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语法导论 (1)
《功能语法教程》评介
章 ,简单介 绍功能语法及其相 关内容 。第二部分 系统功能语法的 目的 、语义丰 富性 、功能标签 的
即第2 章到第6 章 ,为主体部分 ,梳理和 阐释 《 功 使用、系统网络及描写性等方面解释为什么是功
实践部分 ,将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 用于语篇分析 ,
2 . 1第一 部 分— — 简介
《 功能 语 法教 程 》( De p l o y i n g F u n c t i o n a l 并进行 了创新 ,提 出了新的语篇分析方法 。
G r a mm a r ) 是J . R .Ma r t i n 、C h r i s t i a n M 法教程 》的主要 内容 ,指 出了其优 点和不足 。
关键 词 : 《 功 能语法教 程》 ;《 功能语 法导论》 ;语篇 分析
中图分 类号 : H O
1 . 引 言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2 0 9 5 - 4 8 9 1 ( 2 0 1 4 ) 0 4 — 0 0 9 2 一 O 4
9 2
又对功能语法中涉及到 的一些基 本概念 如成分 、
复合体 内部小句 与小句之 间的逻辑语 义关系 的介
版块 二 :纵览 ( s u r v e y o f o p t i o n s ) 。
选择等作 了介绍。在这一章 ,初学者还 可以了解 绍和评述则 留在 了第六章 的版块 二进行 。 到一些有关功能语 法分析 中的基本的常识 ,如符 号 的用法等。这些都 为理解并规范地进行 系统功
的语气系统( 第三章) 、体现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 系统是根据过程 、参与者和环境 的配置来识 解我 统( 第 四章) 、小句 之下 :词组和短 语( 第 五章) 、 们对世界 的经验的一种资源 ,而这一配置又是 由 小句之上 :小句复合体 ( 第六章) 等进行 了阐释 和 两 个主 要 系统 即 过 程 类型 和 环 境 化 ( c i r c u ms —
语法导论部分
语法导论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
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它赋予语言以结构系统,而词汇则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它通过语法而赋予语言以意义内容。
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首先是有声语言,它所传达的信息首先是通过语音系统表达出来的。
所以语音是语义的物质媒介,是语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语言的结构系统、语音系统和语义系统中,结构系统(即语法)是中心成分,是结合语音系统和语义系统的枢纽,在书写体中则是结合文字系统和语义系统的枢纽。
一个句子要能表达正确、有效的语义意图,涉及逻辑、语义关系、语法、修辞、语用和语言习惯用法等。
一.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形式逻辑属于逻辑。
逻辑的基本规律:充足理由律;矛盾律;同一律;排中律。
思维中的逻辑基本规律是本能的。
小孩子都会说:“因为他很会骗人,所以我不相信他。
”这句话符合充足理由律。
二.词语的意义就是其所指对象。
语义关系:语义学中指语言成分所表示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关系。
句法分析中所说的语义,其实主要指的是语句内的语义关系,即词语单位的意义在语句组合中相互发生的关系。
语义特征的分析,孤立来看,好像只是词义的问题,实际上正是为了揭示词与词合理搭配的语义关联依据。
至于语义指向,就显然表明,本身涉及不同词语单位意义之间的关联,是语句内词语意义关系的一种表现。
为行文方便起见,也由于遵循语法学界使用术语的习惯,下文把语句内的语义关系省称为语义关系,甚至有时就说成语义。
语义关系既然是表示真实事物之间的关系,当然也符合客观规律。
客观规律:真实存在的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趋向,具有必然性、普遍性和稳定性。
思维中的语义关系常常是真实事物关系在意识上的反映,是本能的。
当然,思维本身也能构建语义关系:比如想象自己长上了翅膀在空中自由翱翔。
三.语法是句子内语言单位间的组织规律。
语法分句法和词法。
句法指句子内、词以上语言单位间的组织规律。
词法指“词干+屈折词缀”这种语言单位间的组织规律。
系统功能语言学
1系统功能语言学1.1 系统功能语言学简述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种普通的语言学,也是一种适用于语言学。
与以往的传统语法不同,系统语言学注重关注语言的内在问题,是语言学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把语言系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功能语言学的分支。
1.1.1 系统语言学的概念系统功能语言学是普通的语言学,是对语言“个别的、比较的、类型学的”描述,是描述和解释人类语言的理论。
