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课件
合集下载
资源环境经济学PPT课件

现状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 需求持续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 快。
问题
资源过度开发、资源浪费、环境 污染。
环境保护的措施与政策
措施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推广清洁能源、促进循环经 济。
政策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实施排污收费制度、建立生态 补偿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资源环境经济学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01
02
03
资源节约利用
企业应合理利用资源,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 产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 的负面影响。
环保技术创新
企业应积极投入环保技术 研发,推动绿色生产技术 的创新和应用,提高企业 的环保竞争力。
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管 理体系,确保企业生产过 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得到 有效执行。
资源环境经济学关注如何通过合理的 资源配置和环保政策,实现经济、社 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经济学强调资源的稀缺性和 环境的有限性,认为经济发展必须与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 分析与规范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 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
06 结论与建议
对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应用与实践的建议
对资源环境经济学的认识与理解
资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 性学科,旨在研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 护之间的经济关系和规律。
资源环境经济学关注如何通过合理的 资源配置和环保政策,实现经济、社 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经济学强调资源的稀缺性和 环境的有限性,认为经济发展必须与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04 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应用与 实践
资源环境经济学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经济学ppt课件图片(2024)

7
01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 结构
2024/1/29
8
消费者偏好与效用理论
01
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 与性质:完全性、传递 性、非饱和性
2024/1/29
02
效用函数的构建与性质 :连续性、单调性、凸 性
03
04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消 费者均衡条件
消费者剩余概念及其经 济意义
9
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行为分析
4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厂商等)的经济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 何影响市场价格和资源配置。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贸易 等问题。
2024/1/29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经 济学的完整体系。
2
01
经济学基本概念与 原理
2024/1/29
3
经济学定义及研究对象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分配稀缺 资源以满足无限需求的社会科学
。
经济学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家庭 、企业、市场、政府等经济主体
及其经济行为。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有 效地利用和配置稀缺资源,以满 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
求。
2024/1/29
价格机制与资源配置
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中资源配 置的核心机制,它通过价格的 变动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实 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024/1/29
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资源会 自动流向效益更高的领域和企 业,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和配置。
价格机制还可以激励企业和个 人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
MR=MC,P≥AVC
01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 结构
2024/1/29
8
消费者偏好与效用理论
01
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 与性质:完全性、传递 性、非饱和性
2024/1/29
02
效用函数的构建与性质 :连续性、单调性、凸 性
03
04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消 费者均衡条件
消费者剩余概念及其经 济意义
9
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行为分析
4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厂商等)的经济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 何影响市场价格和资源配置。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贸易 等问题。
2024/1/29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经 济学的完整体系。
2
01
经济学基本概念与 原理
2024/1/29
3
经济学定义及研究对象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分配稀缺 资源以满足无限需求的社会科学
。
经济学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家庭 、企业、市场、政府等经济主体
及其经济行为。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有 效地利用和配置稀缺资源,以满 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
求。
2024/1/29
价格机制与资源配置
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中资源配 置的核心机制,它通过价格的 变动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实 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024/1/29
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资源会 自动流向效益更高的领域和企 业,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和配置。
价格机制还可以激励企业和个 人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
MR=MC,P≥AVC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课件

