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教师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f74a6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a.png)
教师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运用心理学知识来理解学生的行为,以下哪项不是教师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学生的认知发展B. 学生的情感发展C. 学生的社会行为D. 教师的个人兴趣答案:D2.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这主要体现了教师心理学中的哪个理论?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多元智能理论答案:D3.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该避免使用哪种评价方式?A. 形成性评价B. 诊断性评价C. 标准化测试D. 标签化评价答案:D4.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关注学生的哪些方面,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 学术成绩B. 社交技能C. 个人兴趣D. 所有选项答案:D5. 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时,以下哪种方法最为有效?A. 惩罚B. 忽视C. 正面强化D. 威胁答案:C6.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考虑学生的哪些因素?A. 学习风格B. 认知水平C. 个人兴趣D. 所有选项答案:D7.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时,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B.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C. 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D. 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答案:B8.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主要优势是什么?A. 增加课堂的娱乐性B.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C. 减少教师的备课时间D.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答案:B9.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不同意见?A. 忽略B. 压制C. 鼓励并尊重D. 嘲笑答案:C10.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焦虑情绪?A. 忽视B. 惩罚C. 提供支持和鼓励D. 增加作业量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A. 教师的期望B. 学生的能力C. 学习环境D. 家庭背景答案:A、B、C2.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以下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A. 提问B. 小组讨论C. 游戏化学习D. 讲授法答案:A、B、C3.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冲突?A. 立即介入B. 让学生自行解决C. 引导学生进行沟通D. 惩罚冲突双方答案:A、C4.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如何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发展?A. 提供开放性问题B. 鼓励学生尝试新方法C. 限制学生的思维D. 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答案:A、B、D5.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A. 一视同仁B. 因材施教C. 忽视差异D. 提供个性化指导答案: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师的期望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师考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考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bbbe5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1d.png)
教师考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心理现象B. 生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自然现象答案:A2. 以下哪个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概念?A. 认知失调B. 潜意识C. 社会学习理论D. 行为主义答案:B3.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情绪B. 思维过程C. 动机D. 人格答案:B4.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什么?A. 获得自主感B. 获得亲密感C. 获得成就感D. 形成自我同一性答案:D5. 以下哪个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认知能力特征。
2. 描述卡尔·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答案:卡尔·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强调个体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实现。
他认为个体有自我实现的倾向,通过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自我接纳,个体能够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三、论述题1. 论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心理学原理来提高教学效果。
答案: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应用心理学原理来提高教学效果:首先,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以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其次,运用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再次,利用社会学习理论,通过模仿和强化来促进学生学习;最后,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以提高学习效率。
结束语:通过本次教师考试心理学试题的练习,我们不仅复习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还学习了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希望每位教师都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成长,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教师招聘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bbe9c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6.png)
教师招聘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中,认为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都是适应环境的方式,这一观点属于哪个心理学流派?A. 行为主义B. 认知心理学C. 人本主义D. 生态心理学答案:D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个体在哪个阶段开始具备逻辑运算能力?A. 感觉运动期B. 前运算期C. 具体运算期D. 形式运算期答案:D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表扬和奖励来激励学生,这种做法主要依据的是哪种心理学原理?A. 操作性条件反射B. 经典条件反射C. 观察学习D. 自我效能感答案:A4. 在教育心理学中,下列哪个概念与个体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有关?A. 智力B. 情感C. 动机D. 性格答案:A5.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教育过程中的“最近发展区”指的是什么?A. 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B.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C.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达到的能力D. 学生与同伴合作时的能力答案:C二、填空题1. 根据________理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社会行为和规范。
答案:社会学习2. 在教育环境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________,以促进其积极行为的发展。
答案:正向强化3.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________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答案:多元智能4. 情绪智力(EQ)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它与________(IQ)一起影响个体的整体表现。
答案:智力5.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学生的________,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答案:认知发展水平三、简答题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通过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来促进其学习和发展。
例如,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安全需求,鼓励合作学习满足社交需求,提供表现机会满足尊重需求,引导学生探索和实现个人潜能满足自我实现需求。
小学教师心理学考试答案
![小学教师心理学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996b5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b.png)
小学教师心理学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个体在某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容易获得某种能力。
