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与痛风性肾病

合集下载

痛风性肾病

痛风性肾病

1.在痛风性肾病常伴有的肾外表现中,以痛风性关节炎最为多见,但也有一部分老年患者中可能关节疼痛等肾外表现并不突出,这就更需要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鉴别。

以下几点可供参考:(1)痛风肾病起病隐匿,病程长而肾损害相对较轻,肾功能损害进展缓慢是本病特征之一。

(2)血尿酸升高与肌酐、尿素氮不成比例,血尿酸/血肌酐>2.5,而原发性肾小球病变比值较此值为底。

(3)原发性肾小球病变,多有大量蛋白尿,肾小球功能受损先于且重于肾小管功能受损;而痛风肾病则早期以肾小管功能障碍、浓缩功能减退为主。

(4)原发肾小球病变所致肾功能不全,虽可有尿酸升高,但缺乏典型痛风临床表现。

慢性肾衰即使尿酸浓度较高,也很少发生关节病变。

(5)肾活检可助于鉴别。

2.痛风病名首见于丹溪《格致余论》。

4.降低血尿酸为治疗痛风性肾病的关键,别嘌呤醇为首选药物,此外,碱化尿液、多饮水(使尿量每日2-3L)、低嘌呤食物(少吃肉类、内脏、虾类、豆制品、海鲜、烟酒)也不容忽视。

5. 尿酸内源性占80% , 外源性占20% , 尿酸的排泄1/3 由胃肠道排出,2/3 从肾排出。

故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加以解决。

6.痛风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 而且与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十分强调注意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的目的既要增强尿酸的排泄, 又要减少尿酸的形成。

主张在饮食中应减少嘌呤的含量: 每日饮食中的嘌呤含量应低于150mg 左右。

忌用高嘌呤饮食, 如动物内脏、脑髓、家禽等肉类以及菜花、菠菜、豆类、龙须菜、蘑菇等。

可用面包、各种饼干、面粉、麦片、藕粉、玉米、果汁、胡萝卜、黄瓜、南瓜、山芋、番茄等含嘌呤较低的饮食。

蛋白摄取过多时可使尿酸形成增加, 故也要适当限制。

采用碱性食物, 少吃或忌食酸性食品(如醋、杨梅、山羊肉)。

多饮水, 少吃盐, 对心、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应大量饮水, 每天约2000m l~3000m l, 以稀释血液中的尿酸浓度, 并增加尿酸盐的排出。

痛风与痛风性肾病ppt课件

痛风与痛风性肾病ppt课件
c.诊断痛风患者经常伴发的脂肪肝。
一、概述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要点 四、治疗方案及原则 五、预后
原发性痛风的诊断在排除继发性因素后,还应包括病程分 期、生化分型、是否并发肾脏病变、是否伴发其他相关疾病 等内容。
痛风各期的诊断常依赖于急性发作史,因此急性痛风性关 节炎的诊断最为重要。
诊断特点
床诊断。
3. 查找MSU晶体 关节滑液或痛风石抽吸物中发现并鉴定特异性MSU晶体,
是诊断痛风的金标准。 4. 影像学检查
X-ray检查对急性期或早期痛风仅有非对称性软组织肿胀, 对诊断帮助不大;对慢性痛风石性痛风可见特征性改变。 5. 肾脏病变 大约1/3的痛风可出现。主要表现为慢性尿酸盐肾病、尿 酸性尿路结石等。除尿常规、肾功能检查外、超声波检查 有助于发现肾脏受损情况。
c.慢性痛风石病变期可 见偏心性圆形或卵圆 形囊性变,甚至虫噬 样、穿凿样缺损,边 界较清,相邻的骨皮 质膨起或骨刺翘起。
5. 超声波检查
a.受累关节可发现关节积液、滑膜增生、关节软骨及骨质破 坏、关节内或周围软组织的痛风石、钙质沉积等。
b.肾髓质特别是锥体乳头部散在强回声光点,则提示尿酸盐 肾病;也可发现X线下不显影的尿酸性尿路结石。
2. 尿尿酸的测定
a.多采用尿酸酶法测定。
b.低嘌呤饮食5天。
c.尿酸排泄量﹥600mg/24h为尿酸生成过多型;﹤ 600mg/24h为尿酸排泄减少型;但不能除外同时存在两方 面缺陷的情况。
d.对有痛风家族史、年龄较轻、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伴 有肾结石的患者更为必要。
e.意义:可初步判定高尿酸血症的生化分型,有助于降尿 酸药物选择及判断尿路结石的性质。
辅助检查 1. 血尿酸的测定 2. 尿尿酸的测定 3. 尿酸盐检查 4. 影像学检查 5. 超声波检查

痛风(低普林饮食)适用疾病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肾脏病、.

