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5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5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陈鹤琴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他的学前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鹤琴强调“活教育”的理念。
他认为,传统的教育往往过于僵化和刻板,不能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
而“活教育”则主张让儿童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和活动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这种教育理念强调了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让儿童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成长。
在课程设置方面,陈鹤琴主张“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他认为,儿童的生活环境是丰富多彩的,其中蕴含着无尽的教育资源。
例如,春天的花朵、夏天的雷雨、秋天的果实、冬天的冰雪,都是儿童学习和探索的素材。
社会中的各种职业、人物、事件,也都可以成为教育的内容。
他反对将儿童局限在狭小的教室里,单纯地学习书本知识,而是鼓励儿童走出教室,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去了解社会的运作。
陈鹤琴重视儿童的游戏活动。
他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锻炼身体、发展智力、培养品德。
在游戏中,儿童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他还提出,教师应该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和环境,引导儿童积极参与游戏,让游戏成为教育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陈鹤琴倡导“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他认为,儿童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不应该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应该引导儿童动手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儿童认识植物时,教师可以带领儿童亲自种植、浇水、施肥,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儿童在实践中了解植物的特点和生长规律。
陈鹤琴非常注重儿童的个体差异。
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教育应该因材施教。
教师要仔细观察儿童的兴趣、爱好、能力,根据儿童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所有的儿童,要尊重每个儿童的个性,让每个儿童都能在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陈鹤琴还强调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陈鹤琴是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她提出了一套富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家庭教育理论。
这些理论中包含了对学前教育的重要启示,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引领作用。
陈鹤琴倡导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在学前教育阶段,孩子正处于个性形成和品性塑造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陈鹤琴认为,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和判断能力。
在学前教育中,教育者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育者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通过给予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
陈鹤琴主张尊重和关爱孩子的个体差异。
她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智力、性格、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
对待孩子的学前教育,不能只注重统一的教育方法和标准化的教学内容,而是要尊重和关爱孩子的个体差异。
陈鹤琴认为,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孩子的个性特长和潜能。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策略,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陈鹤琴提倡家庭的参与和支持。
在她的理论中,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对于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学前教育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发展。
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学前教育,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学校也应该主动与家长沟通,分享孩子的学习成果和成长经历,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陈鹤琴强调家庭教育的系统性和持续性。
她认为,家庭教育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个系统、持续的过程。
家长应该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开始关注他们的教育,建立起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在学前教育阶段,家庭教育应该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形成一种有机的教育体系。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理论为学前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框架和指导思想。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理论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陈鹤琴或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研究
陈鹤琴或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研究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前教育也成为了重要的教育领域之一。
在学前教育方面,陈鹤琴和陶行知这两位教育家都有着深刻的思想和独到的观点。
本文将以陈鹤琴和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为基础,探讨他们的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陈鹤琴是中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她主张从“人的整体”,而不是“知识和能力”的角度去看待幼儿教育。
她认为幼儿教育应该以幼儿的身心发展为主,注重幼儿个性的发展和个体差异的尊重。
她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注重了解幼儿的成长规律,引导幼儿自由发展,关注幼儿的情感、意识、认知和身体发展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她还提出了“参与式教育”的思想,鼓励幼儿参与到教育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和发现来获取知识和经验,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给我国学前教育带来了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注重情感、意识、认知和身体的发展。
其次,我们应该尊重幼儿个性的发展,了解幼儿的差异,根据幼儿的需要和特点来制定教育方案。
