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圆单元备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圆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第106~108页内容,完成相应的“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二十五的第1~6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与直径;理解掌握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使学生能正确地较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重点:圆的特征;圆的半径、直径及其关系。

难点:掌握圆的正确画法。

教具准备:圆规、直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及圆形的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学过了一些平面直线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知道这些图形的特征与周长、面积计算方法,但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物体,如硬币、钟面、圆桌面、CD唱片等,这些物体形状是不是直线形?(不是)是什么形?(圆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圆的一些基本特征。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教学圆的特征。

1.通过对比认识圆。

现在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以前学过的平面直线图形(教师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逐一出示。

)与老师手上的圆有什么不同呢?(圆由曲线所围成的)(1)找圆心。

请学生都拿出已备好的圆形纸,让学生把圆进行对折,使上、下两部分完全重合,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反复几次。

让学生把折痕用铅笔画下来。

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得出:这些折痕都相交于一点)说明: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

我们把这一点叫做圆心。

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半径与直径。

让学生用刻度尺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请学生报出测量的结果,并想一想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把有关数据写在黑板上)教师在黑板的图中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告诉学生这线段叫做半径。

让学生在自己的学具圆里用笔画出几条半径,再量一量它们的长度。

问:你还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个圆里,可画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再让学生量一量在自己的学具圆用笔画的通过圆心的线段(折痕),问:通过量度,你又发现什么?(学生得出:这些线段都相等。

新课标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集体备课)圆的面积(二)

新课标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集体备课)圆的面积(二)
教学难点:怎样计算环形的面积。
教具
准备
环形的有关课件及一小段钢管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口算:
3242528292202
2π 3π 6π 10π 7π 5π
2、思考:
(1)圆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怎样计算?二者有何区别?
(2)求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3)知道圆的周长能够求它的面积吗?
3.14×623.14×22
=3.14×36 =3.14×4
=113.04(平方厘米) =12.56(平方厘米)
113.04-12.56=100.48 (平方厘米)
第二种解法:3.14×(62-22)=100.48(平方厘米)
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πR2-πr2或 S=π×(R2-r2)
教学反思:
=3.14×36 =3.14×4
=113.04(平方厘米) =12.56(平方厘米)
113.04-12.56=100.48 (平方厘米)
第二种解法:3.14×(62-22)=100.48(平方厘米)
(2)小结: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πR2-πr2或 S=π×(R2-r2)
(3)完成做一做: 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
圆的面积 例2
课型
新授
主备单位、教师
使用单位、教师




1、使学生学会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理解并学会环形面积。
2、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材分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课标 学段 学期 单元
教育目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维发展与提升
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言建构与运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
2.课程标准
识字与写字
阅读
写话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 左右,其中800个左 右会写。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 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 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 准声母、韵母、声调 和整体认读音节。能 准确地拼读音节,正 确书写声母、韵母和 音节。认识大写字母, 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任务一:介绍家 乡各方面的特点
任务二:介绍 家乡
任务三:写留 言条
21
公司介绍
年度工作概述 工作完成情况 项目成果展示 工作不足之处
用本单元学习到的方 法和积累的词语介绍
自己的家乡
解决问题




应 用
生 活
现实问题
归纳概括
协作完善
分析提取
搜集介绍家乡的语 言表达
解决方案




互 动
理 念
语文问题
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单元备课行动路线图行动路线图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分析学什么闭环式任务设计闭环式任务设计驱动性问题驱动性问题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以致用挑战性任务单具体实施挑战性任务单具体实施怎么学学习内容学到什么程度评估补救01教材分析02学情分析03单元目标04闭环式任务设计05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学期单元教育目的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2
第七单元 1.能观察图画,展 开想象,续编故事 。

数学科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标与教材解读

数学科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标与教材解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标与教材解读湛河区汇源小学徐学益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

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特色、教学建议三方面来与大家交流。

一、说课标(一)课程目标本册教材属于第二学段。

本学段的课程目标有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本单元的目标有: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2.数学思考目标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问题解决目标应用圆的周长、面积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4.情感态度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初步养成乐于质疑等良好品质。

(二)课程内容本学段安排的课程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部分,而我所交流的内容就是“图形与几何”部分中的“圆”的知识,我将从三方面进行分析:1、图形的认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认识圆,知道扇形,会用圆规画圆。

2、测量:通过量一量、绕一绕、滚一滚等测量活动,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图形的运动: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能在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二、教材特色(一)教材编写特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文本的编写特点是: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2024《圆》说课稿范文

2024《圆》说课稿范文

2024《圆》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要为大家讲授的是《-圆》这个内容。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第6课时。

学生在学习了关于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之后,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圆的计算问题和应用。

教学目标方面,我们将着重培养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首先是认知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圆的相关计算方法;其次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是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到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方面,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能够正确应用圆的计算方法;难点是解决复杂问题时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在教法学法方面,我们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问题解决法。

通过提出问题和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在教学准备方面,我们会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像和动画来直观呈现圆的概念和性质,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学生参与度高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进行思维导图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然后展示一些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圆的特点和性质。

接着,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一些简单的计算问题。

最后,进行实际应用训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我们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圆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应用的训练,让学生意识到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的认识。

这就是我今天要讲授的《-圆》这节课的内容和教学安排。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学生们能够在本节课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理解和掌握圆的知识和技巧,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谢谢大家!。

第四单元《圆》集体备课材料

第四单元《圆》集体备课材料

第四单元《圆》集体备课一、本单元的基本分析:圆是常见的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它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此之前学生曾经学过几种平面直线图形有关知识。

学生从学习平面直线图形到学习平面曲线图形,不仅会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空间观念,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为进一步学习有关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基础。

本单元安排的知识有:圆的认识、轴对称图形、圆的周长和面积。

圆的认识:通过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直径长度间的关系等,使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

