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第04章 内分泌疾病的血管造影及选择性静脉采样

合集下载

内分泌有关检查

内分泌有关检查
2、高达95%的桥本氏患者结合率﹥15%,50% 左右的甲亢患者结合率﹥15%,而其他一般非 自体免疫性甲状腺病(腺瘤、囊肿、散发性甲 状腺肿等)绝大多数测定结合率<15%,区别 极为明显。
1
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临床意义
3、凡临床上甲状腺肿大,无甲状腺功能亢 进而TM测定>15%者,基本可以诊断为 桥本氏病。从而可使大量患者避免像过去 那样被误诊并疑似肿瘤而进行了不必要的 手术。
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 参与能量和物质代谢 产生热量,调节体温 影响酶的活化与降解
1
T3、T4的分子结构
1
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和释放
碘泵
过氧化酶
碘(摄取)-→甲状腺内碘 --→活性碘
过氧化酶
碘化酪氨酸(MIT、DIT)---→缩合
为T3、T4
蛋白水解酶
-→水解,释放入血(血中T4多, T3少,T3主要靠T4脱碘而来。T3作用快、强、 短,而T4作用弱、慢、持久)
内分泌有关检查
第一节 甲状腺疾病的实验诊断
LABSKY
1
甲状腺疾病
系已知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 仅美国就有2100万人患此病 每年为此支付的保健费超过100亿美元 近50岁的女性有10%TSH异常 近60岁的女性有17%TSH异常,此年龄
段的男性也有9%异常
1
淘汰的检测指标
基础代谢率、 血清蛋白结合碘、 T3摄取或结合试验、 游离T4指数、 有效甲状腺指数等
年型甲减 、成年型甲减 按病因分: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
第三性甲减和末梢抵抗性甲减
1
甲减的临床表现
肝脏:HDL-C、TG增高 肠道 :便秘、胃肠运动降低 生殖系统:生育力下降、月经失调 大脑:抑郁症、注意力下降、兴趣缺乏或造成胎儿智力受损 心脏:心率降低、心搏量减少、舒张期机能障碍 肾脏:肾功能下降、尿潴留、水肿

常见内分泌疾病实验室检查的选择及临床意义

常见内分泌疾病实验室检查的选择及临床意义
③对于有Graves病或病史的妊娠妇女,有助于 预测胎儿或新生儿甲亢的可能性。
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不够理想 预测Graves病缓解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
降钙素测定(calcitonin,CT)
降钙素是甲状腺髓样癌最重要的肿瘤标志物 降钙素测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尚待改进,结果 随不同方法而异。 激发试验协助早期诊断C细胞异常,常用于:
抑制试验:
• 利用激素或激素的衍生物为抑制剂,如地塞 米松抑制试验;
• 利用生理性抑制激素分泌的因素, 如饥饿试验(抑制胰岛素分泌); • 用药物阻断激素的作用,如立其丁试验。
内分泌主要腺体功能检查
甲状腺功能检查
甲状腺激素(TT4、TT3、FT4和FT3)测定 TSH测定 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和TRAb)测 定 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 降钙素(CT)测定
影响TT4、TT3的因素
凡是能引起血清TBG水平变化的因素均可影响 TT4、TT3测定结果,对TT4的影响较大
使TBG增高而导致TT4和TT3测定结果假性增高的因素: 妊娠、病毒性肝炎、遗传性TBG增多症 某些药物(雌激素、口服避孕药、吩噻嗪、三苯氧胺等)
使TBG降低而导致TT4和TT3测定结果假性降低的因素: 低蛋白血症、遗传性TBG缺乏症 多种药物(雄激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利福平等)
疾病影响:血清TBG明显异常、家族性异常白蛋白血症 、内源性T4 抗体及某些NTI(如肾衰)等
药物影响:胺碘酮、肝素等 苯妥英钠、利福平等
FT4↑ FT4↓
TT4、TT3测定仍是判断甲状腺功能的主要指标!
血清TSH测定方法
建议选择第三代以上的TSH测定方法
TSH正常值
TSH正常值参考范围 0.3-5.0mIU/L 95%严格筛选的甲状腺功能正常志愿者TSH值

