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一
实验探究(专题一)
H+能使氧化铜溶解 (1)你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你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提出的假设是 H+能使氧化铜溶解 不能使氧化铜溶解 (2)通过实验 可以证明 H2O不能使氧化铜溶解 通过实验I可以证明 通过实验 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 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 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 稀盐酸(或硫酸钠溶液) 稀盐酸(或硫酸钠溶液) 中应该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Ⅱ和Ⅲ,在Ⅲ中应该加入 ; 能使氧化铜溶解 (4)探究结果为 H+能使氧化铜溶解 探究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 探究结果为 。 为除实验Ⅱ 所用试剂外, 为除实验Ⅱ和Ⅲ所用试剂外,还能够溶解氧化铜的一种常 稀盐酸(稀硝酸 稀硝酸) 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物质是 稀盐酸 稀硝酸 。
小红发现,金店里有两种不同的“白金” 小红发现,金店里有两种不同的“白金”,单价相 差县殊,小红很猎奇,打算进行研究。 差县殊,小红很猎奇,打算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市场上所谓的“白金”通常有两种, 【查阅资料】市场上所谓的“白金”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金、 锌的合金,称为白色金; 一种是金、镍、铜、锌的合金,称为白色金;另一 种是铂金,铂是一种银白色的贵重金属, 种是铂金,铂是一种银白色的贵重金属,用于耐腐 蚀的化学义器及首饰等,俗称“ 蚀的化学义器及首饰等,俗称“白 元素符号Pt。 金”[platinum]——元素符号 。小红结合化学课 元素符号 上学习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展开了下列实验活动。 上学习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展开了下列实验活动。 (1)鉴别两种白金,她的方法可能是 )鉴别两种白金, ;
实验1—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解析版)
实验一、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秒表【实验装置】:【实验步骤】:①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②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③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④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实验现象】水沸腾时的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虽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不变。
水沸腾前水沸腾后3.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4.液体沸腾的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2)继续吸收热量。
【实验补充】实验剖析(1)液体沸腾需要一定的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2)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后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液体的沸点还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高压锅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4)蒸发和沸腾的异同:【考点方向】:1、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2、由图像描点,水沸腾时特点: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3、开始加热到沸腾时间过长,改进:①用温水;②减少水的质量;4、石棉网作用: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5、酒精灯拿开后,沸腾继续,原因:石棉网有余热,水断续吸热;6、水沸点98度,原因: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7、沸水降温至室温,温度变化特点:先快后慢。
8、若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都不能沸腾,原因:火力太小,吸收热量小于热损失。
9、安装装置时顺序:自下而上。
10、水沸腾前,烧杯内上升的气泡是由大变小的;水沸腾时,烧杯内上升的气泡由小变大,因为上升过程中,水对气泡压强变小。
11、烧杯的纸盖上留有两个小孔,穿过温度计的那个孔作用:固定温度计。
另外一个孔的作用是使水面上方大气压强与外界相同,使水的沸点测量值更准确;若不留小孔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是如果没有小孔,会使里面气压增大,测出的水的沸点偏高。
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探究实验一_对蜡烛和燃烧的探究(视频、教(学)案、例题、小结、作业、测试)
化学探究实验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活动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活动目的:探究(1)石蜡的各种性质;(2)石蜡在点燃前后的变化;(3)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通过分析,得出真实可靠的结论。
实验用品(主要仪器及药品):小刀、烧杯或水槽(盛水)、火柴、干燥(干冷)的烧杯、蜡烛、澄清石灰水。
实验结论:(1)石蜡具有如下性质:白色蜡状固体,质软(硬度小),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熔点低---物理性质;石蜡燃烧能产生水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 ---- 化学性质。
(2)石蜡受热时发生如下变化:先发生熔化----物理变化;然后发生燃烧,有火焰,发光,放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生成 ---- 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3)石蜡与助燃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燃烧,有火焰和放热现象,最终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点燃石蜡 + 氧气 ----→水 + 二氧化碳问题和讨论:(不要记笔记,只要跟着老师一起来思考和讨论)1.蜡烛为何能燃烧?蜡烛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燃烧?像该物质燃烧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2.石蜡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哪些化学性质?★用什么方法证明石蜡比木材软?★ 3.点燃蜡烛,观察其火焰可分为哪几层?其中哪层最明亮?哪层最暗?哪层温度最高?哪层温度最低?★4.如何用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进一步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哪些元素?可能含有哪些元素?★5.仔细观察,可看到烧杯底或白瓷板上有一层黑色的物质(炭黑C)。
