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名句默写总结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名句默写总结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名句默写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3dfefc3e45c3b3566ec8b3c.png)
21A: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五柳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朝代)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是传世名篇。
(1)描写桃花林优美景色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描写桃花源内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表现桃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7)表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句子是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髻。
并怡然自乐。
(9)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0)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1)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12)写出《桃花源记》中的四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13)文中描写桃花源生活心情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4》《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5)《桃花源记》出自本文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鸡犬相闻;无人问津。
(16)《桃花源记》文中作者理想的社会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默写(期中复习)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默写(期中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696a4e3941ea76e58fa048f.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默写(期中复习)2、极其概括、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尖锐矛盾的两句诗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3、说明当时战争惨烈的诗句是“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4、最能概括凄惨情景的诗句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5、说明当时兵役苛酷的诗句是“三男邺城戍。
”(二)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长歌行》汉乐府P2171、诗中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诗句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诗中通过描写鲜明的色彩来表现春季无限生机和旺盛活力的句子是“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3、诗中暗示美景不是永恒不变的,从而隐喻时光一去不返,人的寿命有限,要倍加珍惜时光之意的一句是“朝露待日。
”4、借题发挥,描写阳光普照,万物欣欣向荣的诗句是“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5、诗中通过写季节的变化,隐喻人们要珍惜大好春光的诗句是“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6、古诗词中有许多告诫人们要懂得惜时的名句,请写出你知道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的《满江红》(2)“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隋寸功。
“——杜旬鹤的《题弟侄书堂》《野望》P218王绩1、诗中通过描写傍晚景色,表现诗人彷徨寂寞之情的诗句是“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2、诗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山景萧瑟、寂寞的诗句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交代牧人、猎者遂愿而归,收获颇丰的诗句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诗中透露出诗人闲情野趣中隐含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之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诗中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的诗句是“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6、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诗写道:“相顾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本诗中与其意思相似的诗句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P219孟浩然(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的《观沧海》(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理解背诵诗句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理解背诵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fede9ae1f705cc1755270928.png)
《与朱元思书》(吴均)⒈总写山水之美的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⒉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⒊结构上的总起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⒋写富春江江流清澈的句子及手法: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直接描写;“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侧面描写。
⒌写江流气势磅礴的句子: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⒍写“异水”的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⒎写“奇山”的句子并且写出了那些特点?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寒树),负势竞上(充满生机与活力),互相轩邈(山势高耸),争高直指(充满生机与活力),千百成峰(山势高耸)。
⒏写听觉感受的句子: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⒐陶冶净化心灵的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⒈交待五柳先生名号由来的句子: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⒉写五柳先生的人生追求的句子: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⒊描写五柳先生生活状况的句子: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⒋作者对贫寒的家境的态度是什么?晏如也。
⒌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6、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环睹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7、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8、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马说》(韩愈)1、本文写法:托物寓意(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2、本文段意:一段: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二段: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
三段:总结全文,写食马者的愚妄3、表明千里马与伯乐依赖关系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4、描写千里马可悲命运的句子及作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理解性默写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5f9edefc76eeaeaad1f33097.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理解性默写五单元理解性默写桃花源记1. 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2. 写桃花源美景的句子3. 写桃源人生活幸福的句子4. 写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5. 写桃源人隐居原因的句子6. 写桃源人不愿被外人打扰,希望过安宁幸福生活的句子陋室铭1. 写陋室不陋原因的句子(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2. 写环境清幽的句子3. 写交往文雅的句子4. 写情趣高雅的句子5. 写生活淡雅的句子(写作者不受世俗、官场干扰的句子)6. 引用圣人名言的点睛之笔是7. 以古代贤士进行类比表达高洁志趣的句子是爱莲说1. 描写莲花高洁、质朴(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2. 描写莲花正直(志洁行廉)的句子是3. 写君子通达聪慧的句子是4. 写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5. 写君子令人尊敬的句子是6. 表达作者喜爱莲花又知音难觅的句子是7. (菊和牡丹在文中的作用。
)8. 本文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望岳1. 远望泰山的句子(首联)2. 近望泰山的句子是(颔联)3. 细望泰山的句子是(颈联)4. 表达诗人追求人生理想的句子是(富含生活哲理的句子是、豪迈气概、)春望1. 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2. 借花鸟表现诗人感时伤事之情的对偶的句子是3. 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是的迫切心情的千古名句是石壕吏1. 表现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2. 表现战争之惨烈的句子3. 表现战争破坏严重的句子4. 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句子是5. 描写管理的凶狠和老妇的哀怜的句子是。
