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全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疗指南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疗指南(第七届全国⼩⼉⾻科学术会议2009年4⽉15⽇-18⽇)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旧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是髋关节在发育过程中以空间和时间上的不稳定为特征的⼀组病变的总称,包括髋关节脱位、半脱位和髋⾅发育不良。
DDH可造成患⼉的步态异常、相邻关节发育异常、脊柱继发畸形,导致成年后下腰痛和髋关节退⾏性变引起的疼痛。
由于该病与髋关节发育过程紧密相关,不同年龄组的表现和相应的治疗各不相同。
DDH治疗的⽬的是取得稳定的同⼼圆复位,避免股⾻头缺⾎性坏死(AVN)。
早诊断、早治疗是提⾼疗效的关键。
(⼀)出⽣~6个⽉此阶段为DDH治疗的黄⾦时段,⽅法简便易⾏,依从性好,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1、临床表现与体征:⼤腿⽪纹和臀纹不对称,关节弹响和下肢不等长等。
脱位侧髋关节外展试验阳性。
Ortolani/Balow征阳性。
肢体不等长,Allis(Galleazzi)征阳性等。
2、影像学检查: ≤4个⽉患⼉⾸选髋关节B超检查,Graf法;>4个⽉患⼉可拍X线双髋正位⽚,常⽤指标为Perkin⽅格、髋⾅指数(AL)、中⼼边缘⾓(CEA)、Shenton线、泪滴(Teradrop)征。
3、治疗:⾸选Pavlik吊带,维持髋关节屈曲100°~110°,外展20°~50°。
24⼩时维持。
禁脱位动作(包括检查和更换⾐服)。
定期B超检查,1次/1~2周 。
若3周后B超提⽰取得同⼼圆复位,则继续维持2~4个⽉。
然后使⽤外展⽀具直⾄髋⾅指数(AL)<25°,中⼼边缘⾓(CEA)>20°。
如果3周后B超及临床检查提⽰未取得复位,则停⽤ Pavik吊带,改⽤其他治疗⽅法。
否则后脱位的股⾻头持续压迫髋⾅壁可致吊带病(髋⾅后壁发育不良)。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筛查现状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筛查现状李德宇,王加宽(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扬州 225002)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dislocationofthehip,CDH)于1989年被更名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DDH)[1]。
因为临床工作中发现,并不是所有DDH患者在出生时都存在髋关节病理性表现,部分患者出生时存在髋关节异常,但随着生长发育而逐渐好转;同时存在部分患者出生时髋关节正常,日后却逐渐出现关节发育不良、可复性半脱位或脱位,最终进展为不可复性脱位。
DDH其临床表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如果延误诊断会导致迟发性DDH[2],需要手术才能矫正,创伤大、并发症多,对患者及家庭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早期筛查、早期发现是非手术治疗DDH成功的关键[3]。
本文对DDH流行病学特征、目前国内外DDH早期筛查模式以及髋关节超声筛查方式的争议进行回顾分析。
1 DDH流行病学特征髋关节发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基因调控过程,它涉及若干基因在不同时间、空间的先后表达。
DDH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DDH与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有关[4],目前尚没有确切系统的关于DDH的分子遗传学报道,DDH相关易感基因研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5 6]。
国际上对DDH的流行病学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7]:第一阶段(1920年—1950年),对DDH的认识尚不充分,缺少此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第二阶段(1950年—1980年),发病率主要依据新生儿临床查体的结果和迟发的病例,易受到检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第三阶段(1980年—),此阶段出现了Graf[8]静态超声检查法及Harcke[9]动态超声检查法等,对DDH的认识有了更加客观的依据。
研究发现,DDH发病率与种族及地区有关,且差异明显,如非洲活产儿的发病率为0.06‰、瑞典1.75‰、英国3.6‰、奥地利8‰、西班牙25.5‰、东欧35.8‰,而美国土著黑人高达76.1‰[7]。
ddh名词解释
ddh名词解释一、DDH定义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the Hip,DDH),旧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0fthe Hip,CDH),是指一系列髋臼和股骨近端畸形以及头臼相互关系异常的疾患,包含髋关节发育不良、半脱位及全脱位。
由于本病可于出生前及/或出生后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1992年由北美小儿矫形外科学会(POSNA)更名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of the hip, DDH)并由国内外小儿骨科医师普遍接受。
