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全攻略之历史考点一遍过
考点22 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一、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1.耕作方式的进步(1)原始社会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主要的生产工具有石刀、石斧、耒耜。
(2)商周少量使用青铜农具,懂得灌溉、除草、沤制绿肥、治虫等技术。
(3)春秋战国铁犁和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这是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隋唐时期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2.耕作技术(1)汉代推广耦犁,推行代田法、区田法。
(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3)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3.农业灌溉(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时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2)农业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的翻车,唐朝时创制的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出现风力水车。
这些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1.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井田制的基本特点:①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
②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③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
主要包括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下,土地由地主经营,土地兼并是获得土地的主要方式;自耕农土地私有制下,土地由自耕农经营,规模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②均田制。
北魏到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数量,限制土地买卖.③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这些措施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2.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私田出现.(2)鲁国按亩纳税,促使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
第一课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古代中国的经济1
第一课
重点梳理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古代中国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 (2)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原 始 农 业
耕作方式
生产工具
石斧、石 刀
刀耕火种
刀耕火种
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耕作方式 生产工具
春秋战国时期的桔槔
中国作为世界农业起源的三大中心之一,取得了辉煌的成 就。据此回答题目。 1、古代农业的第一个阶段是 ( ) A、刀耕火种阶段 B、简单模仿阶段 C、石器锄耕阶段 D、铁犁牛耕阶段
2、商周时期农业的进步主要在 ( ) ①青铜农具的出现 ②开沟排灌技术 ③除草培土技术 ④沤制绿肥技术 ⑤治虫灭害技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土地制度的变化 C、手工业的进步 D、赋税制度的变化
三、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
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井田制 (1)特点: ①土地国有; ②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 所有权;土地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承担义务; ③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④庶民与奴隶集体耕作,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
铁制农具
二牛一人的犁耕法 西汉
牛耕图
耒耜
石斧
牛耕Biblioteka 铁锄耕 作 方 式远古
古代
刀耕火种
锄耕阶段
铁犁牛耕
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耕作方式 生产工具 组织形式 原
第1课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
2、奴隶社会(夏商西周):奴隶主贵族土地 国有制(也叫井田制、王田制)。
井田制的特点:①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 周王所有,周王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②受 封者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受封者 要向周王承担义务;③奴隶主役使奴隶和庶民 集体耕种;④土地被划分为 “井”字形方块。
认识:
(1)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制度的变 革和调整;而土地制度的调整又促进生产 力的发展。 (2)说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 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本课小结
阶段 耕作方式
土地制度
古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
氏族公社土地所有 制
代
耜耕 奴隶主贵族土地国
农
有制(井田制)
业 传统农业 牛耕铁犁 封建土地所有制
活学活用
1.我国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农业生产工具
D ①耒耜仍是重要的生产工具
②商周时期青铜工具广泛使用 ③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到战国时期推广 ④铁农具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①③④
2.“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
C 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哪一个水利
3、现代农业:一般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 后出现的农业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农业一般认 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形成,至今还在 进程之中。采用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模式。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耕作方式及生产工具演变
时代
耕作方式
生产工具
距今一万多年前 刀耕火种 木棒、竹竿
古代农业
精耕细作
• 用以概括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在耕作栽培方 面的优良传统,如轮作、复种、间作套种、三 宜耕作、耕薅结合,加强管理等。精耕细作的 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包括轮耕、轮作、轮施 肥;复种、间作、套种等,它的内涵博大精深, 充满着科学道理。
3、耕作制度——南方的一年两熟制或三熟制。
4、经营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原始 社会和商周时期是简单协作,集体劳动。春秋末 期自耕农经济产生,个体农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它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 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作为农业生 产的基本模式,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 位。
特点:农业生产商品化趋势增强,并形成专业 生产区域 原因:生产力提高,农民有能力出卖剩余劳 动产品;赋税征很,农民必须出卖农产品换取银 两。
⑵消极方面:
①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运用; ②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过 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③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探究二: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影响小农 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有哪些?