这是石蜡不完全燃烧(有机物在不充足的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结果,进一步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什么元素?▲6.熄灭蜡烛,有何现象?再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又有何现象?▲7.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蜡烛受热后产生的是石蜡蒸气或白烟是石蜡蒸汽冷凝形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8.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焰心物质是可燃性气体(CO)?▲ 9. 蜡烛在充足的空气或氧气中发生的是完全燃烧,会生成什么气体?如何证明?若发生不完全燃烧,还可能会生成什么气体?如何证明?★10. 若实验中没有水珠出现,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若实验中没有变浑浊出现,分析可能的原因又是什么?拓展:对木条(木片、纸、酒精、沼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秸秆、塑料等有机物)及其燃烧进行探究实验的设计。
科学探究系列1 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3.为探究“影响胶原蛋白酶活性的因素”,某生物兴趣小组设
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
底物和试剂
实验条件
1 蛋白质 X+4 mL 蒸馏水
பைடு நூலகம்
37 ℃水浴;pH=7
2 蛋白质 X+4 mL 胶原蛋白酶 37 ℃水浴;pH=7 3 蛋白质 X+4 mL 胶原蛋白酶 __①___;pH=3 4 蛋白质 X+4 mL 胶原蛋白酶 0 ℃水浴;pH=__②___
D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物质对酶 活性的影响,其自变量为物质种类、因变量为酶活性,A 正确;与对照 组结果相比,甲物质导致酶活性增强,所以甲物质为激活剂,而乙物质 和丙物质导致酶活性减弱,所以物质乙和丙为抑制剂,B 正确;不管是 激活剂还是抑制剂,只有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才可能改变其活性的大 小,C 正确;为了遵循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应该是在相同 且适宜的温度和 pH 条件下测定的酶活性,D 错误。]
2.对照原则 对照原则是中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原则。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既 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在 一个对照实验中,可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 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一般是随机决 定的。常用的对照组类型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相互 对照几种。
4.等量性原则 该原则是指要严格地操纵自变量,以获取因变量,无关变量应 相同或等量,以消除无关变量干扰。 5.平行重复原则 任何实验都必须能够重复,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结果应该 一致或相近。实验设计时,可以通过在一组实验中同时处理多个材 料,对实验结果求平均值,保证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6.随机性原则 实验设计中的随机性原则是指被研究的样本是从总体或群体中 随机抽取的。这样做可以:(1)消除或减少系统误差,使显著性测验 有意义;(2)平衡各种条件,避免实验结果出现误差。
2020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中冲刺”专题训练(一):实验探究(1)【含答案】
1、细菌的生长繁殖是否受酸碱性影响呢?科学兴趣小组找来面包,探究细菌的生长繁殖与酸碱性的关系。
在A 、B 、C 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酸液、蒸馏水、碱液,分别放入一块等大的面包。
A B C(1)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同的量有 (写出一个即可)。
(2)下表是兴趣小组观察后记录的细菌数,“+”的多少表示细菌数量的多少。
培养皿A (酸液)B (蒸馏水)C (碱液) 细菌数目 ++ +++++ +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该细菌的生长繁殖 。
(3)小组成员中有人提出,是不是所有的细菌都适合在中性环境中生长呢?他们通过查资料获得甲、乙、丙三种细菌与酸碱性的关系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答案不止一个)。
(备注:PH 的大小代表液体不同的酸碱性。
PH=7中性,PH>7碱性,PH<7酸性;)A 、甲细菌对酸碱性的适应范围最广B 、乙、丙两种细菌在中性环境中不能生长C 、乙细菌适合在酸性环境中生活D 、不同细菌生活环境对酸碱性的要求是不同的2020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过关(一):实验探究(1)细菌数目甲乙丙2、蝙蝠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哺乳动物,几乎所有蝙蝠均于白犬憩息,夜出觅食。
蝙蝠通常喜欢栖息于孤立的地方,如山洞、缝隙、地洞或建筑物内。
为了研究“蝙蝠主要是通过眼、耳、皮肤中的什么来发现障碍物的,”科学家在一个大房间内竖起金属丝制成的障碍物,然后记录撞击或避开障碍物的蝙蝠数量,实验方法和结果见下表。
实验处理方法被观察的蝙蝠数量避开障碍物蝙蝠的百分比(%)A 不做任何处理1000 71B 蒙住蝙蝠的双眼1000 70C 蒙住蝙蝠的双耳1000 35(1)设计实验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A和B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表中的数据,蝙蝠是通过__________来发现障碍物的。
(4)是什么生活环境促使蝙蝠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功能,答:_________ 3、某同学将甲、乙两种植物种植在成份相同的土壤中,分成A、B、C、D四组(如下图所示),其中B与C组遮光,降低光照30%。
实验一、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6. 实验注意事项:(1) 平行:纸带和细绳要 和_____平行;(2) 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 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 断开电源,后选取纸带;(3) 防止碰撞:在 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要 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4) 减 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要适当大些,可以 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 约50 cm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 数点为宜;(5) 用刻度尺从清晰的点测量 起并同时记录测量结果,不要分段测量.
