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兔损伤区拉曼光谱特征及旋转手法的影响

合集下载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研究进展作者:彭道泉(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尽管目前药物、导管介入、外科手术等冠心病治疗手段发展迅猛,但冠心病仍是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

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作为冠心病患者中最主要的急性心血管事件,其发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

如何减少ACS的发生已成为近年来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从目前临床观察中发现,许多ACS患者冠状动脉造影仅提示轻到中度狭窄,甚至有不少冠心病患者在积极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冠脉管腔仍呈进行性狭窄。

由此而引发了对其发病机制更深入的探讨研究,尤其是作为ACS病理基础的不稳定动脉粥样斑块,又称易损斑块。

对心血管专科医师而言,深层次了解易损斑块,早期识别易损斑块并给予积极的干预措施对ACS的转归相当重要。

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来介绍易损斑块,主要包括病理特点、早期识别手段及其形成发展的可能机制。

一、易损斑块病理特点所谓易损斑块,简单而言即为促发血栓形成的斑块,是ACS 治疗最重要的环节。

2003年发表的一份国际共识性文件将其定义为:所有具有破裂倾向、易于发生血栓形成和(或)进展迅速的危险斑块[1]。

其病理学主要分为三大类,包括斑块破裂、斑块糜烂及钙化结节。

1. 斑块破裂根据相关文献回顾,包括22项尸检研究在内,均显示斑块破裂是引起血栓形成最常见的原因(约占73%),尤其在男性患者及亚洲人群中。

斑块破裂主要是指薄纤维帽纤维斑块(图1)破裂。

其病理组织特点可形象概括为“薄皮大馅的烂饺子”。

“薄皮”指其薄纤维帽(<65 μm),“大馅”指其大面积坏死的脂质核心(占斑块面积30%以上),其中还含有大量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及少量的平滑肌细胞。

此种易于破裂的斑块还具有通过扩张性重构保证血管腔正常,来自滋养血管的新生血管形成导致斑块内出血以及浆膜层/血管周围炎性和斑点状钙化的特点[2]。

这些特点均增加了易损斑块的隐匿性及不稳定性。

2. 斑块糜烂斑块糜烂是另一种易于形成血栓的易损斑块,其在形成血栓时斑块并不发生破裂,血栓与脂质湖并无直接接触,多见于女性(图2)。

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生长素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生成和促进斑块的稳定性

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生长素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生成和促进斑块的稳定性

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生长素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生成和促进斑块的稳定性摘要斑块内血管生成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

在目前的研究中,我们调查了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生长素在斑块内血管生成和斑块不稳定性中的作用。

家兔被随机的划分为三组,即,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和生长素治疗组,每组持续治疗4周。

我们发现,在生长素治疗组的家兔内膜与中膜的厚度比明显低于动脉粥样硬化组的家兔。

生长素治疗组家兔的新生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数量,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减少的更明显。

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生长素明显减少斑块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含量。

此外,生长素治疗组家兔的促炎因子单核趋化蛋白(MCP)-1,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家兔明显降低。

总之,生长素可以通过下调VEGF和VEGFR2的表达,来抑制斑块内血管生成和促进斑块的稳定性,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晚期抑制斑块巨噬细胞的含量和减少MCP-1的表达。

1.介绍心血管疾病(CVD)是致死的原因之一,全球每年有1730万人口患病。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心脏损伤和中风。

病理研究显示脂质积累,基质降解和炎症与斑块的不稳定性和破裂有关。

新血管的生产时斑块不稳定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动脉粥样硬化损伤中,新血管的生产可能会促进斑块的扩大,斑块内出血和破裂,这在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的进展和易损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抑制斑块内血管生成可能在提高斑块的稳定性,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中发挥潜在的作用。

生长素,一种28氨基酸酰化肽,主要从胃中释放,是一种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的内源性配体。