最后,我们应该鼓励幼儿参与到教育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和发现来获取知识和经验,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
二、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陶行知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主张以“以性情伟大为目的”的教育,即重视幼儿的情感、心理和道德教育。
他提出了“以自由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思想,认为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幼儿的自由创造和自由发展,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
他还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即教育应该围绕幼儿日常生活和实际经验展开。
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幼儿的情感、心理和道德教育,以培养积极向上、有爱心和有责任感的人格为目标。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幼儿的自由创造和自由发展,以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探究精神。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将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实际经验作为教育的中心,注重将课程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陈鹤琴学前教育实践启示
摘要: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家,他的学前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陈鹤琴的学前教育实践中提炼出一些启示,包括尊重儿童、关注个体差异、重视游戏教育、家园共育等方面,以期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尊重儿童,关注个体差异陈鹤琴认为,儿童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
在学前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尊重儿童,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
1. 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儿童,让他们在活动中自由发挥,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师要关注儿童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自主探索、自主学习。
2. 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应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学习困难或行为问题儿童,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树立自信心。
二、重视游戏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发展陈鹤琴强调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学习的重要途径。
在学前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重视游戏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1. 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锻炼身体、发展智力、培养情感、提高社交能力。
教师应充分利用游戏,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
2. 游戏教育要注重儿童主体性。
在游戏中,儿童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
教师要关注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儿童更好地体验游戏。
三、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儿童成长陈鹤琴提出,学前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在学前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重视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儿童成长。
1. 建立良好的家园沟通机制。
教师与家长要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儿童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关注儿童的发展。
家长要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与教师共同为儿童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2. 家庭教育要遵循儿童发展规律。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关注儿童的需求,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
四、注重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质量陈鹤琴认为,教师是儿童教育的重要力量,教师的专业成长对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她的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实施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从学前教育的内涵,师生关系,家庭教育的角色,以及家庭与学校合作等方面,探讨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学前教育是指针对3至6岁幼儿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幼儿智力、情感、社会、身体等方面的发展。
陈鹤琴认为,学前教育应该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多元智能、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她主张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注重教育的结果和过程。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理论启示了学前教育师生关系的建立。
她认为,教师应该成为孩子的朋友和引路人,而不是权威的把头。
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应该关心、理解和尊重孩子,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
教师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情感教育,关注孩子的情绪和需求。
这样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幼儿在学前教育中感受到关爱和尊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理论启示了学前教育中家庭教育的角色。
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者。
陈鹤琴提出了“以爱为基础,以心灵为桥梁”的家庭教育理念,主张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与关怀,并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在学前教育中,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与学校密切合作,共同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家长可以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读书、探索和创造。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相互支持,共同努力培养孩子的发展潜能。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二、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一、陈鹤琴生平
图6-2 陈鹤琴
二、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一)“活教育”理论
1. “活教育”的三大纲领 “活教育”的三大纲领主要是指活教育的目的论、
