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学指导:《心理学》注意的衰减模型

合集下载

2018心理学考研认知心理学笔记:衰减作用模型

2018心理学考研认知心理学笔记:衰减作用模型

/ 2018心理学考研认知心理学笔记:衰减作用模型
心理学考研的考生们,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心理学考研备考辅导资料,下面是认知心
理学笔记,2018考研的小伙伴们,一定要仔细阅读,好好学习哦!
※衰减作用模型
Treisman假设,过滤器并不是像Broadbent所说的那样,遵循全或无的操作原则,
他指出,过滤器的作用不是阻挡所有不符合注意选择标准的信息,而使衰减或减弱非注
意通道的强度。

该理论被称为衰减作用模型。

如果到来的信息不是全部被阻挡,那么与
当前与其相一致的部分信息,或与个体相关的部分信息,都可能足以提高那些词的激活,
使之超越意识阈限。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二版)第八章 意识与注意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二版)第八章 意识与注意

第八章意识与注意第一节概述一、什么是意识意识:我们的觉知状态,即对我们自身、对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觉知状态。

意识的四个基本特征:(1)主观性:我们每个人的意识世界都是专有的,独一无二的,对我们自己来说格外真实。

(我们在想什么只有自己知道)(2)统一性:我们意识到的经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3)流动性:个人的意识经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

(4)能动性:1、我们觉知到我们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觉知到我们对所处环境的适应程度,以便与环境保持平衡;(刚到高原会觉得不适,过段时间就好了)2、意识把我们过去记忆与现在感知联系起来使我们有一个连续的经验,从而认识提升自我;3、我们依据知觉到的信息,控制并计划我们的行动以达到未来的预期目标。

二、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分类:(1)焦点意识:我们集中注意而获得的清晰的意识(2)下意识、边缘意识边缘意识是未被注意到的意识,属于下意识。

(有时候会脱口而出某些话)(3)前意识:既可以储存,也可以拿出来进行意识层面的加工的意识。

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潜意识的一种意识层面,作用是去除不被意识层面所接受的内容,并将其压抑到潜意识中(精神分析理论);前意识是曾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但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回忆时才会对其产生意识(认知心理学)。

(4)潜意识:某些记忆、冲动和欲望是无法进入意识的,这些心理事件就属于潜意识的范畴。

有部分永远不能成为前意识。

三、意识状态正常意识状态————异常意识状态主动意识状态————被动意识状态(催眠)觉醒的意识状态————变更了的意识状态(睡眠、梦、白日梦)四、注意与意识注意:一种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的心理倾向。

本质和性质是意识的聚集和集中。

对注意的研究的两种研究取向:集中注意和分配注意第二节注意的种类与机制一、注意的种类:注意: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和集中。

注意与编码密切相关。

认知心理学-注意

认知心理学-注意

选择性注意
01
02
03
定义
选择性注意是指个体在同 时呈现多种刺激时,有选 择地关注某些刺激而忽略 其他刺激的认知过程。
影响因素
选择性注意受到个体差异、 刺激特征和任务需求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
实验证据
双耳分听实验、视觉分心 任务等实验证明了选择性 注意的存在。
集中性注意
定义
集中性注意是指个体在一段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任务或刺 激上的认知过程。
影响因素
集中性注意受到个体差异、任务难度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 响。
实验证据
持续注意任务、警觉任务等实验证明了集中性注意的存在。
分散性注意
定义
分散性注意是指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将注意力分散到多 个任务或刺激上的认知过程。
影响因素
分散性注意受到个体差异、任务特征和环境因素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
实验证据
多任务处理实验、干扰任务等实验证明了分散性注意 的存在。
注意在工作中的应用
任务管理
在工作过程中,员工需要 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避 免分散注意力,以提高工 作效率。
团队合作
在团队工作中,成员之间 需要相互关注、协调配合, 以确保团队目标的实现。
领导力
在领导工作中,领导者需 要关注团队成员的需求、 关注团队的整体状况,以 发挥领导力。
注意在教育中的应用
课堂学习
04 注意的应用
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交通驾驶
人际交往
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需要集中注意 力观察路况、判断交通状况,以确保 安全行驶。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需要关注他人的 言行举止,注意自己的言行对他人的 影响,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健康管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关注自己的 身体状况,注意饮食、运动和休息, 以保持身体健康。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重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重点整理