痛风(低普林饮食)适用疾病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肾脏病、.
量避免食用)
․豆類:黄豆、 豆漿、豆腐 ,豆干等豆製品。
․內臟類:雞、鴨、鵝、豬、牛、羊的腸、 心、腸等。
․海鮮類:草蝦、干貝 、蚌蛤、小管、白鯧 魚、肉魚 、秋刀魚、虱目魚、白 帶魚、魩仔細、扁魚干等。 ․蔬菜類:豆芽菜、苜蓿芽、香菇、草菇、 金針菇、蘆筍、竹筍、紫菜等。 ․堅果類:花生、開心果、腰果、核果等。 ․其他:肉汁 雞雞、濃縮湯汁、酵母粉、健 素糖。
痛 風 (低普林飲食)
適用疾病: 高尿酸血症、痛風性關 節、腎臟病、尿酸結石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營養科 製

何謂痛風
痛風的發生原因是因體內的普林 代謝異常,導致高尿酸血症,而使 尿酸鈉鹽沈積在關節腔內,造成關 節腫脹和變形。 ․痛風和高尿酸血症的關係?
罹患痛風的機率,隨著血液中尿酸濃 度的升高而增加。

高尿酸血症原因與症發症
由於體內尿酸合成增加或腎臟疾症病所 引起的尿酸排泄受阻,致使過多的尿酸 堆積在體,內長期的高尿酸血症可能引 起痛風性關節炎、腎臟病、尿路結石等 病症。

長期高尿酸血症可能引起
痛風性關節炎、腎臟病、尿路結石,並 常併有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

痛風患者的飲食原則:
․維持理想體重 (減重勿太急避免身體組織分解, 產生大量普林) ․少吃肥肉、油炸、油煎等高油 脂的食物 (因過多的脂肪會抑制尿酸的 排泄) ․多喝白開水,可以幫助尿酸的 排泄 ․不可暴飲暴食 ․食慾不佳時,應補充高糖液體 (如果汁、飲料等,避免身體 組織快速分解產生大量普林)
․痛風的臨床徵狀分為四個階段:
1.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 3.不發作期 關節炎 2.急性痛風 4.慢性痛風性
․誘發痛風和高尿酸血症的關係?
外傷、飲酒、手術、暴飲暴食、出血、 感染、放射線治療、藥物或饑餓等。

高尿酸血症、痛风和肾脏病ppt课件

高尿酸血症、痛风和肾脏病ppt课件
汽水,但糖尿病患者应避免 – 禁用强烈香料及调味品(如酒和辛辣调味品) – 酒精性饮料会利尿,宜避免;无酒精饮料可饮用
4. 运动建议
无氧运动: 如球类运动, 避免过度激烈
建议运动: 游泳、健走, 注意水分补充
5. 日常保健
穿着柔软吸汗衣服 多休息:避免外伤,受凉,劳累 冰敷消除关节肿胀疼痛 患部避免负重,保护支托抬高患部 依医嘱按时服药
酒类中嘌呤的比例
15
3
1
1 9
聪明饮酒5原则
慢慢地喝 空腹不喝 一边进食一边喝 一边喝水一边喝 烈酒,稀释后再喝
如何选择下酒菜?
2 1


痛风,不可以吃豆类或肉?
只要有新陈代谢,就会产生尿酸
80%
10% 痛

20%
长期每天减少摄取一份肉类或海鲜类,只能让血液尿酸值下 降0.1到0.3mg/dl,不吃药光靠饮食控制对尿酸值影响不大。
痛风的危险因素
其他 – 脑力劳动及经济良好阶层发病多 – 久居寒冷之地 – 精神紧张或压抑 – 创伤 – 手术 – 忙碌 – ……
概要
什么是痛风? 对痛风的误解 痛风的危险因素 痛风的营养治疗建议
1. 减少高嘌呤食物
×

以牛奶鸡蛋为主, 瘦肉、禽肉煮沸后去汤食用,不吃炖肉 多吃魚肉,少吃肥肉,尽量挑选瘦肉
8
尿酸高者,痛风发作机率较高
约5-12%的高尿酸血症最终发展为痛风
血尿酸水平(mg/dl) >9.0
7.0~8.9 <7.0
痛风发病率 7.0~8.9%
0.5~0.37% 0.1%
痛风的诊断 1. 血、尿的尿酸测定:有高尿酸血症。 2. 滑囊液或痛风石内容物检查:可见尿酸盐结晶。 3. X线、关节镜检查:可发现骨、关节的相关病变。 4. 夜间发作性剧烈的单关节红、肿、热、痛症状。

痛风

痛风

痛风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组异质性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间质性肾炎和痛风石形成;严重者伴关节畸形或尿酸性尿路结石。

本病常伴有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临床上称为代谢综合征。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仅为本综合征中的表现之一。