2. 实验原理: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 的仪器,通过纸带记录了物体的运动 过程.打点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时器 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如图所示.打点 计时器使用的是 50Hz的交变电流, 每隔0.02s打一次点;电磁打点计时器 使用的电压是4~6V交流电源、电火 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
3. 实验器材: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 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 刻度尺、导线、电源.(注:使用电磁打 点计时器时还需要复写纸片) 4. 实验步骤:(1) 按图示实验装置图组 装实验器材(注: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 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但开关要断 开);(2) 把一细线系在小车上,细线绕过 定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 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
② 利用斜率求加速度 先求出打第n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 vn= (一般要5点以上),然后作出v-t图 象,用v-t图象的斜率求物体运动的加 速度.
2. 实验误差分析 本实验参与计算的量有计数点间距和打 点周期,因此误差主要来源于相邻两计数 点之间的距离测量和电源频率的不稳定 性. (1) 交流电源的频率变化 交流电源的频率出现波动时,打点周期会 随之变化.频率升高时,打点周期减小,由 于计算时仍按照原打点周期值计算,各点 的瞬时速度的测量值vn= 将偏小,加速度 的测量值a= 也会偏小.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实验探究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实验探究是学习科学知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能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还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科学的本质和精髓。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实验探究,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1.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掌握实验探究的步骤,并能够运用于实际问题;3.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其实验技巧和管理实验设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实验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实验的步骤以及几个具体实验。
其中,实验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的定义、实验的分类、实验的条件以及实验中常见的注意事项等;实验的步骤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等;具体实验包括物体的密度实验、水的气化实验、小灯泡实验以及蜡烛燃烧实验等。
三、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和实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相互协调和促进。
在教学中,老师首先介绍实验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然后指导学生逐步进行实验操作,并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注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发言,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四、教学流程1.第一课:实验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老师介绍实验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实验的定义、分类、条件以及注意事项等。
让学生了解实验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源头,即科学实验。
老师总结一下本课内容,并布置作业,即答题或阅读相关科普文章。
2.第二课:实验的步骤在本课中,老师首先介绍实验的步骤,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
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示范,让学生了解实验步骤的具体操作过程。
老师布置作业,即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撰写实验步骤和结果报告。
3.第三课:物体的密度实验在本课中,老师介绍物体的密度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以及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的名称和用途。
探究一 课标要求的8个基础学生实验
实验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9.某同学需要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 确的是( A ) A.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错误 B.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蒸发 C.若所有操作都正确,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D.配制时应称量氯化钠固体质量为7.0 g
化学
探究一 课标要求的8个基础学生实验
实验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C )
2.某化学兴趣小组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上述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____C__(填序号,下同);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_D__A_C__B_。
实验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2021金昌模拟)实验室按下图所示A~D装置制取CO2,并检验CO2的性质。试回 答以下问题。
