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区域创新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
方 法 , 为 一 国在 某 些 区域 的 创 新 能 力 与 该 国 在 这 些 认
பைடு நூலகம்
统” 目的 的 集 群 政 策 被 广 泛 采 用 , 目的 主 要 是 通 过 为 其 产 业 集 群 政 策 的 规 制 , 整 体 上 构 建 一 个 有 利 于 创 新 从 的 区域 经 济 系 统 。我 国 目前 仍 以 2 O世 纪 8 O年 代 后 期 开始 的 产 业 政 策 为 主 , 分 地 方 政 府 已从 集 群 需 求 出 部 发 来 制 定 专 门 的 配 套 政 策 , 推 出相 关 措 施 。 如 福 建 、 并 广东 、 深圳 、 西 等 地 , 对 产 业 集 群 发 展 创 新 了 财 政 、 陕 针 金融 、 土地 等 方 面 的 政 策 , 时 推 出 了 编 制 规 划 引 导 、 同 建立联席会议 、 善交通 运输 网络 、 建 公共服 务平 台 完 构 等 措 施 。但 从 总 体 上 来 看 , 地 产 业 集 群 政 策 与 区 域 各
显 而易见 的。
关 键词 : 业集 群 ; 产 区域 创 新 ; 统 系 D :0 3 6 /.sn 1 0 —3 8 2 1 . 5 0 4 OI 1 . 9 9 ji . 0 17 4 . 0 1 1 . 1 s
中图分 类号 : 0 1 5 F 6 .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号 :0 17 4 (0 1 1-0 10 1 0 —3 8 2 1 ) 50 6 —3
第 2 卷 第 1期 8 5
2 1年 8 0 1 月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
V 1 8No 1 0 2 . . .5
A ug.01 2 1
Sc e e& Te h l g Pr g e sa iy inc c no o y o r s ndPolc

基于C-D生产函数的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机制及实证研究

基于C-D生产函数的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机制及实证研究

n o u g h , w h i c h w e a k t h e g u i d a n c e f o r a c t u a l e c o n o mi c a c t i v i t y . T h i s p a p e r b e a n s t h e s t u d y w i t h t h e r e c o g n i t i o n o f i n d u s t i r -
三 角 区域 创 新 的对 策 。 关键词 : 产业集群 ; 区域 创 新 能 力 ; 门限 自回 归 ; C — D生 产 函数 中图 分 类 号 : F 0 6 1 .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9 7 5 3 ( 2 0 1 3 ) 0 6— 0 1 5 4— 0 9
中国软科 学 2 0 1 3年 第 6期
基于 C — D生 产 函 数 的产 业 集 群 对 区域创新能 力影响机制及实证研 究
姜明辉 , 贾晓辉
( 哈 尔滨工业 大学 管理 学院, 黑龙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1 )

要: 我 国 目前在产业集群对 区域创新 能力的影响研 究方面不 够深入 , 减 弱 了这一影 响机理对 实际经济 活动
The Me c h a n i s m o n I n du s t r i a l Cl u s t e r s ’I m pa c t o n Re g i o na l I n n o v a t i o n Ca pa c i t y Ba s e d o n C- D Pr o du c t i o n Fun c t i o n: An Em pi r i c a l St u dy
Ab s t r a c t : : T h e d o me s t i c s t u d i e s o f t h e i mp a c t o f i n d u s  ̄ i M c l u s t e r s u p o n r e g i o n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a b i h t y a r e n o t d e e p e —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产业集群是指在地理上靠近,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

在我国也称作“产业簇群”、“特色产业区”、“块状经济”。

从理论和实践来看,产业集群是地区和产业提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我国大多数产业集群的构成主体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促进产业集群持续健康发展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我国的产业集群现象在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山东等很多省份都有分布,几乎每个省市都有发育程度不同的产业集群,其中以浙江省、广东省和江苏省最为集中。

(一)我国产业集群的类型产业集群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是根据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可分为政府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的产业集群;二是根据产业集群形成的驱动因素,可分为供给因素驱动形成型与需求因素驱动形成型的产业集群;三是根据产业集群中成品商的市场结构,可分为轮轴式多核式葡萄式与混和式产业集群;四是根据产业集群的深度,可分为简单型与复杂型产业集群;五是根据产业集群中同类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可分为松散型与紧密型产业集群。

此外可根据成产品的属性分为传统产业集群与高技术产业集群。

从形成原因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五类:一是依靠当地企业家精神和工商业传统、建立在农村或乡镇工业基础上的特色集群。

这些集群一般形成了专业化的、劳动密集型的小城镇,浙江称之为工业化特色产业区。

从其产生的过程来看,产业集群经济主要是一种民间经济,由大量中小企业构成。

从全国来看,这类企业集群也为数最多。

二是基于“三来一补”基础上形成的两头在外的产业集群。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港台地区的制造业正好面临劳动力和土地价格飞涨、成本迅速上升的压力,广东、福建、江苏省敏锐地把握了这一机遇,以优惠政策、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以及邻近港澳、联接广州深圳的区位优势,迅速发展成港台制造业的“工厂”。

三是与大型企业配套形成的产业集群。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第2 卷 7
第 1 期