检验科内分泌系统病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检验科内分泌系统病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检验科内分泌系统病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内分泌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之一,它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和代谢过程。

然而,当内分泌系统发生病变时,会导致各种身体问题的产生。

为了准确诊断和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检验科研发了一系列常见的检测与分析方法。

本文将介绍内分泌系统病常见的检测与分析方法。

一、血液检测法血液检测是最常用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血液检测,可以测量患者体内各种内分泌激素的水平。

常见的血液检测项目包括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糖皮质激素等。

血液检测法的优点是非侵入性,患者可以通过简单的采集血液样本进行检测。

然而,该方法仅能提供激素水平的定性或定量结果,对于具体的病变情况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二、尿液检测法尿液检测法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检测方法。

通过收集患者的尿液样本,可以测量尿液中的激素代谢产物。

尿液检测法可以用于检测垂体激素、肾上腺激素等的分泌水平。

相比于血液检测法,尿液检测法的优势在于患者采样方便,并且可以提供某些激素的代谢情况。

然而,尿液检测法的结果受到饮食和水分摄入的影响,需要患者在采样前注意一定的限制。

三、影像学检测法影像学检测法是一种辅助诊断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方法。

常见的影像学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CT扫描和MRI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内分泌腺体的结构和异常情况。

例如,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超声波可以显示甲状腺的大小、结节和囊肿。

影像学检测法可以提供直观的信息,帮助医生了解病变的具体情况。

四、刺激试验法刺激试验法是一种常见的评估内分泌功能的方法。

通过给予患者特定的刺激剂,如胰高血糖素、甲状腺刺激素等,可以观察激素的分泌反应。

刺激试验法可以评估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腺体的功能状态。

该方法能够提供有关激素的刺激反应曲线,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内分泌功能异常。

五、遗传学检测法遗传学检测法是一种用于检测某些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基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些与内分泌系统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

内分泌科操作指南

内分泌科操作指南

内分泌科操作指南介绍内分泌科是一门专注于诊断和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医学科学。

内分泌系统涉及到身体内的各种激素的分泌和调节,这些激素对身体的各种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操作指南旨在为内分泌科医生提供一些常见的操作指导,以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患者。

操作指南1. 激素水平检测激素水平检测是内分泌科医生常用的诊断工具。

通常通过血液或尿液样本来测量患者体内各种激素的水平。

根据具体的病情和患者的症状,医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激素进行检测。

2. 放射性碘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在甲状腺疾病中很常见。

该治疗方法利用放射性碘摧毁甲状腺组织,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进行放射性碘治疗前,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案。

3. 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管理中。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内分泌科医生可以制定个体化的胰岛素治疗计划。

这需要医生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和调整胰岛素剂量。

4. 手术治疗某些内分泌疾病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例如肾上腺肿瘤或甲状腺肿瘤。

内分泌科医生需要根据病情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手术治疗,并与外科医生协调进行手术操作。

5. 代谢疾病管理内分泌科医生还负责管理代谢疾病,如肥胖症或高血压。

医生可以指导患者进行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以控制代谢疾病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结论内分泌科操作指南提供了一些常见的操作指导,帮助内分泌科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患者。

通过合理使用检测工具、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内分泌科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内分泌科诊疗指南 技术操作规范

内分泌科诊疗指南  技术操作规范

内分泌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目录第一篇代谢性疾病诊疗指南第一章糖尿病第二章低血糖症第三章痛风第四章骨质疏松症第五章肾小管酸中毒第二篇内分泌系统疾病诊疗指南第一章垂体瘤第二章肢端肥大症第三章泌乳素瘤第四章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第五章尿崩症第六章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第七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第八章甲状腺炎第一节亚急性甲状腺炎第二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第九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第十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第十一章皮质醇增多症第十二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第十三章嗜铬细胞瘤第十四章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第一篇代谢性疾病第一章糖尿病糖尿病(DM)病因未明。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或二者兼之所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

