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导学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政治 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学习目标:1、理解运动定义、静止定义、规律定义。
2、明确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3、理解规律相关知识,明确应用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学习重点: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2、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学习难点: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3、规律的含义学习过程:【任务一】阅读并分析材料,探究哲学上运动的含义。
有些事物的运动是明显的,如奔驰的汽车,流动的河水,划破夜空的流星等。
有些事物变化是缓慢的,泰山在100万年间升高了几百米;珠穆朗玛峰在50万年间升高了1 600米。
再比如恒星看起来是不动的,其实,织女星和牛郎星分别以每秒14公里和26公里的速度飞奔。
微观世界的原子、分子基本粒子也在不停运动,许多粒子从出生到“衰变”,只有几百亿甚至几万亿分之一秒,运动速度非常之快。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我们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什么意思?(2)如果星球停止运动,它还存在吗?(3)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任务二】阅读材料探究哲学上静止和运动的关系。
古希腊两位著名哲学家的两种不同观点: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说:“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1)这两个人的观点都正确吗,为什么?(2)据此你来总结一下:什么是静止,静止和运动关系如何?【任务三】阅读材料探究哲学上规律及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白山人影作业提早捕捉了10月2日这次明显降水过程,2日5时许白山市人影办组织在全市范围进行了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火箭弹30余枚。
是日凌晨至深夜,白山市全市出现明显降水天气,靖宇、临江出现大雨,白山、江源、抚松出现中到大雨天气,长白为小雨天气,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7.2毫米,最大降水量为靖宇县板石林场35.1毫米。
(1)你来分析分析我们是如何实现人工增雨的?(2)据此回答,什么是规律,什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二者关系如何?【任务四】独立总结本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四课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导学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第二框导学案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自主先学】1.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_________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_________是运动的承担者。
2. 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止是运动的一种_________,静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 规律(1) 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__________。
(2) 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__________ 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 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_______________。
4. 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1) 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__________,按规律办事。
(2) 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重难点突破】1. 离开物质谈运动属唯心主义,如“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属形而上学,如刻舟求剑。
2.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如飞矢不动;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如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3.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认为规律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
4. 规律不是永恒存在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条件变化了,规律也会发生变化。
我们要在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
【必背知识】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原理内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
3、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探究点三】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阅读教材第32页第一个方框中的内容,探究下列问题
1、世界上有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2、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这句话错在哪里?
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D.神创论观点
(B级)7.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晚,北京西南、东北方向出现降雨,而且云带不断向城区“合围”。气象部门果断实施大规模人工消雨作业。直到开幕式结束,“鸟巢”上空滴雨未下。这次人工消雨体现了()
A.人为事物的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1、谈谈你对《易传》这句话的理解。
2、你能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3、世界上有没有不运动变化的事物?
4、想一想,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探究点二】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阅读教材第31页第二个方框中的内容,探究下列问题
1、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但是,有些人却把二者割裂开来,你能列举一些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或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例子吗?
【探究点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阅读教材第33页第二个方框中的内容,探究下列问题
1、“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
2、什么是规律?它有哪些特点?
