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教学中“老调重弹”的误区word资料4页
如何才能走出教育误区
由于我们学校刚成立不久,教师队伍比较偏向年轻化,新校长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领全校教师分批分组分别到县里不同的学校学习取经。
既然是相互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要相互提高。
这次听课交流之行,给我们学校的教师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印象,干净的校园,有气度非凡、教学严谨、亲切自然、兢兢业业的教师,有良好素质、课堂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勤于思考、勤于动手和动脑的学生。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总之,此次教学交流让我们学到的东西实在太多,我觉得无论用怎样优美的词语,都写不出我心中对这所兄弟学校的感激。
一大早,天还未亮我们就到学校敲钟处集中,焦急地等待出发的命令,早上的校园时不时地还吹来一阵凉风,天气真的转凉了,大多数教师也穿上了御寒保暖的衣服。
我们一路在崎岖的山间颠簸辗转,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抵达目的地。
一、美丽的校园走进这个中学宽敞明亮的校园,就像是走进了春天的花园,此时的天气已能明显让人感到深秋的冷意,我们身上穿的衣服都很厚,走在这个温暖如春的校园,自然吸引了不少学生的视线。
这个中学的环境卫生真的很好,非常干净整洁,操场边上、花坛边没有任何杂草,洁白的瓷砖在太阳下闪闪发光,几棵大榕树枝繁叶茂,为这个秋天带来了无尽的翠绿和温情,也为我们激动的心里添了几分凉爽。
我们来到这所学校的时候,第一节还没下课,大家也就趁此机会参观了学生宿舍,宿舍卫生很干净,东西摆放整齐,一切都是井然有序,规规矩矩的。
最让人欣慰的是大片的菜园和果园,全都春意盎然,一片温馨的绿色,到处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在这里你无法体会到秋天的萧瑟和荒凉。
学生和教师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为学校带来了创收,改善了师生的生活,这无疑是一种非常有创新的举措,开创了充分利用资源,自给自足的先例,我认为这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之一。
二、敬业的老师我们从第二节课开始听起,早上和下午分别听了两节课,一共听了四位老师的课。
四位老师的年龄参差不齐,有年长的,也有年轻的,但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每个教师都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和适合学生的教法。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并且这些误区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改善这些误区,教师们需要付出努力来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改善对策。
一、重视知识点而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过于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使得学生只追求答对题目的结果,而缺乏探究、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改善对策如下:1.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2. 开展讨论课: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他们用语言来表达和论证自己的意见。
3.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鼓励学生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4. 设计拓展性题目: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拓展性题目,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二、单一教学方法的使用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只使用一种教学方法,这使得学生的学习策略单一化,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改善对策如下:1. 多元化教学方法: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如讲授、讨论、分析和实践等。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如幻灯片、视频等,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并且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
3. 个性化辅导: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辅导方法,帮助每个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四、忽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有些教师忽视学生的兴趣与动机,将语文教学变成了一种单调的任务,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改善对策如下:1. 创设情境: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愿意主动参与学习。
2. 给予正向激励: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动力。
3.开展趣味性活动:组织一些有趣的语文活动,如语文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有很多,而改善对策也是多样且灵活的。
教师们应该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尝试去改变和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
走出教学误区
走出教学误区、改进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的探讨通过视导工作收集的信息,经过梳理、思考和加工,现就课堂教学,提点我们的认识。
教学视导员主要是通过听课了解课堂教学情况来视教的,听课对象主要是中、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逢人必听。
有的老师的课讲得非常好,很受教益;有的虽然相对而言还不够理想,但经过反馈已引起了他本人的重视;新教师缺乏课堂教学基本功,需要继续学习和实践。
如何搞好课堂教学现在整理一下,写出来希望能和关心这些问题的部门领导和老师们共同探讨。
一、应当防止出现的教学误区课堂教学集讲授、管理、创造、艺术于一体,熔信息传输、反馈、加工、变换于一炉,汇知识、智慧、能力于一堂。
在课堂教学的策划、实施、提高与创新等方面,永无止境。
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最佳教学效果,应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从我个人的教学实践以及听课感受和从学生中调查的情况来看,新教师普遍缺乏课堂教学基本功。
应努力防止出现以下教学误区:1、缺乏应有的热情,不能以情绪感化学生。
教师进入课堂,首先要使课堂升温。
因此,教师应是“课堂上的一团火”,应以饱满的情绪、负责的态度去感染学生。
但有的教师进入课堂精神状态不振,精力分散,授课提不起“神”,无精打采,冷若冰霜,讲课有气无力,与学生没有交流,没有感情勾通,只是一种被动的程序化的应付一节课的时间,首先带给学生是一种冷漠的感觉。
因此,课堂教学首先要求老师以自己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情绪、负责的工作态度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忽视课堂管理,教师的主导地位动摇。
