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 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一数学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高一数学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高一数学《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二分法的概念,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掌握运用二分法求简单方程近似解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价格竞猜与线路维修体会二分法的思想;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现逼近思想,为学习算法做准备;体验并理解函数与方程的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感受无限逼近的过程,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先行组织者策略:通过商品价格竞猜体会二分法的思想与方法。

启发式方法:通过分步提问,启发得出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步骤,体会逼近思想和算法思想,分散难点。

讨论式:学生自主探究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通过讨论交流总结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步骤。

三、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和手机一款(2)上课环境是多媒体教室环境(3)学生手中的高中数学必修1教材和计算器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大家上节课学习了方程的根与零点对吧,相信大家都掌握了,老师来考考大家啊。

(多媒体)函数f(x)=ln x+2x-6=0在区间(2,3)内有零点?怎么找到这个零点?有几种方法?(看30秒左右)师:(引导学生一起回答)有两种对吧,一,代数法,令f(x)=0,求x。

二,数形结合,f(x)=ln x+2x-6有零点,等价于f(x)=0有实根,等价于y=lnx与y=6-2x有交点,画图解答。

师:(手拿一款手机)中央电视台第二频道幸运52大家有看吧!我来当一回李永,价格在1500到2500,你们来猜。

想试一下的让我看到你们高高举起的手。

结果1799元。

生1:2000师:高了生:1300师:低了。

师:对了,此处是不是该有掌声啊。

(环顾教室,示意同学坐下)师:刚刚我们先初步估算一个价格,如果高了,再报一个价格;如果低了,就报两个价格之间的数;着其实就是采用逐步逼近的方法。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二分法进行求解。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和认真学习的习惯。

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① 二分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② 如何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2. 教学难点如何将二分法的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合作学习法:根据学生的智力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相互合作,相互启发,以达到巩固知识、提高水平的目的。

3. 讨论法: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建构过程中。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本课的话题,例如:小明要在一块土地上建造房子,他想要求出这块土地的面积,但是这块土地的形状并不规则,无法直接进行测量,他要如何做?2. 探究教师简要介绍二分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来向学生解释二分法的具体步骤和求解原理。

3. 案例分析教师提出一个具体的实际案例,比如小明要在一块不规则的土地上建造房子,他希望求出这块土地的面积。

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二分法求解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4. 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供学生进行巩固和提高。

例如:利用二分法求解方程x^2-2=0的近似解。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巩固并加深对二分法的理解和掌握。

6. 拓展应用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的拓展应用题,供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能够运用二分法求解简单的方程。

3. 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教学录像等教学辅助工具。

2. 题目:使用二分法求解方程x^3 - 2x - 5 = 0的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过了如何使用代入法求解方程,请问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求解方程吗?”2. 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简要介绍二分法的基本原理。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示意图等方式,讲解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2. 强调二分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不断将待求解区间进行二分,直到找到近似解为止。

3. 提醒学生在运用二分法时需要确定初始的待求解区间。

三、示例演练(20分钟)1. 教师出示题目:“使用二分法求解方程x^3 - 2x - 5 = 0的根。

”2.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讨论,确定初步的待求解区间。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二分法求解方程的近似解,并进行实时解答。

4. 教师解释二分法求解方程的具体步骤,并引导学生完成。

5.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二分法在求解方程近似解中的重要性。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组方程,要求学生运用二分法求解方程的近似解。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在一定时间内互相讨论、交流。

3.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问题进行答疑和指导。

五、拓展应用(15分钟)1. 拓展应用让学生运用二分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求解方程在某个区间内的根的个数。

2. 强调根和解在二分法中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学生独立完成实际问题的求解,并主动分享解题过程和思路。

六、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二分法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肯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概念讲解、示例演练、巩固练习和拓展应用等环节,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二分法求解方程近似解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

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

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应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原理与步骤,会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2、过程与方法体会通过取区间中点,应用零点存在性定理,逐步缩小零点所属区间的范围,而获得零点的近似值即方程的近似解的过程中理解二分法的基本思想,渗透算法思想。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在灵活调整算法,在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思维品质,享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难点:二分法原理的理解(三)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1)知识回顾(a)函数的零点及其等价关系。

*对于函数y=f(x),我们把使f(x)=0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的零点。

方程f(x)=0有实数根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y=f(x)有零点(b )连续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别方法:*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