氮的损失
部分无机氮通过淋溶、径流和挥发等途径损失出生态系统 ,对环境造成潜在影响。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影响
工业革命后氮肥的大量使用
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使用氮肥, 导致土壤和水体中氮含量增加,对生 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城市化进程加速氮循环
城市化进程中人类活动密集,加速了 氮的转化和循环过程,对城市生态系 统产生影响。
水循环过程及机制
降水
水蒸气在空中遇冷凝结成云, 进而形成降水(雨、雪等)返 回地面。
地下渗透
部分降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 水。
蒸发
地表水在太阳辐射下蒸发成水 蒸气升入空中。
地表径流
降水在地表形成径流,汇入河 流、湖泊等水域。
植物蒸腾
植物通过叶片气孔将水分以水 蒸气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
物质循环意义
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稳定和持续发展 的基础,它保证了生态系统中各种元 素的平衡和再利用,维持了生态系统 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途径
水循环
碳循环
水在生态系统中通过蒸发、降水、地表径 流和地下渗透等途径进行循环,实现了水 资源的再利用。
碳在生态系统中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和燃烧等途径进行循环,实现 了碳元素的转化和再利用。
化会减少碳汇的容量。
04
氮循环
氮在生态系统中作用
氮是生命体基本组成元素
氮参与生态系统能Βιβλιοθήκη 流动氮是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等生命物 质的基本组成元素,对生命体的结构 和功能至关重要。
氮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传递,影响生 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氮影响生态系统生产力
氮的可利用性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生 产力,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 一。
部分无机氮通过淋溶、径流和挥发等途径损失出生态系统 ,对环境造成潜在影响。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影响
工业革命后氮肥的大量使用
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使用氮肥, 导致土壤和水体中氮含量增加,对生 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城市化进程加速氮循环
城市化进程中人类活动密集,加速了 氮的转化和循环过程,对城市生态系 统产生影响。
水循环过程及机制
降水
水蒸气在空中遇冷凝结成云, 进而形成降水(雨、雪等)返 回地面。
地下渗透
部分降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 水。
蒸发
地表水在太阳辐射下蒸发成水 蒸气升入空中。
地表径流
降水在地表形成径流,汇入河 流、湖泊等水域。
植物蒸腾
植物通过叶片气孔将水分以水 蒸气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
物质循环意义
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稳定和持续发展 的基础,它保证了生态系统中各种元 素的平衡和再利用,维持了生态系统 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途径
水循环
碳循环
水在生态系统中通过蒸发、降水、地表径 流和地下渗透等途径进行循环,实现了水 资源的再利用。
碳在生态系统中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和燃烧等途径进行循环,实现 了碳元素的转化和再利用。
化会减少碳汇的容量。
04
氮循环
氮在生态系统中作用
氮是生命体基本组成元素
氮参与生态系统能Βιβλιοθήκη 流动氮是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等生命物 质的基本组成元素,对生命体的结构 和功能至关重要。
氮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传递,影响生 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氮影响生态系统生产力
氮的可利用性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生 产力,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 一。
《卡琳娜循环介绍》课件

卡琳娜循环的实际案例分析
发电领域的实际案例
案例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太阳能发电厂,采用卡琳娜循环技术,实现 了高效发电。
案例二:德国柏林的生物质发电厂,采用卡琳娜循环技术,将生物质转化 为电能,实现了环保发电。
案例三:中国新疆的风力发电厂,采用卡琳娜循环技术,将风能转化为电 能,实现了清洁发电。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环境影响:卡琳 娜循环可能会对 环境产生一定的 影响,需要采取 相应的环保措施
应对局限性的策略
提高卡琳娜循环的效率和 稳定性
降低卡琳娜循环的成本和 能耗
加强卡琳娜循环的安全性 和可靠性
推广卡琳娜循环的应用范 围和领域
卡琳娜循环的发展前景
技术发展现状
卡琳娜循环是一种新型的能源转换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可再生等 优点。
提高燃料利用率:卡琳娜循环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降低了燃料成本。
提高发电效率:卡琳娜循环提高了发电效率,降低了发电成本。
卡琳娜循环的局限性
效率较低:卡琳 娜循环的效率相 对较低,需要消 耗更多的能源
成本较高:卡琳 娜循环的设备和 维护成本较高, 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难度大:卡 琳娜循环的技术 难度较大,需要 较高的技术水平 和经验
案例四:日本福岛的核电站,采用卡琳娜循环技术,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实现了安全发电。
制冷领域的实际案例
家用空调:卡琳娜循环在家用空调中的应用,提高制冷效率,降低能耗。
商用制冷设备:卡琳娜循环在商用制冷设备中的应用,如超市冷柜、冷库等,提高制冷效果, 降低运营成本。
汽车空调:卡琳娜循环在汽车空调中的应用,提高制冷效果,降低油耗。
卡琳娜循环介绍
第2章_林下经济概念与特征-PPT课件