DDH可以是非常轻微的髋臼发育不良,也可以是导致严重髋关节功能异常的髋关节半脱位或髋关节脱位。
二、DDH流行病学特征DDH是小儿最常见的髋关节疾患,致残率高。
DDH发病率与地区、种族、季节等因素有关,不同人种发病差异巨大,白种人发病率高,黑种人低,黄种人介于二者间。
新生儿期(0-28天)DDH的发病率在1-7%。
非洲发病率0.06‰,美国本土人发病率76.1‰,香港0.87‰--南澳大利亚10.5‰,西欧、北欧7~22‰。
我国DDH的发病率为0.91‰-186‰。
在我国寒冷的北方发病率比南方高,高原地区远远高于平原地区,这可能与当地生活习惯相关,如出生后不正确的双下肢直腿捆绑等错误襁褓方式。
一般秋冬季节9月至翌年2月出生的发病高于其他季节,可能因为该季节天气寒冷,新生儿多被包裹,双下肢伸直内收,以至婴儿被动伸髋和活动受限,可能导致该病的发生。
三、DDH常见危险因素目前为止,DDH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比较明确,但是,DDH的致病原因及发病机制不清楚。
有关DDH的发病原因目前仍存在争议,目前认为环境因素(胎次、胎位、生产方式、羊水过少、出生后襁褓方式等)和遗传因素(性别、家族史、其它伴发畸形)共同参与DDH发病。
DDH患儿多与以下因素相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先天髋关节畸形是怎么回事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先天髋关节畸形是怎么回事呢?
导语:先天髋关节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病,婴儿在没有出生前,就已经患上了这个病,这种病的治疗方式也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实它有一个最适
先天髋关节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病,婴儿在没有出生前,就已经患上了这个病,这种病的治疗方式也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实它有一个最适合治疗的时间,如果把握好了这个时间,这个病是没有问题的。
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这个先天髋关节畸形病的具体情况,希望对有这种病状的人有些帮助。
本病简称CDH,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或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及髋发育不全,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股骨头在关节囊内丧失其与髋臼的正常关系,以致在出生前及出生后不能正常发育。
有许多理论阐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因,如机械因素、内分泌诱导的关节松弛、原发性髋臼发育不良和遗传因素等。
臀位产时有异常屈髋的机械应力,可导致股骨头后脱位。
韧带松弛曾被认为是重要发病因素,妊娠后期母亲雌激素分泌增多会使骨盆松弛,有利于分娩,也使子宫内胎儿韧带产生相应松弛,在新生儿期较易发生股骨头脱位。
但是,很难以单一的因素来解释本病的原因,一般认为遗传和原发性胚质缺陷对发病可能起重要作用。
胎儿的髋关节开始是间质性软骨形成的裂隙,先呈深凹圆形,然后逐渐变浅,呈半圆形。
出生时,髂骨、坐骨及耻骨仅部分融合,髋臼窝极浅,所以分娩时胎儿髋关节有很大的活动幅度,以使胎儿容易通过产道。
因此,胎儿在出生前后这段时间内,最容易发生髋关节脱位。
若胎儿下肢置于伸直内收位,则股骨头不易置于髋臼的深处,极易脱位。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病的治疗原则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一。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_百度百科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_百度百科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好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又称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是一种对儿童健康影响较大的病变,如能作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临床效果是满意的。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又称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其发生率世界各地区有较明显差别,我国并没有完全整的统计资料,就上海某些产院调查的约为0.91‰,北京地区为3.8‰,沈阳某院为1.75‰,香港为0.07‰,这些资料都不够全面,也不能反映我国的发生率,估计我国的发生率大概为1‰。
约20%的先髋脱位有家族史;80%的先髋脱位是第一胎;沈阳某院新生儿普查家族遗传为1/14,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226例中只有4例有遗传史;遗传因素并非为先髋脱位发病的重要因素。
