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与鲁迅的文化选择及精神悲剧比较论

合集下载

王国维的悲剧观

王国维的悲剧观

深受大河文 明熏 陶的中国古典悲剧 ,展现更多 的还是
种情感 的悲剧 , 侧重于渲染人物情感 。它并不注重紧张的
场面和惨不忍睹 的生死搏 杀 ,而是调动艺术 手法去营造 一
种悲剧情感的氛围。 王国维在 《 宋元戏剧 史》 中称: “ 关汉卿之 《 窦娥冤 》纪君祥 之《 氏孤儿 》剧 中虽 有恶人 交构其 间 , , 赵 ,
关 键 词 王 国维 宋 元 戏 曲史 悲剧 亚 里 士 多德
W a g Gu we ’ De n to f Tr g d / n o i f i n o a e y /W a gW e z e S i i n nh Ab t a t W a g Gu w i a h r t c o a o p o o e h sr c n o e s t ef s h lrwh r p s d t e w i s c n e t f r g d . a g w sd e l nl e c d b c o e h - o c p a e yW n a e p y if n e y S h p n a ot u H ra d Ni ts h . a w i a g c u d ’a o d t ei a t f e n ez c eMe n h l W n o l nt v i mp c e h o C i e e c l r . e c n s y t a a gS d f i o f ta e y h n s u t eW a a h t W n ’ e i t n o r g d u n i wa h u i n o h n s a d W e tr u t r .T i a e s t e f so f C i e e n se n c l e h s p p r u

王国维的悲剧观

王国维的悲剧观

对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启示
珍惜生命与直面挫折
王国维的悲剧观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认真 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阶段,同时也要直面生 命中的挫折和困难,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 解决它们。
审视命运与追求真实
王国维的悲剧观让人们重新审视命运和人生 价值,认识到人生的不完美和苦难是常态, 但我们要追求真实的人生价值,不断探索和
对现代文学的启示
要点一
拓展文学题材
王国维的悲剧观为现代文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题材和 表现手法,使得文学作品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深入探 讨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要点二
深化文学内涵
王国维的悲剧观使得现代文学更加注重表现人类在面 对命运和现实时的内心挣扎和抗争,深化了文学作品 的内涵,提高了文学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要点二
必然性
王国维认为,悲剧的必然性在于它所 表现的事件和人物的发展是不可避免 的。这种必然性通常是由命运的安排 和社会现实所决定的,使观众能够深 刻认识到悲剧所表现的人生困境和痛 苦是不可避免的。
要点三
崇高性
王国维认为,悲剧的崇高性在于它所 表现的人性和情感是高尚和神圣的。 虽然悲剧表现的是人生的痛苦和苦难 ,但它同时也展示了人类在面对困境 时的勇气和尊严,表现出一种崇高的 精神品质。
王国维的思想背景Biblioteka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对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探索
02
王国维的悲剧观概述
悲剧的定义
悲剧的定义
王国维认为悲剧是表现人生中不可解的冲突和苦难,并引起人的悲悯和同情。它通过展示悲剧主角与现实环境的 矛盾,揭示出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痛苦和挫折,引发观众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悲剧的本质
追求有意义的人生道路。

鲁迅与王国维比较论

鲁迅与王国维比较论
V0.3 No 3 I 1 .
Jn 2 1 u .0 0
鲁迅与王 国维 比较论
李 槟
( 南京晓庄学院 人文 学院. 江苏 南京 2 1 0 ) 1 10

要: 鲁迅与王 国雏是近代文化 史上极有意味的 两极文化人的代表 。 他们西学的不 同选择可 以看 出两人 家不 同偏重的特征 。鲁迅积极投 身社会 思潮斗争 , 思想不断进 步 ,
在广 阔的视野下考察两个人 的异 同和丰采 。 作 为文化 巨人 ,鲁迅与王 国维 虽然在多个领域都有 所贡献 , 但从偏重甚 至本质 的不同上来看 , 鲁迅首先是个 介入时代风云的社会 批评家 ,而 王国维却是个与现实相 当隔膜的书斋 里学 同家 , 这是第一个特点 , 简单罗列 出 从 个人 的文化成就可 以看出, 鲁迅创作 比学术 多, 创作里又 是杂文多 ; 而王 国维却大部分是远古 的文史考证学问类成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 哲学 社会科 学版) 第 3 卷 第 3期 1 2 1 年 6月 00
J un lo ab iC a n u ty T a h r olg o r a fHu ie o lId sr e c es C l e e (h ooh n oi cecs P i spyadSc lSi e) l a n
的代表 。
二 、 学 选 择 的 出发 点 新
化上的贡献而被人们推崇 , 从纯粹学术上他们对古代小说
史和戏剧史的贡献不 相伯仲 , 但两人的差异也很大。一直
与时代浪头搏击的鲁 迅却称王 国维属于“ 遗老”【 ‘ I ; 1 再从
作为古代中 国的最后一代文化人 , 鲁迅和王国维都深 受传统文化 的熏 陶,但他们在文化史上的意义 , 在于他 更 们 又是第一批 真正 的向世界开 放的 中国近代文化 的创新 者。 鲁迅 18 8 1年生于绍 兴 , 王国维 17 8 7年生于海宁 , 相差

王国维

王国维

十八、王国维简介:略关键词:独立、守缺、对话、治学、词话、性情、嗜好、悲观、婚姻、恩怨、黯淡、沉湖、逝因、评说日期:2009-02-2021:14:00独立王国维执着于理想,向往一种无功利、纯粹的学问。