它的重点是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本质,把语言识解为意义系统,研究和解释人类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它把语言和语言系统看做表达意义的资源,把系统看作意义的潜势,并最终以某种方式展现意义潜势,使其从结构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系统功能语言学形成的萌芽时期是 20 世纪 60 年代,源于以弗斯为代表的伦敦学派,弗斯的学生韩礼德继承和发展并完善了弗斯的语言学理论,因此“新伦敦学派”或者“新弗斯学派”也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代名词。
该学派研究的鼎盛时期就是韩礼德出版其伟大著作《功能语法导论》的时期,这本书为该学派的所有语言学家提供了参照和基础。
该学派最杰出的代表韩礼德曾指出“系统这个概念来自弗斯”。
弗斯是现代最先使用“系统”这一术语的语言学家。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形成主要受以下五方面的影响:一是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人类学方面的研究;二是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观点;三是伦敦学派弗斯的“系统”语言理论;四是哥本哈根学派叶尔姆斯列夫的语符学思想;五是布拉格学派的功能思想。
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了“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两个概念。
弗斯深受其语言研究的影响,打算基于“情景语境”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语言学理论,以便让人们了解语境在表达意义潜势时所起的作用,但其生前未能完成这一目标,韩礼德发展了伦敦学派奠基人弗斯的关于“系统”思想,对系统进行划分,区分阶和范畴,并创建阶和范畴语法理论,而后将这个理论模式进一步发扬光大,完善为系统语法;几年后,又进行进一步补充,在系统语法中增加了功能部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系统功能语法。
第一章-系统功能语言学-导论
韩礼德于从20世纪70年代起,韩礼德在世界各地讲学 ,先后曾任美国耶鲁大学、布朗大学以及肯尼亚内罗
毕大学的客座教授,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坦福行为科学
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语言学教
授。1976年移居澳大利亚,并筹建悉尼大学语言学系
,担任系主任工作。1987年后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荣
誉教授,并在新加坡、日本、英国等地从事教学和科
10
(四)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学观
1. 符号的观点:(1)语言是符号,与其他符号 一样具有能指和所指等特性,可以用来表达意 义;( 2 )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众多符号系统 的一种,也是最特殊的符号系统,可以体现任 何其他的符号系统,如交通信号,动物语言等 。
shu 树 乔木的通称 种树;树大招风。
(四)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学观
5. 层次的思想:语言是一个多层次符号系统,在 语言内,包括语义层、词汇语法层、音系层;在
语言外,包括语境层和实体层。上一个层次影响
和控制下一个层次,下一个层次体现和表达上一
个层次。如:
层次的思想:语言是一个多层次符号系统
语言的层次 duality 文化语境 语境 情景语境 意义系统
3. 语言行为:语言被看作一个行为系统,是社会文化 行为的一种。人类社会是由不同的行为系统组成的 ,而语言是这个系统的一种。可称之为言语行为理 论。如:他推车。他想问题。他说走了。 4. 功能理论:三种功能类型,即概念功能(表达人的 内部和世界经历,如动作)、人际功能(表达人的 交际功能和地位、态度等,如语气)和语篇功能( 表达话语关系及交流方式,如逻辑关系)。语言形 式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功能来影响、控制、选择的。
7
(三)基本哲学理论基础 系统功能语言学也是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基 础的,包括语言学史观和语言学观。 语言学史观 西方语言学所形成的两大对立的观点,都有 其固定的根源。 1 、以普罗塔哥拉和柏拉图 为代表的以人类 学和社会学为思想根源的学派; 2、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以哲学和逻辑学为 思想根源的学派。
功能语言学导论PPT
05
功能语言学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语言变异与变化的挑战
语言变异
随着社会、文化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语 言也在不断变化和演化。功能语言学面 临着如何有效描述和解释语言变异现象 的挑战。
VS
语言变化
语言的变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功能 语言学需要关注并研究语言变化的趋势和 规律,以适应和应对这种变化。
跨文化交际的挑战
功能语言学的历史与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历史功能语言学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社 会语言学、语用学、文化语言学等学 科的发展,功能语言学逐渐形成并发 展壮大。
