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测试题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经典习题专项训练
绝密★启用前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经典习题专项训练未命名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主要操作包括: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气管从水里面取出;⑦将集气瓶装满水倒立在水槽中。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⑦③④①⑤⑥②B.③④⑦①⑤②⑥C.⑦④①③⑤②⑥D.③④①⑦⑤⑥②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作燃料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牛浓厚的白烟D.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内靠近导管处放一团蓬松的棉花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一定要过量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可吸收二氧化硫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顺序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备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滴管取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C.用托盘天平称量10g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除导管…订…………○…………线※内※※答※※题※※…订…………○…………线A .烧杯、玻璃棒 B .大试管、集气瓶 C .酒精灯、铁架台 D .导管、单孔塞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④②①③⑤B .④①②⑤③C .①②③④⑤D .②③①④⑤ 7.如图是“用双氧水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A .放入药品B .收集气体C .检查装置气密性D .验满8.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a 加热试管;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向试管中装药品,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后,固定在铁架台上;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 停止加热;f 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含答案解析)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 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2.2019年9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B.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酸雨3.如图所示,将足量的红磷和硫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待燃烧完毕集气瓶内气体冷却后同时打开装置中的两个止气夹,这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 水进入两个集气瓶B. 水只进入A瓶中C. 水只进入到B瓶中D. 两个瓶中都不能进水4.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 磷在氧气中燃烧D.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倾倒液体B. 闻气体气味C. 连接仪器D. 熄灭酒精灯6.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把红磷改成木炭实验也可以成功B. 为了节约试剂,红磷的量越少越好C. 此实验还能推知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让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7.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有关几个“口”的位置错误的是()A. 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口应插到瓶口B. 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口应向上C. 试管内的导管口不应伸入过长D. 装药品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8.如图所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
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 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 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 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D. 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 氮气用作保护气B. 用稀有气体制霓虹灯C. 用氮气制造低温环境D. 工业上用空气制大量氧气10.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C.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 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11.在做物质燃烧实验时,有时需要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少量水,但不同实验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下列关于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放水的目的错误的是()A. 红磷燃烧:水是用于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B. 硫燃烧:水是用于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C. 铁丝燃烧:水是用于吸收有毒的四氧化三铁D. 铁丝燃烧:水是用于防止产生的高温溅落物使集气瓶炸裂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C.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二氧化硫气体13.关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错误的是()A. 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气密性,后加药品B. 实验结束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槽C. 实验开始时,应先预热,后集中外焰加热,从前往后(试管底部)加热D. 刚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待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才开始收集1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放出热量B.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量,并生成黑色粉末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同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5.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有一定的标准。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氧气练习题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氧气练习题整洁美观,语句通顺,全文表达流畅,无影响阅读体验的问题;可以分小节论述,但是“小节一”、“小标题”之类的词语不要出现。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氧气练习题化学实验室是学习化学知识、探索实验的重要场所。
化学实验有很多种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特殊的实验:制取氧气。
本题将通过一系列练习题的方式,帮助初三学生巩固化学实验室制氧气的相关知识。
1. 氧气的制取方法有哪些?答案:氧气的制取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
物理法主要是通过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如利用液态空气分馏法;化学法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制取氧气,如过氧化氢分解法和过氧化锌分解法等。
2. 过氧化锌分解法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答案:过氧化锌分解法的化学方程式为:2ZnO2 → 2ZnO + O2。
3. 氧气的制取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过氧化锌?答案:过氧化锌能够在适当的温度下分解,产生氧气。
因此,在氧气的制取实验中,过氧化锌是一种可以提供氧气的化学物质。
4. 制取氧气实验中,为什么需要使用加热设备?答案:制取氧气的实验需要通过加热过氧化锌来促使其分解,产生氧气。
加热设备可以提供适当的温度,使过氧化锌达到分解的条件。
5. 氧气的制取实验中,应该如何收集氧气?答案: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可以使用气体收集瓶将氧气收集起来。
在实验过程中,将气体收集瓶倒置于水槽中,打开瓶口,然后通过倾斜瓶口的方式,将氧气收集在瓶中。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复习了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
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氧气的制取过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希望大家通过这些练习题,能够加深对化学实验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制取氧气练习题_含答案
氧气基础练习题一、选择题:1、与二氧化锰颜色相同的物质是A. 氧化镁B. 四氧化三铁C. 高锰酸钾D. 红磷2、下列物质里含有氧气的是A. 二氧化锰B. 氯酸钾C. 空气D. 氧化镁3、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若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 不放出氧气B. 放出氧气速率慢C. 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 放出的氧气不纯4、工业制氧气,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此方法利用了A. 分解反应B. 化合反应C. 氧化反应D. 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5、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硫在空气中燃烧B.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D.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6、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A. 质量减小B. 在反应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 质量增加D. 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7、检验集气瓶里的氧气是否收集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A. 插入集气瓶中B. 插入集气瓶底C. 放在集气瓶口D. 都可以8、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B.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C.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 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9、将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物共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为下列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试管口塞入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②①③④⑤⑥B、③②①④⑥⑤C、②③①④⑤⑥D、②③①④⑥⑤1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①反应物是固体②反应需要加热③制取的气体不易溶于水④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⑤制取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A. ①②③④⑤B. ②④⑤C. ①②D. ①②③12、在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时,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将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在混合物里的质量分数(n%)随时间的变化,绘制成了下列图像,你认为其中符合实际的是13、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有的方法是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
