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民之要,惟在于核吏治——浅析对“亚腐败”现象的综合治理

合集下载

公务员“亚腐败”现象的危害及成因分析述评

公务员“亚腐败”现象的危害及成因分析述评
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 虽没有明确 的疾病, 但却出现精神活 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 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 正, 非常容 易引起 身心疾 病。“ 亚腐败” 的定义 与“ 亚健
腐败” 是这么一种现象 , 在权力 的廉 洁状态和腐败状态之 间所形成的一种尚未达到触犯刑律的地步 , 但权力本身却 又并不是干净 的空 问。在腐败丛生的国度 ,亚腐败” “ 势
会上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 , 使各级
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 的政治本色, 发扬党的光荣传 统和优良作风 , 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 、 工作观、 政绩观 , 以优 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 、 群众迎难而上 , 锐意改革, 共克 时艰。由此出发, 注重公务员“ 亚腐败” 现象的研究, 对于 改进和加强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 就具有特殊重要意蕴。
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1 00年第 9卷
同, 但却有其共 同点: 第一 ,亚腐败” “ 的主体是掌握职权
之人 ; , 第二 在实际中, 有利用职权为 自己或相关人谋私利 之事实 ; , 第三 主体是在“ 合法” 的利用手 中职权谋私。鉴 于此, 我们对公务员“ 亚腐败” 可以做这样的理解 : 公务员
第 9卷 第 8期
21 0 0年 8月
广州大学学报 ( 会科学版 ) 社
Jun l f u n z o nv r t S ca S i c dt n o ra o a gh uU i s y( o i ce eE io ) G ei l n i
Vo . 1 9 No. 8
( ) 一 公务员“ 亚腐败” 的内涵
“ , 亚”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较
差, 二是次一等。对于“ 亚腐败” 的解释 ,辞海》 《 《 、 现代汉

浅谈“亚腐败”治理

浅谈“亚腐败”治理

制度和措施没有落实 , 反腐败的监督没有到位。 所以说纪检 监 察部 门是 十分重要 的, 并要赋予他们 相应 的的权利 , 才能
使“ 亚腐败” 的现象能够得到彻底根治 。
三 、 度要 落 实 制
们 的正常收入 , 住豪宅 、 开好 车 、 穿名牌 , 着非常奢 侈的 过
生活 , 而无 人去查 , 无人 去问。似乎他们 的非法变成 了合
腐败和 “ 亚腐败 ” 的产生 , 多都 是制度没有落实。近 很 年来人 民银行 系统开展 的 “ 度落实 年 ” 动 , 制 活 就是 制约
“ 亚腐败” 的一个重要举措 。我们制定 了很 多制度 , 主要就 是防范腐败 问题 的发生 ,可在执 行上 却 出现 了很 大的偏
亚腐败现象急剧蔓延创造 了条件 。所 以, 当前要想真正 的
法 , 是 群 众 去 告 也 很 难 有结 果 , 查 无 实 据 , 不 明 来 历 就 因 而
的巨额财产 , 大多都是与亚腐 败现象密切相关 的。在 目前 的法律上对不 明来历 的巨额财产罪在量刑上是非常轻 的 , 最高仅判五年。就是这样 , 这一类的腐败案件 , 大多都是其 它 的案子带 出来 的 , 刑之轻 , 量 举报之难 , 查处之 少 , 都为
【 中图分类号 】 D 6 【 2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 06 2 1 )0 0 7 — 2 0 9 3 3 (0 0 1— 0 6 0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题 目是 《 亚腐败”危害大 ,须遏 “
治理腐 败 , 先就必须法律要从 严 , 亚腐 败列入法律严 首 把
厉 打 击 的重 要 内容 。
【 摘
要】“ 亚腐败” 具有极 大的危 害性 , 是腐败犯 罪的根 源, 必须下决心彻底进行根 治, 治理 腐败 法律要从

浅谈国外治理腐败措施借鉴

浅谈国外治理腐败措施借鉴

浅谈国外治理腐败措施借鉴作者:发布时间:2009-03-25 10:38:36尽管世界各国社会制度、国情不尽相同,但是各国都在加强司法和行政部门的反腐职能,通过借助媒体监督、民众举报、签订反腐公约等多种方式,加大反腐斗争力度,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如越南在反腐工作中重视发动人民群众的作用,对案件的突破起到重要作用。

西欧国家的新闻媒体对官员腐败丑闻的追踪、揭露起到了廉政监督的积极作用。

各国反腐的力度加大使得越来越多的高官纷纷落马。

如菲律宾前总统埃斯特拉达因涉嫌受贿、贪污腐败被弹劾、起诉并被罢免。

涉嫌腐败导致韩民选总统卢武铉被弹劾。

中共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并把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一并作为党的五大建设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十七大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地位的新表述,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和努力方向。