联系以前学过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说明圆是轴对称图形,而且有无数条对称轴。

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材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交流、思考来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教学本单元的知识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进行一些操作活动,比如画图,测量,折叠,剪一剪,拼一拼等等。

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形成图形的有关概念,培养空间观念,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探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直线、线段、周长、面积等几何基础知识,并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初步认识了圆。

三、本单元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培养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会用工具画图。

(2)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学会计算简单的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4)能应用圆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做图能力。

(2)经历探索圆周长、圆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六上数学第四单元《圆》教案

六上数学第四单元《圆》教案

第四单元圆(一)教学目标1. 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2.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有:认识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并且对圆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

教材先安排了圆的认识,通过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直径长度间的关系等,使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

教材还联系以前学过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说明圆是轴对称图形,且有无数条对称轴。

对于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教材在编排上加强了启发性和探索性,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交流、思考来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逐步导出和掌握计算公式。

对于圆的周长,教材是先让学生通过用线绕一绕,把圆放在直尺上滚一滚等方法来测量,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填表格,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来探寻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的规律,从而引出圆周率的概念。

编排圆的面积时,教材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回忆以前用过的转化方法,从而把圆的面积转化为熟悉的直线图形的面积来计算。

教材还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1. 加强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教材里安排了很多活动让学生探究圆的基本特征,故实际教学时,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一画、剪一剪、围一围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探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当学生画好圆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对折,从而导出圆心、半径和直径等概念,再通过测量来发现半径、直径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探究圆的周长时,则可让学生采用围一围、滚一滚的方法先测出周长,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究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探索圆的面积时,教师可利用书中的附页或备好的学具,引导学生动手剪切、拼贴,从而“化圆为方”,得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第四单元 圆

第四单元   圆

第四单元圆单元教学内容:圆的认识;圆的周长与面积;扇形;轴对称图形。

单元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单元教学重点:圆的周长与面积单元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教学课时:7课时第一课时圆的认识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十一册85页~87页。

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圆的特征。

2、会用圆规画圆。

3、通过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等能力。

使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圆的特征。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一套、圆规、直尺、圆形纸片、纸条(板书)圆形板(课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引新出示圆形纸片,提问:这是一个什么?(圆)教师谈话: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说说生活中,你们都见过哪些圆形?(学生汇报)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

见过平静的水面吗,如果我们从上面往下丢进一颗小石子(多媒体播放动态的水纹,并配上音乐),你发现了什么?(水纹、圆)象上面的现象在大自然和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让我们再来接着欣赏——(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如下的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天际悬挂的那轮明月、朝阳、生活中的圆形拱桥、世界著名的圆形建筑、中国著名的圆形景德镇瓷器、中国民间的圆形中国节、圆形剪纸等等)师:欣赏完后有什么感觉?(学生畅谈?)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认识圆是由曲线围成的请同学回顾一下我们曾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平面图形都是由几条什么围成的?今天这个圆是由线段围的吗?那它是由什么线围成的?板书: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第四单元《圆》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圆》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圆》集体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

在六年级下学期,我们还将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

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可以看出,圆是一种曲线图形,而我们前面学习的是直线图形,所以圆的教学是学生认识曲线图形的开始。

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很大的变化。

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另外,还加强了动手操作,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1、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圆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知识整理内容例题分析提醒、强调圆的认识1、教材给我们呈现的主题图是城市广场的生活场景,里面包含了很多圆形的物体。

教学时我是把它作为圆的起点来讲授,收集了很多圆形的图片,说明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非常广泛。

接着可以让学生想办法在纸上画出一个圆,主要是让孩子感受圆的曲线特征。

实际教学中,学生也可能会提出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师不用回避,说明这种方法将在后面学习。

2、例2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前面已经画好的圆剪下来,反复对折,发现折痕相交于一点,引出圆心的概念。

然后把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连起来,并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发现这样的线段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从而发现“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直观感受圆的本质特征。

通过小组活动探索出:在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并且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3、解释生活现象,体会圆的特征。

