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草莓》整体把握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草莓》知识点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草莓》知识点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草莓》知识点第4课《草莓》一、文学常识伊瓦什凯维奇,波兰诗人、作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
有诗集《酒神》、《日收与夜书》等10多部,小说《月亮升起》、《红色的盾牌》等,剧本《假面舞会》等,曾多次获波兰国家文学一等奖和波兰建设者勋章。
二、字词枝柯(kē)湛(zhàn)蓝禀(bǐnɡ)赋荒诞(dàn)浸(jìn)透槲(hú)树玫瑰(ɡuī)璀(cuǐ)璨(càn)酣(hān)然韶(sháo)华顷(qǐnɡ)刻弥(mí)漫垂涎(xián)惴(zhuì)惴不安:形容因害怕、担忧而不安。
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沁(qìn)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感到舒适。
如花似锦:形容风景、前程等十分美好。
韶华:比喻美好的青春年华。
荒诞:指不真实、不近情理。
禀赋:指人先天具有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
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三、中心内容这篇散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换、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对生活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书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
四、写作特点1、情理相生、咏物抒情。
2、联想丰富,耐人寻味。
五、重点问题1、课文一、三段同是描写九月的景物,第一段意在表现“夏意正浓”,第三段却意在表现“秋的气息”。
从文章的思路看,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目的:(1)表现了季节更替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2)从全文行文的思路看,也是为了引发下文对生命演变的联想。
2、季节更替、生命演变,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归律,每个人对此都会有不同的观察和感受。
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观察与感受,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迪。
可先从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珍惜之情谈起,而后可围绕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在有限的人生中抓紧时间充实自己来谈。
3、体会“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九年级语文上册《草莓》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草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理解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理解和运用。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分析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抽象意象和深层含义的理解。
2. 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通过提问、讨论等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进行学习和交流。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生通过讨论,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重点讲解和辅导。
(2)教师通过举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知识。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
(2)学生进行拓展性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7. 布置作业:(1)教师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九年级语文上册《草莓》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草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草莓》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冰心的背景及作品风格。
能够把握文章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如“草莓”、“母亲”等。
能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和尊重,感悟亲情的伟大。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草莓》的主要内容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2. 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冰心的背景及作品风格。
提问:同学们对母爱有什么理解和感悟?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草莓》。
学生通过课文注释,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母爱的伟大。
学生分享自己对母爱的感悟和体验。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布置课后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母爱的感悟文章。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草莓》,巩固所学内容。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课文理解:通过课后练习题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草莓》的理解程度。
3. 情感体验:通过学生的感悟文章和课堂分享,了解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和讲解是否清晰明了,学生是否能理解和接受。
2. 合作探究环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 情感体验环节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悟。
九年级语文上册《草莓》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草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草莓》。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现代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3)培养学生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和背诵。
2.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
3.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4. 课文主题的探讨和思考。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自主学习生词和短语。
(2)教师准备课文的相关背景资料和问题。