中共中央颁布的《实施纲要》提出:“反腐败要认真运用党反腐倡廉的基本经验,借鉴国外反腐败的有益做法,加强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通过对国外治理腐败措施的学习,对我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有着深远影响。

一、世界各国治理腐败的主要措施1、反腐败制度的建立,是从源头遏止腐败发生的第一步,建立健全的反腐败法律法规。

为震慑和惩治腐败,世界各国普遍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制度规范及举措,纷纷制定相关法律条例。

如美国早在1921年就出台了《预算和会计法》、《政府行为道德法》,以此来规范经济活动和政府行为;1978年又颁布《监察长法》,并通过《独立检察官法》,将任命独立检察官的做法制度化、程序化。

法国的《资产透明法》规定,政府官员上任后短期内,应向有关部门提交一份财产状况的清单,政府每3年对这些政府官员的财产变化情况作一次评估报告,在政府公报上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略论司马迁的循吏观——以《史记·循吏列传》为中心

略论司马迁的循吏观——以《史记·循吏列传》为中心

略论司马迁的循吏观——以《史记循吏列传》为中心王晓红【摘要】《循吏列传》是《史记》的“人物类传”之一.司马迁在《循吏列传》首次使用“循吏”之名,提出奉法循理、恪守本职是循吏的基本要求.《史记·循吏列传》记叙了春秋战国时期孙叔敖、子产、公仪休、石奢、李离等五位“循吏”的事迹,向世人展示了以礼、以德来治国为官的例证,体现了司马迁独特的循吏观:崇尚“德治”;强调“奉法循理”;推崇“因循”“无为”,树立了一种衡量吏治的价值标准,表现对“贤明德治”的政治期待.【期刊名称】《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2)021【总页数】5页(P39-43)【关键词】司马迁;《史记》;循吏【作者】王晓红【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陕西渭南7140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07在《史记》中司马迁首创了“人物类传”。

所谓“类传”就是“以类相从的列传,即按照人物生平行事中的共同特点,将几个人合立一传” [1]57。

《史记》中“类传”共有11篇,如《儒林列传》《游侠列传》《循吏列传》《酷吏列传》《刺客列传》等。

司马迁在《循吏列传》中记叙了春秋战国时期五位贤良官吏的事迹,向世人展示了以礼、以德来治国为官的例证,体现了司马迁独特的循吏观。

“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循吏列传》。

后为《汉书》《后汉书》直至《清史稿》所承袭,此后,循吏成为正史中的一类典型人物而被史家所记述。

何为“循吏”?《辞海》的释义为:旧谓尊礼守法的官吏。

这种解释略显笼统。

对于“循吏”,司马迁有两处明确的解释。

《太史公自序》云:“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

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2]3317认为循吏首先是“奉法循理”的官吏。

不自夸其功劳贤能,百姓对其无所称赞,也没有什么过失行为。

《循吏列传》开篇“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

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2]3099这里,司马迁明确提出,除了“奉法循理”之外,循吏还应坚持“奉职循理”,认为只要官吏们奉公尽职,遵纪守法,天下“可以为治”。

对完善反腐败制度的思考

对完善反腐败制度的思考

对完善反腐败制度的思考作者:孙桂珍来源:《求知》2015年第04期腐败是政治毒瘤,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权的垮台都和腐败有关,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告诫全党:“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的同时,始终注重反腐败制度建设,在惩治腐败、加强反腐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

当前要巩固反腐成果,防止腐败反弹,需要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需要利剑高悬、警钟长鸣,加大对腐败分子的惩处力度。

腐败者腐败的目的是想从这种行为中得到好处,同时也要避免付出代价。

某些腐败分子之所以有恃无恐,也是建立在“伸手未必被捉”的侥幸心理之上的。

只有坚决惩治腐败,使腐败分子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法律制裁的同时,在经济上得不偿失甚至倾家荡产,才能极大地提升腐败犯罪的成本和风险。

因此,完善惩戒机制,就是要使有腐败动机的人明白:腐败的预期代价将会大于腐败的预期收益,这样,他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走向腐败。

所以,一个有效的惩戒机制是惩罚的力度大而且腐败被查处的可能性高的机制。

1惩治力度大。

惩治指向事后的腐败行为,有效率的惩治可以起到明显的震慑效应,从而对腐败动机发生作用——使之不敢腐败。

如果惩治力度够大,就会让手握权力的人因为害怕腐败的代价太高而不敢腐败。

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比如新加坡的反腐口号是“让腐败者在政治上身败名裂,让腐败者在经济上倾家荡产”。

高昂的腐败成本让每个公务员都不敢以身试法,并且新加坡对贿赂不作最低金额的限制,任何程度的腐败都难逃法网,严格的惩罚制度保证了新加坡公务员的廉洁,这启示我们要完善对腐败行为的严惩制度,对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行为予以立法严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腐败分子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做到发现一起、惩处一起,治病树,拔烂根,强化“不敢腐”的氛围。

