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秋游》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2《秋游》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2《秋游》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秋游》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课时,主要围绕“秋游”这一主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秋游这一主题不会感到陌生。
他们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可能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秋游的情境中,感受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2.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六. 教学准备1.秋游场景的图片或视频。
2.学习材料:练习题、卡片等。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秋游场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秋游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发现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组秋游的人数,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如果再来一些人,我们需要增加哪些数字?如果有些人离开了,我们需要减少哪些数字?”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加减法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加减法。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每组代表一个景点,每组需要计算自己景点的人数,然后全校进行汇总。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秋游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在秋游中,我们还可以在哪里用到加减法?让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秋游》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秋游》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秋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想象法:通过想象,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
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秋天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
(2)提问:你们喜欢秋天吗?秋天是什么样子的?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秋天的课文——《秋游》。
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字音和断句。
(3)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 ② 引导学生理解“渐渐”“凉了”等词语的意思。
③ 让学生想象秋天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④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 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 ② 引导学生理解“郊外”“一望无边”等词语的意思。
③ 让学生想象郊外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④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 ② 引导学生理解“白云”“有时像……有时像……”等词语的意思。
③ 让学生想象白云的形状,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④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4)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 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 ② 引导学生理解“农田”“高粱”“棉花”“稻子”等词语的意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秋游》教案、教学设计
a.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任务和指导。
b.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探究数学问题。
c.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如金黄的树叶、丰收的果实等,唤起学生对秋天的美好回忆。
2.强调数学在秋游活动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师进行简要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鼓励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设计一份秋游预算表。预算表应包括秋游活动的各项费用,如交通费、门票费、食物费等,并计算出总预算。
b.探究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
c.游戏教学法: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4.教学评价:
a.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秋游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意识、探究精神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b.结果性评价:对学生在秋游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秋游活动中探究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秋游预算制定、景点选择等,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进行问题分析,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结合秋游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秋游》教学设计五
《秋游》教学设计五游》教学设计五作者:里华中心小学彭小艳转贴自:里华中心小学点击数:83 《秋游》教学设计五《秋游》教学设计姜堰市里华中心小学彭小艳()教学内容:国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课文1第二教时设计理念: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利用音像组合等手段,通过创设情境、驰骋想像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自主表达所感受到的金秋美景,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努力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学习语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情景交融、富有童趣的散文。
全文生动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快心情。
本节课的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在于抓住重点词反复品味朗读,感受秋天的美景。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图文对照,并通过想象抓住重点词反复品味朗读,感受秋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引导回味,创设情境。
“炎热的夏天已经悄悄走了。
眼下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
”在这美好的季节,你想到什么?(鼓励学生回忆自己所积累的有关秋天的成语,古诗、儿歌等等)看来同学们对秋天了解得还真多,告诉老师金秋时节你想干什么呢?(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好,今天就满足大家的愿望,咱们就一起去“秋游”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来再现秋天,营造轻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尊重全体学生的自主情感,带领学生轻松进入课文情境。
二、指导看图,感知课文。
1、(播放音乐《郊游》)同学们,不知不觉的,我们已经来到了郊外。
让我们睁大眼睛,尽情欣赏这秋天的美景。
(播放课件,欣赏秋天的美景。
)2、欣赏完了这美景,你能把刚才看到的介绍给别的同学听一听吗?(结合学生的自主表达,最后可引导个别学生按“天空—农田—游玩”的顺序说说。
)3、大家说得真好,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走进这多姿多彩的秋。
小学二年级《秋游》数学授课内容
小学二年级《秋游》数学授课内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通过秋游活动的观察和体验,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发现数学问题。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课程导入
通过讲解秋游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秋游活动中的数学问题。
2. 教学案例
以秋游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为例,如:小组购买门票、分配食物等,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 总结与拓展