2. 课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2)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发音和语调。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学生跟读并模仿。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教师分析课文主题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课堂练习:(1)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讲解。
5. 课堂总结:(1)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和重点。
(2)学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写一篇短文,表达对其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2. 情境教学: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九年级语文上册《草莓》教案
教案:九年级语文上册《草莓》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草莓》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思想内涵。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关注自然环境,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1. 课文《草莓》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3. 探讨课文中所表达的自然环境保护的主题。
第二章:课文《草莓》的阅读与理解2.1 课文概述介绍课文《草莓》的作者、背景和文学特点。
2.2 课文阅读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草莓》。
2. 讨论课文中草莓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3. 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
第三章: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3.1 修辞手法分析1.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讨论修辞手法在表达主题和情感中的作用。
3.2 写作技巧分析1. 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等写作技巧。
2. 讨论写作技巧在吸引读者、表达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第四章:探讨课文中所表达的自然环境保护的主题4.1 环境描写与主题关系1. 分析课文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探讨其与主题的关系。
2. 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态度和观点。
4.2 学生分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课文中有关自然环境保护的段落进行讨论。
2.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2. 强调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关注自然环境,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5.2 拓展活动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和措施。
3.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措施。
第六章:课后作业设计6.1 作业内容1. 请学生根据课文《草莓》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写一篇短文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和措施。
6.2 作业要求第七章:教学评价7.1 评价内容1. 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评价,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九年级上语文《草莓》教案
九年级上语文《草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上语文教材第五单元《草莓》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阅读理解文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借助草莓所传达的生活哲理;详细内容涉及对文章主题、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认识到生活中的美好与艰辛,学会珍惜与担当。
2. 通过对文章的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阅读笔记本、课外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莓实物,引导学生从视觉、嗅觉、味觉等角度描述草莓,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草莓》。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3.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章中的某一段落或句子,进行课堂互动。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文章中领悟生活哲理,学会珍惜和担当。
六、板书设计1. 文章主题:《草莓》2. 写作技巧:比喻、拟人、象征等3. 生活哲理:珍惜、担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文章内容,以“草莓”为题材,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类似主题的文章,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
3. 板书设计。
4. 作业设计。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4草莓》教案(1).docx
4草莓名校讲坛1.主题解说这篇散文rti—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发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
2 •重点突破作者是如何从一颗普通的草莓想到自然的变化,再由自然的变化想到人生的变化的?提示:文章以草莓为线索串联全文:作者由九月的草莓,想到六月的草莓,从而感叹季节的变化,由此又联想到了如“六月草莓”的青年人生和如“九月草莓”的现在人生,一切都在不知不觉屮发生着变化,岁月对人们“有所剥夺”,更“有所增添”,从而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情怀,表现了其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3.难点攻克文章中作者对似水流年的态度如何?提示:作者并不是消极地感伤逝者如斯,因为尽管流年似水,“有所剥夺”,但更“有所增添”;虽然时光飞逝,“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却“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还有许多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
