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学设计课文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三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阴、吵、追、转”12个生字;会写“看、着、兔、伙、松、玩、跟”7个汉字。
学习“羊字头。
”“足字旁”2个新部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或亲自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并能悟出寓意。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4幅插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揭题激发期待1.教师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
2.教师再故做神秘地发出“咕咚”的声音,再让学生猜,从而引入课文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
2.对照插图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共讲了几种小动物,能按出场顺序说出来。
3.同桌共读一遍课文,读后互相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以读为本顺学而导(一)1、最先听到“咕咚”声的是谁?听到声音,小兔什么样儿?2、读第2自然段,哪句话写出图上的内容。
3、“撒腿就跑”看出了什么?小兔为什么害怕?你也有过吗?4、小兔不仅跑,还边跑边喊,谁来喊一喊?5、指导朗读(二)学习3—7自然段1、听到他的喊声,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他们是怎么做的?(跟、跑)读3、4自然段。
2、狮子跟他们有什么不同?他是怎么做的?(追、问)读5—7自然段,划出描写狮子的句子。
3、对比两幅图,小动物们和狮子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答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比较表现明白道理1.小组讨论,狮子的表现跟其他动物的表现有什么不同?2.你觉得狮子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第二课时一、识字教学1、读一读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认读,读准字音。
2、认一认没有了拼音宝宝帮忙,你还认识吗?(赛读词语)3、玩一玩①同桌拿出识字卡片,互相认读②摘果子,(多媒体示一棵苹果树,苹果上分别写了生字,认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4、议一议①小组合作学习,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20《咕咚》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20《咕咚》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咕咚”。
2.能够听懂课文内容并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3.能够感受小鸭子的动作、声音,并模仿进行表演。
二、教学重点1.教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咕咚”。
2.听懂课文内容并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三、教学内容《咕咚》咕咚,咕咚,小鸭子走啊走,转啊转,不知道去哪儿。
探头,探头,看看,鸭妈妈在河边,田字桥上的果儿多好玩!小鸭子喜欢咿咿啊啊地叫,鸭妈妈踏踏地走,转啊转,一不小心咕嚒跌到大坑!咚嚏,咚嚏,妈妈听见了,快跑,快跑,追啊追,脚伸啊伸,鸭妈妈抱住了咕嚏,抚摸着小鸭子——“咿咿,我的好孩子!”四、教学过程1. 情感导入老师播放小鸭子咕咚的叫声,让学生模仿一下,讨论一下小鸭子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教学生字词教师向学生介绍生字词“咕咚”的含义,让学生重复多次,掌握读音。
3. 教学课文教师读课文,让学生跟读,重点解释生字词和生词的意思。
然后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感受不同语气。
4. 情感体验教师带领学生模仿小鸭子的咕咚叫声,并辅助学生进行故事情节表演,体验小鸭子与妈妈的亲情。
5. 课文分析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理解小鸭子迷路后妈妈的关心,感受母子之间的爱。
6. 小结复习教师让学生复述课文,重点复述生字词的意思,并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2.与家长讨论故事中表现的亲情,写下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生字词“咕咚”的意思,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亲子关系的展示,增强了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在后续的教学中,应继续巩固生字词的认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咕咚》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师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七、课后反馈请老师对本节课教学效果和学生反应进行评估,并做出调整和改进。
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学设计 4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理解“拔腿就跑”等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小动物们的惊慌失措和野牛的沉着冷静。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懂得遇事要冷静,不要盲目地相信别人的话,要弄清事情的真相。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你都知道哪些声音?能说说、学学吗?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几种声音。
认真听,说说这是什么声音?(多媒体播放多种声音,播一个学生说一个再现画面,再学一学)。
(小溪流水声、打雷声、小鸟的'叫声、汽车的喇叭声等等)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也是一种声音,叫“咕咚”(板书课题),请大家举起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齐读课题。
3、细心的孩子,认真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形声字,象声词)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想知道《咕咚》的故事吗?请小朋友们打开书163页,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熟悉的字用笔圈一圈,请拼音朋友来帮忙,多读几遍认会它。
2、同学们学得可真认真呀!圈的生字都认会了吗?还有不会吗?说说看,大家来帮助你。
(学生有就说,教师相机处理,没有拉倒)没有?那老师可要考你们啦?有信心吗?3、(利用[多媒体:湖边长着几棵木瓜树,木瓜上有生字瞧,木瓜快熟了,谁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会掉下来(配“咕咚”声]课件检查,组词、说话、说说识字的办法等)4、小朋友们学得可真好!都是聪明的好孩子!生字都学会了,咱们再来读读课文好吗!下面我请几名同学分段来读课文,看看小朋友们能不能真正做到了读准确字音,读通句子。
(指名分段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朗读品悟1、指导学习课文2----4节(1)请看:课件出示一个木瓜“咕咚”一声掉进湖里,听到了这个声音,小动物们有什么表现?自由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在书上做标记。
兔子;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