我国公务员“亚腐败”及其治理

我国公务员“亚腐败”及其治理
事装 聋 作 哑 的“ 头 病 ” 制造 轰 动 效 应 的 “ 热 病 ”索 取 小 恩 摇 ; 脑 ; 小 惠 的“ 心 病 ”用 公 款 吃 喝 玩乐 的“ 狂 病 ” 是 非 曲直 不分 贪 ; 癫 ; 的 “ 智 病 ”急 于 一 夜 成 名 的 “ 性 病 ”效 仿 明 星作 秀 的 “ 弱 ; 急 ; 流
2 1 年 5月 01
湖北 经 济 学 院学 报 ( 人文 社 会 科学 版 )
J un lo b iU ies yo c n misHu nt sa dS ca ce c s o r a f Hu e nv ri fE o o c ( ma ie n o ilS in e t i
第 四 , 己性 。 务 员 进行 “ 腐 败 ” 利 公 亚 的一 个共 同特点 就 是 为个
干 净 的空 间 。1 这 个 定 义 , 以这 样 理 解 ,亚 腐败 ” 本 质 『 J 根据 可 “ 在 上仍 是 腐 败 ,只是 腐 败 的程 度 较 轻 ,尚未 达 到 触 犯刑 律 的 地 “
认 为是 礼 尚往 来 , 人之 常情 , 时因 为所 涉及 的金 额 较少 或者 同
根 本 就不 涉 及 现金 ,因 此 现有 的法 律很 难 对 其进 行 制裁 。第
三 , 遍 性 。亚 腐 败 ” 象 比违 法 犯 罪 的贪 污腐 败 现 象要 普遍 普 “ 现
得 多 , 经常 以小群 体 的方 式 出现 , 且 通常 是 一个 科 室 的人都 收 受需 要 办 事 的人 或组 织 的好 处 , 个科 室 的人都 为 其 开绿 灯 。 一
Ma . 0 y 1 2 1
Vo _ . I8 No5
第 8卷 第 5 期
我 国公务员“ 亚腐败” 及其治理

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之管见

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之管见


从 源头 上防治 腐败是 新 时代发展 的 需要
改 革开 放 以来 , 们党 一直把 反腐败 作 为关 我
系党 和 国 家生 死 存亡 的 大事 来抓 特 别是 党 的
十四大 以来 , 以江泽 民 同志 为核心 的党 中央 坚持 以邓 小 平 有关 党 风廉 政 建设 和反腐 败 理论 为指 导 , 紧围绕 经济建 设 中心 , 从服 务于 改革 发 紧 服 展稳定 太 局 , 取 了一 系列重 大措施 , 动反 腐 采 推 败斗争 的不 断 深人开 展 . 反腐 败 q争逐 步 从侧 将 .
治理腐 败 的轨 道。
1 、从 源 头上防 治腐败 的提 出适应 了建设 社 会主 义法 治 国家 的需要 党 的 十五 太 ”明确 提
出了“ 法 治 国 , 依 建设 社 会主 义法治 国家 ” 的总 目 标, 如何把 依法治 国与 J 豆腐败 结合起来 , 是摆 在 各级 领 导 面前 的 一 课 题 依 法治 国是维 护 政 大

处 于腐败现 象的易发 期 和高发期 , 从根 本 上来说 这 是我 国经 济体 制 转轨 的 特定 历 史 时期不 可 避 免 的社会 现象 。我们 只有 针对 这一现 象 , 采取措 施 . 全法 制 , 健 堵塞 源头 漏洞 , 腐败遏 制在 最低 把 限度. 才能 保证改革 开放 和社 会主 义现代 化建设 事 业 的顺利 发 展 。通过 这 几 年来对斗争 已经 深深 触及 到 我 了大量的 涉及体制 、 制 、 机 法制 各方 面 的深 层次
回答 了在 新 的 历史条件 下, 把 反腐败 关 口前 如何 移 、 源头 上 预防和 治理腐 败 的根 本之 策 , 于 从 对 我 们在实 际 工作 中进行 反腐 . 、 争 加强和 改善 纪 检 监察工 作具 有 极其深 远 的意 义。为此 , 作者 在

治理与善治摘抄与感悟

治理与善治摘抄与感悟

治理、善治与反腐败:认识与实践
治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治理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国家治理方式。

治理的成功取决于政府的管理能力和人民的参与程度。

治理的实践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善治则是在治理过程中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治理方式。

善治强调政府应该关注人民的需要和利益,通过透明、公正和有效的治理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善治的实践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提高治理效率和质量。

反腐败则是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为了防止腐败现象蔓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任务。

