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专题五-现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单元测试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970年4月30日,《巴基斯坦时报》在《中国的新跃进》社论中说:“中国这次相当出色的发射是完全靠它自己的努力,……中国的火箭技术现在已经强大的足以使火箭跨过各个大陆,事实上可以射到地球上的任何角落。
”该评论所针对的事件说明中国()A. 尖端技术已领先于欧美B. 打破西方国家的核垄断C. 国防技术取得重大进展D. 载人航天技术领先世界【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国这次相当出色的发射是完全靠它自己的努力,……中国的火箭技术现在已经强大的足以使火箭跨过各个大陆,事实上可以射到地球上的任何角落”可知,我国国防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故C正确;A项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故错误;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标志着我国打破西方国家核垄断,故B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研究刚开始,不可能领先世界,故D错误。
故选C。
2.王力兮同学用了几秒钟便将参加全国作文大赛的稿件送到了上海组委会编辑部,他是通过下列哪一手段送达的()A. 发电子邮件B. 寄挂号信C. 快递送达D. 打电话【答案】A【解析】3.最能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A. 杂交水稻——“南优2号”培育成功B. 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上天C. 成功研制“两弹一星”D. “星火计划”和“211工程启动”【答案】A【解析】“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是指中国的科技成就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结合所学可知,1973年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基本解决了中国的温饱问题,有助于世界解决粮食问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故A项正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单元测试
1.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20世纪70年代,“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B.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C. “神舟5号”飞船成功返回地面,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D. 袁隆平选育出的杂交水稻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2.到2006年,“希望工程”共接收捐款超过30亿元,捐建希望小学12559所,救助农村失学儿童289万名。
国家还加大西部教育的发展力度,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使边缘地区教育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这样做是为了()A.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B. 提升民族地区教育水平C.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D. 落实社会主义教育方针3.邓小平在1988年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长远看,要注重教育和科技……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B. 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C. 有利于我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 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4.校园标语(口号)也能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脉络。
下面有校园标语(口号)出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是()A.“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B.“向科学进军”C.“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 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5.1951年10月,中国的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对高等学校的院系进行了调整,不久北京相继成立了北京航空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等八大院校。
当时进行这种院系调整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引进苏联模式培养人才C.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D.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6.“红歌”不是抽象的革命口号,更不是单纯的政治符号。
它能够广泛流传而且经久不衰,主要在于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内涵。
新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卷北师大版必修3
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卷北师大版必修3(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20世纪50、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制定的决策是( ) A.科教兴国B.985工程C.星火计划D.两弹一星答案 D解析从题干信息“50年代中期”、“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可以判断选D 项。
2.“中国进行必要而有限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器。
”“在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下列说法符合材料所阐述的观点的有( )①中国将不再发展核武器②中国承诺不使用核武器③中国将继续必要的核试验④发展核试验目的是为了最终消灭核工业A.①③ B.②④C.② D.③答案 D解析根据题意可以判断③正确,①②④不符合材料意思。
故选择D。
3.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由此可见,“两弹一星”的研制( )①体现了中国科技进步②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③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④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①②④正确,“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在原子弹等成就出现之后提出。
4.“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应该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C.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答案 B解析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综合练习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综合练习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8小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其最主要原因是A. 中国获得了真正独立B. 中国政府的重视C. 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D. 有利的国际环境2、新中国成立后,下列哪些高科技成为中国科学发展的重点项目①原子能②电子计算机③火箭④航天工程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3、邓小平在哪次大会上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A.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 一届人大会上C. 全国科技大会上D. 全国政协大会上4、“两弹一星”是指A. 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B. 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C. 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D. 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5、改革开放后,国家通过哪些措施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①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②改革政治体制③改革经济体制④改革科技管理体制A. ①②B. ②③C.