[1]痛风分布在世界各地,受种族、饮食、饮酒、职业、环境和受教育程度等多因素影响。

在我国,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普通人群患病率约1%-3%,痛风的发生与性别和年龄相关,多见于中老年人,我国痛风患者平均年龄48.28岁,逐步趋于年轻化,男女比例约为15:1。

[2]1疾病分类痛风依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痛风指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引起;继发性痛风指继发于肾脏疾病或某些药物所致尿酸排泄减少、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肿瘤化疗所致尿酸生成增多等。

2病因与发病机制1.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由先天性嘌呤代谢障碍引起,其发病机制有以下两个方面:1)多基因遗传缺陷引起的肾小管尿酸分泌功能障碍,尿酸排泄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

2)嘌呤代谢酶缺陷,如磷酸核糖焦磷酸合酶(PRS)活性增加、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陷、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APRT)缺陷症及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加均可导致尿酸增高。

前三种酶缺陷属于X伴性连锁遗传,后者可能为多基因遗传。

痛风患者中因尿酸生成增多所致者仅占10%左右,大多数均由尿酸排泄减少引起。

2.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主要病因有:1)某些遗传疾病,如I型糖原累积病、Lesch-Nyhan综合征;2)某些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及恶性肿瘤化疗或放疗后,因尿酸生成过多致高尿酸血症;3)慢性肾病,因肾小管分泌尿酸减少而使尿酸增高;4)药物如呋塞米、利尿酸、吡嗪酰胺、阿司匹林等均能抑制尿酸排泄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痛风性肾病诊断标准

痛风性肾病诊断标准

痛风性肾病诊断标准痛风性肾病是一种由尿酸盐沉积在肾脏组织中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准确诊断痛风性肾病对于及时治疗和管理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痛风性肾病的诊断标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这一疾病。

1. 临床表现。

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肾功能损害、尿酸性肾病、肾小管功能障碍和尿路结石等。

患者常常出现肾功能减退、尿液异常、肾小管功能损害和尿酸盐结晶等症状。

2.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痛风性肾病的重要手段。

包括血清尿酸、尿液尿酸、肾功能指标、尿液分析、肾脏影像学检查等。

其中,血清尿酸水平是诊断痛风性肾病的关键指标之一,通常超过标准值即可作为诊断依据。

3.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痛风性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包括B超、CT、MRI等检查,可以发现肾脏结石、肾盂积水、肾小管扩张等肾脏损害的情况,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 组织学检查。

组织学检查是确诊痛风性肾病的金标准。

通过肾脏穿刺活检,可以直接观察到尿酸盐在肾脏组织中的沉积情况,确定病变的类型和程度,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5.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的综合结果,可以进行痛风性肾病的诊断。

一般来说,患者出现尿酸盐结晶、肾功能损害、肾小管功能障碍等症状,并且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支持诊断,即可确诊为痛风性肾病。

总之,痛风性肾病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的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

只有准确诊断,才能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对患者的影响。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痛风性肾病的诊断标准,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痛风 病情说明指导书

痛风 病情说明指导书

痛风病情说明指导书一、痛风概述痛风(gout)是体内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一种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

其临床特征为血清尿酸升高,患者可表现为发热、乏力、关节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等情况。

本病是一种慢性病,病情可逐渐加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及减少预期寿命,但可被有效治疗。

英文名称:gout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痹病、湿热痹、历节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部分类型可遗传发病部位:其他常见症状:关节红肿、疼痛、畸形、功能障碍痛风结节或痛风石、痛风性肾病主要病因:嘌呤吸收过多或尿酸排泄障碍检查项目:尿酸测定、关节滑液检查、X 线、CT、超声重要提醒:本病为慢性疾病,应及时进行治疗,可控制症状和改善预后。

临床分类:根据其发生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二、痛风的发病特点三、痛风的病因病因总述:尿酸是嘌呤的代谢产物,随尿液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尿酸的生成和排出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保持着体内尿酸含量的正常。

如由于一些先天或后天因素的影响,导致尿酸的生成与排泄之间出现不平衡,即可导致痛风的发生。

饮食、作息不规律、吸烟等是痛风的危险因素,饮酒、受凉、剧烈运动等情况可诱发痛风的发作。

基本病因:1、原发性(1)酶及代谢缺陷:见于 PRPP 合成酶活性增加或 HGPRT 部分或全部缺乏,均使尿酸产生过多,为性连锁遗传,不足1%。

(2)原因不明:主要指原因不明的肾脏排泄减少和原因不明的尿酸产生过多,为多基因遗传。

2、继发性(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使尿酸产生增加,如糖原贮积症Ⅰ型等。

(2)核酸转换增加,常见于外科手术后,放、化疗后,危重病人,慢性溶血,红细胞增多症,恶性肿瘤,骨髓或淋巴增生病等。

(3)嘌呤摄入增加:饮酒及食用高嘌呤食物。

痛风——论文

痛风——论文

痛风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涉外护理系(3)09—1班邓若兰是人体内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年利用中医药在痛风临床上取得进展性突破,应用中医四联修复激活疗法通过调和气血,滋肾驱风,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治疗进展突破,无论病史长短,患病年龄大小,均15-30天见效,症状逐渐消失,治愈后不易复发。

