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装在套子里的人_教学案例(1)
高二上册《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通用15篇)
高二上册《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二上册《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二上册《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透过社会环境品赏体会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小说的文体特点等。
2、学习本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和幽默讽刺手法的运用。
训练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通过对阻碍社会发展原因分析,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2、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和幽默讽刺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分析别里科夫的性格特征及时代意义。
2、揣摩作品语言的讽刺手法。
教学过程同学们好!在初中,我们学习了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的《变色龙》,对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称他为“变色龙”,因为他趋炎附势,随“势”而变——一个穿着警察外衣的沙皇政权的忠实奴仆。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契诃夫,看看他又给我们塑造了什么样的文学形象?一、整体感知:(3分钟)1、生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人物形象,感知作品思路。
学生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课文塑造了“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
2、释题:课文的题目,就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要讲述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是一个偏正结构,中心语是“人”,修饰中心语的有“装”“套子”。
那么,这个人和“套子”有什么样的关系?让我们一起走入小说中去探个究竟。
生一边看课文,一边尝试给别里可夫画像(要求画像前不看课本前的彩图)。
三、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17分钟)1、学生带着上面的问题分析课文,思考教师引导分析:小说讲究三要素:典型人物、生动的情节、真实而典型的客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那么,别里可夫和“套子”有什么样的关系?“套子”和本小说的这三要素有何关系呢?2、生快速地默看课文,分析、发言,教师归纳A、分析“套子”与人物形象的关系(提示:外表装束处处用套子隐藏;思想行为时时用套子约束——漫画事件、自行车事件等,有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种套子。
装在套子里的人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3篇
装在套子里的人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3篇导语:合理对待,有必要则应敢于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要学会辨认生活中的套子。
不好的一定要将其揭掉,然后在合理的套子的约束与引导下,不断完善自己,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和谐有序的社会。
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3篇,欢迎阅读参考!装在套子里的人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教学设想:长文短教,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目的:1.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2.了解幽默讽刺的手法和夸张的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幽默的作用。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复习巩固:情节结构。
二、进行新课:人物形象及表现手法分析:1.套中人有哪些“套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分类具体表现字词描写方法性格衣雨鞋、雨伞、棉大衣、黑眼镜、羊毛衫2“总”外貌行动孤僻住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睡觉蒙脑袋2“老”环境保守行伞套、表套、刀套、脸耳朵车篷、教古代汉语、歌颂过去“是”比喻词暗喻。
行动作茧自缚思只信政府告示、报纸文章、“别出乱子心理语言2.分析“他怕”“自怕”及其总根源。
心理形容词、动词性格原因风格他怕8“不敢”,2“怕”1战兢反动拉大旗作虎皮讽刺自怕2个“怕”1个“战战兢兢怯懦预示沙皇统治摇摇欲坠讽刺想吃肉,怕人说不吃斋,想用女仆怕别人说坏话,想恋爱怕不成其为正人君子,想结婚怕承担义务。
跌了跤,怕人笑。
总根源:沙皇的专制制度。
3.“婚变”一节运用了哪些情节,情节之间是何关系?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情节事件与套子的关系诱导语言性格开端结识拉出套子老处男老处女的自然人格扼杀发展漫画骑车揭去套子兵马俑拉着林妹妹的手,一起往前走。
兵马俑漫游未来世界。
套里套外,戴草帽亲嘴。
新;高潮争执滚楼拉人入套外面的世界太精彩,更无奈,大家都进套子来。
女进男出婚成;一外一里差点;席篾上下,一层皮维护结局死去钻进套子永远成了套中人,应有的归宿。
最新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
最新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一直是语文教学传统名篇.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高三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及背景.2、熟读课文,分析结构.3、了解沙皇统治下御用文人的丑恶嘴脸.教学重点:7解背景,熟记文学常识.教学难点:理清层次并准确概括层意.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小说,塑造了行侠仗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花和尚鲁智深;聪明敏感的千金小姐林黛玉;温柔善良的水生嫂;受封建压迫的苦命的祥林嫂;可悲可叹的孔乙己;中举发疯的范进形形色色,林林总总, 都免不了打上时代的烙印.今天,我们还要学习这样一位被时代烙印了的人一一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二、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一生创作了3470多篇小说,有“短篇小说”之称.著有《第六病室》、《带阁楼的房子》《套中人》、《姚内奇》•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三、背景介绍:19世纪末.正处在无产阶级革命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三世即位后加强了恐怖统治,警察和暗探密布俄罗斯,大批革命者被流放,进步报刊被查封,政府对舆论钳制日益加深,告密之风日益盛行, 许多要求自山的人惨死于政治一在这种禁锢的比罐头还严密的—度下,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而且出现在知识界,契诃夫的《套中人》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四、疏通字词:1、查词典完成下列词语解释辖制:(管束)孤僻:(孤独怪僻)歹毒:(阴险狠毒)讥消(冷言冷语嘲讽)安然无恙:(平安,没有什么毛病和事故)祈祷:降服谗言噩梦滑稽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撮合:从中介绍促成.讥i肖:冷言冷语地讥讽.六神不安:形容惊慌焦躁不安六神:道教指心、肝、肺、脾、胆、肾六神.五、读课文疏通情节:一、介绍别里科夫及其套子(1-5)序幕{生活套(1)、思想套(2))套己二、别里科夫的恋爱(6-37)开端:怂恿(6-7)发展:漫画、骑车(8-17)套人—争吵(18—36)结局:失败(37)三、别里克科夫之死(38—10)尾声套死六、分析主题:揭示沙皇政府的黑暗,别里科夫的愚昧,呼唤自山的空气.第二课时教学忖的:1、了解别里克科夫形象,体会文章主题.2、学习文章抓住外貌、语言、动作刻画任务的方法.3、了解沙皇的本质.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主题.教学难点:学习文章抓住典型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步骤:一、导入: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现实生活的,要使一个人物活化必需借助于手段: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等正面刻画以及环境等外在因素的侧面烘托,那“小说”是如何活化别里克科夫这个套中人呢?我们来共同探讨《装在套子里的人》.二、分析人物形象1、谈谈你眼中的别里克科夫?他是沙皇制度下的忠实良民、忠心拥护者、卫道士,他守旧、落后、严守规矩,害怕出乱子,害怕变革现有的一切,而他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起着为沙皇助纣为虑的作用•他用僵化的思想模式,道德规范辖制着大家,他既是受害者乂是害人者.他是一个受沙皇一度毒害的可怜乂可悲,可憎乂可恨的人.2、小说怎样塑造这个人物?集中表现在他的套子.服装套:雨鞋、伞、棉大衣、表、小刀、脸、眼、耳朵.思想套:告示、报纸、法令、常规、规矩行为套:摇摇头、低声说、心慌、一个劲、慎重、多疑、唉声叹气、垂头丧气语言套: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环境套:卧室、床、帐子、被子、门、炉子、厨房3、这些套子对他有什么影响?他用套子套己也套人.有他在,人们不能自由言论,因为他把一切不合“规矩”的言行报告校长•此外,他反对一切新生事物.同事骑车交游•他认为大逆不道,怕教室吵闹出乱子就建议开除“彼得洛夫和叶果落”.他就象是一只背着重重的壳的蜗牛,胆小、多疑、封闭、守旧,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极力维护现行的秩序,当外界发生变化的时候他就缩进自己的壳里4、全城的人乂为什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经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管制全城呢?