《咕咚》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朗读与表达:培养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大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举例:以生字词“咕咚”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动作模仿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词义,并引导学生运用该词造句。
2.教学难点
-生字词的运用:学生在掌握生字词的基础上,需要学会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这些词汇,如能正确运用“追着”、“跑着”描述动作。
4.思维拓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联系生活实际,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好奇事物时的心情和做法。
5.写字练习:学会书写本课生字,并掌握正确的笔顺、笔画。
二、核心素养目标
《咕咚》教案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通过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
-思维拓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联系生活实际,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好奇事物时的心情和做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写字练习:学会书写本课生字,并掌握正确的笔顺、笔画,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举例:针对写字练习的难点,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突破:
a.分步骤讲解笔顺、笔画,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加强记忆。
2.提升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小兔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应当如何写仅供参考。
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咕、咚”等12个生字。
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借助连环画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1、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
2、借助连环画复述故事【教学难点】多种方式识字,借助插图复述故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老师展示园地八我的发现插图,引导学生发现每组词语偏旁相同的共同特点。
借助泡泡的提示,发现偏旁表意的构字规律,建立字形与字义的联系。
反犬旁:与兽类有关鸟字边:与鸟类和禽类有关虫字旁:与昆虫有关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小动物,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小动物之间的故事。
板书课题:咕咚(引导学生体会形声字,象声词)。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自主阅读课文,遇到有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读不出的生字圈出来,看图猜读或者尝试其他方法猜读。
2、同桌认读圈出的生字,交流认读方法。
(1)借助图画猜读,如:鹿、象(2)联系上下文猜读:熟掉(3)借助形声字猜读:吓、拦、领(4)熟字比较:逃——逃、跳;熟——热;命——伞(5)组词认读:野牛、田野、逃命4.找一下课文里一共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
(按顺序板书)三、图文对照,了解故事内容1、看图学习1—2自然段(1)观察图一,发生了什么事情?“咕咚”是什么?学生朗读1、2自然段,从文中找答案说一说。
(2)从哪里看出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教师指导朗读“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要读出害怕的感受。
思考:兔子为什么逃跑?2、看图学习3—4自然段(1)兔子的叫声被猴子听见了,它是怎么做的?(跟着跑,一边跑一边大叫)(2)兔子和猴子的叫声被小动物们听见了,它们都害怕了,它们又是怎么做的?课件展示: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大伙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指导朗读,可借助动作表演进入角色,读出小动物害怕的语气。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7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演讲稿、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教学总结、事迹材料、优秀作文、教学设计、合同范文、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summaries, deeds materials, excellent essays, teaching designs, contract sampl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7篇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1《咕咚》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经典童话故事,内容生动,幽默动感十足。
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通用8篇)
•••••••••••••••••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通用8篇)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篇1教学要求1、会认“咕、咚”等13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生字。
2、能根据学过的方法猜测生字的读音,进而把课文读熟、读懂。
3、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跟从的道理。
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
2、了解课文内容。
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跟从的道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课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背景图片,猜一猜: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奔跑?2、引入新课,板书题目,齐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并在课文中标出生字、新词。
2、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记住的。
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
5、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读音。
6、再读课文,完成填空。
全文共有个自然段,讲了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也跟着跑,只有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弄清了事情真相的故事。
三、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认读生字。
2、指导观察生字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点指导“家、象、都”的笔顺和书写。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写。
4、展示书法作品,进行讲评。
学生在自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
这种由课堂走向生活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了解课文内容。
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跟从的道理。