③④D. ①④6、目前,我国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就有①航天工程②高能物理③生物技术④信息技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7、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美国、苏联核垄断的事件是A.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B. 实施“星火计划”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 秦山核电站建立8、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 “东方红”I号发射成功C. “神舟”号飞船进太空D. “远望”I号航天测量船建成使用9、自新中国成立到2001年,中国送入太空的国内外卫星有A. 70多颗B. 80多颗C. 12颗D. 50颗10、下面这张图片是属于哪项科技实验A. 原子弹爆炸实验B. 氢弹爆炸实验C. 北京正负对撞机研制实验D. 潜艇水下发射导弹实验11、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A. 第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2号”B.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C. 他培育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D. 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12、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号召的是A. 毛泽东B. 周恩来C. 邓小平D. 邓稼先13、“双百”方针是指A. 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B. 在全国办好100所大学,建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C. 在全国重点帮助100个特困生,建100所希望学校D. 文艺上“百花齐放”,科技上“百家争鸣”14、下列文艺作品,是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有①《茶馆》②《蔡文姬》③《青春之歌》④《三里湾》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15、下面这张剧照属于1959年出品的哪部国产影片A.《北国江南》B.《五朵金花》C. 《女篮五号》D.《青春之歌》16、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 制定新的教育方针B. 德育放在重要位置C. 倡导“两种教育制度”D.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17、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A. 过渡时期B. 十年探索时期C. “文革”十年时期D. 改革开放时期18、以下各项体现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位置的有①大量增加教育投资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③制定《义务教育法》④启动了“希望工程”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二、材料解释题(13分)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0000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还不到500人。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第三册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专题练习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第三册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专题练习一、单选题1.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
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成功地回到地面。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不包括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B.党和政府高度重视C.集中力量重点攻关D.近现代以来,雄厚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2.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
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由此可知A.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3.“反思”一词,首次出现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著作中,他将“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称为“反思”。
而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这个词却具有特定的意义,意指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
出现该种文学的根源在于A.“文化大革命”给人们心灵带来了创伤B.改革开放解放了人们的思想C.“五讲四美”活动的大力开展D.“双百”方针开始得到复兴4.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宣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党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这一方针提出的背景包括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②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③周恩来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④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新中国教育发展的轨迹应是A.开基创业→出现偏差→进行调整→严重破坏→健康发展B.开基创业→进行调整→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健康发展C.开基创业→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全面整顿→健康发展D.开基创业→健康发展→出现偏差→严重破坏→进行调整6.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列举出如下大事,请你为它们选择一个最为准确、全面的主题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B.现代中国文化事业的春天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7.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讨论赫鲁晓夫下台后的苏联局势时,得知一突发消息。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单元测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五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1958年10月1日北海画舫主办了“首届中国画界大跃进创作展览会”会”,其中半数以上版画描绘炼钢题材的作品,有高炉前的妇女、转炉、出钢水、火焰、双吊钩等炼钢场景。
这说明,这些画作A.塑造了艰苦创业的群体精神B.推动了浪漫主义版画的发展C.批判了大炼钢铁的时代错误D.展现了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2.央视版《西游记》在1986年春节一经播出,轰动全国,造就了89.4%的收视率神话,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电视剧。
当年能实现其全国电视播放的技术条件是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C.掌握了“一箭多星”技术D.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事业管理权力下放问题的规定》,对中央和地方教育管理权做出第一次明确划分。
其中规定:中央主要精力是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教育方针与政策,平衡全国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组织编写通用教材。
这一规定旨在A.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B.确保党对教育的领导C.促使扫盲教育的完成D.适应经济调整的需要4.90岁高龄的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的开创者,当代神农。
他在水稻研制上取得了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树立了丰碑,这反映出()A.粮食安全是世界和平首要问题B.科技进步助推了世界和平C.世界粮食问题已经基本解决D.政府支持是科研的重要推动力5.2021年4月29日11时,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里程碑式的发展。
“天和”核心舱的成功发射反映出①中国主导载人航天领域发展②国力提升助力航天工程发展③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卓有成效④我国长期重视发展科技事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我国对劳动模范的评价标准随着时代发生变化,从建国初期的“老黄牛”型到现在的知识型、创新型、技术型、专家型、管理型劳模。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 北师大版必修3
