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9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的上册版
教材结构
该教材由八个单元组 成,每个单元包括课 文、生字、词语、拼 音、练习等部分。
每个单元的课文主题 不同,涵盖了家庭、 学校、自然、历史等
方面。
每篇课文后面附有生 字、词语和拼音,方 便学生学习和记忆。
练习部分针对课文内 容设计,包括朗读、 理解、写作等多种形
式。
02
教学内容
数学教学内容
数的认识与计算
语文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
阅读和理解浅显的寓言、故事
首
01
、古诗等
02
03
难点
写作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学习简单的修辞手法和文学常
识
04
05
06
英语重点与难点
重点
学习基本的日常对话和交 际用语
理解英语的基本语法规则
掌握基本单词和短语
难点
提高听、说、读、写的能 力
科学重点与难点
02 地球与宇宙
了解地球的构造、宇宙中的天体和空间探索等基 础知识。
03 实践与探究
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 察,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03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数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01
02
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计算
掌握基本图形和几何体的认知
03
04 难点
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概念
05
06
掌握单位换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语文教学案例
案例一
小松鼠找花生
教学内容
通过文本阅读,让学生了解小松鼠找花生的故事情节,学习生字和 新词,培养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观看小松鼠找花生的动 画,跟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量1个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题主要通过实验来辨别什么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以及两者的本质区别,进而介绍了什么是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以及两者这间的关系,并分别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方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对化学完全是陌生的,只有通过一些实验这种外观变化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上的概念。
所以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通过实验现象来调动学生们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教学目的:
1、学会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掌握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2、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3、了解一些性质的基本概念。
教学理念: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进而能区别两种变化,归纳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由变化引出性质,不同的变化是由不同的性质决定的,物理变化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化学变化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
掌握一些性质的基本概念,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由学生来分析归纳,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及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变化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难点:两种变化的区别,两种性质之间的区别
教学过程:。
人教版教材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介绍课程教材研究所顾振彪这套教科书是遵照国家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的指示,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编写的。
这套教科书力图构建语文的综合实践体系,贯彻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力求富于开放性和弹性,给地方、学校和师生留有广阔的活动空间。
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这套教科书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
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部分。
1. 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
遵照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和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语文教材应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增强基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教材中心主义”的倾向。
实际上,语文要贴近生活,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成为流行的口号。
人们认识到,语文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运用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联系生活学习语文,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
早在1990年起我社编写出版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就开始了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的尝试,但当时主要体现在第一册。
现在,从课程生态学的视角,进一步提出语文回归生活,要求教材尽可能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今后的发展出发,关照与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使教材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让学生在与生活、与世界的沟通和互动中学习语文,并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崇高,获得个性的健康发展。
2. 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
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
加强实践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意识。
联系实际,突出科学、技术、社会互动 的观点。
二、教科书的内容框架结构
物 理(八年级)
科学之旅 声现象 光现象 透镜及其应用 物态变化
电流和电路 欧姆定律 电功率 电与磁 信息的传递
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出发设计教材的体系和结构
课程标准的要求
1.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 的发散作用。
2.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教科书中教材内容的设置
一、透镜 二、生活中的透镜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眼睛和眼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 学生实验
探究性实验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第二章 光现象
教科书中教材内容的设置
一、光的传播 颜色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四、光的折射 五、看不见的光