发展
功能语言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伦 敦学派等,这些学派都对功能语言学 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功能语言学的应用领域
跨文化交际
要点一
技术发展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语言的表达和传播方式也在不断 变化。功能语言学需要关注新技术对语言的影响,并研究 如何利用新技术进行有效的语言研究和应用。
要点二
新媒体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对语言的传播和使用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功能语言学需要研究新媒体对语言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利 用新媒体进行有效的语言传播和应用。
功能语言学的未来展望
跨学科融合
功能语言学需要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更深入 的融合,如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 ,以拓展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
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不断发 展,功能语言学将更加深入地与这些技术相 结合,以实现更高效、智能的语言分析和应
用。
THANKS
感谢观看
话语分析在跨文化交际、文学 批评、媒体研究等领域有广泛 应用。
语用学
《功能语法导论》第三版评述
2005年7月第37卷 第4期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bimonthly)J uly2005Vol.37No.4《功能语法导论》(第三版)评述Ξ 《功能语法导论》(A n Int 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 m ar),以下简称《导论》,是M.A.K.Halliday教授的经典之作。
该书1985年初版,1994年再版。
本文所评的是2004年Arnold公司推出的第三版。
新版主要由“韩礼德最理想的接班人”Matthiessen(黄国文2000:20)完成修订。
该书每一次修订都意味着篇幅和内容的增加,如《导论》第二版的正文部分是403页,而第三版的正文部分多达658页。
1.系统性明显加强在Halliday的理论框架中,“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者密不可分。
在《导论》新版中,Halliday和Matthiessen也明确指出,系统理论表明,功能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换言之,语言整个结构是沿着功能方向构建的(2004:31)。
但是,“系统”和“功能”两个部分不是两种语法的简单合成,而是一种完整的语言理论框架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胡壮麟等1989:4),对其中一个部分的论述必然涉及另一个部分的内容。
Halliday指出,“系统”(systemic1)是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Halliday1969;参见Kress1976:3)。
系统语法旨在建立一个语义关系网络,并能用来解释整个语言系统中的相关语义选择。
Li Zhanzi(2004)指出(导论)“前面两版中预设或者简单提及的功能语法的一些理论支柱在这一新版中得到了凸现”;我们不难发现,实际上这种凸显性正是通过系统语法的内容得以实现的。
在系统语法的早期理论“阶和范畴”语法中,Halli2 day提出了四个语法范畴(单位、结构、类别和系统)和三个阶(级、说明和精密度)(Butler1985:15)。
功能语法1
Marked Theme
Identifying
Theme
Theme in Declarative Clauses There are 3 constituents that are relatively often chosen as Theme in declarative clauses: Subject, Adjunct, and Complement.
You
Theme
probably haven’t heard of the SOU before.
Rheme
Unmarked Theme
Making the Party feel good about itself
Theme
is, after all, what he does best.
Rheme
On arrival in Liverpool Theme take a taxi to the University. Rheme
Marked Theme in imperative clauses
Exclamative
WH-element
What a nice place
Theme
natural Theme
信息的起点 交际的出发点 小句的第一个成分 讲话者心目中确定的起点 心理主语 All the rest of the clause is simply labelled the Rheme. 除了主位,小句剩余的便是述位
Marked and Unmarked
在陈述句中,主语充当主位,是非标记性的;其他成分充当主位, 是标记性的。
What
Theme
happened to her?
