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与头颈部1)

合集下载

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学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学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学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学诊断综述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简称CNS)是人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大脑、脊髓和与之相连的神经根。

影像学诊断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手段,通过不同的成像技术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有助于判断异常情况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一:头部CT扫描头部CT扫描主要通过X射线成像技术,横断面的影像图像,用于评估头部疾病和损伤。

常见的应用包括头部外伤、脑出血、脑肿瘤等的检查和诊断。

1.1 颅骨头部CT扫描可以显示颅骨的形态、结构和密度,评估是否存在颅骨骨折、颅骨畸形等病变。

1.2 脑部头部CT扫描可以显示脑部的形态、位置、大小和密度,评估脑出血、脑肿瘤、脑梗死等病变。

1.3 脑室和脑池头部CT扫描可以显示脑室和脑池的形态和大小,评估脑积水、脑脓肿等病变。

二:脑部MRI扫描脑部MRI扫描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脑部的高分辨率影像,可以评估脑部结构、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1 T1加权影像T1加权影像对脑灰白质的结构和解剖学特征显示较好,可以评估脑结构的正常情况和异常情况。

2.2 T2加权影像T2加权影像对脑白质的结构和病变显示较好,可以评估脑白质病变、脑水肿等情况。

2.3 弥散加权影像弥散加权影像可以评估脑部水分的分布情况,对评估脑水肿和缺血性病变有重要意义。

2.4 功能性MRI功能性MRI可以评估脑部的功能活动,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有重要意义。

三:脊柱MRI扫描脊柱MRI扫描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脊柱的高分辨率影像,可以评估脊柱的结构、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3.1 脊柱骨骼脊柱MRI扫描可以评估脊柱骨骼的结构和畸形情况,对脊柱骨折、椎体滑脱等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3.2 神经根和脊髓脊柱MRI扫描可以评估神经根和脊髓的结构,对脊髓脊神经根病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3.3 椎间盘脊柱MRI扫描可以评估椎间盘的结构和病变,对椎间盘突出、椎间盘退变等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中枢神经系统和头颈部资料

中枢神经系统和头颈部资料
炎晚期
3 囊变 4 钙化 5 占位征
脊髓基本病变的影像学征象
脊髓萎缩
脊髓基本病变的影像学征象
梳齿状面
硬膜外压迫:椎间盘突出
四:脊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㈠ 髓内病变 ㈡ 髓外硬膜内病变 ㈢ 先天畸形
脊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㈠ 髓内病变 --- 髓内占位表现
1 星型细胞瘤
临床:好发任何年龄组 病理:好发颈、胸段脊髓
脊膜瘤
头颈部
一:头颈部正常影像解剖
㈠ 眼部 1 眶骨 2 眼球 3 眼外肌 4 球后组织:视神经、眼动脉、眼上下静脉、眶脂体
头颈部正常影像解剖
眼眶
头颈部正常影像解剖
㈡ 耳和颞部 1 耳:⑴ 外耳
⑵ 中耳 ⑶ 内耳
2 乳突:分型:气化型、板障型、混合型、硬化型
头颈部正常影像解剖
鼓窦
鼓室盖
脊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2 室管膜瘤
临床:多见于30-50岁, 病理:起自室管膜细胞
膨胀性生长 常由实性和囊性部分组成 多伴脊髓空洞
脊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2 室管膜瘤
CT:脊髓增粗,软组织密度,边界清楚 增强:肿瘤实质部分及囊壁强化 囊变部分不强化
MR:脊髓增粗,边界清楚 肿瘤实质部分: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 T2WI为高信号 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 肿瘤囊变部分:水样信号 增强扫描囊壁强化,中间不强化
脊髓基本解剖学概念
二:脊髓正常影像解剖
• 脊椎平片:骨性椎管前后壁及左右壁光滑连续
椎间孔均匀一致
• 脊髓造影 --- 腰穿将造影剂注入蛛网膜下腔
可显示蛛网膜下腔、神经根、马尾和脊髓
脊髓正常影像解剖
腰椎正侧位片
脊髓T(CTM):
⑴ 骨性椎管、椎间孔 ⑵ 椎管内软组织:脊髓、硬膜囊、硬膜外脂肪、韧带

