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陈鹤琴(1892-1982年),浙江上虞县人。
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着名的儿童教育家。
主要教育着作有:《儿童心理之研究》、《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活教育的教学原则》等。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统的《陈鹤琴教育文集》,是我们研究陈鹤琴教育思想的重要资料。
关于"活教育"的思想体系陈鹤琴自1940年在江西办幼师时开始提出"活教育"思想,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直到1947年他在上海逐步整理出"活教育"的思想体系,包括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
1、"活教育"的目的陈鹤琴说:"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他认为做一个人、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现代中国人是要有条件的。
"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便受教育者具备这些条件。
第一、要具备健全的身体。
他认为一个人身体的好坏,对于他的道德、学问及从事的事业有很大影响。
中国人身体素质不好,一向被人讥笑"东亚病夫,因此具各健全的身体,更为重要。
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
当时中国"凡百俱废,"急切需要的是各种建设",而过去的教育培养的人不重视建设的能力,所以"活教育"则重视建设的能力,"要把它培养起来",以便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
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
他认为中国人本来有很强的创造能力,无论是文化或制度,在古代的中国就己经很好,只是近几百年来因循苟且不知创造。
"及至科举一兴,思想就格外受到束缚,一般文人学士,摇笔呐喊的能力本领虽有余,而创造的能力则不足。
时至今日,我们亟需培养儿童这种创造能力", 他一向认为儿童本来就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只要善于启发诱导、教育和训练,创造能力是可以培养起来的。
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
他认为中国人个性强,往往各自为政,在团体活动中,常缺乏合作的态度。
简述陈鹤琴关于中国幼教和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观点
简述陈鹤琴关于中国幼教和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观点
陈鹤琴是中国幼儿教育的先驱之一,她在1941年发表了《幼儿园教育研究》一文,提出了自己对幼儿教育的基本观点。
以下是简要概括:
1. 幼儿园应该是一种教育,而不是娱乐。
她认为幼儿园应该为儿童提供全面的教育,包括感官、语言、社交、数学和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儿童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受益。
2. 幼儿园教育应该以游戏为主。
陈鹤琴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的最好方式,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可以帮助儿童发展各种技能和才能。
她提倡将游戏与教育相结合,让游戏成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部分。
3. 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儿童的个性和特点。
陈鹤琴认为,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因此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自己的独特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4. 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
陈鹤琴认为,全面发展是指儿童的身体、智力、情感、道德和社会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这些方面的平衡发展,让儿童得到全方位的培养。
除了以上基本观点,陈鹤琴还提出了一些关于幼儿园课程和教学方法的建议,例如强调语言和社交技能的培养,提倡采用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式,以及重视儿童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等。
这些观点对于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鹤琴论幼儿教育内容
陈鹤琴论幼儿教育内容幼儿教育是指对儿童进行全面教育的过程,涵盖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幼儿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社会各界所重视。
本文将从陈鹤琴的角度对幼儿教育内容进行探讨。
一、儿童身心发展幼儿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陈鹤琴认为,儿童在幼年时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多方面能力。
在幼儿教育内容中,应该包括语言能力、智力发展、社交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通过提供适当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帮助儿童全面发展。
二、学科教育幼儿教育内容中的学科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环。
陈鹤琴主张在幼儿教育中,应该不仅注重培养学科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科思维和学习方法。
比如,在语言教育中,除了教授儿童基本的字母和词汇,还应该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数学教育中,除了教授基本的计数和计算,还应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学科教育,帮助儿童发展个人潜能。
三、美育与体育教育陈鹤琴认为,幼儿教育内容中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美育和体育素养。
美育教育可以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方式进行,帮助儿童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表达能力。
体育教育可以通过运动游戏、体操、球类运动等方式进行,帮助儿童发展身体协调性和运动技能。
通过美育与体育教育的融入,让儿童在快乐中成长。
四、品德教育与道德教育幼儿教育内容中的品德教育与道德教育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陈鹤琴强调,幼儿期是培养儿童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在幼儿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自律、尊重、友善、责任感等品德和道德素养。