( 社
பைடு நூலகம்



版)
Vo . No 1 127 . M a . 01 r2 0
21 0 0年 0 3月
Junl o Hee U i rt o E gneig ( oi Si c E io ) o ra f b i nv sy f nier S c l c n e dt n e i n a e i
基 于 产 业 集 群 视 角 的 区域 创 新 发 展 战 略 研 究
尹 慧君 , 赵 莉
( 河北工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 河北 邯郸 0 63 ) 5 0 8
[ 摘 要 ] 业集群是 区域 创新体 系的 重要 栽体 , 产 积极培 育和推 进地 方产 业集群 是 赢得 区域 竞争优 势 、 获得跨 越式 发展 的关键 。文章 从 相 关概 念入 手 , 述 了发展 产 业集群 是 区域 创 新 的 论 可行途径 , 并进 一步提 出了基 于产业 集群 的区域 创新发 展 战略 。 [ 关键 词 ] 业集群 ; 产 区域创新 体 系; 展战略 发 [ 图分 类号 ]F6 . [ 中 0 15 文献标 识码 ] [ A 文章编 号 ]6 3— 47 2 1) 1 02 0 17 97 (00 0 — 04— 3 在 经 济全 球一 体 化快 速 发 展 的背 景 下 , 新 已成 系统功 能 , 区域 内经 济资源 得到更有 效利用 。 创 使 为衡量 一个地 区乃至整 个 国家 竞争 力 的关 键 因素 。一 构成 区域创 新 体 系 的 基本 要 素 有 主 体要 素 、 制 机 个 良好 的区域 创 新 系统 , 以有 效 地整 合 和 配 置 各 种 要素 、 可 条件 要 素 和环 境 要 素 。主体 要 素 是 创新 活 动 的 资源 , 大 限度 地 提 高 区域 创 新 效 率 , 强 区域 竞 争 行为 主体 , 括企业 、 最 增 包 高等 院校 、 科研 院所 、 类科 技 中 各 力 。实践证 明 , 完善 的 区域 创新 体 系 往 往 最先 在 产 业 介机 构和地 方 政府 五 大 创 新 主体 ; 制 要 素 即创 新行 机 集群 特征 明显 的地 区形 成 , 区域创 新 体 系 与产 业 集 群 为主体 之 间联 系 与运 行 的 方式 ; 件 要 素 即创 新 主 体 条 存在 着地域 、 构 、 能 和 目标 等 多方 面 的关 联 , 设 赖 以进 行创 新 活动 的客 观 物质 条 件 与 活动 平 台; 境 结 功 建 环 区域 创新体 系的关键 是产业 集 群 的形 成和 发展 。通 过 要 素 即创 新 活 动 的软 环 境 , 主要 有 制 度 政策 环 境 和 社 发展产 业集群 , 以最 大 限度 地 挖 掘资 源潜 力 , 可 实现 资 会 文化 环 境 组 成 。区 域 创 新 系 体 系 作 为 一 个 网络 系 源配 置空间 布局 的优 化 和各 种 生 产要 素 的有 效 集 中 , 统 , 其直 接 目的是提 高区域创 新 能力 , 动产业 结 构升 推 促进企业 向优 势 地 区集 聚 , 成 科 学 合 理 的生 产 力 布 级 , 形 形成 区域 竞 争优 势 。区域 经 济 的快 速 发 展 和经 局 。产业 集 群 的发 展 加 速 了产 业 结 构 调 整 和优 化 升 济增 长质量 的提 高 , 要依 托 区域 创新 体 系不 断 开 拓 需 级, 促进 了经济发展 方式 的转 变 , 为 提 升 区域 创 新 能 新 的增长点 。 成 力 的有效途 径和 区域创新 体 系 的重要 载 体 。本 文 以产 ( ) 三 产业 集群 与区域创 新体 系的关联 业集 群为切 人 点 , 区域 创 新 发展 的可 行 途径 进 行 了 对 创新 是产 业集 群 的重 要 特 征 , 业集 群 实 际上 就 产 探讨 , 进而提 出了基 于产业集 群 的区域创新 发展 战略 。 是一个 特殊 的创 新 系 统 , 业集 群 与 区域创 新 体 系存 产 在着密 切 的关 联 。 ( ) 域 关联 。区域 创新 体 系和 产 1地 产 业集群 与区域创 新体 系概 述 业 集群都 以特定 区域 作 为研 究 范 围 , 同属 于 区域 经济 ( ) 一 产业 集群 研 究领域 。基 于 区域 资源 优 势 的原 因 , 业 布 局 和地 产 所 谓产业 集 群是 指 在 某 一特 定 的领 域 中 , 量 产 大 域 特性密 切相关 , 产业 集群 往往 出现 在 特定 区域 , 具有 业关联 密切 的 企业 以及 相 关 支撑 机 构 在空 问上 聚 集 , 明显 的地 域 性 。在一 定 的区域 内 , 业 集 群 可 作为 区 产 并形成 强劲 、 续竞 争 优 势 的 现象 。一 个 完 善 的 产 域创 新体 系 的重 要 载体 , 成 以产业 集 群 为 基础 的创 持 形 业 集群结 构包 括 纵 向主体 和 横 向 主体 , 们 之 间 互 相 新 网络与机 构 。 ( ) 素 关联 。二 者 在创 新 主 体和 环 它 2要 联系 , 中纵 向 主体 包 括原 材 料 、 部 件 、 器 设 备 的 境 的构成上 具 有很 大 的交 叉性 , 其 零 机 企业 、 等 院校 、 研 高 科 供 应商 以及运 输 、 售 、 息等 服 务 的 销售 商 , 向 主 机构 、 销 信 横 政府 和 中介 机 构是 产 业 集 群 和 区域 创新 体 系 的 体 包括市 场上竞争 品 、 互补 品和各 种 副产 品 的生 产商 , 共 同组 成要 素 。此 外 , 集群 内共有 的 知识 、 技能 、 才 、 人 相 关支撑机 构包括 政府部 门、 金融 保 险 、 三产 业 服 务 市场 、 第 公用设 施 及地 域 的专 有 文 化等 本 身 就构 成 区域 机构、 行业 协 会 、 研 院所 、 品 技 术 研 发 等 机 构 。 创新 的必备 条件 , 时也 是 该 区 域 内众 多创 新 者 寻求 科 产 同 这 些主体 和机构之 间相互 融合 、 互联 结 , 相 最终 形 成 了 外部性 的动 因 。( ) 能关 联 。 区域创 新体 系 的主要 3功 个 交错 型产 业 共 生体 。产 业 集 群 具有 空 间集 聚性 、 功能是促 进 和进 行 新 知识 和新 技 术 的生 产 、 散 和应 扩 专业 化分工 、 争 与合 作 共 生 及创 新 等 显著 特 征 。作 用 ; 竞 产业 集群 实现 创 新 的 主要 途 径 是 建立 有 效 的合 作 为一种 新型产业 组织 方式 , 其特 有 的规 模效 益 、 竞争 优 网络 、 进知识在 本地扩 散 流 动 。从 这一 意义 上讲 , 促 产 势 和创 新效应 , 能为 区域 内的企 业 降低 交易 成本 、 高 业 集群和 区域创 新体 系在促 进知 识 流动 和技 术扩 散上 提 效率 、 提升竞争 力 , 产业 集群 已成 为 区域 经济 发 展 的新 的功能上 具 有很 大 的 重叠 性 。 ( )目标 关 联 。区域 4 亮点 和重要模式 。 创 新体系 建设 的直接 目的是 创造 一种 新 的更 为有 效 的 ( ) 二 区域创 新体 系 资源配置 方式 , 进产业 的创 新 和发 展 , 终 实现 区域 促 最 区域 创 新 体 系 ( ei a In vt n S s m, 称 创新 能力 的提 高 , 成 区域竞 争 优 势 。产 业 集群 体 现 R g n l n oai yt 简 o o e 形 R S 是相对 于 国家 创 新 体 系而 言 的 , I) 它将 区域 经 济理 了特 色产业 与 区域 经济 的有 机 结合 , 目标 是通 过 集 其 论 与创新 理论相结 合 , 究 特定 区域 的创新 问题 , 来研 进 聚产 生的规 模经 济 、 外部经 济 和创 新效 应 , 高产业 和 提 而 推动 区域 经济实 现跨越 式 发展 。英 国的库克 较早 对 区域竞 争力 , 二者 目标紧 密相关 。 。 。 区域 创新体 系 进行 了 阐述 , 为 区域 创 新 体 系 主要 是 认 二 、 展产 业集群是 区域创 新的可 行途径 发 由在 地理上 相互 分 工 与 关联 的生 产 企业 、 究机 构 和 研 随着经济全 球化 和 区域 一体 化 模式 发展 的不断深 高等 教育机 构 等构 成 的区域 性 组 织 系 统 , 这种 系 统 而 创新 在 区域 经济 中的地 位越 来 越 突出 , 新 能力 的 创 支持并 产生创 新 J 。区域创新 体 系强调 的是 将 新 的 区 入 , 是 域经 济发展要 素或这 些要 素 的新 组 合 引入 区域 经济 系 高低 已成为一 个 地 区综合 竞 争 力 的集 中体 现 , 区域 赢得竞争优势、 获得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区域创新发 统, 创造 一种新 的更 为有效 的 资源 配置 方式 , 现新 的 实