认识圆以后,可以用圆的特征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4、例3主要是让学生在给出的两个圆内画出对称轴,从而发现圆也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圆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圆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圆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1.本单元数学的主要内容.(1)圆有关的概念:垂直于弦的直径,弧、弦、圆心角、圆周角.(2)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3)正多边形和圆.(4)弧长和扇形面积:弧长和扇形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通过折叠、对称、平移旋转、推理证明等方式认识了许多图形的性质,积累了大量的空间与图形的经验.本章是在学习了这些直线型图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一种特殊的曲线──圆的有关性质.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尤其是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归纳的数学思想起着良好的铺垫作用.本章的学习是高中的数学学习,尤其是圆锥曲线的学习的基础性工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圆的有关概念,探索并理解垂径定理,探索并认识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的定理,探索并理解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定理.(2)探索并理解点和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直径之间的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3)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和正多边的有关计算.(4)熟练掌握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及其它们的应用;•理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并熟练掌握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1)积极引导学生从事观察、测量、平移、旋转、推理证明等活动.•了解概念,理解等量关系,掌握定理及公式.(2)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并进行同伴之间的交流.(3)在探索圆周角和圆心角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和归纳的数学思想.(4)通过平移、旋转等方式,认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使学生明确图形在运动变化中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5)探索弧长、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理解公式的意义、理解算法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探索圆及其相关结论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通过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利用现实生活和数学中的素材,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点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及其运用. 2.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及其运用. 3.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及其运用.4.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及其运用. 5.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6.直线L 和⊙O 相交⇔d<r ;直线L 和圆相切⇔d=r ;直线L 和⊙O 相离⇔d>r 及其运用.7.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及其运用.8.•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并利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9.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及其运用.10.两圆的位置关系:d 与r 1和r 2之间的关系:外离⇔d>r 1+r 2;外切⇔d=r 1+r 2;相交⇔│r 2-r 1│<d<r 1+r 2;内切⇔d=│r 1-r 2│;内含⇔d<│r 2-r 1│.11.正多边形和圆中的半径R 、边心距r 、中心角θ之间的等量关系并应用这个等量关系解决具体题目.12.n °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L=180n R π,n °的圆心角的扇形面积是S 扇形=2360n R π及其运用这两个公式进行计算.13.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教学难点1.垂径定理的探索与推导及利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弧、弦、圆心有的之间互推的有关定理的探索与推导,•并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有关圆周角的定理的探索及推导及其它的运用. 4.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 5.三点确定一个圆的探索及应用. 6.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及其应用. 7.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运用. 8.切线长定理的探索与运用. 9.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及其运用.10.正多边形和圆中的半径R 、边心距r 、中心角θ的关系的应用.11.n 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180n R π及S 扇形=2360n R π的公式的应用.12.圆锥侧面展开图的理解. 教学关键1.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平移、旋转等数学活动探索定理、•性质、“三个”位置关系并推理证明等活动.2.关注学生思考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3.在观察、操作和推导活动中,使学生有意识地反思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单元课时划分本单元教学时间约需13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24.1 圆 3课时 24.2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4课时 24.3 正多边形和圆 1课时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 2课时 教学活动、习题课、小结 3课时24.1 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圆的有关概念.2.垂径定理: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及其它们的应用.教学目标了解圆的有关概念,理解垂径定理并灵活运用垂径定理及圆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感受圆在生活中大量存在到圆形及圆的形成过程,讲授圆的有关概念.利用操作几何的方法,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通过复合图形的折叠方法得出猜想垂径定理,并辅以逻辑证明加予理解.重难点、关键1.重点:垂径定理及其运用.2.难点与关键: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及利用垂径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学生活动)请同学口答下面两个问题(提问一、两个同学)1.