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颅囟经

合集下载

头部经络图,头部九条经络图解大图

头部经络图,头部九条经络图解大图

头部经络图,头部九条经络图解大图
中医学认为,头为十二经络的诸阳经聚会之处,百脉所通,系一身之主宰,对控制和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

那么,头部经络在什么位置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头部经络图,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头部的经络主要有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头部经过躯干部、下肢外侧抵止于足部。

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的总称。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和任脉和督脉。

头部经络头部的正中线走的是督脉;督脉的两侧分别是膀胱经和胆经。

两个耳尖窝走向头顶的督脉,交汇点教百会穴。

百会穴是诸阳之汇,人体的督脉、膀胱经、肝经都在这里交汇,所有的阳气都聚集在此。

胆经从外眼角沿着两侧走到足的第四脚趾。

头部是六条阳脉汇聚之处,头部的经络和其循行上的穴位是养生保健和治疗疾病的重要穴位。

比如百会、风池、哑门、翳风、太阳、印堂等重要穴位都在头部。

中医认为,时常按摩头部经络和穴位对养生健身大有益处,生活中最常用而简便易行的办法是每日梳头。

颅囟经

颅囟经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颅顖经,提要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2/04/2005 20:01:33 列印页数:10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颅顖经,提要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2/04/2005 20:01:38 列印页数:23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颅顖经,提要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2/04/2005 20:01:38 列印页数:24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颅顖经,提要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2/04/2005 20:01:36 列印页数:19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颅顖经,提要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2/04/2005 20:01:35 列印页数:17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颅顖经,提要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2/04/2005 20:01:36 列印页数:18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颅顖经,提要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2/04/2005 20:01:34 列印页数:13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人体头部23个穴位穴位(高清图解),附取穴窍门!讲解得太细致了精选全文完整版

人体头部23个穴位穴位(高清图解),附取穴窍门!讲解得太细致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人体头部23个穴位穴位(高清图解),附取穴窍门!讲解得
太细致了
头皮按摩,一个被广为认可的对头发很好的生活习惯。

每天抽出十分钟,给头皮做一次大保健,或者去按摩馆让工作人员帮忙按一按,每次按摩结束都会让你感到舒适又畅爽。

要坚持下去,效果肯定惊人,当然,找准穴位也是一大要点,若是胡乱地按一按,没有对准穴位,那是起不到太大作用。

头部主要穴位图:
一、头正面穴位详解
头正面穴位图
1 印堂穴
位置: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健脑醒神,安神定志,明目开窍。

适用于前头痛、目眩、眼疾、感冒、精神疲乏、失眠、鼻炎、高血压等病症。

感觉:按压有酸胀感。

2 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旁开5分,鼻唇沟内。

主治:清热散风,宣通鼻窍,预防感冒。

适用于感冒、鼻炎、鼻塞、嗅觉不灵、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胀感。

鼻子不闻香臭,经按压有“通气”感。

3 水沟穴(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点处。

主治:常用于小儿惊风、中暑、中风、面神经麻痹、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与急救。

4 睛明穴
位置:目内眦旁上方0.1寸处。

主治:常用于目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5 攒竹穴
位置:在眉头,当眶上切迹处。

主治:常用于头痛、目眩、眉骨痛、目赤肿痛、视物不清、流泪、口眼歪斜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颅顖经

颅顖经
小儿温热皆因从气热而搏胃气然若下之平气即愈气虚则生惊而变癎
小儿惊癎一从虚邪客热相搏而生其当用补飬安和即愈加以性冷及太过即死
小儿哕逆吐皆胃气虚逆气客于藏气而作和胃飬气至如下冷即极小儿霍乱吐逆皆胃气与阴阳气上下交争而作当用分和补药调飬即愈余皆死
小儿客忤无辜皆因客入所触及暴露星月小儿嫩弱所以此多恶
琥珀【炙别研】 升麻 菉豆粉
大麻仁【别研各半两】
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熟水下一丸顿服之食后再服一丸至十歳加金银箔各五片忌煿炙毒物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原序
夫颅者谓天地阴阳化感颅故受名也尝览黄帝内传王母金文始演四序二仪阴阳之术三才一元之道采御灵机黄帝得之升天秘藏金匮名曰内经百姓莫可见之后穆王贤士师巫于崆峒山得而释之叙天地大徳阴阳化功父母交和中成胎质爰自精凝血室儿感阳兴血入精宫女随阴住故以清气降而阳谷生浊气升而阴井盛也甚者二仪互换五气相参目覩元机非贤莫逹谓真阴错杂使精血聚而成殃阳发异端感荣卫合而有疾遂使婴儿才养惊多生庸愚不测始末乱施攻疗便致枉损婴儿吁哉吁哉遂究古言寻察端由叙成疾目曰颅经焉真凭辨证乃定死生后学之流审依济疾天和太清降乘赤海真一元气乘之则母情先摇荡漾炽然是阳盛发阴当姙男也六脉诸经皆举其阳证所谓姙衰不胜蔵气则触忤而便伤姙胜而气劣则母疾三五月而发皆随五蔵心蔵干而口苦舌干肺蔵渴而多涕发寒肝蔵邪而胑酸多睡脾蔵发而呕逆恶食肾蔵困而软弱无力蔵姙气平则和而无苦胎若劣而强得蔵飬至生亦乃多疾二仪纯阴之证升杂真一者谓阴发阳则父精薄姙当成女也六脉诸经皆发阴证若血盛气衰则肥而劣气若气盛血衰则瘦而壮气余蔵姙之气皆同男説孩子处母腹之内时受化和之正气分阴阳之纪纲天地降灵十月而化万物以生成随其时变大理清纯化成祥瑞之基全真道一故生成焉一月为胚精血凝也二月为胎形兆分也三月阳神为三魂动以生也四月阴灵为七魄静镇形也五月五行分藏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滋灵也七月精开窍通光明也八月元神具降真灵也九月宫室罗布以生人也十月气足万物成也太乙元真在头曰泥丸总众神也得诸百灵以御邪气陶甄万类以静为源是知慎于调防即以守恬和可以保长生耳故小儿瘦疴盖他人之过也

育儿:宝宝囟门知识大普及

育儿:宝宝囟门知识大普及

宝宝囟门知识大普及
导读:在宝宝出生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宝宝头上的卤门,卤门也有大知识哦。