产业集群建设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初步探讨

产业集群建设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初步探讨
产 业 集 群
贸 易部 门 支 撑机 构
支 撑 机 构
教育 ( 校 ) 高 培训 ( 大学、国家实验室)
相 关部 门
发展 ,形成竞争优势 ,促进 区域的全 面发展 。
( )产业集群的类型 2 对 于产业集群的分类不 同的学者从 不同的角 度有各种分 法 ,比较多的是按产业集群 内企业组织 的结构的分类 和按产 业集群形成机理 的分类 。 1 )产业集群 内企业 组织 结构 的分类 主要有 :意大利 式
和 空 间结 构 ,从 而 形 成 一 个 社 会 系 统 。
5 )强 调制度因素以及治理安排的作用。
维普资讯
26 7
齐德华等 :产业集群建设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初步探讨 递 给企业 。企 业就 会更 有兴 趣进行 技术 创新 ,从 而加 快 了 区域 创 新 体 系 的建 设 。 ( ) 产业 集 群 促 进 区域 生 产 率 的 提 高 和创 新 优势 的发 展 2 产业集群 的发展在区域 内形成 了一种 聚集 经济 ,集群 内
1 )区域集聚特征 :任何 产业集群都 有 区域集 聚的特征 , 地域内频 繁的互动 以及信 息交换 ,有 利 于知识 流动 和传 播 , 使集群 内的企业分享共 同的地区文化 ,形成相互信任 的氛围 , 促进学习进程。 2 )专业化 特征 :通过 专业分 工 的深化 ,并在 分工 的基
资 本 品供 应 商 Fra bibliotek加 工 服 务
拥 有相 似 技 术
分 享 劳动 力 市 场
研 发
开 发

咨 询 机 构 合 同 开发
规 制
支 撑机 构
产业集群 、 卫星式产业集群 、轮轴式产业集群。 2 )基 于产业集群 的内在 关系 把产业 集 群分 为三 类 :非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耦合机制研究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耦合机制研究
的有效运 行会加速形成产业集 群 的空间集聚 , 产生集聚 经济性 。因此 , 产业集 群 作为一 个创 造 、 散 和应用 知 扩
研 机构 、 中介服 务机构 等之 间 , 通过 长期联 系形成 的本
地化网络 。( ) 4 根植性特征 。集群企业 的经 济行为深深 根植于共 同 的圈 内语 言 、 景知识 和交 易规则 , 背 因而具 有本地化 的产业 氛 围 , 易于产 生集 聚效应 , 众 多企业 使


产业集群的 内涵及其特征
产 业集群是在某特定领 域 中, 同时具有竞 争与合作
关 系且在地理上集 中, 有交互 关联性 的企业 和相关法人 机构并 以彼此 的共 通性 和互 补性相 联结 。产 业集 群不 同于一般的企业集聚 , 它具有 以下特 征 : 1 地理集聚特 ()
征 。某一特定产业 的大量企 业及 与之 相关 的支撑 机构 在某一地域集 聚成群 , 成相对 完整 的产业 链。( ) 构 2 柔 性专业化特征。即大量 企业 集 中于一个 主要产业 , 以生 产经营性企业 为主 , 生产方 式 以使用 灵活通 用 的生产 其
会, 有利 于规避 投资风 险和误 区 , 而降低 了增量 投资 从
的市场风险 , 提高了投 资的成功率 和安全性 。 4 .制度耦 合 : 群 为区域创 新 网络 提供 基础 保 障。 集 产业 集群具 有根植性 , 集群 的形 成 与发展是建 立在该 区 域 的制度文化基础上 的。在绝大部 分市场经 济国家 中 , 企业 都是 创新体 系 的主体 , 因此 , 企业 之 间的技术 合作 和其 他的非正式互 动关 系就 成 了知识 转移 的最 直接 、 最
维普资讯
20 0 6年 7月
学 习论 坛