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皮亚杰B. 弗洛伊德C. 埃里克森D. 维果茨基答案:A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到11岁之间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3.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通常经历哪几个阶段?A. 自我中心阶段、社会化阶段、自我意识阶段B. 自我中心阶段、自我意识阶段、社会化阶段C. 社会化阶段、自我中心阶段、自我意识阶段D. 自我意识阶段、社会化阶段、自我中心阶段答案:B4.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小学阶段儿童面临的主要心理社会危机是什么?A. 信任与不信任B. 自主与羞愧C. 主动与内疚D. 勤奋与自卑答案:D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小学教师在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中应采取的策略?A. 鼓励学生参与集体活动B.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C. 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D. 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冲突答案:C6. 小学阶段,儿童的道德发展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前习俗水平B. 习俗水平C. 后习俗水平D. 超习俗水平答案:B7.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教育应该促进儿童的哪种发展?A. 自然发展B. 社会发展C. 文化发展D. 心理发展答案:D8.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A. 忽视差异,统一要求B. 强调共性,忽略个性C. 尊重差异,因材施教D. 只关注优秀学生,忽略其他学生答案:C9.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儿童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A. 成就动机B. 外部奖励C. 同伴压力D. 学习环境答案:C10. 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的目标从低到高依次是什么?A. 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B. 知识、应用、理解、分析、综合、评价C. 知识、理解、分析、应用、综合、评价D. 知识、分析、理解、应用、综合、评价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哪些心理需求?A. 安全感B. 归属感C. 自尊心D. 求知欲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A. 家庭环境B. 学校氛围C. 社会文化D. 个人体质答案:ABCD3.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A. 设定合理的目标B. 提供及时的反馈C.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D. 忽视学生的努力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小学教师在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中可以采取的策略?A.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B. 限制学生的想象力C.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D.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答案:ACD5. 小学教师在处理学生行为问题时,应遵循哪些原则?A. 公平公正B. 尊重学生C. 忽视问题D. 及时干预答案:ABD结束语:通过以上题目的作答,相信各位小学教师对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教师编心理学笔试题目及答案
![教师编心理学笔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bc366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66.png)
教师编心理学笔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行为和心理过程B. 社会现象C. 生物学过程D. 物理现象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中的组成部分?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他我答案:D3.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卡尔·罗杰斯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莱昂·费斯汀格D. 阿尔伯特·班杜拉答案:C4.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丹尼尔·戈尔曼B. 弗洛伊德C. 约翰·多伊奇D. 保罗·艾克曼答案:A5. 以下哪个选项是自我效能理论的核心概念?A. 动机B. 自我效能感C. 情绪D. 认知答案:B6. 心理测量学主要研究什么?A. 心理现象的测量B. 心理疾病的治疗C. 心理疾病的诊断D. 心理现象的观察答案:A7. 以下哪个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实现的?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性条件作用C. 观察学习D. 社会学习答案:C8.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志?A. 情绪稳定B. 思维清晰C. 社交能力D. 过度焦虑答案:D9. 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皮亚杰B. 弗洛伊德C. 马斯洛D. 艾里克森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心理疾病B. 心理障碍C. 幸福和积极情绪D. 心理创伤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人们在满足低层次需求后,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描述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念。
答案: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基于认知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
该疗法认为,个体的不良行为和情绪问题往往源于不合理或扭曲的认知模式。
临沂教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临沂教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a9466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2.png)
临沂教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B. 心理过程和行为C. 人类大脑D. 人类社会答案:B2.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情绪B. 感知C. 动机D. 人格答案:B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A. 自我B. 超我C. 本我D. 潜意识答案:D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A. 增加作业量B. 提供及时反馈C. 严厉批评D. 忽视学生需求答案:B5. 以下哪项不是学习策略?A. 认知策略B. 元认知策略C. 社会文化策略D. 记忆训练答案:D6.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学龄前儿童面临的主要危机是什么?A. 信任与不信任B. 自主与羞耻C. 勤奋与自卑D. 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答案:A7.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课堂趣味性B. 提高教学效率C. 减少教学工作量D. 展示教师技能答案:B8.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准?A. 良好的情绪状态B. 良好的人际关系C. 过度的自我批评D. 适应环境的能力答案:C9.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正面强化的目的是什么?A. 惩罚不良行为B. 增加学生压力C. 鼓励积极行为D. 忽视学生表现答案:C10. 以下哪项属于认知失调理论的内容?A. 认知一致性B. 认知冲突C. 认知平衡D. 认知失调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被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描述教师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答案: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学习风格和动机,来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积极的心理干预策略,如正面强化和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f4c5a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7.png)
教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师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
A. 学生的心理发展B. 教师的教学方法C. 教师与学生的心理互动D. 课程的设计原理答案:C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个体在()阶段开始具备逻辑思考的能力。
A. 感觉运动期B. 前运算期C. 具体运算期D. 形式运算期答案:D3.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表扬和奖励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B.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C.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有效课堂管理的策略?()。
A. 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B. 忽视学生的小动作C. 保持一致性和公正性D. 使用非言语提示答案:B5. 教师的自我反思对于()至关重要。
A. 个人职业发展B. 提高教学质量C. 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__________发展,以促进其全面成长。
答案:心理健康2. 教师应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以便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
答案:观察测试3. 在处理学生行为问题时,教师应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情感需求环境因素4.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__________知识,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__________技巧。
答案:教育理论沟通交往5. 教师在课堂上应使用__________语言,以确保信息的清晰传达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答案:积极肯定三、简答题1. 描述教师如何通过心理学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目标、提供及时的反馈、创造有趣的学习材料、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建立积极的课堂氛围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2. 讨论教师情绪管理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答:教师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2023年教师招聘心理学选择题及答案全
![2023年教师招聘心理学选择题及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3347094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1.png)
教师招聘《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全第一章概论同步练习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 2.试验心理学3.认知心理学 4.人格心理学5.社会心理学 6.发展心理学7.教育心理学 8.学校心理学9.观测法 10.试验法二、单项选择题1.研究人旳行为和心理活动旳规律旳科学是(B )A.教育学 B.心理学 C.伦理学 D.哲学2.一百数年前,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旳科学,与下列哪一位学者有关?( A )A.冯特 B.华生 C.弗洛伊德 D.詹姆斯3.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种心理试验室,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旳诞生,这事件发生在( B ) A.1978年 B.1879年 C.1789年 D.1798年4.心理学重要研究旳是意识旳构造,认为意识旳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旳要素,把心理分解成某些基本元素后,再找出它们之间旳关系和规律,就可以到达理解心理实质旳目旳。
持有这种观点旳心理学流派是( D )A.机能主义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构造主义5.主张心理学应当研究意识旳功能和目旳,而不是它旳构造。