1.15语义功能语法理论
词素又可分为定位词素和不定位词素,或者分 为成词词素和不成词词素。定位词素是指在跟 别的语言单位组合时的位置总是固定的语素, 或在前,或在后,或在中间,不能出现在别的 位置。例如: (3)吧 吗 呢 啊 嘛
不定位词素是指在跟别的语言单位组合时的 位置是不固定的词素,即可前又可后。例如 “电”,可以和别的词素组成“电话、电视、 电灯、电影”等词,也可以组成“闪电、水 电、静电”等词。
1)从结果方面补充述语的趋向动词补语。用 趋向动词充任的补语,就因为充任的成分有 一点特殊,被命名为趋向补语,其实趋向也 是一种结果。
2)本身并不表示可能的一般所说的可能补语, 可是一般作语法分析时却往往把这明明表示 结果而不表示可能的补语“干净”“不干净” 说成可能补语。这实在是张冠李戴,让人词和词 联在一起并非都是词组。例如“铁”是一个 词,“路”也是一个词,“铁路”却不是词 组,而是另一个词。“人”是一个词,“家” 是一个词,“人家”却是另一个词。
插入法也叫扩展法 有些偏正结构,在甲场合能扩展,在乙场合却不 能扩展。
述补结构A类“看见”“叫醒”中能插入“得” 或“不”;B类“放大”“学好”“降低”中 间既能插入“得”“不”又能扩展得很长。 有人认为它们都是词,“得”和“不”是构 词成分,属于中缀。有人认为A类是词,B类 是词组。
外部歧义的存在有助于论证设立各种基本句 法结构的必要性,内部歧义的存在为进一步 划分词组大类下面的小类提供了证明。“内 部歧义”和“外部歧义”的区分有利于增强 语法学的可论证性。
1.15.3.2 表达与语法聚合、语法组合 这个问题涉及语素的聚合、词的聚合、 词组的聚合、句子的聚合。词组的聚 合和句子的聚合从整体功能来看都有 聚合问题,从其内部构造上看又有组 合问题。
功能语法理论与功能语法教学,下载语法.doc
功能语法理论与功能语法教学,下载语法-.........................不同意义的语法手段却相当有限。
这就造成了选择意义上的不正确,从而说出目标语讲话者听不懂的语言;二是用一种结构来表达多种本来不用这个结构来表达的意义。
这是外语学习者所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由于缺乏目标语的自然语言环境,外语学习者除了在课堂上学习外语之外,没有其他的机会来练习外语。
仅仅依靠课堂上进行交际和训练是难以掌握整个语言的,所以借助语法来掌握语言的实体、形式和意义的基本规律,可以说是个捷径。
一、功能语法与语法功能....................然地区分开来。
传统语法对语言的研究只限于句子本身,不研究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不讨论句子在比其更大的语言单位中的地位和功能,也不讨论句子在具体语言情景中的恰当使用。
语法理论既应传授关于语法结构的知识,又要帮助学习者在具体交际场合中恰当地使用语法。
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为语法而语法,把研究范围仅仅局限于词法和句法的范围内。
功能语法认为,语篇思想对确定句子成分的结构层次、句子的结构意义、语法关系、交际功能及其恰当使用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判断句子结构在实际运用中的适合性亦能有所帮助。
...........................现实要素的不同顺序造成语言之间结构的差异性。
例如,英语民族思维反映现实要素的顺序是:行为主体→行为过程→行为客体→行为环境。
这一思维习惯反映在英语句法结构上便是:主语+谓语+宾语+状语。
汉语民族思维反映现实的结构顺序为:行为主体→行为环境→行为过程→行为客体。
这一思维模式反映在汉语句法结构上便是:主语+状语+谓语+宾语。
二、功能语法与语法知识运用(一)语法翻译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语言形式。
运用翻译法的优势是,通过母语的形式和意义来引入目标语的形式和意义,即用母语来学习外语。
系统功能语法的运用[1]
:.
[1]胡壮辟.功能主义纵横谈.北京:外语教学与
f研究出版社,2000.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的语篇材料来代替另一种语f [2]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 言中与其对等语篇材料的过程。根据系统功能语法理l研究出版社,2004.