第二节、特征 林下经济的特征,主要包括生态特征、生产特征、经济特 征等方面。 一、生态特征 林下经济的生态特征主要包括:复合结构、耐荫性、 共生性、半野生性等方面。 (一)复合结构 1、物种结构 物种结构是指林下复合系统中生物物种的组成、数量及其 彼此之间的关系。 2.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是指林下复合系统各物种之间或同一物种不同 个体在空间上的分布的需要,人们将重新确定遗传改良、选育、栽 植和加工利用等方面的新目标,这些对林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林下经济发端于农、林业两大国民基础产业,理论上受多种学科 指导,可望达到更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解决资源利用和 环境保护、生态和经济的矛盾,以及工、农产业效益差别悬殊以及 实施粮食、林业基本国策等方面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 林下经济在农业、林业和(或)牧业、渔业间形成产业互补,使农 业分享到其他产睡业的社会平均利润,这是稳定农业的关键所在。 不可否定农、林作物间存在竞争等不良影响,林下经济系统种群 互作已成为现代林下经济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二章林下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林下经济是一种崭新的农林业生产方式与经济现象。 第一节 概念与内涵 一、概念
有研究者认为,林下经济,就是一种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 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菌类)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的循环经济; 有研究者认为,所谓林下经济就是充分利用林下土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养 殖、种植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有人认为,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 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的生 态系统。 还有人认为,林下产业开发是以林业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遵循自然生物生态系 统和能量流动规律,以林地、林木资源为依托,合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空间环 境条件,多层次、多时序配置组合,按照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组织开展的林 下经济活动。
绿色环保主题班会 (共51张)PPT课件

循环利用:提倡废物再利 用,如纸张回收、塑料瓶 回收等。
减少包装:购买商品时选 择包装简单的产品,减少 不必要的浪费。
04 绿色出行推广
公共交通出行
公交车
乘坐公交车出行,减少私 家车使用,降低交通拥堵 和空气污染。
地铁
地铁作为高效、快速的交 通工具,减少城市拥堵, 提高出行效率。
轻轨和有轨电车
轻轨和有轨电车具有环保 、节能优势,是绿色出行 的重要方式。
通过实施绿色校园建设措施, 降低校园能耗和排放,减少对
环境的负面影响。
校园环境改善
增加绿化面积,改善校园环境 ,提高师生生活和学习质量。
师生环保意识提升
通过环保教育宣传,提高师生 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
社会效益显著
绿色校园建设有助于提升学校 形象和社会声誉,促进学校可
持续发展。
03 绿色生活倡导
环境污染。
01
关闭电器:离开房间时 ,确保关闭不需要使用
的电器设备。
03
合理利用自然光:白天 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 减少照明设备的使用。
05
方法
02
使用节能设备:选择能 效等级高的家电产品,
降低能耗。
04
减少废弃物
重要性:大量废弃物会导 致土地、水源和空气污染 ,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 康。
方法
分类投放:学习并遵守当 地的垃圾分类规定,确保 废弃物得到正确处理。
、安全的校园环境。
节约资源能源
绿色校园要求在校园建设和管理 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实现校园可持续发展。
培养环保意识
绿色校园强调培养师生的环保意 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促进全
减少包装:购买商品时选 择包装简单的产品,减少 不必要的浪费。
04 绿色出行推广
公共交通出行
公交车
乘坐公交车出行,减少私 家车使用,降低交通拥堵 和空气污染。
地铁
地铁作为高效、快速的交 通工具,减少城市拥堵, 提高出行效率。
轻轨和有轨电车
轻轨和有轨电车具有环保 、节能优势,是绿色出行 的重要方式。
通过实施绿色校园建设措施, 降低校园能耗和排放,减少对
环境的负面影响。
校园环境改善
增加绿化面积,改善校园环境 ,提高师生生活和学习质量。
师生环保意识提升
通过环保教育宣传,提高师生 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
社会效益显著
绿色校园建设有助于提升学校 形象和社会声誉,促进学校可
持续发展。
03 绿色生活倡导
环境污染。
01
关闭电器:离开房间时 ,确保关闭不需要使用
的电器设备。
03
合理利用自然光:白天 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 减少照明设备的使用。
05
方法
02
使用节能设备:选择能 效等级高的家电产品,
降低能耗。
04
减少废弃物
重要性:大量废弃物会导 致土地、水源和空气污染 ,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 康。
方法
分类投放:学习并遵守当 地的垃圾分类规定,确保 废弃物得到正确处理。
、安全的校园环境。
节约资源能源
绿色校园要求在校园建设和管理 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实现校园可持续发展。
培养环保意识
绿色校园强调培养师生的环保意 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促进全
2024版经济发展ppt课件