课程论和方法论。 (1)活教育的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论,是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二、陈鹤琴的学前Βιβλιοθήκη 育思想的具体内容(一)“活教育”理论
二、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一)“活教育”理论
1. “活教育”的三大纲领
“活教育”的方法论是与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论相 一致的,是以强调“做”为基调的。“活教育”理论把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实验观察。第二 步是阅读参考。第三步是发表创作。第四步是批评检讨。
二、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1)好游戏。 (2)好模仿。 (3)好奇
二、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三)学前儿童的发展阶段与教育重点
陈鹤琴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和实验的研究 成果,主张把学前儿童时期分成四个阶段,即新 生婴儿期(新生)、乳儿时期(出生后到1岁左右)、 步儿时期(1岁左右到3岁半左右)、幼儿时期(3岁 半左右到6岁左右)。
二、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三)学前儿童的发展阶段与教育重点
1.发展特点 思想活动方面。陈鹤琴指出,儿童的思想与成人不
同:数量不如成人多,准确性比成人差,内容限于游戏 方面。
(2) 社会性的发展。陈鹤琴认为,所谓儿童的社会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陈鹤琴是一位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他的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有着很大的启示。
他的理论主要包括爱的教育、自由的教育和启发的教育三个方面。
以下将从这三个方面探讨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爱的教育是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的核心要素之一。
他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
在学前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至关重要的。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与呵护,让他们感到被爱与被重视。
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情感上的包容与温暖。
只有拥有父母的爱与关怀,孩子们才能够感到安全与稳定,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
自由的教育也是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他认为孩子应该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不应该被过多限制或束缚。
在学前教育中,也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发展的机会。
孩子应该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或玩具,并自主地进行探索与尝试。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不要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孩子的一切。
只有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他们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兴趣与个性。
启发的教育是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他认为教育应该以启迪孩子的智慧与想象力为目标,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与技能。
在学前教育中,也应该注重启发孩子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
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去思考与发现。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探究等,来引导孩子的学习与发展。
只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启发,他们才能够更好地开展自己的学习与探索。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1 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
陈鹤琴是一位中国学前教育思想家。
她一生致力于推广心理教育与起源原理,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学龄前(3-6岁)儿童学习和教育的理论。
她的教育思想鼓励教师思考孩子的学习,尤其是发展最重要的几项技能,对孩子更加开放式和支持性。
2 陈鹤琴关注发展儿童认知和行为
陈鹤琴强调,儿童教育应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关注孩子认知的发展,理解儿童的行为及其与学习表现的关系。
此外,她认为,成人应该在说话和表达时体现深刻的关心和理解,让孩子感受到温暖的温柔的爱意和支持,以激励他们尽力学习。
3 陈鹤琴认为儿童应该享受培养
陈鹤琴认为,尽管3-6岁孩子仍处于发展脆弱、需要支持和帮助的阶段,但他们也应该得到有利于自我培养和发展的空间。
因此,她建议教师为学前儿童在活动中提供自主和创造的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自由的自在,发挥孩子的主观思维活动,形成自信和独立意识,激发他们不断学习的兴趣。
4 陈鹤琴认为教师要负责孩子的学习
陈鹤琴主张,教师要有责任,发现学前儿童学习的机会,不断探索和发掘孩子的学习小结,专注于新信息和行为中存在的价值,从而
理解学前儿童的个性和特点,增强学习经验。
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孩
子的内心,以真诚的心融入教学,加强儿童的学习兴趣。
5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研究和发展
陈鹤琴提出了研究及开发学龄前儿童学习的多种方法,如培养梦
想励志的孩子,把玩具等加以合理的利用,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问题,积极地促进儿童的社会安全感,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吸收
能力,以及为他们提供一个以互动活动为主的学习环境,以培育他们
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启示范文四篇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启示范文四篇第一篇: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启示 20世纪初,中国还是一个有着专制传统和80%文盲的国家,千百年来,孩子一直被看做是家庭的附属品,大人们无知却专制地看管着他们,没有尊重和平等。
这时,一位教育家站了起来,愤然地说:孩子的价值有时还不如一只羊、一头牛。
人们对养孩子的方法始终抱着事前无准备,事后不研究的态度。
这位站在时代前沿的儿童教育家就是陈鹤琴,他针对民国时期的死教育提出了活教育思想,并以鼓楼幼稚园为实验基地,进行了有益尝试,他的思想和实践对现今幼儿教育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迪。
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重视儿童的不成熟的力量陈鹤琴的活教育区别于封建、僵化、陈旧的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体现便是在教育的中心与主体儿童的身上。
因此教师和家长的儿童观对于儿童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在陈鹤琴眼中无论是在外表上将孩子打扮成大人的模样还是在行动上去模仿大人的举止,这样都是旧式家庭愚昧的做法。
正是因为没有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儿童,中国才多是少年老成的小孩子。
他说:在培养儿童这件事情上,最紧急的就是我们要正确看待儿童,将他们看作儿童对待。
卢梭也曾有过类似的观点:大自然期望孩子们在年少的时候,只长成孩童的样子。
所谓的儿童的样子,即非成人,即按照他们孩童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特有特征生长。
陈鹤琴把儿童样子的标准归纳为一种未成熟的力量,他要求人们去尊重儿童,保护儿童的这种不成熟,要去相信儿童具有主动性,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潜力。