• 演示实验
探究性实验
• 色光、颜料、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 逐渐体验、感悟探究的要素: •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 …
•
• 光速: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二、教科书的内容框架结构
物 理(九年级)
多彩的物质世界 运动和力 力和机械 压强和浮力
机械能
热和能
能源与可持续 发展
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出发设计教材的体系和结构
三、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和特点
探究 演示 想想做做、 想想议议
STS 科学世界 动手动脑学物理
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健康发展,关注科学与人文的谐调统一
人教版义务教育章节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介绍共33页
4 联想体验 (比喻)
模仿本诗的写法,以“习惯”为内容,用一定的 修辞手法仿写一或二节诗。
我家
荒园有谁来! 点点斑斑, 小路起青苔。 金风派遣落叶, 飘到窗前,
檐下坐贤妻, 一针针为我补破鞋。 秋花红艳无心赏, 贫贱夫妻百事哀。
纷纷如催债。
失学的娇女牧鹅归,
探险 传奇 漫话 探险
第六 单元
想象 世界
追寻 人类 起源
动物 世界
马的 世界
八年级教科书结构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单元 单元 单元 单元 单元 单元
八 阅读
战争 凡人 建筑 科学 古代 古代 生活 小事 园林 世界 生活 生活
上 综合性学 世界何 让世 说不
习·写作·口 语交际
时铸剑 为犁
第一单元 人生(生命体验)
这就是我
第二单元 人生(理想信念) 漫游语文世界
第三单元 自然景物
感受自然
第四单元 科学世界
探索月球奥秘
第五单元 家庭亲情
我爱我家
第六单元 想像世界
追寻人类起源
本册各单元课文一览
•
第一单元
• 体裁 时代 国别 人生
• 1 在山的那一边 实现理想要翻越无数山
•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克服与分解困难
九年级 阅读议论文和欣赏文 学作品的能力
七年级教材编排的特点:
编排线索: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三大板块组织单元: 人与自我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每个单元包括
“阅读”与“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不按时代、文体编排,混合编排 每个单元的最后一篇为文言文
七年级教科书结构
七 阅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简介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是根据教育部课程改革的部署,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进行编写的。
新教材的编写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力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下面从四个方面做介绍:1.教材的编排2.教材特点3.教学目标与要求4.教学内容与提示一、教材的编排这一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四部分。
入学教育有四幅图,向学生进行爱学校、爱学习的教育。
“汉语拼音”13课,为便于巩固,将13课分为四组,每组之后安排一个复习。
“识字”全册共8课,分两次安排,每次学4课,独立成一组。
“课文”全册共20课,5课为一组,编成四组。
为了复习巩固所学内容,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识字和课文后有练习题。
每组“识字”或每组“课文”后安排一个“语文园地”。
每个园地后安排一次“口语交际”,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
书后有两个“生字表”。
“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教材中还安排有大量的精美的图画。
图画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极为重要。
二、教材特点1.综合性。
教材不但着力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
教材内容的安排重点突出,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在教材中,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的内容都不是孤立安排的,而是有计划地安排在一个有机的整体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3-6年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3-6年级)基本框架及整体特色本套教材是由胡军任主编,与DC加拿大国际交流中心合作编写,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教材,是一套依据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
在2001年12月教育部教材编写立项审批会上,获得小学科学教材惟一的A类。
适合全国各个地区小学3-6年级学生使用。
本套教材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开展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为目的,致力于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编写以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内化学说以及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等思想为理论基础,整体规划全套科学教材的编写目的、原则、指导思想及要落实的目标和体现的特色。
在教材编写前期,对我国及其他国家或地区(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台湾、香港等)的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吸取其长,并结合我国国情实际,力求创新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我们坚持教材编写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充分吸收多年来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如列入国家“九五”规划的教育部科技部重点课题——中小幼科技教育研究;正在进行的“十五”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小学科学教材的开发与应用模式研究),力图将科学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教材编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的来说,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遵从了以下原则:原则之一:精选教学内容,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原则。
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学习内容,根据有利于学生亲历科学学习过程,有助于实现多领域学习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原则等思想,来精选科学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内容。
尤其重视社会普遍关注的现实性内容以及具有综合性和关联性的内容。
原则之二:注重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联系的原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
传承中华文化
该教材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 承与发展,通过精选经典篇目,引 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该教材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理解 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等方面。
教材结构与特点
结构清晰
注重实践
教材按照知识体系进行编排,各单元 内容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完整 的知识结构。
阅读技巧
掌握速读、跳读、精读等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同时培养阅读思维和 批判性思维。