生长素和GHSR在心血管系统和内皮细胞中表达,并且在心血管系统中产生保护作用。

先前的研究证实,生长素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的发展。

兔动脉硬化模型建立及斑块病理与超声影像的对比研究

兔动脉硬化模型建立及斑块病理与超声影像的对比研究
【 摘 要】 目的 探 讨指 掌 侧 固有动脉 背侧 皮支链 皮瓣 修 复手指 皮肤 缺损 的方 法和 临床应 用价 值 。方法 根据 指 掌侧 固有 动脉 向指 背 发 出约 4 ~ 6 条皮 支 ,皮支 问 又在 指 背侧 方互 相吻 合构 成 纵向 的 皮支链 ,以此 为供血 系统设 计 皮瓣修 复手指 皮肤 缺损 创 面共 1 6 4 例 。结 果 术后 皮瓣 全
下两 端 的血 管 1 0 m i n ,向管腔 中注入Ad 5 - p 5 3 重组病 毒载 体 ,恢 复血
2 . 2 I V US 与病理学测量血栓长度、面积的对比:I VU S 与病理学测量的
血栓 长度上 高度 相关 ,测量血栓 的面积无相关性 ,见表2 。
表2 i v us -  ̄病理 学测 量血栓 长度 、 面积的对 比 ( E + s )
征 的主 要 发病机 制 ,粥 样斑 块破 裂 是急性 冠状 动 脉综 合征 发生 的重
要 环节 】 ,I V U S 可 显示 管腔 、管 壁斑 块 的大小 、组成 及分 布情 况 ,
栓 面积 ( T A)= E E MA — L A — P A,测量血 栓长度 。将结果 与病 理学检 测
裂及血栓的敏感性为8 5 . 7 % ( 1 8 / 2 1 ),特异性为7 5 %( 3 / 4 ),见表 1 。 表1 I V U S 检 查斑 块破 裂及血栓 形成 与病理 学检 查的符合 情 况 ( 处)
1 . 2方法 :G a l a x y 型血管 内超 声检测仪 ( 美 国B o s t o n S c i e n t i i f c 公司 ),
【 摘要】目的 对 兔动脉硬化模型建立及斑块病理与超声影像的对比进行分析研 究。方法 选取 1 5只雄性 纯种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球囊损伤

拉曼光谱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意义

拉曼光谱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意义

拉曼光谱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意义
徐宝华;赵慧颖
【期刊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05(032)004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破裂是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早发现并对其进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拉曼光谱与血管内超声等方法不同,可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成分进行定位及定量的检测,识别性较高,且对组织无破坏性,对发现不稳定斑块有独特的优越性.
【总页数】3页(P232-234)
【作者】徐宝华;赵慧颖
【作者单位】130021,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心血管科;130021,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心血管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
【相关文献】
1.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J], 张海鹏;吴迪;张湜;付彤;路璐;范志民;郑超;韩冰
2.早期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兔损伤区拉曼光谱特征及旋转手法的影响 [J], 谌祖江;黄学成;向孝兵;陈超;李义凯;
3.早期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兔损伤区拉曼光谱特征及旋转手法的影响 [J], 谌祖江;黄学成;向孝兵;陈超;李义凯
4.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微区拉曼光谱检测 [J], 赵慧颖;徐宝华;马小欣
5.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意义——麝香保心丸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进展 [J], 顾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

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

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患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上升。

早期检测对于精确预测风险、及时干预治疗至关重要。

针对此问题,目前已经有一些早期检测方法,如超声心动图、计算机断层扫描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本研究旨在对比评估几种不同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检测方法,寻找最适合的检测方法。

二、研究方法1. 实验对象本实验使用2个月龄,体重1.5-2.0kg的家兔30只,分为3组。

2. 实验设计在分组前,通过血清学、血脂学等指标,筛选出血脂水平偏高、糖尿病等高危人群,避免偏差。

三个组分别采用以下不同的检测方法:第一组:超声心动图检测法。

第二组:计算机断层扫描法。

第三组:光学成像法。

3. 操作流程实验组家兔每组选取15只,每只家兔按照重量比例分别予以不同的疾病动因摄入,如高糖、高脂等,以模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模型。

同时,每只家兔随机匀称,保持运动量稳定。

经过3个月左右的模拟动脉粥样硬化所需的疾病动因摄入后,分别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评估。