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发挥自身主导角色,实施课堂管理的过程。
教师既要教好,又要管好,要在讲授过程中,驾驭课堂局势,实施组织、调节、控制,建立规范、良好的课堂程序,以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但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完全失去了管理者的角色,忽视了课堂的组织与调控。
只顾自己讲授,不管学生动静;既不察言观色,也不匡正抑邪,对课堂上打瞌睡的、看小说的、讲小话的、做其他杂事的、随便出入课堂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天马行空,任学生独来独往,这种放纵态度,使课堂变成一盘散沙。
如何走出体育教学纠错误区4页word文档
如何走出体育教学纠错误区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教学事例:一名体育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跳远教学时,首先给同学们做了一个非常标准的示范,并同时讲解了有关跳远的动作注意点,之后便要求同学们分组进行练习,并要求他们力争跳得更远。
其中有一位同学,他跳了几次都是那么一点点距离,动作也很不协调,手臂、收腿动作也几乎没有。
老师一怒之下让那个同学连续跳了五十次……看完后,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我并不清楚,可这却是一位糊涂的老师,他发现错误后只是让学生罚做,结果学生跳了三十几下,累得不行,可照样还是不会。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老师,他们都陷入了纠错的误区。
这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这个误区呢?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归纳:一、该不该纠正有的人坚持“有错必纠”,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这样做显然是不可取的,过度频繁的纠错最终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也有人认为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技能动作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错误能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所以对错误“过分宽容”。
这同样也不利于学生最终形成正确规范的动作技能。
我们常说的动作错误有“动作不正确”和“动作不到位”之分,前者是学生在动作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动作技能没有掌握,存在严重的失误,达不到预定的学习目标,比如:“水平三单手肩上投掷”教学时,很多学生并不是从肩上投掷,而是从体侧投掷,这一类错误必纠;后者是对所学动作已经初步掌握,但是没有较好地完成动作学习任务以致技能的效果没有充分发挥。
这类错误学生常常可以通过教师的多种练习手段自己改正,教师一般可以“放行”。
此外,如果学生所犯错误超出了他们的实际水平,即使教师纠正了,他们也无法从教师的反馈中获益,教师最好忽略这类错误。
二、何时纠正经过了对错误的筛选,面对那些该纠正的错误时,是“开门见山”,立即指出错误,还是等到合适的时候进行纠正?这时就必须考虑纠错的时机,纠错时机有:1.提前纠错。
教师在准备某些动作技能教学时,可预先估计学生会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提前纠错措施。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分析1. 引言1.1 误区存在的原因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主要源自以下几个原因:部分教师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知识,忽视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他们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而忽略了语文能力的综合提升,导致学生缺乏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一些学校和教师过度依赖单一的教学手段,比如传统的讲授和习题训练,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动性。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主要是因为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够先进和学校的教学方式不够多样化,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兴趣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为了改善这些误区,我们需要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兴趣。
1.2 改善对策的必要性改善对策的必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认识到改善对策的必要性。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单纯的死记硬背更为重要。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背诵诗词和文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只有注重这一点,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语文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只是单一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我们需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和满足。
因材施教是改善对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都是不同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他们提高语文能力。
通过这些改善对策,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兴趣,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 正文2.1 误区一:注重死记硬背而忽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学校和老师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过分注重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文和文言文,而忽视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往往只是机械地背诵课文,而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和运用。
死记硬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记住一些知识和古诗文,但如果没有实际运用的能力,这些知识就只是散碎的信息,无法形成系统性的语文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误区,这些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材的选择和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方面,介绍一些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常见误区,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一、教师的教学方法1.以讲授为主,缺乏引导和启发。