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帮助儿童构建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五、游戏与探究陈鹤琴认为,游戏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学习方式。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体验和探索世界,发展自己的认知和操作能力。
在幼儿教育内容中,应该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机会,并引导他们在游戏中进行自主探究。
通过游戏与探究,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1 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
陈鹤琴是一位中国学前教育思想家。
她一生致力于推广心理教育与起源原理,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学龄前(3-6岁)儿童学习和教育的理论。
她的教育思想鼓励教师思考孩子的学习,尤其是发展最重要的几项技能,对孩子更加开放式和支持性。
2 陈鹤琴关注发展儿童认知和行为
陈鹤琴强调,儿童教育应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关注孩子认知的发展,理解儿童的行为及其与学习表现的关系。
此外,她认为,成人应该在说话和表达时体现深刻的关心和理解,让孩子感受到温暖的温柔的爱意和支持,以激励他们尽力学习。
3 陈鹤琴认为儿童应该享受培养
陈鹤琴认为,尽管3-6岁孩子仍处于发展脆弱、需要支持和帮助的阶段,但他们也应该得到有利于自我培养和发展的空间。
因此,她建议教师为学前儿童在活动中提供自主和创造的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自由的自在,发挥孩子的主观思维活动,形成自信和独立意识,激发他们不断学习的兴趣。
4 陈鹤琴认为教师要负责孩子的学习
陈鹤琴主张,教师要有责任,发现学前儿童学习的机会,不断探索和发掘孩子的学习小结,专注于新信息和行为中存在的价值,从而
理解学前儿童的个性和特点,增强学习经验。
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孩
子的内心,以真诚的心融入教学,加强儿童的学习兴趣。
5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研究和发展
陈鹤琴提出了研究及开发学龄前儿童学习的多种方法,如培养梦
想励志的孩子,把玩具等加以合理的利用,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问题,积极地促进儿童的社会安全感,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吸收
能力,以及为他们提供一个以互动活动为主的学习环境,以培育他们
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幼儿园教育的启示陈鹤琴(1892~1982)浙江省上虞县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家。
他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获得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独创的教育主张,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幼儿教育的理论宝库。
研究他的活教育思想,对发展我国当代幼儿教育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活教育思想的“活”,除了强调教育要回归自然外,更强调了在目的、内容、方法上与旧的教育制度的区别。
他的活教育理论是以三人目标为中心展开的,主要包括:(一)活教育的目的论陈鹤琴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活教育的日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活教育的目的蕴含丰富的哲理,具有深刻的内涵,强调了从小塑造儿童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的重要性,贯穿着爱国主义的精神,体现了民族性、时代性与世界相结合的思想。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是活教育的课程论。
陈鹤琴把活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为“五指活动”,它以“做”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使各个学科互相渗透,方便儿童掌握知识和技能。
活教育的课程论把儿童的视野从书本移向大自然、大社会,有助于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这是活教育的方法论。
陈鹤琴提倡儿童在做中学习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培养创造能力。
“做中学”要求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直接经验,“做中教”是指教师要在实际中教,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在做的过程中共同进步。
活教育的方法论提倡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指导好儿童的活动,激发儿童的兴趣,启发儿童的思想,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儿园教育的启示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并且具有创造性,给中国的教育事业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教育财富,具有深远的影响,对当代我国的幼儿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学前教育陈鹤琴课程思政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政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目标:陈鹤琴认为,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儿童,其中德育是首要任务。
他强调通过课程思政的方式,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和道德品质。
2. 课程内容:陈鹤琴认为,课程内容应该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同时,课程内容应该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和良好习惯。
在课程思政方面,应该将德育内容融入课程内容中,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3. 课程实施:陈鹤琴认为,课程实施应该注重实践性和情境性,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幼儿亲身体验和实践。
在课程思政方面,应该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节日活动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 课程评价:陈鹤琴认为,课程评价应该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在课程思政方面,应该将德育评价纳入课程评价体系中,通过观察、记录、交流等方式,对幼儿的品德和行为进行评价和指导。