分为l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通常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的糖尿病,有酮症倾向。

包括两部分:其一,自身免疫导致的胰岛β细胞破坏,其二,特发性,其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未明。

2型糖尿病的范围是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缺乏,到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所致的糖尿病。

本型无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破坏;可能有许多病因,有极强的复杂的多基因易感,确切基因未明。

【诊断】一、临床表现(一)症状:糖尿病显著高血糖的症状有:多尿、烦渴、多饮、多食、体重减轻,或视力减低,易患感染;儿童患者生长受累;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二)体征:可无明显的体征,或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并发症的相关体征,如:视力下降、足溃疡、截肢、周围神经病变、还可引起胃肠、膀胱和心血管疾病和性功能障碍的植物神经病变。

二、辅助检查(一)空腹及餐后血糖,三常规,肝肾功,血脂,胸片,心电图。

(二)OGTT—INS释放试验、C肽。

(三)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四)HbAlC。

(五)1型或成人晚发1型糖尿病要加测:胰岛素抗体,GAD抗体,ICA等。

内分泌疾病实验室检查(一)

内分泌疾病实验室检查(一)

内分泌疾病实验室检查(一)引言概述:内分泌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对于其诊断和治疗,实验室检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内分泌疾病实验室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正文:1. 血液检查- 血糖检查: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用于评估糖尿病及其控制情况。

- 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TSH、FT3、FT4等指标,用于诊断甲减或甲亢等甲状腺相关疾病。

- 泌乳素检查:检测泌乳素水平,用于评估垂体瘤和乳房疾病等相关情况。

- 皮质醇检查:包括24小时尿皮质醇和糖皮质激素抑制试验等,用于诊断垂体和肾上腺功能异常等。

- 性激素检查:包括雄激素、雌激素、催乳素等指标,用于评估性腺功能和月经不调等问题。

2. 尿液检查- 甲状旁腺功能检查:包括血清钙和尿钙等指标,用于评估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垂体功能检查:包括24小时尿催乳素等指标,用于评估垂体瘤和其他垂体功能异常。

- 肾上腺功能检查:包括17-羟皮质类固醇等指标,用于评估肾上腺功能异常,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3.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用于检查甲状腺结节、垂体肿瘤、肾上腺肿瘤等。

- 核医学检查:如甲状腺扫描、垂体磁共振成像等,用于评估垂体、甲状腺功能和结构异常情况。

- CT或MRI扫描:用于评估垂体、肾上腺、性腺以及其他内分泌腺体的肿瘤和异常结构。

4. 针刺穿划吸检查- 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用于明确甲状腺结节的性质,诊断甲状腺癌等。

- 垂体细针穿刺活检:用于明确垂体肿瘤的性质,对于垂体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5. 动态功能测试- 胰岛素耐受试验:用于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和糖代谢异常情况,如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等。

- 糖化血红蛋白耐受测试: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程度。

总结:内分泌疾病实验室检查是诊断和治疗内分泌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血液、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穿刺划吸和动态功能测试等多种方法可以评估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和异常情况,为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内分泌疾病实验室检查(二)

内分泌疾病实验室检查(二)

内分泌疾病实验室检查(二)引言概述:内分泌疾病是指由于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异常导致的一系列疾病。

实验室检查是内分泌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检测相关激素水平、代谢产物及其他指标来评估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状态。

本文将介绍内分泌疾病实验室检查的相关内容,包括激素检测、代谢产物检测、功能试验等。

正文内容:一、激素检测1. 血清激素检测:通过采集患者血液样本,测定血清中的激素水平,包括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2. 尿液激素检测:尿液中的激素代谢产物可以反映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状态,如17-酮类固醇、儿茶酚胺等。

3. 唾液激素检测:唾液样本采集比较方便,可以检测到多种激素,如皮质醇、雌激素等。

二、代谢产物检测1. 血糖检测:通过血液样本检测血糖水平,可以评估胰岛素分泌及糖代谢功能。

2. 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检测:这些代谢产物的水平可以反映脂代谢的异常情况,如高脂血症等。

