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课件
合集下载
无菌检查法试验具体操作方法PPT课件
四、具体检测方法
❖ 薄膜过滤法:
❖ 采用全封闭式薄膜过滤器,薄膜孔径不大于0.45um, 膜直径约47mm.
❖ 取规定抽验供试品数,(如供试品少于10ml,则先加 入100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或适宜的无菌溶剂), 立即在无菌条件下导入无菌薄膜过滤器内,加压或减 压过滤。
❖ 含汞类等防腐剂的供试品,在供试品过滤后,用0.9% 无菌氯化钠溶液或其他适宜的无菌溶剂冲洗滤膜3次, 每次100ml,过滤后,两个滤器中加硫乙醇盐流体培 养基各100ml,另一个滤器加改良马丁培养基100ml。
支
移种前剩余培养基及移种后的培养基 分别培养21天,(36℃±1)。每隔3天观察一次
四、具体检测方法
❖ 一旦支原体污染:
㈠一律废弃重新培养。 ㈡对于具有重要价值的细胞株,
有必要清除支原体的,常用方法有: ①抗生素处理 ②抗血清处理: ③抗生素加抗血清和补体联合处理
四、具体检测方法
❖ 支原体最突出的结构特征是没有细胞壁, ①对作用于细胞壁生物合成的抗生素:如 -内酰胺类、
三、无菌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4.吸取过营养液后的吸管不能再用火焰烧灼,因残留 在吸管头中营养液能烧焦形成炭膜,再用时会把有 害物带入培养基中。 开启、关闭供试品时,火焰灭菌时间要短,防止因 温度过高灭活供试品。 另外胶塞过火焰时也不能时间长,以免烧焦产生有 毒气体,危害供试品。
5.进行试验时,吸管抽取供试品后,要与培养基试管 平行且垂直,动作要准确敏捷,但又不必太快,以 防空气流动,增加污染机会。
二、试验物品准备:
❖ 2、灭菌物品的确认: 高压根据试验要求,准备所需器材和物品。需在灭菌 物品盒标注名称,并填写灭菌日期,清点无误后将 其送至灭菌前间。 灭菌是无菌物品生产的重要环节,根据物品的性能选 择合适的灭菌方式,是确保试验质量的关键。 我们通常把玻璃器皿包括吸管瓶子选择180℃2小时干 热灭菌,胶栓121℃60分钟灭菌,取回灭菌物品时, 一定要在有效期内使用,试验前确认指示剂是否合 格及包装的完整性,干燥性,合格后方可使用。
无菌检查法培训-PPT课件
无 菌 检 查 法
无 菌 检 查 法
Βιβλιοθήκη 菌悬液在室温下放置应在 2小时内使用,若保 存在2~8℃可在 24小时内使用。黑曲霉孢子 悬液可保存在 2~8℃,在验证过的贮存期内 使用。 培养基接种 取每管装量为 12ml的硫乙醇酸 盐流体培养基 9支,分别接种小于100 cfu的金 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 菌、生孢梭菌各 2支,另 1支不接种作为空白 对照,培养3天;取每管装量为9ml的改良马 丁培养基5支,分别接种小于 100 cfu的白色念 珠菌、黑曲霉各 2支,另 1支不接种作为空白 对照,培养5天。逐日观察结果。 结果判定 空白对照管应无菌生长,若加菌的 培养基管均生长良好,判该培养基的灵敏度 检查符合规定。
薄膜过滤法,应增加 1/2的最小检验数量作阳性对 照用;若采用直接接种法,应增加供试品 1支(或 瓶)作阳性对照用。)
表 1 批出厂产品最少检验数量
无 菌 检 查 法
表 2. 液体制剂最少检验量及上市抽 验样品的最少检验数量
无 菌 检 查 法
表3. 固体制剂最少检验量及上市抽 检样品的最少检验数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 26 003〕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 10 104〕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CMCC(B)63 501〕 生孢梭菌( Clostridium sporogenes)〔CMCC(B) 64 941〕 白色念珠菌( Candida albicans)〔CMCC(F) 98 001〕 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 〔CMCC(F) 98 003〕
药品无菌检查课件
药品无菌检查课件
• 药品无菌检查概述 • 药品无菌检查的方法与流程 • 药品无菌检查的实验操作 • 药品无菌检查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药品无菌检查的案例分析
目录
药品无菌检查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药品无菌检查是指对药品中是否 含有微生物的检查,特别是致病 性微生物的检查。
目的
确保药品在生产和处理过程中没 有受到微生物污染,保障药品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常见问题三:实验操作失误问题
药品无菌检查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注射液的无菌检查
总结词
操作规范、结果准确
详细描述
某注射液的无菌检查过程严格遵循中国药典规定,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检验。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确保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案例二:某胶囊剂的无菌检查