评估数据按组别分别记录整理。

四、研究意义1.对比几种不同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检测方法,平衡检测方法优缺点,为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2.寻找最适合的检测方法,为人类疾病的早期检测、防治提供有力支持。

五、研究方法创新性本研究对多种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了创新性的评估方法,耗时、耗力、成本低,评估准确,研究结果可靠,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六、研究进度本研究计划在3个月内完成实验,随后进行数据分析、撰写论文、提交结题报告等工作。

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形成和消退、成像技术及逆转斑块治疗策略

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形成和消退、成像技术及逆转斑块治疗策略

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形成和消退、成像技术及逆转斑块治疗策略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以人群为基础的风险评分来决定一级预防策略,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来调整二级预防药物。

斑块的形成和消退1、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进展。

患者持续暴露于致病因素,导致内皮功能紊乱;受损的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使LDL-C得以进入内膜;摄取LDL-C的炎症细胞聚集并形成泡沫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纤维帽形成,最终导致动脉硬化斑块形成。

斑块的分型如图1所示。

图 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型既往一般认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由体积较小的斑块破裂引起血管狭窄所致,但最近有数据表明,斑块在急性事件发生的几个月内迅速扩大,而斑块进展是斑块破裂的前提。

具有高危特征的斑块,如薄帽纤维粥样斑块、低衰减斑块和正性重塑斑块,进展的可能性更高。

2.斑块消退。

斑块消退是由斑块脂质和巨噬细胞减少、炎症减轻所致。

斑块消退定义是冠状动脉造影测得的管腔直径增加,但随着斑块成像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可以更准确地测量斑块的体积和成分。

斑块消退治疗目标包括减少斑块总量和改变斑块成分,从而降低斑块破裂的风险。

并非所有的斑块都是可逆,早期识别和干预对患者重要。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像技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像技术主要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2类。

1.侵入性技术血管内超声(IVUS)是主要的侵入成像技术,而且是斑块定量检测的金标准。

斑块成分也可以通过各种后处理方法来评估,包括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整合背向散射的血管内超声(IB-IVUS)和iMAP。

VH-IVUS是斑块消退试验中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区分4种组织类型,包括纤维性、纤维脂肪性、坏死核心和致密钙化组织。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是另一种常用的侵入性成像技术,图像分辨率明显高于IVUS。