王国维毕生笃志于追求学术独立。

1905年左右的王国维就曾敏锐地觉察到,自严复的《天演论》出,西洋学术逐渐进入中国,但是康、谭等人并未从形而上的层面上真正理解西方学术的价值,而只是将学术作为政治的一种手段。

对此,王国维提出,“故欲学术之发达,必视学术为目的,而不视为手段而后可。

”至于“个人的学术独立”,王国维更是力行不辍。

辛亥革命后,王国维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仍是用在学术研究上。

从1917年起的六年中,他四却马衡、一却张嘉甫,终于答应成为北京大学的通讯导师,却又于两年后的1924年挂冠而去。

个中原因,在给好友蒋汝藻的信中表露无遗:“弟以绝无党派之人,与此事则可不愿有所濡染,故一切置诸不问……观北大与研究系均有包揽之意,亦互相恶,弟不欲与任何方面有所接近。

”显然,王国维是徜徉于学术独立而有意识地疏远政治。

王国维在1925年应清华之聘出任国学研究院导师时曾给好友蒋孟蘋写信道:“数月以来,忧惶忙迫。

直至上月,始得休息。

现主人(指溥仪)在津,进退绰绰,所不足者钱耳。

然穷困至此,而中间派别意见排挤倾轧,乃与承平时无异。

故弟于上月中已决就清华学校之聘,全家亦拟迁往清华园。

离此人海,计亦良得。

数月不亲书卷,直觉心思散漫,会须受召魂魄,重理旧业耳。

”日期:2009-02-2111:41:59守缺虽然身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但传统的君臣纲纪思想一直左右着王国维的一生。

据蒋息岑先生回忆,1904年左右在苏州江苏师范学堂任教的王国维,讲授修身、伦理,出入于封建名教纲常之领域。

1898年,王国维第二次乡试落第后,希望去国外留学,可家里无力资助。

不得不于1899年到上海谋生,利用工余在东文学社就读,主要学习新学及日语,为前途寻找方向。

“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

“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

“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摘要】悲是人生中常见的情感,既有文化传统中的体现,也在西方哲学中有着重要地位。

王国维通过“悲”来表达对世界的深情与忧虑,鲁迅则将悲与痛并列,借以探讨生死与现实。

叔本华认为悲是人类最本质的情感,而尼采则认为悲促使人们超越现实,追求更高的存在。

这些不同的观点展示了悲在哲学中的多样性与重要性。

不同哲学家对悲的解读反映了他们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态度,而悲与人生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更为复杂且深刻。

悲的人生哲学是一门值得探讨的主题,不同的角度都能够为人们提供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启示。

【关键词】悲的含义、中国传统、西方哲学、王国维、鲁迅、叔本华、尼采、悲的人生哲学、重要性、不同哲学家、人生的关系1. 引言1.1 悲的含义“悲”的含义在人类文化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中文传统中,“悲”一词既包含了对生活中不如意、痛苦的感受,也包含了对于人生轮回、生死无常的思考。

悲可以是对于世间苦难的感受,也可以是对于自身命运不济的感慨。

在中国文学传统中,悲剧作品常常以人生命运的沉沦、悲惨结局为主题,通过对悲剧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无奈与悲哀。

从西方哲学角度来看,“悲”一词在古希腊哲学中也有着重要的涵义。

在柏拉图的哲学中,悲被视作是对于现实世界的失望与不满,是对于真理与美好的追求与憧憬。

悲也被视作是一种智慧与启迪,通过对于悲的深刻体验,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

无论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在西方哲学中,悲都代表着人类对于生命深层次意义的探寻与领悟。

1.2 中国传统中的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悲”一词,常常被表达为对生活、人生的深沉思考和感悟。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悲”往往被认为是一种超越个人感受的境界,是对人生苦难和痛苦的感受和体验。

在诗词、哲学、文学等领域中,都可以看到对“悲”的探讨和表达。

中国传统中的“悲”常常被赋予了非常高的价值,被认为是一种智慧和境界的象征。

在《论语》中,孔子说:“谁知途中悲,梦魂不到彼”,表达了对人生苦难和挫折的深刻认识。

试论王国维的悲剧观_王良彬

试论王国维的悲剧观_王良彬

第26卷第4期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月20日Vol.26No.4Journal of Kaifeng Ins ti tute of Educati on Dec.202006试论王国维的悲剧观王良彬(西南大学新诗所,重庆400715)摘要: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封建社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即将土崩瓦解。

作为为封建阶级服务的一分子,王国维的思想处于矛盾之中,精神上经历了痛苦的折磨。

康德、叔本华哲学引起了他内心的强烈共鸣,他深深沉醉其中。

王国维的5红楼梦评论6就是运用叔本华哲学阐释的一篇论文,它主要论述人生)))欲望)))痛苦的关系及两种不同的解脱方式,并强调了第三种悲剧,反对自欺欺人的乐观主义,这在客观上促成了王国维悲剧观的形成。

关键词:苦痛;解脱;第三种悲剧观及渊源;悲剧观中图分类号:I207.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640(2006)04-0015-02一、人生苦痛说及解脱之道王国维把悲剧看成由生活的欲望而造成的一种人生的苦痛。