04
语文能力培养
口语交际能力
总结词
培养孩子清晰表达和有效沟通的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朗读、背诵、复述等活动,提高 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小 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孩子 的倾听和回应能力,促进其沟通技巧 的发展。
学生的阅读体验。
选文内容与分类
童话与寓言
这类选文旨在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寓意深刻的道理,培 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例如,《狼和小羊》、《乌 鸦喝水》等。
科普与知识性文章
这类选文旨在通过介绍科学知识和社会常识,培养学生的 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例如,《太阳》、《月亮》等。
诗歌与散文
这类选文以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 趣和文学鉴赏能力。例如,《望庐山瀑布》、《春晓》等 。
这篇寓言故事通过狼和小羊的对话,揭示了强者对弱者的欺凌和压迫。通过解 读,学生可以理解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培养正义感和同情心。
03
语文知识
字词学习与积累
汉字笔画与结构
掌握基本的汉字笔画和结构,如 横、竖、撇、捺等,以及左右结 构、上下结构等常见汉字结构。
词汇积累
通过阅读和写作,积累常用词汇 ,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各 类实词和虚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指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性教
科书,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系统、全面、科学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科书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需求和教学实际,力求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首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应当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紧密围绕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编写,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科书的编写应当充分考虑学科知识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通过丰富的插图、
案例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教科书的语言应当简洁明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另外,教科书的编写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学
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写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
教育界、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共同努力。
教科书的编写应当贴近国家教育政策和教学大纲,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
4092 4040 10000 24000 80640
2048 2048 4979 12012 39699
2044 1992 5021 11988 40941
三、说教学程序
数学家抛硬币试验情况统计图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抛硬币试验要求: 抛硬币试验要求 竖着把硬币放在10 10厘米左右的高处让硬币自由 1、竖着把硬币放在10厘米左右的高处让硬币自由 落在杯中,每人抛10 10次 落在杯中,每人抛10次 。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草稿纸上做好记录。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草稿纸上做好记录。 抛完后,小组长统计本小组的情况并汇总, 3、抛完后,小组长统计本小组的情况并汇总,填 好试验报告单 ,组内同学共同校对。 组内同学共同校对。 活动时要互相合作,有秩序,保持安静。 4、活动时要互相合作,有秩序,保持安静。
三、说教学程序
试验报告单
试验组 抛硬币 次数 正面朝 反面朝 上次数 上次数
第( )组
三、说教学程序
五年级小组抛硬币情 况统计表
组 别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1 2 3 4 5 6 7 8 9 组 组 组 组 组 组 组 组 组 第 10 组
合计
抛硬币的次 数 正面朝上的 次数 反面朝上的 次数
一、说教材
4、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 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的具体过程, 从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对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作出简单判断。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创设游戏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获得对数学的积极 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团结协作的意 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7~9年级)各章目录及课时参考(修订版)七年级上(61)第1章有理数(19)1.1 正数和负数(2)阅读与思考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1.2 有理数(4)1.3 有理数的加减法(4)实验与探究填幻方阅读与思考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1.4 有理数的乘除法(4)观察与猜想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1.5 有理数的乘方(3)数学活动小结(2)第2章整式的加减(8)2.1 整式(2)阅读与思考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2.2 整式的加减(5)信息技术应用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数学活动小结(1)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18)3.1 从算式到方程(4)阅读与思考方程史话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与合并(4)实验与探究无线循环小数化分数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4)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4)数学活动小结(2)第4章图形认识初步(16)4.1 多姿多彩的图形(4)阅读与思考几何学的起源4.2 直线、射线、线段(3)阅读与思考长度的测量4.3 角(5)4.4 课题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2)数学活动小结(2)七年级下(62)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4)5.1 相交线(4)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5.2 平行线及其判定(3)5.3 平行线的性质(3)信息技术应用探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4 平移(2)数学活动小结(2)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6.1 平面直角坐标系(3)阅读与思考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3)数学活动小结(1)第7章三角形(9)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2)信息技术应用画图找规律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3)阅读与思考为什么要证明7.