制取氧气练习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初三化学人教版制取氧气基础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与二氧化锰颜色相同的物质是A.氧化镁B.四氧化三铁C.高锰酸钾D.红磷2、下列物质里含有氧气的是A.二氧化锰B.氯酸钾C.空气D.氧化镁3、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若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速率慢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放出的氧气不纯4、工业制氧气,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此方法利用了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氧化反应D.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5、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6、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A.质量减小B.在反应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质量增加D.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7、检验集气瓶里的氧气是否收集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A.插入集气瓶中B.插入集气瓶底C.放在集气瓶口D.都可以8、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C.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9、将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物共有A.2种B.3种C.4种D.5种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为下列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试管口塞入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②①③④⑤⑥B、③②①④⑥⑤C、②③①④⑤⑥D、②③①④⑥⑤1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①反应物是固体②反应需要加热③制取的气体不易溶于水④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⑤制取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C.①②D.①②③12、在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时,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将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在混合物里的质量分数(n%)随时间的变化,绘制成了下列图像,你认为其中符合实际的是13、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有的方法是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考试题带解析.doc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考试题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9题) 1.加热6.32 g KMnO4,当剩余物的质量为5.68 g 时,停止加热,则剩余物中含有的物质是( )A . KMnO4 B. KMnO4、K2MnO4、MnO2C . K2MnO4、MnO2 D.KMnO4、K2MnO4【答案】D难度:基础 知识点:制取氧气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动植物的呼吸过程是一种缓慢氧化C .红磷易发生自燃D .物质发生 氧化反应时,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答案】B难度:基础 知识点:氧气3.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 为了不浪费氧气, 立即收集B .加热时,先预热, 再对着试管中药品部位集中加热C .固定试管时, 试管口稍向下倾斜D .固定试管时, 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答案】A难度:基础 知识点:制取氧气4.下列含氧化合物,不需要加热就能够直接产生O2的是( )A .H2O2B .MnO2C .Fe2O3D .KClO3【答案】A难度:基础 知识点:制取氧气5. 明明同学在实验室欲通过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并用排水法来制取氧气。
下列说法__________________的是( )A .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B .检验收集的气体时,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看是否复燃C .硫在氧气中l 【答案】A难度:基础 知识点:制取氧气7. 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A .都属于氧化物B .都含有氧气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制取氧气8.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有催化作用。
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做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表所示: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温度(℃)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铜氧化镁开始反应470515305490剧烈反应490540350545A.氧化铁B.氧化铝C.氧化铜D.氧化镁【答案】C难度:基础知识点:制取氧气9.某同学在用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误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加入到盛有氯酸钾的试管内,实验的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A.反应速率不变,放出氧气质量不变 B.反应速率不变,放出氧气质量增加C.反应速率加快,放出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速率加快,放出氧气质量不变【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制取氧气二、未分类(共1题)1..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使用一种“油气炸弹”,这种炸弹炸时首先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然后可将可燃性气体引燃,这时躺在防护工事里的人即使未被炸死,也会因窒息而死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氧气练习题
制取氧气1.实验室制取氧气:(1)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操作步骤:下面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受热均匀,然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②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③收集完毕,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岀;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⑦熄灭酒精灯。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收集方法:①由于氧气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②由于氧气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
(5)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验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B.加热过氧化氢C.蜡烛燃烧D.加热高锰酸钾3.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液态空气制氧气B.加热氧化汞制氧气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①质量变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③B.②和④C.②④和⑤D.②和③5.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制取方法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所用药品高锰酸钾(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粉末)、二氧化锰(黑色粉末)过氧化氢(无色液体)、二氧化锰(黑色粉末)反应原理2MnO42MnO4+MnO2+O2↑2ClO32Cl+3O2↑2H2O22H2O+O2↑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选择依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选择依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各成分反应优点稍加热就分解,不用催化剂;反应速度适中,便于收集反应速度适中,便于收集;和高锰酸钾相比,药品白色,仪器容易清洗;相同质量的ClO3和MnO4,ClO3生成的氧气多不用加热,节约能源;生成物只有水,利于环保;二氧化锰容易回收缺点需要加热,操作麻烦、浪费能源;使用紫色的高锰酸钾,不易清洗仪器和桌面需要加热,操作麻烦、浪费能源;反应中生成刺激性气味、污染空气的氯气作为反应物的过氧化氢不宜长时间保存且浓度太大时反应速度太快,不宜控制检验方法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验满方法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内氧气已收集满。
②用排水法收集时,集气瓶口出现大气泡时,说明已收集满氧气。
总之,从是否节约能源、是否利于环保、操作是否简单等方面综合比较,最适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1)步骤:可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2)注意的问题:①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抖,防止药品中的水分或反应生成的水受热后变成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③铁架台上的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或距离管口1/3处)。
④试管内的导管稍伸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导出。
⑤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
⑥加热时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用酒精灯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实验室制氧气习题