结果临床应用3658例,少则2-3周期,症状全部消失,6个月至3年随访,无1例复发。

关键词:痛风、症状、并发症、原因剧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发作,可使人从睡眠中惊醒。

痛风初期,发作多见于下肢。

痛风可引起肾脏损害:痛风可以出现肾脏损害。

据统计,痛风病人 20 %—25 %有尿酸性肾病,而经尸检证实,有肾脏病变者几乎为 100 %。

它包括痛风性肾病、急性梗阻性肾病和尿路结石。

如耳轮和关节周围,我们的肉眼就可以看到。

还有些痛风石沉积在肾脏,引起肾结石,诱发肾绞痛。

痛风药对于一般人认为,并没有严重的副作用,但事实并非如此。

近年,痛风药引起的严重副作用的报道并非少数,如台湾棒球队主教练徐生明,在雅典奥运会上,服用痛风药物引起肾衰竭,只能告别奥运会。

最后不得不走上换肾之路,以摆脱长期洗肾的痛苦。

痛风病本身不会导致尿毒症、肾衰竭,可是痛风药物会对肝肾造成严重损害,引发尿毒症和肾衰竭的产生。

由于药物存在副作用,因此不得不防。

预防方法是注意出现某种副作用之前的一些蛛丝马迹,也就是警示症状,如此时停止使用或改用其他药物以及治疗方法,严重副作用就可以避免。

5.急性关节炎精神紧张、过度疲劳,进食高嘌呤饮食、关节损伤、手术、感染等为常见诱因。

起病急骤,多数患者在半夜突感关节剧痛而惊醒,伴以发热等全身症状。

早期表现为单关节炎,以第一跖趾及胟趾关节为多见,其次为踝、手、腕、膝、肘及足部其它关节。

若病情反复发作,则可发展为多关节炎,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大关节受累时常有渗液。

伴有发热,体温可达38~39℃,有时出现寒战、倦怠、厌食、头痛等症状。

痛风性肾病 诊断标准

痛风性肾病 诊断标准

痛风性肾病诊断标准
痛风性肾病是痛风病变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多样化,病情进展迅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

因此,及早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痛风性肾病的诊断标准,帮助临床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这一疾病。

一、临床表现。

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慢性肾功能
不全等。

患者可出现肾区疼痛、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此外,痛风性肾病还可引起高血压、贫血、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二、实验室检查。

1. 尿酸水平,痛风性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常升高,尿酸超饱和是痛风病变的
重要病理基础。

2. 尿检,尿沉渣镜检可发现尿酸结晶、尿酸结石,提示肾脏受累。

3. 肾功能检查,肌酐、尿素氮、尿酸清除率等指标可反映肾功能是否受损。

三、影像学检查。

肾脏B超、CT、MRI等检查可发现肾盂积水、肾结石、肾小管扩张等肾脏病变,对于痛风性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四、肾活检。

肾活检是确诊痛风性肾病的“金标准”,通过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发现尿
酸盐结晶、痛风石、间质炎症等特征性改变。

五、其他辅助检查。

血清C反应蛋白、血沉、免疫球蛋白等炎症指标的检测,对于了解病情活动性和严重程度有一定帮助。

综上所述,痛风性肾病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肾活检等多种方法,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尽早发现并治疗痛风性肾病,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希望临床医生能够加强对痛风性肾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多发痛风石合并痛风肾病1例报道

多发痛风石合并痛风肾病1例报道

多发痛风石合并痛风肾病1例报道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

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急性发作期、间歇发作期、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大约1/3的痛风患者可出现肾脏病变,主要表现为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1]。

有文献报道长期痛风而有显著性肾损害者占41%[2]。

本院收治1例全身多关节痛风石形成合并痛风肾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李某,男,70岁,因发作性多关节肿痛10年,痛风石形成5年,加重3个月入院。

患者2002年始出现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痛势剧烈,24小时内达到疼痛高峰,夜间疼痛尤甚,数天后症状自行消失。

此后每天进食高嘌呤饮食及饮酒反复出现多关节肿痛,疼痛性质如前,受累关节分别有双足各跖趾关节、双踝、双膝、双腕、双肘、双手各小关节等,未系统诊治。

2004年病情发作频繁,于外院化验血尿酸升高、肾功正常,诊为“痛风性关节炎”,未接受系统治疗,应用自购药、中药汤剂及针灸治疗,未控制饮食。

近5年来,于双肘、双手各小关节、双膝、双踝关节、双足各跖趾关节、双足足跟周围等多处逐渐形成痛风石,大小不一,间断破溃,曾流出白垩状物质。

近3个月出现双下肢持续肿痛,活动受限,双手、双足部分痛风石破溃,排出白垩样或糊状物质,难以站立及行走,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继续自行应用中药汤剂及针灸治疗,病情无明显缓解。