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3年”,让学生咀嚼体味)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圉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_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 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乂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5、别里克科夫最后的结局怎样?他死了.最终死在自己的套子里了.6、小说通过怎样的矛盾冲突来展示他的悲剧?恋爱.通过恋爱时间来展示“套子”的危害.学生阅读第二部分,讨论别里科夫结婚的原因?①别人撮合,华连卡表示好感.②华连卡长得不坏,招人喜欢,出生较高有田产.③华连卡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人.小结:以上种种均为外在因素或外在一不是他内心真正产生爱意,他准备结婚只是昏了头.7、这件婚事成了吗,为什么?答:没有.因为①有人画了幅漫画.②华连卡骑自行车•这触犯了别里科夫的套子,他不能接受新事物,与生机勃勃的现实生活格格不入.所以,迂腐、多疑、慎重的别里科夫就一本正经地找华连卡,妄图用自己的套子去套住她•结果华连卡不在,一向讨厌他的科瓦连科与他谈话,话不投机被科瓦连科推下楼梯,所以婚事失败了.更致命的是这一幕恰好被回来的华连卡看到,率真的她大笑三声,别里科夫的命运在这笑声中结束了.他永远地装进了自己的套子中.小结:小说集中笔墨刻画了别里科夫婚事的波折,将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放在一起,让保守落后的别里科夫承受新事物的冲击,让最怕出乱子的人承受了他认为的乱子,将别里科夫送入自己的套中牢牢地被套住,再也拔不出来.就在这一推一笑,一滚一死中展现了新旧良种势力的斗争,新势力轻而易举地灭掉了旧势力,表现了旧势力的必然灭亡和新势力的旺盛力量.8、自读与讨论最后两段学生个别朗读最后两段,学生画下关键语句,并思考其含义.提问:(1)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明确: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2)但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乂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讨论归纳:只要沙皇一没有一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一治不—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一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9、讨论小说塑造这个人物的意义何在?揭示沙皇一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毒化,号召人们_皇_治.6、讨论课文中三、写法分析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请同学结合课文中的实例来讨论讽刺手法的运用.归纳: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 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①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②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③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乂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LI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除了讽刺以外,作者还用了一些传神的细节来表现人物,这和前面《守财奴》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大家找一两个例子作说明.四、总结归纳,提升认识对照本课教学U的,再回到前面认真阅读预习提示,加深理解,每一位同学作简短的自我学习小结.教师点拨要点:①别里科夫形象及其时代意义(主要内容见预习提示).②讽刺手法及细节描写的运用.③简短的篇幅里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平凡的故事里表现了有重要意义的主题.五、拓展作业1、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描写生活中的一个人物或描述自己或身边的人身上的“套子”,学习使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来表现生活.2、课外选读读本上或其他文学刊物上两篇反映生活现实的微型小说,并作简要的评注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二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培养学生结合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认识沙皇一治的黑暗.2.学习本文的讽刺语言与作者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3.赏析套中人别里科夫的形象.4.思考小说主题,并联系实际扩展其丰富的.二、过程和方法背景导入一整体感知、体悟品赏一整合评价、实践运用一特色鉴赏、合作探究一联系现实、迁移拓展三、悄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领悟到因循守旧的危害性以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教学难点:1.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塑造.2.幽默、讽刺的艺术手法.教学重点:1.欣赏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2.欣赏幽默、讽刺的语言.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解题:1、套子:规矩,限制人思维、行动的各种思想观念、法律、制度和生活圈子, 要求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沙皇_各种反动法律、条例.2、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大家:美马克吐温英欧亨利法莫伯桑俄契诃夫二、介绍背景资料:1、关于作者:安东巴甫洛维奇契柯夫(I860〜1904)是19世纪末叶—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在一个山农奴赎身的自由民的家庭.中学毕业后,考取了莫斯科大学医学院.1880年,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毕业后,他一边行医, 一边写作•契诃夫是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和戏剧家.他一生只活了44岁,但在他25 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却写下了七八白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还有十儿个独幕剧和多幕剧.他的作品取材极为广泛,对地主、官吏、资产阶级、小市民、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都作了非常真实而深刻的描写•他的思想和创作都随着当时的政治斗争而不断发展.他的艺术特点在于以简练的手法,幽默的笔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里反映出重大的社会问题.他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凡卡》、《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樱桃园》等.2、写作背景:契河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期—社会生活.十九世纪末期,—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这种_义,剥夺控制了人们的自由,而且到处都有耳U,稍有越轨,就会遭到无情的一但是,在当时,民主和自由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要求.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别里科夫正是沙皇卫道士的典型.3、课文是原小说主要部分的节选.原作开头是中学教师布尔金同兽医伊凡伊凡尼奇去打猎,因为耽误了时辰,便在村外过夜•布尔金给他的同伴讲了这个别里科夫的故事•原作结尾还有伊凡的一段议论.别里科夫是世界文学的典型形象,已成为保守、反动、扼杀新思想、阻挡革命潮流的代词.别里科夫这个形象是作家以故乡塔于洛格初级学校的一个教员兼学监狄河诺夫为原型塑造的.契诃夫对黑暗的沙皇_度下的知识界做了长期的、深入细致的观察,把知识分子中的“狄河诺夫”们的思想性格和习惯集中起来进行艺术概括, 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别里科夫这个世界文学少见的典型形象.课外可阅读《装在套子里的人》原著,还可阅读契河夫的《第六病室》,进一步了解当时的—会状况.二、阅读全文,整体感知作品,掌握故事情节.1、作家用了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写别里科夫的婚事,列出情节提纲:第一部分别里科夫的特征第二部分别里科夫的婚事别里科夫决定结婚(开端)漫画事件和自行车事件(发展)别里科夫的挫折(—别里科夫之死(结局)为别里科夫送葬(尾声)开端(从“可是”到“就讨厌他”):结识华连卡发展(从“现在”到“回家去了”):漫画、骑车事件_从“第二天”到“哈哈哈”):与柯瓦连科争吵结局(从“这响亮”到“从此再也没起过床):恋爱最后失败2、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3、别里科夫的婚事,初看起来,好像与前文连接不紧,这一故事情节的设置妙在何处?作家把他的主人公放在婚事的面前加以描绘和议论,对揭示别里科夫的丑恶本质,对于突出和深化作品的主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就连“结婚”的义务和责任“别里科夫”都不敢承担了!”甚至连“求婚”“允婚”的勇气都没有了!在别里科夫枯竭了的心灵里,连“该结婚”的念头也产生不出来了!至于真正的爱情, 那就更是别里科夫所无法理解的•仅仅是一个“该结婚”的念头就弄得他一命呜呼了这就有力地突出了别里科夫的性格.在这里,作家只讲别里科夫的婚事, 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是意味深长的.别里科夫跟真正的爱情是无缘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契诃夫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是多么深入细致,对人物的刻画是多么准确、真实.4、可见别里科夫是个病人,整理别里科夫的病历,包括症状、病因、病源、病害.症状;六神不安,心慌意乱,没精打采,脸色苍白,垂头丧气,唉声叹气,怕出乱子.病因;现实生活的刺激和惊吓;胆怯和憎恶现实,仇视新生事物.病源:沙皇戈;奴性心理.