举出生活中的圆三、四个.2.你能讲出形成圆的方法有多少种?老师点评(口答):(1)如车轮、杯口、时针等.(2)圆规:固定一个定点,固定一个长度,绕定点拉紧运动就形成一个圆.二、探索新知从以上圆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得出: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下面的两个问题:问题1:图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有什么规律?问题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又有什么特点?老师提问几名学生并点评总结.(1)图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r);(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同一个圆上.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圆的新定义: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可以看成是所有到定点O 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组成的图形.同时,我们又把①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如图线段AC,AB;②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如图24-1线段AB;③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以A、C为端点的弧记作 AC”,读作“圆弧 AC”或“弧AC”.大于半圆的弧(如图所示 ABC叫做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如图所示) AC或 BC叫做劣弧.④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2.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上述问题的?与同伴进行交流.(老师点评)1.圆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直径,•我能找到无数多条直径.3.我是利用沿着圆的任意一条直径折叠的方法解决圆的对称轴问题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学生活动)请同学按下面要求完成下题:如图,AB是⊙O的一条弦,作直径CD,使CD⊥AB,垂足为M.(1)如图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其对称轴是什么? (2)你能发现图中有哪些等量关系?说一说你理由. (老师点评)(1)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CD .(2)AM=BM , AC BC=, AD BD =,即直径CD 平分弦AB ,并且平分 AB 及 ADB . 这样,我们就得到下面的定理:下面我们用逻辑思维给它证明一下: 已知:直径CD 、弦AB 且CD ⊥AB 垂足为M求证:AM=BM , AC BC=, AD BD =. 分析:要证AM=BM ,只要证AM 、BM 构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因此,只要连结OA 、•OB 或AC 、BC 即可.证明:如图,连结OA 、OB ,则OA=OB 在Rt △OAM 和Rt △OBM 中OA OBOM OM=⎧⎨=⎩ ∴Rt △OAM ≌Rt △OBM ∴AM=BM∴点A 和点B 关于CD 对称 ∵⊙O 关于直径CD 对称∴当圆沿着直线CD 对折时,点A 与点B 重合, AC 与 BC 重合, AD 与 BD 重合. ∴ AC BC=, AD BD =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得到结论:B(本题的证明作为课后练习)例1.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弦(即图中 CD,点O 是 CD 的圆心,•其中CD=600m ,E 为 CD上一点,且OE ⊥CD ,垂足为F ,EF=90m ,求这段弯路的半径. 分析:例1是垂径定理的应用,解题过程中使用了列方程的方法,这种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即几何代数解的数学思想方法一定要掌握. 解:如图,连接OC设弯路的半径为R ,则OF=(R-90)m ∵OE ⊥CD∴CF=12CD=12³600=300(m )根据勾股定理,得:OC 2=CF 2+OF 2 即R 2=3002+(R-90)2解得R=545 ∴这段弯路的半径为545m . 三、巩固练习教材P86 练习 P88 练习. 四、应用拓展例2.有一石拱桥的桥拱是圆弧形,如图24-5所示,正常水位下水面宽AB=•60m ,水面到拱顶距离CD=18m ,当洪水泛滥时,水面宽MN=32m 时是否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请说明理由.分析:要求当洪水到来时,水面宽MN=32m •是否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只要求出DE 的长,因此只要求半径R ,然后运用几何代数解求R . 解: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设OA=R ,在Rt △AOC 中,AC=30,CD=18 R 2=302+(R-18)2R 2=900+R 2-36R+324 解得R=34(m )连接OM ,设DE=x ,在Rt △MOE 中,ME=16 342=162+(34-x )2162+342-68x+x 2=342 x 2-68x+256=0 解得x 1=4,x 2=64(不合设) ∴DE=4∴不需采取紧急措施.五、归纳小结(学生归纳,老师点评) 本节课应掌握: 1.圆的有关概念;2.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3.垂径定理及其推论以及它们的应用. 六、布置作业1.教材P94 复习巩固1、2、3. 2.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呢? 3.垂径定理推论的证明. 4.选用课时作业设计.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选择题.1.如图1,如果AB 为⊙O 的直径,弦CD ⊥AB ,垂足为E ,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CE=DEB . BCBD = C .∠BAC=∠BAD D .AC>ADC(1) (2) (3) 2.如图2,⊙O 的直径为10,圆心O 到弦AB 的距离OM 的长为3,则弦AB 的长是( ) A .4 B .6 C .7 D .83.如图3,在⊙O 中,P 是弦AB 的中点,CD 是过点P 的直径,•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AB ⊥CD B .∠AOB=4∠ACDC .AD BD = D .PO=PD 二、填空题1.如图4,AB 为⊙O 直径,E 是 BC 中点,OE 交BC 于点D ,BD=3,AB=10,则AC=_____.BA(4) (5)2.P 为⊙O 内一点,OP=3cm ,⊙O 半径为5cm ,则经过P 点的最短弦长为________;•最长弦长为_______.3.如图5,OE 、OF 分别为⊙O 的弦AB 、CD 的弦心距,如果OE=OF ,那么_______(只需写一个正确的结论) 三、综合提高题1.如图24-11,AB 为⊙O 的直径,CD 为弦,过C 、D 分别作CN ⊥CD 、DM •⊥CD ,•分别交AB 于N 、M ,请问图中的AN 与BM 是否相等,说明理由.2.如图,⊙O 直径AB 和弦CD 相交于点E ,AE=2,EB=6,∠DEB=30°,求弦CD 长.3.(开放题)AB 是⊙O 的直径,AC 、AD 是⊙O 的两弦,已知AB=16,AC=8,AD=•8,•求∠DAC 的度数. 答案:一、1.D 2.D 3.D二、1.8 2.8 10 3.AB=CD三、1.AN=BM 理由:过点O 作OE ⊥CD 于点E ,则CE=DE ,且CN ∥OE ∥DM . ∴ON=OM ,∴OA-ON=OB-OM ,∴AN=BM .2.过O 作OF ⊥CD 于F ,如右图所示∵AE=2,EB=6,∴OE=2, ∴OF=1,连结OD ,在Rt △ODF 中,42=12+DF 2,3.(1)AC 、AD 在AB 的同旁,如右图所示: ∵AB=16,AC=8, ∴12AC=12(12AB ),∴∠CAB=60°, 同理可得∠DAB=30°, ∴∠DAC=30°.(2)AC 、AD 在AB 的异旁,同理可得:∠DAC=60°+30°=90°.24.1 圆(第2课时)教学内容1.圆心角的概念.2.有关弧、弦、圆心角关系的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3.定理的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弦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弧也相等.