总结词
高效检测、无菌保证
详细描述
某胶囊剂的无菌检查采用了直接接种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和无菌保证。 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药品无菌检查的重要性
保障公众健康
无菌药品用于治疗疾病和预防感 染,如果药品中含有微生物,将
给患者带来健康风险。
维护药品质量
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药品变质、药 效降低或产生不良反应,因此无菌 检查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符合法规要求
各国药品监管机构要求对药品进行 无菌检查,确保药品符合相关法规 和标准。
案例三:某原料药的无菌检查
总结词
全面检测、排除污染
详细描述
某原料药的无菌检查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全面检测,包括直接接种法和薄膜过滤法等。在操作过程中,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效排除了污染的可能性。
THANKS
• 药品无菌检查概述 • 药品无菌检查的方法与流程 • 药品无菌检查的实验操作 • 药品无菌检查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药品无菌检查的案例分析
目录
药品无菌检查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药品无菌检查是指对药品中是否 含有微生物的检查,特别是致病 性微生物的检查。
目的
确保药品在生产和处理过程中没 有受到微生物污染,保障药品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常见问题三:实验操作失误问题
药品无菌检查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注射液的无菌检查
总结词
操作规范、结果准确
详细描述
某注射液的无菌检查过程严格遵循中国药典规定,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检验。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确保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案例二:某胶囊剂的无菌检查
总结词
高效检测、无菌保证
详细描述
某胶囊剂的无菌检查采用了直接接种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和无菌保证。 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药品无菌检查的重要性
保障公众健康
无菌药品用于治疗疾病和预防感 染,如果药品中含有微生物,将
给患者带来健康风险。
维护药品质量
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药品变质、药 效降低或产生不良反应,因此无菌 检查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符合法规要求
各国药品监管机构要求对药品进行 无菌检查,确保药品符合相关法规 和标准。
案例三:某原料药的无菌检查
总结词
全面检测、排除污染
详细描述
某原料药的无菌检查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全面检测,包括直接接种法和薄膜过滤法等。在操作过程中,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效排除了污染的可能性。
THANKS
无菌检查法课件
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01
02
03
04
培养法
通过培养基培养微生物,观察 其生长情况,进行检测。
显微镜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 、大小、染色等情况,进行检
测。
生物发光检测法
利用生物发光原理,检测微生 物的存在。
免疫学方法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微生 物的存在。
03
无菌检查法的操作流程
样品采集
采样前准备
霉菌
常见的无菌检查对象,包 括酵母菌、霉菌等。
病毒
体积较小的微生物,需要 特殊的方法进行检测。
微生物的生长条件
营养物质
微生物生长需要各种营养 物质,如碳源、氮源、水 、无机盐等。
温度
不同微生物需要在不同的 温度下生长,一般温度范 围在20℃-45℃之间。
pH值
微生物生长的酸碱度条件 ,不同微生物适应的pH值 范围不同。
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污染。
样本处理
对样本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去除杂菌并保留所需检测的微生物。
培养条件
确保培养基处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观察记录