意识是持续性旳像水流同样,提出“意识流”观点旳心理学流派是(A )A.机能主义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构造主义6.1890年刊登了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书中详细地论述了有关意识流旳思想,在心理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旳学者是(A )A.詹姆斯 B.华生 C.马斯洛 D.斯金纳7.行为主义心理学旳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 B )A.詹姆斯 B.华生 C.马斯洛 D.斯金纳8.通过对狗等动物旳训练研究提出条件反射学说旳著名学者是( D )A.华生 B.斯金纳 C.桑戴克 D.巴甫洛夫9.宣称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能研究可观测旳行为,坚持心理学是研究行为旳科学,提出S—R理论旳心理学家是( )A.詹姆斯 B.华生 C.马斯洛 D.斯金纳10.主张心理学研究旳内容重要是意识体验,著名论点是:“整体不小于部分之和,知觉不小于感觉旳总和”旳心理学流派是( A )A.格式塔心理学 B.人本主义心理学 C.精神分析心理学 D.行为主义心理学11.精神分析学派于19世纪后期产生于欧洲,其创始人是( C )A.冯特, B.华生 C.弗洛伊德 D.詹姆斯12.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旳分析,强调心理学应当研究无意识现象旳心理学流派是( )A.格式塔心理学 B.人本主义心理学 C.精神分析心理学 D.行为主义心理学13.构造主义认为,理解人们旳直接经验要靠被试自己对经验旳观测和描述,这种研究措施被称为( A )A.观测法 B.买验法 C.调查法 D.内省法14.冯特用试验旳措施来分析人旳心理构造,因此他旳心理学被称为( B )A.格式塔心锺学 B.构造主义心理学 C.精神分析心理学 D.行为主义心理学15.华生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旳一切行为重要是受到下列哪种原因影响而形成旳?( C )A.经济条件 B.先天遗传 C.后天环境 D.成熟水平16.重视人旳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旳、有理性旳生物、具有个人发展旳潜能,认为人旳行为重要受自我意识旳支配,要想充足理解人旳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均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旳基本需要。
事业单位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8套)
![事业单位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8套)](https://img.taocdn.com/s3/m/d7eb6206f78a6529647d5318.png)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桑代克B.詹姆斯C.罗杰斯D.巴甫洛夫2.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1903年B.1913年C.1914年D.1900年3.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自我意识B.自我认知C.性格特征D.能力4.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A.《比纳—西蒙量表》B.《斯坦福—比纳量表》C.《比纳—推孟量表》D.《韦克斯勒量表》5.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A.不同的学习结果B.学习层次的高低C.学习情境的简繁D.学习水平的优劣6.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A.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C.学习动机D.学习态度7.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属于()。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8.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9.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A.依从B.认同C.内化D.坚定10.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定势B.讲解C.启发D.迁移11.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A.鲁班发明锯子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12.先行组织者技术一般用于()。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合作学习D.掌握学习13.吹拉弹唱属于()。
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认知技能14.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A.图示B.坐标C.遗忘曲线D.练习曲线15.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技能可以分为徒手操作技能与()。
教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f7ff1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6.png)
教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以下是一篇关于教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的文章:教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师心理学是研究教师的()的科学。
A. 性格和个性B. 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C. 教学方法和教育技巧D. 专业知识和能力答案:B2. 教师心理健康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起着()的作用。
A. 促进和保障B. 抑制和妨碍C. 替代和放弃D. 忽视和漠视答案:A3.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会对学生的()产生重要影响。
A. 自尊心B. 学习动力C. 行为表现D. 批判思维答案:C4. 下列哪项不属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特点?A. 自我认知能力强B. 社会适应能力强C. 自我控制能力强D. 压力适应能力强答案:A5. 以下哪种行为不符合教师情绪管理的原则?A. 寻求支持和倾诉B. 认知重构和自我反思C. 发泄和情绪宣泄D. 调节和缓解压力答案:C二、填空题1. 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应注重自身()的提升。
答案:素养2. 教师的()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答案:情绪状态3. 为了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答案:调适4.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能力,以应对日常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
答案:应对5. 情绪管理需要教师具备()的能力。
答案:自我控制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答案:教师心理健康与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动力息息相关。
当教师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时,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提供更具有积极影响力的教学环境。
这将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参与,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 请列举几种教师心理健康保护的方法。
答案:教师心理健康保护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寻求支持和倾诉,与同事、家人或专业心理咨询师交流;增强自我认知能力,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源;调节和缓解压力,通过锻炼、休闲娱乐等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培养积极的情绪态度,通过建立良好的心理预期和自我激励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测试考卷(带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测试考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4cc47fe53a580217fcfe4a.png)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测试考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1、“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A.强化说B.认知失调论C.从众说D.观察学习说2、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倾向成分D.认知与情感成分3、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4、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义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A.学前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5、“杀鸡吓猴”的教育效应最易被解释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是( )A.强化说B.认知失调说C.从众说D.观察学习说6、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B.20 世纪80年代以后C.20世纪60到70年代末D.20世纪90 F代起7、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A.布鲁纳B.加涅C.奥苏伯尔D.苛勒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变式B.比较C.概括D.抽象9、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 )A.刺激泛化B.刺激比较C.刺激分化D.行为强化10、运用符号对外办事的能力是( )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D.动作技能11、根据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被称为天才的人,其智力必须超过( )A.100 B.120C.140 D.1301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给学习者提供( )A.图表B.新知识C.认知框架D.以上都对13、奥苏伯尔的同化模式中,总括性同化又称(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相关类属学习14、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A.前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5、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二个阶段是( )A.认知阶段B.联结阶段C.评价阶段D.自动化阶段二、填空题16、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______和检验假设。