然而,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着儿童成人化的现象,即儿童与成人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具体表现为:穿着成人化、心理早熟等。
现今儿童听话乖巧的表象下是他们真实的活泼好动的本真。
我们不难发现在幼儿园的课堂中,不乏看起来乖巧的学生,他们两手重叠,背脊挺值地端坐在课桌前,俨然一副懂事的样子,像一个稚气消逝的成熟的儿童。
我们在欣慰这看似和谐的画面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反思,这真的是儿童应该有的样子吗?这与陈鹤琴所描述的旧教育中少年老成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如出一辙。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思想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思想简介在我国学前教育史, 对课程理论与思想发展贡献最大的首推陈鹤琴先生。
陈鹤琴(1892~1982), 浙江上虞人。
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学前教育专家。
陈鹤琴先生早年留学美国, 专心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 师从克伯屈、孟禄、桑代克、罗格等著名教授。
1919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该改为东南大学), 教授教育学和心理学。
1923年在南京创办了鼓楼幼稚园, 任园长;不久又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 亲自从事并领导幼稚园的课程、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他对当时国外幼儿教育的课程严重充斥中国幼稚园的状况十分不满, 与张宗麟等人一起进行了幼稚园课程中国化和科学化,提出了“活教育”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幼稚园课程的改善和发展。
他是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先驱。
他还发起并组织幼稚教育研究会, 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稚教育研究刊物《幼稚教育》。
协助教育部制订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幼稚园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陈鹤琴先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他先后担任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院长兼幼儿教育系主任。
在这期间, 他继续研究幼儿教育, 整理他以前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研究,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学和科研体系, 完成了他20~40年代一直想做而未能实现的理想。
然而, 从50年代初起,“由于左”的思潮的影响, 他的活教育思想受到错误批判。
而他本人, 在1958年也遭到错误批判, 他的儿童教育思想被全盘否定。
1959年, 他不得不离开了自己长期从事而又深为爱的幼儿教育工作。
文化大革命后,陈鹤琴先生得到平反昭雪。
除了担任社会和政府的一些要职之外, 他当选为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1981年六一儿童节时, 他虽然身患重病, 但仍然不忘儿童, 并为儿童题词:“一切为儿童, 一切为教育,一切为四化。
”(《光明日报》1981年5月28日)1982年, 他在连说话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 还写下了“我爱儿童, 儿童也爱我”的肺腑之言。
论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论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陈鹤琴是中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她的学前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1. 陈鹤琴对学前教育的认识;2.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实践;3.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念。
1. 陈鹤琴对学前教育的认识陈鹤琴认为,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础,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她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而学前教育正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
”因此,陈鹤琴非常重视学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她认为学前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习惯和品质,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
2.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实践陈鹤琴在学前教育实践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习惯。
她提倡“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例如,她会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设计不同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陈鹤琴还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品德,她认为品德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
她会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教育孩子们要诚实、善良、勇敢等品质。
3.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念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注重全面发展:陈鹤琴认为,学前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道德等方面。
她认为,只有全面发展的孩子,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2)因材施教:陈鹤琴主张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她认为,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效果。
(3)以游戏为主:陈鹤琴认为,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也是他们学习的最佳途径。
因此,她在学前教育实践中,非常注重游戏的运用,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
(4)品德教育:陈鹤琴认为,品德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
她强调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品德,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勇敢坚强等品质。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前教育陈鹤琴课程思政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政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目标:陈鹤琴认为,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儿童,其中德育是首要任务。
他强调通过课程思政的方式,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和道德品质。
2. 课程内容:陈鹤琴认为,课程内容应该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同时,课程内容应该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和良好习惯。