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操作步骤、观察结果等。
实验后的处理
器具清洗
实验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器具进行彻底清洗 和消毒。
防止污染
在接种和培养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 止培养基和培养物受到污染。
结果观察与判定
观察微生物生长情况
定期观察培养物的生长情况,记录生 长特征和菌落形态等信息。
菌落计数
结果判定
根据检验目的和标准要求,对观察到 的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判定,如是否 符合无菌要求或特定微生物的存在与 否。
无菌检查法PPT
培养基与试验菌
培养基种类及用途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第5页
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 营养肉汤培养基
稀释液和冲洗液
菌液制备中用于生孢梭菌的液体培养;无菌检查方法学验证中 用于滤筒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 培养。
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 活化培养与平板计数。
无菌方法学验证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薄膜过滤法
第19页
为降低在洁净区操作菌液风险,也可在保证滤膜 完整性的前提下,将装有培养基的滤筒移至阳性 室,然后使用注射器吸取1ml合适浓度(<100 cfu)的菌液注入供试品及阳性对照滤筒内。
阳性对照 取一装有同体积培养基的集菌培养器,加入等量试验菌,做为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 取相同稀释液、冲洗液及同批次集菌培养器同法操作,做为阴性对照。
——中国药典第三部附录XII A 《无菌检查法》
定义与要求
标准依据 《中国药典》2010年版: 一部 附录XIII B 二部 附录XI H 三部 附录XII A
标准依据、人员要求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第3页
人员要求
无菌检查人员需要具备微生 物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技 术培训。
定义与要求
环境要求
维扬我武 克壮其猷 第4页
如含供试品的任意容器内试验菌生长微弱、缓慢或不生长,则说明供试品的该检验 量在该检验条件下有抑菌作用,可采用增加冲洗量、增加培养基用量、使用灭活剂 和中和剂、更换滤膜品种等方法消除抑菌作用,并重新进行方法学验证。如使用中 和剂、灭活剂和表面活性剂,应证明其有效性,且对微生物无毒性。
无菌方法学验证
图片来自网络
无菌方法学验证 薄膜过滤法-操作
最新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ppt课件
2005年版中国药典无 菌检查法
◆ 2005年版无菌检查法介绍 ◆ 2005年版药典无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2006-07
2
2005年版无菌检查法介绍
2006-07
3
无菌检查培养基
一般采用商品脱水培养基,临用时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配 制。
培养基的pH值应符合规定,分装好的培养基及时密封后必 须在配制当天(2小时内最佳)进行灭菌处理。
2006-07
12
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
硫乙醇酸盐12ml,9支,4株菌,各1ml,每种培养 基各接种2支(原3支),另1支培养基空白对照。 培养3d(原5天)。
改良马丁9ml,5支,2株菌,各1ml,每种培养 基各接种2支(原3支),另1支培养基空白对照。 培养5d。
结果判定
空白管培养基无菌生长,加菌的培养基管均生 长良好,判灵敏度检查合格。
⑤非水溶性供试品 取规定量,混合,加入适量的聚山梨酯
溶剂溶解,或按标签说明复溶后,取 规定量接种至培养基中。
2006-07
22
直接接种法9种供试品的处理和接种
④ß-内酰胺类或磺胺类供试品 取规定量,混合,加入适量的无菌ß-内
酰胺酶溶液或对氨基苯甲酸溶液使中和, 接种至培养基中。或接入含ß-内酰胺酶或 对氨基苯甲酸的培养基中。
2006-07
23
直接接种法9种供试品的处理和接种
接种前:培养基氧化层的高度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 的1/5,否则,须经100℃水浴加热至粉红色消失 (不超过20分钟),迅速冷却,只限加热一次, 并应防止被污染。 培养后:装量与容器高度的比例应符合培养结束 后培养基氧化层(粉红色)不超过培养基深度的 1/2。
2006-07
9
培养基的装量
◆ 2005年版无菌检查法介绍 ◆ 2005年版药典无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2006-07
2
2005年版无菌检查法介绍
2006-07
3
无菌检查培养基
一般采用商品脱水培养基,临用时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配 制。