论。翻译是寻求原文与译文在意义上的对等。但是,意: [3]张国扬。朱亚夫.外语教弯语言学.桂林:广 (责任编辑陈国庆)
a
having composed
famous song.
to
而英国人的表述却有所不同: He is a rich man now by having composed
!tI他paSsage,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n and the woman?”或“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l等,就需要分析语篇,也需要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
万方数据
张莉:英语教学中系统功能语法的应用
在我国.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经常将单词作为一I篇中寻找字面意义之后的情景语境,而后在目标语的
个孤立的语言单位来进行讲解。通常的做法是先拼I语境中寻找对等的内涵意义。这就说明我们在翻译时 读,讲词的构成及词性,再根据词性罗列它的各种义;不能只求概念意义的对等,更要求人际意义(如讲话
4。听力教学 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通常采用“录音机”的方式
使单独词汇在学习者大脑中形成的短时记忆变为结:训练学习者,即要求学生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这对
合文化语境的长时记忆,使学习者通过文化背景知识l听写训练来说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如果从功能互动 透彻了解词汇的字面意义与内涵意义。 j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采取一种积极主动的“自上而
语言学——功能语法简介
B: And have you got …………………..
it? (genre) What are the stages of
A: Yes. How many would you like? the text?
B: I’ll take two A: Right. That’s four dollars twenty altogether. B: Here you are. A: Thankyou. B: Thankyou.
Relationships Mode
Who is taking part? What is the nature of their relationship? What are their statuses and roles?
Is it spoken, written or multimodal?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1. Language system – Texts 2. Key Researchers
What do they mean? Why can we make meaning from them?
Do they mean the same to everyone?
Correctness related to context
Grammar within study of genre - how contributes to meaning
KEY RESEARCHERS Development of systemic linguistics: Sydney systemists: Michael Halliday (from 1970s); Hasan; Martin; Matthiesson Links with other systemists: Gregory; Sinclair and Coulthard Language Education: Christie; Macken and Rothery Visual art: O’Toole; Kress and van Leeuwen; Unsworth Psychotherapy: Eggins; MacKinn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ateman Speech Pathology: Armstrong
1.15语义功能语法理论
词组是词和词结合起来构成的,可是词和词 联在一起并非都是词组。例如“铁”是一个 词,“路”也是一个词,“铁路”却不是词 组,而是另一个词。“人”是一个词,“家” 是一个词,“人家”却是另一个词。
插入法也叫扩展法 有些偏正结构,在甲场合能扩展,在乙场合却不 能扩展。
述补结构A类“看见”“叫醒”中能插入“得” 或“不”;B类“放大”“学好”“降低”中 间既能插入“得”“不”又能扩展得很长。 有人认为它们都是词,“得”和“不”是构 词成分,属于中缀。有人认为A类是词,B类 是词组。
语素聚合中的词缀尤其值得注意。有些词缀 只构成口语词 由它们构成的词与语篇有相互选择关系 词根语素也有影响表达的不同色彩
保障 表决 采光 参观 参看 参照 策动 插话 承认 抽象 出版 出庭 储藏 储蓄 创作刺激 催眠 打消 代表 登记 登载 抵抗 动员 独裁 独占 对照 发明 反对 反射 反应 放射分解 分配 分析 粉饰 封锁 否定 否决 否认 服务 服用 辐射 复员 复制 改编 改订 概括革命 公判 观测 观照 归纳 过渡 会谈 集中 计划 记录 坚持 鉴定 讲演 接吻 节约 解放解剖 介入 进化 进展 净化 就任 拘留 抗议 克服 扩散 冷藏 了解 脉动 漫谈 盲从 美化内服 派遣 判决 陪审 配给 批评 评价 侵犯 侵略 清算 取缔 取消 任命 入超 审美 审判审问 升华 生产 失恋 失效 施工 施行 输出 输入 探险 同情 统计 投机 投影 投资 退化退役 宣传 宣战 选举 训话 演出 演说 演习 演绎 演奏 遗传 游离 游弋 预算 支配 指导制裁 制约 综合 组成 组阁 组织 座谈