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以讲授知识为主,忽视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变成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法,注重开展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改善对策: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案例分析或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学习。
2.重功利,忽视语文素养培养。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以获取高分为目标,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只追求表面的应试成绩。
改善对策:教师应该关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和文化素质。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不仅仅是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
二、教材的选择1.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
有些教材中的文章内容过于简单,难度不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语文学习很容易流于机械的记忆和应试,而缺乏对语文的真正理解和运用。
改善对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用适当难度的教材,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师还可以增加一些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样化、广泛的语言文化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2.语文知识点划分不清晰,学习内容过于零散。
有些教材中对语文知识点的划分不够清晰,学习内容过于零散,导致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困惑。
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将学到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
如何走出教学中“老调重弹”的误区
如何走出教学中“老调重弹”的误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计算机专业中最基础的一门课程,但同时也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必修课,更最重要的它是高考中的必考科目。
计算机基础课程多数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甚至在小学就接触过,到了高中再学习,对学生来说已无新鲜感,甚至有些厌倦了。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并不理想,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
面对这种现象,我觉得改变以往的讲课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1 通过测试摸底,采用分组分层次教学计算机基础课的实践内容较多,基本在微机室上课。
在微机室上课与在教室上课有较大的不同。
在教室上课,学生都能较专心地听老师讲课,而在机房,学生的操作有时会给课堂带来很大的干扰。
老师如果不能有效地驾驭课堂,加之,学生对所学内容没有兴趣,讲课就会成为无效教学。
针对这种情况,讲新课之前,首先对学生进行了测试,检验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
根据测试结果的分数,将学生分为两个组,一组为操作较熟练的,另外一组是在操作上有困难的。
教学时,将教学内容作了如下安排:对第一组的学生采用以辅导为主的教学模式。
课前,根据教学内容拟定若干操作内容,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针对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逐个指导,指出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法。
对第二组的学生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在讲课过程中,避免采用堆积式讲课,而是采用边讲边练的方式,基本是讲5分钟,让学生练5分钟,以便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消化,进行有效教学。
另外,让掌握较好的学生帮助稍差一点的学生,培养学生互助的品格,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气氛。
这时候,课堂显得不安静,但在授课过程中,张弛有度,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样下来,两组的学生上课时比较专心,“开小差”的现象少了。
2 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学习作风计算机中的指法课对于学生来说在小学就接触过,但第一节课下来,我头疼不已。
原因是百分之百的学生指法都不准确,学生的手指在键盘上胡乱敲打,让我看得心烦意乱,不是学生在小学、初中的老师没教好,而是在上网时聊天养成的坏习惯。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1. 引言1.1 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过于注重考试分数是一个比较普遍的误区。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和教师都面临着来自升学考试的压力,因此很容易陷入以应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师可能会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和应试技巧,而忽略了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误区。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情感。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可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课堂内容枯燥乏味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误区。
语文教学应该是生动有趣的,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习的热情。
但是一些教师可能在教学中使用的方式和方法比较单一,导致课堂内容显得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和动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这些误区,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及时加以改进和改善。
【2000字】1.2 为什么需要改善初中语文教学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需要及时加以改善。
语文教学过于注重考试分数,导致学生只为了应试而学习,而缺乏对语文的真正理解与热爱。
教师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导致学生缺乏实际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课堂内容枯燥乏味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降低。