教学目标了解圆心角的概念: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弦、弧中有一个量的两个相等就可以推出其它两个量的相对应的两个值就相等,及其它们在解题中的应用.通过复习旋转的知识,产生圆心角的概念,然后用圆心角和旋转的知识探索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最后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重难点、关键1.重点: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弦也相等及其两个推论和它们的应用.2.难点与关键:探索定理和推导及其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题.已知△OAB,如图所示,作出绕O点旋转30°、45°、60°的图形.ABO老师点评:绕O点旋转,O点就是固定点,旋转30°,就是旋转角∠BOB′=30°.二、探索新知如图所示,∠AOB的顶点在圆心,像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按下列要求作图并回答问题:如图所示的⊙O 中,分别作相等的圆心角∠AOB •和∠A •′OB •′将圆心角∠AOB 绕圆心O 旋转到∠A ′OB ′的位置,你能发现哪些等量关系?为什么?B 'AB = ''A B ,AB=A ′B ′理由:∵半径OA 与O ′A ′重合,且∠AOB=∠A ′OB ′ ∴半径OB 与OB ′重合∵点A 与点A ′重合,点B 与点B ′重合 ∴ AB 与 ''A B 重合,弦AB 与弦A ′B ′重合 ∴ AB = ''A B ,AB=A ′B ′因此,在同一个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在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是否也有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呢?•请同学们现在动手作一作.(学生活动)老师点评:如图1,在⊙O 和⊙O ′中,•分别作相等的圆心角∠AOB 和∠A ′O ′B ′得到如图2,滚动一个圆,使O 与O ′重合,固定圆心,将其中的一个圆旋转一个角度,使得OA 与O ′A ′重合.B'A '(1) (2) 你能发现哪些等量关系?说一说你的理由? 我能发现: AB = ''A B ,AB=A /B /.现在它的证明方法就转化为前面的说明了,•这就是又回到了我们的数学思想上去呢──化归思想,化未知为已知,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定理:同样,还可以得到: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弦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弧也相等.(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现在给予说明一下.请三位同学到黑板板书,老师点评.例1.如图,在⊙O中,AB、CD是两条弦,OE⊥AB,OF⊥CD,垂足分别为EF.(1)如果∠AOB=∠COD,那么OE与OF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如果OE=OF,那么 AB与 CD的大小有什么关系?AB与CD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AOB与∠COD呢?D分析:(1)要说明OE=OF,只要在直角三角形AOE和直角三角形COF中说明AE=CF,即说明AB=CD,因此,只要运用前面所讲的定理即可.(2)∵OE=OF,∴在Rt△AOE和Rt△COF中,又有AO=CO是半径,∴Rt△AOE≌Rt•△COF,∴AE=CF,∴AB=CD,又可运用上面的定理得到 AB= CD解:(1)如果∠AOB=∠COD,那么OE=OF理由是:∵∠AOB=∠COD∴AB=CD∵OE⊥AB,OF⊥CD∴AE=12AB,CF=12CD∴AE=CF又∵OA=OC∴Rt△OAE≌Rt△OCF∴OE=OF(2)如果OE=OF,那么AB=CD, AB= CD,∠AOB=∠COD 理由是:∵OA=OC,OE=OF∴Rt△OAE≌Rt△OCF∴AE=CF又∵OE⊥AB,OF⊥CD∴AE=12AB,CF=12CD∴AB=2AE,CD=2CF∴AB=CD∴ AB= CD,∠AOB=∠COD三、巩固练习教材P89 练习1 教材P90 练习2.四、应用拓展例2.如图3和图4,MN是⊙O的直径,弦AB、CD•相交于MN•上的一点P,•∠APM=∠CPM.(1)由以上条件,你认为AB和CD大小关系是什么,请说明理由.(2)若交点P在⊙O的外部,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PN(3) (4)分析:(1)要说明AB=CD,只要证明AB、CD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只要说明它们的一半相等.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它的证明思路与上面的题目是一模一样的.解:(1)AB=CD理由:过O作OE、OF分别垂直于AB、CD,垂足分别为E、F∵∠APM=∠CPM∴∠1=∠2OE=OF连结OD、OB且OB=OD∴Rt△OFD≌Rt△OEB∴DF=BE根据垂径定理可得:AB=CD(2)作OE⊥AB,OF⊥CD,垂足为E、F∵∠APM=∠CPN且OP=OP,∠PEO=∠PFO=90°∴Rt△OPE≌Rt△OPF∴OE=OF连接OA、OB、OC、OD易证Rt△OBE≌Rt△ODF,Rt△OAE≌Rt△OCF∴∠1+∠2=∠3+∠4∴AB=CD五、归纳总结(学生归纳,老师点评)本节课应掌握:1.圆心角概念.2.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部分相等,及其它们的应用.六、布置作业1.教材P94-95 复习巩固4、5、6、7、8.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第二课时作业设计一、选择题.1.如果两个圆心角相等,那么()A.这两个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B.这两个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C.这两个圆心角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对2.在同圆中,圆心角∠AOB=2∠COD,则两条弧AB与CD关系是()A. AB=2 CD B. AB> CD C. AB<2 CD D.不能确定3.如图5,⊙O中,如果 AB=2 AC,那么().A.AB=AC B.AB=AC C.AB<2AC D.AB>2ACBA(5) (6)二、填空题1.交通工具上的轮子都是做圆的,这是运用了圆的性质中的_________.2.一条弦长恰好为半径长,则此弦所对的弧是半圆的_________.3.如图6,AB和DE是⊙O的直径,弦AC∥DE,若弦BE=3,则弦CE=________.三、解答题1.如图,在⊙O中,C、D是直径AB上两点,且AC=BD,MC⊥AB,ND⊥AB,M、N•在⊙O上.(1)求证: AM= BN;(2)若C、D分别为OA、OB中点,则AM MN NB==成立吗?BA2.如图,以ABCD 的顶点A 为圆心,AB 为半径作圆,分别交BC 、AD 于E 、F ,若∠D=50°,求 BE的度数和 EF 的度数.3.如图,∠AOB=90°,C 、D 是AB 三等分点,AB 分别交OC 、OD 于点E 、F ,求证:AE=BF=CD .O答案:一、1.D 2.A 3.C 二、1.圆的旋转不变形 2.13或533.3 三、1.(1)连结OM 、ON ,在Rt △OCM 和Rt △ODN 中OM=ON ,OA=OB ,∵AC=DB ,∴OC=OD ,∴Rt △OCM ≌Rt △ODN ,∴∠AOM=∠BON ,∴ AM NB= (2) AM MNNB == 2.BE 的度数为80°,EF 的度数为50°.3.连结AC 、BD ,∵C 、D 是 AB 三等分点, ∴AC=CD=DB ,且∠AOC=13³90°=30°, ∵OA=OC ,∴∠OAC=∠OCA=75°, 又∠AEC=∠OAE+∠AOE=45°+30°=75°,∴AE=AC,同理可证BF=BD,∴AE=BF=CD24.1 圆(第3课时)教学内容1.圆周角的概念.2.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弦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及其它们的应用.教学目标1.了解圆周角的概念.2.理解圆周角的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3.理解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4.熟练掌握圆周角的定理及其推理的灵活运用.设置情景,给出圆周角概念,探究这些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运用数学分类思想给予逻辑证明定理,得出推导,让学生活动证明定理推论的正确性,最后运用定理及其推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难点、关键1.重点:圆周角的定理、圆周角的定理的推导及运用它们解题.2.难点:运用数学分类思想证明圆周角的定理.3.