一、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

人的心理活动可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心理学的流派:(德)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构造主义1、构(结构)造主义:奠基人是冯特,著名代表人物是冯特的学生铁钦纳。

主张研究人的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2、机能主义:(美)詹姆斯,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

意识的动态联系性,提出“意识流"。

推动了美国心理学向实际生活的发展进程。

3、格式塔心理学(完行心理学):研究知觉和意识的组织过程,强调整体性。

代表人物是维特海默、柯勒、考卡夫。

4、行为主义:(美)华生,主张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采用实验法。

斯金纳——新行为主义.5、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梦的解析》,从变态心理的角度研究正常人的心理。

所谓精神分析是指通过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展病人潜意识中存在的动机,使所受到的压抑得到宣泄,从而治疗疾病。

6、认知心理学:(美)奈瑟。

7、人本主义心理学:(美)马斯洛和罗杰斯。

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注重人的独特性和社会性。

心理学谱系: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

具体包括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三方面。

心理学研究的程序: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确定研究对象、界定概念及其研究工具、选择研究方法、解释结果并作出结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和范围,预先拟定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和意见的一种方法。

;3、个案研究法;4、实验法。

二、脑与心理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植物神经。

脑的结构:大脑是神经活动的“最高司令部”。

1、脑细胞: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构成大脑的基本单位,它是由细胞体和由细胞发出的树突和轴突两部分构成。

认知心理学 第3章 注意

认知心理学 第3章 注意

• 表明当有意义的材料由追随耳转到非追随耳时,被试会将 注意转向另一耳朵,表现出对意义的追随。
二、注意的衰减模型
该模型是Treisman(1964)年根据 追随实验中对非追随耳信息的信息也可 以得到加工的实验结果,对过滤器模型 加以改进的结果。
(一)基本思想

过滤器的作用是减弱信息的信号,受到衰减
(三)支持过滤器模型的实验证据
1. Broadbent 的双耳分听实验 2. Cherry 的双耳分听实验
Broadbent 的双耳分听实验 实验设计: 通过耳麦给被试两 耳同时放音,但每只 耳朵所接受的刺激信 息是不一样的。如右 图所示。通过实验考 察被试反应信息与双 耳接受信息的关系。 从而了解被试注意的 特点。
的信息仍可以进行高级加工。 已经贮存的信息在高级分析水平仍有不同的 兴奋阈限,衰减的信息也有可能激活一些兴 奋阈限很低的信息。

追随耳
非追随耳
物 理 特 征 分 析
选 择 性 过 滤 器
。。 。。 。。 。。 。。
意 义 分 析
反 应
衰减模型简图
(二)衰减模型与过滤模型的不同点:
对刺激信息 的加工方式
Broadbent过滤器模型
感觉
登记
选 择 性 过 滤 器
容量有限的高级 心理加工(知觉)
反应
长 时 记 忆
(二)过滤器模型的特点:
1. “过滤器”位于语义分析之前,即信息 加工的初级阶段; 2. “过滤器”按“全或无”的方式工作; 3. 刺激信息的物理特性决定它能否通过过 滤器,个体的知识经验等对刺激信息的筛选 并不起作用。
左耳
6 2 7
右耳
4 9 3
实验结果发现,被试在这样的实验中通常 采用两种应对策略: 1、 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所听到的 信息;再现正确率为65%。 2、以双耳同时接收信息的顺序成对地再现信 息,如6,4;2,9....正确率为20%。