在课程思政方面,应该将德育内容融入课程内容中,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3. 课程实施:陈鹤琴认为,课程实施应该注重实践性和情境性,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幼儿亲身体验和实践。
在课程思政方面,应该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节日活动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 课程评价:陈鹤琴认为,课程评价应该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在课程思政方面,应该将德育评价纳入课程评价体系中,通过观察、记录、交流等方式,对幼儿的品德和行为进行评价和指导。
综上所述,陈鹤琴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政思想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儿童,注重德育在培养目标
中的首要地位,将德育内容融入课程内容中,通过实践性和情境性的课程实施方式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时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的课程评价方式。
这些思想对于当前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政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简述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关于学前教育的理论
简述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关于学前教育的理论陈鹤琴是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被称为中国幼教之父。
陈鹤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鼓楼幼稚园,进行中国化科学化的幼儿园实验。
三十年代末明确提出活教育主张。
一、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1.做人,这是最一般意义的目的。
活教育提倡学习如何做人,如何求社会进步、人类发展。
2.做中国人,体现出民族特征。
生活在这个国度和别的国家的人不同,人们共同拥有光荣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要爱护生养自己的土地,爱自己国家的光荣历史,爱自己的同胞。
所有拥有这份情感的中国人应该团结起来,为同一个目标:提高中国在世界各国中的地位,为国家的兴旺发达而努力。
3.做现代中国人,体现出时代精神。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历经一个世纪的抗争,仍未摆脱列强欺侮,反而蹂躏更甚,引进西方思想文化教育,但社会和民众的落后情况仍未改观,救国图强和科学民主启蒙仍是中华民族的奋斗内容,这需要现代中国人来承担。
现代中国人的要求:(1)要有健全的身体。
改变身体羸弱、摘除病夫帽子。
(2)要有建设的能力。
长期的外内乱,中国破坏多于建设,百废待兴,急需建设。
(3)要有创造的能力。
数百年的专制统治和科举为中心的教育扼杀了民族创造力。
(4)要能够合作。
近代中国国民缺乏团体性,不善合作,所以为人逐一击破,我们应该舍小我成就大我。
(5)要服务。
克服利己本能,养成儿童服务社会的崇高德行。
二、课程论1.“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是针对书本为主的传统教育而发出的。
但他并未绝对否定书本,追求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2.内容来源于自然、社会和儿童,那么组织形式也应该符合儿童。
所以提出了五指活动:以五指做比喻,这五种活动,犹如一只手的五根指头是相连的整体。
第一是儿童健康活动,第二是儿童社会活动,第三是儿童科学活动,第四是儿童艺术活动,第五是儿童文学活动。
三、教学论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启示范文四篇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启示范文四篇幼儿教育指3&mdash6岁儿童的教育。
幼儿教育也可分为广义和狭义。
从广义上讲,所有能够影响儿童身体发育和认知、情感和个性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和参加社会活动,都可以被视为幼儿教育。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启示的文章4篇 ,欢迎品鉴!为了能更好的同时实现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陈鹤琴明确提出:教师首先必须转型教学思想,展开自我改造,后发生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后从本质上展开转型,不再做旧教师,而是必须搞一个人民的教师,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大力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一)20世纪初中国幼稚教育的问题在陈鹤琴的主张里,幼稚阶段是人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幼稚时期也是奠定人生健全发展的时期,小的来说幼稚阶段对儿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的来说,幼稚教育可以直接影响整个教育质量。
但在20世纪初我国的幼儿教育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陈鹤琴一共总结以下几点:第一:功课太过于简单,在幼儿课堂中教师只会让幼儿折纸、玩积木、看图书等等。
第二:儿童与外界环境接触太少,呆在游戏室时间太多,陈鹤琴认为小孩子生来是没有知识和能力的,是需要和外界环境接触,与环境接触越多,小孩子的知识也就越丰富,文化知识就更高。
第三:没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幼儿教师只会采用团体教学法,完全没有针对性教学,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第四: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进行幼儿教学的过程中,部分的幼儿教师根本不知道幼儿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应该培养幼儿什么习惯及技能等等。
(二)陈鹤琴的幼儿教育主张为了更好的改善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陈鹤琴又在1927年发表了新的幼儿教育主张,第一主张:幼稚园应该适应国情,如:幼稚园的设施应体现本国文化,教材、教法只要不违背相关国情均可以使用。
第二主张:幼儿教育应该是教师与家长共同的责任,家长千万不能存在孩子放在学校就认为是教师的责任心理,只有教师与家长共同努力,相互促进,方可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她的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有很多启示。
以下是我对此的看法。
首先,陈鹤琴强调父母的角色和责任。
她认为,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他们应该在孩子早期就注重培养孩子的性格、情感和行为习惯,引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学前教育阶段,家长同样需要扮演起这样的角色,注重对孩子的启发和引导,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其次,陈鹤琴提出了“情境教育”的概念,即通过创造适宜的情境和环境,帮助孩子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在学前教育中,这一理念同样适用。
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孩子通常比较喜欢玩耍和探索。
教师和家长可以利用这些孩子的天性,创造出适宜的情境和环境,让孩子能够愉悦地学习新知识,发展自己的认知和语言能力。
第三,陈鹤琴强调了家庭教育的科学性。
她认为,家庭教育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支撑,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在学前教育中,同样需要注重科学性。
教学方法和教材的选择都需要遵循现代教育科学的原则,以确保孩子能够受益于最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技术。
最后,陈鹤琴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即注重培养孩子的多元智能和全面素养。
在学前教育中,这种教育理念同样非常适用。
幼儿期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时期,他们会发展各种各样的能力和素养,包括思维、语言、身体、情感等方面。
在教育中,我们需要注重孩子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引导孩子积极探索和学习,发展孩子的多元智能和全面素养。