他引用了老庄的话:/人之大患,在我有身0,/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0。

在西方有原罪的说法,意思是说/一个人最大的罪,就在他被生了出来。

0112为什么生下来就是罪过呢?因为生命和意志是一起降临的,而意志就是人们追求生活的意志,它的本质就是欲。

人们的欲望很多,欲望得不到满足,便是痛苦。

一种欲望满足之后,还有更多的欲望。

假设人们的欲望都能满足,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状态。

当人们没有欲望,就会产生厌倦的情绪。

于是人生总是被意志的永无休止的欲求所统治,而不可能获得持久的欢乐与安宁。

/心病仍需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0既然痛苦由我们自身引起,其解脱之道还需要我们从自身去寻求。

王国维在5红楼梦评论6里谈到有两种解脱方式:一是我们沉浸于艺术作品而得到暂时的解脱;另一种方式是从根本上拒绝一切生活的欲望,从而达到根本的解脱。

王国维指出/根本解脱0的两种途径:/一存于观他人之苦痛,一存于觉自己之苦痛。

王国维与鲁迅的文化选择及精神悲剧比较论

王国维与鲁迅的文化选择及精神悲剧比较论

王国维与鲁迅的文化选择及精神悲剧比较论宁群贤(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275)关键词:鲁迅;王国维;精神悲剧;《红楼梦》摘要:王国维与鲁迅是近现代中国对生命个体存在的悲剧性觉醒较早的两位知识分子。

他们带着深重的悲剧意识关注社会,省察自身的生存困境。

他们自身的痛苦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的苦痛,他们复杂而艰难的精神探索加重了自身存在的悲剧性。

而他们对外在文化精神资源的不同取向,则直接主导着他们关照自身精神悲剧的不同姿态,衍生出不同的生存意义和文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K825.6/I210.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06)05-0031-05收稿日期:2006-06-09作者简介:宁群贤(1980-),湖南人,中山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2004级博士研究生。

社会科学家SOCIALSCIENTIST2006年9月(第5期,总第121期)Sep.,2006(No.5,GeneralNo.121)王国维是把西方悲剧理论运用于中国文学批评的第一人。

他接受叔本华的悲剧理论,推崇第三种悲剧,视《红楼梦》为“悲剧中之悲剧”,从审美观念上直接冲击着传统文学追求大团圆的审美痼习。

鲁迅则是具有自觉的悲剧意识,将悲剧的人生主题第一次大规模地贯穿于实践创作的现代作家,“反抗绝望”的悲剧意识是其毕生创作的精神内核。

返观王国维和鲁迅的一生,我们发现,两者文本中频频出现的“苦恼”、“痛苦”、“折磨”之类的“苦痛”之词,实际上是他们自身人生困窘、精神苦闷的真实写照。

王国维毕生的学术研究为“可爱而不可信”之类的精神苦恼所驱使,从哲学转向文学,再从文学转到史学,终因家庭变故和时局变幻消解了生命。

鲁迅早年弃医从文,《新生》出版失败后用抄碑麻木自己,在金心异劝解下才重新开始文学创作,其后,在与现实做着“硬”的斗争的同时,其精神也一直处于复杂的斗争之中。

非理性思想和传统因袭的深层碰撞、希望与虚妄的消长起伏、愈是反抗愈是陷入无物之阵的现实悖论,让鲁迅一次次陷入了比现实斗争更为痛苦的精神之旅。

王国维与鲁迅的文化选择及精神悲剧比较论

王国维与鲁迅的文化选择及精神悲剧比较论

问题。他们的生命能否承担起如此沉重的精神重负,
和王国维一样,鲁迅高度评价《红楼梦》彻底摆脱 从逻辑上就预示着两种不同的人生姿态:是规避、退
了大团圆结局的审美痼习。他说《红楼梦》的续书多 却,还是反抗绝望?
32
二、退却与反抗
脱之鼎”而不得,其精神之痛苦可想而知。这最终诱发 了他对文学的彻底绝望,乃至最终退出了文学。王国
收稿日期:2006- 06- 09
作者简介:宁群贤(1980-),湖南人,中山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 2004 级博士研究生。 31
到广阔的宇宙人生中间去,用自己的生命实践对其进 “承高鹗续书而更补其缺陷,结以‘团圆’”[4](p246),“所谈
行体认。
故事,大抵终于美满,照以原书开篇,正皆曹雪芹所唾
大疑问,对自己原来的解脱说的立论提出了绝大之怀 相通的”[10](p282);“苦痛是总与人生而未言世界之解脱,实 使“我也常常想到自杀”[9](p453)。他的苦有理想幻灭之苦,
与其意志同一之说,不能两立者也”,“然叔氏之说,徒 有流言软刀子之苦,也有希望虚妄之苦。他终身抱着
在近代“悲剧”观念的变革上,王国维开一代之风 弃者也。”他指出,这些续书,其实不是文艺,而是骗
气,他不仅第一次把西方美学范畴的悲剧理论引入中 局。鲁迅借用“曲终奏雅”来形容团圆主义,指出“大团
国,而且把“悲剧”一词扩展到整个社会人生中去,得 圆”模式的本质是“瞒和骗”,是国民性弱点在艺术上
出了“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也”[2](p2)的重要结论。在 的反映。“撒一点小谎可以解无聊,也可以消闷气;到
叔本华的三种悲剧的理论,对第三种即“但由普通之 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5](p383)。社会的
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的悲剧情有独 “死相”,国家的“无声”,国民魂灵的“沉默”一步步把鲁