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fa61b12b160b4e777fcfa7.png)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包括(D)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A、普通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A、笛卡尔B、洛克C、冯特D、缪勒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B、1879C、1798D、189711、(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A、笛卡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A、罗杰斯B、华生C、弗洛伊德D、马斯洛二、多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C)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个性心理D、情感过程E、意志过程2、心理过程包括(C,E,G)A、感知过程B、知觉过程C、认识过程D、注意过程E、情感过程F、行为过程G、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B,C,E)A、认知B、能力C、气质D、情感E、性格4、心理学可分为(A,D)A、理论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应用心理学E、社会心理学5、下列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A,B,D,E)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E、实验心理学6、下列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B,C,D,E)A、社会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咨询心理学D、管理心理学E、消费心理学7、以下哪些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B,C,D,F)A、心理学学科性质B、心理学方法论C、身心问题D、学习心理机制E、心理的生理基础F、心理的起源8、科学的三大特征是(A,B,D)A、客观性B、可验证性C、准确性D、系统逻辑性E、描述性9、(A,B,C)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心理学的历史渊源C、心理学的研究方法D、人的社会性10、(A,C)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A、辩证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C、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E、机械唯物主义11、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B,C,D)、A、客观性原理B、系统性原理C、发展性原理D、教育性原理E、协同性原理12、观察法可以分为(A,B,C,E)、A、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B、现场观察与情景观察C、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D、情景观察与控制观察E、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13、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B,C,D,E)A、每次尽可能长B,有明确观察目的C、随时记录D、可利用现代手段E、每次时间不宜过长14、实验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A,B)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A、自变量B、因变量C、人脑D、客观世界15、实验法可分为(A,D)A、实验室实验法B、情景实验法C、参与实验法D、自然实验法16、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A,B,C,D)、A、实验情境B、控制被试C、控制实验刺激D、控制被试的反应17、调查法可分为(B,C,D,E)、A、一般调查法和特殊调查法B、一般调查法和专题调查法C、事实特征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D、结构式调查和非结构式调查E、访谈法、邮寄问卷法和电话调查法等18、调查法的缺点是(B,C,D)A、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B、被调查者可能有意不作出真实回答C、封闭式的问题损失数据有效性D、问题措词不易确定19、一般研究法主要包括(A,B,D)A、实验和研究设计B、对数据的统计处理C、抽样法D、逻辑思维法20、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分为(A,C)A、孕育阶段B、转折阶段C、确立阶段D、发展阶段21、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A,B,D)A、心理学的确立B、实验心理学的创立C、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D、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22、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A,B,C)A、意识B、前意识C、潜意识D、后意识23、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包括(A,B,C)A、潜意识理论B、梦的解释C、泛性论D、本能学说E、人格理论第二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B、信息的识别C、信息的选择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2、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信息的演算是以下哪种心理过程?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3、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A、眼睛B、耳朵C、鼻子D、舌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A、阈限B、绝对阈限C、差别阈限D、相对阈限5、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A、大小恒常B、形状恒常C、颜色恒常D、亮度恒常6、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A、感觉B、注意C、记忆D、思维7、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8、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9、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10、以下又可以称为实践思维是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语词逻辑思维D、抽象思维11、按照思级结果的新颖性,可以把思维分成A、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B、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C、受制思维和创造思维D、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二、多项选择题1、感觉器官除了感受光波、声波、气味、滋味以外,还可以感受A、温觉B、冷觉C、痛觉D、触觉2、在“群魔殿”的多水平信息加工认知模型中,设像参与信息加工的有A、映象小鬼B、特征小鬼C、认知小鬼D、判断小鬼E、决策小鬼3、注意具有以下功能A、选择B、保持C、调节D、监督E、伴随4、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物体是A、刺激物是新奇的B、刺激物亮度增加C、刺激物静止D、刺激物发生相对运动E、刺激物符合需要5、注意的基本品质特点是A、注意范围B、注意稳定性c、注意的分散D、注意的转移E、注意的分配6、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有A、动机B、神经系统的特点C、后天的训练D、兴趣E、刺激物的特点7、自动加工是A、不需要大量注意资源B、随时应对环境的变化C、经过大量统习D、应用灵活的加工方式E、加工模式难以改变8、控制加工是A、受资源量限制B、是一种程式化的程序C、不能同时进行多项作业D、应用灵活的加工方式E、需要集中注意完成9、以下以表象的方式编码的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10、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A、物理特性编码B、言语听觉特性编码C、语义编码D、表象编码E、行为编码11、遗忘的发生是由于A、信息错误B、记忆痕迹消退C、信息的干扰D、意识的抑制E、信息不能再认12、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有A、尝试错误B、顿悟C、类比D、启发式E、反推法13、以下关于定势描述正确的是A、一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B、凭借以前的经验看问题C、有时有助于较快解决问题D、缺乏灵活性E、可以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法第三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C)A、需要B、动机C、兴趣D、理想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B)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D)、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B)A、艾森克B、卡特尔C、哈撒韦D、霍兰德6、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B)A,艾森克人格问卷B、Y—G人格测试C、主题统觉测验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7、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D)8、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C)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9、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C)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10、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B)A、l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是(A、C,D)A、需要B、气质C、动机D、能力E、兴趣2、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是(B,C,D)A、需要B、气质C、性格D、能力E、兴趣3、信念是(A,B,C,D,E)A、被意识到个性倾向性B、洞察事物的出发点C、判断事物是非曲直的准则D、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E、有认识、情感、意志构成的融合体4、一般能力是指(A,B,C,D,E)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力D、想象力E、注意力5、气质类型包括(A,B,C,D)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E、神经质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A,B,C,D,E)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7、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C,D)A、荣格B、华生C、斯金钠D、班杜拉E、埃里克森8、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B,C,E)、A、艾森克人格问卷B、罗夏墨迹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16人格因素问卷E、儿童统觉测验9、信度包括(A,B,C)、A、再测信度B、等值信度C、分半信度D、内容信度E、效标关联信度10、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活泼型的特点是(A,C,E)、A、强B、弱C、平衡D、不平衡E、灵活11、以下关于能力的描述是正确的是(A,C,E)、A、属于个性心理特征B、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C、发展比知识发展要慢得多D、随年龄增长不断积累E、随年龄增长是一个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第四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2、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B)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将隶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儿童的一种或多种行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是(D)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4、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C)A、华生B、加德纳C、皮亚杰D、斯腾伯格5、()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