《咕咚》(说课)
今天的课堂,我们一同走进了《咕咚》的世界,探索了声音的奥秘。在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身边的声音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意识到,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生字词的掌握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咚”字的书写上,笔画较多,学生容易写错。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个别辅导和鼓励。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句子构造的运用:句子仿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如何将学到的词汇和句式灵活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需要教师提供具体指导和多次练习。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口语表达时可能存在语言组织不清晰、表达不连贯等问题,需要教师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针对上述难点和重点,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以下方法:
《咕咚》(说课)
一、教学内容
《咕咚》(说课):
教材章节: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咕咚》。
教学内容:
1.课文朗读与理解:《咕咚》课文内容涉及自然界中的声音,通过描述各种“咕咚”声,引发学生对生活环境的关注与想象。
2.生字词学习:本课共有10个生字,要求学生会读、会写,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词语理解: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沉甸甸”、“丁零当啷”等,让学生通过词语感受课文的意境。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咕咚》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咕咚》教案1.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和故事主题,理解课文的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动物的关爱意识。
2.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和故事主题。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教学难点:1) 分析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 图片:放有咕咚形象的图片。
3) 视频:咕咚的动画片。
5.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引入咕咚的形象,让学生对咕咚感兴趣。
2) 向学生展示咕咚图片,让学生猜测咕咚是什么动物。
3)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标题《咕咚》,预测即将讲述的故事内容。
Step 2:导入新课1) 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模仿鸡叫声,让学生联想到咕咚是一只小鸡。
2) 播放咕咚的动画片,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咕咚的形象和故事情节。
3) 学生跟读课文,了解咕咚在农场里的生活和成长经历。
Step 3:阅读理解和讨论1) 提问学生:咕咚是谁?它有什么特点?2) 引导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了解咕咚的成长过程。
3)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咕咚遇到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办法。
4) 分组讨论咕咚的成长经历,并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
Step 4:分析故事主题1) 通过观察咕咚的生活和成长经历,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是什么。
2)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咕咚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3) 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个人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Step 5:思考与巩固1) 让学生再次观看动画片,回忆故事的情节和表达方式。
2) 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表达对咕咚的喜爱和对农场生活的向往。
3) 教师邀请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动物故事,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
6. 教学延伸1) 教师可引导学生研究养鸡的方法和技巧,了解鸡对人类的作用。
语文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课文及教学设计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道理。因一年级的课文不管生字熟字都带 拼音,因此生字词的教学可把“音”放在第一课时,通过反复的朗 读,学生自然熟记,部分“义也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理解,而 “形”及书写指导可放在第二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激发期待 1.教师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 2.教师再故做神秘地发出“咕咚”的声音,再让学生猜,从而 引入课文学习。 (阅读期待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 也是教学得意有效开展的基础,开课是设置悬念,就是营造一种阅 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里共有几只动物?“咕 咚”到底是什么?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三、质疑问难
3.指名读课后问题,思考回答: (1)小牛是怎样站起来的(小牛不怕摔跤,不盲目地相信别人的 话,通过反复练习,终于站了起来。)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害 怕,失败了不要灰心,不要盲目地相信别人的话,只要通过努力, 就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阴、吵、追、转”12
五、小结过渡。 刚才,老师和大家听了录音,读了课文,看了插图,同学们对 《咕咚》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这篇课文中,兔子听 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它几种动物为什么也跟着就跑, 野牛为什么拦住它们,故事的结果怎样这些问题你们想知道吗(想) 老师下一堂课再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 2.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情,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 继续学习课文。 二、阅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1.(出示挂图 1)这幅图讲了什么(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 “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小兔为什么跑(它认为咕咚可怕极了) 3.它有没有仔细看一下(没有) 4.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咕咚”一声,这声音太 响了,胆子很小的兔子听到这个声音会怎么样(害怕)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咕咚》精品教案