反腐败的实践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建立一个公正、透明和廉洁的社会。

在实践中,治理、善治和反腐败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治理和善治的实践有助于提高反腐败的能力和效率。

而反腐败的实践又可以促进治理和善治的进一步完善。

因此,治理、善治和反腐败应该被视为一种综合的实践,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治理、善治和反腐败是当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认识和实践这些概念,可以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人民的参与程度,建立一个公正、透明和廉洁的社会。

_亚腐败_现象的成因_危害及预防初探

_亚腐败_现象的成因_危害及预防初探
参考文献 [1][5]Saaty T L.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New York:McGraw Hill,1980. [2]张吉军.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J].模糊系统与数 学,2000,14(2):80-88. [3][4]舒康,梁镇韩.AHP中的指数标度法[J].系统工程理论 与实践,1990,(1):6-8. [6]LIU BAOLU, MAXIAOHONG, YU CHENGJIAN · Constructing Judgment Matrix Using Ratio Scale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Information System, 2005. [7]熊洪运,曾绍标,毛云英.应用数学基础(上)(下)[M].天津 大学出版社,1994:88-220.
3.4 评估实施的可操作性 整个评估步骤明确,评判规则简单, 指标量化和数据处理部分可通过编写计算 机软件实现,可操作性强。 3.5 与其他的绩效评估方法一起使用 例如,如果企业用360度法来进行绩 效评估,可以结合AHP法来确定评估指标 和不同人员的评估权重和计算评估的结 果,这样综合了不同方法的优点,可使绩 效评估结果更具信度和效度。 因此AHP层次分析法通过科学有效地 手段为绩效评估提供了依据,为绩效管理 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AHP法在其 它部门绩效评估中可以以此类推。◆
《后汉书·陈忠传》中写道:“轻者 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 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因此,无 论是普通共产党员,还是党的领导干部都要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到慎独、慎微、慎 欲,切莫因小失大。慎独,就是要在独处 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干违纪违法之 事;慎微,就是要在处理工作和生活问题上 言行检点,不越原则和道德文明之规;慎 欲,就是在人际交往中,要善交多交诤友、 良友、益友,不为金钱私欲所动。“亚腐 败”现象说到底就是一个“私”字在作怪。 古人云:“贪如火,不遏则滔天。”因此, 遇事时,一定要在头脑中多打几个问号:自 己为什么这样做?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目的 是什么?其后果又是什么?以此时常提醒自 己不轧“黄线”,不闯“红灯”。

腐败原因及遏制

腐败原因及遏制

腐败原因及遏制第一篇:腐败原因及遏制腐败原因及遏制腐败是世界各国无一例外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联合国某年测算表明,“政府的腐败”每年使世界约损失资金6000多亿美元,腐败已经成为不少国家执政党丧失政权,领导人下台的直接原因。

腐败是一个世界通病,也是一个历史通病。

翻阅自古至今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人类自从出现了阶级,就有了腐败现象,过去有,现在有,甚至可以说将来可能还会有。

中央有,地方有。

政府有,基层也有。

所谓腐败无处不在,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地滋长着。

官场、商场、考场无孔不入。

腐败活动的猖獗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每年得投入巨大人力、物力从事反腐败活动。

究其原因,腐败发生主要是因为法律的不完善、反贪机制的不健全和官员的权力过大、不受约束等。

而最根本的就是他们的观念变质,产生了私人的贪欲。

何谓腐败?就语义而言,是谓腐烂。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1中的腐败即为此义。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它是指一个社会像一个有机体那样腐烂、变质,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在现象层面上,腐败意味着一个社会充斥着公务人员的贪污、腐化、行贿受贿、敲诈勒索、挥霍浪费社会公共财物、假公济私等丑恶现象,以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贯彻,官僚主义严重,思想滑坡、道德失衡,社会风气败坏;2从实质上看,腐败是权力变质和异化的产物,是权力的腐化,公共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偏离既定的目的,不再为公共利益服务,而是被用来换取个人利益,成为社会上少数拥有权力者或集团攫取私人、局部利益的手段或工具。

因此,腐败实际上是权力和金钱的交换,或者说是权力的商品化与金钱的权力化。

腐败现象给一个社会所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它不仅浪费了社会财富,造成经济秩序的紊乱,破坏了经济建设,阻碍了经济发展,而且严重地影响了政府形象,败坏了政治的清正廉明;更有甚者,它导致了社会风气的恶化,以致社会呈病态化,道德水准下降,是非正义感丧失。