3. 尿糖检测:尿液中的糖的检测可以判断糖尿病的程度及控制情况。

三、功能试验1. 耐糖试验:通过口服葡萄糖后,连续监测血液中的血糖水平,评估胰岛功能及糖耐量。

2. 肾上腺皮质功能试验:如ACTH刺激试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用于评估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激素分泌情况。

3. 甲状腺功能试验:如TSH、T3、T4水平测定,可以评估甲状腺功能的异常。

四、免疫学检查1. 自身抗体检测:通过血清中特定抗体的检测,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自身免疫疾病、糖尿病等。

2. 免疫球蛋白测定:血液中IgA、IgG、IgM的测定可以评估免疫功能及相关疾病。

五、其他检查1.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了解内分泌腺体的结构及肿块情况。

2. 骨密度检查:评估骨质疏松等疾病的程度及预后。

总结:内分泌疾病实验室检查包括激素检测、代谢产物检测、功能试验等多个方面,这些检查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辅助诊断依据。

然而,每种检查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并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临床医学综合指导:现代外科诊疗技术—选择性血管造影

临床医学综合指导:现代外科诊疗技术—选择性血管造影

最常应⽤Seldinger经股动脉穿刺法,或根据需要经肱动脉、腋动脉或锁⾻下动脉穿刺插管,⾏腹腔内脏器、脑、盆腔、四肢、冠状动脉等造影。

主要⽤于:①确定⾎管有⽆阻塞、狭窄及动静脉畸形等;②确定体内脏器出⾎和判定出⾎部位;③确定肿瘤、脓肿、囊肿等占位性病变;④了解局部⾎管解剖状况。

较常应⽤的是腹部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和脑⾎管造影。

(⼀)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
根据需要可选择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甚⾄肝动脉、脾动脉、胃左动脉等造影,主要⽤于:
1.消化道出⾎的诊断和定位。

⼀般出⾎速度超过0.5ml/min即可显影。

2.肝、脾、胰、肾等的出⾎以及肿瘤、囊肿等占位性病变。

3.肠系膜动脉急性阻塞和慢性缺⾎综合征。

4.腹部⾎管的⾎管瘤、动静脉畸形等的诊断与定位。

5.通过脾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显⽰门静脉等。

腹部选择性动脉造影常可引起恶⼼、呕吐、腹部胀痛及腰痛等反应。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于确定冠状动脉硬化及其阻塞病变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对决定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指征和⼿术⽅法有重要价值。

(三)选择性脑⾎管造影
主要⽤于颅内肿瘤、脓肿、⾎肿、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阻塞性病变以及颅脑外伤后等的诊断和定位。

近年来由于采⽤了数字减影⾎管造影(DSA)技术,⾎管造影有了飞速的发展。

内分泌-总论

内分泌-总论

1.代谢紊乱证据 血糖、尿糖、钾、钠、钙、磷等
2.激素分泌异常证据 1) 血中激素浓度测定 GH 、ACTH、 TSH、LH、T3、 T4、PTH、 T、 E2、
P、PRL、C肽、胰岛素、醛固酮、儿茶酚胺、皮质醇 2) 24小时尿激素及代谢产物 游离皮质醇、醛固酮、17-羟皮质类固醇、17-酮皮质
3.超声检查 甲状腺、肾上腺、胰腺、性腺
4.细胞学检查 5.静脉导管检查
三、病因诊断
1.自身抗体检测 2.染色体检查 3.HLA鉴定
治疗
原则:
病因治疗 纠正功能紊乱
一、对功能亢进的内分泌疾病的治疗
1.手术 切除功能亢进的肿瘤和增生 2.放射治疗 破坏肿瘤或增生的组织,抑制分泌功能 X刀、γ刀、深度X线等治疗内分泌肿瘤 3.药物治疗 抑制激素的合成和释放,抑制激素的作用 4.核素治疗 破坏肿瘤或增生的组织,抑制分泌功能 131I治疗甲亢 、131I-MIBG 治疗嗜铬细胞瘤 5.介入治疗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 甲状旁腺 肾上腺 胰岛 睾丸 卵巢
内分泌功能:
内分泌与神经、免疫系统共同担负机体 代谢、生长、发育、生殖、运动、
衰老、和病态等生命现象。 内分泌包括: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
临分泌、胞分泌。
二、激素的分类与生化
1、激素的分类 (1)肽类激素和蛋白质激素
(甲状旁腺素、胰岛素、降钙素) (2)氨基酸类激素
二、对内分泌腺功能减退的治疗
1.激素的替代治疗 (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不多 不少,一直到老。) 2.器官、组织或细胞移植
三、病因治疗
感染(结核) 肿瘤 基因 自身免疫 血管因素 医源性
复习思考题
⒈ 人体内有哪些主要内分泌腺(或组织),其所分 泌的激素和功能?