《咕咚》精品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咕、咚”等13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生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学重点:1、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
2、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
教学难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1、播放录音,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导入新课。
2、自主阅读课文,遇到有注音的字多读几遍,遇到读不出的字圈出来,看图猜读或尝试用其他方法猜读。
3、全班交流: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在交流中,把学生猜读中认识错误的字改正过来。
4、教师小结学生猜读生字的方法:(1)借助图画猜读,如“鹿”、“象”。
(2)借助形声字的特点猜读,如“咕”、“咚”、“吓”、“拦”。
(重点点拨)(3)根据学生的交流补充其他的方法。
5、多种方式认读词语。
(1)开火车读。
(2)男女生读。
(3)其他方式读。
二、图文对照,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1、导语:这是一篇连环画课文,7个自然段配了4幅图画,每幅图画对应了哪些内容呢?2、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1)观察插图一,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画的内容?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教师随机指导正音。
重点导读下面句子:木瓜熟.了。
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方法同上,观察第二、三、四幅插图,找出相对应的段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师随机正音,重点指导读好这几句话: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3、看看图画,读读句子,连一连。
(1)导语:下面的四句话和课文中哪一幅可以相对应呢?我们用线连一连。
咕咚课文教案
咕咚课文教案教学内容:《咕咚课文》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能够流利朗读课文。
3. 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4. 学会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语速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 理解和记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流利朗读课文。
3. 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语速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1. 课文《咕咚课文》的复印件。
2. 指示牌、单词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题《咕咚课文》。
提问学生对该主题的了解和想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课文阅读理解(15分钟)将课文《咕咚课文》分段,逐段让学生大声朗读,并进行语音、语调、语速的指导和训练。
每读完一段,询问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Step 3:课文理解巩固(10分钟)设置问题,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可以分小组进行,鼓励学生共同合作,完善答案,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Step 4:课文朗读练习(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小组指定一名学生出示指示牌上的句子,其他学生边听边配合指示牌上的句子模仿朗读课文。
教师可以进行现场纠正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朗读技巧。
Step 5:巩固与拓展(10分钟)设计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将课文改编成小剧场,有一个学生扮演“咕咚”,其他学生扮演各种动物。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评出最佳表演。
Step 6:课堂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今后如何继续巩固和应用所学内容。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利用课文内容写一篇小短文,介绍他们最喜欢的动物。
2. 让学生利用所学的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角色扮演。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朗读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意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咕咚》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咕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简单描述。
3.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生字生词的认读。
2.理解课文内容,简单描述。
3.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准备
1.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2.教具:课文印刷件,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引出课文主题:“咕咚”。
2.复习前几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步:学习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生字。
第三步:讨论
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故事情节。
2.每组派代表表达自己小组的观点。
第四步:课文解析
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解释一些学生可能不理解的句子和词语。
第五步:练习
1.学生针对课文进行问答练习。
2.学生自由发挥,讲述课文中的故事。
第六步:总结
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课文内容。
2.强化重点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
1.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描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课文《咕咚》为基础,通过朗读、讨论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以上是本节课《咕咚》的教案,希朿可以对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完整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课设计三篇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教课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倡议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教课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主要采纳情境教课法,创建优异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引学生采纳多种方法识字,如零件组合法、字理识字法、字族识字法、谜语等,经过同桌或小组议论、沟通自主识字。