作者在文中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了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2)—颗晚熟的草莓,会引发人们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若变换一下角度,我们是否也会受到新的启迪?提示:经历了更多的风吹雨打,烈FI烘烤,晚熟的草莓才更硕大、香甜,这告诉我们:一个意志坚强、勇于拼搏的人正是因为历经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才练就了一副坚强的臂膀;年少出名可喜可贺,大器晚成更令人钦佩;夯实基础,足踏实地就能走得更远MING XIAO KE TANG01 i和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韶华( ) 禀赋( ) 惴惴不安( )• • •xin ( )香荒ddn ( ) ang()然2.根据释义写成语。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獅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生机勃勃的样子),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草莓》教案参考(1)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草莓》。
教学内容包括:文本的整体感知、语言欣赏、主题探讨以及写作技巧分析。
具体章节为第1章“散文的韵味”,详细内容涉及对《草莓》一文的解读,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技巧。
2. 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作者对草莓的细腻描绘,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修辞手法及情感表达。
难点: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象征手法,深入解读作者的深层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黑板。
学具:课文文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草莓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草莓的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觉得草莓仅仅是一种水果吗?有没有其他的意义?2. 阅读感知(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 文本解读(20分钟)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理解作者写作的思路。
欣赏文章语言,分析修辞手法,解读象征意义。
讨论文章主题,深入探讨作者的情感表达。
4. 例题讲解(15分钟)以文章中的难点为例,详细讲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探讨文章中的深层含义。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文章的篇章结构。
2. 列出主要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
3. 突出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以“我眼中的草莓”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答案示例:通过对草莓的描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如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等。
2. 拓展阅读:推荐阅读其他关于水果的散文,如《橘颂》等,进行对比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草莓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草莓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草莓九班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由一事物引发丰富联想的写法。
2、从文中得出启示。
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丰富的联想。
2、难点:通过联想感悟所要抒写的情怀。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二、导入及背景介绍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四、分析课文〔一〕商量文章结构〔二〕质疑1、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了哪些联想?香甜的草莓把的思绪引回草莓最盛的六月时间,再从六月联想到眼前秋意渐浓的九月,由季节的改变联想到曾经拥有过的青年时间以及似水流年正悄无声息地转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思想和感情。
2、通过联想抒写了怎样的思想和感情?抒发了对时间易失的感概,及对人生秋天的赞美,表达了主动乐观情怀。
3、试比较第1、3两段对九月景物描写的不同?第一段重在表现夏意正浓: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灿烂,挺立的槲树生意盎然,处处欢歌笑语。
第三段却重在表现秋的气息:树是绿的,但只需吹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
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4、从文章的思路看写作目的是什么?5、细读课文,体会观看与感受,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五、语言品析选择自己宠爱的语段,反复阅读,体会情感。
例:地晨新翻的玫瑰红的土块,有如一堆堆绿色的珠子,又如野草一般妖艳。
这两个比方很有创意。
把新翻的土块,比作一堆堆垢子和野果,看了之后令人产生宠爱之情,也表现了这里一片布满生气制土地,更妙的是妖艳这个词经人以无限的遐想。
六、小结由一颗晚熟的草莓触动了情思,引发了丰富的联想,他告知我们季节的更替、生命的演化是不行抗拒的自然规律,我们要很好地把握如今,去制造美妙的将来。
作业完成课后练习草莓九班级语文上册教案篇2〔一〕学问与力量。
1、通过学习,使同学了解外表描写的是草莓,事实上是通过它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2、要同学了解:感情改变的线索是一颗秋天的草莓,也就是文章的题目;采纳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这是散文的常用手法。
3、通过本课教学,应使同学了解时间是珍贵的,生命的演进是大自然的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青春岁月是人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教育同学要珍惜如今的珍贵时间,努力把握科学文化学问,提高自己的素养水平,为将来的进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草莓》学习要点
《草莓》学习要点这篇散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发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悟。
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葱茏()枝柯()璀璨()槲树()荒诞()盎然()玫瑰()酣然()湛蓝()禀赋()硕大()沁人心脾( ) 弥漫()韶华()馨香()【参考答案】cōng lïng kēcuǐ càn húdànàng guīhān zhàn bǐngshuîqìn mísháo xīn2、形近字┏沁(qìn)沁人心脾┏馨(xīn)馨香┏惴(zhuì)惴惴不安┏锦(jǐn)锦绣┗泌(mì)分泌┗磐(pán)磐石┣踹(chuài) 踹门┣棉(mián )棉花┗湍(tuān) 湍急┗绵(mián)绵羊3、多音字模┏(mú)模样剥┏(bō)剥削┗(mï)模仿┗(bāo)剥皮4、词语解释【枝柯】课文中指树枝。
【起眼】课文中是显眼、引人注目的意思。
【生意盎然】比喻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的气象。
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欢歌笑语】欢乐地歌唱,快活地笑。
形容十分高兴,非常欢喜的场面。
【酣然】畅快尽兴的样子。
【硕大】课文中指非常大,超出一般大小。
【沁人心脾】课文指吸入芳香,使人感到舒适。
通常用以形容优美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沁,(香气)渗入或透出。
【色调】课文中指色彩、景象。
原指画面上表现思想、情感的色彩及浓淡。
还用来比喻文艺作品中思想感情的色彩。