关键:探究圆周角的定理的存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口答下面两个问题.1.什么叫圆心角?2.圆心角、弦、弧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老师点评:(1)我们把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A(2)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刚才讲的,顶点在圆心上的角,有一组等量的关系,如果顶点不在圆心上,它在其它的位置上?如在圆周上,是否还存在一些等量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要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二、探索新知问题:如图所示的⊙O ,我们在射门游戏中,设E 、F 是球门,•设球员们只能在 EF所在的⊙O 其它位置射门,如图所示的A 、B 、C 点.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像∠EAF 、∠EBF 、∠ECF 这样的角,它们的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现在通过圆周角的概念和度量的方法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个弧上所对的圆周角的个数有多少个? 2.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 3.同弧上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提问二、三位同学代表发言. 老师点评:1.一个弧上所对的圆周角的个数有无数多个.2.通过度量,我们可以发现,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没有变化的. 3.通过度量,我们可以得出,同弧上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下面,我们通过逻辑证明来说明“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没有变化,•并且它的度数恰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1)设圆周角∠ABC 的一边BC 是⊙O 的直径,如图所示 ∵∠AOC 是△ABO 的外角 ∴∠AOC=∠ABO+∠BAO ∵OA=OB ∴∠ABO=∠BAO ∴∠AOC=∠ABO∴∠ABC=12∠AOC(2)如图,圆周角∠ABC 的两边AB 、AC 在一条直径OD的两侧,那么∠ABC=12∠AOC 吗?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道题的说明过程.C老师点评:连结BO 交⊙O 于D 同理∠AOD 是△ABO 的外角,∠COD 是△BOC 的外角,•那么就有∠AOD=2∠ABO ,∠DOC=2∠CBO ,因此∠AOC=2∠ABC .(3)如图,圆周角∠ABC 的两边AB 、AC 在一条直径OD 的同侧,那么∠ABC=12∠AOC 吗?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证明.老师点评:连结OA 、OC ,连结BO 并延长交⊙O 于D ,那么∠AOD=2∠ABD ,∠COD=2∠CBO ,而∠ABC=∠ABD-∠CBO=12∠AOD-12∠COD=12∠AOC现在,我如果在画一个任意的圆周角∠AB ′C ,•同样可证得它等于同弧上圆心角一半,因此,同弧上的圆周角是相等的.从(1)、(2)、(3),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得到下面的推导: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下面,我们通过这个定理和推论来解一些题目.例1.如图,AB 是⊙O 的直径,BD 是⊙O 的弦,延长BD 到C ,使AC=AB ,BD 与CD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分析:BD=CD ,因为AB=AC ,所以这个△ABC 是等腰,要证明D 是BC 的中点,•只要连结AD 证明AD 是高或是∠BAC 的平分线即可. 解:BD=CD理由是:如图24-30,连接AD ∵AB 是⊙O 的直径 ∴∠ADB=90°即AD ⊥BC 又∵AC=AB ∴BD=CD 三、巩固练习1.教材P92 思考题. 2.教材P93 练习. 四、应用拓展例2.如图,已知△ABC 内接于⊙O ,∠A 、∠B 、∠C 的对边分别设为a ,b ,c ,⊙O 半径为R ,求证:sin a A =sin b B =sin cC=2R .分析:要证明sin a A =sin b B =sin c C =2R ,只要证明sin a A =2R ,sin b B =2R ,sin c C=2R ,即sinA=2a R ,sinB=2b R ,sinC=2cR,因此,十分明显要在直角三角形中进行.证明:连接CO 并延长交⊙O 于D ,连接DB ∵CD 是直径 ∴∠DBC=90° 又∵∠A=∠D在Rt △DBC 中,sinD=BC DC ,即2R=sin aA同理可证:sin b B =2R ,sin cC =2R∴sin a A =sin b B =sin cC=2R五、归纳小结(学生归纳,老师点评) 本节课应掌握: 1.圆周角的概念;2.圆周角的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相等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3.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4.应用圆周角的定理及其推导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六、布置作业1.教材P95 综合运用9、10、11 拓广探索12、13.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第三课时作业设计一、选择题1.如图1,A、B、C三点在⊙O上,∠AOC=100°,则∠ABC等于().A.140° B.110° C.120° D.130°(1) (2) (3)2.如图2,∠1、∠2、∠3、∠4的大小关系是()A.∠4<∠1<∠2<∠3 B.∠4<∠1=∠3<∠2C.∠4<∠1<∠3∠2 D.∠4<∠1<∠3=∠23.如图3,AD是⊙O的直径,AC是弦,OB⊥AD,若OB=5,且∠CAD=30°,则BC等于().A.3 B..5-12.5二、填空题1.半径为2a的⊙O中,弦AB的长为,则弦AB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________.2.如图4,A、B是⊙O的直径,C、D、E都是圆上的点,则∠1+∠2=_______.•B(4) (5)3.如图5,已知△ABC为⊙O内接三角形,BC=•1,•∠A=•60•°,•则⊙O•半径为_______.三、综合提高题1.如图,弦AB把圆周分成1:2的两部分,已知⊙O半径为1,求弦长AB.2.如图,已知AB=AC,∠APC=60°(1)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2)若BC=4cm,求⊙O的面积.3.如图,⊙C经过坐标原点,且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与点B,点A的坐标为(0,4),M是圆上一点,∠BMO=120°.(1)求证:AB为⊙C直径.(2)求⊙C的半径及圆心C的坐标.答案:一、1.D 2.B 3.D二、1.120°或60° 2.90° 3三、1.(1)证明:∵∠ABC=∠APC=60°,又 AB AC =,∴∠ACB=∠ABC=60°,∴△ABC 为等边三角形. (2)解:连结OC ,过点O 作OD ⊥BC ,垂足为D , 在Rt △ODC 中,DC=2,∠OCD=30°,设OD=x ,则OC=2x ,∴4x 2-x 2=4,∴OC=433.(1)略 (2)4,(2)24.2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教学内容1.设⊙O 的半径为r ,点P 到圆心的距离OP=d ,则有:点P 在圆外⇔d>r ;点P 在圆上⇔d=r ;点P 在圆内⇔d<r .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3.三角形外接圆及三角形的外心的概念. 4.反证法的证明思路.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设⊙O 的半径为r ,点P 到圆心的距离OP=d ,则有:点P 在圆外⇔d>r ;点P 在圆上⇔d=r ;点P 在圆内⇔d<r 及其运用.2.理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并掌握它的运用. 3.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和三角形外心的概念. 4.了解反证法的证明思想.复习圆的两种定理和形成过程,并经历探究一个点、两个点、•三个点能作圆的结论及作图方法,给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接下去从这三点到圆心的距离逐渐引入点P •到圆心距离与点和圆位置关系的结论并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难点、关键。