注意在时间知觉中的作用及其理论模型

注意在时间知觉中的作用及其理论模型

注意在时间知觉中的作用及其理论模型一、本文概述时间知觉,即我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和认知,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日常的作息安排到复杂的计划执行,我们都需要依赖于准确的时间知觉。

然而,时间知觉并非一成不变,它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注意的作用尤为关键。

本文旨在探讨注意在时间知觉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理论模型。

我们将首先回顾时间知觉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明确其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中的重要性。

随后,我们将详细分析注意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包括注意的时间分配、注意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注意对时间感知的调节作用。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介绍几种主流的理论模型,如注意闸门模型、变化/分割模型和注意资源模型,这些模型为我们理解注意在时间知觉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注意在时间知觉中的作用机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我们也期待这些理论模型能够在实践领域,如时间管理、教育心理学和认知障碍康复等方面,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时间知觉的基本理论时间知觉,即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和理解,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心理过程。

其基础理论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时间知觉的心理学机制、时间感知的神经生理学基础,以及时间估计的影响因素等。

时间知觉的心理学机制主要关注人们如何主观地感知和理解时间。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时间知觉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刺激的性质、任务的复杂性、个体的心理状态等。

例如,当面对连续不断的刺激时,人们往往会感觉时间过得更快;而在等待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个体对时间的感知也会随着年龄、情绪、注意力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时间知觉的神经生理学基础揭示了时间感知与大脑活动之间的紧密联系。

研究表明,大脑中的某些区域,如顶叶、前额叶和基底神经节等,都参与了时间知觉的过程。

这些区域通过神经元的放电模式和突触连接的改变来编码和处理时间信息,从而影响我们对时间的主观感知。

时间估计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探讨了影响时间知觉准确性的各种因素。

认知心理学 第三章 注意

认知心理学 第三章 注意
认知心理学 第三章 注意
胡文涛
两类注意选择模型 反应选择模型与知觉选择模型
一、知觉选择模型
知觉选择模型分为两类,过滤器模型是较早的注意模型, 衰减模型是过滤器模型的改进
两类注意选择模型 反应选择模型与知觉选择模型
1、过滤器模型
认为信息处理中需要一个过滤器,这个过滤器的特点是, 可以选择一些信息通往更高的处理阶段,而其余信息则 被阻断。
特征整合理论
两种加工
特征整合理论
两种加工
2、原因: (1)改善了能量分配方案,使能量分配更 适合当前的任务需要; (2)完善了作业操作过程,甚至使某些过 程自动化。

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
特征整合理论
特征整合理论是一个涉及自动加工的注意理论。 有客体和特征两个概念,特征是某个维量的一个 特定值,而客体则是一些特征的结合。该理论认 为各种特征是以平行方式自动加工的,客体的辨 认需要注意参与,控制性加工使一些特征得以结 合为一个单一的客体。
中枢能量理论
实验三
Underwood (1974)追随实验: 被试任务:
从追随耳与非追随耳中觉察靶子词
实验结果:
一:无经验者,在非追随耳中觉察8%
二:专家,在非追随耳中觉察67% 研究表明,被试从非追随耳中觉察出的靶 子词数量与他们的自身特点有关。
特征整合理论
两种加工
要了解特征整合理论,首先需要学习两种 加工过程: 1、控制性加工
二、反应选择模型实验证据
1、Hardwick(1969)双听实验: 实验设计:
给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刺激,其中包括给右耳或左耳随 机呈现特定的靶子词,要求被试同时注意双耳,当从右 耳或左耳听到靶子词时,都要分别作出反应;

3.注意(认知心理学)

3.注意(认知心理学)