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五)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据日本《每日新闻》援引美国方面的解密资料称,1967年8月,日美防卫高层在东京举行秘密会谈,协商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将把核武器带入日本小笠原,让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对此将给予配合。
日美这一会谈的背景是( )A.古巴导弹危机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D.中国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炸答案 D解析注意题干信息“1967年8月”“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
中国原子弹、氢弹分别爆炸于1964年和1967年,这引发了美国的忧虑,故D项正确。
2.1970年4月28日,阿尔及利亚《人民报》评论说:“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国之外的中国人民……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
”新中国取得的这一“科技成就”()A.说明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B.正式成为人类宇航事业的伟大开端C.标志着我国开始跨入核国家行列D.使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答案 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乐曲随着卫星响彻宇宙,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3.下面是《江门日报》刊载“墨顽童”钟志明的标题为“袁隆平的梦”的漫画,表达了人们对袁隆平的喜爱。
袁隆平备受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是他( )A.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B.使人类实现了“丰衣足食”的梦想C.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D.推动了世界人口的增长答案 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的评价过于绝对化,D与袁隆平无关。
袁隆平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故选C。
4.1949年后,毛泽东激情预言:“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
”促进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的高潮”出现的是(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B.“大跃进”运动的发展C.“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D.“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答案 A解析1956年,毛泽东正式提出和阐述“双百”方针,促进了学术、文艺的发展,即促进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高潮”的出现。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徐风笑为安徽省濉溪县人生于1899年从北伐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其足迹遍及安徽、上海、湖北、北京等地根据他近90年的人生经历判断下列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 在安庆教堂参加一次新式婚礼B. 在上海租界坐有轨电车上下班C. 在武汉手持粮票排队购买粮食D. 在北京医院给老友发电子邮件【答案】D【解析】A.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婚礼传入中国徐风笑生活的年代会出现但不符合题意B.1906年中国出现有轨电车徐风笑生活的年代会出现但不符合题意C.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徐风笑生活的年代会出现但不符合题意D.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因此徐风笑生活的年代不会出现电子邮件故答案为D项2.《你还记得互联网诞生前的自己吗?》一文中说你可以看到许多人反对“持续插入式”的生活方式他们认为网络和社交媒体让我们觉得更不快乐注意力分散甚至变得更疯狂退出 Twitter和Facebook(社交软件)似乎成为一种趋势甚至出现了官方的“退出Facebook日” 材料反映了互联网()A. 对人们的生活没有积极意义B. 极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C. 以经营社交软件为主要内容D. 产生的消极影响应引起重视【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一些人认识到网络和社交媒体的消极影响如使他们不快乐、注意力分散等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互联网的消极作用 D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绝对抹杀了互联网的积极意义可排除B项的“工作效率”非材料主旨C项说法错误故选D3.1957年毛泽东强调“双百”方针是一项长期性的基本方针治理我们的国家应该采取“放”的办法我们目前不是“放”得过多而是“放”得不够这反映了在现实生活中“双百”方针()A. 得不到知识分子的认同B. 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C. 即将成为一项基本国策D. 遭到人们的普遍抵制【答案】B【解析】1957年“双百”方针已经提出一段时间了还需要强调其重要性反映了当时这一方针并没有得到普遍执行选项B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双百”方针得到知识分子积极响应排除选项C不符合史实“双百”方针不是基本国策选项C排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且表述绝对排除故选B4.新中国高考制度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自愿报名群众推荐学校审核”发展到1977年的“自愿报考严格考试择优录取” 这一变化()A. 标志着十年动乱的结束B.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C. 社会公平秩序的重建D. 拨乱反正的彻底完成【答案】C【解析】“四人帮”的倒台标志“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故A错误改革开放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故B错误材料“群众推荐学校审核”体现了人为因素“严格考试择优录取”体现了公平公正故C正确拨乱反正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展开故D错误故选C5.1986年3月我国开始实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863计划”)先后将八大领域、20个主题列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863计划”的推行()A. 使我国科技水平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B. 缩小了我国高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C. 促使我国全面实现了科学技术的现代化D. 使我国国防尖端武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答案】B【解析】“863计划”是高科技发展计划但我国目前科技水平并没有整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排除A大力发展高科技缩小了我国高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故B正确促进我国全面实现科技现代化表述不准确我国现在还没有实现科技的全面现代化排除C“863计划”并不是发展武器技术排除D故选B6.邓小平曾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说明()A. 科学技术决定国家的国际地位B. 邓小平重视军工源于其军人出身C. 科技实力影响国家的国际地位D. 新中国军事工业领先于其他行业【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科技实力对国家的国际地位的影响故C项正确A项中的绝对说法错误应排除B项明显不符合题干主旨应排除题干材料体现不出军事工业领先于其他行业故D项错误7.近代救亡图存中曾涌现诸如“精武会”这样的民间武术团体民国期间一些体操学校也以“增强中华民族体质洗刷东亚病夫耻辱”为校训 1952年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体育目标的改变从侧面说明新中国()A. 实现了民族独立B. 国人体质亟待改善C. 竞技体育被重视D. 体育强国战略确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近代救亡图存中……1952年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可知体操学校的校训从摆脱东亚病夫的耻辱到增强人民体质这从侧面说明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故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竞技体育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故选A8.互联网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 下列有关互联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美国出于与苏联争霸的需要在20世纪60年代末最早建成全球信息网B. 