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2)实验与探究多边形的三角剖分7.4 课题学习镶嵌(1)数学活动小结(1)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2)8.1 二元一次方程组(1)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4)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3)阅读与思考一次方程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8.4 三元一次方程组(2)数学活动小结(2)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1)9.1 不等式(4)阅读与思考用求差法比较大小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3)实验与探究水位升高还是降低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阅读与思考用不等关系分析体育比赛数学活动小结(2)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9)10.1 统计调查(3)实验与探究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10.2 用直方图描述数据(2)信息技术应用利用计算机画统计图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2)数学活动小结(2)八年级(上)(62)第11章全等三角形(11)11.1 全等三角形(1)11.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6)阅读与思考全等与全等三角形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数学活动小结(2)第12章轴对称(13)12.1 轴对称(3)12.2 轴对称变换(3)信息技术应用探索轴对称的性质12.3 等腰三角形(5)实验与探究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数学活动小结(2)第13章实数(8)13.1 平方根(3)13.2 立方根(2)13.3 实数(2)阅读与思考为什么说2不是有理数数学活动小结(1)第14章一次函数(17)14.1 变量与函数(5)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画函数图象14.2 一次函数(5)阅读与思考科学家如何测算地球的年龄14.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3)14.4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2)数学活动小结(2)第15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13)15.1整式的乘法(4)15.2 乘法公式(2)阅读与思考杨辉三角15.3 整式的除法(2)15.3 因式分解(3)2型式子的分解观察与猜想pq+)+(xx+qp数学活动小结(2)八年级下(61)第16章分式(14)16.1 分式(3)16.2 分式的运算(6)阅读与思考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吗?16.3 分式方程(3)数学活动小结(2)第17章反比例函数(8)17.1 反比例函数(3)信息技术应用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4)阅读与思考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数学活动小结(1)第18章勾股定理(8)18.1 勾股定理(4)阅读与思考勾股定理的证明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阅读与思考再谈面积证法数学活动小结(1)第19章四边形(16)19.1 平行四边形(6)阅读与思考平行四边形法则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实验与探究巧拼正方形19.3 梯形(2)观察与猜想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特殊四边形数学活动小结(2)第20章数据的分析(15)20.1 数据的代表(6)20.2 数据的波动(5)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求几种统计量阅读与思考数据波动的几种度量20.3 课题学习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2)数学活动小结(2)九年级上(62)第21章二次根式(9)21.1 二次根式(2)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2)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3)阅读与思考海伦——秦九韶公式数学活动小结(2)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13)22.1 一元二次方程(2)22.2 降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6)阅读与思考黄金分割数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3)数学活动小结(2)第23章旋转(8)23.1 图形的旋转(2)23.2 中心对称(3)信息技术应用探索旋转的性质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2)数学活动小结(1)第24章圆(17)24.1 圆(5)24.2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6)24.3 正多边形(2)阅读与思考圆周率π24.4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2)实验与探究设计跑道数学活动小结(2)第25章概率初步(15)25.1 随机事件(2)阅读与思考概率论的起源25.2 简单事件的概率(6)阅读与思考概率与中奖25.3 频率与概率(3)25.4 课题学习键盘上字母的排列顺序(2)数学活动小结(2)九年级下(48)第26章二次函数(12)26.1 二次函数(6)实验与探究推测植物生长量与温度的关系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1)信息技术应用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26.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3)数学活动小结(2)第27章相似(13)27.1 图形的相似(2)27.2 相似三角形(6)阅读与思考奇妙的分形图形27.3 位似(3)信息技术应用探索位似的性质数学活动小结(2)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12)28.1 锐角三角函数(6)28.2 解直角三角形(4)阅读与思考一张古老的三角函数表数学活动小结(2)第29章投影与视图(11)29.1 投影(2)29.2 三视图(5)阅读与思考视图的产生与应用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2)数学活动小结(2)总课时数61×5+3+48 = 356代数课时数163几何课时数154统计概率课时数3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简介 PPT课件 人教版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 学习内容牵涉到“课标”的3个领域,每一
章都是相关领域的基础内容。
全书共需约61课时,具体如下: 第一章 第二章 有理数 整式的加减 约19课时 约8课时 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
单项式
多项式
去括号
合并同类项 整式的加减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3.3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2)
4课时 4课时
———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
4课时
4课时 2课时
数学活动
小结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1 一元一次方程
▶引例(一个行程问题)
算术方法 方程 x50 x70
教科书编写特点
承上启下,注重基础
• 注意与前面学段的衔接
▶有理数 注意与以前的数及运算作对比,体现数的 扩充的和理性,运算的一致性。负数 运算(率) ▶整式的加减 字母表示数基础上引出单项式,合并 同类项在有理数运算基础上研究 ▶一元一次方程 注意在前面学段基础上发展,做好 从算术到代数的过渡。 ▶图形认识初步 进一步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在立体 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换中,建立空间观念,进一步认 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
• 适当留白、留空,边空设问。 • 练习、习题的处理
▶练习、习题是学习正文内容的自然延续. ▶练习根据内容需要安排,不是简单的课时 划分;
▶习题分为“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 探索”
三个层次。
• 安排具有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的“数学活
动”.
