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经验

合集下载

数学核心经验指导下的区域活动材料生活化思考

数学核心经验指导下的区域活动材料生活化思考

数学核心经验指导下的区域活动材料生活化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核心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体现了数学思想的核心和本质,是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为了更好地呈现数学核心经验,区域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实践平台。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生活化思考,使区域活动材料更好地融入数学教学中。

一、数学核心经验数学核心经验是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获得的核心经验或核心知识。

它们是数学思维、方法和知识的核心,反映了数学的普遍性、结构性和变化性。

数学核心经验包括数与数量、形与空间、变与化、关系和函数、数据和概率等方面的经验。

数与数量是数学的基础,涉及到数的认知和数学运算。

形与空间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知和构造。

变与化是数学中的关键概念,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

关系和函数是数学中的理论基础,指两个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如函数的定义和性质等。

数据和概率是数学中的应用领域,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以及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区域活动的定义与特点区域活动是一种基于学生生活、生产、社会实践等实际场景的组织形式。

其目的是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数学知识和能力。

区域活动的特点是贴近学生,体验性和情境化。

贴近学生是指区域活动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求学需求,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产生共鸣,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体验性是指区域活动重视学生自我体验和实践过程,通过不同的手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情境化是指区域活动通过具体情境的模拟和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认识深化。

三、生活化思考在区域活动材料处理中的应用材料的生活化与否是影响区域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活化思考指从学生的生活和实践出发,针对学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经验,把数学知识和学习要求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便更好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更好地融入数学学科中。

幼儿园数学核心经验图形

幼儿园数学核心经验图形

幼儿数学核心经验 --- 第六章图形数学系统包括数和形两个大的概念系统,而形指平面(二维)和立体(三维)两部分。

在幼儿早期的数学教育中,渗透几何经验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可以与幼儿的生活世界建立联结,此外还有利于提升幼儿的空间意识。

空间能力涉及在心里将物体移位、旋转或翻转,空间能力也是学习几何概念的基础。

一、图形的核心经验1. 核心经验一:对图形特征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帮助我们对图形进行定义和分类在图形认知的早期,让幼儿关注形状的属性特征要比知道形状的名称更为重要。

例如,在认知三角形时,如果我们只给幼儿展示等边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会让幼儿误认为其他的不规则三角形都不是三角形,有些幼儿甚至也会把那些底边在上,尖顶朝下的三角形称为“颠倒的三角形”,这就告诉我们需要给幼儿展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以及摆放方位不同的三角形,并强调之所以这种图形称为三角形是因为它有3条边和3个顶点,让幼儿理解边的数目、边的长度、角的大小都是图形的关键特征,也是不同图形有不同轮廓的根本原因。

学前期的几何图形认知包括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梯形);立体图形(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

比如我们可以采用“神秘的口袋”(将不同的形状放入布袋中,幼儿通过触摸来猜测是什么图形,或者摸图形的幼儿描述图形的特征,由其他幼儿猜形状名称)。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将触觉和视觉联系起来,感知图形的特征,而不受其他因素,如形状、大小、颜色或图形旋转的干扰。

在认识三维图形的时候,还需要引导幼儿将三维图形和他们熟悉的二维图形对应起来,可以引导幼儿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体形状,把它们收集起来,进行归类,有助于增强幼儿对图形属性的感知。

也可以与幼儿一起围绕以下话题展开丰富的讨论:为什么有的物体要做成特定的形状,如饮料瓶多数是类似于圆柱体,大多数碗是圆口的而不是方口的,床多是长方形的等。

我们还可以让幼儿拆快递盒,将立体的盒子拆成展开的平面纸板,再尝试还原成立体的盒子,看看快递盒可以拆成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这种操作和经验有利于幼儿对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建立关联,为日后更深入学习有关图形面积或体积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数学核心经验数符号

幼儿园数学核心经验数符号

幼儿数学核心经验---第八章数符号在读这一章之前,我脑中的对于数符号的理解就是孩子能够自己列算式了,能够把一道口头的“应用题”落实到纸上变成“算式”。

你是不是觉得,孩子会正确的数数之后,我们就可以教孩子算式1+2=?,3+4=?,然而任何能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数学这种抽象的能力就更是如此,他们需要一个重要的过程:理解什么是运算符号,什么是算式。