病害:辖制了别人,送了自己的命.5、别里科夫死亡的主要原因:①、套子太重,无法再回到现实生活中来②、柯瓦连科明U张胆,毫无顾忌,他再无法制止.面对“礼崩乐毁”,他痛心疾首,他忧郁不堪,惧怕新生力量,气急败坏而死.6、别里科夫死了,可是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乂恢复了旧样子?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明确:只要沙皇—度没有_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品启迪人们,沙皇_治不一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一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三、把握主题.“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 小说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的塑造,无情地鞭挞了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自觉维护旧制度的奴才性格,揭示了沙皇_度在崩溃与瓦解前的垂死挣扎别里科夫是个时代的典型,也是一个性格的典型,他的名字常常成为一切害怕新生事物的人的代名词.第二课时一、课堂讨论,赏析别里科夫的形象(1)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他有哪些套子?生活方面的套子:衣着打扮方面,生活习惯方面.失去主体意识,失去理性.思想上的套子:凡是政府规定禁止什么,他无条件拥护;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他就闷闷不乐.使他变坏,成为走狗(2)别里科夫的口头禅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乱子闹得他惊恐不安?教师到教堂参加祈祷去迟了;学生不安分,教室中闹闹吵吵;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教师穿着绣花衬衫出门,在大街上拿着书走来走去.(3)别里科夫怎样对待乱子?他以沙皇禁令作为评价是非的标准.他主张制裁不安分的学生.他干涉柯瓦连科和华连卡的私事•他打小报告•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十五年,其至辖制了全城.(4)别里科夫为什么要把自己装进套子?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他藏进套子,借此躲避现实(5)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全城的人为什么乂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禁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辖制全城呢?别里科夫不是校长,不是沙皇政府大员,怎能有这么大的权力?他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旧秩序.看来他自身是沙皇制度的受害者,成了个畸形人、可怜虫,怕得直往套子里钻.他自觉地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跟他斗,所以都怕他, 受他辖制•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也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作者用讽刺的手法来写他的外表和言行,使人联想到沙皇统治套在人们头上的枷锁, 联想到令人窒息的沉闷空气.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也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一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乂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能够辖制全城.所以从本质上看,他不只是一个人,他代表了“别里科夫这类人”,代表着反动统治的精神枷锁.(6)校长太太、同事和同事太太“撮合”结婚的LI的:并非关心,不过是给这烦闷无聊的生活找点调味剂.根本原因:为保全自己,为了一己私利而丧失人格、尊严精神上的奴性妨碍小人物成为真正人的东西:沙皇一治,民众自身的奴性小结:总结别里科夫这一形象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他的“套子”就是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社会的一切陈规阴习.他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凡是违背法令,不合常规的事,都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且他认为自己有责任用套子去约束别人,“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1.别里科夫式的“套中人”是沙皇_治的产物.小说描写的社会环境,代表了两股历史潮流:—义的潮流和民主自由的潮流.在民主自由的新潮流面前,—义显得更加反动,别里科夫为_义所辖制,乂辖制他人, 遏制着民主自由潮流的发展.2.别里科夫乂是沙皇_治的社会基础.许多人受着_义的辖制,心里是非常反感的,只是敢怒而不敢言.别里科夫显然跟这些人不同.他把沙皇政府的一切看作是天经地义的,把沙皇的政令当作评价是非的标准•他还以教育者自居,管得很宽,唯恐别人出乱子,认为自己有责任向别人进忠告.这样他把整个中学乃至全城辖制了整整十五年.别里科夫之类的套中人是一种社会现象,这类人是沙皇_治的一种社会基础,他们实际上充当了沙皇—治的成犬.3.别里科夫既是令人畏惧的人物,乂是弱不禁风的可怜虫.“我们教师都怕他”,而且“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 •他狐假虎威,辖制着整个中学,辖制着全城.但是他乂是如此虚弱,尽管他把一切都藏在套子里,自以为“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正人君子”,但是他还是惶惶不可终日,战战兢兢,六神不安.一幅漫画就把他弄得难堪至极.在柯瓦连科这样的新派人物面就,他不堪一击.更富有戏剧性的是,他竟死在他恋爱对象的大笑声里.他丧失了一切生活之乐趣,成为一具活僵尸.作家用别里科夫的形象昭示天下:沙皇_治的社会基础极端腐朽,你怕他,他能辖制你,你不怕他,他一触即清.4.别里科夫是一个完全漫画化了的象征性形象,乂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作家把别里科夫写成一个怪物,“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连睡觉也藏在套子里.当然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样的怪人.作家把别里科夫完全漫画化了,显示他的套子何等荒诞,他唯沙皇意志是从,没有丝毫主见.别里科夫乂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也曾恋爱,而且差点结了婚.他也有自尊心,遭到柯瓦连科的训斥,他心慌意乱;被华连卡大笑,他无地自容,以致一命呜呼.他有他的思想感情,他有他的个性气质,他有他的生活逻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二、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变化•别里科夫这类人的枷锁,难道能永远辖制住全城的人吗?难道没有人甩掉套子,争取新的生活吗?他们是谁?促狭鬼,柯瓦连科.1、“促狭鬼”的一幅漫画是什么意思?“促狭鬼”为什么画这幅漫画?这幅漫画对揭示主题是有作用的,大家注意画的内容是别里科夫与柯瓦连科的姐姐华连卡在大街上手挽手逛大街的情景.照理自山恋爱是正常的.可是在当时,“自由”是套上枷锁的.在别里科夫看来,这是不合“规矩”,有失“体统” 的.这幅讽刺画,强烈嘲讽了套中人的思想和生活.别里科夫对此越是感到“难堪”,越是告诉我们:所谓“恋爱”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且套子式的思想和生活也必将被淘汰.2、全城人怕别里科夫十五年,为什么柯瓦连科不怕他?这问题提得有意思,请同学们思考.学生答:因为作者笔下的柯瓦连科是“新的史地教员”,暗示着他带来了新的思想.。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综合日常生活实际,结合教学任务需要,设计一节关于《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案例,旨在通过分析小说主题、人物性格及情节展开等方面的综合阐述,引导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小说主题、人物性格及情节展开等方面的分析与讨论,使学生理解文学鉴赏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深入认识文学的内涵和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知和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和审美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情感目标:通过阅读欣赏文学作品,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社会的情操和品格,提高学生对生活的领悟和对人生的体验。
二、教学内容1.小说主题的综合分析。
2.对小说人物性格的深入解读。
3.对小说情节展开的分析和讨论。
三、教学方法1.探究法:通过导读、分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本中的信息和潜在主题。
2.案例分析法:通过学生分享、分组讨论等方式,分析和评价小说情节,并进行反思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3.组合授课法:通过讲授、问答、小组讨论、个人思考等综合方式,全面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流程Step 1. 导入1.通过引入“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个话题,激发学生对人性的思考。
如:“我们是否都曾经有过没有自由的感觉?我们是否都曾经有过要做一个适应社会的人的经历?”2.通过分享学生的经验和想法,引导他们从自身出发思考小说的主题。
Step 2. 学习1.了解小说的背景、作者、作品和出版历史。
2.依据小说节选,分组讨论小说主题,如“适应与自由”、“人性的外表与内涵”等。
3.分析小说人物性格,如“丁巳”、“春夏”、“秋冬”等。
4.探讨小说情节展开的过程和演化趋势,如“主人公的自我追寻与文化、生活环境的关系”。
《装在套子里的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共3篇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共3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1《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教学背景】本篇教学设计适用于人教版高一上册的非文学类阅读材料《装在套子里的人》。
该篇材料主要讲述了一个中国老大妈告诉美国人怎样当“装在套子里”的人。
本文的主题是差异文化的巨大差距,以及全球化所造成的影响。