探讨数字经济和智能化发展对经济增长和社 会变革的影响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和前景 展望。
2024/1/29
34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1/29
35
2024/1/29
33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分析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挑战,包括 贸易保护主义、技术变革、国际金融市场波 动等。
探讨未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环保要求, 以及绿色经济的发展前景和政策选择。
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与智能化发展
分析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如 何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政 策措施。
推进粤港澳深度合作,发挥港澳独特优势
提升大湾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2024/1/29
26
06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路径探 讨
2024/1/29
27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背景和意义
1 2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绿色 低碳循环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促进可持续发展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 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产业绿色转型
推动产业绿色化改造,加强绿色 技术创新,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2024/1/29
低碳交通发展
推广低碳交通方式,优化交通运 输结构,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29
政策建议和措施
完善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 系,包括财政、税收、金融、产业等 方面的政策措施。
加强技术创新
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关键技术的 研发和应用支持力度,提高自主创新 能力。
当代中国经济(第二版)课件第13章

单位GDP能耗大
% %
(2007年数据)
60
占
50
世
40
界
30
的 比
20
重
10
6
0 GDP
36.4
15.9
钢铁
能源
51.7
水泥
(2009年数据)
60
53
50
占 世
40
44
界 30
的 20
18
比 重 10
8
0
GDP
钢铁
能源
水泥
产量指数
2012年 GDP占世界11.6%
钢铁消耗占世界45% 能源消耗占世界 21.3%
四、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
(一)大力发展节能低碳技术创新 (二)大力提倡清洁生产工艺
课后思考题
1、简析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和区别? 2、简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着哪些资源环境约束? 3、请您谈谈如何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地表水 地下水
其他
总供水 量
生活
工业
其中: 直流火 (核)
电
农业
全国 北方6区
南方4区 松花江区 辽河区 海河区 黄河区 淮河区 长江区
其中:太湖流域 东南诸河区 珠江区 西南诸河区 西北诸河区
4921
1750.5
3169.9 288.5 97.7 132.9 254.6 452.6
1919.7
338.2 326.9
478 3869
39.6 2126.9
438.7 13.7 0.0 0.1 0.0 25.8
1742.1 414.7 135.7 239.5 274.5 421.0
环境经济学课件

环境公共物品需求确实定
➢ 补偿意愿法确定的环境公共物品需求 ✓ 假设条件:环境公共物品的产权属于社会公众 ✓ 具体的做法是:设计调查问卷,询问公众居民或公共
物品使用者,愿意接受多少金额补偿才可以放弃环境 公共物品的使用权。 ✓ 环境公共物品的社会总需求一般总是高估的
环境公共物品需求确实定
根据补偿意愿法确定的环境公共物品的社会总需求一 般总是高估的,为什么? ✓ 公众拥有环境资源的产权,自然期望他能得到更多、 更好的环境公共物品消费。如果出售这种权利,希望 得到的补偿也将大于他为防治污染而付出的费用。
三、环境公共物品的分类
➢ 有学者根据竞争性和排他性的有无公共物品分为四类
排他性
有
无
竞争
性
有
私人物 共同资
品
源
无 俱乐部 纯公共
物品
品
➢ 环境公共物品根本也可以分为3类 :
➢ 第一类是纯公共物品
➢ 第二类俱乐部物品 ➢ 第三类共同资源
准公共物品
拥挤性
➢ 根据环境公共物品在现实中的不同表现形态来分类, 大体可以分为3类 :
量和污染物削减水平
环境公共物品的最优产量决定
第四节 循环经济理论
一、循环经济的根本理论 1.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
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 旧的经济体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必须推动废弃型社会向循环型社会转变
2.循环经济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环境理论学家提出了循环经济概念,循
环经济提出后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兴旺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相继将循环经济
存在价值是指人们为确保某种资源存在〔包括其知识 存在〕而自愿付出的费用,它是事物本来就存在的一 种经济价值,与人类存在与否无关。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ppt课件

一、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研究社会经济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揭示 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 中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 等。
应用经济学:运用理论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研究 某一具体领域或特定经济问题的科学。
1.1中国历史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历史渊源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忧患意识:东方的思想家洪亮吉(1746-1809)与 稍晚的西方学者马尔萨斯(1766-1834)对人口问题进行了类似的思 考(比马早5年)。在《治平篇》和《生计篇》中写道,户口“视三十 年以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只 增二十倍焉”,而田地、房屋“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 倍而止矣”,使得“田与屋之数常处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有余”, “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增加,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增加”,因 此产生了“终岁勤动,毕生皇皇,而自好者居然有沟壑之忧”和为非 作歹之徒,酿生“攘夺之患”。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通识课程授课内容一览表
序号
授课内容
教师
1 第一讲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 2 第二讲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资源与环境战略 3 第三讲环境保护与环境经济管理 4 第四讲环境经济评价 5 案例分析:低碳经济的深思与慎思 6 案例分析:当今世界循环经济四种模式 7 第五讲资源环境动态及其理论 8 案例分析:对新时期推进污染减排的初步思考 9 小组讨论 10 小组讨论 11 小组讨论 12 小组讨论 13 小组讨论 14 小组讨论 15 小组讨论 16 通识课程总结
1.1中国历史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历史渊源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第六章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PPT课件