先髋脱位发病率以女孩占绝对优势,我国统计男女之比为1:4.75. 地区与种族的发病率有很大差别,这与遗传因素、环境影响和生活习惯有关;习惯背背婴儿的民族发生率低,如南非、中非一些地区,爱斯基摩人,朝鲜族人和广东、香港地区;喜欢用捆绑方法的民族,使新生儿髋关节固定于伸展、内收位,其发生率明显增高,如北意大利,北美印地安人,德国和北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以及我国汉族的习惯。
冬季出生的婴儿,其发生率明显增高。
臀位产发病率较高,国外约23%,上海26%,沈阳28.5%,正常生产中只占5%;臀位产发生先髋脱位较头位产高10倍;剖腹产发生先髋脱位较阴道产高,上海统计占30%,有显著差异,同时发现剖腹产中体重重的婴儿发病率高。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主要病理特点是:①髂腰肌紧张、挛缩,压迫髋臼的入口;②关节囊变形呈葫芦样;③股骨头颈变形,主要有股骨头呈椭圆形,股骨颈短,股骨颈前倾角增大;④髋臼变形,主要有髋臼窝浅小,呈三角形,髋臼指数增大,关节盂唇内卷;⑤股圆韧带增粗变长,关节软骨变性等。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一、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e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过去称为先天性 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又有人称之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congenital displasia of the hip),主要是髋臼、股骨近端和关节囊等均存在发育缺陷而 致关节不稳,直至发展为髋关节脱位。发病率0.1%~0.4%不等,不同的种族、地区发病 情况差别很大。女多于男,约为6∶1。左侧比右侧多,双侧者也不少见。
髋臼发育不良
髋关节半脱位
髋关节脱位
发育 Dysplasia Low dislocation
High dislocation
Crowe分类
TypeⅠ
<50% subluxation
Type Ⅱ
50%~75% subluxation
Type Ⅲ
髋关节屈曲外展试验
(1)双下肢不等长,左大腿内侧皱褶增加,左臀部呈现凹陷状 (2)屈膝、屈髋外展试验左侧阳性,右侧正常
Allis征:左侧膝关节低于健侧(右)
除此以外还需检查以下几项: ①跛行步态:单侧脱位时跛行,双侧脱位表现为“鸭步”,臀部明显突出; ②Nelaton线: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称为Nelaton线,正常时此线通过大转子顶点,脱 位时大转子在此线之上; ③Trendelenburg试验:嘱患儿单腿站立,另一腿尽量屈髋屈膝,使足离地。正常时对侧骨 盆上升,脱位后股骨头不能托住髋臼,臀中肌无力,使对侧骨盆下降,从背后观察尤为 清楚,称为Trendelenburg征阳性,是髋关节不稳的体征。
骨盆截骨术治疗
(1)Salter骨盆截骨术;(2)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又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四肢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是指患儿出生前及出生后也包括出生过程中发生股骨头和髋臼在发育和(或)解剖关系中出现异常的一系列髋关节病症。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我国小儿跛行、双下肢致残的常见原因。
【护理常规】1.术前(1)了解患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类型及严重情况,评估患儿步态及自理情况。
指导步态异常患儿勿跑、跳,注意防止跌倒。
(2)行皮牵引患儿抬高床尾10~15cm,保持力线一致及有效的牵引力与反牵引力,预防压疮及便秘、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3)术前应清洁患儿石膏固定范围内的皮肤,训练患儿学会床上使用便器排尿、排便。
2.术后(1)按石膏固定的护理常规,教会其家长正确的给患儿接尿、便,防止尿、便污染石膏,刺激皮肤和污染伤口。
(2)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并及时更换污染敷料。
(3)饮食与营养:手术当天饮食宜清淡,术后第1天患儿可恢复普食,可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嘱患儿多饮水,以防止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
(4)体位:术后去枕平卧双下肢抬高,醒后枕枕头,术后3d可摇高床头,直至可以坐。
(5)功能锻炼:术后初期主要为足趾背伸,趾曲活动;术后3d 进行坐卧练习;进行侧卧翻身练习;术后1~2个月去石膏后不能负重活动;术后3个月取克氏针后可负重活动。
【健康教育】1.休息与活动术后患儿应长期避免以双下肢剧烈活动为主的运动。
2.饮食指导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排便通畅,同时要注意营养均衡促进骨骼愈合。
保持石膏清洁干燥,防止尿、便污染。
3.用药指导遵医嘱按时给药。
告知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4.心理指导告知患儿及其家长疾病情况,减轻其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康复指导开放复位石膏外固定术后应继续坚持功能锻炼,注意避免患肢内收和内旋。