【妙龄】课文中指青春年少的时期。
原指女子的青春时期。
【如花似锦】形容风景、前程等十分美好。
也用来比喻华彩绚丽。
【韶华】课文中指美好的青年时代。
原指美丽的春光。
【禀赋】指人先天具有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
九年级语文上册《草莓》教案
教案编辑专员,以教案编写经验,我为您编写了九年级语文上册《草莓》的五个章节教案,如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草莓》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事迹及作品特点。
(2)能够把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增强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草莓》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事迹及作品特点。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冰心的生平事迹及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草莓》,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析课文结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情感体验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复述课文《草莓》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请学生结合课文,分析作者的表达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感人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情境。
2. 问题驱动:教师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九年级语文上册《草莓》知识点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草莓》知识点语文版一、走近作者伊瓦什凯维奇,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
出身于乌克兰农村一个爱国家庭,1912至1918年在基辅一所大学学习法律和音乐。
1919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同时在华沙和杜维姆、斯沃尼姆斯基等组织“斯卡曼德尔”诗社。
1927至1932年在外交部门工作,曾游历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
这期间发表的诗集《白天的书和黑夜的书》、《回到欧洲》、《1932年的夏天》等记述了诗人游历国外的各种感受,同时表达了作者的艺术观。
长篇历史小说《红色的盾牌》以波兰11世纪社会为背景。
剧本《诺汉特之夏》、《假面舞会》分别写肖邦和普希金的生平。
他战前的作品常表现出孤独感,以普通人的遭遇来反映时代的面貌,有时流露出悲观主义情调。
二、重点字词枝柯:树枝。
妖艳:艳丽而不庄重。
酣然:酣畅的样子。
湛蓝:深蓝。
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后感到的舒适。
多用来形容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韶华:比喻美好的青年时代。
禀赋:先天具有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
荒诞:极不真实、极不通情理。
似水流年:形容光阴过得很快。
璀璨:形容珠宝玉石等光彩夺目。
三、文结构全文共6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作者因季节更替而触发情思。
第1段:描写了九月田野里的天气、树木、天空、农村等景色,与下文第3段的描写形成对比。
第2段:一颗晚熟草莓的发现把作者的思绪引向了六月,引出了下文。
这一段是作者感情发生变化的关键,同时也引出了下文,起过渡作用。
第3段:草莓的香味,使察觉几个月前的景色与现在的景色的不同,作者在不变中找到了变化。
第二部分,写作者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
第4段:与第1段相对应。
第段:与上文第3段相对应,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了作者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6段:结束全文,充满理趣,引导我们去回味,去联想,去思索,去感悟。
四、后练习1、选出下列加粗词注音全对的一组:A葱茏璀璨槲树生意盎然B蔚蓝弥漫禀赋惴惴不安荒诞晶莹馨香沁人心脾D枝柯挺拔湛蓝兴味酣然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宛然没精打彩渴睡野草荒藤B惦记英雄倍出婀娜绿草成荫羞涩一泓清泉朗照急于求成D落寞夏始春余清淅心神恍惚3、根据意思选择相应的成语A随着时间增长而增长。
【最新】2019最新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拓展资料 :第4课《草莓》整体把握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最新】2019最新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拓展资料:第4课《草莓》整体把握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1、主题思想文章以草莓为线索关联全文,通过对一颗晚熟的草莓的联想,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的生活感想,表达了作者对青青岁月的留恋和对时光易逝的感叹。
2、结构分析第一部分(1~3):写作者因季节更替而触发情思。
第1段:描写了九月田野里的天气、树木、天空、农村等景色,与下文第3段的描写形成对比。
第2段:一颗晚熟草莓的发现把作者的思绪引向了六月,引出了下文。
这一段是作者感情发生变化的关键,同时也引出了下文,起过渡作用。
第3段:草莓的香味,使人察觉到几个月前的景色与现在的景色的不同,作者在不变中找到了变化。
第二部分(4~6):写作者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
第4段:与第1段相对应。
第5段:与上文第3段相对应,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了作者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6段:结束全文,充满理趣,引导我们去回味,去联想,去思索,去感悟。
3、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了作者哪些联想?通过联想作者抒写了怎样的情怀?这篇散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
作者并不是消极地感伤逝者如斯,因为尽管流年似水,“有所剥夺”,但更“有所增添”。
虽然时间飞逝,“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却“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从而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了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4、课文l、3两段同是描写九月的景物,第1段意在表现“夏意正浓”,第3段却意在表现“秋的气息”。
从文章的思路看,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提示:这样写,一方面表现了季节更替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从全文的行文思路看,也是为了引发下文对生命演变的联想。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草莓》教案参考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草莓》,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810页。
