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观的发展轨迹探赜
浅谈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论文
`浅谈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摘要:“异化”一词本来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在黑格尔哲学里才成为哲学概念。
文中分析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进程,指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异化思想的高峰, 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发端、根源以及原始推动力。
同时,也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成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异化;异化劳动;马克思主义一、“异化”成为哲学畴要研究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我们有必要先探讨一下“异化”这个概念的历史。
“异化”这个词, 英文翻译为alienation,其意主要有两点,即“离间、使不和、使疏远”和“转移(财产的)所有权、让渡”。
“异化”一词先出现在经济学的文献中,意义为财产权的转移和让渡,后来出现在政治学文献中,则转变为人的自然权利即自由的转移和让渡。
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异化”的含义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反对主体自身。
“异化”这个畴,马克思并不是最先使用的人。
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 早在17,18世纪英法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卢梭等都论及过异化问题。
包括霍布斯、卢梭、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以及当时的青年黑格尔派,都曾运用这个畴来阐述自己的理论。
霍布斯在运用社会契约论来论证“利维坦”时,是在权昨转让的意义上使用异化的。
异化概念在卢梭那里则引申出“反对”、“否定”等对抗性含义,这正是哲学异化概念的实质涵。
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首先使用异化概念的费希特,费希特认为,“自我”规定“非我”,而“非我”又反作用于“自我”,二者正是一种异化关系:“自我”创造“非我”,“非我”是自我”的异化。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异化概念。
他认为,“绝对观念”是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异化为自然界,然后又在发展中扬弃了异化,回归到“绝对观念”自身。
在他看来,精神或意识的辩证运动,就是把“自己变成他物,变成自己的对象和扬弃这个他物的运动”,即“先将自己予以异化,然后从这个异化返回自身。
马克思异化理论探究
翟 云 彪
( 西北政 法大 学 陕西 西安 7 1 0 0 0 0)
摘 要:自1 9 3 2 年 马克思 的 ( ( 1 8 4 4 年经 济学哲 学手稿 ) ) 公开发 表以来,异化理论成 为马克思思想研究 中最 引人瞩 目,也是最赋 予争论 与探讨 的论题之一 。 它影响 了包括法 兰克福学派, 存 在主义 东欧马克思主义等一批具有人道主 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流派。资本 主义依 然是 当 今社会 重要 的社会组织形式 ,虽然其社 会组织形 式有 其特有 的优势 , 但是 它的弊端还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直 困扰着人类 , 阻碍人 类的发 展 ,随着资本主 义的不断发生 变化 ,人们结合新 的社会形式,运 用马克 思异化理论分析 资本主 义的异化现 象。
一
即为劳动者的阶级而 言;三是它的革命性,即用扬弃私有制来扬 弃异化 。分歧则集 中两个 问题上 ;1 , 异化 的主体是现实 的人还是 抽象的人;2 . 异化的概念 是唯物 史观还是人本主义 。 2 0世纪 8 O 年 代中期国内又掀起 了研究异化理论的热潮 。对 这个 问题 的研 究跟 讨论主要 是和人道主义 问题联系在 一起进行 的。1 9 8 4年 1月 3日的胡乔木在 中央党报发表 的 《 关于人道主 义和异化 问题》 的演说是这个时代的代表 作。 2 0世 纪 9 0年代 以来,研究异化 问题 的论 文逐渐 多了起来 , “ 异化 ” 这 一论题有逐渐升温起来 。虽然对于 异化 理论 的研 究从 未停歇 ,但是总 的来说还是存在一些缺陷的 。第一,思想不够解 放, 对于 国外学者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研 究仍抱有 意识 形态 的偏 见,对于异化 问题 的看法还局 限于 2 O世纪 8 0年代论调的水平 。 第二,过高 的评估了费尔 巴哈对马克思的影 响,而忽视了马克思 与德国古典哲 学传统特别是与黑格尔的重要关系 。 第三 ,仍有较 多学者 否定马克思早期重要著作 《 巴黎手稿》 中异化的地位 。 二、关于国 内外研究成果的总结 比较,可 以发现有几个特点 第一, 成熟的马克思是否放弃 了异化理论 的存在 的争议 , 一 种观点坚持马克思的异化 理论始终存在 ; 另一种观点否认 了异化 理论在成熟马克思思想中的科 学性 。 第二,国际学者较多推崇马克思 《 1 8 4 4年 经济 学哲学手稿 》 重 的异化 思想及其 对后来经济学 中的异化 思想和剩余价值 理论 的基础性的作用 ;而 国内的学者较多否定 《 1 8 4 4 年经济学哲学 手稿》 中的异化思想的科 学性以及对成 熟马克思 思想 的作用 。 第三 ,国际学者 多重视马克思与黑格尔思想的关系,基本是 从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的注意的角度来探讨 马克思异化理论 ; 而 国内学者则较 多的重视 马克 思与黑格尔 的割 裂 以及 费尔 巴哈在 这个割裂 的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异化 理论是马 克思资本主义批 判的理论武 器 ,在 马克思看 来 ,异化化作为一种 由人创造 出来 的转而控制异 己的力量 ,是资 本主义私有制 的产物; 在资本主义社会 中作 为历史主体 的工人 的 实践活动是异化劳动;异化既有历史 的必然性 , 又 有历 史的暂时 性, 异化的扬弃就是私有制 的消灭 , 共产主义 自由 自 觉 活动 的实 现 ,是作 为历史主体的人的 自由的真正实现。 异化理论 并不是和唯物史观相互排斥的, 作为马克思资本主 义的另一条线索 ,它和唯物 史观是相互补充 的,异化问题作为马 克思资本主义批判 的视角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 文献 : 【 1 】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 M 】 .北京 :人 民 出
马克思异化观的历史发展
马克思异化观的历史发展
马克思异化观是由德国哲学家马克思提出并发展的一种社会理论。
它的理论核心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会使人们逐渐被物质利益所奴役,失去自由和自我尊重,成为劳动者的思想,最终导致一种受伤害和被压榨的心理状态。
一些学者指出,马克思异化观有三个不同的阶段发展,即机械异化、金钱异化和精神异化。
机械异化是马克思最早的异化观的解释,指的是人们被迫走上劳动的道路,他们的身体力量和创造力都被植入到工业结构中,成为生产过程的奴隶。
他们的技能被剥夺,人的劳动力只能被变成机器,使他们失去个性和归属感。
随后,马克思发展了金钱异化观,他认为人们把劳动力转化成金钱数值,及其有限的物质利益便取代了人们拥有的价值和他们劳动的产出。
这种观念有助于中产阶级建构起盈利经营机制,他们凭借资本势力把人们从自由中剥夺,使他们成为无情的政治机器。
最后,马克思发现了精神异化观,即个体被投入到一种另类的社会结构,他们已不再认同自己的身份或价值,而变成一群被社会分类的思考者。
精神异化使人们失去追求理想的能力,他们把个性和想象力的激情全部投入到社会的行为中,做出被控制和束缚的人。
总之,马克思异化观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结构和资本统治的深刻揭露,通过不断发展和完善,赋予人们更广阔的视野,去探索和理解人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处境。
试论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中两个阶段的两种视角转换
方法。