6.复诊须知定期门诊复查,闭合复位后应根据复位情况决定继续更换石膏或外固定支架。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及髋发育不全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及髋发育不全本病简称CDH(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或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isplasia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
股骨头在关节囊内丧失其与髋臼的正常关系,以致在出生前及出生后不能正常发育。
Hipkocsates早在公元前就描述了本病,之后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今仍然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课题。
流行病学本病的发病率因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地域、生活习惯、民族等,其发病率相关很大,在意大利北部、法国和德国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Mckeown等1960年报道英国伯明翰发病率为0.7%,而瑞典为1%,在日本和美洲印第安部落发病率也较高。
而Hodgson认为我们中国的发病率很低,他主要是指中国南方地区,因为带小孩的习惯是二髋分开;膝关节屈曲,因这种婴儿体位能纠正髋关节脱位,而实际上在我国不同地区发病率也不一致,但缺乏完整统计资料。
但发病率也不会太低。
而在非洲地区,发病率为世界上最低地区。
我国资料大致是:存活儿童发病率为1%。
左侧多于右侧约为10∶1,双侧脱位者以右侧为重。
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5~6。
头胎特别是臀位产儿中有较高的发病率,约有16%的臀位产儿并发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不同地区的发病率不同,中国北方地区的发病率高于南方,华北地区的发病率为3.8%,华东地区为1.1%,华南地区为0.7%。
病因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
当然,多发性畸形附有髋关节脱位应属于先天性畸形。
总的说来,近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病因并不是单一的。
这说是说有许多因素参加才会引起此症的产生。
(一)遗传因素无可否认的事实说明此症有明显的家族史,尤其在双胎婴儿中更为明显,有此症之患者家族中其发病率可以高达20~30%,而且姐妹中更为多见。
同样的疾病在姐妹中可以出现髋脱位半脱位与发育不良三种类型,倘若不进行详细的,早期的检查与X线片诊断,除第一类之外,后两类往往可以遗漏而到达7、8岁时髋关节已完全正常。
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标准
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标准哎呀,说起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这事儿,可谓是育儿路上的一个小难题。
不过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用最通俗的语言,给你讲讲怎么识别这个“小调皮”。
想象一下,每个孩子的髋关节就像是一扇小门,这扇门本来应该是顺畅开合的。
但是,有些小家伙的髋关节门儿有点儿卡,这就叫髋关节发育不良。
那么,怎么判断孩子的小门儿是不是卡住了呢?咱们就来摸摸门儿,听听声音,看看门后的景象。
首先,你得做个“门把式”的大人,那就是仔细观察。
比如说,你发现你家宝贝走路一瘸一拐的,像是在跳“小步舞”,这就得注意了。
有一次,我朋友的儿子小杰,他妈妈就发现小杰走路时,右脚总是有点内八字,像是故意迈着方步。
你说这算不算是个小线索呢?再来,你得做个“门铃摇响者”,那就是多摸摸孩子的髋部。
比如说,你可以轻轻按一按孩子的臀部和大腿根部,感觉一下髋关节的活动范围。
有个老朋友说,她小时候妈妈就是这样检查的,虽然那时候不懂,但现在想想还挺温馨的。
有一次,我在公园看到一位奶奶,她正给孙子检查髋关节。
奶奶笑着说:“哎呀,小家伙,爷爷小时候髋关节就有点问题,现在看,你可得好好锻炼,别像你爷爷一样了。
”这场景,真是既温馨又幽默。
那么,如果小门儿真的卡住了,怎么办呢?首先,你得带宝贝去看医生,医生会通过X光片等专业手段来确诊。
记得有一次,我听邻居说,她女儿小丽检查的时候,医生还开玩笑说:“看看,这个小门儿可真是‘小巧玲珑’啊!”治疗嘛,有的需要穿矫正器,有的可能得手术。
不过,别担心,现在的医疗技术可先进了,不少孩子通过治疗,小门儿都能开开合合,像正常孩子一样蹦蹦跳跳。
最后,给点实用的小建议吧:1. 平时多观察孩子的走路姿势,发现问题及时和医生沟通。
2. 家长自己也要多学习相关知识,毕竟孩子的健康是第一位的。
好了,今天的“门把式”育儿课就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下次咱们再聊其他育儿小趣事,不见不散哦!。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或脱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或脱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或脱位development dysplasia or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分类(1)根据股⾻头与髋⾅的关系分类(⼀般可将其分为以下3种类型):①先天性发育不良:股⾻头仅略向外移,Shenton线基本正常,但CE⾓可减⼩,髋⾅变浅,Dunn称此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Ⅰ级。
②先天性半脱位:股⾻头向外上⽅移位,但仍与髋⾅的外侧部分形成关节,Shenton线不连续,CE⾓⼩于20°,髋⾅变浅属Dunn分类Ⅱ级。