2023年初二语文上册全册理解性默写课文重点句+古诗词
![2023年初二语文上册全册理解性默写课文重点句+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13b9e05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4.png)
学习期末复习| 初二语文上册全册【理解性默写】一、课文重点句《三峡》1.《三峡》中描写三峡群山连绵不断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三峡》中直接描写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的一句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三峡》中侧面烘托三峡山势险峻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三峡》中描写夏季水势大,交通被断绝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6.《三峡》中用比较的方法表现夏水迅疾的语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三峡》中描写春冬季节三峡中泉水瀑布句是: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8.《三峡》中表现春冬清流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9.《三峡》中总括三峡春冬之时景色的句子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0.《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谢中书书》1.《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答谢中书书》中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表现山水相映之美)3.《答谢中书书》中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答谢中书书》中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答谢中书书》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答谢中书书》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7.《答谢中书书》中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记承天寺夜游》1.《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记承天寺夜游》中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人教八上第五单元诗文默写3
![人教八上第五单元诗文默写3](https://img.taocdn.com/s3/m/7a0eab06de80d4d8d15a4f67.png)
第五单元诗文默写《陋室铭》中表现室主人超尘绝俗胸襟的语句是:《陋室铭》一文主旨的语句是:《陋室铭》中以虚衬实,表明陋室也具“名”“灵”性质的句(名句): 《陋室铭》中画龙点睛的句子:《陋室铭》中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为“陋室”作证的句子:《爱莲说》中全文的中心句(主旨句)是:《爱莲说》中从体态、香气、风度方面描写莲的清高的品质,又有端庄仪表,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爱莲说》中点明了全文主旨的句子是:《爱莲说》中体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咏莲的名句是:《爱莲说》中体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慨叹知音甚少的语句是:《爱莲说》中慨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太多,暗示作者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不明说而暗讽的语句是:《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自然环境的句子是:《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是:《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是:《桃花源记》中表现桃源人的热情好客的句子是:《核舟记》佛印绝类弥勒,,《大道之行也》中总领全文的语句是:《大道之行也》中写出表现人人都能关爱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关爱、能安居乐业的句子是:1、《望岳》中最能体现诗人雄心壮志,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诗句是:2、透过《望岳》中__ , 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3、《望岳》中____ , ____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4、《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讯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____ , _ ___。
5、《春望》中借花鸟来表达感时伤世的句子是,。
6、《春望》中运用拟人手法,承上启下,表现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思念感情的两句诗是:_____ ,_____。
7、《石壕吏》中___ ! ___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形成鲜明对比。
8、《石壕吏》中____ , _____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也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古诗默写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古诗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00c2f7ddda38376baf1faeb6.png)
八年级上册古诗(期中)默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7.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波涛如怒,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西都,意踌躇。
______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________________!9.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13.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八上-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八上-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b0ccacf76eeaeaad0f33008.png)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世称“杜工部”,“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注释(1)秋高:秋深。
(2)三:表示多(3)挂罥:挂住,缠绕。
(4)忍:狠心(5)俄顷:不久,一会儿。
(6)漠漠:灰蒙蒙的样子。
(7)向:将近,临近。
(8)丧乱:战乱,这里指安史之乱。
(9)彻:尽,结束,完结的意思。
(9)安得:如何能得到。
(10)庇:遮蔽、掩护。
(11)俱:全,都(12)突兀:高耸的样子。
(13)见(xiàn):通“现”,出现。
译文八月秋深,狂风怒号,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当着我的面做贼抢东西。
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只好拄着拐杖回来,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空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
棉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子里蹬破了。
(下雨时)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像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
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如何挨到天亮!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将天下贫寒的穷苦人(读书人)全部遮蔽起来,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
唉!什么时候眼前才能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e41aab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3.png)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说明文基础知识1.说明文定义: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2.说明文类型: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3.常见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说明语言:准确性是说明语言的先决条件。
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二、重点字词《中国石拱桥》弧(hú)形、拱(ɡǒnɡ)桥、匀称(chèn)、洨(xiáo)河、桥墩 (dūn)、河堤 (dī)、混 (hùn)凝土、漳州 (zhānɡ)、饮涧(jiàn)、惟妙惟肖(xiào)、张鷟(zhuó)词语解释:长虹卧波、雄跨、雄姿、巧妙绝伦、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交头接耳、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苏州园林》轩榭 (xuān xiè)、池沼 (zhǎo)、丘壑 (hè)、模样 (mú)、相间 (jiàn)、嶙峋 (lín xún)、庸俗 (yōnɡ)、蔷 (qiánɡ)薇、斟酌(zhēn zhuó)、重峦叠嶂(zhànɡ)词语解释:因地制宜、自出心裁、轩榭、重峦叠嶂、胸中有丘壑、俯仰生姿、珠光宝气、镂空、诸如此类、别具匠心、斟酌三、课文主题及内容《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内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概述了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内容: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认真、严肃、聪慧和杰出的艺术创造力。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52b7c94b84ae45c3a358c3d.png)
主旨句:醉能同其乐
通假字:
古今异义:
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意:醉翁的情趣并不在于喝酒。现在的常用义: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前呼后应: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重点字:chú滁hè壑wèi蔚
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重点句:水尤清冽;卷石底以出;青树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隶而从者
1、《小石潭记》①妙用比喻写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运用排比写石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áng琅chán潺niàng酿zhé辄míng暝huì晦yǔlǚ伛偻xié携
liè洌山肴yáo野蔌sù觥gōng筹阴翳yì
重点词:环;林壑尤美,于,翼然,临,作,名,谓。辄,故,意,寓,若夫;林霏;开,归;暝,发;秀;风霜高洁,穷,伛偻提携,绝;临洌,肴;蔌,酣;丝竹,弈;觥筹交错;颓然;已而;归;从阴翳;去,谓
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八上第五单元总结
![八上第五单元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66cdd02bed5b9f3f90f1c7d.png)
第五单元总结1.文学常识(1)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
东晋著名诗人。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文。
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别号五柳先生。
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美谈。
(2)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有《刘梦得文集》传世,我们学过他的诗词《秋词》,其中名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陋室铭》表现了他安贫乐道,高洁伟岸的的情操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用韵。
(3)周敦颐,字茂叔。
北宋哲学家。
《爱莲说》以莲自喻,表现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人生态度,和坚贞不屈、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批判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
“说”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行文自由灵活,篇幅短小,与现代的杂文相似。
(4)《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纂的笔记小说《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朝人。
《虞初新志》共150篇。
(5)《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主持编辑而成,共四十九篇。
是大约战国末年到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6)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7)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人称“李杜”,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有《杜工部集》传世,其诗风格沉郁顿挫,“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二.重点词语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便得一山仿佛豁然开朗俨然桑竹之属阡陌交通怡然自乐乃大惊便要还家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便扶向路说如此欣然规往寻病终问津者有仙则名惟吾德馨鸿儒劳形可爱者甚蕃不蔓不枝宜乎众矣尝贻于核舟一八分有奇峨冠而多髯绝类诎右臂支船历历可数椎髻衡木若啸呼状王毅叔远甫了了盖简选贤与能独亲其亲老有所终矜寡孤独女有归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造化钟神秀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阴阳割昏晓三.重点句子(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默写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默写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348a5f0770bf78a6529547d.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默写练习1、?。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5、,死者长已矣!6、夜久语声绝,。
7、大道之行也,,,。
8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男友分,女有归。
10、,不必藏于己;,不必为己。
11、是故,,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2、闭之,则右刻“,”,左刻“,”,石青糁之。
13、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
14、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
15、斯是陋室,。
,。
16、,。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1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18、予独爱,,中通外直,,,,。
19、予谓菊,;牡丹,;莲,。
20、山不在高,。
水不在深,。
2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22、复行数十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3、,鸡犬相闻。
24、问今世何世,,。
2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26、,。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27、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
28、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
29、乡泪客中尽,。
,。
30、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31、,端居耻圣明。
,。
32、昔人已乘黄鹤去,。
,。
33、,。
日暮乡关何处是,。
人教版八上语文第五单元总结
![人教版八上语文第五单元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60007e08762caaedd33d4ea.png)
人教版八上语文第五单元总结人教版八上语文第五单元总结《桃花源记》笔记重点词语1.缘溪行:沿着、顺着2.复前行:再..3.彷佛若有光:好像4.才通人:仅仅,只..5.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都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都、皆..7.见渔人,乃大惊:于是.8.村中闻①有此人,咸②来问讯:①闻:动词,听说②咸:副词,都..9.不复出焉:相当于“于之”,意思“是从这里”.10.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所”附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的人、事、物、地方”所闻:听说的事情。
1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12.此中人语云:(yù)告诉..13.不足为外人道也:动词,说14.便扶向路:沿着、顺着..《陋室铭》一、笔记重点词语1.无丝竹之乱耳:在主谓句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表示强烈的反问而、.二、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三、古今异义: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名气有灵性使杂乱使劳累类型词意转移词意转移例句惟吾德馨..古义品德高尚没有什么学问的人今义散步很远的香气平民、百姓往来无白丁..四、文言句式:1.判断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倒装句:(1)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定语后置)《爱莲说》一、笔记重点词语1.晋陶渊明独爱菊:只、唯独.2.自①李唐来②:①自:自此。
②来:以来,表示时间的经过,某个时间以后。
..3.香远益①清②:①益:副词,更..②清:单纯不杂,这里形容莲花香气纯净、清淡。
4.亭亭静①植②:①静:洁净;②植:立..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呀”.6.予①独爱莲之出淤泥而②不染:①予:我;②而:却..二、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三、文言句式不蔓不枝..长枝蔓、长枝节1.判断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课内理解性默写期末复习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课内理解性默写期末复习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febcd4770bf78a6429540f.png)
第五单元诗、文背诵题一、《桃花源记》1、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映老老少少都十分愉快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复出焉,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
二、《陋室铭》1、《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表明中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A: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五柳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朝代)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是传世名篇。
(1)描写桃花林优美景色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描写桃花源内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表现桃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7)表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句子是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髻。
并怡然自乐。