通过OCT可以直接观察到薄帽纤维粥样斑块,有利于评估斑块稳定性和脂质含量。

但OCT的穿透力较弱,无法准确测量斑块的体积。

磁共振成像评价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表现与病理学的相关性

磁共振成像评价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表现与病理学的相关性

磁共振成像评价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表现与病理学的相关性王恩雨;王颖;钱姿桦;余日胜【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15(035)022【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识别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设置模型组8只,正常组8只,在建模后1、2、3、4个月分别行高分辨MRI.通过测量腹主动脉管壁厚度和面积、管腔面积、管壁信号增强程度等指标,观察腹主动脉壁的重构过程,并对模型最终的斑块成分进行MRI和组织病理结果对照研究.结果 MRI显示,模型组腹主动脉管壁厚度和面积逐渐增加,且与同期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腹主动脉管腔进行性扩张,管壁强化程度较对照组增加明显,但演变过程不明显.另外,MRI对兔腹主动脉脂质斑块及纤维斑块的检出率与病理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分辨MRI可以无创性地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腹主动脉管壁重构的演变过程,有助于对动脉硬化斑块的预后和药物干预进行探索.【总页数】3页(P6347-6349)【作者】王恩雨;王颖;钱姿桦;余日胜【作者单位】台州市肿瘤医院放射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浙江杭州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浙江杭州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浙江杭州3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1+2【相关文献】1.超声造影定量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及其与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 [J], 孙杰;邓又斌;刘琨;张伟;汤乔颖;郭灵丹2.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磁共振成像特征 [J], 张明多;马晓海;曾聪贺;冯婷婷;张兆琪;赵欣;赵全明3.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磁共振成像进展(三)——易损斑块的影像学评价 [J], 赵蕾;张兆琪4.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早期疗效评价 [J], 刘丹青;杜瑞雪;王庆军;叶平;吴红梅;蔡剑鸣5.超微型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磁共振成像评价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磁敏感伪影量化的意义 [J], 郭亮;潘高争;付志辉;刘永浩;李勇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动脉僵硬度分析技术评价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动脉僵硬度分析技术评价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系列处 理后 光镜 下观 察 、分析 病理 变化 。 1 . 3 统计 学 分析
断 并治 疗 A S 对 于心 脑血 管病 的 防治具 有重 要临 床 意义 。 动 脉 僵 硬 度 分 析技 术 ( q u a l i t y a r t e r i a l s t i f f n e s s ,Q A S)是 一种
头L A 5 2 3 ,性 系数 ( D C)、顺 应性 系数 ( C C)、 弹性 系 数 (d 及 1 3)、脉搏 波传
两 次 喂 养 , 自由 饮 水 。8 周 后 ,测 量 血 脂 及 进 行 超 声 检 查 右 侧 颈动脉。 1 . 2 实验 方法 与 步骤 检 查 当 日禁食 水 ,经 兔耳 缘静 脉取血 ,进行 血脂测 定 。超声 检
【 关键词 】 超 声检 查 ; RO C 曲线 ; 早期 ; 动脉 粥样硬 化 ; 兔; 高频超 查 前 准备 :首 先用 3 %戊 巴 比妥 钠 实施 麻醉 ,用 量 为 3 0 r r l g / l 【 g ,经 【 中图分类号 】 R 3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 编号 】 1 0 0 4 — 6 7 6 3( 2 0 1 7 ) 0 2 — 0 1 2 8 — 0 3
声射 频数 据 处 理技 术
遵守 新 疆 医科 大 学动 物 实 验室 相关 规 定 ,普 通 兔颗 粒 饲 料适 应 性 养喂 1 周 后 ,随 机编 人对 照组 和 为动 脉粥 样硬 化组 ,每组 1 0只 ,
动脉 粥样硬 化组 喂养 高脂饮 食 。高脂颗 粒饲 料配 比成分 :8 0 %普通 饲料 、2 %胆 固醇 、、8 %猪油 和 1 0 %蛋 黄粉 陶 ,每 日饲 料 1 5 0 g 分
播 速度 ( P wV)、局部 收缩 压 ( L O C P s y s ) 参数 。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管壁的光谱学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管壁的光谱学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管壁的光谱学实验研究
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为主要临床表现
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致残。

目前,下肢动脉粥样
硬化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血管造影和磁共振成像等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
但这些方法存在较高的成本和侵入性,不能有效地区分不同类型的斑块。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无创检测方法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诊断
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二、研究目的
该研究旨在探索利用光谱学技术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管壁
进行无创检测的可行性,并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和
方法。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计划采用荧光光谱学和拉曼光谱学技术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和血管壁进行实验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收集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样本,包括血管壁、斑块和血液等。

2.采用荧光光谱学技术对样本进行实验分析,记录不同成分的荧光
信号,分析不同样本间的荧光差异。

3.采用拉曼光谱学技术对样本进行实验分析,记录不同成分的拉曼
光谱信号,分析不同样本间的拉曼光谱差异。

4.对实验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构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
块和血管壁的光谱学特征库。

四、研究意义
该研究有望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无创检测方法,避免不必要的医疗风险和病人的不适感。

同时,该研究还有望为下肢动
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更加准确和有效的方法和方案。

宝曲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研究

宝曲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研究

宝曲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宝曲对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

方法将健康的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宝曲组各8只。

空白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模型对照组:高脂饲料(普通饲料+10 g/L胆固醇+80 g/L猪油)喂养;宝曲A组:高脂饲料喂养共喂养5周,给药7周。

于给药7周末观察各组家兔主动脉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观察其病变治标。

结果空白组无内膜增厚和脂质沉积;高脂组内膜增厚最显著,斑块内酯增加,含大量泡沫细胞;宝曲组给药前后个数据差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宝曲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累及冠状动脉、脑动脉及肢体动脉,后果严重。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宝曲在调节血脂、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宝曲对兔动脉硬化形成的影响,分析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途径。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①实验动物:健康的日本大耳兔24只,雌雄各半,兔龄4个月,由北京科宇动物养殖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京20100003)。

