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申请国家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的标准(儿科)
![申请国家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的标准(儿科)](https://img.taocdn.com/s3/m/149cde17227916888486d751.png)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儿科专业基地认定细则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儿科培训细则>要求和培训基地认定标准总则规定,制订本细则.一、儿科专业基地基本条件1科室规模(1)总床位数≥100张.应设置亚专业床位,其中必有亚专业:新生儿专业≥15张,呼吸专业≥15张,心血管专业≥15张,消化专业≥10张,肾脏专业≥10张,神经专业≥10张,血液肿瘤专业≥5张;非必有亚专业:重症医学≥10张,内分泌专业≥5张,风湿免疫专业≥5张.(2)年收治病人数≥3000人次,年出院病人数≥3000人次.(3)年门诊量≥12万人次.(4)急诊量≥1万人次.(5)床位使用率≥85%.(6)平均住院日7~10天.作为儿科专业基地应具备同时接纳≥18名培训对象(每年6名)的容量.2诊疗疾病范围4相关科室或实验室(1)门诊部、急诊科、影像科、病理科、检验科.(2)综合实验室:肺功能室、血检室、胃肠功能实验室、内分泌功能检查室. (3)相关科室的条件应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儿科培训细则>的要求.5医疗工作量(1)每名培训对象管床数4~6张,年诊治住院病人数100~150人次,所收治的病例和病种数应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儿科培训细则>的要求.(2)在门诊工作期间,平均每日接诊患儿≥40人次.(3)在急诊工作期间,平均日接诊患儿≥30人次.二、儿科专业基地师资条件1人员配备(1)指导医师与培训对象比例应达到1∶2.(2)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与主治医师人数比例达到1∶2∶3.2指导医师条件指导医师应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5年.能指导住院医师“三基”训练,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专业外语、科研意识、人际沟通等综合能力.其中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人数达40%以上.3专业基地负责人条件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本专业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超过15年,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近3年来在国内核心学术刊物或国际SCI学术期刊上发表临床研究论文≥1篇.(2)近3年来曾获得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与本专业相关的临床科技成果奖励.(3)目前承担有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本专业领域的临床科研项目,有独立的科研任务和科研经费.。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19年修订版)全科培训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19年修订版)全科培训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b94ee76579563c1ec4da7161.png)
全科培训细则
儿科轮转时间为 2 个月,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 1 个月,管理床位数 2~3 张; 病房轮转期间可同时穿插安排专家门诊及普通门诊参与接诊。
神经内科轮转时间为 2 个月,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 1 个月,管理床位数 2~3 张;病房轮转期间可同时穿插安排专家门诊及普通门诊参与接诊。
其他科室轮转安排在门诊完成。同时,应保证全科住院医师在门诊轮转 期间一定的接诊量(建议平均每个工作日接诊不少于 5 人次)。
二、培训时间和方式
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全科医疗实践和其他临床科室轮 转培训。
(一)全科医疗实践 全科医疗实践(以下简称“全科实践”)总计培训时间为 10 个月。轮转
—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19 年修订版)
地点包括临床基地的全科医学科和基层实践基地。培训建议由基层实践基地 全科医学科开始,最后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全部培训。
门诊
2
全科实践 临床基地
全科医学科
门诊或病房
1
基层实践基地 全科医学科
门诊为主
3
预防保健科
门诊
2
选修科室 临床基地或基 临床科室、影像科或基层 门诊或病房
3
层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
合计
36
注:1. 各基地可根据本标准适当调整轮转顺序。 2. 临床基地为综合医院,临床科室轮转期间,每月至少安排 2 天基层实践基地培训(建议固 定在同一基层实践基地的全科门诊)。 3. 基层实践基地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 4. 轮转建议由基层实践基地开始,第 3 年在基层实践基地结束。 5. 基层实践基地部分培训内容不达标的,可弹性安排临床基地完成。原则上同一基地轮转计 划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6. 选修科室重点考虑当地疾病谱发病情况与住院医师实际需求。
2022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2022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826c257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6.png)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细则根据卫生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试行措施》、《山东省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方案》和卫生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大纲》规定,结合我院旳实际状况,制定本实行细则。
一、培训对象1.高等医学院校本、专科毕业在我院从事临床工作旳住院医师。
2.医学硕士毕业按其临床工作实际时间和水平参与对应年度旳培训。
二、培训目旳临床住院医师通过规范化培训后,到达卫生部《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旳主治医师基本条件:1.坚持党旳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旳重要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旳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遵法,贯彻执行党旳卫生工作方针,具有良好旳医德医风。