一、数符号的定义数学符号是表示数学概念、数学关系的符号和记号。

数学符号为数学的抽象思维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形式,其对思维既有直接引导作用又提供了一种有形媒介,使抽象的内涵变成了具体的符号。

学龄前的数符号学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数量表征,符号表征(运算符号的含义),算式表征(搞清楚数学符号的逻辑),这是三个连续的概念,分阶段学习对于学龄前孩子是非常有必要的,数概念的构建也是非常缓慢的。

二、数符号的核心经验1. 核心经验要点一:数字有多种不同的用途。

•命名数:比如运动衫,家庭地址,电话号码上的数字,它们没有实际的数学意义,不能表示数量、身份或者其他的测量结果。

•参照数:就是用来作为共享的衡量标准。

比如“明天下午4点见”“今天有25摄氏度”,我们理解这些数字表示文化种一些统一的标准。

•基数:指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个数的数。

基数能够回答“多少”的问题,理解基数的含义是进行有意义地数数以及数运算的首要基础。

•序数: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排列次序的数。

序数用来确定在一个序列中的位置。

对幼儿来说,基数和序数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心理差异。

一般来说,幼儿对“更多”是很有好感的,就是认为一个较大的基础更好。

但是我们对于序数的理解却恰恰相反:通常人们认为第一是最好的。

基数和序数有区分又有联系,比如我们点数一盘糖,点到第6块时(这个第6是序数),同时说出6也表示这盘糖果的数量是6(基数),可见每一个自然数都有双重性,既可以表示基数,也可以表示序数。

当点完序数时就是其基数值;反之,知道其基数值,也就能推断其在数列中的位置,两者紧密联系。

数学核心经验概论

数学核心经验概论

数学核心经验概论数学是一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科学,是一门追求准确和逻辑性的学科。

数学核心经验是指在学习和研究数学过程中积累的重要经验和智慧。

本文将简要介绍数学核心经验,并探讨其在数学学习中的意义。

一、定义和公理化思想:确立数学基础数学核心经验之一是定义和公理化思想。

数学的基础是定义,通过定义可以准确地描述数学对象的属性和关系。

而公理化思想则是基于已知真理来推导新的真理。

这种思想在几何学和数理逻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抽象和具象思维:数学问题的转化与解决数学核心经验还包括抽象和具象思维。

抽象是指将具体问题进行概括和提炼,转化为一般性的数学问题。

这种思维方式常见于代数学和数论的研究中。

而具象思维则是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还原为实际情境,通过实例和图形等具体手段进行解决。

三、归纳和演绎:数学思维的两个重要方法归纳和演绎是数学核心经验中的两个重要方法。

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通过观察和总结已知例子的规律性,推测出普遍结论。

演绎则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通过利用已知的定理和规则,推导出特殊情况的结论。

这两种推理方法在数学证明和问题解决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模型和实验: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联数学核心经验中的模型和实验思维是数学与现实世界相联系的重要环节。

数学模型是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描述和分析的手段,通过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则是利用实际数据和现象来验证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五、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数学思考的最终目标数学核心经验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

数学是解决问题的科学,通过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独立和自主。

创新思维则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有效整合和应用的能力,可以推动数学的发展和应用。

结论数学核心经验是数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定义和公理化思想、抽象和具象思维、归纳和演绎、模型和实验,以及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等方面。

这些经验不仅帮助我们理解数学的本质和规律,还培养了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幼儿园数学:核心经验总结

幼儿园数学:核心经验总结

幼儿园数学:核心经验总结
1. 引言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培养孩子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总结了一些核心经验,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幼儿园数学教育工作。

2. 培养数学兴趣
2.1 创设丰富的数学环境:通过布置数学角、展示数学资料和玩具等,营造浓厚的数学氛围。

2.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用游戏、故事、实物模型等多种形式,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

3. 培养数学思维
3.1 注重观察与感知:培养孩子观察、比较和感知的能力,提升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敏感度。