②药品与试剂:宝曲由上海德丰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20100702;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检测试剂盒由上海名典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高密度脂蛋白(HDL)检测试剂盒由波音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③主要仪器: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公司)。

1.2 方法①动物饲养环境:分笼开放饲养,普通兔饲料和高脂兔饲料(普通饲料+10 g/L胆固醇+80 g/L猪油)均由北京科奥协力饲料有限公司提供。

②动物分组及模型建立: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3组,各8只。

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加蒸馏水喂养;模型对照组给予高脂饲料加蒸馏水喂养;宝曲量组给予高脂饲料加蒸馏水喂养。

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兔耳中动脉部一次性注射牛血清白蛋白(250 mg/kg),使动脉发生免疫损伤,5周后形成类似人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伐瑞拉地在稳定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伐瑞拉地在稳定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伐瑞拉地在稳定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范存静;邱敬涛;张晓光;卢学峰【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探究伐瑞拉地(Varespladib)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20只健康雄性大白兔采用高脂饲养联合颈动脉球囊内膜损伤的方法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高脂饲养、试验组同时给予Varespladib.18周后两组均取血检测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和血脂(HDL-C、LDL-C、TC)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运用弹性成像技术对斑块进行评分,随后收集颈动脉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试验组稳定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易损斑块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斑块面积占管腔总面积的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巨噬细胞CD68的阳性表达量、hs-CRP和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Varespladib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增加易损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34)007【总页数】4页(P1107-1110)【关键词】Varespladib;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作者】范存静;邱敬涛;张晓光;卢学峰【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郑州450014;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郑州450014;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郑州450014;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郑州450014【正文语种】中文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2]。

大量研究[3]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则直接导致了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脑梗、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4]。

MMPs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调控机制

MMPs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调控机制

MMPs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调控机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使血管管腔狭窄,斑块稳定与否又可直接影响心脑血管临床疾病的发生。

基质金属蛋白酶是降解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关键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综合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结构、功能、活性调节以及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可为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提供有益信息。

标签:动脉粥样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斑块稳定性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威胁全球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头号杀手,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已超过肿瘤性疾病而占居世界第一。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引发冠心病的病理基础,而AS易损斑块的破裂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原因。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细胞外基质(ECM)代谢中的关键酶之一,与AS斑块的形成与破裂有密切联系。

本研究重点介绍近年来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易损斑块间的关系。

1MMPs的结构与功能MMPs是一类金属依赖的酶原,该蛋白酶的活性受到锌离子的调控,生物学作用及其稳定性受到钙离子的调节[1]。

所有的MMP家族成员都有一段相同的结构。

一个信号肽紧跟着一个前肽区组成了一个三维空间结构,其中前肽区包含一个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序列,对大多数MMP酶原的活化起重要作用。

前肽区能够屏蔽催化区消化一些物质如胶原蛋白或弹性蛋白。

MMP-2和MMP-9的催化区中有一段纤维样区域。

另外还有一段血凝酶样区域将MMPs成员经细胞膜联系起来。

根据作用底物不同,将MMPs可分为六大亚类:A亚类:MMP-19、-26、-28;B亚类:MMP-11、-21、-23;C亚类:MMP-17、-25;D亚类:MMP-1、-3、-8、-10、-12、-13以及-27;E亚类:MMP-14、-15、-16、-24;F亚类:MMP-2、-7、-9和-20[2]。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动物模型和检测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动物模型和检测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动物模型和检测技术
陈文强;张运
【期刊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年(卷),期】2016(24)7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已成为共识。

由于缺乏理想的易损斑块的动物模型,对斑块破裂前的血清学及影像学特征研究较少,尚缺乏能够早期识别易损斑块及预防斑块破裂的最佳方法。

本实验室已成功构建家兔和Apo E-/-小鼠的易损斑块模型。

易损斑块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非侵入性及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测及功能学检测技术。