即存在c ∈(a,b),使得f(c )=0,这个c 也就是方程f(x)=0的根。

(2)引例(a )从学校电房到学校食堂的电缆有5个接点。

现在某处发生故障,需及时修理。

为了尽快把故障缩小在两个接点之间,一般至少需要检查多少2次? (b )猜数字游戏,看谁先猜中从1~1000这1000个自然数随机抽出1个数,谁能根据提示“大了”“小了”“对了”先猜出这个数?10次以内猜出,你们能做到吗 ?2、新课内容设疑: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用公式求根,但没有公式可用来求lnx+2x-6=0的根,能否利用函数的有关知识来求它根的近似值呢?函数:f(x)=Lnx+2x-6有零点方程:Lnx+2x-6=0有解。

1、你能找出零点落在下列哪个区间吗?2、你能继续缩小零点所在的区间吗?解方程:Lnx+2x-6=0找函数:f(x)=Lnx+2x-6的零点所在区间逐步缩小函数:f(x)=Lnx+2x-6零点所在范围3、几何画板演示缩小范围()()()()54433221,.,.,.,.D C B A4、区间长度、二分法概念对于区间[a,b]上连续不断且f(a) ·f(b)<0的函数y=f(x),通过不断地把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bisection)。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二分法求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理解近似解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运用二分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二分法求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二分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二分法求解方程,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比如求解方程sin(x) = 0的近似解。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二分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 理论学习1)介绍二分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通过图表和实际问题进行说明。

2)讲解二分法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如求函数的零点、求解方程等。

3)举例说明二分法的具体运用,帮助学生理解二分法的实际操作过程。

3. 案例分析以一些典型的实际问题为例,让学生运用二分法进行求解。

比如通过一个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理解并运用二分法。

如通过实例,“小明在深山中迷路,他在午夜时分按照手表上的时间发出信号弹,他需要知道现在是深夜0时还是清晨0时。

如果他发了三次信号弹,分别被回声弹在0.5分钟、2分钟、3分钟之后听到,那么他能知道现在的时间是多少吗?”4. 练习与训练1)学生按照老师指导的方式进行相应的答疑与讨论,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

2)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练习和巩固二分法的运用。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二分法求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

2)让学生思考二分法在其他数学问题中的应用,指导学生拓展和深入理解。

3)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手段1. PowerPoint演示:用于讲解二分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用图表等形式进行说明。

2. 实例分析: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并运用二分法。

3. 板书:用于记录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题的关键步骤,便于学生理解。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人教A版)第三章《函数的应用》第一节《函数与方程》第二小节《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函数与方程是中学阶段研究的重要数学模型,本节课是学生在系统学习了集合、函数的概念及性质以及基本初等函数(I)之后,研究函数与方程关系的内容,是《函数与方程》一节的重点.二分法是数值计算中最简单常用的一种方法.本节课学生通过对具体实例的探究,借助图形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函数零点的近似解,经历用函数的观点看方程的思维过程,在问题的解决中突出函数的应用,深化对函数与方程联系的理解,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这是本节课的一条明线;总结“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步骤”中渗透算法的思想,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是本节课的一条暗线.这也是研究程序性知识的一条主线.图形计算器可以实现求方程的近似解,但是内置的程序是由人设计的,并且“二分法”的产生要远远早于计算器,因此对于此内容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要“教”计算器如何求解.2.学生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了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并会用求根公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了基本初等函数(I),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都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同时对“数形结合”思想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和应用;另外,前一节内容的学习,不仅把函数与方程联系起来,还可以利用零点的存在性定理判断零点是否存在。