本篇文章可以用来开发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并引发学生对全球化发展历程、价值观、文化差异等问题的思考。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装在套子里”这一文化差异,领会不同文化所形成的不同思维模式。
2. 帮助学生练习解释和解读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 帮助学生对全球化发展趋势和对文化的重塑和熔合有更清晰的认识。
4. 让学生加强英语语言的阅读、理解、表达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安排】【活动 1】预习环节(1)让学生读一遍本文,了解文章大意,并阅读笔记,分析文章的构造和内涵。
(2)分讨文章里的生词和词组,并按照单词重点、使用时机、常用搭配等内容进行总结。
(3)设计讨论题目,让学生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来产生与文本相关的相关思考。
【活动2】引入文化差异1. 对比中国商业人士与美国商业人士的思维方式:为什么中国商业人士更倾向于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2. 分讨中国文化中“面子”和“自尊心”的重要性,以及“满足他人需求”的价值观与美国文化中追求自我实现的价值观之间的巨大差异。
3. 引入“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概念,探讨中国商业人士为什么更喜欢“藏起来,掩盖他们如何过着大富豪的生活”。
【活动3】在文化中建立沟通1. 通过锻炼学生们对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获得更深层的思考,学习如何在不同文化之间建立沟通。
2. 带领学生注意到文化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开展国际业务时。
学习如何在国际业务中建立更好的关系。
3. 引领学生思考全球化时代的信仰和价值观的重塑,以及全球化时代的背后的全球性主义,以及各种文化如何互相融合和转移形式。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精选11篇)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精选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篇1一、教材《装在套子里的人》是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丰富的情节、生动的语言使学生阅读小说时容易停留在热闹的表面,忽视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基于以上原因,我确定本文教学重、难点如下:通过人物描写手法总结人物形象;理解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多媒体辅助教学;两课时。
二、教学过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依据认知规律,安排如下教学步骤:1.首先做一试验,用一塑料袋将一学生的头包裹起来,之后让他谈谈感受。
学生会说很闷或者很想从袋子里出来等,由此导入新课。
(这一设计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2.介绍作者契诃夫。
(目的是丰富文学常识)3.速读课文,梳理情节。
(目的是整体把握文章结构)4.通过人物描写手法总结人物形象。
(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为了突出重点,我采用点拨法、情境法、讨论法完成。
)议一议:“作品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学生不难发现作者在刻画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时,大量笔墨都集中在描写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的恋爱上,以及对别里科夫外表、生活惯及思想性格的描摹上。
作品刻画了一个封闭落后、胆小多疑、愚昧保守的封建卫道士形象。
找一找:“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神态描写,运用这些神态描写有什幺好处呢?刻画了别里科夫封闭落后的性格。
“两个事件中,你们认为最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是哪些?”难道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幺好事?他们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
为什幺这些语言突出呢?因为这些语言直接影射出了别里科夫愚昧保守的性格。
想一想:“作者刻画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是什幺?”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难点,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采用小组讨论法、对比法完成。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精选多篇)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案例山东省临沂三中孟黎【设计说明】根据新课标理念,坚持在读中学的原则,按照“自读-→解读-→品读-→悟读”的环节,逐层推进,重心放在品读和悟读上,通过感知文本,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个性化语言及对人物形象的传神刻画,并与现实碰撞,体味其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案例背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注意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把握主题,一是要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了解作者的意图,二是要从情节、人物、环境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分析情节,要注意情节是怎样展开、发展,直至结局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
此外,还要注意细节描写,体会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特色。
本课学习目标则定为: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
优秀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结晶。
文学欣赏活动是欣赏主客体相互呼唤、适应、契合的结果,一方面欣赏主体有某种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欣赏客体对主体具有吸引力。
教学条件下的文学欣赏活动有其特殊性,首先是要认识学习者已有的学习基础及知识背景。
高二学生积累了十六七年母语学习和十余年语文专门学习经验,已具备相当的阅读能力。
经过初中及高一多篇小说的学习及课外小说阅读的积累,他们对小说常识已经掌握,另外在此之前的诗歌、散文鉴赏能力的培养,也使他们形成文学鉴赏的基本概念与经验。
一句话,此时学生已经初步具备鉴赏小说的能力,读解文本的“语表层”几无困难。
但正是由于对内容的“粗知”,而容易使他们产生满足感,失去进一步阅读的兴趣与动力。
因此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强化并保持阅读主体对阅读欣赏活动的需求。
教学策略之一是使教学内容“陌生化”,即拉开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产生少知甚至未知感,生疑生惑,从而使主体产生阅读活动的过程性需要,让距离去调动学生。
从而让主体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探究并发现文本的魅力。
据此,根据新课标理念,本案例设计坚持在读中学的原则,整个教学活动贯穿“自读-→解读-→品读-→悟读”四环节。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15篇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15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15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1、本单元是高中阶段必修教材中的第二个小说单元。
和必修3中的小说单元侧重学习体裁特点、鉴赏人物形象不同,本单元侧重理解小说的主旨,以及品读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特色。
因此,从教材的编写意图出发,明确本课的教学目的应以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主题为最终目的,并穿插对艺术特色的鉴赏。
2、《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最出色的短篇小说之一。
作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他的小说的总特点是:运用幽默挖苦的手法和各种细节描写,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揭露那个社会的各种病态,鞭挞沙皇专制制度,热烈地向往新生活的到来。
本篇也不例外,契诃夫用挖苦手法和细节描写塑造了一个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典型形象,揭露了沙皇专制的反动腐朽。
作品问世以来,别里科夫便成为那些害怕新惹事物,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开展的这一类人的代名词。
因此,由课文本身的特点可知,本课的教学可以以剖析人物形象为主线,围绕着别里科夫的生活历程做纵向的分析,联络别里科夫所处的环境及与之有关系的人做横向的分析,以此自然引出对教学重难点的分析。
二、教学目的1、理解契诃夫及本文的写作特点。
2、理解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3、正确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认识别里科夫的典型形象,以及“装在套子里的人”超越时代和国界的典型意义。
4、学习领会作品中的幽默挖苦手法和细节描写。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别里科夫的典型形象。
2、深化把握小说主题。
3、赏析契诃夫的挖苦艺术。