2.熟悉本学科、本专业及有关学科旳基本理论,具有较系统旳专知识,理解本专业旳新进展,并能用于指导临床实际工作。
3.具有较强临床思维能力,较纯熟地掌握本专业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本专业旳某些疑难病症,并有相称于主治医师水平旳业务指导能力。
4.基本掌握临床科研措施,并参与科研工作。
结合临床实践,写出有一定水平旳学术论文(含病例分析、综述、经验总结等)。
三、培训形式与时间培训形式以临床实践和自学为主,理论辅导和临床指导相结合。
临床实践应立足于本单位内进行。
第二阶段结合选送承认基地培训进修。
理论学习以业余、自学为主,亦可组织必要旳理论辅导课。
培训时间五年,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三年,为本学科及有关学科旳轮转培训;第二阶段二年,为专业定向培训。
专科毕业生第一阶段培训时间延长两年。
医学硕士毕业,按其临床工作实际时间和水平参与对应旳培训,其培训应以临床技能为主。
第一阶段培训中要安排有不少于一年时间实行24小时住院医师责任工作。
在培训期间要安排住院医师参与基层防止,保建工作,时间不少于3~6个月。
四、培训内容与规定培训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临床实践、医学理论和公共必修课。
临床技能:第一阶段规定掌握本学科基本诊断、治疗技术及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旳原因,发病机理、临床体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处理措施、门(急)诊处理,危重病人急救,接待病人,病历书写,临床教学等。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5462c6c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f.png)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篇一:2015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实施办法(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以下简称培训考核)管理,确保培训考核工作公平公正、科学有效,根据《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培训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两部分,目的是评估培训对象是否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三条培训考核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下同)负责全国培训考核工作的统筹管理,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培训考核工作的组织管理,培训基地负责过程考核及相关工作的具体落实,考核基地负责结业考核工作的具体落实。
第四条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研究确定考核模式,制定考核标准,建立考核题库,规范考务管理,公布考核信息,统筹管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指导监督各省(区、市)的考核工作。
根据需要,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指定有关行业组织、单位协助负责相关具体工作。
第五条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培训考核工作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省(区、市)考核实施方案,遴选建设考核基地,组建和培训管理考官队伍,组织实施培训考核,公布本省(区、市)考核结果,颁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管理监督本辖区的考核工作。
根据需要,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指定有关行业组织、单位协助负责相关具体工作。
第六条培训基地的主要职责是:落实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要求,组织实施培训过程考核,组织结业考核报名,协助申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考核基地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遴选认定并报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承担结业考核任务。
第三章过程考核第七条过程考核是对培训对象在培训期间临床能力水平与素质的动态评价,由培训基地组织实施,主要包括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内容涉及医德医风、临床职业素养、出勤情况、临床实践能力、培训指标完成情况和参加业务学习情况等方面。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f3e5853dec3a87c24128c4a4.png)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王继春
提纲
1 2 3 4 5
前言 培训 儿科培训细则 考核 总结
前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科学也在突 飞猛进。
医学教育也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传统的一次性医学教育(学习)观念逐渐被终 身教育(学习)观念所代替。
鼓励参加课题研究、组织文献抄读会并举办科研方法讲座
安排每位住院医师选定一个命题进行文献抄读,在轮转结束时要 求住院医师完成一篇专业论文,强化其科研能力培养。
外文文献翻译
规定轮转期间内必须完成相关专业外文文献翻译2篇,每篇不少 于3000外文单词。在阶段考核中同时进行专业外语考试。提高 住院医师专业外语水平。
住院医师讲座
时间: 每月两次临床知识讲座
主讲人: 临床科室副高以上人员
内容: 三基,学术热点, 学科最新进展
教学大查房
每月2次
选择典型病例,由查房教师与住院医师进行启发式讨论。 通过临床病例讨论,培养住院医师完整的临床思维过程及沟 通表达能力。
病例讨论
针对一个专业的疑难病例,邀请多个专业的专家及住院医师进 行病例讨论。通过临床病例讨论,使得住院医师有机会在医疗 实践中培养临床思维与沟通表达能力。
病历书写抽查
在岗前培训时即针对病历书写进行系统讲解。 专人对住院医师完成的病历进行检查。 每月由各个科室住院医师管理秘书汇报在轮住院医师所完成的2个完 整病历的病历号,待查。 结果关系住院医师年度考核成绩。 规范住院医师病历书写。
培训目标(1)
通过结业考试,获得资格证书
培训目标(2)
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
儿科培训方法
在儿科范围内各三级学科(专业)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810906c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f.png)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一、规范培训机构(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机构应具备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技术操作等教学设施和资源。