关键 词 : 马克思 ; 异化 ; 人本化” 这一概念并不是马克思独创的, 在马克思之前就已经被广 的异化 观还是 处在 “ 人 本主 义” 框架 内 的。 2 马克思从 “ 历史 唯物 主义” 视 角对“ 异 化” 现 象的探讨 泛地运用。最初“ 异化” 这一概念主要运用于宗教领域 , 但是到了近代 , 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 , 这一概念逐步扩展到经济 、 政治 、 哲学等各领域 。 1 8 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马克思 的“ 异化 ” 思想 已经有 了初步 在启蒙时期 , 异化概念还属于政治学范畴 , 并未上升到哲学高度。到了 的转变 , 也正是在这个阶段 , 马克思通进 一步深人研究人类历史 , 创立 德国古典哲学时期,随着异化概念被广泛地用于分析人与整个外部世 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 , 他的“ 异化” 理论也全面转向了“ 历史唯物主义” 界的主客体关系中, 从而被赋予了特定的哲学 内涵 , 即“ 主体活动的结 的视角。这一转变尤其表现在马克思在《 神圣家族》 中的一段论述 中: 果却成了主体的异己力量 , 并反过来支配甚至危害主体 自身” 。 “ 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是人的自我异化。 但有产阶级在这种 自 我异化 1马克思 从“ 人本 主义 ” 视角对 “ 异化 ” 现象 的探 讨 中感 到 自己是被 满足 和被 巩 固的 , 它 把这种 异 化看 作 自身强 大 的证 明 , 影 响青 年 马克 思 的“ 异化 ” 理 论形 成 的思 想来 源是 非 常 丰富 的 : 有 并 在这 种异化 中获 得人 的生存 的外 观 。而 无产 阶级 在这种 异化 中则 感 黑格 尔哲 学 , 费尔 巴哈 的人 本学 , 空想共 产 主义理 论 以及对 国 民经济 学 到自己是被毁灭的, 并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无力和非人的生存的现实。” 的研究等。 青年马克思读大学时是黑格尔哲学的忠实信奉者 , 在黑格尔 前文提到, 在{ 1 8 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 马克思主要还是 以伦理角度 那里, 异化主要指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异化 , 即绝对精神在运动中外化成 来考察异化现象的“ 合理 陛” , 从无产 阶级在异化劳动 中的悲惨处境人 为“ 现象世界” 的过程。马克思在其博土论文《 德漠克利特 的自然哲学和 手, 揭露资产阶级罪恶的剥削本质 , 进一步提出对现实世界“ 异化” 现象 伊壁鸠 鲁 的 自然 哲学 的差别 》 中提 出精神 本 原( 原子) 的 异化 , 认 为精 神 的批判 。 而在《 神圣家族》 中, 马克思已经开始从一种“ 客观性” 的角度来 本原的异化是其实现 自身的途径 。这同黑格尔的异化观 还是一脉相 评价“ 异化” 现象了。 他不再局 限于道德伦理意义上的情感批判 、 责任界 承的。 后来马克思在《 莱茵报》 工作期间接触子大量的社会现实, 他对黑 定, 而是从“ 异化” 现象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角度来 阐释“ 资产阶级” 和“ 无 格尔理 『 生国家和法的信仰开始动摇。此时期他受到费尔巴哈哲学的影 产阶级” 本身都是历史的必然产物。 响将视角转入“ 人本主义” 的角度 , 费尔 巴哈将异化概念运用在宗教 的 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 马克思写道 : “ 无产阶级 只有在世界历史 批判中, 把上帝理解为人本质的异化 , 并强调神学 的本质就是人类学。 意义上才能存在 , 就像它的事业——共产主义一般只有作为 ’ 世界历史 马克思则在(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 导言》 中提出应该将批判的目光从 性的 ’ 存在才有可能实现—样。 而各个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就意味 对天 国的批 q 转 向对 尘 世的批 判 , 从 对宗 教 、 神 学 的批 判转 向对现实 世 着他们 的存 在是 与世 界历 史 直接相 联 系的 。” 可见, 马克 思认 为考 察 异 界人 的 自我 异化 状 态 的批判 , 即“ 真理 的彼 岸 世 界 消逝 以后 , 历 史 的任 化问题应该放人历史的维度中, “ 异化”是 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紧密相 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 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 揭 联系的一种客观历史现象 , 消除“ 异化 ” 的“ 事业” 也只能在世界历史的 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 自我异化 ,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 进程中实现。这种观点已经十分清晰地呈现出“ 历史唯物主义” 的视角, 务。 ” 这时候马克思从关注精神层面的异化转向关注的人的自我异化问 这表 明 , 此 时期 马克 思 已经抛 弃 了费尔 巴 哈式 的“ 人本 主义 ” 视角 , 树 立 题。 如果说之前的异化概念都是借用他人的概念的话 , 那么马克思在研 了 自己 的唯物史 观 。 究国民经济学的过程 中将 “ 劳动” 与“ 异化” 相结合提出 “ 异化劳动” 的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 正是在马克思“ 异化” 理论发展的第二个 新概念就是具有独创性的视角了, 而这也是马克思的“ 异化” 理 沦形成 阶段上,马克思抛弃了原本关注个人主观动机和道德责任的 “ 人本主 的重要标志。 义” 的视角 , 转而树立 了一种新 的正确评价历史的视角 , 即从历史运动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中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研究不仅看到 的客观规律出发 ,以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去阐明这些现象在历史发展的 了劳动的创造 陛的积极作用 , 也发现了劳动摧残人 、 奴役人的一面。工 定 的 阶段 匕 成 为可 能的必 然性 以及超越 它 的途径 。 人生产的财富量与他的贫困度成正 比,物的世界的增值导致人的劳动 3如 何正确 认识 马克思 “ 异化 ” 理 论 的两种视 角 的贬值 , 马克思在( 1 8 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写道 : “ 劳动为富人生产 在评 价马克 思主 义思想 的时候 ,学 术界 往往 存在 两种 非 常具 有争 了奇 迹般 的东 西 , 但 是为 工人 生产 了赤贫 。劳动创 造 了宫殿 , 但是 给工 议 I 生的观点 , 认为青年马克思 的思想属于“ 人本主义” 的思想而成熟时 人创造 了贫 民窟。 劳动创造了美 , 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 ” 因此马克思将 期马克思的理论属于“ 历史唯物主义” 的思想 , 并将“ 人本主义” 和“ 历史 这种现象定义为“ 异化劳动” , 并对其基本内容进行了科学的规定。 它主 唯物主义” 二者之间彻底对立了起来。我们知道 , 马克思对“ 异化 ” 现象 要包含四个方面: ( 1 ) 工人同他们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 2 ) 工人 同他的生 的研究是贯穿在他理论研究的始终的,所以也有人认为马克思对 “ 异 产活动本身相异化; ( 3 ) 工人 同自己的类的生活, 即类的本质相异化 ; ( 4 ) 化” 现象的研究也存在这种对立。诚然 , 在成熟时期马克思已经完全转 人同人相异化。 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 , 马克思还是站在道德伦理意义上 换到了“ 历史唯物主义” 的视角上 ,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对“ 人本 主 的“ 人本主义” 的视角来批判“ 异化” 的出现是“ 不道德的” , “ 非人的” ( 同 义” 的评价进行了完全的否定, 在马克思“ 异化” 理论发展 的两个阶段也 人的本质相异化的) 。 并不存在本质的对立。 之后 , 马克思分析了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 提出扬弃异化 的途径是 马克思成熟阶段的著作《 资本论》 从历史唯物主 义的角度分析生产 要消灭私有制 , 这一结沦是带有历史唯物主义色彩的。可以况“ 异化劳 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论证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 动” 理论是青年马克思理论中的精华之作 , 从这里开始马克思渐渐转变 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但是, 在论述资本对剩余劳动的剥削时, 视角,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 对于异化 问题的考察也渐渐转变丁视角 , 马克思也表达了坚定的批判 : “ 资本由于无限度地盲 目追逐剩余劳动, 虽然马克思从“ 劳动” 的角度研究异化 , 以及结论中提出消灭私有制的 像狼一般地�
异化概念辨析及演变
异化概念辨析及演变异化概念辨析及演变异化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凯姆的著作《社会分工的自然历史》,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得到深入发展和运用。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异化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失去对劳动产品的控制,劳动成为一种被迫的、无意义的、疏离的活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理论的发展,异化的概念也逐渐演变和辨析。
首先,异化的演变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角度来看。
马克思主义对异化的理论主要集中在劳动过程中的疏离和商品关系的疏离两个方面。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异化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例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加速,劳动过程中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使得劳动者与产品之间的疏离更加深化,劳动变得更加单调、重复和无意义。
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商品关系的疏离也变得更加复杂和普遍,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模糊和虚拟。
因此,异化的演变不仅体现在劳动过程中的疏离和商品关系的疏离上,还包括更多的方面,如技术疏离、社会关系疏离等。
其次,异化的辨析可以从不同学科和理论的角度来看。
在社会学中,异化被视为一种社会结构和制度导致的问题,主要关注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疏离和失去控制感。
而在心理学中,异化被视为一种个体心理状态和体验,主要关注个体与自我之间的疏离和失去意义感。
在哲学中,异化被视为一种人类存在的本质特征,主要关注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之间的疏离和失去联系。
因此,异化的辨析不仅涉及到不同学科的视角,还涉及到不同理论的解读和理解。
最后,异化的概念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尽管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已经使得异化的表现形式更加复杂和多样化,但异化的问题依然存在。
在当代社会中,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迁使得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疏离更加明显,个体与自我之间的疏离和失去意义感更加普遍。
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的疏离和失去联系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发展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发展李印堂七十年代末期,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的推动下,沉寂多年的学术理论研究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
在各种学术期刊甚至一些报纸上,开始出现一些研究和介绍异化问题的文章。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包括一些非哲学专业的文化人来说,对异化概念和异化理论当时均感到相当陌生。
正当不少人准备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个新概念和新问题时,一场清除精神污染与反对异化论及人道主义的类似于整风的运动席卷而来。
从此在报刊上再也难得看到异化二字。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的滚滚向前发展,特别是邓小平平同志南巡讲话中提出不要搞什么姓社姓资的争论。
在这种背景下,学术思想领域里的禁锢逐渐冰消雪融,一些学者在他们的论著中,又不断地提到异化概念和人的异化问题。
特别是在近期哲学社会科学的期刊中,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文中不断提到卢卡奇,弗罗姆、马尔库塞、阿多尔诺等人的名字;还有人则直接援引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如《新华文摘》1998年第一期转载的《大众传播过程的异化现象》一文;《读书》杂志与《南方周末》等发表的一些对大众文化与商品文化的批判文章……这说明,异化理论与异化现象我们想回避也回避不了。
那么,什么是异化?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到底是怎么回事?继马克思之后,在世界范围内的异化理论有何发展?异化理论对现代人又具有什么意义?所有这些,在一般知识分子群体中并非众所周知。
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客观如实的考察和描述。
本文的立意就是在于此。
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简称为异化理论,指的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里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发生的异化现象进行的分析和阐述,其内容包含着四个方面:第一是劳动产品的异化。
用马克思的话来讲,就是“劳动者把自己外化在他的产品中,这不仅还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还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着,并成为与他相对立的独立量;意味着他灌注到对象中去的生命作为敌对的和异己的力量同他相对抗。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历史演变逻辑
®学术大视野THE SCHOLAdL丫VIEW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历史演变逻辑中闺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常婧超【摘要】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可分前期和成熟时期两个阶段。
前期的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当时的思想中占据重要位置,但依旧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而创立唯物史观之后的异化思想则是对原先异化理论的扬弃,且主要是在历史价值论层面体现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早期的异化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深入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杜会中存在的种种异化现象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在深入挖掘缕清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历史演变逻辑以及区分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合理因素基础上,在历史价值观的层面构筑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当代形态,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马克思唯物史观异化历史演变【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D O I】10.16619/ki.rniltxsqy.2019.15.012早在圣经中就已出现了“异化”一词;近代以来,“异化”更多地被提到,卢梭就曾多次使用,而黑格尔把 “异化”上升到哲学的范畴,用此来阐明主体与客体间的割裂关系,并且涉及了人的自我意识的异化思想。
随之,费尔巴哈等对此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论述,这对马克思的理论体系构建产生了积极作用。