四、教学对象分析及教学策略高二学生在系统学习了必修3中小说单元的根底上,对小说的体裁特点以及相关鉴赏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具有较活泼的思维才能和承受新知的才能;但是另一方面,受人生阅历和思想深度的局限,他们往往只能看到人和事的外在表现,而不能就人物的本质和作品的主旨作更深化地考虑和理解。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多篇)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契诃夫的经典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主线,通过深入剖析作品,使学生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现实情况,领略契诃夫独特的文学魅力。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装在套子里的人》的背景,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章:作者简介2.1 契诃夫的生平和创作介绍契诃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及其对文学创作的贡献。
2.2 契诃夫的创作特点分析契诃夫的文学创作特点,如现实主义、幽默讽刺等,引导学生认识契诃夫的独特艺术风格。
第三章:作品梗概3.1 故事情节概述《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2 主要人物介绍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和命运,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与主题思想的关联。
第四章:主题思想分析4.1 现实主义精神通过分析作品中的社会现实,使学生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状况,认识契诃夫对现实的关注。
4.2 讽刺与批判深入剖析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
第五章:教学方法与评价5.1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阅读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2 评价方式第六章:文学技巧分析6.1 叙事视角分析《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叙事视角,探讨其对主题表达的作用。
6.2 象征手法解读作品中的象征元素,如“套子”,引导学生理解其深层含义。
第七章:人物性格分析7.1 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详细分析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探讨其与作品主题的关系。
7.2 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作品中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对主题的衬托作用。
第八章:社会历史背景8.1 俄国社会的变迁介绍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变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背景。
8.2 社会现实与文学创作探讨契诃夫如何通过作品反映时代变迁中的社会现实。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10篇】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内容是牛牛范文为您带来的10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别里科夫的形象引起憎恶,从而痛恨一切反对进步、畏惧改革的习惯势力。
2、使学生学会运用讽刺手法来刻画揭露丑恶事物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1、了解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2、分析别里科失这个典型人物的意义。
教学难点:文中个别语句的含义。
课型:教读。
教学方法:指导研读。
教具与器材:投影设备。
教学设想:拟用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备课时间:第一周星期三。
上课时间:第一周星期五。
教学要点:了解情节结构,分析第一部分。
具体步骤:一、题解。
1.关于作者:安东·巴甫洛维奇·契柯夫(1860~1904)是19世纪末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出生在一个由农奴赎身的自由民的家庭。
中学毕业后,考取了莫斯科大学医学院。
1880年,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
毕业后,他一边行医,一边写作。
契诃夫是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和戏剧家。
他一生只活了44岁,但在他25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却写下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还有十几个独幕剧和多幕剧。
他的作品取材极为广泛,对地主、官吏、资产阶级、小市民、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都作了非常真实而深刻的描写。
他的思想和创作都随着当时的政治斗争而不断发展。
他的艺术特点在于以简练的手法,幽默的笔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里反映出重大的社会问题。
2.写作背景:《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于1898年。
19世纪末,是俄国历史上反动统治特别残酷黑暗的时期。
当时,逐渐开展的俄国工人运动越来越高涨,到1898年,列宁在彼得堡建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俄国的革命斗争走上了崭新的阶段,工人罢工和农民起义在全国风起云涌。
人教版必修五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一)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三维目标]:1、学习本文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分析矛盾冲突,理解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3、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线索,体会情节安排的巧妙。
[教学重点]:体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运用的效果。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
[学情分析]: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语言浅显,明白易懂,情节不复杂,人物关系单纯,学生多数很感兴趣,一拿到新教材就已经浏览过,作为新课再学时,已然觉得兴味索然,但他们对于本小说的内容及主题,却并不能准确深入地了解和把握。
因此,我在教这篇课文时,采用合作互动的教学模式,点拨启发,讨论探究,横向比较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方法]:点拨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梳理情节结构,分析别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套子的具体内容。
2、初步体会小说的讽刺效果。
[教学重点]:分析别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套子的具体内容[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小说的讽刺效果。
[教学方法]:点拨法、讨论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中时我们学过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什么小说?(点拨: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其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是个善于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警官)他一定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鲁迅说:“契诃夫是我最喜欢的作家。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文本解读:二、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俄国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也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短篇小说为主要创作而登上世界文学高峰的作家,一生创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剧本,有“短篇小说之王”之称;他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列夫·托尔斯泰称他是“散文中的普希金”。
三、查词典完成下列词语解释:辖制:管束孤僻:孤独怪僻撮合:从中介绍促成(多指婚姻)歹毒:阴险狠毒讥诮:冷言冷语讥讽周济:给穷困的人以物质上的帮助安然无恙:平安,没有什么毛病和事故六神不安:形容心慌意乱,不知所措六神:道教指心、肝、肺、脾、胆、肾六神四、解题和背景介绍:“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
《装在套子里的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共3篇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共3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1《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课程背景本次教学的课文为人教版高二必修五《装在套子里的人》,属于科幻小说。
本篇小说中采用了类比手法,将人与机器做了一个类比,表达了人的意识逐渐由机器代替的隐喻。
教学目标1.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深入探讨科学思想。
2.掌握分析科幻小说的方法,分析科幻思想。
3.理解作者使用类比手法表达科幻思想的用意。
4.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
教学方式1.导入环节:通过让学生观看科幻电影《银翼杀手》中的情节,提高学生对科幻小说的兴趣和对人与机器关系的深刻认识。
2.多媒体课件展示:通过PPT展示有关《装在套子里的人》的背景、文学特点、主题等内容。
3.小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深入探讨小说中的科幻思想,并针对小组探究不足之处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调研,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