入院前3天出现左下肢胫前及踝关节周围皮肤轻度肿胀,皮色红,皮温高,触痛明显,由左踝关节至左膝关节可见皮肤线状变红,触压时较疼痛,伴有全身不适、畏寒及发热,体温最高达38.9℃,行针刺放血及拔罐治疗后肤色恢复正常,仍有左下肢肿胀、疼痛及夜间发热,遂来诊。

既往患高脂血症多年,有长期大量饮酒史。

入院查体:平温平脉。

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

左侧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

双足第一跖趾关节及足背肿胀,皮色暗,皮温略高,压痛(+),活动受限;左踝关节及左小腿明显肿胀,皮色红,皮温高,压痛(+),活动受限;双腕关节、双手各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伸侧可见串珠样大小不等痛风石,表面皮肤张力大、透亮、菲薄,双肘、双膝关节伸侧可见鸡蛋大小的痛风石,压痛(+),活动受限;双足跟痛风石已发生溃疡,排出白垩状物质,溃疡面无红肿;余关节无肿胀及压痛。

痛风性肾病讲课PPT课件

痛风性肾病讲课PPT课件

保健方法
饮食调整:减少 高嘌呤食物摄入, 如肉类、海鲜、 动物内脏等,增 加低嘌呤食物, 如蔬菜持 适度的运动量, 如散步、游泳、 瑜伽等,有助于 降低尿酸水平, 预防痛风发作。
控制体重:肥胖 患者减肥可以降 低痛风发作的风 险,建议采用健 康的减肥方式, 如合理饮食和适
适度运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代谢水平,降低尿 酸水平。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熬夜工作或娱乐,保证充足的睡眠时 间。
康复计划与实施
制定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饮食调整、运动锻 炼、药物治疗等。
实施康复计划:患者需按照康复计划进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痛风性肾病合并其他疾病处理:综 合评估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痛风性肾病患者定期复查:及时发 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控制: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如肉类、海鲜、动物内脏等
预防措施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 避免肥胖
适量运动: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增 强身体免疫力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避免对肾脏 造成损害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痛风性肾病患者常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同时伴有肾脏损伤,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等。
诊断标准:痛风性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其中,实验室检查包括肾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查、 尿酸测定等;影像学检查主要是肾脏超声检查。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痛风性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药物治疗的目标是降低尿酸水平、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抗炎药、尿酸合成酶抑制剂、尿酸排泄剂等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并需定期进行复查和调整药物剂量

痛风

痛风

痛风1疾病分类痛风依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痛风指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引起;继发性痛风指继发于肾脏疾病或某些药物所致尿酸排泄减少、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肿瘤化疗所致尿酸生成增多等。

2病因与发病机制1.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由先天性嘌呤代谢障碍引起,其发病机制有以下两个方面:1)多基因遗传缺陷引起的肾小管尿酸分泌功能障碍,尿酸排泄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

2)嘌呤代谢酶缺陷,如磷酸核糖焦磷酸合酶(PRS)活性增加、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陷、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APRT)缺陷症及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加均可导致尿酸增高。

前三种酶缺陷属于X伴性连锁遗传,后者可能为多基因遗传。

痛风患者中因尿酸生成增多所致者仅占10%左右,大多数均由尿酸排泄减少引起。

2.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主要病因有:1)某些遗传疾病,如I型糖原累积病、Lesch-Nyhan综合征;2)某些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及恶性肿瘤化疗或放疗后,因尿酸生成过多致高尿酸血症;3)慢性肾病,因肾小管分泌尿酸减少而使尿酸增高;4)药物如呋塞米、利尿酸、吡嗪酰胺、阿司匹林等均能抑制尿酸排泄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

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酸750mg,其中80%为内源性,20%为外源性尿酸,这些尿酸进入尿酸代谢池(约为1200mg),每日代谢池中的尿酸约60%进行代谢,其中1/3约200mg经肠道分解代谢,2/3约400mg经肾脏排泄,从而可维持体内尿酸水平的稳定,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1]。

1. 原发性痛风:多有遗传性,但临床有痛风家族史者仅占10%~20%。

尿酸生成过多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中占10%。

其原因主要是嘌呤代谢酶缺陷,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乏和磷酸核糖焦磷酸盐(PRPP)合成酶活性亢进。

痛风肾病(尿酸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

痛风肾病(尿酸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

痛风肾病(尿酸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痛风肾病(尿酸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诊疗方案说明:适用于痛风肾病(尿酸性肾病)CKD1-3期的住院患者。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肾脏病学》(沈庆法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7年)。