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显著标志C. 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的出现与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D. 互联网给人类社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但也给信息的传播和管理带来挑战【答案】A【解析】20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刚刚诞生但没有形成全球信息网络故A错误符合题意“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显著标志”是互联网产生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B90年代的知识经济与互联网的发展确实是密切相关的不符合题意排除C网络一方面会促进社会发展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弊端选项是正确的认识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A9.1953年5月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要办重点中学” 全国共确定重点中学194所 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二届人大会议上所说“首先集中较大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学校以便为国家培养更高质量的专门人才迅速促进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提高抓住重点带动一般是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A. 精英教育的价值取向B. 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C. 教育政治化倾向明显D. 忽视义务教育的普及【答案】A【解析】10.“它还给了大家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那些在过去丧失了机会的年轻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接受教育”“它”指的是()A. 恢复“双百”方针B. 恢复高考制度C. 改革开放D. 科教兴国战略【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过去丧失了机会”“接受教育” 可知涉及的是我国教育方面的政策或措施恢复高考制度让许多年轻人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教育故B项符合题意双百是文艺发展方针与教育事业无关排除ACD两项是国家发展战略与材料没有直接关联故选B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特点11.(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意义【答案】(1)特点注重思想动员措施全面系统有制度和法律保障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主【解析】(1)第一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要在全党和全社会进行教育树立行行光荣、行行出状元的观念……改革教育体制的同时改革有关的劳动人事制度……有关部门应该制定法规逐步实行这种制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应从中学阶段开始分流充分发掘现有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潜力扩大招生并有计划地将一批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同时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可概括得出特点为注重思想动员措施全面系统有制度和法律保障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答案】(2)意义培养了技术人才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一定程度改变了不合理的中等教育结构推动了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有利于思想解放【解析】(2)意义根据20世纪80年代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特点和意义回答即可12.(1)根据材料一回答《甜蜜蜜》盛行的背景是什么?它反映了中国大众思想领域的什么变化?这一时期在文学领域内的代表流派是什么?12.(2)根据材料二回答《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反映了中国大众思想领域的什么变化?这一时期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开始崛起你认为他们作品的最大特色是什么?12.(3)根据材料三回答《两只蝴蝶》体现了中国大众思想领域的什么变化?从背景、内容和影响三个方面来评价一下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答案】(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对国人的影响对文艺前所未有的需求变化理性回归流派“伤痕文学”“反思文学”【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吹进了被十年‘文化大革命’长期桎梏和捆绑的思想和心灵一首深情款款的情歌在1979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在人们心灵荡起思想解放的涟漪”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背景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对国人的影响对文艺前所未有的需求第二小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变化是理性回归第三小问根据“文化大革命”“197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革”结束后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答案】(2)变化人性复苏特色“第五代导演”用探索超越反思突破传统表达方式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觉醒呼唤人性的复归【解析】(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对人性和个性的强烈呼唤”可知变化是人性复苏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文化的苏醒与复兴几乎同时到来对‘理性’和‘传统’的再次颠覆对人性和个性的强烈呼唤文艺作品又一次积极主动引领时代成为思想解放的先锋和主力”和所学可知特色是“第五代导演”用探索超越反思突破传统表达方式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觉醒呼唤人性的复归【答案】(3)变化个性张扬评价背景科学技术推动网络的发展文化传播大众化成为时代特征内容形式自由、随意、多样更加关注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影响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丰富了现代文化的内涵【解析】(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文化‘翻飞’的个性时代到来”可知是个性张扬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急速发展的互联网成为大众的传播媒介文化走下圣坛‘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本表达禁锢减少”得出背景是科学技术推动网络的发展文化传播大众化成为时代特征根据材料“网络歌曲”“文本表达禁锢减少文化‘翻飞’的个性时代到来”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容是形式自由、随意、多样更加关注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影响从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丰富了现代文化的内涵等方面概括即可13.(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改革的背景13.(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改革的作用【答案】(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经济文化建设百废待兴国内知识分子数量极为有限人才短缺党中央对知识分子的重视知识分子自身思想的局限性【解析】(1)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有限的知识分子队伍远远不能满足各方面建设的需要”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需要大量人才但是各类人才都较为短缺根据材料“人才缺乏已是我们各项建设中一个最困难的问题”可知人才短缺现象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根据材料“他们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封建的……不熟悉”可知知识分子思想受到落后、陈旧等观念影响对革命事业尚不熟悉【答案】(2)作用促进经济技术的发展推进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有利于新中国的科技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在发展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促进了文艺繁荣、学术自由【解析】(2)根据材料“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并结合所学可知推动了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文艺繁荣、学术自由的景象根据材料“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动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可知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建设14.