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考命题方向
张卓玉:谈新课标背景下的考试命题改革
张卓玉:谈新课标背景下的考试命题改革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变化之一,是坚持教、学、评一体化原则,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和考试命题建议,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素养立意的命题思想。
这一变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将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评价工作尤其是考试命题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围绕教、学、评一体化问题,谈谈对素养立意命题思想的理解。
依据新课标的新理念与新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教学将以核心素养为指向,依据新的教学结构重组各种教学要素。
比如,以记忆、理解为出发点的教学,将走向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的教学;以先学后用为特点的能力培养观念,将走向以做中学、用中学为导向的能力培养模式;以先零后整、碎片积累的组装式学习,将走向应用驱动、且做且学的整体性学习;从更关注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准确性,将走向更关注观念领悟的深刻性、迁移性;从更看重学习的结果水平,将走向更看重学习的过程特点,等等。
有理由相信,新课标的颁布,将开启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
那么,依据教、学、评一体化原则,考试评价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既然教学坚持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坚持学习开始于知识正在发生或正在应用的真实境况中,那么,命题改革的方向就是:减少裸考知识现象,让测评发生在知识处于生成状态或应用状态的情境之中。
目前的普遍做法是,将知识从学科结构和知识系统中,从知识赖以存在的真实境况中人为抽取,孤立呈现。
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个被肢解的知识点或技能点。
依据教、学、评一体化要求,命题将坚持这样的原则:无应用情境就无知识测试。
不论是客观性测试还是主观性测试,考点必须“生长”在产生知识或应用知识的“土壤”之中。
这种命题思想与“无应用即无学习”的教学原则完全一致。
既然教学重心将从重结果回到重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探究能力培养和做事能力培养将成为最重要的教学任务,那么,命题改革的方向就是:强化对思维过程、探究过程和做事过程的测量和评价,从注重考查记忆理解的结果到注重考查思维过程、探究过程和做事过程的发展水平。
浅析新课程下的中考数学试题走向
教育 学 科
2 1# 第 1 期 - 1 O0
浅析新课程下 的中考数学试 题走 向
班 岐 照 ( 北省邯 郸 市广 平县 蒋庄 中学 075 河 560)
近 年来 ,河北 各地 都在 按 照新 课程 的要求 , 不断探 索 数学 教 学 的新 思路 、新方 法 。常 言道 : 中考命 题 是教 学 改革 的晴 雨表 。 分 析近 几年 中考数 学命 题走 向,考 试命 题 始终 坚持 “ 一切 为 了学 生 ”的发展 理 念 ,注重 数学 思 考 . ,侧重 于 教育 目标 达标 测 评 ,加 强与社 会 实 际和学 生 生活 的联 系 . ,强化 考 查学 生在 具体 情 境 中运 用 所学 知识 分 析和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注 重考 查 学 生的动 手操 作 与 实践 能力 ,努 力通 过考 试 实现 人人 学有 价值 的数学 。这 就 是新 课 程 理念 下 的 中考数 学教 学策 略 ,也 是 中考数 学 必须 遵循 的原则 。 因此 ,我们 在 教学 中要 按照 这 些原 则 ,有 意识 地完 成数 学 与生 活 的接轨 ,实 现数 学生 活化 。 立 足教材 ,体 现 基础 性 近 年来 ,由于 新课 标 的实 施 ,中考 试题 在 命题 上坚 持 以新 课 标 理念 为依 据 ,兼 顾教 学大 纲 的要 求 ,尽管 中考数 学有 许 多新 题 型 ,但 所 占分 值 比例较 大 的仍 然是 传统 的基 本 问题 。试 卷侧 重 于 考 查学 生 思维 和表 达 的条理 性 ,选 用合 理解 题 方法 的 能力 , 多数 试 题 取 材 于 教 科 书 , 试 题 的 构 成 黾在 教 科 书 中 的 例 题 、 练 习 题 、 习题 的基础 上 通过 类 比、加 工 改造 、加 强 条件 或减 弱条 件 、延 伸 或 扩展 而成 的,试 题避 免 复杂 计: 萍,重 点 知识 重 点考 查 。如 函数 考 核 、解直 角 三角 形等 方面 内容 的考 查都 体现 了这 ’ 思路 ,数 形 结 合 、分类 讨 论 、方程 及 函数 思: 息等也 都作 了合理 体现 。在 试 卷 结 构方 面, 中档题和 较难 题各 占l% O ,分 散在不 同题 型 中,既有 利 于适 度区分 ,又有利 于合理 诊断学 生解决 问题过程 的 认知情 况 。 教 材是 体现 教 学 内容和 教 学: 的知识 载 体 ,具有 评价 性 、 疗法 导 向性 和选 拔 性功 能 的中考 试 卷应 该紧 贴教 材 。试 题设 计要 体 现 基 础性 的特 点 ,使 分析 问题 、解决 问题 的基 本 功和 灵活 性都 得 到 较 充分 的考 查 ,既 有利 于提 升 整: 罄效度 ,又 便 于控 制试 题及 整 卷 的难度 ,有 利 于提 升对 于课 堂 教 学及复 习 的正 面指 导意 义 。试 题 情 景及 呈现 方 式 的多样 化 ,既 体现 数学 的应 用 性 ,也有 利于 体 现 学 生在 问题 解 决过 程 中数学 化 的过 程 ,体现 出对过 程与 方法 考 核 的需求 。根 据 “ 程标 准 ”的 相: 课 关要求 ,把 考 查知 识与 技 能 、过 程 与方 法 、情 感态 度价 值观 合 理组 合 、 自然 渗 透在 试题 中,考 查 学 生对 基础 知识和 基本 技 能 的理解 和应 用能 力 。 二 、侧 重生 活 ,凸显 应用 性 数 学 家 华 罗 庚 先 生 曾这 样 论 述 数 学 的应 用 : “ 宙 之 大 , 宇 粒 子之 微 ,火 箭之 速 ,化工 之 巧 ,地球 之变 ,生物 之谜 , 日用 之 繁 ,无 处不 用 到数 学 。 ”随 着 素质 教育 的实 施 ,与 生活 联 系紧 密 的数学 题进 入 了各 省市 的 中考试 = 罄,它 引导 学 生从 学过 的知 识 和 已有 的生活 经验 出发 ,在解 决 问题 的过 程 中体会 数 学与 自然 以及 人类 社 会 的密切 联 系 ,增进 对数 学 的理 解 。在解 决 这类 问题 时 , 我 们要 在 阅读材 料 、理 解题 意 的 础 上 ,将 实 际 问题转 化为 数 学 基
新中考数学出题思路和方向
新中考数学出题思路和方向一、新中考数学出题的思路新中考数学出题思路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新中考数学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尤其是对初中数学核心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考查。
在试题中,常常会涉及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的考查,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新中考数学试题不仅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还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在试题中,常常会涉及对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以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新中考数学试题还注重对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对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考查。
在试题中,常常会涉及对推理、归纳、猜想等思维能力的考查,以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新中考数学出题的方向新中考数学出题的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联系实际,注重应用新中考数学试题将更加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突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试题中,常常会涉及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考查,比如生活中的概率、统计、最优化等问题,以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关注热点,注重创新新中考数学试题将更加关注热点问题,突出数学创新。
在试题中,常常会涉及对当前社会热点的数学问题的考查,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数学问题,以考查学生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3.突出学科融合,注重综合素质新中考数学试题将更加注重学科融合,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在试题中,常常会涉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的数学问题,比如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相关的数学问题,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调探究性,注重开放性新中考数学试题将更加强调探究性和开放性,突出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查。