不一致的实验结果 左耳: OB 2 TIVE
右耳: 6 JEC 9 被试听到: Objective . 即不是以耳朵为单位, 而是按意义再现. 这表示过滤器允许不止一个通 道的信息通过。
Treisman 的实验
右耳(追随耳):These is a house understand the word
结果:
被试有两种再现方式 A.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所接受的信息,如 493, 627; B. 按双耳同时接受信息的顺序成对地再现,如 4,6;9,2;3,7。 以第一种方式再现的,正确率为65%,以第二种方式再 现的,正确率为20%。如果不规定被试的再现方式,则 多数采用第一种方式.
在一项实验中,彻里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 大声追随一个耳朵听到的材料,并检查被试从另一耳所获得的 信息。 结果:被试从非追随耳得到的信息很少 当原来使用的英文材料改用法文或德文呈现时,或者将课文 颠倒时,被试也很少能够发现。 实验结果说明 从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受到注意,因而得到进一步的加 工、处理; 从非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没有受到注意,没有被人们所 接受。
◆ ◆Shiffrin(1974)关于辅音的识别的实验,也得到类似
结果
(四)反应选择模型与知觉选择模型的比较
注意机制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有不同的看法。
知觉选择 反应选择
刺激
觉察
识别
组织输出
反 应
第二节 注意是如何分配的?
•双作业操作实验范式:即让被试进行同时进行两种作业, 考察被试作业进行的特点,从而了解注意的机制。 •你可以一边„,一边„?
(二)练习与自动加工—促进
其中,在一个视觉搜索实验中要求被试在一系列字母 中搜寻目标字母,而目标从1—6个随机变化,因变量 为反应时间。结果发现: ①未经练习的被试,其反应时随目标字母数增加而增 加。

认知心理学笔记第五章注意

认知心理学笔记第五章注意

第五章注意1、注意的理论模型:过滤器模型;衰减模型;反应选择模型;中枢能量及其分配2、普通心理学:注意是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与意识之间的关系。

认知心理学:强调注意在模式识别中的信息选择功能,提出注意的信息加工模型。

3、注意的研究简述:(1)冯特(1908):注意是伴随着心理内容清晰领会的状态;意识与视野一样,是以一定阈限为边界的一个有限领域,任何心理内容只有进入这个领域,才有被领会的可能。

在该领域内有一个范围狭小的中心区域,任何心理内容只有进入这个中心区域,才会获得最大的清晰性和鲜明性。

这个中心区域被称为“注意焦点”。

(2)James(1892):在《心理学教科书》一书中,把注意作为意识的特征之一。

(3)近代,谢林顿、埃克尔斯和克里克等诺贝尔奖获得者对其都有所阐述。

4、注意模型有人也把注意模型看作为模式识别模型:过滤器模型衰减模型反应选择模型5、过滤器模型:英国心理学家,Broadbent,《知觉和通讯》(1958),这部专著的出现,标志,行为主义心理学禁锢了多年的注意问题又重新回到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

在Broadbent看来,象通讯系统一样,可以将整个神经系统看成信息传播速度有限的单一通道。

出于经济考虑,在容量有限的神经系统之前,需要一个选择性的过滤器或者开关,这种开关保护系统避免超载,只准许少量的被选择的信息通过过滤器,所有其他信息则受到阻挡。

此外,在选择性过滤器之后,有必要假设一个缓冲器。

这种缓冲器是一个暂时的记忆存储,未被选择的信息能够在其中短暂保留。

过滤器理论属于早期选择模型。

模型示意图:实验验证:1 刺激呈现是双耳分听(dichotic listening task),即同时呈现,每秒2个数字(每对数字到达双耳的时间相同,前后两对数字之间间隔0.5s),如,左耳=734,右耳=215。

任务是,被试自由报告。

2 被试的两种再现刺激的方式(大多数被试先左耳后右耳。

)第一种是(报告单个耳朵所听到的数字):左耳=734,右耳=215;正确率65%;第二种是(两个耳朵所听到的数字):7-2,3-1,4-5;正确率20%。

心理学·注意

心理学·注意

心理学·注意结构:注意的理论:过滤器理论、认知资源理论、生理机制理论、中枢能量理论、注意的衰减模型理论心理学中的三大注意理论:过滤器理论、资源限制理论和特征整合理论?资料一一、注意的种类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和集中。