同时采纳指导察看法,充足利用插图,以图带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整个环节以朗诵贯串一直,加深感情体验,辅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踊跃的人生态度。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 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
( 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创建情境,故事导入1.导入:同学们,在丛林里的蘑菇屋内,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 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只小兔子 ) 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 ?( 惊讶、惧怕等 ) 听,他在说什么呢 ?2.课件播放并出示小兔子的话:小朋友们,“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3. 教师导学:小兔子为何惧怕“咕咚”,“咕咚”又是什么?我们一同去丛林里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好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指引学生认真察看“咕咚”这两个字的特色,发现规律。
( 都是口字旁的字 ) 指引学生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设计企图:好的初步是一堂课成功的要点。
因此,使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创建欢乐、风趣的讲堂教课情境,既切合低年级少儿的认知规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闯关,理解生字1.教师设置闯关游戏, ( 课件出示:咕咚探秘之旅 ) 第一关——“奇特果树林”。
要求: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理解的生字,自己拼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画生字:咕、咚、熟、掉、吓、鹿、逃、命、象、野、拦、领。
3.指引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可以用喜爱的方式沟通生字。
如:(1)你读一个字,我读一个字。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下第20课《咕咚》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下第20课《咕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主要人物及事件,并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2.能够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增强语感。
3.通过与同学的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能够在课堂展示个人理解,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及事件。
2.朗读表达,增强语感。
3.课文赏析,展示个人理解。
三、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中隐含的情感和意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展示个人见解。
四、教学准备
1.板书工具:彩色粉笔、擦拭工具。
2.教学课件:相关课文内容。
3.教学辅助:学生课本、教师课本。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介绍故事背景,引起学生兴趣,预热课堂气氛。
2. 主体(30分钟)
1.学生跟读课文,纠正发音和语调。
2.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事件和人物特点。
3.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意义,启发他们展开个人想法。
4.展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进行互动交流。
3. 拓展(1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练习或小组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课堂总结(5分钟)
学生回顾当堂内容,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课文的重点和意义。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课文朗读和思考题目,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朤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感悟《咕咚》这篇课文的内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 集体备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咕咚》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通过讲述小老鼠咕咚在寻找食物过程中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小动物也具有艰辛的一面,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在进行教学设计前,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特点,根据班级整体情况进行集体备课,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的人物角色及事件发展。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及句型结构。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朗读和理解课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故事情节。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和同情心。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课文内容:1.通过朗读《咕咚》课文,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2.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及句型结构。
3.进行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故事氛围。
•第二课时: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故事情节。
•第三课时: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及句型结构,进行拓展训练。
•第四课时:小组合作,编写类似故事情节。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听说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提高语言能力。
2.利用多媒体和图片等工具,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故事情节。
3.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准备,相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案【导语】《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
课文讲的是一只小兔偶然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狮子提出质疑,并且要去看看,这才让大家明白,咕咚原来是木瓜成熟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
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案教学目的1、凭借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