综上所述,陈鹤琴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政思想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儿童,注重德育在培养目标
中的首要地位,将德育内容融入课程内容中,通过实践性和情境性的课程实施方式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时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的课程评价方式。
这些思想对于当前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政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4年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范文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篇一一、引言陈鹤琴,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先驱,其“活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教育理念不仅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对当今的幼儿教育仍有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深入探讨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并分析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二、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以儿童为中心:陈鹤琴强调幼儿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儿童的个性和需求,注重儿童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发展。
2. 全面和谐发展:他提倡通过丰富的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的智力、情感、身体和社交能力的全面发展。
3. 实践与探索:他强调让幼儿在亲身实践中学习和成长,鼓励孩子们动手操作、实践探索,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自然与社会相结合:陈鹤琴认为教育应与自然和社会紧密结合,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三、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1. 尊重儿童个性与需求:在当今的幼儿教育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儿童的个性发展和需求,为每个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促进其全面发展。
2. 注重全面发展:除了注重儿童的智力发展外,还应关注其情感、身体和社交能力的全面发展。
通过丰富的教育活动,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3. 实践与探索的重要性:在教育中,应鼓励孩子们动手操作、实践探索,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4. 自然与社会的融合:幼儿园应与自然和社会紧密结合,为孩子们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
这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5. 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是实施“活教育”的关键。
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实施“活教育”。
6. 家园共育: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也强调家庭与幼儿园的紧密合作。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与幼儿园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1892-1982年),浙江上虞县人。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着名的儿童教育家。主要教育着作有:《儿童心理之研究》、《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活教育的教学原则》等。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统的《陈鹤琴教育文集》,是我们研究陈鹤琴教育思想的重要资料。
关于"活教育"的思想体系
3、"活教百"的源自法陈鹤琴说:"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什么原则呢?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活教育"的教学不重视班级授课制,而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辅佐的参考。即注重直接经验,不重视间接知识。"活教育"把直接经验当作为人们进步的最大动力。所以"活教育"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实验观察,第二是阅读参考,第三是发表创作,第四是批评研讨。要求每个学生备一工作簿,在工作簿上编他自己的教材。教师的责任是:引发、供给、指导、欣赏。
陈鹤琴自1940年在江西办幼师时开始提出"活教育"思想,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直到1947年他在上海逐步整理出"活教育"的思想体系,包括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
1、"活教育"的目的
陈鹤琴说:"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他认为做一个人、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现代中国人是要有条件的。"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便受教育者具备这些条件。
抗战期间,陈鹤琴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目的,体现了他热爱祖国的精神。抗战胜利之后,他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体现了他具有"世界的眼光"。他提出"做世界人",要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陈鹤琴(1892-1982年),浙江上虞县人。
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着名的儿童教育家。
主要教育着作有:《儿童心理之研究》、《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活教育的教学原则》等。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统的《陈鹤琴教育文集》,是我们研究陈鹤琴教育思想的重要资料。
关于"活教育"的思想体系陈鹤琴自1940年在江西办幼师时开始提出"活教育"思想,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直到1947年他在上海逐步整理出"活教育"的思想体系,包括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