社会为腐败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正如英国学者保罗。

反腐败的核心是吏治

反腐败的核心是吏治
是基层 的枉法和 失控 。
真正说 中国是人治 的社会 除了在皇帝 的朝廷 之 上的诏狱 以外, 中国的家天下才是关键 。 古代 中国社 会人治关键是基层 的家天 下 ,中国在基层基 本上是
以宗族和宗法社会 来维持的 ,中 国古代 是县官不下
县, 在县一级 的行政单位 以下基本 上就是 家族 自治 , 中国还支持家族 的家法,可 以按照约定俗 成的家法 由族长来惩 处各种 不 良行 为 ,比如对于犯奸 的浸猪 笼等等 , 这些 国家法 治是不 干预的 , 甚至对 于官员如 果犯 了家法 , 家族 的人对他行家法惩 罚, 皇帝也是不
管的。
真正人 治与法 治的差别在于社 会的形态 ,人 治 是熟 人社会, 法治是生人社会 , 中国古代 人 口的流 动

 ̄ E 4 , ,在古代家天下 的情况下 需要 的就是彼此认 识
认识法治 与中国人治 的辩证
反腐败人们 都说需要法 治,对 于 中国的人 治大 加鞭挞 ,但是我们 需要 更深入地 理解 人治与法 治的
县长 。一个 县下 面 的公 安局就 极其 厉害 , 再 下面 的

问题全部在庙堂 之上 ,但是 当今 中国实 际问题 的核 心 存在于基层 , 是基层的枉法和失控 。
清除基层 “ 蚁 穴”
基层 是反腐关键 ,因为老百姓真 正能够亲 身感 受到 的就 是基层 官员 的态度 ,如果基层 枉法现象 失 控, 这个社会就 没有底线 了。 庙 堂之上 虽有 庙堂之 上
层 。现 代社会情况就很 不一样 了, 县下 有镇 , 镇 下有 乡, 乡下还 有村 , 这就存 在 一个三 级政府 、 准 政府 系
囡 民主 与法治 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治理“亚腐败”的廉政文化对策

治理“亚腐败”的廉政文化对策

治理“亚腐败”的廉政文化对策【摘要】亚腐败一直是廉政建设的软肋,一般性的制度防腐难以抵制亚腐败。

由于亚腐败的影响恶劣以及表现隐蔽,使得对于亚腐败的治理势在必行。

廉政文化作为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对反腐倡廉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亚腐败的概念以及表现形式,分析廉政文化建设在治理亚腐败方面的可行性,并尝试性地给出了建设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亚腐败廉政文化可行性路径腐败,作为经济与权力复杂交错的社会高频词汇,一直拥有着居高不下的敏感度与关注度。

而腐败滋生的土壤——“亚腐败”的出现,更新了人们对于腐败的认识,将一种流淌着腐败因子的社会隐性“病变”表现于公众视线,也揭示了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在我国反腐斗争向纵深发展的同时,亚腐败在公务员的工作和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并且有蔓延趋势。

由此出发,亚腐败的治理亟待着手,势在必行。

而由于亚腐败自身的特点,其治理与以往的反腐败又有区别,不能单纯地依靠法律法规以及各项准则加以约束惩处,而需要融入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内化为影响深远的廉政文化,成为治理性预防性兼备的反亚腐败力量。

本文针对治理亚腐败这一问题,结合现实中的阻碍与误区,探索性提出了构建亚腐败“零容忍”之立体式廉政文化的参考路径。

一、亚腐败概述师荣耀认为,公共部门中的隐性腐败一般是指从事行政事务性管理的工作人员滥用事务性权力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

其主体是从事事务性工作的低级别工作人员。

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人为设置障碍,拉长办事过程,将简单的程序复杂化,以暗示来机关办事的组织或个人向其提供利益;二是得到对方提供的利益后,放弃原则,随意简化办事程序或泄露秘密,使来机关办事的组织或个人得到额外收益。

国际透明组织从违法行为的视角界定亚腐败:“公共部门中官员的行为,不论是从事政治事务的官员,还是行政管理的公务员,他们通过错误地使用公众委托给他们的权力,使他们自己或亲近于他们的人不正当地和非法地富裕起来。

海关廉政教育心得

海关廉政教育心得

廉政教育心得1经济学家王亚南先生曾说:中国的二十四史,其实就是一部贪污史。

读罢《从政警戒》更深刻地体会到腐败犹如梦魇,纠缠着某些领导干部,更腐蚀着我们党和国家的肌体。

众多有识之士发出过这样的感叹:"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可见,能否廉洁自律,直接关系着领导工作的成败。

作为一名党员,如何在本职工作中廉洁从政?关键在于:提倡自律。

一、要警钟长鸣,筑牢防线任何腐化、腐败行为都是从思想的蜕化开始的,都有一个思想演变的过程。

因此,把牢思想这一关是最有效的预防,加强思想教育也是反腐倡廉的根本之策。

不能放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要充分认识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为民造福,用不好也能为自我造“罪”,大脑中要时刻绷紧这根弦,时时警醒自我,筑牢防线。