宝宝出生时头顶部有个没有骨质的“天窗”,医学上称为“前囟门”,摸上去较软,有时还可见到它在上下跳动。

出生时前囟门的对边中点连线约1-2厘米,头几个月头围增长快,前囟也随着变大,约至6个月时最大达到2.5-3厘米,以后随着颅骨逐渐骨化,前囟逐渐变小。

囟门过大见于先天性脑积水或先天性佝偻病等,囟门过小见于脑发育不良所致小头畸形等。

随着生长发育,囟门处会逐渐被骨质所取代,有的宝宝前囟门1岁时即闭合,最迟在1岁半时也应闭合。

囟门凹陷见于宝宝的身体内缺水,如腹泻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等,前囟凸起说明宝宝的颅内压力增高,多由于颅内感染、长期服用大剂量的鱼肝油、维生素A或四环素等。

由于前囟门处没有坚硬的颅骨覆盖,容易遭受伤害,故应注意保护,不要被硬物碰伤,以防大脑遭受损伤。

给宝宝洗头时,同时也应清洗前囟门处,但动作要轻柔,不能用手指抓挠。

洗头水不能过热,要用温水。

期望教育

期望教育

159-幼科指南.txt [71,859 Byte]
160-幼科推拿秘书.txt [72,153 Byte]
161-幼科发挥.txt [135,927 Byte]
162-幼科概论.txt [78,376 Byte]
163-幼科类萃.txt [162,513 Byte]
164-幼科铁镜.txt [80,698 Byte]
154-内府秘传经验女科.txt [28,203 Byte]
155-幼幼集成.txt [392,158 Byte]
156-幼幼新书.txt [1,926,679 Byte]
157-幼科心法要诀.txt [127,595 Byte]
158-幼科折衷.txt [147,773 Byte]
121-医方歌括.txt [8,804 Byte]
122-医方简义.txt [106,897 Byte]
123-女科切要.txt [88,124 Byte]
124-傅青主女科歌括.txt [153,104 Byte]
125-产宝.txt [21,353 Byte]
126-女科百问.txt [103,534 Byte]
132-女科证治准绳.txt [713,385 Byte]
133-小儿药证直诀.txt [72,043 Byte]
134-幼科切要.txt [52,395 Byte]
135-婴儿论.txt [90,053 Byte]
136-活幼心书.txt [163,841 Byte]
137-儿科要略.txt [246,908 Byte]
109-小品方.txt [148,232 Byte]
110-惠直堂经验方.txt [175,827 Byte]

宝宝的卤门隐藏着哪些小秘密

宝宝的卤门隐藏着哪些小秘密

宝宝的卤门隐藏着哪些小秘密新生宝宝的颅骨中间有一个菱形位置,并且像脉搏一样有节奏地跳动,这就是大家说道的囟门。

许多妈妈认为宝宝的囟门没有头骨保护,很容易会受伤,因此护理的时候非常小心。

其实,想要告诉各位爸爸妈妈的是,宝宝的囟门的确十分重要,但也没有那么脆弱,采取正确的护理方式就可以了。

不过,囟门能够反映宝宝的健康情况,因此,妈妈平时要悉心观察,及早发现有无异常现象。

什么是囟门?人的颅骨是由6块骨头组成的,宝宝因为颅骨还在发育中,颅骨接合不紧形成骨间隙,同时头的顶部与枕后部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这两个地方就叫做前囟门和后囟门。

前囟门在头顶前部,由两侧顶骨前上角与额骨相接而组成,出生时斜径差不多在2.5cm,呈菱形,一般情况下在1岁至1岁半时闭合;后囟门由顶骨和枕骨交接而成,在头顶后部,基本上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闭合了,最晚的孩子也会在2-4个月时闭合。

一般我们说的卤门都是指前卤门。

囟门闭合时间差异,会导致危险指数上升!1、囟门早闭--警惕头部畸形一般情况下,前囟门在出生后12~18月闭合。

但是也会有早闭现象:一种是正常的宝宝,虽然囟门闭合早于12个月,但头围正常。

第二种是宝宝的前囟门闭合或仅剩下指尖大小间隙,虽然看上去像闭合了,但其实并未骨化,应及时进行检查。

第三种是不正常的宝宝,当宝宝的头围大小低于正常值,囟门早闭可能是由于脑发育不良或头小畸形造成的,宝宝同时会伴有其他智力发育方面的异常。

2、囟门迟闭--注意两种疾病如果宝宝一岁半以后囟门还是没有闭合,就代表着身体可能有什么疾病,比较常见的有佝偻病、骨骼组织发育不良或呆小症、脑积水等。

①佝偻病宝宝的卤门闭合较晚,很可能是由于佝偻病造成的。

佝偻病又叫做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非常常见。

维生素D 能够帮助肠道上皮细胞对钙、磷的吸收和转运,让钙元素能够更快被吸收进入血液并到达骨骼组织,帮助骨骼发育。

要是体内维生素D不足的话,会造成身体的钙、磷代谢异常,对骨骼发育产生影响。

中草药

中草药
233-内科摘要.txt
234-少林真传伤科秘方.txt
235-仙授理伤续断秘方.txt
236-外科十三方考.txt
237-外科心法要诀.txt
238-外科方外奇方.txt
239-外科全生集.txt
240-外科启玄.txt
241-外科理例.txt
242-外科传薪集.txt
243-外科精要.txt
152-小儿痘疹方论.txt
153-小儿卫生总微论方.txt
154-内府秘传经验女科.txt
155-幼幼集成.txt
156-幼幼新书.txt
157-幼科心法要诀.txt
158-幼科折衷.txt
159-幼科指南.txt
160-幼科推拿秘书.txt
161-幼科发挥.txt
162-幼科概论.txt
058-史载之方.txt
059-太平惠民和剂局方.txt
060-圣济总录.txt
061-鸡峰普济方.txt
062-洪氏集验方.txt
063-杨氏家藏方.txt
064-千金宝要.txt
065-卫生易简方.txt
066-全生指迷方.txt
067-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txt
068-瑞竹堂经验方.txt
244-外科选要.txt
245-外科医镜.txt
246-正骨心法要旨.txt
247-正体类要.txt
248-何氏虚劳心传.txt
249-周慎斋遗书.txt
250-奇经八脉考.txt
251-金疮秘传禁方.txt
252-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txt
253-青囊秘诀.txt