为了改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鼓励学生发展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需要学校和教师们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提供更多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我们才能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让他们真正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初中语文教学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确保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四个误区及对策
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四个误区及对策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区影响教学改革的效果。
本文将着重探讨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四个误区及对策。
一、误区一:过分注重技术应用,忽视教学本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普及,教学中的技术应用日益成为热门话题。
许多学校和教师纷纷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用于引进和应用各种教育技术和教学工具,有时候甚至超过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视。
这就导致了教学的本质被忽视,技术的应用成为了炫技和卖点。
对策:教师应该重视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但更加重要的是要将技术融入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去,让技术服务于教学的目标和效果。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使用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二、误区二:机械执行教改方案,缺乏个性化实施在推进教学改革时,有些学校和教师只是机械性地执行了一些教改方案和政策,没有考虑到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导致改革举措的效果不佳。
这种机械执行教改方案的做法忽视了教师的个性和专业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创造力和激情,影响了教学效果。
对策:教育管理者和学校应该充分考虑到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教改方案和政策,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引导和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热情。
教师也应该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提升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误区三:重视形式教改,忽视内涵建设一些学校和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往往只注重形式上的改革,如教学手段的变化、教学资源的引进等,而忽视了内涵上的建设,即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方法的创新等。
这种做法容易导致教学改革的表面功夫,起不到实质性的效果。
四、误区四:贪图速成,忽视长期发展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一些学校和教师希望能够迅速看到改革的成效,往往急功近利,贪图速成。
他们对教学改革的成效要求过高,一味地追求短期的教学效果,而忽视了长期的教学发展。
走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精选文档
走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
但是,在目前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误区,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这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一、视放任自流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是教师依据特定的教学目标,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问题情景,激活学生的学习情趣。
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
目前小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放任自流学习”的现象出现。
新授课程,教师只是提出预习后便撒手不管,学生只好机械地读读课文,写写字、词而已,缺乏学法指导。
新课标尽管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又明确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内涵规定,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启发诱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陶冶个性,形成完美人格的过程,其目的是构建和塑造学生的主体性,达到学生“爱学”、“会学”。
因此自主性学习,教师应加以引导,必要时应提出要求,如:课下让学生收集资料、图片,按照课前提示及课后思考练习,自读自悟,最终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课堂教学讨论的假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后,更加注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因此,课堂上教师讲的越来越少,学生活动越来越多,课堂讨论就是其中之一。
讨论可以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假讨论”现象越来越多,最明显的表现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讨论。
学生就分组围成了一团,学生的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教师一声令下:“停止讨论!”于是学生的讨论声戛然而止。
表面上看起来热闹非凡,结果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只是在那里作“看客”。
这不能真正的起到讨论的作用,实际上对教学无用。
怎样走出数学课堂教学“误区”
怎样走出数学课堂教学“误区”◆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怎样走出数学课堂教学“误区”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怎样走出数学课堂教学“误区”随着课改不断深入,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与合作者。
课堂中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很大的改变和提高。
但由于各种原因,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有许多不尽人意,有些走入教学误区。
一、情境创设牵强附会。
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
但在教学中发现,个别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