3.2 引导思考与探索: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和探索,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数学技能
4.1 数字概念与数量比较:通过游戏、实物等方式,帮助孩子理解数字的概念和数量的比较。

4.2 形状与空间理解:通过游戏和实物,培养孩子对形状和空间的认知能力。

4.3 计算与操作技能: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计算和操作技能。

5. 建立家园联系
5.1 定期家长会: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5.2 家庭作业与活动: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和数学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

6. 结语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们耐心引导和培养。

通过营造良好的数学环境、培养兴趣和思维能力,以及建立家园联系,我们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在数学领域取得进步。

数学核心经验教师心得体会

数学核心经验教师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感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领悟到数学核心经验对于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

以下是我对数学核心经验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数学核心经验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基石数学核心经验是指学生通过数学学习,逐步形成的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和数学观念。

这些核心经验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数学素养。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经验,使之成为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基石。

二、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是指数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如归纳、演绎、类比、联想等。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三、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水平。

在教学中,我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个性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注重数学语言的训练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重要载体。

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数学语言训练,引导学生用规范、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通过数学语言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数学情感是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兴趣和自信。

在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七、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知自身专业素养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传授数学知识,我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通过参加各类培训、阅读专业书籍,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数学核心经验在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数学核心经验培养,为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贡献力量。

数学学习的核心经验有哪些?

数学学习的核心经验有哪些?

学前阶段的数学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数理逻辑思维、为学前儿童今后数学学习打好基础为目的启蒙教育。

因此,对于每个学前儿童而言,在此阶段接受一定的数学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但由于此阶段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不足,所以,教师对数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不会过于复杂和抽象,课程通常会以直观具体的形式展示给幼儿。

核心经验是指某一知识领域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概念、技能,它对这一知识领域具有组织性、整合性的作用,而且对学前儿童理解、掌握、运用和发展该知识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前儿童数学核心经验,顾名思义,就是幼儿园数学领域当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概念。

在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中,我们无须提供大量形式上的训练,亦不需要直接进入数学的学科教学,而应开展以锻炼幼儿数学思维为目的的逻辑式教学。

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幼儿阶段的孩子对图形和直观事物较为敏感,因此我们可以采取直观化的教学方式(如展示图片、播放动画等),帮助幼儿快速进入数学学习当中。

一般而言,学前儿童数学核心经验分为以下四个方面:集合分类与模式、数概念与运算、比较与测量、图形与空间。

在每个方面当中,又可分为几个子专题学前儿童数学核心经验的四个方面对幼儿的身心起到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

为了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我们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直观的事物来帮助他们理解数、图形等基本的概念。

集合分类与模式通俗地说,集合就是指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

举例来说,橙子、苹果、香蕉是不一样的,但是它们都可以归为“水果”类,也就是说橙子、苹果、香蕉是具有相同属性的。

而分类是将一组事物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并进行归类的过程,其与集合的概念是不相同的。

既然集合与分类两个概念不相同,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将二者放在一起呢?其原因在于二者本质上是紧密联系的,分类是儿童对集合进行区分的过程,也是其集合思想的体现。

在集合与分类这一版块中,需要着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当幼儿面对新生事物时,他们首先会细心观察该事物,并且尝试发现其特征。

核心数学经验:幼儿园篇

核心数学经验:幼儿园篇

核心数学经验:幼儿园篇
引言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核心数学能力的培养对
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幼儿园孩子们
学习核心数学的经验和策略。

建立数学兴趣
1. 利用游戏和玩具:通过玩具和游戏,引导孩子们对数学产生
兴趣,如积木、拼图等可以培养他们的空间感知和形状认知。

2. 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将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们
在购物、烹饪等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增加他们的兴趣。

数字和数量的认知
1. 数字的教学:教授孩子们基本的数字概念和数量,通过数字
卡片、玩具等方式进行互动学习。

2. 数量的比较:让孩子们比较不同数量的物体,如多少、少于、多于等概念,培养他们对数量的敏感性。

形状和空间感知
1. 形状的辨识:教授孩子们基本的形状概念,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并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来加深他们的理解。