C)A、同化B、顺化C、平衡化D、自动化6、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C)A、皮亚杰B、加德纳C、斯腾伯格D、戴斯7、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B)A、强化学说B、先天决定论C、相互作用论D、循序渐进论二、多项选择题1、发展的主要内涵是(A,B,C、D)A、发展是有顺序的、不可逆的B、能够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变化C、使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高效的行为D、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E、是无规律的变化2、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是(A,B,C、D)A、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E、波动性3、心理发展的研究主题主要有哪些方面(A,B,C、D,E)A、认知B、语言C、情绪D、社会性E、个性4、横向比较研究的缺点是(C、D)A、经济节省B、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分别取样比较C、一致性效应D、很难控制影响发展的因素5、纵向跟踪研究的缺点是(A,C、D)A、投入较大B、揭示心理发展稳定性C、会有被试流失D、时代变迁效应6、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B,C)A、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B、认知结构的构建和再构建是认知发展的本质所在C、儿童认知发展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D、存在着相互独立的七种智力7、传统的观点认为,儿童的智慧发展受到以下哪些因素影响(A,B,C)A、成熟B、经验C、社会环境D、自然环境8、语言的构造包括三个部分(A,B,D)A、语音B、语法C、语句D、语义E、字形9、语言的发展包括以下阶段(A,B,C,D)A、牙牙语阶段B、单词语阶段C、双语或三词组合阶段D、完整句阶段10、语言能够影响人的(A,B,C,D)、A、人际交往B、认知C、自我调节行为D、社会化11、自我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D)A、自我意识B、自我评价C、自我监督D、自我控制第五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D)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2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谁提出的(B)A、布卢姆B、加涅C、奥苏贝尔D、奥斯本3、奥斯本提出了(D)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加涅)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奥苏贝尔)D、头脑风暴法4、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5、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B)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D)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7、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D)A、第一年B,第2-3年C、第3—-4年D、第五年以后8、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二、多项选择题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对象D、教学媒体2、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D)A、目标B、策略C、计划D,评价3、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包括(A,B,D)A、认知B、情感C、意志D、动作技能4、教学媒体包括(A、B,C,D,E)A、投影B、录象C、计算机D、黑板E、图片5、行为主义教学观把学习看成(A,B,C,D)A、经验的联结或操作的变化B、通过练习和刺激反应式的强化来实现的C、学习效果表现为外部的变化D、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技能体系6、华莱士将问题解决描述为哪四个步骤(B,C,D,E)A、产生B、准备C、孕育D、明朗E、验证7、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A,B,C,D)A、独创性B、发散性C、灵活性D、突发性8、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表现为、(A,B,C,D)A、热爱学生B、善于启发C、勤学敬业D、以身作则9、优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A,B,C,D)A、个人成就感B、认为从事教学活动很有价值C、对学生有正向的期望D、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第六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C)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2、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B)A、桑代克B、斯金纳C、加涅D、金布尔3、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C)A、桑代克B、巴甫洛夫C、奥苏贝尔D、金布尔4、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D)A、奥苏贝尔B、加涅C、布鲁纳D、塞伦5、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B)A、效果律B、应用律C、失用律D、准备律6、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C)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7、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8、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C)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D、思维力9、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C)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C 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10、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D)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二、多项选择题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B,C,D)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加涅2、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B,C)A、华生B、加涅C、奥苏贝尔D,金布尔3、金布尔关于学习的定义是(A,B,C,D,E)A、学习的结果是学习的主体要发生持久的变化B、学习是发生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的变化C、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D、学习需要练习E、学习要受到强化4、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根据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A,B,C,D)A、知识的学习B、技能与熟练的学习C、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D、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学习5、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A,B,C,D,E)A、生理性要素B、认知要素C、情感要素D、意志要素E、社会性要素6、联结论的主要特征是(A,B,C)A、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B、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C、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客观研究D、学习主要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7、桑代克总结的主要学习规律是(A,B,C)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D、联结律8、斯金纳总结出的规律包括(A,B,C,D)A、习得反应B,条件强化C,泛化作用D、消退作用9、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B,C,D,E)A、奖学金B、对成绩的认可C、表扬D、改善学习E、给予学习和成长机会10、学习活动中良好的性格特征表现为(A,B,C,D)A、努力奋斗B、实事求是C、独立意识D、创新精神第七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A)A、归因B、印象(认知者以自己过去经验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C、自我认知(主我对客我的认知与评价)D、态度(个体对人、对事、对周围世界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与一致性的反应倾向)2、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D)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3、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4、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A、熟悉性和临近性B、相似性与互补性C、外貌D、对等性或互惠性5、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C)A、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群体规范与群体目标的影响下,向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方间变化的现象)B、服从(在外界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C、暗示D、模仿(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相同的行为方式)6、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C)A、服从B、从众C、模仿D、暗示7、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B)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C、社会进步D、社会退步二、多项选择题1、个体具有社会化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A,B,C,D)A、有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B、有超越本能的学习能力C、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D、有掌握语言的潜在能力2、大众传媒有(A,B,C,D)A、报纸B、电视C、广播D、互联网3、印象具有以下特点(B,C,D)A、直接性B、间接性C、稳固性D、综合性4、态度改变的方法有(A,B,C,D)A、劝导宣传法B、群体影响法C、活动参与法D、角色扮演法5、利他行为具有以下特征A、以利他为目的B、自愿的C、不期望回报D、会有一定的付出或损失6、以下属于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是A、给老人让座B、帮助同学补习功课C、抢救落水儿童D、与持枪歹徒搏斗7、战争、恐怖活动属于A、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B、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C、手段性侵犯行为D、目的性侵犯行为8、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A、群体个数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D、人的心理特点E、群体的性别比例9、群体决策的缺点有A、多方面收集信