1、"活教育"的目的陈鹤琴说:"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他认为做一个人、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现代中国人是要有条件的。
"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便受教育者具备这些条件。
第一、要具备健全的身体。
他认为一个人身体的好坏,对于他的道德、学问及从事的事业有很大影响。
中国人身体素质不好,一向被人讥笑"东亚病夫,因此具各健全的身体,更为重要。
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
当时中国"凡百俱废,"急切需要的是各种建设",而过去的教育培养的人不重视建设的能力,所以"活教育"则重视建设的能力,"要把它培养起来",以便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
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
他认为中国人本来有很强的创造能力,无论是文化或制度,在古代的中国就己经很好,只是近几百年来因循苟且不知创造。
"及至科举一兴,思想就格外受到束缚,一般文人学士,摇笔呐喊的能力本领虽有余,而创造的能力则不足。
时至今日,我们亟需培养儿童这种创造能力",他一向认为儿童本来就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只要善于启发诱导、教育和训练,创造能力是可以培养起来的。
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
他认为中国人个性强,往往各自为政,在团体活动中,常缺乏合作的态度。
教育学:陈鹤琴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幼教思想和主要贡献:活教育”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
活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三大部分。
有感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以及当时我国所面临的民族生存危机,陈鹤琴明确提出“活教育”的目的在于:“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其中,“做现代中国人”包含五方面的条件: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要乐于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
这五方面的条件,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
针对传统教育“把书本作为学校学习的唯一材料”,把读书和教书当成了学校教育活动内容的实际状况,陈鹤琴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材料”概括为“活教育”的课程论。
“活教材”并不是否定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儿童在自然、社会的接触中,在亲身观察和活动中获得经验和知识的重要性,主张把书本知识与儿童的直接经验相结合。
如给儿童讲鱼,就要让他看到真正的鱼,观察鱼的呼吸、游动,甚至解剖鱼体,研究鱼的各部。
这样获得的知识真实、亲切,而且还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精神。
随着课程内容的改变,其组织形式也因之变更。
陈鹤琴认为,“活教育”的课程形式应该符合儿童活动和生活方式,符合儿童与自然、社会环境的交往方式。
因此,“活教育”的课程打破以学科组织的传统模式,而改成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具体包括五方面的活动,称为“五组活动”,即儿童健康活动(包括体育活动、个人卫生、公共卫生、心理卫生、安全教育等),儿童社会活动(包括动物园、植物园、劳动工厂和科研机关等),儿童艺术活动(包括音乐、美术、工艺、戏剧等),儿童文学活动(包括童话、诗歌、谜语、故事、剧本、演说、辩论、书法等)。
这五种活动犹如人手的五根指头是相连的整体,所以又称为“五指活动”。
“活教育”教学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具体有17条教育原则,“活教育”是一种有吸收、有改造、有创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曾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对当前的教育改革依然富有启迪。
陈鹤琴
今天,人们提倡自主性游戏、综合课程、愉快教育、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强调游戏的作用,重视幼儿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和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的“活教育”理论。
他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人”,认为应该“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
这也成为我们当今对孩子进行德育的目的之一。
陈鹤琴强调“活教材”的作用,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把孩子引向生活,将生活引向孩子也是如今人们倡导的课程内容。
陈鹤琴强调“活教材”的作用,但不完全否定课本,他所追求的是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这与如今所提倡的“综合课程”又非常相似。
陈鹤琴还提倡“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这与我们现在提出的重视幼儿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致的,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而在陈鹤琴教育思想中体现出来的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的精神,更是如今的幼儿教育所大力提倡的。
在当今世界一体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从陈鹤琴教育思想及其产生的背景中得到启示,立足于本国国情,汲取各种外来文化的精华,并使之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坚持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创造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的、有民族特色的文化。
蒙台梭利教育是以儿童为主,为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提供充分的教具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幼儿园提供给孩子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其内在潜能。
蒙台梭利教室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教材教具(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诱发孩子自我学习的乐趣。