“异化”始终存在 于马克思理论思想探究的演变之中,梳理该理论的历史演变逻辑,正确把握马克思异化理论,特别是唯物 史观中的异化思想,对更好地解释中国当代社会存在的各种异化现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早期3克思异化理论的发展轨迹受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观点的启发,1843年到1844年初,马克思先后撰写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由此开始了对青年黑格尔派理论和思维上的反驳。
《论犹太人问题》中关于“异化”的阐述。
针对1842年普鲁士当局颁布的关于犹太人的相关政令,作 为青年黒格尔派的代表人物,布鲁诺.鲍威尔发表《犹太人问题》等文来阐释他在犹太人现状和异化问题上 的相关论点。
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生成脉络及逻辑表征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对马克思的早期异化思想产生了重要影 响,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来分析社会现象。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对马克思的早期思想产生了深刻影 响,尤其是他对宗教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02
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形成过 程
黑格尔的异化理论
异化作为哲学概念
黑格尔将异化作为哲学概念,认为异化是主体在客体中的 投影,体现了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和分离。
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为马克思提供了研究社会问题的新视角。
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社会背景
社会矛盾的加剧
19世纪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日 益突出。
工人阶级的困境
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遭受剥削和压迫,马克思关注工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 。
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理论来源
01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但在资 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变成了强 制性的、谋生的手段,失去了 自由和乐趣。
02
资本的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导 致了劳动的碎片化和无计划性 ,使劳动失去了创造性和价值 。
03
劳动与资本的矛盾表现在资本 主义的生产关系上,即资本家 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之间的 剥削关系。
人的本质与异化
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对于理解现 代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具有重 要意义,为后来的社会发展理论
提供了重要启示。
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局限性
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理论框架和概念范畴尚 未完全成熟,存在一些概念模糊和逻辑不严密 的问题。
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主要关注资本主义社会中 劳动者的苦难和不公,对于其他社会形态的异 化现象缺乏关注和深入研究。
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异化观之演变
堡室 曼皇Biblioteka 垒 ! 垒 . /
陈维 民 张 玉英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苏 淮安 2 3 0 ) 江 20 3
摘要 : 异化观是马克思早期 思想中最 为重要 的内容之一 , 马克思通过这一 问题来考察资本主义社 会现象。随着马克 思思想的成熟 , 他逐 步 放 弃了这一提法。(8 4 ( 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提 出异化 劳动理论 , 1 中 而储 意志意识形 态》 是他对这一 问题 的更深层次研究的著作 。 文就 两篇 本 文章 中的异化观做简要 的阐述和分析 , 比较 了两者 的异 同, 阐述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关键词: 异化 ; 异化 劳动 ; 84 1 4 年经 济学哲 学手稿;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 的异化观 , 在其 早期思想 中起过重要作 用 , 马克思对 异化 的重要意义 . 应用异化劳动理论 的领域 上超 出了费尔 巴哈 。通过 他在 问题做了重要的论述。随着马 克思思想 的逐步成熟 , 的异化观也随 这一点 , 他 促使他 以后能走 向历 史唯物 主义。到了历 史唯物主 义的入 口 之有所 改变 , 在他 的两 部著作 , {8 4  ̄ 14 年经济 学哲学手 稿》 以下简 处 , ( 从现 实生活出发 , 事物 本来面 目分析 。 按 三 、 熟 的异 化观 成 称《 手稿》 及《 ) 德意志意识形 态》 就 反映 了他 的异化观 的演变 。 中, 马 克 思“ 异化 ” 词 的提 出 一 马 克思在 《 手稿》 的不足之 处在 《 中 德意志意 识形态》 中得 到了解 异化在拉 丁文中的一般含义有转让 、 让渡 、 关系的疏远。 决, 这也反映了马克思 思想 的发展和成熟 。在《 意志意识形态 》 , 德 中 在《 手稿》 马克思把哲学 的同政 治经济学 的研究结合起来 , 中, 这 马克思没有否定异化 , 他承认 异化是一个历 史现 象 , 我们可 以清楚地 使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中工人 同资本家尖锐对立这一事实 , 进而又 看 到马 克思在批判 资本主 义条件下 的异化缺点 的同时 , “ 也 赞扬 ” 了异 把异化和对劳动的分析结合起来 , 出他们对立 的根源在于劳动的异 化 的优点 , 不这样 , ) 主义就 只能作 为某种地域性 的东西而存 指 即“ ( 共产 1 化, 从而提出了异化 劳动 的概念和异化劳动理论 。 什么是劳动异化? 用 在 ; ) 往的力量本身就 不可 能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 因而是不堪忍受 (交 2 马克思的话来讲 , 是指在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社 会 。劳动所 生 的交往 的力量 ; ) 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 “ (交往 3 其实 , 产的对 象, 即劳动 的产品 , 作为一种异 己的存在物 , 作为不依赖 于生产 马克思在这里谈到了异化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存在的必要 睦问题。 者的力量, 同劳动相对立 。” 马克思从劳动者与劳动产品 、 劳动过程 的 这时 , 马克思在异化观上从人本主义立场转 向历史唯物主义立场 。 异化出发 , 进而分析了劳动本身 的异化 , 即表现在 工人 同生产行为 本 首先 , 对于什么是异化的理解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人本主义异化 身关系上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 :通过异化劳动 , “ 人不仅生产出他同作 认为D- R 丧失了人 的类本质 的劳动 , 4 N E 而历史唯物主义的异化概念即 为异己的 、 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 为的关系 . 且生产出其 人不能驾驭 自己的活动及其产物 , 自己的创造物 反过来控制人 、 而 或 统 他 人同他 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 , 以及他同这些人 的关系。” 治人 。“ 他们 一点也不了解 , 因而他们就 不再能驾驭这 种力量 。相 反 二 、手稿》 《 中的异化观 地, 这种 力量现 在却经历着一 系列独特 的 , 不仅不 以人们的意志和 行 马克思认 为 , 人区别 与动物的根本特性 是 自由自觉 的活动 。 即生 为为转移 , 反而支配着人们 的意志和行 为的发展阶 段” 这是一 种 。 产劳动 。 劳动是人 的“ 类本质” 但在资本主义条件 下 , , 劳动异化 了。 处理活动的主体及 自己活动 的产物 的关系 , 由 人们的活动形成的社会力 此出发 , 马克思论述了D 4 劳动的四个规定 : - g 量独立与人之外。 ’ 第一 , 劳动者同 自己的劳动产 品相异化 , 即物 的异化 。 劳动 的对象 其次 , 对异化同私 有制关系的颠 倒。 