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
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不当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
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
同时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华而不实。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话题。
因此,许多老师在每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总是要安排某一个环节去体现这样的理念。
几乎所有的数学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这说明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
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
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钟面的知识时,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合作时间,有的学生在合作中根本没有任何的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走出教学中“老调重弹”的误区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计算机专业中最基础的一门课程,但同时也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必修课,更最重要的它是高考中的必考科目。
计算机基础课程多数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甚至在小学就接触过,到了高中再学习,对学生来说已无新鲜感,甚至有些厌倦了。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并不理想,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
面对这种现象,我觉得改变以往的讲课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1 通过测试摸底,采用分组分层次教学
计算机基础课的实践内容较多,基本在微机室上课。
在微机室上课与在教室上课有较大的不同。
在教室上课,学生都能较专心地听老师讲课,而在机房,学生的操作有时会给课堂带来很大的干扰。
老师如果不能有效地驾驭课堂,加之,学生对所学内容没有兴趣,讲课就会成为无效教学。
针对这种情况,讲新课之前,首先对学生进行了测试,检验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
根据测试结果的分数,将学生分为两个组,一组为操作较熟练的,另外一组是在操作上有困难的。
教学时,将教学内容作了如下安排:
对第一组的学生采用以辅导为主的教学模式。
课前,根据教学内容拟定若干操作内容,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针对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逐个指导,指出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法。
对第二组的学生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在讲课过程中,避免采用堆积式讲课,而是采用边讲边练的方式,基本是讲5分钟,让学生练5分钟,以便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消化,进行有效教学。
另外,让掌握较好的学生帮助稍差一点的学生,培养学生互助的品格,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气氛。
这时候,课堂显得不安静,但在授课过程中,张弛有度,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样下来,两组的学生上课时比较专心,“开小差”的现象少了。
2 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学习作风
计算机中的指法课对于学生来说在小学就接触过,但第一节课下来,我头疼不已。
原因是百分之百的学生指法都不准确,学生的手指在键盘上胡乱敲打,让我看得心烦意乱,不是学生在小学、初中的老师没教好,而是在上网时聊天养成的坏习惯。
纠正习惯比养成习惯要困难得多。
本来最好上的课成了最头疼的课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让学生从零开始。
从ASDFJKL;8个基准键位练起,对班级20多个学生逐个指导,逐个纠正。
但是谈何容易,学生按要求操作只能坚持5分钟,再往后,就成了“二指禅” 了。
但学生们却不以为然,认为能打出来就行,采用什么方式无所谓。
我反复地对学生讲,这样操作最大的弊端就是指法速度提高不了。
学生们仍我行我素,颇有“不撞南墙不回头”之势。
我对学生说,“你们是逼我出手啊。
”学生们一愣,我转而又说,“你们选出打得最快的,和我PK一下”。
学生们兴致勃勃,很快派出一名代表,我说:“你先来吧。
” 我让学生在教师机上用网络教室给大家表演。
这名学生还是采用惯用的指法,看一个打一个,结果一分钟打了158个英文字母。
学生们唏嘘不已,他们认为这样的结果已经很理想了,认为老师一定会败下阵来。
我故弄玄虚,说:“打得好快呀!看我是怎么打的”。
我让两名同学站在我旁边,观察我的指法,我的测试结果是258/分。
学生们马
上安静下来,我趁热打铁,让站在我两侧的学生说出我打字快的原因,他说,是老师的指法准确,不瞅键盘(盲打)。
我对他的说法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指法不规范,是很难练出速度的,必须严格遵循指法规则,才会循序渐进地提高速度。
并且,鼓励学生如果肯努力,这学期结束后,每一位学生都会超过老师。
在我的严格要求下,每一个学生都进入了正规练习,在每节课的前10
分钟,让学生用英文指法测试软件进行竞技测试,将每个人的最高记录记
下来,给学生定下目标,每天增加5个,同学们很努力,每节课都有很多学生在刷新着自己的记录,争着让老师记下,看到同学们洋溢在脸上的得意之色,我很欣慰。
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同学们的指法速度突飞猛进,多数学生都达到了230/分,甚至有的学生超过了300/分,远远超过了我的指法速度。
3 合理的引导、开发、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是人的一种本能意识,任何人都具有创造意识。
经过合理的引导、开发、挖掘、训练,这种意识和精神就可能转化为创新能力。
挑战“人云亦云”,培养创新思维。
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是封闭式教育,在封闭的校园内,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好学生”安分守己的学习,
照听照学、只懂得“拿来主义”。
若有学生(特别是“坏学生)脱离教材,海阔天空的问这问哪,则是“不务正业、不分主次”。
我在计算机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质疑,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自由驰骋),想办法研究问题,讨论、钻研、寻求解决方法。
课堂上我抛弃了一味讲解,根据“任务驱动”适时对学生提出任务,学生操作中寻求答案、获得技能。
就是用一切方法
去打破课堂上我说学生做的狭隘空间,学生积极质疑发问,不迷信于书本,不迷信教师,独立思考,实践中寻找答案。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只有不断的转变角色,转变观念,才能走出教学中“老调重弹”的误区。
收稿日期:2010-11-05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
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3、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
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