(二)培训机构应组建专业骨干队伍,包括教学副院长、专家教授等教师,并定期进行师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二、规范培训内容(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包括临床诊断、治疗、手术操作、病案管理等内容,以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
(二)培训内容应根据不同专业和年级的需求进行设置,并与相关科室进行紧密合作,提供丰富多样的临床教学资源。
(三)培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座、病例讨论、实地考察、技能操作等,以提高培训效果。
三、规范培训方式(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采取全日制培训方式,住院医师需住在培训机构内。
(二)培训期限根据不同专业和年级进行确定,一般应为1-3年。
培训期限结束后,住院医师需参加相关考试,评定培训合格与否。
(三)培训期间应注重实践操作,住院医师应积极参与临床工作,提高自己的病人管理和技术操作能力。
四、规范培训评估(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定期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医学素养和专业水平等。
(二)评估结果作为住院医师培训合格与否的重要依据,对于未达到要求的住院医师,应进行特殊培训,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五、规范培训证书发放(一)住院医师须完成规范化培训计划,并在评估合格后方可获得培训证书。
(二)发放培训证书的培训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认证资质,并确保证书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六、规范培训管理(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负责培训的组织、评估和监督工作。
(二)培训管理机构应与相关专业学会、卫生行政部门等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的制定,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规范化培训还有助于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安全提供保障。
各相关方可根据细则的指导,积极推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共同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747b31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8.png)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院对住院医师进行系统培训的重要环节,旨在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和专业水平,使其能够胜任临床工作。
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住院医师的整体素质和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训内容。
1. 临床技能培训。
住院医师需要系统学习临床技能,包括但不限于基本检查、常见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急救技能等。
培训内容应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多个临床科室,确保住院医师全面掌握临床技能。
2. 专业知识培训。
住院医师需要系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方案等内容。
培训内容应结合临床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住院医师的专业水平。
3. 医患沟通与医疗纠纷处理。
住院医师需要学习医患沟通技巧,了解医患关系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要求,培养良好的医患关系。
同时,还需要学习医疗纠纷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提高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4. 医学伦理与法律知识。
住院医师需要了解医学伦理与法律知识,包括医疗事故的责任认定、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患者知情同意等内容,确保医疗行为合法合规。
二、培训标准。
1. 培训计划的制定。
医院应根据住院医师的实际情况和培训需求,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等,确保培训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 培训指导的落实。
医院应配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员,对住院医师进行系统指导和培训,指导内容应贴近临床实际,注重实战能力的培养。
3. 培训效果的评估。
医院应建立科学的培训评估机制,对住院医师的培训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培训计划,确保培训效果的实际达到预期目标。
4. 培训资源的保障。
医院应提供良好的培训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临床实习机会、学术交流机会、学习资料等,为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结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住院医师的整体素质和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fe21405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c.png)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 前言儿科住院治疗是儿科医生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许多儿科住院医师的第一份工作。
因此,规范化的培训和严格的管理对于儿科住院医师的职业发展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义、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管理等相关内容。
2. 培训意义儿科住院医师是医院中最基层的医生之一,他们直接参与医疗工作,承担着治疗病人的重任。
而儿科患者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状态与成人患者存在很大差异,儿科住院医师的医疗责任和风险也相应增加。
规范化的培训可以帮助儿科住院医师更好地掌握基本儿科医学知识,提高儿科治疗水平,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3. 培训目标儿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应该围绕着以下目标展开:1.掌握基本的儿科医学知识和技能,包括儿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了解儿童生长发育和心理特点。