息B、利用集体智慧C、增加群体凝聚力D、费时费力E、议而不决第八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我们常说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标准是根据心理健康三层面中哪一层的标准A、非病状态B、良好适应状态C、理想状态D、正常状态2、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论述以下哪一条是不对的A、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细分为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B、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效率高,是适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C、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适合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活动的主持者应受过相应的培训D、团体辅导是一种一对多的心理辅导方式3、自卑感问题是按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哪种标准来划分的?A、问题的内容B、内在心理根源C、特定发展时期和阶段D、问题的性质4、关于自卑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自卑的人热衷于与人比较,而对自己的期待却很低B、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无法悦纳自己C、自卑的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D、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是处理自卑问题的方法之一、5、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二、多项选择题1、张春兴认为心理健康的条件有A、情绪较稳定B、乐于工作C、能与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并乐于和他人交往D、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并悦纳自我E、对环境有适切的认识、能切实有效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适宜采用:A)诊疗模式B、发展模式C、教育模式D、文化模式3、关于心理测试的论述以下正确的有:A、心理测试可以集体进行,也可以一对一进行B、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科研和调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C、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筛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好预防工作、:D、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宣传作用、4、造成学生学习问题的可能原因有:A、学习习惯和方法不良B、学习动力缺失C、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D、亲子关系问题E、学业不适应5、对于学习习惯的建立,以下哪几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基本学习习惯不良多始于小学、B、家长的“陪读”会造成孩子在学习上对家长的依赖、C、不良学习习惯的扭转和改变不是很难的事、D、行为强化技术是改变不良学习习惯的一项重要技术、E、学习习惯的改变和确立要趁热打铁,趁学生有改变的兴趣,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好的学习习惯、6、在职业压力模式中,所谓的“组织外的压力"包括A、家庭问题B、生活危机C、财务问题D、生涯发展。
教师心理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教师心理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03e70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0.png)
教师心理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策略?A. 设定明确的目标B.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C. 过度批评学生D. 提供及时反馈答案:C2.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下哪项属于最高层次的需求?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3.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幽默可以带来哪些积极效果?A. 增加学生的焦虑感B. 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C.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D. 减少学生的参与度答案:C二、多选题4.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A. 学生的年龄特点B. 学生的兴趣和动机C. 学生的文化背景D. 教学材料的难度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管理情绪?A. 深呼吸B. 积极思考C. 避免情绪表达D. 寻求社会支持答案:A, B, D三、判断题6. 教师的期望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表现。
()答案:正确7. 教师在教学中应完全避免使用惩罚,因为惩罚总是无效的。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8. 简述教师如何通过心理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答案: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利用心理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设计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
- 运用正向强化来鼓励学生的良好行为和学习习惯。
- 通过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
- 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如时间管理、记忆技巧等。
- 识别并应对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如焦虑、自我效能感低下等。
五、案例分析题9. 假设你是一名教师,班上有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你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来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答案:作为一名教师,我会采取以下步骤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首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否存在学习焦虑或其他心理障碍。
- 其次,运用目标设定理论,帮助学生设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确保目标具有挑战性但又可达成。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附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808fdfaaea998fcd220e5c.png)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A.建构主义B.认知—结构C.信息加工D.尝试—错误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近景性内部动机B.近景性外部动机C.远景性内部动机D.远景性外部动机3、( )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A.奥苏伯尔B.桑代克C.贾德D.格式塔心理学4、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5、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 )。
A.能力B.努力C.任务D.运气6、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
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7、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
A.程序性知识B.实用的知识C.直观的知识D.可应用的知识8、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 )。
A.集中与分散练习B.整体与部分练习C.模拟与实际练习D.过分与适度练习9、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
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10、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属于( )。
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认知技能1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
A.复杂方案B.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D.思维程序12、某学生智商为100表示( )。
A.较低智力B.中等智力C.较高智力D.非凡智力13、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
A.行为参照B.省力C.服从D.强迫14、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 )。
A.可用因素B.微弱因素C.重要因素D.利弊兼有的因素15、“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
A.刻板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16、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师资训练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身心特征与职业修养称为教师的( )。
教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10ec7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a.png)
教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应关注的是学生的:- A. 知识掌握- B. 技能培养- C. 情感态度- D. 个性发展答案: C2.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教师应首先满足学生的: - A. 安全需求- B. 社交需求- C. 自我实现需求- D. 生理需求答案: A3. 以下哪项不属于教师的职责?- A. 传授知识- B. 激发兴趣- C. 管理课堂- D. 个人娱乐答案: D## 二、判断题1. 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直接影响。
()答案:正确2. 教师应完全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不得有任何创新。
()答案:错误3. 教师在课堂上应保持严肃,以维护课堂纪律。
()答案:错误## 三、简答题1. 简述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答案: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发现者,能够及时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
其次,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通过课堂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教师还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支持者,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和专业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促进其健康成长。