4.互动问答: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采取短时间内轮流回答问题、现场点评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以“写一篇科幻故事”的任务作为课堂结束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挥,既体现了科幻小说的特点和主题,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也是对本次教学的一个小结。
教学重点1、分析小说中的科幻思想。
2、理解作者使用类比手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中对人的意识的描写。
2、对人与机器关系的思考和探究。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科幻小说的文学特点和分析科幻思想的方法,更是通过小组合作、互动问答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和文学素养,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科幻思想的内涵和人与机器关系的深刻表达。
总结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中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方式及实现效果,从兴趣导入开始系统讲述教学过程,并重点强调了科幻小说类的分析方法、科幻思想的意义等方面的知识点。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多篇)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部短篇小说,通过讲述一个普通人的一生,揭示了当时社会阶层的固化、人性的束缚和命运的无情。
本课程将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主题、人物、情节等,深入探讨作品背后的深刻含义。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了解契诃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事件理解小说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和人性问题1.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1.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小说背景、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小说主题、人物、情节的看法第二章:小说背景与创作特色2.1 契诃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契诃夫的生活年代、家庭背景、文学成就等分析契诃夫的创作动机和文学特点2.2 小说的人物关系描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社会地位和相互关系探讨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推动情节发展2.3 小说的情节发展梳理小说的情节脉络,分析重要事件的作用探讨小说情节对主题的揭示和凸显第三章:人物分析3.1 主人公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分析别里科夫的性格矛盾和心理困境探讨别里科夫的形象意义和社会寓意3.2 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用分析小说中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探讨这些人物对主题的贡献和衬托作用第四章:主题探讨4.1 社会阶层的固化与束缚分析小说中所揭示的社会阶层矛盾和束缚探讨别里科夫为代表的小人物在社会中的无奈和挣扎4.2 人性的困境与挣扎分析小说中人物的人性困境和心灵挣扎探讨作者对人性的批判和关怀第五章:教学实践与反思5.1 课堂实践分享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写作等实践成果分析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过程,总结教学效果5.2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第六章:文学鉴赏与批判性思维6.1 文学鉴赏的方法与技巧介绍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如情节分析、人物解读、主题探讨等探讨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来深入理解《装在套子里的人》6.2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应用讲解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和重要性分析小说中的矛盾和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批判第七章:口头表达与写作训练7.1 口头表达的技巧与训练介绍有效的口头表达技巧,如清晰表达、逻辑思维、观点阐述等组织课堂讨论,提供机会让学生练习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7.2 写作训练与反馈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如读后感、短文写作等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第八章: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8.1 小说中的社会现象与现实生活分析小说中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如阶层固化、人性束缚等探讨这些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和影响8.2 小说对个人成长的启示分析小说中对个人成长的思考和启示,如追求自由、面对困境等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如何应用这些启示第九章:综合测试与评价9.1 测试内容的设置与评价标准设计关于《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测试,包括选择题、问答题、分析题等制定评价标准,包括对知识掌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评估9.2 测试结果的反馈与改进分析学生的测试结果,提供反馈和建议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展望10.1 课程收获与总结回顾整个课程,总结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强调《装在套子里的人》在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方面的价值10.2 课程展望与拓展建议展望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中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和资源,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研究重点解析本文档为“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精选多篇)”,共包含十个章节。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设计(通用10篇)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设计(通用10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结合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
2.学习本文的讽刺语言与作者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
3.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领悟到因循守旧的危害性以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4、赏析套中人别里科夫的形象。
【教学难点】1.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准确深入把握小说主题。
2.幽默、讽刺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1.结合社会环境分析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社会典型性,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2.思考小说主题,并联系实际扩展其丰富的内涵,认识因循守旧的危害性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3.揣摩作品语言的讽刺意味,体味契诃夫作品幽默,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想】《装在套子里的人》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契柯夫的著名小说。
学习这篇小说,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环境分析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揣摩作品语言的讽刺意味,通过学习,还要使学生认识到胆小保守的危害性。
介绍背景资料:契河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
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
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
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
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
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
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
别里科夫正是沙皇卫道士的典型。
装在套子里的人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3篇
装在套子里的人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3篇导语:合理对待,有必要则应敢于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要学会辨认生活中的套子。
不好的一定要将其揭掉,然后在合理的套子的约束与引导下,不断完善自己,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和谐有序的社会。