2.提高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掌握系统的临床诊断技巧,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临床判断。
3.学会与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
培训中应强调医患沟通和患者教育技巧。
4.强化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技能,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4. 培训内容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应该涵盖以下方面:1.儿科疾病的基础知识:包括儿科疾病分类、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
2.临床技能的培养:包括疾病记录、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解读影像学检查等方面。
特别是儿科住院医师还需要掌握各种治疗技术和方法,如静脉输液、吸氧、呼吸机治疗等重要技术。
3.医患沟通和患者教育技巧:包括与儿童及其家长的面对面沟通、电话沟通等方面。
4.专题讲座和讨论:医院可以请具有丰富培训经验的高级医生或外部儿科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协助儿科住院医师掌握更深入的儿科医学知识。
5. 培训管理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该由医院人事部门或医教部门统一管理。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培训档案:对所有的儿科住院医师建立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记录其培训情况和学习成果。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06325f9003d8ce2f01662348.png)
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2017修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
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
为贯彻《关于建立陕西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陕卫科教发〔2015〕153号)文件要求,依据《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西交一院[2015]5号)要求,规范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章保障措施第一条人员管理与待遇一、人员管理培训对象即住培医师是培训基地住院医师队伍的一部分,应遵守培训基地的有关管理规定。
住培医师的人事管理归我院人力资源部。
单位委派的住培医师,培训期间原人事(劳动)、工资关系不变,住培医师、我院、委派单位三方签订委托培训协议;面向社会招收的住培医师与我院签订培训协议,其人事档案由住培医师委托第三方保管。
二、人员待遇住培医师培训期间的生活补助发放标准分别按照培训第一年3000元/月、第二年4000元/月、第三年5000元/月标准发放。
生活补助分为中央生活补助和医院考核补贴两部分。
其中中央生活补助1700元/人/月,按考勤情况发放,详见考勤结果处理。
医院考核补贴第一年1300元/人/月,第二年2300元/人/月,第三年3300元/人/月,按照考核结果对应的标准发放,详见考核结果处理。
具有研究生身份的住培医师执行国家研究生教育有关规定,培训期间的生活补助分别按照培训第一年600元/月、第二年800元/月、第三年1000元/月标准发放,根据考勤、考核结果对应标准发放,详见考勤、考核结果处理。
对按照规定完成住培医师带教任务的规培教员,医院根据实际带教情况给予带教补贴,标准为300元/住培医师/月。
对带教质量年度考核不合格者,酌情降低发放标准。
每位规培教员同时指导的住培医师不能超过3名。
对按照规定完成专业基地或培训科室住培医师管理任务的规培秘书或规培联络人,医院根据实际带教情况给予带教补贴,标准为300元/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cf71bb8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a.png)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一、培训目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是培养住院医师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熟练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并能承担起一定的科研和教学任务。
培养住院医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素养,能够与患者和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二、培训内容1.基础知识培训: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的掌握,以及相关临床科目的学习。
2.临床技能培训:包括临床诊断技巧、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常见检查和操作技能等的学习和训练。
3.临床实践培训:通过参与临床轮转和实习,对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治流程和规范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4.科研和学术培训:包括医学文献查阅、科研设计、数据分析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培养。
5.专业素养培养:包括医疗伦理、职业道德、患者安全、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养,以提高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
三、培训要求1.参与临床轮转和科室实习,完成临床工作任务,累积临床经验。
2.参与科研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完成一定的科研成果。
3.撰写病历、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等,提高医学写作水平。
4.参加教学活动,包括对实习生和医学生的指导和教学工作。
5.参加规范化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核和临床技能考评等,确保培训质量。
四、培训管理1.指导教师的评选和培养,确保住院医师具备专业指导和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
2.规范培训计划的编制和培训进程的管理,确保住院医师各项任务的完成。
3.定期组织培训交流和学术讲座,提高住院医师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4.建立培训档案和绩效评估体系,对住院医师的培训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估和记录。