2. 空间关系: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等,帮助他们建立空间感知。

模式和序列
1. 模式的发现:让孩子们观察和发现不同模式,如颜色、形状等的交替排列,培养他们的模式识别能力。

2. 序列的理解:通过游戏和绘画,让孩子们理解和创建简单的序列,如颜色、数字等的递增或递减。

总结
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们的核心数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建立数学兴趣、数字和数量的认知、形状和空间感知,以及模式和序列的学习,可以帮助孩子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以上策略是简单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适用于幼儿园教育的实际情况。

聚焦“核心经验”,助推中班数学区材料投放的生活化

聚焦“核心经验”,助推中班数学区材料投放的生活化

聚焦“核心经验”,助推中班数学区材料投放的生活化在中班数学教育中,生活化教学材料的投放对于帮助幼儿掌握数学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要让生活化材料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习数学,关键在于聚焦“核心经验”。

本文将从什么是“核心经验”、如何寻找“核心经验”、如何利用“核心经验”设计生活化数学材料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助推中班数学区材料投放的生活化。

什么是“核心经验”?“核心经验”是指生活中孩子最直接、最深刻、最具意义的经验。

在数学学习中,这些经验可以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学到的数字或空间概念,可以是孩子在玩乐中感受到的数量关系,可以是孩子在实践中领悟到的图形特征。

这些经验不仅丰富多彩,还具有非常强的亲身感受性和可视性,对于幼儿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

要想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首先就需要明确“核心经验”是什么,找到这些经验,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化数学材料。

寻找“核心经验”需要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出发,关注幼儿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感受到的经验。

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幼儿的活动,听取幼儿的讲述、体验,了解幼儿对于一些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感受。

也可以根据数学教学大纲和教育教学要求的指导,找到与幼儿的核心经验相关的数学概念,从而更好地寻找到适合幼儿学习的“核心经验”。

也可以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出发,通过具体的活动或教具引导幼儿进行亲身实践和体验,从而找到具有“核心经验”意义的素材。

在学习数量时,可以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数量的感知与比较,比如拿苹果、玩积木等活动,从实际的事物中找到与数学相关的“核心经验”。

如何利用“核心经验”设计生活化数学材料?设计生活化数学材料需要将“核心经验”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活动。

在设计生活化数学材料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确定概念目标:在设计数学材料时,需要明确所要教授的数学概念与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核心经验”。

如果要教授“数量”的概念,可以以幼儿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品为基础,设计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活动。

i思考数学核心经验

i思考数学核心经验

i思考数学核心经验

数学作为重要的学科,思考数学是有其特定方法的,核心经验就是学会梳理思路,勇于挑战,不畏惧探索的精神。

首先,要学会梳理思路。

每一个问题都有其独特的解决思路,解决思路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把整个解决过程梳理清楚,才能知道如何更好、更正确地解决问题。

其次,要勇于挑战。

要学会从复杂的问题中找到关键点,把不理解的部分想清楚,并且要勇于挑战,相信自己是可以做到的,才有可能让自己更加清楚、更加熟悉思考数学的方法,也能帮助自己永远站在最前端的思考的新高度。

最后,要有不畏惧探索的精神。

为了解决数学难题,要有探索的精神,要敢于深入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加强自己的探索精神,才能解决更有难度的问题,同时也能从中学到更多。

总结起来,思考数学的核心经验是学会梳理思路、勇于挑战、不畏惧探索。

充分利用这些经验,会让每一个热爱数学的人,都能做到不断探索,解决思维瓶颈,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玩转数学九大核心经验为理解而教反思

玩转数学九大核心经验为理解而教反思

玩转数学九大核心经验为理解而教反思据了解,对已经在学生学习困难形成的原因,大多数教师都归因已经在学科内容难、学生素质差、家庭教育环境不良等教师以外的因素。

只有极少数教师认为是自己教得不好。

而学生却认为,自己学习有困难,大约三分之一的原因在已经在教师的教学和管理。

有人更是提出这样的观点,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这些充分表明,老师在学生学习困难形成过程中是有一定责任的。

所以作为老师,应该深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减少学生学习困难的产生。

在数学教学中,反思是发现问题的源泉,是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是促进认识升华的可靠途径。