注意与编码密切联系着。

注意总是指向于当前正在编码的信息。

如果把注意比做一个可变焦距的聚光灯,这个聚光灯既可以指向外部世界的刺激,也可以指向个体内部世界的刺激。

注意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倾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分类。

(一)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根据注意的功能,可以把注意分为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是指个体在同一时刻只对有限的信息给予注意而忽视其他信息。

个体在任何时候都被无数刺激所围绕,他总是不断地关注某些刺激并作出反应,同时忽视或至少弱化某些刺激,对它们不发生反应。

选择性注意使我们把注意指向于一项或一些工作和事件而不是许多工作和事件。

集中性注意(concentrated attention)是指我们的意识不仅指向于一定的刺激,而且还集中于一定的刺激。

集中性注意包含警觉和搜索。

警觉(vigilance)是指在相对较长时间内个体对某种或某些试图检测到的特定刺激保持注意。

在警觉的时候,个体警惕地注视、倾听着随时可能出现的刺激信号。

特别是,在特定刺激很少出现而一旦出现就需要立即注意的情况下,就更需要警觉。

在执行高风险的警觉任务时,人们最担心的是漏掉有关的信息。

警觉是个体被动地等待特定刺激的出现,而搜索(search)则是主动、积极地寻找目标。

个体从许多不确定事物中寻找出特定的刺激就需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集中注意。

例如,从琳琅满目的货架上试图找到你所要的特定品牌的麦片。

在搜索的时候,人们最担心的是搜索到的信息是否会出错。

分配性注意(divided attention)是指个体能对几项不同的任务给予关注或能操作几项任务。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六章 注意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六章 注意

第六章注意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习题〖导学提示〗我们的感官随时都在接收着难以计量的庞杂的信息。

但我们只对其中最有意义的极少的一部分加以反映。

这种认知性的心理倾向就是注意。

本章着重介绍各种注意的特点和衡量注意品质的若干特征,以及如何从理论上解释注意的心理机制。

第一节概述Top一、什么是注意注意和编码是人脑信息加工的第一步。

没有它们,外部刺激就不能进入人脑进行信息加工。

所谓编码就是人脑把外部刺激转变成内部表征的过程。

编码过程包含着大量的认知活动。

注意与编码密切联系着。

注意总是集中于当前正在编码的信息。

当然,注意并不限于对外部刺激进行编码,从记忆中提取信息进行加工也需要注意。

不管注意指向于个体自己还是外部世界,它都具有两种基本的特性:选择性和集中性。

因此,我们把注意定义为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对象既可以是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也可以是我们自己的身体、行为和观念。

人在任何特定的时刻都可以得到围续着我们的无数刺激。

但是,人并不是对所有的刺激都加以反应的。

他只对某些刺激发生反应而对其他所有刺激不发生反应。

这就是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心理活动的选择性表现为人脑信息加工时对刺激的随意的(有意的)选择和不随意的(无意的)选择两种形式。

无论是哪一种选择形式,在特定的时间内,人对刺激进行有意识反应的能力总是有限的。

在注意状态时,心理活动不仅选择、指向于一定的刺激而且还集中于一定的刺激。

心理活动的集中性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共同集中于一定的刺激。

通常我们说“聚精会神”,“专心一致”就是指人的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都共同地指向并集中于同一的刺激。

二是就同一种心理活动而言,它不仅指向于一定的对象,而且维持这种指向使活动不断地深入下去。

通常我们说的“注视”和“倾听”等等,就是指人的某种有关的心理活动不仅指向而且持续地、深入地集中于一定的刺激。

因此,与集中性相联系的是注意的强度或紧张度。

《心理学》要点答疑

《心理学》要点答疑

学科设计展开——《心理学》要点答疑1、(1)心理现象就叫心理活动。

(2)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个性。

(3)心理学就其产生发展(产生的方式)讲是反射活动。

(4)人和动物共有的心里现象是情绪。

(5)1879年,德国心理学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6)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7)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心理实验室的建立。