③先天性完全脱位:股⾻头完全在真性髋⾅以外,与髂⾻的外侧⾯形成关节,逐渐形成假髋⾅,原关节囊则嵌夹于股⾻头与髂⾻之间属Dunn分类Ⅲ级。
(2)根据脱位的程度分类:按照T?nnis&Zionts标准分为以下4度:①Ⅰ度脱位:股⾻头骺核位于Y线以下、髋⾅外上缘垂线之外。
②Ⅱ度脱位:股⾻头骺核位于Y线与Y线的⾅上缘平⾏线之间。
③Ⅲ度脱位:股⾻头骺核位于⾅上缘平⾏线⾼度。
④Ⅳ度脱位:股⾻头骺核位于⾅上缘平⾏线以上,并有假⾅形成。
临床表现(1)新⽣⼉和婴⼉期的表现:①症状:A.关节活动障碍:患肢常呈屈曲状,活动较健侧差,蹬踩⼒量弱于另⼀侧,髋关节外展受限。
B.患肢短缩:患侧股⾻头向后上⽅脱位,常见相应的下肢短缩。
C.⽪纹及会阴部的变化:臀部及⼤腿内侧⽪肤皱褶不对称,患侧⽪纹较健侧深陷,数⽬增加,⼥婴⼤阴唇不对称,会阴部加宽。
D.患⼉洗澡或换尿布时,髋关节部位可闻及弹响声。
②检查:A.Ortolani试验和Barlow试验:适⽤于⾃出⽣⾄3个⽉之间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由Ortolani于1935年⾸先提出,由Barlow加以改良。
Ortolani的⽅法是将患⼉两膝和两髋屈⾄90°,检查者将拇指放在患⼉⼤腿内侧,⾷指、中指则放在⼤转⼦处,将⼤腿逐渐外展、外旋。
如有脱位,可感到股⾻头嵌于髋⾅缘,⽽产⽣轻微的外展阻⼒,然后以⾷指中指往上抬起⼤转⼦,拇指可感到股⾻头滑⼊髋⾅内时的弹动,即为Ortolani试验阳性。
髋关节发育不良总结
髋关节发育不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DDH )旧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髋关节在发育过程中,以空间上和时间上的不稳定为特征的一组病变的总称,包括髋关节脱位、半脱位和髋臼发育不良。
超声检查是 DDH 早期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DDH 治疗的目的是取得稳定的同心圆复位,避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DDH 最主要的发病高危因素之一是女婴且出生时单臀先露,其二是家族病史,即婴儿的父母中一方和( 或) 婴儿的兄弟姐妹患有 DDH。
适应证: ( 1) 体格检查发现髋关节稳定性有异常或有可疑阳性发现; ( 2) 有 DDH 家族史; ( 3) 出生时臀先露; ( 4) 神经肌肉病变; ( 5) DDH 治疗过程中的监测。
相对适应症:( 1) 出生前羊水过少; ( 2) 其他如产前体位等引起的宫内因素。
临床表现与体征:大腿皮纹、臀纹不对称、关节弹响、下肢不等长和大转子高位,年长儿可见跛行、鸭步,脱位侧髋关节外展试验阳性。
外展外旋髋关节(Ortolani)/Balow征阳性,Allis(Galleazzi) 征阳性。
望远镜征(telescope 征)、腰椎前凸增大、髋外展受限、Trendelenburg征阳性等。
检查:≤4个月患儿首选髋关节B超检查,Graf法;>4个月患儿可拍双髋正位X线片。
不建议采用超声检查年龄 < 6 周婴儿的髋关节,除非体格检查发现髋关节异常。
治疗:出生~6个月,此阶段为DDH治疗的黄金时段。
首选 Pavlik吊带,维持髋关节屈曲100°~110°,外展20°~50°,维持24h。
禁脱位动作(包括检查和更换衣服)。
定期 B超检查,1次/12周。
若3周后B超提示取得同心圆复位,则继续维持24个月。
如果3周后B超及临床检查提示未取得复位,则停用Pavlik吊带,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7~18个月,首选麻醉下闭合复位、人字位石膏管型固定。
18月~8岁:2岁以内仍有可能试行闭合复位,但多数患儿需切开复位及截骨术。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疗指南(全文)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疗指南(全文)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旧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是髋关节在发育过程中以空间和时间上的不稳定为特征的一组病变的总称,包括髋关节脱位、半脱位和髋臼发育不良。
DDH可造成患儿的步态异常、相邻关节发育异常、脊柱继发畸形,导致成年后下腰痛和髋关节退行性变引起的疼痛。
由于该病与髋关节发育过程紧密相关,不同年龄组的表现和相应的治疗各不相同。
DDH治疗的目的是取得稳定的同心圆复位,避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
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一)出生~6个月此阶段为DDH治疗的黄金时段,方法简便易行,依从性好,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1、临床表现与体征:大腿皮纹和臀纹不对称,关节弹响和下肢不等长等。
脱位侧髋关节外展试验阳性。
Ortolani/Balow征阳性。
肢体不等长,Allis(Galleazzi)征阳性等。
2、影像学检查:≤4个月患儿首选髋关节B超检查,Graf法;>4个月患儿可拍X线双髋正位片,常用指标为Perkin方格、髋臼指数(AL)、中心边缘角(CEA)、Shenton线、泪滴(Tera)征。
3、治疗:首选Pavlik 吊带,维持髋关节屈曲100°~110°,外展20°~50°。
24小时维持。
禁脱位动作(包括检查和更换衣服)。
定期B超检查,1次/1~2 周。
若3周后B超提示取得同心圆复位,则继续维持2~4个月。
然后使用外展支具直至髋臼指数(AL)<25°,中心边缘角(CEA)>20°。