经典古籍医书

经典古籍医书

经典古籍医书.txt不要为旧的悲伤而浪费新的眼泪!现在干什么事都要有经验的,除了老婆。

没有100分的另一半,只有50分的两个人。

000-神农本草经001-吴普本草002-本草经集注003-新修本草004-食疗本草005-海药本草006-本草图经007-本草衍义008-汤液本草009-饮膳正要010-滇南本草011-本草品汇精要012-本草蒙筌013-本草纲目014-本草乘雅半偈015-本草征要016-本草易读017-本草新编018-本草备要019-本经逢原020-本草经解021-本草从新022-神农本草经百种录023-本草纲目拾遗024-本草崇原025-本草求真026-神农本草经读027-本草述钩元028-食鉴本草029-本草思辨录030-本草纲目别名录031-本草便读032-本草撮要033-本草问答034-神农本草经赞035-本草择要纲目036-得配本草037-本草害利038-本草分经039-雷公炮炙论040-炮炙全书041-炮炙大法042-雷公炮制药性解043-濒湖炮炙法044-要药分剂045-珍珠囊补遗药性赋046-药鉴047-药征048-思考中医049-五十二病方050-名医别录051-千金翼方052-孙真人海上方053-外台秘要054-医心方055-太平圣惠方056-苏沈良方057-博济方058-史载之方059-太平惠民和剂局方060-圣济总录061-鸡峰普济方062-洪氏集验方063-杨氏家藏方064-千金宝要065-卫生易简方066-全生指迷方067-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068-瑞竹堂经验方069-世医得效方070-奇效良方071-医方集宜072-医方考073-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074-普济方075-肘后备急方076-普济本事方077-严氏济生方078-药征续编079-仁术便览080-中医之钥081-祖剂082-古今名医方论083-种福堂公选良方084-汤头歌诀085-急救便方086-奇方类编087-医方集解088-绛雪园古方选注089-医方论090-串雅内外编091-成方切用092-时方妙用093-时方歌括094-长沙方歌括095-金匮方歌括096-医方证治汇编歌诀097-验方新编098-十剂表099-经验丹方汇编100-199100-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101-药性切用102-退思集类方歌注103-华佗神方104-集验方105-大小诸证方论106-奇效简便良方107-神仙济世良方108-是斋百一选方109-小品方110-惠直堂经验方111-绛囊撮要112-经验奇方113-古方汇精114-外治寿世方115-文堂集验方116-回生集117-本草简要方118-增订医方歌诀119-济世神验良方120-伤寒恒论121-医方歌括122-医方简义123-女科切要124-傅青主女科歌括125-产宝126-女科百问127-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128-妇人大全良方129-沈氏女科辑要131-婴童百问132-女科证治准绳133-小儿药证直诀134-幼科切要135-婴儿论136-活幼心书137-儿科要略138-儿科萃精139-痧疹辑要140-小儿推拿广意141-幼科证治准绳142-女科旨要143-女科折衷纂要144-女科指要145-女科指掌146-女科要旨147-女科秘旨148-女科秘要149-女科经纶150-女科精要151-女科撮要152-小儿痘疹方论153-小儿卫生总微论方154-内府秘传经验女科155-幼幼集成156-幼幼新书157-幼科心法要诀158-幼科折衷159-幼科指南160-幼科推拿秘书161-幼科发挥162-幼科概论163-幼科类萃164-幼科铁镜165-竹泉生女科集要166-儿科醒167-保幼新编168-保婴撮要169-活幼口议170-胎产心法171-胎产指南172-胎产秘书173-家传女科经验摘奇175-妇科心法要诀176-妇科秘方177-妇科秘书178-妇科问答179-专治麻痧初编180-张氏妇科181-产鉴182-陈氏幼科秘诀183-麻科活人全书184-麻疹备要方论185-麻疹阐注186-痘疹心法要诀187-评注产科心法188-慈幼便览189-慈幼新书190-毓麟验方191-经验麻科192-达生编193-盘珠集胎产症治194-竹林女科证治195-原要论196-产后十八论197-脚气治法总要198-济阴纲目199-卫生家宝产科备要200-邯郸遗稿201-鬻婴提要说202-颅囟经203-婴童类萃204-医林改错205-金匮翼206-养老奉亲书207-医门法律208-笔花医镜209-血证论210-外科精义211-立斋外科发挥212-外科枢要213-杂病心法要诀214-跌损妙方215-杂病广要216-江氏伤科学217-伤科大成219-跌打损伤方220-外科集验方221-余无言222-跌打损伤回生集223-疡医大全224-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225-疡科心得集226-外科大成227-阴证略例228-发背对口治诀论229-集验背疽方230-外科正宗231-中风论232-内外伤辨233-内科摘要234-少林真传伤科秘方235-仙授理伤续断秘方236-外科十三方考237-外科心法要诀238-外科方外奇方239-外科全生集240-外科启玄241-外科理例242-外科传薪集243-外科精要244-外科选要245-外科医镜246-正骨心法要旨247-正体类要248-何氏虚劳心传249-周慎斋遗书250-奇经八脉考251-金疮秘传禁方252-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253-青囊秘诀254-急救良方255-急救广生集256-订正太素脉秘诀257-症因脉治258-秘传外科方259-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260-脉症治方261-脉确262-接骨手法263-救伤秘旨264-理虚元鉴265-虚损启微266-诊脉三十二辨267-伤科方书268-伤科汇纂269-伤科补要270-慎柔五书271-杨成博先生遗留穴道秘书272-痰火点雪273-万氏秘传外科心法274-解围元薮275-刘涓子鬼遗方276-疯门全书277-医略278-增订十药神书279-疠疡机要280-医学从众录281-疡科纲要282-医门补要283-医源284-仙传外科集验方285-外科十法286-脉诀乳海287-脉诀考证288-痰疠法门289-证治汇补290-外科证治全书291-眼科秘诀292-银海精微293-审视瑶函294-目经大成295-针灸大全296-