(9)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0)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1)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12)写出《桃花源记》中的四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13)文中描写桃花源生活心情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4》《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5)《桃花源记》出自本文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鸡犬相闻;无人问津。
(16)《桃花源记》文中作者理想的社会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7)关于桃花的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22《短文两篇》——《陋室铭》A: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被白居易称为“诗豪”。
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刘白”。
2、本文体裁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本文压的是“ing”韵,有:灵、馨、琴、经、形、亭。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借“陋室”立意,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陋室铭》从反面写陋室主人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致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陋室铭》中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陋室铭》中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词语是:(德馨)。
(5)《陋室铭》中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6)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7)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幽、交往之人博学、日常生活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8)写陋室环境清幽,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由此可知其主人居住环境特点是:恬静雅致。
(9)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
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
(10)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从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11)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12)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13)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陋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4)《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15)《陋室铭》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德馨”立意贯穿全篇。
(16).写出《陋室铭》一文中的骈句、散句。
骈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散句:孔子云:“何陋之有?”(17)《陋室铭》和“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德馨。
(18)《陋室铭》写陋室,却没有一个表现“陋”字,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文的意思:陋室不陋。
(19)《陋室铭》中写居室环境的句子: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0)《陋室铭》中写作者交往对象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1)《陋室铭》中写室中生活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2)《陋室铭》中虚写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3)《陋室铭》中互文见义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4)《陋室铭》中画龙点睛的句子是:何陋之有?(25)《陋室铭》中表明作者对世俗生活鄙弃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6)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7)文中用比喻赞美“陋室”、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22《短文两篇》——《爱莲说》A:文学常识: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公”,号濂溪,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
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创始人。
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
2、“说”是一种议论的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爱莲说的意思就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1)《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表现莲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爱莲说》中从体态香气方面写莲正直、芳香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3)《爱莲说》中写莲的清高风度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爱莲说》中高度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于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5)《爱莲说》中莲象征:君子的美好品德。
(6)《爱莲说》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爱莲说》中表现莲的高洁、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爱莲说》中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9)《爱莲说》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10)《爱莲说》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1)《爱莲说》中“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12)《爱莲说》中“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3)《爱莲说》中表明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世风的鄙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4)《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5)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6)、与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相照应的诗句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3《核舟记》(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_虞初新志_》。
作者是魏学洢___字子敬,明朝末年(朝代)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苏轼__。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_后赤壁赋_》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_赤壁赋》中的句子。
(3)黄庭坚是___宋_朝的文学家,字__鲁直__。
(4)《核舟记》中揭示核舟主题的句子:盖大苏泛赤壁云。
(5)《核舟记》中说明核舟大小的句子是: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6)《核舟记》中赞美王叔远高超技艺的句子:嘻,技艺灵怪矣哉!(7)《核舟记》全文围绕着奇巧一词选择材料。
(8)《核舟记》文中引用《赤壁赋》的句子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9)《核舟记》文中引用《后赤壁赋》的句子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10)《核舟记》文中直接描写佛印的句子是: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1)《核舟记》文中描写舟子的神态的句子是: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2《核舟记》)作者对核舟的细致描绘,印证了文中“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13)《核舟记》表现王叔远精湛技艺的语句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14)《核舟记》中介绍苏黄二人友好关系和互相切磋、谈论的神情的句子是: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15)核舟记的雕刻作品,是根据苏轼《赤壁赋》和《后赤壁赋》.24《大道之行也》(1)《大道之行也》中表明最高政治理想纲领的句子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大道之行也》中表现社会安定和平、民风淳朴的句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4》《大道之行也》中表现人人安居乐业的句子是:男有分,女有归。
•(5)《大道之行也》中表现货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句子是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6)《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7)《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8)《大道之行也》中与“夜不闭户”意思相同的句子是:故外户而不闭。
•25杜甫诗三首——《望岳》•25杜甫诗三首——《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