我国古代的先哲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国外的学者也对反思的重要性作过阐述。

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美国的波斯纳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可以说,没有反思的经验只是狭隘的经验,至多是肤浅的认识。

反思可以使存在的问题得到整改,发现的问题及时探究,积累的经验升华为理论。

反思还能提高数学意识,优化思维品质。

那么课后我们应该反思些什么呢?以下就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供各位同行参考:一、反思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在该节课学生需要理解的概念、掌握的方法、熟悉的技巧、领会的数学思想等,是教师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是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必具条件。

教师反思教学目标,实际就是要通过反思教学过程真正弄清楚学生到底有没有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定理的前提和结论;会不会灵活运用定理解题,定理本身包含的思想方法、定理的适用范围如何、本节课所要掌握的基本方法是否已经掌握等。

要知道这一切,首先我们必须留意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

如果上课学生精力集中、反映积极、动作迅速、心情愉快等,则意味着学生态度热情、主动参与、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如果上课学生无精打采、置若罔闻、拖拉疲塌、焦头烂额等则意味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很吃力,效果欠佳。

幼儿数学核心经验通用课件

幼儿数学核心经验通用课件
为幼儿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幼儿数学核心 经验的积累,可以为幼儿未来的数学学习和生活 奠定基础,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 活环境。
幼儿数学核心经验的构成
幼儿数学核心经验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数与数量的理解:包括数的 认识、数量比较、数的顺序
等。
形状与空间的理解:包括图 形的认识、图形的组合与分 解、空间方位等。
改进
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教育目标, 对通用课件进行优化和调整,以 更好地支持幼儿数学核心经验的 发展。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幼儿数学核心经验通用课件是一个针对幼儿数学教育的综合性课件,旨在帮助幼儿 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该课件结合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游戏、故事、实践活动等,使幼儿在轻松 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获得丰富的数学体验。
互动交流
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引导他们互相学习,拓展思维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个性化指导
针对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和需 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
的发展。
教学技巧应用
语言生动形象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数学概念和 规律,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
逐步引导启发
逐步引导幼儿思考问题,启发他们的 思维,培养其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发展
目前,幼儿数学核心经验通用课件已经经历了多个版本的更新和改进,覆盖了更多的数学知识点,不 断适应幼儿教育的新需求和变化。同时,通用课件也开始向数字化、互动化、游戏化等方向发展,以 更好地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03
幼儿数学核心经验通用课件的内容与设 计
内容选择
01
02
03
适合幼儿年龄段

数学核心经验

数学核心经验

数学核心经验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和抽象思维的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在学校的考试还是在职场的应用中,数学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数学学习的核心经验,帮助你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

一、建立基础知识学习数学的第一步是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熟练掌握数学的基本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分数、小数、百分数等。

此外,还需要理解和掌握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如几何中的点、线、面,代数中的变量、系数等。

建立基础知识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加数学辅导班或者在线学习平台等多种途径来学习。

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要掌握每个知识点的含义和应用,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培养逻辑思维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思维的学科。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逻辑推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因此,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为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可以尝试解决一些数学难题、逻辑谜题或者数独等游戏,这些活动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灵活性,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还可以多进行数学思维训练,例如进行证明题的推导和证明过程,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水平。

三、灵活运用解题技巧数学学习中,掌握一些解题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这些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解决问题,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首先,我们需要学会阅读和理解题目,抓住问题的关键信息。

仔细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其次,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常用的数学方法和公式,如因式分解、方程求解、图形变换等,根据具体的问题选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求解。

另外,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大量的数学题目来提高解题技巧。

多做题目可以帮助我们熟悉不同类型的题目,并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

同时,及时复习和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形成自己的解题经验。

四、培养问题意识和创造力数学是一个富含问题的学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和创造力非常重要。

幼儿园数学核心经验 --- 第七章 空间方位

幼儿园数学核心经验 --- 第七章 空间方位

幼儿园数学核心经验 --- 第七章空间方位空间方位的认识与辨别与幼儿的日常息息相关,比如说物品的位置(书在桌子上、衣服在抽屉里),个体的空间方位(小明排在小红的后面、小猫躲在沙发下面)等。