总之,陈鹤琴的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有很多启示。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和应用这些理念和原则,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和发展他们的潜能。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体健康是教育的
前提和基础,身体的好坏对生理和心理有直接的 。要想
“活教育”必须有健的体魄。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将中
国的教育改革
,能 健
的教育体$其
次“要有建设的能力”
,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
,不能视学生的 能,只有学生 做,才能
的 能$
,
学生 学
做
所能的
,
的 能,学有 的
等,
学生 好,
了的
能,
强了 的
感, 学生
, 学校的 和国家
,为国家
,
国家的使命。再次“有 的能力”告诉我们,儿
来具有 的能,
于诱导与启发,教育
中多给幼儿提供想的空间,并且多鼓励幼儿想,幼
儿具有创造的兴趣与冲动,提高幼儿创造的积极性,只有让
幼儿自己 发现,才能其未来的生活中适应社会的
发展,促社会的步$ 次“有合的能”
,
合精神要从小培养,幼儿学会合,培养其集体荣誉
164
12 2021年第 期(总第894期)丈敖冬'科
EHaoKGaMa©
园重视幼儿社会性发展所提出的做人教育、情感教育、养成
教育等思想是相吻合的。幼儿个体的健康和谐发展与其将
来学会做人所必须具备的做人的态度、良好的习惯、健康的
情感和兴趣、学习的方法、人生的技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
“活教育”目的论的“做人教育”是当今深化幼儿教育教学改
教育研究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张洋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陕西宝鸡 721013)
摘要: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创者,他所提出的幼儿教育理论不仅符合中国国情,还符合幼儿的身 心发展规律,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具有重大的启示,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盏指示明灯。“3教育”思想是陈鹤琴幼儿 教育的主要内容,以丰富的内涵和鲜3的教育理念成为幼儿园深化改革中必须坚持和树立的教育理念,更是当今我国幼教实 践深化改革,树立和更新教育理念的源头&
课题研究论文:浅析陈鹤琴的早期教育思想
69210 教育理论论文浅析陈鹤琴的早期教育思想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出生于小商人家庭。
自幼知勤奋自励,且聪明颖悟。
8岁入塾读书,14岁入杭州教会学校蕙兰中学接受新式教育。
中学毕业后先后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北京清华学堂就读。
曾在清华期间创办补习夜校和成府村义务小学。
1914年与陶行知等人赴美留学,先后获霍普金斯大学文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和博士。
1919年回国任教于南京高师,主要从事教育学、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教学和研究,期间投身教育改革,探索中国儿童教育的规律,并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鼓楼幼稚园,1927年起先后担任南京教育局小学教育科长,上海工部局华人教育处长。
上世纪30年代未,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思想,并在江西、上海等地进行幼儿师范教育、幼儿园教育的实验。
他在进行幼儿教育中国化、科学化的实践中,总结并形成了系统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学前教育思想,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
《陈鹤琴教育文选》是研究陈鹤琴早期教育思想的重要文献。
一早期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关系到儿童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
陈鹤琴是爱国主义教育家,在他早期求学和从事教育活动中,目睹了中国早期教育的落后。
他认为国家要强盛,要从教育抓起,抓教育要从早期教育起步,早期教育是教育的奠基工程,不仅关系儿童个人的前途,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早期教育是人生成败的关键。
面对旧中国早期教育极其落后状况,许多少儿童因早期教育缺失,断送其发展前途,因而造成贫困世代相传的现状,陈鹤琴呼吁应该从抓好早期教育入手。
陈鹤琴认为,早期教育是人一生教育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不能错过,如果错过就会贻误教育时机造成终身遗憾。
“幼稚期(出生至七岁)是人生最主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了一个基础,若基础打的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塑造了。
”[1]陈鹤琴认为,早期教育应该从家庭教育就开始,父母是儿童早期教育的老师,教育儿童越早越好,由于儿童出生后对于家长的依赖性,其独立意识差,家长有责任教育好儿童。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是中国家庭教育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她的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感恩、爱、责任、自由”,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对于学前教育的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从感恩教育、爱的教育、责任教育、自由教育四个方面阐述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感恩教育对于学前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认为,感恩是人类应有的一种情感,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可以通过教育幼儿感激父母的辛勤付出,感激老师的教导,感激社会的帮助,让幼儿从小学会感激他人的善意和付出,培养幼儿的善良情感。
爱的教育对于学前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认为,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
在学前教育中,也需要注重给予幼儿爱的教育。
可以通过关爱和照顾幼儿的生活需求,让幼儿感受到师生之间的亲情,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自由教育对于学前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认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和自由发展的权利,给予孩子相对自由的成长空间。
在学前教育中,也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游戏环境,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鼓励幼儿自我表达和参与决策,增强幼儿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通过给幼儿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让幼儿在自由探索中实现全面发展。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于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从感恩教育、爱的教育、责任教育、自由教育等方面吸取启示,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
也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结合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更好地运用家庭教育理论,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简析陈鹤琴本土化学前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模板
简析陈鹤琴本土化学前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令家,也是很有盛名的教育令家曾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中国的福禄贝尔、中国四大教育圣人之一。