浅析产业集群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

浅析产业集群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
系统 。
企业既是使用者又是生产者, 既是合作者又是竞争者。 () 2 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 在信息时代, 知识与技术在经济发展过程 中的作用 日益 重要。科研机构与高等 院校不仅创造新思想 、 新知识 、 新技 术, 而且还通过教育、 培训 、 成果转化等方式 , 承担起知识 、 技 术扩散和传播的角色。产学研之间的相互合作 , 可以大大缩 短知识转化为新产 品的时间。科研机构 与高等院校所具有 的教育和培训的功能, 为区域 内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 源。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提供了区域发展所必需的科学家、 工程师、 技术人员等劳动力。Nl n 19 ) eo (9 3 认为, s 大学( 研究 机构 ) 为区域的创新活动提供了两种重要 的充足资源, 即科 学知识和有技能的劳动力。 () 3 中介服务机构 区域创新系统 中的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各种协会、 商会 、 创业服务中心、 律师事务所 、 会计师事务所、 咨询机构、 银行 、 风险投资机构等。这些机构虽然不直接参与知识与技术 的 生产创造活动, 但却为企业、 研发机构等行 为主体 的创新活 动提供有效支持与保障。这些 中介服务机构又可 以分为非 盈利机构与盈利机构。非盈利机构 , 如协会、 商会、 创业服务 中心, 其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 为政府和企业之 间市场运 成 行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纽带。而盈利性服务机构则利用 自身 的专业优势, 为区域内企业提供专业化的贴身服务。总之, 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各种服务机构的出现, 减少了区域内企业 进行创新活动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 有效协调了知识在区域 内
企 业 的作用是 积极参 与 创新 活 动 , 动 知识 的生 产 和扩 散 , 推

区域创 新 系统
1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 . 区域创新系统 ( g nlnoao s m ei lye r i a i vt n yt /r o sm eo n i s e g n st a o noao , ) fi vtn ms 概念来源于国家创新系统 ( tnlnoa n i a o n n i a i v-

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政策研究

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政策研究

政府和中介机构)如果位于集群 区域 ,往往也 成为构 成 产业集群的主体要 素 ,否则 就构成 产业集群发 展 的外 部 环境 。
23 功能关联 .
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 功能是促进 和进行 新知识 和新 技术的生产、扩散 和应 用 ;产业集群 实现创 新的 主要途 径是建立有效 的合作 网络 、促 进知 识在 本地 扩 散流 动。 从这一意义上讲 , 产业集 群和 区域创 新体 系在促进 知识 流动和技术扩散上 的功能具有很大的重叠性。
群 已成为 目前 区域创新体 系建设 的重点和政府 制定政策的着眼点。
[ 词] 产 业集群 关键
区域创新体 系 政策研 究
[ 中图分类号]F1 [ 2 文献标识码]A
1 产业 集群和 区域创 新体 系相关 问题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 特定领域 中,大量 产业联 系密 切的企业及 相关支 撑机 构在 空 间上集 聚 ,并 形成 强劲 、
维普资讯
第2 6卷 第 1 0期
27 0 0 年1 O 月
工 业 技 术 经 济
V., o0 总 o 6N. 1 第 1 2
18 6 期
以产业 集 群促 进 区域 创新 体 系发展 的政 策 研究
丁孟春 李泓欣 ( 长春理工大学,长春 102) 302
2 1 地 域 关 联 . Nhomakorabea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均 属于区域经济 领域研究
范畴 ,其研 究范围均 局限于特定区域范围内。
2 2 结构关联 .
地方政府政 策对 产业集 群 的形 成与 发展 至关 重要 。 地方政府应从集群 整体观念角 度发展 区域 经济 。培 育高 级资源要 素,优化集群结 构 。 人力 资源开发 和技 术资 在 源的培养 方面 ,应通过 培训和引进 并重 的原则 。适 当引 导集群的规模 , 增强集群总体的生产能力 和市场 占有 率 。 扩大集群 的知 名度 。为市 场的 平稳 运行 创 造有 利条 件 , 积极引导集群 内企业的市场行为 。规范竞争 ,促进合 作 , 为合作提供恰 当的激励方案 。并担 当 网联 和知识交 流 的 促进者和调节者 。促进 正式和非 正式 的知 识交 流 ,使集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可行路径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可行路径研究
委 员 , 究 方 向 : 济 管 理 研 经
19 2
的便利性和规制化是活化投资机制的关键因素, 因为没有投资者愿意被套住。 投资活跃与当地退出机制的便利 性 有很 大关 系 , 府在 许多 方面 介入退 出机制 , 政 在机 制 形成 的初 期是 十分 重要 的 。
二 、 业集群与 区域创新体 系的关联 性 产
【 收稿 日期 J 070—8 0—2 2 2 【 基金项 目】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 20 年度社会发展科技 弓导示 范软科学研究计划(F8 l( )阶段性成果 08 I s0046 ) 【 作者简介 】王静(90 )女 , 17一 , 陕西西安人. 长安大学经 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 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 , 陕西省企业信用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 文章编号】10—78 20 ) —190 0426 (090 产业集 群可 能会造 就 区域 的竞 争优势 , 可能造 就一 个 区域 的劣 势 , 也 因此 , 得研究 的问题是 , 业集 群在 值 产 什 么条件 下会造 就 区域 竞争 优势 。 1产业 集群 形成 的群 的 G . DP占区域 GDP的 比重 。一 般 而言 , 产业 的规 模越 大 , G P的规模 也越 大 , 其 D 因 而 , 区域 G P总额 中所 占比重就 越大 , 在 D 这样 才能 显 示 出区域 的竞争 优 势 。很 难 想象 , 小规 模 的产业 集群 能够 造就 区域优 势 。 士 的钟 表业 、 国的酿酒 业 、 瑞 法 福建 的制鞋业 不 仅在 国内享有 较大 的份额 , 而且 在世 界范 围 内也 有较 大 的规模 , 显示 出强大 的 区域 优势 。 2上 游 产业 面向 的 市场是 一 个 大规 模 成 长的 市场 , 种 大规 模 成长 的 市场是 最 能造 就 区域 竞 争优 势 的 因 . 这