在试题中,常常会涉及对某个数学问题的探究性的考查,比如一道开放性试题,以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中考方向和命题趋势
中考方向和命题趋势中考是初中学生面临的重要考试,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了解中考方向和命题趋势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中考方向和命题趋势。
一、中考方向1. 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中考作为初中学生重要的考试,其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对初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因此,中考命题会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多个学科。
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而不是过分追求难题和偏题。
2. 强调应用能力的考察中考命题不仅注重基础知识,同时也更加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察。
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会更加注重对实际应用问题的考察,例如数学中的概率统计、物理中的电路设计、化学中的实验操作等。
这些题目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中考命题也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语文、英语等学科中,会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能力的考察;在物理、化学等学科中,会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能力的考察。
这些题目旨在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命题趋势1. 题目形式更加多样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命题的形式也更加多样。
传统的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题型已经不再是主流,而是被更加灵活多样的题目形式所取代。
例如,在数学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进行分析;在英语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情景对话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语境进行表达。
这些题目的出现可以更好地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2. 题目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中考命题的内容也更加贴近生活。
在数学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题目,例如购物优惠、旅游预算等;在物理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与科技相关的题目,例如智能家居、新能源等;在化学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与环保相关的题目,例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这些题目可以更好地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浅谈中考的命题走向
浅谈中考的命题走向合水二中陶瑾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中考与近几年的中考的关系是在继承中求发展,在稳定中求变化,因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内容,近几年来已经在全国各省市的语文中考试题中有了不同程度的渗透和体现。
据此,根据甘肃省近几年的语文中考命题来看,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中考命题将会保留以下几点内容:1、着重考查读写能力。
减少零碎的知识考查,以考察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主,这是语文中考的大势所趋。
2、重视语言的积累。
近几年语言积累(尤其是古诗文默写)的分值一直呈上升趋势。
3、卷面单独设分评分。
这充分体现了对书写的重视。
4、附加题灵活而高难度。
这是为了让语文有特长的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对比其他几省近几年的语文中考命题,根据《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的教学实际来看,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中考命题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加强和突破:1、注重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这是由新课程的指导思想确定的。
2、增加综合性学习与课外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
这两方面内容是新课程中的新内容,为了表示强调和重视,必将在中考试题中有所体现。
3、强化阅读的整体理解和个体感悟。
4、注重运用,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鉴赏评价能力。
5、增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
6、加强语文基础的考查。
新课程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忽视语文基础积累的倾向,这对培养初中生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是不利的。
为此,在中考试题中加强这方面内容的考查是很自然的事。
按甘肃省语文中考说明,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中考试题将包括以下五个板块的内容:基础整合、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附加题。
下面就这几个板块的内容分别谈谈命题的趋势及备考策略。
一、基础整合“基础整合”部分包括基础积累和综合性学习两部分。
基础积累包括字词积累、语言表达、名著阅读等。
汉字的考查,主要是正确认读和书写常用汉字,按《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复习时,要抓住重点、难点,尤其注意识别和正确使用常用的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加强对学生易读错、写错的字的练习。
谈新课程背景下中考命题改革趋势及对教学的启示
谈新课程背景下中考命题改革趋势及对教学的启示中考研谈新课程背景下中考命题改革趋势及对教学的启示省教研室陈中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之一.其考试结果既是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阶段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又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有关部门明确规定,这种考试的命题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和生活经验编制试题,使具有不同的认知特点,不同的智能发展程度的学生都能表现自己的学习状况.力求公平,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所获得的相应发展,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坚持”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教学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和效率: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综合,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的命题指导思想:既要重视对学生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要重视对学生的认识水平,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为此.我省各设区市对中考试卷的命题进行J,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拟根据2005年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评价组对我省各设区市的中考试卷的分析人手,来说明新课程理念下中考命题改革的趋势.许由此探寻它对教学的启示一,改革趋势1.立足素质教育.考查”双基”知识素质教育在学科教学上的要求是全面提高公民在相关学科上的基本素养.使不同的人在相关学科上都有不同的发展.