有利因素:
①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 ②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农民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 ④政府的重农政策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严重
①根本原因: 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由于土 地占有关系的不固定,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 的出现。 ②危害: 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 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 失收入来源。 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 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 义,危及王朝的统治。 由于封建地租较重,导致工商业者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买田臵地,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 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社会进步。
高中历史 第1课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课件1 北师大版必修2
西周井田制的基本特点
• 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周王所有, 周王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 • 周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臣下,受封者 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 受封者要向周王承担义务; • 奴隶主役使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 土地被划分为 “井”字形方块。
土地制度的演变
• 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
生产工具的改进
木棒、竹竿
耒耜、石锄、石犁
距今一万多年前
距今八九千年前
青铜农具
夏、商、西周周时期
铁制农具
春秋战国时期
双 齿 木 耒 复 原 及 使 用 方 法 示 意 图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
战 国 铁 农 具
铁犁铧冠
(1951年于河南辉县出土)
骨耜
磨制石斧 石锄
你能说说这些 农耕工具的改进之 处吗?
主要形式:国有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阶段
耕作方式
土地制度
刀耕火种
原始农业
古 代 农 业 传统农业
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 (土地公有制)
耜耕
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
牛耕铁犁
封建土地所有制
学习方法点拨
如何学习经济史?
从涉及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 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及经济政策、土地制度、 赋税制度等。 从知识掌握的层次看,主要包括总体特征、 经济发展原因、表现及影响四大块。
• 国内史学界一般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原始 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大阶段。 • 原始农业是指人类社会早期最原始、最简陋的农耕 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
耕作方式的演变
• 从生产工具看:刀耕火种 • 从生产组织看:集体耕作
2021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考点13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021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考点13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知识结构】知识点一、农耕方式的演变: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原始农业(农业的起源)(1)起源:距今约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农耕逐渐取代采集(2)农作物:北方旱地(黄河流域)——粟、麦;南方水田(长江流域)——水稻(3)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4)生产工具:石斧、石铲、石镰、木耒、骨耜等(5)特点:①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②生产力水平低下;③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6)影响:①使人们生活开始走向定居;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演变(1)形成:春秋时期(2)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小农经济(规模),自然经济(属性)。
(3)生产工具的发展①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使用直辕犁)。
②汉朝:发明犁壁、藕犁(直辕犁)→铁犁牛耕广泛推广,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③隋唐:长江下游出现曲辕犁(江东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步犁就是使用畜力的曲辕犁)(4)耕作方式的发展①商周:集体农耕(即千耦其耘或十千维耦)←工具太简陋,单个家庭难以完成稼穑②春秋战国:出现个体农耕←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私有土地出现;一直延续到三大改造时期。
(5)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①春秋:芍陂(楚国,淮河流域)②战国:都江堰(秦,长江流域)、郑国渠(秦,黄河流域)③秦朝:灵渠(解决军粮运输问题,广西,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④汉朝:a.汉武帝时修建了漕渠、白渠及大规模治理黄河;b.东汉明帝派王景治理黄河;c.西域(今新疆)修建了具有地方色彩的坎儿井。
⑤灌溉工具:三国时曹魏的马钧改制的翻车(利用人力);唐朝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利用水力)。
知识点二、小农经济1.出现:春秋时期2.形式:自耕农经济(主体);佃农经济;均田农户经济。
(中等及以上的地主自留土地的生产属于小规模集体生产;小地主生产也属于小农经济)3.条件:①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推广使用,根本原因);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高考历史考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耕作方式
高考历史考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耕作方式【考点】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一、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的人们用石刀、石斧砍树焚烧,用石犁翻土播种,依土地肥力变化而迁徙。
(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2.耕作技术(1)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
(2)汉朝: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赵过推行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我国农业耕作技术成熟定型。
3.耕作制度(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4.水利灌溉(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修建了都江堰,汉朝修建了漕渠、白渠、龙首渠等著名水利工程。
(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唐朝创制筒车,宋朝出现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5.经营方式(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①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农业收益的增加;政府为保证财源、扶植小农经济。
②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