医学影像学课件:中枢神经系统

医学影像学课件:中枢神经系统
常用手术方法
包括开颅手术、微创手术、立体定向手术等。
3
手术治疗适应症
根据病情和手术方法,选择合适的适应症进行治 疗。
其他治疗方法选择
物理治疗
包括电疗、光疗、热疗等,可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等。
心理治疗
对于伴有精神症状的患者,可采用心理治疗进行辅助治疗。
康复治疗
对于后遗症患者,可采用康复治疗进行功能恢复。
脊髓生理功能
反射
脊髓是许多反射回路的重要组成 部分,能够快速地响应身体内部
和外部的刺激。
传导
脊髓负责传递来自大脑和外周神经 的神经冲动,实现身体各部分的协 调和平衡。
控制肌肉活动
脊髓通过控制肌肉的活动,实现身 体的运动和姿势的调整。
03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分类与临床 表现
脑血管疾病分类与临床表现
01
生长迅速,边界不清,容易转移 和复发。
临床表现
头痛、呕吐、视力障碍、偏瘫、 语言障碍等。
脑炎分类与临床表现
病毒性脑炎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脑部炎症。
细菌性脑炎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脑部炎症。
临床表现
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等。
脊髓疾病分类与临床表现
脊髓炎
脊髓压迫症
脊髓损伤
临床表现
脊髓炎症引起的疾病。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药物治疗原则
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药物进 行治疗。
常用药物
包括抗癫痫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炎药物等。
药物治疗方法
根据病情和药物作用机制,采用口服、静脉注射等不同的给药方式 。
手术治疗原则与方法选择
1 2
手术治疗原则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与头颈部PPT课件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与头颈部PPT课件
不同平面显示不同的解剖结构 增强CT:血管、脉络膜丛和硬膜
等可发生强化,密度增高 正常脑组织强化不明显。
正常影像表现--CT
正常影像表现--头颅MRI
一、 脑
检查方法 正常影像表现 基本病变影像表现(CT、MRI) 常见病变影像诊断
头颅CT基本病变
1. 平扫密度改变: (高、中、低)密度病灶
头颅MRI基本病变
肿块
头颅MRI基本病变
水肿
头颅MRI基本病变
囊肿
头颅MRI基本病变
梗塞
头颅MRI基本病变
出血
血肿的信号因血肿形成的时间不同而不同
头颅MRI基本病变--病灶的强化
均匀强化
环形强化 不均匀强化
头颅MRI基本病变—结构改变 脑积水
一、 脑
检查方法 正常影像表现 基本病变影像表现 常见病变影像诊断
明显 ,一般不强化 。 Ⅲ级-Ⅳ级不均一低密度与高密度混杂病灶,占
位效应明显,伴有瘤周水肿,不均匀强化。 MRI:T1W呈低信号 T2W呈高信号;强化与CT
相仿。
星形细胞肿瘤 Ⅱ级
星形细胞肿瘤Ⅳ级
脑膜瘤
颅内最多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仅 次于星形细胞瘤,占颅内原发肿瘤的 15-20%,女性多见。
常见疾病影像诊断
脑肿瘤 脑外伤 脑血管疾病 颅内感染 脱髓鞘疾病 先天性畸形
常见疾病影像诊断
脑肿瘤 脑外伤 脑血管疾病 颅内感染 脱髓鞘疾病 先天性畸形
星形细胞瘤 脑膜瘤 垂体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转移瘤
星形细胞瘤
是神经系统最常见肿瘤 Ⅰ级良性;Ⅱ级良恶性交界;Ⅲ级-Ⅳ级为恶性 CT多位于白质。 Ⅰ级呈低密度,占位效应不