2、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并能悟出寓意。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设疑。
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咕咚,这是一篇阅读课。
随后板书课题。
咕咚是什么东西?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们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就会知道了。
二、指导朗读课文,可按整体部分整体三步来指导。
(一)从整体指导读课文。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
2、对照插图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共讲了几种小动物,能按出场顺序说出来。
3、同桌共读一遍课文,读后互相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分段指导读课文。
可带着课后问题读,读后再回答。
1、指名读第1~2段。
(1)师问:咕咚指的是什么?生答: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2)师问: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怎样?从哪可以看出来?生答:这声音很大很重。
因为木瓜熟了,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的。
(3)师问:兔子为什么跑?(课后第1题)生答:兔子听见这又大又响的咕咚声很害怕,吓跑了。
(4)指导看第一幅插图。
说说图意。
举例: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还没有沉到湖底,溅起的水花还没有落下来,兔子已经撒腿跑了。
它很害怕,一边跑还一边喊: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2、指名读3~4段。
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学设计(精选9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学设计(精选9篇)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
2、抓重点词句,品析感悟课文中动物们的不同表现,能大致体会“遇到任何事情,要动脑筋想想,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不要盲目地跟从。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重点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及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许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样给大家解除了误会。
教学难点:难点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教具准备:课文插图、配乐录音、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师:小朋友们,如果将一块小石子投进装满水的水桶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咚、咕咚)正是这声音,曾经吓坏了森林中中的一群动物呢!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板书课题《咕咚》,齐读。
二、整体感知1、请大声朗读课文,要求:第一次读课文,能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尽量做到通顺。
第二次读课文,想想:课文中的“咕咚”是指什么?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动物,请用“—”划出来。
2、交流反馈a、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b、指名回答第2个问题三、品读课文(图文结合)(一)、出示第一幅图,说说图意。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课文哪两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拿起笔,划出小兔当时心里很害怕的词句。
2、反馈交流。
理解“拔腿就跑”。
你有过拔腿就跑的经历吗?(师讲述自己的经历,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小兔为什么拔腿就跑呢?可见这“咕咚”声实在是大的吓人,所以它一边跑,一边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咕咚导语:让我们跟着兔子来到湖边,这时候一个成熟的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听到这咕咚声,兔子怎么做的?学生交流,出示句子:(课件出示14)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看图理解“拔腿就跑”一词,学生演演这个动作。
创设情境,学生角色扮演兔子,读好句子。
“兔子兔子,你为什么要拔腿就跑呀?”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体验兔子这个角色,读出兔子害怕、慌张的心情。
小结:第2自然段先讲听到咕咚声,兔子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
师生合作读第2自然段。
(二)看图学习第3-4自然段1.导语: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听见了怎么做?怎么说的?请大家看看第二幅插图,读读课文圈圈画画。
学生交流。
出示句子:(课件出示15)小猴子一听,就跟着跑起来。
他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4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大伙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
校对学生提取的信息。
抓住重复的词句(句子中加着重号)和感叹号指导入情入境朗读。
看图演故事,体验动物们害怕心理。
2.学生模仿第3或第4自然段看图说话。
如:(课【设计意图: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个板块的教学中体现了层次性:先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圈圈画画,找到课文中相关的信息;再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理解“拔腿就跑、热闹”等词;最后创设情境开展仿说,情感朗读,体会动物们害怕的心理。
】备课素材【写作背景】《咕咚》是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2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民间故事。
课文讲的是一只小兔偶然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野牛提出质疑,大家去看了才明白:“咕咚”原来是成熟的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跟从。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木瓜蔷薇科木瓜属,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10米,叶片椭圆卵形或椭圆长圆形,稀倒卵形,长5-8厘米,宽3.5-5.5厘米,叶柄长5-10毫米,微被柔毛,有腺齿;果实长椭圆形,长10-15厘米,暗黄色,木质,味芳香,果梗短。
花期4月,果期9-10月。
产山东、陕西、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
习见栽培供观赏,果实味涩,水煮或浸渍糖液中供食用,入药有解酒、去痰、顺气、止痢之效。
果皮干燥后仍光滑,不皱缩,故有光皮木瓜之称。
木材坚硬可作床柱用。
另有一原产南美洲的物种"番木瓜"十七世纪传入我国,如今已成为大众化水果,也常被简称为“木瓜”(见词条“番木瓜”),此处只表述中国传统的“木瓜”。
【其他资料】关于不盲从,信念坚定的名言1.“骄傲”两个字我有点怀疑。
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是有点主见的人。
越有主见的人,越有自信。
这个并不坏。
真是有点骄傲,如果放到适当岗位,他自己就会谦虚起来,要不然他就混不下去。