痛风肾病诊断依据:尿浊(蛋白尿)、水肿、夜尿频,神疲乏力,腰酸腰痛,关节肿胀或不利,甚至呕恶频作,口有尿臭等主要症状。

2.西医诊断:参照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尿酸性肾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

(1)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患者或绝经期妇女,有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结节、尿酸性尿路结石等病史。

(2)男性血尿酸>417µmol/L(7.0mg/dl),女性血尿酸>357µmol/L(6.0mg/ml);肾功能正常者,尿尿酸分泌超过800mg/d(418mmol/d)。

(3)临床可见慢性间质性肾炎表现,早期可仅有轻至中度蛋白尿及尿浓缩功能减退(晨尿渗透压低),肾小球过滤正常,晚期可有高血压和氮质血症。

(4)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

(5)排除继发性尿酸性肾病。

(二)证候诊断本病以本虚为主或可兼标实证(1~2个),临床常见证候如下:1.本证(1)脾肾气虚证:面色无华,腰膝酸软,食欲不振。

神疲乏力,下肢浮肿,口淡不欲饮,尿频或夜尿多。

舌淡红,有齿痕,苔薄,脉细。

(2)脾肾阳虚证:面色苍白(或黧黑),浮肿,畏寒肢冷,腰膝关节酸痛或冷痛,足跟痛。

精神萎靡,纳呆或便溏(五更泄),遗精、阳痿、早泄或月经失调,夜尿频多清长。

舌嫩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3)气阴两虚证:腰酸膝软,面色无华,少气乏力。

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频多,筋脉拘急,屈伸不利,大便干结。

舌质红,舌体胖,脉弦细无力。

(4)阴阳两虚证:腰酸膝软,极度疲乏,畏寒肢冷,五心烦热。

头晕目眩,大便稀溏,夜尿清长,口干欲饮,潮热盗汗。

舌淡白、胖嫩,有齿痕,脉沉细。

痛风性肾病西药缓解痛风性肾病的适应症和用药建议

痛风性肾病西药缓解痛风性肾病的适应症和用药建议

痛风性肾病西药缓解痛风性肾病的适应症和用药建议痛风性肾病是由痛风引起的一种肾脏疾病,其特点是尿酸结晶在肾脏中的沉积,导致肾功能损伤。

西药在缓解痛风性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痛风性肾病的常见适应症和西药的用药建议。

一、适应症1. 尿酸过高的患者:痛风性肾病的发生与尿酸水平升高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男性尿酸水平>417μmol/L,女性尿酸水平>357μmol/L可被认为是尿酸过高。

这些患者易发生痛风性肾病,因此需要进行干预治疗。

2. 反复发作痛风的患者:某些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多次发作痛风,这种病情也容易导致痛风性肾病。

对于这类患者,西药可以起到缓解症状、减少尿酸结晶沉积的作用。

3. 伴有肾功能损伤的患者:痛风性肾病患者常常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伤。

西药可以通过调节尿酸代谢的方式,减少肾脏的负担,降低肾功能损伤的风险。

二、用药建议1. 利尿剂: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中尿酸的排泄,降低血液中尿酸的浓度。

常用的利尿剂包括噻嗪类利尿剂和袢利尿剂。

选择具体的利尿剂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

2. 阿罗洛辛:阿罗洛辛是一种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的尿酸降低药物。

它可以通过抑制尿酸生成酶的活性,减少尿酸的产生,从而降低尿酸水平。

使用阿罗洛辛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肾功能调整剂量。

3. 艾塞洛尔:艾塞洛尔是一种能够降低尿酸水平的药物,通过阻断尿酸的再吸收来起到降尿酸作用。

艾塞洛尔与阿罗洛辛有类似的疗效,但适应症略有不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4. 非甾体抗炎药:在痛风性肾病发作时,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疼痛。

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布洛芬、吲哚美辛等,但由于其对肾脏的副作用,使用时需要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除了药物治疗外,痛风性肾病患者还需注意饮食调节。

限制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等)的摄入,增加低嘌呤食物(如蔬菜、水果等)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尿酸的生成和血液中尿酸的浓度。

你知道高尿酸、痛风与肾脏有啥关系吗,张政专家具体介绍

你知道高尿酸、痛风与肾脏有啥关系吗,张政专家具体介绍

你知道高尿酸、痛风与肾脏有啥关系吗,张政专家具体介绍
很多人知道痛风,知道它是一种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腔里造成的急性疼痛性关节炎。

其实,高尿酸血症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中肾脏是最为重要的受累脏器,另一方面,肾脏疾病又会引起和加重高尿酸血症,二者相互影响,明确肾脏状况对高尿酸血症的诊治至关重要。