实验室制氧气习题1、写出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123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___,故实验室制氧气时,可以用___法收集;氧气___易/不易溶于水,故还可以用___法收集,用此法收集时,导气管必须伸到接近集气瓶底部,目的是_________,要收集纯度较高的氧气宜用___法;3、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中,组装完仪器后进行的下一步操作是A. 装药品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将集气瓶装满水,倒放在水槽中D. 点燃酒精灯4、下列给出的仪器中,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不可少的是A. 酒精灯B.铁架台C.集气瓶D.水槽5、下图所示的装置,其中收集氧气时可选用6、1由于高锰酸钾是固体,且反应___需要/不需要加热,故采用___装置2由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都是固体,且反应___需要/不需要加热,故采用___装置不过,与1装置的唯一区别是成高锰酸钾的试管要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而盛氯酸钾的不用;3由于过氧化氢是液体,二氧化锰是固体,且反应___需要/不需要加热,故采用___装置7、氧气的验满方法: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把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___,若木条___,则证明已集满;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_________,则证明氧气已收集满;8、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成氧气和水1写出指定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2请仔细分析装置A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___“a”、“b”或“c”3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装置___“A”或“B”;为检查装置B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___,这是利用了氧气____________的性质;4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9、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步骤1查:检查装置的___-如图,具体操作:将导管一端放入水槽中,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观察水槽中是否有气泡冒出,若_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2装:将高锰酸钾药品装入试管内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试管口______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一定要先将试管___5收:收集氧气______法或______法6移:收集氧气完毕,先将______再______10、注意事项1凡是制取气体的实验,首先要做的一定是检查装置的___2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3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向上排空气法中集气瓶内的导管深入底部,目的是__________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6收集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011四川眉山对资料或实验数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猛酸钾12、2011宁夏实验室制取氧气,既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是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所需仪器相同C.均可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D.都可用氧化物分解13、2011江苏苏州下列关于产生氧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D.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14、2011山东泰安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有关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要收集氧气,收集装置可选择上述装置中的___或___3用发生装置A或B制取氧气时吗,A与B相比,A的优点是_______15、2011江苏苏州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答案:2、大;向上排空气;不易;排水;排尽集气瓶内的空气;排水3、B4、C5、D6、1需要;固体加热2需要;固体加热3不需要;固-液不加热7、1瓶口;复燃2有气泡从集气瓶向外冒出8、1试管;酒精灯;集气瓶2b3瓶口;密度比空气大且支持燃烧4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5未预先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高锰酸钾粉末进入了水槽中9、1气密性;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3略向下倾斜4预热5排水;向上排空气6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10、1气密性2泠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3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4将试管内的气体排尽5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待试管和导管内的空气排尽后收集6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到试管中炸裂试管11、B12、C13、B物理方法14、2C;D3可以控制反应速率15、D。
氧气的制备实验题
氧气的制备实验题(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三制取氧气一、单项选择题1. (2013荆州市)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 大试管、集气瓶B. 烧杯、玻璃板C. 酒精灯、铁架台D. 导气管、单孔塞2.(2013连云港市)在实验室中利用右图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①用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氧气②用KMnO4固体制取氧气③用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④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A.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3. (2013临沂市)收集气体的常用方法有: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
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那么收集氢气的方法是A.①②B. ①③C.②③D.①4.(2013日照市)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纯净氧气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B.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C.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立即收集,防止生成的气体跑掉D.用高锰酸钾制取所需氧气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二、实验题1.(2013安徽省)空气是人类活动必需的自然资源。
工业上常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室常用物质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
A B C D E(1)工业制氧气是变化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_________装置(填字母代号),此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可借助水和图中的其他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九年级化学上册04课题3 制取氧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B.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C.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答案C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都可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
2.(2022广西环江期中)如图所示,往瓶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气球缩小,导管中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导管中红墨水右移C.气球胀大,导管中红墨水右移D.气球胀大,导管中红墨水左移答案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瓶内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导致气球缩小,导管中红墨水左移。
3.(2022黑龙江七台河期中)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由本杰明·李斯特、大卫·麦克米兰获得,他们推动了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的发展,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B.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只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C.要使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不能发生分解反应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答案D二氧化锰不一定是催化剂,例如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生成物;有些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是减慢反应速率;不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也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4.(2022湖北仙桃月考)某班同学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老师观察到了四位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答案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
5.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水碳酸C.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D.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答案C选项C的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两种,不符合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特点。
九年级化学:专题:“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竞赛辅导练习题(含答案与解析)