上文已经讲 到 , 《 在 手稿 》 中马 化 是异化 的必要 条件 , 象化本身并不就是异化 , 对 劳动 的对 象化是永 克思认为是异化 导致了私有制 , 从人 的存在 , 人本身去 寻找异化 的根 恒 的, 伴随人类历史进程 的永恒现 象。异化是 劳动对 象化 以后对象 反 源 ; 而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马克思分析出分工 、 私有制产生了异化 , 过 来控 制自己 , 是一种历史现象 。劳动产品是 劳动的结晶 , 是人的本 从人的历史活动中找根源。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 , 中 马克思是从 生产 质的对 象化 , 产品本应是属于劳动者 的, 劳动 但在 资本主 义社 会 ,劳 力和生产关 系的矛 盾中考察了异化 问题 。为了回答他 在手稿 中遗 留 “ 动所产生的对 象 , 即劳动产 品, 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 的力量 , 同劳动相 下来的关于异化 的起源 、 条件 及其要克服 的问题 , 马克思在 《 历史》 一 对立 。” 即工人劳动 的产 品不仅 与工人相脱离 , 而且变成与工 人相对 章中进行了论述 。他认 为 , 正是生产力和社会 分工发展到 一定阶段 , 立 的东西 。工人生产 的财富越 多 , 他的产品 的力鼍 和数量越大 , 他就 形成一种社会关 系 , 种关系使劳动者和生 产资料相分 离 , 这 从而也就 越穷 , 越受他的产 品的统 治。 造成了“ 对他人 的劳动 力的支配” 。也就是说 ,只要分 工还 不是出于 “ 第二 , 劳动者与劳动过程相异化 , 自我异化 。 即 劳动过程一开始就 自愿 , 而是 自 的 , 发 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 人来说就成 为一种异 己的、 与 不属于劳动者 , 而是 劳动 的异化 形式。劳动本身就 是人的类生活 , 工 他对 立的力量 , 这种力量驱使着人 , 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 。 ㈣ 由 ” 人的活动不是 自己的活动 , 而是为资本家 : 工人不是喜欢劳动 . 而是厌 此可见 , 异化现象产生 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的矛盾 。当生 恶; 工人在 劳动 中不是感到 自己力量的强大 , 而是感到无能 ; 工人在劳 产 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 阶段 时 , 必然产生一 种社会关 系 , 这种社 动中不是感到幸福 , 而是屈辱 ; 劳动 不是发展人的能 力 , 而是摧残 , 劳 会关 系使劳动 者同生产资料相脱离 , 而社会分工又把他们束缚于一种 动者只要可能 , 就会象逃避瘟疫一样逃避劳动 。 固定 的职业 上。因此 , 他们 的活动及其活动 的结果 , 对于劳动者来说 , 第三 , 的存在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人 人是一种类存在物 , 劳动即 完全 变成一种 自发 的、 己的力量 , 异 一种在他们 之外的权力 。马克思 自由自觉 的活动 , 是人根本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 但在 资本 主义社会 , 在这里是从人 的历史活动 中寻找根源 。 由于劳动产品 的异化使人不能确证其类本质 , 劳动本身的异化 则把人 总之 , 马克思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所阐明的异化观是其在这方 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仅仅维持肉体 生存的手段 , 于是造成 了人 和自 面所作 的论述 中最为科学 , 最为详细 , 为令人信服 的一次 。虽然在 最 己的类本质相 异化 , 人的类本质变成人 的异己的本质 . 变成了丧失 以后 的表述 中 , 人 他可以说放弃 了这一概 念的提法 , 也只是他找 到了 但 本 质的人 。 更为适合的回答问题 的途径 , 更为准确的表达异化的关系而已。如 果 可见 , 马克思 的异化 劳动理 论不是科学 的历史观 , 体现 的是人本 说在这以前异化思想还带有 他人的影子的话 , 还要 受到其他 因素的 他 主义 的历史观 , 归根 到底 是唯心主义历史观 , 的对异化劳动 的理解 制约的话 , 他 如果说在这 以后他不再过 多地使 用这一概念 的话 , 那么我 的概念就是不科学的 , 是人的存在 与本质 的分离 , 在这里 , 作为 出发点 们可以说这次异化观是起到举足轻重 、 承前启后的作 用。它标 志着马 的人的本质即“ 自由 自觉的活动”仍 然带 有抽 象的、 , 理想化 的性质 , 而 克思的思想 由不成熟走向成熟 , 由受他人影响到独立思考的新 阶段 。 现实 的劳动被归结为异化 劳动 , 是人的本质 的丧 失 , 共产 主义则是对 私有财产即人的 自我异化 的积极 扬弃 , 的本质 的复归 。对异化劳 参考文献 : 是人 1 ] 精神现象学》��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演变及几点思考
异化问题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卢梭、黑格尔、费尔巴哈都提出过他们的异化理论,但只有到马克思这里异化问题才得到深刻系统的阐发,并对西方持续一百多年的批判精神传统产生巨大的影响,下面我们从异化问题演变的三个阶段来谈一下异化理论的发展以及在其出现的问题。
1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马克思“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指出了工人阶级异化的事实:“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就越大,他就越贫穷。
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
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贬值成正比。
”[1](P47)由此可见异化首先是表现为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异化。
这只是最显而易见的表面。
而劳动产品的异化不过是劳动异化的结果,“在劳动对象的异化中不过总结了劳动活劳动本身的异化、外化。
”[1](P50)所以异化的第二个表现就是工人与其劳动的异化:“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福,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1](P50)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与其类本质的异化。
关于类本质马克思是这样说明的:“人是类的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做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件事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
”[1](P52)“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是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1](P52)“人的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1](P53)“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演变及几点思考陈德志(安徽大学中文系,安徽合肥230039)摘要:马克思早期通过对异化现象的考察,揭露并批判了资本主义的非人性本质。
试论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中的两个阶段的两种视角转换
在这个阶段 , 马克思通进一步深入研究人类 历史 , 创立 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 ,他的 “ 异
化劳动中的悲惨处境人手 , 揭露资产 阶级罪
恶的剥削本质 , 进一步提出对现实世界 “ 异
化”现象的批判 。而在 《 神圣家族 》中,马
克思已经开始从一种 “ 客观性”的角度来评 价 “ 异化 ”现象了。他不再局限于道德伦理
但是为工人生产 了赤贫 。劳动创造了宫殿 , 但是给工人创造 了贫 民窟 。劳动创造 了美 , 但是使工人变成 畸形 。 ”【 3 】 因此马克思将 这 种现象定义为 “ 异化 劳动” ,并对其基本 内
实。 ”[ 4 】 前文提到 , 在 《 1 8 4 4年经济学哲学 手稿 》中,马克思主要还是以伦理角度来考 察异化现象 的 “ 合 理性” ,从无产阶级在异
一
种异化 中获得人的生存的外观。而无产 阶级
在这种异化 中则感到 自 己是被毁灭 的, 并在
生产 和交换 的研究 不仅看 到了劳 动的创 造 性的积极作用 , 也发现了劳动摧残人 、奴役
其 中 看 到 自己 的无 力 和非 人 的 生存 的现
人的一面。工人 生产的财 富量与他的贫困度 成正 比, 物的世 界的增值导致人的劳动的贬 值, 马克思在 《 1 8 4 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中 写道 :“ 劳 动为富人生产 了奇迹般 的东 西 ,