区域创新能力与产业集群的内在关系研究述评与展望

区域创新能力与产业集群的内在关系研究述评与展望

产业 集群 是 指 在 某 一 特 定 区域 内 产 业 的众
多具有分工合作关 系的不 同规模 等级的企业 与 其发展有关 的各种机构 、 组织等行 为主体 , 通过
纵横 交错 的 网络 关 系 紧密 联 系在 一起 的 空 间积 聚体 , 代表 着介 于市 场 和 等级 制 之 间 的 一种 新 的
第3 2卷 第 1期 2 0 1 4年 2月
郑 州 航 空 工 业 管 理 学 院 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Z h e n g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Ae r o n a u t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Ma n a g e me n t
群发展 的 因素 、 国外 区域 创新 能 力研 究动 态、 产 业集群 与 区域创 新能 力 内在 关 系研 究等 方 面进 行 文献 阅读 , 并梳理 其研 究脉 络 , 最后提 出 目前研 究 所遇到 的主要 问题 与 未来发 展 方向 。
关键 词 : 区域创 新 能力 ; 产业 集群 ; 创新 网络 中 图分 类 号 : F 1 2 7 . 9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7— 9 7 3 4( 2 0 1 4 ) O 1 — 0 0 0 9— 0 5


产 业集 群概 念产 生与 发展
( 2 0 0 0 ) 把产业集群分为非正式群 、 有组织群 和创
新群 , 探讨 如 何 在 传 统 产 业 中培 育 创 新 群 , 建 立 创新体 系 , 从而使 传 统 产业 保 持 可 持续 的竞 争 优
势 。O v e r m a n 、 S t e p h e n R e d d i n g和 V e n a b l e s ( 2 0 0 1 )

廊坊市基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廊坊市基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断涌现;、 4 区域创新体系可以为区域内的中小 业, 年实现产值近 1 亿元。 O 廊坊高新区在发展 对高新技术的引进、 消化和吸收; 三要推动大
大力引进和培育产业关联 中小企业之间的协调创新, 为不同企业间的交 企业提供新技术和各种技术服务, 产生明显的 半导体照明产业中, 经济和社会效应。 度高的上、 下游企业。 中、 上游以国瑞电子等公 流合作提供平台; 四要加强高校、 科研机构与 2继续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 促进地方政府

起的空间集聚体, 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 幅度地降低分工与合作的交易与信息成本。 在 型、互动型社会创新网络系统。主要特征为: 市场竞争方面, 由于集群内企业具有较强的产 () 1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由各要素有机结合而
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 产业集 二) 群的 优势与 作用
人力资 I I 技术 I I 域市场 本 信息 区
外部经济性

身内部规模经济的弱点。
3产业集 、 群有利于资源的 合理配置. 域 区
经济在产业化的带动下, 信息传递、 技术交流、
会 资

交易费
用节约 集群网络效应
人才培育、 资金积累, 加速城乡富 裕劳力向新 领域转移, 使各种资 源最大 化地向 良 业、 优 企 有竞争力的产品倾斜和集结, 形成了强有力的
的重点在技术开发、技术扩散和技术的应用。 眼点 。
基本建成特色突出、 功能完善、 运转协调、 充满
区域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转需要面向市场经济 的新型企业、 新的经济政策与政府管理办法。
四、 廊坊市基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区科技资源、 不断衍生和壮大的经营机制灵活 新体系研究
生产力要素, 从而推动这一产业快速发展。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政策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政策研究
府 往 往 制 定 一 系 列 的 政 策 法 规 来 促 进 区域 内 的科 技 创 新 活 动 ,这 些 政 策 法 规 构 成 了 区 域 创 新 政 策 的 内容 。 在 提 高 区域 创 新 能 力 方 面 政 府 应 如 何
基 于 产 业 集 群 的 区域 创 新 政 策 建 议
用 。 府 有意 识 地就 某 一 产业 在 区域 内大 量 政 投 资 、创造 良好 的环 境 、 完善 基 础设 施 和 政
4o1 ) 施, 以使 可 该产业得以迅速发展。 政府对产品出口的鼓 励和对外资企业较 为开放的政策 , 可为产业 集群的成长提供 良好的市场。 政府可扶持或
度 ,但要转变思路和理念 , 改变单一追求集
群数量、追求规模经济 、产业集聚区泛滥 、 仅仅实行简单招商等做法和现象。 应大力培
育 和 扶持 富有地 方特 色 的产 业 集群 。 方 特 地
关键 词 : 产 业 集群 区域 创 新 政 策
在 经济 、 技 全 球 一体 化 的 进 程 下 , 科 创
术 产 业是 国 民经 济 的 战 略性 先导 产 业 , 新 高
进而推动 区域 创新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
产 业 集 群 是 提 升 区 域 创 新 能 力 的 有 效 途 径 ,是 区域 创 新 体 系 的 重 要 载 体 ,区 域
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会加速形成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体 系与产业集群 由于存在着地域、 结构 、功能和 目标等多项关联 ,二者存在 着紧密的内在联 系 ,这也是本文基于产业 集群 的视 角探讨 区域 创新政 策的原因。
升 级 ,提 升 区域 的创 新能 力 和竞 争优 势 。 ( ) 育 集群 创 新 网络 . 进 产业 集 二 培 促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技术创新能力是产业集群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弱、创新环境与社会资本缺失、有效的制度供给不足和企业缺乏充足的创新资金等,并就如何提升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技术创新;创新环境;融资环境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三个层面1、空间集聚层面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的“钻石”模型包含四种因素,即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撑产业、厂商战略结构和竞争,指出地理上的集中使四种相分离的因素相互作用,促进技术的创新和升级: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出现,会使邻近的竞争者嫉妒与模仿;企业群与大学、科研机构的接近便于二者的相互支持,推进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进程;供应商也会因靠近研究与开发活动而创新;企业员工间的互动、跳槽等行为也会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产业集群内“挑剔”的顾客通常也是产业集群的一分子,所以产业集群内的公司与独立的公司相比,能更好地了解市场的需求,以便及时进行创新;当地的同处于价值链上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能够紧密地参与创新过程,并进一步确保与客户需求一致。

2、知识交流层面国内外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在产业集群内存在知识的“累积效应”以及快速的流动。

产业集群内存在两类知识,一类是编码化知识,一类是隐含经验类知识。

第一类知识可通过书本、媒体、网络等手段获得,基于这类知识的技术创新活动对区位选择的要求相对不是特别严格。

然而占据整个产业集群知识的绝大部分且对技术创新极为重要的是第二类知识,这类知识很难通过一般的渠道获得,它们通常隐藏在专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头脑中,个人属性极强。