详细内容包括: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学习文章的抒情手法,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同时通过学习了解草莓的寓意,体会作者借助草莓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主题,把握文章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学习并运用文章的抒情手法,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文章的抒情手法,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题,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草莓实物。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莓实物,引发学生对草莓的兴趣,进而引入课文学习。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章的情感。
3. 讲解:分析文章的抒情手法,解读文章的语言魅力,讲解文章的主题。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草莓,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现场写作。
5. 例题讲解:分析一篇优秀的作文,讲解如何运用抒情手法进行写作。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讲解,结合自己的观察,进行写作练习。
7. 互动交流: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文章主题:草莓的寓意2. 抒情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3. 写作技巧:观察、想象、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草莓”为题材,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抒情手法,写一篇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以水果为题材的文章,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实践情景引入的运用3. 例题讲解的深度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1.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抒情手法在文章中的具体运用,如比喻、拟人等,并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尝试使用。
九年级语文上册《草莓》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草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懂得珍惜美好生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正确认读与运用。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1.2 学生齐读课文,猜测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
2.2 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 课堂讲解3.1 教师讲解生字词,强调重点难点。
3.2 教师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情感教育4.1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2 教师引导学生懂得珍惜美好生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5. 课堂小结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5.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师可以与同事交流教学心得,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九年级语文上册《草莓》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草莓》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草莓》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散文作品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草莓》的基本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散文作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提问:你们对自然景观有什么样的感受和认识?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草莓》,理解文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讨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强调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自然景观的作文。
2. 深入思考课文《草莓》所传达的环保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草莓》,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通过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六、教学拓展(1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探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
2. 邀请环保专家或志愿者来校进行讲座,分享环保知识和实践经验,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七、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课文《草莓》的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草莓》教案参考(1)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草莓》,围绕教材第二章节“大自然的馈赠”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对《草莓》一文进行深入阅读与分析,学习作者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观察草莓这一细微事物,表达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学会从生活中的小事发现并领悟大道理。
2. 学习并运用文章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对生活、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运用文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重点:分析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莓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微事物,引入课题。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讲解写作技巧。
a. 分析文章主题,引导学生从草莓中领悟人生哲理。
b.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如对比、排比、象征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4.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难点和重点,设计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草莓》2. 内容:a. 文章结构:引子、、结尾b. 写作手法:以小见大、对比、排比、象征c. 主题思想:感悟人生、珍惜当下、关爱自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运用本文的写作手法,以“一片树叶”为主题,写一篇短文,不少于300字。