(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装置A的__气__密__性_____。 (2)用装置A来制取CO2,所用的药品是_C__a_C_O__3___和 __H_C__l_____(写化学式)。 (3)若要用装置B鉴定CO2,在B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澄__清__的__石__灰__水____,当将标 ①和②的导管口连接时,B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澄__清__石__灰__水__变__浑__浊____。 (4)若要用装置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 是___紫__色__石__蕊__试__液________,当将标①和③的导管口连接时,C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溶__液__由__紫__色__变__为__红__色_______。 (5)烧杯D中放有燃着的蜡烛如图所示,当将标①和④的导管口连接时,D中看到的 实验现象是下_层__的__蜡__烛__先__熄__灭__,__上__层__的__蜡__烛__后__熄__灭_____。 (6)继续设计并进行有关CO2性质的探究实验,如装置E、F。先在装置E中放一个用 空气充胀的气球,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倒入E装置后,出现如F装置实验现象。请回答: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C__O_2_的__密__度__比__空__气__大________。
专题07 实验探究之力学实验(一)-2020年中考物理《重点题型夺分攻略
专题07 实验探究之力学实验(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例1.(2019·广东省)如图所示,图甲中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cm;图乙中物体A重为______N;图丙中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s。
测平均速度例2.(2019·贵州铜仁市)小王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他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一辆、秒表一块、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
(1)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
(2)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3)经测量,s1=0.9m,s2=0.4m,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在s3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测量物体的质量例3.(2019·安徽省)小明使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
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1)请你指出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他需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中央刻度线两侧等幅摆动;(3)调节横梁平衡后,小明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g测量物质的密度例4.(2019·甘肃省天水市)小明同学到钢铁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师傅教他加工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质地均匀的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于是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这个零件的密度。
具体操作如下:(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二十一):生物实验探究(1)
1.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来探究某些因素对小鱼生存的影响。
步骤如下:①在4个相同鱼缸中加等量清水,再分别向C、D鱼缸中加入等量同种河泥;②向B、C、D鱼缸中放入等量同种水藻;③向4个鱼缸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小鱼各两条(以水藻为食);④把4个鱼缸密闭,置于同一环境,其中D鱼缸遮光。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结果如下:(1)实验装置A、B、C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探究实验中,有_______组对照实验,比较B、C两组的实验结果间接说明小鱼的生存不仅需要水分、水澡,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藻在有____________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4)在上述相对封闭的模拟系统中,如果实验装置C中没有放入小鱼,则其中水藻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中____________图来表示。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二十一)生物实验探究训练(1)(5)如果人们开发利用一个池塘来养鱼,则最好的方式应当是_________。
A.禁止捕鱼 B.及时捕捞小鱼 C.及时适量捕捞成鱼 D.大量投放鱼苗2.小王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一株绿色小植物放入一个锥形瓶中,在瓶中安放一个测定瓶中CO2浓度的传感器,将瓶口用橡胶塞塞上并密封。
传感器的另一端与电脑连接,以检测一段时间内瓶内CO2浓度的变化(1)装置内试管中的水主要用于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
(2)小王在某一晴天,将此装置置于有光照的室外,进行24小时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绘制的曲线如图乙所示。
据图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于_________(选填“P点前”、“P 点”或“P点后”)。
(3)小王认为,一定时间内测得的二氧化碳减少量,等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二氧化碳。
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报告:一扦插和嫁接(生物人教版八下)
实验报告:一扦插和嫁接(生物人教版八下)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实验探究实验探究一扦插和嫁接本实验同学们可在课外自主实践,也可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植物的扦插和嫁接,了解这两种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在生产上的应用。
要使扦插的材料容易生根成活,除了考虑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还应考虑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本身的长短、老嫩,切口部位和形状,腋芽的有无、叶片的多少等。
要使嫁接的材料容易成活,要选亲和力强、生活力强的砧木和接穗,嫁接时注意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若要探究怎样处理扦插材料或选择怎样的嫁接材料才容易成活,一定要设计对照实验。