如果3周后B超及临床检查提示未取得复位,则停用 Pavik 吊带,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否则后脱位的股骨头持续压迫髋臼壁可致吊带病(髋臼后壁发育不良)。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支具(固定体位同吊带)或直接采用闭合石膏固定,禁忌非麻醉下复位、穿戴极度(蛙式)外展支具,以避免损伤股骨头软骨和AVN。
一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例讨论PPT案例分享PPT课件
髋臼变浅,呈三角形,髋臼指数 增大,关节面增生硬化,关节间
隙增宽或变窄。
股骨颈前倾角增大,颈干角变小 ,甚至出现股骨颈骨折等表现。
CT或MRI扫描结果分析
01
CT扫描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髋关 节的骨性结构,如髋臼、股骨头 、股骨颈等,有助于发现细微的 骨折和关节面的损伤。
02
MRI扫描则可以更好地显示髋关 节的软组织结构,如关节囊、韧 带、肌肉等,有助于发现关节内 的积液、水肿等炎症反应。
预后评估
DDH的预后与脱位程度、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等因素有关。早期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 ,可恢复正常髋关节功能。而晚期诊断或治疗不当者则可能出现髋关节功能障碍、疼痛等并发症。
02 病例背景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
张三(化名)
就诊原因
家长发现患儿双侧臀纹不对称,疑似髋关 节异常
体重
6kg
性别
血栓形成预防
鼓励患儿早期进行床上活 动,必要时应用抗凝药物 预防血栓形成。
康复锻炼计划制定
早期康复锻炼
01
术后即可开始进行患肢肌肉等长收缩练习,促进血液循环,防
止肌肉萎缩。
中期康复锻炼
02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逐渐增加活动范围,避免
关节僵硬。
后期康复锻炼
03
加强患肢肌肉力量训练,提高关节稳定性,逐步恢复正常行走
诊断标准
DDH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一般来说,具备髋关节脱位或不稳定、髋臼发育不良和股 骨头位置异常等三个要素即可诊断为DDH。
治疗原则与预后评估
治疗原则
DDH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适用于轻 度DDH和部分中度DDH,主要通过佩戴支具、石膏固定等方式纠正脱位。手术治疗适用于重度DDH 和保守治疗无效者,手术方式包括切开复位、骨盆截骨术等。
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的护理PPT课件
心理护理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学会自我调节,避免焦 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家人、朋友保持沟通
学会放松,通过冥想、 深呼吸等方法缓解压力
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必 要时进行心理治疗
健康教育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STEP5
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避免过度劳 累
03
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缓解疼痛、炎
04
症等症状
心理治疗:关注患者心理状况,提
05
供心理支持与辅导
2
护理要点
术前护理
01
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 张情绪,增强信心
02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合 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04
体位护理:指导患者正 确体位,减轻疼痛
05
预防并发症:预防深静 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
先天性髋臼发育不 良的护理PPT课件
目录
01. 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概述 02. 护理要点 03. 护理注意事项 04. 护理案例分析
1
先天性髋臼发育 不良概述
定义和病因
01
定义:先天性髋臼发 育不良是一种常见的 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 主要表现为髋臼发育 不良和股骨头脱位。
02
病因: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内分泌 因素、机械因素等。
03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 清洁,预防感染
术后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定期复查,监测恢复情况 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康复护理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01
DDH(儿童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ppt课件
1
诊 断 (2)
1、早期诊断:新生儿普查极为重要。 大腿内侧皮纹不对称、腹股沟不
对称、臀纹不对称、脱位侧髋部增 宽、股三角空虚、大转子上移、双下肢不等长,蛙式试验(+)、Allis征 (+)
;.