培养基的pH值应符合规定,分装好的培养基及时密封后必 须在配制当天(2小时内最佳)进行灭菌处理。
2006-07
12
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
硫乙醇酸盐12ml,9支,4株菌,各1ml,每种培养 基各接种2支(原3支),另1支培养基空白对照。 培养3d(原5天)。
改良马丁9ml,5支,2株菌,各1ml,每种培养 基各接种2支(原3支),另1支培养基空白对照。 培养5d。
结果判定
空白管培养基无菌生长,加菌的培养基管均生 长良好,判灵敏度检查合格。
⑤非水溶性供试品 取规定量,混合,加入适量的聚山梨酯
溶剂溶解,或按标签说明复溶后,取 规定量接种至培养基中。
2006-07
22
直接接种法9种供试品的处理和接种
④ß-内酰胺类或磺胺类供试品 取规定量,混合,加入适量的无菌ß-内
酰胺酶溶液或对氨基苯甲酸溶液使中和, 接种至培养基中。或接入含ß-内酰胺酶或 对氨基苯甲酸的培养基中。
2006-07
23
直接接种法9种供试品的处理和接种
接种前:培养基氧化层的高度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 的1/5,否则,须经100℃水浴加热至粉红色消失 (不超过20分钟),迅速冷却,只限加热一次, 并应防止被污染。 培养后:装量与容器高度的比例应符合培养结束 后培养基氧化层(粉红色)不超过培养基深度的 1/2。
2006-07
9
培养基的装量
无菌检查法及其验证课件
• 供试液经薄膜过滤后,若需要用冲洗液冲洗滤膜,每 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为100ml,且冲洗量不超过 1000ml,以避免滤膜上的微生物受损伤。
• 过滤器应优先选择封闭式薄膜过滤),也可使用一般
薄膜过滤器。滤膜孔径不大于0.45μm,直径约为
50mm。
无菌检查法及其验证课件
19
供试品的无菌检查法
• 检验数量 指一次检验所用供试品最小包装容器的数 量
• 菌种的要求:不得超过5代。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方法 保存,以保证菌种的生物学特性。
• 加菌量:<100cfu。
无菌检查法及其验证课件
12
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③ 菌液制备
试验菌
培养基
培养温度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枯草芽孢杆菌
营养肉汤
生孢梭菌
硫乙醇酸盐流体
白色念珠球菌 改良马丁培养基
黑曲霉
改良马丁琼脂斜面
无菌检查法概念
• 无菌检查是通过目检微生物在培养基中 的生长来判断结果。
• 无菌检验只能给出该批产品受污染的程 度。
• 无菌检验合格只能说明被测样品无菌, 不能证明整批样品无菌。
无菌检查法及其验证课件
1
无菌检查的设施、环境、人员
• 检查环境应在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 洁净度100级的单项流空气区域内或隔 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 无菌操作。
• 采用薄膜过滤法应增加1/2的最小检验数量作为阳性对 照;采用直接接种法应增加供试品无菌检查时每个培 养基容器接种的样品量作为阳性对照。
• 检验量 指一次试验所用供试品总量(g或ml),若 每支(瓶)供试品装量按规定足够接种两份培养基, 则应分别接种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改良马丁培养 基。采用薄膜过滤法时,检验量不应少于直接接种法 的供试品总量,只要供试品的特性允许,应将所有容 器内的全部内容物过滤.
药品无菌检查ppt课件
药品无菌检查法
• 混悬液等非澄清水溶液供试品 取规定量, 等量接种至各管培养基中
• 固体供试品 取规定量,直接等量接种至各 管培养基中,或加入适宜的溶剂溶解,或 按标签说明复溶后,取规定量等量接种至 各管培养基中。
• 非水溶性供试品 加入适量的乳化剂及稀释 剂使其乳化再接种,或直接接种至含乳化 剂的培养基中
取流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不少于15ml)6管, 分别加入金葡、大肠、生孢各2管,其中一管 接入供试品,另一管作为对照,TSB(不少于 10ml)6管,分别加入枯草、白念、黑曲各2 管,其中一管加入供试品,另一管作为对照, 培养时间不得超过5天。
结果判断:
与对照管比较,试验组的试验菌生长良好, 则说明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
2、直接接种
药品无菌检查法
• 薄膜过滤法 • 试验组:取每种培养基规定接种的供试品
总量按薄膜过滤法过滤,冲洗,在最后一 次冲洗液中加入小于100cfu的试验菌,过滤。 将培养基加至滤筒内。
• 对照组:另取一装有同体积培养基的容器, 加入等量试验菌,培养时间不得超过5天。
药品无菌检查法
• 直接接种法
药品无菌检查法
• 特点
• 无菌检验结论为一次性,药典规定为不 得复试,为什么不得复试,菌落的分布 具有不均匀性,检验过程是破坏性的, 不具有重复性。---------------对操作过程的 要求非常高。
• 过程的控制----------1、环境控制;2、操 作影响,人员、物流是否引入外源性污
过程控制
以润湿滤膜
• 油类供试品的滤膜和滤器在使用前应充分 干燥
• 冲洗量一次一般为100ml,总冲洗量不得超 过1000ml,以免膜上的微生物受损。总冲