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297-针灸易学298-针灸聚英299-针灸大成300-针灸逢源301-针灸甲乙经302-针经节要303-李翰卿304-杨敬斋针灸全书305-宋本备急灸法306-刺灸心法要诀307-一草亭目科全书308-口齿类要309-子午流注针经310-子午流注说难311-尤氏喉科秘书312-尤氏喉症指南313-白喉全生集314-白喉条辨315-银海指南316-普济方·针灸317-灸法秘传318-走马急疳真方319-明目至宝320-金针秘传321-灵药秘方322-重订囊秘喉书323-重楼玉钥324-重楼玉钥续编325-原机启微326-神灸经纶327-神应经328-秘传眼科龙木论329-针灸神书330-针灸素难要旨331-针灸问对332-针灸集成333-针灸资生经334-针经指南335-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336-推拿抉微337-理瀹骈文338-异授眼科339-眼科心法要诀340-眼科阐微341-喉舌备要秘旨342-喉科指掌343-喉科秘诀344-喉科集腋345-焦氏喉科枕秘346-黄帝明堂灸经347-经穴汇解348-经络全书349-经络考350-经络汇编351-包氏喉证家宝352-炙膏肓腧穴法353-凌门传授铜人指穴354-厘正按摩要术355-灵枢经脉翼356-广嗣要语357-局方发挥358-西方子明堂灸经359-友渔斋医话360-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361-吴鞠通医案362-冷庐医话363-柳洲医话364-医贯365-古今医案按366-侣山堂类辩367-临证指南医案368-存存斋医话稿369-丹溪治法心要370-医经溯洄集371-叶天士医案精华372-一得集373-丁甘仁医案374-三家医案合刻375-上池杂说376-也是山人医案377-客尘医话378-王氏医案绎注379-市隐庐医学杂着380-未刻本叶氏医案381-先哲医话382-回春录383-何澹安医案384-吴医汇讲385-奇症汇386-知医必辨387-肯堂医论388-花韵楼医案389-证治心传390-辨证汇编391-眉寿堂方案选存392-研经言393-重订灵兰要览394-重庆堂随笔395-凌临灵方396-孙文垣医案397-塘医话398-马培之医案399-张聿青医案400-张畹香医案401-曹仁伯医案论402-热病衡正403-寓意草404-程杏轩医案405-慎疾刍言406-叶选医衡407-对山医话408-质疑录409-丛桂草堂医案410-归砚录411-医原412-医暇卮言413-医学课儿策414-医学读书记415-医医医416-续名医类案417-读医随笔418-医学源流论419-王旭高临证医案420-邵兰荪医案421-八十一难经422-内经博议423-素问六气玄珠密语424-医经读425-医经原旨426-素问玄机原病式427-类经428-类经图翼429-内经知要430-黄帝内经素问集注431-黄帝内经灵枢集注432-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433-六因条辨434-素问灵枢类纂约注435-黄帝素问直解436-素问经注节解437-黄帝内经素问438-黄帝内经素问校义439-黄帝内经太素440-中西汇通医经精义441-内经评文442-内经药瀹443-医效秘传444-读素问钞445-灵素节注类编446-古本难经阐注447-难经正义448-素问识449-灵枢识450-难经经释451-黄帝内经素问遗篇452-素问要旨论453-黄帝素问宣明论方454-难经集注455-难经古义456-万氏秘传片玉心书457-伤寒论458-伤寒捷诀459-伤寒总病论460-类证活人书461-注解伤寒论462-伤寒九十论463-伤寒百证歌464-伤寒发微论465-伤寒明理论466-仲景伤寒补亡论467-伤寒寻源468-伤寒直格469-伤寒标本心法类萃470-伤寒六书471-伤寒论条辨472-张卿子伤寒论473-伤寒证治准绳474-伤寒论注475-重订通俗伤寒论476-伤寒溯源集477-伤寒括要478-伤寒缵论479-伤寒贯珠集480-伤寒法祖481-伤寒大白482-伤寒悬解483-伤寒论类方484-伤寒论辩证广注485-伤寒论辑义486-伤寒医诀串解487-伤寒审证表488-伤寒补例489-敖氏伤寒金镜录490-伤寒舌鉴491-增订叶评伤暑全书492-伤寒论翼493-伤寒附翼494-伤寒指掌495-中寒论辩证广注496-河间伤寒心要497-刘河间伤寒医鉴498-金匮要略浅注499-金匮要略方论500-金匮要略心典501-金匮玉函经二注502-金匮玉函要略述义503-脉诀504-脉经505-诊家枢要506-濒湖脉学507-诊家正眼508-三指禅509-湿热病篇510-形色外诊简摩511-金匮玉函要略辑义512-脉理求真513-脉诀刊误514-脉诀汇辨515-高注金匮要略516-临症验舌法517-望诊遵经518-诊宗三昧519-医灯续焰520-察病指南521-察舌辨症新法522-温疫论523-千金食治524-温热暑疫全书525-疫疹一得526-温病条辨527-温热逢源528-时病论529-温病指南530-女丹合编选注531-运气要诀532-备急千金要方533-食疗方534-心医集535-西池集536-性命要旨537-松峰说疫538-寿世传真539-陆地仙经540-宁坤秘笈541-温病正宗542-寿世保元543-温热经纬544-温热论545-达摩洗髓易筋经546-广瘟疫论547-养生秘旨548-养生导引法549-重订广温热论550-养生导引秘籍551-随息居重订霍乱论552-修昆仑证验553-寿世青编554-养生类要555-饮食须知556-瘴疟指南557-华氏中藏经558-三因极一病证方论559-扁鹊心书560-玉机微义561-明医指掌562-明医杂着563-此事难知564-金匮钩玄565-卫生宝鉴566-校注医醇剩义567-脉因证治568-杂病治例569-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570-丹溪心法571-诸病源候论572-儒门事亲573-古今医鉴574-医说575-医宗金鉴576-医经国小577-医学入门578-医学启源579-医学纲目580-医垒元戎581-兰室秘藏582-韩氏医通583-医学正传584-医学衷中参西录585-卫济宝书586-三消论587-石室秘录588-丹溪手镜589-古今名医汇粹590-轩岐救正论591-痧胀玉衡592-医学三字经593-辨证录594-医学指归595-医学实在易596-医学摘粹597-冯氏锦囊秘录598-简明医彀599-医述600-辨症玉函601-医学心悟602-类证治裁603-医碥604-医学真传605-张氏医通606-中国医籍考607-脉象统类608-丹台玉案609-伤寒论纲目610-幼科释谜611-妇科玉尺612-古今医彻613-药症忌宜。