王国维与鲁迅《红楼梦》评论之异同

王国维与鲁迅《红楼梦》评论之异同

2003年第2期总第68期明清小说研究TlIeRe戚衄MiIlgaI】dQ吨Dy删酋NovdsNO,2,200BcefleIal,N0,68《勉滚爹》悲剧的近代思考o,o’o,o’o’o,o,o,●70,o,o,寺70,o,o,*》70’o,o,o,o’々,o,o,o,o,t9-》,王国维与鲁迅《红楼梦》评论之异同·徐敏·摘要上个世纪,王国雏与鲁迅分别对《红楼梦》悲剧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思考与阐发。

比较两位学者《红楼梦》评论的异同,揭示两者“悲剧观”所体现的生命观,不仅可以促进今日对《红楼梦》悲剧的现代思考,对我们返观上个世纪初文化转型中学人精神发展的艰难历程,亦有可供借鉴之处。

文中还论及一位几被忘却的《红楼梦》评论者陈铨。

关键词《红楼梦》悲剧王国维鲁迅陈铨生命观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以来,随着胡适《红楼梦考证》和俞平伯《红楼梦辨》的问世,人们习惯上以此为界,把此前的红学称为旧红学,此后视为新红学。

前者以蔡元培等索隐派为代表,后者以胡适的考证派为代表。

研究红学史者多对这两派十分注目,并多有评述。

其实,1920年前后,在红学研究界有两位学人,虽然很难把他们简单地划入新旧阵营,也无以名派,但他们都为红楼梦研究开辟了另一条道路,其功绩并不在以上“新”、“旧”两派之下。

他们既有明显的差异,又有相互沟通之处。

一位是王国维,一位是鲁迅。

近些年,学术界对于“红学界”颇有微词,就连红学界中一些老人亦对界中是非有所议论,如周汝昌先生。

7因此,《红楼梦》研究如何开创新局面,还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想,站在-lJ7·今天的高度,重新审视王国维与鲁迅两位学者对红楼梦悲剧的思考,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红学研究将不无可供借鉴之处。

王国维与鲁迅,以他们对近代文学的巨大贡献早为学者注意。

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被郭沫若称为“中国文艺史上研究的双璧”。

然而,这只是两人总体成就上的比较,还没有涉及具体的方面。

鲁迅、苏轼、王国维浅感

鲁迅、苏轼、王国维浅感

从苏轼、王国维、鲁迅人生哲学的比较看文人的社会责任一、序论1.文人作为中国社会上有重要影响的一个群体,其社会责任值得思考2.文人的人生哲学问题是文人社会责任思考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3.苏轼、王国维、鲁迅作为中国文人的代表,研究他们的人生哲学及社会责任的实践有助于我们思考今天。

二、本论1.文人与人生哲学:文人的忧国忧民和独立理性精神,与他们对人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不无关系。

2.“人生志于道”与“学而又则仕”是影响中国文人两千多年的生存标准与道路,这在苏轼、王国维、鲁迅身上都有体现,但他们的独立意志,使他们跳出了这一禁囿。

苏轼:真正的潇洒在于不辱文人之道的无怨无悔王国维:情与理间的沉重但也轻松的抉择,学术终吾身,一生无悔。

鲁迅:争取独立与自由,知其不易为而为之3.人生志于道与学而优则仕不同,人生志于道文人的思考之所在。

三、结论以自己的独立理性去探究人生及世间真理,才是文人的本分。

从苏轼、王国维、鲁迅人生哲学的比较看文人的社会责任摘要:社会由不同群体组成,每个群体在社会发展中各有作用。

文人是思考的群体,而独立的思考才会发现他人所不能发现,这是社会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方面。

从苏轼、王国维、鲁迅的深及本体的独立思考中,我们看到了文人对社会发展的极大作用。

因此,文人要有不受制于任何权威,独立思考的品质。

关键词:文人;人生价值;独立思考;良知;责任社会是一个由从事各项职业、承担不同职能的多种群体组成生态系统,这一是一个广为接受的观点。

其中不同群体各自活动着,展现着自身的活力,同时也使社会在一个动态平衡中不断进步。

文人是社会中,尤其是中国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大群体,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其社会责任问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文人是一个思考的群体,其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往往会伴随其一生。

而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又直接与他们对自己社会责任的认识相关,因此,探讨文人的社会责任,必得探讨文人的人生哲学。

苏轼、王国维、鲁迅,是中国文人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以自己在文学、历史、哲学等各领域的成就,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及中国人民的幸福产生了重要影响,书写了文人担负社会责任的华美篇章。

《红楼梦》悲剧的近代思考王国维与鲁迅《红楼梦》评论之异同

《红楼梦》悲剧的近代思考王国维与鲁迅《红楼梦》评论之异同

《红楼梦》悲剧的近代思考王国维与鲁迅《红楼梦》评论之异同
作者:徐敏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刊名:
明清小说研究
英文刊名:THE RESEARCH O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NOVELS
年,卷(期):2003(2)
被引用次数:1次
1.鲁迅全集第二卷伤逝 1991
2.鲁迅全集第九卷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1991
3.鲁迅全集第六卷出关的"关" 1991
4.鲁迅全集第九卷中国小说史略 1991
5.鲁迅全集第一卷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1991
6.吕启祥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 2001
7.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 1979
8.高小康《桃花扇》与中国古典悲剧精神的演变 1999
9.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 1989
10.鲁迅全集(第一卷)论睁了眼看 1991
11.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 1987
12.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 1987
1.李华艳论《红楼梦》的人物语言[学位论文]硕士 200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mqxsyj200302010.aspx。