3、人们“永动机”梦想的失败和焦耳后来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学始于疑[我的疑问]:(带着问题进课堂)
导学案4.2《认识运动_把握规律》一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识记:运动的含义;静止的含义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重点难点】识记并理解运动、静止的概念。
准确把握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理解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把握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自主学习】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讲的运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辩证统一。
①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________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_______和_________。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________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的观点。
②运动是______的运动,________是运动的,脱离________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运动离不开物质)。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的观点。
注意: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3、静止的含义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________的一种特殊状态。
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其_________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_______来说没有发生某种特殊的运动。
4、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区别、辩证统一。
(1)区别:①含义不同。
②特点不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________中,没有_______的物质,因而运动是_______ 、 _________和________。
但是,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_______的一面。
因此,静止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联系:①静止是的一种特殊状态。
②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③物质世界是与的统一。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和。
【原理归纳】:(重点)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辩证统一。
42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doc
4. 2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编制人:常永香审核人:一、学习目标运动的含义、相对静止的含义、规律的含义、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学习重难点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木屈性,规律的客观性二、自主学习1、什么是运动?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和—。
运动是物质的和O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区别:(从齐自的含义上区别)联系:物质是—的物质,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C的存在(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离不开物质)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静止的含义(2)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的和—: 静止并非不动,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的和—o(3)物质世界是—与—的统一,任何割裂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统一性的观点都是错谋的。
4、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联系。
(2)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①规律是—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规律是—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照。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 ________ 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三、提出疑惑1、A 、C 、2、A 、C 、3、A 、C 、唯心主义在物质和运动关系的错误是: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屈性B、夸大相对静止的存在认为物质和运动是可以分离的D、否认运动的主体是物质“拔苗助长”没有“助长”反而“助死”的原因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发挥出來人们不可能认识植物生长的规律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B、违背了植物生长的规律D、没有做到亲身实践苗枯出荒。
广东省高中政治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4 .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自主学习】一、学习目标1、识记运动、相对静止的含义。
2、理解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二、重点难点重点: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原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难点:运动与物质、静止的关系。
三、学法指导自主阅读课本,梳理体系,完成预习自测,思考探究问题,做好小组发言准备。
1学时完成。
四、要点透析预习自测【自主学习(预习案)】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含义: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和。
基本形式:运动、运动、运动、运动、运动。
(3)特殊形式:。
(4)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和。
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中的两种错误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离开运动谈物质是。
2.正确理解“相对静止”:(1)含义:哲学上讲的静止静止是一种的运动,是运动的。
(2)情形:一种是事物之间的保持不变;事物某一方面的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3)意义:承认相对静止是正确认识事物的。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运动是无的、的,静止是有的、的。
2)中有、中有。
3)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和的统一。
4)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联系是错误的。
夸大运动的绝对性会陷入论;夸大静止的相对性,会陷入。
3.运动的普遍性:①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引起事物的,推动着事物的。
②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之中。
4.为什么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因为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只有在中才能存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从运动和物质的其它属性的关系看,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当中,这个属性是关于物质的属性,如果没有运动,物质都不存在了,那还谈什么其它属性呢?所以,运动这个属性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和,因此,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堂导学案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学习目标]1.识记三个概念(运动、静止、规律);理解两个关系(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2.把握:两个观点(物质是运动的;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3.通过学习,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①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③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
[知识梳理]一、教材助读(一)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运动的含义:2.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辩证统一。
①②③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
〖方法论〗(二)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讲的静止,是一种。
①②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区别、辩证统一。
区别:①含义不同。
②运动是的、的和的;而静止是的、的和的。
联系:①是的一种特殊状态。
②物质世界是和的统一。
〖方法论〗(三)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1、规律的含义: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①客观性:②普遍性:〖方法论〗(四)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原理内容〗:〖方法论〗二、判断自测(具体要求:独立思考、写出理由)1.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
3.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
4.规律就是我们常讲的定律。
5.规律有好坏的。
6.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7.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
8.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互制约三、知识结构——构建体系,把握联系[预习思考]探究一: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
一、课题:《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哲学生活》第四课第二框P31--34)二、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运动和规律的概念。
2、正确看待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3、通过举例说明我们要遵循规律,同时可以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教学重点:2、3 难点:2三、课型:独立课四、课时:1五、学习内容及程序:(一)复习旧课:堂上默写。
(二)学习新课环节一:学生课前自学书本知识完成下面内容。
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
2、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是运动的承担者。
注:脱离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脱离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1)运动是、永恒的和-_。
2)静止是的、暂时的和。
静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没有发生变化;二是物体相对于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3)物质世界是和的统一。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本质的、、的联系。
2、规律的特点:规律是___________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____________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4、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 ______ 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_________________ ,改造_____________ ,造福人类。
环节二: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探究1:欣赏以下诗句,找出他们的共同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中。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导学案-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2课时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教学目标展示1.知识目标(1)识记①运动的含义。