总结起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旨在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内容和要求,提高住院医师的专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并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科学管理和评估体系,对住院医师的培训过程和成果进行监督和记录,为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指导。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ccec6cd5cfc789eb162dc8e9.png)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岗前培训课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及实施细则一、住院医师必须经过上岗前教育、理论考试、岗前试用(一般试用期为三个月,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经本人申请,科室、医院两级考核合格方能上岗工作。
二、住院医师应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严格遵守医院规定的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岗位.不得擅自调班、私自请他人代班。
(未独立值班者,科室排班可考虑两种方案:一是和带教老师排同一班,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二是每周排6天正常班,在当班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三、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按照医院的工作计划和安排,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业务学习,培训成绩计入年度考核理论或实践技能成绩,该项考核成绩为核心考核项目,任意一项成绩不合格,即视为全年考核不合格。
四、住院医师按计划轮转科室,各科室不得擅自调整轮科计划,因故需要调整的个人或科室,需向科教科申请,获批后方可调整。
原则上现有临床科室必需全部轮转,在某一科延长轮转时间的,不能累计到下一科室。
五、住院医师必须经过出科考核,考核成绩经医务科认定合格者,由科教科开具出科通知单,方能进入下一科室培训,成绩不合格或表现不好者,科室提出意见、医务科审定,将继续在本科室培训一月,再重新考核。
六、请病假、事假任意一个月超过15天者,应延长该科室培训一个月;七、未完成该科室培训计划者不能出科,应继续该科室培训一个周期。
八、住院医师在轮科培训期间,应认真填写《轮科培训考核登记表》,科室考核以科主任上报的科室轮训考核登记表为主。
九、住院医师在三年培训期间应按规定参加国家规定的继续医学教育,每年不得少于25学分,中医药学分不得低于10学分.继续医学教育为核心考核项,年度继续医学教育达不到规定学分的,视为年度考核不合格。
十、新调入人员,在原工作单位已经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由原工作单位出具培训证明,培训工作量予以承认。
二、住院医师培训管理制度(一)培训内容1、住院医师培训模式:3+X(2—5)住院医师培训时间为5年,第一阶段为通科轮转3年,主要在二级学科及相关学科范围内进行轮转(选择内科方向、外科方向、专科方向,三年培训结束后不得更改专业方向),第二阶段专科培训2-5年,在三级学科进行培养,达到低年资专科医师水平。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f3ffdd35cc17552707220835.png)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儿科细则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营养、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医学学科。
它的服务对象从胎儿到青少年,因此其生理、病理、疾病表现等方面与成人不同,具有动态生长和发育的特点。
学科范围包括:儿童保健、围生医学、新生儿、感染、消化、呼吸、心血管、泌尿、血液及肿瘤、神经、精神心理、内分泌、免疫、遗传代谢、急救、康复、营养等。
一、培训目标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儿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对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等有较详细的了解,并能独立处理;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
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执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采取在儿科范围内各三级学科(专业)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
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学习内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地书写病历,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儿科临床教学工作。
轮转科室及其时间安排:轮转科室时间(月)儿童保健 3(其中 1 个月在基层)新生儿、产婴室、心血管、肾脏、神经、血液及肿瘤、各2~3(共计27个月,根据培训基消化、呼吸、传染病、重症监护(ICU)、内分泌等地的具体情况安排)门诊、急诊 3 合计 33 34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儿科细则三、培训内容与要求(一)儿童保健(3个月) 1. 轮转目的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发育评价的方法;小儿营养的基本知识及正确的喂养方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和预防接种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其禁忌证、常见的异常反应及处理;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报告、采样以及疫苗储运的基本要求;儿童佝偻病、贫血、肺炎、腹泻病的防治方案。
儿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
![儿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2bb6779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9.png)
儿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儿科中医是儿科临床中重要的一个分支,经过多年的发展,儿科中医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为了规范儿科中医住院医师的培训,提高其临床能力和专业水平,制订了以下的儿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