(8)在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个性心理特征。

(9)认识活动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现象。

(10)教育在人的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1)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称为反映;在中枢神经参与下个性对内外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应答则称为反射。

(2)实现发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式反射弧。

(3)反射弧的组成依次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4)狗听到主人叫它的名字就跑过来,属于第一信号系统。

(5)吃饭的时候的多重液是第一信号系统,属于无条件反射。

(6)“谈虎色变”“谈梅生津”是第二信号系统的表现。

3、(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既不属于单独的心理过程也不属于个性的心理现象是注意。

(3)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有:对活动的目的和人物的理解、意志锻炼、间接兴趣。

(4)无意注意是一种无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老师讲课语调抑扬顿挫,主要是运动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6)维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配养学生的间接兴趣(7)学生集中精力坚持45分钟听完一节课,体现了注意的稳定性。

(8)“一目十行”是注意的广度的表现。

(9)女同志一边织毛衣一边看书,反映了注意分配。

(10)“边说边听”、“一心二用”是注意分配的表现。

(11)由无关诱因、嘈杂环境干扰或由单调刺激的长期作用所引起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

(12)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与认识过程难以分开的,有时是与意识相关联的一种活动状态,其基本特征是指向状态和集中状态。

认知心理学注意的认知理论解析

认知心理学注意的认知理论解析
衰减器模型和过滤器模型的基本共同点两者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 , 必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两者都认为过滤器的位置应处在初级分析和高级意义分析之间注意选择都具有知觉性质在当前的认知心理学中 , 倾向于将这两个模型合并 , 称之为Broadbent-Treisman 过滤器--衰减器模型 , 也称为注 意的知觉选择模型。
What does attention select?
3,9,2 1,4,7
向被试右耳呈现3个数字 , 同时向左耳呈现另外3个数字 , 如: 右耳: 4 , 9 , 1; 左耳: 7 , 2 , 6呈现的速度为每秒2个数字 。然后 , 要求被试再现。实验发现被试可用两种方式再现:以耳朵为单位 , 分别再现左右耳所接收的信息。以双耳同时接收到的信息为单位 , 按顺序成对地再现。
Treisman认为 , 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 , 必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 , 不过 , 这种过滤器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 (追随耳) 的信息通过 , 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 , 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 , 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 减 , 但其中一些信息仍可得到高级加工。这样就把过滤器的单通道模型改为双通道模型 , 注意则是在信息通道之间进行分配。
四 、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两类注意模型的主要不同点 , 在于对注意选 择机制(即过滤器) 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 位置不同。
Treisman和Geffen( 1967) 为了验证以上两种模型,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实验。在此实验中既设置了追随耳程序(即让被试复述追随耳中所听到的项目) , 又设置了追随靶子词的程序(即在同时呈现给两耳的刺激中 , 分别随机地安排一些特定的靶子词,并要求被试无论是追随耳还是非追随耳听到靶子词时 , 都要做出反应 , 分别记录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 。可以做出如下预测:

注意理论之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

注意理论之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

注意理论之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对注意的选择功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模型。

这些理论解释了注意的选择作用的实质,以及人脑对信息的选择究竟发生在信息加工的哪个阶段上。

1.过滤器理论1958年,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 Broadbent,1958)根据双耳分听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提出了解释注意的选择作用的一种理论:过滤器理论。

布罗德本特认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剌激进行加工。

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

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砠断在它的外面,而完全丧失了。

布罗德本特把这种过滤机制比喻为一个狭长的瓶口,当人们往瓶内灌水时部分水通过瓶颈进入瓶内,而另一部分水由于瓶颈狭小,通道容量有限,而留在瓶外了。

这种理论有时也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见下图)。

2.衰减理论过滤器理论得到了某些实验事实的支持,但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理论并不完善。