王国维、鲁迅悲剧观比较性解读

王国维、鲁迅悲剧观比较性解读
的差异 比较 两者 的 文论 思 想 , 出在 文 学 本 质 的认 指
悲剧 , 助于 我们深 入理 锯 悲剧 的本 质 , 而理解 悲 有 进 剧感 的 开启对 于 直观 悲剧本 质 的重要 性 。下文从 悲 剧 的阐述 、 悲剧 内外 探源 及悲 剧性 的把 握 、 悲剧观 成 因四个 方面来 探究 王 国维 、 迅是 如何 直 面悲剧 的 。 鲁
性的把 握及 悲剧观 成 因四个方面对鲁迅 、 国维 的悲剧观进 行解 读 , 而加 深对 悲剧 本质 的理 解, 王 进 同时 ,
证 明悲剧感 的开启对直观 悲剧本 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悲 剧 悲 剧根 源 悲 剧 观 悲 剧 感 王 国维 鲁 迅 中 围分 类 号 :O Il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6 3 2 1 )50 7 —4 17 —2 X(0 1 0 —0 70
的王 国维 , 体现 了叔本华 的人生 悲剧 观 : 的生活 是 人
体 内部的 , 因而鲁迅在这里加 了“ 人生 的” 进行 了限
定 。在 鲁迅 看来 , 剧在 社会 中产 生 , 悲 在个体 生命 中 酝酿才
悲 剧 。“ 国人 的不 敢 正 视 各方 面 , 瞒和 骗 , 出 中 用 造
二、 悲剧 内外探源 : 个体生命与社会 生活
对于 悲剧 的把 握 , 欲 望 ” 主 进行 阐述 和 以 以“ 为
听《 寄生草》 之曲而悟立足之境 , 肤箧》 读《 之篇而作 焚花 散 麝 之 想 ” 1 _ 。王 国 维 看 到 了 宝 玉 在 人 间事
“ 陷最深 ” 而 对 悲 剧 的感 受 也 就 最 深 切 , 缠 , 自然 便
14 96年 , 郭沫若在《 鲁迅与王 国维》 一文中说: “ 我时 常这 样 想 : 如 能 够 有 人 细 心 地 把 这两 位 大 假 师作比较研究 , 考核他们精神发展 的路径和成就上 的异同, 那应该不会是无 益的工作。 H 此后 , ” 王国

中西悲剧异同

中西悲剧异同
黑格尔从思辨哲学高度谈论善恶范畴,“唯有人是善的,只因为它也可能是恶的。善恶是不可分割的”。恶或否定的方面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自然的意志自由自在地是一种矛盾,它要进行自我区分而成为自为的和自在的。”“如果它是恶的,那么它就是自为的”。人的恶劣情欲体现了“绝对观念”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是推动历史前进发展的杠杆,所以它是恶的,也是善的,中国民族是个道德感极强的民族,她的文化根底实则是一种道德哲学,没有上述关于“善恶关系”的辨证认识,“恶”被视为绝对的不合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中国文化的根本特色是“防”,即将防范恶视为首要使命,置之于开拓善之上,因而中国文化的理想人格范型便是“道德仁者”形象,既富且仁,内圣外工,容不得丁点的恶(至少在其理论形态上是这样要求的),有恶劣情欲的人总是要遭到指责,得不到充分Hale Waihona Puke 定,哪怕他是旷世奇才、时代英雄。
亚里士多德把悲剧定义为:是对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卡塔西斯(净化、宣泄)。鲁迅在论及悲剧社会性冲突时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朱光潜认为“悲剧这种戏剧形式和这个术语,都起源于希腊,这种文学体裁几乎世界其他各大民族都没有,无论中国人、印度人、或者希伯莱人,都没有产生过一部严格意义的悲剧。” 中国有悲剧吗?这种疑问将西方对悲剧的定义视为具有普适性的真理,忽视了中西方文化的异质性,是西方中心主义的表现。下面就中西悲剧的异同进行比较。
我们总是以道德的眼光(尺度)看待历史,显现出道德至上,道德本位的倾向,这在对待刘备和曹操的传统态度上得到鲜明集中的体现。中国文化秉承温柔敦厚的诗敏,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恶的情欲是没有历史地位的。道德至上、伦理主义的历史观,使中华民族向来无视“恶”的历史作用,从而否定悲剧人物邪恶性质的正面价值。因此,中国悲剧的主人公都是纯粹善良的绝对无辜的,其形象具有“雕塑型”,很少发展变化,性格比较单一,是静止不变的伦理实体(忠义化身或孝顺化身)。他们善良正直,品貌修好,是完美的好人,没有丝毫恶的因素,他们进入其中的悲剧冲突乃是“好人与坏人”的斗争,却少有西方悲剧人物自我的心灵分裂和灵魂厮杀,因为他们坚信自身是纯粹的善和绝对的无辜,不会感到自己既是无罪的,又是有罪的。霍布斯认为,人与人之间像狼,这可以说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特质,西方文化张扬历史理性主义的历史观,肯定恶劣情欲推动历史进步的作用,从而造成艺术对“邪恶”的接纳。西方悲剧主人公往往并不是纯粹善良的好人,而是带有“恶”的情欲,勇于开拓,敢于动作,为了自我的权利和合理性得到实现而不惜干犯他人的权利和合理性。卡斯忒尔维特尔说:“悲剧人物是一些心性高傲,意气风发,以自己的意志为法律,遇事不到衙门告状的人。”“喜剧人物则是一些善良的、胆小怕是的,遇事即到衙门告状的懦夫。”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悲剧人物是“不好不坏的人”,即是有好有坏,又好又坏的人,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特拉赫拉斯,正义凛然,与险恶的命运(人类和自然中的妖怪)搏斗,树立了悲壮的英雄形象,可就是这个希腊人无限崇仰的英雄,也曾在一夜之间强奸了第斯庇乌斯的五十个女儿。这在中国文化的悲剧观念里是不可想象的。