对易损斑块的早期准确识别以便及时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总页数】8页(P649-656)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动物模型;影像学;炎症
【作者】陈文强;张运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动物模型研究 [J], 王建辉;李磊;刘建勋
2.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检测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初步研究 [J], 刘美蓉;黄品同;迟庆胜;孔凡雷;张毅
3.18F-氟化钠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和CT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检测价值的初步探讨 [J], 陈雪; 赵全明; 张学慧; 聂毛晓; 闫云峰; 梁喆; 赵欣; 冯婷婷
4.血清磷脂酶A2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特异性分析 [J], 汤敏娟
5.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动物模型的建立 [J], 李碧澄;田芳;田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形成机制及核磁共振分子影像学示踪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形成机制及核磁共振分子影像学示踪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形成机制及核磁共振分子影像学示踪进展发表时间:2012-10-16T14:21:42.8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5期供稿作者:祁春梅1 陈荣红2 李东野2[导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

祁春梅1 陈荣红2 李东野2(1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江苏徐州 221006)( 2徐州医学院心研所江苏徐州 221009)【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

其中易损斑块更是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元凶。

因此本文就易损斑块的发生机制及核磁共振检测手段在近年来的进展做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机制核磁共振分子影像学【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5-0041-02尽管目前心脏介入和冠脉搭桥外科手术等医疗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冠状动脉疾病仍是全球死亡率和病死率升高的最主要的原因,在美国,在绝大多数疾病死亡的原因中,冠状动脉疾病仍首当其冲,每年有超过40万人死于此类疾病(大约1/6死于冠脉疾病)[1] 。

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

AS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即易损斑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对易损斑块的深入认识对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降低死亡率,指导临床都有很重大的意义。

一、易损斑块的发生机制1.易损斑块的形成过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早期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血管壁反应性的增厚,随着病程的发展,血中低密度脂蛋白颗粒进入血管壁,并保留在血管内膜内,尤其是血流动力学负担较重的血管,在对低密度脂蛋白局部氧化和酶解的情况下,炎症性因子的释放,这些炎症因子的释放更加快了白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聚集。

单核细胞通过活化的内皮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2]。

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磁共振成像特征

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磁共振成像特征

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磁共振成像特征张明多;马晓海;曾聪贺;冯婷婷;张兆琪;赵欣;赵全明【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年(卷),期】2012(028)005【摘要】目的探讨易损斑块与稳定斑块的MRI表现差异.方法选取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以高脂饲料喂养加球囊拉伤主动脉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药物诱发斑块破裂前、后各进行1次MR扫描,之后处死动物,获得主动脉病理资料.对扫描所得数据与病理所见进行对比.结果 11只实验兔存活,MRI显示主动脉均呈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改变.其中7只成功诱发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共检出75个斑块,其中14个为易损斑块,61个为稳定斑块.MRI表现与病理学所见在纤维帽厚度、斑块面积、脂核面积方面相关度较高.与稳定斑块相比,易损斑块具有薄纤维帽、大脂核以及高脂核/斑块面积比等特点.脂核/斑块面积比是斑块易损性的较强预测因子.结论 MRI能够区分兔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可作为无创检测易损斑块的工具.【总页数】4页(P834-837)【作者】张明多;马晓海;曾聪贺;冯婷婷;张兆琪;赵欣;赵全明【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18病房,北京 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医学影像科,北京 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18病房,北京 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18病房,北京 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医学影像科,北京 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18病房,北京 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18病房,北京 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5;R-332;R445.2【相关文献】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磁共振成像进展(三)——易损斑块的影像学评价 [J], 赵蕾;张兆琪2.核磁共振成像对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 [J], 陈路;方红城;苏又苏;吴京兰;陈菲;张志杰;高德宏;李明华3.磁共振成像技术识别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的实验研究 [J], 吴京兰;郭芬芬;苏又苏;方红城;王执兵;谢培益;陈少源;沈毕先;高德宏;陈胜基4.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磁共振成像诊断 [J], 刘本瑞5.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细胞成分与斑块易损性的关系 [J], 刘洋;许金鹏;刘福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的建立及PET成像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的建立及PET成像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的建立及PET成像初步
研究的开题报告
尊敬的评委们:
本次开题报告的研究课题为“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的建立及PET成像初步研究”。

该课题旨在建立一种可靠的动物模型,以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
的成因与进展,并探究PET成像在该领域的应用。