例如,扦插时要将茎段(插穗)的下方切成斜向切口,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开展探究实验找出答案。
以下是探究实验的大致思路:①选取腋芽饱满、生长健壮的基本相同的插穗20枝,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0枝。
一组插穗下方处理为斜向切口,另一组处理为水平切口,每一插穗上做好标记。
②将20枝插穗插在土壤中。
扦插时,左手持插穗,右手用竹筷与插床成45°角斜着插个孔,再把插穗下端连同一个节插入孔内。
然后用手按紧插穗四周的土壤,并浇水。
要随时观察干湿情况。
土壤干燥时,应适量浇水。
③扦插后每天在同一时间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插穗的成活情况,判断是否成活,可直接观察是否发芽、长出新叶片和新枝条,并将每次观察和管理情况记录下来。
一段时间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注意:观察时不要摇动或拔出插穗去看生根情况。
我们也可以探究砧木和接穗亲缘关系的远近是否影响嫁接材料的成活率――注意实验的变量只能有一个:要么是同一砧木和不同亲缘关系的接穗,要么是同一接穗和不同亲缘关系的砧木。
我们还可以探究接穗的生活力(如是否有芽眼等)是否影响嫁接材料的成活率。
时间组别合作者目的要求:1.尝试进行植物的扦插和嫁接。
2.了解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
材料用具:盆栽仙人掌、薄荷、蟹爪兰、剪刀、小刀、适于扦插的空花盆、牙签等。
导学案4-《化学反应原理》实验活动1 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学案)20220926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实验活动1 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实验目的】1. 认识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对比等科学方法。
【原理梳理】1.检验Fe3+常用KSCN溶液,向FeCl3溶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K2Cr2O7溶液显色,而K2CrO4溶液呈色,K2Cr2O7与K2CrO4在溶液中存在平衡:。
3.氯化铜溶液中存在的平衡为:。
4.NO2气体呈色,而N2O4为色,二者间存在平衡:。
5.勒夏特列原理: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因素(如、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等),平衡就向着的方向移动。
【实验探究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FeCl3溶液与KSCN溶液的反应3若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较浓的FeCl3溶液或KSCN溶液,溶液的红色将如何变化?为什么?2.在K Cr O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 O2 + H O⇌2CrO2 + 2H+227。
【实验探究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在CuCl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蓝色)+4Cl-⇌[CuCl4]2-(黄色)+4H2OΔH>0【微思考3】(1)将盛有CuCl2溶液的试管加热,溶液颜色如何变化?。
(2)将(1)中试管置于冷水中,溶液颜色又会如何变化?。
2.在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存在如下平衡:2NO2⇌N2O4ΔH<0【微思考4】将两个封装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圆底烧瓶分别浸入热水和冷水中,气体颜色将如何变化?为什么?课后练习1.放热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后,若分别采取下列措施:①增大压强②减小NO2的浓度③增大O2浓度④升高温度⑤加入催化剂,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2.在水溶液中,CrO24-呈黄色,Cr2O27-呈橙红色,重铬酸钾(K2Cr2O7)在水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Cr2O27-+H2O⇌2CrO24-+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后,溶液呈橙红色B.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向该溶液中通入HCl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再次达到平衡后,氢离子浓度比原溶液大D.向体系中加入少量水,平衡逆向移动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盛有2mL5%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MnO2作催化剂,试管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B.工业合成氨中,将氨气液化分离以提高氨气产率C.SO2氧化为SO3,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D.夏天,打开啤酒瓶时会从瓶口逸出泡沫4.KI和I2在水中存在的平衡:I2+I-3I-(无色),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通入氯气平衡逆向移动B.增加-c(I)可以提高I2在水中的溶解度C.加入少量KI固体,溶液颜色变浅D.滴加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5.室温下,向3mL0.1mol/L稀盐酸中加入1mL0.1mol/L氯化钴溶液发生反应:2+-2-2264+6H O ΔH 0[Co(H O)]+4Cl (CoCl )>粉红色蓝色,平衡时溶液呈浅紫色。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培优指导 专题15实验探究(一)
返回目录
【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Na2CO3 猜想三:NaCl、HCl 猜想四: NaCl、BaCl2(或氯化钠、氯化钡)。
【讨论与交流】经过小组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三 是错误的。
返回目录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加入 碳酸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 等,合理即可) 。
一题一课 主题15 实验探究(一)
1 命题点一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目
2 命题点二 物质组成成分的探究
录
3 命题点三 物质性质的探究
提分必备
命题点一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反应后物质成分探究,主要从反应的程度来判断: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特别提醒
探究反应后的物质既要考虑产物的成分,又要考虑过量的反应物以及 没有参与反应的物质。但是不能共存(能相互反应)的物质不可能同 时存在。若在检验过量的反应物过程中,最终生成物或杂质对其有干 扰,则先排除干扰再检验过量的生成物。