(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14.(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封建君主为了“纲纪其内”和“纲纪其外” 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实行了哪些制度?14.(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答案】(1)变化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影响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统治【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可以得出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根据材料“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可以得出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影响结合分封制的影响进行作答即可如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统治【答案】(2)纲纪其内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设置军机处纲纪其外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度【解析】(2)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演变和中央集权发展的表现来作答即可纲纪其内从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设置军机处等方面解答纲纪其外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度等方面解答【答案】(3)特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解析】(3)特点根据材料“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影响结合行省制的影响可从中央集权的加强、省制的开端、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等角度进行作答即可。
教师版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第三册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单元测试卷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新中国成立后,标志着我国在人类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迈出了关键性一步,并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的医学成就取得于()A. 20世纪50年代B. 20世纪60年代C. 20世纪70年代D. 20世纪80年代1.【答案】B【解析】1965年9月17日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
经过严格鉴定,它的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故B项正确。
2.下列属于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科技成就是()A.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B.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2.【答案】D【解析】2003年10月,中国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故D项正确。
3.仅1956年一年,我国学术著作出版的数量比1950~1955年6年的总数还多。
文艺创作方面,初步打破了题材和主题的禁区,题材范围扩大,体裁风格多样,涌现了一批富于创新精神的作品。
1957年1月,全国60多个专业歌剧团体在北京举行音乐舞蹈会演,20多天演出的节目有360多个。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三大改造胜利完成B. “双百”方针的贯彻C. “大跃进”运动的浮夸D.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3.【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仅1956年一年”“初步打破了题材和主题的禁区,题材范围扩大,体裁风格多样”并结合所知识可知,出现了文化繁荣的现象,这是因为1956年“双百”方针的贯彻,故B项正确。
4.关于“双百”方针,毛泽东指出:“它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是在国家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上提出来的。
”当时“中国的具体情况”是()A.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C.改革开放政策已经确定D.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失调4.【答案】A【解析】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建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展开,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思想文化领域实施了“双百”方针,故A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政策确定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是1956年,故C项错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出现于1959年到1962年,与题干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单元综合检测 人民版必修3(1)
历史人民必修3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2·陕西第三次模拟考试)“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客观要求。
”这里“客观要求”指的是()。
A发展科技文化 B确立社会主义制度C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 D实现“科教兴国“战略2.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昆曲名剧的涌现C.大众舆论吹捧宣传 D.“教育大革命”的推动3.(2012·北京丰台期末)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
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C.“文化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4.某人收藏了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里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
A.“大跃进”扩展到教育领域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C.到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5.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其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
A.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B.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C.全面推行“两种教育制度”D.采取多种形式的办学方针6.一部分青年“紧跟统帅毛主席”,“满怀豪情下农村”,投入到一场伟大的“上山下乡”运动中。
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
A.过渡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恢复高考后7.“×××,教授。
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插队。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综合练习人民版必修三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 中国打破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的标志性事件是A .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B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 .1966年,成功进行导弹核武器试验D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为推进我国尖端科技事业的发展,党和政府采取的下列措施的先后顺序是 ①制定中国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 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③制定实施“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 ④作出《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①④②③D .①④③②3. 宣告我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A .第一课氢弹爆炸成功B .第一课原子弹爆炸成功C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 .“神州五号”飞船发射成功4. 下列科技成就中,使我国高能物理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是5.(原创)中国政府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是在5. 毛泽东在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时指出,这不仅是一个基本性的方针,也是一个长期性的方针。