他早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致力于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这为其学前教育思想打下了坚实基础。
1919年回国后目睹当时学前幼儿教育被外国教会垄断包办,抨击这种全盘西化的状况。
他感到必须走出一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的学前教育道路。
为此他就在中国进行学前教育实践探索,1923在南京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幼稚园,即南京鼓楼幼稚园。
从此,学琴教育走上了中国本土化学前教育探索的道路。
陈鹤琴先生经过长期的探索,终于逐步形成了适合国情本土化的学前教育思想理论,包括学前教育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做人及环境教育、师资培养和学前教育体系。
他的学前教育思想是经过中国学前教育实践检验证明是科学的学前教育思想,研究其学前教育思想对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价值。
下面就从学前教育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做人和环境教育、师资培养及学前教育体系来论述一代学前教育宗师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陈鹤琴本土化学前教育思想的内容(一)陈鹤琴学前教育的目的论思想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这是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目的,也是其学前教育最终追求。
他从事学前教育研究就是力求让儿童从小学做人、做一个中国人、和时代同步的中国人。
这个教育目的看起来挺普通,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实则不然。
这是对当时中国教育状况的真实了解和认真探究之后才提出的教育目的,他有感于当时人们对做人、做中国人、特别是如何做好一个现代中国人不甚了解,因此有必要提出,应该让儿童从小就要学会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对改变国人特别是许多下层人麻木不仁的现状很重要。
为实现此目标,他提出了五个具体要求:儿童从小要有健康身体;从小就培养儿童建设能力;从小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加强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从小就要让儿童懂得要给大家服务也就是要学会做一个有服务意识的人。
论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论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09教31 聂晨晨09093051 摘要: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个场所,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时刻影响着儿童德、智、体、美诸多方面的发展。
家庭教育有着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陈鹤琴,家庭教育,儿童,身心健康,父母陈鹤琴是我国现代着名的儿童教育学家,(刚开始我以为他是个女的,后来听老师介绍才知道是男的)是开创我国现代儿童心理和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核心人物。
他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主导了我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有重要影响。
他结合“儿童心理学”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1923年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最早的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进行中国化的和科学化的幼儿教育试验,总结并形成了最早的幼儿教育思想。
1940年回江西创办幼稚园,后改为国立的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陈鹤琴有一句名言就是:“我爱儿童,儿童爱我”,我们老师说了,他花了毕生的心血研究儿童,热爱儿童,最后很有信心的说出这句话是很让人佩服的。
陈鹤琴先生有如下的几个观点:一、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学前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儿童教育。
二、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活校育的三大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三、建立了幼儿园课程理论。
五指活动,单元课程,游戏教学。
四、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我读了《家庭教育》,对陈鹤琴的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了一点理解。
陈鹤琴先生提倡“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说明他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作用。
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小孩子生来是无知的,他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们的行为总是会受到遗传的影响,但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父母的正确引导。
因此他对父母的教育提出了以下建议:1、父母要尊重孩子。
陈鹤琴认为“父母对子女应当有相当的礼貌”,“做父母的不应迁怒于子女”,也就是说做父母的不可常常用命令式的语气去指挥他们的孩子,而应相互尊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在幼儿园的应用
11级学前教育本科二班聂小春11103201
【摘要】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个场所,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
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时刻影响着儿童德、智、体、美诸多方面的发展。
家庭教育有着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陈鹤琴,家庭教育,儿童,身心健康,父母
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现代儿童教育学家。
他是我国学前教育和儿童心理研究所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对儿童教育事业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是开创我国现代儿童心理和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核心人物。
他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主导了我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有重要影响。
他结合“儿童心理学”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1923年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最早的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进行中国化的和科学化的幼儿教育试验,总结并形成了最早的幼儿教育思想。
一、陈鹤琴的家庭教育原则
(一)要把家庭教育作为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陈鹤琴认为,家庭教育同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强盛密切相关。
陈鹤琴对家庭教育寄予热切的期望:“对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小孩子,我们应当用很好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使他们关于体德智都从小好好儿学起”。
他认为:”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个老师,父母应尽到教育好孩子的责任。
幼儿在父母那里学说话,认识周围事物,模仿父母言行,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性格。
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对幼儿的家庭教育。
(二)要把科学地了解儿童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依据