九年级化学:专题:“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竞赛辅导练习题(含答案与解析)专题:“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竞赛辅导练习题一、选择题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不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 烧杯,玻璃棒 B. 试管,集气瓶 C. 酒精灯,铁架台 D. 导管,单孔橡皮塞2.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 C.D.C. bcadfeD. abcdfe5.实验室制氧气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铁架台上大试管口向上倾斜B. 导气管开始有气泡时,就立即收集C. 用酒精灯焰心加热药品D. 实验完毕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6.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中拿出导管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可以加入硫酸铜溶液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③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④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分解反应⑤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一薄层沙A. ①②⑤B. ②③C. ②④⑤D. ②⑤7.下列图像关系合理的是()A. 向NaOH溶液中加入水 B. 高温煅烧大理石C.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D.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8.实验室里用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并在靠近试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面下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③④①⑤②⑥B. ③④①⑤⑥②C. ④①③⑤②⑥D. ④①③⑤⑥②9.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①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管口,固定在铁架台上②开始收集氧气③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④按要求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⑥熄灭酒精灯⑦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倒放在水槽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④①⑦③②⑤⑥B.④①⑦③②⑥⑤C. ①④⑦③②⑤⑥D.①④⑦③②⑥⑤10.在化学实验中关注“气泡”情况很重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排水集气法: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B. 复分解反应条件之一:生成物中有气体(气泡)产生C.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少量盐酸:向溶液中加入石灰石粉末至不再产生气泡即可D. 检查装置气密性:导气管伸入水中,手握容器外壁,有气泡冒出,则装置的气密性好11.在使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操作过程中,先后顺序不规范的是 ( ) A. 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 B.先盖上玻璃片,再从水中拿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C. 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D. 先在铁架台上固定发生装置,再放置酒精灯1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简要分为以下几步:①装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排水法收集气体;④固定装置;⑤加热;⑥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⑦停止加热。
制取氧气 习题(含答案)
制取氧气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2.下列反应中,不能体现氧气的氧化性的是()A.2HgO2HgOO2↑B.SOO2SO2 C.CH4O2O2CO2O2H2O D.4AlO3O22Al2O33.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淡蓝色火焰B.铁丝:耀眼白光C.木炭:产生白光D.D磷:白色烟雾4.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铁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C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D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A.AB.BC.CD.D5.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吸热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分别蘸有浓盐酸与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产生白烟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6.7.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医疗上用纯氧进行急救B.氧炔焰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C.液氧可用作火箭的燃料D.液氧制成炸药,用来开山采矿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9.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氢气O氧气水B.二氧化碳O水→碳酸C.乙醇O氧气二氧化碳O水D.碳酸钙氧化钙O二氧化碳10.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12.氧气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氧气可用于炼钢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C.氧气会引起许多食物腐败D.氧气不足时,燃料无法充分燃烧13.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极易溶于水C.氧气可以燃烧D.氧气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14.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CuOOCO CuOCO2B.2CuOH2OOCO2OO2═Cu2(OH)2CO3C.SOO2SO2D.4HNO32H2OO4NO2↑OO2↑15.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无误的是()A.氧气占空气质量分数的21%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氧气可作助燃剂,用于金属切割等16.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极易溶于水C.可燃物接触氧气就能够燃烧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1)煤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空气中有______ ;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______ ;(2)澄清石灰水久置变浑浊是因为空气中有______ ;(3)放置的饼干受潮是因为空气中有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如图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 ② ______ ;(2)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_ (填字母)(3)若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19.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如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______ ② 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选填装置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_ ,再添加药品;使用______ (选填装置序号)所示的方法收集到的氧气比较纯净,检验瓶中装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_(3)实验室若选A、E装置制取氧气,当实验结束时,甲同学先熄灭了酒精灯,忘记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在水未进入导管之前,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有:______ .(4)与A装置相比用B装置制氧气的优点是______ .(写一点)(5)若用上图最后所示的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实验前将该装置装满水正放,则气体应从______ (填“c”或“d”)端进入.20.水下作业时,潜水员需要呼吸“富氧空气”.(1)潜水员水下作业时携带“富氧空气”,是因为______ .(2)“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其中氧气与气体气体体积比可能是______ .A、1:2B、1:5C、1:4D、21:79.制取氧气习题(含答案)【答案】1. 2. A 3. C 4. B5. A6. 7. C 8. B 9. D10. D11. D 12. B 13. A 14. A15. D16. D17. 氧气;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18. 试管;集气瓶;E;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氧气已集满19. 试管;集气瓶;B;过氧化氢水+氧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E;当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冒出时,证明满了;把导管在水槽中移出;方便加液体药品;d20. 氧气能供给呼吸;;A【解析】1.2.解:氧气能和大多数物质反应,在反应中氧气体现氧化性,故BCD都是物质和氧气的反应,体现氧气的氧化性;A是氧化汞分解为汞和氧气,不体现氧气的氧化性.答案:A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能和大多数物质反应,在反应中氧气体现氧化性分析解答;本题的难度不大,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氧气的知识,熟记氧气的性质、制取、反应的现象等是解答本题的基础.3.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D、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4.解: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空气和氧气中氧气的浓度不同,燃烧现象不同,说明反应物的浓度是影响化学反应因素,故A推理合理.B、铁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铁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说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化学反应就越容易发生,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故B推理不合理.C、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说明了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C推理合理.D、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两者中温度不同,说明反应的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因素,故D推理合理.故选B.根据题意,确定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可选用控制变量法,即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变量,而控制其余几个变量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变量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解: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C、浓盐酸、氨气具有挥发性,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和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因分子不断的运动相互接触,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铵白色固体,所以有白烟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A、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盐酸、氨气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浓盐酸和氨气的性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6.7.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医疗上用氧气进行急救,正确;B、氧气能支持燃烧,氧炔焰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正确;C、氧气能支持燃烧,液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错误;D、氧气能支持燃烧,液氧制成炸药,用来开山采矿,正确;故选C运用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进行判断即可.本题考查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涉及面广,知识点多,但难度不大.8.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A、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9.