毛泽东得出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A.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B.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A.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B.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研制成功C.氢弹爆炸成功D.秦山核电站C.经济迅速发展和文化迫切的要求D.三大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6.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科技文化事业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
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在A.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 B。
三大改造时期C.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7.被国际上当作中国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科研成果是A.袁隆平的杂交稻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培育出转基因羊、牛D. 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科技有了很大发展,其中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世界农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是A.岭南地区出现三季稻B.水稻杂交技术及其在世界得到推广C.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D.我国棉花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9.我国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尖端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籼型杂交水稻育成③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③④10.从嫦娥奔月的古代神话,到明代万虎尝试以火箭为动力飞行,翱翔太空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
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单元测试(2)(人民版必修3)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重点发展的高科技不包括A.原子能B.火箭C.海洋高科技D.电子计算机【解析】海洋高科技在1996年被列入“863计划”。
【答案】C2.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A.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C.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D.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答案】B3.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的相继建成,说明了A.中国已经掌握了原子能技术B.中国原子能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C.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地位被打破D.中国经济利用核技术为人类造福【答案】D4.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不包括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继承解放前科技发展的成就D.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发展【解析】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调动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积极性;党和政府的政策是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
旧中国由于战乱频繁,政局动荡,科技发展十分落后,新中国的科技基本上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答案】C5.目前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讯卫星的国家有A.二个B.三个C.四个D.五个【答案】D6.目前世界上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有A.二个B.三个C.四个D.五个【答案】B7.右图反映的是A.原子弹爆炸成功B.氢弹爆炸成功C.潜艇水下发射导弹D.“神舟”号飞船升空【答案】C8.下列科技成就,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A.生物技术B.信息技术C.杂交水稻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答案】C9.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背景,不包括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B.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C.部分知识分子受到压抑D.阶级斗争已不存在【解析】社会主义社会仍存在阶级矛盾,但已不是主要矛盾。
【答案】D10.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目的是A.继承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优良传统 B.繁荣文学艺术C.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D.活跃学术气氛【解析】活跃学术气氛,繁荣文学艺术的目的在于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使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互联网的发展和日趋普及,在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
其“负面影响”不包括()A. 形形色色的网络犯罪活动日趋严重B. 为人们提供了足不出户、遨游天下的机会C. 部分人沉迷于网络虚拟社会而不能自拔D. 垃圾信息、色情信息、反动言论泛滥【答案】B【解析】A项,形形色色的网络犯罪活动日趋严重,是互联网带来的消极影响,排除;B项,为人们提供了足不出户、遨游天下的机会,是积极影响,正确答案;C项,部分人沉迷于网络虚拟社会而不能自拔,是互联网带来的消极影响,排除;D项,垃圾信息、色情信息、反动言论泛滥,是互联网带来的消极影响,排除。
故选B。
2.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八十周年纪念日,国家公祭网为此举行了第四次网络公祭仪式,千万人在此祭奠遇难者,祈愿和平。
该网站设七种语言,能帮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这表明互联网()A. 改变人们的价值观B. 增加了信息传递的广度C. 改变历史研究方式D. 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该网站设七种语言,能帮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可知,互联网增加了信息传递的广度,故B正确;材料内容是从互联网传播,让更多国家、人民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并没有关于价值观、历史研究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描述,故ACD都与材料主旨无关,都排除。
3.下图是1962年出版的《文字改革》中丰子恺先生的《今昔对比》图。
当时文字改革的目的是()A.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B. 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 促进书法艺术的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62年”可知,属于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图片“简体不难写”可知,简体字更容易书写和记忆,便于迅速的推广和普及,有助于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故B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五现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单元测试