扎实的”双基”是提高学科素养.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和依托.今年各设区市中考试卷都能围绕”双基”对相关学科的核心内容与基本能力进行重点考查,力求做到:情景新颖,形式活泼,关爱学生,对纯记忆水平的考查逐步淡出考核范畴,基本杜绝了单凭简单记忆,生搬硬套,机械计算即可完成的试题.特别是对人人必需的主干知识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重点考查.很多试题都将”双基”的考查定位于体现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上.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技巧,形式化的做法,有利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益.如语文科各设区市都注重语言的积累和文化积淀,考查了名篇名句.三明卷还专门考查了学生的写字能力:数学科各设区市都对函数,方程,统计初步,图形变换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重点考查:英语科对听, 说,滨,写四项技能进行全面考查;政治科侧重考查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来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题;物理科注重考查基本物理事实与原理.注重从过程和方法人手考查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化学科重视化学基础知识和珐本技能的考查,精选对学生后续学习和终生发展有益的知识作为主要考查内容等.2.贴近生活实际.考查应用能力知识是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产物.它来源于礼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又反过来对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能用所学的知识去证实世界.处理身边的问题.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生活中存在大的实际问题,必须能够清晰地识别隐含在实际问题背景之中的基本规律和原理.根据其中的规律和原理做出合理猜测.并提供判断理由或证实.今年的中考试卷在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与丰富的呈现形式,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的试题载体,关注知识应用的社会价值,加强学生应用的意识,开拓展现创新意识的空间等方面做_r大量的尝试.各设区市都设计一定数量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时代精神.增强时代气息的实际应用题.考查学生从…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相关模型,并应已有的知识分析问题.作出合理的预测和决策.进而解决问题,不少试题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应用性较强.如语言学科注重表达能力的考查.数学科,莆田26题以产品试销,定价为载体,考查应用数学知识进行经济决策的能力:龙岩23题以当地矿产一一煤的产销实践为载体,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进行合理建模,并通过简单计算来作出科学决策的能力,一方面引导学生自觉地了解家乡, 关心社会生产实践,另一方面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教育他们自觉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习惯.政治科,如厦门卷24题;漳州卷25题等注重选材的本土化,较好的反映了各自的地方特色,片{学生熟悉的热点事例作载体,加强了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历史科,如龙岩”材料解析题”第1题以国共两党关系,祖国统一,台湾问题为载体, 切合时政热点,体现史学的教育功能,反映以史为镜.历史为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进步与政策服务的历史教育思想.地理科.宁德27要求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就家乡经济发(下转第4码)中考研究(上接第1码)展的某一方面谈看法;化学科,厦门24题结合有关化学知识对学生”合理使用化学物质”这一基本科学发展观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查,考查的基点是”任何化学物质都有其利弊.合理使用化学物质,兴其利御其弊”的观念.3.体现情感导向.弘扬人文精神在试卷形式设计上.多数设区市的试卷设置了”友情提示”或着重号等.提醒考生仔细作答,认真检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完成答卷.在试题内容上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突出时代精神.增强时代气息,在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与呈现形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选择有时代气息的试题载体.突出试题的教育价值.今年中考这类试题选材广泛.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设置了一系列贴近生活现实与社会热点,紧密联系社会发展和其他学科的新颖,自然,有趣的问题.以初中生能够接受的形式,从不角度结合有关学科知识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唤起学生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语文科,重视选文的思想性,时代性.或浓郁的地方特色.讲求选文的”文质兼美”,如宁德,泉州卷的《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漳州卷的《漳州皮影戏》等,让学生在”考”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爱乡”的教育,接受美的熏陶.数学科.如莆田的24题以当地建筑妈祖神像为载体.考查解_-角形的有关知识.试题简单,但通过题文叙述,介绍了被神化了的妈祖生平.让学生了解妈祖之所以被人们尊为海神的缘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努力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南平24题以该市团市委发起的”爱心储蓄”为题材.资料真实.涉及了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这一有意义的话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接受了一次爱心教育.发挥了试题的教育价值.英语科.各设区市的语篇选择能够注意选择人物介绍,幽默故事,科普知识,自愿者活动,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等贴近学生生活,反映了社会热点问题.体现了新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政治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泉州卷27题等试题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事情为载体.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导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厦门卷24题,泉州卷27题,漳州卷26题,龙岩卷23题等通过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给学生以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较好地发挥了政治科的育人功能.地理科,如南平卷第23题.泉州卷第4l题,通过引入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的有关材料.考查了相关的地理问题;龙岩卷第25题则通过阅读台湾国民党领导人的大陆”和平之旅”线路图.考察沿途的地理分布问题;南平卷,漳州卷,宁德卷的试题中也分别涉及了我国的“西气东输”问题,”中东”问题等.生物科.如福州38题.莆田30题.厦门28题等涉及了环保,资源保护等话题;物理科,福州25题以新闻报道为背景.取材的社会意义深刻.既渗透科学用电.节约能源的意识.又突出资助”希望T程”的情感,贯彻了共建节能型社会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具有较好的教育功能.4.注重知识联系.考查综合能力世界是一个充满联系的有机整体.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不但各学科知识问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是学科与学科之问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这要求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自觉掌握好相关知识问的相互联系,并自觉地在较大的知识背景中利用它们来综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今年各设区市的试卷都注重了在知识的交汇点上命题.合理地设置了一定数量的较为综合的学科内与跨学科的问题.较好地实现了扩大思维量的考查.