理论广角 2 0 1 4年 6月 ( 中)
试 论马克思 “ 异化”理论 发展 中的两个 阶段 的两种视角转换
对马克思异化问题的理论探析
对马克思异化问题的理论探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其哲学中占有根本地位,异化或者说是劳动的异化这一问题贯穿马克思哲学的始终,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解决异化问题在于废除私有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异化问题。
从社会合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这一角度出发,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进行社会合作,在于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公平原则,资本主义对于工人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违反了公平原则,因此导致了异化问题的产生,只有将公平原则作为发展政治和经济的基本原则,人的异化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标签:异化;劳动;生产力;公平关于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性和基本地位,国内外的学者都有过相关论述,例如国内的学者俞吾金先生曾两次撰文对异化理论的重要性进行过专门的阐述,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便将所有相关研究一一列举,本文对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性和基本地位将不再赘述,而是以此为基本前提,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问题进行探析。
一、异化与劳动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进程来看,马克思对于人的异化问题的关注早在他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论犹太人问题》中就已经开始,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异化问题的论述,则是学界公认的马克思对于异化理论最为全面的论述,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异化问题的关注点主要是在异化劳动方面,马克思认为劳动作为人类的本质,异化就是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或者说劳动与人的对立。
马克思在《手稿》中认为,只有不受自然需要影响的生产才是真正的生产[1]53,劳动不仅是人维持生存的手段,还是人通过改造世界认识自身的一种途径,人在劳动中认识到了自己的类本质,异化的劳动使劳动仅沦为人维持生存的手段,使人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根据马克思的看法,劳动是人与动物之间最为重要的区别,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人类的所有财富和文明都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动力之源。
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是导致劳动异化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劳动、资本、土地的相互分离,工资、资本利润、地租的相互分离导致了劳动的分解,马克思说“劳动分解为自身和工资”[1]69,工人成了一种商品或一种资本。
马克思异化观念的思考与分析
导致 的必然后果 ,另一方面也指出如何消除异化劳动,实现异化 的扬 弃。马克 思认为异化劳动宄其根源 是旧式 的分工与交换所形成的私有 财产的产生 ,因此要实现异化 的扬弃就必然要避 免私有财产的出现。 在此基础 上,马克 思提 出了共产主义的思想 ,认为工人要想从资 本主义经济的枷锁下解放,就要消 除社会分工 ,进行社会改革,才 能 使工人得 到真正的解放 ,实现个人的全面 自由发展。 “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 即人的 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 是通 过人并且为 了人而对 人的本质 的真正 占有 ;因此,它是人 向自身 、向 社会 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 复归是完全的, 自觉地和在 以往 发展 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 的……它是人和 自然界之问、人和人之 间的矛盾 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 、对象化和 自我确证、 自由和必 然 、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由此可见 ,马克思所谓 的异化的积极扬弃并不是消灭劳动,而是 将异化 了的劳动还原成 其本来面 目,使劳动重新成为人们 自愿享乐 的 活动 。个人在共产主义社会 中能够实现 自由的全面的发展,因而从事 何种劳动 ,以什么样 的形式从事劳动等都受个人意志的支配 ,人们在 劳动时所考虑的知识个 人的兴趣 ,再也不会 出现资本主义条件下迫于 生存压力而出现的强迫劳动 的情况 随着 旧式分工和交换 的消失 ,资 本主义的私有制经济 也将不复存在 ,因而异化劳动的现象也将随之灰 飞烟灭 ,无论是社会财 富还是个人都将在共产主义社会得 到极大 的发
导意义。
关 键词 :马克思 ; 《 1 8 4 4 年 经 济 学哲 学手稿 ;异 化 劳动
纵观 资本 主义从产生到不断发展的过程,工人队伍的不断壮大 以 及社 会生存条件 的不断 恶化促使 马克思开始 关注 人的历 史 。在 《 手 稿》 中,马克思深入研究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经济极大发展的情况 下形成的特殊生存状态。马克思认为 , “ 劳动这种生命活动 、这种生 产活动本身对人来说不过 是满足一种 需要 即维持 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 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 。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在这一方 面 ,马克思提出了与以往不 同的观 点,即认为劳动才是人作 为现实生 活主体的本质。而在 资本主义特殊 的环境下,社会现实提醒人们劳动 非但没有按照过去的轨迹 与人们 “ 长相厮守 ”,反而走向了一条与人 相悖的道路,马克思正是基于此种社会现实,提出了 “ 异化劳动 ”的 理论 ,并 以此来批判 资本主义社会私有经济的形势下对工人 生活的压 迫剥削以及对人天然本性的泯灭。
早期马克思关于“异化”问题学说的演变——简论《形态》与《手稿
1 99 年 月
期
a
湘 潭师 范学 院 学 报
i
a
11
C
e
g
a
e a e
e
g
e
A
g
19 9
早 期 马 克 思 关 于
一
“
”
一
异 化
问 题 学 说 的演 变
简论 《形态 》与 《手稿 》有关 异化 问题论述 的不 同
丛
筱
提要 同阶没
,
异 化 理 论 是 马 克 思 早期 思 想 中十 分 突 出 重 要 的 学说 即 在 唯 物 史 观 形成 的 前 后
,
对 异 化 劳 动 的 根 源 阐述 不 同
演变 这 是 众所 周 知 的
。
马 克 思 的 思 想 有一 个发 展过 程
在 其青 年 时 期
,
先是受 黑 格 尔 唯 心 主 因而异 化 理 论 在其 早
。
义 及 其辩 证 法 思 想 的 影 响 期 思 想 中 十分 突 出 后
, 、
,
后 来 又 受 费尔 巴 哈人 本学 唯 物 主 义 的影 响 而在 早 期 马 克 思 思 想 发 展 的 不 同 阶 段
“
, ”
,
重要
”
。
即在 唯 物 史 观 形 成 的 前 这 集 中而 突
马克 思对
“
异化
问 题 的 理 解和 对
异化
概 念 的使 用 也有一 个演 变 过程
出 地 反 映在 其早 期著作 《 德 意 志 意识 形 态 》和 《184 4年 经 济学 一一哲学 手 稿 》 中 ( 以 下 简称 《 手稿》) 形态 》 与 《
论马克思的异化观 从早期到后期
论马克思的异化观从早期到后期马克思是19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理论体系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中,马克思的异化观是其重要理论之一。
本文将从马克思的早期异化观到后期异化观进行论述,探讨其思想演化的内在逻辑。
一、马克思的早期异化观马克思早期异化观的起点是他对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研究和批判。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核心是私有制。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被私人占有,劳动力则变成商品,工人只能通过卖劳动力来获取生计。