临床检验技术采分点

临床检验技术采分点

第一篇临床检验基础第一章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采分点1: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

采分点2:离体后的血液自然凝固,分离出来的淡黄色透明液体称为血清。

采分点3:血浆适用于血浆生理性和病理性化学成分的测定,特别是内分泌激素测定。

除钙离子外,它含有其他全部凝血因子也适用于血栓与止血的检查。

采分点4:正常成人血量约为(70±l0)ml/kg体重,成人约4—SL,约占体重的6%一8%,其中血浆占55%,血细胞占45%。

采分点5:血液的红色来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

动脉血氧合血红蛋白含量较高,呈鲜红色;静脉血还原血红蛋白含量高呈,暗红色。

严重贫血者血液红色变浅。

采分点6:严重一氧化碳中毒或氰化物中毒者血液呈樱红色。

采分点7:正常人血液pH值7. 35 ~7.45动脉血pH值7.40,静脉血pH值7. 35。

采分点8:正常男性的血液比密约为1. 055~1.063,女性约为1. 051~1.060,相对黏度为4~5;血浆比密约为1. 025~1.030;血细胞比密约为1. 090血液比密与红细胞含量、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有关。

血浆比密和血浆内蛋白浓度有关。

采分点9:血液具有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黏滞性、凝固性三种特性。

采分点1 0:皿液生理功能包括:运输功能、协调功能、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和防御功能。

采分点1 1:静脉采血法放血与混匀的操作方法是:取下注射器针头,将血液沿试管缓缓注入抗凝管中,防止溶血和泡沫产生。

轻轻混匀抗凝血,切忌振荡试管,盖紧试管塞备用。

采分点1 2:患者在静脉采血过程中进针时或采血后如发生眩晕,应让其平卧休息。

必要时可嗅吸芳香氨酊、针刺或指压人中和合谷等穴位。

若因低血糖诱发眩晕,可立即静脉注射葡萄糖或让患者口服糖水。

如有其他情况,应找医生共同处理。

采分点1 3:皮肤采血法通常选择耳垂或手指部位o而新生儿做血细胞计数时,常用的采血部位是拇指或足跟。

采分点1 4:手指采血检查结果比较恒定,世界卫生组织( WHO)推荐的成人毛细血管采血最常用的部位是左手无名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内分泌腺血管造影与选择性静脉采样选择性岩下窦采样262 胰腺区选择性动脉造影与静脉采样264甲状腺、甲状旁腺区动脉造影与静脉采样263 肾上腺静脉采样265定位和定性是评价内分泌疾病的两个方面,通过周围静脉采样及相关激素检测,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对内分泌综合症进行定性诊断,但是,由于高功能性激素分泌肿瘤(也包括增生)的直径往往小于1cm,影像诊断(如CT、MRI)只能提供肿瘤的形态学特征,无法确定病变的内分泌功能状态,甚至无法检出较小的内分泌肿瘤。