②相对静止的含义。
③规律的含义。
(2)理解①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②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③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3)运用①列举实际事例,结合相关哲学原理,讨论如果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而否认静止的相对性会导致的结果,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世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
列举实际事例,分析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2.能力目标①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使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反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避免犯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二.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①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②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和改造世界学习难点: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三.核心素养通过学习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科学精神素养;通过学习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和改造世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三. 自主学习提纲(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和过程。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3)错误倾向: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1)区别: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的、永恒的和的。
【学案】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
②运动是的运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二、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三、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__________的、_________的、___________的、________ 的联系。
2.规律的特点——客观性与普遍性①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___________ 为转移的,它既不___________ ,也不能被___________ 。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___________。
)②普遍性: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___________规律,按___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_规律。
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4.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___________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___________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交流讨论(约10分钟)【课堂探究案】——重难点突破合作探究提升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答题思路1.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说明,中国要发展,就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2.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耗能、高污染的现象。
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此,《中华指导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暴露问题,为重难点的把握、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人教政治高二必修4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docx
4. 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学习目标1、识记运动、相对静止、规律的含义2、理解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二、学习任务1、【学生抢答】列举你所知道的运动形式。
2、合作探究1:运动篇【小组讨论】。
(1)如果天宫二号、燃烧剂等具体的物质形态不运动,它们存在还有意义吗?这说明什么哲学道理?(2)上述各种运动的载体是什么?说明什么哲学道理?知识小结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 运动的概念: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 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1)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3. 合作探究2:静止篇【小组讨论】。
对接后,天宫二号相对于天舟一号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同时天宫二号、天舟一号都围绕地球飞行,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知识小结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3.静止的含义: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两个方面的含义:(1)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2)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來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4、合作探究3:规律篇【小组讨论】。
(1)天宫二号根据天气状况选择在2016年9月15日晚发射,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材料屮的假设和论证,说明了什么道理?知识小结运动是有规律的1 •规律的含义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屮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特征:(1)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就是指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规律具有普遍性白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和变化发展的过程屮,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3.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编写人:审核人:一、学测要求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A)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3、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B)4、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与普遍性(B)二、预习——自学——展示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
(2)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是物质的。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的物质。
(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脱离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运动离不开物质)(3)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中,没有的物质,因而运动是、和。
但是,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的一面。
静止是的一种特殊状态。
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二是说。
因此,静止是、和。
(4)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的同时,也肯定的存在。
物质世界是与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和。
2.运动是有规律的(1)所谓规律,就是。
(2)规律是客观的,是为转移的,它既不能,也不能。
规律是普遍的。
、和,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
但另一方面又强调,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
人可以在的基础上,根据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三、合作——探究——展示探究一:以下是古希腊两位著名哲学家的两种不同的观点: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说:“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你认为应怎样评述以上两人的观点?探究二:在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有面镜子,找出的都是参观者自己.这一精巧的设计给我们的哲学启示什么?说明理由。
四、练习——检测——反馈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4.2导学案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4--2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学习目标1. 了解运动的含义静止的含义规律的含义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2. 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二、导学菜单1.什么是运动?运动与物质的关系?2.什么是静止?运动和静止的关系?3.什么是规律?什么是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4.为什么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在规律面前应该怎么办?三、随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的表述最正确的是A.物质是运动的载体B.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C.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D.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2.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幡动,议论不一。
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D.神创论观点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据此回答3-4题。
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B.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C.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D.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4.“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A.正确地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C.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5.毛泽东同志指出:“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
净是不动没有,净是动也没有。
”这告诉我们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的B.世界上的事物具有相对静止性C.世界上一切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6.“刻舟求剑”这一成语的哲学寓意是①物质是运动的②世界是物质的③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④不能只承静止而否认运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