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对已经学过此内容的高二、高三学生的调研发现,学生对于“精确度”的概念非常模糊,这也对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参考.二、教学目标设计基于以上分析,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实例,能够借助图形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给定精度),体会二分法的思想,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2)通过具体实例,归纳概括二分法的实施步骤,并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出来;2.过程与方法经历借助图形计算器画出具体函数的图像、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近似值、总结二分法实施步骤的过程,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逼近思想以及从具体到一般的研究方法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理解有关内容,沟通函数、方程、不等式以及算法等内容,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教学重点】理解二分法的基本思想、会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难点】精确度的概念、归纳概括二分法的实施步骤并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三、教学策略分析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我在引入环节通过具体实例以及介绍历史上方程求解的发展脉络引入课题——求方程的近似解,首先解决了“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的问题.至于“如何研究”则通过具体实例ln 260x x +-=阐释.在这个过程中借助图形计算器充分体现数形结合思想,并将数形结合思想具体化落实:1.从数到形:方程的解——函数的零点——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2.从形到数:交点的坐标——数轴上的区间——表格数据——二分法的形成.为了突破难点,在具体实例的解决中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何将零点所在区间缩小”、“如何停止”等,由此引出 “精确度”的概念.为了突破此难点,首先在引入中用“误差”做铺垫,同时利用数轴进行直观解释.而从具体实例中的二分法上升到归纳概括一般步骤对于学生是困难的,在教学中首先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然后引导学生用文字语言表述并尝试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述,同时利用数轴的直观来突破符号语言中“赋值”这一难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二分法思想”,为了不冲淡本节课的主题,在教学中设计应用TI 图形计算器:作图功能、表格功能(计算函数值)、求解功能.图形计算器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数形结合”的具体化落实,对知识的发展起到了助力作用.三、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一)具体实例,引出课题【问题1】2018年5月15日北大珠峰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以此庆贺北大建校120周年.我们知道,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会降低,空气中的含氧量会降低,影响人的身体.(1)登山队员为了实时监测身处地的大气压强,从某公司购买了先进的气压表,在其产品参数中有这样一句话:经订正后测量误差不大于200Pa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2)已知大气压强y (单位Pa )与海拔x (单位m )间的关系式为:()5.25885ln 288.150.006518.2573x y e ⨯--=.2018年5月13日登山队计划前往海拔7790米的营地,但是某队员身体不适,当压强降低为海拔的5.5倍时他就必须停止攀登,此时他能否到达该营地呢?【设计意图】从一个实际问题引入,首先让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取近似值问题,如生产零食袋上标注的净含量、22m 的正方形地面砖等,另一方面(1)中的“误差”也为要学习的“精确度”概念做铺垫.对于(2)可以从两个角度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一是求方程()5.25885ln 288.150.006518.2573 5.5x e x ⨯--=的解,与7790比较;二是将7790代入关系式求出压强,利用压强与海拔的比值进行判断.本节课我们抓住角度一,让学生产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体会求近似解的必要性,同时引入方程求解的历史,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方面的熏陶.这样我们就解决了“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的问题.(二)问题引领,探究方法【问题2】如何求方程ln 260x x +-=的近似解?【设计意图】由于问题1中方程较为复杂,为了计算方便研究此方程.引导学生从函数与方程联系角度将求方程的解进行转化:一种是转化为求函数()ln 26f x x x =+-零点的近似值;另一种是将方程变形为ln 62x x =-,转化为求函数ln ,62y x y x ==-交点横坐标的近似值.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追问解决如下问题:函数的零点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有几个?并找到零点的一个大致范围.二分法源于逐步搜索法,该方法基于连续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按某规则将区间[],a b 分成若干个子区间,在每个子区间上计算端点值,一旦发现两端点的函数值异号,则可断定该子区间上至少有一个零点.本节课作为二分法的起始课,确定初始区间[],a b 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只需要求出一个零点即可,不需要考虑所有零点,所以课本上给出了一个单调函数的例子(至多有一个零点).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寻找零点大致范围:借助图形计算器画出函数图象;利用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判断.如果学生选择前者,那就需要用零点存在定理进行验证;如果学生选择后者,要引导学生通过图象观察函数的单调性,以此来确定零点个数。