如语文科,莆田卷第6题(2)将语文与信息教育巧妙结合:漳州卷第9题将语文与美术巧妙结合:龙岩卷第9,l0题将语文与地理相结合.厦门卷第l6题特别标明为”探究性学习”,把探究性活动很好地引进了考试.数学科.不但学科内知识联系的题目比比皆是,而且它作为自然科学的_l二具,许多设区市更是巧妙地把数学,物理, 化学,生物等有关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出现了不少好题.5.重视学习潜能.加大对开放性,探索性和创新性问题的考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是教学的基本任务.开放性,探索性和创新性试题给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自由想象,自主发挥,自主探索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n己独到的见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对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作用.今年各设区市课改实验区对开放性,探索性,创新性的试题给予了较大的重视.加大了对开放性,探索性问题的考查力度.从形式上说,有关注过程评价.增加”有创见可加分”项目,积极鼓励学生创新.留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从内容上说.更是色彩斑澜,如语文科福州卷2l题的”做读书笔记”,数学科引入一些探究型,阅读分析,决策判断等具有创新特色的问题;政治科.题型多样,有”校园热线”,”时政述评”,”实践探究”,”心灵感悟”,”自主探究”等.试题引用了漫画,表格,新闻图片等作为背景材料,图文并茂,新颖活泼.改变了只有文字表述的单一试题模式.迎合初中考生思维特点.做到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激活了考生的思维,三明实验区卷的非选择题更是独具匠心.以初中学生”成长的足迹”为主线,以日记的形式为载体,设计试题,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地理科,如漳州卷22 (1)题通过对图像的对比,组合,并调动相关的知识储备.要求学生探究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体现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考查:南平卷第26题,漳州卷第26(1),(3)题.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从不同高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考查.物理科,南平32题源于一节学生实验课,提供的数据为实测数据,通过对”水果电池”的探究实验.不仅考查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有根据地提出猜想的能力,还渗透了环保意识的培养,而且(3),(4)两小题还具有开放性;厦门3l题,挖掘了教材中一段话的内涵,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获取必要数据,设计实验探究题,考查学生通过分析数据获得初步结论的能力和对实验条件的控制疗法.化学科,厦门23 题利用源于生活的一个现实化学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考查.具有如下特点:①让学生进行”猜想”,但”猜想”不是乱想,须有一定根据,题目通过调查结果,告诉学生”猜想”的依据和如何获得”猜想”的依据,要求学生说出”猜想”的依据,体现出”猜想”的科学性.②试题要求考生提出几种自己认为最可能的猜想, 再设计实验证明这些”猜想”.这是科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表现了科学研究的真实性.③所考查的研究内容难度不大, 与初中学生要达到的研究能力相适应,避免了目前常见的难度大,要求高,不切合学生实际的研究性试题的现象:漳州l6题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的运用和开放性问题的解答,使实验题的命题有了新的思路二,教学启示1.立足课程标准.重视教材的基础和示范作用“双基”是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能力的基础和依托.而教材正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蓝本”.教材的例,习题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无论是平时教学.还是总复习. 都要紧扣课标,吃透教材,用好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基础与示范作用.纵观历年中考试卷,虽然直接源于教材的原题不多,但大多数题目,即使是综合题,探索性问题也是由基础知识的}昆合,加工而成的.教学中不但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教材的各个局部知识按照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组织成整体,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同时,还要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的教学,特别要重视有关原理,法则,定理和公式的提炼和推导过程.例题的求解过程的教学,学生的素质和技能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2.注意联系实际.培养应用能力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以致用”是我们的根本目的,重视生活实际,加强应用能力的考查是历届中考试卷的一个热点.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应用素材,注意紧密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选择以环境保护,生活健康,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为背景材料,合理设计一些情境新颖的实际应用题.让学生进行训练,增强其应用意识,逐步学会用已有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和训练实际应用能力.3.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考研究开放性,探索性试题给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自由想象,自由发挥,自由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它是中考拉开档次的主要题型,也是深化考试改革的重要题型.在日常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基本目标,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探索性和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练习,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逐步学会应用已有知识去探索新的问题.提高创新能力.4.加强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中学教材一方面是知识的载体,它记载着前人积累的知识.这些知识已被证明在中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是有用的工具;另一方面,它又通过这些知识来传递学科思想方法,相比较而言,前者是”显性”的,是见诸书面的东西,而后者是隐性”的,它常常隐含在教材的知识的体系之中,是学生较难把握的, 同时又是学习中更为重要的东西.学科思想方法是学科的精髓,掌握它,就能驾驭知识形成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揭示相关的学科思想方法,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步地形成相应的学科思感方j毒, 并自觉地应用这些思想方弦来指导解题实践,解决相关问题.5.合理砖组织技能训练一方面牢固的”双基”是能力的载体,是促进知识迁移和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离开了知识和方法谈能力是一句空话.但另一方面,知识和方法的学习仅仅是能力和素质形成的一种条件,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只能在一定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 因此,为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和运用新概念,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形成相应的能力和素质,还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作业.教学中一定要根据教材内容适时地选编适量的具有思考价值能揭示教材内涵的练习题,组织学生进行应用知识的解题实践,促使学生真正领会教材内容,及时纠正其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使他们真正内化和巩固习得的知识和方法,从而把所学知识稳固地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形成相应的能力.。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考命题方向
作 用 。 者 认 为 , 文 课 改 背景 下 的 中考 命题 方 向有 以下 四个 方 笔 语
面 的特 征 。
【 关键 词 】 程 改革 中考 课
语文
命 题 思路
【 中图分类号 】 3 . 【 G6 33 文献标识码】C