学案10: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学习目标1.识记:(1)哲学上运动的含义;(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3)静止的含义;(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5)规律的含义;(6)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2.学习重点(1)运动与物质的关系;(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3)规律的含义;(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3.学习难点(1)正确把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2)正确理解规律的含义和规律的客观性。
二、新知导学(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的含义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特别提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注意二者的区别。
两者是不同的,前者是区别于意识而言的唯一特性,后者是指物质具有的属性中固有的属性。
3.静止的含义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特别提示:①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规律混同于具体规律,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②规律不等于规律现象,后者是前者的表现。
③规律的客观性,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
④规律一定是一种联系,但联系不一定都是规律。
⑤规律并非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3.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三、合作探究探究主题一: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材料一:《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帆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1)思考: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材料二: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2)运动和物质是什么关系?探究主题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材料一:回乡偶书(二)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思考;诗人说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是不是说湖水没有变化?材料二: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单元4.2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目标导航】理解并记忆:哲学上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含义及特征运用:通过分析具体事例,怎样认识和把握规律【问题导学】--------带着问题,研读教材,落实问题一、1、哲学上运动的含义是什么?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是什么?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二、1、规律的含义是什么?2、简述并理解规律的特征?3、在生活和实践中,我们怎样对待规律?【知识补充】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1)人能够认识规律。
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发现并总结出事物发展的规律。
(2)人能够利用规律。
主要体现在①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
②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并不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
【知识构建】高二政治(必修*4)技能训练学案编号 008 时间:2013-3-03 主编:周李强审核班级姓名第二单元4.2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目标导航】1、选择题:要求通过选择题解答,锻炼分析材料与找准答案能力。
2、论述题:要求通过主观题分析,总结答题方法。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2、“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中。
”这句话是说()①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②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现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说明(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C.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D.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4.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北半球水的漩涡是逆时针旋转的。
2019高中政治导学案 必修4: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学习目标】1、识记三个概念:运动、静止、规律。
理解并能运用三条原理: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2、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3、认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知道世界是可知的,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
理解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的,我们要尊重规律,自觉地按规律办事【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物质与运动关系,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难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 - 页内容,对概念、关键词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一、问题导学1、“刻舟求剑”里面的主人公犯了什么样的哲学错误?2、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还是自然现象?3、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消灭和改变规律。
对吗?为什么?4、判断:“拔苗助长”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二、知识梳理(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和。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的物质。
②运动是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参考p31第二个方框材料)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区别:①含义不同。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静止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没有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②运动是无条件的、的和的;而静止是有条件的、的和的。
(2)联系:①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北三中政治导学案编写人韩学华审核人政史地教研组高二年级班姓名课题:第四课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时:总 2 课时本案第1、2 课时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记住运动、静止、规律的含义;明白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记住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以及规律的客观性。
2..过程与方法:培养自己从具体的运动事例中归纳哲学观点的概括能力;要在分析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中,培养辨证思维的能力;培养和训练自己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能力,并能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知道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
理解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的,我们要尊重规律,自觉地按规律办事。
学习重点全面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学习难点全面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学法指导(1)运用比较分析法,理解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规律与现象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社会调查,了解目前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遵循或违背客观规律的现象。
课前预习案学习疑问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
(2)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是物质的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的物质。
(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
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脱离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运动离不
开物质)
(3)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中,没有的物质,因而运动是、和。
但是,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的一面。
静
止是的一种特殊状态。
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
;二是说。
因此,
静止是、。
(4)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的同时,也肯定的存在。
物质世界
是与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和。
2.运动是有规律的
(1)所谓规律,就是。
(2)规律是客观的,是为转移的,它既不能,也不能。
规律是普遍的。
、和,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
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
但另一方面又强调,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
人可以在
的基础上,根据利用规律,改造客观
世界,造福于人类。
课中探究案总结提升
1、结合恩格思的“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观点思考——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2、回忆刻舟求剑的故事,想一想:楚国人为何没有找到剑?犯了什么错误?
课后训练案
1、“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两句诗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2、正确表述运动、静止、条件之间关系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即特殊的运动状态
B.对某一事物来说,运动并不一定是无条件的
C.对某一事物来说,静止并不一定是有条件的
D.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
3、月球绕着地球转动,水向低处流,苹果落地,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些联系都不是规律本身。
这是因为()
①规律不是浮现在事物表面现象的联系,而是隐藏于事物现象之中的本质的联系②规律是事物内部的联系,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联系③规律不是人的感官可以感知的,只有运用抽象思维才能把握④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人们主观精神的产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这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人无法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
B.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C.自然界是客观的,应当限制人类改造自然
D.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环境保护
5、在公历纪年中,有闰日的年份叫闰年,一般年份为365天,闰年为366天。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是365天6小时,如果按照一年365天来计算,长年累月下去,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为了减少这种误差,更好地指导生活和生产,人们设置了闰年。
这说明()
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人们可以对规律进行改造
C.哲学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D.世界观决定人们的方法论
学习反思
教师寄语:重复是学习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