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布置一些相关的数学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在秋游活动中的表现、小组讨论的活跃度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研究效果进行评价。
四、教学资源
1. 秋游活动相关图片或视频。
2. 数学作业纸。
五、教学建议
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秋游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引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2. 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应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 对于研究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跟上教学进度。
以上就是小学二年级《秋游》数学授课内容的详细说明,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秋游》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秋游》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秋游》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3)学生能够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秋天景色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仿写、续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秋天景色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仿写法、续写法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秋天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
(2)收集秋天的图片、诗歌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秋天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
(2)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3)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秋游。
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精读课文 (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每组选择一段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朗读。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以下几个问题: ①作者在秋游时看到了哪些景色? ②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景色的? ③作者在秋游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学1. 2. 3. 1. 2. 1. 2. 1. 2. 3.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和总结。
拓展延伸 (1)让学生欣赏一些秋天的诗歌或散文,感受秋天的美好。
(2)让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秋天的图片或诗歌,交流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
教案一、教学内容:《秋游》二、教学目标:1.了解秋天的特点和美景,培养学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2.教育学生勇敢、积极的心态,应对困难和挑战;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秋天的特点和美景;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活动图片和课文的朗读,展示秋天的美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2.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展示和讨论的形式,增加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讨论和表达。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与学生打招呼,制造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出示秋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秋天的了解和感受,并用词语描述秋天的特点。
2.学习秋游的故事(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秋游》,画外音,让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的美景;-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文中描述的景物,引导学生用适当的形容词来描绘这些景物的特点。
3.师生互动(10分钟)-教师出示图片和卡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描述图片上的秋天景色;-教师引导学生用五感来感受秋天的美景。
4.学生展示(15分钟)-学生展示合作小组讨论的结果,互相倾听和评论;-教师鼓励学生积极表达,相互学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情感教育(10分钟)-教师展示《秋游》中的困难和挑战,并引导学生学习老师和小猴子积极应对的态度和办法;-教师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敢、积极,勇往直前。
6.小结(5分钟)-教师复习本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
七、教具准备:1.图片和卡片,展示秋天的美景;2.课文《秋游》。
八、板书设计:秋游特点:凉爽、多彩、丰收、美丽景色:金黄的稻谷、红红的枫叶、绿绿的菜叶、灰灰的云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欣赏秋天美景的过程中,培养了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秋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秋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秋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江苏邱燕--------------------------------------------------------------------------------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1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师描述:秋天到了,天高云淡,白云悠悠。
秋风起了,黄叶从树上轻轻飘落下来,像铺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
这时候,老师最喜欢踩着松软的落叶去郊外秋游。
小朋友,你们也想去吗?2(出示秋游图)学生看图后师问:小朋友,郊外的景色美吗?(出示:我最喜欢,。
)你能用“我最喜欢哪儿,这个地方怎么样”的句式说说这儿的美景吗?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郊外的景色多么迷人呀!(出示蓝天白云图)2出示:秋天的天空,白云。
进行练说。
3初读课文第二段。
小朋友把蓝天描述得这么美,我们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4自学第二自然段。
你能对照这三道题读懂课文吗?出示:①()的天空()。
②几朵白云有时像(),有时像()。
③还有什么一望无边?你觉得白云还像什么?一望无边的()。
白云像()。
5集体讨论。
6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轻声读课文。
秋天的天空美,农田也很美。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农田里的景象。
(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2师问:农田里有哪些庄稼?各是什么颜色?农田美在哪儿?3填色:这儿有张绘有稻田、高粱、棉花的简笔画,小朋友给它填上色彩,看谁填得最美?4(出示农田图)学生看图后,师问:图中的色彩美吗?跟小朋友刚才填的色彩比呢?蓝蓝的天空和一望无垠的农田交相辉映,显得更加绚丽多姿。
让我们再次来到农田里,感受它的美吧!(师引语)5读中品味美。
怎样读才能感觉到这些颜色美呢?6迁移练说:(出示果园图)秋天的农田美,果园也很美。
你能用刚才的句式说说果园里的美景吗?[出示:果园里,(),(),()。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小朋友今天玩得开心吗?让我们用高兴的心情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秋游》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情感目标
01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之情。
02
增强学生集体归属感和团队合作 精神。
02
教学内容
秋天的景色
总结词
描绘秋天的美丽景色,包括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详细描述
通过图片、视频、诗歌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了解秋天树叶变色 、庄稼丰收等自然景观,同时了解秋天的人文景观,如秋日的公园、落叶飘洒 的小路等。
《秋游》教学设计教 案教学设计
汇报人:
2023-12-29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难点与重点 •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师自我反思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秋天的相关常识,如气候、植物变化等。 了解秋游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感受大自然的能力。
讲述一个关于秋天的美丽 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 情境。
提问导入
提问学生关于秋天的感受 和记忆,引发学生的思考 和兴趣。
图片导入
展示秋天的风景图片,让 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激 发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讲解秋天的特点
讲解秋天的气候、景色、动植物 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对秋天有
更深入的了解。
分析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其中的语 言、结构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 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评价反思
总结词
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客观性、激励性
详细描述
在本次《秋游》教学设计教案中,教学评价 全面而准确,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及时进行,能够及 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评价结果 客观公正,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学习并提高学 习成绩。同时,评价还具有一定的激励性, 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激发他们的学习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2《秋游》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2《秋游》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秋游》这一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数》,主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万以内的数,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教材通过秋游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受数的实际意义,体验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识数的基础,对于万以内的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数数、识数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数的顺序、数的组成等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体验数的实际意义,培养数数、识数的能力。
2.学生会正确地数万以内的数,理解数的组成,能够用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体验数的实际意义,培养数数、识数的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对数的顺序、数的组成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操作教学法、交流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秋游的相关图片、卡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笔、本子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秋游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中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去秋游,但是在秋游之前,我们要先学会数数,看看我们秋游的地方有多少个小朋友。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卡片上的数字,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认一认。
然后,教师学生进行数数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的实际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组选一个组长,组长带领组员进行数数练习。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秋游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秋游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秋游”,本单元通过秋游的场景,引入整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加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减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以及加减法的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和识数的能力,对整数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情景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同时,学生可能还存在不同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秋游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和巩固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交流互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和应用加减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具等。
2.教学环境:教室、黑板、投影仪等。
3.学生准备:学生已经学习了数数和识数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秋游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场景中的物品和人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秋游场景中的物品和人数,引导学生发现物品和人数之间的关系,引出加减法的概念。
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教学设计:秋游(精选合集)
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教学设计:秋游(精选合集)第一篇: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教学设计:秋游课题:秋游教学目标:1、通过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习连减计算的过程。
2、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
3、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连减的方法,能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秋天到了,正是出游的好时节。
同学们喜欢秋游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师:从秋游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这条船可以坐90人。
有两队,一队有45人,二队有25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准确。
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生1:一共有多少人呢?生2:这条船能坐得下这些人吗?生3:船上还有空座位吗?……二、自主探究1、乘船问题。
师:是啊,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呢?你觉得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了解不用的算法。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到黑板板书,并说明理由。
2、乘车问题。
师:同学们之前的表现非常棒!解决了乘船时的问题。
如今啊,同学们的秋游就要结束了,要乘车返回学校。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
师:根据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你能计算出第3辆车上有多少人吗?自己试一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尝试解答后小组内交流解法,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重点强调用竖式计算的写法。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练习设计:教材第5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篇:小学数学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秋游》教学设计(范文模版)小学数学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秋游》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有关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二年级上册《秋游》教案
二年级上册《秋游》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与秋游相关的文字、词汇和表达方式,了解秋天的特征和秋游的意义。