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3篇,欢迎阅读参考!装在套子里的人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教学设想:长文短教,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目的:1.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2.了解幽默讽刺的手法和夸张的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幽默的作用。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复习巩固:情节结构。
二、进行新课:人物形象及表现手法分析:1.套中人有哪些“套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分类具体表现字词描写方法性格衣雨鞋、雨伞、棉大衣、黑眼镜、羊毛衫2“总”外貌行动孤僻住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睡觉蒙脑袋2“老”环境保守行伞套、表套、刀套、脸耳朵车篷、教古代汉语、歌颂过去“是”比喻词暗喻。
行动作茧自缚思只信政府告示、报纸文章、“别出乱子心理语言2.分析“他怕”“自怕”及其总根源。
心理形容词、动词性格原因风格他怕8“不敢”,2“怕”1战兢反动拉大旗作虎皮讽刺自怕2个“怕”1个“战战兢兢怯懦预示沙皇统治摇摇欲坠讽刺想吃肉,怕人说不吃斋,想用女仆怕别人说坏话,想恋爱怕不成其为正人君子,想结婚怕承担义务。
跌了跤,怕人笑。
总根源:沙皇的专制制度。
3.“婚变”一节运用了哪些情节,情节之间是何关系?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情节事件与套子的关系诱导语言性格开端结识拉出套子老处男老处女的自然人格扼杀发展漫画骑车揭去套子兵马俑拉着林妹妹的手,一起往前走。
兵马俑漫游未来世界。
套里套外,戴草帽亲嘴。
新;高潮争执滚楼拉人入套外面的世界太精彩,更无奈,大家都进套子来。
女进男出婚成;一外一里差点;席篾上下,一层皮维护结局死去钻进套子永远成了套中人,应有的归宿。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优秀5篇】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相关内容,小编精心整理了5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欢迎查阅与参考。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总结别里科夫人物性格,分析全城人害怕别里科夫的原因,体悟最后一段的深刻含义,提高学生的筛选概括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2 在与别里科夫的对比中分析华连卡姐弟的作用。
在诵读品味的过程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诵读品味法,点拨法,自主探究法。
第一课时:人物形象分析一、导入穿过时光的云烟,我们看到,在一百多年前的俄国,有一场葬礼正在举行。
奇怪的是,送葬的人们的悲伤好像是装出来的。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就让我们走进《装在套子里的人》,从这场葬礼说起吧。
二、初步感知,挖掘深层含义1 切入:这场葬礼首先出现在课文倒数第三段,我们读一读。
(学生齐读倒数第三段)师:这是谁的葬礼?人们称他作什么?明确:别里科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2 人们为什么叫他“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的表现反映了他的什么性格?明确(学生回答):(1)穿着:穿雨鞋、棉大衣,把脸蒙在竖起的衣领里,穿羊毛衫,戴黑眼镜,用棉花堵住耳朵。
用具、出行:晴天带雨伞,把表装在灰色鹿皮套子里,削铅笔的小刀也装在套子里,出行坐马车也要支起车篷。
——总结出别里科夫的一个性格:封闭。
(2)居家:卧室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睡觉则用被子蒙住脑袋。
——总结出别里科夫的一个性格:胆小多疑。
(3)引导学生齐读第一段结尾和第二段,列举别里科夫思想方面的表现:歌颂过去。
官方禁止的才觉得一清二楚。
违背法令的就闷闷不乐。
——总结出别里科夫的一个性格:怀旧,极力维护旧秩序。
(4)请几个学生读别里科夫的标志性言语: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要求读出他可笑的担忧心情。
3 (1)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对周围的人们有什么影响?明确:“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可是光辖制中学算得了什么?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呢!”(2)他是校长吗?不是;他是市长吗?也不是;他只不过是中学里的一位普通的希腊文教师。
高中高三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三篇
高中高三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三篇《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一直是语文教学传统名篇。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高三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及背景。
2、熟读课文,分析结构。
3、了解沙皇统治下御用文人的丑恶嘴脸。
教学重点:了解背景,熟记文学常识。
教学难点:理清层次并准确概括层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小说,塑造了行侠仗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花和尚鲁智深;聪明敏感的千金小姐林黛玉;温柔善良的水生嫂;受封建压迫的苦命的祥林嫂;可悲可叹的孔乙己;中举发疯的范进......形形色色,林林总总,都免不了打上时代的烙印。
今天,我们还要学习这样一位被时代烙印了的人——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
二、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一生创作了3470多篇小说,有“短篇小说”之称。
著有《第六病室》、《带阁楼的房子》《套中人》、《姚内奇》。
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
三、背景介绍:19世纪末。
正处在无产阶级革命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三世即位后加强了恐怖统治,警察和暗探密布俄罗斯,大批革命者被流放,进步报刊被查封,政府对舆论钳制日益加深,告密之风日益盛行,许多要求自由的人惨死于政治*,在这种禁锢的比罐头还严密的*制度下,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上,而且出现在知识界,契诃夫的《套中人》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形象。
四、疏通字词:1、查词典完成下列词语解释辖制:(管束)孤僻:(孤独怪僻)歹毒:(阴险狠毒)讥诮(冷言冷语嘲讽)安然无恙:(平安,没有什么毛病和事故)祈祷:降服谗言噩梦滑稽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撮合:从中介绍促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 找 了 许 多 资 料 , 并 将 这 一 质 疑 ——— 探 究
2.对 于 别 里 科 夫 这 个“ 套 中 人 ”, 想 必
的过程放到了课堂教学中, 带着学生们一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我分别采
起进行。以下是我的教学设想。
访一下华连卡、柯瓦连科, 还有小说中的
三、教学设想
“ 我”( 布尔金) 。请前两排同学扮演华连
( 学生可能都会回答: 不喜欢他; 很 讨厌他; 是他自己断送了自己……)
教师顺势得出结论: 别里科夫他有太 多 的“ 套 子 ”, 不 仅 用 套 子 套 自 己 , 而 且 还 要去套住别人。( 让学生找出语句来求证) 如: “ 全城的人都怕他……不敢……不敢 ……”( 略) 结果套得他没有了自由, 在 他的世界里, 没有春风, 没有秋雨; 没有 白天, 没有黑夜; 没有了朋友, 没有了婚 姻, 没有了爱情, 更没有了思想……最终 被“ 套 子 ” 套 死 了 。
契诃夫以细腻的手法描写了主人公的 心理变化, 揭示了精神上的奴性是多么害 人, 多么可怕, 对人心灵的毒害是多么巨 大, 一个丧失了人格尊严的人是多么地猥 琐……
补 充 : ( 幻 灯 九 ) 契 诃 夫 1892 年 完 成 的 小 说《 恐 惧 》 更 准 确 地 理 解《 装 在 套 子 里的人》所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这部小 说的主人公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 对什么 都怕, 而原因呢?照他自己的话说: “ 我体 会到生活状况和教育把我限制在狭小、虚 伪的圈子里, 我的全部生活无非是天天费 尽心机欺骗自己和别人, 而且自己并不觉 得。……我想象到我一直到死都摆脱不了 这对人造谣中伤, 破坏彼此的生活, 把我们的全部力量都浪费在我们不需要的 而且妨碍我们生活的无聊事情上。……我 怕人们, 是因为我不了解他们。……我不 明 白 人 为 了 什 么 缘 故 要 生 活 下 去 。”
地 去 读 。 等 浏 览 一 遍 后 , 除 了 对 别 里 科 夫 “ 装 在 套 子 里 的 人 ”?
感觉可笑之外, 头脑里并未留下什么。尤
( 学 生 : 因 为 他 的 身 上 有 许 多“ 套
其 对 于 小 说 的 主 题 思 想 , 并 不 能 准 确 深 入 子 ”。)
地 了 解 和 把 握 。 而 关 于《 装 在 套 子 里 的 人 》
权威的如此压制, 俄罗斯人受到世世代代 奴性的贬损, 害怕自由……我们被奴颜婢 膝 和 虚 伪 折 磨 得 太 惨 了 。”
《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案例
周波
一、引言
教学时数: 一课时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教学用具: 幻灯片
“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 富有探索精
教学过程
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
( 一) 导入
更 深 刻 的 思 考 和 认 识 。”
今天, 我要和大家一起来读一篇小说。
高中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 已具有一 小说的魅力之一来自性格鲜明灵动的人物
别里科夫也不致于蒙羞死去, 你如何看待 他的死呢?)
( 2) 采访柯瓦连科: ( 问: 你对别里 科夫印象如何? 你那天为何要推他使他滚 下楼梯? 你不认为你是害死别里科夫的凶 手吗?)
( 3) 采 访“ 我 ” ( 布 尔 金 ) : ( 问 : 你作为他的同事, 而且还住在同一个宿舍 里, 你觉得别里科夫是怎样一个人? 对他 的死你有何看法?)
归纳: 职业上的套子, 思想上的套子,
悸 恐 惧 。 多 年 来 , 教 师 们 一 直 都 是 这 么 灌 语 调 上 的 套 子 ——— 无 形 的 套 子
输 给 学 生 的 。 这 是 不 是 契 诃 夫 创 作《 套 中
他把自己装在一个又一个套子中, 真
人 》 的 真 正 意 图 呢 ? 笔 者 针 对 这 一 疑 问 , 是 一 个“ 套 中 人 ”!