【精编版】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PPT53页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精编版】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Hale Waihona Puke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精编版】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Hale Waihona Puke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无菌检查ppt课件
ISO 11737-2 2009 医疗设备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 第二部分: 灭菌过程中无菌测试的定义,验证及维护
精选编辑ppt
4
三、检测环境
GB/T 14233.2-2005:无 菌室操作台或超净工作 台局部应符合洁净度100 级单向流空气区域要求。
单向流空气 、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 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 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 家标准进行洁净度确认。隔离系统应 定期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 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
试验组 阳性对照组
试验组 阳性对照组
试验组 阳性对照组
试验组
—— √
—— √
—— 精选编辑ppt
枯草 白念 白念 黑曲霉 黑曲霉
胰酪大豆胨液 体培养基
阳性对照组 试验组
阳性对照组 试验组
阳性对照组
培养
30~35℃ 不得超过5天
20~25℃ 不得超过5天
16
八、验证方法——结果判断
与对照管比较,如含供试品各容器中的试验菌均生长良好,则 说明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作用或其抑菌作 用可以忽略不计,照此检查方法和检查条件进行供试品的无菌 检査。
精选编辑ppt
18
十、日常无菌检查
准备间
无菌检查室
培养基、 供试品、 灭菌物 品的准
备
供试品接入培 养基
FTM+供:2管 TSB+供:1管 阴性:各1管 (FTM、TSB)
精选编辑ppt
阳性对照室
取其中一管 FTM+供,加入
1~100cfu 金黄色葡萄球
菌
准备间
FTM+阴:30~35℃ TSB+阴:20~25℃
精选编辑ppt
4
三、检测环境
GB/T 14233.2-2005:无 菌室操作台或超净工作 台局部应符合洁净度100 级单向流空气区域要求。
单向流空气 、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 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 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 家标准进行洁净度确认。隔离系统应 定期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 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
试验组 阳性对照组
试验组 阳性对照组
试验组 阳性对照组
试验组
—— √
—— √
—— 精选编辑ppt
枯草 白念 白念 黑曲霉 黑曲霉
胰酪大豆胨液 体培养基
阳性对照组 试验组
阳性对照组 试验组
阳性对照组
培养
30~35℃ 不得超过5天
20~25℃ 不得超过5天
16
八、验证方法——结果判断
与对照管比较,如含供试品各容器中的试验菌均生长良好,则 说明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作用或其抑菌作 用可以忽略不计,照此检查方法和检查条件进行供试品的无菌 检査。
精选编辑ppt
18
十、日常无菌检查
准备间
无菌检查室
培养基、 供试品、 灭菌物 品的准
备
供试品接入培 养基
FTM+供:2管 TSB+供:1管 阴性:各1管 (FTM、TSB)
精选编辑ppt
阳性对照室
取其中一管 FTM+供,加入
1~100cfu 金黄色葡萄球
菌
准备间
FTM+阴:30~35℃ TSB+阴:20~25℃
无菌检查法-PPT课件
—— 明确了验证试验所需样品量是供试品的 检验量而不是供试品的检验数量。
供试品的无菌检查部分
1、阳性对照用量:
原:“若采用直接接种法,应增加供试品1支 (或瓶)作阳性对照用。”
修订为 :若采用直接接种法,应增加供试品无菌 检查时每个培养基容器接种的样品量作阳性对照 用。
——因若是液体制剂,应该采用薄膜过滤法,若是 固体制剂每管接种量可能不止1支(或瓶),应 按验证的方法确定。
备注中对供试品容器装量不够接种两种培养 基的情况,明确规定最少检验数量应加倍。
感谢您的关注
供试品的无菌检查部分
培养及观察
对于培养14天后,不能从外观上判断有无 微生物生长时,删除了:“或划线接种于 斜面培养基上” 的规定。
同时删除了可根据斜面是否有菌生长而判 断的规定。
结果判断部分