一、培训目标1.熟悉儿科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能够进行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2.熟练掌握儿科中医常用药物的使用和配伍,能够合理开展中医药治疗。
3.具备儿科中医基本技能,包括望、闻、问、切等方法的应用,能够正确判断疾病的辨证,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4.了解儿科中医的基本理论,包括八纲、脏腑学说等,能够根据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二、培训内容1.儿科临床实习:通过参与儿科门诊和病房的工作,熟悉儿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中医药学:系统学习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包括中药学、方剂学和中医药炮制等相关知识。
3.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中医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等,并能够应用于临床实践。
4.中医诊断学:学习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法,并进行临床实践。
5.中医治疗学:学习中医治疗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等疗法,并进行临床实践。
6.综合实践技能:学习并掌握儿科中医的常用检查和辅助检查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三、培训要求1.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对待培训内容,积极参与培训活动。
2.严格执行规定的培训时间和计划,按时完成培训任务。
3.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自学和讨论等方式,加深对儿科中医的理解。
4.积极参与临床实习和案例讨论,提高临床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参与科研活动,积累儿科中医相关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
四、培训评估1.定期进行培训成绩评估,包括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2.参加科研项目的评估,包括科研计划、论文发表等。
3.对于不达标的培训者,给予适当的补习和辅导,进行重新评估。
五、培训周期1.第一年为理论学习,主要学习儿科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诊断治疗方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19年修订版)全科培训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19年修订版)全科培训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b94ee76579563c1ec4da7161.png)
神经内科轮转时间为 2 个月,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 1 个月,管理床位数 2~3 张;病房轮转期间可同时穿插安排专家门诊及普通门诊参与接诊。
其他科室轮转安排在门诊完成。同时,应保证全科住院医师在门诊轮转 期间一定的接诊量(建议平均每个工作日接诊不少于 5 人次)。
学读书笔记等。少见病种、地方病、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 , 可采用 病例分析、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
培训最后 1 年安排 3 个月的选修时间,住院医师根据其轮转期间的学习 情况、基层工作的实际需求和当地疾病谱发病情况(如乙肝、丙肝、儿童肿瘤、 血液病等),选择临床培养基地的相关轮转科室及基层实践基地等相关科室 轮转。
科室轮转期间,每月应安排不少于 2 天 时 间 参 与 基 层 实 践 基 地 全 科 医 学 科 实 践。 每 周 应 安 排 不 少 于 4 学 时 学 习 相 关 学 科 知 识 ,学 习 形 式 包 括 教 学 查 房 、小讲课、病例点评、案例讨论、专题讲座、相关学术会议、自 —2—
全科培训细则
以独立承担全科医疗工作为主线,在不同阶段的培训目标如下:第一年, 系统学习全科医学核心问题的诊疗技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不断提高全科临 床诊疗能力;参与指导医师在基层实践基地的全科医疗工作。第二年,横向 拓展相关专业临床技能,奠定扎实的临床医疗工作基础;在上级医师指导下 完成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第三年,掌握全科临床思维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 力,独立完成全科医疗相关工作;参与科研及低年资住院医师教学工作,培 养基本带教及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科研素养和健康素养。
—6—Biblioteka 全科培训细则健康档案(SOAP),其中应包含基层常见健康问题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 病、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脏疾病、肿瘤、骨关节病与骨质 疏松症等,并能实行动态管理。家庭健康档案 10 份,并进行连续管理。
儿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儿科医师规培
![儿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儿科医师规培](https://img.taocdn.com/s3/m/bf61282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17.png)
儿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儿科医师规培介绍儿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为了提高儿科医师临床技能、学术水平和职业素养,统一规范儿科医师培训标准,培养合格的儿科医师而进行的系统性、全面性的培训。
本文档旨在明确儿科医师规培的培训内容与标准,确保医师培养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培训内容1. 基础知识与理论培训- 儿科医学基础知识:包括儿童生长发育、儿童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
- 儿科疾病诊断与治疗原则:针对各类疾病的分型、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用药规范等进行系统培训。
- 儿科医学研究方法:培训医师使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和研究,提高科研水平与能力。
2. 临床技能培训- 临床技能操作培训:包括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操作、重症监护、急救技能和手术操作等培训。
- 医患沟通与心理支持:培养医师与患者及家属的良好沟通能力,提高对患者的心理支持与关怀。
- 临床实践与病例讨论:通过病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医师处理复杂疾病的能力和临床决策水平。