返回目录
【实验与探究】取少量白色固体样品(不考虑杂质和微溶物对实验的
影响)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固体溶解,有 气泡 产
生。根据以上现象,小华认为:猜想Ⅰ正确。 小雪认为小华的判断不严谨,理由是白色固体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的 。 混合物时,加入足量稀盐酸也产生相同实验现象。两人经过反复讨论,
猜想①不成立 猜想②不成立。
猜想④成立,该反
Ⅲ. 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Mg(合理即可)(填一种单质)
固体溶解,有气 泡产生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 + H2SO4 = + H2↑ 。
MgSO4。
返回目录
实验一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实验一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槽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
2.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3.实验步骤(1)按照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
(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槽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5)换纸带重复实验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4.注意事项(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长木板平行。
(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
(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槽码落地及小车与滑轮相撞。
(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计算加速度大小时以能在约50 cm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
(5)小车从靠近打点计时器位置释放。
1.依据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x 1、x 2、x 3…x n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
(2)Δx 是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Δx 1=x 2-x 1,Δx 2=x 3-x 2…。
(3)T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0.02n s(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 ,n 为两计数点间计时点的间隔数)。
(4)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否为常数,即Δx =aT 2,小车就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数据处理(1)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a 1=x 4-x 13T 2,a 2=x 5-x 23T 2,a 3=x 6-x 33T 2a =a 1+a 2+a 33=(x 4+x 5+x 6)-(x 1+x 2+x 3)9T 2。
(2)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 n =x n +x n +12T 。
实验1探究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精选ppt课件
7
3.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1) 取两个50mL锥形瓶,分别贴上编号为3、 4号的标签。向两锥形瓶各加入 10mL0.1mol•L―1Na2S2O3溶液。另取两支试 管,各加入10mL0.1mol•L―1H2SO4溶液。
• (2) 取编号为4号的锥形瓶和其中一支盛有 10mL0.1mol•L―1H2SO4溶液,同时放入盛有 热水的烧杯中,片刻后将锥形瓶和试管从 热水中取出。
• 这种浑浊现象的出现,有快有慢, 实际上反映了反应速率的大小。通过 本实验设计,经过实验结果的比较, 从而得出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 影响因素。
精选ppt课件
3
(三) 实验用品
• 0.1mol•L―1Na2S2O3溶液, 0.1mol•L―1H2SO4溶液,蒸馏 水。
• 50mL锥形瓶,烧杯,试管, 温度计,秒表,白纸,黑色记号 笔。
精选ppt课件
12
• 2.实验比较法,常常是指通 过平行实验或先后的系列实验 作观察和对比,分析影响因素 的一类方法。“比较”是人们 研究各类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即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再进行分析。Biblioteka 精选ppt课件13
3.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影响的研究
不仅在实验室里有重要意义,而且 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确 定工业生产条件时,要充分考虑条 件对化学反应限度、速率等方面的 影响,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例如, 工业合成氨生产中,就是对温度、 压强、反应物氮氢气体体积比进行 优化,使合成氨产率大大提高。
分重要,可以试着改变上述实
验所采取的浓度、温度条件, 探究出本实验最佳条件。
精选ppt课件
10
2.Na2S2O3溶液应是新配制且透明澄 清的,浓度以0.04~0.2mol•L―1为宜。 原因是,Na2S2O3具有还原性,久置 于空气中会被氧化而析出单质硫, 使溶液出现浑浊。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专题复习(一)实验探究及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及答案六年级科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探究仙⼈掌抗旱的原因。
实验材料:三张纸、⼀张蜡纸、⼀杯⽔、⼀块塑料布实验步骤:(1)把三张纸⼱充分浸湿,⼀张平铺,⼀张卷起来,⼀张⽤蜡纸卷包起来,都放在塑料布上,放置在窗台前。
(2)⼀⼩时后检查三张纸的⼲湿程度。
1.这个实验的类型属于。
2.完成实验记录:3.实验结论:。
⼆、光从左边⼩孔照过来,树会在对⾯的墙上成怎样的像?请画出来。
请你⽤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个现象。
三、关于下列光现象,给出你的解释。
(1)汽车的灯光:。
(2)树林的光线:。
(3)云彩中的光线:。
四、⼿电筒发出的光能通过圆孔照射到后⾯的屏幕上吗?为什么?五、补充完整⽕⼭喷发实验的相关内容。
(每空1.5分,共9分)1.实验步骤:(1)在铁盒⼦⾥放⼀些⼟⾖泥,做成________________,并在⼟⾖泥中间挖⼀个⼩洞。
(2)往洞⾥倒⼊⼀定量的___________,⽤薄薄的⼀层⼟⾖泥封住洞⼝。
(3)将铁盒⼦放到三⾓架上,⽤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_________现象。