【 文章编号】6 1 1 7 (0 97 0 8 — 1 1 7 — 2 02 0 )— 0 6 0
鲜 明、 实践 性 强 、 可操 作 性 强 , 往结 合 本 地实 际 提 出一 个 问题 , 往 让 学 生 通过 设 计 活 动方 案 或者 是 提 出 自己的 建议 等 方式 .考 察
密 结 合生 活 现 象 , 明确 写 作 体 例 、 理清 晰 、 言优 美 、 达 准 确 条 语 表 等要点。
四、 强调 拓 展 创新 . 励 自我表 达 鼓
困难 时 , 可 以用 李 白《 路难 》 的诗 句勉 励 他 要坚 强 自信 , 你 行 中 执
著追 求 。 ” 考察 学 生 古诗 句 记忆 理 解 能力 的同 时 , 体现 了对 在 也 学生 情 感 的关 照 , 近 了知 识 与情 感 的距 离 , 次 考 试 的过 程 成 拉 一
班 级 开 展 “ 建绿 色 家 园 ” 共 的专 题 活 动 , 你 参 与 。 请
【 色倡 议 】 绿
4 下 面是 班级 倡议 书 的 部 分 内容 . 你找 出画 线部 分有 语 . 请 病 的一 处 。( ( ▲) 2分) () A 共建 绿 色 家 园的理 念 逐 渐 深入 人 心 。 我 们 深刻 认 识 到 。
中考数学命题趋势分析及中考数学备考复习建议
中考数学命题趋势分析及中考数学备考复习建议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中考改革的推进,在中考数学考试中,命题趋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本文将就中考数学命题的趋势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建议,帮助考生备考复习。
一、趋势分析1. 知识点的权重调整:过去,中考数学命题更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如整数运算、代数式化简等。
但随着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中考数学命题摈弃了简单的纯机械计算题,转而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如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题等。
2. 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考数学命题越来越倾向于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种趋势主要体现在命题中加入了更多的实际应用背景,要求学生能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分析与解决。
3. 提高思维能力的考查:中考数学命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题目中可能会增加一些需要通过推理、归纳、模型建立等方式解决的题目,此类题目注重学生的思维拓展和灵活运用能力。
二、备考复习建议1. 掌握基础知识:一些基础知识虽然在命题中的占比下降,但仍然是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议学生在备考过程中,细致地复习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整数运算、代数式化简等基础题型。
2. 提高应用能力:在备考过程中,学生要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的锻炼。
建议学生多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如购物结账、比较商品价格等,通过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训练应用题解题能力。
3. 注重思维训练:中考数学命题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可以多做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归纳总结能力、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做真题进行练习:备考过程中,学生可以多做一些中考数学的真题。
通过做真题,学生可以熟悉考试的题型、了解考试的难度和命题的趋势,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
5. 合理安排时间:备考阶段要合理安排时间,将时间分配到各个知识点和题型上。
同时,要有适当的休息和调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结语:通过对中考数学命题的趋势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备考过程中需要注重综合应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中考命题改革的研究及建议
对中考命题改革的研究及建议
中考命题改革是一个紧迫的课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做出更好的
命题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一、明确命题方向。
要把考试内容定位到学术知识、技能综合素质考核,使考生有一定的思维创新,避免“实用性训练”倾向,同时充分利
用案例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复杂环境下的整体思
维能力。
二、开展命题设计学习。
思想政治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命题设计内容的
实践学习,增加学习资料库,引发机构共同探讨,提高实践操作水平,统一考试质量高低和论文命题标准,保证中考命题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三、完善考务体制。
严格落实考试管理机构的制度,加强对中考命题
的审核,及时反馈答题者的反馈意见,进一步规范安排中考命题,进
而规避考生、学校老师等有关方面的考试风险。
四、改进交互式问答。
通过交互式问答的改进,以让考生以有形的言
辞表达题目的解决方案,激发考生的创造性思维,跳出中考作文的思
维定式,培养考生的观察力,并增强复杂情境下分析思考能力。
五、建立综合性命题体系。
考务机构应增加考题的多样性,建立综合
性素质测评体系,打造由中考命题、讲课等多层次素质测评密切相关
的体系,量化评估考生综合素质,体现考试的多样性,使中考考生更
有实践和创新能力,在符合教育要求的前提下,发挥全新的思维特点。
从新课程标准浅谈中考数学命题趋势
从新课程标准浅谈中考数学命题趋势钟敏/文(同文中学)今年是新课程标准颁布后的第一年,基于2021年版课程标准的变化,江西省的中考命题指导思想及命题原则亦有所调整,数学中考试题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关注数学本质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中考作为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其本质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今年试题中所考察的绝对值概念(第1题)、整式运算(第3题)、根式运算(第8题)、不等式运算(第16题)等等这些数与式中的核心概念和基础运算,都属于试卷中的容易题,且与教材中的试题形式无异。
这一命题导向一方面体现了中考试题的水平性考试的性质,另一方面旨在引导教学只要在双基训练上适当抓好落实即可。
作图题的引入考查学生几何直观能力新课程标准,将“几何直观”正式列为“课程内容”的核心概念,增加了多处有关借助于几何图形了解或理解概念及运用几何作图解决问题的内容目标。
今年的中考数学较往年相比特别增加了对作图能力的考查(第13题)。
增加画图题,一是填补我省中考多年没有涉及的内容,二是进一步促进考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或是增强考生对图形的直觉感或是提高相关的操作能力。
因此,重视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统计与概率”重在考查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及统计观念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统计观念的重要性。
其中,前者主要指学生对于数据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发现其中蕴涵信息的能力;而后者则主要是指学生能从统计的角度来思考与数据相关的问题,并能通过数据的收集、描述、分析的过程作出合理决策的能力。
今年中考试卷中的第21题考查的便是数据统计知识。
它分了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点的考查:第一问要求进行简单的数据计算,考查三个统计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第二问要求学生从某个角度选择一个统计量来进行数据分析,作出判断并要求给出合理的说明;第三问要求由上一问的分析结论给出合理的估算。
三个问题层层深入,难度略有提升,要求学生审题准确,正确把握出题者的意图。
培训活动 新课标背景下的中考命题趋 势及教学策略
一、引言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中学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试评价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在中考命题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本文将从新课标的背景出发,分析当前中考命题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新课标背景下的中考命题趋势1. 跨学科性在新课标中,各学科之间的通信更加紧密,跨学科性的特点愈发明显。