选择性静脉采样可以反映内分泌疾病的内分泌功能,而且通过选择性插管采样,可对内分泌疾病进行定位诊断。

对于直径小于5mm的内分泌肿瘤,尤其有意义。

目前尚无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手段来替代动脉造影及选择性静脉采样。

所有的内分泌疾病的血管造影表现相似(均表现为富血管病灶)。

故选择性静脉采样可提供诊断更直接依据。

以下为几种常见内分泌疾病的血管造影及选择性静脉采样方式(见表1-7-1)。

表1-7-1 几种常见内分泌疾病的血管造影及选择性静脉采样疾病造影血管采样部位采样测定的激素刺激物Cushing综合征双侧岩下窦双侧岩下窦ACTH CRH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腺上动脉或颈内静脉乳内动脉上腔静脉PTH 碘造影剂EDTA生理盐水胰岛素瘤胃泌素瘤胃十二指肠动脉脾动脉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肝静脉胰岛素胃泌素葡萄糖酸钙胰泌素醛固酮增多症双侧肾上腺静脉及肾静脉双侧肾上腺静脉及肾静脉醛固酮、皮质醇、肾素ACTH分泌雄激素肾上腺肿瘤肾上腺静脉肾上腺静脉雄烯二酮去氢异雄酮ACTH某些内分泌疾病常需选择性动脉造影,超选择性动脉造影(superselective arteriography)可用于显示直径较小的肿瘤,但较小的肿瘤易因肠气,呼吸运动,或骨骼的影响而显示欠佳。

选择性静脉采样则是通过对肿瘤或增生灶局部引流静脉的激素检测,达到定位诊断的目的。

实施血管造影及选择性静脉采样的医师应详尽了解相应的血管解剖,同时具备熟练的导管操作技术。

血管造影及选择性静脉采样的操作必须细致,否则,动脉造影时可能遗漏病变,选择性静脉采样时可能导致采样结果的偏差。

造影使用的导管及设备与其它部位的血管造影基本相同。

激素分泌性肿瘤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上表现为肿瘤部位富血管性。

常规血管造影的空间分辨率高,可显示病变的细微结构,有其独到之处。

静脉系统的吻合较多,变异较为复杂。

因此,选择性静脉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采样导管的位置,即需尽量将导管置于较小的静脉属支中采样。

选择性静脉采样的操作需谨慎小心,以避免采样结果的偏差。

所有患者于采样前静脉注入肝素2000~3000单位,防止采样导管血块堵塞。

应采用端孔导管,并废弃第一管血标本, 尽量防止采样血标本稀释。

每采样一次后,经导管手推注入造影剂适量,显示采样血管的形态及导管的位置,并摄取点片,以便术后与采样结果进行对照。

选择性静脉采样标本须妥善保存,置于有采样时间标记的试管中,一般应立即送检,否则应冰冻保存。

检测结果需与相应采样时间的静脉造影表现对照进行分析。

【选择性岩下窦采样】垂体瘤分泌的激素通过垂体的静脉系统引流至双侧海绵窦,岩下窦连接海绵窦与乙状窦,是海绵窦的主要引流途径之一。

因此对海绵窦或岩下窦进行选择性静脉采样可以对垂体瘤的内分泌疾病进行定位诊断。

由于海绵窦的位置较深、窦壁较薄,而且其中存在许多结缔组织间隔,使得海绵窦插管的难度很大,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因此采用岩下窦采样的方法对垂体的内分泌疾病进行评价。

Cushing综合症是由于皮质醇分泌增加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包括肾上腺腺瘤及肾上腺癌引起的皮质醇分泌增加,垂体ACTH瘤(Cushing病)引起的ACTH增高,异位ACTH 综合症,下丘脑CRH分泌增加(假性Cushing综合症),或异位CRH分泌增加(较罕见)等。

抑郁症或酒精中毒以及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IDS病后也可引起假性Cushing综合症[1,2]。