最新整理高一数学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_1.docx

最新整理高一数学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_1.docx

最新整理高一数学教案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3.1.3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应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原理与步骤,会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2.过程与方法体会通过取区间中点,应用零点存在性定理,逐步缩小零点所属区间的范围,而获得零点的近似值即方程的近似解的过程中理解二分法的基本思想,渗透算法思想.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在灵活调整算法,在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思维品质,享受数学的无穷魅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难点:二分法原理的理解(三)教学方法讲授法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通过老师恰当合理的讲授,师生之间默切的合作交流,认识二分法、理解二分法的实质,从而能应用二分法研究问题,达到知能有机结合的最优结果.(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入课题1问题:一元二次方程可用判别式判定根的存在性,可用求根公式求方程的根.但对于一般的方程,虽然可用零点存在性定理判定根的存在性,而没有公式.求根:如何求得方程的根呢?①函数f(x)=lnx+2x–6在区间(2,3)内有零点.②如果能够将零点所在的范围尽量缩小,那么在一定精确度的要求下,我们可以得到零点的近似值.③通过“取中点”的方法逐步缩小零点所在的范围.④取区间(2,3)的中点2.5,用计算器算得f(2.5)≈–0.084.因为f(2.5) f(3)<0,所以零点在区间(2.5,3)内.再取内间(2.5,3)的中点 2.75,用计算器算得f(2.75)≈0.512.因为f(2.5) f(2.75)<0,所以零点在区间(2.5,2.75)内.⑤由于(2,3)(2.5,3)(2.5,2.75),所以零点所在的范围确实越来越小了.⑥例如,当精确度为0.01时,由于|2.5390625–2.53125|=0.0078125<0.01,所以,我们可以将x=2.53125作为函数f(x)=lnx+2x–6零点的近似值,也即方程lnx+2x–6=0根的近似值.师:怎样求方程lnx+2x–6=0的根.引导:观察图形生:方程的根在(2,3)区间内师:能否用缩小区间的方法逼近方程的根生:应该可用师:我们现用一种常见的数学方法—二分法,共同探究已知方程的根.师生合作,借助计算机探求方程根的近似值.区间中点的值中点函数近似值(2,3)2.5–0.084(2.5,3)2.750.512(2.5,2.75)2.6250.215(2.5,2.625)2.56250.066(2.5,2.5625)2.53125–0.009(2.53125,2.5625)2.5468750.029(2.53125,2.546875)2.53906250.010(2.53125,2.5390625)2.535156250.001由旧到新设疑、析疑导入课题,实例分析了解二分法、进一步师生合作尝试二分法.形成概念1.对于区间[a,b]上连续不断且f(a) f(b)<0的函数y=f(x),通过不断地把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2.给定精确度,用二分法求函数f(x)零点近似值的步聚如下:(1)确定区间[a,b],验证f(a) f(b)<0,给定精确度;(2)求区间(a,b)的中点c;(3)计算f(c);①若f(c)=0,则c就是函数的零点;②若f(a) f(c)<0,则令b=c(此时零点x0∈(a,c));③若f(c) f(b)<0,则令a=c(此时零点x0∈(c,b)).(4)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即若|a–b|<,则得到零点近似值a(或b);否则重复2~4.师生合作回顾实例:求方程lnx+2x–6=0的近似解(精确度0.01)的操作过程.掌握二分法,总结应用二分法的步骤师:讲授二分法的定义.生:总结应用二分法的步骤.学生交流总结,学生代表口述步骤,老师完善并板书.由特殊到一般形成概念,归纳总结应用二分法的步骤.应用举例例1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方程2x+3x=7的近似解(精确度0.1).师生合作应用二分法,遵循二分法的步骤求解,并借助函数图象检验.例1解:原方程即2x+3x–7=0,令f(x)=2x+3x–7,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作出函数f(x)=2x+3x–7的对应值表与图象x01234f(x)=2x+3x–7–6–231021x5678f(x)=2x+3x–74075142273观察图或表可知f(1) f(2)<0,说明这个函数在区间(1,2)内有零点x0.取区间(1,2)的中点x1=1.5,用计算器算得f(1.5)≈0.33.因为f(1) f(1.5)<0,所以x0∈(1,1.5).再取(1,1.5)的中点x&not;2=1.25,用计算器算得f(1.25)≈–0.87.因为f(1.25) f(1.5)<0,所以x0∈(1.25,1.5).同理可得x0∈(1.375,1.5),x0∈(1.375,1.4375)由于|1.375–1.4375|=0.0625<0.1,所以,原方程的近似解可取为1.4375.尝试体验二分法,培养应用二分法从而固化基本理论技能巩固练习。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

二、教学内容1.二分法的基本原理:通过不断将函数值在区间中点处进行比较,从而缩小区间范围,逼近方程的解。

2.二分法的步骤:确定初始区间、计算中点函数值、判断解所在区间、重复执行以上步骤直至达到精度要求。

3.二分法的应用:求方程的近似解、求解不等式等。

三、教学步骤1.引入课题:介绍二分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知识点:详细解释二分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辅以例题进行说明。

3.练习与互动:让学生自行尝试使用二分法求解方程,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进行课堂互动。

4.归纳与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二分法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

5.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如何确定初始区间、如何判断解所在区间、如何控制计算精度。

2.教学重点:二分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二分法的应用实例。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练习和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具体实例和例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二分法的应用方法。

2.教学手段:使用黑板、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软件等辅助工具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1.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2.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教案: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教学目标:1.理解二分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二分法在求解方程中的应用方法。