空间方位是儿童空间与几何概念发展的基本,儿童早期的空间感的相关经验能够为日后学习几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什么是空间概念?从狭义上理解,即指空间方位概念,是指对客观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的认识。

从广义上理解,除了空间方位外,还包括对各种空间变换关系的认识,如辨识物体在空间中的移位、翻转或旋转变换等。

空间位置与方向是发展幼儿空间认知的重要基础,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认知最初通常是借助于日常的身体运动开始的。

二、空间方位的核心经验1. 核心经验一:空间方位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详细地表明方向、路线和位置等。

重点帮助幼儿感知空间方位的相对性、连续性和可变性。

物体位置的辨别需要一个基准,以什么为基准来确定客体的空间位置,基准不同,空间位置就截然不同。

比如主体是我,客体是汽车,我们可以说汽车在我的后面,也可以说我在汽车的前面。

一排物体从左边数是第3个,从右边数可能是第5个。

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确定不同的物体作为主体进行比较,比如一排小动物排队买冰激凌,对于小猫来说,小狗是排在小猫的后面,但是对于小猪来说,小狗是排在小猪的前面。

通过不同的语言描述来让孩子感知到位置的相对性(小狗的前面是谁?小狗在谁的前面?看似一样的问题,答案可是完全不一样的哦~)也可以采用改变主体位置的方式让幼儿在演示性操作中感知和理解,比如妈妈和宝宝面对面的时候,妈妈和宝宝都举起右手,让幼儿观察一下为什么明明都是右手却在不同的方向,可以让宝宝转180°再来观察一下。

宝宝描述语言(直走,左转,右转,下一个路口拐弯)爸爸根据宝宝的语言操作小猪佩奇走出迷宫,需要孩子换在他人的视角(小猪佩奇的角度)来思考方位,特别是对于左右的转换,实在搞不清楚,可以跟着小猪佩奇一起挪动方位。

数学教育:幼儿园的核心经验

数学教育:幼儿园的核心经验

数学教育:幼儿园的核心经验引言数学教育在幼儿园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基本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为他们今后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些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核心经验,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工作。

创造性的研究环境在幼儿园中创造一个积极、鼓励创造性思维的研究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学玩具和教具,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同时,鼓励幼儿在数学活动中尝试新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容性的数学教学在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包容性,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和研究风格,提供不同的数学研究活动和材料。

同时,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和探索数学概念。

游戏化的研究幼儿园数学教育应该以游戏化的方式进行,通过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来培养幼儿的数学技能。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数学游戏,让幼儿在玩乐中研究数学概念,如数数、比较大小和形状等。

游戏化的研究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对数学研究的参与度。

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幼儿园数学教育应该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幼儿意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场景的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幼儿实践数学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超市中购买商品时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比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结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核心经验包括创造性的研究环境、包容性的数学教学、游戏化的研究以及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

通过这些经验,教师们可以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班数学核心经验,空间测量

中班数学核心经验,空间测量

中班数学核心经验,空间测量
空间测量:情境模拟法,1962年由库伊思首先使用,要求被试根据特定情境,把代表自己与他人的绒布图像摆在绒布板上面,考察个人空间及其特征;止步距离法,通常在实验室情景中进行,被试站在某段距离以外,然后慢慢走向实验者,感到不舒服时就停下来,然后测量被试与实验者之间的空间大小;自然观察法,通常在实验室进行,但并不告诉被试实验目的,要求被试从墙角搬一把椅子坐过来,或向实验者走来直到他感到不舒服,或测量两个被试无意识间形成的距离。