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在地理上的集聚便于企业通过产业集群行为主体间的互动建立稳定和持续的关系,为组织内部和不同组织间的隐含经验类知识准确地传递和扩散创造条件,从而利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3、相似文化和价值观层面产业所集聚的区域,通常是一个拥有相似或相近文化背景下的区域。

基于产业集群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几点思考

基于产业集群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几点思考
i o ain s se n v to y tm.F m e c n oain, e v ra b tc ran y d o q ae o r h t o n tto t y o elp, u et il o n t e u t .Th n u t a lse n o ain h e id sr lcu tr in v t i o s se i h e in i o ain s se sfun ain, u s n tt e c r .F n l t ril fe e o e to g t n y tm s t e r go n v t y tm' o d t o o b ti o h o e i al he a t e o r d s m h u h so y, c
Co sr ci n o e i n li n v t n s se o h a i fi d sr l se n tu t fr go a o a i y t m n t eb sso u ty cu t r o n o n
W U Xinh a GUO J a -u . i
b n me n e u 1 y o a s q a.Fr m e tnso o e o c p , e r go in v to s se o xe in f t c n e t t e in n o ain y tm c n an t id sra cu tr h h o ti s he n u til l se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5 期 ( 总第 3 9期 )
科 技
与 管 理
No 5, 0 6 . 20
S i e h oo y a d Ma a e n c— c n lg n T n g me t
( m .9) Su No3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研究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研究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研究[摘要]创新是持续推动繁荣的动力,我国目前正处在实施创新战略的发展时期,本文从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分析入手,分析了国家创新能力、集群效应以及相关协作机构对区域自主创新的影响,提出政府应当如何推动区域自主创新的各项建议,为自主创新的推行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区域自主创新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环节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整体竞争力。

自主创新的驱动力有哪些?传统思维把重点几乎完全放在了内部因素中——企业开发新技术并使之商业化的能力和进程。

虽然这些因素的重要性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关于创新的外部环境也同等重要。

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是在某一特定的空间范围内,与创新行为有关的组织和机构(企业、研究服务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等)形成的社会网络,它能够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对各类资源进行更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一、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第一,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国家创新能力的作用密不可分,国家创新能力能塑造一个区域的创新活力。

国家创新能力(作为一个集政治和经济为一体的实体)是一个国家产生商业化自主创新的潜力。

首先要为自主创新创建共同创新基础设施,它包括一个国家在科技进步、公共政策创新活动和经济技术先进性上投入的全部人力和财力资源,还包括保护知识产权、以税收为基础的激励创新的制度,鼓励以创新为基础的竞争、经济贸易的开放程度和投资水平等。

当共同创新基础设施为自主创新设置了基础条件后,最终是由企业来引入并实现创新的商业化。

第二,自主创新和商业化不同程度的发生在集群中——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在集中于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内。

创新的需求和机会的提供在集群中有着潜在的优势。

而集群的灵活性以及集群效应为企业带来的能力提升使企业迅速得以将具有创新性的想法付诸实践。

集群中的企业能更迅速的获得以下资源:新元件、服务、设备以及其他用以实施创新所必须的元素。

我国区域创新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我国区域创新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有三类投入要素构成。一是主体要素, 主要由区域内存在的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和地方政府等 组成;二是功能要素,包括区域在制度、技术、管理和服务等领 域的创新;三是环境要素,包括了体制机制、法律规范、基础设 施和保障条件等内容。区域创新的产出则主要表现在技术知
识、物质产品和社会效益等 3种输出功能。 根据 2020年版《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我国综合
序号
频次
关键词
频次

Hale Waihona Puke 217区域创新217

146
区域创新系统
234

132
区域创新能力
186

33
创新效率
61

54
创新能力
54

31
区域创新网络
31

28
区域创新效率
28
从表 1可以看出,区域创新系统(体系)、区域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效率等主题是研究的热点。在共被引频次排序中, “区域创新系统”得分最高,显示其高活跃度;而研究的目标靶 向词则是“区 域 创 新 能 力 ”;在 分 地 区 研 究 文 献 中,“区 域 创 新 体系”的频次较高,主要通过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区域创新 能力,从而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由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以及中心度序列表信息可知,区域 创新的研究多以“区域创新系统”为关键词,将“区域创新”“区 域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效率”等内容串联起来。其中“区域 创新系统”被视为“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着力点,重 点研究区域创新网络、创新主题、绩效评估等问题。“区域创新 体系”是近年 来 的 热 门 话 题,契 合 了 空 间 耦 合、产 业 聚 集 等 政 策,被认为是研究的核心,其完善与否和质量高低可以用来评 价创新的效果。基于此,区域创新应该倾向于完善区域创新体 系与系统。同时研究区域创新要兼顾到空间因素、产业因素、 人才因素以及经济因素。 42 研究主题的演化

产业聚集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分析

产业聚集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分析

产业聚集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系不断进步,产业聚集开始对区域起到创新的作用。

但是由于我国区域创新的作用比科技经费的投入还要低,因此必须结合产业聚集的效果才能使区域创新能力发挥出作用。

本文就产业聚集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产业聚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影响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2我国通过研究,并没有对产业聚集能否对区域创新起到作用这方面得出结论,主要是因为都是以高技术产业聚集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没有对传统产业聚集作出总结。

因此本文将研究大范围的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的影响能力,并根据研究方法总结出经验,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从而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这不仅使理论的价值更高,而且还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产业聚集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设计方法(一)计量模型设定由于影响区域创新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中经费投入的多少和制度环境的变化是最基本而且最常见的因素。

为了能对产业聚集对我国区域创新的影响进行精确的测度,就要把上面说到的几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那么我们把计量模型设为如下形式:其中,patentit、aggloit、pinputit、einputit 和instiit 分别表示不同地区各年度的区域创新能力、产业聚集指数、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向量,其它字母分别表示常数项、变量的系数和残差。

这里的地区都是指我国的省级地理单元。

(二)变量说明1.专利授权数(patent)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是以专利授权数来衡量的,这里所指的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