3.能够运用二分法求解方程的近似解。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多个方程,例如x^2 - 2 = 0,x^3 - 5x + 3 = 0等,以便学生进行求解练习。

(2)计算器或电脑,帮助学生验证最终的近似解是否正确。

2.学生准备:(1)理解二分法的基本概念。

(2)掌握求解一元方程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引入二分法的概念:二分法是一种在有序数列中寻找特定元素的搜索算法,它通过将问题分为两个子问题,并逐渐缩小搜索范围,最终找到目标元素或近似解。

2.提问:你对二分法有什么了解?步骤二:讲解二分法的基本原理1.展示二分法示意图,并解释其基本原理。

例如:对于一个有序数列,假设我们想找到该数列中值为x的元素,我们可以先求出数列的中间值mid,然后根据mid与x的比较结果,将搜索范围减半,再在剩余部分中执行同样的步骤,直到找到x或搜索范围足够小。

2.举例说明:假设要在数列1, 2, 3, 4, 5中查找值为3的元素,首先计算中间值mid = 3,因为mid与目标值相等,所以找到了3这个元素。

若要在数列1, 2, 3, 4, 5中查找值为6的元素,计算中间值mid = 3,因为mid小于6,所以在数列4, 5中继续查找,计算中间值mid = 4,最终找到值为6的元素。

步骤三:应用二分法求解方程1.提问:我们可以将二分法用于求解方程吗?2.解释:是的,我们可以将要求解的方程转化为一个函数的零点问题。

例如:对于方程f(x) = x^3 - 5x + 3 = 0,我们可以尝试寻找函数的零点,即找到f(x) = 0的解。

3.讲解求解步骤:(1)根据给定方程确定搜索区间[a, b],确保f(a)和f(b)异号,否则不能保证方程在[a, b]范围内有解。

(2)计算中间值mid = (a + b) / 2,并计算f(mid)。

高中数学必修一《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学习目标】A 根据具体函数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B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C体会二分法的思想,掌握二分法求解方程根的步骤一、预习(自主预习课本P89—91)探究:二分法的思想及步骤问题:有12枚硬币中一枚质量稍轻的假币,用天平最少需几次称量才能将假币区分出来要求次数越少越好,解法:第一次,两端各放枚硬币,高的那一端一定有假币;第二次,两端各放枚硬币,高的那一端一定有假币;第三次,两端各放枚硬币,如果平衡,剩下的就是假币,否则,高的就是假币.思考:以上的方法其实这就是一种二分法的思想,采用类似的方法,如何求=+-的零点所在区间?如何找出这个零点?ln26y x x小组归纳:给定精度ε,用二分法求函数()f x 的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如何呢二、 例题例1 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利用二分法求方程237x x +=的近似解.变式训练:求函数3()22f x x x x =+--的一个正数零点(精确到0.1) 零点所在区间中点函数值符号区间长度四、课后练习与提高1. 若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为减函数,则()f x 在[],a b 上( ).三、当堂练习求方程0.90.10x x -=的实数解个数及其大致所在区间.A. 至少有一个零点B. 只有一个零点C. 没有零点D. 至多有一个零点2.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可以断定方程02=--x e x 的一个根所在的区间为________x-1 0 1 2 3 x e0.37 1 2.72 7.39 20.0 2+x123453下列函数图象与x 轴有公共点,当不宜用二分法求交点横坐标的是______A B C D 4. 函数()2ln(2)3f x x x =--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 A. (2,3) B. (3,4) C. (4,5) D. (5,6)5. 用二分法求方程3250x x --=在区间[2,3]内的实根,由计算器可算得(2)1f =-,(3)16f =,(2.5) 5.625f =,那么下一个有根区间为 .y0 xyxyxy6. 函数()lg27=+-的零点个数为,大致所在区间f x x x为.7. 借助于计算机或计算器,用二分法求函数3=-的零点(精确到0.01).f x x()2五、自我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图,数学方法)。

高一数学教案: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高一数学教案: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高一数学教案: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欢迎来到查字典数学网高一数学教案栏目,教案逻辑思路清晰,符合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因此小编在此为您编辑了此文:高一数学教案: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希望能为您的提供到帮助。