不“教”的教育反对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主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亮丽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主动去接触、研究,形成智慧。
陈鹤琴提出“大自然是活教材”的教育观念。
陈鹤琴先生关于幼儿教育的主要观点
陈鹤琴先生关于幼儿教育的主要观点
1、幼儿教育应重视培养和强化良好的品德观念,使其具备敬畏良知之力,增强自制自律的能力。
2、幼儿教育应用实践、表演、游戏等实践性方法教育孩子,以达到认识和能力的发展。
3、通过感性教育的方式让孩子从家庭、学校及社会的环境中感受到亲情与友情的爱意,令孩子获得幸福感,并学会友善和包容。
4、注重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让孩子学会与社会生活沟通与交流,致力于社会进步和事业壮大。
5、重视校园文化的建立,帮助孩子建立起安全友谊,共同参与校园活动,塑造开放心态与良好仁爱态度。
陈鹤琴教育思想
社会环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环境,是人文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发展具有更大的作用。在与人的相互交往与作用中,儿童学习和增长与人交往的经验和知识,并实现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习得文化的特征,进行着对儿童的发展来说更为重要的社会化过程。陈鹤琴先生同样十分重视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教育,注重在社会环境中教育儿童,发展儿童。因此,在为学前儿童设计的课程中,社会环境的学习成为必不可少部分。当然,为学前儿童准备的社会环境应该适合他们的学习与发展,适应他们兴趣与需要,适合他们的能力水平,像家庭、集市、节日、庆祝会、教师接待日活动等,是学前儿童经常接触的社会环境,这些应成为学前儿童课程的重要内容。 由此,大自然构成的自然环境和大社会构成的社会环境一道组成了学前教育课程的中心内容,学前儿童应该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发展。设计和选择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把大自然和大社会作为中心。这样设计出的课程才是合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鹤琴先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他先后担任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院长兼幼儿教育系主任。在这期间,他继续研究幼儿教育,整理他以前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学和科研体系,完成了他20~40年代一直未能实现的理想。然而,从50年代初起,由于“左”的思潮的影响,他的活教育思想受到错误批判。而他本人,在1958年也遭到错误批判,他的儿童教育思想被全盘否定。1959年,他不得不离开了自己长期从事而又深为热爱的幼儿教育工作。文化大革命后,陈鹤琴先生得到平反昭雪。除了担任社会和政府的一些要职之外,他当选为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1981年六一儿童节时,他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不忘儿童,并为儿童题词:“一切为儿童,一切为教育,一切为四化。”1982年,他在连说话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还写下了“我爱儿童,儿童也爱我”的肺腑之言。由此可见,陈鹤琴先生把毕生的精力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儿童教育事业,他不愧为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简述陈鹤琴关于中国幼稚教育和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观点.
简述陈鹤琴关于中国幼稚教育和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观点.
陈鹤琴是中国教育家、心理学家,他对中国幼稚教育和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观点主要如下:
1. 重视实用性和实践性教育:主张低年龄的儿童应尽早的开始一些实用性的培养和实践性的教育,以此来增强儿童的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
2. 注重活动性的教育:坚持“以活动取代指令”的原则,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以建立其自我表现的能力。
3. 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然本能:针对孩子进行心理指导,激发他们的自然能力,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
4. 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格的课程安排,旨在提高孩子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和智慧。
5. 注重认知发展:针对孩子们的成长阶段,设计合理的课程,以提高孩子们的认识能力,加强他们的记忆力,智力和思维能力。
6. 注重培养孩子的健康观念:培养孩子体育活动的好习惯,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体育,以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陈鹤琴办好幼稚园的15条主张
序一、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陈鹤琴在办好幼稚园中的第一条主张是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优势,而幼稚园应该是一个能够充分尊重和发展孩子个性的地方。
在班级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和了解每个孩子,并根据其个性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和引导方法。
只有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幼稚园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实现全面发展。
二、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幼儿的身心健康是他们成长的基础,也是幼稚园工作的首要任务。
陈鹤琴主张幼稚园要关注幼儿的饮食、作息、安全等方面,保证幼儿有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幼儿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幼稚园应该引导孩子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让每个幼儿在幼稚园中得到全面的成长。
三、提供多元化的教育幼稚园的教育应该是多元化的,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
陈鹤琴主张幼稚园要注重幼儿的综合素养培养,包括智力、情感、品德、体质等方面。
在教育内容上,幼稚园要结合幼儿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包括美术、音乐、体育等多种特色教育,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支持和帮助。
四、教师要有专业素养教师是幼稚园教育的关键,他们的素养决定了幼稚园教育的质量。