成词词素是指能够独立成为一个词,包括实 词和虚词。例如: (4)掐 打 拉 把 被 的 就 不成词语素是指不能独立成为一个单词,即 只能是合成词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 (5)(儿)童 媳(妇) (鲁)莽 历(史) 肃(静) (任)务
一、韩礼德语篇分析模式对翻译研究的影响【最新】
一、韩礼德语篇分析模式对翻译研究的影响1.关于语篇分析语篇分析是一门新兴的、尚未定性的学科,它没有一个单一的理论作指导,也没有公认的分析步骤和分析方法(见黄国文1988:7,Hatch 1992:1,Schiffrin 1994:1)。
进行语篇分析有多种方法。
美国著名语篇分析学者斯夫术(D.Schiffrin)在《语篇分析途径》(Approaches to Discourse。
1994)一书中介绍了六种可用于语篇分析的理论: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互动社会语言学(interactional sociolinguistics)、交际文化学(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语用学(pragmatics)、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变异分析(variation analysis)。
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1985/1994)一书的前言中指出,他建构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这个框架可用来分析英语中任何口头语篇或书面语篇。
韩礼德的理论框架成了很多中外学者研究语言的工具,我国有很多语篇分析学者都是韩礼德的理论的支持者和应用者,如胡壮麟、朱永生、黄国文等。
不少学者认为,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比其他理论更适合于语篇分析的理论。
在翻译研究界,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功能语言学理论作为分析和研究的框架,因为功能语言学的最大关注点与翻译的目的一样,都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到目前为止,比较成功地把韩礼德的语篇分析思想应用于翻译研究的著作有:《语篇与译者》(Hatim&Mason,1990)、《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Bell,1991)、《换言之:翻译教程》(Baker,1992)、《译者即交际者》(Hatim&Mason,1997)、《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语篇语言学》(Hatim,1997)以及《再论翻译质量评估的模式》(House,1997)。
功能语法导论
功能语法导论M. A. K. Halliday 的功能语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ounctional Grammar)从语言的功能出发描写和分析语言结构。
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1-5章,其中3-5章是重点,分别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小句组织信息的功能,小句的人际交流功能,小句的示意功能;后一部分为6-10章,主要分析小句以上和小句以下的语言片段,6-7章分析小句群和词组群,后三章讲语调和节律,话语的连贯,和表达的比喻方式。
第二章功能语法Halliday 的“功能语法”有三层意思:(1)旨在说明语言使用的方式。
(2)语言的基本意义成分是功能成分,主要有三种功能,称为“元语言功能”: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功能,表示人类经验过程的功能,根据语境组织信息的功能。
(3)语言的每个成分都能从它在整个语言系统中的功能做出说明。
功能语法以功能而不是以形式为基础,认为语言在本质上是一个意义系统。
Halliday 的“功能语法”是他的“系统理论(systemic theory)”为基础的。
系统理论把语言看作一系列从一般到具体的选择过程,例如,一个音节从开音节和闭音节中选择,如果选闭音节,又可以在结尾辅音是清音和浊音中选择。
Halliday 认为各种形式语法注重组合关系,源头是逻辑学和哲学;各种功能语法注重聚合关系,源头是修辞学和民族学。
功能语法注重话语分析,其基本单位是小句,一个小句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单句,也可以是复合句中的一部分。
对于语言片段的切分,功能语法采用品级成分分析法(Ranked Constituent Analysis),而不是直接成分分析法。
品级成分分析法首先把语法结构看作由“句子-小句-词组-词-语素”等品级不同的单位构成,然后只是有限地利用成分结构的概念,分析到具有某种功能的单位为止,称作有限切分。
有的语法学家曾把主语按功能分成三类:(1)心理主语-说话人用句子传递的信息所关涉的对象;(2)语法主语-和谓语形式上有一致关系的主语;(3)逻辑主语-动作的实施者。
认知功能语法引论
树形图表述式 (Chomsky)
– You will marry me. – Will you marry me?
CP C D you I will V marry IP ī VP D me
方盒图 (Langacker)
• John put the books on the table.