本文题目:高一数学教案: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学习目标1. 根据具体函数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2. 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使学生体会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旧知提示(预习教材P89~ P91,找出疑惑之处)复习1:什么叫零点?零点的等价性?零点存在性定理?对于函数,我们把使的实数x叫做函数的零点.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x轴函数.如果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那么,函数在区间内有零点.复习2: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 三次方程? 四次方程?合作探究探究:有12个小球,质量均匀,只有一个是比别的球重的,你用天平称几次可以找出这个球的,要求次数越少越好.解法:第一次,两端各放个球,低的那一端一定有重球;第二次,两端各放个球,低的那一端一定有重球;第三次,两端各放个球,如果平衡,剩下的就是重球,否则,低的就是重球.思考:以上的方法其实这就是一种二分法的思想,采用类似的方法,如何求的零点所在区间?如何找出这个零点?新知:二分法的思想及步骤对于在区间上连续不断且0的函数,通过不断的把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二分法(bisection).反思:给定精度,用二分法求函数的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如何呢?①确定区间,验证,给定精度②求区间的中点;[高考资源网]③计算:若,则就是函数的零点; 若,则令(此时零点); 若,则令(此时零点);④判断是否达到精度即若,则得到零点零点值a(或b);否则重复步骤②~④.典型例题例1 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练1. 求方程的解的个数及其大致所在区间.练2.求函数的一个正数零点(精确到)零点所在区间中点函数值符号区间长度练3. 用二分法求的近似值.课堂小结①二分法的概念;②二分法步骤;③二分法思想.知识拓展高次多项式方程公式解的探索史料在十六世纪,已找到了三次和四次函数的求根公式,但对于高于4次的函数,类似的努力却一直没有成功,到了十九世纪,根据阿贝尔(Abel)和伽罗瓦(Galois)的研究,人们认识到高于4次的代数方程不存在求根公式,亦即,不存在用四则运算及根号表示的一般的公式解.同时,即使对于3次和4次的代数方程,其公式解的表示也相当复杂,一般来讲并不适宜作具体计算.因此对于高次多项式函数及其它的一些函数,有必要寻求其零点近似解的方法,这是一个在计算数学中十分重要的课题.学习评价1. 若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则在上( ).A. 至少有一个零点B. 只有一个零点C. 没有零点D. 至多有一个零点2. 下列函数图象与轴均有交点,其中不能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是().3. 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A. B. C. D.4. 用二分法求方程在区间[2,3]内的实根,由计算器可算得,,,那么下一个有根区间为.课后作业1.若函数f(x)是奇函数,且有三个零点x1、x2、x3,则x1+x2+x3的值为()A.-1B.0C.3D.不确定2.已知f(x)=-x-x3,x[a,b],且f(a)f(b)0,则f(x)=0在[a,b]内()A.至少有一实数根B.至多有一实数根C.没有实数根D.有惟一实数根3.设函数f(x)=13x-lnx(x0)则y=f(x)()A.在区间1e,1,(1,e)内均有零点B.在区间1e,1,(1,e)内均无零点C.在区间1e,1内有零点;在区间(1,e)内无零点[高考资源网]D.在区间1e,1内无零点,在区间(1,e)内有零点4.函数f(x)=ex+x-2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A.(-2,-1)B.(-1,0)C.(0,1)D.(1,2)5.若方程x2-3x+mx+m=0的两根均在(0,+)内,则m的取值范围是()A.m1B.01 D.06.函数f(x)=(x-1)ln(x-2)x-3的零点有()A.0个B.1个C.2个D.3个7.函数y=3x-1x2的一个零点是()A.-1B.1C.(-1,0)D.(1,0)8.函数f(x)=ax2+bx+c,若f(1)0,f(2)0,则f(x)在(1,2)上零点的个数为( )A.至多有一个B.有一个或两个C.有且仅有一个D.一个也没有9.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判定方程ex-x-2=0的一个根所在的区间为()x -1 0 1 2 3ex 0.37 1 2.72 7.39 20.09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本教学设计为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预计总时长为45分钟。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二分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过程;
2.掌握使用二分法求解方程的方法;
3.能够利用二分法求解简单方程的近似解。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包括相关的二分法求解方程的示例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好纸笔,随时记录学习笔记。

三、教学步骤:
1.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二分法的概念和原理,通过简单的例子说明二分法如何应用于求解方程的近似解。

2.理论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二分法的运算过程和步骤,包括确定解的区间、中点取值、替换求解等具体操作方法。

3.示例分析(10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示例,演示如何使用二分法求解方程的近似解,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和技巧。