陈鹤琴指出,小孩子既难养,更难教。
“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心理始能行之得当。
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妄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
”陈鹤琴指出:“出生小儿“除了几种简单感觉和几种简单动作之外,差不多别无所能。
”但逐渐地能听,能言,会走会画,有思想,有能力了,这是因为他有后天的遗传之基础,凭借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方能得到发展,其中教育起主要作用。
(三)要把教育功能自然地渗透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陈鹤琴认为家庭教育应融化和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亲子间的交往和家庭生活的实践,随机地,个别地,面对面地经行的。
他是从家庭生活的需要和儿童在家庭中的主要学习内容来阐述家庭教育的各项原则的。
包括:卫生教育方面,情绪教育和群育方面,智育方面。
此外,陈鹤琴认为全面提高父母的素质和教育能力,是保证家庭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
二、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方法
1.创设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
陈鹤琴先生认为:“小孩子生下来都是好的,到了后来,或者是好,或者变坏,这和环境有很大关系。
环境好,小孩子就容易变好;环境坏,小孩子就容易变坏”,“凡是可以给小孩子的刺激都是他的环境。
”其中包括物质的环境与人的环境,
而人的环境尤为重要。
家长应为孩子选择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用以支持他们的模仿,诸如良好的精神环境、游戏环境、艺术环境和阅读环境等。
2.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首先阐述了儿童心理并以之为施行家教的基础,强调“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心理方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心理而妄加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带孩子不要姑息,也不要严厉。
娇生惯养的教育在家庭里是常看见的,会使孩子养成利己害人的坏思想,成为很倔强很刚愎的孩子。
相反,规矩多而严,也是不好的,其实施秉承父母意志,以父母意志为意志,以父母性情为性情,也会损害孩子的发展。
应该一方面予以充分的机会以发展孩子的能力和健全的意志;一方面限以自由范围,使他不得随意乱动,以免侵犯他人的权利,如此,小孩未有不受其惠的。
”他在长期的观察实践中总结出儿童的七大心理特点:好游戏、好模仿、好猎奇、喜欢成功、喜欢野外生活、喜欢群体、喜欢称赞,并据此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正面教育、以身作则、及早施教、严格要求、教养态度一致、宽严适度、责罚慎重等七条教育原则和游戏法、激励法、榜样法、诱导法、暗示法、动作教育法等十种教育方法。
例如:他根据儿童喜欢称赞、嘉许、奖励,而不喜欢禁止、抑阻的心理特征提出了“正面教育”的原则,主张对小孩子多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诱导,不要给予消极的刺激,采用“激励教育法”,用言语来激励他,使得他居于自动的地位,而且使得他很高兴地去做。
3.加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
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和意义都非常重大,但二者不能脱节,必须共同合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而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往往配合得不太好,相互脱节。
如在有些方面分歧较大,幼儿园教师们煞费苦心所取得的成果往往被家长们不经意的一言一行所否定;也有一些家长,倒很注意教育,但不了解幼儿园的情况,孩子在家里学的和在幼儿园里学的,常不能相融合,甚至两方面发生冲突。
另外,幼儿园也不主动去和家庭合作。
因此,家庭和幼儿园都应该改变观念,加强联系和合作。
他强调“儿童教育是整体的、连续的”,“因为儿童与父母的亲和力很深,相处的时间长,他们对儿童的影响从而也较大,往往儿童在学校得到的一些好处,抵挡不住家庭不利环境的影响;因而现今中国的家庭,更有联络的必要。
”此外,他还列举了探访家庭、讨论会、报告与恳谈会等形式,一直被我国幼儿园广泛采用,基本上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三、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园的应用
通过对陈鹤琴《家庭教育》浅薄的学习,对陈鹤琴的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了一点理解。
在当今的幼儿园,开始逐渐加强了家园沟通的环节。
比如有每个有的家长开放日,有开放式的幼儿园环境,有家园qq群,家长联系册,还有亲自活动等等实现家园沟通的方法。
但是这些方法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一些环境差一点的幼儿园就没有诸如此类的方法,所以家园沟通还是一个存在的问题。
即便有的幼儿园开展了这一系列的活动,但是还是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存在家长不配合,不理解,孩子的自我主义,教师的沟通能力等等因素制约。
我觉得只有在家长,孩子,幼儿园相互配合理解的情况下,才能使家园沟通最大化,才能更有利的帮助孩子成长。
如今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儿童越来越多,
众多家长深感自己的无力。
其根本原因在于家长不了解儿童的心理,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仅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强迫儿童按自己设计的模式走下去,一旦此发展模式不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即可导致不良结果。
在我见习的幼儿园我看到很多孩子都在上兴趣班:语言,画画,跳舞等等。
但是有多少孩子是真正的喜欢呢?家长只会一味的塞钱给幼儿园,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幌子,而忽视孩子真正的内心渴望,浪费孩子的自由时间,天真浪漫的童年,浪费了父母辛辛苦苦的血汗钱。
父母之间互相攀比的迹象很明显,某某孩子会背唐诗,会写多少字,会做加减法等等,他们衡量孩子仅仅以“学业表现”,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对孩子重要的他们在学习中自我创作,自我想象的过程,是情感的陶冶,是人际交往的交流,以及情商智商的不断提高,每个孩子生来都不一样,没有必要整齐划一,只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就很好。
所以很多家长不理解,说幼儿园没学到知识,交钱来玩等等诋毁幼儿园的话,但是孩子真的在进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会自己穿衣、吃饭了,他会叠被子了,会关心小朋友了,会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了等等,这些东西是在生活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是整个人生的奠基。
父母的偏见也会导致家园沟通的不和谐,这就需要给父母上课,上他们真真正正的了解孩子,而不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
我见习的那个幼儿园,有家长练习册,有家园qq号,但是在我见习的半个月里,我觉得幼儿园家园沟通的工具并没有真正起作用。
基本上都是用来提醒家长给孩子换被子了,该洗玩具了,某某孩子咳嗽严重了,还有就是下周学习计划表,而没有真的落到孩子在幼儿园的教育上,我觉得这个需要改进,可以在定点的时间里给家长传递这方面的知识,让他们成为孩子的“教育专家”。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已经开始起作用了,只是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社会,家长,幼儿园共同努力,相信在以后的幼儿教育中作用会变得更加显性,发挥巨大的教育潜力。
四、总结
家庭不但为儿童创造生活和发展的物质环境,而且还要给儿童以父母的爱,满足其精神需要。
父母对孩子的接触、沟通、期待、激励,有助于儿童的自尊自信、道德品质、智力、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总之,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个场所,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时刻影响着儿童德、智、体、美诸多方面的发展。
家庭教育有着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