六上数学四单元备课

六上数学四单元备课

单元备课(所有学科通用)六年级数学学科时间2009-10单元备课(所有学科通用)数学课时备课数学课时备课数学课时备课数学课时备课4.尝试应用方法解决问题:已知圆的周长是36厘米,求出圆的半径。

(学生独立做,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基本练习。

1.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59页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独立解决交流。

2.一元硬币的周长是7.58厘米。

这个储钱罐能否放进一元的硬币?限时作业:1、(1)用20米的钢筋制作铁环,最多能制作多少个?(2)如果铁环的直径是35厘米,要制作20个铁环至少需要多少米的钢筋?(结果的保留利用进1法)2、(1)最大的双轮自行车车轮转一周前进多少米?(2)车轮转动一周,最小的双轮自行车比独轮自行车多行多少厘米?(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3.圆形水池四周种了40棵树,每两棵之间的距离是1.57米。

这个水池的半径是多少米?四、全课小结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找生说一说。

第6课时一、复习准备,唤醒旧知1.学生自主解决自主练习第5题。

2.交流解决的步骤和方法。

二、拓展练习1、钟表分针的长度是12厘米,你能算出分针行走一圈针尖走过了多少路程吗?如果从12时到12时15分分针的针尖走过了多少路程?到12时30分呢2.右面是一个国际标准田径跑道的示意图。

跑道的一周是多少米?(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明白跑道的周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以便更好的解决问题)(61页自主练习第11题)3.装卸工人把4根圆柱形钢管用铁丝捆扎在一起,(如下图),钢管的横截面直径是10厘米,如果铁丝接头处的长度忽略不计,捆扎两圈,需要多长的铁丝?三、合作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找生说一说。

板书设计圆的周长圆的周长=直径×π (圆周率π≈3.14)C = d ×π=πdC =2r ×π=2πr教学反思数学课时备课学科数学课型新授+练习课题信息窗三:圆的面积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2-67页教学目标1.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圆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重点】
1.认识圆及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

2.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从一个轴对称图形中准确地找出对称轴。

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3.理解和掌握求环形面积的方法。

【课时安排】
1.圆的认识3课时左右
2.圆的周长2课时左右
3.圆的面积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确定起跑线1课时
.让学生用直尺量一量刚才的折痕,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再以圆心为端点,量一量它到圆上任一点的距离。

三、理清半径、直径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六、布置作业
判断依据: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3.导人本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圆的面积公式,并进行
2.计算下面环形的面积。

第四单元 圆知识重点

第四单元   圆知识重点

第四单元圆(知识重点)
一、圆的认识
(一)圆的各部分名称
1.圆心: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3.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二)圆的特征
1.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

d=2r或r=d/2。

2.圆是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二、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周长一般用字母C表示。

2.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π≈3.14)
3.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πd或C=2πr
三、圆的面积
1.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面积一般用字母S表示。

2.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2。

3.圆环的面积计算公式:S环=πR2 -πr2=π(R2-r2)。

(R为大圆半径,r为小圆半径)。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圆的周长和面积(圆环的面积)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圆的周长和面积(圆环的面积)教案冀教版

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5、4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灵活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了解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与圆周长有关的问题,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方案:
圆环的面积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4、5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圆形,用不同方法计算圆环面积的过程。

2、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圆环的面积,能解决与圆环面积有关的简单问题。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课前准备:甬路实物图。

教学方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r 第四单元: 圆第 1 课时课题: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56-57页例1、例2及其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使用工具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

教具学具:圆规、纸片教学教程:一、复习。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示圆片图形:(1)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二、认识圆的特征。

1、学生自己在准备好的纸上画一个圆,并动手剪下。

2、动手折一折。

(1)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两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2)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看看圆心是否相同。

3、认识直径和半径。

(1)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2)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

(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添改做直径。

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4、讨论:(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3)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6、巩固练习:课本58“做一做”的第1-4题。

三、学习画圆。

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四、巩固练习。

1、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

再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

2、判断,并说为什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的认识》 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的认识》 教案

走进圆的世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资溪县实验小学邓小华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第十一册《圆的认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各种方法画圆。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圆的特征。

3、使学生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法、学法:本课教学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用活动探究法,使学生主动探索、实践操作,认识圆的特征;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相互合作,创造性地以不同方法画圆;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会深入研究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如果按照以上的教学方法实施,学生在学习中将会用主动尝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学法去真正认识了解圆。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圆规1个、学具袋(硬币、图钉和线,圆规、圆形物体、小短木棒…)、圆片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动物王国举行“寻宝活动”,小猫抽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宝物藏在距离大树3米的地方。

宝物可能藏在哪呢?(生思考)师:你们的桌子上有张白纸,上面有个红点,那个红点代表的是大树,如果用纸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米的话,能把你的想法在纸上表示出来吗?学生开始,教师巡视师:真佩服,真佩服,我们的同学真棒!会动脑子。

除了你表示的那个点,还有其他可能吗?生思考。

师:好,很多同学都想好了,我们来看屏幕。

红点代表大树[课件演示:在红点上方找出一距离红点3米的点]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这个点,找到的同学举手。

师:除了这一点,刚才我看到,还有的同学找到了这一点。

[课件演示:在红点下方找出一个距离红点3米的点]还有这一点,这一点[课件演示:分别在红点左右的距离为3米的点]我看有的同学还画了这些斜点,是吗?还有其他的可能吗?[课件演示:越来越密,最后连成了圆]师:想到圆的举手。

哇,真佩服,刚才我看有的同学都画出圆了,是吗?看屏幕(课件),这是什么?认识吗?学生回答后,揭示课题:“走进圆的世界”。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圆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圆

第四单元:圆【单元教材分析】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圆,在这个单元中,教材安排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三个具体的内容,这三个内容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

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

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

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因此,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和绘制简单统计图打好基础。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中,结合动手操作、比较、测量等多种数学活动,更深入的理解、掌握圆的特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探索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3、亲历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精神。