这样一来,工人的劳动成果被剥夺,他们成为“工具”,而不是主体。
劳动成为痛苦和奴役,而不是自我实现的途径。
这就是马克思早期的异化观,即劳动过程中工人与自身劳动成果、异己化的劳动过程和资本家之间的反目现象。
二、马克思的中期异化观马克思的中期异化观是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提出的。
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过程由私有制和利润决定,工人只是生产过程的工具,没有决策权和控制权。
而资本家则借助资本积累以追求个人利益,使劳动过程成为剥削的手段。
由于劳动者对自己的产品失去了直接的控制权,因此他们也失去了对社会的控制权,这导致了异化。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的自由和人性都受到了异常的压抑。
三、马克思的后期异化观马克思后期异化观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其对生产方式的理解上。
在他看来,生产力的发展是驱动社会变革的关键因素。
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发展,使得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然而,这种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加剧,威胁到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这种矛盾不仅表现为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还表现为国家和外部环境与生产者的矛盾。
这样,时代的发展迫使人们和社会进入一场变革之中。
总结马克思的异化观是他丰富理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
无论是早期、中期还是后期异化观,都深刻地刻画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的处境,并提出了转变社会模式去消除这种状况的指导方向。
异化:马克思早期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探析
异化:马克思早期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探析马克思的早期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现象和经济逻辑进行深刻思考的产物。
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异化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揭示了劳动者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异化状态。
本文将从逻辑的角度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探析,解释其批判的逻辑和内在联系。
我们需要理解异化是什么?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异化(alienation)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过程、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被扭曲和破坏的状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异化的主要特点在于,劳动者感到自己被剥夺了自己的产品,自己的劳动变成了异己的力量,而资本变成了支配劳动者的力量。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的劳动成果被剥夺、劳动过程被异化、个体自我被压抑,这些都是异化的表现。
马克思认为异化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和商品经济。
在私有制下,劳动者不再拥有自己的劳动产品,而是被迫将其卖给资本家,从而失去了对产品的控制和所有权。
在商品经济中,劳动力本身也成为商品,劳动力的价值被决定为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自身也变成了商品的主人。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导致了劳动者与自身劳动产品的关系被异化,劳动者的劳动过程被异化,劳动者自我意识也被异化。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逻辑批判首先在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现实进行分析和揭示。
他通过对劳动者的劳动过程和产品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生产方式和劳动者的处境。
马克思进一步对异化的根源进行了深入的逻辑分析。
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导致了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兴起,这些生产关系扭曲了劳动者的劳动过程和劳动产品的本质,使得劳动者的劳动被异化。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异化中才可以认识庸碌的人类生活,同时也只有在异化中才可以认识理论的批判力量。
”这表明,马克思通过对异化的批判,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扭曲了劳动者的本质和人类的生活,进而导致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批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7月 Vol.34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 2012 ──────────收稿日期:2012-01-11 作者简介:张伟(1985-),男,安徽舒城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96-马克思异化观的发展轨迹探赜张 伟(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教学部,陕西 杨凌 712100)摘 要:目前,关于马克思异化观的研究多是从马克思异化著作的内容上做纵向比较研究,抑或与其他异化观做横向比较研究,抑或对马克思异化观做深入挖掘研究,从宏观层面上对马克思异化观做历史逻辑梳理的研究却不多见。
以宏观层面、全面视角为立足点,从历史发展逻辑出发寻求突破,理清马克思异化观的发展轨迹,为简明了解马克思异化观提供便捷之径。
关键词:异化;人本主义;实践;历史唯物主义;人的解放 中图分类号: A 8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2)04-0096-03A Study on the Developing Trajectory of Marx’s Concept of AlienationZHANG Wei(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Yangl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angling 712100, China)Abstract: Most of the studies on Marx’s concept of alienation are the longitudinal or transverse comparative studies on Marx’s writings about alienation, 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Marx’s concept of alienation. Few studies are made with a historical logic combing of Marx’s concept of alienation from the macro level. Based on the macro-level and a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it provides a shortcut for understanding Marx’s concept of alienation by clarifying the developing trajectory of Marx’s concept of alienation.Key Words: alienation; humanism; practic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human liberation异化观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历史发展轨迹中贯穿着两条主线,即由早期的人本主义异化观过渡到历史唯物主义异化观,这一过程开端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承接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终止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同时马克思也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彻底扬弃异化,经历了从“人的本质复归”到“人的解放”再到“无产阶级专政”的认识过程。