新增订阳性对照管和阴性对照管的实 验结果对于整体实验结果判断的作用: “ 阳性对照管应生长良好,阴性对照 管不得有菌生长。否则,试验无效。”
无菌检查法-PPT课件
方法验证试验部分
1、验证试验用菌种及菌液制备在培养基 灵敏度所用菌种的基础上,删除了铜绿假 单胞菌,增订了大肠埃希菌。
2、验证试验中样品用量
修订为: 薄膜过滤法验证试验样品量:
“ 取每种培养基规定接种的供试品总量按薄膜 过滤法过滤。”
直接接种法验证试验样品量: “…其中1管接入每支培养基规定量的供试品量, “
供试品的的无菌检查部分
薄膜过滤法:
1、新增规定:抗生素供试品应选择低吸 附的滤器及滤膜
2、新增规定:对每片滤膜的总冲洗量不 得过1000ml
3、新增规定:所用冲洗量、冲洗方法同 验证试验
供试品的无菌检查部分
薄膜过滤法
供试品的无菌检查部分
1、阳性对照用量:
原:“若采用直接接种法,应增加供试品1支 (或瓶)作阳性对照用。”
修订为 :若采用直接接种法,应增加供试品无菌 检查时每个培养基容器接种的样品量作阳性对照 用。
——因若是液体制剂,应该采用薄膜过滤法,若是 固体制剂每管接种量可能不止1支(或瓶),应 按验证的方法确定。
备注中对供试品容器装量不够接种两种培养 基的情况,明确规定最少检验数量应加倍。
感谢您的关注
供试品的无菌检查部分
培养及观察
对于培养14天后,不能从外观上判断有无 微生物生长时,删除了:“或划线接种于 斜面培养基上” 的规定。
同时删除了可根据斜面是否有菌生长而判 断的规定。
结果判断部分
新增订阳性对照管和阴性对照管的实 验结果对于整体实验结果判断的作用: “ 阳性对照管应生长良好,阴性对照 管不得有菌生长。否则,试验无效。”
无菌检查法-PPT课件
方法验证试验部分
1、验证试验用菌种及菌液制备在培养基 灵敏度所用菌种的基础上,删除了铜绿假 单胞菌,增订了大肠埃希菌。
2、验证试验中样品用量
修订为: 薄膜过滤法验证试验样品量:
“ 取每种培养基规定接种的供试品总量按薄膜 过滤法过滤。”
直接接种法验证试验样品量: “…其中1管接入每支培养基规定量的供试品量, “
供试品的的无菌检查部分
薄膜过滤法:
1、新增规定:抗生素供试品应选择低吸 附的滤器及滤膜
2、新增规定:对每片滤膜的总冲洗量不 得过1000ml
3、新增规定:所用冲洗量、冲洗方法同 验证试验
供试品的无菌检查部分
薄膜过滤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试品的无菌检验
阴性对照 供试品无菌检查时,应取相应溶剂和稀释液、
如需要,可在上述稀释液或冲洗液的灭菌 前或灭菌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或中和剂等。
方法验证试验
当建立产品的无菌检查法时,应进行方法 的验证,以证明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 的无菌检查。若该产品的组分或原检查条件 发生改变时,检查方法应重新验证。
验证时,按“供试品的无菌检查”的项下 及下列要求进行操作。对每一实验菌应逐一 进行验证。
结果判断 与对照管比较,如含供试品各容器中的实验菌均生长良好,则
说明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作用或其抑菌作用可忽略不计, 照此检查方法和检验条件进行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如含供试品的任一容器中 的实验菌生长微弱、缓慢或不生长,则说明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 下有抑菌作用,应采用增加冲洗量、增加培养基的用量、使用中和剂、更换 滤膜品种等方法,消除供试品的抑菌作用,并重新进行方法验证试验。
? 阳性对照 应根据供试品特性选择阳性对照菌:无抑菌作用及抗 细菌的供试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对照菌;抗厌氧菌的供试品,以 生孢梭菌为对照菌;抗真菌的供试品,以白色念球菌为对照菌。阳性 对照试验的菌液制备同方法验证试验,加菌量小于100cfu,供试品用 量同供试品无菌检验每份培养基接种的样品量。阳性对照管培养4872小时应生长良好。
培养基的适用性试验
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及改良马丁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 及灵敏度检查的要求。本检验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验前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
无菌性检查
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5支(瓶),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灵敏度检查
菌种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管技术。
直接接种法 取符合直接接种法培养基用量要求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8
管,分别接入小于100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 生孢梭菌各2管;取符合直接接种法培养基用量要求的改良马丁培养基4管, 分别接入小于100cfu的白色念球菌、黑曲霉各2管。其中1管接入每支培养 基规定的供试品接种量,另1管作为对照,置规定的温度培养3-5天。