③地位:它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中国传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关系到古代经济的繁荣和政权的安危。
(3)田庄经营: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即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采用集体耕作形式。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时期:井田制,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3.春秋战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1)井田制的瓦解: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大量私田,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
(2)税制改革: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3)法律确认: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高中历史经济生活中常考知识点
高中历史经济生活中常考知识点学习历史无非经济、政治、文化,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高中历史经济生活中的那些常考点!小编在此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一、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春秋战国)生产模式:广种薄收精耕细作组织方式:大规模简单协作个体农耕时代:氏族公社、夏商周春秋、战国开始2、土地制度:⑴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⑵商周: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开始实行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⑶封建社会:①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3种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最主要)和自耕农私有土地。
(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②土地公有制: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①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②生产模式——精耕细作③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4、小农经济特点:①以家庭为单位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③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④脆弱性:自然灾害和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压迫容易导致自耕农破产。
二、列举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冶金⑴冶铜: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已相当成熟⑵冶铁业:春秋时期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2、纺织⑴中国最早发明丝织技术。
二中国古代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
PPT文档演模板
二中国古代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和土地制度手
•高考真题
•14年四川卷13题: •(1)据材料概括景德镇发展为 “瓷都”的主要因素(8分)
PPT文档演模板
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PPT文档演模板
二中国古代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和土地制度手
•课堂小练
•1、(2012海南卷)《礼记•月令》载,每年正 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疏田”;三月王 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 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 反映了 •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举行 •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PPT文档演模板
二中国古代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和土地制度手
•见资料P107归纳概括“耕作方式的演进” •灌溉工具:戽斗、翻车、南方的高转筒车
PPT文档演模板
二中国古代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和土地制度手
•(2)耕作组织形式: • 集体劳作 “千藕其耕” 《诗经》
• 个体农耕(男耕女织)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二中国古代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和土地制度手
•(3)北魏到唐朝前期:均田制
•(4)中国古代的土地兼并现象
•(1)根源在于土地私有制 •(2)兼并的主要方式是进行土地买卖 •(3)地主通过租佃方式进行土地经营,即农民 租种地主的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地主 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4)土地兼并与社会稳定和政治改革的关系。
• 汉代:开始用煤炭做冶炼燃料,
•
利用水排鼓风冶铁。
• 南北朝:出现了灌钢法。
考点二:五代至宋元经济
定窑
汝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定窑
汝窑
官窑
钧窑
哥窑
景德镇
知识点2:五代至宋元时期的手工业经济
当堂检测: 1、《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 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 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 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 材料反映了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D
知识点1:五代至宋元时期的农业经济
当堂检测: 3、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 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C
知识点2:五代至宋元时期的手工业经济
1、经营形态:民营手工业继续发展,城乡所需
知识点3:五代至宋元时期的商业经济
4、货币: (1)两宋:金属货币(铜钱和铁钱)为主,纸 币为辅(北宋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2)元代:纸币为主(宝钞)。 5、对外贸易: (1)对外贸易重心逐渐由陆路转移到海上,海 外贸易税收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2)瓷器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
市 市
知识点4:经济重心南移
知识点1:五代至宋元时期的农业经济
1、耕作制度:江南推广稻麦复种制的一年两熟 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2、灌溉工具:利用人力或畜力的高转筒车。 3、土地制度:北宋政府“不抑兼并” ,土地 兼并严重,自耕农经济衰退。 4、农作物品种:粟、麦在江南大量种植,占城 稻传到江淮地区,棉花推广到长江流域。 5、户籍管理:户籍中出现茶户、桑户、药户、 蚕户等,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第1课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1.刀耕火种(1)时间:距今一万多年以前。
(2)工具:石制和木制工具。
2.耜耕阶段(1)时间:距今八九千年前。
(2)生产工具:耒耜、石锄和石犁。
(3)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和耜耕,都实行集体耕作。
(4)评价①积极:提高了工效,从而取得较好的收成。
②局限:地力仍很有限,人们经常迁徙流动,生活非常艰苦。
3.青铜农具(1)时间:夏、商时期。
(2)作用:耕作技术有了提高,田地已可连续耕作。
4.铁犁牛耕(1)铁农具出现:春秋时期。
(2)形成:战国时期。
(3)特征①铁制农具大量出现,铁犁与牛耕相结合。
②施肥与灌溉有新的发展。
③水利设施日益完善: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郑国渠和都江堰等,还发明了桔槔。
(4)意义①铁犁牛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耕作方式。
②农业生产完全变成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由粗放耕作走向了精耕细作。