囟门的概念

囟门的概念

囟门的概念囟门是指新生儿头骨上的凹陷处,也称为“骨缝”。

它是由于头骨骨板尚未完全闭合而形成的一个软点,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存在。

囟门的存在对新生儿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囟门的概念、特点、功能以及保护方法。

囟门通常分为前囟门和后囟门两个部位。

前囟门位于新生儿头骨顶部的正中央,呈菱形,大约有1.5-2.5平方厘米大小。

后囟门位于头骨后部的中线处,呈三角形,大约有0.5-1.5平方厘米大小。

这两个囟门都是由软骨组成的。

囟门在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一些特点。

首先,囟门是较为柔软而灵活的,这使得新生儿能够更加容易通过产道,并适应头部与身体的生长。

其次,囟门在新生儿出生后会逐渐缩小并闭合,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的12-18个月内完全闭合。

在这个过程中,头骨骨板会逐渐成熟并固化。

这也是为什么新生儿的头骨相对柔软而易塑性。

囟门的主要功能是为新生儿的脑部提供保护。

脑部是人类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所以需有一定的保护措施。

囟门的柔软和灵活性使其能够在头部遭受外力冲击时吸收和缓冲冲击力,减少对脑部的伤害。

此外,囟门还有利于脑部的生长发育。

囟门的存在使得新生儿头骨能够在生长中保持相对稳定的形状,为大脑的正常发育提供了条件。

由于囟门处在头部的关键位置,所以需要特别注意囟门的保护。

首先,需要避免对囟门造成直接的外力冲击,如碰撞、撞击等。

在抱婴儿时,要用手托住婴儿的头部,避免头部猛摇晃或丢掉。

其次,要保持婴儿头部的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以同一姿势造成囟门压迫畸形。

可以在婴儿睡觉时使用适当的枕头,使头部保持自然直立的位置。

同时,家长可以轻轻按摩婴儿头部周围的肌肤,促进囟门血液循环和头部肌肉的放松。

总结起来,囟门是新生儿头骨上的软点,它具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

囟门的存在对新生儿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它能够为脑部提供保护,并且有利于脑部的正常发育。

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囟门的保护,避免对其造成直接的外力冲击,并保持婴儿头部正确的姿势。

囟门测量方法带

囟门测量方法带

囟门测量方法带囟门测量方法是通过测量婴儿头部囟门(前囟和后囟)的大小和形状来评估婴儿脑部生长和发育情况的一种方法。

下面介绍一下常用的囟门测量方法以及其意义和注意事项。

一、前囟测量方法:1. 测量前囟的位置:婴儿平卧或仰卧位,斜坐或直坐位,观察前囟位置的相对准确性。

正常情况下,前囟应位于头颅的正中央。

2. 测量前囟的直径:使用经过消毒的卷尺或可伸缩的软尺,从一个侧面的囟门边缘开始,沿着囟门的边缘测量到对侧的囟门边缘。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前囟的平均直径应在2.5-3.5厘米之间。

3. 测量前囟的面积:使用测量前囟直径的方法,测量前囟最长的两个垂直直径,然后将两个垂直直径的长度相乘,得到前囟的面积。

正常情况下,面积一般在5-15平方厘米之间。

二、后囟测量方法:1. 测量后囟的位置:婴儿平卧位,观察后囟位置的相对准确性。

正常情况下,后囟应位于头颅的中线延长线上。

2. 测量后囟的直径:同样使用经过消毒的卷尺或可伸缩的软尺,从一个侧面的囟门边缘开始,沿着囟门的边缘测量到对侧的囟门边缘。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后囟的平均直径应在0.5-1.5厘米之间。

3. 观察囟门的张力和形状:轻轻按压囟门,观察囟门的张力和形状,包括是否有凹陷或鼓起,是否有脉冲感等。

正常情况下,囟门应平坦而富有弹性。

囟门测量对婴儿脑部生长和发育情况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囟门一般用来反映颅内压力和脑组织的发育情况,因此在测量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测量之前,应确保婴儿平静、放松,避免过度影响测量结果。

2. 测量前要先进行囟门清洁和消毒,以避免感染的风险。

3. 在测量时要轻柔而稳定地操作,避免对婴儿造成不必要的不适。

4. 当测量结果异常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

囟门测量是评估婴儿脑部生长和发育情况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准确测量囟门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婴儿是否存在脑部异常发育的情况,以便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干预措施。

202-颅囟经

202-颅囟经

<篇名>颅囟经书名:颅囟经作者:佚名朝代:东汉年份:公元25-220年<目录><篇名>原序属性:夫颅囟者,谓天地阴阳化感颅囟,故受名也。

尝览《黄帝内传》,王母金文,始演四序二仪阴阳之术,三才一元之道,采御灵机,黄帝得之升天,秘藏金匮,名曰《内经》,百姓莫可见之,后穆王贤士师巫,于崆峒山得而释之。

叙天地大德,阴阳化功,父母交和,中成胎质。

爰自精凝血室,儿感阳兴,血入精宫,女随阴住,故以清气降而阳谷生,浊气升而阴井盛也。

甚者二仪互换,五气相参,目睹元机,非贤莫达。

谓真阴错杂,使精血聚而成殃,阳发异端,感荣卫合而有疾,遂使婴儿才养,惊候多生,庸愚不测始末,乱施攻疗,便致枉损婴儿。

吁哉,吁哉,遂究古言,寻察端由,叙成疾目,曰《颅囟经》焉。

真凭辨证,乃定死生,后学之流,审根据济疾。

天和太清,降乘赤海,真一元气乘之,则母情先摇,荡漾炽然,是阳盛发阴,当妊男也。

六脉诸经,皆举其阳证,所谓妊衰不胜脏气,则触忤而便伤;妊胜而气劣,则母疾三五月而发,皆随五脏。

心脏干,而口苦舌干;肺脏竭,而多涕发寒;肝脏邪,而嗜酸多睡;脾脏发,而呕逆恶食;肾脏困,而软弱无力。

脏妊气平则和而无苦,胎若劣而强得脏养,至生亦乃多疾。

二仪纯阴之证,升杂真一者,谓阴发阳,则父精薄,妊当成女也。

六脉诸经皆发阴证,若血盛气衰,则肥而劣气,若气盛血衰,则瘦而壮气,余脏妊之气,皆同男说。

孩子处母腹之内时,受化和之正气,分阴阳之纪纲,天地降灵,十月而化,万物以生成,随其时变,大理清纯,化成祥瑞之基,全真道一,故生成焉。

一月为胚,精血凝也,二月为胎,形兆分也,三月阳神为三魂,动以生也,四月阴灵为七魄,静镇形也,五月五行分脏,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滋灵也,七月精开窍通,光明也,八月元神俱降,真灵也,九月宫室罗布,以生人也,十月气足,万物成也。

太乙元真在头曰泥丸,总众神也,得诸百灵,以御邪气,陶甄万物,以静为源,是知慎子调护,即以守恬和,可以保长生耳。

前囟的名词解释

前囟的名词解释

前囟的名词解释
前囟是一个医学名词,指的是位于顶骨与额骨之间的最大囟门,呈菱形。

囟门的直径出生后 3 个月内平均为 26mm,面积平均为
37mm2,女性略小。

随着年龄的增长,囟门逐渐萎缩以至完全闭合。

囟门的闭合过程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一般在头半岁时囟门闭合的极少数,到 2 岁半时,约有半数闭合,从 3 岁起,绝大多数已完全闭合,只有个别偶尔有延迟的情况,偶尔出现囟门骨。