在该研究中,我们将选取实验兔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配方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包括化学法、激光诱导法等。

随后,将进行PET成像实验,研究
其在诊断与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方面的应用。

该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成因、发展及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本研究还将探究PET成像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有望为疾病的早期诊断甚至治
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该研究中,我们将严格遵守伦理道德原则,确保实验过程中兔子的安全与健康,并尽最大努力减少实验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将精心设计和实施实验计划,以确保数据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科学与医学研究做出贡献。

感谢各位评委的关注和支持,我们期待在未来的研究中取得更为精彩的成果!。

OCT检测兔粥样硬化斑块中巨噬细胞含量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OCT检测兔粥样硬化斑块中巨噬细胞含量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OCT检测兔粥样硬化斑块中巨噬细胞含量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动脉内皮损伤为基础,经过多环节反应、多因素参与,以于动脉内皮下逐渐形成的复杂斑块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

巨噬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重要细胞类型,它在形成和稳定斑块中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作用和影响,对于探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寻找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发现,兔子的“粥样硬化动脉斑块”模型具有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特征,并且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和应用性。

通过兔子模型,我们可以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进行深入研究。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是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可以实时观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型和发展,分析巨噬细胞在斑块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因此,本研究将采用OCT技术对兔子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成像,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斑块中巨噬细胞的含量,探究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作用和影响。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作用和影响,通过OCT技术成像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兔子粥样硬化斑块中巨噬细胞的含量,为进一步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和寻找治疗靶点提供基础数据。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一)研究内容本实验将选用2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将维持正常饮食不提供高脂饮食。

实验组则采用高脂饮食喂养12周,以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

在12周后,通过OCT技术对兔子动脉进行成像,观测斑块的发展和变化。

然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斑块中巨噬细胞的含量,分析巨噬细胞在斑块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二)研究方法1.OCT成像在成像前将兔子注射异丙酚麻醉剂使其处于无痛状态,然后用OCT仪器进行成像。

通过生成的断层图像,评价斑块的大小、结构和类型,记录成像结果。

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对照组和实验组兔子的心脏取出并固化,用石蜡进行包埋,切片后进行染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n lu f e n c e o f r o t a t i o n ma n i pu l a t i o n on Ra ma n s p e c t r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t a b l e p l a q u e s i n a r a b bi t mo d e l o f e a r l y c a r o t i d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
中 国组 织 工 程研 究
第 1 9眷 第 2 7
2 0 1 5—0 6—3 O出 版
wwv  ̄ . cR T E R. o r g
Chi ne s e J o u na r l o fT i s s u e En g i n e e r i n g Res e ar c h J u ne 30 ,2 01 5 V oI . 1 9 , No . 27