1
诊 断 (2)’
有家长叙述病史时讲到:给患儿把尿时可感觉髋部弹响,这就 是Barlow征(弹出试验)、Ortolani征(+)。
现间隙,中间的间质细胞逐渐吸收,形成关节腔。任何刺激使 间质细胞停止吸收,即出现盂唇。胚7~8周,关节囊、髋臼 盂缘形成。
盂唇过度增大、内翻可阻碍复位,尤其合并头臼不称时,常 常复位失败。。
;.
1
DDH的病理变化(5)
B、关节囊:正常关节囊起于髋臼缘、止于大小转子间嵴,新 生儿关节囊厚度约0.5~1mm。脱位使关节囊拉长,其前方由 于髂腰肌压迫而出现压迹,造成挛缩,甚至呈现葫芦状,阻碍 股骨头复位。
;.
1
DDH的病理变化(7)
D 、肌肉:脱位后髋周肌肉均相应发生挛缩、肌腱纤维变性, 其严重程度与年龄和脱位高度成正比。治疗时应重视松解,以 防止复位后髋臼和股骨头之间压力急剧增加,导致股骨头缺血 坏死。尤其要重视内收肌和髂腰肌的处理,特别是髂腰肌切断, 极有利于提高难复性病例的复位成功率。
;.
1
DDH的病理变化(8)
E、髋臼横韧带:脱位后髋臼横韧带比正常更为 突出、硬韧和增宽,甚而影响股骨头中心复位, 因此手术中必须切断。
;.
1
诊 断 (1)
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充分应用解剖发育知识,尤以股骨头二次骨化中心 未出现前更为重要,认真发现异常体征及X线的异 常,方能 及早正确地诊断。
;.
1、新生儿-婴儿:宽尿布、连衣輓具,髋关节维持在 屈曲、外展位,可逐渐复位。
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危害大吗.doc
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危害大吗
一、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这种病起病慢,病程长,常常是双侧发育不良,而股骨头发育多为正常,主要表现为髋臼的发育不良,表现为髋臼平浅,倾斜度大,对股骨头的包容不够,甚至呈半脱位伴有髋外翻,扭曲和牵拉周围血管加重股骨头的缺血,甚至坏死。
二、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在新生儿或婴儿期,由于没有下地行走,症状多不明显,若怀疑病变,需做相应体检,如髋外展受限,蛙式试验阳性,完全脱位时,Ortolani征阳性可确诊。
至幼儿时期,患儿开始走路时间较正常孩子晚,单侧脱位者,双侧臀位皱褶不对称,患肢短缩,臀部变宽,步态蹒跚或鸭步行走,到儿童时期畸形步态更严重。
三、先天性髋内翻先天性髋内翻是发育畸形疾病,出生数月即可发现,女性多于男性。
在患儿开始行走后,出现跛行摇摆步态,形似鸭步,多由于畸形导致臀肌肌力减弱形成。
患者颈干角变小,股骨颈变短,可在股骨头下缘形成股骨颈假关节。
逐渐形成髋关节不稳,最后导致股骨头坏死。
通过对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危害大吗的了解,我们也意识到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重要性,尤其是新生儿出生后一定要定期的进行体检,在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治疗,尽量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以免对宝宝以后成长道路上带来更大的伤害。
新生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应该怎么治疗【母婴健康常识】
新生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应该怎么治疗
文章导读
\n 骨骼的发育情况对于每一个新生儿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髋关节这么重要的部位,如果出现发育不良的情况,我们必须想出办法去应对。
因为新生儿自己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想要知道他们的健康情况,就必须定时的去做一些常规的检查,以此来判断髋关节的发育情况。
髋关节脱位越早治疗越有效,因为1岁内是宝宝髋关节发育最快的时候,及早矫治,大部分宝宝可以完全正常发育。
如果能在宝宝1岁以内发现先天性髋关节发育问题,通常采用夹板固定就可治好,夹板可以使宝宝的髋关节保持正确位置,正常发育。
如果髋关节的问题直到宝宝开始走路后才发现,会难治疗一些。
有时候需要用石膏固定髋关节,使股骨头牢牢地固定在球窝状的关节里。
或者医生需要在宝宝腹股沟处做一个小切口来放松一些肌腱。
也可能宝宝的髋关节需要做手术,把股骨头安全置入髋臼内,手术后宝宝通常还需要石膏固定。
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发生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另外,臀位出生、在子宫内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的宝宝都更容易出现髋关节发育问题。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of DDH has undergone significant evolution, but the current gold standard is still the Pavlik harness. Avascular necrosis remains the most devastating complication of harness use with its incidence (0% to 27%). Treatment for DDH depends on the age of the child.