前囟的大小和形状可反映颅骨发育情况,囟门闭合的时间和程度也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颅缝

颅缝

冠状缝

顶骨2
颞缝

人字缝
翼点
蝶 颞骨

Hale Waihona Puke 2枕 骨颅骨侧面观
颞窝
翼点 :颞窝前下 部较薄,在额、 顶、颞、蝶骨会 合处最为薄弱, 此处常构成H形 的缝,称翼点。
二.颅的整体观 (一)顶面观: 冠状缝; 矢状缝; 人字缝;
新生儿颅缝及囟
囟主要见于婴幼儿,新生儿头颅有六个 囟,X线上表现为骨间的边缘较清楚的透明 区,前囟两岁封合,后囟生后两个月封合。 颅缝X线表现为现状或锯齿状透明影,侧位 片课件冠状缝、人字缝和顶乳缝,30°前后 位或后前位片上课件人字缝、顶乳缝和颞鳞 缝,颅缝在外板呈锯齿状,内板呈直线状, X线片上可分别投影。
新生儿颅缝及囟囟主要见于婴幼儿新生儿头颅有六个囟x线上表现为骨间的边缘较清楚的透明区前囟两岁封合后囟生后两个月封合
一、颅骨的组成
不成对的:额骨、筛骨、
1.脑颅
蝶骨、枕骨
成对的:颞骨、顶骨
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舌骨
2.面颅 成对的:鼻骨、泪骨、颧骨、腭
骨、下鼻甲、上颌骨
.颅缝-23块颅骨,各颅骨相交形成的间隙颅缝 很多,记其中的三条:① 前方 冠状缝-额顶缝,
额骨和顶骨相交处;② 后方 人字缝-顶枕缝, 枕骨和顶骨相交处;③ 正中前后面 矢状缝-两
顶骨相交处。其它各种颅缝的命名也都是根据相 交颅骨的名称而命名的。如颞顶缝等。X线表现: (成人)锯齿状密度减低的阴影/直线;(儿童) 直线状。与骨折区别:部位,走向,形态,外伤 史。各颅缝常在30岁以后闭合,但也可终身保留。 口诀:后向前:3-6-18前-冠状、矢状缝相 交处(1.5~2年);后-人字、矢状缝相交处 (2~3月);矢状缝-常6~9月闭合。

请说出身边3岁幼儿囟门并总结规律及公式

请说出身边3岁幼儿囟门并总结规律及公式

请说出身边3岁幼儿囟门并总结规律及公式其实新生儿的时候,在头上有两个柔软的区域,就是前囟和后囟,这就是未成熟的颅骨为了继续生长预留的空间。

前囟门为两侧额骨与两侧顶骨形成了一个菱形的且柔软的部位,出生的时候为1.5至2厘米大小。

出生后,前囟随头围增大从而变大,6个月以后逐渐骨化,开始变小,然后在12至18个月的时候才会闭合,最迟不能超过2岁。

后囟是两块顶骨和枕骨形成的间隙,呈三角形,一般是在出生后不久的时候,最迟不会超过3-4个月闭合。

前囟是由结实的脑膜覆盖着,外面还有一层头皮、皮下组织,一般的触摸不会伤及宝宝。

还有在光线好的时候还可以看到囟门的跳动,这是因为头皮下有血管通过的缘故,其频率介于心率和呼吸节奏之间。

所以在医生给宝宝检查身体时,必须检查囟门的状态和闭合情况。

倘若在前囟凸出而且张力很大,结合其他症状多考虑是颅内病变。

不过,有的药物或者高热也会造成前囟突出,但不是颅内病变,所以家长要注意密切观察。

如果前囟凹陷且呕吐或者腹泻,同时伴有尿少,有可能就是脱水了。

前囟门早闭多见于头小的畸形症状,晚闭一般可能是佝偻病的原因造成的,还有可能是呆小症、脑积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这些原因。

少数婴儿长到5-6个月的时候,囟门只留下指间大小,似乎快要关闭,但是实际上边缘的颅骨并为骨化,头围只要是在正常地增长,就不会提前闭合。

足月的新生儿出生时只要头围不少于33厘米左右,一周岁的时候不少于46厘米,2岁的时候不少于47厘米就是正常的,所以也不用担心哦。

最后医生可以通过检查囟门的情况及时地发现问题,所以家长不用担心寒怕而不敢去摸,其实家长每次给宝宝洗澡后,要清干净宝宝囟门上的乳痂,而且需要时不时地摸摸囟门,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掌握囟门闭合的情况。

医学知识之囟门

医学知识之囟门

囟门一概述囟门指婴幼儿颅骨结合不紧所形成的颅骨间隙。

有前囟和后囟之分。

后囟门靠近头枕部,是两侧顶骨与枕骨之间的骨缝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前囟门在头顶部,是两侧额骨与两侧顶骨之间的骨缝形成的菱形间隙。

二临床表现囟门的闭合受颅骨的骨化和脑组织发育的影响。

囟门也是反映宝宝发育和身体健康的重要窗口。

通过观察囟门的变化,可及时发现多种疾病,从而早诊断、早治疗。

因此,家长们应了解宝宝囟门的正常发育过程及学会辨别一些异常的现象。

(一)囟门闭合1.囟门正常闭合时间正常情况下,宝宝出生时后囟很小或已闭合,仅能容一指尖的大小,最迟约生后6-8周闭合。

前囟出生时斜径大约有1.5-2.5厘米。

出生后,随着头部的发育,头围逐渐增大,前囟也会有增大。

生后6个月,随着颅骨逐渐骨化而渐渐变小,通常在1岁-1岁半闭合。

2.提前闭合极少数宝宝因为胚胎时母体感染或因其他疾病致大脑发育不良、头颅较小,出生时头围小,出生后5-6个月前囟门即提前闭合,造成小头畸形。

少数婴儿长到5-6个月时,囟门只留下指尖大小,似乎快要关闭,但实际上并未骨化,这不属提前闭合,只要头围大小正常,1周岁时不少于46厘米,2岁时不小于47-48厘米就是正常,不必担心。