中国古代农耕方式的发展变化知识点二土地制度的演变1.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原始公社时期。
2.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商周时期。
(1)演化:存在于商朝,完备于西周,瓦解于春秋时期。
(2)特征①井田中间部分为公田,奴隶主贵族役使庶民和奴隶集体耕作,收获物全部归奴隶主贵族所有。
②私田是劳动者的份地,是以无偿为奴隶主贵族耕种公田为条件的,并须缴纳一定数量的贡物和赋税。
3.封建土地所有制:战国时期开始。
(1)确立:各国普遍实行变法和改革,将所有土地全部实行按亩征税,并允许自由买卖。
(2)影响①剥削发生变化:耕田者获得了保留部分产品的权利。
②阶级属性发生变化:土地的占有者变成封建地主,耕种土地的劳动者则变成封建农民。
(3)地位①从战国时期开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
②地主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处于支配地位,农民处于被剥削压迫地位。
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过程史料一澄海山中有輋(畲族)户……其人耕无犁锄,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
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虫死,以为肥,曰火耨。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3 .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封 建土地国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 有制。从总体上讲,占主要地位的是地主土地所 有制。
四、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
(1) 北民南迁,不仅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而 且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这就使南方的 农业生产水平在量和质两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从而促进 了南方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 (1)主要功能:运输、灌溉。
(2) 经济条件:生产工具与技术的进步。政治条件: 中央集权政体确立,政府的组织。
【2—2】下图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 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 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 的是( )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 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 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 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参考答案】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关系: 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变化:商 品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业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
【4—2】符合下图所示农业生产分布状况的朝代是(
3.耕作制度汉代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江南 逐渐形成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 形成一年三熟制。
二、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
三、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
2.商周以来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1) 实质:井田制实质上不是土地国有制,它是一种 名义上国有而实际上是各级奴隶主贵族私有的土地所 有制形式。 (2)历史:产生于商,强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之一,不同地区和时期的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不尽相同。
本文将重点讨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1.集约耕作方式:集约耕作方式是指在一定规模内,通过科学管理和高效技术,提高耕地产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农业耕作方式。
集约耕作方式主要包括:-科学耕作: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合理选择农作物和施肥措施,提高土壤利用率和作物产量。
-农机化作业: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和装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清除杂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综合施肥:通过混合施肥,合理调配各种营养元素,提高施肥效果。
-病虫害防治:采用科学的农药和防治措施,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
2.轮作休耕方式:轮作休耕是指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土壤养分需求,合理分配和轮换农作物,使土地得到恢复休养的耕作方式。
轮作休耕方式主要包括:-轮作:通过不同作物的轮换和交替种植,减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土壤肥力。
-休耕:在土壤疲劳或耕地面积不足的情况下,暂停或轮换种植,使土地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复。
-混合种植:将不同作物混合种植在同一块土地上,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量。
3.农业生态化耕作方式:农业生态化耕作方式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要素进行农业生产的耕作方式。
农业生态化耕作方式主要包括:-有机农业: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农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通过留茬、耕地轮换、植被恢复等措施,保护和修复农田生态系统,提高农田的生态功能和农作物的产量。
二、农业的土地制度:1.私人土地制度:私人土地制度是指土地归属于个人或家族,并由个人或家族独立经营的土地制度。
私人土地制度主要特点有:-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归个人或家族所有,可以自主决定土地的种植和经营方式。
-个人或家族对土地的经营负有责任和义务,同时享有土地经营所得的收益。
第一课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智能化耕作:利用物联 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手段,实现精准 农业和智慧农业,提高 农业生产效益。
保护性耕作:采用少 免耕技术、秸秆还田 技术等,减少土壤侵 蚀,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提高土壤肥力。
可持续性耕作:注重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实 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耕作方式:以犁、锄等工具进行土壤翻耕,以播种、施肥、灌溉等手段进行作物种植。
特点: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依赖自然条件。 代表地区:广大农村地区。 影响因素:农业技术、气候、土壤等。
机械化耕作:利用农业 机械进行耕翻、播种、 灌溉、收割等作 地的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气 候条件等对土 地制度产生影
响。
经济发展:经 济发展水平决 定了土地资源 的利用方式和 土地制度的演
变。
社会制度:社会 制度决定了土地 的产权关系和土 地政策的制定, 进而影响土地制 度的形成和发展。
技术进步:农业 技术的进步对土 地制度的变革产 生重要影响,如 土地的规模化经 营和农业机械化
原始农业:刀耕火 种,粗放经营
传统农业:精耕细 作,集约经营
现代农业:科技驱 动,高效生产
未来农业:智能化 、可持续化
气候条件:如降雨量、温 度、光照等
土壤类型:如沙土、黏土、 壤土等
地形地貌:如平原、山地、 丘陵等
农业技术:如农业机械、 农业科技、农业政策等
土地国有制: 土地归国家所 有,由政府代 表国家行使土
地所有权
土地集体制: 土地归集体所 有,由集体组 织代表集体行 使土地所有权
土地私有制: 土地归个人所 有,由个人行 使土地所有权
第一课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
探究三: 应如何评价中国的小农经济?