医学影像诊断课件: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诊断课件: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像学
图像分析技巧
掌握正确的图像分析技巧,识别和判断疾病的特征和表现。
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估
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点的影像学检查,以及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 行综合评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加强多学科合作,提高综合诊断水平
跨学科交流
加强医学影像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如神经病学、神经 外科等,共同探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01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结构
01
02
03
04
大脑
包括大脑半球、基底核和边缘 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体

小脑
位于大脑后方,主要参与运动 调节和平衡。
脑干
连接大脑与脊髓,包括延髓、 桥脑、中脑和下丘脑。
脊髓
连接大脑与身体各部分,传递 神经信号。
生理功能及特点
感觉与运动
大脑接收和处理来自身 体各部分的感觉信号,
综合诊断思维
培养综合诊断的思维模式,充分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 室检查等多方面信息,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协作与会诊
在遇到复杂病例或诊断困难时,积极组织多学科会诊,共同讨论并制 定最佳治疗方案。
关注新技术发展,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关注新技术动态
01
密切关注医学影像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动态,如人
并控制身体的运动。
认知与情感
大脑参与认知和情感活 动,如记忆、思维、情
绪等。
平衡与协调
小脑参与身体的平衡和 协调,维持姿势稳定。
内分泌与代谢
下丘脑参与内分泌和代 谢调节,如血糖、血压
、体温等。
常见病变类型及临床表现
脑血管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可导致 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

医学影像学课件:中枢神经系统

医学影像学课件:中枢神经系统

疾病诊断
影像学检查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 依据,有助于明确病因和病理类型。
预后判断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评 估,为制定康复计划提供参考。
疗效评估
影像学检查可以实时观察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 ,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科学研究
影像学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领域具有广 泛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深入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 和治疗方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内脏器官和腺体等效应器的功能,通过交 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相互作用实现。
自主神经网络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网络构成,控制 内脏器官和腺体的自主活动。
03
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CT成像
总结词
快速、价格实惠、普及度高
详细描述
CT成像技术是医学影像学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扫描速度快、 价格相对较低、普及度高。它能够提供脑部不同层面的结构图像,有助于诊 断脑部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02
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感觉分析功能
感觉传入系统
通过特异性感觉传入系统,将各种形式的刺激转化为神经冲 动,传送到大脑皮质感觉区。
感觉分区
大脑皮质的感觉区按照不同的感觉类型,如视觉、听觉、触 觉等,对刺激进行接收、分析和综合。
运动功能
运动神经元
大脑皮质运动区通过锥体细胞和其他神经元,控制和调节肌肉收缩,实现运 动功能。
MRI成像
总结词
高分辨率、无辐射、对软组织分辨率高
详细描述
MRI成像技术是一种无辐射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相对于CT成像技术,它对软 组织的分辨率更高,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脑部图像。同时,MRI成像技术还能够 提供三维成像和多方向成像,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诊断病变。

医学影像学课件:中枢神经系统

医学影像学课件:中枢神经系统

时需要仔细甄别。
脑血管疾病诊断的挑战
02
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的特点,影像学表现复杂,需
要准确诊断以指导治疗。
先天性发育异常的判断
03
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种类繁多,影像学表现复杂,诊
断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进步
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辨率、快速扫描等新技术 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多信息。
03
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感觉传导通路
01
02
03
感觉传入纤维
通过各种感觉通路将外界 刺激(如光、声、触觉等 )传递至大脑皮层进行处 理。
感觉传导速度
不同类型的感觉传导速度 存在差异,如触觉传导速 度通常较慢。
感觉皮层定位
不同部位的感觉皮层对应 不同的感觉功能。
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传出纤维
大脑皮层的运动指令通过 运动传出纤维传递至脊髓 和脑干,进而控制肌肉运 动。
睡眠和觉醒受到多种因素调节, 如生物钟、环境光线、激素等。
04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影像学检查 方法
X线平片与CT
X线平片
主要用于骨骼系统的病变检测,如骨折、脱 位等。在中枢神经系统中,X线平片可用于 评估颅骨骨折、颅内肿瘤等引起的骨破坏。
CT
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能够清晰地显示脑 组织、血管和骨骼的结构和病变。CT可检 测出脑出血、脑梗塞、脑肿瘤等病变。
MRI与功能MRI
要点一
MRI
具有高分辨率和无辐射的特点,能够清晰地显示脑组 织的结构和病变。MRI可检测出脑炎、脑膜炎等炎症性 疾病以及脑部肿瘤等占位性病变。
要点二
功能MRI