例如,在双耳分听的研究中,有研究发现来自非追随耳的信息仍然受到了加工。

基于日常生活观察和实验研究的结果,特瑞斯曼( Treisman,1964)提出了衰减理论。

衰减理论主张,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

特瑞斯曼指出,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

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如自己的名字、火警信号等,它们的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

当它们出现在非追随的通道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见下图)。

特瑞斯曼的理论与布罗德本特的理论对过滤裝置的具体作用有不同的看法,但两种理论又有共同的地方:①两种理论有相同的出发点,即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因此,对外来的信息必须经过过滤或衰减装置加以调节;②两种理论都假定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

只有经过选择以后的信息,才能受到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名词解释注意的衰减理论

名词解释注意的衰减理论

名词解释注意的衰减理论在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被广泛关注和研究,那就是注意的衰减理论。

这一理论探讨了个体对新信息的注意力衰减过程,并对学习和记忆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注意力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加工和集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但由于注意力是有限的,无法同时处理所有信息。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任务和目标,有选择地对一部分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然而,人们对新信息的注意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减。

根据注意的衰减理论,人们对新信息的注意力不是一直保持在高水平,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直到最终消失。

这种衰减过程对于学习和记忆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如果个体无法将注意力持续集中在新信息上,那么学习效果将会受到影响。

注意的衰减过程可能有多种原因。

其中,信息的复杂度和重要性是影响注意衰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面临复杂的信息时,个体的注意力容易在短时间内衰减,导致无法有效地加工和理解。

此外,对于个体来说,信息的重要性也会影响其对新信息的注意力衰减。

如果个体认为某一信息对当前任务或目标没有帮助或价值,那么他们对这些信息的注意力衰减可能更快。

值得注意的是,注意的衰减并不意味着个体完全忘记了新信息。

相反,这只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注意力逐渐减弱。

如果个体在注意力衰减之前成功地加工和理解了新信息,那么这些信息可能会被转移到长期记忆中,以供后续使用。

然而,如果个体无法在注意力衰减之前有效地加工和理解新信息,那么这些信息可能会迅速从短期记忆中消失,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针对注意的衰减,有一些策略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学习和记忆。

首先,重复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反复学习和复习,可以帮助个体将新信息存储到长期记忆中,从而避免因为注意力衰减而遗忘。

其次,注意力的引导也是关键。

通过引导个体对信息的注意力,可以提高新信息的加工和理解效果。

比如,通过提前构建问题或目标,引发个体对所学内容的探究和思考,可以增加个体对新信息的注意力。

注意衰减理论实验报告(3篇)

注意衰减理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和验证注意衰减理论,即当外界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被注意或被追随的信息能完全通过,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也能通过,但在强度上出现衰减。

同时,探究不同刺激类型的激活阈限对信息加工的影响。

二、实验背景注意衰减理论是心理学中关于注意选择功能的一个经典模型。

该理论认为,过滤器并不是按“全或无”的方式加工信息的,即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而是也允许其他通道(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不过由于非追随通道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一些信息仍可得到高级加工。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双耳分听技术,通过比较被试在追随耳和非追随耳接收到的信息差异,来验证注意衰减理论。

实验中,被试在追随耳中听到目标信息,在非追随耳中听到非目标信息。

通过比较两组信息对被试的影响,分析注意衰减理论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作用。

四、实验材料1. 实验设备:双耳分听装置、录音机、耳机、计时器等;2. 实验材料:随机生成的数字序列、被试的名字、危险信号等;3. 被试:20名大学生,年龄在18-22岁之间,无听力障碍。