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 式,在中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是中国封建社 会的经济基础。
作用: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推动了社会经 济的发展和封建政权的巩固。
局限: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 逐渐阻碍了经济发展。
五谷:
粟
稻
黍
稷
麦
桑
麻
豆(菽)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一)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时代 (二)商周时期 ——石器锄耕时代 1、工具:木、石、骨(如耒耜、石锄、石犁 )
青铜农具(极少) 2、耕作方式: 石器锄耕 3、技术: 排水、除草、沤肥、治虫。 4、作物: 粟、稻、黍、稷、麦、桑、麻等。
时期
原始 社会 商周 时期
A小农经济 C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D精耕细作
三、男耕女织小农经济
1、含义: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
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 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 、形成
⑴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⑵原因:
①生产力提高: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逐步推广 ②生产关系变化: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耕作组 生产工具 耕作方式 作物种类 织形式
式
集体 木石骨 耕种
刀耕 火种
稻、粟
集体耕 木石骨、 石器锄耕 粟稻黍 种(井 青铜农具 排水沤肥 稷麦桑 田制) (极少) 除草灭虫 麻
生活 方式
经常 迁徙
走向 定居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什么是精耕细作?
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 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讲义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讲义农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其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演变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
了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对于我们认识农业的发展规律、把握农业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一)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原始农业采用了简单粗放的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人们先以石斧、石锛等简陋工具砍伐树木,然后纵火焚烧,在烧出的空地上播种作物。
这种耕作方式对土地的利用率低,往往需要不断迁移,以寻找新的土地进行耕种。
(二)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传统农业逐渐形成。
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精耕细作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
农民通过精心耕地、施肥、灌溉、除草等一系列细致的劳作,提高土地的产量。
例如,垄作法的应用,将土地做成垄和沟,有利于排水和通风,提高作物生长环境。
2、轮作休耕为了保持土地肥力,农民采用轮作的方式,即在同一块土地上轮流种植不同的作物。
休耕则是让土地在一段时间内不种植作物,使其自然恢复肥力。
3、铁犁牛耕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铁犁能够深耕土地,牛则为耕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三)现代农业的耕作方式进入现代社会,农业的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1、机械化耕作农业机械如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广泛应用,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2、化学农业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物产量,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
3、设施农业通过建设温室、大棚等设施,创造适宜作物生长的环境,实现反季节种植和高效生产。
4、精准农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卫星定位、遥感、传感器等,对农业生产进行精准监测和管理,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产品的优质高产。
二、土地制度(一)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在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成果。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先秦)。 (1)
4. (2013· 海南单科· 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 A 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5、(2012全国)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 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 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C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关键信息: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被 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的原因是“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田 宅逾制”,说明汉武帝的做法是要抑制豪强,其目的是缓解土地 兼并,C项正确;“经济支柱”说法错误,A项排除;B项无从反 映;题干的是政治手段,D项排除。
1. (2015新课标)《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 地张,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 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2.(2012· 广东文综卷· 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 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D)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先秦) 1、耕作方式
牛耕图
铁制农具
这种牛耕方式 俗称“二Βιβλιοθήκη 抬杠”, 也即文献中所说的 “耦犁”。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各国变法——战国时期,新兴地主的经济势力越来越大 要求废除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各诸侯国先后开展变法运动
使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
(三)封建社会土地制度:
1.形成原因: 2.形成过程:春秋战国时期 3.主要形式:
①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国家掌握一部分土地)
这些图片让你想 到了什么?他们各代 表什么?
第一课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本课的学习课标:
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 2、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的演变 3、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变化原因
农业发展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所谓原始农业是人类社会早期最原始、最简陋 的农耕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 个时期。
C
来宾高级中学 历史备课组
什么是井田制?试分析其性质和实质是什么?
① 概念: ②性质: 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③实质、特点: 一切土地属于国王
④公田与私田
合作探究:请结合课本思考,奴隶社会的公田和私田有什么不同点?