渗透思想方法,培养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
语法
掌握基本句型,如“How many ... are there?”、“I can ...”等。
阅读
阅读简单的英语小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 理解能力。
听力
通过听力练习,提高学生的听音辨音能力 。
04
科学
科学 第一单元
总结词:水的奥秘 详细描述
水的存在形式和特点
科学 第一单元
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水的分类和用途
第一单元:活动课二:小小调查员
总结词
培养调查能力,增强团队协作。
详细描述
通过让学生进行调查和分享调查结果,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一单元:活动课二:小小调查员
活动内容
确定调查主题,例如“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现象”等 。
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查并收集数据。
第一单元:活动课二:小小调查员
使学生能够认识本单元 生字,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 秋天的景象和秋天的生 活,培养学生对大自然 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
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 秋天的美好。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 生体会秋天的美景和秋 天的活动,激发学生对 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
第二单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 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
汇报人: 2023-12-12
目 录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科学 • 社会实践与活动课
01
语文
第一单元
单元主题
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秋天的景象与秋天的生 活
本单元包括《识字一》 、《秋天的图画》、《 古诗两首》、《风筝》 和《秋天》五篇课文, 从不同角度呈现了秋天 的美景和秋天的活动。
人教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课件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及标准
评价方式:采用多 种评价方式,如课 堂观察、作业评价、 考试评价等
评价标准:根据课 程标准和教学目标, 制定具体的评价标 准
评价内容:包括知 识掌握、技能运用 、情感态度等方面 的评价
评价反馈:及时向 学生反馈评价结果 ,帮助学生了解自 己的学习情况,改 进学习方法
学生作业及实践报告
• - 重点:音乐、美术、体育 • - 难点:音乐欣赏、美术创作、体育技能训练
知识点解析及案例分析
知识点:人教版版义务教 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 年级上册
解析:包括语文、数学、 英语、物理、化学、生物、 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
案例分析:以语文为例, 分析课文《背影》,理解 父爱的伟大
案例分析:以数学为例,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理解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课件特点: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易于理解,便于操作
课件结构及特点
课件分为四个部分:语文、数学、 英语、科学
每个部分包含多个章节,每个章节 包含多个知识点
课件采用多媒体形式,包括文字、 图片、音频、视频等
课件注重互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 与学习过程
课件具有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要 添加或删除内容
选择依据: 根据教学内 容、学生特 点、教学目 标等因素选 择合适的教 学方法
依据一:教 学内容的难 易程度和深 度
依据二:学 生的认知水 平和学习能 力
依据三:教 学目标的实 现程度和效 果
教学手段应用及效果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等 应用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效果评估: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考试等方式进行效果评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课件
现代文阅读
选取优秀的现代文作品,提高学生 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培养 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写作训练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 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 趣和写作习惯。
数学
数与代数
学习数的概念、四则运算、方程 等基本数学知识,掌握代数的基
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图形与几何
学习图形的性质、分类、变换等 基本几何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
03
教学建议
教学策略
01
02
03
04
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应始终将学生置于教学的 中心,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兴趣 ,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活动。
激发兴趣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 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
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 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协作能
力和团队精神。
个性化教学
THANKS。
能力。
互动教学
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 生提问、讨论,营造积
极的学习氛围。
教学评价
过程评价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 予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
学习方法。
结果评价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鼓励他们自我比较、自我提 升。
多元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 作品评定、口头表达等,全面 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网络资源
网络平台
提供各种在线学习平台,如MOOC、网络课程等,学生可以在线 学习、交流、讨论。
网络资源内容