国家 自然科 学 基金 1 2 7 3 8 7 1 .3 0 7 0 0 8 9 3 ) :广 东 省科 技 / f  ̄
M( 2 o 1 2 B 0 3 1 8 0 0 3 2 3 )
中图分类号: R 3 1 8 文献标识码: B
摘 要 背 景 :研 究普 遍认 可 颈椎 旋转 手法 可 增加 颈 动脉 粥样 硬 化不 稳 定型 斑块 脱落 的风 险 ,然 而该 手法 对颈 动 脉粥 样 硬化 早 期稳 定型 斑块 的影 响研 究甚 少 。 目的 :探 索颈 椎旋 转手 法对 动脉 粥样 硬 化斑 块模 型兔 脂质 含量 的影 响。 方法 :将 3 0只 雄性 新西 兰 兔经 普通 饲料 喂养 1 5 d后 ,随机 选取 1 0只作 为对 照组 ,继 续 以普 通饲 料喂 养至 1 8周 。剩 余 2 0只 改用 含 2 %胆 固醇 、1 0 %猪 油和 8 8 %普 通颗 粒饲 料 的高脂 饲料 喂养 至 1 8周 ,建立 早期 稳定 型 动脉 粥样 硬化 斑块 动 物模 型 。高脂饲 料 喂养 1 4周时 ,将高 脂饲 料 喂养 实验兔 随机 分 为颈椎 旋 转手 法组 和模 型 组 ,各 1 O只 。颈 椎旋 转手 法 组兔 施行 颈椎 旋转 手法 ,左 右各 旋 转 1 次( 手法 以兔 子颈椎 旋转 至 极 限即止 ) , 1次/ 3 d ,共 5次 。 结果 与 结论 :对 照组 兔拉 曼 光谱 图上 未见 明显 的 1 4 5 0 c m 一 ‘ 。 及1 6 6 0 c m 脂质 特征 峰 ,颈椎 旋转 手法 组和 模 型 组兔 动脉 粥样 硬 化斑 块均 有 明显 的 1 4 5 0 c m 及 1 6 6 0 c m 脂 质特 征 峰 ,但 颈椎 旋转 手法 组 和模 型组特 征 峰 的相对 强度差 异无 显 著性 意义 ( 尸> 0 . 0 5 ) 。说 明在颈 动脉 粥样 硬化 病变 早期 ,短期 内施 用颈 椎 旋转 手法 并不 会增 加模 型 兔颈 动脉 粥样 硬 化斑块 的脂质 含量 。
早期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兔损伤区拉曼光谱特征及旋转手法的影响
谌 祖 江’ ,黄 学成 ’ , 向孝兵 ,陈 东省 广 州市 5 1 0 0 4 5 )
文 章 亮点 : 文 章特 点 在于 利用 含 2 %胆 固醇 、1 0 %猪 油和 8 8 %普 通颗 粒饲 料 的高脂 饲料 饲养 雄性 新西 兰兔 ,建立 早期 稳 定 性颈 部 动脉 粥样 硬化 模 型兔 ,其 斑块 的 拉曼 光谱 图可 见 1 4 5 0 c m。 和1 6 6 0 c m。 处 明显脂质 特 征峰 ,而短
h t t p: / / WV V W. c r t e r . or g
法 的 影q ! ' 中国组 织I 程研 究 t 2 o 1 5 .1 9 ( 2  ̄. 4 3 3 9 - 4 3 4 4 .
d o i : l 0 . 3 9 6 9  ̄ . i s s n . 2 0 9 5 — 4 3 4 4 . 2 0 1 5 . 2 7 . 0 1 4
Ch e n Z u  ̄ i a n g ’ , Hu a n g X u e . c h e n g ’ , Xi a n g X i a o . b i n g , C h e n C h a o ’ , L i Y i — k a i ’ (  ̄ C o l l e g e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谌祖 江 , 男, 1 9 8 7年 生 , 江 西省 宜春 市人 ,汉族 ,
超’ ,李 义 凯’ ( ’ 南方 医科 大学 中 医药 学院 ,广 东省 广 州市
5 1 0 5 1 5 ; Y - J ' ' l ' l 市正 骨 医院运 动 医 学科 ,广
期 内施 行 颈椎 旋转 手法 并 不会 增加 颈动 脉 粥样 硬化 早期 斑块 的脂 质成 分 。 关 键词 : 实 验动 物 心 及 血管 损伤 动物 模 型 :颈部推 拿 :颈 椎旋 转手 法 :动咏 聚 样硬 化 早期 病变 ;稳 定斑 块 拉 曼 光谱 :稳 定 性 :b 篆 质 含量 : 国家 自然 秘学 基金
主 题词 :
在读硕士 ,主要从事骨伤 科推 拿 手法 学研 究 。
通讯 作者 :李义 凯 ,博士 , 教授 ,博 士 生导 师 , 南方 医科 大学 中医 药学 院 骨伤 教研 室 ,广 东省 广 州 市 ,
51 0 51 5
推 拿 ,脊柱 辕褒 榉硬 化 光 谱分 折 拉曼 骖 质沉 积 基 金资 助 :
谌祖 江 .黄 学或 .匐孝兵 .陈超 .李 义觊 早 期稳 定 壁动 脉粥 祥硬 化斑 块模 型兔损 伤 区拉 曼光 谱特 征及 旋转 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章编号: 2 0 9 5 - 4 3 4 4
( 2 0 1 5 ) 2 7 - 0 4 3 3 9 - 0 6
稿 件接 受:2 0 1 5 - 0 4 . 0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