在人际交往中过分的敏感会对心理健康
表3 层次 模型
隐性自恋对心理健康的层次回归分析
Beta

R R 2 Adjusted R 2

.43 7.59*** .43 .18
.18
57.64***
[3]吴芸杉,张进辅.自恋研究概述[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0,(2).
[4]赵静,张海钟.自恋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07,(1). [5]王晓燕.大学生自恋人格对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
自我欣赏 .00 .03 .06 - .00 - .03 .09 .01 .15* .03 - .00 .03
自我保护 .19** .18** .15* .20**.20** .17** .09 .17** .21**.16** .21**
隐性自恋总体.26** .36** .47**.39**.34** .35** .36** .47** .39**.27** .43**
一种普遍夸大的行为模式,需要羡慕,缺乏同情心。非临床 性质主要取决于自恋在心理发展中如何发挥作用。由此可
领域认为自恋是一种长期性的、形式多样的人格构造。
以认为,显性自恋多与健康心理有关,而隐性自恋多与不
作为一种非临床意义的人格特质,自恋表现出一种自 健康心理有关。
我膨胀;对无限的权力、美丽和成功的幻想;对批评的极度
[8]孙璐.大学生隐性自恋及其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
恋可以解释心理健康 18.3%的变异性。
重庆:西南大学,2010.
四、讨论
[9]王登峰,崔红.编制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理论构想[J].
在国内外学者对隐性自恋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高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中生隐性自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一定程度上
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6]秦向荣.心理学中自恋理论研究述评[J].四川精神卫生,
2004,(4).
[7]郑涌,黄藜.显性自恋与隐性自恋:自恋人格的心理学探析[J].
从表 3 可以看出,隐性自恋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具有显
心理科学,2005,(5).
著的预测作用,与简单相关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隐性自
焦虑和具有不安全感,同时存在自我夸大和别人认同的高
(三)统计处理
度寻求等外显特征。
采用 SPSS13.0 for Windows 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63
收稿日期:2013- 01- 19 作者简介:高煜(1988-),女,山东龙口人,2011 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人格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研究。
材料二:SCL- 90 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包括 90 个题
特权感,自我钦羡三个维度。
目,共 10 个因素: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
本研究认为,隐性自恋是个体内隐的自我欣赏和自我 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
夸大,表现为潜在的自卑,缺乏信心和主动性,过分敏感、 学内容,用以测查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都是自我关注者,自恋者只是高自我 发现,自恋的某些特征与心理健康的指标成正相关,而另
关注者。
一些则成负相关。Rose(2002)研究发现,显性自恋者是因
对于自恋,目前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临床上自恋被看 为具有高自尊,所以他们经常体验到幸福;而隐性自恋者
作一种人格障碍。1994 年的 DS- IV 将自恋人格障碍描述为 因为自尊水平较低,所以他们总感到不高兴。所以,自恋的
目的欣赏自己,过分关注自我会使人只相信自己,不能接 受他人的意见,从而显得偏执;自我保护与除恐怖外的各 项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表明过分的自我保护可能正是由于 缺乏安全感、自卑,而这些会影响心理健康。总之,隐性自 恋水平越高的人心理健康的水平就越差。
五、结论 通过对 300 名中国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 明:高中生隐性自恋与心理异常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二、研究方法
敏感;强烈的特权感;以及利用性的人际关系。有的观点认
(一)被试
为社会的动荡不安,复杂的多元价值观,以及飘忽不定的情
本研究随机选取了 300 名普通高中普通班学生作为
感都左右着自恋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被试,回收问卷 284 份,用一对测谎题剔除无效问卷 24
本研究将自恋定义为一种综合性人格构造,是个体对 份,共 260 份有效问卷。
人际敏感、自我保护。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02;分
隐性自恋的概念由 Wink 首次提出,1991 年,Wink 提 半信度系数是 0.772;拟合指数接近 1。该量表有较好的信
出了自恋包含着显性自恋跟隐性自恋两种类型。我国学者 效度。
郑涌(2005)编制的自恋量表表明,隐性自恋包括易感质,
计,从总体上分析高中生隐性自恋的基本状况,考察高中 在这个时期,高中生强烈的关注着自己的成长,每一个人
生隐性自恋的发展特点。
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恋;在这个时期,高中生的自我观
表1
隐性自恋问卷各因素得分情况(N=260)
自我优越 人际敏感 自我欣赏 自我保护 量表总分

2.12
2.86
2.94
2.80
2007.
相关。说明隐性自恋的水平的确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有影 响,隐性自恋水平越高,心理越不健康。
[2]拉斯奇.自恋主义文化[M].陈红雯,吕明,译.上海:上海文 化出版社,1988.
2.高中生隐性自恋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隐性自恋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和相对贡献,以隐性自恋总体为自变量,心理异常总体为 因变量,进行层次回归分析。
表2
高中生隐性自恋与心理健康相关
状况造成不良影响;自我欣赏仅与偏执成正相关,表明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