包括各种学科的课程、视频、音频、图片等,内容丰富多样,可以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网络资源使用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 行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音乐是一门富有魅力的艺术,它不仅能够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更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应当紧密贴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在编写教科书内容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将音乐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
教科书内容应当包括音乐基础知识的传授,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音乐表演技能的训练等方面,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音乐。
其次,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音乐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教科书内容应当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此外,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音乐是一种集体艺术,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应当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创造美好的音乐作品。
教科书内容应当设计一些团队合作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写应当注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
教科书内容应当设计一些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导教师和学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音乐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科书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总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的编写,对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快乐,享受美好的艺术享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发布日期:2008-7-14 浏览次数:59次字体大小:[ 大 ] [ 中 ] [ 小 ]
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思维。
我们用它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用它辨别真伪、识别美丑;用它探索新知,创造未来。
“技能训练”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的一项新的教学栏目。
在试教中,这项新颖别致的设计,让教师获得了教会学生思维的钥匙,激发了教师教学的智慧,开启了学生自由思维的天空。
一、“技能训练”激励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变单一被动式学习方式为多样化主动式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生物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中,安排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技能训练”是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而安排的练习性栏目,每个“技能训练”侧重训练一种探究技能。
笔者认为,此栏目的设立,不仅与新课标教材中其它栏目共同实现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也为教会学生思维,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空间。
运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为学生的成长创造适宜的氛围和条件,挖掘学生思维的巨大潜力,让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空间得以延伸,让学生在“做”中学到知识,在参与中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探究的意识和精神得以养成。
此栏目的编写实现了使学生掌握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的探索和突破。
摒弃了过多的偏难、偏深的机械记忆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乐学、好学的知识海洋中探索和遨游。
二、多侧面的探究性学习,为师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由于编者十分了解中学生思维的发展的顺序和规律。
因此,在编制“技能训练”栏目时,突出了重视能力培养的梯度设计,先安排以形象思维为特点的观察、比较、测量、计算等内容,后安排较多以逻辑思维训练为主的作出假设、解读实验数据、推理、分析实验结果等项目。
重视能力培养的梯度设计,逐渐提高对探究技能的要求,奠定了学生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
本书中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训练思维能力,教师从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深度做出差异性评
价的技能训练有8个,经过多项技能训练,教师探讨了教与学的结合点,体会到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的深刻变化。
(1)教师恰当引导,开启学生思维。
在进行“技能训练”之一,“通过观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训练中,由于编者非常巧妙地直接告诉学生入门的方法,即从相似之处观察不同点,以差异显著找出相同点;教师又以“若观察一对十分相似的双胞胎,怎样入手去观察呢?”为辅助性引导,通过浅显直白的对话,学生初步明白了“技能训练”之一的方法和要求,初步掌握了思维入门的钥匙,很快地沿着观察对象(马—驴;马—牛)的外形特点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又绕有兴趣地从三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多种比较。
在进行“技能训练”之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观察猫和兔的双眼在头部的位置”时,由于许多学生习惯了过去被教师提问,被动地等待教师的答案,所以,出现了个别学生不善于提问,似乎觉得面对问题无从入手,或提出的问题不扣内容的情景。
此时教师根据思维活动的特点和过程,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经历,运用思维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等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们在自己的同龄伙伴的带动下,从猫和兔两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特点;在生物进化地位上的变化展开了积极热烈的讨论。