在中考命题中出现了更多的综合性、交叉性的题目,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2. 知识的整合与应用新课标强调知识的整合与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中考命题中出现了更多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扩展、拓展能力的试题。
3. 开放性与创造性新课标倡导开放性与创造性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中考命题中出现了更多注重考察学生对问题的发散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试题。
4. 考查素质教育新课标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中考命题中出现了更多考查学生综合素质、道德品质、文化修养等方面的试题。
三、教学策略1. 强化跨学科教学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通信,引导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整合,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应对中考命题中的跨学科性题目做好准备。
2. 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能够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扩展、拓展和应用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和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中考命题中的知识整合与应用题目。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开放性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应对中考命题中的开放性与创造性题目做好准备。
4. 强化素质教育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等方面的培养,为学生应对中考命题中的素质教育题目做好准备。
四、结语新课标的实施给中考命题带来了新的趋势,教学工作也需要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
教师要结合中考命题的趋势,加强对学生的教学引导和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命题方向
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数学命题方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分析新课改对初中数学命题的影响,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新课改对初中数学命题的影响1.加强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重视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在初中数学命题中,应该注重知识的扎实性和技能的应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2.注重数学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改倡导学生通过实践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强调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初中数学命题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
3.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数学探究等活动。
在初中数学命题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表达能力等,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
二、未来的发展方向1.突破传统的数学命题模式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命题应该突破传统的命题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他们从实际出发,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未来的初中数学命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数学思维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方法。
3.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因此未来的初中数学命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数学命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
总结回顾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命题方向,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且需要突破传统的数学命题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兴趣。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在个人看来,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命题方向还有提升空间,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
新课标背景下的历史中考命题及备考策略
新课标背景下的历史中考命题及备考策略一、命题趋势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历史中考命题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趋势: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基础知识的掌握仍然是历史中考的重点。
学生需要能够准确记忆、理解和应用历史基础知识,如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概念等。
强调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包括分析、归纳、推理、评析等能力。
考试中会通过材料分析、图表解读等形式来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突出对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中考历史命题注重与现实问题的联系,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对于某个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分析,可能会要求学生结合现实提出解决方案或建议。
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中考历史命题也会注重这方面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表达对历史的看法和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备考策略针对新的课程标准下中考历史命题的趋势,可以采取以下备考策略: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需要全面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可以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整理笔记、做题练习等方式来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学生需要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撰写小论文等形式来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注重与现实问题的联系:学生需要关注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提高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关注新闻等方式来了解现实问题。
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养:学生需要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表达对历史的看法和态度。
可以通过参加主题活动、阅读优秀历史读物等方式来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做题练习与反思总结:做题是备考的重要环节,学生需要通过做题来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也需要进行反思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
三、结论在新课标背景下,中考历史命题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
中考命题的几个新趋势
中考命题的几个新趋势
1. 以新形式布置题目:要求考生进行思维综合能力的考察,突出实践性,涉及跨学科、跨文化、跨实际的思维能力的考查。