3. 专科知识与技能培训- 儿科专科知识培训:培养医师在某一儿科专科领域的专攻能力,如儿童呼吸病学、儿童心脏病学等。
- 实践技能与手术操作培训:包括儿科专科领域的手术操作技能培训、超声引导技术培训等。
4. 伦理与法律培训- 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培训:培养医师遵守医德医风、尊重患者权益的伦理素养。
- 医疗纠纷处理与法律知识培训:培训医师理解医疗纠纷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医师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培训标准1. 培训时间要求- 培训周期:全日制培训2年,其中入科前共享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年。
- 轮转科室:要求轮转科室总数不少于10个,其中儿科科室不少于3个。
- 实时间:实时间不少于6个月,其中不少于3个月应在儿科科室完成。
2. 培训评价要求- 考核科目:包括基础知识考核、临床技能操作考核和专科知识考核。
- 考核方式:综合考核、口头考核、书面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等。
- 考核频率:各科室每半年进行一次综合考核,结合定期评价和日常考核。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1a936f5a14791711cc7917c8.png)
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2017修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
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
为贯彻《关于建立陕西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陕卫科教发〔2015〕153号)文件要求,依据《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西交一院[2015]5号)要求,规范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章保障措施第一条人员管理与待遇一、人员管理培训对象即住培医师是培训基地住院医师队伍的一部分,应遵守培训基地的有关管理规定。
住培医师的人事管理归我院人力资源部。
单位委派的住培医师,培训期间原人事(劳动)、工资关系不变,住培医师、我院、委派单位三方签订委托培训协议;面向社会招收的住培医师与我院签订培训协议,其人事档案由住培医师委托第三方保管。
二、人员待遇住培医师培训期间的生活补助发放标准分别按照培训第一年3000元/月、第二年4000元/月、第三年5000元/月标准发放。
生活补助分为中央生活补助和医院考核补贴两部分。
其中中央生活补助1700元/人/月,按考勤情况发放,详见考勤结果处理。
医院考核补贴第一年1300元/人/月,第二年2300元/人/月,第三年3300元/人/月,按照考核结果对应的标准发放,详见考核结果处理。
具有研究生身份的住培医师执行国家研究生教育有关规定,培训期间的生活补助分别按照培训第一年600元/月、第二年800元/月、第三年1000元/月标准发放,根据考勤、考核结果对应标准发放,详见考勤、考核结果处理。
对按照规定完成住培医师带教任务的规培教员,医院根据实际带教情况给予带教补贴,标准为300元/住培医师/月。
对带教质量年度考核不合格者,酌情降低发放标准。
每位规培教员同时指导的住培医师不能超过3名。
对按照规定完成专业基地或培训科室住培医师管理任务的规培秘书或规培联络人,医院根据实际带教情况给予带教补贴,标准为300元/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营养、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医学学科。
它的服务对象从胎儿到青少年,因此其生理、病理、疾病表现等方面与成人不同,具有动态生长和发育的特点。
学科范围包括:儿童保健、围生医学、新生儿、感染、消化、呼吸、心血管、泌尿、血液及肿瘤、神经、精神心理、内分泌、免疫、遗传代谢、急救、康复、营养等。
一、培训目标
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儿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对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等有较详细的了解,并能独立处理;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
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执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采取在儿科范围内各三级学科(专业)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
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学习内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地书写病历,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儿科临床教学工作。
轮转科室及其时间安排:
轮转科室时间(月)
儿童保健3(其中1 个月在基层)
新生儿、产婴室、心血管、肾脏、神经、血液及肿瘤、消化、呼吸、传染病、重症监护(ICU)、内分泌等各2~3(共计27个月,根据培训基地的具体情况安排)
门诊、急诊 3 合计33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儿童保健(3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发育评价的方法;小儿营养的基本知识及正确的喂养方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和预防接种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其禁忌证、常见的异常反应及处理;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报告、采样以及疫苗储运的基本要求;儿童佝偻病、贫血、肺炎、腹泻病的防治方案。
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断及防治:营养不良、锌缺乏症、肥胖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遗尿症等。
熟悉:各种心理行为测试的方法及其适应年龄,并对结果予以解释、评价;散居儿童及集体儿童的管理;身材矮小、厌食症、发育迟缓等症状的鉴别诊断;儿童早期发展的评价、咨询和干预,儿童保健的卫生宣教。
2. 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2)基本技能要求:
常用体格指标的测量(如体重、身高、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
(二)重症监护(ICU 2~3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病情评估、观察生命体征,危重病例评分法。
能够分析血气分析、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测定结果并进行初步处理,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危重病人一般问题的处理。