陈鹤琴主张幼稚园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素养。
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善于观察和引导幼儿,有较强的交流和协调能力,能够给予幼儿良好的教育和照顾。
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交流和合作关系家长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交流和合作关系对于幼稚园的办学质量至关重要。
陈鹤琴主张幼稚园应该积极与家长交流,及时将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反馈给家长,建立家校互相信任的关系。
幼稚园还应该与家长合作,共同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和计划。
六、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是幼稚园的精神家园,也是孩子成长的舒适环境。
陈鹤琴主张幼稚园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校园氛围。
在校园管理上,要注重规范管理和个性发挥的平衡,保持学校的秩序与活力。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是开创我国现代儿童心理和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核心人物。
他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主导了我国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幼儿教育,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也有重要影响。
他结合“儿童心理学”,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于1923年创办鼓楼幼稚园,进行中国化的和科学化的幼儿教育试验,总结并形成了系统的幼儿教育思想。
1940年回江西创办幼稚园,后改为国立的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是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的试验基础,曾筹建上海特殊儿童辅导院,计划建成以盲、聋哑、伤残、低能和问题儿童对象的综合性教育机构。
1928年,他和陶行知一起,在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上提出了多项“注重幼稚教育”的议案。
建国初期,他又利用各种机会,多次提出发展幼儿教育的建议。
家庭教育思想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其《家庭教育》一书中。
他指出:“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的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亦具他的本身价值,我们应当尊敬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
”将儿童的心理归纳为七个方面:好游戏、好模仿、好奇、喜欢成功、喜欢野外生活、喜欢合群和喜欢称赞等。
在家庭教育的诸多原则中,采用积极的暗示和鼓励是陈鹤琴反复强调的一个方面,根据儿童好模仿、喜欢称赞的心理特点,在家庭教育环境方面应该多给以积极的暗示和鼓励,强调父母的以身作则作用。
幼稚园教育思想陈鹤琴的幼稚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我们的主张》一文中,提出了中国幼稚园发展的15条主张:(1)幼稚园要适合国情。
(2)幼稚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
(3)凡儿童能够学得而又应当学的,我们都应当教他们。
(4)幼稚园的课程应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
(5)课程应实行计划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6)幼稚园首先要注意一的是儿童的健康。
(7)幼稚园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
(8)幼稚园应特别注重音乐。
(9)幼稚园要有充分适宜的设备。
(10)应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法。
陈鹤琴的儿童教育观
陈鹤琴(1892年3月5日-1982年12月30日),浙江省上虞县人,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
早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
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后,最初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
东南大学成立后,任教授和教务主任。
后担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和南京师范学院校长。
1、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
2、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成儿童自觉的纪律性,这是儿童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部分。
3、做父母的教育小孩子,应当以“循循善诱”为依归,不应当以力迫威胁为能事。
虽引诱和威胁都使得小孩子服从,但小孩子心里的愉快与不愉快则不可以道理计了。
4、做父母的不应当对小孩子多说“不不”,如果事属可行,就叫他行,事不可行,禁止他行。
5、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最好用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
6、做父母的不可常常用命令式的语气指挥他们的小孩子。
如果必定要命令小孩子的时候,那末一定要叫小孩子服从的。
7、别人做好的事情或坏的事情的时候,做父母的应当以辞色表示赞许和不赞许的意思,给小孩子听,给小孩子看。
小孩子生来无知无识,善恶是非的种种观念要慢慢儿在后天形成的。
平日做父母的对于善恶是非显出一种态度而小孩子听了看了无形中受着影响的,也是一个方法。
8、幼稚期(自生至7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
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
9、不要骤然命令小孩子停止游戏或停止工作。
小孩子不仅喜欢做事的途径,也喜欢得着做事的结果。
我们现在遽尔叫他半途中止岂不是剥夺他对于做事成功的快乐,岂不是使他养成一种有始无终的坏习惯吗?10、游戏对小孩子有什么好处呢?游戏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健康。
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注意游戏的环境,使小孩子得着充分的运动。
11、小孩子年纪小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个人的感情去刺激他作事的动机,年纪大的时候,我们须教他明了作事是要顾到公共祸福的。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着名的幼儿教育家。
他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一南京鼓楼幼稚园,他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