放射医学-考试大纲

放射医学-考试大纲
(4)支原体肺炎
(5)真菌感染
(6)肺脓肿
(7)局灶机化性肺炎
(8)炎性假瘤
5.肺结核
(1)结核病概论
(2)原发性肺结核
(3)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4)继发性肺结核
(5)结核性胸膜炎
6.肺肿瘤
(1)中心型肺癌
(2)周围型肺癌
(3)转移瘤
7.原因不明性肺疾病
结节病
8.尘肺(ຫໍສະໝຸດ )矽肺(2)石棉肺9.胸膜病变
31.卵巢良性肿瘤
卵巢囊腺瘤
32.卵巢恶性肿瘤
卵巢癌
七、骨与关节
1.骨关节总论
(1)骨骼基本病变
(2)关节基本病变
(3)软组织基本病变
2.骨创伤
(1)创伤性骨折
(2)骨骺骨折
(3)疲劳骨折
(4)病理性骨折
(5)关节脱位
3.骨关节化脓性感染
(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2)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3)慢性硬化性骨髓炎
(2)胼胝体发育不良
(3)蛛网膜囊肿
(4)结节性硬化
(5)颅面血管瘤病
(6)神经纤维瘤病
4.颅脑肿瘤
(1)星形细胞瘤
(2)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3)少枝胶质细胞瘤
(4)室管膜瘤
(5)髓母细胞瘤
(6)成血管母细胞瘤(血管网状细胞瘤)
(7)脑膜瘤
(8)听神经瘤
(9)三叉神经瘤
(10)垂体腺瘤
(11)颅咽管瘤
(1)脂肪肉瘤
(2)平滑肌肉瘤
23.其他腹膜后疾病
腹膜后纤维化
24.前列腺恶性肿瘤
前列腺癌
25.前列腺感染性病变
(1)前列腺炎
(2)前列腺脓肿
26.其他前列腺疾病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课件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课件
根据检查项目准备相关的医疗文件和用品,如知情同意书、一次性用品等。
患者需要携带相关医疗文件和用品,按照医生要求进行相应的身体准备。
进入检查室前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配合,如保持静止、吸气或呼气等。
检查过程中
在检查结束后,患者需要在指定区域休息一段时间,以便身体逐渐恢复正常状态。
检查后休息
检查中配合
脑血管病变
脑血管影像学检查技术,如CTA、MRA、DSA等的应用和优缺点。
检查技术
脑血管影像学
头颈影像学
头颈解剖
详细介绍头颈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包括皮肤、肌肉、骨骼等。
03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医学影像学表现
肿瘤部位
肿瘤可位于颅内任何部位,但以大脑半球、小脑和脑干最为常见。
影像学特征
肿瘤在CT和MRI上通常显示为低密度或等密度灶,有时可见钙化或出血灶。增强扫描可强化肿瘤实质部分。
脑的组成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两半球间有横行的神经纤维相联系。每个半球包括:语言区(大脑皮质):支配言语表达功能。
大脑的功能
脑的解剖和生理
脊髓的位置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位于脊柱内,上承接脑,下至骶椎。
脊髓的功能
脊髓是脑与躯干、四肢联系的必经之路,具有传导功能和反射功能。
检查后注意事项
在检查结束后,需要等待医生对检查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
确认检查结果
在进行医学影像学检查后,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在检查后的一段时间内,需要注意身体状况,如是否有异常症状等,如有不适需要及时就医。