基于上述原因,Cushing综合症的定位诊断或鉴别诊断显得极为重要。

在诊断ACTH依赖性Cushing综合症时,选择性岩下窦采样可鉴别Cushing病及异位ACTH综合症。

磁共振成像是目前较为敏感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但是很难检出分泌ACTH的垂体腺瘤,原因是:①约有10%~30%的正常人群中有非功能性腺瘤;②磁共振成像有可能遗漏约10%~30%(NIH报道近50%)的微腺瘤。

岩下窦采样是目前鉴别Cushing病与异位ACTH综合症的最佳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近100%。

一、术前准备患者常规行术前双侧腹股沟区及会阴部备皮,并行静脉碘过敏试验,术前30分钟于左前臂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00ml。

术前需准备的药物:①肝素;②利多卡因;③CRH; ④非离子型造影剂50ml;⑤生理盐水。

由于岩下窦位于颅底区域,颅骨重叠多,普通的血管造影机不易显示岩下窦的情况,因此岩下窦造影及选择性静脉采样应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下进行。

此外,还需准备如下器械:①5~6F导管鞘及扩张器2套;②导引导丝;③三路开关;④5ml注射器;⑤手术刀片;⑥股动脉穿刺针;⑦血管造影包等。

二、应用解剖垂体的引流静脉主要汇入双侧海绵窦,海绵窦向多方向引流,向前经眼静脉引流至面静脉,向上经蝶顶窦引流,向下经翼丛引流至颈内静脉,向后经岩上窦及岩下窦引流至颈内静脉,双侧海绵窦于前床突及后床突处可相互交通,形成环窦。

岩下窦较岩上窦粗大,且开口较下,是海绵窦的主要引流途径之一。

岩下窦大致开口于乙状窦与颈内静脉交界处,易于插管。

海绵窦内有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通过,并有第III、IV、V、VI对颅神经穿过海绵窦, 海绵窦及岩下窦内有结缔组织分隔及静脉瓣,在插管时应引起注意。

三、操作双侧股静脉插管后,将导管置于双侧岩下窦,手推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适量,以确认导管的位置。

经导管抽取双侧岩下窦静脉血标本,并同时进行周围静脉采样,以检测CRH刺激前的ACTH基础水平。

静脉注入CRH后同时从双侧岩下窦及周围静脉采样[3~5]。

岩下窦采样的安全性较好,NIH完成了508例患者的岩下窦采样,无一例死亡,致残率为0.2%(脑干损伤)。

岩下窦采样的危险性与脑血管造影相似[6]。

异位ACTH分泌约有半数来源于胸内肿瘤,如支气管类癌,支气管小细胞癌及胸腺类癌等,其余为隐匿性异位ACTH综合症。

胸腺静脉ACTH增高可有多种原因引起,如支气管类癌,纵隔转移癌,胸腺类癌或弥漫性胸腺增生等,因此胸腺静脉采样无助于胸部异位ACTH腺瘤的定位[7]。

四、结果分析采样结果的分析是对内分泌疾病进行定位诊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侧岩下窦的血样反映同侧垂体腺的ACTH分泌状况。

将岩下窦及周围静脉血样进行比较,可鉴别垂体性ACTH 增高及异位ACTH增高。

如果岩下窦与周围静脉血样的ACTH比值,在基础状态大于2.0,CRH刺激后大于3.0,则可确诊为Cushing病,否则为异位ACTH综合征[8]。

岩下窦采样时需同时行双侧采样。

在正常情况下,双侧岩下窦中的ACTH水平有差异,如果只一侧采样,则有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误差。

若双侧岩下窦血样的ACTH比值大于1.4,可判定微腺瘤的左右位置,其准确率可达70%,对磁共振成像阴性的Cushing病患者尤其有意义[9~12]。

【甲状腺、甲状旁腺区动脉造影与静脉采样】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区的动脉造影及静脉采样非首选方法,只有在甲状旁腺腺瘤手术探查失败后,或怀疑异位甲状旁腺腺瘤时,方采用此法。

通常将异位甲状旁腺腺瘤分为高位腺瘤和低位腺瘤两种。

高位甲状旁腺腺瘤常由于下甲状旁腺下降不全所致,常位于气管食管沟、颈动脉鞘内,甚至可位于鼻咽部或口咽部;低位甲状旁腺腺瘤常位于前纵隔、胸腺内,甚至可位于主肺动脉窗内。