鲁迅和王国维怎么评价红楼梦?两个矛盾需要注意

鲁迅和王国维怎么评价红楼梦?两个矛盾需要注意

鲁迅和王国维怎么评价红楼梦?两个矛盾需要注意红楼梦与中国传统小说、戏剧一脉相承。

据说,曹公是仿《水浒传》而作《红楼梦》。

你写一百零八个男人(含三个男人婆),我就写一百零八个女子。

你写绿林好汉,我就写脂粉佳人。

脂批中提到,原作最后有情榜,每十二人为一册,共九册,一百零八人。

每人都有以“情”字开头的别称。

林黛玉是“情情”。

红楼梦又与中国传统小说、戏剧决然不同。

鲁迅先生说:“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世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

”中国传统小说、戏剧“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

连最大的悲剧《窦娥冤》,在第四折也写到,窦娥父亲中举后做了廉访使,窦娥托梦伸冤,张驴儿等终于恶有恶报。

木心先生感慨:“要是改写,就要写告官、告民,均不通……官方民方都相信恶人张驴儿……最后六月大雪,血溅白练,一片寂静,尾声是楚州灾景。

”曹公自己也在第五十四回,借贾母之口,讽刺古今一切才子佳人书:“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

……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

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

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王国维先生评得精准:“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

”继而指出红楼梦的美学(艺术)意义:“《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

《红楼梦》者,悲剧中之悲剧也。

其美学上之价值即存乎此。

”去年五月十六日上映的电影《归来》,结局是一直等待,终不认爱人。

不完满,好。

本来就没完,直到现在,也看不到完的那一天。

貌合神离的众人有人以出家遁世为解脱之道。

这也不是真解脱。

王国维先生说:“解脱之中,又自有二种之别:一存于观他人之苦痛,一存于觉自己之苦痛……前者之解脱,如惜春、紫鹃,后者之解脱如宝玉。

王国维鲁迅《红楼梦》评论观之不同

王国维鲁迅《红楼梦》评论观之不同

王国维鲁迅《红楼梦》评论观之不同王国维鲁迅《红楼梦》评论观之不同长久以来,关于《红楼梦》之评论研究,有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有以胡适为代表的作者考证派……在纷繁多样的重围中,王国维与鲁迅的见解独具价值。

王国维与鲁迅都经历过清末民初的国家转型期,也都曾东渡日本留学深造,相似的时代、教育环境却造就了二人不同的文学批评观。

下面,笔者就以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中的“清之人情小说”一文及各篇杂论为例,从三方面来具体分析王国维与鲁迅对《红楼梦》评论的不同。

一、人物形象集体还是个人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直接阐明了对贾宝玉真实身份的界定:“故《红楼梦》之主人公,谓之贾宝玉可,谓之‘子虚’‘乌有’先生可,即谓之纳兰容若可,谓之曹雪芹亦无不可也。

”这种创新式的观点将红学的研究从传统的索隐、探秘等拘泥的泥潭中拉出,他认为主人公是谁这个问题并非小说实质性问题,“夫美术之所写者,非个人之性质,而人类全体之性质也。

惟美术之特质,贵具体而不贵抽象。

于是举人类全体之性质,置诸个人之名字之下。

”这种用西方美学的观点来阐述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之创举具有进步意义。

鲁迅则认为《红楼梦》中的兴荣衰败之所以耐人寻味,是因为作者亲身经历过世间的人情冷暖,由此推断出这部小说是曹雪芹的人生传记。

“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

而世人忽略此言,每欲别求深义,揣测之说,久而遂多。

”他坚信贾宝玉的经历就是曹雪芹人生的真实写照。

鲁迅否定了王国维的观点:“而世间信者特少,王国维(《静庵文集》)且诘难此类,以为所谓‘亲见亲闻’者,亦可自旁观者之口言之,未必躬为剧中之人物也……”笔者认为,王、鲁二人之所以拥有相悖的观点,究其原因是由于思维方式不同。

王国维借鉴西方的美学观点,认为小说中的主人公形象是复杂化的,作者所构思出的人物并非只是个人的形象,而是时代、社会的缩影。

把小说主人公置于大的时代背景下并全方位分析人类的共性与人生的状态,这种宏观的思维方式无疑是恰当的。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文论专题》2029-203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5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文论专题》2029-203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5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文论专题》2029-203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50)A.仁学B.礼学C.诗学D.义学2.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北宋欧阳修的()就是例证。

A.言有尽而意无穷B.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C.文已尽而意有余D.“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3.《文心雕龙》风格论集中于《体性》篇。

依刘勰之意,作家的创作个性包括有才、气、学、()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A.习B.质C.识D.力4.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余味”说的提法,钟嵘则是以“()”说著名。

A.气味B.品味C.食味D.滋味5.“境界”一词,早在汉代郑玄为《诗经·大雅-江汉》作笺注时已经用到,在那里是指()。

A.地域的范围B.教义的造诣修炼层次C.诗歌的内涵D.诗人的精神情怀6.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B.《屈子之文学精神》C.《宋元戏曲考》D.《人间词话》7.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