医学影像诊断课件: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诊断课件: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像学

脑的解剖大脑皮质脑白质脑灰质脑室脑的血管系统颈内动脉是脑的主要供血动脉之一,供应大脑前2/3的血液。

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大脑中动脉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颈外动脉供应大脑后1/3的血液,以及部分面部和头部的血液。

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分支之一,供应大脑大部分区域的血液。

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是大脑中动脉的分支,分别供应大脑前部和后部的血液。

额叶顶叶颞叶枕叶脑的功能分区010203MRI扫描原理预约、登记、检查前准备(如去除金属物、磁性物等)、扫描、图像后处理、报告书写、审核与出具报告。

MRI检查流程MRI检查优势DSA检查流程预约、登记、检查前准备(如局部麻醉、穿刺等)、DSA造影、图像后处理、报告书写、审核与出具报告。

DSA检查原理通过介入方式将导管插入血管,注入造影剂,获取血管影像。

DSA检查优势对血管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以辅助治疗。

DSA检查技术早期MRI表现早期CT表现晚期MRI表现晚期CT表现梗死灶密度逐渐降低,形成囊状软化灶。

MRI表现CT表现等或高密度影,边界多清楚,可伴有钙化、囊变、出血和坏死。

MRI表现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影,增强扫描可出现明显强化。

不同类型的肿瘤在MRI上表现各异,如胶质瘤多呈囊性或实性,垂体瘤多呈等或稍高信号影。

颅内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病史采集与神经系统查体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症状、发病时间、病情变化等基本情况。

神经系统查体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意识、运动和感觉功能等,初步判断神经系统是否存在异常。

影像学检查与诊断X线平片观察头骨是否存在骨折、颅内是否存在钙化或骨瘤等情况。

CT扫描观察脑组织是否存在异常密度影、出血或梗死等情况。

MRI扫描观察脑组织的结构、功能和代谢情况,对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其他影像学检查如超声、PET-CT等,根据病情需要进行选择。

治疗方案制定与实施药物治疗护理要点药物治疗与护理手术治疗护理要点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康复治疗和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医学影像学 头颈部1

医学影像学 头颈部1

鼻窦横断位CT组图
请指出下列结构
额窦
请指出下列结构
鼻骨 鼻中隔 筛窦 筛骨纸板 蝶窦 蝶窦壁
上颌窦 上颌窦前壁 内壁外侧壁 上颌骨额突 鼻中隔 下鼻甲 翼内板 翼外板
请指出下列结构
诊断什么?怎么描述
诊断什么?怎么描述
慢性左上颌窦炎
全组鼻窦 炎
霉菌性鼻窦炎
(二) 鼻窦肿瘤
诊断什么?怎么描述
第三章 头颈部
Chapter three head and neck
遵医附院影像科 张高峰
1 2
3
请说出箭头所指结构
4 5 6
7 8
9 10
11
请说出箭头所指结构
请说出箭头所指结构 12 13
病变在哪里?主要征象是什么?
右侧眼眶肿块侵犯哪些结构?
病变在哪?征 象是什么
病变在哪?征 象是什么
CT横断面平扫:左上颌窦癌,同前一病例。注意 与霉菌性副鼻窦炎鉴别,上颌窦癌对骨壁的侵蚀破 坏更为明显。
粘膜 上结
诊断什么?怎么描述
右侧鼻咽部软组 织增厚,咽鼓管 咽口、咽隐窝变 窄。咽旁间隙变 窄
病变在哪里? 说说向周围侵犯情况
向前侵犯后鼻道 向外侵犯翼内、外肌 向上侵犯颅底
向下:口咽
淋巴结转 移:颈深 淋巴结, 咽后淋巴
结。
鼻咽癌MR表现
鼻咽部粘膜增厚或肿块,呈长T1长T2信号。 咽隐窝、咽鼓管咽口、咽旁间隙变浅或消失 侵及枕骨斜坡时,枕骨斜坡呈长T1短T2信号。
诊断什么?怎么描述
诊断什么?怎么描述
乳突气房、鼓室密度增高, 可有液气平, 骨质破坏和骨质增生少见
诊断什么?怎么描述
CT表现:
骨质增生 硬化,无 骨质破坏, 鼓室密度 增高。