【】数学核心经验

【】数学核心经验
物体的属性可用来对物体进行匹配、分类,组成不同的集合
匹配是分类的基础,分类比匹配更重要,它是儿童集合概念认知的典型能力表现
1.感知有限集合阶段
(在这个时期,儿童往往能够注意到集合的界限,如对排成一排的数量为5的物体集合,他们会对排在第一和最后一个的物体颇为关注,而对排列在中间的物体则相对缺少注意等)
确定属性特征是量的比较之重要前提
1从明显差异到不明显差异
2.从绝对到相对
3.从不守恒到守恒
4.从模糊、不精确到逐渐精确
语言可用来识别和描述特定的属性
量的比较具有相对性、传递性(如A<B、B<C,则A<C)
测量
即把一个待测定的量与一个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同一个量,用不同的计量单位来计量,所得的量数不同,常用的计量方法是直接计量法,但它一般不使用常用的计量单位,仅是一种非标准测量,也通常称为自然测量,即指利用自然物(如虎口、臂长、小棒、绳子、瓶子等)而非标准测量物(如尺等)作为量具来测量物体的长短、高矮、粗细等
2.能对所提供的简单模式(如ABABAB模式)进行复制
1能识别相对复杂的排列模式,如ABCABCABC模式、AABAABAAB模式、ABBABBABB模式等
2.能对所提供的相对复杂的模式进行复制和扩展
3.能发现并说出环境中事物排列的简单规律,如衣服上的条纹是按红绿红绿的规律排列的
1能认识构成模式的单元,如出示一排ABBABBABB的模式的物品,能指出该模式的核心单元是ABB
1.模式的识别
(辨别出模式单元有哪些组成元素,模式各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2.式的复制
(复制出与原有模式具有相同结构的模式)
3.模式的扩展与填充
(在模式识别基础之上的对模式发展或变化的预测)

核心数学经验:幼儿园篇

核心数学经验:幼儿园篇

核心数学经验:幼儿园篇
介绍
核心数学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档旨在分享一些幼儿园核心数学的经验和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

目标
-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 培养幼儿的数理思维能力。

- 培养幼儿的数学基本概念和技能。

经验和策略
1.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和趣味活动引入数学概念,激发幼儿的研究兴趣。

2. 实际应用:将数学与幼儿生活实际应用结合,如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进行数数、分组等操作。

3. 视觉辅助:使用具体的教具和可视化工具,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4. 小组合作:鼓励幼儿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合作解决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5. 多样化评估: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估方式,如观察记录、游戏
评估等,全面了解幼儿的研究状况。