项目
公田
私田
来源 周王分赐给诸侯的土 私人在公田周围开
地,即井田
辟的土地;
形状 有一定规格,形同 井字
随地形而异
所有权 土地国有,只能使用,土地私有,可以
不得转让与买卖
转让与买卖
义务 向国王缴纳贡赋
缴纳贡物和赋税, 后逐渐不缴
(三)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
讨论4:井田制瓦解、封建社会土地制度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1.形成原因:(既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①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出现了许 多私田,私田主人不向国君交纳贡赋;
二、土地制度的 演变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PPT课件 课件
现代农业 (始于工业革命)
殷墟甲骨文中有:(王)令众人曰:
是三耒共耕的意思,由此反映了商代耕作 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精耕细作
C、男耕女织
D、集体耕作
土地制度
(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或者 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关系 -属生产关系)
归纳:
学案---井田制的特点
发展演变:形成于商朝(根据"甲骨文") 鼎盛于西周 开始瓦解于春秋 废除于战国
土地所有制:名义土地国有、实际是贵族所有 耕作方式:大规模集体协作(“千耦其耘”-《诗经》) 产品分配:公田收成全部归贵族,私田收成归庶民。
地位:井田制是商周时期主要的经济制度,是分封制 的基础
对黄河的治理 刘家峡水电站
小浪底水利工程
拓展: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出现了那么多 著名的水利工程?
①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 牛耕的使用),增强了人类战胜自然的能力。
②直接原因:古代水旱灾害严重威胁农业生产
③目的角度:富国强兵、争霸的需要
思考:水利工程修建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有何 关系?
(弊端:贵族驱使奴隶庶民进行生产,适应了当时的 生产力发展水平,但是效率较为低下。)
管仲
材料一: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 ——《国语·齐语》
春秋—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按土地好坏征税) 材料二:《春秋·公羊转》载:“初税亩。初 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
商鞅
春秋—鲁国—“初税亩”(按田亩数量征 税)
坎儿井是与我国横亘东西的 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齐 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 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它早 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出现雏 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负担沉重; 比较脆弱,不稳定,易分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唐· 李绅《悯农诗》
• 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 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所以历代都推 行重农政策
小结:对小农经济的认识
• • • • • 分散性 --以家庭为单位 封闭性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脆弱性 --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 落后性 --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重要性 --赋役来源、兴衰基础、主导地位
5.(2008•广东历史4)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 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 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 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 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 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 的结论。该判断( )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按田亩实有数目收税 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新兴地主阶级兴起
各国变法 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小农经济确立
封建制度确立
问题探究3 小农经济怎样产生的(条件)? 其地位如何?小农经济具有怎样 的特点?
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普及 封建土地所有制 的形成
特点:以 家庭为单位 农业和 家庭手工业 相结合 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
考纲回扣
• 农业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挑战高考
1.(2010•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 业生产中( )
图1 A.铁犁牛耕的出现 C.精耕细作的开始
图2 B.耕犁技术的成熟 D.单位亩产量提高
2.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 的发展。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1)所 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考纲要求
• 农业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课前预习
• 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依次经历 了??和?三个阶段。在?时期,农业发 达地区已采用?技术,后来成为我国古代 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 我国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于?时期,其主 要原因是?。 • 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确立于?时期,它是以? 为生产生活单位,?和?相结合的一种自给自 足的?经济。其主要耕作方式是?,耕作特 点是?。它是封建王朝?的主要来源。
问题探究4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有 哪些?
• 耕作方式 • 耕作特点 • 经营方式
——铁犁牛耕
——精耕细作 ——小农经济
• 土地所有制形式
——封建土地私有制
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 ①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 • ②农民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 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 具有生产积极性; • 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 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 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 • ④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 都采取重农政策。
8.(2007•山东文综1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 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 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07•广东历史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 朝农耕生产的是( )
殷墟戴刑具陶俑
牛耕图
甲骨文
铁犁
A
B
C
D
7.(2007•广东理基62)“一夫不耕,或受 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 了(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3.(2010•浙江文综15)下列是从古诗“二 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 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4. (2009•宁夏、辽宁文综,24)图4是甲骨文 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 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 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 是( ) 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D.祭祀谷神
问题探究1 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经 历了怎样的变化?它的变化从根 本上反映了什么?
从根本上反映了生产工具和技术进步, 即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 而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铁犁牛耕的演变
二牛三人耦犁法 西汉 (想象图)
二牛一人的犁耕法 西汉
曲辕犁
唐朝
问题探究2 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我 国封建土地私有制是怎样确立的? 它的确立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安土重迁
白居易《朱陈村》
•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 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 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 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 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 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 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 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 ——西汉贾谊《论贵粟疏》
地位: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 产的 基本模式 。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 如何织纨素,自著蓝》 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杼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 ①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 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 ②加之封建剥削(政府盘剥、土地兼并等) 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 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阻碍交换经济和社会分工的发展,限 制扩大再生产 • ③社会动荡、自然灾害。