菌种及菌液制备 除大肠埃希菌外,金
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 白色念球菌、黑曲霉同培养基灵敏度检查。 大肠埃希菌液制备同金黄色葡萄球菌。
方法验证试验
薄膜过滤法 取每种培养基规定接种的供试品总量按薄膜过滤法过滤,冲
洗,在最后一次的冲洗液中加入小于100cfu的实验菌,过滤。取出滤膜接 种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改良马丁培养基中,或将培养基加至滤斗内。 另取一装有同体积培养基的容器,加入等量实验菌,作为对照。至规定温度 培养3-5天。各试验菌同法操作。
? 方法验证试验也可与供试品的无菌检验同时进行。
供试品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菌检验
? 检验数量 检验数量是指一次实验所用供试品最小包装容器的 数量。除另有规定外,出厂产品按表1规定;上市产品监督检验按表2、 表3规定。表1、表2、表3中最小检验数量不包括阳性对照试验的供 试品用量。一般情况下,供试品无菌检验若采用薄膜过滤法,应增加 1/2的最小检验数量做阳性对照用;若采用直接接种法,应增加供试 品无菌检查时每个培养基容器接种的样品量作阳性对照用。
以保证实验菌株安全生物学特征。(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生 孢梭菌、白色念球菌、黑曲霉)
菌液制备 接种金黄、铜绿、枯草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或营养琼脂培养
基上, 接种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 接种白色念球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中,23-28℃培养24-48小时,上述 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菌落形成单位)的菌悬液。 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中,23-28℃培养6-7天,加3-5ml 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用适宜的方 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 液制成每1ml含孢子数小于100cfu(菌落形成单位)的孢子悬液。
? 检验量 是指一次试验所用的供试品总量(g或ml)。除另有规 定外,每份培养基接种的供试品量按表2、表3规定。若每支(瓶)供 试品的装量按规定足够接种两份培养基,则应分别接种硫乙醇酸盐流 体培养基或改良马丁培养基。采用薄膜过滤法时,检验量应不少于直 接接种法的供试品总接种量,只要供试品特性允许,应将所有容器内 的全部内容物过滤。
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
培养基
培养基的制备和培养条件
培养基可按以下处方制备,也可使用按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 配置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配置好的培养基应保存在2-25℃、避光的环境,若保存在非密闭容器中,一 般于3周内使用;若保存于密闭容器中,一般可在1年内使用。
基本的培养基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营 养琼脂培养基、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
菌液配置后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中,可在24小时内使用。 若保存于密闭容器中,一般可在1年内使用。黑曲霉孢子悬液可保存在2-8℃中,在验证 过的储存期内使用。
培养基的适用性试验
培养基接种
取每管装量为12ml的硫乙醇酸压流体培养基9支,分别接 种小于100cfu的金黄、铜绿、枯草、生孢梭菌各2支,另1 支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培养3天;取每管装量为9ml的改 良马丁培养基5支,分别接种小于100cfu的白色念球菌、黑 曲霉各2支,另1支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培养5天;逐日观 察结果。
结果判断
空白对照管应无菌生长,若加菌的培养基馆均生长良好, 判断培养基的灵敏度检验符合要求。
稀释液、冲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稀释液、冲洗液配置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 灭菌程序灭菌。
1. 0.1%蛋白胨水溶液 2. 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根据供试品的特性,可选用其他经验证过 的适宜的溶液作为稀释液、冲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