解:A、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多变一”的化合反应,故A不选;B、二氧化碳和水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碳酸,属于“多变一”的化合反应,故B不选.C、酒精和氧气两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二氧化碳、水,不符合“一变多”的分解反应特点,故C不选;D、一种物质碳酸钙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分解反应特点,故D选.故选D.分解反应,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之一,指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简单概括为“一变多”,其反应的基本形式为:A→B+C.判断分解反应,根据“一变多”的反应特点进行判断,不能只看是不是生成多种物质,还要看是不是只有一种物质反应.10.解: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A、根据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硫在氧气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1.解: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在燃烧,发出白光,而不是白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A、根据白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2.解:A.氧气有氧化性,可以将生铁中的碳氧化成二氧化碳而除去,可用于炼钢,所以选项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在四氧化三铁,而不是三氧化二铁,所以不正确;C.氧气有氧化性能引起食物的腐败,所以正确;D.可燃物燃烧离不开氧气,当氧气不足时,燃料无法充分燃烧,说法正确;故选B.A.根据氧气有氧化性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有氧化性分析判断;D.根据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分析判断;本考点考查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同学们应该加强记忆,综合应用,氧气的性质也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13.解:A、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正确;B、氧气不易溶于水,故错误;C、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错误;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是所有物质,故错误.答案:AA、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解答;B、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解答;C、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解答;D、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解答.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解:A、CuO+CO Cu+CO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多变一”的特征,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B、2Cu+H2O+CO2+O2═Cu2(OH)2CO3,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C、S+O2S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D、4HNO32H2O+4NO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据此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解:A、氧气占空气体积分数的21%,不是质量分数,故说法错误.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不是雾,故说法错误.C、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说法错误.D、氧气有助燃性,可作助燃剂,用于金属切割等.故说法正确.答案:DA、根据氧气占空气体积分数的21%解答;B、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C、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解答;D、根据氧气有助燃性解答.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氧气的性质及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属于基础性考查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16.解:A、食物腐烂主要发生了缓慢氧化,与氧气有关.故A错误;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因为水中溶有的少量氧气.氧气溶解性是不易溶于水,不是极易溶于水.故B错误;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可燃物接触氧气,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会发生燃烧,故C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故D正确.故选:D.A、食物腐烂主要发生了缓慢氧化;B、根据氧气的溶解性分析;C、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燃烧的条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解:(1)氧气能支持燃烧,煤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故答案为:氧气光合作用;(2)空气中有少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白色);故答案为:二氧化碳;(3)放置的饼干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受潮;故答案为:水.故答案为:(1)氧气;光合作用;(2)二氧化碳;(3)水.(1)从氧气能支持燃烧,煤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去分析;(2)从空气中有少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白色去分析;(3)从放置的饼干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受潮去分析;化学与生活生产有着紧密联系,学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8.解:(1)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试管集气瓶(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答案为:E(3)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氧气已集满.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气体的验满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9.解:(1)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试管;集气瓶;(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排水法收集验满的方法是:当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冒出时,证明满了;故答案为:B;过氧化氢水+氧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E;当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冒出时,证明满了;(3)实验室若选A、E装置制取氧气,当实验结束时,甲同学先熄灭了酒精灯,忘记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在水未进入导管之前,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有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故答案为:把导管在水槽中移出;(4)B装置制氧气的优点是: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方便加液体药品;(5)若用上图最后所示的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实验前将该装置装满水正放,则气体应从短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故答案为:d;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排水法收集验满的方法是:当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冒出时,证明满了.B装置制氧气的优点是:方便加液体药品;若用上图最后所示的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实验前将该装置装满水正放,则气体应从短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气体的验满方法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20.解:(1)潜水员水下作业时携带“富氧空气”,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2)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的平均氧气体积分数的空气称为富氧空气,即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21%,A、1:2大约是33.3%,属于富氧空气,故A正确;B、1:5不可以,比空气中的还低,故B错误;C、1:4,属于普通空气的组成,故C错误;D、21:79,与空气的成分相差不大,故D错误.故D答案为:(1)氧气能供给呼吸;(2)A.(1)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分析回答;(2)根据空气的成分和“富氧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氧气分析判断.本题考查氧气的性质和用途,难度不大.。
(完整版)实验室制取氧气练习题
练习题1、工业上可以采取制取,而在实验室中可用三种方法,分别是加热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哪种方法最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说出两点);工业上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a3、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发生装置的确定需考虑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的确定也需要考虑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__ (填标号);如果制取纯净的氧气,要选择收集装置________ 与其组装,选择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C装置收集氧气,导管要接近集气瓶底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该法收集氧气,应如何验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____ 放在桌面上,因为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制取氧气的步骤如下:①撤去酒精灯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收集气体⑤撤出水槽中的导管⑥往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并将一小团棉花放在试管口⑦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
氧气的制法练习题
氧气的制法练习题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C.二氧化锰里所有反应的催化剂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2、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都要用到催化剂B.用排水法收集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验满的方法一样C.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与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一样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得氧气的质量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有关3、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在空气中能跟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 向上排空气法。