Putter
一、语言观
语言的基本(本质)特征
• 语言是人的语言; • 作为人的语言,它必须同时具备生物性、社会性 和思维性(程琪龙 2011)。
系统和现象
– 语言是一种信息系 统,它有两种不同 的物质载体:大脑 神经网络和声音。 前者称作语言系统 (或内部语言), 后者称作语言现象 (或外部语言)。 – 宇宙物质都是动态 的,所以作为物质 的语言必须是动态 的。
操作 ·发展 ·演化
• 大脑的语言认知系统是可操作的系统,其 中语言系统可以语言现象(或言语)为其 输出或输入。 • 神经路径的连通是神经元从惰性的连接关 系发展到专门连接关系的权值-阀值提升的 过程。 • 语言系统演化过程可能也始于(人类祖先 的)感知运动认知系统,基于概念系统的 发展和形成。
系统的社会性
• 典型神经元的 构成部分包括: 输入(树突)、 决策(突丘)、 输送(轴突) 和输出(末端 递质)。
神经元的动态性
• 神经元的连通发展过程是从极低的权值-阀值连 接关系提升到极高的权值-阀值连接关系。
• 神经元间的连接关系可以表述为神经元发展的 三个阶段(Lamb 1999):
– 惰性连接(极低的权值-阀值) – 选择激活(多惰连路径的竞争) – 通路建立(一触即发的连通关系)。
• 构建模式三步骤:
– 分析:语料驱动,但在理论框架中作系统语料分解 – 综合:理论驱动,但将分析结果合成系统模式 – 验证:
功能语法导论
6 语料 形式派——靠“内省(introspection)”的 方法来寻找语料,相信这样的语料足以穷尽语 法的可能形式。 功能派——广泛采集现实的语料,尤其是 从日常语言使用中寻找语料。当语言的实际表 现就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为什么不去观察而 还要闭上眼睛去想像呢?
7 语法的相关模块与划分 (modularity and compartmentalization) 形式派——语法所涉及的几个方面是分隔 开的:语用学、语义学、音系学等等互不相涉。 功能派——词汇和语法、句法和形态、语 义和语用、韵律和语法等“模块”之间都没有 清楚区别。关注它们之间的联系,比关注它们 之间的区别有更重要的意义。
七十年代共性与类型研究方面三部重要文献 Dik, Simon C. 1978 Functional grammar. (NorthHolland linguistic series, 37) Amsterdam: NorthHolland. Greenberg, Joseph H., et al., eds. 1978 Universals of human language. 4 vols.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ivón, Talmy. 1979 On understanding gramma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5 语言共性 形式派——相信人们先天具备了一套普遍 的语法原则,这些原则配有一定的参数,个别 语言之间的差异不过是这些参数的不同设立而 已。 功能派——语法是在实际运用中由认知方 式、社会需求和话语交互作用等因素的促动下 形成的,人类谈话中遵从着共同的认知基础, 遵从着共同的交际策略,这些方面既是相通的, 那么由此需要而产生出的语法表现也必然显示 出共性来。
韩礼德功能语法
韩礼德语言观
一、纯理论功能的(metafunctional)思想 韩礼德认为语言的性质决定人们对语言的
要求,即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功能。尽管这种功 能千变万化,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为若干个有 限的抽象的功能,这就是“纯理功能”或“元 功能”,这是种种语言用途所固有的。纯理论 功能包括三方面:
▪ 在英语里,我们可以对不同类型的过程、参与者和环境 进行选择。它们都被统称为及物性选择。首先,我们把所 有的选择区分为六种:
▪ |-- 物质过程 material process | (John kicked the ball) |-- 行为过程 behavioural process | (John laughed) |-- 心理过程 mental process 及物性 --| (John likes Mary) (Transitivity)|-- 言语过程 verbal process | (John said it is cold in the room) |-- 关系过程 relational process | (John is on the sofa) |-- 存在过程 existential process (There is a cat on the sofa)
四、功能的思想
▪ 韩礼德的功能思想术语义分析的概念。与前面所 讲的纯理功能不同,这里所说的功能是形式化的 意义潜势的离散部分,即构成一个语义系统的起 具体作用的语义成分;
▪ 除及物性系统外,语气系统包含“语气”和“剩 余成分”等功能成分;主位系统包含“主位”和 “述位”两个功能成分;信息系统包含“已知信 息”和“新信息”两个功能成分。
▪ 例如英语中"数"的系统,包含两种选择:单数和 复数。而人称系统提供了三个选择: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此外英语中还有其它诸如 性、时态和语态等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Toward a Functional Grammar
• Toward a grammatical analysis
• • • • Syntagmatic / lexical (collocation) Syntagmatic or grammatical / structure Paradigmatic / lexical ( the lexical set) Paradigmatic / grammatical ( the grammatical system)
Constants Or vowels
②
sentence
+
Sub-sentence
words
letters
③
clause
mood
+
transitivity
+
theme
• Phonology and grammar • • articulation small segments
•
vowels
consonants
• Psychological subject: theme • Grammatical subject: subject • Logical subject: actor
• Three lines of meaning in the clause • The theme function is the structure of the clause as a message • The subject function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clause as exchange • The actor function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clause as representation
• Subject, Actor, Theme • Example 1: the duke gave my aunt this teapot. • Subject’s definition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 (i) that which is the concern of the message • (ii) that of which something is being predicated (that is, on which rests the truth of the argument) • (iii) the doer of the 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gJuan, XueMin