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医疗机构影像学名词解释问答

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医疗机构影像学名词解释问答

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影像学名词解释问答●星形细胞肿瘤: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多发生于大脑白质。

最常见中枢系统肿瘤●血管母细胞瘤:多发生于青少年,大囊套小结节●脑膜瘤:最常见的颅内脑外肿瘤。

1、CT:①平扫:类圆形边界清楚的等货略高密度肿块,常见斑点状钙化。

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

瘤周无水肿,但静脉或静脉窦受压时可出现重度水肿。

颅骨局部骨质增生或破坏。

②增强:均匀性显著强化2、MRI:①平扫:稍长T1,稍长T2②增强:均一明显强化,邻近脑膜增厚并强化称“脑膜尾征”。

●垂体瘤:临床表现为垂体功能异常和视野缺损。

雪人征●听神经瘤:从内耳道内长入桥小脑角池,呈“喇叭口征”(肿瘤把听神经管口撑开形成)●颅咽管瘤:多位于鞍上(垂体上方),常见蛋壳样钙化●脑转移瘤:好发于皮髓质交界处(血流缓慢),多自肺癌转移而来。

1、CT:①平扫:小病灶(脑内多发或单发结节),大水肿(瘤周水肿较重),可合并出血。

②增强:结节状或环形均匀强化,也可不规则强化2、MRI:长T1,长T2●脑挫伤:1、CT平扫:低密度脑水肿区内散布斑点状高密度出血灶。

伴有占位效应。

也可表现为广泛性脑水肿或脑内血肿。

2、MRI平扫:脑水肿呈长T1长T2信号,出血灶的信号与出血期龄有关。

●硬膜外血肿:呈梭形高密度影(硬膜与颅骨内板附着紧密,故血肿局限)●硬膜下血肿:呈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血液聚集于硬膜下腔,沿表面广泛分布)●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沟脑池内密度增高影,形成铸型●脑积水:交通性、梗阻性脑积水。

CT、MRI,脑室对称性扩大,无脑沟加深加宽●脑出血好发于:基底节、丘脑、小脑、脑桥,易破入脑室●脑梗死:1、缺血性脑梗死:CT表现:平扫24小时内难显示病灶,24小时后表现为低密度灶,多呈扇形,可有轻度占位效应。

增强可见脑回样强化。

2、出血性脑梗死:CT表现:低密度脑梗死灶内出现不规则斑点、片状高密度出血灶,占位效应明显3、腔隙性脑梗死:CT表现:脑深部的片状低密度缺血灶,10-15mm大小,无占位效应●颅内动脉瘤:好发于脑底动脉环Willis环,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瘤腔内可有血栓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疾病诊断 (一)脑瘤
定位、定量、定性 1、胶质瘤:颅内最常见的肿瘤,成人多发生于大 脑,儿童多见于小脑。 (1)临床病理: 分四级: 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2)CT: Ⅰ级呈低密度,边界清,占位轻, 无或轻度强化。 Ⅱ-Ⅳ级多呈混杂密度的囊性肿块, 可有斑点状、条状钙化和瘤内出血,边 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占位效应,瘤周 水肿明显,不规则环形强化,壁结节强 化。

(3)MRI: 与CT相似,T1混杂信号,T2均匀或 不均匀高信号,恶性程度愈高T1T2值 愈长,囊壁和壁结节强化越明显。

2、脑膜瘤 (1)临床病理: 最常见的脑外肿瘤,女性多见,好 发于矢状窦、脑凸面、蝶骨嵴、大脑镰、 小脑幕,少数在脑室。包膜完整,多由 脑膜动脉供血,常钙化,可囊变、出血、 坏死。