B.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C. 排水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4、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①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②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③物质与氧气的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④制取任何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氧气的用途很多,比如可以做燃料;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该同学归纳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5、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
(4)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②_____;(2)写出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实验室常用来收集氧气的装置是_____;(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来制取氢气,已知氢气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填空题1.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A.电解水;B.分离空气;C.加热高锰酸钾;D.分解过氧化氢;E._________.(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2)若用图一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3)若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二: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_________,气体应从______(选填“a”或“b”)端导入.2.(2010•眉山)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____、_____.(2)某同学选用B和D两种装置,则他是否能制取并测量氢气的体积?_________(填“是”或“否”).(3)实验室用A和C装置可制取氧气,请写出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3.现有如图所示的下列实验装置,回答下面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字母代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用收集装置为_________.(2)若实验室改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检验O2已收集满的方法_________.4.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备用(1)写出有编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 ③_________④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氧气常选用装置_________制取气体和_________或_________收集气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3)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判断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4)反应结束将二氧化锰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方法__.5.观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小明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和药品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这个装置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1)小明作出这种评价的理由是当他收集到所需的氧气后,还可观察到_________的现象.(2)为了能够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你选取以下用品,也可自选其他仪器对装置加以改进(至少写出两种改进的思路).思路一:_________;思路二:_________.二.解答题(共19小题)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②_.(2)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4)若用排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木条放在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则证明该瓶气体已集满.7.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2)实验室如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3)实验室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里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4)收集纯净的氧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收集干燥的氧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5)氨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其理由是_________.收集氨气可选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8.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b___.(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收集装置为_.(4)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加热来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只能用装置C收集,而不能用D或E收集,则推测氨气具有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_.9.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关闭B装置中的止水夹后,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后如图所示,则B装置是否漏气?____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3)如果实验室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同时要收集一瓶用于做蜡烛燃烧实验的氧气,则最好的收集方法是____;(填字母编号)(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枫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5)小雯同学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而且水变_;(填一种颜色)(6)某校化学实验室需要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用来制取二氧化碳,问需溶质质量分数为38%的盐酸(密度是1.19g/mL)_________mL,需要水_________mL.(结果保留1位小数)10.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标号)(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b__;(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作用.(3)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则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11.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1_________2_________(2)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___或_________(填序号);选择A装置制O2时,甲同学还在该装置试管内的导管口处加了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甲同学做完试验后,发现试管炸裂了,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只填其中的一条)(3)写出用C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反应表达式_________,该方法制O2有许多优点,如:_________(填序号)①产物无污染②不需加热③需加热④生成物只有O2(4)乙同学认为选用C和D装置,可制取另一种我们已学过的气体,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检验该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12.下图为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示意图:(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②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①气体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_,反应容器中要加入MnO2,作用是做_________②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___放(填“正”或“倒”)在桌上.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3)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溶于水可制得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熟石灰和硫酸铵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制氨气的气体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_,收集装置应选_________.(4)确定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而不是氨气的实验方法是___.13.以下是化学实验室里几种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1)请写出图中a、b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b_.(2)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3)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在A装置中的试管口放一团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盖好玻璃片_________放在实验台上.(5)分别用A、B两种不同的发生装置和不同的药品可以制取一种相同的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_,你认为制取气体时使用B装置比使用A装置的一个优点是:_________.(6)在常温下,用亚硫酸钠固体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是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14.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2)硫化氢是一种无色且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用块状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试回答:①硫化氢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这是硫化氢的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②实验室制取H2S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___(3)如选B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有一个明显错误是_____(4)收集氧气可用_________(填编号)装置,理由是_________(5)装置A的优点是_________,多孔隔板的作用是_________.15.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4)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收集较纯净的乙炔的装置是_________.16.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现有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⑥的名称是_________;取用粉末状固体必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填序号).