综合天地 2007 .0 2
084
实用案例
做 噩 梦 。 得 了 严 重 的“ 恐 惧 综 合 症 、 恐 惧 幻 想 症 ”。 于 是 , 为 了 排 解 这 种 恐 惧 , 为 了 不使这种恐惧给自己带来进一步的伤害, 他给自己套上了一个又一个套子。
4.总 结“ 别 里 科 夫 ” 形 象 : “ 别里科夫”已经成为害怕一切新事 物, 害怕一切变革, 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 的 代 名 词 。“ 别 里 科 夫 ” 由 一 个 专 名 变 成 了一个共名。 ( 三) 辨析、探讨小说主题思想及其 现实意义。 1. 问 : 这 种 恐 惧 症 的 根 源 是 什 么 ? ( 幻灯七) 补 充 文 章 写 作 背 景 : 小 说 发 表 于 1898 年。十九世纪末期, 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 革命的前夜, 工人运动逐渐展开, 马克思 主义已在全国传播, 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 形成, 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 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极力加强反 动统治, 疯狂镇压人民, 在全国造成了阴 沉郁闷的气氛。 教师: 从背景中看, 别里科夫的恐惧 来源于沙皇的专制统治。生怕闹出什么乱 子。那么, 别里科夫的死应该还有他杀的 可能。凶手可能就是沙皇统治! 有 一 种“ 经 典 ” 的 解 释 : 别 里 科 夫 是 沙皇的忠实走狗、卫道士, 他要极力维护 旧的农奴制度, 而社会变革、社会新事物 如潮涌来时, 作为沙皇政府的忠实拥护者 就如丧考妣, 仇视一切新事物, 仇视一切 进步力量。而这种社会变革和新事物不是 反动势力所能抗拒得了的, 于是就产生了 惊悸恐惧。 2.( 幻灯八) 问: 你同意这种 观 点 吗 ? 别 里 科 夫 是 沙 皇 政 府 的“ 忠 实 走 狗 ” 吗 ?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证据吗? ( 质疑) 学生再读课文: 他被人奚落, 甚至嘲 弄, 被人任意笑话, 没有人同情, 有时连 自己的尊严都保不住。如: 漫画事件; 被 人怂恿与华连卡恋爱; 被柯瓦连科推下楼; 被华连卡取笑等等。表明他不像沙皇政府 的走狗; 沙皇也不会选择他这样猥琐的人 做走狗。 教师补充: 从社会的阶级属性看, 别 里 科 夫 不 属 于 有 产 阶 级 , 他 属 于“ 夹 心 阶 层”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其实他很 可怜的哦! 补 充 : 在 小 说 的 结 尾 处 兽 医 伊 万·伊 万 内奇有一段分析, 他认为: “ 自己受到委 屈和侮辱而隐忍不发, 不敢公开声明站在 正直自由的人一边, 反而自己也弄虚作假, 面带微笑, 而这样做无非是为了混一口饭 吃, 为了有一个温暖的小窝, 为了做个不
值 钱 的 小 官 罢 了 。” 教师小结: 这就是根源所在, 为了保
全自己、为了一己私利而丧失人格, 丧失 做人的尊严, 丧失做人的起码原则, 如虫 豸一般苟延残喘。从这里我们更能看到, 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 其实是一个被侮 辱 与 被 损 害 的“ 小 人 物 ”。 在 任 何 变 革 时 代, “ 夹心阶层”向来是比较软弱的, 这 个阶层的人们, 大抵是变革的怀疑者、观 望者和反对者。他们害怕一切新事物, 害 怕一切变革, 只求维持现状, 只想做稳奴 隶, 只想自己的既得利益不受损害。
如: “ 现实社会刺激他、惊吓他……” “ 他 总 是 心 里 慌 得 很 ”, “ 怕 传 到 当 局 的 耳 朵 里 去 ”, “ 他 躺 在 被 子 底 下 , 战 战 兢 兢, 深怕……深怕……通宵做噩梦……使 他 满 心 害 怕 和 憎 恶 。” 看到华连卡姐弟骑自行车: 怕! “ 脸 色 从 发 青 变 成 发 白 ”, “ 老 是 心 神 不 定 地 搓 手 , 打 哆 嗦 。” “ 您 的 举 动 得 十 分 小 心 才 成 ”, “ 说 不 定 有 人 偷 听 了 我 们 的 谈 话 了 。 …… ”“ 哎 呀, 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 说不定, 又会 有一张漫画, 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吧 ……” 教师小结: 他既怕这又怕那, 还整夜
教学目标: 1、分析把握别里科夫的人 卡, 请中间两排同学扮演柯瓦连科, 最后
物形象及小说人物的典型性。
两 排 同 学 扮 演“ 我 ” ——— 布 尔 金 。 ( 稍 作
2、 挖 掘 别 里 科 夫 性 格 形 成 的 社 会 根 准备)
源, 进而准确把握小说主题。
( 幻灯五) 现场采访: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让学生理解别
( 1) 采访华连卡: ( 问: 请问你和别
里科夫性格形成的社会根源。
里科夫的关系如何? 你喜欢别里科夫吗?
教 学 形 式 : 以 学 生 自 读 ——— 讨 论 ——— 请 问 一 下 , 我 觉 得 别 里 科 夫 的 死 与 你 有 很
探究、教师点拨引导为主。
大 关 系 , 要 不 是 你“ 哈 哈 哈 ” 三 声 大 笑 ,
如别里科夫, 他害怕丢了工作。这样 的例子在契诃夫的小说中比比皆是:
《 变色龙》中的警察奥楚蔑洛夫因狗 的主人的不同而瞬息万变的态度活脱脱地 勾画出一个丧失人格尊严的势利小人的丑 恶嘴脸; 《 一个小公务员之死》中的小官 吏仅仅因为在戏院看戏时打了个喷嚏, 唾 液 喷 到 前 面 一 个 大 人 物 — —— 将 军 的 头 上 , 而因此变得坐卧不宁, 惶惶不可终日, 尽 管将军并不在意, 他却一次次地找上门去 解释, 到最后倒真的把将军弄烦了, 对他 疾言厉色起来, 而他最终也竟然因为这样 一个极偶然的事件丧失了性命……
潮涌来时, 作为沙皇政府的忠实拥护者就 用具上的套子, 生活上的套子。( 这些都
如 丧 考 妣 , 仇 视 一 切 新 事 物 , 仇 视 一 切 进 是 看 的 见 的 。) ——— 有 形 的 套 子
步力量。而这种社会变革和新事物不是反
还有没有看不见的、无形的套子?
动势力所能抗拒得了的, 于是就产生了惊
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 促进 形象。在中外文学作品中有许许多多的形
他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 象想必大家不陌生吧, 看到或听到他们的
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 名字便会联想到一类人。如: ( 幻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