下面成都风湿医院专家具体介绍三者之间你的关系
1.肾脏是尿酸排泄的最主要脏器人体每天由摄入或代谢生成的尿酸,绝大多数从肾脏排出体外,90%的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是由于肾脏排泄尿酸能力降低所致,也就是说,肾脏排泄尿酸减少是高尿酸血症的最主要原因。

2.高尿酸血症对人体有多方面危害,最容易损害肾脏痛风发作只是高尿酸血症危害的冰山一角,大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是没有症状的,但没有症状绝不代表没有危害。

高尿酸血症对肾、心、脑等重要脏器均有损伤作用,其中又以对肾脏的损害最为突出,高尿酸血症可以引起急性尿酸肾病、慢性尿酸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对于原先就有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或高血压肾病的患者,高尿酸血症可显著促进肾脏损害的发展。

3.高尿酸血症的常见合并症,是导致肾脏损伤的常见原因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经常合并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这些疾病本身都是引起肾脏病的常见原因,高尿酸血症与这些病并存时,对肾脏的损害作用增加。

痛风患者健康宣教

痛风患者健康宣教

痛风患者健康宣教1、什么是嘌呤?嘌呤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无色结晶,在为机体供能、代谢调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人体内嘌呤氧化而变成尿酸嘌呤( purine)尿酸( uricacid)的代谢异常是痛风最重要的生物化学基础,是导致痛风的最根本的原因。

2、什么是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HUA)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mol/L,女性高于360mol/L,即称为高尿酸血症。

3、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及并发症是什么?1、痛风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根本原因血尿酸越高,痛风发作越频繁,引起关节红肿、热痛导致痛风性关节炎。

后期可能会导致肢体瘫痪。

2、痛风性肾病和慢性肾功能衰竭:高尿酸可损害肾脏,而肾功能受损后,血尿酸排泄减少,又可加重高尿酸。

血尿酸每升高60mol/L,急性肾衰的风险就增加74%。

3、心脏病:痛风引起狭心症或心肌梗死的概率特别高。

4、泌尿系结石:据统计,我国肾结石中51%的患者为尿酸性肾结石。

和其他原因导致的肾结石一样,尿酸性肾石症常表现为腰痛和血尿,输尿管堵塞时还会出现发热、少尿、无尿、肾积水、血肌酐升高等。

5、勃起功能障碍(ED):高尿酸血症/痛风会引起睾酮水平下降,影响到男性的性功能和生育能力。

6、胎儿发育迟缓:高尿酸血症/痛风会影响妊娠女性胎盘功能,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血管内溶血发生率增加等危害。

4、哪些人易患痛风?痛风是一种遗传缺陷疾病,具有遗传倾向,有1/3-1/2的痛风病人有家族史。

因此对于有家族痛风史的人,有患痛风的可能,这就是说遗传是判断某人是否易患痛风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一些后天的因素,对痛风的发生也有影响。

例如:痛风好发于40岁以上的较为肥胖的人,肥胖的人比瘦的人易患痛风;营养过剩的人比营养一般的人易患痛风;年龄大的人比年轻的人易患痛风;男人比女人易患痛风;贪食肉类的人比素食的人易患痛风。