(2)如果用过氧化氢分解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最好选用仪器_________(填序号);这种装置还可以用来制什么气体:_________.(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NH4HCO 3NH3↑+H2O+CO2↑;2NaHCO 3Na2CO3+H2O+CO2↑;乙同学利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他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CO2的理由是_________.17.(2011•锦州)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组装一套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_(填标号).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用该套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你认为还需要增加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3)若制取氨气,收集装置只能用H,而不能用F或G.由此可知氨气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18.实验室中常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2)为组装制取氧气装置,请你从下图中选择所需的仪器(填序号,下同)_________.装药品前应首先进行_________.(3)实验室里还可采用如图装置,通过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此装置中锥形瓶可用生活中的哪些物品替代_________如图发生装置还可用于制取的气体有___.19.过氧化氢制氧气可用如图A装置.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①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式_____.②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____(填字母).③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人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___.④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优点是_____(填编号).A.生成物只有氧气B.不需加热C.需加热.20.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用双氧水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4)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乙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试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21.根据下图A、B、C、D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2)若要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此时发生装置应选图中的_________装置,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___或_________.此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3)若要用5%的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图中的_________装置,此装置中反应器可用_________代替.写出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并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4)若收集某气体甲时只能用D装置,则可推知甲气体的性质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5)用两种方法制取氧气,所选装置不同的原因是.22.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b__;(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2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2)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作用,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
最新九年级化学上册05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装置中,最适合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答案D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用A装置时氧气应该从长导管进入;用B装置时氧气应该从短导管进入;用C装置收集时,导管应该伸到接近底部。
2.(2022上海青浦期中)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 )A.加热时用外焰加热B.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C.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D.集中加热前先给试管均匀受热答案B加热时用外焰加热,试管受热均匀,不会炸裂;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试管受热不均匀,可能炸裂;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集中加热前先给试管均匀受热,试管不会炸裂。
3.(2022河南永城月考)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做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火柴刚点燃就立即伸入集气瓶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答案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火柴点燃后需要等到火柴快熄灭时再伸入集气瓶,防止火柴燃烧消耗氧气,无法完成实验;排水法收集氧气后,为了避免造成倒吸,需要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4.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答案C装置④属于固体加热型,且在试管口放有一团棉花,可用于高锰酸钾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装置②属于固液常温型,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来收集。
5.(2022河南周口月考)关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得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反应时药品进入导管B.先在铁架台上固定发生装置,再放置酒精灯C.导管口开始产生气泡时,立即用装满水的集气瓶收集气体D.反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然后将导管移出水面答案A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组装装置时要先左后右,先下后上,要先放置酒精灯,后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为了防止收集到的气体不纯,要等到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炸裂,反应结束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氧气与制取氧气》测试题
《氧气与制取氧气》测试题数理报社命题组A卷(基础强化 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1.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A.点燃木炭B.点燃铁丝C.点燃红磷D.点燃蜡烛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氧气用于炼钢,目的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夏天鱼池内放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3.有些人在登高山旅游中,出现了头痛、呼吸困难等严重的高原反应,最适宜的应急措施是()A.输盐水B.输氧气C.加强运动D.喝水4.铁丝在空气中灼热发红,但不能燃烧,而在纯氧却能燃烧,这一事实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密切()A.发生反应时氧气的不同 B.反应的生成物不同C.铁丝的表面积大小不同 D.发生反应时的温度不同5.燃放烟花、爆竹能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有关烟花、爆竹成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A.鞭炮爆炸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硫粉B.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C.鞭炮的火药呈黑色,说明鞭炮中可能有木炭粉D.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6.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7.a、b两支试管,b试管内有少量二氧化锰。
已知a、b两试管内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相同;a、b两试管内物质的质量相等,则能正确表示a、b两支试管放出的氧气质量(纵坐标)与反应时间(横坐标)关系的图是二、填空与简答(共46分)8.小强同学经过查阅资料得知:铝丝和铁丝一样,也能在氧气中燃烧,于是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你结合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练习题
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练习题1.实验室制取氧气需要下列某些仪器和药品:请回答:1指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主要用途;2在制氧气时;小明发现:选用过氧化氢法或者氯酸钾法都缺缺少药品而不能快速制取;若选用高锰酸钾法制氧气;又缺少一物品是;为了制取氧气;小明想出一个好办法;他将两种药品混合加热也很快放出氧气;他选用的两种药品是和;最先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稍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下列主要操作过程如下图;其中操作有误的是..这些步骤错误的已改正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标号..2、绘制实验设计图是填写实验报告常用的一项重要技能..下图是某同学正在绘制的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1请你帮他将装置图补充完整:2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右图实验时观察到:在空气中加热铁丝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但在氧气中却能剧烈燃烧;原因是..3.小明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后;设计了如下一套装置进行制取气体试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其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该生利用上述仪器制取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用化学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小明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小明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也可用另一种药品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霞利用两种药品制取氧气;请你帮助她设计出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装置;并将收集氧气的装置图画在方框内;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用化学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化学实验室中有氯酸钾、二氧化锰、双氧水、高锰酸钾等药品和必须的用品仪器.. 