2. 教师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答案: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运用心理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首先,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
其次,运用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
再次,利用记忆规律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记忆知识。
最后,通过情绪管理技巧,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四、案例分析题某班级学生小明在数学课上经常走神,成绩一直不理想。
作为他的数学老师,你应该如何帮助他?答案:作为小明的数学老师,首先需要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他走神的原因。
可能是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或者存在学习上的困难。
接下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帮助他:1. 与小明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对数学的看法和感受,找出问题的根源。
教资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资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8da36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6.png)
教资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动物行为B. 心理活动和行为C. 社会现象D. 物理现象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教育心理学D. 生物化学答案:D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由哪三个结构组成?A.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B. 自我、本我、超我C. 认知、情感、意志D. 感知、记忆、思维答案:B4.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情绪和动机B. 思维和语言C. 人格和行为D. 社会关系和群体行为答案:B5.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二、填空题6. 心理学中的“观察学习”是由______提出的。
答案:班杜拉7. 情绪智力(EQ)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能力,这一概念是由______提出的。
答案:戈尔曼8.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______。
答案:学习过程9.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______。
答案:形式运算阶段10.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的认知风格,其中一种认知风格是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这是由______提出的。
答案:威特金三、简答题1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相关研究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势,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12. 描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包括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心理冲突和任务,个体解决这些冲突的方式会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四、论述题13.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答案: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首先,它帮助教师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动机,从而设计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师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教师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37e52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2.png)
教师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教育过程B. 学习过程C. 教学方法D. 学生心理2. 以下哪项不是认知主义心理学派的特点?A. 强调内部认知过程B. 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C. 强调环境对学习的影响D. 认为知识是通过信息加工获得的3.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到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4.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学习动机B. 学习风格C. 课程设计D. 学习策略5.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布鲁纳的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7. 描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8. 解释什么是“最近发展区”并举例说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教师如何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10. 分析教育心理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11. 阅读以下案例:一位教师发现班上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困难,通过观察和分析,教师发现这些学生普遍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请分析这位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教育心理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C4. C5. C二、简答题6.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强调学习者通过发现学习来形成认知结构。
7.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学习是在社会互动中进行的,文化工具如语言在认知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8. 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独立解决问题时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或提供适当的指导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论述题9. 教师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通过设置合适的挑战和奖励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以及通过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来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和自我效能感。
教师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教师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1c0a4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8.png)
教师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师心理学是研究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以下哪项不是教师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教师的认知发展B. 教师的情感态度C. 教师的职业道德D. 教师的心理健康答案:C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哪些心理学原理来提高教学效果?A. 认知发展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完成特定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的信念。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因素?A. 个人以往的成功经验B. 替代性经验C. 言语劝说D. 教师的性别答案:D4.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表扬和奖励来激励学生,这主要依据的心理学理论是?A. 认知发展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B5. 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时,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策略?A. 忽略学生的不良行为B. 提供明确的期望和规则C. 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D. 经常使用惩罚答案:D6.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考虑学生的哪些心理发展阶段?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主要依据的心理学理论是?A. 认知发展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C8.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这主要依据的心理学理论是?A. 认知负荷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A9.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提问策略,这主要依据的心理学理论是?A. 认知发展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A10.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自我反思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这主要依据的心理学理论是?A. 认知发展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教师的教学风格?A. 教师的个性B. 教师的教育背景C. 教师的教学经验D. 教师的性别答案:A, B, C12.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差异化教学,这主要依据的心理学理论包括哪些?A. 多元智能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行为主义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A, B, D13.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情感教学,这主要依据的心理学理论是?A. 认知发展理论B. 情绪智力理论C. 行为主义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B, D14.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合作学习,这主要依据的心理学理论包括哪些?A. 社会学习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行为主义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A, D15.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反思性教学,这主要依据的心理学理论是?A. 认知发展理论B. 元认知理论C. 行为主义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B,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教师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教师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75a37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4.png)