------邓小平2.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居里夫人3.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
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徐特立4.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高尔基5.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成就不会超过他的信念。
6.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7.对我们帮助最大的,并不是朋友们的实际帮助,而是我们坚信得到他们的帮助的信念。
8.宁肯折断骨头,不能放弃信念。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对号入座,读一读选一选。
怕吓都羊跟家跟有一个木瓜掉进湖里,“咕咚”!兔子了一跳,撒腿就跑。
大伙着跑起来。
狐狸呀,山啊,小鹿哇,一个着一个……大一边跑一边叫:“好害啊,咕咚来啦!”二、我是小小魔术师。
(组词)下古白羊吓咕怕丰阅读能力大提升三、课文整体梳理。
《咕咚》是一篇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
四、重点段落品析。
小猴子一听,就跟着跑起来。
他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跑一边咚’来了,大家快跑哇!”1.用文中加点词语写一句话。
一边……一边……:。
2.说一说:‘咕咚’是什么?思维创新大拓展五、想想,你最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参考答案一、吓都跟羊跟家怕二、下面吓到古代咕咚白天害怕小羊丰收三、童话别人四、1.奶奶一边叮嘱我,一边给我穿衣服。
2. 一个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
创新教案《咕咚》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从本课课后第一题:“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中便能看出,本课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指导学生对形声字相关知识的了解与运用。
所以本课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再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入形声字的概念并出示练习让学生对此类知识有进一步的巩固。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按要求掌握本课要求会认的12个新字,并能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能通过朗读与理解明白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1.学会用认识的半个字猜新字的方法学习汉字,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概念。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容并能通过朗读与理解明白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课前老师想考考大家,(在黑板上写两个字:古、冬)这两个字谁会读?接下来老师要加大难度了(先给“古”加上口字旁)大家猜猜看这个字读什么?——咕大家可真聪明,那我在给冬加上口字旁,大家猜猜看,这又是什么字?——咚大家可真聪明,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再想想它们的读音,你能发现什么呢?(加上口字旁以后的新字和没有口字旁的字读音非常像,加上口字旁以后,新字的读音都和声音有关)所以,我们把这样的字就叫形声字(引入形声字的概念)。
二、初读课文,认读新字。
1.形声字有很多很多,我们的课文中也有不少呢!接下来就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画出来以后猜猜它们的读音吧!组织汇报交流2.猜一猜,连一连。
(小练习巩固学生对形声字的掌握与运用)吓fēn拦 lǐng领xià纷lán三、指导朗读课文,可按整体——部分——整体三步来指导。
(一)从整体指导读课文。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
2.对照插图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共讲了几种小动物,能按出场顺序说出来。
3.同桌共读一遍课文,读后互相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分段指导读课文。
可带着课后问题读,读后再回答。
1.指名读第1~2段。
(1)师问:咕咚指的是什么?生答: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2)师问: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怎样?从哪可以看出来?生答:这声音很大很重。
因为木瓜熟了,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的。
(3)师问:兔子为什么跑?(课后第1题)生答:兔子听见这又大又响的咕咚声很害怕,吓跑了。
(4)指导看第一幅插图。
说说图意。
举例: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还没有沉到湖底,溅起的水花还没有落下来,兔子已经撒腿跑了。
它很害怕,一边跑还一边喊:“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2.指名读3~4段。
(1)师问: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他还说了什么?(课后第2题)生答: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也跟着跑起来。
他说:“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2)师问:还有谁都跟着跑起来?(课后第3题)他们又喊叫什么?生答:听了猴子的话,狐狸、山羊、小鹿都跟着跑起来。
他们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3)请三个同学分别把兔子、小猴子和大伙喊叫的话读一读,并说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最后一问比较难,老师可做提示。
生答:有很多话都是越传越走样。
因为他们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说的,而他们的理解不一定对。
他们不是有意造谣来吓唬人的。
(4)指导看插图(二)说出图意。
举例:很多野兽都跟着跑起来,它们全张着嘴喊叫,面带惊慌的表情。
3.指名读第5段。
(1)师问:大象跑没跑?他是怎样跑的?生答:大象也跟着跑起来。
他是看见其他的动物跑,他也跟着跑起来。
(2)师问:野牛为什么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课后第4题)生答:因为野牛不知道“咕咚”是什么,它在哪里,所以它没有跑。
野牛拦住大象和其他动物,追问谁看见“咕咚”了。
结果谁都没看见“咕咚”是什么,兔子只是说它听见的,“咕咚”在那边的湖里。
(3)指导看插图(三),并说说图意。
举例:野牛在前面,非常沉着冷静地拦住大家,追问谁看见“咕咚”了。
4.指导朗读6~7段。
(1)师问:他们来到湖边看见什么?听到什么?生答:他们来到湖边看见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听见“咕咚”的声音。
(2)师问:最后大伙儿为什么都笑了?(课后第5题。
)生答:因为大伙都明白“咕咚”是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不是什么可怕的怪物,真相大白了,它们感到自己的行动十分的可笑。
(3)指导看插图(四),并说说图意。
举例:大家的表情各不相同。
野牛在严肃地讲道理,兔子看清“咕咚”是什么了,不再惊慌;老山羊一边听野牛讲话,一边思考;狐狸、小猴子和小鹿已经感到可笑了。
(三)让学生读全篇课文,并回答问题。
1.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2.师问:你读了这篇童话,懂得了什么?生答:我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的跟别人跑,听信谣传,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四)我会讲故事指名让学生讲一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咕咚兔子拔腿就跑小猴子狐狸山羊跟着跑小鹿大象野牛找到原因冬瓜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