1小冰想用一种纯净物制氧气;他实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城则选择了给固体加热的另一种方法制取氧气;如图所示;请将整个装置补充完整..3写出将红热的细铁丝放入新制得的气体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第二节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北京课改版)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含氧化合物,不需要加热就能够直接产生O 2的是( )A 、H 2O 2B 、MnO 2C 、Fe 2O 3D 、KClO 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溶于水B 、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C 、不加二氧化锰,氯酸钾受热不会生成氧气D 、氧气可用来急救病人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如果不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能产生氧气 B、生成氧气的速率慢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 D、反应就不能进行4、下列各组变化中,后者一定包含前者的是 ( )A、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 B、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 化学反应 D、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5、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B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C 、氧化汞汞+氧气D 、乙炔+氧气 二氧化碳+水 6、有关催化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B 、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减慢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D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必须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7、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⑤B .②③①④⑤C .④②①③⑤D .④①②⑤③8、实验室制取氧气不正确的操作是( )A 、装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C 、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D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9、如下图所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10、潜水艇里需要配备氧气的发生装置,以保证长时间潜航。
下列反应都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在潜水艇里供给氧气的反应是 ( )A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B .水 氢气+氧气通电 加热点燃 加热点燃 点燃C.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D.过氧化氢水+氧气二.实验题(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2分,共32分)11、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根据图形回答有关问题:(1)指出图形中的明显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图形中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错误改正后,进行实验:(3)往容器中装入高锰酸钾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试管加热的方法正确的是: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收集氧气最适宜的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氧气瓶收集满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收集氧气完毕,停止实验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13、常温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碳不能)。
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Na2SO3)固体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硫(Na2SO3+2HCl===2NaCl+SO2↑+H2O)。
二氧化锰A B C(1) ○1现用亚硫酸钠(Na 2SO 3)固体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硫,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A ”或“B ”);用装置C 收集二氧化硫时,导管的下端应放在______(填“a ”或“b ”)处,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把适量的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则溶液变浑浊,生成亚硫酸钙(CaSO 3)和水 ,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科同学将一片土豆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发现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度加快。
查阅资料后她知道土豆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这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于是她设计了如下实验:常温下将几片土豆放入甲注射器,分别往甲、乙两注射器内注入相同体积与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如同所示),密封后观察注射器内气泡产生的速率。
(1)小科设计的乙装置起 作用。
(2)小科把甲注射器放在0℃的环境中,发现产生气体的速率减小,说明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与有关。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8分)15、如果A 、B 两圆分别表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请你根据两圆关系来回答下列问题。
(1)C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集合。
(2)你能举出C 反应的例子吗?写出反应的 A C B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属于____________(填“A ”、“B ”或“C ”)反应;“硫+氧气二氧化硫”属于_________(填“A ”、“B ”或“C ”)反应。
参考答案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A ,解释:MnO 2 和Fe 2O 3 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氧气,KClO 3尽管可以产生氧气,但需要加热。
2、D ,解释: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不是不溶于水,A 不对;氧化反应是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跟氧气,B 不对;氯酸钾中不加二氧化锰只要温度较高一样产生氧气,只是反应较慢,C 不对。
点燃点燃3、B,解释:二氧化锰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只是能加快反应速度,不能决定反应是否发生,也不能影响生成氧气的量。
4、C,物质的变化中分物理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分化合、分解、氧化反应。
5、C,解释: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反应物必须是一种。
点拨:本题考查分解反应的概念。
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分解反应一要看是不是化学变化,二要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是否符合“一变多”的特点。
6、D,解释:催化剂是是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
这里的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两种情况。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过氧化氢发生分解可用二氧化锰做该反应的催化剂,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催化剂如还可以用氧化铜等做该反应的催化剂。
点拨:解答该题关键要理解催化剂概念中的“一变、二不变”的涵义。
7、C,步骤简单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
8、D,解释:本题主要是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是否规范正确。
实验室制取气体,都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定装置不漏气,才能加药品;用排水法收集时,刚冒出气泡器不能立即收集,因为开始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停止加热时,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而不能倒放。
点拨: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解这类问题我们不仅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而且还应了解这样操作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9、D,解释:因为广口瓶密闭,里面生成氧气,压强增大,所以气球变小,红墨水向左移。
点拨:对于这类理化综合题,一定要分析清楚考查的本质,本题主要是利用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压强增大。
10、C,解释:因为A和B都要消耗能源,D尽管不消耗能源,但不如C既不消耗能源又能消耗潜水艇中工作人员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
点拨:这类评价题一定要从多方面进行评价,一般从原理是否科学、严谨、合理,装置和操作是否安全、简便、现象明显,药品是否易得、经济、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评价,还要结合特殊情况进行特殊分析。
二.实验题(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2分,共32分)11、答案:(1)○1不应用酒精灯内焰加热○2试管口不应向上倾斜○3铁夹不应夹在试管中部○4导管口未放棉花(2)○1酒精灯○2铁架台○3试管○4水槽(3)将试管倾斜,用药匙将药品伸入试管底部,直立试管防止药品粘在试管壁上(4)先预热试管固定在试管底部给药品加热防止试管局部温度过高炸裂(5)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开始冒出的气体都是空气(6)水槽中(集气瓶口边缘)有大气泡冒出(7)取出导管熄灭酒精灯水倒流进试管引起试管炸裂解释:图中的错误从反应装置可以看出,首先要注意找明显的地方,不应用酒精灯内焰加热,试管口不应向上倾斜,铁夹不应夹在试管中部,导管口未放棉花;仪器名称依次为酒精灯、铁架台、试管、水槽;往试管内装固体粉末要把握“一斜,二送,三直立”为了防止固体粉末粘在试管内壁;给试管加热一定要先预热,再集中对准药品部位加热,为了防止试管炸裂;因为开始是试管内空气受热膨胀冒出的气泡,所以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瓶已满;实验结束时要先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这样是为了防止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少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12、答案:(1)B ; 催化 (2).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3)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解释: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是固体与液体混合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所以应该选择B ,装置,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文字表达式要注意条件加热;E 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利用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验满的方法是用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点拨:反应装置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收集方法是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检验和验满方法是根据气体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