2.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秋游带来的快乐和美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3.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描述秋游的经历和感受,提高观察、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与秋游相关的文字、词汇和表达方式,理解秋天的特征和秋游的意义。
2.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法进行写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教学准备:1. 教材:《秋游》教材及补充资料,包括图片、视频、文本等多媒体资源。
2. 工具:多媒体教具、板书板画、计算器等工具辅助教学。
3. 网络资源:提供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秋游相关网站和资源链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教学方法和手段:1. 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视频、文本等多媒体形式辅助教学,增强视觉和听觉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2. 互动式教学:采用小组讨论、口头作文、互动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互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3. 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进行个性化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秋游的经历,激发他们对秋游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点讲解:介绍与秋游相关的文字、词汇和表达方式,如“秋天”、“枫叶”、“秋游”、“收获”等,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音、词义和用法。
3. 训练活动:设计多种活动形式,如小组讨论、口头作文、填空练习等,让学生反复练习,形成肌肉记忆。
4. 课堂互动:通过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课堂互动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秋游的相关知识。
5. 巩固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和作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技能水平。
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通过小组讨论、口头作文等形式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和提高。
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
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秋季的特点,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2.通过秋季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学习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基本用法,并能运用到秋季的描述中。
二、教学准备:教学材料:秋天的图片、秋季经典诗歌或文学作品。
教学工具:黑板、笔、复印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或朗读一首秋季经典诗歌的方式,引起学生对秋季的好奇与兴趣。
2. 了解秋季的特点(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秋季的特点,如天气转凉、树叶变色、果实成熟等。
帮助学生了解秋季的变化。
3. 秋季观察与体验(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进行秋季观察与体验活动。
学生可以观察和收集秋季的落叶、果实等,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中的变化。
4. 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学习(30分钟)教师介绍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基本概念,并通过例子向学生解释其用法。
然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描述秋季的景色和感受。
5. 制作秋季手抄报(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制作秋季手抄报,让学生将所了解的秋季特点、观察和感受进行展示。
手抄报可以包括文字描述、绘画作品和收集的秋季材料等。
6. 总结与展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秋季手抄报,并帮助学生总结他们在活动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体验和观察结果。
四、教学延伸:1. 阅读秋季经典诗歌或文学作品,让学生体会语言中对秋季的描绘和表达方式,提高语感。
2. 组织学生参观农田,了解秋季农田的变化和农民的收获,培养学生对农田劳动的尊重。
3. 创设秋季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利用自然材料制作一些秋季装饰品,培养动手能力和审美素养。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一节秋游教案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秋季的特点,培养了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和观察力。
同时,通过学习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基本用法,并运用到秋季的描述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通过制作手抄报的形式,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并展示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秋游》教学设计
《秋游》教学设计一、教学提示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妙景象,激发酷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字写字。
难点:抓住重点词反复品尝感悟秋天的漂亮,并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
对策: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和音像组合手段,通过创设情境、驰骋想象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妙景象,激发其酷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努力让学生在感爱好的自主活动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3、课型:低年级阅读课二、教学流程板块一:初读课文〔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同学们会唱《秋游》这首歌吗?2、师:秋风起了,天气慢慢凉了。
在这美妙的季节,有一群小学生,跟着教师去秋游了。
〔板书:1、秋游〕3、想一起去看看吗?师配乐朗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象4、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二〕指导看图,感知全文。
1、〔放多媒体课件:郊外全景图〕大家快睁大眼睛,尽情观赏眼前这美景吧!2、你能遵照必须的依次把秋天的美景介绍给其他同学听吗?〔可遵照从天空——农田——同学们的游玩状况来引导说话。
〕3、同学们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是怎样描绘的。
〔三〕提出要求,指导初读。
1、请大家拿好书,谨慎地读书,遇到不相识的字看一看拼音,多读几遍。
〔鼓舞学生把不相识的字划出来,读几遍,记住它〕2、〔出示生字:绵稻粱棉滚逮嗓凉老师郊望兔羊追逐喊〕书上生字能记住的请举手。
指名读,跟读。
棉和绵有什么不同?3、出示词语:绵羊稻子高粱棉花打滚儿逮蚂蚱嗓子凉教师郊外一望无边白兔奔跑追逐笑着喊着看一看,这些字组成的词会不会读?指名读。
〔留意正音,协助学困生〕4、读书不仅要正确、流利、假如做到有感情就更好了,请大家再读课文。
5、检查读书状况。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秋游》教案指导五篇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秋游》教案指导五篇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
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1一、教材分析:“秋游”是秋天里外出游玩的意思。
“秋”对“游”从时序上做了规定和限制。
课文从“秋”字落笔,点明题旨,然后着力描绘秋天美丽的景色,渲染共享秋游的欢乐。
作者先从整体上交代、点题,然后依循“秋景—秋游”的顺序,紧紧扣住标题描写和叙述,充分渲染了共享秋游的欢乐。
秋景—诗情画意,秋游—共享欢乐。
综观全文,作者写景极尽渲染,记游酣畅淋漓,一幅色彩斑斓欢快跳跃的秋色,秋游图跃然纸上,读来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课文语言材料,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写好本课生字。
四、教具准备:投影片、词卡、小黑板。
五、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读通全文。
2、写好部分生字。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我们刚刚学过《秋天到》这首诗歌。
谁能背出这首艏中描写秋天庄稼长得好的诗句?(指名背诵)写秋天果子长得好的诗句呢?(学生回答后齐背)2、过渡:秋天这么好,你们都想出去玩玩吗?二、板书课题,解题“秋游“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