A.科学性B.理性C.感性D.目的性8.关于艺术批评,克罗齐的看法在总体上是()的。

A.文化主义B.实证主义C.殖民主义D.女性主义9.弗洛伊德关于艺术的基本看法,也就是对艺术本质的认识,用一句话概括,艺术是艺术家未满足的欲望的()实现。

A.幻想性B.现实性C.理想性D.智能性10.接受美学研究的重点是既往理论所忽视的或不重视的()与作品的关系。

(3)刘勰提出,作家要贯彻通变思想,就应当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作家是自由的创作主体。

如同时代社会等外部条件必须内化为作家的审美个性才能进入创作过程一样,尽管通变讲的是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刘勰认为也需把它落实到作家的修养和创作实践当中,才能发挥作用。

王国维与鲁迅的文化选择及精神悲剧比较论

王国维与鲁迅的文化选择及精神悲剧比较论

王国维与鲁迅的文化选择及精神悲剧比较论
宁群贤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家》
【年(卷),期】2006(000)005
【摘要】王国维与鲁迅是近现代中国对生命个体存在的悲剧性觉醒较早的两位知识分子.他们带着深重的悲剧意识关注社会,省察自身的生存困境.他们自身的痛苦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的苦痛,他们复杂而艰难的精神探索加重了自身存在的悲剧性.而他们对外在文化精神资源的不同取向,则直接主导着他们关照自身精神悲剧的不同姿态,衍生出不同的生存意义和文化意义.
【总页数】5页(P31-35)
【作者】宁群贤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2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两种文化精神的分野与冥合--鲁迅、沈从文比较论 [J], 丁颖
2.鲁迅与王国维比较论 [J], 李槟
3.司马迁和鲁迅悲剧精神之比较论 [J], 李福燕
4.鲁迅如何选择、运用叙事手段表达其题旨?——《孔乙己》精神悲剧的文化内涵及其叙事分析 [J], 王攸欣;聂笃友;;;
5.本世纪初西方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影响——王国维鲁迅比较论 [J], 陈思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

“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

“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目录引言:寂寞的自沉与壮丽的新生一、人生一大梦,俯仰多悲悸---王国维“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尼采二、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作可为---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尼采三、一花两叶,同途殊归---王国维、鲁迅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差异与叔本华、尼采四、结语:“悲”的人生哲学引言:寂寞的自沉与壮丽的新生王国维和鲁迅都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引人注目的大人物。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对他们各自学术思想和心路历程的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孜孜不倦、乐此不疲的显学。

不过有一个现象我一直感到很奇怪,就是尽管郭沫若早在六十年代就说:“我时常这样想,假如能够有人细心地把这两位大师作比较研究,考核他们精神发展的路径和成就上的异同,那应该不会是无益的工作”,学术界却绝少有人把将两者起来加以比较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撼。

事实上,王国维和鲁迅之间有着很强的可比性。

以经历而言,他们一个生于1877年,一个生于1881年,年龄只相差五岁。

他们同样经历了苦闷而黑暗的少年时代,同在1898年离开他们的浙江故乡,一个前往上海,一个奔赴南京,又相继在1901和1902年东渡日本,先学自然科学,转而弃理从文,更同在赴日前后,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潮的洗礼。

他们的经历和境遇如此相似,而相似的经历和境遇却没有培育出相似的思想和灵魂。

就在王国维自沉于昆明湖的1927年,鲁迅却完成了自己世界观的伟大转变,坦然地高唱着“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仿佛是火中的凤凰,在壮烈的自焚中获得了鲜美光华的新生。

思考王国维寂寞的自沉和鲁迅壮丽的新生所构筑的惊心动魄的对比,对于从一个崭新的视角观察中国近代思想史是必要而有益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王国维、鲁迅人生哲学中“悲观主义”的一面,考察他们在“悲观主义”的“同一性”下所蕴涵的内在重大差别,以及在这种差别的诸多因素中,叔本华、尼采哲学所起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他们对外在文化精神资源的不 同取 向则直接主 王 国维是把西方悲剧理论运用 于中国文学批评 境 。 的第一人 。 他接受叔本华 的悲剧理论 , 推崇第 三种悲 导着他们关照 自身精神悲剧的不 同姿态 , 衍生出不同 剧, 红楼 梦》 悲剧 中之悲剧” 从审美观念 上直 的生存意义和文化意义 。 视《 为“ , 这里 , 国维 和鲁迅给我们 王 提供 了两个非常有益的分析案例。 接冲击着传统文学追求大团圆的审美痼习 。 鲁迅则是
行体认。 故事 , 大抵终于美满 , 照以原书开篇 , 正皆曹雪芹所唾 在近代“ 悲剧” 观念 的变革上 , 国维开一代之风 弃者也 。他指 出 , 王 ” 这些续书 , 其实不是 文艺 , 而是骗 气, 他不仅第一次把西方美学范畴的悲剧理论引入 中 局。 鲁迅借 用“ 曲终奏雅” 来形容团圆主义 , 指出“ 大团
具有 自觉的悲剧 意识 , 将悲剧的人生主题第一 次大规 模地贯穿于实践创作 的现代作家 ,反抗绝望” “ 的悲剧 意识是其毕生创作的精神内核。 返观王 国维和鲁迅的