在衡量创新效果上,专利受理数是低于专利授权数的,因为经过专利局审查的专利才能授权并确认为合格的专利。

用新产品的销售收入来衡量创新能力也存在很多研究当中,时间过长是发明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特点,因此就可以认为新产品产值的精确率比专利授权数要差。

试析我国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融合

试析我国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融合

作者简 介:刘志红 (9 1 ) 17 一 ,女 ,广东湛江人 ,中共湛江市委党校经济学部讲师。
维普资讯
济 的形成 。在 交 易来 往 过 程 中 ,上下 游 企 业 间
业经 营 区位 的选 择 的基 准 ,产 业 集 群 和 区域 创 新 体 系建设 必 须 围绕 企 业 盈 利这 一 经 营 目标 进 行 ,只有 能够 增 强竞 争 力 ,最 终 实现 更 高 的盈 利 ,产 业集群 和 推进 区域 创 新体 系 的建设 才 能
业群 并 没 有 创 新 体 系 。只 要 区域 优 势 发 生 变
识 、有 分工合 作 的 区域 创 新 体 系 ,以保 持 区域 经 济竞 争优 势 。产业 集 群 和 区域 创 新 体 系 的联
系表现 在 :
第 一 ,特定 地域 是 产 业 集 群 和 区域 创 新 体 系 的存 在 载体 。产 业集 群 是 特 定 范 畴 的企 业 出 于成本 节 约等 原 因 而形 成 的某 一 区域 范 围 内 的 集 中 ,由于 运输 费用 及 交 易成 本 的存 在 ,企业
存 在 必 然 的 联 系 。 目前 我 国产 业 集群 发 展 与 区域 创 新 体 系建 设 还 存 在 不 少 问题 , 尚 未 形 成 完整 的 区域 创
新体 系。为适应 经济全球 化和 国际竞争的需要 ,必须加 快产业 集群与 区域创 新体 系的有 效结合 ,提 高产 业 集群创新 能力 ,推 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
产生 市 场吸 引力 。
二 、我 国产 业集 群 和 区域 创 新 体 系建 设 中
的需求传递更具有指 向性和高效性 ,从 而使得 围绕需 求进 行 的创 新得 以进 行 。基 于 交 易 的稳

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维普资讯
T E c H N O L o c
产 业 集 群 中 的 技 术 创 新 问 题 研 究
郭 蓉 董 斌
中国地质 大学( 汉 ) 武 经济 学 院 湖 北武 汉 4 07 30 4
摘 要 :产 业 集群 中的技 术 创 新 能 有 效地 提 高 集群 的竞 争 力 , 产 业 集群 持 续发 展 的推 动 力 量 。本 文 分析 了产 业 集 是
群 与技 术 创 新之 间的 关联 性 ,在 此 基 础 上 阐述 了我 国产 业 集 群技 术 创 新 过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以及 提 高我 国 产 业 集群 创 新
能 力的 对 策 。
关键词 : 业集群 产
技 术 创 新
产 业集群是基于分工 基础上的竞争性 配套 与合作 ,它拥
有 较 为 完 整 的产 业 网络 和产 业 链 ,企 业 在 空 间 上 高 度 集 聚并

系统 培 训 的专 业 技 术 人 员 来 担 任 , 售 人 员 对 汽 车技 术 和知 识 销 非 常 了解 。服 务 人 员 仅 仅 拥 有 一 本 高 级 证 书 是 不 够 的 , 们 还 他
需要更为系统的培训 。
4 3 采 用 多种 营 销模 式 .
业化 程度 。 2完善信 息反馈 ,健全 售 . 3采用 多种 营销模 式 ,寻 求 后 服 务 . 更 多蓉 户 。
虽 然 在 营销 模 式 上 已经 开始 有 所 “ 销 ”但 还 做 得 太 少 。 行 , 不
仅 仅 是 售后 服 务 的 行 销 ,还 要 在 汽 车 销 售 以及 汽 车培 训 方 面 都
进行“ 销”如 : 行 。 日本 丰 田公 司就 把 区 域 内 每一 条街 道 每 户 人 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区域创新问题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集群获得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

但是,我国的产业集群的优势主要来自于成本优势,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严重不足,在日益恶化的国际贸易环境下,集群优势受到挑战。

文章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创新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区域创新的机制,并对我国产业集群如何创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创新;创新网络一、引言我国多数中小企业集群是靠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这种低成本既来自于集群本身的规模经济,也来自于低廉的要素供给和政策支持。

目前,国际贸易中新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发达国家通过环境保护法规、劳工标准、技术壁垒等措施,限制国外低成本产品输入,新贸易保护主义与集群间的竞争对我国集群内产品出口带来严重挑战。

据调查,在珠三角地区,各专业镇大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

传统产业的专业镇,不掌握模具、芯片一类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产品仍以仿制、组装为主;产业移植型的专业镇,产品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外商手里,研发活动仍保留在跨国公司的母国。

总之,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产业集群仍处于依靠低成本优势的初级阶段。

因此,如何促进产业集群的创新和升级是我国面临的迫切问题。

二、我国产业集群创新存在的问题(一)创新意识薄弱,创新动机不强集群内大多是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的中小型企业,产品以仿制和贴牌为主,技术含量低,集群创新网络不完善,持续创新能力不足。

产业聚集具有知识外溢和技术扩散的特性,它降低了企业的搜寻成本和学习成本,使企业更容易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先进的知识技术,但也加大了创新投资的风险。

由于创新成本和风险很高,企业的创新成果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和侵占,同时又要独自承担创新成本,导致企业自主创新动机进一步减弱,跟随与模仿的动机进一步增强。

因此,在制度体系不健全的条件下,尤其是在缺乏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通常不会选择自主创新,而希望“免费搭车”。

(二)创新投入不足我国的产业集群中许多企业是从集市贸易经营户或农民家庭工业发展起来的,企业起点低、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开发资金匮乏、技术创新投入很低,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金融担保和风险投资机制的欠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成本较高、抗风险能力差,最终导致融资难,大多数企业没有资金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

(三)区域创新体系不完善首先,缺乏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协同创新网络不完备。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产业关联度低,互补性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不充分,尤其是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业务关联更少,缺乏良好的互动,即缺乏集群的社会植根性,无法有效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却容易造成集群内产业结构上的趋同,技术上的模仿超过创新,形成恶性过度竞争,而难以形成协同创新网络环境。