4.练习与讨论(15分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可以在小组或全班讨论中,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5.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二分法在求解方程中的应用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四、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独立解答几道关于二分法求解方程的习题,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学教案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6)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学教案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6)

课题: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人教A版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主要是研究函数与方程的关系的内容。

教材分三步来进行:第一步,从学生认为较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的二次函数入手,由具体到一般,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函数的零点的联系。

然后推广为一般方程与相应函数的情形;第二步,在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过程中,通过函数图像和性质来研究方程的解,体现方程和函数的关系;第三步,在函数模型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函数模型以及模型的求解,更全面的体现函数与方程的关系,逐步建立起函数与方程的联系。

本节课是这一小节的第二节课,即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它以上节课的“连续函数的零点存在定理”为确定方程解所在区间为依据,从求方程近似解这个侧面来体现“方程与函数的关系”;而且在“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步骤”中渗透了算法的思想,为学生后续学习算法的内容埋下伏笔;充分体现新课程“渗透算学方法,关注数学文化以及重视信息技术应用”的理念。

本节课教学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学习一种求方程近似解的简单常用方法,通过计算器操作,体验逐步逼近的思维过程;二是熟练掌握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步骤,体会蕴含逼近思想与算法思想。

教科书不仅希望学生在数学知识与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上有所收获,而且希望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方面的熏陶,所以在“阅读与思考”中,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家在方程求解中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贡献。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理解函数零点和方程根的关系, 初步掌握函数与方程的转化思想。

但是对于求函数零点所在区间,只是比较熟悉求二次函数的零点,对于高次方程和超越方程对应函数零点的寻求会有困难。

另外算法程序的模式化和求近似解对他们是一个全新的问题。

所以学生的认知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方程根的求解一直是以代数运算的方式来学习的,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是一次思想方法上的突破和学习观念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逼近”这种数值计算中的专业术语,第一次接触隐含算法结构的用符号表示的步骤,这种语言形式的抽象性,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人教版数学高中必修一《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

人教版数学高中必修一《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

1.注重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出合理、高效的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2.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感受每一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天平称、激光笔、三角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问题:某个雷电交加的夜晚,医院的医
生正在抢救一个危重病人,忽然电停了.据了解原 因是供电站到医院的某处线路出现了故障.这是一 条 10km 长的线路,每 50 米一根电线杆,假设你是 线路维修工人,如何迅速查出故障所在?
零点的大概范围,得到结果(注意:结果的得到
始终要关注零点的存在性定理):
函数 有且只有一个零点x0 , x0 (2, 3)
问题 3:你有进一步缩小函数零点的范围的方 认真思考问题 3,
法吗?
通过小组讨论,初
引导学生用处理线路的方法来缩小零点的范围, 要用好课件的动画效果,充分展现把函数零点所 在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不断逼近零 点的这一过程,并合理引导学生根据课件的动画 过程自己把二分法的定义归纳出来.
CD 段. 5.再到 CD 中点 E 来看. 6.这样每查一次,就可以把待查的线路长度缩
减一半,算一算,要把故障可能发生的范围缩小到
学生对情景问题 分组讨论,发表个 人意见,形成小组 方案,小组代表发 言,最终形成解决 实际问题的班级 方案. 认真听取老师的 对方案的总结,和 老师一起感受“对 半分”的思想.
呢?
问题 1 的设计遵循 了从易到难的规 律,符合学生的学 习认知规律,学生 很轻松的解决第 一个方程,而通过 第二个方程引起 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起学生进一步 探究的欲望.

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
观察课件,伴随老
1、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的根的关系?

高一《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数学教案

高一《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数学教案

高一《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数学教案高一《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数学教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上学会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在求解的过程中,由于数值计算较为复杂,因此对获得给定精确度的近似解增加了困难,所以希望学生具备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除了能熟练地运用计算器演算以外,还要能借助几何画板4.06中文版中的绘制新函数功能画出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掌握Microsoft Excel软件一些基本的操作。