2. 更强调实践能力的考查:多题型的综合考查,从实际应用能力中考查考生的知识储备和动手做事的能力。
3. 把综合性的考察融入新的试题类型中:新形式的考题比传统的试卷更能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设计、表示、解释以及答辩等。
4. 注重学科选择能力的考查:进一步把学科选择能力纳入考试内容,让学生在选题、水平界定等方面更具量化指标,确保存在标准化的考察。
5. 强调奖励的积极性:制定鼓励学生发挥的试题,提倡学生多发挥实践能力、尊重自主创新的发挥,尽可能扩大考试的奖励面。
中考命题趋势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我是XX中学的一名教师,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中考命题趋势。
中考,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升学命运,也关乎我国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
在此,我想就中考命题趋势发表几点看法。
一、命题方向更加注重核心素养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
中考命题也将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关注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层面:中考命题将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 能力层面:中考命题将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通过设置开放性、探究性试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中考命题将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通过试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命题形式更加多样化为了更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考命题形式将更加多样化。
具体表现为:1. 试题类型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外,还将出现材料题、案例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等新型试题。
2. 试题呈现方式多样化:除了纸质试卷外,还将采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形式进行命题,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试题难度适中:中考命题将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确保试题难度适中,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三、命题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中考命题将更加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具体表现在:1. 关注时事政治:中考命题将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 关注生活常识:中考命题将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识问题,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关注传统文化:中考命题将关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总之,中考命题趋势将更加注重核心素养、多样化、贴近生活。
浅谈新课标下中考语文命题及对教学的导向
浅谈新课标下中考语文命题及对教学的导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实验教材实施以来,由于新课标、新教材与原来的教学大纲、旧教材相比变化很大,对中考语文命题和初中语文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导向。
一、命题指导思想初中毕业升学语文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在学习方面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语文学业水平的程度。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中考命题担负着指导初中教学的任务,因而不能片面追求难度和拔高要求,否则可能加重学生负担而违背义务教育精神。
另一方面,中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要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应向测试考生能力方面倾斜。
以上两方面互相制约,决定了中考命题的难度控制和选题倾向。
《考试说明》中明确了我省中考语文命题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突出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广大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目标;有利于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拓展语文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全面、公正、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
要本着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功能。
二、命题的主要特点和思路1、着重考查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应成为语文学科中考不可逆转的潮流。
过去的中考试卷中阅读和表达一直是重点,现在阅读和表达在中考语文试卷中所占的比分比过去更大了。
一方面是因为《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大幅淡化了语文知识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扩充和强化了阅读与表达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由于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强力调整,明确提出了“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要求。
当前语文中考高扬阅读和写作两面大旗,可以说是近年来语文学科开展课程改革、推进中考改革的结果。
2、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应更加注重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和人文性,体现理解探究、迁移拓展的考查特色,突出当前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
请联系实际谈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试题命题原则.doc
请联系实际谈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试题命题原则根据新课程的精神和理念,仅初中语文试题命题原则來讲,起码就有下面几个原则需要注意:1、命题方向逐步与新课程改革接轨,体现课改方向,根据《新课表》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在坚持《新课表》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使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而不是只为部分学生服务。
总分分值的70%为基础题,20%为稍难题, 10%为难题。
2、要处理好课程目标中提出的三个维度的关系,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宗旨,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能力的发展情况,还要能够反映出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试题应符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要注重通过测试发展学生的潜能,关注他们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理解并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屮的个体差异。
如《我们家的男子汉》阅读理解试题: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一3题当他满了两周岁的时候,……淹没在济济的人群里了。
、选文写了哪两件事?这两件事表现了小男孩什么性格?想必你已经答案在胸了吧。
、我们把他送到了托儿所,“他”和“别的孩子”的哭一样吗?作者为什么要写别的孩子和我们姐妹小时侯上托儿所哭的情景呢?作者的这点“小把戏” 一定难不倒你。
、文中的“男子汉”是个才几岁的孩子,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中学生男子汉应具备什么样的品格呢?你可要畅所欲言第三题切合学生实际,从学生实际出发来阐述,应该学有所得,言有所物。
而从学生的答案来看,学生的理解体现了他们的个体差异。