其次,缺乏创新服务平台。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的局限性,我国企业对技术升级要求越来越迫切,产业集群必须通过创新而实现高级化,但创新中心与企业间缺乏沟通阻碍了这一良性互动的发展。

依托创新中心支持中小企业进行创新,是实现集约创新的一条好路子,但是由于创新中心多由政府支持成立,对相关企业的业务联系开展不够,双方的供需无法达成一致,从而形成创新中心与企业各自发展的不良格局。

最后,中介组织发展滞后。

中介组织是中小企业集群运行的支持系统,中介组织的介入,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目前,我国集群内诸如金融、专业律师、会计师事务所、创业咨询、专业人才培训等中介组织严重不足,不少中介组织是作为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建立起来的。

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创新人才的缺乏,尤其是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

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高素质的管理者和企业家,也需要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者,他们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智力保障。

三、对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的分析(一)产业集群创新的途径集群内部创新。

集群内部创新主要依靠集群内的龙头企业,通过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协作,在政府的支持下采取集体行动。

集群与集群外的大学、科研机构、大企业缔结的区域创新网络。

集群内配套产品生产企业的自主创新。

(二)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的实现机制缄默知识论认为,产业集群有利于非编码知识的传播和扩散,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

知识可分为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不受空间的限制而快速传递和扩散,后者只能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获得。

创新过程涉及大量隐性知识的输入,而这类知识必须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获得。

因而,为了提高创新收益,创新主体需要在地理上与相关知识源邻近,能够与之进行频繁互动来获得所需的隐形知识。

这正是产业集群创新所具备的优势。

1、特定需求对创新的驱动。

迈克尔·波特指出:“当特定产业区间或国内市场的规模可观时,国内市场需求便有助于建立竞争优势”。

市场的强大需求往往能扩大市场规模及其影响,当区外或国外市场客户纷纷把目光集中于该区域时,区域发展就有了更广泛的动力。

随着客户的增加,客户需求层次的提高,精致需求型高级客户会对厂商施加高标准的压力,激励厂商进行创新,促使企业升级至更高级市场领域。

2、区域创新网络。

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社会资本等构成了相互交流、集体学习和共同解决问题氛围的集群创新环境。

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新生企业得以衍生,交易费用得以降低,缄默知识得以传递,集体行动得以达成。

企业通过相互学习来改进技术和服务,转变市场观念,激发创新思维,而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有助于企业抓住市场机会并采取创新行动,使本地供应商及合作者也卷入到创新之中。

正是这些中小企业之间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沟通与接触,才形成了有效的创新网络,使企业内部产生了内生的创新力,推动着集群创新的不断发展。

3、知识技能的扩散集聚效应。

产业集群因其区域集中加速了知识技术的扩散,同时集群良好的创新优势又强化了对外部资源的吸引力,将外部新的技术、人才、公司和机构吸引到集群中。

进入的外部力量与本地力量推动了知识技能的融合,进一步引发了新一轮更大规模的知识技能扩散与集聚。

知识技能在产业集群中的扩散与集聚的升级运动,不仅提高了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而且有助于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的持续发展。

(三)区域创新平台我国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众多,通过设立创新平台可以进行集群内共性技术的开发,也可解决企业个性化技术问题,甚至提供质监、认证预检、提供信息、人才培训和保护知识产权等服务。

区域集群创新的参与者主要有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金融机构等,它们是区域创新网络中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在产业集群创新中发挥各自的功能。

1、企业。

创新网络中的企业是指某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中平行竞争的企业、供应商、销售商、客户等。

企业是创新网络运转过程中技术创新的主体。

2、大学及研究机构。

创新网络中的大学与科研机构不仅创造新的知识和技术,还可以通过科研成果转化的方式,有效地促进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

3、中介服务机构。

中介服务组织是指在创新过程中,在技术的供求方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服务机构,包括行业协会、商会、创业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咨询机构等各类服务机构。

4、金融机构。

集群内的一些创新基金、本地商业银行、风险投资机构以及证券机构等提供的金融资本会直接影响到创新活动的产生和创新过程的完成。

四、我国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的对策(一)改善集群内的融资环境建立灵活的投融资体系。

一方面,大力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引导和激励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支持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依法开展股权融资、项目融资以及法律允许的其他方式的直接融资;另一方面,尽快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规范风险投资运作,积极探索风险资本进入、退出的有效实现形式,通过产权抵押贷款、知识产权专利入股等资本化营运方式,来分散企业自主创新的风险,确保企业创新的合理收益,形成由政府、企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等多渠道的风险投资资金来源。

(二)加强区域产业集群创新平台的建设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搭建关键共性技术和行业技术支持平台,支持和服务于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时,要建立科技成果转让交易市场,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最终形成集群内企业间生产要素协同作用的创新网络。

此外,要鼓励采取多种模式,在产业集群内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强化信息服务、产品开发、设计示范、培训服务等功能,积极培育投资咨询、市场研究技术信息服务,专利代理、法律服务等中介组织。

(三)完善区域制度环境尽快建立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现代产权制度,创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

一要加快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进程,严格执法程序,坚决打击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二要明确市场与政府的职能,优化技术产业化的环境,树立市场在知识产权制度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营造有利于产业聚集和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单纯的硬件好未必能长久留住创新人才,赋予了特色文化内涵的高文化产业区对于创新人才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文化特色,选择好创新政策的文化切入点,鼓励文化创新,营造一个有利于区域创新的产业文化氛围。

加快我国市场整体环境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应重视法律、信用等制度建设,规范市场的行为准则,消除阻碍市场要素流动的各种限制和壁垒,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正、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市场对创新的需求能反馈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

(四)重视核心企业建设以核心企业的创新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实现产业集群升级。

核心企业在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非常关键,核心企业有雄厚的实力,掌握核心技术。

因此,要优先支持以核心企业为主的联合研究机构进行创新研究,聚合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型企业、中介组织等社会科技资源的力量,形成以核心企业创新为带动力量的区域创新体系,使集群内的各要素能较好地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来源,形成协同创新的效应。

参考文献:1、王雷.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增长机理的路径依赖[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4(4).2、徐胜.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融合研究[J].当代财经,2007(1).3、陈柳钦.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互动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5(6).(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管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