教师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本文为教师心理学测试题和答案的整理,旨在帮助教师了解自身心理状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以下为测试题及答案,敬请参考。
测试题:了解自我认知1.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富有工作激情的教师吗?(是/否)答案:这个问题需要个体认真思考,给出实际的判断。
2. 你是否经常感到工作压力过大?(是/否)答案:同样需要个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3. 你是否喜欢与学生互动交流?(是/否)答案:同样需要个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测试题:情绪管理1. 当遇到学生问题时,你会如何处理?答案:个体回答,请根据个人情况自行评判。
测试题:教育期望1. 你对学生的期望值是怎样的?答案:这个问题需要个体回答,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2. 你觉得学生的表现是否与你的期望相符?答案:请个体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测试题:专业发展1. 你是否会定期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与理论?答案:请个体回答。
2. 你是否喜欢参加教育专业的培训和讲座?答案:个体回答。
测试题:自我反思1. 你是否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答案:请个体回答。
2. 你是否愿意接受同事的建议和帮助?答案:个体回答。
测试题:教师情绪表达1. 在教学中,你是否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答案:请回答个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2. 你是否能够和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答案:个体回答。
这些测试题旨在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情绪管理能力和教育期望等方面。
通过对测试题的回答,教师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寻找提升自身的方法和途径,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注意:以上测试题与答案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结合个体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希望这些测试题对您的教师职业发展有所帮助,祝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教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
A.学校的产生B.学制的建立C.教育实体的出现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的出现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学校教育体系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 )。
A.激发学生积极思考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D.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C项与启发项原则无关。
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A.多样化B.专业化C.单一化D.崇高化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4.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从( )来进行划分的。
A.课程功能的角度B.教育阶段的作用C.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的角度D.课程核心组织的角度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课程的类型没有严格的意义。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的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5.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学校的物质文化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学习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6.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B.上课C.布置批改作业D.成绩考评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的发展。
8.通常所说的“跳一跳、摘桃子”是指( )。
A.先行组织者B.最近发展区C.教育与教学D.解决问题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独自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问的过渡状态。
9.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因素( )。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是人发展的自然或生理的前提条件,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0.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B.课外活动C.生产劳动D.社会活动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二、多项选择题11.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经典的观点有( )。
A.神话起源说B.教育生物起源说C.教育心理起源说D.教育劳动起源说答案:ABCD12.华莱士的四阶段模式包括( )。
A.准备阶段C.明朗阶段D.验证阶段E.观察阶段答案:ABCD。
中公专家解析:华莱士认为问题解决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和验证阶段。
13.在法律上,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属于( )。
A.干预与服从B.责任与义务C.教育与被教育D.管理与被管理E.监护与被监护答案:CD。
中公专家解析:学校和学生是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叫教育法律关系,主要由教育法调整。
14.西方古代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 )。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主主义与教育》E.《雄辩术原理》答案:CE。
中公专家解析: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作《雄辩术原理》。
15.古希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教育家主要有( )。
A.苏格拉底B.昆体良D.亚里士多德E.夸美纽斯答案:ACD。
中公专家解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是古希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教育家。
三、填空题1.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__________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答案:学校系统2.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的__________为标志。
答案: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3.教学大纲一般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答案:说明部分,本文部分4.讲授法可分为讲述、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方式。
答案:讲解,讲演5.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辅导、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生活辅导,择业指导。
四、判断题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 )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随着当代教育的发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 )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标评价模式。
3.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 )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分组教学有其优点同时也有一些较严重的问题,见教学组织形式章节。
4.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 )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是正确的。
5.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 )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班级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学生,题干说法是正确的。
五、名词解释1.有意义学习答案:有意义学习:就是将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2.榜样法答案: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3.教育(狭义)答案:教育(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六、简答题1.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参考答案: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是:(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2.简述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启发性原则,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七、论述题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答案要点】教师进行教学,平时的业务准备、思想准备和精心备课,最后总要落实到教好课上。
为了上好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
1.目的明确。
一是目标制定得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二是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的来进行。
2.内容正确。
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3.方法得当。
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
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结果。
4.结构合理。
要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
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度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5.语言艺术。
讲普通话,要清楚、注意抑扬顿挫。
6.气氛热烈。
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7.板书有序。
形式上字迹规范、清楚、位置适宜;内容上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8.态度从容。
充满自信,适当应用肢体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