Contents
• • • • • • Part 1 The Clause 1 The architecture of language 2 Toward a functional grammar 3 Clause as message 4 Clause as exchange 5 Clause as representation
• The lexio-grammar cline • lexico- grammar (stratum of wording) • grammar lexis
• (closed system, general
• In meaning; structure)
(open sets, specific in
• Three properties: closure, generality and proportionality.
• We can recognize grammaticalization as a process taking place in time. • (i) ontogenetic time (个体发生) • (ii) phylogenetic time ( 系统发生) • (iii) logogenetic time (词语发生)
• Constituency(组合): perhaps the most noticeable dimension of language is its compositional structure, known as ‘constituency’ • •
• • ways •
①phonological
• •
•
① its data are authentic ②its data include spoken language, ranging
from fairly formal or at least self-monitored speech
•
•
③ the corpus makes it possible to study ④grammar in quantitative terms.
3 Clause as Message
• Theme and rhyme
①The duke ②On the ground or in the air breathe has given my aunt that teapot small creature live and
③ what the duke gave to my aunt was that teapot this kind of clause is known as a thematic equative, because it sets up the theme+ rhyme structure in the form of equation, where Theme=Rheme
② graphlogical ③lexicogrammatical
①
onset Foot syllables rhyme
Constants Or vowels
Whereby larger units are made up out of smaller ones: a line out of feet; a foot out of syllables; a syllable out of sequences of phonemes. Perhaps with ‘sub-syllable’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two.
System
Hale Waihona Puke instantiation
• •
text
climate
weather
phonetics phonology lexicogrammar Semantics contexts
• Text and the corpus
• ①Text is the form of data used for linguistics analysis; all description of grammar is based on text. • ② the corpus is fundamental to the enterprise of theorizing language.
S Y S S T R U C T E M
U R E
• stratification & instantiation • (层次) (实例)
• When we want to explain how language is organized, and how its organization relates to the function it fulfils in human life, we often find it difficult to make things clear; and this is because we are trying to maintain two perspectives at once. ①One perspective is that of language as system; ② the other perspective is that of language as text
• Example 2: this teapot my aunt was given by the duke. • Which constituent is now to be identified as the subject?
• (i) psychological subject meant ‘ that which is the concern of the message’ • (ii) Grammatical subject meant ‘ that of which something is predicated • (iii) Logical subject meant ‘ doer of the action’
• Phonology •
intonation prosody larger segments
•
•
rhythm
• • • • •
• • • • • •
Basic concepts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i) as text and as system (ii) as sound ,as writing and as wording (iii) as structure- configurations of parts (iv) as resources – choices among alternatives
• The system of a language is ‘instantiated’ in the form of text.
• The system is the underlying potential of a language: its potential as a meaning-making resource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it exists as an independent phenomenon: there are not two separate objects, language as system and language as a set of tex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