18
案例点评
1、 固定资本的折旧关系到固定资本的更新 ,而固 定资本的更新又影响到企业和整个国家的技术水平的提高 ;同时固定资本的折旧关系到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而固定 资本的周转速度 ,又影响到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 .因此, 确定合理的折旧率至关重要. 2、折旧率低的危害:①能源消耗大。②在用固定 资产的物质技术更新速度缓慢 , 这使得国民经济的基础薄 弱,投资效率低,经济效益差。 3、确定合理的折旧率,加快固定资产的更新,也是 促进我国产业技术进步和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措施。
10
(5)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构成比例对资本周转 速度的影响 由于固定资本特有的周转方式,所以,在其它 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固定资本的数额越大,资本 的周转速度就越慢。
固定资本比重越大,资本周转速度越慢 流动资本比重越大,资本周转速度越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1
(6)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划分与不变资本、可变资 本划分的比较
15
2、固定资本损耗的补偿 固定资本损耗的补偿是通过折旧来完成的。固 定资本的折旧就是根据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逐步 以货币形式提取的价值补偿 所提取的货币金额叫做折旧费,或折旧基金。
16
折旧费的计算
每年提取的折旧费占固定资本原值的比 例,叫做折旧率。
17
案例
日本的固定资本的平均使用年龄为10年,美国为17年;美 国现有机床的34%使用年限超过20年,日本使用年限在 10—20年的占35%,在10年以内的占61%. 我 国 在 1979 年 以 前 , 国 营 企 业 固 定 资 产 折 旧 率 仅 在 2.9%—3.7% 之间 , 工业固定资产的平均使用年限在 25 年 . 但是, 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工业企业中的基本折旧基金 几乎一半以上普遍被挪用于基本建设投资。所以,实际上 我国工业固定资产的平均使用年限在30年以上. 改革后, 1992 年后我国固定资产折旧率逐年提高 , 以工 业 企 业 为 例 ,1982 年 为 4.3%,1985 年 为 5%,1988 年 提 高 到 5.3%,1989年达到5.5%。
案例点评
1、 固定资本的折旧关系到固定资本的更新 ,而固 定资本的更新又影响到企业和整个国家的技术水平的提高 ;同时固定资本的折旧关系到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而固定 资本的周转速度 ,又影响到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 .因此, 确定合理的折旧率至关重要. 2、折旧率低的危害:①能源消耗大。②在用固定 资产的物质技术更新速度缓慢 , 这使得国民经济的基础薄 弱,投资效率低,经济效益差。 3、确定合理的折旧率,加快固定资产的更新,也是 促进我国产业技术进步和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措施。
10
(5)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构成比例对资本周转 速度的影响 由于固定资本特有的周转方式,所以,在其它 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固定资本的数额越大,资本 的周转速度就越慢。
固定资本比重越大,资本周转速度越慢 流动资本比重越大,资本周转速度越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1
(6)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划分与不变资本、可变资 本划分的比较
15
2、固定资本损耗的补偿 固定资本损耗的补偿是通过折旧来完成的。固 定资本的折旧就是根据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逐步 以货币形式提取的价值补偿 所提取的货币金额叫做折旧费,或折旧基金。
16
折旧费的计算
每年提取的折旧费占固定资本原值的比 例,叫做折旧率。
17
案例
日本的固定资本的平均使用年龄为10年,美国为17年;美 国现有机床的34%使用年限超过20年,日本使用年限在 10—20年的占35%,在10年以内的占61%. 我 国 在 1979 年 以 前 , 国 营 企 业 固 定 资 产 折 旧 率 仅 在 2.9%—3.7% 之间 , 工业固定资产的平均使用年限在 25 年 . 但是, 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工业企业中的基本折旧基金 几乎一半以上普遍被挪用于基本建设投资。所以,实际上 我国工业固定资产的平均使用年限在30年以上. 改革后, 1992 年后我国固定资产折旧率逐年提高 , 以工 业 企 业 为 例 ,1982 年 为 4.3%,1985 年 为 5%,1988 年 提 高 到 5.3%,1989年达到5.5%。
林下经济ppt课件