5、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想象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重点】:1、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2、掌握圆的特征及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4、亲历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课题:圆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圆的特征及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教材分析:教材首先说明什么是圆,并结合周围物体说一说,这样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通过画圆、折圆、测量等活动,展现圆的特征,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圆中的各部分关系,从而掌握圆的特征并解释生活中相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圆单元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独立自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

4、使学生认识思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单元重点:1、认识圆和轴对称图形;2、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理解圆周率“π”;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1.认识圆(1)圆的认识教学内容:书第55-58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4题。

教材分析:例1是让学生想办法在纸上画圆,直观感受圆的曲线特征,同时为后面探究圆的基本性质做好准备。

教材共呈现了3名学生用不同的实物来描摹画圆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且学生以前有基础,但因受实物所限,画出的圆大小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化,从而为后面教学用圆规画圆做了铺垫。

例2教学圆的认识和画法。

圆的认识主要是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分三个层次编排:首先让学生将画好的圆反复对折,发现折痕相交于一点,引出圆心的概念。

然后由圆心出发,定义半径和直径,并让学生探索出在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

最后通过测量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1。

教材对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并且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2用圆规画圆的编排是先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小组交流,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出画圆的基本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对生活中的圆以及圆有一点直观感觉。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用工具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策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一剪刀,圆规。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1)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2)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二、认识圆的特征。

1、学生自己在准备好的纸上画一个圆,并动手剪下。

2、动手折一折。

(1)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两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 表示)(2)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看看圆心是否相同。

3、认识直径和半径。

(1)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2)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

(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3)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4、讨论:(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3)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6、巩固练习:课本58“做一做”的第1-4题。

三、学习画圆。

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四、巩固练习。

1、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

再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

2、思考题:在操场如何画半径是5米的大圆?五、目标检测:1、判断,并说为什么。

(1)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3)直径是半径的2倍。

()(4)圆的半径都相等。

()2、画一个直径是3㎝的圆。

六、反馈矫正。

板书:圆的认识ro d圆心O:圆中心的一点。

半径r: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无数条)。

直径d: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无数条)。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三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1dd=2r r=2教学反思:由于本节课的概念比较多,个别中下生还是一下子难以接手,没真正理解好,因此还需要下节课加以巩固,尤其可以通过判断选择的形式让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

至于画圆还有几个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要慢慢教他动手学会画圆。

(2)轴对称图形教学内容:书第59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四第5~9题。

教材分析:例3在前面所学的成轴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认识圆的对称性。

使学生认识到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有无数条。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理解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概念,已经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等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学习。

教学目标:1、在前面所学得成轴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认识圆的对称轴。

2、使学生认识到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有无数条。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的认识教学重点:圆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策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一、观察以前认识对称图形。

1、举例说出轴对称的物体。

如:蝴蝶、飞机、门窗、圆中的钟面、月饼等。

想一想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2、观察、概括。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直线叫做对称轴。

二、教学认识圆的对称轴1、出示例3:你能分别画出下面两个圆的对称轴吗?你能画出几条?2、学生尝试画出圆的对称轴,观察、再动手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3、小结: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每一条直径所在的位置都是它的对称轴。

三、巩固练习。

1、在方格上画对称轴,并量出对称轴两边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小结:对称轴两侧相对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从上面的图形可以看出,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画出来。

4、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长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圆环形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五、目标检测。

1、写出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名称,并注明有几条对称轴。

2、写出学过的平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名称。

六、反馈矫正。

板书:轴对称图形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每一条直径所在的位置都是它的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有:……3、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不等腰或等边三角形,不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等。

教学后记:本堂课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由于以前也学过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因此学起来比较容易,关键是在研究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一定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一下自己去发现。

2、圆的周长和面积(1)圆的周长教学内容:书第62~65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十五。

教材分析:教材从生活情境入手,通过让学生思考自行车绕圆形花坛骑一圈大约有多少米,引出圆的周长的概念。

接着让学生思考:如何求一个圆的周长,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测量几组圆的直径和周长,自主发现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从而引出圆周率的概念,并总结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在本节内容中,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求圆的周长,或者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半径或直径,在实际应用中都经常遇到。

在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以后,就可以让学生利用公式自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安排了一个例题来教学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直接应用。

学情分析:在学生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计算。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策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一、认识圆的周长。

1、出示一个正方形。

这是什么图形?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这个正方形周长与边长有什么关系?C=4a 2、什么是圆的周长?让学生上前比划,圆的周长在那?那一部分是圆的周长?得出定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二、圆周长的公式推导。

1、探索学习。

(1)你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2)学生各抒己见,分别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A、用一根线,绕圆一周,减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即可得出圆的周长。

B、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

C、用一条小线的一端栓上小球在空中旋转。

这样你能知道空中出现的圆的周长吗?用滚动,绳测的方法可测量出圆的周长,但是有局限性。

今天我们来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

2、动手实践。

(1)4人小组,分别测量学具圆,报出自己量得的直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2)引生看表,问你们看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关系?(3)你有办法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吗?(4)阅读课本P63,介绍圆周率,及介绍祖冲之。

3、解决新问题。

(1)教学例1 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m,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第一个问题:已知 d = 20米求:C = ?根据 C =πd20×3.14=62.8(m)第二个问题:已知:小自行车d = 50cm 先求小自行车C = ?c=πd50cm=0.5m0.5×3.14=1.57(m)再求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62.8 ÷1.57=40(周)答:它的周长是62.8米。

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40周。

三、巩固练习。

1、求下列各题的周长。

书本65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2、判断正误。

(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2)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周长是半径的6.28倍。

()(3)C =2πr =πd ()(4)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阅读63页“你知道吗?”了解2000年前,中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在1500年前,中国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

四、目标检测:1、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五、反馈矫正。

板书:圆的周长1、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2、C=πd=2πr教学反思: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不复杂,但这个公式如何得来,公式中的固定值“π”是如何来的,都是值得学生研究的问题。

因此,教学中,我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来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