当然这些情况都是相对而言,不是绝对如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头痛、 心悸、恶心等全身症状,可伴有 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 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恢 复正常。
间歇发作期
多数患者在初次发作后1~2年内复发,随着病情 的发展,发作次数逐渐增多,症状持续时间延长, 无症状间歇期缩短,甚至症状不能完全缓解,受累 关节逐渐增多。
从下肢向上肢、从远端小关节向大关节发展,出现 指、腕、肘等关节受累,少数可影响到肩、髋、骶 髂、胸锁或脊柱关节,可累及关节周围滑囊、肌腱、 腱鞘等,症状和体征渐趋不典型。
原发性痛风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致病, 具有一定的家族易感性,但除1%左右由先 天性嘌呤代谢酶缺陷引起外,绝大多数病因 未明。
痛风见于世界各地区、各名族,患病率有所 差异,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150.67%, 较以前有明显升高,
一、概述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要点 四、治疗方案及原则 五、预后
5. b.在急性发作期关节 滑液、发作间歇期关节 滑液、痛风石的抽吸物 均可见此晶体。
6. c急性发作期仅 见受累关节周围非 对称性软组织肿胀;
6. b.发作间歇期可 见一些不典型的放 射学改变
7. c.慢性痛风石病 变期可见偏心性圆 形或卵圆形囊性变, 甚至虫噬样、穿凿 样缺损,边界较清, 相邻的骨皮质膨起
原发性痛风的诊断在排除继发性因素后,还 应包括病程分期、生化分型、是否并发肾脏 病变、是否伴发其他相关疾病等内容。
痛风各期的诊断常依赖于急性发作史,因此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最为重要。
诊断特点
1. 特征性关节炎
2.
①多见于中老年男性
3.
②诱因:进食高嘌呤食物、酗酒、饥饿、疲劳、
受凉、外伤、手术等。
较大者可阻塞尿路,引起肾绞痛、血尿、排尿困难、 泌尿系感染、肾盂扩张、积水等
急性尿酸性肾病
大量尿酸结晶沉积于肾小管、集合管等处,造 成急性尿路梗阻。临床表现为少尿、无尿、急性肾
辅助检查
1. 血尿酸的测定
2. a.以尿酸酶法应用最广;
3. b.流行病学显示成人血尿酸值:
4.
男性约为3.5~7.0,
5. 超声波检查
6. a.受累关节可发现关节积液、滑膜增生、关 节软骨及骨质破坏、关节内或周围软组织的痛 风石、钙质沉积等。
7. b.肾髓质特别是锥体乳头部散在强回声光点, 则提示尿酸盐肾病;也可发现X线下不显影的 尿酸性尿路结石。
8. c.诊断痛风患者经常伴发的脂肪肝。
9.
一、概述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要点 四、治疗方案及原则 五、预后
4.
③特点:自限性、急骤进展,易累及第一跖趾关
节。
5.
④反复发作多年后,呈慢性化,并可出现皮下痛
风石。
6. 2. 高尿酸血症
7.
血尿酸升高是痛风发生的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和最
直接的危险因素。
8.
只有特征性关节炎伴高尿酸血症时,才有助于痛
风的临床诊断。
3. 查找晶体
4.
关节滑液或痛风石抽吸物中发现并鉴定特异性
﹤ 60024h为尿酸排泄减少型;但不能除外同时 存在两方面缺陷的情况。
6. d.对有痛风家族史、年龄较轻、血尿酸水平明 显升高、伴有肾结石的患者更为必要。
7. e.意义:可初步判定高尿酸血症的生化分型, 有助于降尿酸药物选择及判断尿路结石的性质。
3. 尿酸盐的测定
4. a.偏振光显微镜下表 现为2~20强的负性双 折光的针状或杆状的晶 体。
晶体,是诊断痛风的金标准。
5. 影像学检查
6.
检查对急性期或早期痛风仅有非对称性软组织
肿胀,对诊断帮助不大;对慢性痛风石性痛风可
见特征性改变。
7. 肾脏病变
8. 大约1/3的痛风可出现。主要表现为慢性尿酸 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除尿常规、肾功能 检查外、超声波检查有助于发现肾脏受损情况。
临床表现
95%的痛风发生于男性,起病一般在40岁 之后,且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但近些年来 有年轻化的趋势
女性患者大多数出现在绝经以后。
临床表现
症状与体征 急性发作期 间歇发作期 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肾脏病变期 (1)慢性尿酸盐肾病 (2)尿酸性尿路结石 (3)急性尿酸性肾病
辅助检查 血尿酸的测定 尿尿酸的测定 尿酸盐检查 影像学检查 超声波检查
临床表现:持续关节肿痛、压痛、畸形及功 能障碍。症状相对缓和,也可有急性发作。
肾脏病变期
慢性尿酸盐肾病
临床表现为尿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夜尿增多、
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白细胞尿、轻度血尿及
管型等。晚期可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出现肾
功能不全及高血压、水肿、贫血等
尿酸性尿路结石
在痛风患者的发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现 于痛风关节炎发生之前。较小的结石可无明显症状;
急性发作期
典型发作常于深夜被关节疼痛惊 醒,进行性加剧,12h左右达到 高峰,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 样,难以忍受。 首次发作多侵犯单关节,50% 以上的患者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 局部出现红肿灼热、皮肤紧绷、 触痛明显和活动受限。以后病程 中,90%累及此关节,足背、 足跟、踝、膝等关节亦可受累。
一、概述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要点 四、治疗方案及原则 五、预后
概述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 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 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
痛风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可 并发肾脏病变,重者可出现过节破坏、肾功能受损, 也常伴发代谢综合征的其他组分如:腹型肥胖、高 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
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痛风石形成:长期显著的高尿酸血症未获满 意控制,体内尿酸池扩大,大量晶体沉积于 皮下、关节滑膜、软骨、骨质及关节周围的 结果。
好发部位:第一跖趾、指、肘、膝、腕关节 伸面为常见的好发部位。出现在耳廓的痛风 石具有特征性。
痛风石特点:淡黄色或白色的皮下结节,表 面皮肤菲薄,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 经久不愈。
5.
女性约为2.5~6.0.
6. 在血液中溶解度为6.4,另有
7.
45%与血浆蛋白可逆性结合,因此不分

8.
别、年龄,血清中大于7 ,即为高尿
9.
酸血症。
10. d.血尿酸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波动,应反复
2. 尿尿酸的测定
3. a.多采用尿酸酶法测定。 4. b.低嘌呤饮食5天。 5. c.尿酸排泄量﹥60024h为尿酸生成过多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