结论
幼儿园核心数学经验的成功实施需要教师们积极引导、灵活运
用以上策略,并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通过培养
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我们可以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以通过计数来确定一个集合中数量的“多少”
计数与感数的关系
感数是指瞬间就能感知视野中少量刺激的项目,是一种能够感知小集合数量的能力,不需要点数就能知道“多少”。一旦物体的数目超出感数范围,就需要采用计数。感数和计数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知道多少。
内容方面:
1.口头数数:指口头按自然数数序来数数的能力
数运算能力的发展
1动作水平的加减:指幼儿以实物或图片等直观材料为工具,借助于合并、分开等动作进行加减运算;
2.表象水平的加减:指幼儿逐渐能够不借助于直观的动作,在头脑中依靠对形象化物体的再现、依靠物体的表象进行加减运算,最典型的就是口述应用题,它以表象为依托,帮助幼儿理解题意、数量关系和运算符号,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运算
1.模式的识别
(辨别出模式单元有哪些组成元素,模式各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2.式的复制
(复制出与原有模式具有相同结构的模式)
3.模式的扩展与填充
(在模式识别基础之上的对模式发展或变化的预测)
4.模式的创造
(对模式结构的新的学习和反应,能够自己创造出一种模式结构或序列)
5.模式的比较与转换
(能过在分析模式结构异同的基础上,把握住决定模式结构的本质要素,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表征同一模式)
2.语言动作:大声说出数词——小声说出数词——默数
计数与命名数的关系
数字名称只是用来确认点数元素的一种方法,它和具体物体之间的关系只是暂时的,可以随意变换。当点数一个集合时,每一个数字名称(1,2,3)并不固定属于某一个具体的物体。
计数的基本原则适用于任何集合
固定顺序原则
即用于数不同单位物体的数词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它是由数词系统本身特定的顺序和规律所决定的,如用“1,2,3,4……”的顺序去数一个集合,再数另一个集合时,也应当是相同的顺序——1,2,3,4……
1.对数量的感知动作阶段
2.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
3.简单的实物运算阶段
数符号技能的发展
1.概念水平—幼儿具有数量的概念
2.联系水平—幼儿在物群数量与数字之间建立联系
3.符号水平—幼儿理解数字是表示数量的符号
参照数,指用来作为表示集合中元素个数的数,它是有意义地数数以及数运算的首要基础
序数,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排列次序的数。
数量是物体集合的一个属性,我们用数字来命名具体的数量
数运算
即由集合的两个元素结合成这个集合的一个新元素的法则,如3+1=4
给一个集合里添加物体能使集合变大(组合),而拿走一些物体则使集合变小(分解)
直接建模策略(即借助实物操作来表征问题情境,再通过计数得出答案,需要点数全部或从1开始数)
2.按物点数:指用手逐一指点物体,同时有顺序地逐个说出数词,使说出的每一个数词与手点的物体一一对应
3.说出总数:指在计数过程中按物点数后,能将说出的最后一个数词来代表所数过物体的总数
4.按群计数:指计数时不再依赖于一一点数的方式,而是以数群为单位,如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等。
动作方面:
1.手的动作:触摸物体——指点物体——用眼代替手区分物体
识别模式可以有助于进行预测和归纳概括
同一种模式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征
不同的方式包括视觉形式、听觉形式、动作形式、语言描述形式等
计数
计数亦称数数,是指数事物个数的过程,就是将具体集合的元素与自然数列里从“1”开始的自然数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口说数字、手点实物,使数词和要数的单位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结果用数字来表示。
2.感知集合元素数量阶段
(儿童已经关注到了集合中元素的数量问题,是儿童对集合数量从不精确的感知到确切数数的一个跨越)
3.感知集合包含关系阶段
(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是关于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对类包含观念的理解)
同样一组物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比如可以按照物体的名称、外部特征、量的差异、用途、材料、数量、关系等进行分类
集合之间可以进行比较,感知其关系
模式
所谓模式,就是在物理、几何或数里可发现的所有具有预见性的序列,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和现象之间本质、稳定、反复出现的关系,模式认知就是对事物和对象的具有隐蔽性、抽象性的规律特征的认识。
模式就是按照一定规则排成的序列(可以是重复或发展的),它不仅存在于数学中,也存在于这个世界中。
数学学习核心经验
集合与模式
集合与分类
模式
数概念与运算
计数
数符号
数运算
比较与测量
量的比较
测量
几何与空间
图形
空间方位
学前儿童数学学习核心经验的内涵及发展阶段
内容
核心经验要点
儿童发展轨迹与特点
集合与分类
在数学中,把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称为集合。
所谓分类,是指将一组事物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并进行归类的过程。
一一对应原则
指幼儿在数数时必须理解要数的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只能对应于一个数词,也就是说一个集合中的物体必须且只能点数一次。
顺序无关原则
指数数时,数的结果是唯一的,它与被数物体的顺序是无关的,无论是从左往右数,还是从中间往两边数、转圈数等等,其数的结果总是同一个数。
基数原则
指能够理解计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时的数词代表该集合的总数。
3.概念水平的加减:指幼儿不需要借助实物的直观操作或以表象为依托,能够直接运用抽象的数概念进行加减运算。如口述或者呈现加减法算式
物体的属性可用来对物体进行匹配、分类,组成不同的集合
匹配是分类的基础,分类比匹配更重要,它是儿童集合概念认知的典型能力表现
1.感知有限集合阶段
(在这个时期,儿童往往能够注意到集合的界限,如对排成一排的数量为5的物体集合,他们会对排在第一和最后一个的物体颇为关注,而对排列在中间的物体则相对缺少注意等)
小集合的数量可以不数数就直接感知到
数符号
数字符号又被称为数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是代表数词用来计数的一种符号。数字是抽象的,在自然界和幼儿的生活中,每个数字代表一个数量,是“多少”的快捷记录方式。
数字有多种不同的用途
命名数,指用来给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命名的数,如篮球运动衫和电话号码上的数字
数概念的发展
排序是指能够将2个以上的物品或对象按照某种规律排列成序。
每一个模式结构都存在一个核心单元(如ABBABBABB模式结构的核心单元是ABB),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和现象之间本质、稳定、反复出现的关系,因此,任何模式都具有规律性、重复性、预见性、隐蔽性(抽象性)、多样性等基本特征。排序既是模式的一种,也是模式的根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