2.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论:⽕⼭是由于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
4.这个实验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利⽤我们所学的知识,制作⼀辆以空⽓为动⼒的⼩车。
(共11分)1.画出我设计的⼩车(2分)2.⽤⽂字描述我的设计(每空1.5分,共9分)(1)我采⽤了材料,(2)我主要是利⽤的原理让⼩车跑得快。
(3)设计时要考虑⼩车的轮⼦适中,轮纹的较⼩为好,制作的材料尽可能选择的材料,⼩车形状以流线型为主,减少空⽓的。
七、实验⽬的:能量是如何转换的实验材料:⽕柴、花⽣⽶、橡⽪泥、细铁丝实验步骤:(1)⽤细铁丝将⼀粒花⽣⽶固定在橡⽪泥上。
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试验探究一——二有答案
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一)ρ)后,推导得出F=(F1、(2008年南宁市)小刚在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液浮浮捧Vg,从而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和物体有关。
排他小刚进一步猜想,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针对这个问题,?选用以下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弹簧测力计、体积相同的圆柱体和长方体铝块各—块、烧杯、细线和水。
实验步骤如下:①用细线将圆柱体、长方体铝块先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它们的重力;、G分别为G21②将圆柱体铝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浸没入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1③将长方体铝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浸没入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2的大小关系为;G 则:(1)比较两铝块的重力、G21 _,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无关;若(2)利用以上实验数据比较:若,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有关。
2、(2008年大连市)小明猜想“浮力大小F与液体的密度ρ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有关”,他为了探究F与V的关系,自制了6个塑料块(密度大于水),333333,将各塑料块分别挂在弹簧测60 、40 、50 、、其体积分别为1020 、30力计上,记下各塑料块在空气中和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F与V的关系图象。
(2)根据图象,可得出F与V的关系是:。
时为)通过分析图象,得出当(3V =。
F所对应的浮力3 75(4)通过提取和处理表中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a、现有量程为0.5N和1N两个弹簧测力计,哪一个测力计符合该实验的要求?。
B、实验中,小明每一次用弹簧测力计时,其指针都恰好在刻度线上,则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不超过多少N?。
3. (2008年广安市)如图所示是研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弹簧测力计下挂着同一物体,其示数依次是5N,4N、4N、3N。
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无)比较图乙和丙得到的结论是:(l 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滑轮及其应用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和实质。
3、能根据要求选择滑轮或组装滑轮组,学会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2、通过组装滑轮和滑轮组,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有将科学知识应用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意识,能从生活生产实际需要出
发,选择不同的滑轮及组合方式达到省力或方便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目的。
实验探究一:定滑轮的特点和性质
实验目的:研究使用定滑轮提升物体时,用力大小、方向与物重的关系;
绳端移动距离s与物体上升距离h的关系。
1.当提起物重为1N的物体时,拉力为_______?
2.物重不变改变用力的方向,用力的大小_______?
3.物体上升5cm绳端移动距离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动滑轮的特点和性质
实验目的:研究使用动滑轮竖直向上提升物体时,用力大小与物重;
移动距离s与物体上升距离h之间的关系。
实验数据记录:
1.竖直向上提起物重1N的物体时,拉力为________N。
2.竖直向上提起物重2N的物体时,拉力为________N。
3.物体上升5cm时,绳端移动_____cm。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三:滑轮组的特点和性质
实验目的:研究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用力大小与物重;移动距离s与物体上升距离h之间的关系。
实验数据记录:
1、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有_______段绳子承担重物,拉力大小为_______G。
2、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有几段绳子承担重物,绳端移动距离S就等于物体上升
距离是倍。
一.判断题
1.旗杆顶上装有滑轮,升旗时可以省力。
( ) 2.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也能省一半距离。
( ) 3.又省力又省距离的滑轮是没有的。
( ) 二、填空题:
如图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 的相同重物,在绳的末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__________,F2=_________,F3=_________,(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
)
三.选择题
1.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G 所用的拉力中,力[ ] A .F1最大 B .F2最大 C .F3最大 D .一样大
F 1
F 2
2.使用滑轮组可以 [ ]
A .省力又省距离
B .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 .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D .费了力但可以省距离
四.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力为G 的物体(滑轮重力和摩擦力不计),在图
6中分别根据对绳子拉力F 的要求,画出绳子的绕法。
F 1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