他被誉为“中国幼儿园之父”他还开创了我国幼儿心理的科研工作,是我国以观察实验法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最早的学者之一。
抗战时期,他又创建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实验幼稚师范学校,实验研究师范教育。
为我国幼儿教育师资培训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幼儿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儿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他批评当时的幼儿园不是抄袭日本就是模仿欧美,生搬外国的教材、教法,全然不顾中国国情。
“抄来去,到底弄不出什么好的教育来。
”他坚决主张“处处以适应本国国情为主体,那些具有世界性的教材教法可以采用,总之以不违反国情为唯一的条件”。
同时,他积极地推进为中国平民服务的、培养民族的新生一代的幼儿教育,大声疾呼“幼稚园不是专为贵妇们设立的,还要普及工农幼稚园”,指出这是中国求进步,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状况,发展进步合理的社会之需要。
(二)、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陈鹤琴先生反对埋没人性的、读死书的死教育。
在抗战时代,他抱着实验新教育的使命,创建了活教育。
其教育的三大目标是——(1)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2)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3)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体系,对中国幼儿教育的各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教育观陈鹤琴先生指出,要遵照活教育的精神办幼儿园,必须“以自动代替被动”,必须是幼儿“自动的学习、自发的学习”,自己去动手用脑获得知识。
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不能搞传统的注人式,消极地管束幼儿,等等。
这样的要求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对旧教育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
2.教育目标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应当是育人,培养国家民族所需要的新生一代,培养像陈鹤琴先生所指出的那种身体健康、能建设、能创造、能合作、能服务的“现代中国人”。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工作的启示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工作的启示一、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1.关心孩子的兴趣和需求。
我们要关注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兴趣和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2.鼓励孩子自主探索。
让孩子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
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二、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1.倾听孩子的心声。
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给予关爱和支持。
3.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情感成长的第一课堂,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三、重视幼儿的实践体验1.创设实践情境。
通过创设丰富的实践情境,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2.引导孩子参与实践活动。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评价孩子的实践成果。
关注孩子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四、倡导家园共育1.加强家园沟通。
保持与家长的良好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2.开展家长教育活动。
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
3.建立家园共育机制。
建立健全家园共育机制,促进家庭与幼儿园的紧密合作。
确实,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关注情感需求,重视实践体验,以及倡导家园共育,这些理念不仅理论深刻,更是操作性强。
下面我再来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
比如说,在尊重幼儿个性发展方面,我发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性格。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发现就能带来很大的改变。
比如,有一次,我发现班上的小明对画画特别有兴趣,于是我就特意为他准备了各种画笔和颜料,鼓励他发挥自己的创意。
渐渐地,小明的画画水平突飞猛进,人也变得更加自信和快乐。
这就是尊重个性的力量。
在关注幼儿情感需求方面,有时候我们成人会忽略孩子内心的细腻感受。
记得有一次,小华在游戏中不小心摔倒,他并没有哭,但眼神中明显流露出害怕和不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改革。
1、陈鹤琴教育思想中改革的重点
陈鹤琴提出: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教学思想,进行自我改造,后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后从本质上进行转变,不再做旧教师,而是应该做一个人民的教师,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2、陈鹤琴的幼儿教育主张
第一主张:幼稚园应该适应国情,如:幼稚园的设施应体现本国文化,教材、教法只要不违背相关国情均可以使用。
第二主张:幼儿教育应该是教师与家长共同的责任,家长千万不能存在孩子放在学校就认为是教师的责任心理,只有教师与家长共同努力,相互促进,方可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三主张:陈鹤琴认为只要儿童能够学的都应该教他。
3、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一,要让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因此,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学会生活。
第二,教育应源于生活,利用生活。
让幼儿在生活以及学习中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包容他人,并能以多种方式来引导幼儿认识了解、体验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从而让学生在脑海中有一个对社会的印象。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