下面和一起看看有关高一《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并了解这一数学思想,为学习算法做准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逼近过程,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教学重点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教学难点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利用二分法求给定精确度的方程的近似解.教材分析本节课注重从学生已有的基础(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根的求法,一元二次函数及其图象与性质)出发,从具体(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对应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之间的关系)到一般,揭示方程的根与对应函数零点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介绍求函数零点的近似值的二分法,并在总结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步骤中渗透算法的思想,为学生后续学习算法内容埋下伏笔.教科书不仅希望学生在数学知识与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上有所收获,而且希望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方面的熏陶,所以在阅读与思考中,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家在方程求解中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贡献.教学媒体分析多媒体微机室、Author).2.给定精确度,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如下:(1)确定区间,,验证0,给定精确度;(2)求区间,的中点;(3)计算:1若=,则就是函数的零点;2若0,则令=(此时零点);3若0,则令=(此时零点);(4)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即若,则得到零点近似值(或);否则重复步骤2-4.结论: 由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根的关系,我们可用二分法来求方程的近似解.思考:为什么由,便可判断零点的近似值为(或)?师:阐述二分法的逼近原理,引导学生理解二分法的算法思想,明确二分法求函数近似零点的具体步骤.师:分析条件0、精确度、区间中点及的意义.生:结合求函数在区间(2,3)内的零点,理解二分法的算法思想与计算原理.AuthorA2+2*A2-6,得到与A2相应的函数值.第八步:然后双击(或拖动)B2的填充柄,得到与第一列相应的函数值.生:观察所得函数值,所以零点在区间(2.5,3)内.第九步:重复上述操作:将A1、B1、C1复制到A7、B7、C7,把精确度设为0.25,在A8、B9分别输入2.5、2.75,选中这两个单元格后,按住鼠标左键并向下方拖动填充柄到单元格内出现填充值3.25时为止,完成自动填充.复制B2到B8,得到与A8相应的函数值,然后双击(或拖动)B8的填充柄,得到与第一列相应的函数值.生:观察所得函数值,所以零点在区间(2.5,2.75)内.Microsoft Excel软件环节教学内容设计师生双边互动信息技术应用结论:借助信息技术求方程近似解(函数零点)的步骤如下:1.利用函数性质或借助计算机、计算器画出函数图象,确定函数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2.利用然后用Microsoft Excel软件逐步计算解答.第十步:重复上述过程,将精确度设为上次操作的一半,直到小于0.01为止,特别地,这时可以将区间端点作为零点的近似值.生:观察所得函数值,并且精确度为0.00781250.01,所以零点在区间(2.53125 ,2.5390625)内,*=2.53125可以为函数的零点.生:认真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寻求确定方程近似解的方法,并进行讨论、交流、归纳、概括、评析形成结论.Microsoft Excel软件例题: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精确度0.1)解:(略). 打开几何画板打开Excel尝试练习:1. 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函数的零点(精确度0.1)2. 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值(精确度0.01)师:首先利用几何画板4.06中文版软件画出函数图象,确定函数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然后用Microsoft Excel软件逐步计算解答.生:独立完成解答,并进行交流、讨论、评析.Authorternet查找有关高次代数方程的解的研究史料,追寻阿贝尔(Abel)和伽罗瓦(Galois),增强探索精神,培养创新意识.3.谈谈通过学习求函数的零点和求方程的近似解,对数学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将你这节课的收获与感受写成一篇小报告或小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学校的数学论坛上.师:继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感受数学文化方面的熏陶;充分地利用学校资源进行后续学习和交流.Authorware7.02课件展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高一数学教案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课题: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目的:理解二分法的思想,会求一元方程的近似解。

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引:从上海到美国旧金山的海底电缆有15个接点,现在某接点发生故障,需及时修理,为了尽快断定故障发生点,一般至多需要检查接点的个数为几个?
2.能否求解方程:lgx=3-x
二、新授
例1:求方程x2-2x-1=0的一个近似解(精确到0.1)
①探求、交流、反思
②揭示二分法的定义,归纳二分法解方程f(x)=0 (或f(x)=g(x))近似解的基本步

例2:参看课本数据P78,求方程:lgx=3-x的近似解(精确到0.1)
例3:求方程:2x+x=4的近似解(精确到0.1)
例4:分别就a=2,a=54 ,a=12
,画出y=a x ,y=log a x 的图象,并求方程a x =log a x 的解的个数。

三、小结:
用二分法求方程f(x)=0近似解的一般步骤
①寻找解所在区间(是否有区间(a, b),使f(a)·f(b)<0)
②不断二分解所在区间
③根据精确度的要求确定近似解
四、练习
1. 用多种方法解方程x 2=3x+10
2. 求证方程5x 2-7x-1=0的根一个在区间(-1, 0)内,另一个在区间(1, 2)内。

3. 作出y=x 3与y=3x-1的图象,并写出方程x 3=3x-1的近似解(精确到0.1)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
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
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