3.推迟闭合宝宝在婴儿时期生长特别迅速,骨骼发育需要维生维D和钙,如不及时补充,容易患佝偻病。

患此病的宝宝前囟门在出生后18个月仍迟迟不闭合。

有少数宝宝前囟门延迟闭合是由脑积水或其他原因所致的颅内压增高引起,应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二)囟门凹陷与隆起1.囟门凹陷最常见于宝宝的体内缺水,如腹泻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此时需要马上为宝宝补充液体;由于各种原因使用大剂量的脱水剂来降低颅内压,也可使前囟门因脱水而凹陷,应该及时给宝宝的身体补充必要的水分,以防脱水过度造成体内代谢紊乱;长期摄入不足致营养不良或慢性腹泻的宝宝,也常出现前囟凹陷明显的现象。

2.前囟隆起正常情况下囟门是平软的,如果囟门有隆起、紧绷,伴有发烧、呕吐,甚至出现抽搐,说明宝宝的颅内压力增高,可能由于颅内感染(患脑膜炎、脑炎等疾病)所引起;药物因素,如长期服用大剂量的鱼肝油、维生素A或四环素,也可使宝宝的前囟门出现饱满,在停用维生素A及四环素后,前囟门才会变得逐渐平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t;篇名&gt;颅囟经
书名:颅囟经
作者:佚名
朝代:东汉
年份:公元25-220年
&lt;目录&gt;
&lt;篇名&gt;原序
属性:夫颅囟者,谓天地阴阳化感颅囟,故受名也。尝览《黄帝内传》,王母金文,始演四序二
惠热水下,奶母忌一切生冷、油腻、毒物。
\x广利方\x
治孩子惊痫,不知,迷闷嚼舌,仰目。
牛黄(一大豆)
上为细末,研和蜜水服之。
\x二十二味虎睛丸\x
治孩子从一岁至大,癫发无时,口出白沫,小便淋沥不利。
虎睛(一支,生眼佳,曝干,酒浸令黄色) 蚱蝉(四枚,去翅足,炙) 珍珠 蜂房(各三钱) 麻
初生小儿,至夜啼者,是有瘀血腹痛,夜乘阴而痛则啼。
初生小儿,一月内乳利如胶,是母寒气伤胃所致也。
初生小儿,一月内乳利如血,是母胸有滞热所作也。
初生小儿,一月内两眼赤者,是在胎之时,母吃炙 热面,壅滞气入胎中,熏儿脑所致也。
小儿温热,皆因从气热而搏胃气使然,下之气平即愈。气虚则生惊而变痫。
小儿惊痫,一从虚邪客气相搏而生其候,当用补养安和即愈。加以性冷及太过即死。
上用枳实,不限多少,炒令黑,拗破,看内外相似,为散,空心米饮下半钱,以岁加减
服之,忌如常。
\x又方\x
治孩子赤白痢。
名问命丸。但孩子病甚,即与吹之,或得七喷,可以治之;五喷即甚;三喷必死矣。此不可深
着水浸,临时入水亦不畏。
\x盖脑散\x
治孩子脑疳鼻痒,毛发作穗,面色赤。
地榆(炙) 蛤蟆(烧,各一分) 蜗牛壳(二十一个) 青黛 石蜜(各二分) 麝香(二大豆许)
上为末,吹鼻当有黄水出,忌
师巫烧钱,乳母
须预祝之,勿令着水喷儿,皆令惊热入心,转成患害,切宜慎之。
凡孩子自生,但任阴阳推移。即每六十日一度变蒸,此骨节长来四肢发热,或不下食乳
,遇如此之时,上唇有珠之如粟粒大,此呼为变蒸珠子,以后方退热饮子疗之,不宜别与方
仪阴阳之术,三才一元之道,采御灵机,黄帝得之升天,秘藏金匮,名曰《内经》,百姓莫
可见之,后穆王贤士师巫,于崆峒山得而释之。叙天地大德,阴阳化功,父母交和,中成胎
质。爰自精凝血室,儿感阳兴,血入精宫,女随阴住,故以清气降而阳谷生,浊气升而阴井
盛也。甚者二仪互换,五气相参,目睹元机,非贤莫达。谓真阴错杂,使精血聚而成殃,阳
皮肤白,无故烦渴,此自小奶猛冲损肺,但根据后方内用甘草人参合饮子。若气急甚,胸胀起
,鼻连眼下睑青色,呻吟之声者,此必死之兆,不得与药。
孩子痢如疳靛者,难效。痢如鹅鸭血者,脾已烂损,不宜与药。
孩子凡有诸色疾苦,但睑下垂牵,必定死矣。
孩子疟皆难效,或发无时,即口噤切牙作声,此必死矣。呼为历瘠疳疟,亦名为锁肠疳。
赤,六鼻中生疮,七头发黄,八咬指甲,九爱吃土,十爱吃甜物,十一身热,十二头大,十
三脐凸,十四项细,十五面无光,并宜常服保童丸方。
朱砂(半分) 牛黄 麝香 蟾酥(各少许) 阿魏(二分)
上先将朱砂于净器中,研如粉,入诸药一时,以蒸饼为丸,忌羊血、生冷等。
\x又方\x
治孩子疳气,或腹肚胀上筋脉,头大项细,吃物不知足,夜中即起,腹内长鸣。
而气劣,则母疾三五月而发,皆随五脏。心脏干,而口苦舌干;肺脏竭,而多涕发寒;
肝脏邪,而嗜酸多睡;脾脏发,而呕逆恶食;肾脏困,而软弱无力。脏妊气平则和而无苦,
胎若劣而强得脏养,至生亦乃多疾。二仪纯阴之证,升杂真一者,谓阴发阳,则父精薄,妊
当成女也。六脉诸经皆发阴证,若血盛气衰,则肥而劣气,若气盛血衰,则瘦而壮气,余脏妊
大黄(一两) 陈橘皮(二两,酸醋二合,浸两日,晒干) 蜣螂(二十个,去翅足子,热烧醋,
安之以杯,盖地上去火毒,候冷取出,炒过)
上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热水下十丸,忌如常。
\x紫雪丸方\x
治小儿五疳,兼腹肚虚胀,疳气烦闷,或时燥渴。
大黄 黄连 代赭(各二分) 朱砂 麝香(各少许) 杏仁(去皮尖,别研) 肉豆蔻 巴豆(去皮
黄钩藤(各三分) 铁精 防葵 大黄 子芩 龙齿 银屑 栀子仁 羌活(各四分) 柴胡 升