3、硬膜外血肿: 由脑膜中动脉损伤,血流聚集硬膜 外间隙。(硬膜与颅内板粘连紧密, 血肿较局限,呈梭形) CT上,颅骨内板下梭形或半圆形高 密度灶,多位于骨折附近,不跨越颅 缝。

右颞部硬膜外血肿
4、硬膜下血肿: 多由桥静脉、静脉窦损伤所致, 血液聚集于硬膜下间隙。沿脑表面广 泛分布。
脑 膜 瘤

3、垂体瘤:首选MRI检查 (1)临床病理: 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第 三位。多为腺瘤,包膜完整。向上突入鞍 上池,向下侵入蝶窦,较大肿块因缺血、 出血发生坏死、囊变,偶有钙化。
(2)CT: 蝶鞍扩大,鞍内肿块向上突入鞍上池, 可侵犯一侧或两侧海锦窦。肿块呈等或者 略高密度,内有低密度,均匀、不均匀或 环形强化。〈10mm以下的肿瘤称微腺瘤)。 增强扫描呈等、低或稍高密度结节。 间接:垂体高度≥8mm,上缘隆突,鞍底下 陷。




(2)CT、MRI: 脑外肿瘤,脑实质受压,无或不同程度水肿; 类圆形,边界清,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 CT多呈等、略高密度,MRI多为等T1、等T2信号; 密度/信号多均匀,常见钙化,偶有囊变; 明显均匀强化, “脑膜尾征”--特征性; 临近骨质可吸收或硬化改变。
脑 膜 瘤


(3)MRI:对微腺瘤优于CT,T1稍低信号,T2 等或高信号。
4、听神经神瘤: (1)临床病理: 成人常见,生长缓慢; 后颅窝肿瘤,起源于神经鞘膜; 表现为耳鸣、耳聋、眩晕; 可出血、坏死、囊变、钙化。

(2)CT、MRI: 桥小脑角区实性占位,可囊变或脂肪变性; CT可见骨性内听道扩大,肿瘤长入内听道; 有强化; 四脑室受压移位,伴幕上脑积水。
第八章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影像学检查具 有重要意义。现代影像技术如DSA、CT、MRI 等提供了高分辨力和高对比度的直观图像,极 大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 传统X线检查的应用越来越少。
第一节 脑
脑 血 管 CTA
MRI常规扫描
MR 弥散成像

6、转移瘤: (1)临床:多发中老人,原发灶多来肺癌、 乳癌。常多发也可单发。

(2)CT、MR: 多位于灰白质交界处; 多呈圆形,界限相对较清,有不同程 度水肿; CT平扫多为低密度,T1WI低信号,可 出血、囊变,少数可钙化。 增强有强化,呈结节状、环形或不规 则强化。

Hale Waihona Puke CT上急性期见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 形高密度影,伴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 脑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亚急性或慢性 血肿,呈稍高、等、低或混杂密度灶, CT上等密度血肿,MR上为高信号。
左侧额顶部硬膜下血肿

5、蛛网膜下腔出血:
儿童脑外伤常见,多位于大脑纵裂和脑 底池。 CT示脑沟、脑池高密度影。 CT敏感性、特异性高于MRI; 蛛血一般7天左右吸收,检查敏感性随发 病时间延长而下降。

脑 转 移 瘤
环 形 强 化
脑转移癌
(二)脑外伤
1、脑挫裂伤: (1)临床病理: 脑挫伤—脑内散在出血灶,静脉淤血、 脑水肿、脑肿胀。 脑裂伤—脑膜、脑或血管撕裂。 二者合并存在,称脑挫裂伤。

(2)CT、MRI: CT上低密度脑水肿区散在斑点状高密度 出血灶伴有占位效应。 有时为广泛脑水肿或脑内血肿。 MR上脑水肿T1等或稍低信号,T2高信 号。脑血肿信号与出血时间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