四、社会生态效益分析
• 就目前农村现状而 言,农作物秸秆栽 培食用菌避免了因 焚烧引起的空气污 染。同时食用菌培 养料可为树林提供 优质肥料,此模式 可获得林菌双丰收, 实现了良性生态循 环。
五、符合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理念
• 林菌模式产业链
食用菌
பைடு நூலகம்提供养料
遮阳、保湿
收入
树林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 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 整及打印,欢迎下载。
• 平菇、香菇、草 菇、鸡腿菇、灵 芝、裂褶菌、双 孢菇和木耳等。
二、林菌模式简介
• 3.林下食用菌主要栽培模式: • (1)林间覆土畦栽食用菌。所谓畦栽是指选
取林间空地挖成一定长和宽的畦坑,然后再进 行播种栽培的方法。 • (2)林间地表地栽食用菌。所谓地栽食用菌, 即将菌袋放在林间地表面上让其生长子实体的 方法。 • (3)林间立体栽培食用菌。立体栽培主要是 采取利用林地空间,挂袋出菇出耳的栽培方法。
林下经济——林菌模式的应用
普洱滇洪俊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林下经济简介
• 定义
• 林下经济是充分利 用林下土地资源和 林荫优势从事林下 种植、养殖等立体 复合生产,从而使 农林牧各业实现资 源共享、循环相生、 协调发展的复合经 营模式。
一、林下经济简介
• 意义
• 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营周期, 提高单位面积林地综合效益,开辟农民 增收渠道,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具有重 要意义。
二、林菌模式简介
• 意义
• 2. 食用菌生长在阴凉的 林间环境,不多用肥水、 人工,生产的产品是绿 色产品。能够充分利用 林地资源和丰富的秸秆, 既能促进林木生长又能 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林 菌生态循环。
二、林菌模式简介
2024版年度全新经济学ppt课件

调节社会总需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利率渠道
通过调整官方利率影响市场利 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消费。
资产价格渠道
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影响资产 价格,进而影响经济主体的财 富和投资行为。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利率渠道、信贷渠道、资产价 格渠道、汇率渠道等。
2024/2/2
信贷渠道
通过控制银行信贷规模,影响 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条件。
2024/2/2
经济学定义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 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 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 的学科。
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稀缺性、选 择、资源配置、经济行为和经济现 象等。
4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等) 的经济行为,以及这些经济单位之间 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3
均衡价格与数量
当市场需求等于市场供给时,达到市场均衡,此 时的价格和数量分别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024/2/2
6
价格机制及作用
2024/2/2
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是指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价格变动与供求变动之 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作用过程。
价格机制的作用
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调节机制,它能 够自动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引导企业和居民的经济行为, 实现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
风险防范和化解
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灵活运用财政政 策和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
在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过程中,要关注潜在 风险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
2024/2/2
27
06
国际经济关系与合作发 展
2024/2/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利率渠道
通过调整官方利率影响市场利 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消费。
资产价格渠道
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影响资产 价格,进而影响经济主体的财 富和投资行为。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利率渠道、信贷渠道、资产价 格渠道、汇率渠道等。
2024/2/2
信贷渠道
通过控制银行信贷规模,影响 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条件。
2024/2/2
经济学定义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 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 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 的学科。
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稀缺性、选 择、资源配置、经济行为和经济现 象等。
4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等) 的经济行为,以及这些经济单位之间 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3
均衡价格与数量
当市场需求等于市场供给时,达到市场均衡,此 时的价格和数量分别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024/2/2
6
价格机制及作用
2024/2/2
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是指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价格变动与供求变动之 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作用过程。
价格机制的作用
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调节机制,它能 够自动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引导企业和居民的经济行为, 实现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
风险防范和化解
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灵活运用财政政 策和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
在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过程中,要关注潜在 风险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
2024/2/2
27
06
国际经济关系与合作发 展
2024/2/2
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②生态农业的模式 生态农业主要模式有: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南方
“猪—沼—果”生态模式;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草地生 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 畜牧业生产模式;生态渔业模式;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 式;设施生态农业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 A.农林立体结构生态型:该类型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使林、 农、药、菌等物种的特点通过合理组合,建立各种形式的立体 结构,以达到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和土地 生产力的目的,又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种形式的生 态农业在我国普遍存在,也是一种主要类型,如云南西双版纳 的多层经济林等。 B.生物物种共生生态型:该类型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促进 的物种组合在一个系统内,使物种间存在互惠互利,达到共同 增产,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的目的。生物物种共生的 有禽—鱼—蚌、稻—鱼—萍、苇—鱼—禽共生等多种类型,其 中稻田养鱼在我国南、北方都已得到普遍推广。
三产业,各环节之间追求的是协作与统一,考虑其生产的原料
来源、产品性质及技术要求,生态工业园不适宜规划成高新技
术开发区。
【答案】 (1)D (2)A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2010年海口模拟)我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发展循环 经济是一项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 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回答(1)~(2) 题。
C.生态工业园内应规划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D.生态工业园内各个产业间形成了争夺资源、相互竞争的态
势
【思路解析】 第(1)题,本题组以生态工业园建设为背景材
料,综合考查中国农业生产分布及生态工业的本质。甘蔗主要
分布在我国南部沿海,由此推断出该生态工业园的位置。第(2)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ppt课件