秋天到哪儿去游玩?看些什么,玩些什么,看看图,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出示投影)三、指导看图1、秋天的天空怎么样?你们看白云像什么?2、秋天农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出示小黑板: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
要求学生用“有的“组成句式说话)四、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
二年级上册秋游教案小学二年级上册《秋游》教案
二年级上册秋游教案小学二年级上册《秋游》教案【二年级上册秋游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以及给人带来的欢乐,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如何在美读课文中让学生去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培养学生流利正确地说话。
教学难点:句式训练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还记得练习1里关于秋天的成语吗?师起头:金风——恩,多好的秋天,闻一闻,秋天是香的,看一看,秋天是五彩的,在这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继续去——《秋游》,来,开心地读课题——(生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请大家轻轻的打开书,(表扬姿势)让我们一起美美的读这一个自然段。
一二起!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真棒,小朋友们去郊游多开心呀!让我们赶紧跟上,请自由朗读课文第二和第三自然段,要求:咬准字音,读通句子。
好,开始吧!2、准备好,让我们出发吧,先抬头看看,天空是什么颜色的?(出示:蓝蓝的)(全班齐读。
)可平时我们都说天空是?蓝的,(贴词)大家比一比,在这里,哪个词好,为什么? (生思考作答)(师总结)3、对了,秋天的天空格外的蓝,秋高气爽,(加天空两个字)谁看到的天空更美?来,就读这5个字。
(评:你看到的天空真蓝啊)(读得真棒)(好美的天空)4、蓝蓝的天空真大啊,书上有一个词写出了天空的大,就是——,(根据回答板书:一望无边)什么意思?哦,原来天空是这么广阔啊,你觉得我们能不能把它读得更大点?(评:真是一眼望不到边)把美丽的颜色带上(齐读: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
5、你还知道什么词语也能形容天空的宽广?(读词语积累:无边无际等)(指导读好)6、这么大,这么美的天空上,住着会变魔术的白云,一阵秋风吹来,它们就像一个个魔术师,变了样子。
闭上眼睛,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读第二段)生回答仿佛看到了什么。
秋游教学设计
秋游教学设计引言:秋季是一个宜人的季节,天空湛蓝,阳光温暖,正是进行户外活动的好时机。
秋天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大自然转换的季节。
秋游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活动,既可以让学生亲近大自然,感受其中的美好,也能增长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本文将介绍一个秋游教学设计,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秋游活动。
一、活动目的:1. 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认知和了解;2. 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活动地点的选择: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美景的地点,如公园、山区等,确保安全,并提前进行实地调查和确认。
2. 活动时间的安排:选择一个阳光明媚、天气适宜的秋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 活动人员的准备:组织教师、志愿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确保活动的有序进行。
4. 活动器材的准备:根据活动的内容和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器材,如望远镜、相机、录音机等。
三、活动流程:1. 活动前期准备:a. 宣传与预告:提前在班级内宣传活动,告知学生活动目的、地点和时间,并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b. 整理知识资料: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教师需要提前准备一些与秋天相关的知识资料,并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前做些准备工作。
c. 分组安排: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并在活动前进行分组安排。
2. 实地考察:a. 导览介绍: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活动地点的背景和特点,让学生对活动有个初步的了解。
b. 实地观察: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景色、植物、动物等,让学生通过亲身经验加深对大自然的认识。
c. 互动体验:在实地考察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体验活动,如探索游戏、集体合作等,让学生参与其中,加深学习效果。
3. 学习总结:a. 交流分享: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让学生表达对活动的感受和体会,并互相分享自己的认知。
《秋游》研究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秋游研究课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秋游研究课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加深学生对秋季大自然的认识和了解。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学习秋天的特点和变化,了解秋季的植物和动物。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2. 教学内容本次秋游研究课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秋季的特点和变化: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秋季的特点和变化,如温度、天气、落叶等。
•秋季的植物: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秋季的植物特征和变化。
•秋季的动物:观察秋天的鸟类、昆虫等动物,了解它们在秋季的生活习性和行为变化。
•秋天的旅游景点:通过参观秋天的自然景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化。
3.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准备活动1.调查问卷:在课前,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秋季的认识和兴趣,为教学内容提供依据。
2.课前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和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秋季的思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第二阶段:实地观察1.秋季植物观察: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周围的秋季植物,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和描述植物特征和变化。
2.秋季动物观察:带领学生实地观察秋季的鸟类、昆虫等动物,分组讨论它们在秋季的生活习性和行为变化。
第三阶段:小组合作1.小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秋天的旅游景点进行探究,包括景点的地理位置、景色、特色植物和动物等。
2.小组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选择的景点,并分享所学习到的知识和体验。
第四阶段:反思和总结1.学生反思:让学生思考本次课程的收获和不足之处,并记录在学习日志中。
2.教师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进行总结,反思教学的效果和不足之处,并留意学生的反馈意见。
二、教学反思本次秋游研究课的教学设计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精神的教学理念。
通过实地观察和小组合作,学生得到了更多的亲身体验和实践机会,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秋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从情境图中提取数学信息,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计算
24+16+27 49+17+32
15+26+44 33+29+25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说图意。
2、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3、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
90-45-25=20(人)45+25=70(人)
90-70=20(人)
4、70人乘车返回学校,第一辆车上有38人,第二辆车上有24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
38+24=62(人)70-62=8(人)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85-49+27= 57+42-69=
64+25-39= 82-45+38=
2、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8+42-36= 52-43+77=
91-38-25= 97-36+43=
46+26+34= 73-49+35=
四、总结:
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