一、早期的人本主义异化观异化之说,最早见诸于西方中世纪文献,自文艺复兴运动以后逐渐兴起,并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被提到哲学高度。
马克思第一次试图探讨异化问题,始于《手稿》。
在《手稿》中,劳动的异化(外化)包括四个方面: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在整个异化理论中,异化劳动是最主要、最深刻的。
马克思认为,在私有制社会,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
”[1,p43]正是异化劳动,致使人的本质异化,成为资本的支配物。
“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以致人正因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
”[1,p46]在论述异化其他方面时,马克思张 伟:马克思异化观的发展轨迹探赜-97-也将异化劳动作为主要原因。
紧接着,他继续向下追问促使劳动发生异化的原因。
“通过分析,从外化劳动这一概念,即从外化的人、异化劳动、异化的生命、异化的人这一概念得出私有财产这一概念。
”[1,p50]但是,此时马克思并没有将私有财产看作是异化的原因而是作为结果。
“尽管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但确切地说,它是外化劳动的后果,正像神原先不是人类理智迷误的原因,而是人类理智迷误的结果一样。
”[1,p50]马克思仍在寻找答案。
“我们已经承认劳动的异化、劳动的外化这个事实,并对这一事实进行了分析。
现在要问,人怎么使他的劳动外化、异化?这种异化又怎么以人的发展的本质为根据?我们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变为外化劳动对人类发展进程的关系问题,就已经为解决这一任务得到了许多东西。
因为人们谈到私有财产时,认为他们谈的是人之外的东西。
而人们谈到劳动时,则认为是直接谈到人本身。
问题的这种新的提法本身就已包含问题的解决。
”[1,p51-52]至此,马克思并没有彻底解决异化的根源问题,仍需继续探寻谜底。
那么,如何摒除异化对人的奴役和消灭异化呢?马克思提出了异化的扬弃——通过“人的本质复归”的形而上学道路,由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彻底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丰富成果的。
”[2,p297]显然,这种异化的扬弃完全是“用词句反对词句”的纯理论演绎,而非靠使用“现实的手段”去反对“现存的东西”来实现。
总体而言,此时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并没有从根本上超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藩篱,还不能够切实提出实现异化扬弃的可行途径。
二、历史唯物主义异化观的确立伴随着革命的深入,马克思对人的异化问题有了新的理解范式。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首先对人的本质与社会生活做出了这样的可贵认知:“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p56]。
他已经着手从实践出发来考察人,将人置于社会关系中来分析,诚如在随后的著作《形态》中所言:“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
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
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
这种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
”[1,p73-74]然而,社会关系的内涵问题此时还不得而知。
马克思暂且依然沿用黑格尔的行话,称之为“市民社会”。
在《形态》里,马克思重新拾起了异化根源之谜。
对于这个谜,马克思抛开了人本主义的旧思维,尝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进行解析。
“其实,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
”[1,p84]“分工立即给我们提供了第一个例证,说明只要人们还处在自然形成的社会中,就是说,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
”[1,p85]也就是说,异化的直接原因是自发形成的强制性分工,也是私有制的产物和结果。
最终,马克思揭开了谜底: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根源,社会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终根源。
马克思在《形态》中抛弃了抽象的人的本质论。
在研究社会历史时,他指出:“哲学家们在已经不再屈从于分工的个人身上看见了他们名之为‘人’的那种理想,他们把我们所描绘的整个发展过程看作是‘人’的发展过程,而且他们用这个‘人’来代替过去每一历史时代中所存在的个人,并把他描绘成历史的动力。
这样,整个历史过程被看成是‘人’的自我异化过程,实际上是因为,他们总是用后来阶段的普通人来代替过去阶段的人并赋予过去的个人以后来的意识。
由于这种本末倒置的作法,即由于公然舍弃实际条件,于是就可以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发展的过程了。
”[1,p130]这是他对格律恩等人的批判,也算是一种自我批评。
后来,由于革命发展的需要,马克思将精力主要放在了与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小资产阶级激进派、伪社会主义者的论战上,领导改组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同盟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并积极投身欧洲革命。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将“人的本质异化”斥为“哲学胡说”,鲜明地表明他对人本主义异化观的否定态度。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流亡英国,在伦敦长期定居下来,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
他在自己的第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重要原理,把生产关系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分离出来,并对《形态》遗留下的社会关系内涵问题做出了解答:“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3,p32]可见,社会关系就是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物质生产关系(核心部分)和由这种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只有处于这种社会关系中的人才是活生生的现实的历史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旧哲学中孤立的抽第34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7月-98-象的人。
也就是说,实践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
至此,就其理论逻辑来说,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的本质说、生活实践论二者达到融会贯通。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新世界观在内在逻辑上取得了高度统一。
马克思的异化观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他对异化问题的认识也更加清晰明确——不再从永恒不变的、抽象的人性去理解异化,而是从实践、现实生活条件出发理解异化。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更以“商品拜物教”的名称更通俗具体地表述了异化关系,“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