少产生或不产生
进行 消毒 无害 稳定化 化处 填埋 理与 焚烧 处置 固化处理
11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污
技术 工艺
设备
过程 控制
管理
员工
染
控 原料 制 能源
生产过程
食品、造 纸等加工
废石、尾矿
高炉渣、钢渣、铁合金渣、赤泥、铜渣、 铅锌渣、镍钴渣、汞渣等 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等
油泥、焦油页岩渣、废催化剂、硫酸渣、 酸渣碱渣、盐泥、釜底泥等
废果壳、废烟草、动物残骸、污泥、废 纸、废织物等
金属碎pp屑t课件、电镀污泥、建筑废料等 5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生产者:厂矿企业
生产者(植物群落、自氧细胞) 消费者:利用生产者提供的产品
消费者(动物群落)
分解者:把产生的副产品和废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土壤小动物)
进行处置、转化的部门。
ppt课件
21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本法所称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 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 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 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 康和环境的危害。
进行 消毒 无害 稳定化 化处 填埋 理与 焚烧 处置 固化处理
11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污
技术 工艺
设备
过程 控制
管理
员工
染
控 原料 制 能源
生产过程
食品、造 纸等加工
废石、尾矿
高炉渣、钢渣、铁合金渣、赤泥、铜渣、 铅锌渣、镍钴渣、汞渣等 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等
油泥、焦油页岩渣、废催化剂、硫酸渣、 酸渣碱渣、盐泥、釜底泥等
废果壳、废烟草、动物残骸、污泥、废 纸、废织物等
金属碎pp屑t课件、电镀污泥、建筑废料等 5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生产者:厂矿企业
生产者(植物群落、自氧细胞) 消费者:利用生产者提供的产品
消费者(动物群落)
分解者:把产生的副产品和废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土壤小动物)
进行处置、转化的部门。
ppt课件
21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本法所称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 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 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 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 康和环境的危害。
环境经济学3 外部性与物品分类