muscle disorder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for DDH depend on the age of the child. For example, in newborn it just may present with mild limitation of abduction. In a toddler it may present with asymmetric gait, while in adults with hip pain and degenerative arthritis. One should also inquire if the parents noticed any asymmetry between the limbs or any abnormal sounds when changing the diapers.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
Mahdi Alsaleem.Dysplasia of Hip:A Review. Clinical Pediatrics 2015, Vol. 54(10) 921–928
INTRODUCTION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disability among children. DDH represents a wide variety of pathologic conditions, ranging from fine acetabular dysplasia to irreducible hip dislocation with proximal femoral displacement.
DDH had family history for DDH.
frank breech)、First-born baby 、Oligohydramnios
Swaddling:keep the hips in the extended adducted position Genetic Factors:GDF5, TBX4, ASPN,IL-6, TGF-β1, and PAPPA2 Other Conditions:cerebral palsy, spinal cord lesions, or nerve and
RADIOLOGICAL EVALUATION
Ultrasound is very useful for confirming the findings on clinical examination till 4 to 6 months of age. For US evaluation of the hip there are 2 methods: a static acetabular image proposed by Graf and a dynamic stress image proposed by Harcke. Radiographs may be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hips in children with a clinical diagnosis of DDH, tomonitor hip development after treatment, and to assess long-term outcomes.
RISK FACTORS FOR DDH
Gender:Girls are 8 times more likely to have DDH than boys. Intrauterine Limited Mobility:Breech position (especially Family History:About a third of the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PHYSICAL EXAMINATION
Limited Hip Abduction:In babies over 3 months of age, limited hip abduction may be the only physical sign present. In this case the baby needs further investigation even if other signs are negative, because the dislocated hip becomes stable in the new dislocated position. Asymmetric Skin Folds:Extra skin fold on the dislocated side also can be found. However, extra skin fold is also found in 25% of normal babies. Therefore, extra skin fold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long with other findings. Geleazzi Sign:Uneven knee heights with both the hips and knees are flexed. Klisic Test :It is done by placing the index finger on the 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and the middle finger on the trochanter; in a normal baby the line between these 2 points passes through the umbilicus or above it. In children with DDH the line passes below the umbilicus.
Types of DDH depending on the severity: A, normal hip; B, mild hip dysplasia; C, subluxated femoral head; D, dislocated femoral head.
PHYSICAL EXAMINATION
NEWBORN TO 6 MONTHS OF AGE
The current gold standard is still the Pavlik harness. Pavlik harness works the best with success rate of 85% to 95% and should be started as soon as possible to get the best result. The purpose of the harness is to maintain the hip in flexion and abduction position so as to bring the femoral head as close to the acetabular ring as possible.
Remove the diapers, flex the hips, place thumb on the medial side of the thigh above the knee, and the rest of the hand over the greater trochanter laterally. For Barlow try to adduct the hip to midline with gentle posterior force to see if the femoral head is dislocatable. For Ortolani take the hip from the adducted position to full abduction with gentle forward pressure on the fingers over the greater trochanter, trying to reduce the hip; if it is reducible you will feel the clunk as positive Ortolani test.IC EVALUATION OF DDH (FIGURE 3) IS DONE BY DRAWING 2 LINES ON THE PLAIN X-RAY:
1. Hilgenreiner’s line is a line drawn horizontally through the superior aspect of both triradiate cartilages. It should be horizontal. 2. Perkin’s line is a line drawn perpendicular to Hilgenreiner’s line, passing thorough the lateral- most aspect of the acetabular roof. The femoral head should be seen in the inferomedial quadrant and it should lie below Hilgenreiner’s line, and medial to Perkin’s line. Lateral or superior displacement of the femoral head occurs in DDH. 3. Shenton’s line. It is drawn passing from the medial border of the femoral neck to the superior border of the obturator foramen. In the normal hip it is continuous, whereas in the hip with DDH the line contour will be interrupted. The Shenton line remains intact in “subluxation” but disrupted in “dysplasia.” 4. Acetabular index. The acetabular index is the angle formed between Hilgenreiner’s line and a tangential line to the lateral ossific margin of the roof of the acetabulum. The acetabular index is helpful in meas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sseous roof of the acetabulum. Normal values for the acetabular index are as follows: <35° at birth; <25° at 1 year; <20° between 1 and 3 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