二、强化廉洁从政意识,做严格自律,廉洁从政的表率在实际工作生活中,一要能顶得住歪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袭,一些歪理邪说在社会上流行,在正确行使权力时,就必须提高觉悟,坚定信念,锤炼意志,增强免疫力,真正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大是大非不糊涂,党性原则不丧失,不被歪理邪说所俘虏。

二要耐得住清贫。

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并且特别注意处理好"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因为社会发展总有个过程,总要经过从少数人富裕到共同富裕的阶段,但这个阶段我们党员干部绝不能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而先富起来,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执政地位所决定的。

要抗得住诱惑,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特别要慎重交友、慎重用权;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声誉。

三、着力建立、健全体系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时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建立畅通无阻、运转协调、规范有效的民意反映机制。

这就要求在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张居正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不同

张居正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不同

张居正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不同王安石的变法与张居正的改革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那么王安石的变法与张居正的改革两者有什么区别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张居正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不同,欢迎大家阅读。

张居正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不同第一,改革策略不同。

改革是社会危机的产物,但即使是同一类型改革,也会因改革者所采取的策略不同而产生不同效应。

和王安石变法相比,张居正改革阻力较小在于他具有较高的策略水平,这主要表现在改革所奉行的宗旨方面。

王安石早在宋仁宗时(1160年)上《万言书》时,就提出要改变现有法度,使之合乎“先王之政”。

但是,他任相之后,却亮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表明要更改太祖、太宗以来的法令制度。

安石此举虽然给希望变法的士人注入了一副兴奋剂,但在思想还很保守的宋代,改变“祖宗之法”无疑会招来守旧派的激烈反对。

这种思想在当时的士大夫中是很普遍的。

因此,王安石亮出的变法旗帜使他在变法之初就遇到了强大阻力。

张居正的做法与王安石则不同,他认为“法制无常,近民为要,古今异势,便俗为宜”,说明他主张变法应以顺应民心为要,即应“法后王”。

但他又说,“法后王”并不是更改明太祖所制定的各种制度,相反,对于唐宋以前的君主而言,明太祖是“后王”,因此“法后王”就是恢复太祖之制中本来面貌,革除正德以来的弊政。

这样,改革并没有违背先贤所主张的“法先王”之旨。

这样,张居正在改革中始终打着“恪守祖制”的旗帜,从而抑制了守旧派之口,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第二,改革步骤不同。

宋、明两朝发展到中叶时,都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因此,王安石和张居正上台时,接手的都是家底很薄的摊子,扭转财政危机是他们的共同任务。

然而,在制定改革方针,应该孰先孰后时,王安石和张居正采取了不同的步骤,体现了他们在谋略上的差异。

王安石变法,一开始就着手整顿财政,而忽略了吏治改革。

“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役、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颁行天下”。

中国的政府监管和反腐败斗争

中国的政府监管和反腐败斗争

中国的政府监管和反腐败斗争在中国,政府监管和反腐败斗争都是非常重要的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影响力的不断增加,政府监管和反腐败已经成为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中国政府监管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政府监管的重要性政府监管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监管,政府可以有效地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正常的经济运行和社会秩序,并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政府监管需要确保市场竞争良好、合规运营,防止垄断行为和市场乱象的发生。

同时,政府还需要监督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反腐败斗争是中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

腐败不仅会侵蚀政府公信力,破坏社会公平正义,还会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因此,打击腐败已成为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旨在维护廉洁政府形象,巩固政权稳定,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

三、政府监管和反腐败的成就中国政府在监管和反腐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政府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

这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打击非法经营和不法犯罪活动。

其次,政府加强了反腐败力度,严厉打击腐败行为,一批腐败官员被惩处,一系列反腐败成果取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

此外,政府还开展了大规模的反腐败教育宣传和舆论引导,提高了民众的反腐败意识,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政府监管和反腐败的挑战然而,中国政府监管和反腐败斗争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监管执法不力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其次,一些腐败现象依然存在,对于高层腐败的查处和国际反腐合作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此外,信息传递和沟通不畅,以及一些地方特殊利益集团的干扰等也是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的政府监管和反腐败斗争不仅在国内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国际社会树立了榜样。

政府监管是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而反腐败斗争则是确保政府廉洁、国家权威的需要。

卜宪群-我国历史上的吏治经验和启示

卜宪群-我国历史上的吏治经验和启示

卜宪群:我国历史上的吏治经验和启示吏治关系到政治得失、民心向背、王朝兴衰。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吏治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积累了丰富的思想和实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总结,并从中得到启示。

我国历史上吏治的主要经验第一,吏治在国家政治中起着核心作用。

纵观我国历史上国家强大、政治清明、社会繁荣、民心稳定的治世,都与严格治吏分不开。

统一前的秦吏“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是秦统一六国的政治保障。

光武帝刘秀“勤吏治”,二千石高官“时有纤微之过者,必见斥罢”,保障了东汉初年政局的稳定。

唐太宗将都督、刺史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坐卧恒看”,善恶事迹皆记下,是他严格吏治、造就贞观之治的佳话。