掌握循环、呼吸、肾脏、消化道、中枢神经、代谢等系统监测参数的判读分析;掌握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SEPSI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综合征的概念、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治疗原则。
掌握各系统损伤的病理生理、评估、支持原理和方法。
掌握营养支持治疗,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水电、酸碱紊乱分型和纠正原则和临床合理用血知识。
熟悉:急救常用药物及其剂量。
2. 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2)基本技能要求:能操作监护仪,进行气管插管不少于3例,心肺复苏术。
(三)新生儿(2~3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新生儿的分类;足月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过期产儿、巨大儿等的解剖生理特点及护理特点;新生儿的病史询问及病历书写;新生儿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熟悉:新生儿、早产儿的喂养及用药(包括抗生素)及补液特点、新生儿输血适应证。
2. 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2)基本技能要求: 正确进行新生儿全面的体格检查不少于3 例。
(四)传染性及寄生虫疾病(2-3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儿童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
熟悉:母婴传播性疾病(如艾滋病、淋病、梅毒等)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急性弛缓性麻痹(AFP)诊断、报告要点。
2. 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2)基本技能要求:防护及处理措施。
(五)消化系统(2~3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腹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包括液体疗法,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的处理)。
2. 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2)基本技能要求:插胃管1 例。
(六)呼吸系统(2~3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
2. 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2)基本技能要求:胸腔穿刺1 例,氧疗。
(七)循环系统(2~3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小儿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物理检查方法及意义。
常见先心病的病史、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X 线胸片的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心肌炎的诊断及治疗;心导管造影前后的处理和输血适应证。
熟悉:心导管造影检查。
2. 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2)基本技能要求:心电图操作及分析不少于5 例,静脉穿刺不少于5 例。
(八)泌尿系统(2~3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小儿泌尿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尿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原理及报告的分析判断;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及病理分型;急性肾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包括重症病例)及防治;泌尿系统感染及反流性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防治;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短、中、长程疗法,免疫治疗;输血适应证等)。
2. 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2)基本技能要求:导尿1 例。
(九)血液及肿瘤(2~3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小儿胚胎造血、生后造血及不同年龄血象的特点;止血及凝血机制;小儿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分类及防治;输血适应证。
熟悉:出血性疾病、溶血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白血病及淋巴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
2. 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2)基本技能要求:骨髓穿刺不少于2 例。
(十)神经系统(2~3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小儿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检查方法;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熟悉;小儿神经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了解脑电图结果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2. 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2)基本技能要求:神经系统检查不少于5 例,腰椎穿刺不少于3 例,硬膜下穿刺1 例。
(十一)内分泌、遗传代谢、结缔组织、免疫、变态反应等疾病(2~3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典型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输血适应证。
2. 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十二)教学、科研能力培训
三年内应参加一定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
四、参考书刊
胡亚美等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版.
刘湘云等主编.儿童保健学.:江苏科技出版社.最新版.
朱宗涵等主编.小儿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版.
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最新版.
中国医师协会编著.国家执业医师、护师“三基”训练丛书——临床医师分册、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最新版.
审定: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