b.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以小见大”写作手法的理解。
2. 答案:a. 略b. “以小见大”是一种从生活中的小事发现并领悟大道理的写作手法。
通过观察细微的事物,揭示出生活中的哲理,使文章具有深刻的内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导入、课堂讲解、例题讲解等环节,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技巧。
九年级语文上册草莓知识点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草莓》知识点语文版一、走近作者伊瓦什凯维奇,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
身世于乌克兰农村一个爱国家庭,1912至1918年在基辅一所大学学习法律和音乐。
1919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同时在华沙和杜维姆、斯沃尼姆斯基等组织“斯卡曼德尔”诗社。
1927至1932年在外交部门工作,曾游历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
这期间发表的诗集《白天的书和黑夜的书》、《回到欧洲》、《1932年的夏天》等记叙了诗人游历国外的各类感受,同时表达了作者的艺术观。
长篇历史小说《红色的盾牌》以波兰11世纪社会为背景。
剧本《诺汉特之夏》、《假面舞会》别离写肖邦和普希金的生平。
他战前的作品常表现出孤独感,以一般人的遭遇来反映时期的面貌,有时流露出悲观主义情调。
二、重点字词枝柯:树枝。
妖艳:艳丽而不庄重。
酣然:畅快的样子。
湛蓝:深蓝。
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后感到的舒适。
多用来形容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活泼的感觉。
韶华:比喻美好的青年时期。
禀赋:先天具有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养。
怪诞:极不真实、极不通情理。
似水流年:形容光阴过得专门快。
璀璨:形容珠宝玉石等光荣夺目。
三、文结构全文共6段,可分为两个部份。
第一部份,写作者因季节更替而触发情思。
第1段:描述了九月田野里的天气、树木、天空、农村等景色,与下文第3段的描述形成对照。
第2段:一颗晚熟草莓的发觉把作者的思绪引向了六月,引出了下文。
这一段是作者情感发生转变的关键,同时也引出了下文,起过渡作用。
第3段:草莓的香味,使发觉几个月前的景色与此刻的景色的不同,作者在不变中找到了转变。
第二部份,写作者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
第4段:与第1段相对应。
第段:与上文第3段相对应,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酷爱之情,表现了作者珍爱年华、踊跃进取的精神。
第6段:终止全文,充满理趣,引导咱们去回味,去联想,去思索,去感悟。
四、后练习一、选出以下加粗词注音全对的一组:A葱茏璀璨槲树生意盎然B湛蓝弥漫禀赋惴惴不安怪诞晶莹馨香沁人心脾D枝柯挺拔湛蓝兴味酣然二、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宛然没精打彩渴睡野草荒藤B惦念英雄倍出婀娜绿草成荫羞涩一泓清泉朗照急于求成D落寞夏始春余清淅心神恍忽3、依照意思选择相应的成语A随着时刻增加而增加。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草莓》教案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草莓》教案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理清文章思路。
(二)知晓联想手法。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季节更替、生命演变,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每个人因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层面的种种不同,对不同的“物”,或者是对相同的“物”,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波兰作家伊瓦什凯维奇的散文《草莓》,体会作者对时光、对生命的别样的感悟。
(二)初读(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三)正音槲(hú)树枝柯(kē) 禀(bǐng)赋馨(xīn)香璀璨(cuǐc4n) 惴(zhuì)惴不安(四)研读1、学生自由朗读第1-3段,然后说说这部分文字描写的主要内容。
明确:九月的农村景物。
2、第1段和第3段描写的是同一个时节的几乎又是相同的景物,作者为什么这样着墨?明确:表现的侧重点不同,反应出来的人的心境也不同。
3、那么第1段描写了九月农村怎样的景物?反映出来的人的心境又是如何的?明确:借助于天气的暖和、树木的碧绿、天空的湛蓝,突出景色的“夏意正浓”,人置身于这样的景色,心境是“欢快”的。
4、而第3段里,作者笔下的景物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明确:更多的是强调暖和的天气不是一种常态,树木的碧绿不久就会枯黄,天空的蔚蓝也行将成为灰色,借此来突出“秋的气息”。
5、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明确:是与六月的景物形成比照,从而强调已逝的六月,景物的“另一种模样”和人的“另一番滋味”。
6、能不能揣测一下其中更为深层次的意韵?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
明确:“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强调时光是从不随人的意志在流逝着。
7、可人们的思维有时却会陷入一个误区,这个误区是什么呢?明确:“以为一切都没有变”。
8、作者这样一番感悟缘于什么呢?明确:“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9、由此可见,文章第2段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有过渡的作用,还有点题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主题思想
文章以草莓为线索关联全文,通过对一颗晚熟的草莓的联想,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的生活感想,表达了作者对青青岁月的留恋和对时光易逝的感叹。
2、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3):写作者因季节更替而触发情思。
第1段:描写了九月田野里的天气、树木、天空、农村等景色,与下文第3段的描写形成对比。
4、课文l、3两段同是描写九月的景物,第1段意在表现“夏意正浓”,第3段却意在表现“秋的气息”。从文章的思路看,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这样写,一方面表现了季节更替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从全文的行文思路看,也是为了引发下文对生命演变的联想。
第6段:结束全文,充满理趣,引导我熟的草莓引发了作者哪些联想?通过联想作者抒写了怎样的情怀?
这篇散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作者并不是消极地感伤逝者如斯,因为尽管流年似水,“有所剥夺”,但更“有所增添”。虽然时间飞逝,“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却“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从而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了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2段:一颗晚熟草莓的发现把作者的思绪引向了六月,引出了下文。这一段是作者感情发生变化的关键,同时也引出了下文,起过渡作用。
第3段:草莓的香味,使人察觉到几个月前的景色与现在的景色的不同,作者在不变中找到了变化。
第二部分(4~6):写作者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
第4段:与第1段相对应。
第5段:与上文第3段相对应,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了作者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