自古没有吏乱而国治的道理。

第二,重视基层磨练、重视基层实践能力培养。

汉代察举制下,被举为孝廉的,大都要到中央任郎官,熟悉各种事务后,再授予具体官职。

据统计,他们出任的主要是各级长官的属官,最高不超过县令的秩级。

唐代尤重基层用人,甚至提出“不历州县不拟台省”。

唐代科举制下所授官职一般并不高,进士甲第不过九品,但唐代中后期宰相等高级官吏出身科举的比例逐渐增大,说明这些宰相一般都是从基层提拔上来的。

我国历史上还实行“试官”制。

“试于官而事治者则用之”。

汉制,初为官者要试用一年,合格者才能为“真”,不合格就要罢免。

唐代吏部以身、言、书、判来考察科举及第者,也是为了确保他们具备必须的行政能力。

第三,裁汰冗官。

我国历史上较早形成了吏员编制制度,对官吏设置有员数规定。

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官僚机构膨胀、冗官冗员又是普遍现象。

因此,我国历史上整顿吏治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裁汰冗官。

光武帝“吏职减省,十置其一”,隋文帝“存要去闲,并小为大”,是东汉和隋初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唐代君臣多次讨论并处理过冗官问题。

唐太宗说“致理之本,惟在于审。

量才授职,务省官员”,又说“官不必备,惟其人”。

唐玄宗针对武则天和唐中宗时期的冗官现状,“大革奸滥,十去其九”。

遏制政府部门“亚腐败”现象

遏制政府部门“亚腐败”现象

遏制政府部门“亚腐败”现象
李年
【期刊名称】《新西部:下旬·理论》
【年(卷),期】2014(000)012
【摘要】文章阐述了"亚腐败"的概念及其特点,提出了有效遏制"亚腐败"的对策。

要在思想上拒绝"亚腐败"现象;从制度上严防"亚腐败"现象;完善对"亚腐败"的监督体制;公开政府部门的各项预算及开支状况。

【总页数】2页(P78-78,70)
【作者】李年
【作者单位】中共衡阳市委党校,湖南衡阳4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0
【相关文献】
1.遏制政府部门“亚腐败”现象
2.完善工程类评标环节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3.积极开展建筑领域反腐败斗争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河南焦作市在建设工程中推选“廉政合同”的几点做法
4.必须遏制“亚腐败”
5.遏制“贺卡腐败”现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之 间 ,若 不 妥善 治 疗 ,则会 造 成器 官病 变 产 生疾 病 ; 同样 的 “ 腐败 ”虽然 尚未达 到 须 亚
由刑 罚惩 罚 的程度 ,但 是权 力主 体所 占有 的权 力存 在瑕 疵 , 随 时可 能从 “ 腐败 ”状 态过 亚 度 到腐 败状 态 ,即所 谓 的量变 引 发质 变 。 正 如上 文 所述 “ 亚腐 败 ”一词 看似 时兴 ,但 形成 “ 腐败 ”的原 因有 的是 “由来 已久 ” 亚 ,
所谓 ,“ 懂 历 史 ,才能 认清 现 实 。“ 腐 败 ”有 的只 是一 个 极具 现代 感 的名 字 ,但 其 读 亚
并 非一 个 时兴 的概 念 ,在 我 国传统 吏 治 中各种 官 场 “ 规则 ”大 多具有 ”亚腐 败 ”的特 征 。 潜 如 各种 官场 “ 陋规 ” 成 规 ” 恶 习 ”等 。 本文 笔者 将 结合 历史 原 因 、中外文 化碰 撞 、市 、“ 、“ 场 规 则作 用对 ”亚腐 败 ” 的成 因一探 究 竟 ;并 且对 “ 亚腐 败 ”之 中的 “ ”行 为与 潜规 则 显 进 行探 讨 ; 同 时站在 综 合 治理 的高 度对 ”亚腐 败 ”提 出针 对 干部 个人 与 廉 洁文化 整 体 建设
① 参见 曾维 和 :《 于我 国公 务 员“ 腐败 ” 理 的伦 理试 点》 关 亚 治 ,载 于 四川 行政 学 院学报 20 08年第 4期 。 ② 卢汉 桥 、胡世 慧 :《 公务 员“ 亚腐 败” 现象 的危 害及 成 因分 析评 述 》 ,载 于 《 州 大学 学报 ( 广 社会 科 学版 ) OO年 8月第 》2 l 9卷第 8期 。
喝等 官场 不正 之风 都 与历 史有 着 “ 不 断 ,理还 乱 ”的关系 ;这种 “ 剪 一人 之下 ,万人 之上 ”
优 越 感 ,使特 权 思想 与官 本位 思想 一直 延续 至 今 ,充斥 在 当今社 会 的干部 队伍 当 中 。 易 中天先 生在 《 国的惆 怅 》一 书 中 , 曾经 谈到 一 则 “ 帝 亚腐 败 ”的历 史 故事 。他 认为 传统 地 方官 员分 为 “ 民之 官 ”和 “ 官之 官 ”两 大类 。管官 的官 要靠 管 民的 官 巴结 ,中 牧 牧 枢 官则 要靠地 方 官孝 敬 。老 百姓 是 “ ” 地 方 官是 “ ” 牧 人 ”从 “ ”身 上拔 几根 “ 羊 , 牧 ,“ 羊 羊
实 践探 索
《 罪 研 究 》2 1 第 1期 犯 0 2年
安 民之要 ,惟 在 于核 吏治
— —
浅 析 对 “ 腐 败 "现 象 的综 合 治 理 亚
喻 芳
内容提要: 当前 中国反腐败的决心越来越大,所取得的成效也越来越显著 :大批 的贪
官 落马 群众 拍 手 叫好 ; 大案要 案 查处 廉 洁之 风盛 行 ; 官本位 思想逐 渐 由民本位 思想取 代 。
当一个与 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惩治与预 防腐败体 系建立时,腐朽之温床 中腐败现 象依然存在 着 ,甚至孕育 了 “ 亚腐败” 亚腐败” 由于其 自身的特殊性 ,容 易让人们疏于防范,但是 。“ “ 亚腐 败 ”一旦 形 成 只可 能是 一 个 恶性 循 环 。 因此 ,需要 对 其进 行 综合 治理 ,以确保 反 腐
的对 策 。