如发表了猫和兔眼睛生在正前方和侧面与食性的差异的关系;两种动物眼睛的位置与各自在不同生活环境中的优势和不足的见解;还充满机智地讨论了“守株待兔”、“猫夜间敏捷捕食老鼠”与眼睛的位置的关系。
在“技能训练”中,教师适时适当地帮助学生较好地把握了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机会和恰当地提出明确的要求,让每一个人自己去思维,并形成一种有助于独立思维的自由的氛围,这也是在新课程标准教材施教过程中,力图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而坚持不懈的信念。
(2)训练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教师思维活动的准备工作是关键。
技能训练答案的开放性、发散性、自由性,不在是整齐划一,唯书,唯师,为教师和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思维的发展留有较大的余地和广阔的空间。
通过大量的多侧面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水平参与,获得自身的充分发展。
教师及时组织学生间课上的大胆交流,课后及时地调整补充,促使师生在愉快的交流和合作中共同进步。
多侧面的探究性学习,不仅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而且
使课堂教学由过去的封闭、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变得开放、活跃,充满着童心、童趣,无数个智慧被激活,绽开了张张成功愉悦的笑脸。
在技能训练之三“作出假设”的训练中,由于学生经过《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性学习和训练,对如何作出假设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目前在世界和中国范围内,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几乎家喻户晓,因此在进行此项训练时,学生们进入状态非常快,在“技能训练”中充满着责任和爱,学生们已不在是疏于思考,拒绝创造,而是在课堂较短的时间内,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课后,踊跃地通过查阅图书、报刊、上网查询等方式收集资料;通过课堂讨论交流;办板报交流和作业展示等方式,提出自己作为一个公民,如何“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设想、措施和科学报告。
“技能训练”之六,“解读实验数据”,这是“技能训练”中,体现梯度训练的标志性内容。
教师先引导学生读懂表格的内容和要求,然后借助计算机表格与图形互换功能,向学生展示柱状直方图状态,帮助学生理解表格与直方图的关系。
随后,利用教材的内容要求,运用知识技能迁移原理,通过计算表格中“小麦发育各个时期每天的需水量”,再以直方图的形式展示,并与书中“不同时期小麦的需水量直方图”相比较,分析相同点和差异显著之处的原因,使学生“对获得的实验数据可以用表格或图的形式表示出来”有了较清楚的认识。
为了巩固“解读实验数据”的技能,可以采取应用(1)学生本人入中学以来,自己身高在三个学期的变化数据;(2)调查学生本人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亲;本人的家庭人口变化情况,以表格和直方图方式表示出来,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技能训练”之七“推理”,这是初次教会和训练学生严密逻辑思维和进行辩证统一观点教育的好机会。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以下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实质和关系;温度、光照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密切关系;注意使学生建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互关系的实践应用;特别是不可忽略此项“技能训练”中,已知条件(原有存在着的含糖量)的差异(这是许多学生在训练中推理不严密的地方)。
“技能训练”之八“分析实验结果”,为使学生对实验结果更加真实可信,当结合教材要求教学时,教师在每一个班级放置了一套“观察金鱼藻在阳光下产生氧气”的演示实验装置。
在结合此“技能训练”时,学生也表现出来了比较快地“根据数据分析实
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的表现,再次体验了进行严密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好处。
三、教师反思性思维能力提高了
在“技能训练”中,随着逐渐对探究技能训练要求和梯度的加深,给教师提出了如何创造条件教会学生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通过现成的数字资料、实验现象,学习解读实验或调查数据的方法和要求。
首先,教师要时刻及时反思自己,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避免悄然地回到过去将“指导”、“控制”学生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教师反思能力的养成,可以发现个人及他人的优缺点,从而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不断追求超越的动机,提升教师本人专业创新潜能。
其次,了解学生思维发展遵循着的一定顺序和规律。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和适当的教学进度,更好地进行教育与教学工作,将会更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促进甚至加快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三,要守住一条线——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据有关教育专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义务教育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
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得到发展;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
”课程标准中把科学探究列为内容标准的十大主题的第一主题,就是要求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予以贯彻,以实现本教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探究性活动的系列化、分层次、多侧面。
《义务教育教科书(实验本)生物学》是根据教育部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写的,全套共分四册。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七年级下册,进一步扩大了教材的开放性,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师要置身课堂教学,吸引每一位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以改变学习方式为核心的教学活动,达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启学生智慧,教会学生思维,使学生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