3、命题中要注意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的考查,也要注意试卷试题的价值导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
试题应体现学科素养的综合性,体现本学科特有的灵性和生气,体现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性°试卷中基础部分默写改错名句默写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而《黔之驴》试题则体现了学科素养的综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考命题方向
作者:张军
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09年第07期
【摘要】中考作为初中学生学习成效最关键的评价方式,其命题方向对初中阶段的教学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新课程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个性化学习,中考命题思路自然也将转向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通过对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方向的考察与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对新课程教学目标和意义的理解,有利于充分发挥评价体系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课程改革中考语文命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086-01
中考作为初中学生学习成效最关键的评价方式,其命题方向对初中阶段的教学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课改之前的语文课程强调知识体系的形成与巩固,评价侧重点在于知识点的掌握;新课程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个性化学习,中考命题思路自然也将转向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通过对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方向的考察与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对新课程教学目标和意义的理解,有利于充分发挥评价体系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笔者认为,语文课改背景下的中考命题方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突出人文色彩。
彰显人性光芒
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份量,它既是工具性的延伸,又是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要达到的目的,正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中考试卷所选取的文章侧重于具有人文色彩,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容,重点考察学生人格、思想品质和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状况。
如山东德州2007年中考语文试卷中的古诗文填空题出现了“当朋友遇到困难时,你可以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勉励他要坚强自信,执著追求。
”在考察学生古诗句记忆理解能力的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生情感的关
照,拉近了知识与情感的距离,一次考试的过程成为一次教育的感化机会。
同时在试题表达方式上,也体现了“温馨提示”之类的语句,体现了对考生的关爱。
二、重视知识积累,贵在灵活掌握
语文基本能力从形式上体现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从层次上又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探究六个能力层级,在试卷中都有不同形式的考察,在题目设计上关注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运用,彰显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征。
从考察的角度来看,突出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常用字读音、书写以及古诗文默写、文学常识积累、语感、标点符号应用等,考察方式多种多样。
尤其是近年来各地都加大了对古诗文默写考察力度,据统计分值占到8%左右,并且能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正确地加以运用,体味其表达效果。
从试题类型来看。
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有机对接式,即将所学的内容能够恰当地“镶嵌”到相关语境中,主要考察词、句学以致用的能力;二是理解运用式,即对所学的内容能够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恰当地应用到相应的语境中,从而考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能力;三是开放研究式,即考察学生开放式学习的能力和水平,能够对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际进行思考研究。
得出相应的结论:四是配画感悟式,重点考察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从所给出的图画中,发现道理,有所感悟,并能够通过语言知识的运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体现语文素养。
无论哪种类型。
其基础都是日常语文知识的积累,只要能够做到与其他科目有机结合、与社会生活有机结合,就能面对中考“处变不惊”。
三、地域色彩明显。
关注实践应用
综合活动实践课程作为新课改的一大亮点,也正在走进中考试卷。
并占有相应的分值。
这类题目的最大特点就是地域色彩鲜明、实践性强、可操作性强,往往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一个问题。
让学生通过设计活动方案或者是提出自己的建议等方式。
考察学生在综合活动中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
如2009江苏南京中考试题:
班级开展“共建绿色家园”的专题活动。
请你参与。
[绿色倡议]
4 下面是班级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找出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处。
(▲)(2分)
(A)共建绿色家园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我们深刻认识到。
(B)环境治理一定要避免不能陷入污染——治理——再污染的恶性循环。
这就需要从源头治理南京的山水。
为了保护南京的“绿肺”,(C)中山陵国管理局已于去年底提交了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方案。
作为中学生,(D)我们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这道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实践应用类题目必须注重三个方面:第一,必须关注社会热点,对最近发生的重大事件要有所认识,并进行思考,特别是要关注全国和本地区有影响的事件;第二,要学会用探究的办法开展语文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有些题目还要求学生能够对某项活动进行方案设计。
善于对现象进行分类归纳、原因分析和针对问题提出建议:第三,要紧密结合生活现象,明确写作体例、条理清晰、语言优美、表达准确等要点。
四、强调拓展创新。
鼓励自我表达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
进行多样化的探究。
”在现代文阅读题目中,除了传统的归纳文段内容、概括艺术特色、辨析语言表达外,近年来特别突出对学生拓展创新能力的考察,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段的基础上,就其中的一点或者一个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考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要注意观点表达的正确性、客观性,并且能够提供足够的证据支持,避免过分追新求奇,难以自圆其说。
在作文题目的设计上,也充分体现了鼓励学生自我表达的评价理念。
作文题目,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给出题目;二是话题作文。
给出题目的作文,大多符合初中阶段学生认知水平,学生在写作时有事可记,有情可抒,有理可讲,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值得关注的话题作文越来越多,这类作文,实行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三自”考察策略,为学生创新拓展、自我表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特别一些地方的评卷标准,如山东临沂,对有创新点的作文,予以加分,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