“ 腐 败 ”形成 原 因之 “ ”与 “ ” 亚 旧 新
所谓 的 “ 腐 败 ”是指 :“ 亚 凭借 所 占有 的公 共权 力 资源 或职 务 、职位 上 的影响 力 ,从事 与 自己本 职 工 作有 直接 关 系 ,为 个人 或集 团带来 政 治或 经济 利 益 的活动 ,钻政 策 空 子 ,打 擦边 球 ,从 而 规避 党 纪 国法制 裁 的行 为 。 “ ” 亚腐 败 ”现 象 ,犹 如亚 健 康 ,处 于健 康 与疾
两 千 多年 的历 史使 封建 意识 形态 对 社会 有着 极大 的影 响 力 。 在古代 封 建社会 的高度 集权 下 ,
政 治人 治 、缺 少 民主 ,社 会 运行 依靠 君 为 臣纲 的封 建权 力来 维持 。侍 奉君 王 ,役 使百 姓 的
官吏 ,成 为 了一种 特 有 的、尊 贵 无 比的职 业 。 现 实 生活 中的买 官卖 官 、公车 私用 、公 款 吃
败 道路 的 一帆 风顺 关键 词 :“ 腐 败” 亚 ;综合 治 理; 反腐 败斗 争
当今 社会 在 不 断发展 ,社会 愈 是 向前发 展 愈是 希望 尽 快摒 弃一 些落 后 的 、愚 昧 的观念 。 但 是 ,两 千 年 的 中国 古代封 建 史所 带给 国人 的影 响 不是 一朝 一 夕 能够 消除 的 。对权 力 的 崇 拜与 向往 、“ 一人 得 道 ,则鸡 犬升 天 ” 权家 福 ”等等 ,都 是 封建 主义 残 余 的特 权 和 官本位 、“ 思想 从历 史 到现 实 的延 伸 。
・4 6・
《 罪研 究 》2 1 第 1 犯 0 2年 期
实 践探 索
有 的却 也 是 “ 舶来 品 ” 新物种 ” 、“ 。 ( )“ 腐败 ”形成 原 因之 “ 一 亚 旧”— — 历 史原 因 用 人 上 的不 正之 风和 腐败 ,是人 类历 史上 的一种 痼疾 ,是 古 代封建 社 会 的产物 ,中 国
毛 ”理所 当然 ,官 员谋求 私 利成 为 “ 人 ”的 “ 规则 ” 牧 潜 。可见 ,“ 亚腐败 ”是传 统吏 治劣
根性 的基 本特 征 之一 。
儒家 “ 为 贵 ”思想 ,引发 对 “ 和 亚腐 败 ”的纵容 。儒家 思想 素来 倡 导 “ 礼之用 ,和 为 贵” ,所 希望 达 到 的是一 种 无讼 无争 的理 想境 界 。正是这 样 一种 外表 看似 “ 宽容 ” ,实 则对 “ 腐败 ” 亚 ,甚 至 于腐败 现 象 “ 一只 眼 ,闭一 只眼 ”的传 统文 化 ,纵 容 了 “ 睁 亚腐 败 ”的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