麻白鲜皮 雷丸(烧令赤) 人参(各三分) 细辛(一分半) 蛇皮(五寸,炙) 石膏(五分)
上为末,蜜丸如赤豆大。四五岁五丸,日再服,大儿十丸,浓煎米饮下,忌生冷油腻。
&lt;目录&gt;卷上
&lt;篇名&gt;疳痢证治
药。《幼幼新书》注云∶《颅囟经》以六十日为一变,巢氏《病源》以三十二日为一变,说
有不同,故兼存之。
&lt;目录&gt;卷上
&lt;篇名&gt;惊痫癫证治
属性:\x牛黄丸\x
治小儿胎惊及痫,或心热。
牛黄 龙脑 马牙硝 铁焰粉(各一分)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乳食前,热水调破一丸灌下,令母忌口。
\x又方\x
治孩子疳蚀口齿,齿龈宣露,臭秽不可近。
葶苈(炒) 胡桐律(等分)
上为末,以腊月猪脂调。微煎作膏。取柳木箸子绵裹,微微 药时烙。
\x又方\x
治孩子疳蚀唇鼻及诸疮。
硫黄 干漆 文蛤
上等分烧灰,稍烟尽,研为末,入麝香少许,以帛拭疮脓后,用药干掺之立效。
\x又方\x
治孩子初患诸色痢及微有疳气。
属性:\x保童丸\x
治小儿孩子诸色疳候,或腹内虚胀,惊痫头发立,常咬手指。脊疳,疳劳,臂胫
细弱,行
立不得,及鼻下常赤,清涕涎流不止,舌上生疮。脑疳,口疳,腹上筋脉青。
虎睛(半支) 朱砂 麝香(各一钱) 龙脑 牛黄 巴豆 芎 桔梗 枳壳 檀香蕉 茯神 人参
虎睛(一支,《圣惠》用一对) 栀子仁 茯苓(各二分) 牛黄(少许,《圣惠》用半两) 人参
(一分,《圣惠》用一两) 钩藤 大黄(各四分) 犀角(末一分,《圣惠》用二两) 黄芩(一分,《
圣惠》用一两) 蛇蜕(七寸,烧灰,《圣惠》用一分)
上为末,蜜丸如黍米大,空心热水下,随年丸。轻者一服,重者三服,奶汁下亦得,圣
发异端,感荣卫合而有疾,遂使婴儿才养,惊候多生,庸愚不测始末,乱施攻疗,便致枉损
婴儿。吁哉,吁哉,遂究古言,寻察端由,叙成疾目,曰《颅囟经》焉。真凭辨证,乃定死
生,后学之流,审根据济疾。天和太清,降乘赤海,真一元气乘之,则母情先摇,荡漾炽然,
是阳盛发阴,当妊男也。六脉诸经,皆举其阳证,所谓妊衰不胜脏气,则触忤而便伤;妊胜
小儿哕逆吐,皆胃气虚,逆气客于脏气而作,当和胃养气。如至下冷极,即小儿霍乱吐
逆,皆胃气与阴阳气上下交争而作,当用安和补药,调养即愈。
小儿客忤、无辜,皆因客入所触,及暴露星月,小儿嫩弱,所以此候多恶。
小儿一 眼青揉痒是肝疳。二 齿焦是骨疳。三 肉色鼻中干是肺疳。四 皮干肉裂
是筋疳。五 发焦黄是血疳。六 舌上生疮是心疳。七 爱吃泥土是脾疳。孩子肌骨肥实,
上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岁两丸,至五岁三丸,热水下,忌如常。
\x地黄煎方\x
治孩子疳劳,肺气热咳嗽,四肢渐瘦,心肺干。
生地黄汁(五两) 蟾酥 生姜汁 蜜(各一两) 鹿角胶(半两)
上先将地黄汁安锅内,慢火煎,手不住搅,约五六沸下酥,又五六沸下蜜,次下胶,又
下姜汁,慢火煎,候如稀饧,即住火。每食后两度,共与一匙头,忌毒物。
,亦宜根据后方合药疗之。或诊候取平,或忽而不见,沉浮不定,伏益根平者,此为神鬼之病,
且合求祟,续宜使药或桃柳枝汤浴,煎饮子为使,一两颗桃心。
孩子脉呼吸十五至以上,三至以下,皆死矣。
&lt;目录&gt;卷上
&lt;篇名&gt;病证
属性:初生小儿,鹅口撮噤,并是出胎,客风着颅脐致有此,可以小艾灸三壮及烙之愈。
甜物。
\x胡黄连丸\x
治孩子热疳。
胡黄连 蟾酥(各等分)
上为末,蜜丸如绿豆大。五岁热水下二丸。
\x调中丸\x
治孩子诸疳,或热攻冲心,肺气急,昼夜有汗,日渐羸瘦,不吃乳食。
柴胡 茯苓 人参 木香 桂心 大黄(湿纸裹煨) 枳壳(麸炒,去皮瓤) 甘草(炙) 鳖甲(醋炙,各等分)
孩子无故摇头,此为脑顶风。
孩子渴吃乳食,夜啼作声,此即是腹肚痛。
孩子吃乳皆出,此是脾冷。
孩子无故肚大项细,四肢消瘦,筋脉骨节弛缓,是小来少乳,嚼食与吃,早成骨热疳劳
,先宜与保童丸吃,续与柴胡鳖甲饮子。(保童丸方见一切疳门中,柴胡饮子方见行迟门中。)
孩子头面胸膊肌浓,臂胫细瘦,行走迟者,是小时抱损。
真灵也,九月宫室罗布,以生人也,十月气足,万物成也。太乙元真在头曰泥丸,总众神也
,得诸百灵,以御邪气,陶甄万物,以静为源,是知慎子调护,即以守恬和,可以保长生耳
。故小儿瘦 ,盖他人之过也。
&lt;目录&gt;卷上
&lt;篇名&gt;脉法
属性: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若有脉候,即须于一寸取之,不得同大人分寸
,以冷水浸,别研,各一两)
上为细末,蜜丸如赤豆大。每服空心米饮下一丸,五岁十岁只可服五丸,临时加减,忌生冷、油腻、炙 。
\x朱砂丸\x
治孩子疳痢,辨虫颜色,定吉凶。
朱砂(半石莲大) 阿魏(如朱砂大) 蝙蝠血(三两滴) 蟾酥(少许)
上为细末,和少许口脂调,先以桃柳枝煎汤浴儿,后看小儿大小,以绿豆大填儿脐中,
孩子鼻流清涕,或鼻下赤痒,此是脑中鼻中疳极,宜用后方,青黛散吹鼻,兼敷下赤烂
处。(方见疳疾吹鼻门中。)
已前并诊候孩子疾状,孩子气脉未调,脏腑脆薄,腠理开疏,看脉以时,根据方用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