五、实验方法1. 实验流程:(1)被试进入实验室,熟悉实验环境;(2)实验者向被试介绍实验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3)被试戴上耳机,调整音量,确保左右耳声音清晰;(4)实验者播放随机生成的数字序列,被试在追随耳中听到目标信息,在非追随耳中听到非目标信息;(5)实验者计时,记录被试在追随耳和非追随耳接收信息的准确率;(6)重复实验,共进行5次。

2. 实验步骤:(1)被试在追随耳中听到数字序列,在非追随耳中听到非数字序列;(2)被试在追随耳中听到数字序列,在非追随耳中听到被试的名字;(3)被试在追随耳中听到数字序列,在非追随耳中听到危险信号;(4)被试在追随耳中听到非数字序列,在非追随耳中听到数字序列;(5)被试在追随耳中听到被试的名字,在非追随耳中听到数字序列;(6)被试在追随耳中听到危险信号,在非追随耳中听到数字序列。

教师心理学指导:《心理学》注意的衰减模型

教师心理学指导:《心理学》注意的衰减模型
减,也可能被对象识别。这种模型比过滤器模型更有弹性,能解释更多的现象。

对个人特别有意义或对象十分熟悉的刺激由于其接受阈限低因此即使这些信息被衰减也可能被对象识别
衰减模型是美国心理学家特瑞斯曼(A.M.Treisman,1960)在修正过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过滤器并不是 按“全或无”的方式工作。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是单通道,而是双通道。即注意的信息并不是完全被过滤掉,即所谓的通道被阻断 或关闭,而是被衰减,强度减弱了。对个人特别有意义或对象十分熟悉的刺激,由于其接受阈限低,因此即使这些信息被衰

认知心理学笔记第五章注意解读

认知心理学笔记第五章注意解读

认知⼼理学笔记第五章注意解读第五章注意1、注意的理论模型:过滤器模型;衰减模型;反应选择模型;中枢能量及其分配2、普通⼼理学:注意是对⼀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与意识之间的关系。

认知⼼理学:强调注意在模式识别中的信息选择功能,提出注意的信息加⼯模型。

3、注意的研究简述:(1)冯特(1908):注意是伴随着⼼理内容清晰领会的状态;意识与视野⼀样,是以⼀定阈限为边界的⼀个有限领域,任何⼼理内容只有进⼊这个领域,才有被领会的可能。

在该领域内有⼀个范围狭⼩的中⼼区域,任何⼼理内容只有进⼊这个中⼼区域,才会获得最⼤的清晰性和鲜明性。

这个中⼼区域被称为“注意焦点”。

(2)James(1892):在《⼼理学教科书》⼀书中,把注意作为意识的特征之⼀。

(3)近代,谢林顿、埃克尔斯和克⾥克等诺贝尔奖获得者对其都有所阐述。

4、注意模型有⼈也把注意模型看作为模式识别模型:过滤器模型衰减模型反应选择模型5、过滤器模型:英国⼼理学家,Broadbent,《知觉和通讯》(1958),这部专著的出现,标志,⾏为主义⼼理学禁锢了多年的注意问题⼜重新回到⼼理学的研究领域中。

在Broadbent看来,象通讯系统⼀样,可以将整个神经系统看成信息传播速度有限的单⼀通道。

出于经济考虑,在容量有限的神经系统之前,需要⼀个选择性的过滤器或者开关,这种开关保护系统避免超载,只准许少量的被选择的信息通过过滤器,所有其他信息则受到阻挡。

此外,在选择性过滤器之后,有必要假设⼀个缓冲器。

这种缓冲器是⼀个暂时的记忆存储,未被选择的信息能够在其中短暂保留。

过滤器理论属于早期选择模型。

模型⽰意图:实验验证:1 刺激呈现是双⽿分听(dichotic listening task),即同时呈现,每秒2个数字(每对数字到达双⽿的时间相同,前后两对数字之间间隔0.5s),如,左⽿=734,右⽿=215。

任务是,被试⾃由报告。

2 被试的两种再现刺激的⽅式(⼤多数被试先左⽿后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