由于常规CT及MRI扫描包括上颈部及上胸部,加之甲状旁腺腺瘤的直径较小,病变周围解剖结构复杂,与淋巴结的鉴别甚为困难。

sestamibi闪烁扫描及SPECT是术前定位诊断异位甲状旁腺腺瘤的最佳方法,CT及MRI在包括上颈部及上胸部的前提下可能发现部分病例。

但是即使上述各种方法联合应用,仍有部分甲状旁腺腺瘤无法发现[13]。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试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及静脉采样对异位甲状旁腺腺瘤进行定位诊断。

一、术前准备患者于术前禁食4-6小时,并常规行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备皮。

术前行静脉碘过敏试验。

甲状旁腺的血管造影及选择性静脉采样需准备如下药物:①肝素;②利多卡因;③非离子型造影剂;④生理盐水等。

所需器械与岩下窦采样相同。

二、应用解剖甲状旁腺由双侧的甲状腺上动脉及甲状腺下动脉参与供血。

甲状腺上动脉发自颈外动脉,甲状腺下动脉发自甲状颈干,异位的甲状旁腺腺瘤可位于鼻咽部、口咽部、气管食管沟、颈部迷走神经、颈动脉鞘、甲状腺内、胸腺及主肺动脉窗等[14,15]。

位于鼻咽部、口咽部、迷走神经、气管食管沟及颈动脉鞘的甲状旁腺腺瘤由颈外动脉供血;位于胸腺者由乳内动脉供血;位于甲状腺内的甲状旁腺腺瘤由甲状腺上、下动脉供血;而位于主肺动脉窗处的异位甲状旁腺腺瘤常由支气管动脉供血。

所有上述各部位甲状旁腺腺瘤的引流静脉均汇入双侧无名静脉及上腔静脉[16]。

三、操作常规行腹股沟区及会阴部皮肤消毒后,行一侧股动脉及一侧股静脉穿刺,分别将选择性动脉造影导管及静脉采样导管(一般用猪尾导管)插入股动脉及股静脉。

选择性动脉造影至少需包括甲状颈干(甲状腺下动脉)、颈总动脉(甲状腺上动脉由颈外动脉发出)及乳内动脉(位于胸腺的甲状旁腺腺瘤由乳内动脉供血)造影。

将导管插入上述血管后,经导管注入少量稀释的造影剂,以确认导管的位置,尽可能将导管超选择至相应的动脉(如甲状腺上、下动脉及乳内动脉等),手推注入造影剂约10ml,乳内动脉造影可使用压力注射器,以4ml/秒的速度注入造影剂。

如果超选择性甲状腺上动脉插管较困难,可在颈总动脉造影,造影剂注入速度为6ml/秒。

造影后将猪尾导管置于上腔静脉处,分别抽取选择性动脉造影后的静脉血样进行甲状旁腺激素的测定。

若上述造影均为阴性,则需行其他动脉造影,如支气管动脉、主动脉弓或无名动脉造影,以显示异位的甲状旁腺腺瘤。

甲状旁腺腺瘤具有特征性的血管造影表现,表现为富血管的、圆形或卵圆形的肿块影,边缘光滑锐利,呈均匀血管染色。

囊性甲状旁腺较为少见。

DSA较常规血管造影能更好地显示甲状旁腺腺瘤[17]。

选择性动脉内注入造影剂可诱发动脉内一过性钙离子浓度降低,刺激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其原因有:①造影剂替代了动脉内的高钙血流,诱发局部的一过性低钙血症;②造影剂为高渗透性,可引发一过性动脉内体液量增加,稀释血流中的钙离子浓度;③造影剂是一种螯合剂,可与血流中的钙离子形成螯合物,降低血钙浓度。

除此之外,其他诱发动脉内一过性钙离子浓度降低的物质还包括生理盐水、枸橼酸及EDTA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