比较一下管制和庇古税:如假设有两家工厂-造纸厂和钢 铁厂,每家排500万方的废水。现在政府将总量控制在 300万方。 为什么说征税方法比管制方法更能促进符合社会需要的 行为??
首先,从减少污染总量上来看,税收和管制同样有 效;
其次,征收庇古税的社会成本要比管制方法低;
第三,庇古税对环境精选更课件加有利。
科斯定理的魅力在于它将政府的作用限定在最小 范围之内。政府只不过是使产权明晰,然后交由私人市场 去取得有效率的结果。
精选课件
四、外部性的内在化方法:
一个假设实例
假设一家化肥厂,它排放的废气使得附近10个农场 的果园产量减产,每户损失1000元,总的损失为1万元。
又假设存在两种应对污染的技术方案:一是在化肥厂 烟囱上安装治理废气的装置,费用是6000元;二是让10 个果农转而生产蔬菜,该化肥厂的废气对于蔬菜生产没 有影响,但是转产将使每个果农发生800元的调节损失, 总共损失为8000元。
两种方案中,第一中成本较低,代表了有效解决方案。
精选课件
四、外部性的内在化方法:
第一,对于污染造成的外部性,产权分析不再看做是 一方损害和一方受损害的问题,而是两种各自具有合理 性权力行使过程中发生的矛盾。
上面事例中,化工厂有权力利用自己所有的生产设备 等要素,产出销售化肥获得的利益;另一方面,农民完 全有权力利用自己的土地等要素,产出和销售水果谋求 利益。然而双方行使所有权过程中发生了利益冲突:一 方面化肥厂要求排放废气,既要求“污染”权力,另一 方面农民要求不被废气污染:市场主体行使所有权产生 了新的权利问题,即产权界定问题。
四、外部性的内在化方法:
价格
税收
社会成本 供给(私人成本)
均衡
社会最适量
首先,从减少污染总量上来看,税收和管制同样有 效;
其次,征收庇古税的社会成本要比管制方法低;
第三,庇古税对环境精选更课件加有利。
科斯定理的魅力在于它将政府的作用限定在最小 范围之内。政府只不过是使产权明晰,然后交由私人市场 去取得有效率的结果。
精选课件
四、外部性的内在化方法:
一个假设实例
假设一家化肥厂,它排放的废气使得附近10个农场 的果园产量减产,每户损失1000元,总的损失为1万元。
又假设存在两种应对污染的技术方案:一是在化肥厂 烟囱上安装治理废气的装置,费用是6000元;二是让10 个果农转而生产蔬菜,该化肥厂的废气对于蔬菜生产没 有影响,但是转产将使每个果农发生800元的调节损失, 总共损失为8000元。
两种方案中,第一中成本较低,代表了有效解决方案。
精选课件
四、外部性的内在化方法:
第一,对于污染造成的外部性,产权分析不再看做是 一方损害和一方受损害的问题,而是两种各自具有合理 性权力行使过程中发生的矛盾。
上面事例中,化工厂有权力利用自己所有的生产设备 等要素,产出销售化肥获得的利益;另一方面,农民完 全有权力利用自己的土地等要素,产出和销售水果谋求 利益。然而双方行使所有权过程中发生了利益冲突:一 方面化肥厂要求排放废气,既要求“污染”权力,另一 方面农民要求不被废气污染:市场主体行使所有权产生 了新的权利问题,即产权界定问题。
四、外部性的内在化方法:
价格
税收
社会成本 供给(私人成本)
均衡
社会最适量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剖析ppt课件

2、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
粪、尿(有机 肥)
初级 生产者
农户
太阳 能
适量化肥、农药
农产品
粮食、果品、蔬菜
粮食、蔬菜、水果等
鱼肉蛋奶 等
初级消费者
饲料及农副产 品
肉蛋奶
饲料 加工厂
原 料
饲 料
食品 加工 厂
原 料
食 品
精饲 料
下脚料
秸 杆
粪、
沼渣、沼液
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
上海市每天产生出7300吨粪便和500多万吨污水一起排入黄浦江,每天又从江里抽出市民饮用的自来水。1988年初使几十万人遭殃的甲肝大流行,是水污染的结果。
1994年,乡镇企业废水排放量达43亿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达580万吨。
开采石棉矿
我国沙尘暴频起和荒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沙尘暴就是土地荒漠化的警报,沙尘暴发生的频度和速度的增大则是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钟。
是。整个生产过程中实现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 兼顾的可持续发展。
例1:
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
1.该酒精厂的厂址邻近(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动力基地 D.科技发达地区 2.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 C.臭氧层空洞 D.扬尘 3.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 )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P100活动
★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以下三种观点:
二.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
★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把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等达到更高经济发展阶段,拥有更大经济实力以后再来解决这些问题。
粪、尿(有机 肥)
初级 生产者
农户
太阳 能
适量化肥、农药
农产品
粮食、果品、蔬菜
粮食、蔬菜、水果等
鱼肉蛋奶 等
初级消费者
饲料及农副产 品
肉蛋奶
饲料 加工厂
原 料
饲 料
食品 加工 厂
原 料
食 品
精饲 料
下脚料
秸 杆
粪、
沼渣、沼液
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
上海市每天产生出7300吨粪便和500多万吨污水一起排入黄浦江,每天又从江里抽出市民饮用的自来水。1988年初使几十万人遭殃的甲肝大流行,是水污染的结果。
1994年,乡镇企业废水排放量达43亿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达580万吨。
开采石棉矿
我国沙尘暴频起和荒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沙尘暴就是土地荒漠化的警报,沙尘暴发生的频度和速度的增大则是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钟。
是。整个生产过程中实现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 兼顾的可持续发展。
例1:
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
1.该酒精厂的厂址邻近(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动力基地 D.科技发达地区 2.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 C.臭氧层空洞 D.扬尘 3.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 )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P100活动
★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以下三种观点:
二.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
★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把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等达到更高经济发展阶段,拥有更大经济实力以后再来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