悲剧处境的自觉
生, 我们发现 , 两者文本 中频频出现 的“ 苦恼 ” “ 、痛 由于 自我独立意志 的存在 , 总是与宇宙 、 人 社会 苦” “ 、 折磨 ” 之类 的“ 苦痛 ” 之词 , 实际上是他们 自身人 的异我 力 量处 于分 裂 、 抗之 中 。 对 而在 这 种对 抗 中 , 由 生困窘 、 精神苦 闷的真实写照。 国维毕生 的学术研 于个体的反抗力量又无法 与异我力 量的合力产生均 王 究为“ 可爱而不可信” 之类的精神苦恼所驱使 , 从哲学 衡 , 体生 存 的悲 剧性 成 为必 然 。 这 个 意 义来 说 , 个 从 人 转向文学 , 再从 文学转到史学 , 因家庭变 故和时局 类的独立意志都是一种悲剧性的体现。 终 中国文学 变幻消解 了生命 。 鲁迅早年弃 医从文 ,新生 》 《 出版失 史上从来不乏屈原 、 康 、 嵇 陈子 昂一样有着 强烈悲剧
败后用 抄 碑麻 木 自己 , 在金 心异 劝 解下 才 重 新 开始 文 意识的作家。 但长期以来 , 中国传统文学一直为“ 平正
学创作 , 其后 , 在与现实做着“ ” 硬 的斗争的同时 , 其精 中庸”“ 、温柔敦厚” 的儒家“ 诗教” 观念所规范 , 面对人 神也一直处于复杂的斗争之中。 非理性思想和传统 因 生 的悲剧性 ,文人士子 或用儒 家的温柔敦厚 自我约 袭 的深 层 碰 撞 、 希望 与 虚 妄 的消 长起伏 、 是 反抗 愈 束 , 愈 或用道家 的齐生死消极逃避 , 或用佛家 的来世 观 是陷入无物之阵的现实悖论 , 让鲁迅一次次陷入了比 自我麻醉 , 悲剧意识 的官能萎缩到极至 。 国维和鲁 王 迅都曾对 中国文学 中的这种盲 目乐天 , 逃避现实的大 现实斗争更为痛苦的精 神之旅 。 以看 出 , 国维和 可 王 在对 “ 目乐天 ” 盲 鲁迅的“ 痛苦” 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 的苦痛 , 他们精 团 圆现象 进行 了深 刻 的反 省 和批 判 。 王国维和鲁迅都表现出一种对人 神探索 的复杂性 和艰难性最终都导向了现代 自觉 的 的国民性 的批判 中, 类悲剧处境 的 自觉 。 这种 自觉说 到底 , 是对 自我存在 知识分子难以规避 的精神悲剧 。 的 自觉 是对 自身 主体 意 义 的 充分 肯 定 。 得 注 意 的 值 中国传统 的忧 国忧 民的人文情怀 和两方 非理性 无论是鲁迅还是王 国维 , 他们对人生悲剧 的 自觉 思想 的传 人 , 大批 生 性 敏感 的 知识 分 子从 开 始 就是 是 , 使 悲 观念 上 , 是把 它 扩 展 而 带着深重 的悲剧意识关注社会 ,镥察 自身的生存 罔 并 不 局 限于 美学 范 畴 的 “ 剧 ”
维普资讯
20 0 6年 9月
社会科学家
S OCI AL S ENTI T CI S
S p ,0 6 e .2 0
( 5 , 第 期 总第 11 ) 2期
【 历史纵横 】
( ., n r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 No5Ge e a 1 1 No
王 国维与鲁迅的文化选择及精神悲剧比较论
国, 而且把“ 悲剧” 一词扩展到整个社会人生 中去 , 圆” 得 模式的本质是 “ 瞒和骗” 是 同民性弱 点在艺术上 , 出了“ 欲与生活 , 与苦痛 , 三者一也”(的重要结论。 【 2 】 1 q 在 的反映。撒一点小谎 可以解无聊 ,也可以消闷气 ; “ 到 他眼中,欲” “ 是生活的本质 , 由欲衍生 出苦痛和厌倦 , 后来 , 忘却 了真 , 相信 了谎 。 也就心安理得 , 天趣盎然
宁群 贤
( 中山大学 中文系 ,广东 广州 5 0 7 ) 12 5
关键词 : 鲁迅 ; 国维 ; 王 精神 悲剧 ;红楼梦》 《 摘 要: 王国维与鲁迅是近现代 中国对生命 个体 存在 的悲剧性 觉醒较 早的两位知识 分子 。 他们 带着深重 的悲 剧 意识关注社会 。 省察 自身的 生存 困境 。 他们 自身的痛苦很 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 的苦痛 , 他们 复杂 而艰 难的精神探
收 稿 日期 :0 6 0 — 9 20—60
作者简介: 宁群贤(9 0 , 18 一)湖南人 , J 巾“ 入学中文系现 当代 文学 譬业 20 0 4级 蹲 研究 生。 1 :
维普资讯
到广阔的宇宙人生 中间去 , 自己的生命实践对其进 “ 用 承高鹗续书而更补其缺陷 , 以‘ 结 团圆”[2 ,所谈 ’p) 44 “ 16 (
索加重 了自身存在的悲剧性。 而他们对外在文化精神资源 的不 同取 向, 则直接 主导着他们 关照 自身精神 悲剧 的不 同
姿 态 , 生 出 不 同的 生存 意义 和 文化 意 义 。 衍
中图分类号 : 8 56/1.6 K 2 . 2 09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0 2 34 ( 0 6 0 - 0 1 0 10 — 2 0 2 0 )5- 3 - 5 -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