■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说这明( )
A.中国科学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B.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提高了国际地位
C.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生存的前提
D.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2.党中央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的决战策略,其主要目的是( )
A.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B.炫耀国力
C.与美国争霸
D.用于收复台湾
3.被誉为“两弹元勋”的著名科学家是( )
A邓稼先B袁隆平C侯德榜D郭沫若
4.国人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用自己行动来回答上述问题的科学家是( )
A钱学森B袁隆平C李四光D华罗庚
5.实施科技兴国的理论基础是(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向科学进军
D.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6.“这表明中国已成为21世纪世界舞台上科技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
”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国第一课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
C.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D.“神州”号飞船进入太空
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主要是因为( )
A.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努力B.国际上的援助
C.党和政府的全力支持D.有较好的科研基础
8.毛泽东说:“百家争鸣是指诸子百家在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
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
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自由言论B.在《宪法》范围之内允许学术问题自由争论C.缺乏法律依据的思想禁止传播D.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
9. 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水平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10.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的方针内涵是( )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 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11.下列现象说明“文革”期间文化园地百花凋零的是( )
A“样板戏”一枝独秀,“八亿人口八个戏”B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上演
C《文成公主》、《关汉卿》等剧目的出现D《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文学作品的创作
12. “双百”方针提出后出现的描写农村合作社运动的著名长篇小说是
A《蔡文姬》B《茶馆》C《青春之歌》D《三里湾》
13.下列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B.其重要内容是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C.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
D.工农业者脱产入学,接受正规教育
14.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A、“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B、“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C、“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5.1993年,我国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这一计划的准确理解是( )
A、面向21世纪,全国各省各办好一批重点大学
B、面向21世纪,全国各省的重点大学各办好一批重点学科
C、面向21世纪,在全国重点办好100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
D、在21世纪,在全国各地争取办好100所以上的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
16.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
这( )
A.标志着文革十年动乱的结束B.宣告了改革开放的开始
C.体现了社会公正的重建D.意味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完成
17.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 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 外景:考场门口悬挂这“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 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路略的标语
D. 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8.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
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19.1980 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相继制定颁行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法》等。
这表明我国
A.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B.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
C.成为法制国家
D.初步建立了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20.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必须承认,知识分子的基本队伍已经成了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联盟。
——— 195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材料二自以为还有反对劳动人民的资本的社会力量,主要是资产阶级的党派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比起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还多一种资本:他们的大部分直接参加着社会主义建设,无产阶级在经济文化的种种部门需要着他们。
——— 1957年9月18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经过12年的锻炼,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属于劳动人民工知识分子。
我们应该信任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如果还把他们看作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显然是不对的。
——— 1962年3月周恩来在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材料四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中,……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
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
——— 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五1958年起,由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研究已迈开步伐。
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极端技术的重大突破。
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摘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回答:
(1)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认识。
(8分)
(2)根据材料五,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的作用。
(4分)
(3)概括上述时期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4分)
专题五现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答题纸
班级_______ ___ 姓名_____ _____ 成绩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